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3: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的接班人。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看来还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目标。但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的趋势下,面对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享乐主义膨胀、损公肥私行为都在发生,不守法规、腐化堕落、以权谋私等现象严重存在,受整个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在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素质的现状
1.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只流于表面,老师教学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大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单一,课时少但内容庞杂,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从而达不到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其法律意识的目的。另外普法教育除课堂教学以外,只有断断续续进行的普法活动如:开展“普法月”普法周”等活动。这样的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部分学生法制意识仍然较为淡漠。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理解不够深刻而没有树立增强法制的观念。在我国,学校法制教育安排充其量只能算是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为目的的观念教育[1]。这种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达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由此还会使法制教育得不到发展。
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2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作为时代的宠儿,大学生的价值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少同学过分夸大个人的价值,忽视自己对社会、集体的义务和责任,造成个人主义突出。这导致了集体功能的弱化,使集体失去了其特有的凝聚力。受西方实用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过分注重实用,理想观念不再。同时在图书馆撕书,在课桌上制造“课桌文化”,在食堂打饭时插队,在公共汽车上面对老弱妇残熟视无睹等等社会公德淡漠。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但他们不是用良好的经济状况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条件,而是过分地把钱投入到物质享受、追求安逸,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大学生赌博严重,有的大学生偷同学的电脑、自行车、现金、手机等等。这样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着实让人堪忧。
2 大学生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
2.1改革法制教育机制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和借鉴深刻的教训和经验从原有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中找出存在的问题,要避免类似药家鑫这样的事件的发生,在实践中就要加强法育与德育的结合。把由单纯的道德说教转变为以赏罚机制为载体的道德教育,以选择性激励帮助人们在为自己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付出物质利益代价和成本中学会遵守社会道德[3]。
2.2 改革法制教育内容
有利于实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德育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从制度上有效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实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2.3开展法律与道德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有效地内化为法律能力。可以开展法律法制宣讲、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关心与兴趣,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典型事件通过如辩论协会、演讲协会等进行讨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2.4 营造健康校园道德氛围
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实践是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最生动、最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社会服务、军事训练、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亲自感受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在实践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上
转贴于
的某些不良现象,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观念,促使自己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通过参观先进典型,了解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与高尚思想道德,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4]。
2.5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是一种受益面大、涉及面广的教育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心设计独立自主、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氛围;营造出创造干净、优美、有秩序的环境氛围;建立一种以师生关系为表率的和谐人际文化;学校领导与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树立好的榜样,扭转不良的校园文化。
3 统一道德与法制教育
摘要:文章首先明确了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要求,然后阐述了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策略,包括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注重回归生活实践;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要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注重回归生活实践
小学生处于生活与学习的初级阶段,缺乏一定的生活经历,在小学道德与法制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能够充分保证道德与法制教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小学生基础道德价值观与法制思维体系的形成。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对基础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延伸,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基本教学特征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会感恩这一过程中,教师单纯地引导小学生学会感恩,可能无法帮助小学生理解感恩的真实意义和情感,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父母辛勤劳作的场景或从其生活经历出发,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进而产生感恩父母的情感,获得感恩这一复杂的情感体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才能逐步形成正确、全面、完整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体系。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道德与法制课程中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渗透。从课程特征来看,新课改推进下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风格的多向转变是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念的构建。具体来讲,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教师结合新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特征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多媒体动画教学的方式来诠释教学内容,帮助小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小事,在课堂教学中模拟情境的创建,再结合教学内容来实现对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构建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和法制观体系[2]。
三、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实践活动与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帮助小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加深小学生的对思想道德观念的认知。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拓展到课外实践,结合小学道德与法制每一节课的主题,设置相关的体验、调查活动,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体验教学内容,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明白这些知识的意义。例如,“这些是大家的”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校园公物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访校园,认识学校里的公物,感受公物和“我”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公物的使用情况,发现“爱护公物”的问题,产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寻找和思考中探索爱护公物的方式的过程中,达到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教学目标[3]。综上所述,对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教学要求与小学生的基本特征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基于新课标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生活化延伸教学,并及时进行实践反馈,通过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来强化小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的理解,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打牌与同学发生口角残忍杀害四名同学,引发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2010年10月,西安一女青年下班途中被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驶的小轿车撞倒,药家鑫在发现伤者记录自己车牌号码的情况下,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伤者连捅8刀,致其当场死亡。2011年6月7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原本只是同学间的小矛盾,原本只是一起交通治安案件却演变为故意杀人刑事案件,马加爵、药家鑫为他们的犯罪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留给我们的是对于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1.大学生法制观念意识缺乏。①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变革对思想单纯、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法制体系尚不完备,一些大学生对法律权威和公信力产生怀疑,少数学生甚至缺乏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②被动守法。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一些大学生还未将法律法规视为行为准则,还未从思想上认识到法律需要时刻遵守并进行自我行为约束,法律意识处于被动守法状态。③受腐朽思想的冲击严重。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冲击,有些学生更加膨胀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学校、社会环境对他们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甚至对法制教育存在逆反心理。
2.大学生法律素养尚需加强。所谓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信仰三方面内容。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法制观念,但很多学生仅仅将其作为应试知识来学习,没能实现法律知识到自身能力的真正转化。不懂维权、不懂对事务进行法律分析、不懂依法处理身边的纠纷,甚至如同马加爵和药家鑫一样,面对问题简单粗暴地解决、完全忽视了法律的庄严。大学生法律素养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的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糟粕对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这些腐朽思想所形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容易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司法实践中,一些学生正是受到不良道德和文化的侵蚀,崇尚“金钱万能、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大学生,遵守法律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法律素质是促使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动力基础”因此,必须把大学生法制教育纳入重要的教育日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世界,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劳动合同法》课程考高分但不知如何与用工单位签劳动合同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熟知《物权法》却无法解答小区业主之间纠纷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如何让法律知识不仅仅是大学生们应试时背诵的考点,如何实现大学生法律知识到自身能力的真正转化是关系到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问题。加强法制教育,不是各高校是否开设法律课程的问题,它关系到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使他们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能够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用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只有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才懂得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试想如果药家鑫知道他最初的行为仅为交通治安案件,他是否会有不同的举措?如果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能自己有效处理身边的法律事务、纠纷,他们是否更加信赖法律这一社会规则带给每个社会公民的重要作用?
3.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各高等院校都努力将学生培育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迎接社会的选择。法律素养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法治社会环境下,法律素养的短缺会严重限制大学生日后的发展。无疑,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必备要求。“只有学法、懂法、掌握法律知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在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中成就事业。如今,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时刻约束着公民的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未来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生;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83-02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法律素养的人才。作为中等专业学校,应当重视法制教育,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切实了解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笔者对某中等专业学校的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收回问卷的分析,发现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比较良好,积极上进是主流,但部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法制意识不强,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将他们培养成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又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要求学校“改革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实质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可以看成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
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全部途径。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90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含、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结合中职生的特点设置相关课程
当前中等专业学校不太重视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教材也不够丰富,使法制教育成了配角。学校安排一学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每周两节课,除此之外就是偶尔举办一次法制讲座。笔者认为,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仅靠上述安排很难有实效。
因此,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从而完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特点,除了增加劳动法等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外,还要增加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学生容易接触的相关法律知识,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三、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
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当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行为习惯。为此,作为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法制教育实效。
1.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的列举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由于法律条文比较枯燥,而案例都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因而案例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法律都是规范人的具体行为,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将法律解释得更加透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收集相关案例,还可以从法院收集已经审判过的一些案件作为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时,首先由教师做法条链接,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然后介绍具体的案情,再引导学生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在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感悟,真正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例如,在讲解扰乱公共秩序罪时,笔者列举了一个中职生犯罪的案件为例。首先介绍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然后介绍具体案情。张某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的男生,与本校一名女生李某谈恋爱。有一天张某发现李某与本校的男生王某关系暧昧,就责备李某不应该脚踩两条船。李某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张某非常恼火,在放学路上强行拦截李某,不让李某离开,并当众辱骂李某,情节非常恶劣。后来李某报警,张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否常见,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学生对这一案例很感兴趣,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讨论之后再进行法条链接,详细解释《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项的具体规定。接着讲述本案结果,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向法院,法院经过审理查明了案件事实,认定张某犯寻衅滋事罪,考虑其有悔罪表现,所以判处张某管制六个月,张某没有上诉。随后引导学生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对张某犯罪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结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展开讨论。学生讨论非常热烈,都能大胆讲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先归纳出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再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许多学生踊跃发言,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会触犯刑法,还会被法院认定为犯罪。大家都感到学习法律太重要了,法盲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2.组织学生观看庭审
组织学生观看庭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法制教育方法。尤其是刑事犯罪案件,如果让学生观看庭审,效果将会更佳。有些罪犯也曾经在职业学校上学,他们在学生时代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素质低下,有些人甚至就是法盲,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接受法律审判时一般都会悔恨交加。这些案例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
3.举办法制讲座
举办法制讲座,尤其是讲解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是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方法。笔者曾经举办一场有关交通安全的专题法制讲座,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通过每件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总结出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汽车越来越普及,但人们的交通法规意识并没有跟上,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交通参与者都造成了巨大威胁。遵守交通法规应从我做起,通过专题法制讲座大大提升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纷纷表示不能再拿生命开玩笑,一定会关爱生命,文明出行。还可以邀请公检法等单位的专家或律师等社会各界法律人士来学校举办法制讲座,弥补法制教材内容的不足,进一步充实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步斌.提高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分析[J].教育界,2012,(16).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六五”普法规划要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并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对象的重中之重”。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学子已奋战在各行各业,加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势在必行。为此笔者结合教学现状和自身体会,进行了法制教育实效性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法制教育呈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一、现状———对于法制教育重要性的绝对认同与法制教育实效性的相对缺失
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了4248名同学,39位老师,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绝对认同与实际行动的相对认同。调查显示,无论是法律基础课教师(以下简称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有必要进行法制教育,即二者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都是绝对认同的。尽管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但学生对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课程)的态度却难以与之匹配。二是对自我法制水平的盲目乐观与实际掌握程度的严重缺失。在问及您觉得自己的法律知识掌握的如何时,17.37%的学生认为很好,41.53%的学生认为还可以,认为有待于提高的仅占39.55%。事实上,其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法律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法律意识与观念的树立,都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对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法律概念尚且存在误解或混淆。即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过分高估。三是对法制教育的全面需求与实际教学的无法满足。多达14.4%的学生认为课本太枯燥、单调,授课内容与生活、实践脱节,希望所学内容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实用性。实际教学中,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集中在一门课程中,时间紧任务重,与传授具体的法律知识相比,更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难以满足学生的这些明确而具体的需求。
二、探究———法制教育实效性缺失之原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影响
尽管教师和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必要性都是绝对认同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有5.2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必要进行法制教育。可以推测,这部分学生对法制教育认同感的不足与功利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在问及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时,71.6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考试为目的。100%的教师认为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6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的功利性。毕竟高职院校的学制只有三年,专业学习任务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顶岗实践等也占用了大量时间。大部分同学从入学之日起就体会到了就业的压力,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精力被勤工俭学所牵扯。
(二)学习内容重叠
教材编排内容与学生纵向及横向学习内容均存在部分重叠。从纵向来看,与初高中政治课的内容有重合。从横向来看,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部分内容有重合。在问及《法律基础》课上学到的知识之前是否学过,52.97%的学生回答高中学过,21.19%的学生回答初中学过。对于学过的知识,尽管69.35%的学生回答会认真听,仅有30.65%的学生回答会有些厌烦,但这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体会有很大出入,在讲授到其曾经接触过的知识时,学生们更容易呈现出轻视的态度。
(三)授课方式约束
调查发现,教师目前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案例法(100%),讲授法(93.33%),讨论法(80%),还有少部分教师采用了模拟法庭法(20%)等。采用最为普遍的讲授法却是学生、老师都普遍最不认可的,而案例法、讨论法等认可程度高的方法却囿于课程设置、班额大、学情复杂等诸多问题,实际效果也不太理想。
(四)学情特点注定
33.33%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学情太过复杂。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源多样,有参加夏季高考高职高专批次录取的,有参加单独招生考试提前录取的,也有在合作学校接受过三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来源的多样性注定了学情的复杂性。不同来源的学生很多时候是同时上课的,有些在中等教育阶段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会给其他同学带来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五)师资力量薄弱
在问及提升法制教育实效性面临的最大困境时,20%的教师认为师资不足。尽管全部教师都认为单班授课要比合堂效果好很多,但是实际情况因老师数量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单班授课;高职院校大多经历了合校兼并,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另外《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编排在一本书中,是一门课程的两个部分,实际教学中大部分院校也都由思政课教师统一授课,大部分教师既不是学习法律出身,也没有法律实践基础,这也注定其对某些法律问题的把握不够深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六)协同配合缺乏
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要使法制教育效果最佳,单靠《法律基础》课堂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系部、同学各方面的配合。目前,法律基础课往往由专门负责公共课教学的部门来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由系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协同完成,和专业有关的法律课程则由系部专任教师来完成,同时,青年人法制观念、信仰的确立与家庭环境的熏陶有着不容割舍的关系,法律基础课教师与这些部门、学生及其家庭联系很少,这大大抑制了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三、重构———构建提升法制教育实效性立体维度
(一)加强情感交流
有12.3%的同学特意强调希望老师能增加与同学的交流。因为授课任务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经常只局限于课堂,很多时候学期授课结束后教师尚不能叫出班级学生名字。有道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法律基础课尤其如此。很多法律问题学生只会和亲近的人敞开心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应适应潮流发展,充分运用微信、微博、QQ等便捷工具,丰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提升授课实效性奠定良好情感基础。
(二)重塑授课方式
要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博采众长,综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重塑授课方式。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地、适时地采用讨论、案例、模拟法庭、观看视频、网络教学等多种方法,摈弃传统单一的讲授法;适当地增加实践环节,创设特殊教育情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如到法庭旁听观摩、参观监狱现场接受教育等;全面利用各方资源,如邀请法官等法律工作者开展通俗易懂的案例讲座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整合授课内容
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部门和学习内容更感兴趣。具体到法律部门,更关注民商法、刑法。具体到内容,对婚姻家庭、就业、犯罪更感兴趣。法律基础课更侧重法律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学生们所期冀得到的具体法律知识,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可以用学生所关注的案例、本校真实发生的案例、与其专业课程紧密关联的案例来切入,用学生感兴趣的部门法、其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来讲解抽象的原理、精神,以其既达到预期的效果,又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提升师资素质
全面提升师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吸收专门的法学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二是引导教师将侧重点放在法制教学方法方面,使其能够根据授课内容随时灵活选用适当方法;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实务培训,全面提升法制实践能力;四是积极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法制教学水平;五是支持教师积极参加顶岗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深入企业、律所等单位,切实增强法制应用水平。
(五)加强配合协作
注重与学院各部门的联动配合,多管齐下,共同提升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改变以往的纸上谈兵,力争身体力行,从行动上实现真正融合。积极参与学院各级、各部门开展的各种法制教育活动,并对其给予帮助、引导。对于宣传部门进行的法制宣传栏、展板制作等,可以帮助提供创意、素材;对于学生管理部门进行的演讲、辩论、征文等各种法制竞赛活动,可以毛遂自荐担当评委、指导教师;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法制社团等给予常规性参与和指导。
(六)衔接社会家庭
尽管“学校就是小社会”,但学生在校期间相对来说与社会还是“隔绝”的,实际遭遇具体法律问题的机会很少。在问及《法律基础》课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运用时,尽管70.48%的学生认为已经运用,但其应用的具体形式大多局限于思维层面,比如守法维权意识的提高等。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社会衔接机制,可以设定固定邮箱,用来接收往届学生的法律体会或感触,这种身边人的体会肯定会比单纯的法律概念、定义更能深入人心。可能初期收到的反馈会比较少,接收过这种反馈教育的学生应该会更愿意再进行反馈。鉴于承担法制教育主要任务的基础课教师与学生管理脱节,与学生家庭脱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与家庭展开衔接。一是从制度构建上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起辅导员、班主任、授课教师融为一体的学生管理体制,教师直接参与到部分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法制动态。二是定期与授课班级班主任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法制思想动向和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有侧重性的进行讲解。三是对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的法治信仰极其淡漠、法治观念极其消极的“问题”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建议系部将其确定为家访对象,直接参与到家访过程中,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家庭共同解决问题。
作者:张爱萍 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 一体化
时代社会的发展,当代人富了口袋,却贫了脑袋;重视自己、而忽视他人。冲击大众视觉及思维的各种社会事件屡屡频发,如: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佛山小悦悦案,无不发人深省。为把握好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法律素质状况,笔者于2012年5月向大学生开展了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现状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93.7%。调查问卷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且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法律维权意识。但大学生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对待事物的辨别能力弱。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与法律素质现状
(一)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国民素质的教育从幼儿开始,做为当代大学生,自幼年开始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直至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看世界时期。大学生已经形具备有基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尽管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传播将形形的世界文化传播于青少年一代,当代大学生感受着世界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活跃的思考主体,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颓废思潮一直在青年大学生思想中孳息着。但,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主流思想的积极健康、向上性。如:评价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看见他人遗失的财物,大学生的行为选择。70.14%的大学生的做法是:捡起来,设法寻找失主。如:小月月事件,假设做为大学生的你是路人中的一个,你该如何选择。42%同学确定,会伸出援手,在生命危机时刻,不该过多考虑个人得失。仅有8%的同学认为帮助小月月,也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选择绕道而行。如:问卷:如果你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自己占为所有了。你认为你的行为构成违法吗?47.8%的同学认为构成违法。调查问卷的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基本法律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提醒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秩序。
表1 你对在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秩序的看法。
人数
百分率
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他们(A)
279
78.4%
记得就遵守(B)
63
18.26%
无利可图,不必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次序(C)
1
0.295
没有明显看法(D)
13
3.77%
(二)大学生道德情感与法律思维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自小形成深厚道德理念,处理思考问题时,更多倾向于感性认知,尤其是涉及到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时,往往更强调事件的道德性质,而忽视了法律准则。也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所造就了大学生在面对情景复杂的社会事件难以理性做出评价。
表2 你如何看待官员拿受贿款扶困济贫,被判处刑罚。
表2如何评价官员拿受贿款扶困济贫,53.9%的大学生的选择随构成了犯罪,但能受惠于民,理当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又如问卷:捡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自己占为所有,是否构成违法。访问学生中的15.9%认为,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是道德要求,无法律义务返还失主;36.2%的学生认为数额巨大事才涉及法律问题。两项调查显示了法律问题融合道德情感时,大学生更多倾向于感性的认知。当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更多讲究个案公平,忽视了社会公平。及缺乏了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的思想。
(三)大学生缺乏牢固的法律知识,甚至法制意识淡薄。
实用主义理念在大学校园中尤为泛滥,这种实用论造就了大学生更专注于专业学习,而忽视道德修养的锤炼与法律知识的积累。在法律素养方面。许多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对法律重视不足,法律知识贫乏,属于“法盲”和“半法盲”一族,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主要的原因是不知法、不懂法。正由于不知法、不懂法,也就难于以法治的思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往往以个人道德评价取代法律评价。
表3 大学生法律知识现状及诉求你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掌握了解一定法律的常识不知道,有需要再学习了解人数
6
284
66
百分率
1.6%
79.8%
18.5%
你最想了解的法律知识有哪些?(多选)
宪法
民事法
刑法
劳动合同法
行政法
国际法
诉讼法
人数
301
265
184
352
76
25
106
百分率
45.5%
74.4%
51.7%
98.9%
21.3%
7%
29.8%
问卷调查显示,79.8%的受访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不知道的,有需要再学习了解的同学达到了18.5%。这说明我们属于法盲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有用论的思想不容忽视。另外,在学习法律知识的选项中,从表3,可看到学法的欲望也在于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是劳动合同法,达到98.9%;民事法律,包括有婚姻法、继承法等74.4%的同学有强烈愿望学习。不懂法及有选择性的接受法律知识,造成了大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行为事件时,往往以传统道德认知取代了法律的评价。目前,高校仍然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理念及法制意识。面对事件,难以控制自我情绪,往往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认为群体性事件,众犯不究。由此,在群体哄闹中对他人构成的侵权还全然不知,无意识的一步步走向违法的边缘。小则民事侵权,大则刑事犯罪。对大学生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律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四)大学生法律知识的诉求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多种价值理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影响着学生。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迎合一些低俗的或者不健康的思想潮流。使得腐朽思想个人、拜金、利己主义在文化传播领域蔓延,商业性的流行传媒文化对大学生形成不良的错误的导向①。当今社会中普遍出现的腐败现象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消极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今媒体对于社会中发生的消极事件,过于放大宣传负面信息,使得大学生在个思想认识发生了错误的引导。甚至会对法律产生重大曲解。通过调查,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造成较大影响的是,生活环境(86.4%)及社会不良风气(59%)的影响。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法制不断完善。完善个人道德文化素质、具备法律素养是当今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二、改进策略探索
(一)进行课程的整合,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思想素质进行进一步提升的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及教育手段上加强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渗透性融合。确立以“法律为底线,以高尚的道德为最高要求”的教学理念,
第一,融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内容
踏入高校校园的青年学生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道德认知,但法律意识又相对薄弱。教学内容既要做到知识的灌输,又要对大学生产生思想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学时,不能流落于单一的知识性的教学灌输。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时事热点。以理论做为基点,针对现实热点深化探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及法制观。例如,讲述爱国主义这一专题时,既要渗透中华子孙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更要针对当今国情开展教学,结合抗震救灾、国防安全内容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的渗透、离不开法制理念的深入,做到爱国主义与民主法制的内容的相融合。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时,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增进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推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课堂专题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有片面认识的,是用法律解决还是用道德解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课堂分析讨论、甚至于辩论。在老师的启发和点评下,学生会对道德和法律的内在联系存在深刻的认识,学会既从道德,也从法律的角度全面客观的分析看待问题。例如,针对深圳机场梁丽案件的法理与道德思考,透视出的不当得利、盗窃罪、侵占罪及拾金不昧等等的界限及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判定标准及裁判结果。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实践中,让学生身体力行的感受学习,让道德与法律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开展大学生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研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内道德与法律义务咨询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与社会相联系,身体力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②。
第一,参观访问、青年志愿者活动
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本地和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当地法院,带领学生参与法院审理旁听活动。学生由此进一步了解案件审理的诉讼程序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也增进法律意识。带领学生到救助站、养老院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义务为社会进行法律宣传、家电维修服务,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大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升自我法律素质和道德品质。
第二,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认知
大学生通过开展内容多样的社会调研活动,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展学生的就业情况、城市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城市居民住房医疗状况调查、公民爱国表现调查、公民法律认知调查、大学生三下乡等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能够使学生对我国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的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律基本知识的教育。而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普通公民的法制教育相比,大学生更侧重于理论教育,对于普通公民进行的法制教育主要是法律条文的教育,而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则不能简单的进行法律条文教育,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大学生不会像中小学生一样简单的服从家长和学校,而是对许多社会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他们不仅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再是对法律单一的认识和接受,而是更多的探讨和论证,法律为什么会这样规定?会给我带来什么?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特点。当然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不可能学习所有的法律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如果想更多的了解某一门法律课程,则可以通过其自学能力得以解决,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心应该是提高法律意识和树立法律信仰。
二、现代学校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地位
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根本环节,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学校的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基本的法律意识。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所谓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和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一条真理。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只有法律信仰才可能守法。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的存在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律信仰更是空中楼阁。现代教育的系统性、规模性和科学性有组织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育受教育者的法治信仰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的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律信仰和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为最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刑事犯罪逐年上升。
总结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不计后果。这些很多都是因为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较差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一些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加上法制观念极其缺乏等,其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而学校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的施加法制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能够有效地遏制青少年犯罪。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法制教育的欠缺使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认知
现在很多高校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和法制教育。我国从1987年就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而后又于1998年设置“两课”,以及后来的05年课改后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后面简称《基础》),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都流于形式。尤其05年课改以后,道德与法律结合,压缩了原有的课程内容,并且很多老师原来要么是学德育的要么是学法律的,其上课也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将该课程上成单一的德育课或者法律课程,没有起到应有地效果。另外一些高校内部本身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班主任或辅导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对学生必要地关心和了解,以至于学生不良行为的发展,甚至沦丧到违法犯罪。另外由于学校管理不严,规章制度不落实,对大学生迟到旷课,考试作弊和打架斗殴等违规违纪行为未能及时的处理和有效控制,这无疑助长了学生的侥幸心理和反叛心理,使一些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二)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冲击
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金钱与权力凌驾于法制之上;权钱交易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而遵纪守法、热心助人的人没有得到褒奖甚至还受到诬赖误解;还有一些以低俗下流挣人眼球,甚至还以次成为名人,这一切都让大学生迷惘、彷徨,导致一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认知产生错觉,甚至导致其不能明辨是非。另外社会上对一些现象的误读,也使大学生无所适从,很多学生对违法犯罪认识片面,就像药家鑫一样,认为交通事故中撞人不如撞死,怕受害人难缠进而犯罪。相信权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拿钱买命,无法无天。有这些思想的人还不在少数,这些都是舆论媒体的片面报道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误导,而这些误导有些却引导着大学生行为。最后网络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其中一些低俗、下流、污秽不堪的东西冲击着大学生地视野,这些极具刺激和诱惑力的东西很容易让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毁掉自己,近来大学生犯罪其中很多都和网络有关。
(三)家庭教育的欠缺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是传播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部分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孩子,要么对孩子过于严厉。过分溺爱的孩子会使孩子过分自我、缺乏磨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而过于严厉会使孩子形成冷酷自卑的心理。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低下,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构建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基础》不是原来两门课程内容的罗列,也不是两种知识简单的相加,而是要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一门新课程。该课程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放到首要位置,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领悟法制精神和道德精神以及两种精神的实质,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综合素质。为此,该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还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应当提高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教师要能够寓法制教育于道德教育中,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以道德自觉为目标,而道德的最底线就是法律。教师要建立“整体教育观”,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融合,而不是割裂两部分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懂得自觉地学法、守法、护法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从根本上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把基本道德义务纳入法律规范,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养成。因为如果只靠个人的良心和社会舆论来保障道德要求的实施,显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利用法律强制手段加强法律的执行环节,才会使道德义务的约束力从“软约束”变为“硬约束”。这样既可以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敬畏,又可以增强人们对道德的认同,从而保证道德教育的成果。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在了解和懂得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使他们对法律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从而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这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社会,更快地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道德教育的理想结果是培养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他的内心道德标准就会要求他遵守法律的规范,因为能够遵守法律的规范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法制教育的理想结果则是培养一个知法、守法的人,而法律的基本原则都是来源于道德,对法律规范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就是对道德规范的遵循。因此,我们法制教育的成果除了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外,还可以进一步升华为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的成果除了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外,还可以促进良好法制观念的形成,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统一起来,有利于法律规则和道德规范相辅相成地调整大学生的行为,也有利于指引和保障大学生的健康。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化教育相融合
法制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教育者必须学会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法制教育。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把握一切有利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改变传统“课堂说教”式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如何在社会上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如何才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当然主流媒体也要积极地引导,褒扬楷模,批判错误。对社会道德模范大力褒扬广泛宣传,而对于少数的不法分子进行大力的批判,以警示社会公众。这对于正处于身心重要发展阶段的大学生,给他们现实有力的道德和法制教育。
我校早在2001年实施学分制时就提出开设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课程,即借助班会课,结合学校不同时段的主题活动,设计有针对性、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主题,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职业技能学习同步进行,学生学习合格给予2个学分。十多年过去了,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中职学生呈现如下特点: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心理困惑、心理冲突较多;情感脆弱,自信不足;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以自我为中心,组织纪律观念差;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就业、创业意识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此外,强化德育教育是培养中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对中职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可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人格和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开展教育,常常借助主题班会,或者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介入人格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由于能力本位的思想影响,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视不够,而且多流于形式,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内容,鲜有针对性强的校本教材可依。因此,教育时效性差,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新形势下,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人格和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亟待开发建设。
我校以申报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为契机,以科研引领、班会课为载体、全体班主任参与创建新形势下中职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德育必修课及《心理健康》选修课的有效补充,使之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相结合,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有别于普教的人格与行为规范教育。
二、实施内容与过程
根据我校历年来成功举办的主题班会课、文明礼仪讲座、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教育、艺术节、技能节、社团活动等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成功做法和人文资源,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整合、归类、提升人格与行为规范校本课程内容,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并形成教材和教学课件。
中职人格与行为规范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行为规范、专题教育、塑造健康人格、规划职业生涯、企业与职业等五大方面,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学期。九月:(1)解读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2)庆祝教师节。十月:(1)庆祝国庆;(2)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十一月:(1)了解专业、确定目标;(2)参加公益活动。十二月:(1)了解校园文化内涵;(2)法制教育。
第二学期。三月:(1)学雷锋、在行动;(2)学习专业,掌握知识。四月:(1)祭奠英烈;(2)积极参与、展现自我。五月:(1)学会交流、学会包容;(2)诚实守信。六月:(1)了解企业文化内涵;(2)禁毒教育。
第三学期。九月:(1)文明礼仪;(2)感恩教育。十月:(1)国庆献礼;(2)垃圾分类教育。十一月:(1)提高能力,培养技能;(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十二月:(1)解读企业规章制度;(2)新年梦想。
第四学期。三月:(1)职业行为规范;(2)青春期教育。四月:(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直面挫折、树立自信。五月:(1)认清形势、正确抉择;(2)求职简历的撰写。六月:(1)求职礼仪;(2)融入职业、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三、成效
【关键词】法律课程;德育;教育功能
德育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那么简单,他应该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不可互相代替,法律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习法律基础的课程还是一门德育课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
1. 政治教育功能 政治教育涉及的是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等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责任感。而法律和政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法制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价值,内在地决定着法制教育具有政治教育的功效。法律课程作为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揭示法律和政治的关系,是学生从法律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政治,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的价值观念。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宪法、民法、经济法等法律的学习,对国家的政体、体制、和基本国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给予深入剖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二,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权与法的关系,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波动较大,遇事易冲动,法制观念较为淡薄,通过学习和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和麻烦该如何解决,并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学法最重要的是会用法,通过学法增强责任感。
2. 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观念的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的教育。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思想观的启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权利义务观,而法律课程在这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挥法律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可以从一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法律说白了就是有权利和义务组成的,只有让学生把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讲述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也可从思想深处激发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第二,在法律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法律是每个公民都应尊重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但是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意识还是道德义务意识都很淡薄,有些学生常常以个人情感和个人利益的得失来决定权利、义务的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涉及权利和义务的教学内容时,既要强调公民权利、义务和民事权利的意义,也要强调从道德层面认识权利与义务,使学生牢固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法律观念。
3. 道德教育功能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包括培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日趋完善,由于法律与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知法守法与加强个人道德具有一致性,因而,学校法律课程应该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法律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的提出,深刻说明了道德与法在理念上和目标上的一致性。法律课程中道德教育有别与其他课程中道德教育,其针对性很强,实际意义很大。在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将得到更好地效果。讲道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得到道德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自律的精神。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要是学生明白:虽说法是法律有国家强制力量为保障,但我们不能否认道德相对于法律也有它的独特优势。法律是尺度,是标准,一旦越过则是犯法,而道德自律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越轨的和犯罪的行为。
4. 法纪教育功能 法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法纪观念,形成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懂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发挥学校法律课程的法纪教育功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一个文明的国家,必定是法纪严明的国家;一个文明的青年,必定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法了都要受到追究。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更应该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第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要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养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好习惯,逐步形成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法纪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向社会后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
5. 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法律课程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功能。发挥法律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在教学中要善于分析当前学生的法制心理状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养形成的重要性
我国宪法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需要树立全民法制信仰,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职业学校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向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社会成员,这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更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促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文化、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为建立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在完成中等教育后接受的一种学校教育。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由于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应对升学压力,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都局限于课堂,在法律知识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更谈不上形成法律素养。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在完成职业教育后就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职业劳动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面前,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和保障自身权益就变得十分迫切。在法治社会当中,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标准,一个职业劳动者不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就不能做到依法保护自身的权益。例如: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有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如享受健康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权;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对职业危害造成的健康损害有依法要求赔偿的权利等。当劳动者发现自己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受到侵害,应当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这些权利保护意识的建立最直接来源于在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对《职业病防治法》学习过,从业后就会主动关切自身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而不是被侵权后再被动寻求法律救济。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年龄较小,有些学生甚至未达到18周岁,具备基本的依法违权意识和法律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在职业教育阶段加强相关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融入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养形成的迫切性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公布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中职学生招得越来越多,可是学生的素质却存在很大差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于高中学生普遍低一些,学生文化课成绩差,学习热情不高,甚至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些学生的纪律观念差,存在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中职校园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屡见不鲜。通过成因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一些不良因素影响,法律素养较差,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比较消极。有些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来源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由于价值观错位,社会上不良风气以及腐朽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为了达到享乐的目的,不惜以身试法。例如,对多起学生的盗窃行为分析发现,除了少数是因为经济窘迫所致外,绝大多数是因为虚荣心过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攀比、跟风、贪图享乐造成的。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多处于青春发育期,心智都不太成熟,容易冲动,有些学生在内处环境的刺激下,容易产生怨恨、恼怒、激愤情绪,自身不能有效管控容易引起生物性、本能性的冲动,继而引发故意伤害等暴力性违法犯罪行为。如果进入职业学校之后得不到正确引导,很容易产生极端的心理,个别学生甚至产生违法行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越发显得十分紧迫,而单纯依靠法律课上的简单说教是不能有效改变现状的,必须通过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进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状态,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
职业学校应当将“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权利义务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办事等基本的法治观念,使法律成为指导自己辨别是非,确定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为目的,并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中职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合格公民。
四、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更新整合教学内容、适度改革教学方法和营造校园法律文化氛围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养教育。
(一)确立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中心命题――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法律知识,即知道法律相关的规定;二是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律的判决;三是法律信仰,即个人内心对于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行为规则的确信。学校在制订法制教学大纲和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三个层次为参照,形成科学有效,循序渐进的培养体系和方法。对于法律知识层面,要将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相关的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内容作为所有专业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而就具体的某个专业而言又要富于针对性,例如,对于会计专业,会计法、税法、证券法、银行法、票据法、合同法等专业指向性很强的部门法就应该成为该专业法律学习的重点。对于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层面,因其是?人类在法律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精神成果,包含着人类在认识法律现象方面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念模式、思想情感等,所以它不是自发形成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所以就要求学校要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探索多种教育途径,建设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并依照“依法治校”的原则,在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中依法进行,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学校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与法律熏陶,进而培养起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在法律信仰层面,学校教育要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重视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和成为一名职业者的职业意识。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首先想到的是要用法律来维护。同时学校在综合各种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法律被全社会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的思想,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综合运用中等职业学校法制教育资源,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整合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和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学当中。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力量,学校主要领导要负责学校法制教育,要有专职校领导主抓学校法制建设和学生法制教育。要加强对校长和教师的法制教育培训,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改进“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教师应该把法制教育融人到学生的整个学业的指导中,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颁布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推进教材建设,加大有关职业维权和自我保护方面的内容。学校以法律进校园为契机,把普法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做到教材、课时、师资、经费、考试全覆盖。
二是要丰富法制教育形式。学校在学生之间、教师职工之间建立纠纷化解调解机制,通过学法用法,在全校师生中形成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各班级可设立专门的法治委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依法治班”的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不挤占、减少法制教育课时和法制教育活动时间。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提升学生参与法制教育的积极性。推进远程法制教育。
三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机制。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法制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禁毒日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法律教育警示基地参观学习。会同学生实习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实习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法律,法律教育
【摘要】由于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各级各类院校都应开展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毕业以后向社会人转换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后,普遍存在劳动权益保护的问题,但是很多大学生普遍表现为劳动法律意识不高,劳动法律知识缺乏,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后劳动权益被侵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应作为大学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也进行过一定的法律教育,但是由于在大学以前阶段,学生一般都是未成年人,因此学校法律教育的内容一般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宪法、刑法和民法的相关内容,基本不涉及劳动法的任何内容,所以大学生在大学以前阶段的劳动法制意识是一个空白。虽然大学阶段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对于劳动法的内容只在教材的第六章(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用很少的篇幅谈及了劳动法的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和处理劳动纠纷的途径。就教材而言,涉及的内容很少,而且只是介绍了劳动法一些基本原则,只论述了很少的表面内容,学生很难系统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内容。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2010年做了修订,但没有增加新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内容,因此还是很难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法律教育的目的。所以无论从大学生以前的法制教育和大学期间的法制教育,都缺失劳动法制教育。现实中很多大学生缺乏劳动法律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学生知道有劳动法,但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知道的很少,如签订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在合同履行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等问题,根本一无所知,表现了劳动法律意识的缺乏。在法律实践中涉及大学新毕业学生的劳动争议纠纷,主要表现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很多条款对自己不利,而毕业生根本没有通过补充条款加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知道如何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仲裁请求;对劳动仲裁程序几乎一无所知,造成了自己的劳动权益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从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大学毕业生的劳动维权水平来看,各类高校都应开展劳动法律教育,这样可以保证大学生毕业后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兼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开展
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关键是如何开展的问题,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其主要内容应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一)、(二)、(三)为主要内容,重点是《劳动合同法》基本内容,因为《劳动合同法》基本包括了劳动法的内容,且是最新颁布的劳动法律,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为了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二)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1.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介绍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是如何规定的,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力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哪些情形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使学生知道提供劳动在什么时候学会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说明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伤害时如何保护自己权益的问题,要向学生介绍雇佣合同、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介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的注意事项和个人权益保护问题。2.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规定。在这一部分中,要详细介绍设计劳动合同订立的所有内容,使学生知道如何签订劳动合同,避免以后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劳动关系双方的知情权、不得收取抵押金及扣押证件、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合同的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及约定内容、关于试用期、劳动合同的无效与撤消问题。这一部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上述每一个问题都必须结合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讲述,对其中重要的问题要辅助案例加以分析,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以后能够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为以后发生劳动争议埋下隐患。3.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在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内容中,主要介绍用人单位全面合法履行劳动合同、加班工资支付、非法强迫劳动、同工同酬以及劳动合同的变更等问题。在这一部分要重点强调加班工资的支付问题,关于加班证据的保留应作为重点强调的内容,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三)的要求,对于劳动者要求支付加班工资的要求,应由劳动者负举证责任,再有同工同酬在实际劳动争议纠纷中如何解决的问题等。4.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后涉及到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问题,因此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告知义务、合同终止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情形和经济补偿等问题。在这一部分中要重点强调关于经济补偿的问题,特别强调劳动者受迫性解除劳动合同也必须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和劳动者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问题,避免劳动权益受到损害。5.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属于劳动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程序,这一部分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样重要,在该部分中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向学生讲明如何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技巧,同时要强调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问题,避免因为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还要向学生介绍仲裁过程中如何主张权利和举证质证问题。(三)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安排对于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有两种途径。第一,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针对教材的不足,任课教师可以拓展劳动法律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该课程中不可能深入讲解。第二,是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因为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就要开始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已经开始为就业做准备了,所以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对学生开展劳动法律教育具有针对性,学生也急需劳动法律的知识。(四)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不同于其他的人文教育,应有针对性采用多种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专题讲座法。就是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某一方面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座,以便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对劳动法律知识有结构性的理解。对于劳动法律知识可以分解为多个专题进行,这样使学生对劳动法律有系统结构性的理解和掌握。2.法条释义法。就是对劳动法律中的具体法条进行分析讲解,因为一般大学生都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对劳动法律中的法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有的劳动法条也确实存在着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劳动法律中的复杂容易引起歧义的法条加以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法条的意义,并学会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法条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3.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案例也使学生能够得到启示,懂得在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遇到劳动争议如何处理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本人在履行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劳动法律知识的积极性。4.热点问题讨论法。就是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普遍性和疑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我国劳动立法的时间还很短,劳动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加深学生对劳动法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应作为法制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并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加以贯彻落实,部分院校目前已开展了一些劳动法律教育,但还不完善。在如何完善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重视。第一,在未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的修改时应增加劳动法的内容并作为一项基本法律置于教材的第八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了解了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深入学习劳动法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兼职现象,通过劳动法律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在兼职时的合法劳动权益。第二,各类高等学校充分重视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如前所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是必要的,因此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应看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将劳动法律教育纳入到学生法制教育中去,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以保障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的顺利开展。第三,应将劳动法律教育纳入到通识教育中去。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大学生毕业后必然要转换为社会人,劳动是其谋生和生存的手段,那么就必然要求掌握必要的劳动法律知识,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应将劳动法律教育纳入到学校的通识教育中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系统、深入的学习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法律素养。第四,应借助网络平台充实劳动法律教育的内容。网络交流具有及时、便利、快捷的特点,具有文字、音视频的载体功能,现在大学生都有上网的习惯,因此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来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律教育,利用人人网、校内网、BBS论坛等载体通过案例、法律条文的解读来促进大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这样可以提高劳动法律教育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1]施佳.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教育[J].江苏高教,2010,(3).[2]刘冬梅.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探析[J].教育探索,2009,(7).[3]卢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法律维权与劳动合同法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8,(5).__
[关键词]剖析;腐败根源;教育防线
腐败是一种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公共权力的产生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腐败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顽疾,各国政府为消灭或减轻其影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腐败的成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因此,遏制腐败不能指望仅仅依靠单一手段,必须采用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的方式。毋庸置疑,这三者当中,教育是基础,是治本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教育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是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和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
一、腐败产生的根源
腐败观念的产生,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关,是人类“投机取巧”、“贪图安逸”和希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原始思想观念的变异。从投机取巧到产生腐败,有着一个演变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因此,腐败现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也有着它存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人类从婴幼年的时候就知道:花最小的力气或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多的好处是一件最划算的事情。例如,幼儿学会了走路之后,还是喜欢让大人抱着走,因为他知道,让人抱着走,既舒服又省力,很划算;学会了自己吃饭,还是让大人喂,既省力又能腾出手来玩耍,也很划算;面对二个同样鲜艳漂亮、大小不一的苹果,绝大部分孩子会先选择较大的一个,因为孩子觉得大苹果更富吸引力,“更值得”去拿。可以说,这些就是“投机取巧”的雏形,是孩子通过了“值”与“不值”、“哪一个更值”的简单思维过程的判定结果。由此看来,“投机取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人的天性。人们探索自然,改造自然,最终目的是为了从自然界中找到人类最佳、最舒适的生存环境,找到与此相适应的物质世界。为了花最小的代价而获得最大的利益,人类作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使用工具、利用科学来掌握和改造大自然,从中逐步掌握了“投机取巧”的技能。因此,“投机取巧”并不包含任何的贬义,相反,它是一种人类智慧的天性和经验的结晶。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用一台蒸汽机车就取代了成千上万匹马所提供的动力,这是取巧;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使本来十几天的路程当天就能到达,这也是取巧;电脑的发明及应用,更是取巧。因此,有伟人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这更是对人类这种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投机取巧”行为的充分肯定和精辟的总结。诚然,正是人类的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才使人类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近一个世纪所创造的财富等于甚或超过有史以来人类创造财富的总和。但是,物质世界是人类共同的世界,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道德并步入法制社会之后,任何人所采取的“投机取巧”行为就必须符合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并据此来判定这种“投机取巧”是否合理合法。对于涉及国家公务人员权钱交易或用潜在的权力与利益进行交换的“投机取巧”行为,就是腐败,就是犯罪。
“投机取巧”具有双重性,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产生腐败的思想根源。因此,我们应当运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投机取巧”引导到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方面,防止“投机取巧”误入用于换取不正当利益的歧途。同时,我们只有深刻分析腐败的思想根源,勇于承认“投机取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并在不良因素诱导下逐步演变成为腐败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腐败的病因所在,进而对症下药,达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目的。
二、形成腐败的诱导因素
“投机取巧”是一把双刃剑,是正是邪,是祸是福,全凭对其的把握和引导。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投机取巧”这个内因通过各种诱导外因在起作用,从原始的“投机取巧”演变成为腐败。总体分析,形成腐败的诱导因素有以下几个关键的方面:
(一)思想深处对腐败行为的容忍与认同。人们往往在反腐败问题上表现出左右摇摆前后矛盾的态度,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但当某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又是截然不同。当自己或家人在晋升、留任、招工、入学、调动、换岗等方面遇到阻滞时,为了尽快达到目的,则会主动采取请客、送礼、送现金、送美色等行贿或准行贿手段,并将其作为最后的“杀手锏”来使用,此时,反腐败的支持者变成了行贿者,可能在主观上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行贿,但在客观上的确是纵容和默认了腐败行为,这是腐败赖以生存的最广泛、最关键的基础。
(二)拥有权力或影响力。腐败是一种权力的异化,需要有用于交换利益的砝码,而国家公务人员手中的权力、在决策者中的影响力,或将被委派负责某项事务,都会变成用于交换的砝码,来换取他人的金钱或物质,这是一种变异的取巧。因为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花费自己太多的代价,所得到的回报可能是自己几年甚至是一辈子都得不到的金钱或物质,是很“划算”的。因此,一些权力在握的人,由于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淡薄,禁不起金钱和物质的利诱,很容易产生腐败。
(三)政府行为的暗箱操作。腐败是一种阴生病毒,见不得阳光,故只能在暗箱中滋生。暗箱操作就意味着无人监督,而无人监督就容易滋生腐败。大凡能透明地放到桌面上公平处理并接受监督的事情,是不会产生腐败的。同时,腐败的发生还源于对所操作的事情没有一个正确和明确的操作规程,操作者可以按自己的理解随意操作,也可以按自己所获得利益的多少来操作,没有约束,随心所欲,有“空子”可钻。
(四)涉及公务活动的不规范受礼行为。帮助他人达到目的,接受他人因感谢而赠送的礼品,似乎很正常。送礼者因心存感激,所送之礼是真情流露,受礼者因的确出力助人,所以坦然“笑纳”。从许多已查获的腐败案件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行贿者就是利用了人们普遍注重“礼尚往来”的心理:你帮了我,我就报答你,哪怕是这种“交易”超过了道德和法律的限度也在所不惜。因而从客观上“培养”了收礼者的受礼习惯,从开始时的“不好意思”,很快就发展到了“习以为常”,“多多益善”,甚至主动索取。最后,腐败者已是欲壑难填,几十万几百万都“来者不拒”。此种演变,正是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从健康染病病入膏肓蜕化变质腐败发臭的过程。
三、全方位设立防腐教育的三道防线
既然“投机取巧”是导致腐败的思想根源,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人性是不可能消灭的,因此,我们必须“扬善抑恶”。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必须依靠长期的思想教育。所以,防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道德法纪教育工程,应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一)第一道防线——从娃娃开始进行自律和廉洁的启蒙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认为廉洁和自律是成年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因此。我们目前的廉洁与自律教育仅限于成年人,而忽视了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尤其是对娃娃的教育。问题的关键恰恰在这里。人的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廉洁和自律教育,他就知道哪些“取巧”行为是为社会道德和法律所接受的,哪些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当他长大后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时,就不会很“聪明”地主动向当权者行贿,宁可事情办不成也不会违反道德和法律;或者当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也会坚守信念和原则,不为所动。因此,只要我们能真正重视反腐败要从娃娃抓起这一关键问题,坚持不懈地进行廉洁和自律教育,当这一代接一代的年轻人走向社会时,我们的社会就会逐渐净化,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反腐败斗争才会从根本上取得胜利。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采用故事、儿歌、舞蹈、游戏等幼儿容易接受的形式,将不自私、不贪心、拾金不昧、遵守纪律等理念融入其中,让孩子明白这些都是受到老师称赞和父母喜欢的美德,具有这些美德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喜爱和欢迎。20世纪70年代,有一首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可以说歌中颂扬的“拾金不昧”精神整整影响了几代人。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了幼儿时期这个“打桩期”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小学,要开设思想品德、廉洁自律教育课程,教材中应针对性地收入有关廉洁、拒贪、自律、礼让等中国人传统美德等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就牢固树立廉洁与自律的观念,进而变成今后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准则。
(二)第二道防线——青少年的道德和法律初步教育。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取向初步成型的关键阶段,如在这个阶段不注重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塑造良好的人格道德和法律意识,成人后将难以避免地存在人格缺陷和道德缺陷。因此,如果年轻的一代在踏入社会时才开始接受道德与法律教育,他们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价值观已经初步成型,对物质的追求、对价值的取向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的教育就显得太迟,因此很难扭转和修正他们的价值观,达不到对腐败进行“免疫”的效果。目前的腐败分子“层出不穷”和逐步年轻化的趋向,表明我们忽视了对腐败源头的治理,使得这种导致腐败的原始观念在源源不断地毒害和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我们却被动地在外围进行堵塞、治理,所以总是感到事倍功半,收效不甚理想。因此,必须重视中学阶段的廉洁教育,重点应放在道德教育和法律初步教育方面。应开设公共道德规范课程和法律初步课程,并有倾向性的加入一些腐败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是非对错并知道腐败者最终受到的惩罚。使他们从小就具有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念,为我们培养清正廉洁的下一代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此类课程应设立为正式考试科目而非临时性的知识讲座。
3.第三道防线——成年人的反腐倡廉的全面教育。现阶段腐败的滋长蔓延,关键在于一些人自身法律意识的丢失和思想道德防线的失守。所谓丢失和失守,是说他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原先是有的,但意志不够坚强,守不住,“得而复失”。因此,成年人的反腐倡廉的教育应是上述教育的后续教育,起着充电机和加油站的作用,使道德和法律观念“失而复得”,并不断地进行深化和强化。该阶段教育的特点是广泛、深入、持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廉洁教育。深入开展廉洁宣传教育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实上,一些人违纪违法,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理想信念丧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开始的。如果思想道德方面出了问题,腐败就难以避免。因此,可通过加强培训、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和正反面典型教育,使广大公务人员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通过开通廉政教育网站、举办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社会倡导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和睦团结的良好风气。
2.法制教育。目前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实行人治的国家里,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现象还相当突出。对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法制教育的手段来强化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自觉地抵制和消除“特权思想”,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之下,严格在党纪国法允许的范围内行事,把各项公务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同时,还必须把党性教育和公仆意识教育上升到法制教育高度,减少用“以官抵罪,以功抵过”等党内处分和行政处分代替刑事处罚的做法。
3.“震慑”教育。从当前前“腐”后继的情况看,我们的反腐教育中的“震慑”广度和力度还不够,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加强教育的广度。除了要把一些典型的腐败大案拍成记录片,还应选择一些部分较小的案件拍摄成片,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有人觉得,像、胡长青之流是大人物,身份与自己相去甚远,不在同一层次,没有可比性,因此受教育的程度相当有限。但“小人物”案情片中的当事人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工作性质都与自己相仿,完全像是自己身边的人,有可比性,因此观看者受到的教育和震撼要真切和直接得多,教育才更具普遍性。此类影片应积累形成反腐教材库,供各级各部门使用。二是加强教育的力度。我们不但要把腐败者受到惩罚的最终结果公之于众,还应当把因此给其家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和影响等以详细真实的案例告诉大家,使受教育者真切感受到一人犯罪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极大的损害,会造成前途尽毁、家庭破裂、子女前途受到影响等严重后果,使想搞腐败的人不得不掂量后果,如此高的犯罪成本,是否值得以身试法。因此我们应当善于利用这些连带后果和失去自由者的“肺腑之言”作为极佳的“震慑”教材,不要让“震慑”教育沦为“后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