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5:5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该项评选是在所有区县进行初评推优的基础上进行的,被最终推荐参与市级评选的成果和先进单位基本能反映区县一定时期内课程建设的水平,并能折射出一定时期内北京市课程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特质和存在问题。
一、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特质
1. 学校课程建设注重对教育政策的回应
不论是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还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近期的《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都在学校课程建设成果中有所体现。
很多学校开发出国学、书法、中医、民俗、传统节日、武术、面塑、剪纸、古代文化名人、国画等包含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这些课程开发者能选取传统文化中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相契合或关联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发掘,使课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很好地展现学校的办学意志,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例如,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程将阅读与行走紧密结合起来,以行走印证阅读,以阅读促进思考,体认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历史时代、地域文化、民族先贤融合在一起,整理出丰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知识为前导,以认识、思考为本质,以活动、交流为形式,以致敬先贤、塑造品格为内核,明确人文教育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指向―用民族精神和一切文明进步的事物丰润学生的生命质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刚健挺拔、昂扬奋发的心性与积极努力、勇于担当的情怀,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
《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突出语文学科对学生文学素养及阅读能力提升的关注,对于科学学科则强调实验教学以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很多学校对语文学科课程进行改造,一些学校在科学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开发中展开积极探索。
例如,北京景山学校的初中(五・四学制)语文教材建设,加强了文言文及古诗词教学,教材中还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该教材历经十年的实验证明其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体现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此外,北京二中开发的语文阅读校本课程、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小学开发的阅读指导课程等都是基于“大语文观”的视角,实现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在阅读中体味和感悟幸福而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初中物理活动课的研究,该项研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燕山前进中学、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及大峪中学则开展生物实验、物理实验及实践课程开发研究。这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力地回应了学科改进意见中的相关要求,为文件的落实提供实践参考。
2. 课程设计关注学段衔接和一体化建设
由于北京市大部分学校是单纯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这样的学段设计造成各学段之间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而忽视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后续学习时出现知识储备不足的现象,同时也带来学生在学习内容上的前后交叉。因此学段间课程衔接的问题一直是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很多学校也将其纳入学校课程设计中加以思考。例如,很多学校在小学六年级设计“毕业课程”,这些课程是针对小学生如何认识和了解初中学习生活而设计,为学生能顺利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还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关注不同学段间课程衔接的问题,尝试通过课程开发加以解决。例如,北京小学红山分校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学校结合社区内儿童幼升小就学的现实需求,开发建设“慧玩乐学”幼小衔接课程群,依托三级课程平台,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玩”中学习,发现学习乐趣,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而那些包含两个学段以上的一贯制学校,也在实践中对学校课程的一体化设计进行有效探索,特别是参与“遨游计划”项目学校,很多都在课程一体化建设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使学制对于学生培养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北京市育英学校在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中,通过综合各学科的育人价值,贯通学段间的学科知识,研发并开设一系列九年一贯制学科课程,使学校九年一贯制的育人特色得以彰显。
3. 学校课程建设注重对本土知识的开发
本土知识是指某一文化或社会所独有的知识,在这里指那些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在以往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更多注重的是“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不可否认这种教育立场的正确性与重要性,但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却表现出一种习惯性的漠视,对置身于其中的地域文化并不知晓,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种缺失。近些年学校课程的开发中,本土知识开始以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为依托进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例如,各个区县开发乡土地理、历史,以及各个学校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像房山区史家营小学开发的“百花系列课程”、密云县不老屯镇中心小学开发的“云峰山不老情”校本课程、大兴区采育中学开发的“大兴乡土史”、燕山区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开发的“燕山水生态”等,这些课程都是课程开发者针对当地丰富的人文、物产文化开发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4. 课程开发方式逐渐成熟多样
课程开发可以包含多种形式,可以是学校自行开发,也可以是对已有课程的引入与课程改造等。但在学校课程建设之初,原创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唯一形式,随着北京市学校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学校已经尝试引进并改造一些已有的成熟的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例如,石景山高井中学基于学校领导者对学生需求和对课程的价值了解,引入由“真爱梦想”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设计的“真爱梦想”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对原有课程进行内容上的选择与改造。此外,课程引入与改造还在很多学校开设的国学课程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些课程都是在对国学经典文本进行校本化改造后被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
5.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真正实现
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国家课程校本化一直是学校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方式,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热点。但国家课程指的是什么,怎么才算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以及如何真正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却少有学校关注。很多学校想当然地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模式化,这种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解是片面的。近些年一些学校开始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本质进行研究,并在尝试通过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使其得以实现。这种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是通过深入研读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以标准的操作化、层级化分解为支撑,以国家课程不同版本的教材为依托,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课程。海淀区玉泉小学的语文课程结构化以及大兴区第二小学的“语文主题大单元教学体系”建构等研究就很好地体现了学校对语文课程校本化改造。
二、北京市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课程规划不能指导学校课程开发
在申报优秀成果的材料中,具体门类的校本课程占据突出比例。这类课程的申报主体多为负责该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任课教师,他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能注意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上关注学生的认知兴趣与认知水平,但却游离于学校的课程总体规划框架之外,即教师的关注点还局限于自己所负责的课程,未能在学校课程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设计课程,使之真正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服务。
2. 学校课程设计重视“名词”的创造而忽视课程的本质
不论是先进校评选还是在优秀成果评选中,都会看到一些非常“亮眼”的学校设计的课程名称,比如“幸福课程体系”“理想课程”“理性课程”“和谐课程”等。然而,这些课程的内涵是什么?学校如何通过整体的课程设计体现课程的幸福、理想、理性与和谐?学校的课程与其他学校的课程差异在哪里?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对此做出很清晰的说明与
解释。
3. 课程评价在学校课程建设研究中依然处于边缘地带
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是优化学校课程品质、实现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从2015年度的申报材料来看,申请者多将课程评价方式仅视为研究方案的一个要件呈现出来,评价方式的具体内容针对性较差,实效性不强,反映出课程开发和建设者对这一环节还不够重视。
4. 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性差异逐渐显现
在课程分权之初,很多专家和学者包括学校的管理与实践者认为,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很好地解决区域间学校的差异,在校本课程建设之初也确实涌现出一批通过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而使学校办学品质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的所谓薄弱校。但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优质学校由于占有更多的课程资源、更优秀的师资、更有保障的专家团队以及更多的机会所形成的视野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步子越走越快,与一些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对今后北京市课程建设的改进建议
1. 提升基层干部教师及研究人员的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课程管理者及其团队,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课程价值的引领能力、课程规划的设计能力、课程开发的创造能力、课程实施的驾驭能力、课程评价的导向能力、课程管理的决策能力以及课程改革的推动能力等。这些人员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直接作用于学校课程建设上,使学校课程的品质得以保证,价值得以实现。
2. 更多关注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的地区
区域间课程建设的差异显现,很可能造成教育的新的不公平。缩小差距,弥补由于课程自进一步下放而可能带来的更大的发展不平衡,就需要对这些区域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是课程专家的积极介入,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直接性和持续性的指导,以提升区域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也可以是不同区域间学校课程建设的相互扶助,以优质学校来带动薄弱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3. 发挥课程建设优质区域和学校的辐射作用
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和先进单位的评选,一方面是了解北京市课程建设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现区县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以及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更好地发挥成果在推动全市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让更多的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鉴。目前,北京市的基本做法是将优秀成果和先进单位评选中发现的好的经验、研究报告结集成册作为范本发放给学校,另外就是通过召开全市性的课程建设研讨会进行成果的推广。但是这些方式能切实行之有效是需要一些基本条件的,一是需要学校干部、教师具有学习的自觉,二是需要学校主管领导的积极关注,显然,这两个条件不是所有学校都具备的。因此在后续成果推广方面,还需要研究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以发挥先进优势带动后进发展,从而实现北京市区域及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发展。
4. 重点组织有研究能力的学校开展课程评价研究
一、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为准备开发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我们首先学习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参考了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在课程开发实践之初,我们树立了一个课程开发理念,即“校本课程开发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需要”;确立了课程开发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发展需求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最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校本课程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朝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
(二)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环境、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综合利用本校的优势资源,构建出学校独有特色主题的课程。
特色课程要能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通过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教学,展现与其它学校相比所具有的个性化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学校获得社会、家长、学生对品牌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
(三)在新课程标准内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校本特色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学校根据现实条件自主开发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它不能偏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与范围,否则,就是超纲,就是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又不应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简单的强化,而应是它们的补充和延伸。因此,校本特色课程应着重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领域进行补充,与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学习系统。
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
(一)分析影响课程设计的各个要素
在课程设计之前,我们对影响课程设计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目标分析,学生和社会需求分析,学校现有资源分析等。
1.学校办学目标分析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1],即“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全面、长久、强劲的发展能力的人。”[2]学校的特色课程“笔韵墨香”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的办学目标是通过“‘雅致’精神文化内化”,把学生培养为“具有博雅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文雅的言行举止、致远的思想、坚忍不拔的意志的现代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有书画、音乐艺术特长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水平,为高校输送优秀的艺术人才。”[3]
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能很好地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它是通过“审美教育”的路径来培养‘雅致’精神的。对于普通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传承中华民族古诗文化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入门级的美学基础知识,并且从审美角度进一层地鉴赏品味中华古诗词,陶冶学生的“雅致”气质,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对于具有书画、音乐艺术特长的学生,让他们鉴赏品味中华古诗词,掌握一些美学基本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艺术欣赏创作水平提到更高的层次,为将来成长为优秀的艺术人才奠定基础。
2.学生、社会需求分析
为设计本课程,在高一、高二级的1162名学生中,我们针对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的学习需求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的1018份有效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学习该门课程”的同学776人,占76.2%;“有兴趣并愿意参加选修”的学生337人,占33.1%;“对书画、音乐有兴趣并有意作为将来个人从事的专业来学习”的学生43人,占4.2%。由此可见,该门校本课程还是有比较多的需求的,具备了至少要能开一个选修班的课程开发最低要求。
在当今中国社会,一方面,社会对创新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4],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审美来推动。另一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过度的物质化,给人们思想信仰和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上我们学校的教育考试文化也存在比较大的缺陷:人文教育不足;而“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5]。因此,社会特别需要学校承担起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责任,培养学生的健康和谐的人格,高品质的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学生需求,还是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具有审美特质的特色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都有很好的需求。
3.学校现有资源分析
首先,白云中学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早在师范办学期间,学校就形成了“德文并举,以德立身、以文载道”的优良传统。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学校逐渐形成了“审美文化”的风尚。如今,在学校“求真、求实、求美”的校训教育之下,“求美”成为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有学校每年的“文化艺术节”的各种专题活动,更是让学校的审美文化发扬光大,审美文化已经深入到广大师生的心灵深处。这是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最有优势的教学资源。其次,我校语文师资力量雄厚,语文科20多名教师中,有一半是高级教师。有的老师还在“美学”与“古诗”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这是我们的第二大资源优势。还有,高二的学生尽管对美学没有系统地学习,但从小学到高二上学期为止,却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这是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是特色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的学生资源基础。
面对学校的传统审美优势、师资优势和学生的基础优势,我们可以针对高二下学期的学生,把三者优势资源整合起来,设计出一门《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的特色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古诗审美教育。
(二)校本课程的编写、试用、修订
1.教材编写
《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性质的语文学科校本特色课程,在美学方面的内容,不再重于美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而只是定位于入门级的,只限于能帮助学生感受、理解中国古代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美学内涵的简单知识,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美学知识,比如:美的本质、形态、美的基本范畴。在于古诗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再把它定位于着重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了,不再重复古诗的语言、情感、技巧、风格的鉴赏;而是侧重于从审美角度审视、欣赏古诗所表现出来的美,侧重于让学生体验、感受、欣赏古诗中所体现出来的美的具体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美学观点去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能力,陶冶学生“雅致”精神品格的目的。
因此,这门课程的编写是在学生现有的古诗阅读水平基础上,以部分审美知识为核心,以古诗为审美对象载体,既有一点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具体形象载体的入门级的审美课程。
2.试用、修订
在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定稿之前,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教学试验。在一个有39人的“选修二”的课程班里,试讲了6个课时(全部课程计划为15个课时)。然后,做了一个学生调查反馈。
多数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比较好的方面有:
(1)从审美角度学习古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2)能初步地感受到古诗的美的形式。
(3)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古诗美的原因。
(4)与已往相比,对古诗更有兴趣。
但学生也反馈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课程教材进行了相应地修改。
学生反馈的主要问题 课程教材修改
(1)有些知识点的文字阐述:只有概述,少有全诗例子,抽象,难理解 (1)每个知识点的文字阐述改为:概述+至少一个全诗例子。
(2)有些诗词例子没学过,不能理解。 (2)例子尽量更换为学过的诗词。对没学过的古诗词,后面加鉴赏解析语。
(3)全部内容估计没法在15堂课学完。 (3)删除了一些次要的知识点。
(4)没有思考练习题。 (4)每课时后面,增加一道综合性思考题。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评价
在校本特色课程开发初步完成后,我们参考了一些比较权威的校本特色课程评价标准,对校本课程《美学基础:古诗词鉴赏》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课程的不足,并及时调整与修订,使之更完善。我们采用的校本特色课程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如下:
校本特色课程的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1.与办学理念的是否一致性? 1.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完全一致。
2.能否彰显学校特色? 2.能。
3.是否有效利用了学校已有的资源? 3.有效地利用了已有的优势资源。
4.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 4.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文学审美”的特点。
5.学生对课程适应性如何? 5.待验证。
6.实践效果的有效性如何? 6.待验证。
本课程最终的效果如何,还得等全面使用之后才会有个定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但经过修订后的课程也一定会更加完善。
(本论文是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研小型课题2013年度项目“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高中语文特色课程的开发”[课题编号:13XKT048]的研究成果。)
注释:
[1][2][3]广州市白云中学特色课程“笔韵墨香”申报书[Z].广州市白云中学内部资料,2014.
一、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长只进行课程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校长要有能力做出课程慎思和决定,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李庆明校长,综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田园文化思想、现象学中关于“回到生活世界”的观念、当代深层生态哲学有关人类回归自然进入生态生活等见解,尤其是根据马克思有关人在社会、历史的自然生态语境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构建一种基于自由、开放、和谐的现代都市文化情境的新教育——“都市田园教育”。它以“有教无类,出类拔萃”为宗旨,以“欲仁爱智,返朴归真”为校训,致力于立足学校基地和儿童发展需要,体现都市田园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初步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学科文化课程、主题文化课程、阅读文化课程和学院文化课程。办学近十年,该校的“都市田园教育”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实践表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长如果没有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较强的课程领导力,是不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即使名义上进行,也是漫无目的的,或者低水平的。为此,我们必须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对校长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本校学生、教师的现状,制定本校教育教学目标;为达成这些目标,学校应该设置什么课程,又怎样实施这些课程。在此基础上,以学生的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制定学校长期的目标、中期的规划和短期的计划,把学校的办学追求纳入到课程管理中,持之以恒地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加规范,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教师的课程开发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拥有了更多的课程自,但责任也相应增加了。教师必然会遇到从评估需要到拟定目标、选择材料和经验、设计基本的活动结构以及跟踪评价学习效果等一系列的课程问题。
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所开设的主题文化课程致力于拓展生活空间,培育综合素养,按主题环境文化、主题阅读指导、主题学科教学和主题系列活动等四个板块,进行总体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引领孩子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真正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历史。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中的“相似点”,整合包括文本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致力于实现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活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允许甚至鼓励老师打破和超越某一学科课程或教材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促进围绕主题的各种资源的对话沟通、协调运作、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迁移,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课程整合,提高教育的整体效应。
实践表明,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校本课程不是个别教师,更不是外聘人员来讲授的课程,而必须是全体教师来共同开发、实施的课程。离开了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再好的课程设计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为此,学校必须培养一批校本课程开发的骨干,在学校的课程开发中起到推动作用。对于这些优秀教师,既要给他们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还要给他们创造学习成长的平台,促使他们迅速成长;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提升全体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当然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教师负担,学校要合理计算工作量,给予他们必要的待遇补贴,以保证其工作后劲。
三、学生的发展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很大一部分需要,但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统一的、共同的素质要求,所以它必然不可能以某一所学校的具体发展需要为对象来设计课程,因而很难充分照顾到每一所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化问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南山实验学校把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最高宗旨。通过问卷调查选择有探究价值、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课题,构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基于这一思想,学校在学生中成立了计算机、数学智趣、舞蹈、园艺、环保、摄影、田径、话剧等数十个兴趣小组,确定每周二下午为全校校本课程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打破年级、班级界限自主选择课程。一个全新的“校本课程超市”应运而生。这些课程关注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实践表明,学生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尚不能够满足的学生发展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需要认真评估学生的发展需求,找出其中最主要或突出的需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所设计的校本课程才能够满足并不断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校本课程之树常青。
四、学校的资源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然要受学校资源的限制,即学校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做什么,能够开发怎样的校本课程。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鼎太小学部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是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移民”。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饮食特点、地域方言、服饰文化为学校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学校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构建了“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共开设了“民俗游戏”“民俗节日”“民俗技艺”“民间文艺”四大类32门课程,逐步形成了“民俗文化教育”特色。
实践表明,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都有赖于学校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好的深圳可以找到自身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其实广大农村地区虽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其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历史传统、自然风貌,有着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民间传说和饮食文化,这一切都是可资开发和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农村地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五、有效的课程管理是校本课程开发持续发展的保障
校本课程开发没有课程标准明确而统一的要求,开发和实施的难度很大。如果缺乏科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很容易成为随意的短期行为。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制定、教师培训等;教科室负责课程方案的制订,如课程申报、审议、开设、教学评估等;办公室负责动员与宣传,以及学生的纪律管理;教务处负责成绩统计与存档、图书馆、电脑室的开放等常规管理;总务处负责场地、设备等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教师工作量计算制度、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优秀学生的表彰制度、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经费分配制度等,营造出自上而下、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氛围,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条件。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表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是保持同步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类新课程开发,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
(一)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的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的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三)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
未来社会要求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多种能力。只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的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转向综合性知识,掌握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中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学校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校本化对策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态课程。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校本化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就是要让实践活动与学生、老师、学校实际结合起来。
(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计要有较高的指向性和可行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如很多地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以名胜古迹为主题内容,通过对我国名胜古迹的介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名胜古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关注、理解和热爱。这个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意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整方案。另外活动主题要小,要选择一些切入点较小、容易操作的主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自主性
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心理协调等因素,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着眼于学科交叉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取向就是课程综合化。综合实践活动不再是单纯以某门课程的知识为主要知识体系的课程,它是各学科交叉结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这样的课程内容与形式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五)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要求活动主题在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开发主体的教师,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挖掘学校资源,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黄赛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五突出”[J].教学与管理,2006,(29).
《江苏教育》的编辑请我为小学教师推荐一本书,我没多想就答应了。动笔时才犯了难:好书那么多,推荐哪一本呢?于是我决定先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定下荐书的原则。一番思考后,我定出了如下原则:推荐教育理论方面的;推荐自己擅长的,即课程论方面的;要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有益;当下学校亟须的;文风简洁明快,说理透彻的……原则还没有想完,《课程理论及其实践范例》(以下简称《范例》))一书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先说说它为什么是当下学校亟须的。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基层学校有了设计课程的机会。课程设计原本是专家的专属领域,教师很少参与,基本只需教授他人设计好的课程即可,尽管他们并不缺乏对教什么问题的想法。教师设计的课程大多在自己学校范围内使用,因此,它被称为“校本课程”。有了校本课程设计权的教师兴奋之余也深感困惑――怎么设计课程?从事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设计多年的我因此常被邀请到学校提供“指导”,其间见识了很多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我为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折服,也为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的现状着急。现在我想推荐《范例》一书。
《范例》的作者是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国际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亚瑟.K.埃利斯,他曾在中小学任教的经历可能会使老师们感到亲切,也使他的文风更贴近基层教师。当然,我推荐的理由远不止这一点。
这是一本简明的课程理论百科全书。可以为想涉足课程领域的人提供有关课程的全貌,让读者对课程领域有一个宏观的、“形而上”的了解。
首先,该书为读者提供了有关课程理论的基础性知识。但凡初入课程领域的研究生或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他们着手查阅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术语――“课程”时,立马会“晕菜”――看了170多个有关课程的定义仍然一头雾水。相信《范例》的作者一定和老师们有过同感,于是他在第一单元就把纷繁复杂的课程定义简明地梳理成了两大类,一类把课程定义为“处方”,一类把课程定义为“经验”,两者的分歧何在,作者在接下来的第二单元进行了说明:计划性课程对经验性课程;狭义定义对广义定义;训育与培育。清清爽爽的两单元立马使读者的一头雾水蒸发得干干净净。作者梳理完课程定义后也表明了自己的折中立场――有意义的课程不仅需要建立在自由和机会的基础上,还需建立在责任和约束上。两者是互补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样,我们所面临的课程就能够兼有狭义的功能(学程)和广义的功能(学校的经验);这种课程既包括由教师和其他专家预先设计的内容,也包括学生在形成经验过程中的参与。
第三单元是“课程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涉及课程哲学、课程社会学、课程心理学。范围虽广,但着墨并不多。只有个4个页码。作者举重若轻地把复杂的课程问题说得明明白白:课程的目的是什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两个问题属于课程哲学范畴的永恒话题。变化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知识、技能、价值观的要求。所以,研究课程离不开对社会,尤其是对未来社会的研究。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等课程心理学问题自然也成为课程的基本问题。埃利斯说:我们如何获取知识、价值观的过程和知识、价值观本身一样重要!课程的这几个问题一下子把读者拎到了课程领域的制高点,站在这个制高点上,作者提醒读者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学校为什么存在?您为什么成了一个教育者?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设计乃至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决策。
第四单元是“进步主义课程范式”。不熟悉课程理论发展史的老师可能会不理解作者撰写这一内容的用意。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教育史范畴。我以为,作者专门写进步主义课程范式的目的既是向读者展示进步主义课程理论的发展脉络,也是为读者理解后面的学习者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做铺垫,因为这两种课程组织方式都和进步主义课程范式有关。进步主义课程是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的,作者对传统课程范式并没有专门论述,一是因为传统课程是教师们熟悉且至今仍占据学校核心地位的课程,二是埃利斯已将这种课程的历史演变和当今的范式融入了知识中心课程范式中。有追根寻源思维倾向的读者可以阅读此单元,想急用现学的老师可以跳过这一单元,直接进入下面三个单元的学习。
《范例》一书的6、7、8单元是并列的关系,与课程模式有关。作者分别介绍了“学习者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和“知识中心课程”三种课程模式。和一般介绍课程模式的著作不同的是,作者对各模式学术思想的介绍十分简洁,且多用案例说明,每一模式介绍的后面都附加了2―3个真实的具有该模式特点的范例。这些案例或因其真实而不那么“纯粹”,但有利于读者对该流派的理解和各流派内变式的把握。作者概括了各模式的特点。
学习者中心课程的关键
着重点:聚焦个体、个人成长和发展、学习者感兴趣、强调情感
教:教师作为促进者
学:随机教育
环境:培养创造力、激励性的、游戏化环境、活动的自由、信任的气氛
评价:学习者自发、面向发展、强调形成性、轶事和经验的、非竞争性的
社会中心课程的关键
着重点:寻求与社会的相关性、公民意识的教育
教学:问题解决单元、学科科目作为工具、社区中的人力资源、小队设计/小队教学/小队学习
学习:团队项目、写作努力、做领导的机会
环境:课堂/学校是民主的、跨年龄/跨年级、真实世界是学习的实验室
评价:在真实世界中的成效、公民意识和领导能力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应用、集体反思、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知识中心课程的关键
着重点:教学内容来自学术性学科、有组织的范围和顺序
教学:教师是学者/学习者、教师主导的课程、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学习:掌握教材、学生是被统治的学习者
环境:明确关注学术性、传统学科、学校即学习场所
评价:正规考试、标准化评价
埃利斯对这三种课程模式的评价是每一种都有重大的价值;同时,每一种都有致命的弱点。没有一种是完美的,但每一种都可以有所贡献……我认为三种模式都很重要,都有有用之处,教师必须了解这三种模式,知道它们的长处和弱点。教师必须思考这三种模式,考虑在当前的情境下哪一种是最好的,怎样更好地把它们运用到特定的学校和课堂中去。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课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课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表明,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国际教育改革前沿是保持同步的。设置综合实践课,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类新课程开发,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校本化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
(一)综合实践课校本化有利于解决“课程悬缺、候补”现象
学校在设计、开发、实施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实践课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有利于学校、教师对综合实践课课程的了解。通过对校本课程设计,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综合实践课与本校资源的有效结合,使课程内容更适合本校的条件和本校的学生发展,从而更好的解决了课程悬缺和候补现象的出现。
(二)综合实践课校本化有利于解决“低效、片面”现象
学校根据教材统一的计划实施的综合实践课必然有不符合学校自身条件的内容,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综合实践课课程走校本化的道路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统一计划带来的活动形式呆板、整齐划一,还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校本课程克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技能,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资源与课程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益,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率。
(三)综合实践课校本化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
未来社会要求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多学科知识内容,具有多种能力。只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的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综合实践课课程就是让学生从单一的知识转向综合性知识,掌握丰富的知识,在学习中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学校才能有所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综合实践课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课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课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校本化对策
综合实践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课形态课程。因此,将综合实践课主题校本化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课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综合实践课设计上就是要让实践活动与学生、老师、学校实际结合起来。
(一)综合实践课来源于生活
源于生活的原则是指确立的课题应来源于他们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这里的主题是总主题的确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和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
(二)综合实践课内容设计要有较高的指向性和可行性
综合实践课主题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如很多地方学校综合实践课以名胜古迹为主题内容,通过对我国名胜古迹的介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名胜古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关注、理解和热爱。这个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意识。综合实践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整方案。另外活动主题要小,要选择一些切入点较小、容易操作的主题。
(三)综合实践课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自主性
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综合实践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心理协调等因素,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感到自由、民主和宽松,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黄赛芬.小学综合实践课设计的“五突出”[J].教学与管理,2006,(29).
【关键词】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69-02
2001年6月2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热点出现在各个学校中。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在不同程度地实施着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沿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计划和课程模式等,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权力下放,无论是在主观接受还是客观条件上都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偏差
(1)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定位不明确。意识指导实践,对校本课程内涵认识的偏差,会造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方向性错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校本课程占总课程比例的15%,实际上是每周4节课的时间自由支配。也就是说,国家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校本课程,换言之,学校课程主要还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校本课程在其中是以国家课程的辅助角色存在,但是学校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由于过去我国一直在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因此一些上级行政部门或学校对于这种课程结构的习惯性,再加上现行的学生评价还未能跳出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了学校对于校本课程持消极态度,这就使校本课程并不能真正的走向学生的实际课堂。另一个极端是,一些上级部门或学校把校本课程看作是课程权力的完全下放,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校本课程,把握不了一定的度,造成一些常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保障。
(2)课程的中心偏离学生主体。从校本课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都偏重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如王斌华先生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部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注1]“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被很多人传诵,教师被予以众多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而是考虑教师的特长是什么、愿意开什么课等等。教师和学生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应该与教师一样对校本课程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此外,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产品的取舍,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因此更不应忽视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2.过分注重课程的物质形态
吸收教师编写教材,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一些学校把编写校本教材当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有学者表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设计课程方案或活动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等,校本编写在目前较为普遍。[注2]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如校本教材一类物质形态上,不关注课程的实施和反馈,无益于校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了。
3.课程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各个学校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基本是随时代变迁或国家政策出现的新专题而编写的,如环境保护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学等,这样盲目跟风的课程选择有悖于国家提出和开展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初衷,忽视地方特性和个性。
另外,很多学校没有从学校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特点和自身条件出发,开设校本课程。如一些乡村学校在经济条件、师资水平无法承担的情况下,为了显示特殊试图开展钢琴课程。对于这种条件不成熟、在未发掘出自身特长的校本课程之前,应该先落实国家课程,然后再考虑开展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不可盲目地追求灵活多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为这样并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4.学校师资无法满足开发需要
(1)教师缺乏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意识。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教师自然地成为开发的主力。课程的深入、持续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整合、利用、完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教师长期处在课程开发的下方,此前从没有享受过开发课程的权力,长期处于被领导的状态,对课程缺乏敏锐性,缺乏自我挑战的动机和意识。
(2)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技能。据专家调查,近50%的中小学教师不能胜任课程开发的重任。[注3]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课程开发包含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教师仅仅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资源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懂得课程设计的原理、设计程序等知识,才能设计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地方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完备的技能,影响着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3)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无法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重担。有的学校硬性强派给教师开发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清晰自己的教学任务,并无法认清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定位,不仅对校本课程开发无益,也影响了教师的常规教学。
5.课程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课程开发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经费有限,而仅靠行政命令要求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物质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个新的事物,短时间之内还无法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开发制度。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完善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形成规范、完整、清晰的政策、制度系统,是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的重要举措。
二、问题解决策略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有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学校特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应充分理解校本课程的定位,同时要让学生、教师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树立崭新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强大动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地持续发展。使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能够真正地发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有助于使各开发参与者明确校本课程的目的,不单单把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编写上。
2.充分发挥各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按照徐玉珍教授的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包括学校成员、校外团体、个人。因此,开展校本课程既要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向学生家长及社区周围人群进行宣传,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学校周围资源。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与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开发,以科研带开发,以开发促科研,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知识和技能学习,同时减轻学校的开发压力。
3.发掘学校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这些特色在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有的是以学校的教学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特点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结合学校及社区的独有资源进行。
4.加强师资培训
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在20世纪70、80年代受到教育系统高层广泛的推动,但却对校长和教师缺乏专门的培训,导致校本课程难以持续。直到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许多省的教育系统采取举措加强教师培训,才逐渐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这就说明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精神以及校本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备的质素。然而,目前教师的素质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势在必行。结合我国的实际,校本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理论的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培训等,这些培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讲座、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等途径来进行。
5.加大校本课程开发资金投入及完善课程开发制度
资金投入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支持,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教育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适当增加校本课程开发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条例,鼓励并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课程开发制度的完善即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常规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如奖惩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不但保障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课程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使校本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带来了课程的主动性,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的尊重,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尽管目前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相信经过各方努力,定会使校本课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 释
1 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3 王蔚.校本课程开发谁作主.网络资源省略/msg/ shownews.asp?InfoID=8684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03)
3 邵东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3)
4 王斌华.校本课程开发并不神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Z4)
5 薛同贵.校本课程开发给我们带来什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01)
关键词:校本课程 研究开发 成果探讨 建议
一、导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陈述
2010年秋季,甘肃省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按照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两部分组成,选修分为选修I和选修II。其中必修和选修I为国家课程,选修II为学校课程,至少6学分。学校课程也称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由学校或学校与外部教育科研等单位合作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英语校本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各省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研发和开设都做了统一规定,但只是最基本的原则要求,无法照顾到各类学校、各个学科的特殊性。因此,本校本课程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化,发挥学校办学特色。
(1)本课题实验的理论意义: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与实施,英语校本课程的研发在全国各普通高中已经广泛开展了起来,但研究的大部分成果来自中东部发达省市,本课题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本地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空白,进一步拓宽英语校本课程的研究领域,从而为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形成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内容开放的三级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2)本课题实验的方法论启示:目前我省各普通高中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都处在论证、探索、开发阶段,本校本课程教学要求教师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表演等教学方法,通过该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不断增强教师的课改意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我省高中英语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领域和教学模式,进而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多的方法论支持。
(三)相关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综述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针对普通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研究也随之成为新课程研究的亮点之一。来自华东师大一附中的黄光炜以本校实践经验为基础,从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文化视域下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影响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及要把握好的几点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视域下的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证研究方面,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学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很多学校还编辑出版发行了自己的校本课程。例如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刘少文老师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感受英国》,依据其本人在英国学习期间所走访的20多个城镇和拍摄的图片,引导学生多方位、全面而具体地了解英语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浙江湖州二中英语组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走遍美国》、《走马观花看英伦》则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美国和英国的人文、地理名胜古迹,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研究过程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课题主要围绕课题“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一游遍英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组根据主持人王振强老师在英国留学期间所参观的英伦三岛各个名城及周边名胜古迹为线索,选编介绍这些城市概况及名胜古迹的文章,结合其本人在英国所撰写的留学札记和所拍摄的5000多张精美图片,向学生全面展示英国的人文地貌、名胜古迹,帮助他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英国,强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进而为深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文化背景基础。
校本课程《游遍英伦》(Travels around the UK)课时规划:本课程设计为1个学分,用时18课时,每周2课时,9周时间完成,1周时间复习考查。本课程总共由18个章节组成,分别为:联合王国简介、英格兰、伦敦及其名胜古迹、温莎宫和伊顿公学、古城巴斯和布里斯托尔、索斯伯里平原上的古巨石阵、布莱顿和朴茨茅斯、莎士比亚的故乡――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特福、牛津、剑桥、坎特伯雷和多佛尔、伯明翰和诺丁汉、曼彻斯特和利物浦、英格兰北方明珠――约克、苏格兰、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威尔士及其首都卡迪夫、北爱尔兰及其首都贝尔法斯特。每一章由读前、阅读中、读后三部分组成,“读前”主要设计2道思考题,鼓励学生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收集相关背景知识;“阅读中”主要精选介绍相关城市的文章两篇,配备精美图片若干张,向学生全面展示相关城市和景点的信息;“读后”部分每篇文章设计练习题5道,用于检测、巩固、加深学生对于所读文章的理解。
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多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讨论结束后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合理评价。课程评价主要通过检查、课后作业等手段重点评价其学习的过程。具体包括:①出勤情况(10%)。②课堂表现(如发言、讨论和主题演讲等)(20%)。③平时测试成绩(20%)。④终结性考试(50%)。
(二)课题的研究步骤和经过
第一阶段(2010.6―2011.6)课题论证和申报阶段
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牵头,全体成员集体行动,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查询、购买相关资料等途径搜集校本课程相关资料,初步设计并提出校本课程纲要。与此同时,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科学性、可行性论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并据此制定出校本课程研发实施方案,选编、印制校本课程初稿,并邀请市教科所教研员对初稿进行审定。其次,按照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2010-2013年资助金项目的相关要求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申报课题审批立项,2011年5月课题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并在《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上公布。第三,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课题组编制问卷调查,发放、收集、积累问卷分析结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1.8―2013.6)实施阶段
本阶段课题组首先组织撰写开题报告,并召开了隆重的课题开题会,会上课题负责人宣读了实施方案,并提出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随后校本课程《游遍英伦》被统一纳入3所实验学校课程体系,进入学校整体课程表,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始开设,每周2课时,每学段共计18课时,1个学分。通过1年的开设,课题组广泛征求参研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归纳总结相关建议,并依据相关建议修改完善校本教材,颁布、出台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案、学分考核办法以及教学指导建议。同时课题组开始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各学校之间交流研究材料,撰写完成了课题实验中期成果报告,2012年7月课题组顺利通过了中期验收。
2013年8月开始,课题研究进入第二轮实施阶段,本阶段主要在第一轮校本课程试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规范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对过程性评价、终结考试、学分认定等环节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则,确保本校本课程符合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同时,课题组多次召开各个参研学校教师联席会议,收集本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途径,并进行了精品课程展示,使每一位参演教师都对于本课题研究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有了更加丰富的收获。
第三阶段(2013.6―2013.8)归纳总结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顺利完成之后,课题组再次编制研究效果调查问卷,检验两年来校本研究的效果,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同时采用跟踪调查、访谈记录、整理分析个案资料等方法,收集、筛选和审核各项研究资料,积极组织论文投稿,交流推广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统计数据,撰写课题实验总报告,编辑出版校本课程《游遍英伦》。2013年8月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小组对课题结题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评定,一致同意课题结题。
三、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本课题研究从开题到结题,已经3年有余,我们认为:“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一游遍英伦”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研究的目的,成效显著。
1.参研教师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学理论水平显著提升
作为国家新课程三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前很多教师对校本课程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各参研学校通过专家引领,细化教师培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随着教师英语教学理论的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获得了提高,教学行为得到了改变。如今,各参研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扮演的是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对话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成为反思型教师,成为英语个性教学风格的铸造者,各校英语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
2.通过课题实验,各校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从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到课堂教学的贯彻实施、问卷调查材料的统计分析、结题材料的撰写等,使得各参研学校的英语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每位教师在讲授校本教材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校本教学,边教边研,走教学与科研相结之路,不但取得了优异的英语教学业绩,而且在校本教学研究上成果颇丰。参研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自己的研究探索撰写出多篇教学论文,并有8篇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其中《英语课堂教学巧用音视频资料》一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于《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7)。课题组所开发编辑的校本教材《游遍英伦》在2012年白银市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3.构建了校本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本课程严格贯彻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每节课先由各个小组讨论学习,集体研究解决各节的重难点,借助提前做好的幻灯片由一位代表向全班进行展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的模式进行,选修校本课程《游遍英伦》的学生们学会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式,上课时不再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动脑,积极思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获取知识,大家争先恐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学习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对英国的了解得到进一步深入,家长对实验的效果非常满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随着对英国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知识的增加,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也得到了正迁移,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通过前、中、后测等得到的数据对比分析,课题组发现各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平均分比对比班有显著的提高,差距最大的达到10分之多,3所实验学校的英语高考成绩也都有了新的突破。
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反思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由于受教学理念、授课时间、课时设置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课题实验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待高效使用
通过问卷调查,很多学生反映要求增加视频资料和更多的音乐、图片等,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趣味性,而受课时量约束,再加上下载相关视频介绍资料并不容易,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准备阶段付出更多的努力。
2.缺少人文方面的内容
受课程开设时间和体系约束,本校本课程内容多涉及英国的历史、地理、建筑等,缺少人文方面的内容,例如英国历史上的名人传记,普通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习俗、美食等,需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国风情。
3.学分认定需要进一步规范
关键词: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江苏省震泽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74-05
七襄云缎织锦绣,一脉天问谱华章。在江苏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中,在学校明确借力文化承创实现优质特色发展的诉求下,江苏省震泽中学的“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被确立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谨遵课程基地的本真指向,结合自身发展的目标愿景,明确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依循《“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基地建设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不断走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方式、教研范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助推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课程基地建设缘起
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不只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一贯承接以及传统特色的高蹈张扬,更是学校迈入复兴“新常态”后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1.承袭文脉的跨越创生
“晓庵天文”作为我校的一项传统特色项目,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余载的天文观测活动是从学校传统里、从内部积淀里生发出来的特色办学闪光点,是我校校本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脉。
我校始建于清代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字晓庵)祠堂之侧,植根于“学究天人”王晓庵究学不辍的精神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文研究资源。1982年,学校成立“晓庵天文小组”,设立“晓庵天文观测站”,观测“天蝎座小行星掩星”。此后,学校先后举办“全国青少年天文夏令营”、“‘相约世纪日食’江苏千名少年儿童日全食观测天文夏令营”等“晓庵天文”活动,在一代代震中人心中播撒下“天问”“求索”的种子。从“人无我有”的特色项目,到“人有我强”的优势项目,“晓庵天文”历经了从“特色定位”到“强势发展”的流变,拥有了独树一帜的天文设施,累积了独领的人才资源,也迎来了迫切走向纵深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国三重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正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从而引领“晓庵天文”踏上发展的新征程。
2.直面发展的前瞻驱动
“特色强优质,优质促发展,发展铸品牌”,实现优质特色发展,以提高办学品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是当下普通高中建设的不二追求。我校选择了校本文化办学这一最为理想的表达与建构路径,以“文化兴校,文化润校”战略统领学校内涵建设。历经九秩沧桑,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推动震中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已成为做大做强震中品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如何在原有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拓展特色的内涵,延伸特色的载体,创生特色的文化,则又是重中之重。
被誉为“领跑高中学习的新革命”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为推进我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综合平台”,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是我校“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课程基地建设将“以培养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建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程体系”,“以课程文化建设为重点,扩展和放大学校的整体特色”[1]。基于此,我们立足文化承创,决心将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将“晓庵天文研究”纳入“十二五”学校主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推进,以课程建设的视角来谋划,以此推动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二、课程基地运作机制
课程基地的建设,主要关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以课程为核心,着眼于课程决策规划、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管理等学校课程能力的发展,不断推进基地建设。
1.课程开发:“开窗放入大江来”
课程基地,课程是核心,基地是载体。课程基地建设必须彰显课程意识、课程价值,“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课程开发正是通过与学校历史文脉糅合、多学科跨界整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等方式,全方位吸纳课程资源,多渠道创生课程意义,从而不断增加课程的容量,深入开掘课程的内涵,充分体现课程的价值。
首先,回溯传统的深度犁耕。“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源自于我校的传统特色,基于此,“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回溯学校的文化源头与传统特色。其一,梳理“学究天人”王锡阐的人生历程与治学情怀,建立“晓庵天文研究”的精神坐标。其二,回溯学校“晓庵天文”活动三十余载绵延不断的历史,归结天文研究的校本范式。如此,在有效创设天文主题教学环境的同时,更发掘了丰厚而独特的校本课程资源。
其次,融通学科的多元覆盖。我们通过“需求评估―资源分析―研制课标―开发教材”四个环节来推进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力求覆盖各类学科,充分体现教师参与。我们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天文主题为主线,跨学科遴选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内容。一开始,各教研组便在课程基地设立学科工作室,负责“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各学科教材的开发,摒弃学科本位,追求多学科融合。历经三个学期的试用、修改、调整后,方形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正式文本。而同样追求多学科相互交融的“晓庵天文”微课程建设,则是深化“晓庵天文课程基地”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是“晓庵天文”系列教材的“升级版”,是定点打桩、聚焦专题的二度深入开发。
第三,联接社会的全域共享。“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始终致力于走校内外相结合的道路,以提高校本课程的学习效益。一方面,我们通过平台打造、模型建构等不断加强基地的硬件建设;同时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拓展渠道,走向社会,实现校本天文资源与王晓庵纪念馆、南京大学天文系、紫金山天文台、吴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校外天文资源的联动共享,并逐步增强对外的示范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以各学科专任教师和学术共同体成员为主体,开发校本教材,进行教学研究;同时又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人脉资源,引进高校天文专家学者等外援的力量,聘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丁明德,苏州天文台台长梅苞等作为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担任“晓庵天文”校外辅导员。
2.课程实施:“堂堂溪水正南奔”
课程基地应该像堂堂南奔的溪水一样,始终处于活动的状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课程基地不应是静态的展示,最为关键的应是动态的运作,即课程的实施。“晓庵天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分为综合实践类(必修)、学科拓展类(选修Ⅰ)、综合活动类(选修Ⅱ)三种类型,采取“文本学习+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的教学方式,建构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立体课堂,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彰显“活泼泼”的学校教育特色。
首先,校本课程教学的恒常开展。根据“晓庵天文研究”的课程目标,“晓庵天文研究”校本课程体系的实施采取校本学习的形式进行,大体包括“建设平台―课程教学―课程评价”三个环节。主体课程教学以晓庵天文台、晓庵天文公园等为平台,分别在高一、高二每周连续开设。在组织校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探究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课程教学创设对话与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开展人机互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打破一张课表教学、一间教室教学的教育方式,借助新颖的学科环境、教学模型促使教育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实践观测活动设定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最后一节自习课,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每学期2次。课程采用作品展示、现场演示、实物制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过程性的全面评价,并适当赋予选修学分。
其次,天文研究性学习纵深推进。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校付诸实践的十余年中,它最终表现为融入日常的方法形态、独立开放的课程形态、拓展学科的课程形态这样三个层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也就为“晓庵天文研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本课程的实施,意在实现课程与课题的有效融合,双轨并进,可灵活选择或整合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经历完整而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一门课程都渗透研究精神,使校本课程成为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课程资源。为此,学校成立“天文研习工作室”,负责天文主题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等工作。工作室遵循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原则,开发“晓庵天文微课程”,汇编了20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每学年初的研究性学习动员大会上,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天文课题的研究;学年末成果展示会上,都要安排课题的汇报,研究成果汇编成《放飞翅膀》。
第三,天文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社团活动课程化即用课程的理念对活动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以构建活动内容,完善组织结构,改进运作机制,健全评价体系,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从而解决先前社团活动随意低效等问题。我校的“晓庵天文社”由学生自主创建,实行自主管理,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天文社致力于以课程为依托来提升社团活动的内涵与品质,在坚持日常观测之余,每学期都要开展天象表演、天文讲座、天文科普读物推荐等近30项系列性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广大青年天好者培养兴趣爱好、宣传天文科普、培养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晓庵天文社”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发挥了学生的才华特长,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学校更在社团活动中取得发展。
三、课程基地建设成效
“千江有水千江月”,“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正呈现出物态化建设与非物态化建设齐头并进、实践性成果与认识性成果两翼齐飞的良性态势,最终形成“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的教学生态,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1.开发实施直趋高标精品
“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我校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教学成果,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该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套课程标准。在全面考量学校历史传统、系统分析天文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我们研制了《“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确立以“天文情怀,科学精神”为课程核心理念,以“崇扬天问精神,培养探究能力;陶冶天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倡导动手实践,转型学习方式”为课程目标,对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评价、资源开发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九册校本教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共九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式出版,并荣获“全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系列教材追求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实践与理论结合、学习与研究契合,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在浩瀚星空中或自在遨游,或漫漫求索。
三类教学平台。一是物态平台,即“晓庵天文台”和“晓庵天文公园”;二是虚拟平台,即晓庵天文网站;三是展示平台,即晓庵天文研究杂志。其中,晓庵天文主题公园由天文研习、天文观测、天文展览、天象模拟四大功能片区组成,是师生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和天文科普教育的平台。其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实施先进,功能齐全,建构模型与互动平台集智能化与人本化为一体,实用又有实效,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一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养。
2.人才培养实现创新转型
“晓庵天文”的多样化课程资源,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促进了学习效能的提高。课程基地秉承以“自能”与“探究”为核心的“晓庵精神”,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促进教学方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催生必选修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社团建设的不断自省与持续革新。研究性学习课题“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与运用研究”荣获吴江区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现场展评一等奖第一名;《放飞翅膀》获吴江区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评比一等奖;晓庵天文社荣获“苏州市十佳社团”称号。在天文研究的带动下,学校在全国中学生机器人比赛等科技项目竞赛中屡创佳绩。同时,基地也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学校在课程基地设立“晓庵天文”学科工作室,专司校本教材的研发和研习活动的指导,涌现了“国际天文年・中国江苏突出贡献者”荣誉获得者陆兴虎等一批优秀专业指导老师。学校亦将教研活动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由此,传统的学科教研方式得以更新,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能力得到提升。
3.内涵发展臻于丰厚深广
学校以“养诗书大气,育济世英才”为核心理念,实施“文化兴校,文化润校”战略,统领学校内涵建设。学校将课程基地项目纳入“十二五”学校主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的研究范围,以“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以课程文化建设为重点,助推学校转型升级,走向优质特色。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先进集体、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苏州市科普先进单位、苏州市中小学教育特色主题网站评比一等奖、吴江市AAA级特色学校、吴江区文化型特色学校、吴江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单位、吴江区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与实施,使学校传统优势项目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亮丽名片。
四、课程基地建设的思考
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对传承学校传统文化、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为普通高中在优质特色发展诉求中实现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构,为全省课程基地项目蓬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范例。学校在建设课程基地中逐渐形成了如下两点理性认识:
1.生于自身文化的基地建设,是学校“特色经营”的强力支撑
“既做第一,又争唯一”的优质特色发展是普通高中发展永恒的追求,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然而学校特色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领导拍脑袋形成的,而应是获得群体认同并指引着共同努力方向的,应是全方位、全员、全程的文化渗透。这就必须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作出理性的抉择,内生而又创生。既要通过学校文化的寻根与自省,来定位学校“特色经营”的价值指向;也要从学校文化始终要动态重构的角度,立足学校自身实际,根据社会变革方向,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来充盈特色文化的新内涵。只有生发于学校自身文化的课程基地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转型学校发展模式,引领学校走向优质特色。而脱离学校课程体系、优势学科等自身历史血脉的课程建设,以及囿于传统而不能直面发展态势以自我造血的课程基地建设,都将与学校的内涵发展相割裂。
2.基于课程基地的“做中学”,是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本于杜威的“做中学”在中国历经引介、改造、批判与异化的浮沉命运,直至新课程改革方又更生,然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仍时遭质疑。而基于课程基地的“做中学”则很好地回答了如何避免“活动探究”泛滥低效、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中教材编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如何合理定位教学场域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地位等问题。诚如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胡金波所言,“体验实践是课程基地的重要特征,也是高中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2]。课程基地注重体现学科环境的实体建设,通过融汇现代科技的直观的、动态的、生成的模型建构和平台打造,使基地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的、互动的立体“课堂”,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和感知课程,在手脑并用、实践求证中提升认知能力,并不断去发现、创造、创新。基于课程基地的“做中学”,其终极指向无疑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钢.课程基地:推进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的“综合平台”[N].江苏教育报,2011-09-29(A2).
[2]胡金波.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引领高色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1-09-29(A2).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Curriculum Base for Astronomy Research
XU Yue-xin
(Wujiang Bureau of Education, Suzhou 215200, China)
课程一词最早从拉丁语延伸出来,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意为“奔跑”,因此,开发课程就像为学生开辟能够奔跑的跑道。为了弥补传统中小学课程结构相对统一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我校通过发挥“四力”来开发校本课程,体现教育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一、发挥顶层课程的设计力
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从而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因此,在顶层设计课程时,应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1.基于学情考虑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课程对人生发展有用,什么课程符合初中生认知发展水平,为校本课程的设置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筛选课程资源,形成课程开发模块。
2.基于校情考虑
课程设计应基于学校教师的能力水平,了解教师的特长与爱好,发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需要引进社会资源时,应考虑经费是否充足、教学时间是否冲突、学生能否适应外聘师资等因素。
3.基于办学理念考虑
课程顶层设计应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融合。我校基于“以生为本、德学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秉承“厚德笃学”校训,开设了“生涯课程”“厚德课程”“笃学课程”三大类校本课程。
生涯课程以社团课程为抓手,根据校情、教情,每周三、五下午各两节课,开设符合学生学情和个性的选择性自主课程,如创客、网球、书法、足球、铜管乐队、风筝、健美操、田径、声乐、趣味实验、车模、乒乓、羽毛球、剑桥英语、青青蔺草文学社、国学等52种校本社团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厚德课程以“年段分层德育和道德、生命、法纪、心理素质”四类教育为纵线,以“班队课、德育主题活动、校园四节、阿拉讲坛、义工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横线,立体式全方位地全面构建育人新模式。
在纵线厚德课程中,七年级德育以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为工作重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八年级德育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和自我约束能力;九年级注重对学生的理想前途、责任意识、法纪法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横线厚德课程中,开设“校园四节”(读书节、创客节、体育节、艺术节)课程、入离校课程、家长学生义工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等,开展养成、礼仪、法制、生命、感恩、科普等德育主题活动,开展以专家、教师、家长、学生为资源的“阿拉讲坛”,开展“春游、环保”等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行为礼仪三字经”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笃学课程以“学科成绩、学科竞赛、学科拓展”为抓手,根据教学发展及学生学情需要,在继续夯实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各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学科竞赛活动,如投篮比赛、电子报比武、校园歌星比赛、图画展示、实验操作比赛、软硬笔书法比赛等,搭建学生、班级个性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生涯成长中个性的发展。
4.基于学校特色考虑
我校在创客、网球、书法、足球、铜管乐队、风筝、健美操、田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为使这些特色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在设计上采用了校级课程AB法。把特色项目定为校A级课程并开发了教材,并给予师资、经费、课时、活动、比赛等保证。例如,创客特色专门成立了创客教研组,有专门的办公室、陈列室、活动室,每年有创客活动节;足球方面,每周安排一节体育课教学足球,并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编写了《我爱踢足球》校本教材,每学期进行班间、校间联赛,并开展足球文化节活动。学生在开学初申报课程,第一轮优先申报校A级课程,未能选上A级课程的学生再申报B级校本课程。这样,就为发展学校特色与提升学生个性特长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
二、发挥课程师资的开发力
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力军,课程改革要持续推进,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力。
1.开展讲座交流
我校邀请特级教师张全民老师作《在路上――我们的课改教学叙事》讲座,邀请卢彩晨博士讲座《谈谈课程改革》,邀请市名师、教研员沈建军老师讲授《用爱拓展生命需要》的课程,邀请湖南师范大学陈成文教授讲座《从中学生学习压力看中学教育改革》。同时,学校两周一次开展以“课程开发”为主题的教师论坛,校长亲自讲座《追寻有生命的课程,提升有质量的成绩》,努力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力。
2.加强书籍阅读
学校为全体课程教师每人订购一本相关报刊,加强理论提升;开展教师“好书共赏”读书活动,利用教研组活动集体研读日本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等,撰写阅读体会、读后感并汇编成书――《课程,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
3.成立开发小组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我校语文教师利用《老王》一文,从杨绛对待老王的态度看今天社会的平民意识,到各行各业“平民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又到历史上关于平民的作用,再到一节主题班会课“平凡的生命,美丽的品质――善良与忠厚”,最后是学生读后感展示活动,从而课内外对接,使课程内容开发更充实,并具有拓展性。另外,教师与专家合作,一起编写教材,在“实践一评估一开发”的过程中,对自己遇到的教学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作出评估,在专家指导下确定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决定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三、发挥课程资源的利用力
2001年6月,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的资源利用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足于现有条件,利用校本教材、体艺馆、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植物同等场地,努力开发出实验、阅读、种植等相关课程;利用教师琴棋书画等特长,开设书法、素描、象棋等课程。
二是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充分开发与王升大博物馆、黄古林蔺草厂等相关的校外课程。
三是通过学生背后的家长资源,开发出国学、医学、法学、企业发展史等课程。
四是调动校领导的社会人脉,与宁波市书协、音乐协会、风筝协会、新东方培训机构等,开发出书法、铜管乐队、风筝、剑桥英语等课程。
五是摸底对口四所小学的课程资源,借助小学师资及升学至本校的特长生资源,形成中小学课程资源一体化态势。
四、发挥学生评价的建构力
课程的受益者是学生,学校通过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保证课程的实施与实效。
1.强调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学校建立了“古林镇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课程对接,以“生涯课程”“厚德课程”“笃学课程”三大课程为抓手,对学校工作进行全方位整合。该评价体系以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宗旨,以人本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评价内容,促进“人”的发展。
学校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初中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在《古林中学学生成长手册》中,学生评价有“厚德”“笃学”“生涯”三方面内容,满分100分,每学期量化一次。“厚德分”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活动;“笃学分”以学期成绩为依据进行量化;“生涯分”包括各级各类学科比赛和社团参加情况。学校专门成立由政教处负责的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总体决策与监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其评价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古中人”“阳光学子”的参考标准。
2.强调评价体系过程化
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内容等要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并施以管理,以评价结果激励学生。如数学评价关注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科学评价关注学生实验操作水平,艺术课程侧重学生的表现力、参加次数及作品展示,体育课程关注学生技能的掌握与比赛成绩。
3.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一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种自省、自查的行为,也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一个发现自我、对自我再认识的过程,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源。
二是创造同学互评的机会。通过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带动、相互激励,取长补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三是积极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使家长和教师都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达到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在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生获得的持久能力和品格,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用理性思维来进行科学探究,并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发展学生的上述核心素养,如果在传统课堂中通过教师讲授,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我们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录制微视频,学生在校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视频学习(使用超级讲师平台)。在校内,我们在国家生物课程基础上,融合STEM教育理念, 设计了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实验仪器、适当的实验指导,让学生在生物创客空间进行面对面的合作学习和团队任务合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让知识的传递过程发生在课外,在课堂中则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训练,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技术素养、创新素养等。
课程内容包括:生物实验扩展活动、生物模型制作活动、生物与艺术结合创作活动、生物学生公司运营活动、生物与医学相关职业体验活动、生物环保活动等。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结构设计
本课程结构的设计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展开,从7个方面进行了设计规划(如图1)。
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建立网络班级,录制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讲解视频,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与此同时,完成生物实验室基础建设,包括两个基础实验室、一个“数字化实验室”和一个“植物组织培养室”,打造生物创客空间。学校组织师生参与实验创新,有效提升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并通过建立一个重过程、重能力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变化进行记录和评价。
1. 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定位是,在国家生物课程之外,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针对社会责任、生命观念和主动探究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它作为校本课程,提供给对生物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更加关注学生获得的持久能力和品格的培养,通过线上学知识、线下合作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进一步发展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课程的基本理念
(1)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针对生物学科特色,在生物实验拓展中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生物创客空间中形成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放实验环境,创设创客空间,带领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倡导职业能力训练
职业能力是学生在终身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提升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早地做好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并有针对性地训练,以提升其基础的职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课程设计思路
生物科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内容,均为选修课程。
模块一“高中生物实验拓展”,旨在通过生物实验的拓展训练,从材料选择、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等角度,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主动探究能力。模块一为国家课程中所涉及实验的拓展练习,实验设计及动手操作是本模块的核心内容。本模块适合学生进行学科特色的实验训练,主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适用于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学生学习,共34学时,2个学分。
模块二“生物创客工作坊”,则以工作坊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从社团和学生公司两个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以生物环保、生物模型制作、生物科普、生物与健康等为学习主题,设计制作相关产品,进行社会实践和社团展示活动,宣传学习成果。
模块二分为Marimo生物社团、生物智享学生公司两个主题,每个主题68学时,4个学分,适用于高中全学段学生学习。该模块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社会实践为核心,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进行生物技术大实验、生物科技社团和学生公司运作,设计生物模型,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社会实践挑战以及生物医学相关职业体验。本模块适合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创新学习训练,主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两个模块中有关实验原理、设计原理、公司运作等的知识内容由教师录制讲解视频,学生在课下自行学习,课上主要进行实验动手操作、产品设计、团队建设等合作训练。
课程目标与内容
1. 课程目标
改变重知识讲授的授课模式,开发项目合作学习为主的校本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 课程内容
“高中生物实验拓展”模块:在高中生物教材原有实验基础上,设计研发24个拓展实验,从以下方面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拓展:(1)尝试更多实验材料、不同实验方法、实验形式等,训练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2)开发新的、有一定难度的、贴近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实验,从师生两个角度,不断更新生命观念、更新实验内容。(3)实验设计环节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分析结论的能力。
“生物创客工作坊”模块:以工作坊的形式,在改造后的生物创客空间中进行生物微观模型研究制作、运行学生公司、开展创意环保公益活动和职业体验。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设计、制作模型,传播科学、技术、艺术、数学设计原理。(2)注重创意产品的稳定性、艺术性和社会价值,传播技术、工程、艺术、经济原理。(3)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间寻求平衡,传播创新精神。(4)社团组织及学生公司运营知识的学习,以及核心成员的培养。
在两个课程基础上,以社团活动和学生公司为载体,打造生物创客空间,组织师生参与实验创新大赛。将学生在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和生物创客工作坊三门课程中学到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效果。
课程实施与评价
1.“高中生物实验拓展”模块
拓展实验内容设计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从观察类实验入手,再尝试实验技术的改进,然后进行具体问题的探究实验设计,最后尝试开展小课题研究(见表1)。
2.“生物创客工作坊”模块
安排在每周二和周四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时间,校本课程时间侧重生物知识的模型制作等活动,社团活动时间侧重对社团、学生公司运营模式的实践。
培养周期按照两年为一个完整周期,学生可以在任何学段参与学习,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做指导。本模块中有两个主要的学习载体:一是社团,二是学生公司。社团建设侧重团队合作,每个成员都要能够完成全套的活动任务,可以在社团展示、科普宣传、模型大赛答辩、公益活动中完成所有工作。在每次活动任务中,可进行分工安排,不受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社长对社团有绝对的控制权及组织权。学生公司侧重任务分工,模拟公司的运营。公司的核心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在产品设计、活动计划等方面要考虑到成本及收入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问题。两种类型的项目课程有交叉,也有不同,加入公司元素,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会更容易理解。
本模块授课内容与学生需求有直接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发现社会需求,每个学期教师都会带领学生深入不同企业进行职业体验。
3. 学习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1)过程性评价
在网络平台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过程评价。
在研究活动、展示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并结合学生的自主评价和成员间的互评,进行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个性化指导。
(2)终结性评价
在每个学期、学年结束时,统计总结该阶段学习成果,主要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分三大类进行统计和评价(见表2)。
课程效果与反思
1. 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
两年多时间,学生获得各类奖项数量均逐年上升,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明显。
2. 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高中学生面对繁重的知识学习压力,创新、创意无法施展。在生物创客空间中,学生可以进行多种实验,开展研究,查阅大学资料,将微观世界中的知识逻辑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并呈现出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科普宣传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现社会问题,参与解决社会问题。三年的实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快速提升,课程内容受到新华网、全国科协等认可和宣传推广,学生社团活动形成品牌效应,Marimo生物智享学生社团受到CCTV、北京卫视、新华网、朝阳教育等多家媒体的专访及报道。学生还受邀参加第五届科学嘉年华、北京市阳光少年科技活动开幕式、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日、朝阳区科技节、首都图书大厦专题讲座等,进行大型展示18场、直接服务人数超过10万人。
此外,我们的学生还运作学生公司,进行产品设计,策划环保宣传活动、市场调研和义卖活动,获得JA中国学生公司大赛全国15强,对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有很大帮助。这也有助于高中生进入大学后进行创业训练、就业选择,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的校本课程,能够让师生在面对面交流的环境下,更多地进行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学生也得以动手动脑,互动交流。实践也证明,我校的生物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及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整合教育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植根朝鲜民族文化,立足双语教学改革,为学生成功发展奠基”。学校根据这一理念提出了“继承和发扬朝鲜族民族文化、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为突出办学特色,学校立足本土实际和校情,确立了《办学特色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了分阶段的创建目标和措施,并结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的研究,将“三课程”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进行整合,全面深化学校的特色建设,提高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传承朝鲜族民族文化,走特色办学之路。
二、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
1. 小学部1~6年级校本课程整合地方课程内容,设置《朝鲜族民俗礼仪》课程,落实“各种礼仪”和“民俗游戏”、“传统节日”,开发了以“朝鲜民俗礼仪”为内容的校本教材,教给学生“个人礼节”、“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和“社会礼仪”、“公共礼仪”以及“民俗与传统礼仪”。
2. 4-6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板块落实“民族饮食”、“传统服饰”、“传统节日”。以“民族饮食制作”为主要内容,自编了“朝鲜族民族饮食”劳动课教材,设置了饮食菜谱名、饮食特点、加工过程、饮食礼仪等内容。
3. 中学部校本课程整合地方课程内容,设置《安图朝鲜族历史》课程,开发了以“安图朝鲜族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介绍安图县朝鲜族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迁移到安图县的朝鲜民族、安图县朝鲜族人民的、安图县的、解放初期的安图、安图县的朝鲜族教育、今天的安图。
4. 中学部综合实践课程落实“民族历史、地理”内容编排课程。
5. 民族音乐和民族体育,是结合音乐和体育课堂向全体学生普及必要的朝鲜族音乐、体育理论与技能。同时,利用每周三次的音乐、体育二课堂活动,系统性地培养具有民族技能、专长的艺术、体育专业人才。
学校系统地编写课程活动纲要和教材,排入课表,由专兼职教师负责授课,将民族文化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纳入到了学校的课程管理体系当中。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确保了民族文化教育的整体性、阶段性及连续性。
三、开发隐性课程,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对创建民族特色校园、宣传民族文化、营造民族文化氛围、突出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学校利用图书室、读书角、校园广播电视台、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班级文化、条幅等各种资源作为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为学校增添了民族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感受朝鲜民族气息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校本课程与育人环境的整合。
2. 学校投资,精心布置了民俗礼仪室、舞蹈室,使学生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下,更深刻地体会和学习民族文化。
3. 学校运动场里添置的摔跤、跳板、秋千等体育设施,为校园创设了另一个民族文化风景线。
四、规范管理措施,确保科学实施
1. 建立规章制度是规范课程管理的保障。制定课题研究制度,根据课题实验方案和学校的特色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每阶段工作计划。建立以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主的三级研究网络,扎实做好了课程实施的统筹规划和实施工作。
2. 加强授课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专设朝鲜民族礼仪教室,由专职教师任教。学校领导一方面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加强对课程质量的监测;另一方面,通过开设家长开放日、校级、县级、州级公开课等活动,展示民族文化教育成果,让家长、社会了解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情况,从而调动广大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3. 创新教学方式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动力。校本、地方、综合实践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有所不同,它的内容生活化,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以活动为主,并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场所,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将书中不易理解的语言和图片制作成声情并茂的课件,还将民俗礼仪知识编成学生们爱唱的歌曲,让学生在看、听、说、唱、做中了解感受朝鲜族文化。
4. 开展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途径。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内容为主体,挖掘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发地研究本民族的文化,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
五、加大投入力度,形成长效机制
1. 加强教师培训,为课程长足发展奠基。一是注重理论培训。通过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课程开发知识技能、科研操作培训,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整合意识、课程整合开发、编写教材等驾驭课程的能力。二是注重专业培训。要实施特色课程,学校需要一支有民族教育特长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采取引进与培训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整体提高相结合、任务驱动与激发兴趣相结合、名师带动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方式,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了民族教育特长教师队伍建设。
2. 加大硬件设施为,课程全面普及奠基。近年来,学校不断争取资金,添置了各种民族乐器、民族服装,新建了摔跤、跳板、秋千场地,今后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生的学习科目长期开展下去。
六、创建主题活动、突显民族特色
1. 与德育教育充分结合进行民族文化渗透。在学校的德育常规工作中寻找落实点,开展各种寓教于乐、主题鲜明的主题活动,弘扬朝鲜族的传统美德。
2. 与学校的大型活动结合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如:利用六一儿童节、校园艺术节等作为体现民族风情的有效载体,向家长、社会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以及学校独特的民族风采和民族精神。
3. 与学校的特色项目结合升华民族文化教育。不断挖掘特色项目,创建特色品牌,在特色活动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升华民族文化教育。
七、研究实践效果,验证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