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5:5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冬瓜的管理技术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旱冬瓜;育苗;技术;斯美地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63-2
旱冬瓜(Alnus.nepalensis. D.Don)又名尼泊尔桤木,落叶乔木,幼时树皮淡绿色,老为深灰褐色,鳞片开裂,幼枝初被黄色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疏生单细锯齿或近全缘,侧脉6―15对,下面有白粉,沿叶脉有毛,雄花柔荑花序细长而下垂,雌花序多数集生于分枝的总柄上,果序矩圆形,长1.5―2cm,具短柄,果苞厚,木质,坚果两侧有窄翅。
旱冬瓜对土壤要求不严,中性或酸性土壤均能生长,性喜疏松、湿润肥沃的土壤,具有耐寒、耐旱能力,幼树稍耐庇荫。生长迅速,干形好,分枝高,材质好,易加工,是我省重要的用材树种,用途广泛。
八十年代以前,寻甸县旱冬瓜资源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故旱冬瓜的育苗造林不显重要。八十年代初期,特别是两山到户后,由于管理不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有的地方群众甚至还将旱冬瓜连根刨起作为薪柴,致使我县旱冬瓜面积迅速减少,种质资源极度丧失。随着林业科技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尤其是我县天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造林由单一树种的纯林向生态型的针阔混交林方向发展。既是乡土树种又是阔叶树种的旱冬瓜成为首选的混交树种而大面积运用于项目造林中。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对旱冬瓜苗木需求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常规的育苗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要求。
常规的育苗方法中,由于旱冬瓜幼苗出土后有一段较长的稳苗期,此时正值三、四月干旱、炎热气候,正值杂草出土和生长的时期,若管理不善,轻则影响苗木出圃量,重则“颗料无收”,这在我县已出现很多实例,导致旱冬瓜苗木远远满足不了项目造林需要,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为此,如何降低育苗成本,培育优质、高产的旱冬瓜苗木,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2012―2013年对旱冬瓜育苗技术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试验发现,通过对旱冬瓜苗床播前用斯美地(是一种广效性的土壤熏蒸剂,使土壤中各种杂草等无法生存而达到杀减效果)对土壤进行除草处理,播后采用薄膜育苗措施,不但省工,而且还可以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1育苗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在羊街镇的林业站苗圃进行。试验材料为斯美地、普通农用无孔塑料薄膜、透光度为50%的遮阳网及采自河口乡旱冬瓜采种基地的旱冬瓜种子等。
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1 整地
2.1.1 苗地的选择与作床
旱冬瓜种子细小,出土后对水肥要求高,因而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苗圃地。苗地于上年9月底―10月初深挖,经过充分的炕晒后,于次年1月初再翻挖、整细和作床。床宜作为平床,床宽1―1.2米,长据地势而定,以便于操作为宜,要求床面平整。床面增施经过充分腐熟细碎的厩肥600公斤/亩。
2.1.2 土壤处理
将作好的苗床浇透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7―8天,当苗床面杂草出芽时,进行斯美地除草试验工作。
(1)试验地:每平方米以50ml斯美地兑水3kg,稀释成60倍液均匀浇洒苗床,让土层湿透4公分为宜,然后用聚乙烯地膜覆盖并将其周围压实,使其不透气。10天后,除去地膜 ,将苗床浅翻一遍,使厩肥与土壤充分混合,进一步平整床面,使残留药气充分挥发后即可播种。对照效果见苗期管理除草部分。
(2)对照地:不施用斯美地,其措施与试验地相同。
2.2 播种
2.2.1 种子处理
旱冬瓜种子于播前一星期用0.3%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2小时,冲洗干净后,再用清水浸泡1昼夜,取出冲冼干净用竹筐装好放于室内,上盖湿布进行催芽。在催芽过程中,每天冲水一次使种子保持湿润。催芽一星期后即可播种。
2.2.2 播种
(1)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我县以早春2月为宜。实验育苗于2月15日进行播种。
(2) 播种量
旱冬瓜种子细小,室内发芽率仅40%,一般每亩下种4―5公斤。
可适当多播,但也不能过厚,过密影响苗木的质量,过稀则影响苗木的产量。
(3) 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条播均可。撒播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可分两至三次撒完),然后用钉耙轻轻从苗床上耙一道,深1―2公分即可;条播时,将种子均匀撒于播种沟内,沟宽15―20公分,用下一沟的细土覆于上一沟的种子上,覆土厚3mm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宜。
2.2.3 覆盖
播种后,随即用松针或稻草覆盖于苗床上(既可防止浇水时冲走种子,又可保湿、保温)。浇透水后用薄膜覆盖,薄膜四周压实,以防被风吹走。浇水以每3―5天浇一次,保持苗床湿润即可。15天后幼苗开始出土,22―30天可出齐。幼苗出齐后,应选择阴天或傍晚时分,及时揭去覆盖物,并用竹片拱起地膜,两头流通风口,上盖50%遮阳网。幼苗长出4个真叶时,可去除地膜。为保证幼苗不被阳光烧灼,遮阴网需遮至5月底6月初再撒除。
2.3 苗期管理
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旱冬瓜种子细小,旱冬瓜出苗后稳苗期长,生长慢,这是苗木管理的关键时期。水、光、热将直接影响幼苗的生长。这一时期每天须认真观察,精心管理。当棚内温度过高时,可对棚膜进行通风。当杂草长到一定的高度时,应及时除草;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和进行合理追肥,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苗木健康发展。
2.3.1 浇水
旱冬瓜幼苗细嫩,刚出土时,几乎无根,易被水冲起。而且既怕旱又忌水湿,因而浇水要缓(用喷壶洒水),每次浇水不能太多,湿润即可,要少浇勤浇。此时,正值三月天气,气温高,空气干燥,可每天浇一次水。
2.3.2 病虫害防治
旱冬瓜出苗后,幼苗嫩,容易感染病虫害,可用敌杀死喷洒或用保苗丹兑水浇苗防虫。另外,旱冬瓜幼苗期易感染立枯病、枯叶病,可用0.1%的退菌特、多菌灵、敌克松等进行预防和治理,频率为每半月一次交替使用,如遇感染则应每周一次。
2.3.3 除草
除草是旱冬瓜育苗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旱冬瓜出苗后,稳苗期长,生长缓慢,而杂草出土整齐,生长迅速。一个星期即可覆盖苗床,如不及时拔除,将严重影响幼苗生长,甚至把幼苗欺死。人工除草易带走幼苗,且费工费时,因而,我们在土壤处理时采用了田间斯美地标准剂量除草药效试验(试验地333平方米,对照地32平方米)。于3月9日、6月21日对杂草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一、表二。
斯美地除草效果观察表一 ,单位:株 (2013.3.9)
样地号
杂草
类 数量
别 1 2 3 4 样地和 样地平均
实验地 50 20 60 130 260 65
对照 1036 9248 4326 14609 4869
斯美地除草效果观察表二 ,单位:株 (2013.6.21)
样地号
杂草
类 数量
别 1 2 3 4 样地和 样地平均
实验地 62 10 47 73 192 48
对照 643 611 429 1683 561
从表一、表二中,可以明显看出斯美地除草效果,依公式: (对照区杂草数量-处理区杂草数量)/对照区杂草数量×100%来计算,则表一中:斯美地除草效果=(4869-65)/4869×100%=98%
表二中:斯美地除草效果=(561-48)/561×100%=91%
可见,用斯美地播种前对苗床进行土壤处理,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除草效果显著。
在除草用工方面,这两次杂草测定期间,试验地经过3次人工除草,每次2个工日,而对照地却经过了7次代除草,每次2工日。按相同面积计算用斯美地播种前处理过的苗床比没有用斯美地处理过的苗床要节约100个工日,按现在市场式价30元/人.工计算约节省3000元左右。而我们试验用斯美地来源于烟草部门没有价格。
为全面反映斯美地除草效果,我们于5月20日及6月10日,分两次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生长情况记录表一 , 单位:cm(观察时间:5月20日)
类
项 型
目 平均高 平均地径 平均根长 平均须根数
试验地 6.5 0.112 3.9 13.5
对照地 5.5 0.1 3.8 12
苗木生长情况记录表二, 单位:cm(观察时间:6月10日)
类
项 型
目 平均高 平均地径 平均根长 平均须根数
试验地 9.1 0.17 6.6 14
对照地 7.7 0.15 5.8 13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施用斯美地后,在苗木高生长方面比对照地增加18.2% [(6.5-5.5)/5.5×100%],在苗木粗生长方面比对照地增加12% [(0.112-0.1)/0.1×100%]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施用斯美地后,在苗木高生长方面比对照地增加18% [(9.1-7.7)/7.7×100%] ,在苗木粗生长方面比对照地增加13%[(0.17-0.15)/0.15×100%]
据试验统计,到6月20日,对照32平方米共用间草工14个,即291工日/亩;而对照地0.5亩,共用间草工6工日,即12工日/亩。每亩可节省劳力279人,使用斯美地在苗木整个生长期杂草较少,减少杂草与旱冬瓜幼苗争夺养、肥、水、气,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的环境,促进苗木生长。
2.4 施肥
在旱冬瓜育苗中,为了培育壮苗,除播种前施足底肥外还应合理适时追肥,以补充苗木生长养分,尤其是苗木速生期所需要的养分,促进苗木正常生长。当旱冬瓜长出4片真叶以后,根系发达,此时可开始用稀释的人粪尿或低浓度的沼气池水追肥(每桶清水兑1瓢人粪尿)。或用烤烟复合肥兑水配成0.5%―1% (2公斤/亩)浇洒于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幼苗,以免灼伤幼苗。追肥频度根据苗木生长情况,一般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为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的提高,到6月
底追施一次钾肥。7月中旬,当苗高25cm以上,地径0.3cm左右时,可出圃造林。
2.5 间苗
旱冬瓜苗木出土后,生长极为缓慢,在两个月内,苗高不到3cm,但已开始出现根瘤及换根现象,此时不必间苗。5月上旬至中旬,当幼苗长出6―8片真叶后可进行间苗移植。间苗时依间大留小的原则,把间出苗木移入容器内,进行必要的浇水管理,不下雨时每天浇水一次。移植一周后,苗木开始转青成活。移植后10天左右可追施一定的人粪尿肥以促进苗木的生长。间出过厚苗木后,每亩保留15万株左右,定向培育地苗供当年夏季造林用。
3 结语
在旱冬瓜育苗中,整地时应施足底肥,土壤用斯美地熏蒸除草;作床一定要细致、平整;播种前,种子要进行消毒催芽;播种时,覆土要薄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可以提前5―7天出苗。苗期加强管理,适时浇水,定期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杂草及过密苗木,合理追肥,可达到降低育苗成本和提高苗木质量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除草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领域,目前除草剂种类繁多,运用时要有的放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文中斯美地在旱冬瓜育苗中的运用,仅指标准剂量,至于不同剂量,不同效果的运用,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1985.
摘要介绍了冬瓜疫病的危害症状和测报方法,并针对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冬瓜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冬瓜疫病;测报方法;防治措施
冬瓜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疫霉菌(Phytophthora de Bary)侵染所致的一种土传性病害[1-2],易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果实软腐,且传播迅速,严重影响冬瓜的产量和质量,挫伤菜农种植冬瓜的积极性。笔者就冬瓜疫病症状特点、病情趋势、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1危害症状
本病主要侵害茎、叶、瓜果。苗期发病,茎、叶、叶柄呈水渍状或萎蔫,后干枯死亡。成株染病多从近地面的嫩头a或节部发生,初为水渍状,病部失水致茎节收缩,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但茎节维管束不变色,严重时致植株枯萎。叶片受害,先出现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的灰绿色大斑,严重受害的叶片全张枯死。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点,圆或近圆形,后病斑扩大凹陷,有的裂,溢出胶状物,果斑外围出现1圈稀疏白霉,即孢囊梗及孢子囊,菜农称冬瓜果的病斑为“打印”,被害果肉变色,严重时“倒囊”腐烂,不能食用[3]。
2测报方法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李惠明编写的《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一书介绍黄瓜疫病的方法。①苗期病害系统调查:在出苗后10~15 d至定植前5 d,选择地势较低、重茬老苗床或品种抗病性较弱的利于苗期早发病的苗床2~3个。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点定株20株,共取样100株,调查病株发病率。②大田病情系统调查:在定植后10 d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0 d,选早、中、晚茬口的主栽品种,利于发病的地势低、种植密度偏高的类型田块2~3个。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5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与病情指数。③大田病情巡回普查:在冬瓜疫病进入发生始盛期开始至冬瓜采收结束前15 d结束,选冬瓜定植15 d以后的早、中、晚茬口各主栽品种的类型田块2~3个,调查总田块15块以上。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每10 d调查1次,每田定点20个,每点定株5株,共取样100株,调查发病率。将各阶段调查数据填入相应表中。
2.2病情预报
根据测报点冬瓜疫病病情系统消长调查,在冬瓜主栽茬口、主栽品种疫病株发病率3%~5%的初始发生期时,汇总当前病情发生基数、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温度、雨量、日照时数对下阶段病情发生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分析发生动态,向主要生产区发出预警趋势预报。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疫病品种,如广东南海青皮冬瓜、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等。实行5年以上轮作、地膜覆盖高垄搭架立体栽培,避免积水使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减少侵染机会。一般畦高30 cm,畦宽(包沟)2 m;采用幅宽1.5~2.0 m地膜覆盖;搭架可用“人字架”或“三星鼓架龙根”的搭架方式。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培育壮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用水。灌水要及时适当,一般播种或定植后要浇足保苗水或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深扎土层,结瓜后做到“见湿即干”。夏季高温期,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灌水时间以早、晚为佳,实行长畦短灌,严禁雨前或久旱猛灌大水;大雨过后及时排尽畦沟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出销毁,在病株穴内撒上石灰[4]。
3.2药剂防治
种子消毒可用25%甲霜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浸种30 min。也可用55 ℃温水浸种15 min,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 min,之后在常温下浸种4~6 h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苗床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拌土200 kg与苗床营养土拌匀后撒在苗床上,或放于营养全钵中。定植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6.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250g/穴灌根,防治效果较好。叶面喷雾防治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6%硫酸铜500~1 000倍液,或10%高效杀菌宝水剂200~300倍液灌根防治。灌药液250~300 mL/株。茎蔓基部已发病部位,刮去病斑并涂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倍液防治,每隔5 d涂抹1次。
4参考文献
[1] 李卫民,宴卫红,黄思良,等.广西黑皮冬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3):333-336.
[2] 朱豪红,陈景成,吴永官,等.玉林市黑皮冬瓜疫病发生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技术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09(4):22-23.
1 播期安排
每年7~10月,全国大部分蔬菜生产区都进入茬替时期,加上高温干旱天气的限制,全国大范围出现蔬菜供应淡季。为此,可利用山区夏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雨水不均的气候特点,抓住高温季节蔬菜市场缺口的好时机,发展夏季山地小冬瓜,一般安排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7~10月即可采收上市。
2 品种选择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小冬瓜品种很多。在选择种植品种时,首先要考虑销售市场对小冬瓜蜡粉、瓜色、瓜形、风味、单瓜质量等特征的消费喜好。其次,重点选择那些早熟、雌花节率高、连续结瓜性好以及抗逆性强的品种。
3 田地准备
①准备工作 首先,利用冬春季节的土壤休闲期,深翻土壤,通过较长时间的雨水淋洗、低温冷冻、太阳暴晒等对土壤消毒、杀菌杀虫,同时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黏性与酸碱度等;其次,定植前一个月,提前做好田地的除草、翻地、灌水、水渠修缮等工作,提前半个月做好施肥、起垄、覆膜等工作。
②施足基肥 优良小冬瓜品种普遍具有高产、生育期长、养分需求量大的特点,需要施足基肥。按每667 m2产量5 000 kg估算,每667 m2需用畜禽粪便类型的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三元复合肥(含N、P2O5、K2O各15%)50 kg、过磷酸钙50 kg、硼砂2~3 kg,约3/4基肥用于准备起垄的地块里,剩余1/4基肥施入垄沟。
③整地、作畦、盖膜 浙江省山区夏季雨水丰欠不均,整地时建议作高垄深沟,利于旱灌涝排,一般垄宽约80 cm,沟宽约60 cm,垄高约15 cm,要求垄面和沟底尽量平整,以备夏季暴雨时节及时排灌。另外,山地夏季杂草多,为降低除草成本,推荐小冬瓜田地铺盖不透明地膜、地布,预防杂草。
4 育苗
4.1 催芽
小冬瓜种壳角质层发达、厚而坚硬,且合闭,导致发芽不仅慢而且极为不整齐,还很容易发生“沤种”现象。
为提高小冬瓜种子发芽率,首先用50~55℃热水烫种15 min消毒,待水温自然降至室温;然后,换清水浸种4~6 h,捞出搓洗去掉种子表皮黏液后,用干毛巾吸掉种子表面水分,用拧干的湿毛巾包裹好种子,套塑料袋,置于30℃左右环境中催芽。建议采用变温方式催芽,即32℃约16 h、25℃约8 h,一般3~5天即可露白。
需要注意的是,包裹种子的毛巾不能太干或太湿,一般从水中捞出后拧到没有水滴为合适。为避免种子和毛巾发霉,每天用清水将种子和毛巾清洗干净,既保证了湿度,又改善了种子发芽环境的通气性,利于种子呼吸,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
4.2 育苗
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育苗。小冬瓜属于喜温喜光型作物,育苗环境温度一般要求白天高于20℃、夜间高于10℃。温度低时,可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布、草苫等进行保温。在满足最低温度条件下,白天尽可能去掉苗床上的覆盖物,增加光照与通风,避免弱光、高湿引发的徒长与病害。湿度过大容易引发徒长、根腐病、猝倒病等,育苗基质要求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与通气性,基质湿度控制在65%左右,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用手轻握基质,有1~2滴水滴出,松开手后基质还是保持松散状态。待苗出土后,基质湿度可稍微降低,约55%左右即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补充水分时最好从苗床底部灌溉,且尽量选晴天上午进行。这样的水分补充方式,既可以促进根系发育与下扎,还能避免叶面浇水引起的土壤板结、植株徒长、倒伏甚至猝倒病。
5 定植
幼苗4叶1心时选择阴天上午或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前1天,做好苗床的灌水工作,以便定植时幼苗根部基质易与育苗钵脱离。同时集中进行1次病虫害防治工作,尽可能减少幼苗的病虫携带量。定植株距需要根据栽培模式决定,推荐双行双蔓“人”字架栽培,株距50~60 cm,每667 m2种植
1 000~1 200株;也可行距3~5 m,株距50~60 cm,搭平架长季节栽培,同时对架下土壤进行翻耕、淋溶、休整,利于下茬蔬菜栽培。定植后立即浇灌含3‰尿素的定根水,促进缓苗与活棵。
6 整枝引蔓
定植后10~15天,小冬瓜开始抽蔓,植株生长速度包括侧枝分生能力都明显加快,茎基部很快出现3~5条侧蔓。因为小冬瓜侧蔓的雌花节率普遍高于主蔓,所以在主蔓长到5~7节时及早摘心,促侧蔓抽生,每株保留2条健壮侧蔓,采取双蔓整枝方式,待蔓长至50节左右时打顶。雌花出现以前,瓜蔓以植株为中心贴地转圈引蔓。待雌花出现后,用卷须、稻草秸秆或绳条逐步引蔓上架,每隔2~3天引蔓1次。1株小冬瓜一般会有50多张叶片,加上连续结瓜的承重力,因此选作支架和绑蔓的材料都需要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
冬瓜藤蔓生长快速特别是其侧枝分生能力强,一般3~5天就需要整理1次藤蔓。而且随着小冬瓜的陆续采收,需要逐步对已摘除果实或没有挂果的老藤蔓进行落蔓整理。需要注意的是,叶片是制造植物生长所需有机养料的工厂,叶片的数量与质量是确保小冬瓜高产与优质的重要保障,所以,修剪侧蔓时,不要直接从根部修剪,最好每条侧蔓保留1~2片叶后打顶。
7 授粉采收
大多数小冬瓜品种都为雌雄同株异花,雌花一定要经过授粉才能结瓜。山区生态环境好,加上小冬瓜雄花比例高且花粉又多又甜又黏,因此夏季山区的昆虫活动量一般都能满足小冬瓜授粉。如果需要人工辅助授粉,在早晨太阳升起后,摘取当日新鲜开放的雄花,将其花粉轻轻涂抹在需要授粉的雌花柱头上即可。
小冬瓜果实老嫩、生熟皆可食用。花后10~20天的嫩瓜果皮脆嫩、薄,瓜瓤和瓜籽略带甜香味,可一并食用,不仅食用率高而且风味更佳、营养好。
1株一般可陆续采摘5~10个嫩瓜。采收以及储运的每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避免挤压、摔打、淋雨、浸泡、暴晒等不利因素。
8 肥水补充
小冬瓜田的水分管理要宁干勿湿,土壤湿度保持稍微干燥为佳,约55%即可。避免土壤水分过多,特别是水淹引发的植株徒长或疫病等。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第1档小冬瓜坐果后5天开始第1次追肥,之后每10天左右追肥1次。采收前期每次追肥时可在每株根部10 cm处开穴追施10~15 g的三元复合肥,或者用2%复合肥溶液灌根。每次的追肥量根据植株生长势而定。采收中后期,除了复合肥,还需根据植株长势增施少量尿素。
9 病虫害防治
与其他葫芦科作物相比,小冬瓜的病虫害要少很多,其苗期和定植后初期是病虫害高发期,需提前做好各项综合预防工作。首先3~5年内与非葫芦科作物进行轮作换茬;其次,加强肥水管理,包括做好排水、避免积水的工作,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另外,生产过程中或本茬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病源和虫源,将摘除的发病或有害虫的果实、杂草、多余枝条、枯枝、残叶果等清理出田块,在远离田块的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病虫害零星发生时早预防、勤预防。猝倒病、枯萎病、蔓枯病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1 200倍液喷雾等进行早期防治。炭疽病、霜霉病可用
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16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蓟马、粉虱、守瓜等害虫可用乙基多杀菌素、呋虫胺、吡虫啉等
防治。
参考文献
[1] 陆发廷,孙元钧,刘兰明.山东地区春大棚小冬瓜嫁接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3(10):155.
[2] 何自福,蓝国兵,罗方芳,等.节瓜枯萎病防治药剂田间筛选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2(13):105-106.
[3] 金会波,聂鑫.绿春小冬瓜配方施肥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10(4):13.
关键词:日光温室;西瓜;栽培
中图分类号:S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11
1 品种选择
在栽培西瓜过程中,应选择适合栽培的西瓜品种,一般应满足下列条件:对于雌花,应满足雌化率高、节位低的要求,且开放果实成熟,一般应持续30d左右;西瓜品种对温度和光照要求不高,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以及弱光性;西瓜主蔓具有较强的结瓜能力;在采收时,对于未充分的西瓜,即使采摘下来,不会对西瓜品质产生过多的不利影响。
2 育苗
2.1 嫁接育苗
日光温室栽培西瓜,可以采用两种苗,一种为自根苗,另一种为嫁接育苗,由于在西瓜生长前期,日光温室倒茬较为困难,同时温度条件也难以满足要求,所以基于此种情况,比较适合采用嫁接育苗。与直播苗和育苗移栽根重相比,嫁接苗要有所增加,而且单株的茎蔓总数、茎粗也有所增加,同时嫁接苗根深叶茂,根系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早期吸收能力。
2.2 砖木选择
由于不同的砖木之间的性质、使用效果存在的一定的差异,对于南瓜、西瓜以及冬瓜,西瓜的低温伸长性在南瓜和冬瓜之间,在抗病性方面,西瓜在南瓜和冬瓜的后面。
2.3 播种期
在播种期,与自根苗不同的是西瓜嫁接育苗要早,一般要早于7~10d,同时应考虑砖木和嫁接方法,合理调整砖木和接穗的播种期。如插接法或劈接法,比较适宜的播种期在砖木出苗时,这时进行播种西瓜,有利于西瓜生长;靠接法适合播种期在砖木苗和接穗大小接近时进行。另外对于育苗期和砖木及接穗,应充分考虑预定的定值期,然后合理确定播种日期。
2.4 嫁接方法
西瓜的嫁接主要包括2种,叶苗嫁接;成苗嫁接,其中子叶苗嫁接应用的最为广泛。在西瓜嫁接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嫁接方法,主要包括4种,顶插接、靠插接、劈接以及多用顶插接等。
2.5 嫁接苗的温度管理
对于嫁接苗,应做好温度管理,温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当遇到高温天气时,应采用相应的遮荫措施,在夜晚,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使嫁接苗在合理的温度范围之内。当嫁接苗逐渐愈合成活3~4d,应注意进行合理的通风,一般将白天、夜间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3~24℃和18~20℃,定植前,降低夜间的温度,一般应将其控制在13~15℃之间。
3 定植
3.1 栽培形式
日光温室栽培形式主要可以分为2种,地面栽培;搭架栽培,其中在地面栽培过程中,采取大小行种双行对爬蔓方式,小行距和大行距分别为60cm、240cm,这种方式便于扣盖塑料大棚;在搭架栽培过程中,行距榇笮⌒校行距分别为120cm、80cm,或者采取等行距。然后开展地面普施肥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施肥,同时扶起栽培垄,并覆盖上地膜。
3.2 适时定植
定值应把握好时间,在定值时,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充分考虑温室的温度状况是否能满足定值要求;充分考虑苗子的生长情况是否满足定制要求,与自根苗相比,嫁接苗定值较早,一般会早于7~10d;砖木耐低温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天晴情况是否满足定植要求,最好在完成定值的3~5d,天气较为晴朗。
3.3 定植密度和定植方法
3.3.1 地面栽培
在地面栽培过程中,栽植密度还需要考虑栽植方法、施肥水平以及土壤肥力等,一般情况下,地面栽培的密度较稀,这是因为嫁接苗长势较旺,所以种植不宜过密,否则不利于嫁接苗的生长。对于早熟品种,若采取双蔓整枝,每667m2栽800株左右较为适宜。
3.3.2 搭架栽培
在栽植过程中,株距应保持在30~35cm之间,在定值时,应选择晴天,同时应最好选择上午进行,在栽植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式,在膜上打个半圆形洞, 将放在营养钵中的苗扣出,对于砖木生长点两侧侧枝,应将其合理的再出,完成之后,进行苗的栽植。另外为了防止引蔓的发生,采取地面栽培时,苗向应大行间倾斜,同时对于相邻的苗,应错开进行栽植。
4 总结
日光温室冬春茬西瓜栽培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方式,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所以应充分掌握日光温室冬春茬西瓜栽培技术,加强对西瓜栽培管理,保证西瓜生长良好,以此提高西瓜的品质与产量。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3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西瓜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蔬菜;育苗技术;育苗程序
中图分类号 S6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21-01
蔬菜的种植方法有2种,即直播法和育苗法。育苗是指移植栽培作物在苗床中从播种到定植的作业过程。育苗可改变作物早期生态结构,即改变时间结构、地理结构、环境结构以及投资等经济结构,从而对幼苗期甚至整个栽培过程产生显著的生物学影响,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蔬菜生产进程以及最终效果。蔬菜育苗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用地少,便于管理。二是相对缩短了生育期。三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复种指数。四是早熟高产,增加收入。五是节省种子,减灾效果明显。此外,该法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育苗的好坏直接影响蔬菜产量及质量。据研究,蔬菜秧苗的好坏从外观已经明显可以判断,不同秧苗的质量对总产量影响可达30%左右。对早期产量的影响可达10%~20%。如果加上苗龄的因素,秧苗质量对早期产量影响可达50%左右。由此可见,秧苗素质的好坏,基本上决定了其增值量。
1 蔬菜育苗方法
蔬菜育苗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其特点,适用于一定育苗目的及育苗条件。实践证明,只要善于选用适当的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科技手段,都能获得较好的育苗效果。选用育苗方法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1.1 床土育苗法
就地取土配制床土,土壤的缓冲性较强,需有大面积土地及大量的有机质或腐熟有机质肥料为主要配合原料,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但育苗效果不太明显。
1.2 无土育苗法
应用培养基质(水、空气或固体基质)和营养液代替床土进行育苗的一种方法,又称作营养液育苗或漂浮育苗。适用于工厂化生产和大规模育苗。从生产上讲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关键技术是基质的选择、营养液的准备、供液量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标准的确定。蔬菜上主要用于叶菜类的育苗及香椿苗的生产[1-2]。
1.3 嫁接育苗法
应用嫁接育苗法培育蔬菜的主要目的是用砧木的抗病性来防止土传危害,如瓜类枯萎病,茄果类的青枯病、黄萎病等。在生产中应用的蔬菜有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茄子和番茄等,方法有靠接法、劈接法等。
1.4 增温育苗法
该技术的关键是合理选用和建设育苗设施,提高设施的采光、保温性能,选用适当的加温方法,注意提高热效率,加强温度的小气候管理等[3]。主要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使用。
1.5 遮荫育苗法
在夏季,为了降温保湿,促进秧苗正常生长,防止病毒、蚜虫侵入,采用纱网和遮荫棚育苗方法。适用于芹菜、大白菜、甘蓝、莴苣等,也适用于秋番茄、秋辣椒、秋黄瓜育苗。
2 壮苗的标准及苗龄
壮苗是蔬菜早产丰富的基础,培育壮苗在蔬菜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际上,在生产中秧苗素质对产量,特别是对产值的影响更大。其标准如下:播期已达到预期的天数(及苗龄),茎短粗,节间紧密,叶大而厚,叶色正,须根多,无病虫害;果菜类幼苗的花芽分化早,花芽多,素质好,生活力强,耐低温等,同时秧苗的茎粗与茎高协调,根系重量与地上部重量的比值要大。
3 蔬菜育苗的一般程序
蔬菜育苗,一般要经过出土关、移植关和定植关,发生3次生理和生态转换期。在播种至出苗期和移植缓苗期,应提高苗床的温、湿度,以促进种子发芽或缓苗。出苗和缓苗后,应降低苗床气温,特别是降低夜间气温,以控制幼苗徒长。定植前应进行苗床锻炼,以提高幼苗抵御不良气候的能力。这就形成了“两促两控一锻炼”的育苗技术,“促”主要是促种子发芽和发根缓苗;“控”主要是控地上促部分徒长[4-5]。“促”、“控”得当则根壮苗肥,花芽发育早而正常,这就奠定了早熟丰产的基础。
3.1 育苗床土的配制
床土配制原则:土质松软、细致、肥沃、养分充足,能够满足根系和秧苗生长所需营养,pH值6.5~7.0。配方有以下几种:一是园土∶马粪=2∶1;二是园土∶细炉渣∶马粪=1∶1∶1;三是园土∶河泥∶腐熟厩肥∶草木灰=4∶2∶3∶1。。
3.2 浸种和催芽
3.2.1 温水浸种。对于茄果类、瓜类、甘蓝类,一般用25~35 ℃温水浸种;对于甘蓝菜,一般用温水浸种4~6 h;对于黄瓜,一般用温水浸种6~8 h;对于冬瓜、西瓜,一般用温水浸种12~24 h;对于茄果类,一般用温水浸种6~12 h。温汤浸种用55~56 ℃热水,浸泡5~10 min,然后在35 ℃条件下泡种。
3.2.2 搓洗催芽。种子吸水膨胀后,要充分搓洗掉种皮附着的黏稠物质,以防止杂菌寄生,并将种子包在毛巾内捂严实催芽。黄瓜、甘蓝,需1~2 d;番茄、辣椒需2~3 d;茄子、冬瓜、西瓜,需3~5 d。部分出芽后,放于20 ℃环境,以待播种。
3.3 播种和促进幼苗出土
实际需种量(g/hm2)=[需苗数(株/hm2)÷每1 g种子粒数(下转第125页)
(上接第121页)
(粒)×种子用价]×全系数(2.5~5.0);播种床面积(m2)=[需种量(g/hm2)×每1 g种子粒数(粒)×每粒种子播占面积数(m2)]÷10 000。播种一定要选在晴天进行,且保证播后有4~6个晴天。这样床温高出苗肥而齐。播前先浇足底水,以保证秧苗生长到分苗(3~4叶),中途不再浇水。浇水后盖1层细土,厚约0.5 cm,盖地膜保温,顶土时,扬一层细土以保墒。大粒种子按照规定营养面积播种,盖土1.0~1.5 cm,顶土时对床土裂缝扬土。
3.4 播后管理技术
一是提高床土温度至发芽适宜温度。二是控制幼苗徒长和防止僵苗。三是防止幼苗沤根和烧苗。四是防止幼苗“戴帽”。
4 大田移栽技术管理
4.1 定植
4.1.1 施肥整地。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30~45 t/hm2,氮、磷、钾复合肥750 kg/hm2,深翻15~20 cm,耙细整平,畦宽按照各种蔬菜种植规格整理。畦高20~30 cm。
4.1.2 定植。定植前一天,先将苗床浇透水,起苗时土坨不易松散,减少伤根,规格按各品种要求进行,定植后浇足根水。
4.2 田间管理
4.2.1 温度管理。蔬菜定植后到缓苗阶段,温度可以高一些,以利于生根缓苗。缓苗后使之接受自然温度。
4.2.2 水分管理。浇定根水后,视情况接着浇缓苗水,缓苗结束后,视情况酌情浇水,保持土壤有干有湿。茄果类蔬菜应特别注意开花结果后,切忌大水、干旱,浇水要均匀一致,以免造成落花落果,影响产量;甘蓝菜蔬菜开花结球时严禁干旱,做到墒面经常保持湿润,浇水均匀一致。叶菜类应保持较高的湿润状态,使叶片随时保持翠绿挺拔的状态。
4.2.3 肥料管理。在定植后1周,秧苗转于成活状态,即可追肥,此时一般以追人粪尿为主。在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多浇,避免因缺肥引起僵苗,以后视情况酌情使用。甘蓝类一般追施2~3次;每次使用复合肥225~300 kg/hm2,应使用0.3%硼砂和0.5%钼酸铵溶液在花球形成时期进行叶片施肥;茄果类蔬菜追施3~4次,每次使用复合肥300~450 kg/hm2,同时应提高钾肥的使用量。番茄、茄子应使用防落素或2,4-D,保花保果。对于甘蓝类、茄果类,应严格掌握氮肥的使用量,以免造成腐烂病。
5 参考文献
[1] 王勤.蔬菜穴盘育苗技术的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39-40.
[2] 张曼丽,高明.蔬菜育苗技术[J].吉林蔬菜,2007(5):26-27.
[3] 沈磊,章照停.大棚蔬菜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4):60,62.
一、剖析学校生物教学现状
我县共有初中教学点20个,多数是农村初中。据调查,科班出身的专业生物老师不多,课程多由半路出家的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加上经费投入有限,生物实验室的设备比较简陋,一些实验不能做,有些老师甚至不会做,课堂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学生学起来没劲头;由于生物不列入中考学科,学生对它的学习不够重视,觉得学与不学对升学和前途都没有什么影响;同样,老师对生物教学也因之而重视不够,觉得它是副科,教好教坏,对学校的声誉无伤大局,因此投入的精力不多。据此,生物教研员要有顽强的拼搏意志和无私的爱岗敬业精神,并用这种意志和精神去克服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消极思想,燃起生物教学的希望之光,变生物教学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发挥生物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面对现实,积极应对
1.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而教研员则是老师教学研究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教研员,我时时告诫自己:要修身养性,善待老师,用自己真诚和热情的人格魅力来感染老师,让老师折服和信任,继而通过各种渠道和老师交流,思想上达成共识,业务上互相切磋,爱岗敬业,形成一股强大的生物教育合力,共同面对生物教学所处的低谷,力挽狂澜,改变生物教学暗淡无光、死水一潭的现状。向老师传播生物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给生物课堂注入新的血液,跨上新的台阶,
2.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教研员要开展和实施自己的教研工作,不能靠职务的权威,而是靠自己的知识专长和对教学的精辟见解。因此,我以普通老师的身份出现,订阅各种有关生物教学的报纸杂志,刻苦学习,吸收新的知识营养,提高专业知识,练好看家本领。教研员要对老师的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估,要做好这一工作,本身必须具备以下两点:一是理论指导;二是实践示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鉴于此,我到基层学校调研,在与老师谈到相关的教学环节时,便常理论联系实际,以一个普通老师的身份出现,就地取材,为老师上一两节示范课或探讨课,和听课老师共同学习,取长补短,磋商教学才艺。这一招真灵,既帮助了别人,还提高了自己。
三、用好生物学课程标准
1.学习与种植有关的生物知识
(1)当学到“植物的生长需要哪种无机盐”时,教师要事先上网查阅农村常见的水稻、甘蔗、香蕉、冬瓜等作物该在什么时间施用何种肥料,在学完课本的相关知识后便可切入施肥的话题,除了介绍施肥的方法,再请同学们谈谈家里使用化肥的情况,让同学们明白过度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危害在水域环境中生存的鱼、虾,建议多施用农家肥。
(2)当学完“人粪尿的处理”后,再一次让学生理解农家肥的好处,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农家肥。让农村学生学习合理的施肥知识,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走向良性循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3)当学到“开花和结果”时,结合当地人冬季种植冬瓜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给冬瓜传粉以提高产量这一实用的技术。
农民的收入依靠是土地,土地种植的作物高产与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问题。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农民的孩子多学习一些与生产有关的知识,以增强他们科学种田的观念,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社会化水平。
2.学习对养殖业有帮助的生物知识
(1)在学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后,为加深学生理解,老师可播放一段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中搜集到的视频“农民大量饲养山羊,导致草场恶化”的例子,让学生知道养殖业也要考虑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当学完鱼类的内容后,可把学生带到附近专业户饲养的鱼塘参观,先向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了解鱼类适于游泳的结构及用鳃呼吸的情况,再让学生向专业户询问关于鱼类养殖的知识,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介绍他们上相关的网站查阅关于鱼类养殖的专业知识,从而填补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致力于扩大面积,提高产量,解决农产品数量不足的问题,经过不懈地努力,目前农产品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供求矛盾得到缓解。但是,近几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例如海南、青岛相继发生毒豇豆、毒韭菜事件、双汇使用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掺含三聚氰胺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农产品的出口,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解决“餐桌污染”问题,除了加强农业环保执法和工业“三废”治理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根本途径之一[1]。
1 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以下简称环能总站) 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紧紧围绕着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认真抓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的实施,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生产基地的管理工作,使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达1 692 个,其中种植业产地945个,面积达37×104 hm2,畜牧业产地747 个,获证产品数达2 162 个,通过认证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茶叶、粮食、肉类、奶类、鱼类、食用菌及以上述产品为主要原料初级加工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 主要措施。
2.1 积极宣传无公害农产品,树立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
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宣传,是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前提。通过宣传,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树立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把政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意志转化为农业生产企业的自觉行动。
2.1.1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通过宣传推广当地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扩大特色农产品品牌辐射面。如佛山市三水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工商部门,注册了“三水黑皮冬瓜”证明商标,确立了“以点到面,从大塘蔬菜协会铺开,逐步推向全区”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如组织大塘蔬菜协会参加长沙市第二届中国商标节,派发“三水黑皮冬瓜”证明商标宣传资料1 000 多份,吸引了长沙市民的关注;三水区农技中心从2005 年开始每年与大塘镇政府一起举办“冬瓜王”比赛,吸引了省内外知名农科机构、农资企业、大型超市负责人、当地农民群众等踊跃参加,既宣传推广了“三水黑皮冬瓜”品牌,又展示和壮大了三水特色农产品,有力地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1.2 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和交易会。
2011 年12 月组织46 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企业参展广州市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通过宣传布展,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形象与发展成果,为生产企业与经销商搭建平台,促进贸易,培育市场,据统计,零售及贸易签约额20.1 亿元,意向交易额29.3 亿元,签订经贸与技术投资合作意向项目1 447 个,项目金额共计34.8 亿元,推进了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快速发展。绿博会期间,近30 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农民日报、新华社广东分社、广东省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电台、香港文汇报等对绿博会作了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1.3 出版刊物和印发资料。
近年来,环能总站把传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列为农业科技下乡重要的内容,先后在清远市清新县、肇庆市高要白土镇等地通过召开生产现场会、集市现场咨询、现场解答技术疑难和分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资料等形式,向农民传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扩大了无公害农产品影响力,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快速扩散和转化应用。
2.2 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从源头上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检查,检查涵盖了所有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检查生产基地技术规程落实情况、企业农药(兽药) 和化肥使用情况、生产过程记录、企业产品包装规范用标情况。在基地现场检查过程中,对生产基地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抽检产品数不低于认证产品数的30%。在检查和产品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对生产过程严重违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或产品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由市县农业部门进行重点跟踪整治。通过定期检查,规范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管理,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扎实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培训。
(1) 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是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步伐,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先后组织培训了全省各地无公害农产品技术管理人员,培训人数达1.2×104 人,确保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农产品生产单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是获证单位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健康发展,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在梅州、茂名、潮州、广州等地举办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班,共820 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为推动全省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提供了人才队伍保障。转贴于
3 存在的问题。
(1)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未能摆上应有的位置。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推动和支持,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高,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 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已处在瓶颈阶段。①经过几年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生产基地已基本申报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接下来的认定认证对象主要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和分散经营的农户,这些小规模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承担不起认定认证所需的检测费用;②由于政府没有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很难解决认证过程中统筹产地环境质量监测、评
价和待认证农产品的检测费用问题。
(3) 制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因素逐步显现。主要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基地规模小,增加了实施标准化生产的难度,产品质量也难保证;科研与技术服务等支撑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4) 农资市场亟待加强监督管理。非法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和禁用农药、兽药问题依然存在。
(5)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三废”
和城镇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峻,影响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4 对策及建议。
4.1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切实履行政府推动的职能。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当务之急。
因此,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4.2 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领导,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投入。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事关人民身体健康问题,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离不开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把扶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资金、生产基地管理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扶持和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全面发展。
4.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网络、广播、报刊、电视和会议等加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目标和宗旨家喻户晓。通过宣传转变农业生产者传统观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社会对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和消费的意识,形成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4.4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监测管理。
(1)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防止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生产经营环节。
(2) 充分发挥全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作用,担负起对获证生产基地监测管理的责任。
4.5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实行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培训的层次和形式上多样化,做到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切实帮助生产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生产基地推广和示范作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全面发展,将农业生产者急需的生产技术和规范及时地加以推广。
4.6 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3].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检验检测体系,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生产,对主要农业投入品实行统一采购供应,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投入品安全;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生产过程有纪录、生产质量有保证。
4.7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
不定期对全省各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依法查处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限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加强农产品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督检查和溯源管理,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4.8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大力开发抗病虫良种、趋利避害播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措施,深入研究防虫网、灯诱、性诱、寄生性天敌等物理、生物技术,进一步完善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并根据各地病虫害发生特点,把各项技术不断进行有机的组装配套,形成高效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防止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4.9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改善养分投入结构,优化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法,发挥养分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总施用量。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陈晓华。 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 (3):5-8.
吴愉萍,吴降星,连瑛。 波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 (4):18-19.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年12月底,我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共有467户,人口数量467人;带动农户3885户,人口数量15540人。合作社参加和带动的农户数量在全市农户中的比重占3.7%;其所涉及的人口数量约占全市农民数量的3.5%。涉及的领域有种植、水产、畜牧、养蛇、农产品运销以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其中,种植业15家,农户364户;水产业4家,农户33户;畜牧业6家,农户60户;农产品运销1家,农户10户;养蛇专业1家,农户1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正在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二、发展合作社所采取折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特别强调市农业行政领导部门一定要具体负责业务的协调、指导、培训、管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日常工作。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市农业局的引导下,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试点培育、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登记备案等工作;积极与市工商部门协调和沟通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登记管理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将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定期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培训,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等工作;市直各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新闻媒体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到村、社,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从200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工作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年度考核。重点考核各镇、办事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指导、扶持、服务情况,对发挥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
(二)积极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环境
1、做好登记服务。工商部门积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服务工作,免费登记,在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登记管理中执行“不验资、不评估、不收费、不罚款、不年检、不贴花”的“六不”政策。在办理工商登记的窗口,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绿色通道”,为农民申请专业合作社登记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2、加大财政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刚成立,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启动困难,市农业局向市政府申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2009年度市政府同意支持每个专业合作社拨2万元作为合作社的启动资金,用于合作社的基本管理费用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交流、成员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对有较大影响、产业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扶持,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3、提供信贷支持。市农业局与省信合联社沟通,召开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会议,互道信贷情报,发动具备条件的合作经济组织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市农村合作信用社表示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信贷额度,对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增加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以不动产进行抵押贷款或采取联保方式进行贷款,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纳入贷款担保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信用贷款提供服务。市信用社为重兴青皮冬瓜专业合作社2007年度已提供资金贷款200多万元,20*年度支持贷款资金340万元,解决瓜农的实际问题,市信用社今后将继续加大贷款额度,支持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4、实行税收优惠。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销售成员生产和初加工农产品以及销售非成员农产品不超过合作社成员自产农产品总额部分,享受国家有关农户自产自销的优惠政策。20*年下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销售的农副产品都得到了税收减免,合作社初次偿到了甜头。
5、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市琼州西瓜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厅、市农业局的支持下,争取国家农业部项目资金20万元,省农业厅项目资金6万元,作为西瓜种植技术推广,为琼州西瓜专业合作社扩大西瓜良种培育、嫁接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海南西瓜打造优良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昌兴三元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20*年度获得省农业厅扶持,生猪良种苗项目资金20万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
6、支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农业局帮助重兴青皮冬瓜专业合作社制定农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为合作社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并享受优惠的免费办理。经常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节省农业生产成本,指导良种良苗培育技术,为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7、提供用地用电和运输优惠。我们按照省农业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积极培育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精神,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种植养殖场、农机示范推广和设施农业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及时与市国土局联系,按农业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非农建设用地,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及时办理用地手续。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种植养殖业,其种植、养殖环节用电及时与市电网公司沟通执行农业生产电价。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运输,与市交通局联系优先发放“绿色通道”通行证。
(三)加大骨干培训力度
今年12月份农业局对我市各专业合作社社长进行一次经营管理培训。我市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思路,制定市、镇、合作社三级培训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用3年时间完成400名合作社业务指导骨干和经营管理能手的培训。市重点指导镇、办事处、分管工作的部门及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镇、办事处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培训;合作社重点对社员进行合作知识、规章制度、权利义务、利益分配和生产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教育,使各级业务指导骨干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和合作实践,提高正确指导合作社建设发展的工作水平;使合作社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提高合作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增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使合作社社员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素质,增强合作信心。
三、存在问题
(一)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政府财力的支持,项目资金的扶持,并金融贷款的困难,优惠政策对合作社的特殊性没有突出,合作社还没有偿到甜头,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的专业合作社在建社初期,由于资金缺乏,工商登记后,成员则将股本又重新分退,专业合作社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壳”,完全背离了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初衷。
(二)办社目的不明确。许多合作社办社目的不明确,主要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为了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依赖政策的支持,自身发展的能力比较弱;第二种类型是为了取得项目资金和贷款支持;第三种类型是借合作名义肥自己,对合作社的带动发展缺乏信心。由于办社目的不明确,出现了一些“空壳社”、“家族社”等不规范合作社。我们及时通过典型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的办社事例充分说明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前景,使他们认识到,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大势所趋,是实行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和经营的新型经济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力量,是引导农民走致富奔小康的组织形式,是党和国家给农民发展经济的指路明灯,使他们明确了办社的目的和意义,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加强创建示范,引导规范发展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建设不规范,服务功能不完备,合作关系不紧密,整体布局不合理,因此,在2009年度,重点抓合作社的扎实创建工作,市农业局结合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选择青皮冬瓜专业合作社、琼州西瓜专业合作社、*家兴*鸡繁养专业合作社等带动农户多、发挥作用好、发展潜力大的合作社作为市级示范合作社给予重点指导和扶持,并且进行交流,引导全市合作社规范建设和发展。
一、*瓜菜的生产现状
*省属热带气候,主要以热带水果和蔬菜、稻米生产为主,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于我们北方来说是个天然的温室,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蔬菜,蔬菜水果是*农业的主业。
1、主要产品
全岛蔬菜以豇豆、辣椒、茄子(矮瓜)、黄瓜(青瓜)、冬瓜、瓠瓜、苦瓜种植为主,搭配毛豆、佛手瓜、西瓜、甜瓜、空心菜等,几乎什么菜都可种。
2、种植方法
蔬菜品种由土地所有者自行选择,以广东农科院蔬菜所、*蔬菜所和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的种子为主,多采用露地种植,起高垄,一垄两行。水浇地多采用菜、稻、稻轮作制,蔬菜产品上市期间在12月至翌年4月,也就是大陆春节前后,此时价格高效益好。
3、加工方法
*的蔬菜绝大多数是即收即走,加工是简单的保鲜,过冰水后加冰用泡沫箱包装。辣椒茄子预冷后纸箱包装。在全省各地有很多制冰场。
4、销售方法
*各地建有许多的蔬菜购销市场,如文昌县大致坡永青公司购销市场、陵水光坡市场、三亚海棠湾市场、澄迈永发市场等,农户将蔬菜交售至市场由大陆各地商贩收购或由当地经济人代收,价格随行就市。
也有些简单的订单方法,就是由订购人将种子发给农民种植,到时由订购者按市场价收购,如果有人来要货,只要价格不低于别人0。1元,则不会出售于他人。
5、毛豆种植情况
目前*毛豆种植地区有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文昌市,开始是由贩毛豆的菜贩,多为湖北、福建、浙江人在当地承包土地或将种子发给农民种植。
二、*蔬菜市场的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产品丰富。
*以其天然优势可以在冬季生产出各类蔬菜,蔬菜面积大产量大。
2、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抗风险能力强。
由于蔬菜种植收入高,占全年收入的70%强,当地农民只要是有条件种植的田块均会种上蔬菜,并每天都会下地精心管理。由于是自主种植,农民均具备承担种植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去年的低温对*蔬菜影响很大,冻灾后,农民还是自已重新播种。
3、蔬菜生产由市场经济无形之手调节,无指标计划。
蔬菜品种面积多由农民自已掌握,并无政府和大公司的计划,完全是自由发展。
4、蔬菜产品质量不一。
在市场看到,蔬菜的分级工作做的很细,成品菜外形标准高,几乎是长短一样,但其内在质量不得而知。*的虫害特别多,用药量惊人,我们了解了各地包括农场的农资供应情况,全部由私人经营,无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高毒农药在各地可见,我们亲眼见到农民用有机磷治辣椒虫害,因此蔬菜质量令人担忧。
三、考察后的感想和发展计划
1、感想
此次考察学习了*的瓜菜生产,所到之处只要是平原有水的地区几乎全部是蔬菜基地,其规模之大、管理之精、产量之高、效益之好令人振奋也令人反思。我场的现状在排除与*地域上的差异之外,我们基础条件、配套设施比他们好,但对蔬菜的种植管理与*农民差距甚远,缺少抗风险的意识;作为组织者的我们对市场的调研不足,网络不健全,缺少对品种的准确把握。这些不足之处亟待提高加强。
关键词:低碳模式 和谐 绿色矿山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32-01
1 运行低碳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矿山开采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矿山的开发必然会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目前,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是矿山开发的两种形式。露天开采主要是对土地进行剥离,因此地表原有的景观就会遭到破坏。但是,我国的矿山主要集中在地下,据统计地下金属矿山占到总矿山数的89%左右。尽管地下铁矿的产量比较少,但是许多的露天矿山正逐步向地下开采转移。总而言之,金属矿山的地下开采越来越多。而地下开采会对山体以及斜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开裂、坍塌、崩塌以及滑坡等状况就会频频发生。矿区塌陷、裂缝以及矿井疏干排水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储水构造会发生变化,水文系统的自然平衡也会打破。另外,在采矿的过程中会对大气产生严重的污染,比如:烟尘和粉尘污染。这主要和采矿、冶炼以及运输等流程有关。一些有毒、有害以及酸性的气体也会产生,化学污染也就会产生,温室效应以及酸雨就会因此产生。
采矿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土地资源被挤压,甚至是破坏。采矿过后会留下大量的心土或者是矿渣,由于许多采矿设备会对地表进行重压,因此土壤会变得坚硬、板结。此外,土壤的养分也会降低,有机质也会大幅度的下降。
可见,不合理的采矿方法和模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而矿山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三赢就必须运行低碳发展模式,让煤场不见煤,有风不扬尘,一年有绿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 运行低碳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2.1 加大投入,构建和谐发展保护环境
加大资金,对生产场地进行改造。为了实现了外部大环境粉尘零污染这一目的,需要单位搭建封闭车间。购置数台吸尘设备,针对粉尘集中区域对粉尘进行吸收。在粉尘扩散区域,要增加喷淋设备,这样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就会降低,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就会得到保证。
实施矿山数字化建设,实现低碳管理。开通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让传阅文件、公司内部信息的等工作在网上进行。使用电子邮件以及MSN等通讯工具,尽量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这些措施都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了降低差旅费用、公共交通成本,可以使用视频会议协同平台,这样低碳效应才会形成。
2.2 多措并举,让矸石从升井到下井转变
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将矸石消化问题充分的考虑到内,因此要尽最大努力将开拓准备巷道布置在煤层中。顺槽和切眼高度一定要满足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掘进出矸量计划和迎头消化矸石计划要在每月之初编制出来。对矸石产生量进行全程的监控,务必让其和矿井矸石消化能力适应。
地面下矸。为了达到低碳的目的,井下选煤厂可以使用先进的重介浅槽分选工艺,这样块煤和矸石的分离就可以实现。
2.3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矿区要引进先进的模块式矿井水处理设备,这样就可以完成对流入矿井水仓的污水进行处理。在处理之后,水质就会符合矿井工业用水标准,因此可以进入到矿井防尘水系统中,进行重复利用。
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使用活性污泥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在处理之后,这些生活污水会符合洗煤水水质的规格,可以被用来当作洗煤补充用水和煤场防尘用水等。
2.4 生态措施
矿山土地复垦死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探讨。目前,关于矿山土地复垦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生态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矿山土地复垦的技术核心,比如:拖式铲运机复垦、充填复垦等。而生物措施指的是一些土壤生物改良技术。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使用生物措施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会带来生态效益。
水土保持措施。笔者以杨家村铁矿为例进行介绍。该矿山的地层大概有3层,所属的区域是高原性干燥气候。6~7月是雨季,由于常年的冲刷,因此水土流失的状况比较严重,地质灾害多次出现,无论是矿山的生产还是村民的安全都受到严重的威胁。植物措施配置。(1)治理固定边坡。将杨树种植在安全平台上,此外在树坑间种植草以及根系发达的树种。这些树种的生长周期快发达的根系可以直接到达土中或者是岩体的裂缝中。(2)治理排土场。需要在排土场的下面设置挡墙,这样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现象就会降低。此外,需要对废石进行有选择的进行排放,让风化的岩石进行集中的堆放。可以种植华山松等树木,农肥一定要撒到其中。上述的这些措施在实施后,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看护和管理。目前,这些树木的高度已经到了4m左右,水冬瓜幼树已经将整个的排土场覆盖。当水冬瓜的落叶腐烂后,就会为其他的树木提供肥料。这样,采空区台阶坍塌的状况就会降低,排土场水土流失的情况就会被有效的遏制,边坡的状况会减少,生态环境会明显的好转。
2.5 煤炭储运煤仓化
我矿原有地面原煤仓两个,被用来储存前后组煤。露天存放会让煤场和工业广场区的卫生状况变差,公主人员往往会遇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此外,当刮大风时,煤尘飞扬。如果是雷雨季节,煤炭就会被冲向矿外。因此,要实施煤炭储运煤仓化,新建若干个原煤仓和精煤仓,提高矿井总存煤能力。全部的转载点都要使用喷雾设施,此外还要安装旋转喷淋枪。拉煤车辆一定要配备苫布。一些污染环境的煤泥,要进行干燥成粒的处理。无论是储、运、装都要封闭进行,烟尘飞扬的状况才会减少。
3 结语
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卫生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果不运行低碳模式,那么会严重的影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笔者就运行低碳模式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这些分析和探讨有利于矿山附近的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会和谐、有序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三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棉花;抗逆栽培;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江苏沿海棉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四季异常,灾害频繁,病虫暴发,农业的自然灾害风险和生物危害风险日益加大。作为沿海地区大宗经济作物的棉花,其栽培环境逐渐逆化,宜棉气候年景难遇,逆境灾害年份多见,使棉花产业稳定发展面临挑战。推广应用异常气候条件下沿海棉区棉花抗逆栽培技术已显得十分重要。
1选用良种
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棉花育种要在重视抗虫性选育的同时,加强对抗病种质的病圃选择,使育成品种不仅抗棉铃虫,而且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增强这些新品种在沿海棉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安全性。必须按照《种子法》的规定引进新品种,而且要严格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确保因种栽培、良种配套良法。禁止不合法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抑制品种多乱杂,遏制枯萎病、黄萎病新菌系侵入和生理小种多样化。主推科棉、苏杂、南抗(南农)、盐抗、泗抗(泗杂)系统主导品种,优化品种布局,促进良种配套良法。
2轮作换茬
推进轮作换茬,降低棉田土壤菌原数量,减轻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程度,建设高产稳产优质棉田,提高棉花生产水平。尤其在沿海旱作棉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重病田,轮茬种植玉米、大蒜、冬瓜、叶菜类蔬菜等[1]作物1~3年,在3年内轮茬1遍。
3培育壮苗
选择无病、肥沃、光照条件好、管理方便的地段作苗床,实施好冬翻冻土、春耖晒土熟化、增施腐熟有机肥等工序。
4 高垄栽培
培土壅根,能形成高质量的高垄,不仅利于棉花防风抗倒、防涝降渍,促进土壤散湿增温,而且有利于改善棉株根际土壤环境,提高供肥性能,促进棉苗根系发育,增强养分吸收能力。要将棉田高垄作为棉花抗逆栽培的重要措施加以应用,及时培土壅根,形成高垄,增强棉花抗逆能力。
5合理密植
不宜为追求种植大铃品种而大幅度降低密度。过低的密度难以保证合理的群体总量,不利于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更不利于抗逆栽培,灾年难以实现稳产。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因种栽培,良种配套良法,增强棉花抗逆能力,提高抗灾补偿效果。杂交棉移栽密度要从沿海棉区抗逆栽培实际出发,因品种类型、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水平和栽培方式的不同而合理确定[2,3]。一般棉田栽2.7~3.0万株/hm2,高产田栽2.4~2.7万株/hm2。
6水肥管理
突出棉花抗逆栽培和安全生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平田整地,配套排灌设施,改善棉田水利条件,提高防洪、防涝、防旱标准;按照“棉田一套沟、从种理到收”的要求,建设高标准棉田水系,配套好内外三沟,达到涝能排、渍能降、旱能灌,确保棉田遇暴雨不受淹、连阴雨不受渍、雨止田干,防棉苗水发水控;遇干旱灌得上,防棉花干旱死苗。增强棉花抗御涝渍旱灾的能力。重新认识增施有机肥对增强棉花抗病、抗涝、抗渍栽培的重要性,加大灰杂肥、人畜粪肥、菜籽饼粕等作基肥的施用比例,增加优质高浓度复合肥作追肥的用量,控制氮肥,稳定磷肥,增施钾肥,补施微肥,实行配方施肥,促进棉苗健壮生长,增强棉花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7全程化调
化调不仅是棉花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棉花抗逆栽培的关键技术。要改变化调的片面理解,把化调作为棉花夺高产的关键技术和抗逆栽培的重要措施,搞好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全程化学调节。要改变梅雨期间不化调的习惯,即使遇连阴雨天气,也不放松化调,要因天、因苗制宜,进行勤调、轻调、多次调、主动调[4],确保优化个体群体质量。
8病虫害防治
利用栽培措施改善棉田小气候,增加棉田通风透光性能,降低田间湿度,优化棉田环境,提高棉苗抗逆能力,抑制病菌侵染与繁殖,减轻发病程度,促进棉花稳发稳长。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必须在未发病前的苗期,及早使用药剂;蕾花期采取改善田间条件和药肥调控相结合的方法,减轻发病,即从6月初开始连续喷药保苗,可减轻蕾期的发病程度。对虫害,要密切注视虫情预测预报和发生程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用药,控制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等害虫危害。要防治3代、4代棉铃虫,防治次数根据发生量确定。
9参考文献
[1] 欧阳琼成.沿江棉花栽培技术的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222.
[2] 白艳红,刘瑞娟,邹积田.棉花栽培应用抗旱保水剂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50-51.
一、合理安排茬口
(一)蔬菜的季节茬口
1. 越冬茬。俗称过寒菜、过冬菜,包括越冬根茬菜。一般种植耐寒或半耐寒品种,如东北地区的越冬菠菜、葱,华北地区的根茬菠菜、韭菜、薹菜,华中地区的红菜薹、小白菜、芹菜、菠菜、莴苣、甘蓝、大蒜、韭菜、芫荽、蚕豆、豌豆、洋葱等。一般在秋季露地直播或育苗于冬前定植,以幼苗或半成株状态露地越冬,翌年春季或初夏上市,是供应早春淡季的主要茬口。早茬菜采收后可种植早春菜及中小拱棚果菜类,晚茬菜可间、套作晚熟夏菜,也可作伏菜的前茬,或者休闲晒垡后种植秋茬菜。
2. 春茬。即早春菜,一般种植耐寒或半耐寒的蔬菜。如生长期短的小白菜、萝卜、茼蒿、菠菜、芹菜等绿叶菜,春马铃薯以及冬季温室育苗、早春定植的春花椰菜、春甘蓝、春白菜等。一般在早春解冻后播种定植,40~60天即可上市供应。春茬菜多作为伏菜的前茬或与晚熟夏菜间、套作。
3. 夏茬。即春夏菜、夏菜。一般是在春季终霜期过后才能露地定植的喜温好热蔬菜,如豆类、茄果类、瓜类等,是各地主要的季节茬口。一般在6~7月大量上市,形成集中上市的旺季。因此,应将早、中、晚熟蔬菜排开播种、均衡上市。夏茬的后茬可种植伏菜或休地晒垡后种秋冬菜、晚熟过冬菜。
4. 伏茬。又名火菜、伏菜,一般种植耐热的蔬菜,如伏菜地、蕹菜、火苋菜、伏黄瓜、伏甘蓝、抗热大白菜、抗热萝卜、秋豇豆和秋茄子等。一般在6~7月播种或定植,8~9月供应。华北地区把晚茄子、冬瓜延至9月上市,成为晚夏菜、连秋菜。长江流域则把小白菜分期分批播种,作为填补伏缺的主要品种,后茬种植秋冬菜。
5. 秋冬茬。即秋茬,也叫秋菜、秋冬菜,一般种植不耐热的蔬菜,如大白菜、甘蓝、根菜类、绿叶菜及喜温的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是全年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一茬菜,是冬春储藏蔬菜的主要茬口。一般在立秋前后直播或定植,10~12月上市。秋茬菜是越冬菜或早春菜、夏菜的前茬。
除了上述五个茬口外,还有间套作的茬口、保护地栽培的茬口等,生产上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科学制定生产规划,合理安排茬口,做到蔬菜均衡供应。
(二)蔬菜的土地茬口
土地茬口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一年内种植蔬菜的茬次。土地茬口与复种指数密切相关,南方较北方单位土地面积上栽培茬次多,土地利用率高,复种指数大。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茬口安排多为一茬栽培、两茬栽培、三茬栽培和多茬栽培。
1. 以速生叶菜类为主的多茬次栽培。在一块地上一年内种植速生叶菜4茬以上。上半年从立春起连续种2~3茬小白菜或萝卜等,第一茬2~4月种植,第二茬4~6月种植,第三茬6~8月种植,或在第二茬收获后深翻晒垡休闲;下半年从立秋起连续2茬白菜(直播或移栽均可),或随后种植1茬越冬菜,与翌年2月份的茬口相衔接。
2. 晚熟两茬或三茬栽培。一般以种植晚熟冬瓜、茄子、辣椒、豇豆为主,前茬为晚熟白菜、莴苣、洋葱、大蒜、春甘蓝、蚕豆等;后茬为晚熟萝卜、菠菜等。主要供应4~6月、8~9月、11~12月的市场,为早熟三茬栽培的辅助茬口,重点供应4~5月和8~9月淡季市场。
3. 早熟三茬或四茬栽培。一般夏季种植早熟的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秋季种植萝卜、大白菜、甘蓝、胡萝卜;冬春种植越冬白菜、蕹菜、萝卜等,或秋冬栽种两茬白菜。重点供应3~4月、6~7月、10~12月的市场,经储藏可延迟供应到翌年1~2月。
4. 一茬栽培。指从秋冬季育苗开始到第二年夏季结束,如黄瓜、西葫芦、苦瓜、青椒的栽培。
目前由于设施栽培的广泛应用,基本保证了蔬菜丰富的种类和周年供应。在安排茬口时除了要依据蔬菜生物学特色、自然条件、消费情况外,还要考虑生产情况和土地资源等。要以本地常年供应较多,且价格稳定的蔬菜为主。
二、科学轮作
蔬菜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有顺序地轮换栽种几种性质不同或亲缘关系较远的蔬菜作物,统称“换茬”或“倒茬”,是蔬菜稳产、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有机蔬菜成败的关键。而有机蔬菜合作社的规模化种植为轮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发达国家从事有机农业多年的农场,进行作物轮作完全是自觉行为,而且他们也确实从中获得了土壤培肥、土壤结构改良、病虫草害防治、产量增加、质量提高等多方面的实在利益。中国尚处于有机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真正从实践中体验到轮作好处的从业者尚不多。
(一)轮作的优点
轮作是合理利用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施利用率的重要措施。轮作防治病虫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寄主与非寄主作物的交替,切断了那些离开寄主作物或嗜好寄主而不能长期存活的专性寄生病虫的食物链,使之饥饿致死。而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或同科作物等于为病虫害提供稳定的寄主,使它们越来越猖獗。轮作也避免了一些植物对自身和同科属作物的他感作用。
(二)轮作的原则
1. 吸收土壤营养不同,根系深浅不同互相轮作。根系深浅不同,吸收土壤养分的层次不同,因此将根系深浅不同的蔬菜轮作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养分,例如,消耗氮肥较多的叶菜类,消耗钾肥较多的根茎菜类,消耗磷肥较多的果菜轮作;深根性的根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黄瓜除外),应与浅根性的叶菜类、葱蒜类等轮作。
2. 互不传染病虫害。同科蔬菜多年连续栽培常感染相同病虫害,使病虫害加重。例如,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病原菌(虫)不仅能侵害黄瓜,也能侵害其他瓜类蔬菜。制订轮作计划时,原则上应尽量避免将同科蔬菜连作,而每年调换种植管理性质不同的蔬菜,从而使病虫失去寄主或改变生活条件,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粮菜轮作、水旱轮作对于控制土壤传染性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瓜类蔓割病、姜瘟病),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据农民经验,葱蒜类后种植大白菜可以减轻软腐病。
3. 改良土壤结构。在轮作制度中适当配合豆科、禾本科蔬菜的轮作,增加有机质,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力;在豆科、禾本科作物收获后,种植需氮较多的白菜类、茄果类、瓜类等;再次种植需氮较少的根菜类和葱蒜类,而以需氮最少的豆类放在最后,亦为其他蔬菜的良好前作。薯芋类因其耕作较深,需中耕增土,施大量有机肥,杂草少,余肥多,也是改进土壤肥力的作物。根系发达的瓜类和宿根性韭菜,较根菜类遗留给土壤较多的有机质,并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4. 注意不同蔬菜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蔬菜作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不同,如种植南瓜、甜玉米、菜苜蓿后,可降低土壤酸度,而种植甘蓝、马铃薯后,则增加土壤酸度。因此对土壤酸度敏感的洋葱作为南瓜后作可增产,作为甘蓝后作则减产。豆类的根瘤菌给土壤遗留较多的有机酸,连作常致减产。
5. 考虑前作物对杂草的抑制作用。前后作物配置时,要注意到前作物对杂草的抑制作用,为后作物创造有力的生产条件,一般胡萝卜、芥菜等生长缓慢,抑制杂草的作用小,葱蒜类、根菜类也易遭杂草危害,而南瓜、笋瓜、冬瓜等因生长期间侧蔓迅速布满地面,抑制了杂草生长,甘蓝、马铃薯、芜菁等抑制杂草的作用也较大。所以,易受杂草危害的胡萝卜、芹菜、葱蒜类等蔬菜,就应选南瓜、笋瓜、冬瓜、甘蓝和马铃薯等抑制杂草作用较大的蔬菜为前作。
除以上原则外,还要根据蔬菜种类、品种和发病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轮作和轮作的年限。百合科、伞形科、禾本科蔬菜较耐连作,茄科、豆科、菊科等对连作敏感。马铃薯、山药、黄瓜、辣椒和生姜等需要间隔2~3年栽培;番茄、茄子、芋头、豌豆、香瓜和大白菜等需要间隔3~4年;西瓜则要间隔6年以上。
(三)轮作的方法
实践中常按照蔬菜植物的农业生物学分类方法将蔬菜分成几大类,按类分块轮作:如白菜甘蓝类、葱蒜类、根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和薯芋类等,将同类的蔬菜集中在同一区,考虑轮作时将其视为同种作物。水生蔬菜和多年生蔬菜占地时间长,一般单独设计轮作。轮作是菜田规划的重要内容,应把轮作情况记入“田间档案”。
1. 一年二熟地区三区轮作。第一年茄果类(含马铃薯)、白菜类;第二年瓜类、根菜类;第三年豆类、绿叶菜类。
2. 一年二熟地区四区轮作。第一年茄果类(含马铃薯)、白菜类;第二年瓜类、根菜类;第三年豆类、绿叶菜类;第四年白菜类、葱蒜类。
3. 一年三熟地区三区轮作。第一年绿叶菜类、茄果类(含马铃薯)、白菜类;第二年葱蒜类、瓜类、根菜类;第三年白菜类、豆类、葱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