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经济重要性

工业经济重要性

时间:2023-10-02 09:03:10

工业经济重要性

第1篇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重庆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重庆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工业一直是支撑城市发展的主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短时间内重庆还难以摆脱依靠工业谋发展的状况。在重庆建立工业园区以前,工业发展基本呈现零散状态,资源及工业分布不均匀,难以发挥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优势;工业园区战略形成以后,尤其是2003年以来,重庆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工业产值不但连年递增,而且工业呈现出集中于园区内发展的趋势。目前,重庆工业园区大都是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过量开发,环境污染负荷大,局部地区资源枯竭,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变本地区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之中,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发展改造生态工业园区。使重庆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重庆工业园区发展情况。重庆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工业一直是支撑城市发展的主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短时间内重庆还难以摆脱依靠工业谋发展的状况,在重庆建立工业园区以前,工业发展基本呈现零散状态,资源及工业分布不均匀,难以发挥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优势;工业园区战略形成以后,尤其是2003年以来,重庆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工业产值不但连年递增,而且工业呈现出集中于园区内发展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庆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会越走越远,诸如“退二进三”、“城乡统筹”等战略措施也会相应地发挥其作用,重庆工业发展无疑将选择园区化发展作为支撑工业发展的战略支点。(表1)

目前,重庆工业园区的建立主要是为发展工业而建立,但大部分园区的二三产业的比例一直维持在80∶20以上,而且第二产业有明显上升的趋势。长此以往,将导致园区产业失衡,工业发展将得不到有力支撑。

(二)重庆工业资源利用现状

1、自然资源丰富,但大多数资源不可再生。根据重庆2004年的统计资料,在重庆所储存的富矿中,铁为2.26x10t、煤为2,313,500,000t、锰为4.07x10t、铝为5.46x10t,在我国同等城市中均名列前茅。但是,长期以来,重庆工业过度依赖于资源的初级开发和利用,由于技术含量低,在开采加工过程中资源浪费较为严重。这种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模式若不能尽快得到改变,它将加速资源的损耗,增大再开采的成本。

重庆目前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产资源有限,行业发展受资源瓶颈制约。如,钢铁、电解铝长期依靠进口或从外省市购入原料生产,随着运输费用以及原料、燃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企业生产规模受到制约;纺织所需的原棉、化纤原料等主要依靠国内产棉区和化纤生产基地供应;煤炭资源储量少,人均占有煤炭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0%。

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重庆矿产资源情况不容乐观,据2004年底的统计,重庆现已发现矿产68种,其中查明储量的矿产44种,共有矿产地415处,累计保有资源储量的潜在总价值位列全国第25位。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形势却比较严峻。现有矿山再开采10~20年,11种主要矿产资源,尤其是优势矿产铝土矿、钡矿、锶矿等就将出现短缺。由此可见,重庆工业园区的发展应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2、资源综合利用率低。重庆工业生产尚未摆脱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导致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源使用效率低,产品能耗高。

截止2005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重庆万元GDP能耗为1.26t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3%。重庆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渝西地区严重缺水,但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进入田间地头的作物灌溉水量与水库出水口水量之比)仅为35~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工业耗水量大,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472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0%,水重复利用率为5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二次利用较差,硫铁矿、钛精矿回收利用率仅为7.8%和6.5%(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发达国家为50%左右)。重庆综合能耗在西部地区(除)相对最小,总体形势相对较好,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节能降耗任务仍然比较艰巨。重庆综合能耗指标远远高于其他三个直辖市,进一步节能降耗的空间比较大。

(三)工业园区发展与环境不相容问题突出。重庆的工业在制造、运输及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已有的工业园区片面追求高工业产值,在引进企业入驻时比较注重生产型、大型企业,对相关配套企业的入住往往不是很热心,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链发育程度低,使得资源利用率仍然较低,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对资源低水平的开发利用,重庆市工业对环境的负影响比东部的大城市严重。重庆每万元产值所排放的污染物比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污染物排放量要高。从工业企业的“三废”来看,工业三废排放量较大,尽管处理和处置率较高,但相对东部工业大城市来说,“三废”治理和利用水平不高。同时,重庆所处的区域生态系统固有的脆弱性,自然系统对有害废弃物的分解能力较低,而且地处长江上游,环境污染的影响往往容易扩大到其他区域。(表2)

第2篇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以来,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而“家庭农场”做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凸现,实践证明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家庭农场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发展进展家庭农场过程中,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逐步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有待提高。家庭农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兴起的新生事物,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迫切需要。还没有引起农民群众的足够认识。二是运作不平衡。已经组建起来的家庭农场,绝大部分能够按“章程”进行运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带动和牵动作用。而有的还没有运作起来,只是一个空架子。部分家庭农场在机制上也不够健全,影响了发展速度。三是支持力度不够。要使家庭农场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在金融、财政、税收、工商等方面予以支持,各级政府都应制定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在这些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和运作质量。四是行业保险尚未形成机制,经营风险的限制作用还一定程度存在。农业生产经营不仅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还涉及到市场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现实中很少有家庭农场自愿参加保险,商业性的保险公司还尚未加入,难以形成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保障作用,家庭农场发展也存在保险未跟上的制约。

二、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家庭农场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采取有效的推进措施,加大服务力度,出台相关发展扶持政策等方法,广泛宣传发达省份家庭农场的发展效益,让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到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农场的参与意识,激发农民建设和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同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和价格定期等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为家庭农场的建设打好基础。

2、突出培育重点,不断优化家庭农场发展结构。地方政府要通过农业项目、涉农信贷、农机配套、农技支持等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重点加快扶持培育一批与现代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家庭农场,通过扶持家庭农场典型的发展,辐射带动当地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在土地流转上,鼓励成片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在生产扶持上,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在金融信贷上,建立担保基金,解决新型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融资困难;在农业保险上,扩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给予政策优惠等。

3、完善培育机制,不断增强家庭农场发展活力。针对家庭农场在发展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自然风险偏多等制约和困难,我县不断加大涉农项目、农业技术、农业装备、金融服务等方面向家庭农场建设发展的倾斜,持续完善各类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增强家庭农场发展活力,努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

4、创新金融服务,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运用金融租赁、票据融资、集合贷款等方式创新金融产品。一方面,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增设简易服务网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金融服务品种在农村推广等多种途径,构建多元化服务格局。另一方面,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方式。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鼓励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农户信用记录;发展农户联户担保,降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也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机制,适当降低农村信贷门槛,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作者单位:166400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双发乡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第3篇

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手段,对合同的签订、执行等过程与结果的审计监督、评价。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企业务实开展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有着十分显著的必要性。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开展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是完善合同内容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企业有效规避其中潜在的经济纠纷;二是有效堵塞漏洞、落实内控制度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合同履约率、避免一定的合同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避免资金流失问题的出现;三是进一步规范各方管理行为,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对此,新的经济环境,给现代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需要企业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既要狠抓落实经济合同审计工作的建设,又要审时度势,不断地优化与调整工作建设,尤其是在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以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经济合同背部审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是现代企业“谋发展、求共存”的重要举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合同订立与管理的内部制度不完善、经济合同审计阶段不完备等问题,弱化了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那么,具体而言,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订立与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完善,以至于出现一定的审计风险

完善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是务实开展经济合同审计的重要基础。企业合同订立与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完善,容易造成企业出现一定的审计风险。一方面,我国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且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晚,以至于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如,合同订立未形成行业规范,难以实现集中管理;另一方面,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以至于在经济合同的报审上,出现程序不合理。这样一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

(二)经济合同审计落实不到位,内部审计程序不完整

企业在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主要有准备、实施、终结和后续四个阶段。而企业却难将四个阶段落实到位,出现审计程序“断层”的问题,审计做一半留一半的情况比较突出。从实际来看,企业在经济合同内部审计中,更多的是对合同签订程序、形式等合法性的检查,以及对合同主体、客体等条款的审计。这些检查与审计非常之重要,但是经济合同审计是一个过程,其他几个阶段同样重要。在审计准备阶段是经济合同审计的起点,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而审计准备阶段的缺失,导致合同审计阶段手忙脚乱,反而降低了审计的效力。此外,后续审计是经济合同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阶段,而后续审计往往被忽视,弱化了其现实作用。所以,内部审计程序的不完善、审计的落实不到位,不利于经济合同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不利于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经济合同审计是一项专业且综合性的审计,强调专业人才在其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合同管理人才要具备财务收支、相关法律以及经济效益审计等知识;另一方面,合同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经济合同的内部审计。就从实际情况而言,企业缺乏这样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并且合同管理被企业作为一般办公人员的事务,以至于合同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一旦发现纠纷等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法律上的支援,这对企业极为不利。

三、强化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应对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强化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优化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在笔者看来,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强化,关键在于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并明确审计目标与内容,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从本质上夯实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工作。

(一)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对各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

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强化,关键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务实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对于经济合同审计的目标与内容要要进行明确,哪些经济合同属于重大经济合同,必须经过审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其次,对于项目签订的流程与手续,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相应的岗位需要建立责任制度,规范参与其中的各方行为,提高经济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再次,强化监督管理,明确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确保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工作落实到位;最后,对于一些需审计但未审计的经济合同,需要强化相应的规定,如企业财务部不能支付相关的任何款项等。并且,强化对合同档案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切实做好事先审计工作,并科学拓展审计内容

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工作,切实做好事先审计工作,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经济合同签订之前的审计,是及时发现遗漏或失误,避免企业经济损失的重要工作。对此,企业在合同签订之前,需要切实做好事先审计监督工作,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企业在经济合同签订之前,如果合同谈判需要,审计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可以对于合同谈判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以确保合同执行的长期有效性。

(三)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毋容置疑,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法规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的审计人才。但是,企业在专业审计人才方面,仍比较的缺乏,这就强调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在企业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首先,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增强法律意识。通过不定期的培训等活动,实现企业审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强化人才的引进。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需要专业化的队伍,以支撑企业的发展需求;再次,优化审计队伍,建立一支懂审计、懂会计、懂管理的人才队伍,更有助于提高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企业高级经济师;行为素质;职业素养

一、高级经济师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高级经济师在企业的发展中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自身所具备的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级经济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为高级经济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人脉和为人处事能力。而所谓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方式、性格、三观价值等方面,并且对其他人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高级经济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工作中做好领导作用,通过自己的工作带动身边周围人的工作。除此之外,高级经济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发展自己。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高级经济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以此取得同事的认可和尊重。除此之外高级经济师还要学会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抓住重点,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在职场中,优胜劣汰是常见现象,高级经济师只有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高级经济师还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自己发展优势。

二、高级经济师行业及职业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培育经济师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经济发展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与世界经济接轨,高级经济师在这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级经济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与决策都需要依靠高级经济师出谋划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培养高级经济师是我国金融行业最为棘手,最为迫切的问题,也是企业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作为企业高层领导,要注重手下员工的工作情况,加强专业技能培养,让企业高级经济师走向国际,了解更多全球经济发展,并且提供更多进修机会,提高高级经济师职业素养。

(二)构建科学评聘制度,同时健全解聘制度

员工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发展稳定性,所以从整体出发,企业对高级经济师的评聘、解聘都需要按照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进行。首先是调整和完善评聘和解聘标准与制度,保证每个录取的高级经济师具备高水平的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水平低的高级经济师要做出适当的淘汰和培养,淘汰没有任何发展价值的高级经济师,培养有发展空间的高级经济师。其次就是对每一位高级经济师进行定期考核,给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高级经济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表现差的高级经济师提供学习机会,从而提高高级经济师的工作整体水平。最后就对高级经济师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高级经济师工作的合理性。

(三)制定任期目标责任制

由于高级经济师的工作直接影响了企业未来发展,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高级经济师工作。制定任期目标责任制对高级经济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制度与他们的工作情况、企业的任聘、解聘都有关系,极大的提高了高级经济师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在实施任期目标责任制,高级经济师及其他工作人员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提高高级经济师的工作能力,推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四)构建和完善科研学术带头人制度

从某种意义说,高级经济师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要为高级经济师提供更多发展机会,还要在工资、工作环境上给高级经济师最好的待遇,这样才能避免高级经济师跳槽。企业要为高级经济师们订购相关的金融书籍,了解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还要提供与其他金融行业高级经济师交流的机会,扩大高级经济师人脉和更多金融信息。再就是企业要给高级经济师好的待遇,比如经济补助、学习机会,工作奖金等等,让高级经济师体会到企业的关心,从而提高认真工作态度。高级经济师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重视企业的人才培养,制定学术带头人制度,这个制度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能够团结高素质高级经济师,推进相关金融科研项目的发展进步,并且高级经济师提出的科研结果和建议影响着企业下一步发展决策。

第5篇

摘要:处在当前的全面改革发展背景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实施要和新的发展局势相结合,注重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电力企业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影响面广,要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先就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挑战以及管理创新必要性加以阐述,然后就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和创新的策略实施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的深化探究,为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局势;经济管理;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所承受的发展压力也比较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得以良好发展,这就需要在管理方面加强力度,从经济管理的创新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优化,从这一基础层面得到了强化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挑战及管理创新必要性

1.1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挑战。面对新的发展局势,企业经济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1.1管理观念的挑战。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背景下,也对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已经不过度依赖经济资源,知识资源变得愈来愈重要。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采用传统的管理主要是由人异化成物的管理,人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在新的发展局势下,知识经济环境中,电力企业对工作的时间以及地点的要求已经不是绝对的统一,工作的弹性也在加大,所以在经济管理的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电力企业的进一步深化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1]。1.1.2生产方式变化的挑战。新的发展局势下电力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和当前新的发展局势下的生产要求相契合,生产中对人独立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愈来愈重视,而网上经营以及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对传统生产管理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时生产的模式在生产方式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能结合用户需求及时生产,结合市场需求有效调整,从而提升产生质量和效率。1.1.3企业组织及运行方式变化的挑战。新的发展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受到诸多层面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企业组织以及运行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虚拟运行,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形式重要发展趋势,虚拟化目标是强化竞争力,虚拟运作的方式有人员虚拟、功能虚拟和企业虚拟,不同的运行方式来开创新的合作方式。1.1.4经营方式变化的挑战。从电力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来看,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也改变了方式,以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经营,发挥网络互动优势作用,就能结合网络了解及跟踪顾客市场反馈,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3]。1.2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必要性。新的发展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的落实有着其必要性,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1.2.1企业效益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是企业当前效益发展的重要需要,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降低成本实现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当中,电力企业在管理中,经济管理作为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要充分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从业务的创新方面着手,将各环节的经济管理工作都能得以有效落实,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1.2.2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电力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实施层面,也要注重和知识经济时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经济管理中要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建立完善的系统和决策机制,优化管理的工作流程等,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有更好的生存发展[4]。面对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也比较关键,要能从管理层结构的优化以及指令执行力度的提升等方面加强重视,才能为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和创新的策略实施

2.1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新的发展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受到传统观念以及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管理当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管理层面:2.1.1管理理念有待更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实施中,要和时展的要求相契合,才能真正促进管理工作的良好落实。而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因素影响,没有及时更新经济管理的观念,造成了经济管理问题。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电力企业在经济管理的理念应用方面还存在着滞后性,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5]。有的企业内部创新经济管理理念,实施了相对先进的管理方式,而具体落实中所受到的阻力是比较大的,没有从企业的长期规划方面加强重视,资金的实际应用当中缺乏危机意识,这必然会对企业的良好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1.2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作为支持才能有更大地进步,但从实际现状能发现,经济管理工作在具体落实中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参与,直接影响了经济管理质量。现代化的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企业缺乏人才吸引力,为了降低成本而没有形成良好完善的企业文化,缺乏激励机制的支撑等,这就无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经济管理中缺乏了专业化的人才这就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6]。2.1.3管理体系不完善。面对新的发展局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落实需要有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为支撑,从当前的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现状能发现,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注重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没有结合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体系,在具体执行管理的任务时候,缺乏有效的制度作为规范,这就必然会影响管理工作的良好落实。2.1.4管理方法有待创新。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落实当中,缺乏创新性的管理方法,这也会影响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因素。新的发展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是必要的,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方法,结合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加以应对,才能有助于实现管理目标,但在管理方法的创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2.2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实施。新局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实施需要和实际管理的不足相结合,针对性的应对,如此才能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质量水平。从以下几点要加强重视:2.2.1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应用。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从管理观念创新的角度出发,管理理念创新需要和时展的要求相契合,制订长期思想创新计划,能够分层次以及计划性地加以落实,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融入落实。电力企业要注重就国内外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优势观念进行借鉴和学习,和本企业的管理需求相结合,从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形成适合本企业经济管理的管理观念[7]。要注重把先进的经济管理观念和企业文化有机的融合,这是促进员工积极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注重将先进的经济管理观念在企业中进行宣传普及,提高企业员工对经济管理的意识,从这一层面得以强化,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2.2.2经济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企业经济管理质量水平提升,需要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方面加强重视,只有专业化人才的支持,才能保障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针对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落实,培育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需要企业的领导层对此充分重视,要从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的目标角度出发,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从吸引人才的角度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吸引人才进入企业中去,在管理人才的选拔过程中,要和当前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选择适用的人才。而从后期的管理人才培育方面,就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开展培训活动,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以及方法,在本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加以灵活运用。企业要不断挖掘管理人员的工作潜能,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这是提高经济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2.2.3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涉及面比较广,其中在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方面是比较关键的,为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做好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工作,以及就经济管理体系加以优化。积极落实人性化的管理要求,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和管理制度要求相契合。尤其是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方面要加大力度,面对新时期的发展形势,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比较重要的是财务控制,要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经济管理创新打下基础。从具体的工作落实来看,就需要完善财务管理方案,提高内部管理工作创新水平。另外,注重引入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将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保障内部信息的通畅和信息的准确,实现横向联系,激发内部的创新活力。2.2.4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创新实施,要能和实际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当前的信息化网络技术,建立智能化管理环境,这是提高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在电力企业实际发展中,从经济管理方面创新要和高新技术相结合,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都是优化经济管理方式的关键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经济管理目标,才能带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大大数据开发力度,提高数据信息利用率,为经济管理提供准确信息,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信息系统对风险抵抗能力,这些都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保障。经济管理中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下,发挥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就电力企业的相关经营数据以及财务管理数据进行高效的计算处理,为经济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就能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市场发展环境比较多变,这就要求在实际的管理方面注重抓住管理的核心。经济管理是重点,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就能有助于提升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为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希望上文中对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有助于实际工作落实。

第6篇

长春际华三五零四职业装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经济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经济管理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对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有效性,促进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http://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方法

企业经济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各项生产运营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利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企业各种经济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达到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经济管理围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于保证企业经济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国家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干涉程度逐渐减小,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就必须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改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1.2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期,知识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取得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经济管理,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获取信息的手段,从而提高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而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1.3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管理的目的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获取一定的经营效益,它是一种社会活动。经济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帮助。企业经济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大动力,也有助于企业明确发展目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4 能够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当中都少不了资金的支持。但是,仅有充足的资金还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还需要实施有效的策略对资金进行管理,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经济管理。企业通过加强经济管理,可以实现对资金的科学、高效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由此可见,进行高效的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各项业务正常运转的保障。

2 目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经济管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都存在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没有认识到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缺少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思维变得开放和多样化,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将全部重心放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当中,而经济管理思想观念却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导致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还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理念,但是缺少与企业发展实际的联系,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企业只有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转变自身的经济管理观念,才能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发展战略,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2 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也是加强企业监管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脱节,存在许多漏洞,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可操作性。还有部分企业各部门的责权利分工不明确,导致有些部门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部门的职能,对于领导分配的任务常常敷衍了事,这更不利于企业进行有序高效的经济管理。此外,由于大部分现代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制度建设,导致制度更新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原有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也难以发挥效用。

2.3 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性观念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整体性经营理念。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从整体角度对经济管理机构的综合考量和深入分析,经济管理过程缺乏条理性和科学性,各部门之间工作制度和程序不够协调和连贯,不利于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整体性的经济管理理念,各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够明确,员工工作动力不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企业员工遇到问题时不知找谁解决,大大降低了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效果。

2.4 经济管理模式比较简单

在新时期,还有很多企业还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方法相对单一落后,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有些企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着一系列杂糅的组织,这些组织管理模式单一、简单,各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明,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业务运营容易出现混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也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2.5 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着企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缺乏专业的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现有的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制约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企业沿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也缺乏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导致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6 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在很多现代企业当中,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员流动性大。由于新时期实惠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人们总在寻找更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或单位,尤其是年轻的员工,往往对于所在企业的忠诚度不高,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就选择跳槽,导致企业人才流失,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有些企业缺乏对企业员工的激励。除了作为企业员工应该得到的合理的薪酬之外,他们也应该得到必要的精神激励,然而,很多现代企业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员工感到没有发展空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最终造成企业人才流失。

3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3.1 更新经济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必须不断更新经济管理观念,结合自身发展的现状和战略目标,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来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在进行经济管理时,一定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把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充分融入到企业发展当中去,完善企业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从而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奠定基础,从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健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现代的企业要想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其中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尤为关键,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制度改革时,必须坚持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的原则,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济管理经营,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只有适合本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的政策运行。

3.3 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寻求创新。在经济管理方面,企业要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引进经济管理方面的革新方法和新技术,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加强对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创新企业营销管理理念,提高企业各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4 强化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教育培训

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没有全面挖掘员工的能力,导致员工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比较被动。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理念,提高对员工的重视和关心,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途径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它有助于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企业员工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逐步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优化,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3.5 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

企业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加强对员工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在选拔经济管理人员时要严格把关,保证企业经济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高效开展、实现企业的长久的发展提供保障。

3.6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提高对人才的重视。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首先,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工作安排时,要针对经济管理特性,选择合适的管理人才,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很多现代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者经济管理理念落后,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等,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现代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管理者应不断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逐渐完善企业各项经济管理制度,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http://

参考文献:

[1]范金龙.论企业经济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2(27):171.

[2]李青君,赵若妍.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6):107.

[3]曾晓燕,王彦.探究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应对方法[J].时代金融(下旬),2014(3):99.

[4]王萍萍.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应对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2,03:84.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师、设置问题、建议

一、前言

随着房地产产业对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增强了其产业对经济师的要求,经济师这个职业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中型房地产企业中,工程师、会计师等职位的设置较为普遍,而经济师的设置却相对较少。在一些房地产企业中,对工程会计等职位的开放程度较为普遍,唯独对经济师职位开放程度相对较少。从而反应出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也间接的说明了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房地产经济师的主要任务

进入新世纪,着重抓技术而放松管理,着重生产而轻视经济,这是房地产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地产企业的发展改革创新,妨碍发展现代化管理的进程,不利于提高房地产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对房地产经纪师的设置问题做了相关的论述。它的职责主要就是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下,全面性的负责企业的经济方面的运营管理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经营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违反相关制度造成经济损失的经营事务行为给予有效的制止和纠正。为企业制定适合其本身运作的经营决策,通过组织市场调研对市场做出正确的预测,并且根据相关的资料制定出初步的运营方案。

2、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施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

3、协助企业的管理者制定企业长期的运营计划,并组织实施企业的长期运营计划。

4、研究企业以及下属子公司的运作状况,评价和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的利用状况,提出一系列的增产节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并在获得批准后组织实施。

5、负责策划企业举办的大型经济活动以及业务延伸。

6、负责企业项目的投资,提出所有可行性报告,进行经济风险评估,形式一定的经济监督权,杜绝一些无经济效益的投资活动和计划。

7、负责制定建设项目工程的承包方案,以及与工程预算相关的管理工作,制定项目工程的经营成本控制程序,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

8、负责主持企业评审项目年度产业目标完成情况,在没有达到企业制定的指标时,指导有关单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完成各项经营生产。

二、房地产经济师的设置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也日益繁荣起来,但它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由于进入房地产企业的门槛比较低,再加上行业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经纪机构之间各自为政,且缺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这一现象促使了房地产经纪师这个职业的诞生。

1、领导者没有认识到经济师的重要性

2、房地产企业内部组织一直不完善

很多的房地产机构人员较少,在机构中又会出现一个人兼职很多职位的状况发生,如:某人即是业务员又是会计,甚至是还兼管着出纳的工作。这样的不完整体系,造成了业务流程的混乱,不能及时有效的对一个项目做出正确的风险评估;同时房地产经济师的设置问题与建议分析也不可能达到应有的重视。

3、从业人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房地产经济师必须要精通建筑,物业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经验,还要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满足这一条件的经济师并不多见,我国在早些年就开展了经济师资格考试制度,但能弄过经济师考试的人凤毛麟角,在两千零三千年,通过经济师资格认证的人数仅在四千。再加上较多的房地产企业大量的聘用房地产经纪人,极少的去招聘房地产经纪师,这造成了房地产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差的难题。

4、岗位分工不明确

管理工作特别强调的就是职责权限分明,但在开放经济师岗位的企业中,经济师职责不明确,权限失去平衡,有的经济师权限仅在几项业务上,有的是负责房产企业的经济工作,最终也会出现经济师有名无实的现象。

5、缺少利益对碰

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觉得经济师带给公司的利益不大,且分管的权限又有些尴尬,位置仅次于总经理,在进修,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又远远不如会计师和工程师,这也较大了挫伤了经济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房地产经济师的相关建议

1、房地产企业的领导层重视经济师设置

经济师不光要向企业提供变幻万千的市场动态,还要提供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政策变动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实践去证明市场动态的准确度和实用性,这些都是非专业人士不能解决的问题。房地产企业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师对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经济师不仅要向领导提供房地产市场的各种动态、政策变动情况、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等相关决策信息,同时还要通过实践去反复证明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与实用性,这是非专业人员通常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针对具体的相关工作,及时做好总体设想,认真部署,严格检查监督,并予以全面落实。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体系

充分的发挥经济师在企业内的功效,加强经济师与经济师之间的协调联系。所以时刻要充实经济师的力量,如: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外出进行学术研究及探讨,使经济师时刻都能跟上企业经济发展的形式与脚步。

3、经济师的个人能力有待加强

经济师所担负的大部分工作通常是涉及面相对比较广,并且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复杂性工作。所以要充实经济师的力量,适当增加专业人员予以辅助,并定期给经济师予以培训、学习及外出从事学术交流及研讨的机会,使其能跟上企业经济形势的发展。

4、经济师的具体定位与科学性搭配分工

经济师发挥的是助手参谋的最用,它是房地产企业战略运营的住谋划着,同时又是决策的直接实施者,任务重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必须要进行一种科学性的搭配经济师和企业人员之间的运作情况。

5、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

房地产产业的前期开发项目,是经济师工作的重要对象,同时每年的年度工作目标和方向也是由经济师协调策划的,所以激励制度能有效的调动经济师的积极性,做好多方位的准备,以确保经济项目的责任落实。

6、加强经济师对项目的管理。房地产前期开发项目,是经济师工作管理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每年工作扩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该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时房地产开发可变性大,这就要求经济师们做好多项、多方位的准备,建立起相应的项目库,如遇突况,也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地产产业逐渐发展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中心任务主要以经营、生产、分配为主,经济师在以上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应对提高对经济师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第8篇

就当下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商品化方向进步。农业科技档案建设,也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它能够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能有一个科学的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建设的焦点问题,加强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本文对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策略的研究,将注重分析当下农业科技档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使之更好地与新农村经济建设保持一致性,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2、当下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农业科技档案建设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很难利用农业科技档案更好地指导农业实际生产。部分科技人员不注重科技档案建设工作,没有意识到农业科技档案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性,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在建设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相关资料收集存在遗漏性,很多重要的农业科技信息没有进行有效记录;第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无法落实到位,相关工作没有一定的标准进行,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不规范,很难将之应用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当中;第三,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手段存在一定滞后性,无法适应当下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对相关的农业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管理,无法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进行有力指导,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档案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同时,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降低,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效率不高,难以真正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现实作用[1]。

3、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经济建设必须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起到较好地指导作用[2]。

(1)对传统观念进行变革,重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传统观念的变革,树立新的农业科技档案发展理念,是推动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使之更好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注重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指导性地位,使之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要注重解放思想,树立市场观念,将档案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有机结合,积极工作,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要以制度保障作为发展前提和首要条件。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变革当下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可以更好地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使档案在整理和编排过程中,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在查阅过程中,能够提供更加有利的信息,进而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

(3)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

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具专业化特征的基础,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档案更好服务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专业化队伍建设,让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化水平,能够保证工作的效率化,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科技知识查阅,指导实践生产。同时,档案工作人员要对农业知识进行有效地了解,对区域种植情况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能够更好地对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有效宣传,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4)注重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效果,强化农业科技档案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是记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档案,具有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并能够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新农村经济建设,就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变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下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发展,使农业生产能够增产增收,提升农业商品化程度,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3]。

4、结束语

第9篇

发展企业绿色经济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完美协调,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提倡企业绿色经济发展,是当今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的发展应当以绿色经济为目标,提倡企业的绿色经营,保证企业经济的正常运行,重视对绿色环境的保护。如今,我国部分企业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够实现发展企业绿色经济的伟大目标。

一、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企业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企业数量的增多,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是维持地球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1]。我们国家提倡发展绿色经济,做到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企业经济共同发展,提高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生存环境的质量,提升空气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都知道,企业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组织,不能只注重发展企业经济,应当将发展企业经济与保护环境做到紧密结合,发展绿色经济,为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山西,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碳资源丰富,为山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充足的碳资源。山西大部分都是煤炭企业,以煤炭资源为生,但是当地的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比较低,威胁着山西人民的健康。这时作为山西地区的企业应当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企业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2]。

二、企业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1.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是发展企业绿色经济的重要方面[3]。发展企业绿色经济应当做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有利于绿色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中,企业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过低,浪费现象严重。企业应当重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的美德,珍惜资源,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企业可以经常对员工进行教育,对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监督力度,宣传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可以播放一些贫困山区的生活条件,让员工能够意识到高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不能够只是一味的追求企业经济的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提升资源利用率是必要环节。

2.建立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对于企业而言,应当重视建立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企业的新能源结构,构建创新型绿色经济体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不断的创新企业的绿色项目,研发绿色科研成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推动企业经济进步的不竭动力。以科技创新为载体,建造由于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创新型方案,为企业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提供科研基础。例如,对于化工厂来说,对于一些化工材料的乱堆乱放,以及化工污水的任意排放,应当根据排除废物的成分,进行化污设备的研发,对于化工厂所排出的气体能够进行吸收,同时可以对废料进行回收利用,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符合绿色经济的发展思维,有助于企业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3.加大绿色经济宣传力度

对于企业发展绿色经济而言,加大对绿色经济的宣传力度,增强员工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意识,为企业绿色经济的开展创造了基础条件[4]。大力宣传企业绿色经济的重要性,让企业员工共同加入到建设企业绿色经济的队伍中来,加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提升企业绿色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企业的宣传部门可以将绿色经济的宣传册放在宣传栏上,增强对绿色经济的宣传与推广,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另外,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明确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升员工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企业经济,一切以绿色经济为基础,重视对生态平衡的保持,使得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得以缓解,达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促进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10篇

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企业的整体实力有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创新和技术更新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在促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较大程度转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步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占据经济市场,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三,现代社会注重知识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2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

2.1准确的企业统计企业经济运行在反映企业经营决策计划的同时,还能有效反映企业短时期内的经营效益,是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做好企业经营运行分析,保证企业统计的准确性。经济运行分析中涉及大量有关企业发展建设的信息数据,数据的准确性是企业经营结果的依据,因此,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之前,企业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另外,为保障企业经营决策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企业还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经营决策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2.2充分掌握了解有关财务信息企业财务信息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表现形式,是企业建设者了解企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基础。因此,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必须充分掌握了解有关采取信息。企业在分析财务信息的同时,注重经济事务的原始状况,一旦存在信息失真等情况,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还原相关数据信息。另外,企业还必须注重实体经营信息与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在促进二者相互结合的前提下,重视财务审核局限性对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影响,全面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3充分了解经营信息财务信息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依据之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提高经济运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企业还应该充分了解经营信息。企业建设者应该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必须同时包含信息、资金、人力以及物力等数据,保障数据资源的一体化,及时更新、补充各类信息。

3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措施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必须注重内部发展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在了解各项影响因素的前提之下,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笔者结合多年管理经验,以企业经济运行管理分析为出发点,对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方法做了以下介绍。

3.1明确企业经济运行的步骤明确企业经济运行的步骤是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企业经济运行的步骤如下:第一,合理设定标杆。标杆是企业在发展建设中明确各项发展效益的基础保障。标杆具有可比性的特征,不同企业具有不一样的标杆;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标杆具有较大差异,为提高经济运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企业必须合理设定标杆;第二,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还应该将实际发展结果与标杆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发展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

3.2优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基于经济运行分析,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必须结合实际管理状况,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发展建设目标之列,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另外,企业还应该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企业管理层“管理效益”房里方式的弊端,强化各部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为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3.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审核工作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在坚持充分掌握了解有关财务信息以及提高企业统计准确性的前提下,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和审核工作。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审核工作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从源头上了解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明确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全面提高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在实际发展过程企业还完善内部控制,引导职工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最后,企业还应该重视内部经济管理文件的审核工作,做好审核记录,针对企业发展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全面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3.4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做好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首先,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企业建设者深入职工内部,了解企业职工的实际需求,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企业还应该建立良好的职工沟通渠道,为建立良好的职工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还应该重视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职工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最后,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薪资制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职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4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 经济管理 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是新时代背景下对经济管理进行重新解读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必然要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进行明确的探讨。

1、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已显得非常滞后,因此,改变以往的经济管理观念,强化经济管理地位,并在管理过程中融入创新意识,才能是经济管理步伐跟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步伐。这样,企业才能在巩固自身的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崭新的管理模式,为自身发展赢得出路。

2、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如今,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原有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因此,企业原有的计划经济下的粗放型经济管理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因此,企业只有打破原有局面,打开崭新局面,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力行节约降耗,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企业的预期经济目标。

二、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科学高效的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还存在提升的空间。所以,我们应当直面目前还较为滞后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1、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落后,不利于企业发展

目前,企业的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管理制度有些陈旧。因此,企业往往目光短浅,毫无长远意识。首先,企业的规章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致使制度与企业管理无法衔接,甚至出现抵触现象;其次,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懒散心态,在工作中敷衍做事;再次,出现突发状况时,已有的规章制度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因此,管理措施在制定时欠缺周全的考虑,无法发挥管理效果。

2、人力资源管理漏洞很多,基础性工作薄弱

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可以为经济管理分配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经济管理提供智力支撑和强有力的后盾。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没有被多数企业所意识到,人力资源的推动作用更是无从谈起。部分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表现,就是连人力资源部门都没有设置;或者虽有设置,其管理职责仅仅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层面,始终无法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潮流。正因为企业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致使这项工作缺乏管理规划,遇事总是主观臆断,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非常欠缺或异常薄弱。

3、管理组织不健全,影响管理工作效率

首先,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不科学,可能存在很大的重合,导致矛盾丛生,导致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常常阻碍经济管理进程,制约企业发展步伐。其次,很多企业领导都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应酬上,不能及时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知识,无法体会企业方针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也是导致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我们在发现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后,应当果断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及时实现,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1、建立优质的经济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及模式等都应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时作出转变。因此,企业领导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企业的管理者不是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而应是一个整体,集体的智慧才是企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样,才能管理重心转移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同理合作上来,发挥各个部门的管理优势,逐渐形成科学的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巩固企业的智力支撑

企业经济管理需要人才的参与,而企业人才的合理分配无疑需要依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当时刻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员工的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才会得心应手的工作,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才能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应当注重环境变化对自身管理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做到目光长远,越过短暂利益,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科学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使其在人员调整、工资待遇管理、考核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3、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适当平衡

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应当秉持一定的原则,这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因此,经济管理应当遵循相关企业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企业的具体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应时刻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但是,在经济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因素,需要在工作中加以适当变通。这就要求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在遵守原则性的前提下,灵活开展工作,实现工作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较好平衡,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经济管理工作应当具备的意识。

4、提高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确保经济管理效率

为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企业应当尽快实现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这样,工作人员凭借先进的工作手段,在大量的工作面前才能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同时,也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的利用率,使管理部门更加充分的发挥作用,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语

面对新时代的经济背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经济管理的战略意义,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积极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各种管理制度和机制,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于经济统计改革的探讨

  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完善,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知识产业和信息技术为明显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市场环境改变的影响,为了让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统计人员必须破处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先进的思想指导经济统计工作,运用正确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那些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进行有效改革,推进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持续良性发展。

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统计改革的必要性。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企业管理工作提升到了一新的高度,也对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的辅助手段,一直以来都是起着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的重要作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就要求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主要是信息化的工作,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人员必须构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健全企业经济统计的信息网络。企业管理的发展要求企业经济统计人员提供更完整、精确的数据,设计更为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运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和支持,确保企业持续良性发展。此外,当前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要求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必须进行改革。我国现行的企业经济统计制度是模仿前苏联的经济统计模式形成的。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被政府部门作为自身统计的基础,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汇报的统计模式,从而为政府宏观的经济调控提供所需的统计信息。虽然近些年企业经济统计有过一些改革,但原先的统计制度在本质上仍没有多大的创新,许多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沿用计划经济时

转贴于

代的传统模式,统计内容缺乏严谨性,统计意识薄弱,统计方法落后,统计制度相对经济改革的步伐而言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从而现代统计的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没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面临这些问题时,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改革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改革有“科学发展观”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理论观点是创新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应当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融入到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过程中来,力争为企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和决策信息,将更多的改革实践和改革思路结合到统计工作中来,确保在企业发展中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第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技术保障,以信息科学和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科技浪潮让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企业经济统计改革提供了保障。

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主要形式

一、经济统计功能的改革。描述功能、分析功能和评价功能是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三个最主要的功能,描述功能需要把握各项统计指标之间的联系,全面准确描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深入改革传统的孤立、片面的统计指标,从而构建晚上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分析功能,企业统计人员应当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方法、先进的统计软件,分析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情形以及预测未来有可能遇到的情况,从而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

二、统计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企业经济统计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基础。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是对企业经济统计方法和手段改革有非常重要帮助的科学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对企业经济统计方法和手段改革产生的推动作用。本文选择erp进行着重介绍的原因在于其是企业信息化最成功的软件之一。

三、运行模式的改革。企业经济统计运行模式的改革首先要突破传统的企业统计报表制度的限制,打破思维局限性。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统计信息管理机制,形成以“集中管理为主,分散管理为辅,两者有机结合”的企业统计管理的全新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存储、以及传输技术,完善和健全企业统计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