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学的投射效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由于投射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个性及习惯决定的,所以教师应对认知偏差经常保持“警觉”。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界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了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应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危机、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健康发展,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及人生发展的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群体为实现其根本的政治目标和经济利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应用现行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的转化,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养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以上概念看,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
(一)不同之处
1.两者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相关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等方面的指导,价值中立;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思想为其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价值判断。
2.两者的目标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是怎样克服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如何树立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及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其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让学生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核心问题是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两者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以理解和尊重为主要原则,它不为当事人出谋划策,不强求当事人接受其个人的意见,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宣传和教育为主,它是将一种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理解和接受这些思想观点、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测试、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重在沟通;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示范教育为手段,注重教师的主动施教,注重大局,多采用个别谈心、听报告、社会实践、参观访问、批评表扬等形式,重在讲授和灌输。
4.两者的工作队伍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高校中主要是指心理咨询中心受过专业训练和取得专业资格的专职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高校中主要是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
(二)相似之处
1.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心理层面,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思想层面,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心理层面和思想层面不是绝对分离的,只有解决了心理层面上的问题,才能解决大学生思想层面的问题,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只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会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2.两者内容上的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交往、恋爱、择业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人生目标选择等具体内容上相互交叉,因此,既不能把两者当一回事,也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
从以上的概念分析来看,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但两者又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和相互借鉴。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流。
笔者认为,按照当今高校的现状,心理咨询中心归属于学生处,共同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那么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关于了解、认识、把握个性心理的手段与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在于教育者讲了多少,而在于教育者发出的信息学生们接收了多少。心理学的知觉规律告诉我们,人们接收外界信息时具有选择性,符合自己需要的东西放进来,不合乎自己需要的东西则拒之于门外。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术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安全感,进而在不知不觉中解除对方的心理防线,使对方顺利地接纳教育者及接收其发出的信息,然后进行同化,进而内化为一种坚定的信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效果。
(一)采用“角色扮演法”,深刻地体验教育对象的感受。
地位不同,角色不同,往往心态就大不一样。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当事人亲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他人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别人。教育者要达到与学生相容,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当有了足够的切身体验,才会对学生有真情实感,才能了解他们问题背后的心态,如为什么拒绝接受一些校规制度、为什么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等。与此同时,解决学生问题时,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重现遇到的问题,如宿舍问题等,让学生在扮演当中领悟每个人的立场与感受,从而主动去调整心态与行为。
(二)采用“心理投射法”,与教育对象换位思考。
心理投射法,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如果说角色扮演法最大的特点是行动,那么心理投射法的最大特点是静静地进行换位思考。如在作报告前思考,当前大家都在想些什么、关注着什么、希望从你的报告中得到些什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教育者可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如果我在听,会不会困?第二,我讲的道理,自己信不信?第三,我提的要求,自己认不认?推己及人,你就知道自己该讲些什么、不该讲些什么,该怎么讲、不该怎么讲。通过将自己的心理投射于学生,教育者就能更深入、更细致地把握他们的心理脉搏,从而达到与学生的心理相容。
(三)采用“心理咨询的情境”,营造出良性沟通的心理氛围。
人的心态是环境的产物,并且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对一的教育是常用的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这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心理场来影响教育对象的情绪与行为,防止心理对立、心理厌倦、心理逆反等现象的发生。简单地说,要注意以下三点:
1、距离:彼此的最佳距离为1米左右。太远了,给人以距离感;太近了,则会给人以个人安全空间被侵害的感觉,令人感到不舒服。
2、角度:最好是半侧面相向,即两人成90度方向。这样既能看清对方的反应,又可以避免面对面给人造成的窘迫感。
3、视线:目光应盯在对方的眼睛以下,胸部以上。如果直视对方的眼睛,会令对方感到不安,进而掩饰自己;如果不看对方,会使对方认为不尊重自己。
(四)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强化“同类效应”。
寻找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形成更多的共同语言、共同心态,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与教育对象产生心理相容。
(五)教育者引发“光环效应”与树立权威形象,扩大“仿同效应”。
心理学上解释,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总是不自觉地把这个人的优点放大,这种现象就叫“光环效应”。同样的道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有权力,还很有人格魅力,自己宣传“三个代表”,也真的信仰“三个代表”、践行“三个代表”,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那么,教育效果肯定好。这就提示我们,教育者一定要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才能,不断扩大非权力性影响力。
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天生有迷信权威的倾向,人们愿意接受权威说的话和做的事情,因此教育者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修养,使自己成为教育对象所认可的权威,使自己的话有更多的人听,更多的人信,更多的人照着做。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真正的实效。
参考文献: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朋友过生日,你好不容易挑选了一份自认为最适合朋友的礼物,但生日过后却从未见朋友用过它;
领导让你按他的指示办一件事情,你为了突显自己的能力,用另外的方法去完成,结果遭到领导的责备;
为了让父母高兴,你给他们买名贵的衣服、高档的补品,但父母仍然闷闷不乐;
托朋友办事,你曾尝试过送烟、送酒,甚至送人民币,但朋友依然向你摇头,事情也没办成;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你给他买各种与学习相关的电子产品、复习资料,甚至送他去参加课外强化训练班,但孩子的成绩依然不理想……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失败的原因?
自己的需要不等于别人的需要
心理实验者曾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会中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每个编辑策划一个自认为最重要并且最具影响力的选题。但最终结果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A正在攻读第二学位,他认为现在是知识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试图获得更高的学历证书,所以他的选题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所以他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需要适当松弛紧张的情绪,所以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编辑D正在托朋友办事,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成功,所以他的选题是《影响你的朋友》;
…………
表面上看,这些编辑的选题都各有道理,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选题所依据的都是自身的需要,认为自己的喜好便是受众的喜好,自己目前需要的东西便是受众需要的东西。
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这些选题若是真的实行,很有可能无法有效地影响受众,因为编辑没有真正了解多数受众的真实需要。试问:受众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真的只会选择下围棋吗?不一定。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释放压力的方式,比如下象棋、跑步、打保龄球、打高尔夫球等。一位67岁的老人,会更多地关心儿童教育吗?也不见得,多数情况下,他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健康……
这无不向人们反映出一个道理:单凭自己的喜好,往往不能正确地衡量别人,也不能有效地向他人施加影响。
投射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习惯性地将自身具有的某种特性(如经历、好恶、欲望、观念、情绪、个性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自己是这样想的,就认为他人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影响他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投射效应”,它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心理现象,非常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依据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人有一定的共性,以及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对别人作出推测。但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总会有出错的时候,就如文章开头的例子。
大多数人在推测别人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身份、地位、年龄、性格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便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喜好去认识、评价、判断、衡量,认为他们也应该有着和自己同样的想法、观念、处事原则等。但事实上,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有失偏颇,进而你的推测与别人的实际心理便会发生“错位”。
特别是当自己在某方面试图影响对方的时候,往往为了恭维或者接近对方,向对方采取某种拉近距离的方法,但其方法往往会受到自我思维定式的影响,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去判断对方的喜好、性格、特征,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一来,必然不能达到有效影响他人的目的。例如,母亲年轻时的梦想是做一名钢琴家,等她有了孩子后,便会不自觉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拥有这样的梦想,并且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但孩子却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在相互的矛盾中,孩子没有得到健康发展的良性教育,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
投射效应告诉我们,人心各不同,切莫以己之心度人,而是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准确投射,这样才能更易说服别人。
错误投射会产生挫败感
投射现象在任何人的心里都存在,它是人们有效地影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想法,以及为自己办事情的最大障碍。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例如,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经常会疑神疑鬼且莫名其妙地吃醋;父母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防心中的自我投射现象,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喜好,更不能以己之心度人,否则,不仅达不到影响他人的目的,还会因为自己的意愿或者喜好被别人忽略、轻视,而产生挫败感。对此,正在恋爱中的小王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小王刚刚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人正处在热恋中。为了哄女友开心,他经常请女友去吃饭。小王喜欢吃火锅,所以每次请女友吃饭,他都会请女友吃火锅。刚开始,尽管女友每次都以减肥为由吃得很少,但仍然会积极陪小王同吃。但后来小王发现,每次他提到请女友吃饭的时候,女友都会以各种借口推托。
为此,他想找女友谈谈,但话还没说完,两人便在彼此的愤怒中争执起来。在争吵中,女友说出了吃饭的事情:“你喜欢吃火锅,便以为我也喜欢吃火锅,但实际上我根本就不喜欢。你没发现我每次都吃得很少吗?你这是真心爱我吗?”女友的话让小王突然感到无话可说。他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女朋友分手的决定。
小王正是犯了投射效应的常识性错误,这种错误的投射,不仅没能有效地影响女友,获得女友的芳心,还导致两个人最终分手。
巧妙地利用投射效应为自己服务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投射效应为自己服务呢?下面不妨看一看作为母亲的林女士,是如何通过投射效应激励儿子好好学习的。
林女士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了,以前学习一直非常认真,但最近却爱上了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回到家,儿子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学习,而是首先打开电脑玩一会儿游戏,每次都是在母亲的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打开书包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又立刻去玩游戏。
林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又不能强硬地干涉儿子,怕引发儿子的叛逆心理。为此,她一直在寻找一个教育儿子的办法。忽然有一天,儿子对她说:“妈妈,这游戏可好玩了,你也一定很喜欢,过来陪我一起玩吧!”林女士灵机一动,笑着走到儿子身边,陪儿子玩起游戏来。她边玩游戏边对儿子说:“这游戏是很好玩呀!以后妈妈每天都陪你一起玩好不好?”儿子高兴得直拍手,大声地说:“好哇。”林女士接着说:“虽然妈妈和你一样喜欢玩这个游戏,但妈妈工作很忙,所以每天只能在吃完晚饭后陪你一起玩,并且只能陪你玩一个小时。行吗?”儿子直接点头说:“行啊!只要妈妈陪我玩就好。”
从这以后,儿子每天放学想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快点写作业,因为写完作业、吃完饭后便可以和妈妈一起玩游戏了,并且每次和妈妈玩完一个小时的游戏后,他也会主动地不玩了。
关键词:社会知觉;偏差;人力资源招聘;应用
一、社会知觉理论概述
社会知觉是指的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1.对他人的知觉指与他人交往时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个性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2.自我知觉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即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的自我观念。
3.人际知觉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是知觉者与被知觉者情感交流的过程。它是社会知觉最核心的部分。
4.角色知觉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角色是在涉及到他人的社会活动中社会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
二、招聘中存在的社会知觉偏见
人力资源招聘是企业获取合格人才的渠道,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落实的基础,是高层管理者必须关注的内容。然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做好员工的招聘工作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在实施招聘的过程中,招聘考官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考察判断应聘者时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社会知觉的偏见,这样很容易导致社会知觉的失真,从而影响到招聘效果。
社会知觉的偏见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刻板印象。它指的是基于某人所在团体知觉来判断某人,而且一旦这种印象形成,便很难改变。例如,当企业招聘一名销售人员时,希望所聘用人员有进取心、工作勤奋、吃苦耐劳,而企业之前聘用过的有学校运动队经历的员工表现得都很出色,于是招聘人员可能就很注重应聘者中是否有人曾参加过学校运动队。这样做的结果会明显缩短考察时间,但未必每一个学校运动队队员都具有那样的特质,因此运用刻板印象所做的决策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性。
2.晕轮效应。它指的是以个人某一方面的特征为基础,形成对该人的整体印象。例如,一名应聘者在面试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招聘人员就认为他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其他能力也很强,从而将其招进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但事实很有可能并非如此。
3.对比效应。它指的是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例如,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如果排在前面的几名求职者表现得都不太理想,那么排在后面的这名求职者只要比前面的表现稍微好一点,面试官很有可能便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4.首因效应。它指的是当人们对某个对象进行知觉时,第一印象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招聘时,求职者如果穿着很随便、不得体,即使在后续每一个环节都表现得很出色,面试官由于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都不会给他打高分。
5.投射效应。它指的是个体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例如,在招聘中,某一名求职者表现一般,达不到入围的标准,但由于他的兴趣爱好和招聘考官一致,则很有可能使面试考官改变之前的决定。
6.选择性知觉。它指的是个体会在自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所看到的内容进行判断和解释。例如,面试考官在筛选一堆简历时,常常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其他的便不予理会。
三、招聘中规避社会知觉偏见的策略
人力资源招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规避社会知觉偏见对企业带来的决策风险,有效地提高招聘考官对应聘者的考察效果,并从中甄选出最合适的员工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1.制定合理的招聘计划。招聘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对于招聘基准、招聘策略、招聘经费、招聘人数列出具体详尽的要求。招聘基准的制定应使得人员技能与岗位职责相匹配;招聘策略制定时应全面考虑好招聘人员的素质要求并提出招聘备选方案;招聘经费的预算应该合情合理;招聘人数的确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并通过企业最高决策层的批准。
2.做好人招聘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的招聘人员如何通过招聘工作选拔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实际上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对于企业的在职领导或员工,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懂得如何进行招聘,因此必须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对相关招聘人员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从而提高招聘的信度和效度。
3.选择科学的招聘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管理科学的进步,招聘的方式方法也越来越丰富。为了规避招聘过程中社会知觉偏见的不良影响,应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招聘方法,对应聘者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与评估。
4.合理优化招聘流程。招聘工作的开展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工作分析;确定招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等。招聘工作正式开始后的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初步筛选、笔试、面试等相关工作。若招聘流程过于简单草率必定会增大社会知觉偏见发挥作用的概率,因而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招聘流程,从而为企业招到真正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刮痧;心理治疗;心理空间;表达性艺术治疗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使用刮痧工具,如牛角、玉石等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随即将痧毒即病毒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而且刮痧手法多样,使刮痧成为不直接用手的按摩和点穴疗法,不用针刺入肉的针灸疗法和不用拔罐器的拔罐疗法。
心理刮痧技术采用传统刮痧的观点,对应人的心理治疗手法,是基于多年实践和研究形成的一项文化和艺术心理治疗技术。该技术经过在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中近六年的科学实践和不断完善,正逐渐成为专业心理工作者乐于采用的一种有效心理技术。
一、心理刮痧技术简介
(一)心理刮痧技术的产生
心理刮痧技术产生于团体心理咨询的实践。在进行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时,我们发现团体成员的问题和症状表现虽然各不一样,如有些是人际关系问题,有些是过去事件造成的情结问题,有些是对未来恐惧担忧等问题,但其症状背后都与一些事件、人物、地方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当来访者讲述自身故事时会涉及到这些因素,如提到不同的人时情绪不同,表现出积极或者消极情绪。能否找到一种治疗方法,迅速、准确地找到对其心理问题造成影响的关键人物、事件、地点等因素,并使用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实现事物对自身意义的转化或升华,使人的心理空间在短时间内获得调理和改善,从而趋于健康呢?心理刮痧技术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
(二)心理刮痧技术的概念
心理刮痧技术是以文化心理学与艺术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技术学原理,以本土文化为背景,以绘画等艺术形式为载体,对心理空间中的心理符号进行意义转化,促进人格完善的一项心理技术。该技术的核心理念是用科学整体观看待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将构成一个人心理空间的重要他人、事件和地点作为“心理穴位”。在个体成为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有的心理穴位共同构成了这个人的“心理穴位图”。心理刮痧治疗的过程,就是按照这一“心理穴位图”对个体进行心理空间整理的过程。
整理的第一步是借助“树”和“果实”的象征性投射,让个体将自身的生命过程视为一棵树,找到其中有重要影响的人、事、地点等“果实”,这些“果实”即是其现有心理空间中对应其症状的“心理穴位”,然后对每个穴位运用表达性艺术手段进行“刮痧”,这就涉及到各种心理刮痧的技术,包括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心理剧等。最后进行意义的转化和升华,实现心理康复。整个治疗过程分为评估、呈现、表达、转换、整合、康复六个阶段。
心理刮痧的技术载体是各种艺术形式。艺术作品是一件马甲,穿上这件马甲,就可以表现出真实的东西,因此艺术可以让人们潜意识中隐藏的东西得以浮现。艺术具有表达、符号象征和创造等元素,艺术创作的氛围是一种无威胁性、无危险性的环境,能够降低当事人的防御机制,使个体在其中释放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经验,处理情绪困扰,重新接纳和整合外部刺激,在艺术作品加工过程中实现情绪的蒸发、认知的转变,并最终促进意义的改变。
(三)心理刮痧技术的作用与价值
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们积极看待世界的各个方面,实现各种重要事物对自身意义的转化或升华。心理刮痧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面、系统、科学地梳理一个人的心理空间,促进人的心理层面根本性地释放和转变,使个体重新恢复健康、平衡的心理状态。
心理刮痧结合了文化心理和艺术表达治疗。对于处于消极状态的人,心理刮痧可以有效治疗其不良情绪状态、心理问题和人格问题,转负面情绪为正面情绪,帮助其认清负面事件背后的正面意义,从而减轻乃至消除心理疾病的各种症状。
对于健康人群,心理刮痧可以起到日常保健的作用。在个体熟悉掌握心理刮痧的技术和工具之后,可以自行使用,使个体获得一种心理自助工具,帮助广大人群激发积极心态,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而达到和谐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的整体稳定。
(四)心理刮痧技术的特点
1.时空整合性
心理刮痧技术依托文化心理。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都深深根植于当地的文化。文化既是一种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心理概念,同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概念、心理表征和意义系统紧密相连。因此,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了时空,作用于当下的产物。同时,通过艺术治疗技术,个体过去、现在甚至指向未来的情绪,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在同一个作品中得以表达。
2.全面系统性
刮痧本身是中国医学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系统性治疗思想。同时心理刮痧作用的对象是一种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心理结构,通过心理刮痧的三条脉络(人、事、地点)的梳理,和六个阶段(评估、呈现、表达、转换、整合、康复)的治疗,人的心理空间得到全面性和系统性地直观展现,从而使心理治疗具备了很强的针对性。当人和事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从人入手,也可以从事入手,最终都能够解决问题。
3.直观性和针对性
心理刮痧借助了中医的人体经络和穴位概念,能够直观地展现人的内在心理空间,面对一个症状(穴位),通过这个穴位能够很快找到症状背后的消极事件,直观且针对性强。心理刮痧中使用的表达性艺术,更容易通过艺术的过程,让当事人穿着马甲出来,减少防御,通过象征和隐喻,使潜意识的东西逐渐浮现,符合中国文化特点,见效快。中国人的问题更多来源于创伤的人、事、地方,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别多,创伤治疗必须穿上本土文化的外衣,使用艺术的方法,减轻直接治疗的痛苦。
4.效果持续性
正是由于心理刮痧治疗的上述特点,个体的心理治疗突破了以往单一化、表面化的问题,使咨询效果能够持续发挥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刮痧遵循“欲先补之,必先泻之;欲先泻之,必先补之”的中医辩证方法,结合宣泄性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手法,促进个体达到心理上的动态阴阳平衡,故有更持久的效果。同时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满足了“时而在前”“时而陪伴”“时而在后”三个角色,承担引领发现、在旁陪伴、在后推动的作用,实现个体最终自行负起责任,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这也保证了疗效得以长期巩固。
二、心理刮痧技术的运用
(一)心理刮痧技术的对象
心理刮痧技术属于文化艺术治疗方法,当一个人专注于艺术创作时,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变化,血压、脉搏、脑波都在改变,肌肉也能放松,情绪得以纾解,享受到超越时空的自由,身、心、灵亦同时得到了统整。经历了重大自然灾害、家庭及社会变故等突发事件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创伤的人,往往在右脑中存储着大量相关图景和情绪,通过心理刮痧中的艺术表达,可以起到言语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因此心理刮痧技术在处理情绪困扰、情感创伤人群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二)心理刮痧技术的过程
心理刮痧应遵循评估、呈现、表达、转换、整合、康复六阶段的科学流程。首先需要绘制一个心理穴位图,其方法是让个体将自身投射到一棵生命之树的形象上,在树上使用不同颜色的果实表达不同的人、事、地点等“穴位”。然后在“心理穴位图”上进行评估和诊断,对消极和积极方面进行评估,结合观察和谈话初步评估症状背后问题的实质和内容。然后用艺术的方法和手段,如绘画、诗歌等,对该穴位进行表达和呈现,在表达和呈现时实现情绪蒸发、认知改变、意义改变,最后实现一个到另一个穴位的整合,完成心理空间的重新排列,最终达到康复的目标。
(三)心理刮痧技术的行业应用
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形式,强调团体成员在安全、温馨的人际互动环境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成长,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多元化发展,团体治疗在表达性艺术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与经验。艺术治疗的形式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广泛效应,需要根据团体成员的不同特性选取相应内容的艺术形式,这就需要团体咨询师具备艺术和心理学的综合技能与素养,在实施过程中,对团体成员的自我情感体验不作过多干预和纠正,并注重团体动力的影响。心理刮痧技术作为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形式,可以广泛运用于学校、医院、社区、企业、监狱、戒毒中心和军队等社会机构中。
[1] 李炳权.文化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器乐演奏 情感 情绪
情感的重要性
器乐演奏是一种主观的创造过程。在平时练琴和演奏中应注重对技术化的练习作艺术化的处理,输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智慧和才能,赋予音符以生命。
音乐是擅长于“演”奏的艺术,因为音乐的内容主要是感情,音乐最终呈献给听众的是演奏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黑格尔在《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认为只有情感才是音乐所要据为己有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音乐扩充到能表达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由此可见,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凡音之起,由人心也”。没有情感地表现音乐,就脱离了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联系的纽带,丧失了音乐所固有的特殊的功能。
在器乐表演者的心理素质中,情感要素特别重要。要想使自己的表演感动听众,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只通过理智和冷静的安排与设计来实施表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音乐表演者还必须具有将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投入到表演中的能力。德国音乐家巴赫说:“音乐家除非自己也受感动,否则就不能感动别人。”当然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情”不是情感的自然表达,而是情感的艺术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把现实的、个人的、具体的情感升华为某种普遍的、可供大家共同感受的形式,在听众和作品之间产生共鸣。作为音乐表演者,首先自己要有能力感受音乐作品所包含的这种深刻的情感因素,然后将这种因素化作自己的体验,再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整个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转换过程,只有有效地把握这一过程,音乐的表演才能够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出动人心弦的效果。
刘天华于1928年创作的二胡曲《闲居吟》的第四乐段:快板。多次出现的八度衬音以及同度与八度的实音和泛音的对比形成的器乐化特征,格调新颖,充满动力的旋律是愉悦情绪的动态刻画,体现出乐观积极的情感。在演奏这段乐曲时,作用与琴弦的手指、淡雅飘逸的江南风景以及灵巧的旋律融为一体,在音、情、感觉与技巧组合中不断地调整并且完善,使动作意识心理和音乐思维心理达到高度的和谐,并体现为完美的演奏感觉和艺术美。
情是音的主宰和灵魂,但情的表达要依靠有感彩的音,才能将某种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音的本身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感情能量的积累和释放。真正高超的技艺只有在和感情的完美结合之中,才能获得审美的价值和意义。
演奏中的情绪反应
情绪与情感有明显的区别,情绪是人们对事物的低级的简单的态度体验。情绪总是带有情境性和表浅性,常随情景的改变而改变。它在强度上比情感要强一些而且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外显性。情感则是受事物刺激后,经过个人的思考与经验的判断而形成的一种长期的、内在的精神体验,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深刻性。情绪往往是情感的外部显现,情感往往能够左右情绪的发展,情绪作用于人脑会逐渐产生情感。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各自的特点,其差别是相对的。它们都有两极性,表现在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上。积极的增力性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的减力性则能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音乐心理的情绪反应是指个体处理音乐情绪状态时生理上发生的各种变化,是个体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人对音乐所要传达给人的情感的喜怒哀乐的心理活动的体验。情绪体验状态和表情动作与机体的内部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音乐情绪体验变化时,个体生理内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高度激动兴奋时,呼吸加快而短促,心跳和脉搏增强,汗腺消化腺和泪腺分泌增多,血糖、血压升高,肠胃蠕动加快等,这些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可以用仪器观察和测量到的。演奏者过度的音乐情绪抑制和兴奋引起天崩地裂的音乐激情,处于音乐激情状态时,情绪失去了控制,会造成失误或更为严重的后果。
演奏者的表情和姿势也同样会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悲哀时,眼部肌肉收缩,眼、嘴下垂,无精打采;羞愧时,面红耳赤,眼光闪躲。同样是凝神不动,但是人在欢乐、愤怒、惊讶、悲哀等不同情况下,表情和姿势是迥然不同的。当然人在音乐演奏中所显现出的情感体验样式,不是先天遗传的,并且明显有着文化背景和个性心理差异的烙印。
演奏中所表现出的情绪与情感应该是演奏者对乐曲思想内容的一种反映形式。乐曲的思想内容是演奏者的情绪与情感的源泉,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同的演奏者对同一乐曲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进而对乐曲内容的情绪反应也必然会形成很大的差别。因此,演奏者必须对乐曲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使对乐曲的情绪体验转变为理智的情感体验。列夫·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说道:“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种同样的情感。”
演奏中的音乐情绪反应,不论是心理的、生理的,还是由此引发的音乐表情变化,都是演奏中自然而然的现象,不能说是好还是坏,关键是把握好分寸。在演奏中要注意预防消极的音乐激情的发生。比如控制自己的有害音乐情绪,情绪的宣泄(catharsis)就是一种通过释放紧张性的能量以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的有效方法。此外,还可以设法转移音乐注意,做一些使消极音乐激动情绪分散或与之相反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音乐激情的爆发强度。同时,要不断提高演奏者个人的音乐修养,增强音乐行为规范意识。
作为演奏者,应该认识到情绪对演奏者的影响是多维度、全方位的,这些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有的情况下,则起消极的破坏作用,这是情绪所特有的两极性特点在功能上的表现。演奏者既要顺应这种自然的音乐情绪反应,又要在思想中有意识地牵引它,让音乐情绪反应为自己的演奏服务。
情感的复杂性
音乐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而演奏者对于乐曲情感的体验是人(主体)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感性把握。“体验”在心理学上叫做“情感认同”,就是体验者把自己投射到艺术作品中去,进而体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情感以及这些情境下的心理感受。
乐曲情感的复杂性决定演奏者的情绪体验。即使同一首乐曲演奏者不同,体验也不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千百年来的音乐创作和审美实践中积累起不同的音乐审美视角,并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阶、调式、旋律、节奏以及曲式结构。其艺术作品蕴涵着不同的情感内容。比如拉丁民族的音乐热情华丽而略显轻浮;而中华民族的音乐曲调淡雅而意境深远,讲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日耳曼民族的音乐则典雅含蓄,注满了深刻的哲学精神。而同属于日耳曼民族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由于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人生经历而表现出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前者用18世纪的音乐风格去表现他的情感态度,他的奏鸣曲中的小步舞曲完全是嬉游曲的性质。到了贝多芬,他的小步舞曲明显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谐谑曲替代了传统的小步舞曲,从《月光》奏鸣曲中可以看到,第二乐章回旋曲性质的小步舞曲充满了谐谑曲的骚动与激情,乐曲最终冲向了澎湃的第三乐章。由此可见,音乐内涵的复杂化需要我们用头脑去分析,在情感理解上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在演奏中“谬以千里”。
这是一段富有表情的自由节奏,平静的和弦、缓慢的切分节奏来衬托主旋律,加速使音乐流畅动人,紧接着的单音连奏和和弦连奏,更加充满热情。全曲充满了激情,由抒情柔和的音调发展为激动紧张的情绪,而后又回到抒情性质的音调。乐曲取材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能够亲历,但是我们依然要去体验作品中的情感,这也充分体现了演奏中的情感体验不同于平时的体验,需要调动情感积累去体验从未体验过的或体验不充分的情感。
艺术离不开想象,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乐曲留给演奏者的想像领域是十分宽广的。虽然这种形象带有意想性,比较模糊抽象,但它同样是栩栩如生,深切感人的。如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是通过音乐形象勾画出楚汉相争的宏大战争场面,用音乐描绘项羽在垓下被围之时,杀得天昏地暗,多日难决胜负。有天夜里,突然从汉营中飞出阵阵歌声,此歌声缠绵悱恻,悲婉苍凉,分明是楚国的《鸡鸣歌》。再夹杂着呜咽的箫声,在夜空中飘荡,楚军闻之,始惊后疑,继而悲伤流泪,全军上下几欲断肠,一夜之间军心涣散,纷纷叛逃,当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只有哀叹“大势已去”。这种想象中的场景激发演奏者的情感,在演奏中,表演者通过联想,大脑中浮现出与作品内容有关的事物表象和意向,并诱导自我进入身临其境的情绪和状态,因而产生真实感人的艺术效果。
成功的演奏家在演奏中,善于调动自己大量的感情积累,唤起真实的感情,在更多情况下演奏者所倾注于乐曲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情感,而是一个艺术家远远超出个人生活局限的更为广阔和深邃的情感体验。我们要运用形象思维,运用想象的形式在头脑里对客观事物表象进行重现、加工、审美、创造的思维活动。人的各种行为、风格以及情感生活等复杂心理活动,都从整体上服从其独有的心理机能系统。而人的心理机能极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也离不开人的社会生活。人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才学越丰富,他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越丰富,当你在演奏乐曲时就会打开“情感的库存”取出与乐曲内涵要求一致的情感信息进行组合,从而完成你的情感表现。比如要演奏好肖邦的《雨滴》,也许就要经常体验在下雨的时候等待恋人归来的焦急孤独的感受;也许在心情不太好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贝多芬音乐的含义并控制地表达出他的音乐情感。
结 语
器乐演奏是一项极其富含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器乐演奏过程中,渗透着情感与理智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演奏者,应该将热烈奔放的情感和深邃宁静的理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分析了器乐演奏各个环节中的情感与理智,深入探讨了两者在实践过程中统一的必要性和心理学依据。理智引导情感,情感衬托理智,情理交融中,完满地表现乐曲的主题。
现代器乐教学和演奏体系在技能技巧和音乐素质的研究方面,在各个专业领域都已经形成了系统而科学的训练方法,但在心理及思维方式的研究上,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音乐美学尤其重视审美、立美活动中的音乐心理效应及音乐与人的心理结构关系的研究,它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是19世纪下半叶,而这也正是曾于几个世纪内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化为独立的知识领域的科学体系的时期,心理学的发展,在艺术科学领域促进了音乐心理学的发展,音乐心理学的成果也将逐渐成为器乐演奏技艺中的热门话题和重要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学禹.器乐演奏中二度创作的理智因素与情感因素[J].中国音乐,2002,2.
[2]王朝刚,汪子良.演奏思维的属性[J].中国音乐,1996,1.
[3]冯效刚.音乐理解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问题[J].交响,2000,3.
[4]李双彦.音乐表演中的心象思维[J].中国音乐,1992,2.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定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假如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假如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二、珍视学生的胜利。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舒畅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布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定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导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假如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导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提供挣脱失败,虚拟胜利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胜利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胜利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假如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胜利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胜利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重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胜利。
21世纪是布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导不仅是时展对教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导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导条件大致相同的少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成了事业上的佼佼者,有的却无所作为。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胜利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布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少年心理健康教导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入教导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必备条件。实践也证明,当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就较强,他们就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向新的目标新的成绩前进的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又会形成向更高目标进取的内驱力,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不应面露焦虑,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可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心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优秀生的力量来帮助学困生学习,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通过学生帮学生,避免了学困生辅导时的紧张情绪,有时会收到比老师辅导更理想的效果。通过创设这样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心,同时,也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样,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一定会孕育出自信与创新的种子。
二、 设计有弹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完成,使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数学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了乘法计算之后,可以安排如下的活动:某花店有若干种标明价格的鲜花,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题目,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5枝百合需要多少钱?20元钱可以配哪些花?三八节到了,你打算用30元钱给妈妈买怎样的一束花?等等。这样的设计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并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也进一步表现了他们各自的创造力,同时,自信心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挫折越多,自信心越弱。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既生动有趣,又蕴含新知,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再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把7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几个,还余几个?”这时,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指名一个学生分苹果给其他两个同学,然后请全班说说分的方法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分苹果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他们都愿意来表现自己,当他们在大家的鼓励下获得成功时,学习的自信心就更足了。
四、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应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在这些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五、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任老师的情况是一种典型的过度焦虑。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焦虑可能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在没有明显的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过度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长期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现如今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产生焦虑情绪的情况也逐渐增多,所以教师的焦虑情绪应该得到关注,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去缓解乃至消除。其中,音乐疗法就是一种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的调节方法。
一、什么是音乐治疗
近年来,音乐治疗的治疗效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美国学校及音乐治疗协会开始注重对音乐治疗的应用,将其用于治疗学习障碍、情绪问题等多个方面。音乐治疗由美国华裔音乐治疗教授刘邦瑞在1979年传入中国。现阶段音乐治疗被广泛运用于学校和部分社区、企事业单位,且被证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好的疗效。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音乐治疗涉及心理学、音乐学、医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音乐治疗的定义及治疗方法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学者侧重音乐治疗的功能性,有的强调音乐治疗所采取的方式,有的则从音乐治疗所属领域来界定。学者Bruscia提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美国音乐治疗协会认为音乐治疗是指利用音乐的各种功效,达成治疗、康复个体身心健康的目的。村井靖儿在其研究中提出,音乐治疗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音乐,起到治疗各类身心疾病、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作用。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可以缓解压力和过度焦虑的有效手段,如今已逐步被公众所认识,并被广泛使用。事实证明,个人可以通过学习音乐治疗的一些简单技巧来缓解自身压力,调节情绪。
二、音乐治疗何以有效
音乐治疗之所以有良好效果,是有其生理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的。
1. 音乐治疗的生理学机制。
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在音乐作用下,人体的血液流动、脉搏振动、心率、呼吸频率、肌肉松弛度等生理指标都有显著的变化。从神经生理方面来看,音乐能激活神经活动,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促进分泌有益激素与多种酶。
音乐可作用于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负责管理内脏调节情绪反应,具有调节情绪反应和情绪体验的功能,所以边缘系统又被称作“情绪脑”。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回还与学习、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音乐作用于边缘系统,所以能对人的情绪和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音乐通过脑干网状结构影响神经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既有上行激活系统,又有下行抑制系统。音乐治疗既能刺激上行激活系统,保持一定唤醒水平,又能启动抑制系统,降低皮层兴奋水平,诱导进入休息睡眠状态。
2. 音乐治疗的物理学机制。
从物理学角度看,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机械波。音乐中含各种频率的声波,在人耳可以感知的20~20000 Hz声波频率范围内。当具有变化频率的声音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肠、肌肉、心脏、脑电波等会随之产生和谐共振,此时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器官的紊乱状态会随之改善,从而减轻病痛,促进恢复。
3. 音乐治疗的心理学机制。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可以产生独特的听觉表象。人的认识过程可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表象则是这两个阶段的中介,是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渡环节。富有变化的听觉表象易于影响人的认知模式,触发想象和联想。
音乐又是富有情感的,这种情感源于人类的情感。人对蕴含不同情感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欢快、舒缓的音乐易使人感到平静快乐,节奏较快较强的音乐易使人激动。审美移情说认为音乐具有审美的价值,音乐的旋律、音色变化和节奏节拍运动过程会引发种种情感体验。马斯洛在后期著作中提到人除了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外,还有审美需求,审美需求获得满足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有利于缓解压力。
三、如何应用音乐治疗
1. 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按照音乐接受、体验的方式,可以将音乐治疗分为三大类别,即聆听式、参与式、即兴创作式。
聆听式音乐治疗主要是指个体通过听音乐,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力量,从而实现共鸣,调节情绪情感,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该音乐治疗主要运用放松、音乐想象、音乐同步、音乐欣赏、音乐生理反馈、音乐共振、音乐感官刺激、音乐记忆等技巧。
参与式音乐治疗是指个体通过主动参与音乐作品演唱、乐器演奏、音乐心理剧、音乐创作等音乐活动,通过体验自身真实的情绪状态,达到调节身心的治疗目的。参与式音乐治疗主要强调个体全身心主动投入到音乐中,表现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获得心理调适。
即兴创作式音乐治疗是指个体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将内心的情绪体验通过音乐或乐器做自发式的即兴表现。它强调的是即兴表演,毫无掩饰的自我释放,其治疗原理类似于投射测验。但此种治疗方法需要治疗师和被治疗者都有较好的音乐素养。
2. 选择适宜的音乐曲目。
音乐曲目的选择是音乐介入心理治疗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心理症状选择适宜的曲目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针对情绪低落、悲观、缺乏主动性的抑郁状态,治疗开始阶段可选用和抑郁情绪对应的抑郁型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西贝柳斯的《忧郁圆舞曲》,让被治疗者在音乐中感受到此刻自己低沉、抑郁的情绪;然后播放旋律较为舒缓、平滑的乐曲,利用舒缓、轻松的音乐使心境逐步变得平和、宁静,如久石让的《菊次郎的夏天》、押尾光太郎吉他版《卡农》、古曲《春江花月夜》等曲目此时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最后可选择活跃、欢快的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第三交响曲》、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德彪西管弦乐曲《春天来了》、江南丝竹《欢乐歌》等,这些音乐曲调欢快,能够传达积极向上的力量,帮助被治疗者感受到欢乐和喜悦,使其较快走出抑郁、焦虑的情绪。
针对烦躁、失眠、紧张、恐惧的焦虑症状,可选用旋律悠扬平和、节奏平缓、力度偏弱且变化少的音乐。这个类型的音乐给人平静、安全的感受,具有镇静、舒缓心情的作用,如柴可夫斯基的《船歌》、肖邦的《F大调夜曲》等。
针对心理积压大量负面情绪的人,可选择旋律低沉、速度较慢、力度多为中等以下的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民乐《江河水》等乐曲。这些音乐可将内心的忧郁外泄,激发被治疗者的各种负性情绪体验,帮助其将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后,内心的积极的力量便会渐渐产生,这时使用积极、高昂、激发内心力量的音乐,如《彩云追月》、海顿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金蛇狂舞》等。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必备条件。实践也证明,当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就较强,他们就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向新的目标新的成绩前进的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又会形成向更高目标进取的内驱力,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不应面露焦虑,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可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心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优秀生的力量来帮助学困生学习,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通过学生帮学生,避免了学困生辅导时的紧张情绪,有时会收到比老师辅导更理想的效果。通过创设这样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心,同时,也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样,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一定会孕育出自信与创新的种子。
二、设计有弹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完成,使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数学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了乘法计算之后,可以安排如下的活动:某花店有若干种标明价格的鲜花,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题目,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5枝百合需要多少钱?20元钱可以配哪些花?三八节到了,你打算用30元钱给妈妈买怎样的一束花?等等。这样的设计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并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也进一步表现了他们各自的创造力,同时,自信心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挫折越多,自信心越弱。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既生动有趣,又蕴含新知,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分苹果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他们都愿意来表现自己,当他们在大家的鼓励下获得成功时,学习的自信心就更足了。
四、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应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在这些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五、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园心理剧 EQ教育
EQ(Educational Quotient)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于1991年首次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EQ又指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内容主要包括五大类:(一)自我意识;(二)人际沟通;(三)自我激励;(四)情绪控制;(五)挫折承受能力。
据研究,一个人的成功20%归因于智力因素,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而这80%的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就是EQ因素,EQ教育成为了当代人才发展教育最为迫切的主题。在大学生中开展EQ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从容应对变化与挫折,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意志坚强的合格人才是当今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要使EQ教育深入扎实,而非流于表面,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段,校园心理剧就是其中一种科学而又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
一、校园心理剧的科学内涵
校园心理剧是指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的形式来呈现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故事情境,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唤起参与者相应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参与者与观众受到启发教育的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法。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参与性、互动性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校园心理剧的团体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演员在舞台上借助戏剧化的舞台表演自我,把自身的或身边的典型心理问题:环境适应问题、生活自理能力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意识和评价问题、意志品质的问题等凸显出来,塑造真、善、美,破除假、恶、丑。其他参与者则分工合作,进行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舞台指导等不同的角色分工。校园心理剧的剧本制作、排练和演出等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进入角色,塑造鲜明的个性,接受各方面的锻炼与挑战,最终获得心理治疗,同时也完成大学生EQ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校园心理剧的五大教育环节实践教学大学生EQ教育的五大内容
(一)校园心理剧的自编自演环节,达成认知自我的EQ教育功效。
校园心理剧的剧本素材主要来源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心理剧的编剧创作到演员的排练演出,一般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因此从剧本的创作开始就必须在正面学生实际生活中各个细小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心理变化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把自身的经历或他人的亲身经历综合提炼,加入戏剧的元素,编写成具有舞台效应浅显易懂的心理剧本。
在剧中学生借助角色的力量把平时没有勇气表达的一些真实想法,或者积聚在心里找不到合理途径表达的困惑与矛盾,一次性在舞台上宣泄出来。通过“自己演,演自己”的方式正确认识隐藏在心中的另一个真实的自我,让许多在自我认识出现错位的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式,也让很多还在彷徨的学生找到方向,确立自我意识,明确理想信念。
(二)校园心理剧中经验式尝试环节,帮助积累人际交往的成功经验。
大学校园是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生的成长过程容易受朋辈群体的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科目。校园心理剧为学生创造与周围同学沟通、交往的机会,通过参与者相互合作,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也为学生提供真诚交流、共享快乐、善于合作的亲自实践,从理论与实践中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式尝试,在表演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人合作。特别为一些在人际交往上存在障碍,有自卑心理不愿或不会与人沟通交流的学生提供安全的尝试模式,成功融入快乐交往的氛围,帮助他们积累人际交往的成功经验。
(三)校园心理剧的分享与审视环节,促成自我激励的情感需求。
在分享与审视的环节中,学生用心体会剧本材料的筛选编排、剧目的排练与演出、总结分享等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校园心理剧全体成员通力合作的结果,每一个过程都反映了全体成员共同的智慧结晶,每一个过程都是全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创造过程。因此,校园心理剧的分享环节本身就是一个自我肯定、相互激励的过程。
此外,在分享与审视时,学生会发现自己与角色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自己在演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借助角色进行了情感的宣泄,并通过对角色与自我的反省后,重新审视自我,在总结整合的基础上,肯定自我、激励自我。
(四)校园心理剧的情感宣泄环节,学会情绪、情感的疏导与调适。
当代大学生因所处环境简单、心理不够成熟,遇到挫折或困境时常常把握不了自己,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而校园心理剧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及时宣泄不良情绪的平台。参与者借助各个角色的配合,很容易受到剧情的感染而进入状态,通过自然的个性表情、行为、语言将各类不良心理情绪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参与者自身具有的类似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症结也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情感宣泄与角色的互换过程,诱发参与者产生对自我情绪的认知与理解,主动进入自主学习的探索模式中,尝试改变自我,趋向理性与成熟。
其次,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类不良心理情绪,以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焦虑、恐惧等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学生冷静地思考自身问题,同时学会对自我情感的自我调试、自我疏导、自我宣泄,以及对他人情感的理解与尊重。
(五)校园心理剧的情景再现环节,增强承受压力、挫折的能力。
所谓挫折的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人能承受环境的压力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现在“80后”、“90后”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父母亲的保护与溺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极易缺乏主见,遇见挫折的时候无力承受,因压力与挫折而选择逃避甚至自杀的案例屡屡发生。校园心理剧就是以这些典型的案例为背景,把这些惨痛的教训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让学生意识到心理不平衡、不健康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教育学生学会容忍,缓解压力,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
三、校园心理剧对大学生EQ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校园心理剧使大学生EQ教育寓教于乐、全员参与。
校园心理剧在EQ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的戏剧艺术表现形式,将EQ教育的内容形象生动地传输给学生,使他们易于接受。校园心理剧不同于普通EQ教学的枯燥说教,避免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校园心理剧中,或是催人泪下、或是发人深省、或是喜庆搞笑的故事情节替代了抽象的概念、呆板的“唠叨”,无论是舞台演员、工作人员,还是观众、指导老师,都能很好地置身于整个剧情氛围中,主动把参与EQ教育转变为快乐的自我教育。
通过校园心理剧进行的EQ教育,没有课本知识的限制,只要是校园内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就可以作为剧本素材。IQ低或高的学生,只要愿意,就可以作为校园心理剧的演员或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要求与限制。此外,演员与观众的分享与互动都真正来自双方的心灵交流,因此全员的关系更为密切,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二)校园心理剧防止大学生对典型心理问题的掩饰倾向,健全、完善了大学生的人格。
人的情感是隐秘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而学生面对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恋爱、就业压力的问题时总有一些问题,对他们来讲是难以启齿的,尤其面对心理辅导老师时,总会感觉到暴露了隐私或缺点而不安,进而不愿意吐露真正的心结而尽力掩饰自己。然而校园心理剧整个创作的过程都是开放式的,演员在排练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改、丰富、完善和创新,学生很容易放松心情,卸下掩饰,借助角色表达很多隐匿的心理问题。因此校园心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表情、语言、动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自身原有的很多问题。
通过校园心理剧所反映出来的诸多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很清晰判断出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缓解学生的压力,最终培养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意志坚强的合格人才。同时这种反映心理问题的投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会感觉到不安或恐惧,学生普遍容易接受此类治疗与教育方法。
(三)校园心理剧为大学生提供了塑造良好行为的平台。
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城市化进程,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交往与合作所造成的影响,许多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校园心理剧是一个团队互动的表演过程。在剧中,角色与角色之间是一个多维人际互动的关系,表现出各种人际关系与多种行为反应。学生通过表演的过程可以充分体验被人不尊重、不理解而获得的触动,以及被人认同、接纳所获得的愉悦,这些行为反应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对自己、他人,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如何正确理解他人、如何主动接纳他人,从而进一步审视自我、评价自我、改善自我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胡艳玲.校园心理剧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
【关键词】调节心情;人脸表情识别;环境心理学;环境监测
1.目的意义
现代人的生活圈被禁锢在了不断拔起的水泥森林的狭小空间内,面对的是恒定式的白色砖墙和扎眼的沥青马路,耳朵里塞满了嘈杂的汽笛和浮躁的鼠标键盘声。身心俱疲的我们需要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居室现状的革新,与其说把城市环境夷平重新建设,远不如直接改善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居室环境来得易行有效,这就是我设计这个居室心情调节系统的直接目的。
我设计研发的居室心情调节系统的诞生将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作为居室环境变化的心情调节方案,其设计本身不光具有环境心理学的内涵,更是居室设计美学的延伸,其实际意义在于设计一套可以随时按指令集命令或主观意愿更换居室装饰环境的智能图形投影系统。在智能选取或输出可选列表时,就可以随时像更换手机壁纸一样更换房间内的装饰背景和图案,这套系统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又将增色不少。
另一方面,这个系统可以基本应用于小型家庭的装饰变换,这样不仅可以给很多家庭节省下来大量的装修费用,更能让使用者体验到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装饰。而完成这一系列的变换,仅需让摄像头拍一张照片或轻触按键。
在节省部分高昂装修费用的同时,我们也远离了频繁接触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这样通过投射影像来改变环境背景的装饰方式在选择上的可塑性和二次利用价值都是固化的家居背景图案和材料无法比拟的。
娱乐性体现在随心情和天气变换的背景图案上,年轻人不喜欢一成不变而崇尚个性,在开放图案和背景音乐的数据库给用户的情况下,用户自行选择的余地和可操作性以及可玩性都将是设计的亮点,这也肯定会受到学生群体和年轻白领的大力追捧。实现“研究成果能够体现很好的专业技术的综合性或具有很好的可视化效果,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感性反响。”
实用性体现在可以借助虚拟数据平台实现超大容量随时随地装载能改善心情的装饰方案,摒弃了费财费力的实体装修,几乎实现几乎零成本,零周期和零污染。而且,改善心情对于人的意义更是无法简单估量的,这更将大幅改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满足“成果一旦得到应用会产生现实的实用价值或社会效益。其影响面至少在一个局部产生效应。”
经济性体现在改装的硬件投入大多可由现有的家居设备来实现,比如背景音乐可以由家庭影院外接已由电脑智能控制的数字转盘来启动并播放。而且多维影音控制都可以在软件层面上给予很大的帮助。包括只需特定的几台投影设备即将实现背景图案的变化,都是以极低的成本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再考虑与心情结合的一体化影音效果更能修身养性,满足“研究成果得到应用后的性价比高,经济效益好。”
2.系统实施技术路线
系统技术路线图见图1。
(1)输出捕获图像;
(2)综合分析处理加权人脸心情参数和加权环境心情参数;
(3)分析计算适合改善人心情的居室环境改变方案组;
(4)处理上级指令并调用影音数据库,输出配置方案;
(5)执行配置方案,投影图像并播放背景音乐。
首先,参与对象处于可采集影像的区域范围内时,系统将通过影像采集技术获取人脸图样并输入下一级影像处理单元进行人脸影像的分析,再应用人脸表情识别技术抓取特征表情细节,分析得出这些特征值所呈现出的相应表情参数Score—1(对表情呈现出的心情状况给出智能的评分),以此表征一个代表人物心情状况的参数按照预定的算法计算得出加权人脸心情参数Score—1 plus。在进行人脸表情影像采集及分析过程的同时,系统也将进行居室内环境参数的分析计算,其过程开始于系统通过其内的光强C1、温度C2、湿度C3和大气压C4等传感器感知输出各环境参量至下一级加权运算组件,在这一级运算中各参量将遵循预定的算法处理C1、C2、C3和C4数值得出加权环境心情参数Score—2 Plus。在同时得到加权人脸心情参数Score—1 plus和加权环境心情参数Score—2 Plus后,系统将会执行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选择法则,分析计算后综合得出适合改善人心情的居室环境改变方案组。之后将调用影音数据库来具体化方案组的可备选的图像和音乐,通过投影仪组件和音响系统等输出设备来实现从视觉和听觉多重方面对人体心情的改善:投影仪将在墙体和预设区域投影出从方案组中随机选取的改善心情的图像,音响系统将遵循方案组的随机选择播放有助于改善心情的北京音乐。为了避免系统的选择因为个别对象的自身原因而产生对影像或音乐的不适应性,可通过对象自选或提供更换选择等方式来调整输出方案。
3.系统技术关键
3.1 人脸表情识别程序模块
程序采用Gabor变换与Visual Studio提供的关于位图的DIB支持来实现表情特征提取和表情分类算法。其中Gabor变换是短时Fourier变换中当窗函数取为高斯函数时的一种特殊情况,本质实际上还是对二维图像求卷积。而由于其属于加窗Fourier变换,Gabor函数可以在频域不同尺度、不同方向上提取相关的特征。另外,Gabor函数与人眼的生物作用相仿,所以经常用作纹理识别上,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图像处理方面,采用VC++(Visual Studio中包含)提供的自定义类CDib处理数字图像,设计一个设备无关类CDib,里边封装了DIB位图处理所需要的基本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目前已完成对已有数据库内表情的准确识别,7中种可识别表情分别是愉快、厌恶、愤怒、害怕、悲伤、震惊、中性。
可采用VS2008开发环境,MFC来实现界面。在运行软件之前先要完成模板初始化的工作,然后打开要进行处理的图片,即可进行表情识别。目前能进行识别的表情有愉快、厌恶、愤怒、害怕、悲伤、震惊、中性。系统总框图如图2所示。
(1)类图设计
设计的基本DIB类图如图3。
(2)目前调试好的模块的框图
DIB处理模块如图4。
(3)初始化模块
初始化模块:如图5。
3.2 音频流解决方案
基于对系统要求的考虑,音频流作为前承系统输入的心情及天气数据,中接处理分析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并担当最终执行方案及数据流在硬件处理上的输出终端的一路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根据系统的特性和需求来特别设计制作的。出于对诸如空间外壳材料及构造对音响系统箱体设计和落位的影响、PC端中心处理平台数据交换接口的统一和并用、PC平台音频模拟通道干扰及机内系统资源分配导致的预处理时延等因素的细致考量,可通过多方探索和深入研究,最终讨论决定将并行实行两套预定的音频流解决方案,并在系统各组件协同工作的整合阶段,根据中心算法的大框架下整合接口和资源的需求,择优选取将在后期重点采用的音频流解决方案。
现先介绍下这两组预定的音频流解决方案:(注:“—>”符号表示执行信息流方向和通过各级硬件的数据流方向。)
方案一:中心算法给出心情调节方案—>提取音频方案信息—>基于播放软件FOOBAR2000载入音频方案(软件中已加有自行编写的DSP组件、输出预处理方案和音效优化代码)—>PCI外置声卡(或火线外置声卡,再或者USB外置声卡)的双路模拟口输出(两组)—>功放前级—>功放后级—>定制扬声器(两路协同放音)。
方案二:中心算法给出心情调节方案—>提取音频方案信息—>基于播放软件FOOBAR2000载入音频方案(软件中已加有自行编写的DSP组件、输出预处理方案和音效优化代码)—>作数模转换的音频解码器的模拟口输出—>多路模拟声分路预放大设备(可以在功放前级端实现,也可以在定制的AV分路放大模块端实现)—>功放后级—>定制扬声器(两路协同放音)。
出于对系统整合阶段将面临的软硬件端都要分别统一接口以及PC系统资源分配对于数字或模拟音频信号输出效果的影像等情况的考虑,我给出的这两种音频解决方案都各自侧重及偏向于各自适合的系统整合方案。
这两种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家庭影院中的音频解决方案都有着几点创新性设计和优化性定制理念,以下将依照数据流和执行信息流方向并分各模块组件对创新性设计和优化性定制理念进行说明。
对于我用PC端作为音源的音频流方案的核心创新思想,一言以蔽之即是:在PC端即处理AV信号的分离并在播放软件端就预设好对于输出信号的操作和处理,在声音输出端(扬声器组)做自适应的校音(对扬声器箱体及分频器等做定制设计)。
这样一来,就从传统PC端家庭影院方案中创新并独立出音频流,在PC内部时钟能做好音频和视频的同步和异步这一点不同于其他流媒体(如DVD,HDDVD和蓝光DVD等影音媒体硬载)的优势上,能将音频流独立于视频流做数字解码和模拟放大,是对于音频效果在音源端的极大解放,能达到更加优秀的音效素质。在音频解码器这级上,排除了机内板载声卡、内置声卡和合并功放等形式,将DAC模块定位由外置声卡或独立的数模转换器担当,这样由板载卡或内置卡带来的机内干扰及屏蔽问题就不会再是问题,而且合并功放不独立的前后级将带给后面难以多路输入输出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无论最终系统中采用何种多路放大处理方案,都将视频流隔绝在了整个声音处理的解码放大过程中。当然,原本音频的放大设备——AV功放(将视频流和音频流合并式放大的装置)也有音效和复路的特色功能,这些都将在PC端的音频播放软件FOOBAR2000上进行自行编写代码来进行预设音效、DSP设置和音效优化等操作来实现更好的原先由AV功放实现并强调了的声道隔离度、延迟时间范围、各种声场模式(DSP系统、家用THX系统,杜比AC—3系统)等指标参数,并独立于AV功放多出的会影响声音质量的有关视频部分的操作和功用。
方案中有别于传统PC联袂AV功放的独立式设计和更加融合PC端软件层面的处理方式,将带来如下的声音改善。
最自然的声音才能不会对的处理方案更加趋近于Hi—Fi,即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高度保真,这将尽量要求音响设备在重放过程中,对声音信号各项指标不失真地放大、处理,辅以微妙的音乐风格理解带来的声音染色,实现对音乐重放的听觉享受;如今主流PC端视音重现都AV功放(更低级别的多媒体音箱并不需要考虑,毕竟低级别的多媒体音箱并没沿袭有源音箱高保真的特性,反而以适应影像的混响和易用性等有悖良好声音特性的特点作为设计初衷),是汇集了音频和视频两种信号处理的视听放大器,强调的是声场的混响和氛围,现在是家庭影院的主力放大设备。二者在技术指标、声场氛围不同、放音声道数目、输入输出接口类型及数目和电路设计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谈及差距,AV功放对声音的劣化又是显而易见的。
(1)AV功放在播放大信号声源时动态范围不佳和瞬态拖沓,底气不足;音频流将使单独解码和放大,动态和频响处理更从容。
AV放大器在双声道状态下的输出功率比在四声道及以上状态下的输出功率大,因为功率的重分配将导致电压摆幅和电流摆幅的减小。当重放大动态范围的音乐时,本来音频输出功率就不够足的AV功放则将明显力不从心。这是因为AV功放的总功率消耗大,电源功率储量不富余,而系统下的功放后级将是单独的电源和变压设备,能足够满足音频信号的放大,如果有更高要求甚至可以大三芯平衡输入输出,这样处理大瞬态和大动态范围的音乐将更加从容不迫。
(2)AV功放走线多将带来更多的干扰和更复杂的屏蔽处理模块;而放大模块是单对同类型接口的输入和输出,不需要走线和飞线,布线的优势将体现在屏蔽方面。
AV放大器设置多种视频、音频端口,接入多组音频、视频信号源,造成信号走线多而杂,极易造成信号的相互干扰。尤其是分布电容的存在,对高音频及其谐波的影响最大,使优质信号源原有的丰富高频分量受到衰减或干扰,使听者领略不到高保真的效果。
(3)传统多媒体显示的多界面也会干扰音质。整合了视频界面和音频界面的传统面板注重方便的多功能操作,面板上设有大型荧光显示器,使操作直观生动,但荧光屏用低压交流灯丝加热,在脉冲信号的驱动下进行字符显示,将对周围辐射出许多电磁干扰,将对各放大器件的工作产生影响。
基于上述多个层面的考虑,开始时可分别在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分别设计、施行并完善相应的模块,已完成的分部件测试向项目组成员预示了这俩组音频流方案将会达到最终预期的效果。
4.调节心情系统的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投影仪的性能提升,室内投影影像将达到媲美真实装饰的效果;多媒体集成一体化将实现影像和声音的无缝操作,并使用更高清和高保真的影音体验增强系统的用户体验;识别和传感技术的发展将更大化实现系统的效能;更多关注于调整人心情的方法将加入到系统当中,使系统的执行效果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