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农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广西
沼气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优化整合农业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能量多级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其涉及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微生物发酵、农产品供应、农户日常生活和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结合实施沼气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创建了多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此模式将畜禽粪尿排入沼气池,沼气入室照明、炊事,沼渣、沼液入田入地作肥料,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从而达到利用废弃物,提供能源的目的。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广西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先在恭城县形成。恭城县曾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县。1983年以来,恭城县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突出抓好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养殖业为重点、种植水果为龙头的生态农业,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链,探索出适应该县经济发展的新道路通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恭城模式。截至2009年底,恭城县累计建设沼气池6。8万座,沼气入户率达到89。2%。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是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典型。
1997年10月,在恭城县召开全区沼气生态农业现场会后,广西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得到快速推广。各地根据实际,在恭城县猪-沼-果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猪-沼-稻(蔗)、猪-沼-鱼、猪-沼-菇、蚕-沼-桑、猪-沼-茶、猪-沼-菜等10多种综合利用模式,效益显着。现在广西已成为全国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发展最好的省区之一。
2沼气生态家园发展模式
沼气生态家园发展模式是将农村沼气技术和生态农业工程进行综合配套使用,结合人畜饮水、道路、供电、厨房、厕所的改造,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农户基本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性循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沼气生态家园发展模式显着特点是:农户庭院自成体系,生产场所与生活场所结合在一起,除了具有楼房、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标准畜禽舍、自来水等设施外,还实现庭院的绿化美化、村组道路的硬化,以及小果园、小鱼塘、小猪场、小菜园一体化。沼气生态家园发展模式主要在经济比较富裕的村、组、农户中推广。广西沼气生态家园发展模式如图2所示。
北流市是广西沼气生态家园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北流市在发展农村沼气的同时,将恭城模式加以创新,以沼气为纽带,把沼气建设同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同五改十化(改水、改厕、改厨、改房、改路燃料沼气化、住宅楼房化、庭院绿化美化、用水自来化、户间路硬化、厕所厨房卫生化、家具现代化、电话程控化、电视闭路化、言行文明化)结合起来,同退耕还林、农业增效、新农村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开展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现粪便、污水、废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沼气生态家园建设,促进了北流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村城镇化步伐,使农村居住环境清洁化、农民生活丰富化、产品无害化,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2],形成了沼气生态家园农业发展的北流模式。截至2009年底,北流市共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2万座,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50个,涉及9300多户示范户。农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全面提高。
2000年12月,广西在北流市召开了生态家园建设研讨会,通过总结和推广北流模式,促进了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沼气生态家园建设的开展。
3沼气生态文明村发展模式
沼气生态文明村发展模式是在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和沼气一池五改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建设标准篮球场、戏台、文化活动室、科技宣传栏等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并逐步实行人畜分居[3],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富裕文明新农村发展之路。通过生态文明村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农村五无目标,农业生产得到持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沼气生态文明村建设模式如图3所示。
田阳县百育镇那生屯位于广西百色市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核心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屯以沼气为纽带,结合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产业,在村庄中相继建设了球场、文化活动室、科普教育基地、垂钓园、庄园酒楼、生态庄园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与此同时,也利用基地向农民讲解农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农村实用种养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4]。使村民生活富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那生屯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
南宁市2002年提出《关于加快南宁市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决定》后,全市掀起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潮。生态文明村要求沼气池入户率达80%以上,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占建池户80%以上。随着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及沼气综合利用的推进,南宁市农业生态系统逐渐进入良性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得到加强。同时,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改变了农村以前的环境面貌,塑造了农村新形象。通过完善文体设施建设,促进了科技文体活动的开展,普及了科学技术,凝聚了民心,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3]。
4生态移民一体化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移民一体化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指以库区移民或生态移民集体迁移为基础,在建设移民新居的同时,统一规划建设沼气池,做到沼气池与住房、厨房、厕所、猪栏、庭院、道路等统一规划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移民新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条件[1],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旧有的基础建设格局。生态移民一体化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图4所示。
广西水力资源丰富,现有水库4450座,其中大中型水库241座,小型水库4200多座。现有水库移民180万,涉及人口553。44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11%,占农村人口的18%[5]。另外,广西还是大石山区多、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生态移民、自然保护区移民也较多。如何使数量众多的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一直是困扰移民管理部门的重大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移民点一体化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是非常有效的办法,该方法能够在妥善安置移民的基础上,创建移民清洁能源示范点。2000年以来,广西通过在移民安置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沼气池,并结合移民点人畜饮水、道路、供电、卫生、住房等基础设施的改造,迅速改变了移民点落后状态,改善了移民点家居环境,使广大移民安居乐业,走向富裕。
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红水河上游,是国内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龙滩库区涉及天峨县8个乡镇,搬迁安置人口近3万人。该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移民生产发展成为天峨县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天峨县积极探索水库移民安置的新途径,把移民安置工作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农家乐等结合起来,使移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如下老乡兴隆安置点,在建设移民新居的同时,统一规划建设沼气池,大力发展庭院养殖,养殖品种有猪、六画山鸡、土鸡、花白鳖、兔子、虎皮蛙、黑豚等。通过将动物粪便排入沼气池,产生沼气用于炊事、取暖,沼肥用于种菜、种果、蘑菇等。安置点26户村民仅庭院经济一项,人均年收入就达4300多元[6]。
5循环经济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指依靠现代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新产品支撑下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根本特征是以沼气为纽带,实现农业的一高两低,即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污染排放最低实行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变弃为用、变害为利的循环发展模式,可以降低农业能源投入品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发展低碳农业。广西典型的循环经济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
(1)养殖-沼气-种植+灯+鱼+套袋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此发展模式显着特点是:通过建设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污水等入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农户日常生活能源,沼肥用于农作物施肥、养鱼等应用诱虫灯诱虫喂鱼,减少作物病虫害通过果树套袋保护果实。该模式实现了高效循环利用农业资源,生产了众多优质农产品。
2008年,广西在主要农区新建富民示范村113个,生态养殖池1。26万个,推广诱虫灯4500盏,实现增收节支1。6亿元,重点实施以猪-沼-果+灯+鱼(+套袋)和稻-灯-鱼(蛙)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通过生物链循环增加来达到延长产业链的目的,创建生态循环农业优势产业,利用畜禽排泄物和农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原料推广应用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建设一批生态型水果、蔬菜、食用菌、水稻等生产基地广泛推广应用诱虫灯、捕食螨、水果套袋、黄虫板等技术,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各个环节与技术融入相应的产业中,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水平。通过实施节水、节能、节肥等生态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村屯的田园、家园和水源得到净化,并带动了周边村屯发展[7]。
(2)养殖-沼气-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此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在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一个环节。将食品厂、酒精厂、淀粉厂、酒厂、屠宰厂等农副产品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废料等用于喂养畜禽或投入沼气池发酵,实现废弃物的再循环应用,使种、养、加各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循环经济效益得到极大发挥。
广西合浦东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利用养殖-沼气-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的典型,其发展模式如图5所示。公司生态种植养殖园养牛4000多头,养猪1000多头,建牧场60hm2,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4hm2,鱼塘16hm2,并种有水果1万多棵,现已建成沼气池3000m3。饲养猪、牛、禽、鱼用的是公司酒厂产生的下脚料--酒渣和泡酒后剩下的动植物药渣,以及自种的牧草、员工饭堂和东园饭店的泔水。畜、禽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蒸酒、煮饭和发电,解决了酒厂所需的大部分能源。沼肥、塘泥则用来种牧草、果树、花草和无公害蔬菜消耗的是酒厂、饭店的下脚料,收获的是优质畜、禽、鱼、蔬菜、花卉,供东园饭店、员工饭堂使用及市场销售。公司致力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而沼气生态农业项目每年增收节支337万多元,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态农业在当地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为核心,深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做大做强畜禽、水产、蚕桑、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等6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三带二区”的辐射力。在形成特色化的“三带二区”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加工业和流通业,加快发展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科技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学规划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功能区,优化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努力形成以加工业为主导的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力争完成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并以农产品专业加工园区规划建设为平台,集聚更多的加工企业,发展配套产业,推进农业结构的立体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深化农业产业化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深化农业产业化理念,将强龙兴农工程建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延伸产业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生产专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练市欣农禽业产业化、申浩兔业产业化、绿雅淡水产品深加工、温氏禽业产业化、双林紫鑫湖羊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构筑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的平台,完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区外工商界、科技界来投资合作开发*农业,力争实到外资2000万美元,实到内资3亿元。进一步发挥农业资本经营的优势,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力争明年农产品出口额超1亿美元。进一步发挥农业企业家协会的行业自律、行业振兴、行业服务、行业调控等作用。
(三)实施高标准的农业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按照高效生态农业建设要求,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与整治农业污染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标准鱼塘和桑园小区建设,切实抓好高标准平原绿化工程建设。2009年计划建设标准鱼塘11000亩、桑园小区2000亩。加快林业建设步伐,力争明年建成市级绿化示范村9个,省级4个。抓紧实施平原农区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500亩。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推广立体种养模式、设施栽培模式等,控制小规模、低水平养殖方式,压缩散户养殖面,稳步推进规模种养殖。继续做好沃土工程和畜禽规模场污染治理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提高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抗风险能力。
(四)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增强“三农”发展的活力。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量化集体资产,推进公司化经营,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实施土地流转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等多种方式方法,带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大力发展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各类合作组织,破解小农户和大市场的难题。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各项政策,已经实行的扶农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五)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基层责任农技推广体系。
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优化结构,整合力量,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认真实施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开展各类科技推广活动,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在动植物品种改良、节本增效技术、产后加工升值、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效力,逐步完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结构优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
关键词:生态农业;制约因素;对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更新和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环境保护备受关注,面对粮食危机重重,全球都在重审农业发展模式。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面对、高效解决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将“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效率,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努力打造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农业发展的指导标准。
1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1.1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生态学以及环境学等理论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和生态农业有关联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因素,构建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的复合系统,这一系统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获取更高的物质产出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2发展意义
1.2.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优点、经验于一身,同时依靠最前沿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有限资源的使用率,并且还有助于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1.2.2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积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最难处理的是伴随农业生产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屡见不鲜,土壤、空气、水资源被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损坏严重[1]。生态农业重视的是有限农业资源的高效、可持续使用,严禁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透支,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为农业的发展营造舒适的环境。
1.2.3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提升农民收入,而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关键。
2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思想意识落后,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
部分农民在选择农业生产技术时,倾向于那些见效快、成本低的技术,对于有助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技术视而不见,在这些农民心中,依然保留着固执老旧的农业生产观念。此外,某些基层地方政府只关注政绩,只在乎农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于一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缺少的热情,更有部分人认为那是环保部门的责任,和他们没有关系。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长期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不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时,仍然采取分散经营模式,不能有效预测市场需求,因而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频频发生,对农户生产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也难以实现,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高低不一,难以拥有自身品牌,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另外,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伴随较多的流通环节,产业链有待健全,如此必然会损害农户利益,更有部分农户以量取胜,却难以提供优质的产品质量,如此自然难以达到生态农业的相关标准。
2.3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不少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刚刚起步,因而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但各级政府能够补贴的力度有限,使得不少项目难以全面开展,有些刚上马的项目也因资金短缺难以顺利进行。同时,生态农业有着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特征,因而存有借贷倾向,但部分小额农贷落实并不到位,使得农户难以获取贷款而致使生产伴随困难。而就金融部门而言,针对农业贷款的发放量也十分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生态农业发展需求。部分贷款抵押有着过高的要求和过短的还款期限,难以满足具有较长周期的生态农业实际[2]。一些农业龙头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融资渠道而担负高利息负担。
2.4生态农业技术不够先进,制约农业经济效益
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会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当前,一些地方的科研费用利用率很低,盲目、重复投资的现象十分常见。在农产品防腐、包装、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技术不够先进,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技术结构方面,过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不重视生物技术,这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状况。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没做好,很多科学高效的农业技术,没能够在第一时间转化成实际的农业生产成果,农业的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3.1做好生态农业发展的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参与
借助电视台、广播等媒体,为农民介绍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提升农民的观念,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为农民讲一些生态经济学的常识,让他们意识到滥用化肥农药,不仅仅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和自己的收入,更关系到环境保护等问题。同时,借助网络、培训、函授等形式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事迹,用真实的事迹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此外,将生态农业发展的概念用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让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并且,综合评估农民的实际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农业的投入。
3.2加大资金投入和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
在政府方面,需在财政预算中列出发展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类似龙头企业等政府扶持的相关项目也要逐渐倾斜向生态农业。各级财政部门需要拨出专项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同时结合政府贴息等措施,引入社会资金,形成政府作为引导者,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力量、信贷投入为补充力量的资金投入新机制。在金融部门方面,需要和财政局等联合起来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协调机构,简化贷款程序并给予相应的优惠贷款利率。推行小额贷款时,银行可以和政府资源联合起来,创新抵押方式,解决企业+农户的联保问题。重点扶持生态农业企业龙头,制定灵活的借还贷机制,帮助农业龙头做大做强,进而推进当地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3做好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用科技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生态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产品批量规模化生产,所以,一定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整合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等资源,成立相关的实验室或是科研基地,另外,还要重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这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方面,更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为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畜牧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创新和科研的条件。同时,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积极创办一些农业技术企业,放宽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定标准,另外,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导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生态农业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3.4重视生态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养精蓄锐
生态农业是高科技农业,要切实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文化素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具体的讲,就是要深化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大农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对于高等涉农院校而言,要重点扶持农业特色院校建设,有计划地开设一些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课程,为生态农业发展输送各类人才;对于中等教育而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专业过硬基础扎实的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开办农业培训学校,开设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讲座,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让农业技术教育落到实处,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伴随不少制约因素,应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合理策略,从而更好的推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卉.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5(14):11-12.
政策体系及其特征
(一)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纵观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在有效均衡环境保护与促进农业生产的关系时,均把规范法规、完善制度放在首位。美国近些年农业发展在吸取生态失衡的教训之后,面对农业生产和开发给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转而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农业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立法,强调农业资源的再利用,把农药、化肥、石油的投放量控制在适合的水准,维护自然资源的自然繁殖性。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注重与农业生产、开发相关的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1983年美国制定了有机农业法规,对有机农业进行界定,并要求所有农药都必须在联邦农业部登记,在使用的州注册,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领证。州农业厅每年对农药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投诉违法的案件加以处理。对生产、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者,采用投资课税的方式,征收农药税和化学肥料税。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中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18亿英亩的农地纳入计划,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已经成为美国农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1990年美国政府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法》,成立了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1991年在原来《有机食品生产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有机食品证书管理法》。1996年,美国政府修改《农业法案》,增加了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办法。2000年12月,隶属于美国联邦农业部(USDA)的农业市场服务处制定了美国有机农业条例(NOP),对有机农产品的定义、适用性、有机农作物等作了详细的界定。2002年,美国出台《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该法案授权:“农业部通过实施生态保护补贴计划,以现金补贴或技术援助等方式把资金直接分发到农民手中或用于各种生态保护补贴项目”。2010年美国政府颁布《健康、无饥饿儿童行动》法令,该法令提出有机贸易协会将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进行有机食品的试验计划,用于学校食品计划中有机食品的提供。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使该法案成为美国第111届国会第353号法律。《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不仅有助于加强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督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有助于保护有机农业生产者(丁溪等)。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和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2011年联合的数据,2010年,美国有机产业产值达286亿美元,2000-2010年有机食品年增长速度为16.5%,远高于食品行业3.2%的年增速,有机食品占食品行业的份额呈增加趋势,2010年达到4.0%。
1991年6月欧共体就制定了首个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它明确规定了那些被确定为生态产品的农产品和食品应该或者说必须如何被生产出来,它不但对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的物质做了具体规定,而且也对加工者如何加工和再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的物质做了明确规定,并明确说明那些未在肯定可以使用的物质单列中出现的物质即为不允许使用的物质,这同样适用于那些非农产品的食品配料。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产品,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就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这一条对于那些向德国等欧盟国家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要,因为德国已经明确规定,只允许进口生态农产品和生态食品,而这些商品要进入其国内市场,就必须经得起严格的检验,不得出现任何德方认为可疑或不明的成分。
欧盟各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都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管理,通过制定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法规,为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瑞典政府早在1969年就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规,上世纪80年代,又相继出台了15个单项法规,在此基础上,1999年颁布了一部完整的《农业保护法》,对农药、化肥、水等的使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约原材料与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等,并在法律别强调了政府的监督作用。欧共体于1988年规定,为控制生产和保护环境,实行20%的农地不耕作,对恢复自然植被的农户损失进行直接补偿,农户有义务按一定比例将低产农地转为生态用地,用于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政府就此与农户立下契约,最低期限5年,长期自愿者为20年。德国在2003年根据欧盟的《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涉及水、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生物多样性、农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
英国的“控制公害法”,将污染物流入水中视为犯罪,实行严厉的污染者负担制。2000年以来,WTO贸易谈判形成的新的农业协定,促使欧盟诸国要强化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主导的绿箱补贴政策,以代替原有的直接补贴政策。以可持续发展、食物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为目标指向的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正在逐渐成为德国最主要的农业保护手段。
亚洲的日本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日本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四部,分别是《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其中,1999年7月12日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是在对1961年实施的《农业基本法》进行评估后制定的具有新理念的政策法规,该法规的核心在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振兴,确保食物的稳定供应,发挥农业与农村的多种功能,是21世纪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方针。
(二)完备的财政扶持体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003年6月,欧盟确定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完全挂钩,形成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的环境保护功能改造完成。2003年欧盟出台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体系,并以此作为指导欧盟成员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纲领性文件。欧盟各成员国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指标体系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生态环境最低指标体系。构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实施的激励机制,首先设置奖励机制,补贴标准以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额度为参照系,其次设立惩罚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农业生态补贴项目必须承诺预期成果和保证措施,若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则不能获得全的农业补贴甚至不能获得农业补贴,最后,设置评估监督机制,成员国每年对本国农业生态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并向欧盟监测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欧盟监测委员会综合各成员国的评估报告形成欧盟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通过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对欧盟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法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计划,目前,法国生态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万公顷,从事生态农业的单位或农户达2.5万个。近年来,法国生态农产品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了“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这一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第二,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第三,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第四,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第五,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法国用于农业环境的资金,1992年为800万欧元,1993年上升到1.5亿欧元,增长近20倍,到2001年已高达3.7亿欧元。现在法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欧盟各国所有的资助项目都规定,农民必须按照生态农业标准耕种5年才能得到资助,否则必须退还所领款项。除了生态经营以外被要求实施额外环境措施的,相关费用由财政另行拨付。
德国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扶持政策有三大方面:一是对生产的扶持,1999年德国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的补贴达1亿马克,在生态农业的范围内,转型企业每公顷农田和绿草地可得到300马克的补贴;在蔬菜栽培的土地上,转型中的生产实体每公顷可得到700马克的补贴,已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实体每公顷可得到350马克的补贴;参加州生态法案监控操作程序的生产实体,还将另外获得每公顷60马克的补贴。二是对营销的扶持。德国为帮助其生态农业尽快实现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市场,启动了《有机农业联邦计划》,动用7000万欧元作为专项基金,用于生态农业的宣传、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科技研究与推广;三是对生产合作社的扶持、启动扶持补贴用于生态生产者合作社,最高可达建立生态生产者合作社费用的50%,最高限额为7.5万马克。
瑞士支持将生态保护的费用支付问题综合纳入全面的税收改革计划,包括激励性税收应该与财政和公共开支的规定相一致、重要的环境目标应该被这些税收措施所支持、各类新旧补贴都不得与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相冲突等政策。
针对农业发展中由于依赖高投入、高增产伴生的环境污染而导致的一系列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韩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着手促进亲环境农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幅扩充和完善促进政策,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亲环境农业政策促进计划,在政策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补偿实践亲环境农业的农民可能遭受的收入减少,奖励农业、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1999年韩国政府开始引进并实施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制度。亲环境农业直接补贴制度是指政府向亲环境农产品生产者即获得亲环境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农民,直接支付补助金的一种支援收入的政策,与提高价格收购政策等形成对比。与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制度相配套,韩国政府为了通过发展亲环境畜产业改善农村景观、减轻环境负担等,构筑可持续畜产基础,从2004年开始尝试亲环境畜产直接支付制度即政府向参与政府的亲环境畜产发展计划的农民补偿因参与而导致的收入减少,或支援所需追加费用。亲环境畜产直接支付制度支援对象应在最近2年内没有因违反《家畜传染病预防法》、《有关污水、粪尿及畜产废水处理法律》而受到行政机关等部门的行政处分,没有因畜舍内及周边环境不清洁而发生民事纠纷,并且满足亲环境畜产业发展要求,即基础项目条件和激励项目条件。其中,基础项目条件为,以养猪和鸡为例,降低饲养密度,保证粪尿产生量比通常(允许)标准低20%~30%,同时把产生的粪尿按相关规定全部堆肥化和液肥化。另外,不论饲养何种家畜,都要在一定期间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参加并完成专门机构举办的环境、防疫教育。激励项目条件为在畜舍及粪尿处理设施周边栽植景观树。
国际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西方国家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都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制度支持。例如美国各地农地、水等自然资源保护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各项法律和计划的实施使生态保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于1985年修订的《农业法》中制定的“农地保护计划”,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植树、或休耕;到1990年共将1.18亿英亩的农地纳入,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我国的立法落后于生产实践,虽然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得到逐步的完善和加强,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农业部门先后起草和实施了《农业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主要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部门管理规章,法制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目前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仍主要出现在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工作报告和会议文件中,还以行政规范和管理引导为主,缺乏一部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有效地法律支持。
(二)农业补贴政策与环境保护功能紧密结合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支持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其财政支持政策与环境保护功能紧密结合,例如,韩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倡导的亲环境农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幅扩充和完善促进政策,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亲环境农业政策促进计划,在政策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我国在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出现了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功能相背离的状况,一方面国家对化肥、农业、除草剂等重要农资实行价格管制,对生产农资的厂商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提高厂商的供给意愿,另一方面,对种田农民给予农资综合补贴,在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农民购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
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农业生产、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立了初步的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体系,截至目前,国家制定和完善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近20余部。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行政法规30余部,许多法规和政策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了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扶持、补偿的要求及操作方法,但总体说来,我国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还相对薄弱,对各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的界定、对扶持内容、方式和标准的规定不明确。立法落后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发展,部分法规条例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体制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新的生态问题和生态保护方式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一些重要的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到位。根据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应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适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农业法》,作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法,并在《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纲要》已制定的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近期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将生态农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指导具体实践。
(二)逐步加强与完善产品认证与监管体系
在生态农产品认证方面,我国目前实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分别由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的下设机构承担认证职能。该认证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三类认证标准界限不十分清晰,不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认知和区分。并且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着重认证、轻监管的现象,此外,对认证机构的认证服务和结果缺少必要的评估和管理,容易造成有机认证机构执法不严和收费不合理现象。因此,要规范绿色、有机认证市场,加强认监委等相关部门对相关认证机构的监管,采取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认证机构的权威性,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降低认证的成本和费用。完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种植的监管体系,形成认证机构、当地管理部门监管和农户自我约束的多重监督体系。
(三)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 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此,国家制定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 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偶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a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赢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1.土地资源不足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5亩),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将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质上劣化,耕层变浅,肥力下降,有机质不高,pH值降低;分布上零散,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出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构成对传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2.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梁平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3.27km2,占幅员面积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总量422.86万吨,年平均侵蚀总量227.35万吨,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达11.84×105t,每年随泥沙带走19.67×103t氮、磷、钾物质,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库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缓解或解决。
3.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梁平现有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以“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粮—猪”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环境及新阶段梁平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未来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适应性调整。基于这种调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
二、总体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鉴于该县地形地貌、土壤立体分布明显,故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避灾减灾功能。因此,梁平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应由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及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等有机构成,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生态模式复合而成。
1.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
中低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内东、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岭脊部分,包括蟠龙、铁门、竹山及屏锦等乡镇的部分区域。本区主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用材林、经济林等单一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建立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体的山地垂直绿色产业带。海拔在500~1000m地区,耕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种类多,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油桐、柑桔、猕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产区。针对这一特点,该区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杂粮、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以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和加工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优质薯类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时,打造以干果、中草药为主的林药果蔬立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板栗、核桃等为主的干果林和优质用材林,开发银花、杜仲、黄柏等中药材,利用海拔较高的优势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地反季节、中晚熟蔬菜,建成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000m以上区域,地势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应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主要是在疏林地带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
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的高滩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势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该区是蚕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经济林木和小麦、油菜、玉米、红苕、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的适作区。针对以上特征,本区应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质为出发点,以实施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建立以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为主体的林果粮经生态农业带。粮食种植推广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减少耕作防止土壤结构破坏,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果间放养牛、羊、鸡、鸭等,增加农业产值,发展间套作农作物等粮经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开发林间药材、稻田养鱼、果园种菇等,形成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建成优质谷物、经济林和优质经济作物基地。
3.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
平坝地区,分布于县境内中部腹心地带,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两岸和漕谷内,地势平坦,条件较好,是粮油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些养殖场粪便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因此,本区域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针对上述特点,该区应在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有机肥、可降解农膜及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前提下,发展以粮—油—猪—沼气—菜以及稻田养殖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粮—油—蔬为重点,发展菜园、生猪、沼气等,建成优质粮油、蔬菜和生猪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篮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设为中心,建立城市服务型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如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等。同时,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南佛教圣地双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帘、梁平年画以及挑花、刺绣、皮影、灯戏等。这些资源为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观光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推销本地特产,增加产业链环节,达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
梁平在选择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本县绿色产品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药材加工,如白术、银杏、杜仲、黄连等系列产品开发;二是精瘦猪肉、牛羊肉、鸡鸭肉系列产品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林果系列产品开发,如竹、柚、脐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四是加强特色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如城郊现代农业园区、鸭柚循环生态农业园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涵养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和谐共生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及梁平“137”总体部署,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使其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十三五”计划与2030年远景目标,对国土资源进行新的科学规划,制定一个既切合梁平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方案;二是未来县内的农业工程与开发项目,必须在全县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做到其建设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门、各地方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覆辙。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资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等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在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力求达到区域条件与引进项目的最优组合。其次,梁平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再通过股权融合、利益共享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梁平要利用重庆加快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目前区域稀少的、有优势的特色新产品,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优化结构,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梁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是要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和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的有机结合,构建农、工、商的有效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二是推广优质稻米、名优特色水果和茶叶、中草药、优质蔬菜、名优特新稀杂粮等,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梁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分流到二、三产业中去,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优化调控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条件相对较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环境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其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研究,针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研发并应用高产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再次,引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到梁落户,促进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
5.争取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恭城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资源禀赋,建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猪)—沼—果—林模式。
1.1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
恭城县有丰富的小河溪流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淡水鱼养殖条件。目前,全县有15%的农户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利用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农作物杀虫、沼渣用于施肥、喂鱼,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1.2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这类模式的农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利用城镇旺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种植蘑菇、菌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蚯蚓喂猪、鸡、鸭。该模式是一个物质流封闭循环链,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牛(猪)—沼—果—林模式
恭城县有大面积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园、畜牧业自然地理条件。该模式主要由山区农户采用,能够用来发展经济林、果树产业,采用农户约占6%左右。
2.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恭城生态农业围绕沼气池建设展开,通过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生态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沿着以下几条路径推进:
2.1大力推行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
过去以来,恭城县农户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为主,这导致本县森林资源滥砍滥伐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恭城县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力推广沼气、发展小型水电站,以缓解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恭城县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2.2开展农作物秸杆还田培肥工程
将农作物秸杆沤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恭城县秸杆还田率超过90%,适用田地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有学者估算,连续三年进行秸秆还田造肥,土壤有机质增幅能够达到0.22%~0.48%,这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3推广和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服务和除害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开展土地普查,结合具体耕地土质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平衡施肥法,避免过度施肥、盲目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2010年,全县组织500人次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指导病虫害和平衡施肥,全县水浇地施肥面积183公顷,平均每亩增产5-7%,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2.4普及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恭城县开始大力普及和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剪枝、嫁接,改善果树采光、通风条件,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果树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已有3763公顷果树采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法,大大减低了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安全性、环保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2.5加强增幅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
恭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农村能源推广、科学种田、无公害种植技术普及纳入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在资金方面,县财政就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专门的预算,仅2012年县财政直接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就有700余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池建设补贴、新型种植技术补贴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奖励等。
3.建设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又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自然、人口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总体来说,恭城县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生态农业发展效益:
3.1生态效益
恭城县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化解了农户能源需求与林地保护矛盾冲突。截止到2012年,全县林地面积16.7万公顷,较1990年增加了3.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较1990年增加6.2个百分点。农村绿化率超过96%,草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生态林面积达到6.95万公顷。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废旧矿山开垦面积达到573公顷,开复率46.1%。2013年,恭城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
3.2经济效益
自2000年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户收入增收明显。2012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3012元,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猪出栏45万头,肉猪出栏28.9万头;果园种植面积2.3万公顷,水果总产量3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来,全县果业产值增加22.2亿元。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3社会效益
一、发展瓶颈
1.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本身设计的优劣外,农民的接受程度亦是关键。长期以来,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看看能否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不少基层干部也是看中短期经济效益,对生态农业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认识不够,对生态农业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
2.建设用地难以落实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特点是规模化发展,这必将涉及到土地规模流转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所需的建设用地问题,但目前土地政策规定很严,难以突破,从而限制了项目建设和发展。
3.土地规模程度较低
虞城县受地理条件和产后服务脱节、流通加工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大,产业项目覆盖面小,“千亩村,万亩乡”基地较少,规模效益得不到显现。加之资金使用分散,缺乏有效整合,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
4. 规模化企业较少,科技支撑技术含量低
全县现有农业企业不少,但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多,除科迪集团、豫东花卉、通宝食品、鑫丰面业、鑫鑫养殖、乐为养殖外,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一方面,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玉米、小杂粮、食用菌的加工品仅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特色农业的流通加工企业很少,更谈不上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另一方面,现有的龙头企业只重视产品市场销售和自身的利益,与农户基本上还是买卖关系,存在政府、农户两头热,龙头企业中间冷的现象,缺乏科学规范的“组织链”,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虞城县龙头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名优新特品种少,特别是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另外,龙头企业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学储备和技术支持,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5.人力资源较为匮乏,科技人才短缺
现阶段生态农业的比较效益尚未充分显现,影响着人才创业、就业选择,更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导致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并加速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就业劳动力逐步老龄化,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有知识、有技能、有体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非常缺乏。另一方面,受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创业环境不够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难,引进人才更难。
二、解决对策
1.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思想认识
应由县政府牵头,县农业、规划、国土、财政及相关涉农部门共同参与,建立组织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宣传部门利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对生态农业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2.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在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坚持土地流转自愿原则,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整合有限土地资源,使耕地向种养大户、科研机构、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等流转,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3.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通过扶持、招引、重组、并购等方式,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充分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影响力。引导龙头企业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为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销售,做强做大一批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产品。
4.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优势品牌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N养小区,促进现有优势品牌的发展,如科迪集团的“科迪”食品、豫东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卉、李老家乡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张集镇的红富士苹果等。通过加大这些特色果蔬的种植力度,加快虞城生态农业的发展。
5.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支撑机制
关键词生态农业;存在问题;生态工程模式;主要措施;鞍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12-02
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的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农产品品质下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1鞍山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较小
农业产业链条较短,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农业品牌竞争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提升农业产业内涵的手段相对单一;农业基本上还是以内生型为主,外向度不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1.2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鞍山市农业仍以资源型、原料型为主,农村工业的产品档次依然较低,生产与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无序开采、粗放经营衍生的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对发展循环经济造成严重阻碍,在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升级尚未全面完成之前,制约农业的发展,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3]。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农牧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产生的过量营养物质,不断地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1.3农产品品质下降
化肥和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另外,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1.4农业废弃物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秸秆利用率和农膜回收利用率等都亟待进一步的提高[4]。
2生态农业建设控制指标
针对鞍山市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态农业建设主要参考指标,具体见表1。
3生态农业建设目标
3.1近期(2008―2012年)
初步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为先导的农业产业链条,到2010年,各类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达到80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无公害农业基地建设,鼓励发展有机农业。2010年无公害种植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80%,有机食品比重达到2%,绿色食品比重达到7%。秸秆综合利用率>80%,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达10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80 kg/hm2,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80%,农用薄膜回收率>85%,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30%。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或超过东南沿海地区平均水平,达到8 000元。
3.2中期(2012―2017年)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环境整治力度。各类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为先导的农业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与完善。无公害种植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85%,有计划提高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比重,加大有机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设比重,2015年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5%,绿色食品比重达到10%。农民人均纯收入12 000元。
3.3远期(2017―2022年)
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单位土地面积农业产值大幅提高,基本形成循环型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和绿色农产品比重大幅度提高,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基地得到较快发展。到2020年,无公害种植面积达到90%,有机农产品比重达到10%,绿色食品比重达到1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 000元。
4农业生态工程发展模式
4.1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在鞍山一些农村地区,庭院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农村生产方式。庭院经济是一种在庭院内外进行种植、养殖、加工活动,获取经济收入的经济模式[6]。庭院经济的特点是“小而全”。对于资本及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并可以发挥一定的资源优势。由于地域环境及资源条件的不同,庭院经济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式,大致包括“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高新科技模式;农民培训基地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旅游观光模式。各种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环境和能力,可以先以一业为主,逐步加以改进,也可各种模式互相组合,充分利用庭院的平面和空间,增加多级利用,减少投资,集约经营,增加农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以获得最大效益。庭院生态经济模式的流程见图1。
4.2以加工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
采取循环经济模式,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实现规模配套。通过物质循环以及系列深加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及经济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和良性循环。
鞍山市是全国饲料生产大市,2007年已经跻身全国饲料工业第三大城市。年产饲料220万t,辽宁蛋鸡饲料70%出自鞍山,猪、牛、羊等饲料也占据了全省的35%的市场,消化吸收了全市玉米的产量。鞍山要利用饲料工业发达的优势,继续扩大养殖业的规模,配套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业,实现种、养、加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图2)。
4.3农业生态园区发展模式
依托腾鳌黄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占地面积333.33 hm2的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园区(图3)。园区建设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加、游结合,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型产业循环链,实现物质能源多级利用,最终实现园区生产、生态效益最大化。
种植养殖区是园区的主要支撑点和基础,物质能量循环是核心,生态种植、清洁养殖、科技支持是灵魂。养殖业共占地26.67 hm2,养殖奶牛1 000头、猪6 000头、肉鸡60万只和蛋鸡10万只,日产畜禽粪便60 t。建设4 800 m3沼气池,日产沼气2 500 m3。种植业占地233.33 hm2,可消纳所有的沼肥。另外,建设清洁化有机肥厂1座,消纳处理园区内外一部分畜禽粪便。建设甜玉米、蔬菜速冻、畜产品等现代农业加工中心,建设科研、科普、农技和观光旅游多功能服务中心。
该框架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以沼气为纽带,联动粮食、蔬菜、果品、养殖等产业的物质能源多极利用,达到了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农产品的绿色化、有机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5结语
依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学原理,使发展(下转第318页)
(上接第313页)
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逐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7]。
6参考文献
[1] 肖晓华.关于秀山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98-200.
[2] 李国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与对策选择[J].黑龙江农业,2003(9):6-7.
[3] 李月.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业发展――鞍山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J].农业经济,2005(9):32-33.
[4] 王鲁明,王军,徐少才.资源循环型农业理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27-30.
[5] 张晓东.鞍山市新市区发展战略规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6] 马宝收.中国庭院经济问题观察[J].科学新闻,2007(5):38-40.
××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大同桥镇,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化程度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于2008年6月注册成立,首期投入资金420余万元。目前,公司已租赁土地5100余亩,其中农田4500余亩,旱土600亩;与农户合作经营5500余亩。涉及4个乡镇,12个村,96个村民小组,2800多户农户,初步形成了“公司+高校+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一)让利于农,经营方式灵活。公司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两种方式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对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由出让土地的农户自愿填写土地流转委托书,以组为单位签订租用期限为10年的土地租用合同书,承租租金按土地等级确定为每亩水田每年250—300斤稻谷折价,外加每亩每年60元的利润分成,其中30元用于缴纳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经营流转土地5100余亩。对不愿把土地转包出来的农户,采取平等协商、合作经营的方式,由公司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服务,农户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标准化耕作,公司在年终综合收益中按每亩60元的标准返利给农户,实行盈利共享。公司以这种方式经营的土地面积达5500余亩。
(二)校企合作,科技优势明显。公司依托湖南省蓉坤农林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省农业大学实行校企联姻,走强强联合之路,提升企业科技实力。目前,××公司拥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聘请3名专家级高科技人才为常年技术顾问。在技术后盾单位和专家顾问的支持下,今年,公司从省内引进了优质稻湘早稻42号、45号等品种,从广东引进白苗丝再生稻新技术,从武汉引进松树苗、食叶菜等水稻和蔬菜新品种。由于有科技支撑,公司的新技术应用与新品种栽培均走在同行前列。
(三)分级管理,经营行为规范。在经营上,公司根据土地的分布状况,实行统一经营和分块经营相结合的办法。集中连片土地,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分散且不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实行公司统一管理,业主承包经营,超产归业主。在管理上,公司采取“三级业主管理”的办法,由业主承包耕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三种不同的模式:①工资、成本、产量“三包”模式,即包工资,每亩400元;包成本,每亩尿素50斤,复合肥50斤,钾肥27斤,除草剂1瓶;包产量,即早稻780斤稻谷,晚稻900斤稻谷。②工资、成本“双包”、产量盈奖亏摊模式,即在包工资包成本的基础上,对超出额定产量的部分对半分成,减产则业主与承包者平摊。③承包劳动用工模式,即公司付给承包业主每亩400元的劳务工资费,盈亏业主不管。
××公司进行土地流转以来,不仅让企业自身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而且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是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既能让农村劳动力放心转移,解决了“一心挂两头”的矛盾,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公司土地流转后,这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70%以上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加快向“专业务工经商族”转变。公司同时也让一些缺乏技术、不想外出打工的妇女和老年男劳动力提供就近就地打工机会,真正让他们做到离土不离乡。二是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过去由于分散经营,农户各施各的肥,各喷各的药,往往是成本用了,产量未上来,效果也不佳,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现在土地由××公司集中经营,统一施肥、统一喷药,从而大大减少了肥料和农药使用量。同时,土地适当集中,也便于农业机械操作,过去机耕一亩田需要花费80元,现在机耕一亩田在60元左右。三是加大了农业投入,加快了农业机耕化步伐。土地流转后,××公司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去冬今春共筹集资金40多万元用于整改农田、办电改水、兴修机耕道路,解决了部分机耕路不通以及高岸田、低洼田灌排不畅等问题。今年公司还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购买了大型拖拉机10台、小型旋耕机13台、开沟机1台、动力喷雾机3台、背负式充电喷雾器32台。四是加速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业新品种应用。××公司在推广优质稻的同时,特别注重引进农业新品种。今年从武汉引进的新稻种松树苗,是一种刚刚研发的新品种,公司通过试种,证明适合××气候条件,生长良好,有推广扩种的空间。
为把公司真正建成高效益、产业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今年下半年拟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一个2600m2的仓储厂房、一条稻草纸浆加工线和一条粮油加工生产线。其中粮油生产线已完成了米厂的建设。公司计划用5年时间,采取“公司+高校+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建成四大农产品种植基地(优质稻、双低高产油菜、黄豆、西瓜及花生),两条加工线(粮油、稻草纸浆),着力打造一个以大同桥为中心,扇形辐射周边乡镇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一、云南芒市生态发展农业基本现状分析
1.特色生态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是优质稻产业。近年来,芒市在生态农业发展上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取得良好成绩。2014年底,全市以种植遮放贡米优质品种为主,种植面积超过134467公顷,每亩单产400公斤以上,总产超过8.2万吨,总产值超过2.3亿元。优质稻订单面积4333公顷以上,产量2.7万余吨,产值9864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二是冬农产业。在2014年,芒市冬季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超过18813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冬季农产品总产值为27244万元,冬季生态农业开发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冬马铃薯、甜脆玉米、冬早蔬菜等品类的种植,成为芒市广大农民增收新亮点。
2.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在“特色农业稳市”战略下,芒市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大力推进优势生态农产品精加工,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生态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坝区以优质稻、冬农生态产品为主、坝边二台坡以咖啡、橡胶等经济作物主,山区则主要种植优质茶叶等。根据本地发展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和安排种植,各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
近年来,芒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有些农产品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品种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升,自产自销率降低。此外,农产品进入市场范围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中,冬蔬菜、水果、蘑菇等己进入全国诸多大中城市。与此同时,农产品的销售规模也得到扩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出口量也有明显增加。
二、云南芒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1.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当前,芒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芒市既有的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协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整体合力。生态农业市场基地建设和芒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地位不相符。当前,全市有不同类型生态农业试点合作社47个,包括国家、省级生态农业示范社。生态农业产业化还不够,辐射影响力较弱。这些都使得从事家庭经营农民很难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需要。
2.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对滞后
芒市农产品加工总体处于初级阶段,规模相对小,产业链还不够长,精深加工较少,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还较低。据调查,芒市农产品加工率较低,仅仅为15%,如扣除烟草产业,生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比还不到0.3∶1,大大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大多数生态农业产业仍处在粗加工阶段,主要对外输送原料或中间品,且企业生产生产设备、技术更新慢、管理上相对落后。
3.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芒市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处在中等水平,和国内、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原因在于:一是生态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农药、化肥应用不够科学合理。二是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当前,芒市生态农业大多数为传统农业,科技含量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未达到30%,不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三是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促进芒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选准并有效开拓市场、培育龙头农业生产企业。龙头企业主要是在主导产业重点环节有关的产品上建立,可以是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或中介组织,可以是国有、集体或个体私营企业,是能够严格依照生态农业经济规律发展的企业。要选定生产规模大、起点较高、技术及资金力量较强的强龙头企业,努力将其打造成生态农业产业的骨干,要积极推进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形成“公司+基地+农户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要积极解决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市场拓展及生产技术研发的制约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应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指导并扶持生产企业进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对于局部技术研发条件企业,可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人才培养、补贴等优惠政策;应对政府设立的精深加工农产品项目和满足精深加工要求的生产企业自建项目,应给予一定的研发补贴。
3.增强生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有效控制和减少农药化肥的危害,全面提升生态农产品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布局、农作物合理搭配轮种等方法预防和减少病虫害,进而减少农药、肥料使用率,实现生态、绿色农产品种植。二是重视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在发展芒市生态农业中,一方面要积极有效的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再利用好现代科技,通过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及先进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与省内、国内高等院校、科研中心合作,利用好人才、技术优势,重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和技术,提高综合竞争力。三是强化生态农产品品牌建设。根据各乡镇地理环境、历史人文,选出重点优势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品牌。现阶段,应立足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并做好品牌整合工作,要保护好传统品牌,并深入挖掘,提升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前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以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生态危机等发展障碍。面对新形势,我国现代农业最根本措施是利用发展方式与技术将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并将农业发展层次与实力进行提升。因此,改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林下经济。
1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由于现在都市经济的增长方式为挤压式,因此未来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成本均会不断地升高。有许多实践证明,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能够加快我国各地都市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并能够同时获得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等多重效益,还能为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林下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2.1什么是林下经济我国的林下经济兴起于21世纪初,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都市生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能够将林业生态资源与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地利用,并对农林牧产品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养殖、林下种植等进行大力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综合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市生态区与近郊区能够将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加速林下经济开发的发展。近年来,林下经济不断地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在国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相对较早的国家如德国,该国高度重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发展,并以“森林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国内如天津、上海以及北京等大城市也加入了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行列中,如今,北京已将林下经济作为能够使农民增收、促进首都生态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2.2林下经济的作用
林下经济能够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进行同步实现。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将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加快的相关意见,以便能够更好地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使其多重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林下经济不仅能够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得到发挥,而且还能够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并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3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3.1发展模式的选择
由于都市林下经济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等客观环境因素,因此,在选择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应对以上特殊的客观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对城市需求必须进行服从,发展模式必须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并将都市林业的空间地位进行突显;同时将服务业、工业、林业、农业等多个产业进行联动,将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开拓。第二,由于林下经济能够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相关服务、技术的领先发展等进行维持,并具有修复保护环境、防止城市污染等功能,因此,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将城市旅游休息市场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将林下旅游、休闲体验等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地发展。
3.2对策
第一,加大投资力度。能够将我国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决策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由于林业经济是产出与投入均相对较高的产业之一,若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效益与规模则难以产生。因此应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投资力度,并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进行鼓励与支持,同时将生产水平进行提高,并对农民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以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态度进行充分地调动,从而使林下经济的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第二,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林下经济的特色发展得以实现。第三,建设林下经济技术体系。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技进行突破,只有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使林木与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林下经济高产出的现象得到维持。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