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情绪行为心理学

情绪行为心理学

时间:2023-10-02 09:03: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情绪行为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情绪行为心理学

第1篇

第二个关键词是“科学”。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它们的共性在于科学性,它需要科学实验,也需要数据计算。心理学是一门理科,作为该专业的学生一般先是通过简单了解什么是心理学,然后再进行各个分支的学习,其中穿插着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统计实验的课程。这份书单,有几本书是给大家关于“科学心理学”的简单概念,剩下的多是讲述有趣的心理学分支,希望给大家一个科学而又有趣的心理学入门指南。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美)Roger R Hock著

译者:白学军等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详细介绍了心理学领域中10个重要分支,共40项经典研究。

本书的副标题为: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走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虽短,心理学领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加深了人们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认识。尽管如此,大众对“心理学”的态度还是比较暧昧,一方面人们非常感兴趣,令一方面又觉得心理学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就会有厄运降临。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顾虑,不妨看一下这本书,通过深入了解心理学领域中的经典实验,最终明白科学心理学是什么。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作者:(美)Keith E.Stanovich

译者:范照 邹智明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介绍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推广等,向“伪”心理学说“不”。

本书是澳洲心理系的必修教材之一,作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一部分。这本书不同于传统介绍知识的教材,更注重对心理学研究中基本思想的解读和挑战。这样的角度恰恰是国内大学教育所欠缺的,所以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妨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加强一下研究思路和逻辑的培养。对于大众来说,了解一些研究的基本思想非常必要。比如:相关不等同因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挑战很多媒体对心理学研究的错误解读。

《发展心理学》

作者:(美)罗伯特・费尔德曼

译者:苏彦捷等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简介:发展心理学,从出生到死亡的旅程解说。

在追求个性的年代,人们在标榜自己的个性时,往往有些狂妄之气。每个人确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每个人也逃脱不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生命开端到结束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中贴近生活和趣味性足的一个研究领域。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人的发展:生理发展(基础)、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如果对生命感兴趣,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自己充满好奇,也许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行为遗传学》

作者:(美) R・普洛明等

译者:温暖等

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人的发展是一场遗传和环境的博弈。

尽管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人是一场遗传和环境共同博弈的复杂产物。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环境,而忽略了遗传。人的出生所携带的基因,使人们具有某种倾向性,比如情绪更不稳定等,而在生活中,由于这类问题不可简单追溯,而忽略遗传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经典的科学问题――先天PK后天,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脑力。行为遗传学,双胞胎设计以及家庭研究等,给这个问题的回答开拓了疆土。遗传行为学是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交互产生的综合学科,这本《行为遗传学》是该领域的大牛――R?普洛明的大作,可作为入门之选。

《进化心理学》

作者:David M.Buss

译者:熊哲宏等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从进化的角度解读人类行为,试图统一心理学各个分支的野心学派。

《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一个人的发展,《进化心理学》更像是人类群体的演化规律,追根溯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现代人类为何是如此的模样。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男女在择偶的时候看重什么,真的是坊间流传的那样“女人爱财,男人好色”?还比如,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分配和孩子对婚姻关系的影响等。再比如群体内冲突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能够促进群体内的合作等。这些都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Buss作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人和群体的行为。

《追寻记忆的痕迹》

作者:(美) 埃里克・坎德尔

译者:罗跃嘉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有关于记忆的神经科学,心理学大家坎德尔的研究历程。

埃里克?坎德尔因在“神经系统信号传送”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本书不仅仅介绍了记忆的神经生物基础,更是坎德尔科学生命的自传。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知神经发展的里程碑,从一个神经细胞,到神经细胞的联结,以及多个神经细胞联结而成的脑区,去寻找记忆是如何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和储存的。

在书中,一代科学巨匠也将自己的生平娓娓道来,出生于维也纳的他儿时便对记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跨越了多个方向: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对记忆的好奇成为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此外,这本书的启示还在于心理学的“科学性”发展。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大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对复杂心理问题的“神经机制”拷问已是领域热点,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进化的大脑》

作者:(美)戴维・J・林登

译者:沈颖等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简介:有趣的脑科学知识科普。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对心理学的定义颇有微词。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应该更名为“脑”理学,原因在于脑才是人类行为的主宰者。这确实有一定道理,脑的生理复杂性以及在影响人类各种行为上的机制的复杂性,吸引了大批学者投入到脑科学的研究中来。近些年美国和欧洲等国都启动了关于“脑”的科研计划,对大脑的了解成为各国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这本书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林登写成的“脑”科普读物。从生理结构到功能结构,比如脑与学习与记忆、睡眠和梦境等,告诉我们脑是如此的复杂与好玩儿。

《思考,快与慢》

作者: (美) 丹尼尔・卡尼曼

译者:胡晓姣 李爱民 何梦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简介:大家之作,深入浅出全面了解人类思维。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因为在行为决策上的研究而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本书中,卡尼曼用很多有趣的研究告诉读者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大脑没有你想象中的理性。他提出了思维的“快”系统和“慢”系统。简单来说,可以讲“快”系统理解为本能、习惯和偏见等,“慢”系统则为理性、思辨和深入。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形成看法时很多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的结合,并且“快”系统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思考和行为。

《社会性动物》

作者:Elliot Aronson

译者:邢占军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作品,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心理学众多分支中,社会心理学是最接地气儿的一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也许你意识不到,他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比如当所有人都坚持一个观点时,你会不会动摇自己的选择?外貌对求职有什么影响?如何说服他人?发生了暴力行为,围观的很多,为何真正伸出援手的很少?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关心的问题,并且在社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已经通过有趣和严谨的实验发现了很多规律,比如大家都很了解的从众、认知失调和鸡尾酒效用等。

《亲密关系》

作者:(美) 莎伦・布雷姆 丹尼尔・珀尔曼 罗兰・米勒 苏珊・坎贝尔

译者:郭辉 肖斌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简介:从科学实验中窥探友谊、爱情和婚姻的秘密。

虽然我们不能说“浪漫”地理解亲密关系是错误的,但是当人们试着揭开感情的神秘面纱,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会发现很多规律,明白这些规律确实对我们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这本《亲密关系》就从吸引、社会认知、交流、相互依赖、整个生命过程的友谊、爱情、冲突与暴力等维度全面介绍了关于人与人亲近交往的实验研究以及发现,非常精彩。

《情绪的解析》

作者:(美)保罗・艾克曼

译者:杨旭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第2篇

1.行为心理学概念简介

行为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创立的一门科学,但其学习原理及行为规范技术是自从人类有了文学历史以来便存在。本世纪20年代,曾在美国风靡一时。俄国的谢切诺夫(1829—1905)是第一个在行为学研究方面以严谨的实验来取代哲学臆想和偶然观察的学者。他认为:所有人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反射性的,甚至人类最高级的艺术和智力成就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反射作用引起的特殊联想在变态行为研究时,谢切诺夫探究了条件作用现象,但他还没有完全承认条件的作用。接着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功能时,作了著名的消化腺分泌体外引流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规律,对后来确立的行为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为心理学真正创始人应为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年他在美国的《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行为心理学的确立。华生把心理学界定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行为的基础构成因素是刺激和反应。因此,他断言,能将一切心理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都纳入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之中,并提出S—R即刺激反应的基本公式。华生在对复杂的学习过程,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定律,即频因律和近因律。某一反应对某一刺激发生次数越多,该反应就越可能对同样刺激起反应称为频因律;同样,某一反应对某一刺激次数在时间上间隔越接近,这反应就越容易产生称为近因律。尽管后来行为心理学经过不断的充实和改造,但始终保存了华生的行为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条件刺激产生主体反应的理论认为,一个人无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这与我国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由于华生的学说对后天学习作用的重视,使得后来逐步完善的行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即学习理论。

2.师范高等专科学生的行为特点

目前,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简称师专)的学生多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心理状态不够稳定,且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多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宠爱。久而久之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分述如下。

2.1 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对家庭及父母的依赖减弱,要求社会、老师、家长将他们作为正式的成人角色对待,希望在衣着、择友等多元社会行为方面有更多的自由,要求“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在行为上还喜欢标新立异,对成人束缚和社会的约束常有反抗现象。

2.2 情绪行为强烈而又不稳定

大学生情绪反应快而强烈,可因一件小事高兴或失望,能从高度兴奋转入沉默和抑郁。而且情绪一旦产生,便较快地转化为情绪行为。大学生的情绪行为具有很大的“动作性”,情绪体验与动作联系很密切,既可能具有建设性,又可能具有破坏性。如看到斗殴及欺侮妇女事件,有正义感的大学生常前去制止,这种行为具有良性的社会效应;反之“哥们”意气大打出手,这样的行为则具有破坏性。大学生的情绪行为,有明显的易弥散的特点,容易受环境气氛的感染。

2.3 学习行为富有创造性又具有随意性

大学生年龄相近,是人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他们不保守,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憧憬,喜欢大胆探索。他们的学习行为表现为喜欢怀疑和争论,不盲从己有的结论,勇于批判等等,纵观历史,许多重大的学术论争常是由青年学生发起。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另一特点,是不如成年人那样耐心有计划地研究和探讨问题,容易表现忽冷忽热,兴趣不稳定。例如,对某一问题怀有浓厚兴趣时可以废寝忘餐;一旦失去兴趣,积极性一落千丈,甚至会厌倦这门学科。

2.4 社会经验不足行为难规范

一些大学生在恋爱、服饰等方面遭到同学、老师的批评或指责时,不是冷静分析,却抱着“我偏要这样做”的逆反心理,不顾后果,甚至可能会做出学校和社会不认可的事。

2.5 趋众行为突出

趋众行为是大学生行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说的“一窝风”、“赶时髦”都属于趋众行为。学生在这一种环境中常感受某种气氛的无形影响。若为良性的气氛,这时所产生的趋众行为是积极的;反之,如果不爱学习之风和恋爱风盛行,这种气氛给教育带来消极作用。

当然,上述这些特点,并不是每一个师专生都一一具备或每个特点都十分突出。如果师专教育中,教师不注意及早对学生的这些弱点予以纠正,将来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所产生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3.师范高等专科教育的对策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SR公式,外界不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因此,笔者认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刚步入高校门槛的17~18岁学生就必须有的放矢地不断给予正确引导,将各种有利于他们身碰的良性刺激贯穿纖的学习过程中,并产生长期稳定的良好反应。这些反应对高师学生形成高尚的行为表现将起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高师学校应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就应着重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光荣性以及学习教育科学和专业知识的严肃性、严谨性、科学性;还要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教育,邀请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有突出成绩的先进工作者作报告,以现身说法,使刚入学的教育幼苗,对教育过程有感性认识。

其次,在不同场合(如班会或授课时),教师都必须循循善诱,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重要性的认识,使新生形成正确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目的。

第三,教师要为人师表。师专的教师是“未来教师的教师教师的一切行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但要有较渊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良好的人格和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学生往往会以自己的老师为摹仿的对象,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由于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有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常常会利用这点,去诱惑甚至勾引学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时常向那些思想幼稚、“免疫力低”的学生,尤其女生敲起警钟,对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应晓之以理,做过细的思想工作,防范于未然。

第四,必须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并不断宣传和执行。管理制度规范的长期刺激,对学生的行为反应能起约束的作用。对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除正面教育外,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这样,不但能对违规的学生有教育作用,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正确引导的作用。

第五,学校应经常组织有益心身健康的课余活动。例如,“学雷锋”、“青年志愿者”、“献爱心”、“义务献血”及各种文体和兴趣小组活动。学生能置身于丰富多彩、有益心身的良好氛围中,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塑造和完善大有裨益。

第六,教师应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效。学生以学为主,科学知识浩如烟海且多数学科枯燥复杂。低年级的学生,入学时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当考试成绩与自己的愿望有距离时,常常会怨天尤人,甚至消沉而一厥不振,或者想方设法作弊。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心智活动和认知活动上存在某些不足;有的是缺乏坚强的意志,畏难情绪严重;等等。针对这些情况,作为教师切忌歧视或讽刺,以免使成绩差的学生因受不良刺激,产生逆反心理,而出现不良行为反应,有时甚至相当严重。所以,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情况,找出主要矛盾所在,并指导他们解决矛盾,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与他们一道应用行为心理学的有关规律,摸索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应用频因律和近因律)帮助他们养成有组织有成效地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督促他们合理地分配学习和业余时间;在他们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鼓励等。

第3篇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安全生产离不开安全心理学的辅导帮助。安全生产活动的主体就是人,而人的工作行为是被心理活动规律所控制的,员工在生产环境与自身周围事物中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产生不同心理问题。

(一)生产员工的麻痹心理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往往会出现心理,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行为会影响到煤矿安全的生产,还一味地违章工作下去。造成员工出现麻痹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违章行为会造成的影响,长期性的认为这种行为无关大碍,从而产生了习惯性麻痹心理;二是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浅薄,不能很好地判断到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严重危害性,从而产生了无知麻痹心理;三是员工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完全忽略了生产的安全稳定性,导致注意力转移方向错误。

(二)生产员工的情绪心理

员工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这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行为,导致煤矿生产的安全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情绪心理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矛盾因素,员工之间发生激烈争吵,事后没有良好的解决造成长期的心理矛盾,影响了生产的安全性;二是家庭因素,员工家庭氛围不和谐,常常发生争吵导致情绪的烦躁,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安全生产。

(三)生产员工的疲劳心理

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休息时间,员工长久处于工作状态,势必会导致他们出现疲劳状态,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注意力不集中、犯困身体无力、感觉失调等因为疲劳出现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行为,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和措施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在日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到生产员工的心理是否健康,情绪是否稳定,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企业与生产员工思想方面的建设,企业文化作为思想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理应得到企业的重视,丰富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为员工提供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生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满足生产员工的最低需求,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愉悦的工作。

(二)加强安全心理学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加强安全心理学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众所周知,人作为任何工作行为的核心与基础,生产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关系。提高生产员工的安全心理学知识,能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控制现场事故的秩序。通过教育的方式向员工传输安全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加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巩固自身的安全生产心理防线,提高安全生产的工作效率。通过具体工作、具体对象有针对性及目的性的进行安全心理学教育,全面提高生产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煤矿企业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管理者与生产员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认知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了全体性、主动性、道德性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向生产人员认真讲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作。

三、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临床工作

【Abstract】In clinical work, the basic theory of psychology and basic skills used in clinical areas of work, the psychological skills to the clinical work, to treat many diseases, to maximize the reduction of drug intervention and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save social energy,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side effects, shorter recovery period.

【Key words】Psychology.;Clinical

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包括内、外、妇、儿和皮肤科,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从而探讨临床各科疾病患者的心理行为与症状消长演变的关系,并做出心理诊断、治疗、咨询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保证身心健康的学科[1]。同时,有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的心因性致病因素,因而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心理治疗。笔者就此介绍心理学在临床工作应用的依据和方法。

1心理学应用于临床工作的依据

人作为高级动物,而区别于普通动物,是其高度发达的社会性,即高度的情绪化。有学者认为人体是形态结构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和心理精神系统的三位一体。由此产生了形态结构系统疾病、信息控制系统疾病、心理精神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中,医生的语言、行为、态度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临床工作发现,很多疾病与心理因素相关,比如各个系统的神经官能症,各个脏器的功能均与心理因素相关,再如皮肤疾病大多与心理创伤有关。中医学认为,若心理情绪失衡,如情感活动过度或持久则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就绪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情绪改变可引起精神病、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神经症等疾病。因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心理治疗,这亦是临床药师在指导合理用药时要注意和使用的。同时针对依赖性、习惯性的药源疾病亦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方可彻底治愈。

2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方法

(1)心理学在医学咨询中的应用

患病时患者心理应激可引起各种不愉快的情绪,并会反复咨询。临床医师不但要耐心、正确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并在了解应激源和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基础上,积极给患者安慰和疏导,消除患者对疾病的心理负担,是心理逐渐达到平衡等心理治疗方法来辅助药物治疗,而且在详细解答患者对药物的咨询过程中,亦坚定了患者对该药治疗疾病的信心。这种方法对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对器质性疾病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在实践中有将患者分为依赖确定型、疑虑半确定型、主观情绪不稳定型几种心理类型进行医学干预并取得较好的效果[2]。

(2)心理学在药物治疗的实践

国内有报道放松训练方法为心理干预手段配合药物用于临床治疗[3],国外亦有行为疗法用于临床治疗,笔者认为,气功疗法一部分作用就是心理干预,通过呼吸调理心态、情绪,从而使身体达到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心理干预可降低代谢类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等患者临床降压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并可能减轻患者长期服药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周亮认为,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包括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帮助停止药物治疗,这在治疗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方面尤为明显。很多皮肤类疾病与心理创伤相关,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用心理疏导疗法效果奇佳。笔者认为,临床医生在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时,应灵活掌握心理学的技巧,采用心理干预策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将药物治疗作用尽量增至最为理想的强度,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或减轻其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效益。

(3)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准确区分患者心理类型以及疾病的心因性程度,为心理干预的作用准确评估,不要忽略,亦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通过语言、行为、态度增加医患之间的认可程度。尽量解除患者疑虑,坚定患者信心,同时应用呼吸、暗示等行为措施,使患者达到轻松自然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各个系统器官的状态达到最佳,或对药物的反应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周肖龙,丁长玲.合理用药呼唤临床药师.中国药事,2002,16(2)

第5篇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提倡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疾病的矫正。其目的在于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开发和培养人们优秀的内在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生活,从而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跳出病理框架,面向当代社会生活,动态剖析心理过程,解读人类幸福,能真正实现心理学的全部使命。

二、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积极心理学以幸福为中心,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人类可以通过激发自身的积极力量、挖掘和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实现人格的完善,从而获得属于自身的幸福、快乐以及有意义的人生。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进取价值取向与主观幸福感。

三、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传统认识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总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精神疾病。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消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层面,而应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因此,持有积极、进取价值观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人的心理健康及其自身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具有的积极的情感积累而不仅仅是问题的消除。他们能够主动地增强自身的积极力量或挖掘与开发自身的积极品质来实现问题的消解以及对健康心理的维护。

2.引导个体用“积极”代替“消极”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具有积极作用;提倡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摒弃原有的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积极面,能够激发学生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用“积极”取代“消极”,从而有效促进其主体积极人格的发展。

3.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压力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因素。对任何个体来说,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否以乐观、积极的情绪面对压力,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如果能够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应付,就能够释放压力,消除内心的紧张;反之,则会造成焦虑与紧张。也就是说,持有积极价值观的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情绪来缓解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心理紧张,同时主动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从而保持肌体的健康与活力。

4.有效改善学生的行为方式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更全面、更准确,并因此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以乐观的态度去审视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使自己始终保持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并在体验积极情绪的过程中构建和维持新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改变他们之前的观念以及行为习惯。

5.有效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积极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消极事件,并促使个体有效地处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快速和有效地从挫折经历中恢复,从而增加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内所体验的正向情绪(如快乐等)比负向情绪(如痛苦等)越多,那么他就越感到幸福。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正向情感,努力降低负向情感,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会不断提高,从而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

四、获取积极的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1.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它能够消除消极情绪对身心造成的影响,提高个体应对和缓解压力的能力,使人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对生活满意、对生活充满希望并感受到幸福。很多时候,个体之所以会产生各种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没有深刻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因此,个体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增进积极体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通过语言暗示、音乐冥想疗法、激励性标语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立、自尊、自强,最终提高获得幸福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睿智、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6种美德及其相应的人格力量如创造力、诚实、善良、宽容、感恩、希望等24种人格特质都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这些人格特质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进而拥有这些积极品质,不但可以消除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内心紧张和缓解个体的内心痛苦,提高个体的学习生活满意度,还可以使个体成为一个真正可以把握幸福的人。

3.建设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

我国是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人们在评判自己是否快乐或评估生活是否幸福时,往往会更倾向于参照集体标准,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价值取向,因此,造就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显得极为重要。造就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有利于积极心理成长的育人环境。一是学校要努力营造环境优美、氛围宽松的育人环境,让校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唤起积极的行为。二是家庭、社区要更多地从幸福、快乐、希望、爱、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并树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鼓励他们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改变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综上所述,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综述;幸福;积极干预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Martin E.P.Seligman倡导,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1]。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源自于与人性同样久远的话题,那就是对幸福的追寻”[2],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关注幸福与最佳机能的领域,乍看起来似乎与主流的临床心理学没有明显的关系,但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并不这么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认识到临床心理学中的不平衡,因为临床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的确只是关注精神疾病。”[3]二战后临床心理学在精神疾病的评估、理解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在过去的50年里,临床心理学似乎成为了治疗创伤的学科,人类积极的发展因素未受到足够重视。积极心理学认为即便那些患有最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也不仅仅只是要求减轻痛苦,处于混乱中的人们需要更多的满意、愉悦与快乐,而不仅仅只是减少忧伤和烦恼;人们需要建构力量,而不仅仅只是纠正缺陷;人们需要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这些并不会因为痛苦减轻了就会自动产生[2]。

1 “幸福”的概念构成

“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之上的一个过程”[2]。为了便于对“幸福”进行科学的操作,研究者们将“幸福”解析为3个层次[2],以此作为对“幸福”开展科学研究的开端。“幸福”的第一个层次是快乐的生活,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躯体的愉悦(例如即刻而瞬间的感官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例如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得的愉悦);有关未来的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快乐的生活要使积极的情绪最大化、消极的情绪最小化,这似乎涵盖了通常意义上的享乐主义的幸福理论。第二个层次是投入的生活,发挥个体积极的特性,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性格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研究所指的性格力量是那些跨文化和跨地域的美德(例如,英勇、领导能力、仁慈、正直、创意、智慧以及爱与被爱的能力)[4],与才能不同,力量更具有可塑性,更遵从于意志,力量本身就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它们可以实现一些更伟大的目标。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将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将这种生活称为“投入的生活”。第三个层次是有意义的生活,从属并服务于一些积极的制度。历史上,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政治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将更多的兴趣放在那些不健全的制度和社会条件上,诸如那些“主义”一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制度能够使得人性得到最好的发挥?”积极的特性与情绪在积极制度的背景下将会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发展。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这3种生活可以被视为通往幸福的3种不同的途径。

2 “幸福”的评估测量

积极心理学研究所得的结论只有通过测量才可以发挥它们的实用价值,积极心理学投入了相当可观的力量用于发展可靠、稳定而有效的评估方法。虽然这其中的一些评估方法是出现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但是其中更多的评估测量方法是通过积极心理学家急切地将它们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从而使得它们更快地得到确认和传播。积极心理学中与临床心理学犹为相关的一些评估策略如下。

主观幸福感是1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评价,但却很少在病因学的研究中得到测量[2]。Lubin和VanWhitlock在观察中发现常用的使用症状进行评估的方法并不如期望的那样有效,“有时,病人后来会说他们曾想按照那些症状条目检查一下自己,但他们通常都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太消极和自责了。相反,具有一定程度的满意度的领域则会显示出可能有助于建构成功干预的潜在资源、力量或支持的来源”[6]。对幸福感进行测量可以使人们关注来访者和治疗师具有高度功能状态的领域,并可以对障碍失调背后的心理过程有更全面的理解。目前在测量主观幸福感时使用最广泛的自陈式量表是Diener(1985)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Lyubomirsky和Lepper(1999)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和Fordyce编制的幸福感测量。抑郁与幸福感之间呈现负相关,但又不是完全的负相关,因此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建议对大多数的治疗面谈进行两种快速的情绪测量: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Radloff,1977)和生活满意度量表(Diener,1985)[2]。临床研究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同伴报告、日记、结构式访谈等其它辅助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综合的评估。

“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是投入的生活,通过投入个人的力量与才能进人沉浸的状态,这就需要测量积极的性格特性:才能、兴趣与力量。才能与兴趣的测量在别的研究中已得到了详尽的论述,因此在积极心理学中主要关注于力量与美德的测量。在2004年,Peterson和Seligman出版了力量的分类目录,首次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进行分类,作为对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的补充。以DSM作为借鉴,性格力量的分类目录建立了24种人类力量的10个标准,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6种美德,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主要类别: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4]。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目前行为价值量表正在被翻译成中文、日文等其它语言。虽然力量的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还没有在临床人群中广泛使用,但却具有作为诊断工具的潜在作用,可以作为自陈式量化测量缺陷的补充,评估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力量,为建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2]。Peterson与Seligman曾提出这样的设想:心理障碍“真正”的病因可能是这些性格力量的缺乏,而不是抑郁和

物质滥用这样的症状堆积[6]。但是要验证这样深层次的设想还有待时日。

投入的生活指的是1个人发挥自身的力量与才能去面对挑战。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的确是1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是一种1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的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表体验。虽然治疗师熟悉于测量沉浸的相反状态如厌倦、焦虑和冷漠,但几乎完全没有开展作为一种建构过程的沉浸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的探索。沉浸问卷(Csikszent-mihalyi和Csikszentmihalyi 1988)和沉浸量表(Mayers1978)可以用于测量沉浸体验的维度、不同背景或不同个体沉浸体验发生的差异。体验取样法是目前测量沉浸时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而且不受回顾性评价的可靠性的限制。在使用体验取样法进行测量时,被试需要定期进行记录,按要求填写问卷描述他们作记录时的体验[2]。

“幸福”的第三个层次是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归属和服务于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个体几乎总是从多方面的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而不仅仅从单一方面寻找意义的存在。个体寻找意义的背景选择是独特的而且常常是特异的,因此测量意义的方法常常是开放性的[2]。最初研究者们通过访谈探索意义不同的主题进行意义生成的研究。测量意义的第二类方法是基于书面的叙事,常常是对一次重要的生活事件、一次生活变迁或一段时间内的冲突进行书面的叙述,使用生活叙事测量的研究更倾向于将坦白而暴露的书面叙事作为一种干预而不是诊断工具。关注于意义生成过程的自陈式测量则有广泛应用的生活目的测评和幸福定位问卷,前者测量回答者如何有意义地判断他们的生活;后者要求回答者确认3种获得幸福的不同途径:通过快乐、通过投入和沉浸、通过意义。

3 建构“幸福”的积极干预

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治疗师可以缓解来访者的障碍和消极情绪,但却极少有人论证治疗师可以使来访者幸福。积极心理学坚信这一状况需要发生变化:治疗师确切可以给来访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投入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减轻抑郁、焦虑和愤怒;即使减轻消极因素的治疗开展得十分成功,“幸福”并不能自动产生;使来访者实现快乐、投入和意义的技能是与抑郁、焦虑和愤怒进行斗争的技能的重要补充;未来治疗师的工作将不仅仅是减轻消极,而是要帮助来访者建构快乐的生活、投入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建构这3种生活的技术被称为“积极干预”[2]。

Fordyce是最早开始通过实证研究去发展和验证幸福干预的研究者之一。在1项研究中,Fordyce将从未接受过调查的社区学院的班级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参与者接受有关增进幸福的策略方面的详细指导(如保持忙碌,投入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在学期末与控制组的学生相比,感到更幸福,焦虑与抑郁则明显减少;在9~18个月后的回访中,大多数参与者报告感到幸福感的持续增加,这项研究提示了幸福感持续变化的可能性[7]。Burton和King采用随机分配、安慰剂控制的实验设计检验书写干预对情绪和躯体健康的影响[8]。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天用20分钟记录自己强烈的积极体验,连续3天,控制组的参与者则记录一些相对中性的主题。结果表明记录积极体验可以导致情绪的短期促进,而且干预组的参与者在随后的3个月中较少光顾健康中心。Emmons和McCullough发现感恩干预能增进积极情感[9]。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周记录5件他们觉得需要感谢的事情,连续10周;两个控制组则分别记录每天的麻烦事或是中性的生活事件。所有的参与者都必须对生活整体感受、对下1周的期望、对与他人的关系进行每周评估。与控制组相比,干预组的参与者对生活普遍感觉更良好,对未来的1周感觉更乐观,与他人的关系感觉更密切,有了更多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减少。在追踪研究中,每天进行感恩记录,持续两周,控制组参与者则记录他们比别人好的地方或是一些中性事件,在第一阶段所发现的积极影响重复出现。

在一项严格的随机分配、安慰剂控制的网络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471名参与者对5种积极干预进行了比较[2]。这5种积极干预分别为:“你的最美好时光”,写1则自己在最佳状态时的故事;“3件好事”,记录每天发生的3件好事,为时1周;“感恩拜访”,写1封感谢信,约见所感激的对象,然后亲自大声地朗读感谢信;“认可你的力量”,通过测评获悉自己得分最高的性格力量;“使用你的力量”,通过测评获悉自己得分最高的性格力量,并且在1周内的每天用一种新的方式使用一种不同的力量。要求所有的参与者记录1周内他们每天晚上的最早记忆,并在完成随机分配的干预的即刻、1周后、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完成幸福与抑郁调查。所有的参与者一即使是控制组中的参与者一都比测试刚开始时感到更幸福而较少抑郁,这似乎表明带有获得的期望(提高幸福感)、由1个专业形象分配参与某件事的行为足以使得1个人在短期内振奋精神。1周后,安慰剂早年记忆控制组中的参与者的幸福与抑郁病症状恢复到他们的基线水平,并在随后6个月一直保持在基线水平。“你的最美好时光”干预的参与者表现出了与控制组参与者同样的模式,即幸福感的即刻提高和抑郁症状的即刻减轻,但是在测试后不能得到持续。“感恩拜访”组与控制组、“你的最美好时光”组相比,效应相对持久一些,在随后的1个月中幸福感明显提高(是这项研究中最显著的量化效应),但与控制组相比在随后的1个月中抑郁症状并没有减轻,在这之后与控制组相比就没有了显著差异。“使用你的力量”和“3件好事”干预的参与者与控制组相比,在实验刚结束时并没有提高幸福感,也没有减轻抑郁,但是在随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幸福感显著提高而抑郁显著减轻。

虽然上述积极干预研究的对象都是非临床的参与者,但是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了减轻抑郁症状、提高幸福感的有益效果,提示建构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可能是减轻抑郁的途径之一。目前有关积极干预的研究中,仅有1项研究是以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在这项小规模的未受控制的读书疗法研究中,16位患有抑郁的个体通过阅读、讨论一些可以提高他们生活满意度的策略,其中的13人在完成干预后达到了减轻抑郁的效果。未来研究的1个中心问题就是那些设计用于建构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的干预是否能有益于临床和亚临床的患者。另一方面,治疗通常是多种干预的组合,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积极干预的最佳组合和最佳顺序。研究者还需考虑的问题是在治疗中如何将这些“建构那些令人强大的元素(build-what's-strong)”的积极干预与传统的“纠正那些令人犯错的元素(fix-what's-wrong)”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结合[2]。诸如去灾难化的抗抑郁技术将如何融入用以提升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的面谈中?针对抑郁的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干预相结合是否有叠加效应?如何将抗抑郁药物与积极干预相结合?

第7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摘要:在认知心理学领域里存在着三种研究取向,即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取向和生态主义取向。对心理学生态主义研究取向的界定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梳理广义生态学取向下的认知实证研究,可知认知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模式有三种:情绪与认知、任务情境与认知、社会文化因素与认知。认知生态学应注重狭义生态学取向的认知研究,在动态系统研究中加入社会文化因素,并结合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等因素来探讨社会文化对认知的影响机制,加大生态学方法如生态瞬时评估法(EMA)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04-04

Review on the Ecological Mode of Cognitive Research

SHAO Hua1,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erbin 150080;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Key words: cognitive ec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orientation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namely the ones of symbol processing, connectionism and ecology. The ecology orientation can be defined in both broad and narrow senses. A variety of cognitive researches are analyzed and categorized under the general orientation of ecology, and the research modes of ecology orientation are presented, which mainly involve emotional, task context,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Future cognitive ecology should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ecology in its narrow sens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shall be incorporated into a dynamic research system, some factors (eg. cognitive styl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shall be integrated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exert impact on cognition, and the use of ecological method such as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 shall be increased.

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它是心理学在行为主义衰落后对意识研究的回归,20世纪70年展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学派。目前普遍认为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存在三种研究取向,即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取向和生态主义取向。我们知道,任何学科中的生态学研究取向都是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生态学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主张在现实环境、现实生活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要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这种取向认为人的认知不会发生在文化背景之外〔1〕,而是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基础上生成的。可见,生态学研究取向所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

一、认知心理学的生态研究取向界定

谈到生态意义范围内的认知心理学研究,首先要确定的是,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到底是如何界定的,或者从更广阔意义上讲,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如何界定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生态心理学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把它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目前它内部比较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

奈瑟和赫夫特是生态学取向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们对心理学生态学取向研究做出了明确界定。1976年奈瑟在《认知与现实》一书中论述了“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的概念,并进一步认为,不仅实验室研究应该使用更多自然的测试材料,而且很多研究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场景中进行。对日常情境中的认知的关注——这就是对认知生态取向的界定。承认背景性因素在心理现象中的关键作用,以多元的和交互的因果性取代单一因果性和对事件的单向解释,这就是生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易芳对二人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可以按照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把现有研究分为两大类:一类把环境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背景,另外一类则是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广义生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包括这两类的研究,而狭义生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则只包括后一类研究〔2〕。

综上,在理解生态学研究取向内涵的基础上,对认知领域的各种生态学取向研究进行梳理、分类,以进一步明确在此领域如何开展具体的研究,并促进认知的生态主义取向研究快速向前发展,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认知的生态学取向实证研究模式

按照广义的生态取向研究范畴来看,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很多研究都具有生态学意义。从广义上讲,只要考虑了外界因素如文化、教育、个性特征、情绪等对认知的影响,就可以认为是属于生态意义范围内的研究。而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考虑了认知与其他因素的动态交互性,就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态取向研究。对以往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类,可知认知的生态学研究有如下主要模式。

1.模式一:情绪与认知

关于情绪与认知的研究或者涉及此方面的研究有很多。Smith和Lazarus等在1990年探讨过认知—动机—情绪系统〔3〕,根据他们的观点,认知评估会影响个体的应对,而情感指向的应对策略会影响个体的目标、信仰和意图等认知因素。后来很多学者在探讨相应问题(例如应对、情感计算的相关研究)时,都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模型。这些研究共同的结论就是这些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

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以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情绪调节方式为自变量,以考察被试的认知。情绪类型一般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具体为焦虑、抑郁等情绪。情绪调节方式有原因调节、反应调节、减弱调节、增强调节。很多研究都证明了情绪对知觉、注意、执行控制和决策等都具有一定影响。有些研究亦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如Pessoa提出双竞争模型来描述情绪和情感如何影响信息加工的过程。刘烨等专门探讨了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并对情绪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作了详细总结〔4〕。庄锦英探讨了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大脑信息加工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情绪条件下,被试更多采用自动加工,大脑的加工速度变快,加工内容增多,创造能力增强;消极情绪条件下,被试更多采用控制加工,大脑加工速度变慢〔5〕。卢家楣等人探讨了焦虑类型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焦虑状态对学生的创造性有显著影响〔6〕。此类研究在方法上也越来越重视生态学效度,如在自然教学情境中诱发学生的负性情绪。关于抑郁症患者认知方式特点的研究也很多,而认知疗法也是比较有效的广泛使用的方法。但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认知到底何因何果,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2.模式二:任务情境与认知

这是一种具有高生态效度的研究。与传统的实验室研究不同的是,被试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所需面对的问题都是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问题都是形形的,并不是实验室里单调的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因此,任务情境的安排是很重要也是很必要的。聂晶认为,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动态系统范式就是这样一种研究。具体实施方法就是在实验室中对人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模拟,因此系统任务就具有了独特、真实的情境〔7〕。动态系统范式与其他范式相区别的地方就在于其真实的任务情境,也就是说随着个体的活动,任务情境也在改变,而任务情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个体的活动,这是一种交互的、动态的关系。在认知心理学中,Dauwalder等人亦指出,最近认知科学的发展表明,复杂性理论与动力学的一般方法对行为和认知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建立的动力学范式在方法上可以给我们最好的帮助,二是智力活动的目标导向观点很好地体现了动态协同方法的思想〔8〕。

在关于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中,此种模式的研究也非常广泛。例如,前瞻记忆的自然研究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在向被试布置前瞻记忆任务后,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来完成任务,对日常情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不加控制或很少控制。而前瞻记忆的情境模拟法则是由主试安排、模拟一个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境,然后将前瞻记忆任务植入这一情境中,从而对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进行考察。可以说情境模拟法既具有实验法的优点又兼顾了生态效度。

3.模式三:社会文化因素与认知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在心理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吴晓燕等认为,文化认知观是指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类认知的一种理论模型,其基本依据是:(1)文化存在实质上就是人类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2)当今人类社会中,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认知活动,都可以纳入到文化框架中去分析和认识〔9〕。这实质就是用社会文化心智论代替计算心智论。

社会文化对人类认知是否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这主要表现在对认知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方面。在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认知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杨红升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为被试,研究知觉、记忆、思维、面孔识别等认知过程,结果显示,这些都受到文化因素影响。文化不仅会影响到价值观、自我概念、人格等心理的建构,同时也会对从基本的感知觉活动到面孔识别、记忆以及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10〕。在认知的跨文化研究中,自变量主要集中在国家、民族、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结构、教育、生产方式等因素上。汪洪等人研究了文化程度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对认知活动有重要影响〔11〕。陈中永等人对我国八个被试组的多民族认知方式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策略、社会结构的紧密性和社会化倾向、现代化影响因素对个体的认知操作和认知方式都有重要影响〔12〕。陈姝娟等人以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儿童为被试,研究他们认知方式的特点,并考察不同认知方式与视错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视错觉和认知方式的文化差异显著,且居住环境、年龄和认知方式是影响视错觉的重要变量〔13〕。

这些研究表明,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也许,跨文化研究的最初目的是要证明人类的心理过程是具有一致性的,对人类心理的研究可以排除文化及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事实却是相反的,那么试图排除一切外界因素干扰的实验室研究还是不是唯一有价值的研究手段呢?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已毋庸置疑,文化差异的解释已没有多大意义,文化对认知具体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有人提出,在对认知活动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文化背景的内涵进行剖析,解析出具体的变量,然后对文化差异背后的因果关系做深入研究〔9〕。这给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三、研究展望

认知的生态学取向研究是认知研究领域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更加注重狭义的生态学取向的认知研究,即注重认知与环境动态交互过程的研究。人与环境是共生的,是互相建构的,研究复杂的认知必须要结合认知发生的外界环境因素。

在认知的生态学研究中,社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这类研究基本上属于广义的生态学取向研究范围,即只是静态的考察文化背景对认知的影响。研究者在这一点上可以有所突破,如在采用动态系统研究法时,可以考虑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或在实验过程中加进教育因素等等。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已经很明显,但这种影响的机制到底是什么?是否具备一定的神经基础?这也许应该结合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进行研究,并应考虑人的个性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认知风格这个概念就涉及到人的信息加工方式的特点。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风格存在影响,而社会文化因素和认知风格对认知过程都存在影响,这已被证明。但认知风格是不是外界因素影响认知过程的中介变量,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其他的人格特征因素是否对认知过程存在一定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在认知的生态取向研究中,生态瞬时评估法(EMA)的使用应该得到大力推广。生态瞬时评估法是1994年提出的,国外关于EMA的研究已经活跃了几十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使用最为广泛,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此已有很多学者表示关注。生态瞬时评估强调对现实生活中表露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评估和研究,它是一种研究模式,包括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基本的方法论。EMA的研究设计、评估内容和技术等都是围绕具体研究进行的,取决于研究者的目的和所基于的理论框架。但是对研究对象现实评估数据的收集是EMA研究的共性和重点。EMA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日记形式的纸笔评估、直接行为观察、自我监测、经验抽样、动态监测等等〔14〕。前面已述,对认知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界定即是“对日常情境中认知的关注”,而生态瞬时评估正是能为这种研究取向服务的一种研究方法。

当然,认知的生态学研究方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思考和完善,例如说如何建立更合理有效的研究模型或范式,如何更好地加强实验室方法与生态学方法的结合,使之更好地为具体研究服务等等。总之,认知的生态学研究取向以及具体的生态研究模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也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Galotti,K.M.Cognitive Psychology in and out of the Laboratory〔M〕.Washington:Brooks/Cple Publishing Company,1994:27.

〔2〕易 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2):12-16.

〔3〕Smith,C.A.,Lazarus,R.S.Pervin,Editor,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0:609-637.

〔4〕刘 烨,付秋芳,傅小兰.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9,54(18):2783-2796.

〔5〕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81.

〔6〕卢家楣,贺 雯,等.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7(6):791-796.

〔7〕聂 晶.内隐学习的动态系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11-15.

〔8〕Wolfgang Tschacher,Jean-Pierre Dauwalder.The Dynamical Systems Approach to Cognition: Concepts and Empirical Paradigms Based on Self-Organization,Embodiment,and Coordination Dynamics(Studies of Nonlinear Phenomena in Life Science)〔M〕.New Jersey:New Jerse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3:121.

〔9〕吴晓燕,华.文化认知观:认知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特征〔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1):114-119,119.

〔10〕杨红升.文化差异的认知影响〔J〕.心理科学,2007,30(4):1002-1005.

〔11〕汪 洪,陈志勇,等.文化程度对军事训练成绩及脑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15.

〔12〕陈中永,郑 雪.中国多民族认知活动方式的跨文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25-33.

第9篇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一门学科,是许多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涵盖了许多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心理学基础理论、心身疾病、心理应激、心理障碍及不良行为、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等。因此,在医学院校利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培养心身健康的医学人才为核心,实现专业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方便可行、操作性强、受益面广。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云南某医学院2008-2010级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的212名同学为被试,其中男生91名,女生121名。

1.2 方法

测量工具及内容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信任量表(ITS)共2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被试得分越高则人际信任感越强。SAS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计分法,被试得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SDS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被试得分越高,抑郁情绪越明显。

干预内容及形式。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核心,在教学情境中实现并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本研究利用《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平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根据前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原因为医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恋爱问题,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存在困惑和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渗透相关知识的讲解,如在讲认知疗法时会讲如何调整认知,重新看待失恋、挂科等问题。在讲到行为疗法时会讲解人际沟通的技巧,情绪宣泄的方法及专业学习的方法等。此外,增设“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和熟悉《医学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同时,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除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法外,结合教学内容采用问题讨论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影片鉴赏法等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咨询等,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测试之前对主试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干预效果评价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在开学授课前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前测)。第二步:对前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追踪其原因。第三步: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授课内容设计方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如进行学习心理教育、恋爱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训练、人际沟通指导、耐挫力训练等,使学生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个别心理咨询。第四步:课程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后测)。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对各量表前后测结果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授课前后医学生焦虑状况比较

被试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4.31,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焦虑水平有所下降,对未来更有把握和信心。

2.2 授课前后医学生抑郁状况比较

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授课前(t=5.88,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所缓解,不良情绪得以矫正。

2.3 授课前后医学生人际信任感比较

被试在人际信任量表上的得分显示,经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人际信任感显著高于授课前(t=5.22,P<0.05)。说明通过干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感、怀疑感有所下降,对他人的信任增强,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

3.讨论

焦虑是对未发生事件可能造成威胁的担忧,主观上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担心、甚至痛苦等紊乱情绪,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医学生的焦虑表现为考试焦虑、学习焦虑、恋爱焦虑、就业焦虑、生活焦虑等,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缓解并改善学生的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抑郁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前途悲观失望,可伴有失眠及身体不适感。自我评价低,常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严重抑郁者倍感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观念及行为。抑郁使医学生身心受到影响,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的抑郁水平显著降低,说明该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消极情绪有所改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

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互动对象的言语或承诺的可信度具有一种概括化的期望4。表现为一方能否大致预测另一方的特定行为及其对方是否可依靠、可信赖。

研究表明,人际信任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较高水平的人际信任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建立长久稳固的人际关系,从而使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因此,国外心理学家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评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

第10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学生;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地区逐渐成为一个特殊区域。该区域人口密集,流动性强,不同家庭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距悬殊,这也导致了该区域整体学生的基本素质较差。在这样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城乡结合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亟需我们的重视。此外,由于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学校缺乏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只能由非专业人员兼任,这样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培养。

一、城乡结合地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层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缺陷。城乡结合地区的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甚了解,往往采取与学生年龄不符的行为模式或学习模式,学生往往会产生压抑、沉默甚至暴躁的心理。此外,大多数家长长期在外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特别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家长的关注与陪伴,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父母关系恶劣或父母离异会令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导致敏感多疑、充满敌意甚至行为偏执。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不恰当,则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类似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原生家庭会对后代的心理特质和行为习惯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2.学生层面。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个体,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由于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相适应导致他们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情况。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学生,一方面要求独立自主,脱离大人的看管;另一方面又表现得十分幼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他们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诱惑所吸引,尤其是城乡结合地区的学生,面对外面各种各样娱乐场所的诱惑,例如网吧、游戏厅,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疏于管教的他们逐渐沉迷其中,导致不良行为的滋生。

3.学校层面。学校的校园文化、学习环境、班级文化以及教师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会有部分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难免会出现学习压力过大,产生厌学、考试焦虑等不良的情绪体验,从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会造成和加剧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城乡结合地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能经常体验到快乐、满足、幸福等积极情绪,就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能不断地取得成功,改变不良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一个自信幸福的人。因此,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做好家校社合作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创建幸福的学校文化,营造健康幸福的家庭环境以及打造积极阳光的社区,通过三点一面的带动,充分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普及起来,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积极的心态以及行为习惯。

1.创建幸福的学校文化

一个良好的学校文化往往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创建幸福的学校文化势在必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第一,学校领导认同幸福教育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教育理念并愿意为其付出努力,完善相关行政机制,建立专业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小组,以校园积极心理学课程、课题带动,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学生。第二,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教师的人格特质和情绪都会影响学生,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离不开培养教师的积极品质。

2.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密不可分。家长的教养方式、行为模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应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力量,主动学习和实践积极心理学理念。同时,学校应该定时开展积极心理学品质培养方面的论坛、讲座或者家长会,让家长能够更近距离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促进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3.打造积极阳光的社区

城乡结合地区虽然环境特殊,但是社区是不同区域资源的统筹者。社区能够更好地调动该区域的资源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利用宣传册子、媒体宣传等手段给学生和家长传授积极心理学理念,让他们在社区文化中感受积极心理学的力量。同时,社区可以创建积极、幸福、健康的文化环境,及时给予心理困惑的学生或家长更好的辅导和帮助。

(二)落实心育工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能力,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落实教学工作,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是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1.多方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课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除此以外,团体心理辅导、个体辅导以及学校心理辅导中心都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首先,专兼职心理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接纳学生,理解学生;其次,要切实落实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在心育课上能够有所收获,能够认识自己的优秀品质;最后,对于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疏导学生,让其享受快乐幸福的人生。

2.全方位践行学科渗透教学工作

仅仅依靠专职心理教师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常规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让学生在每个学科都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积极心理品质。首先,每个学科的老师必须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应该创设积极轻松的教学氛围,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积极的情绪,并内化成积极的行为模式;最后,多采取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品质。

城乡结合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坚持践行心理健康教育,践行积极心理学理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心理健康的诉求。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用心教育好城乡结合地区的每一位学生,用积极心理学的力量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城乡结合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及干预[D].徐伟.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刘佰桥,王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2).

[3]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08).

第11篇

哲学是一个巨大的体系和具体科学提炼概括所升华出来的精华,具体科学是基础,而哲学则是一种先导和指路明灯的作用。哲学大体上分为三个体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整个世界。而心理学,就是属于哲学体系范畴内的第一个人与人的关系中的与人际交往学等并驾齐驱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一、理论背景: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内容与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2000年,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理论的创始人塞里格曼(Seligman)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一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完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认为心理学研究是为了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更加充实有意义。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第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能决定自我的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动机、能力和潜能等。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应该致力于培养可以抵御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力量,而不是仅仅修正心理缺陷或治疗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情绪与健康等多个方面。从个体层面而言,积极的人格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塞里格曼和彼得森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分类,将人类的性格力量划分为6种核心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6种核心美德是智慧和知识的力量(包括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和洞察力)、性格力量(包括诚实、勇敢、坚持和热情)、人道主义的力量(包括善良、爱和社交智慧)、公正的力量(包括正直、领导力和忠实)、节制的力量(包括原谅、谦虚、审慎和自制)以及卓越的力量(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和虔诚)。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并非全盘否定传统心理学,关注积极人格也不是完全回避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更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功能,主张发挥学生优势、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诉求。首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青春期心理问题、危机进行干预,它也应对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强化。其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心理缺陷、伤害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学生自身所拥有的力量、能力和潜能的发掘,要相信学生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再次,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关于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的研究,也是关于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和爱的研究。

二、实践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优化

心理课是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心理课的主要阵地。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对心理课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优化,从而提高心理课教学的有效性,让心理课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发挥积极优势和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的“幸福课”,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笔者从事过三年初中心理课教学和四年高中心理课教学实践,一直立足课堂,思考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和实践中。四年来,笔者边教学、边研究、边总结、边改进,逐步探索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潜质,最终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和优秀品质。

(一)建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教学内容框架

目前上海高中心理课程没有完全统一的教材,大部分教材的内容结构主要是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行架构,具体涉及认识自我、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和职业生涯辅导等单元内容。借鉴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品质的研究,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现有心理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组与更新。按照“主题单元学习专题课时”的逻辑层级架构,初步将心理课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主题单元。具体包括积极的个人优势(发现并利用个人特长)、积极的情绪体验(打开快乐之门)、积极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生命成长(激发内在动机,锲而不舍实现目标)。在此基础上,分解主题单元,形成若干学习专题,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1.积极的个人优势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发现及利用个人优势。专题1为“培育发挥个人优势”,其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和欣赏24种性格优势,认识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并具有潜能;积极参与个人优势实践的活动,有意识地尝试积极自我认同的方法。专题2为“开发创造力”,其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创新特质,掌握发散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在创新思维训练活动中体验到愉悦感和成就感。专题3为“聪明学习”,主要目标及内容是认识自己的学习习惯与风格,尝试时间管理方法;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2.积极的情绪体验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更快乐,满意地体会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和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从而帮助自己更加幸福地生活。专题1为“主观幸福感”,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自己的幸福感受,学会适当表达个人情绪;分享积极情绪,提升情绪洞察和调节能力,学习运用多种方法保持愉悦心境。专题2为“学习乐观”,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乐观的含义、主要特征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意义,体验积极归因的方法;使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转向乐观,从而激发成功的动力和行为。专题3为“希望和梦想”,主要目标及内容是理解希望的涵义和意义,体验个体对未来预期的积极情感;学会运用梦想分类和转换期待对象的方法,促进自己行为的积极改变。专题4为“探索人生意义”,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和分享心流体验,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美好;善于发掘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3.积极的社会关系本主题单元关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习者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主观幸福感。专题1为“改善亲子关系”,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爱,激发家庭责任感;学习运用积极对话的双赢技巧,与父母协商解决问题。专题2为“发展和谐的伙伴交往”,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体验和谐的同伴交往氛围;学会沟通与合作。专题3为“感恩与宽容”,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体验感恩与宽容,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和宽容之心;学会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待误解,发展宽容有度的交往能力。专题4为“青春期情感”,主要目标及内容是了解两性差异,认识异往应遵循的原则;感受纯真的“青春情感”,学习适当地表达情感和学会等待,尝试应对情感困扰。4.积极的生命成长本主题单元关注个人内心成长,帮助学习者激发内在动机、掌握目标的抉择和执行以及在逆境中反弹。专题1为“在逆境中反弹”,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面对逆境时,永远不放弃希望的态度。尝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为去面对逆境、心向未来。专题2为“提高自决能力”,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心理需要获得满足的积极情绪体验;学会遵从内心,面对人生做出积极的选择和改变,从而提高自决能力。专题3为“促进行动能力”,主要目标及内容是感受目标承诺的积极体验,愿意为目标付诸努力与行动;尝试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制定合适的目标和可行的行动计划。

(二)形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心理课的专题教学案例设计

在开展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一心理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实践进行反思。根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一心理课“主题单元学习专题课时”的内容框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教学内容优化后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一心理课专题教学案例》。在主题单元和专题的框架下细化专题,每个专题根据教师和学生需要灵活设计课时,具体课时内容示例见表2。课堂上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团体游戏和活动、心理测验、情景剧、影视欣赏、拓展阅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思考和分享,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积极优势和力量,不断发挥这些优势和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进一步的实践方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