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河长制考核制度

河长制考核制度

时间:2023-10-05 15:5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河长制考核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河长制考核制度

第1篇

一 、基本情况

我镇范围内共有一条市级河流、七条镇级河流。其中市级河流郁江又称后江河,在我镇范围内全长约12km。上游接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长顺村,下游接石榴乡、联合乡。流经连湖镇7个村、社区。河流经过我镇场镇范围,是我镇唯一一条市级河流。七条镇级河流分布在七个村社区,均为溪沟,最终汇入到郁江。

二、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全面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镇、村二级“河长”为主的“河长制”工作体系,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总河长,各副职领导为镇级河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村河长的组织体系,下设镇河长办处理日常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先后研究下发了《连湖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连湖镇“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连湖镇河长制工作制度》、《连湖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完成了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的编制。对各级河长、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确立了由河长牵头召集河长制工作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河流保护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河流保护管理工作的沟通与协调,定期工作信息,通报典型事例,对河流保护管理重要事项进行督办。针对溪沟治理,我镇增加了公益性岗位、生态保洁员数量,对其负责区域进行划片,各自负责所辖区域溪沟环境卫生,确保管护无死角,严格落实责任,实行长效考核制度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工作推进氛围。结合“世界水日”、“环保宣传日”,充分利用标语、传单、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了“绿化大地、保护郁江”植树造林、乌江流域清洁行动、清四乱专项行动、长江经济带河流固体废物排查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了重庆市河长制一号令,切实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和积极性和责任感,为河长制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完成了郁江七个村、社区河长制公示牌的安装验收工作,让河长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大执法监管,抓牢工作推进手段。加强各级河长巡河力度,明确要求镇级河长每月不少于一次巡河,村级河长每周不少于一次巡河。共查处关闭了乐地社区、多家村两家非法采砂场,有效禁止了河道采砂行为,搬迁关闭了一家郁江沿岸养殖场,防止了养殖污水进入郁江。有力地推动了我镇郁江河道健康发展,维护了我镇正常水事秩序及水生态环境。针对重庆市河长制审计反馈问题,完成了黔石高速连湖隧道渣场、路基渣场的挡墙、排水渠道整改以及多家村榨房沟堆积在郁江河岸的渣土进行清理。

 

三、发现的新问题与下一步工作重点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河长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1、黔石高速连湖隧道渣场、路基渣场完成整改销号后,在多次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连湖隧道渣场渠道修建长度不够,暴雨冲刷下将原有道路冲毁,路基渣场排水渠被冲毁,导致又有部分渣土被冲积到郁江河岸,我镇已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黔石高速中铁二十局四公司进行整改2、连湖镇二环路修建因入口处需经郁江支流白水沟,施工单位将大量弃土堆积在河沟中,未及时处理,已多次上报主要领导,要求施工单位尽快完成工程建设,保证河道畅通3、连湖镇场镇污水管网不足,由于近几年场镇发展较快,场镇阔容,但污水管网未及时跟上,导致部分污水未得到及时处理,我镇已积极申报项目,抓紧污水管网项目早日完工。

下一步,我们将按上级的要求,明确目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河长制”工作

一是继续督促中铁二十局四公司完成渣场整改,防止恶劣天气等影响再次出现排水渠道损毁,渣土入河的问题。

二是建设增加污水管网覆盖,将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场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杜绝场镇生活污水排入郁江。

第2篇

李彬

2014年教师年度考核已尘埃落定,评选出来的年度优秀教师名副其实,众望所归。回想起来,我校中小学整合以来,年度考核一直困扰着领导和教师,争论焦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职务加分中领导部分分值加多少、不任课的领导教学成绩如何界定;二是班主任与科任加分差多少;三是荣誉证书真假难辨,一般领导通过各种关系获得的证书多;四是收费的和得到稿费的加分是否一样;五是所有证书验证真伪由哪位领导把关。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造成的后果就是学校领导跻身年度优秀人数居多,教师非常不服气,一线教师累死累活一学年,还不如领导的几个证书。于是,教绞尽脑汁得证书,发论文,学校出现了“无证不工作”的情况。尽管年年高喊“公平、公正、公开”,但不公依然如故,领导与老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明争暗斗,关系紧张,内耗严重。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两年来,我在摸索中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走一条让“三公”激活学校制度的生命力之路,体会颇深。

一、公平是关键,激活制度的公信力

学校各项制度为学校工作顺利完成保驾护航,有公信力的制度是公平的前提。一个制度的诞生总是伴随众多问题的出现,最后总是以解决问题为宗旨,这一过程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大家认可,有公信力。我校针对荣誉证书泛滥的情况,决定出台《罗通山镇学校荣誉证书管理制度》。该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部门的荣誉证书可加分,各级政府综合类、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证书加分有所侧重,还有日常证书如何管理。通过对近几年荣誉证书归类统计,各级各类证书认定无可厚非,明确提出的是含金量不高的教科所发放的证书加分要下调。经过几次征求意见,召开教代会通过,我校的这一制度落地了。在实践中,我校规定凡是上级部门所发荣誉证书,属于业务类的由分管领导签字(中层领导获荣誉证书必须由校长签字),综合类的由校长签字,所有证书都要复印存档。如此,年度考核时,无须向教师索要证书,假证书无机可乘。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制度的公信力就是对制度树立权威、坚定信仰、巩固尊崇,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无特权。

二、公正是保障,激活制度的执行力

公平竞争,公正是保障,制度只有落实才会发挥效力。一个好的制度要在执行时不掺入杂质和人情。进行年度考核和评选先进时,必须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制度,开展讨论,无异议后再进入下一步考核程序。如此以制度说话,做实制度,即便考核结果出现了零点几分的误差也心悦诚服。考核要做到公正,还要注意制度的完善和更新,让制度为教师公平服务,而不是为某个人设定。制度的执行力,公正的彰显,作为校长一定要敢于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正,谁敢践踏制度,谁就会受到制度的惩罚。让谁来执行制度,校长必须把关。我校教师年度考核个人积分项目,都是由校长亲自审核,每个教师个的人积分表校长审核后都要签字,任何老师对积分有疑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至于其他教学成绩分值部分,我校规定一般领导得全体教师教学成绩的平均分,教学领导得全体教师前三分之一的平均分。尽管领导部分教学成绩分值一直差强人意,但公正一天天正向我们走来。

三、公开是监督,激活制度的约束力

公平、公正的检验方式就是公开。每一项考核都要经得起亮相,敢见人,要敢晒阳光,不怕人,如此,制度的约束力就会显现出来。公开形式多种多样,有张榜公示,有信息,还有口头宣布。公开绝不是最后一道程序,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其实公开是一面镜子,从领导到教师要学会照镜子:把自己当别人,领导制定制度时要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别人当自己,完善制度时就会更加人性化,把别人的处境和困难当成自己的处境和困难,推人及己;把别人当别人,执行制度时就会尊重别人,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以己为中心;把自己当自己时,反省制度,就会认准自己的角色权限,自警自重,不搞家长制。

总之,“三公”不是制度的外衣,它是制度的精髓。只要制度的执行力注入了“三公”的基因,就会迸发勃勃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吉林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节水型灌区标准(试行)》为依据,以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为重点,坚持全民参与和强化部门、乡镇、灌区职责相结合,着力理顺体制机制,强化科学管理,加大有效投入,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努力构建节水型灌区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目标

2012年4月底前创建成“省节水型灌区”,2012年底前创建成“国家节水型灌区”。

三、实施范围

在船行灌区(包括区南蔡乡、埠子镇、罗圩乡、陈集镇、龙河镇、洋北乡和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范围内开展。

四、创建指标

根据《省节水型灌区标准(试行)》,结合我区实际,创建“节水型灌区”主要指标如下。

(一)技术指标(5项)。

1、灌溉水利用系数≥0.52;

2、渠系水利用系数≥0.58;

3、水分生产率>1.2公斤/立方米;

4、用水计量率:灌区干渠渠首全部安装计量设施;

5、节水灌溉工程控制率≥45%;

(二)基础管理指标(6项)。

1、组织建设。成立灌区专职管理机构,灌区内节水管理网络健全,有专职节水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加强灌区用水管理,成立用水户协会;重视节水投入,积极开展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技术,节水成效显著。

2、计划用水。制定灌区节水长远规划,同时向基层用水单位下达年度用水计划。

3、制度建设。有严格的灌区用水制度,推行计量用水,按规定收缴水费,取消各种福利用水;用水原始记录齐全,统计台帐数据准确可靠;管理机构掌握灌区用水情况,有完整的灌区供排水渠道分布图以及用水设施和计量设施分布图;定期巡回检查,有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无大水漫灌等浪费水现象。

4、节水设施。定期进行渠道清淤,拆除坝埂,沟通水系,渠道标准达标;泵站维护运行良好,装机效率高,泵房及周围环境整洁;灌溉设备采用国家认定的节水型设备;各种用水设施定期维护,运行正常,计量设施完好。

5、节水宣传。经常开展节水宣传,灌区内有节水宣传标语、标识,节水氛围浓厚;灌区管理单位积极推广和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职工和灌区内群众熟练掌握节水常识。

(三)鼓励性指标(1项)。

灌区用水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节奖超罚;建立灌区用水自动监控系统,支渠计量设施安装率超过50%以上。

五、创建工作及分工

(一)基础工作。

1、基础数据测量普查工作。按照水田、旱田、经济作物(蔬菜大棚)和沟、渠、闸、站等进行分类测量、调查。统计灌区内各类农作物布局及面积;统计农田灌溉性质;各类建筑物座数、完好情况和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情况。测量普查工作委托专业机构,以村民小组为单元进行普查,农作物面积由组分解到户,普查成果制成图表,录入灌区信息化数据库。

2、加快灌区节水工程实施,保证节水灌溉工程控制率在45%以上。

3、测算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水分生产率等指标,建立灌区改造效益评价体系并组织实施。

4、进行灌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数据库,逐步建立灌区用水自动监控系统,支渠计量设施安装率超过50%以上。

上述基础工作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各乡镇积极配合,确保基础工作扎实有效,调查数据真实详细。

(二)灌区用水管理。

1、实行计划用水,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灌区管理所根据灌溉面积和定额,制定并按乡镇下达年度供水计划,灌区管理所和各乡镇严格执行供水计划,严禁无序供水。

2、加强灌溉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以支渠为单位,实行轮灌制度。灌区管理所负责干、支渠的用水调度,各乡镇负责斗、农、毛渠的用水调度。灌区管理所和各乡镇、村、组均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各自渠道用水调度工作,保证合理调度,节约用水,严禁发生争水、抢水、跑水、漏水、无序用水、大水漫灌等各种浪费水资源行为。

3、区水务局负责分步安装计量设施,推行计量用水。

(三)灌区工程管理。

1、确权划界,明确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灌区渠系工程分为干、支、斗、农、毛五级固定式渠道,根据《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区水利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现将灌区内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予以明确:干、支渠背水坡坡脚外五米以内滩地、堤防、水域等;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背水坡坡脚外10米内滩地、堤防、水域等;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水域、滩地及河口两侧10米。各乡镇和国土等相关部门要配合水务部门做好灌区范围内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违法施工、种植、养殖、葬坟、扒口、取土、堆放物料、倾倒垃圾等随意侵占和毁坏水利工程设施、破坏沟渠及沿线建筑物行为。

2、明确职责,加强管理。船行灌区干、支渠工程由国家投资兴建,产权归国家所有,由灌区管理所负责管理、使用和经营,并对水利工程资产负有保值增值责任。灌区管理所在每年供水结束后要对干、支渠沿线建筑物进行排查登记,在次年放水之前给予保养、维修。灌区斗渠及斗渠级以下建筑物由各乡镇负责排查、登记、保养、维修。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河湖长制要求,各乡镇要加强辖区内沟河、渠道管理工作,定期进行集中清理、疏浚,保证沟渠畅通,排灌顺畅,水面清洁无污染,沟渠内及堤防、滩面上无耕种、破坏、占用等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流速和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区水务局作为水利工程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督查考核工作。

(四)灌区运营管理。

1、区水务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灌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主动会同区人事部门对船行灌区管理所重新进行定性、定编。要通过严格的定性、定编,按需设岗,按岗聘人,推行竞争上岗制度,优化结构,建立能力素质强、技术水平高的精干管理队伍,切实解决船行灌区管理所冗员和高龄化、年轻工作人员缺乏等突出问题。

2、强化水费收缴,促进节约用水。在目前农业灌溉用水尚不能完全逐级计量收费的情况下,可参照乡镇总用水量(加适当的渗漏损失)和灌溉亩数计算出亩灌溉用水量,合理定价,并经物价部门核准后,以亩计收。水费收缴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一征收,各乡镇凭灌区管理所提供的专用发票收费,由灌区管理所与各乡镇进行统一结算。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11月):动员部署阶段。开展前期调研,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召开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成立区创建节水型灌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调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节水型灌区创建的日常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营造全社会参与争创节水型城市的氛围。

第二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1月):组织实施阶段。各责任单位应按照意见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省考核标准的要求。其中,土地面积及水工程测量普查工作要在2011年1月底前完成,为其它创建工作的开展及时提供基础数据。相关乡镇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普查工作,明确一名副乡(镇)长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普查成果详实可信。测量普查工作可先选取一个村进行试点,在试点、完善的基础上全面展开。

第三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初审验收阶段。区政府邀请省、市专家组对我区创建省节水型灌区进行咨询、评估,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整改和提高。

第四阶段(2012年1月—4月):申报省验收阶段。整理、完善申报材料,于2012年4月30日前上报省主管部门。

第五阶段(2012年5月):省正式验收阶段。迎接省考核组对我区创建省节水型灌区工作的考核验收。

第六阶段(2012年6月底前):申报国家验收阶段。对照国家节水型灌区验收标准,进一步整理、完善申报材料,于2012年6月31日前上报国家主管部门。区政府成立专门迎检工作领导小组,迎接国家考核组对我区创建国家节水型灌区工作的考核验收。

七、保障措施

创建节水型灌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船行灌区创建“节水型灌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副区长穆海兵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区委常委、水务局长胡元明同志和副区长赵赛花同志担任,成员由区监察局、水务局和相关乡镇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督查室。各乡镇要求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项投入制度,财政在每年的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区水务局从项目中争取部分资金,专项用于保障各项创建工作正常开展。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节水型灌区创建工作,保障节水型灌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第4篇

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水环境支撑能力

1、全面实施清河行动计划。完成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黄山港5.1公里整治,启动洛塘河(大道-绵长港)整治前期工作。实施新一轮镇村河道整治,计划完成整治镇村河道230公里力争271公里,完成标准化河道整治20公里力争26公里,同时推进农村池塘整治工作。结合“三清两绿”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河道“绿道”建设,计划实施镇村河道绿化40公里力争48.5公里。完成调活水体技术方案和各镇重要区域水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时结合城市规划区水域详规的编制工作,着手“小河变大河、死河变活河”的治理探索。

2、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鹃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引水河道建设,全面实施库区土方开挖,力争湖线基本成型。加大扩大南排工程对上沟通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尽力促成项目可研早获批,工程早推进。做好尖山围垦三期项目纳入钱塘江尖山河口段综合治理课题的跟踪工作。

3、扎实开展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田水利设施灌排配套渠系建设,畅通水利设施“神经末梢”,计划改造泵房27座,更新机泵35台,衬砌渠道131公里,改建渡槽8座、水闸12座、排涝站点12座,新增机泵19台。继续推进圩区整治工程,重点实施周王庙镇星火、博儒、长春圩区,盐官镇郭店圩区,斜桥镇斜西圩区和许村曹家河等6个圩区,计划完成市下达圩区整治任务2.66万亩力争3.22万亩。

4、基本完成水利普查工作。紧跟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步伐,重点完成普查表填写和录入,做好上级普查机构对我市普查成果的审核意见的修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水利普查工作任务,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1、未雨绸缪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全市防汛大检查,突出抓好各类防汛安全隐患整改。深化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机制建设,加强防汛体系动态管理,巩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成果。认真修订完善市级“三防”预案,指导和督促各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修编完善各类“三防”和应急度汛方案,组织开展防汛防台专项应急演练。实施防汛会商系统升级改造,启动防汛信息平台建设,配合市水利局做好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2、不折不扣抓好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防”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实施Ⅲ等水准高程复核、水雨情监测站基准校核,完善全市Ⅲ等高程网点数据。加强地方海塘养护管理,完成盐仓海塘后坡排水工程,启动丁坝加固工程建设。实施水文巡测站点建设,增加盐官潮位遥测站测井设施;认真做好水文资料整编、汛期水文预报测报、硖石站异地新建前期准备和全市19个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断面的取样测流和送样等工作。实施上塘河流域翻水管理站业务用房工程,认真做好上塘河流域防洪排涝调度工作,确保上塘河流域的防洪安全;积极做好上塘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工作,实行经常性翻水换水,保障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水上交通的需要。

3、全力以赴开展灾害防御工作。抓好各类防汛设施的维护、保养、维修工作,确保处于良好的待运行状态。汛期加强防汛值班,及时雨情、水情和台汛动态,当好“三防”工作参谋。结合“防灾减灾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加大洪涝台旱灾害防治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以“不死人、少损失”为原则,全力应对洪涝台旱灾害的侵袭,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三、加强水行政执法管理,持续提高水资源承载功能

1、加大水行政执法管理力度。结合3.22水法宣传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贯彻水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水法制意识。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切实抓好取水许可管理;加强地表地下水资源保护,抓好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保留深井长效管理,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取水实时监测系统平台,加大对取水大户监控力度,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加强与取水户、银行等多方沟通和合作,扩大“银行电子扣费”覆盖面,提高水政“两费”征收率。开展水保专项执法行动,启动《市水土保持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水事违法案件,依法维护全市正常水事秩序和水利工程完好。

2、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常态化检查和百分制评分的考核机制,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招标诚信体系创建、项目评标专家库管理、水利招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工作。时刻紧绷安全生产之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安全防范工作检查,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安全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考核制度,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财产安全、人员安全。

3、积极探索推行河道管理新机制。结合“四位一体”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和水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河道管理新型责任模式,做好“河长制”管理方案编制相关基础工作,全面落实河道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责任制。结合数字城管运行机制,加强市级河道工程设施巡查管理,及时做好市区城防河道工程设施维护和白漾翻水站运行管理工作。

四、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努力推进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以“潮乡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水利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创先争优活动与水利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进一步深化“两优三服务”活动,继续牵头做好结对村长安镇德丰村帮扶活动,为结对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扶持;继续牵头做好与南关厢社区的共建活动,落实社区共建经费,不断把共建工作引向深入。深入开展“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三民”走村进企入户活动,建立常态化为民服务机制,努力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5篇

关键词:劳动分工;管理学;适度分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1-0063-05

管理学的产生离不开劳动分工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劳动分工理论直接促成了管理学的诞生,极大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科学合理的分工能够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但在现实管理过程中由于对劳动分工理论应用不当,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过度的劳动分工,致使管理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如,分工过细会增加劳动成本、降低工人和企业的应变能力、导致利益分配不公等,最终违背了劳动分工理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因此,正确认识劳动分工理论内涵及其在管理学中的应用,把劳动分工理论和管理学结合起来探讨科学分工管理问题,对于促进管理科学化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主要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出发,细致梳理其劳动分工理论及其在管理中应用的思想,辨析管理中不合理分工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相应提出解决办法。

一、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起源这样论述:“给人类带来许许多多好处的劳动分工并不是源于一个什么能预见到分工将能带来普遍富裕的人类智慧的产物,它是人类天性中的一种倾向的必然结果,尽管这个过程是缓慢而渐进的。当然人类天性中的这种倾向并没有预见到会有如此之大的实用性。这种倾向就是要求物物交换,以物易物,相互交易。”[1](p.13)他认为人类分工不是源于禀赋的差异,恰恰相反,人类从事不同职业是分工的结果。人类由于分工获得了好处,反过来又促进了进一步的分工。

亚当•斯密论述了分工的优势。他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提高,使社会经济得以进步。分工之所以出效率或者说分工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工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熟练程度;第二,分工节省了生产劳动者因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第三,分工促使大量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问世,从而使一个人能干许多人的活[1](p.19)。马克思也认为劳动分工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他指出,劳动分工这种生产方式的存在是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它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应该有合理的限度,分工程度要与市场的大小相匹配。这体现在他论述分工与市场大小的关系中:“由于是交换能力引起了劳动分工,所以分工的程度就必然总是要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句话说,就是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小,剩余的产品无法交换,那么过度分工增加产量就没意义,分工不会继续下去;而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市场开拓,促进了分工”。[2]

劳动分工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正面效应显现、负面效应还未显现的阶段。所以,无论从分工的哪一个角度看,分工的存在都是一种与分工以前相比较、以节约劳动时间为动因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分工的出现正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分工的出现也为我们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了源泉,也为管理学的诞生铺垫出了理论前提[3]。

二、劳动分工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劳动分工势必带来相应的协作和统一问题,由此管理就成为分工中必不可少的组织任务,使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首先把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应用到管理学当中的,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和“管理过程之父”亨利•法约尔。泰勒和法约尔以分工为出发点,不仅强调生产技术的分工(亚当•斯密所说的劳动分工是指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的和重复性的作业),而且主张组织结构的分工和管理职能的分工。法约尔和泰勒都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法约尔的经验是:“使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人都在他的位置上工作。”但由于法约尔和泰勒本人在工作中所处位置不同,他们应用分工理论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泰勒的贡献之一是主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际是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让资方承担管理职责,让工人承担执行职责。泰勒认为在老体制下,所有工作程序都由工人凭他个人或师傅的经验去干,工作效率由工人自己决定。由于这与工人的熟练程度和个人的心态有关,即使工人能十分适应科学数据的使用,但要他在机器和写字台上同时工作是不可能的。为此,泰勒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所谓专门的计划部门,实际就是专门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拟订计划、命令和指示,负责进行时间和动作的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这也就进一步明确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工人和工头只负责执行,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化工具从事实际操作,不得自行改变。泰勒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使得管理思想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将分工理论拓展到了管理领域。

泰勒还提出必须废除当时企业中军队式的组织而代之以“职能式”的组织,实行“职能式的管理”。泰勒认为在军队式组织的企业里,工长的责任是复杂的,需要相当的专门知识和各种天赋的才能,所以只有本来就具有特殊素质并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任。但为了事先规定好工人的全部作业过程,必须使指导工人干活的工长具有特殊的素质。因此,为了使工长职能有效地发挥,就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的职能。为此,泰勒设计出8种职能工长,来代替原来的一个工长。8个工长分别有4个在车间、4个在计划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每个工长可以直接向工人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不再听一个工长的指挥,而是每天从8个不同工长那里接受指示和帮助。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另外,泰勒应用斯密的分工理论对劳动者本身进行区分即关于第一流工人的论述。泰勒认为每种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特定类型的工作使他成为一流的工人,如身强力壮的男人适合体力工作,柔弱纤巧的女工适合在纺织业工作等。

法约尔对分工理论做出的最大贡献是给管理本身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作为企业的经理,一名管理者,他认为管理应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管理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是管理者在执行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必须区分自己的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也必须区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这些职能在企业中分别由不同的人担任,做到专业化分工。可见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分工”为现代管理过程学派打下了理论基础。除了对管理进行分工,法约尔还对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了分工。他认为企业的全部活动可分为六组:(1)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2)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3)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4)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5)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负债表、成本、统计等);(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4]。另外,法约尔提出的管理14项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工作分工。法约尔相信劳动分工的效力,但又认为劳动分工有一定的限度。

亚当•斯密之后,尤其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变得越来越明显,使得人们将分工与专业化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和近代经济史的主要特征。如美国汽车业的先驱亨利•福特把劳动分工理论应用到汽车制造业上,开创了汽车装配线生产系统的“工艺分工”的先河――流水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通用公司的艾尔弗雷德•斯隆则把劳动分工理论用到了管理上,主张建立事业部制结构,开创了“权力分工”的先河,促进了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迅速扩张。如果进一步探究分工原理在管理中应用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分工的本质是分权,而分权的直接后果就是出现了层级制管理模式。

三、劳动分工理论在管理中应用的辨析

尽管亚当•斯密、泰勒和法约尔三者应用分工理论的角度不尽相同: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更多的是强调由于贸易带来的职业分工与生产技术的分工;泰勒和法约尔以管理为出发点,主张组织结构的分工和管理职能的分工。但三者都认为合理的劳动分工应该旨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社会经济进步。

同时三者也认识到了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分工不是无限进行的,分工应该有其合理的限度。如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程度应该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句话说,就是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小,剩余的产品无法交换,那么过度分工增加产量就没意义,分工不会继续下去。”[1](p.22)他认为“在交通便利的基础上促进了市场开拓,分工才能进行下去”,即要扩大分工,首先要有可供适度分工的空间。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有一定的限度,经验与尺度感告诉我们不应超越这些限度。”但在现实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适度合理分工的原则,造成管理过程中分工不合理的现象,以致影响了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违背了劳动分工理论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劳动成本的不利影响

随着分工的细化,部门间交易费用也会随之增加。在分工强化的组织中,其过程管理往往被忽视。按分工原理构建的企业组织,其部门总是趋向齐全化,部门越来越分立和分散。在这种组织中,一项活动过程要由许多部门来分别承担其中某一部分或步骤的工作。然而,它的信息传输渠道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向传输的中间环节较多,横向传输的限制颇严,使组织结构呈刚性。这种过程必然要较多地耗费人力和时间,延长作业的整个过程,而且分工越细这种耗费和延长就会越大。如某人寿保险公司,从顾客填写保单开始,须经过信用评估、承保直到开具保单等一系列过程。其间包括30个步骤,跨越5个部门,须经19位员工之手。因此,他们最快也需24小时才能完成申请过程,而正常则需5~25天。据研究,假设整个过程需要22天的话,则真正用于创造价值的只有17分钟,还占不到0.05%,而99.95%的时间都在从事不创造价值的无用工作。这种细化的处理程序将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上,使本应简单的工作变得复杂,导致劳动成本增加。所以,现在有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的趋势[5]。

另外,分工式组织中各部门近于“各自为政”,工作的自行安排一般并非以相关部门的计划为主要依据。这往往会使一项业务活动在企业内部的跨部门衔接处于无控制状态,即缺乏整合责任和能力,从而不能达到争取市场机会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各部门间会产生“隧道效应”,每个部门好比一条“隧道”,更多的是只看到本部门的目标、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其他部门、企业整体的目标利益。

(二)对工人和企业应变能力的不利影响

就劳动环境而言,分工过细会使工作变得单调、工作疲劳,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职工还会对工作环境、企业产生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合作意愿下降。与丰富有趣的工作相比,单调的工作意味着较恶化的工作环境,职工为同等劳动付出的代价相应增加。人是组织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随着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提高了,除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外,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员工需求的变化是岗位设计不断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岗位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使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所以才有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的逆分工的工作设计。只有重视员工的要求并开发和引导其兴趣,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组织吸引力,留住人才。否则随着员工的不满意程度的增加,带来的是员工的冷漠和生产低效,以致人才流失。

此外,高度分工降低了工人对整个生产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应变和自动协调能力下降。高度分工影响个人应变能力,也会导致企业整体应变能力下降。分工精细的组织把每个人如同零件一样长期固定在某种岗位上,不同部门或不同工作人员之间长期的知识分离或互不了解,这也会阻碍创新所需要的多重知识的交合,不利于创新。

(三)对利益分配的不利影响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国际分工中得到借鉴。19世纪,国际分工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成为先进国家控制和剥削落后国家的一种经济强制力。最早进行产业革命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的少数先进国家走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它们垄断了先进的工业部门的生产,而把落后的农业部门的生产转移到海外。这样,原来在一国范围内城市与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就逐渐演变成为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像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分离和对立逐渐固定化,整个地球变为一个由“中心”和“”构成的体系。

企业分工和国际分工可能存在差异性,但导致的结果具有共性,就是都会产生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在企业中的分工因权力责任的不可平均性,势必会导致一些相对强权的部门产生,类似国际分工中的先进国家,而这些部门很难保证不会“”,这必然会导致整体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如前文提及的部门“隧道效应”,就是部门间只看到自己的利益,看不到其他部门和整个组织的利益。而依据J.S.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的公平理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公平观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而这种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当职工感受到了公平,就会心理平衡、心情舒畅、工作努力。反之,就会产生怨恨情绪、义愤感、仇恨心理、发牢骚、讲怪话、消极怠工,甚至产生破坏心理,影响工作绩效。所以,若分工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将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最终损害企业整体的利益。

四、劳动分工理论在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分工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科学分工管理应以能够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准则。如违背了合理适度分工的原则,其负面效应可能会远远超过其正面效应。针对分工过细等不合理分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一) 转变管理形式,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

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的职能管理是基于职能分工的传统的管理体制,它是以命令控制为主要特征,按照纵向职能为主、横向协调为辅的原则建立的。在职能管理体制内部,重视中心任务部门的工作,强化人事管理和具体经营的职能,组织的刚性较强。这使得在组织中无论是因为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分工过细,还是人为分工过细,都会导致整个组织低效运行,每一项业务引起的“公文旅行”或业务办理过程的“单证串门”都是常规现象,其内部交易成本较高。因此,必须改变管理形式,使各方面同步协调,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才能使各部门共同努力,完成目标。随着流程管理的管理理念的日益发展,现代的管理模式将由职能管理转向流程管理。

所谓流程管理,就企业而言,就是以业务流程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模式,它包括业务流程与管理两个方面。所谓业务流程,就是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确定的业务顺序。所谓管理,就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实施、对实施结果的评价和业务流程的分析、优化、简化,将企业的运作流程固化下来,使得业务的运作不会随人的意志而改变。通过实施流程管理,建立企业各环节的流程,搭建起企业各环节互通的桥梁,使企业上下沟通能够畅通无阻,准确真实的信息就能够快速及时地传递到每一个部门及个人。在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下,人们将工作在团队中,而非原来的职能部门中。他们将向最终的结果负责,而非向上司或活动负责。管理人员更像是导师,而非原来的管理者的角色。最终进行流程管理的企业将形成流程型组织,这种组织将更好地围绕流程进行管理并要更好地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服务。要实现面向顾客的企业流程管理,降低分工过细引起的“内部交易”费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组织结构应该以产出为中心,而不是以职能为中心。

第二,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这些信息的工作中去。

第三,将并行工作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联系他们的产出。

第四,使决策点位于工作执行的地方,在业务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序[5]。

(二)进行工作再设计,重新界定员工的任务及方法

劳动分工使社会更快地积累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一个人不断从事单调的劳动,会妨碍精力的集中和焕发,因为精力是在活动本身的转换中得到恢复和刺激的。他认为一个人做一项工作的时间如果过长,精力会递减而导致效率降低。一个人的职业如果局限于一个或有限的几个的话。他毕生都会进行结果相同或近乎相同的几个简单操作,没有机会获取其他行业的知识,对本行业的知识也会逐渐麻木,因此他必然丧失使用知识的习惯,从而变得愚昧和无知。因此,劳动分工使他们变得愈发麻木不仁。在组织中,过细的劳动分工使工作面变窄,也会最终导致员工的积极性降低。这就需要组织进行工作再设计来更好地发挥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的优点的同时,也能适度解开劳动分工对个人的束缚,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

工作再设计是指管理者为使工作更有趣、多样化、挑战性而重新设计或改变各项相关性的工作,以便增加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产力。人们都知道工作已经被设计好了,就不可能放弃生产经营活动再来一次全新的设计,人们只能选择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对工作进行阶段性的再设计。工作再设计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来简化业务流程、丰富工作内涵、激发全新的热情。

一个好的工作设计可以减少单调重复性工作的不良效应,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建设整体性的工作系统。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组织中的分工可能会导致强势部门的产生,由于“隧道效应”,这些强势部门会为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多占有组织的成果。无疑,这时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就成为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考核结果不能保证公平,员工的心情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怨言和懈怠的情绪将在企业蔓延,这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为此,一定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确保组织内的公平、和谐。所以,保证公平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制度设计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改变考核方式。变原来的由人力资源部考核或员工代表考核为上级考核下级,逐级考核。在考核工作中,直接上级是唯一有权对下属进行考核的人。理由很简单,直接上级对下属员工拥有最佳的观察角度,对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最为了解,因而由直接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的效果最佳,最有说服力。

2.使考核指标可验证。为保证公平这一原则,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对员工的考核指标能量化的一定要做到量化,对于那些不能量化的指标的,也要做到可验证。量化不是考核指标的最高标准,可验证才是。量化其实也是一种可验证的手段而已。因此,针对那些不容易量化的指标,企业也可以通过细化、流程化、行为化等手段达到可验证。

3.强化沟通过程。在考核的全程都应做好沟通工作,没有过程的沟通,管理者对于员工的绩效表现就没有系统的了解,也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和帮助。所以,考核不是到考核的时候才进行的活动,而是要在绩效周期内与员工保持持续的绩效沟通,检查员工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并及时对员工进行反馈,提供员工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4.把绩效反馈作为一项制度。考核过程是考核者的履行职责的能动行为,考核者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意志,导致这种公正性不能完全依靠制度的改善来实现。绩效反馈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它不仅让被考核者成为主动因素,更赋予了其一定权利,使被考核者不但拥有知情权,更有了发言权。同时,通过程序化的绩效申诉,有效降低了考核过程中不公正因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祖钧,孟晋,盛之.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宝义,王世贵.解读斯密分工理论,构建社会和谐分工[J].价值工程,2005,(12).

[3]王璐,李亚.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从斯密到马克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第6篇

关键词:文化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文化;层次分析;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2)-0021-07

天人协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汉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所讲的“际”,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其主导精神都是主张天人调谐的。可以说,天人调谐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精髓。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理念,对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将具有重要的启迪。

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然而我们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盲目的追赶只会让我们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环境的破坏上。西方工业化前期的境况是最好的教训,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而他的飞速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掠夺之上的,这也是他与生俱来的缺陷。盲目的追求高消费与产业升级,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它采取的掠夺和控制的方式,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排放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破坏自然循环和生态平衡。而发展中国家却仍未摆脱传统工业文明的框架,将制度优越性寄托于经济高速增长的“赶超战略”上,忽略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

所以我们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只有推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都仅仅是其技术经济范式的表征。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这必将重新构造社会价格形成机制,从而重新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关系。当前的循环经济仍然只是在技术层次上的探索,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资源制约日益增强,循环经济必将会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这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因为它涉及国家间的价格形成机制与国际贸易,涉及不同类型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利益问题。

本文以文化模式与经济发展为起点,从循环经济和文化模式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循环经济文化的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先进循环经济文化模式的新思路。

一、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文化的关系

(一)基本概念

要了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界定几个关系主体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和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文化和社会是统一的,文化就是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不确定的。许多人觉得文化是用以传播的知识,他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白道理,认识自然,熟悉历史,等等,这是对文化最狭隘的定义。但多数经济学学者倾向于从分析经济系统的环境,探索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出发,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精神财富及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并主张将其区分为智慧文化、规范文化、意识文化和组织文化四种形态。最新的概念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史上的“人化”与“化人”的整个互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文化不只是指文字,它还涵盖了我们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从而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过程中。

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人类正在探索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注:①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于晓等(1904,1905)译,三联书店,1987版.]

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文化?我们认为,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化型态,即是循环经济文化。循环经济文化是人类的新经济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几十年来,循环经济文化的理念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 基本关系

1.文化与经济发展

文化是一种独特且重要的资源,是一个被经济学研究所忽视的领域。只是在最近的一些文献中,文化这一“非经济因素”才开始回归到经济学家的视野里。回顾早期和当前关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梳理各门学科对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五种大致不同的论点。一种观点认为,特定的文化观念是决定人们行为乃至市场扩展、经济进步必不可少的诸多条件中的一个,这一观点主要由古典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第二种观点因为由马克斯•韦伯(1904,1905)①提出,往往被称为韦伯命题,较为激进地认为特定文化(特别是新教教义)是促进资本主义产生与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一观点得到很多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及少数经济学家的赞同与支持。第三种观点则直接否定了韦伯命题,认为文化与经济发展无关。第四种观点虽然承认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具体立场又有差别,有的学者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作用,而有的学者注重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多的人则采取了调和的观点,认为一些文化因素具有促进作用,而另一些文化因素会阻碍经济发展,事实上,他们认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中性的”。第五种观点是由道格拉斯•C•诺思(1981)①提出的,他将文化(或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影响合约实施的不可缺少的变量,而合约的实施则最终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状况。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是存在很大影响的。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可见历史上早已有人关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并且从未停止对他的讨论。

在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世界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争论。一种是“文化决定论”。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承担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符合现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对现代经济发展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与现代精神不符的、传统保守的文化价值观对经济的发展则起着负面的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其现代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化本身并无积极与消极之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的问题。将文化按照非此即彼的模式进行类属划分的做法,不仅过于机械,而且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文化中,存在着大量中性的、不易判断其正负作用的因素。更何况在评价、分辨和判断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与糟粕成分,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时,也还存在着其主体不同的价值观和立场的问题。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有时候可以具体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因为社会的文化素质水平也决定了许多的生产关系,先进的文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而落后的文化代表了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当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1]。

对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马里亚诺•格龙多纳(2002)指出,有可能构建两种理想的价值观的体系,一种只包括那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另一种只包括那些阻碍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尽量靠近前一种的国家,就属于现代国家;尽量靠近后一种的,则属于传统国家,一国人民接受什么价值观和不接受什么价值观,属于文化领域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经济发展是一个文化过程。

[注:①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道格拉斯•C•诺思著(1994中文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1~22页。]

戴维•兰德斯(2001)曾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2]从工业污染、资源瓶颈、能源危机到疯牛病、禽流感,当貌似强大无敌的当代经济一再被这些问题击中,人类的反思不能不从发展战略、经济模式上溯到一个本源性的文化问题:人与自然。

张培刚(1999)指出,经济水平的低下限制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而文化意识上的安平乐命和不思进取反过来又强化了传统社会经济的落后状态。于是陷入了刘易斯所说的“贫困文化”恶性循环之中并通过代际关系的影响而世世代代递传下来。[3]这种现世力与约束力颇强的非宗教传统观念,在社会组织和人们心态上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超稳定结构,并严重阻碍着现代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杨庭硕(1998)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大集合,是多元一体化格局,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主流。而孔子所讲的“克己复礼”是把握传统文化的要害,“克己”即内省。传统文化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弘扬民族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新创造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评估,即通过“内省”弄清楚什么是精髓,什么是糟粕,从中找出不足,进行扬弃以适应现代化。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林毅夫(2003)指出,展望21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让生产力尽快发展应该是我们的第一个优先选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也会改变。[4]在变迁中,我们会扬弃一些过去的,建立一些新的,但决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的准则。所以,只要让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也有办法让中国文化从器物、组织、价值层次上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得到统一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函数表达式,其模型公式为:

R=M(i)f(t,I)

其中:R,M,i,T,I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文化类型、创新精神(系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发展就是在文化变迁的基础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促进的上升式变化过程。

2、 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文化的关系

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世界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和协调自然。人类大规模征服自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出现的。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而迅速的变化。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就我国而言,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千年之后,没能独身于此“世界大潮”,破坏自然的现象令人吃惊。如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我们将难以向人民交代、难以向子孙交代、难以向历史交代。所以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要求[5]。

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它不考虑环境因素,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它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治理成本很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6]。

循环经济文化强调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人类与自然界的其它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协调人类的社会关系,便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与进步。人类以循环经济文化的方式生存,所有先进文化都是生存于自然中的循环文化。生存于自然和社会的文化不能反自然和。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科学技术不应让人们误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环境的修复相平衡。发达国家和高消费人口是全球资源消耗的主体,他们有义务承担起更大的环境责任。自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从,受自然法则的约束。自由不是贪婪与放纵。人类有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但这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7]。

回顾历史,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现代以来的世界经济之路很大程度上是被西方文化所牵引的,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当代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不仅仅为了可持续的国富民强,还需要在创新中复兴中国古老的天人智慧。

中国早就有自己的“循环经济文化”。四千年前的夏朝,就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而天人调谐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是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矛盾重要的价值标尺、深厚的理论资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须顺应天意,要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顺应天理,方能国泰民安。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将“自然”这个概念提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因此,我国的循环经济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发扬,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的循环经济文化是对世界循环经济理念的吸收和创新。世界循环经济思想的实践,是中国循环经济文化的重要借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循环经济文化已演化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它迅速超越国家民族以及政党学派的差异,成为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选择。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人民崇尚节俭、物尽其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内涵不断扩大、思路逐步清晰、重点不断调整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吃干榨尽”工业“三废”;从1994年开始推行清洁生产,现在又倡导发展循环经济,这些都是我国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可以推断,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8]。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文化,必须处理好循环经济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世界性的环境危机,突出地表现在传统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上。否定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探索生态工业经济的新型增长方式,是循环经济文化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文化认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物质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便是循环经济理念[9]。

二、循环经济文化的层次分析

对于循环经济文化的分析,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层次,从一些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上: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园区文化和社会文化。这些层次是由小到大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

(一)企业层次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首先在企业中培养循环经济文化观念,建立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生产方式,创建循环型企业文化是构建先进循环经济文化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循环型企业文化是能与其它文化体系相适应、互为依赖、和谐共生的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能力的不同层次的完整系统。循环型企业是循环型经济模式的一个子系统,必须达到一个内部的平衡,即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达成平衡,企业的利益与顾客的满意达到平衡,必须使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地区发展战略平衡,企业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平衡。企业不能单只注重经济利益,同时,应重视对环境保护的绿色品牌的设计。例如:可回收的、无磷酸酶的、pH值平衡的、不损害臭氧层的等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产品实行“绿色标志制度”,我国称为“环境标志”,就是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强公民环境意识,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二)消费层次

有人认为,不污染环境,保护环境都是厂商的事,与消费者无关,事实则不然,现代经济,生产是为了消费,许多的产品都是应一种社会需求而产生,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消费决定了生产。

所以我们要倡导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以后的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其基本要求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是一个新鲜概念,是一种富于创意的消费文化理念,它引导消费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宣扬一种崭新的消费哲学理念和思想意识。

(三)产业园区与区域层次

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极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的目的。生态工业园具有横向耦合性、纵向闭合性、区域整合性、柔性结构等特点,循环经济的作用就是为了能使资源能循环的利用,所以从园区的概念从更高的角度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废物再利用,保护环境。

循环型区域通常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循环型区域有四大要素: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首先,构建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其次,建设包括水循环利用保护体系、清洁能源体系、清洁公共交通运营体系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第三,致力于规划绿色化、景观绿色化和建筑绿色化的人文生态建设;第四,努力倡导和实施绿色销售、绿色消费。

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集合了若干个企业或者行业,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四)社会层次

循环经济的产生不是偶然,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最为可行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模式。循环型社会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建立循环型社会的要求,需要对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并建立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为目标的新型文化和价值体系,以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循环型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多重的意蕴,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既包括新的环境价值体系,又包括对人类社会自身新型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新型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生产者以提供绿色产品为生产理念,实行绿色生产模式;消费者改变传统的生活消费模式,主动选择绿色产品,注重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友好性,自觉履行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的责任与义务,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总之,循环经济文化就是要立足于循环型企业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生态工业园和区域文化,通过立法、教育、文化建设以及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天人调谐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先进循环经济文化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培育生态文化观

应以循环经济为抓手,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各方面包括政府、企业、公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这是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不仅为土地、环境难以承载,而且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约束。要走出经济增长困境,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势在必然,不转型就难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触及到了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因此,各级政府都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结构,实现经济循环化、产业生态化、工业共生化、生产清洁化、资源再生化、废物减量化,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的转变[12]。

转变政府、企业、的发展观念和公众的消费观念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社会基础。当前急需各企业转变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的观念,急需企业家主动、积极地承担保护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发挥创新和领导的作用。加强循环经济文化的研究、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树立科学、文明生态观念的任务。

(二)倡导绿色生产观

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试点推行企业绿色生产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企业绿色管理考核制度,使之与企业总体经营管理目标有机融合。加大绿色管理的学习培训、设立分级绿色管理部门和其它相关专职职能部门等多种组织设计与再设计措施,建立健全企业绿色管理组织,造就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备绿色生产经营管理技能的领导者和企业家,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绿色生产[12]。

要确立循环型思想的企业文化。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自己的经营指导思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它不是具体的行为活动,而是产生具体行为活动的原因;它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它不是工作或服务,而是工作或服务中体现的精神境界。因此,走循环型企业之路,要靠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等活动进行灌输,使之潜移默化于员工的思想行为之中,从而使循环型企业文化既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无形的、强大的动力[14]。

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先进生产形式。按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组织生产。其一是按清洁生产方式组织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量化、人与环境的危害最小量化。其二是按循环经济的要求组织生产。

环境管理建设方面要推进绿色服务,在强化环境管理方面,要努力通过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严格按该系列标准要求实施环境管理;要通过清洁生产的审核验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应标准要求,绝不对外部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的约束和激励制度也应该加紧出台,健全法制完善标准。国家在大力推进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活动中,要在贯彻执行已有的《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规的同时,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的专项法规,如《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等。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走生态型企业之路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弘扬文明消费观

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科普及宣传,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的局限性,以及生产环境恶化的复杂性和巨大威胁。使全体国民保持清醒地认识,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从每个行业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大力倡导文明消费方式,引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在食品消费上,提倡食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食用野生动物;在建筑材料上,注重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在生活日用品方面,鼓励购买通过环境标志论证的商品;通过调整消费结构,扩大绿色产品有效需求。扩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纯净技术成果的应用范围,引导人们改变消费习惯。倡导舒适而非豪华型生活环境,鼓励有利于身体和身心的健康消费;倡导利用网络服务,鼓励进行教育研究、文艺探讨、体育欣赏等知识型消费。鼓励有利于降低纸币消费污染的信用型消费[15]。

要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提倡绿色消费的必要性、重要性。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杜绝和减少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由此而引起的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让人们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观。二是扩大宣传范围,以唤起全社会对绿色消费的重视。在宣传内容上,不但要宣传绿色消费的作用,而且要使广大民众掌握和识别绿色产品的标志等基本知识,引导消费者进行有效消费。三是动用消费理论,研究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预测未来消费的变化趋势,为绿色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在生产和生活中充分贯彻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自觉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15]。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 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83-84.

[2](美)戴维•兰德斯.国富国穷[M]. 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71-72.

[4]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J].战略与管理,2003(01).45-51.

[5]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8]朱之鑫.循环经济为什么要加快发展[N].经济日报,2004-12-20(5).

[9]中国社科院循环经济战略课题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N].经济日报,2004-12-27(10).

[10]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N].经济日报,2004-12-25(12).

[11]陆永龙、李河新.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N].经济日报,2004-11-28(8).

[12]中国社科院循环经济战略课题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基本策略[N].经济日报,2004-12-27(10).

[13]陆钟武.关于循环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