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工设计课程思政

化工设计课程思政

时间:2023-10-05 15:5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工设计课程思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工设计课程思政

第1篇

关键词:目标问题导向;案例教学;材料力学;课程思政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依据学校、专业、课程三个层级目标,提出了“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设计五类“目标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五类“目标问题”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目标问题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通过教师梳理主要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后布置拓展问题和拓展阅读等环节组织教学,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教学不断逼近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实现“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课堂参与、学用知识、素质培养”的目标[1-3]。“材料力学”课程基于目标问题导向式课程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创新,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以基础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践问题和拓展问题五类目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循序渐进的基础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践问题和拓展问题五类目标问题,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课中通过研讨交流答惑解疑,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引导学生探索创新。通过目标问题的设置和解析,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开放式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材料力学”课程是机械类与土木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研究内容涉及各类工程结构中的受力、变形和破坏现象。“材料力学”课程既是专业课的基础,又直接服务于工程实际,具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双重性质[4]。“材料力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二学生,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力学理论基础,对工程构件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没有相关工程背景和实践知识。在传统“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够,工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缺乏过程性反馈;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并且缺失过程性评价,难以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综合素质情况。针对上述教学问题,我们对“材料力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创新。基于“从实践中认识规律,再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的认识运动规律,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实施案例式教学,通过工程案例讲授力学理论,并利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课程”的理念出发,收集整理与专业相关的工程案例,将之与抽象的课堂理论知识结合。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抓主要矛盾的能力,将实际工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力学思维工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雨课堂智慧平台”实施多元化考核,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实施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兼顾知识、能力和思政考核。

二、教学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一)教学目标创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目标,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有效支撑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杆件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下的内力、应力和变形分析方法,并能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熟练掌握压杆临界荷载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稳定性计算。2.能力目标。掌握分析和研究工程问题的方法,能对工程实际中的杆件合理地建立力学模型,应用强度、刚度、稳定性条件进行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性分析复杂综合案例、应用知识、有效沟通、清晰表达的能力,并能考虑工程伦理等因素,具备应用信息检索与软件、完成报告及设计文稿撰写的能力。3.思政目标。结合课程知识点介绍我国领先技术,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结合业界前辈生平事迹与贡献,培育学生耐心专注、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经典创新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勇于突破陈旧观点,实践创新的思维;通过历史失败工程案例分析予以警示,培养学生担当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模式创新

“材料力学”课程采用的是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O-DIRTCTSH),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翻转,在空间上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场所,在时间上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是以学生在线学习的形式为主,课中的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是在传统的线下课堂进行主要以能力发展为主。翻转课堂把线上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利用“雨课堂智慧平台”推送预习课件、拓展课件、录播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点并解决问题。课中首先,回顾和梳理录播视频中的主要知识点。其次,通过集中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进一步梳理重点和难点问题。最后,基于工程案例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活动,师生共同交流、探讨,解决实践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中的总结环节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形成知识脉络图,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课后利用“雨课堂智慧平台”推送课后作业和拓展资料,利用教学QQ群和微信进行答疑,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启发下解决拓展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提升应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将思政素材融入到课前录播视频、课前拓展课件、课中案例、课后拓展课件中。

(三)教学内容创新

“材料力学”课程在内容上以四种基本变形为基础,介绍组合变形以及压杆稳定等内容,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方面分析。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将课程内容分为5个模块和12个教学单元,纳入学科研究的新进展,渗透专业思想。“材料力学”课程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依据知识模块设计课程思政,以案例穿插、专题嵌入和隐性渗透方式融入到对应的目标问题中。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达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创新

“材料力学”课程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六步教学法,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围绕五类“目标问题”组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引入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总结,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理论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抓主要矛盾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力学思维。实施案例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以生为本”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5-6]。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结合学生专业选编案例,基于目标问题对案例教学进行顶层设计,挖掘案例中蕴含的材料力学知识,明确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由浅入深地设计需要讨论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掌握相关的材料力学知识。

(五)考核方式创新

“材料力学”课程基于“雨课堂智慧平台”实施多元化考核,实现了对学生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考核,考核内容包含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材料力学”课程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个阶段,采取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课前预习2%、课堂出勤1%、课堂测验4%、课后作业3%、综合设计10%(小组,能力目标为主要评价依据)、案例分析10%(小组,思政目标为主要评价依据)和实验报告10%。期末考试60%,采取闭卷的形式,从试题库中抽取考题进行考核。

三、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的成效

“材料力学”课程团队收集案例素材,编写出版材料力学案例教材一部,主持在研省级案例教学项目一项,主持校级课程思政项目两项,团队成员有3人获建工学院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奖项。“基于翻转课堂的材料力学案例教学”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创新获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创新在土木专业的授课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考,实现了参与式教学。

参考文献:

[1]罗天雨,王遨宇,张鸿宇.基于目标的问题导向教学法探讨[J].广东化工,2020(21).

[2]秦大伟,罗天雨.目标问题导向式在线教学模式探析[J].广东化工,2021(2).

[3]李广环,龙涛,任合刚,等.以提高学生化工安全与环保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1(4).

[4]郑丽凤,邱荣祖,周新年,等.“材料力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5]伍少霞.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2).

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纺织品整理学;教学改革

一、“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纺织品整理学”是我校(绍兴文理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以纺织品整理工艺为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和表面活性剂、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合成纤维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品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工艺,主要加工用剂的性质及特点,练漂、整理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知识。“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原有的教学存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分离的缺点,课程教学缺少思政教育的融入,重视知识、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对学生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意志品格的培养和提升不足。为此,迫切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凝练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社会责任和担当[2],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3],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1.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染整加工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水的软化方法;掌握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和丝光)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合成纤维、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掌握织物的一般整理、防缩整理和防皱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与产品质量要求。2.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的基本理论、工艺,能独立制订纺织品前处理和整理加工工艺,具有分析和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3.在素质发展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求真务实、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结合“纺织品整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1.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及载体。“纺织品整理学”课程共设置12个教学单元,课程所蕴含的主要德育元素以及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如表1所示。限于篇幅,表1中仅列出部分内容。2.教学方法。(1)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将思政教育贯穿于“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教学全过程,立足实际情况,从课程中充分挖掘和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并转化成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重心下移,全面关注学生的期待和发展需求[4]。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探索性学习、项目导向、小组学习、多媒体教学、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主动学习,让学生汲取道德思想精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并积极思考,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新动向,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加强课后道德实践指导。结合专业知识点活用教学资源,拓宽育德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道德引导。通过多元化的隐性道德教育,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中国好公民,在公共领域更多地展现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例如,让学生甄别每一周在微信朋友圈内流传最广的谣言,分析混淆视听的恶性谣言,积极践行网络空间“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自觉成为抑制虚假信息传播、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的核心群体和重要推动者。3.教学评价。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将评价内容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在课程评价体系中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如下:(1)平时考核。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2)期末考核。(3)德育考核。总结报告(通过该课程学习,自己在德育与专业结合方面学到的东西与体会)。最后综合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50%)和德育成绩(10%),给出期末总评成绩。

四、结语

实施“纺织品整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载体,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胡靖,马星宇,王俊荣.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4):41-43.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第3篇

随着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西南油气田员工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的磨练考验,面临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如:收入差距问题、工作业绩考核问题、竞争上岗与职业危机问题、安全生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者改善,正是EAP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EAP服务的用武之地。

依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试点工作方案,结合西南油气田的实际,自2013年5月份启动EAP工作以来,我们从系统规划和落地实施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规划先行,

初步构建系统化的EAP工作框架

西南油气田EAP项目组充分调研国内外优秀企业EAP项目实施情况,并于2013年5月上旬拟定了《西南油气田EAP项目指导意见》,并组织外部专家和内部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专题论证,初步构建了具有西南油气田特色的EAP工作体系,为系统和深入开展此项工作锁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三位一体、内外结合、分层联动”的EAP定位

结合西南油气田实际,将EAP体系与党建思想文化工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西南油气田特色的“三位一体、内外结合、分层联动”的EAP心理辅助支持体系。

三位一体:就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员工幸福、促进优势转化为落脚点构建EAP心理辅助支持体系。企业发展层面,统筹建立量化指标系统、积极领导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危机干预系统,强化心理管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员工幸福层面,为员工提供自我成长、心理疏导的专业服务平台,让有心理困扰的人解开心结,让心理健康的人生活更加幸福,强调员工内心和谐,促进员工幸福。优势转化层面,融合EAP工具、方法、流程,建立指标体系,提炼典型经验,提高专业政工队伍科学化、人性化工作水平,更好促进政治优势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内外结合:成立由政工干部组织的西南油气田EAP项目机构,聘请国内首屈一指的EAP服务机构――北京易普斯咨询公司做技术顾问指导,将专业性、服务私密性、针对性和便捷性融为一体,构建具有西南油气田特色的EAP项目。内部培养一批EAP专员,发挥400名专职政工干部和560名专职党支部书记的作用,提升、掌握EAP服务的知识、方法、工具,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分层联动:按项目内容和工作实际,分层级部署实施EAP项目,西南油气田统筹规划总体方案、总体指导、总体部署,抓标杆性体系建立及标准化内容运作,对试点单位进行指导;各二级单位根据不同工作性质、作业环境具体实施各具特色的EAP项目,细化操作流程;各一线基层作业队深度试点EAP项目,提供第一手资料数据,提炼特色化经验模型。

“思政创新、心理管理、和谐成长”的EAP功能

形成“思政创新”的科学抓手。落实集团公司EAP试点工作的核心思路,依托西南油气田优秀的传统思政工作经验方法,把心理学的理论、工具、技术系统融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西南油气田新跨越发展期思政工作的创新载体,培养一支掌握科学工作方法的创新型政工人才队伍,开发一套具有科学技术含量的实用工具,有效促进党建思想文化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打造“心理管理”的落地机制。以促发展为中心,通过搭建“和谐幸福指标体系”,采用科学量化的心理调查工具和数据统合分析,挖掘影响企业和谐发展、员工幸福成长的关键心理要素,为高管层推动人本管理的持续优化提供决策信息;依托积极组织行为学和心理管理理念拓展管理视野,培育各层级领导干部带队伍的积极领导力,带动和谐团队建设;借助心理风险防控干预技术,有效做好危机事件的管控,保障企业和谐稳定。以此打造西南油气田心理和管理相融合、有效促进政治优势转化的一套落地机制。

搭建“和谐成长”的关爱平台。以促进员工幸福为目标,结合西南油气田各单位员工的工作特性和心理需求,将心理学的个人成长、人际沟通、家庭建设、压力缓解等知识、方法、技巧纳入企业的员工成长关爱工作中,包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提升个人心理资本,掌握幸福的方法和能力,优化工作生活平衡等方面,形成西南油气田以员工关爱和幸福成长为核心的心理资源服务平台。

“宏观引导、深度指导、试点先行”的EAP运作

西南油气田的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员工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家庭工作平衡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各不相同。经过EAP项目组反复研究,2013年5月底,统一下发《西南油气田EAP项目指导意见》,为二级单位实施EAP目提供宏观引导。在油气、工程、销售、社区等四大板块中选取8家试点单位,通过一对一调研走访,协助试点单位完善本单位EAP工作实施方案,对技术细节做深度指导,鼓励各试点单位进行各具特色的项目实践。

稳步推进,基本形成“点线面”

相结合的EAP实操模式

面――宣传工作立足全员。2013年5月底,在西南油气田内部局域网上开辟“西南油气田EAP专栏”,内设动态简报、视频讲座、心理论坛等栏目,实时更新有关内容,供员工了解EAP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范围。专栏开通三个月以来,引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关注和自主学习;《西南石油》报、《西南油气田手机报》设置EAP专题专栏,宣传EAP知识、工作动态等;分班组学习集团公司《员工心理疏导ABC》;聘请北师大张西超教授在全系统政工干部开展视频讲座,等等。通过宣传,心理管理的理念和EAP工作的信息覆盖到了班组长以上管理者。

同时,有关EAP电子期刊、EAP漫画读本等系列宣传品,以及“心理资本”大讲堂等互动活动,目前正在策划实施过程中。

线――培训工作面向政工队伍。2013年5~7月份,在西南油气田5期292名处级干部轮训班和6期40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增开了每期半天的《EAP的理论与实务》课程,推动中层干部和支部书记充分了解、重视EAP工作,处级干部全部经过了一次EAP讲座培训。同时,各单位针对400多名二级单位政工干部和其他基层党支部书记的EAP专题轮训班,也即将分别启动实施。

自2013年开始,西南油气田每年进行EAP专员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思政干部对心理学的价值认同,提升了EAP的实务能力,将有效带动EAP工作在各个二级单位的逐步开展。同时《西南油气田EAP管理手册》《西南油气田EAP专员手册》等配套内化工具也在筹划中。

组建西南油气田EAP工作QQ群,为各个二级单位搭建了内部互动平台,推动正在实施EAP项目的各单位之间交流经验、分享资源。梳理形成了《西南油气田EAP工作推荐书目》,引导内部骨干队伍通过购买专业书籍、业余自主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EAP的实务工作能力,带动此项工作的长期深入开展。

点――试点工作百花齐放。8家试点单位形成各自的《EAP项目实施方案》,根据自身工作际、资金投入、项目方案选取合适的外部服务机构,实施不拘一格、百花齐放的EAP项目。

西南油气田EAP项目组将选定包括采气厂、钻井公司等具有代表性的3~5家单位进行重点跟踪和持续指导,以确保试点的纵深性、成效的针对性、成果的可推广性。目前,基层采气站、基层钻井队、青年员工群体、班组长群体、基层支部书记群体、两地分居员工工作家庭平衡问题,都已分别列入重点指导的试点单位EAP服务方案中。

目前,西南油气田近5 000名员工参与过心理健康调查。西南油气田将依托心理调查数据和问题发现,形成典型基层单位、重点关注群体、重要问题类型等方面的EAP专项服务,以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落地模型,为西南油气田EAP工作的持续推广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集团公司贡献更加富有价值的试点成果。

西南油气田EAP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西南油气田启动EAP工作已有4年,各项工作都在围绕整体规划和首期计划推进过程中,当前的体会思考有如下四个方面。

领导重视是基础

EAP作为一项需要配套预算投入且成效逐步显现的长期性工作,其开展的深度和力度与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紧密相关。在西南油气田实施EAP项目的过程中,局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党委主要领导积极推动全体领导干部参加EAP理论学习,主管领导出席试点单位内部骨干队伍培训班并做开班动员讲话,积极参与《西南油气田EAP项目指导意见》的专题研讨会;机关的组织、宣传、工会、人力资源、安全环保、社区维稳等部门,分工合作,协调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这些因素都为西南油气田形成高起点的整体规划、快速启动EAP工作、各二级单位积极响应配合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先易后难是路径

当前,EAP在中石化系统还属于刚刚起步的创新性工作,一开始就全面铺开,我们的经验、精力、资源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西南油气田采用了先易后难的方式启动,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的思政干部尽快入门上手,另一方面有助于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员工最关注的问题,从而促使我们的广大员工在较短时间内更加认同EAP的价值和意义,推动中层、基层管理者重视和支持EAP工作。

融入思政是关键

只有将EAP深度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才能促使其长效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和长远。对于企业而言,心理学的理念和EAP的工作模式更充分体现了“人本”理念和对员工的深层关注、关爱,有助于员工认同思政工作的意义;对于思政干部而言,EAP在心理管理、心理调查、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方法,可以从丰富技术含量的角度扩展思政工作职能,增强工作价值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也拓宽思政干部的职业发展通道。

项目内化是趋势

外部专业机构在技术、工具、专业资源方面占有优势,但可能因为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不够,影响了EAP的服务深度和广度。采用内外结合模式,逐步培养企业内部的EAP骨干队伍,对大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必然选择,这也是具有国企EAP模式的特色所在。当然,内外结合模式也需要对内化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包括内部咨询师的职能定位等方面。

依托集团公司的EAP试点工作方案,结合西南油气田EAP项目规划框架,在随后的时间内,核心工作方向是在抓好二级单位试点工作的同时,着力推进EAP工作“五个一”工程,为西南油气田EAP工作今后的普及推广和长效固化奠定基础。

开发一套指标体系。开发设计一套具有西南油气田特色的和谐幸福指标体系,对影响西南油气田企业和谐度、员工幸福感的组织、团队、个人因素进行多维度细分,并和党建工作、思政工作、企业文化工作中的关键业务指标,以及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管理指标进行关联设计,形成西南油气田EAP工作标准化指标工具。

提炼一套落地模型。通过深度试点,结合不同单位的特点和不同群体员工的特性,从EAP工作的方法、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EAP项目落地实操的针对性设计,并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估,以此形成一套基层单位的EAP落地模型。

建立一支内部队伍。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丰富的工作内涵,将心理学技术、工具引入西南油气田党务政工队伍建设工作中,培养一批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和EAP实务操作能力的内部骨干队伍,在提高思政工作技术含量、拓宽思政工作者职业发展、优化思政工作艺术水平、推动思政工作管理创新的同时,为EAP工作的有效落地、深入基层和今后内化提供必要的内部专业人员储备。

形成一套制度工具。围绕今后EAP工作有机融入西南油气田“大政工”体系,并逐步实现EAP项目的深度内化,在EAP项目推动实施过程中,形成包括心理危机管理和内部骨干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流程、以及内部骨干队伍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配套实操工具等。

推出一项主题活动。为了借助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在整个油气田层面营造更加和谐、阳光的组织氛围,同时也促使EAP理念、心理学知识更加生活化、轻松化,推动正向传播深入人心,西南油气田将统筹策划“幸福”主题的创新性活动,主题活动将以积极心理元素为核心,以工作和生活为基本面,以员工个体、团队班组、部门单位为参与维度,设定相应的参与条件、阶段评选、年度评选、激励奖励等规则,以此形成全油气田范围内的EAP品牌活动。

第4篇

[关键词]金课;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分析

化学是一个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得物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有关组成和性质信息的科学分支[1]。它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1-2]。分析化学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眼睛”,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化学的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本文结合本校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从剖析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入手,尝试对分析化学“金课”的建设进行一些探讨,旨在提高分析化学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部分,其中,化学分析法主要内容为四大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的理论基础。而仪器分析课程包含了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位分析法等一系列仪器分析方法。在本校的化工、环工以及材料等专业开设的分析化学理论课程为40学时,同时开设有专门的仪器分析课程。因此,在分析化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化学分析法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将两门课程进行比较而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所学的滴定分析法或重量分析法等内容已经过时,认为只要掌握好仪器分析法即可。因而,学生普遍对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只是为了修完学分而被动学习。此外,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心理,认为只有专业课所学的知识才能指导将来的工作实践,因而使教学变得更加被动。1.2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繁杂。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涉及大量的计算、变化规律及公式推导等,知识点繁杂。例如,在酸碱滴定法中,pH的计算和滴定曲线的学习;配位滴定法中,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林邦误差公式的推导;分析数据统计处理中置信区间的计算和显著性检验等内容本身较为抽象并稍显枯燥,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及时预习,而上课时又不能集中精力,则难以理解上述知识点,进而产生厌烦心理,寄希望于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知识的学习。1.3教学方式单一。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讲课本有的,而对于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很少补充,特别是实践应用以及相关的新的技术和发展,则无法使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高校的各学科教学中,但其主要作用只是取代黑板成为知识载体,教师授课方式仍然以“填鸭式”为主,尽管教师竭尽全力希望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处于完全被动学习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此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的“压迫感”,学生缺乏思考问题的时间,对于所学的知识也无法及时消化,因而,学习的效果差、效率低、也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4]。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单纯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整节课随处可见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互动程度非常有限,激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产生腻烦的心理。1.4考评机制不完善,考核模式单一。目前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基本由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组成。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以课堂笔记、课堂表现和作业组成。其中,课堂表现通常是教师对学生上课时表现的认定,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公正性。布置的作业通常是所学内容中较为重要和较难理解的基本概念以及需要掌握公式的计算题。期末考核基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考试内容仍然是教材中重要的方法原理、基本概念及公式计算,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真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较少。因而,现有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却给学生造成这门课程只需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书本和教师课件中的重难点即可过关的假象,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学生上课玩手机,课下不复习。既不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分析化学“金课”建设的意义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提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自此之后,“金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4-7]。本校也将“建设金课、淘汰水课”作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重心。分析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着力对其进行“金课”建设,可以更好的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为我校化工、环境、材料等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此外,为了满足金课“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教师必然更新教学的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的方式及考评的模式,进而可以促进教师分析化学课程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打造分析化学金课

3.1提高认识,提升内容创新性。每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基本都是从绪论课开始,很多教师自身对绪论课的认识不足,认为绪论课只是简单介绍课程的概念和学习的要求。因此,绪论课通常只是简单带过,有的老师甚至选择不讲绪论课。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应用是目标,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在绪论课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和了解学习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可以结合一些本专业分析化学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应用,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激情,有激情才会有动力[8]。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绪论课让学生明白分析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其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自觉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9]。最后,通过绪论课的学习,学生还应明白分析化学课程中化学分析部分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二者不可简单比较,更不应该在学习时进行取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书本中已有的概念、原理和公式等知识外,还应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应注意融入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例如,基于可疑值的取舍和分析数据显著性检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跃的学习强调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等。3.2教学方式改革。目前,在“智慧树”“爱课程”等线上平台,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到分析化学相关的各类精品课程。然而,单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慕课教学,虽然清晰简洁,但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学效果不好。相反,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由于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的优势,已经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主流形式。我们可以将“智慧树”“爱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作为学生预习的一种方案,同时结合“雨课堂”“云班课”等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课件,对应每章节中难点内容的微课视频,以及相应的习题等到“雨课堂”等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讨论区向教师反馈学习中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线下课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避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的探究式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必要的指导。此外,还可以适当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师还可以将搜索的教学素材(分析化学相关的文献、视频、名人故事、前沿的知识等)到“雨课堂”平台,供学生课后阅读,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开阔学生视野,使“分析化学”成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增加教学的深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体现“金课”两性一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提升了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3.3考核方式改革。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目前,我校分析化学的考核是采用平时成绩结合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偷懒,而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填空、选择题等客观题得分高,而简答题和计算题得分偏低。可见,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甚至,部分教师希望通过考试体现学生“学得好”、自己“教得好”,而在题目难度的设置上有意识减弱或者考试题目与平时作业重复性较大。这样既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又无法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加强过程性考核评价,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对于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充分利用“雨课堂”平台,在课件中设置随堂测试题,课程小论文、专题讨论、探究性作业等多元化的过程考评方式,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统计得分并作为一部分平时成绩。同时,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阶段性考核,由教师从预先准备好的雨课堂测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题目组成试卷,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完成,成绩计入平时成绩,每个学生抽到的试题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必须自己独立完成,这样即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所在,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应对,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效果。由于,“雨课堂”平台可以自动统计学生成绩,一方面减轻了教师在过程化考核中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使考核的结果也更加公正合理。此外,期末考试内容增加综合性思考题或实验方案设计题,要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构建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综合水平,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结语

“金课”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对于强化本科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分析化学课程作为化工、环工、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认识和教学内容创新性、教学方式改革、优化考评方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麻秋娟,冯素香,张娟,等.基于“课程思政”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80(116):291-292.

[2]许妙琼.环境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6,24:140-141.

[3]侯思懿,司杨,韩爱霞,等.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20,48(1):152-154.

[4]王一男,杨冬芝,赵子明,等.医学院校分析化学“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1):31-32.

[5]孙文亮,郝如斯.线上线下模式在分析化学“金课”教学中的实践[J].广州化工,,2020,48(12):175-177.

[6]刘泳,王峰,伊文涛,等.金课建设背景下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20,47(422):244-246.

[7]代虹镜,黄德娜,杨艳,等.大思政视域下无机及分析化学金课打造初探[J].广州化工,2020,48(18):182-184.

[8]黄剑平,周享春.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0,6:91-93.

第5篇

关键词:去水增金;翻转课堂;英语写作教学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下发文件,发出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课堂革命的号召,全国高校都开展“去水增金”大讨论,掀起教学改革、构建金课、争当金师的热潮。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高校教师开始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积极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力争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在此背景下,笔者与研究团队成员结合多年来对英语写作课程的建设实际,探讨英语写作“金课”的建构,力争融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课程模式能够体现“两性一度”的“金课”建构标准。

1《英语基础写作》课程情况简介

《英语基础写作》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之一,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开设在大学第三、第四两个学期,总学时72,总计4学分。鉴于课程性质,本门课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方面系统地介绍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如英语词的分类和意义;英文中常见的修辞;英语句子结构和分类;英语段落写作模式;分解篇章结构,介绍写作步骤(审题,列提纲,起草成文,润色),分析文体类型。在实践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依据我校2016版教学大纲,《英语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如表1所示。

2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写作课的整体设计

为实现英语专业写作课“去水增金”以及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笔者及所在研究小组共同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置教学流程,即“必要分析———课前准备———教学实施———课后反思———实践巩固”五个环节。(1)必要分析环节包括对课程的分析、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2)课前准备这个环节包括对PPT的制作、对视频的录制剪辑、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学生学习任务单,并指导、引领学生利用资料开展课前与课后的自主学习。(3)教学实施环节是指写作课堂教学具体实施的流程,包括课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进行交流分享、教师的答疑解惑、重难点知识巩固等活动。(4)课后反思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后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重难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反思的过程。(5)实践巩固环节指学生以个体或小组方式完成不同的任务巩固训练,如完成蓝墨云班中设定的学习任务、完成作文批改网设置的写作任务、完成集体预习汇总小组疑点等活动,五个环节流程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2.1课程、教材及学情分析。2.1.1课程分析。《英语基础写作》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基本技能,开设在二年级,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写作部分的考核标准为指导、以“金课”建设为目标,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1)以打造省级“金课”为目标,写作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2)能在规定的时间内(1小时内)完成200至250字的英语文章,且文题相符、语言通顺、语法正确。(3)能在文中熟练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提升文章文采。(4)了解并能够完成各种文体的写作,且格式正确、用词规范、内容完整。该课程不仅需要满足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对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还体现金课“两性一度”。2.1.2教材分析。教材《英语写作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作者:丁往道),为英语专业学生详述实用的英语写作技巧。对各种文体格式,遣词造句、篇章作文、应用文、学术论文等,中文讲解与英语例句范文相结合,适合我校学生使用。除此,为使本门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辅助资料包括:《治国理政》(中英文对照)、《英语畅谈中国文化》《中国日报》(英文版)的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课下分析英文阅读材料,对比西方文化与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建立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3学情分析。我校为民办本科院校,整体学情: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有待夯实、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传统英语写作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英语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习题或者完成作文,交作业后教师课后批阅学生作文,下一次课的课堂上进行点评。这种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足、写作能力难以提高。2.2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基于对本门课程、所用教材以及学情分析,综合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进行翻转课堂改革的课前相关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及视频、量体裁衣,为学生设计任务单、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2.2.1教学微视频、PPT制作。微课视频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中的一种,也是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学习的资源和手段。在英语写作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适合的方式展现知识点,特别是对重难点、易错点的讲解呈现尤为重要,将难度适合的内容选取制作PPT课件,配合讲解录制短视频。2.2.2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可有效辅助教学,特别是将课前与课中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利用好课下时间。学生可通过学习任务单了解课程的目标、重要知识点概要,便于提前预习;同时,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可对照学习任务单记录疑难知识点或不同见解,以备课堂交流分享。2.2.3学生自主学习流程设计教师将提前做好的教学视频按照章节上传蓝墨云班的平台,学生可登录下载并结合教材及学习任务单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后巩固复习,在学习任务单的“困惑记录”一栏详细记录困惑点和疑难点,下一次课的课堂上,教师会设定专项时间段进行交流分享,首先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小组无法解决可以转为全班同学进行分析讨论解答,如果仍然无解,由教师答疑。通过这一流程设计,学生课堂上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分享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有效提高。2.3英语写作课教学目标设计。2.3.1知识目标。(1)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并进行有效书面沟通。(2)能正确而熟练地表达思想。(3)能运用不同方式展开段落写作。(4)在30分内完成250词左右的内容完整、逻辑性较强、用词准确,文题相符、格式正确的文章。2.3.2能力目标(1)写作表达能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成各种文体的写作任务。(2)思辨能力:掌握写作中的逻辑推理和正确逻辑分析能力。(3)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中西方文章不同的写作要求和表述技巧。(4)终身学习能力: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会写作、会表达。(5)科学研究能力:能够撰写论文等,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学术研究与写作能力。2.3.3情感目标。(素质目标)(1)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2)获得探究式学习的快乐,提高写作兴趣。(3)获得合作学习的责任感,承担个体、团体成员或者负责人的角色,合作完成既定任务。

3结论

综上,经过笔者课程团队的研究及教学实践,目前已初步完成对《英语基础写作》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团队通过进一步探索,对课程思政融入、评价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创新等进行进一步研究实践,在前一阶段充分利用蓝墨云班、作文批改网等对学生写作成绩进行分析,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多维度跟踪观察,可见一些成效,未来教学中,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翻转课堂在写作课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PlunkettK.TheFlippedClassroom-ATeacher'sCompleteGuide:Theory,Implementation,andAdvice[M].JIBBPublish-ing,2014.

[2]张春丽(导师:徐立红).大学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7.

[3]刘柳.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写作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

[4]马旺艳.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过程中思辨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第6篇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学校 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笔者选取咸阳职业技术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展调查,涵盖护理、药学、数控技术、畜牧兽医、会计、学前教育、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光电子技术、电脑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初等教育、园林技术等31个专业。调查设计了学生和教师两个问卷,学生问卷由在校学生填写,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20份,回收率为90%。教师问卷由学工办、就业办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思政部教师填写。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回收率96%。调查数据经过整理后,输入电脑中,经过工作人员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解

(1)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测试学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重视程度的评价;以及了解到学校和教师是如何看待职业发展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教师认识到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很重要。还有41%的教师认为:“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学校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困难因素。

(2)教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解。作为职业院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85%的人员能够对职业发展教育有科学的认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科学规划。大部分教师认为,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对此表示大力支持。

(3)教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建议。问卷显示我院教师对开展大学职业发展教育,理解层次不一样。75%的教师建议要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13%的教师建议有必要加强职业发展教育,12%的教师建议可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职业发展教育选修课时。

(二)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基本条件

(1)职能部门设置。在关于是否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中,有8.4% 的工作人员回答“有”。71.6%的工作人员回答“没有”,其它人员没有做选择。据我们调查获悉,大部分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机构与行政部门融合办公。常见名称一般是“学生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科”、“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就业办公室”等。

(2)部门性质和人员配备。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机构都属于教学管理部门,从部门人员配置情况分析看,行政管理干部占75%,教师编制占20%,教学辅助岗位编制占5%。可以看出,职业发展教育被看成管理性、服务型行政工作,科研和科研意识不强。

(三)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师资队伍主要来源。职业发展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有:思政部教师、招就处就业科工作人员、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副院长、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等。从事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完善,整体年龄偏低,职称结构没有形成高中低合理梯队。调查显示: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77%,40岁以上的人员占到23%。由于师资队伍年轻,职称结构也以初级、中级为主。其中,中级职称人员占29%,初级职称人员占58%,副高以上职称占13%。师资队伍学历方面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2%,本科占60%,专科学历占8%。在对师资队伍人员教科研能力调查时发现,发现从事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整体科研水平偏低。被调查人员中,参与过校级及以上课题的人员占34%,从未参加过课题的占52%,正在准备申请的占14%。针对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公开发表过论文或有著作的人仅仅有17%。其余人员均没有论文公开发表。

(2)培训进修情况。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从事职业发展教育人员技能素质的参考指标。目前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相关组织协会,开办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培训颁证。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超过90%的人员都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但是获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人占有比例很低,获得全国职业指导资格证书人员仅有5人。获得省级职业指导培训班结业证书有12人。其它人员没有任何职业资格证书。平时业务培训知识主要是订杂志、听报告、听讲座获得。被调查教师对学校外派培训计划评价不高。从调查数据看,有82%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没有制定培养专职职业发展教育专职老师的计划及费用预算。76%的老师对学校是否有职业发展教育专项师资培养计划,表示不清楚。

三、调查结论

(1)在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上和观念上,咸阳职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但是,职业发展教育长足发展及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式严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有助于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以提升大学就业工作质量。

(2)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人员大多由管理部门人员担任。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行政事务繁杂,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学习、研究时间精力不够,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题研究、专题调研等方面能力不足。

(3)师资队伍匮乏,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部对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强调: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发展思路。师资队伍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7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体验式教学;工业工程专业

作者简介:张付英(1965-),女,河北赞皇人,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教授;郑辉(197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D02-1107)、天津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EYP5001)、天津市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25Z008)、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25Q1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8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成功,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都存在着以下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泛化、针对性不强;课程体系设置零乱,缺乏整体综合性;理论教学侧重知识的掌握,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薄弱;实践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偏少,课外实训匮乏,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教学过程重知识讲授,轻工程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弱化知识获得的结构方式等。[1-4]这种状况导致了工业工程培养的人才知识的系统性差,无法实现素质和思维方式的高层次复合,工程意识薄弱,就业竞争力差,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5,6]为了缩小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引发了工业工程界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反思。[7,8]本文就是根据天津科技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学校办出专业特色的要求,探讨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解决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能力实现之间缺乏具体关联性与实践性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

天津科技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学校,坐落于我国先进制造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基地——天津滨海新区。根据天津科技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在深入研究国家专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并通过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参考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天津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办学条件、优势和特色,确立了我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知识,具备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工业生产与经营管理部门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单元。课程体系实质上是课程的组织逻辑,它对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形成学科特色和就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知识需求,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为一体。二是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管理与工程并重,强化工程素质的提升和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加强真实项目情景模拟和职业岗位职责训练的实践环节。三是根据学校办学服务定位,坚持“应用型理论教学,工程技术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办出专业特色。四是通过重体系、活模块,围绕完整的工作项目流程组织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构方式。五是将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多阶段、多层次、多途径、全过程地了解职业岗位职责和企业生产运营流程,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依据我校“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实践、完善创新、注意综合、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以及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模拟企业运营环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根据工作项目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的集成和课程的拓朴结构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将工业工程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渗透到相关课程中,从而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强化工程素质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体验式教育课程和教育形式。该课程体系具有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由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组成。

1.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初步的工程能力和科技信息能力,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三个平台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为了适应企业需求,在考虑区域因素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认真研究工业工程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机械加工行业为背景,以知识能力组织为逻辑的体验式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分为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技术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创新创业基础四个部分。

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材料导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组包括英语、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科学史、体育。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组包括创造学、创业基础。

(2)学科教育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工程素养和适应性。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的工程素质,掌握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科教育平台由学科教育必修和学科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组成,由机械工程学科、管理科学工程学科和工业工程学科三个学科组成。机械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制图、材料与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管理科学工程课程组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工程统计学、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业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基础工业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专业概论、标准化工程。

(3)专业教育平台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能力的实现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解决产品的设计、工艺问题和具备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教育必修和专业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由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三个核心能力组成。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课程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控制、精益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课程组包括安全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系统工程导论、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课程组包括新产品开发创新理论、可持续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

2.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创新体系训练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职业能力,强调企业运营流程、岗位意识和职业能力等职业工作完整性的训练。实践创新体系包括基础训练、学科专业实践、毕业综合实践三个平台和第二课堂一个模块,共计42周。为了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适应不同企业的环境要求,在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工程师,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体验平台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

(1)基础训练平台训练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强调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基础训练平台由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思政课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毕业教育环节组成。

(2)学科专业实践平台训练学生的职业意识、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强调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体验。通过现代企业认知和企业运营流程实践,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体验训练。学科专业实践平台由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规划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环节组成。

(3)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职业工作的完整性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综合实践平台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组成。

(4)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外从事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该模块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复合能力和个性特征的训练,通过完整的项目开发体验和企业工作流程体验来完成。第二课堂模块包括参加学术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听学术报告和讲座,企业的顶岗实习,课外兴趣项目小组,计算机辅助软件模拟仿真训练。形成的科技成果:如、各种专利、产品开发;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演讲、辩论以及艺术节重大文艺演出;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等。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企业需求。本文根据天津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制订了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企业人员岗位的工作过程来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使新的课程体系能体现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即包含人才的系统优化,更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更适合现代企业对IE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罗克,杨其华,陈勇.国内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煤炭高考教育,2011,29(5):102-106.

[2]杨丽颖,赵秀霞,昃向博,等.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工业工程,2004,7(5):61-64.

[3]姚健,王知强,吴越.浅谈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煤炭技术,2013,32(4):218-220.

[4]黄丽,李泽蓉.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98-100.

[5]陈保国.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新西部,

2013,(2-3):192-194.

[6]杨英慧.关于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践教学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32-33.

[7]孔繁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工业工程,2009,

第8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思政教育;学生主体性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开设的专业范围很广,例如我校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卫生检验与检疫、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有机化学。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同一所医学院校,文化课成绩相差不多,但经过一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学习,部分学生因无法达到教学要求而成为有机化学学困生。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必修课程,为后期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机化学学困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分析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研究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刻不容缓。

1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

1.1不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延伸,但是两者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高中化学强调理论学习,学生对化学知识是填鸭式学习,每节课都有大量的习题,高三更是刷题无数,学生习惯于老师“手把手”的教,习惯于通过大量的背诵和习题强化巩固化学理论知识,这就造成学生发散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药学专业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内容多、课时少、理论性强的基础学科,教师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教授如何应用,而且讲授进度较快,有时一节课会讲解教材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思考,自主学习。此外,高中化学对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相对薄弱[1],而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因此,不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1.2思想消极,缺乏学习动力

高中学习的动力多来源于高考压力,学生废寝忘食的学习,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很多家长与老师为了缓解学生的高考压力,常常将“大学不挂科就好”“大学可以谈恋爱”“大学可以打游戏”等思想传递给学生。部分学生信以为真,来到大学后,在社交、恋爱、游戏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迷失了方向,导致学业变差。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俗话说积极的文化思想使人奋进,消极不良的文化思想使人堕落,初入大学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受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产生功利、任性攀比、不劳而获等消极思想,失去了学习动力,严重的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例如大学生被人哄骗参加传销组织、为了攀比陷入网贷泥潭等事件。因此,思想消极、缺乏学习动力是有机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之一。

1.3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部分学生成绩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成为有机化学学困生,与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高中时代,学生接受的是固定几十人的小课堂教学,固定的教室、座位,固定的教师、同学,与老师距离感小,与同学亲和力强,家长更是对他们的生活照顾周到,饮食作息非常规律,这些容易造成学生对外界环境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3]。大学课堂动辄几个班的百人大合堂,不固定的教室、位子和同学,与教师距离感强,与同学亲和力差,对环境适应能力弱的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更是饮食作息不规律,精神萎靡,无力应对学习。面对考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记忆过程痛苦且效率低,遇到应用型或开放式的问题依旧不会作答,部分学生便对自己降低要求,只求及格,最终成为了学困生。

2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激发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有机化学学困生而言,有机化学是一门知识繁杂、枯燥无味的课程,因此,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没有太大兴趣。而且大部分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化学基础较差,想要学好有机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往往使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甚至还出现厌恶、恐惧等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激发有机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的乐趣,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主动学习,爱上学习[4]。2.1.1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有机化学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每类有机化合物的发现与合成都离不开化学家的努力,我们在对化合物讲解时,不仅要讲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发展历史,还要讲解相关结构的临床药物案例,包括药物的制备、用途、对人类的贡献、副作用等。此外,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发散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有机化学[5]。例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教学中,让学生查找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和阿司匹林等常见药物的结构,分析以上各类药物有哪些特征官能团、归属哪类有机化合物、此类有机化合物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而思考以上各类药物的合成制备以及影响这些药物储存、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教学重心从掌握知识转向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1.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针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结构式复杂、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抽象、有机反应历程难懂等问题,我们将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卤代烃SN1反应的立体化学是有机化学中的难点,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学生仍是似懂非懂。在学习此内容时,我们展示卤代烃及亲核试剂的的结构模型,同时动画演示反应历程、产物形成过程,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学得懂、学得轻松,增强学生知识获得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2.1.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的知识水平、性格、兴趣等综合自身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知识渊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的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最好,学生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并且整体成绩好[6]。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发挥有机化学学困生的主体性

科技正在改变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方法正在离我们远去。科技使枯燥难懂的有机化学知识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智能设备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检索查阅获得学术前沿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教师不再是知识唯一的传递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做好引导者,给学困生更多的空间,教会学困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2.2.1改变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困生,鼓励学困生质疑,尊重学困生的想法,以讨论或谈话等形式解决问题,保护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我们还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团队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等[7-9]。例如,课前采用问题的形式来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分组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学习,增强协同合作意识。课上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并作适当延伸拓展。此外,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主,尽可能发现每个小组成员尤其是学困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针对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充分调动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10]。2.2.2作业形式多样化学习是知识获得与内化的过程,课后复习和课后作业是强化内化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背诵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类型等记忆型作业,不能帮助学生完全理解掌握知识内容,我们可以增加开放式作业,例如采取思维导图总结章节内容[11],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所学内容,迅速回忆和提取章节知识,进一步查漏补缺,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也可以撰写课程论文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老师可以给学生题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选题目完成课程论文,这不仅可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能力,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2.2.3引入线上答疑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经常会出现对新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教师答疑是学困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部分学困生的心理或性格等因素,不愿面对面地与教师交流,为此我们引入线上答疑平台。线上答疑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除学生与教师交流壁垒,让教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及时解决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分析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个性问题,教师针对其个人做出有效的解答,而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及时反思,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解决共性问题[12]。另外,利用线上答疑平台,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网上互助答疑,在班级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3结语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有机化学学困生在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研究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刻不容缓。转化有机化学学困生的过程,不只是帮助他们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重要的是激发学困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体性,渗透思政教育,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帮助有机化学学困生从“因为考试要学习”转变为“因为爱学要学习”。

参考文献

[1]杜娟.试析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1(4):57-57.

[2]申权威.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校园心理,2019,17(2):143-145.

[3]王艺璇,颜琬华.在校护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81-83.

[4]王玉杰,陈文,王湘君.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内江科技,2018,1(39):59-60.

[5]李沛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J].科技风,2019,369(1):49-49.

[6]石芳.爱学生必须爱之有道[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24):37-37.

[7]田飞,高岩冰,唐丽玮,等.TBL联合CBL+情景教学法在超声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4-17.

[8]贾尧玲,孟祥国,姜智腾,等.P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磺胺醋酰钠合成中的探索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9):8-10.

[9]赵继敏,路静,陈新焕,等.大班授课中实施PBL的方法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5):17-18.

[10]王超.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新西部,2020,5(6):163-164.

[11]孙莲,海尼木·夏木西.思维导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广州化工,2020,48(8):175-177.

[12]梁涛,时乐,袁冬平.药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37-39.

[13]刘锦琳,赵艳,张猎.全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改进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2):67-70.

第9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应用能力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08

1 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建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根本,能力培养为主线,技能实训为重点”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教学时间的对等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形成了纵向三条主线: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横向三个层面: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结构特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了特色品牌,学生就业率逐年上升,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在课程学时和学分分布上,反映了理论教学“够用为度”重点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思想,如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其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分布(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学时比为3:4:3,学分比为3:5:2,总体上是3:7的比例):素质教育学时978占总学时的34.27%、学分49.5占总学分33.67%;能力培养学时1156占总学时的40.50%、学分73.5占总学分51.36%;技能实训学时720占总学时的25.23%、学分24占总学分14.97%。优化的课程结构加长了学生实验、实习、实训的时间,增加了接触社会与行业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对职业环境、内容、能力要求的认识和了解,适应社会和职业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新工艺,反过来又促进了课程的科学设置和结构的优化。

学校坚持工学结合、理训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全程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结构中的实践教学按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三个层次逐步展开,按照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专业社会实践、毕业实践等六个模式进行。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成了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2 基础实验教学环节要注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有多种形式:阅读探究、讨论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许多专业的基本的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通过实验的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一些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与技能,基础实验不再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而是留有一定空间让学生自主性学习。根据课程实践的标准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将探究实验分为不同的开放性层次,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在实验中探究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老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 实习实训教学环节要突出重点

实习实训课程的开设,课堂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室,学生要走向自然界去调查资源、调查环境;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走进工厂调研生产;去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访问专家、教授获得指导;通过图书馆、因特网查阅资料,可谓处处是课堂,处处有教材。

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开设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把创新思维真正带入实训。应将已学的知识作为载体,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包容的创造性氛围。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随着学生活动的增加产生更多的问题,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回教室。第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重培养归纳思维、类比思维、联想思维。

通过文本知识、实验、学习实践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或研究的课题;将问题分解成一定序列的子课题,有利于小组分工研究;学习小组或学习个体对子问题提出假设、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查阅资料,以获取事实;然后运用归纳、演绎、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方法等加工事实,进而科学抽象、建立模型、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最后,将结果表述写成论文,并与别人交流、分享成果,在比较、批判、评价中提出新的课题。

4 毕业实践教学环节要体现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毕业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一般为四个月,由院系总体布置,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内进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线和技能线和谐拼接,完成专业的学习任务。

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实践过程和强调学习的开放性。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第二,结合生产实际,真题真做。学生从真实的生产实践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第三,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毕业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第四,毕业实践要注重应用性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如化工专业:在分析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分析纱窗上钢丝的成分,在无机化学的电镀反应实验中让学生进行“化学镀实验”,在精细化工实验中让学生制备化妆品,学生们擦着自制的化妆品,拿着自己的实验报告单,享受着自己的实验成果,心情十分激动,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实践的学习兴趣。

5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学校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了三学期教学制度,每学年分三个学期实施教学,其中第二学期约3个月的时间为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在专业社会实践学期中,按照专业分年级规定了实践内容和任务,分别为第一学年:“思政课”实践与专业见习;第二学年:专业调研与专业实习;第三学年:职业调研与岗位实习。三学期教学制度改革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动脑又动手,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强调职业素质的培训。专业社会实践学期学分为每学期3学分,累计分。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纳入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学校宏观指导,院系组织,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活动。

各专业按照学校统一规定和要求必须制定三个社会实践学期教学大纲,按照培养模块合理地分配三个年级的学习任务:第一年注重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等能力培养;第二年注重专业技能与综合技能的培养;第三年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每一年都有明确详细的任务分解,学生必须完成若干任务中几项,方能得到足够的学分,从而保证了社会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由于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了实验、实习和顶岗的机会,与社会接触面大,接触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多,从而使学生在专业能力、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体验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专业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全校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其它实践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丰富的内涵,涵盖了所有教学因素和条件,是需要多年研究和实践才能构建的系统。适应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是体系发挥作用、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应用不仅需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需要改革、创新的勇气,完善的教学管理平台和质量监控体系及激励机制做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学增.论两大课程观的融合及其对化学教育的影响[J].化学教育,1992,(1):7-11.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07-175.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人文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3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6)02-0040-02

近年来,高职职业人文教育的价值被逐步认知,并得到多样化实践,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一种“职业形态的人文教育——职业人文教育”,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1]职业人文素养对于高职学生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它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渗透到专业技能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人才。本文主要对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做以研究。

一、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思路

职业人文课程是面向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周密规划。一是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职业素养的本质属性是职业的,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指明了课程建设目标确立的依据,即课程建设应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围绕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提高展开,这样就为课程建设找到了“突破口”和“切入点”,即按照认知规律和工作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开发与设计课程内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原则。职业人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并不普遍、课程建设时间又较短,因此,课程建设要有问题意识。课程建设必须基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在分析现有教育教学状况基础上,找到职业人文教育方面凸显的实然偏差及问题,循着问题导向路径,在解决问题中进行课程建设。三是突出人文教育特色。职业人文课程建设除要考虑职业教育特点与要求外,还要遵循人文素养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人文教育特色,这样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实效。四是统筹开展课程建设。要加强职业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重视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搭建职业人文教育与地域历史文化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平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考评体系与保障机制等。

二、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现代职教课程论思想表明,课程不仅是有组织的教育内容,而且是一个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教育情境的生态系统。[2(]P4)职业人文课程建设就是指根据职业岗位需要,确定课程目标,再围绕这一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并开展相应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过程。课程建设时要处理好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课程设置中的模块式与综合化等之间的关系。职业人文课程建设时,还要及时吸收人文教育最新成果,不但要反映社会现实,更要未雨绸缪,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注意各课程间的统一,分清主次,把握重点,在基本职业人文素养与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层面上构建课程的内容和框架。

1.明确课程教育目标。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职业人文课程的教育目标就是通过相关人文知识的学习及其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基本人文素养和与人合作、语言沟通、应用文写作等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岗位人”,并为学好其它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师的职业人文素养是高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品质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以及为人师表的师风师德等,具有专业性、内隐性、整体性、渗透性和开放性等特点。[3]职业人文师资队伍建设要注意学科的优化组合,注意教师梯队的形成。整合校内人文师资教学力量,利用好基础部、思政部、党群、宣传、学工等部门人文师资力量;建立校外人文兼职教师队伍库,以满足教学需要。

3.建构课程内容与教材。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首先要根据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据此分析出相关的职业人文素养要点,遵循学习规律,谋划学习模块,解构职业人文课程内容。其次,融合人文学科相关内容,重新建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基本人文素养和必备的职业通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基本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人文通识、文明礼仪、艺术欣赏和经典选读等内容;职业通用能力方面教育内容应包括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应用文写作以及就业创业等内容。再次,要注重挖掘地域人文资源,形成特色教学内容,切实做到教学内容“宽、厚、精、新”。围绕课程教育目标与内容,按照职业人才培养路径、脉络,将生活、学习、人文、科技、行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炼要点,形成框架设计,跨学科选取内容,以活动为载体,以互联网、多媒体为支撑,有效与新媒体技术链接,建构综合立体教材。

4.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历史积淀不足,人文环境欠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又相对较短,人文基础也较薄弱。因此,应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及“人文素养养成式”的培养方式。即在进行学情分析基础上,对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学生加以肯定、鼓励,放手让其自我发展、完善;对人文素养欠佳的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参观感受、体验等实践活动,利用校内外人文实践基地,使学生身临其境,促进其自主发展提高。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网站,开展网上学习、讨论、交流,网上提交作业及网上考评考核等,提高学习效果。

5.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制度保证,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制订人文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应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学分、学时;二是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制订学业成绩考评体系;三是要促进人文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质量提升等相关政策制度的制订与完善;四是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与督导队伍,定期对课程教学进行督察和反馈;五是教学力量与教学资源要形成共享机制。要注重认知和行动两个过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人文教育“双结合”考评机制。教学评价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转变为“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从注重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整体性评价。

三、高职教育中职业人文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

1.创新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要以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围绕职业岗位人的职业人文素养要求,打破学科体系,整合学科内容,精选人文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从而设计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这样,通过课程教学,既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又能在职业通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增长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及持久的发展潜力等。

2.建设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应整合和利用那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行业文化资源,以保证课程的生命力及成效。如开发利用淮安“运河之都”文化资源,将“开放、包容、恢弘、传承”的运河文化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利用故居、纪念馆等作为人文教育实践基地,并开展“班”创建活动。再如,根据淮安市IT、钢铁、盐化工等支柱产业需要及岗位要求,按照认知规律和工作逻辑相结合的原理,谋划针对地方产业需要的职业人文教育学习模块,将行业(企业)文化嵌入到人文课程教学中去。

3.建设一种综合型的立体教材。由于高职学制、学时相对较短,不可能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职业人文课程内容必须整合、精炼,并注重综合型立体教材建设。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员编写出版的《职业人文综合教程》教材,上册《人文基础》整合了文史哲等人文知识基本内容,并建设了人文知识资源库;中册《职业人文》立足岗位需求,注重职业通用能力培养,教材从“通识能力”培养逻辑设计开始,巧妙对接“职业通用能力”培养,坚持跨学科“课程串”的设计理念,以活动为载体,建构新型教材,并建设了包括就业创业等案例资源、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下册《行业文化》着重针对专业对应的社会岗位(群)编写教材。

4.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教学设计。精心设计职业人文素养课程中的“基本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基本人文素养”方面教学内容应设计成必修与选修模块,其必修模块着重进行人文通识、文明礼仪等教学,选修模块应结合专业特色以及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教学,着重进行艺术欣赏、经典选读等教育;“职业通用能力”培养教育内容也应设计成必修与选修模块,其必修模块应着重进行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应用文写作等能力培养,选修模块应着重进行就业、创业能力等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2]徐国庆.现代职教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11篇

本研究立足于笔者所在学校师范技能实训的实际情况,从整合的视角出发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拆解与重组,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核心能力为中心构建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训体系及其教学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促进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巩固及提升,并为其他师范院校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教育技术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备知识,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教育科学群体中的一门新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整合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训内容,并通过抽样调查高校师范生,得出不同专业的师范生对实训课程的内容需求不同,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确定分层次的实训体系和多样化的课程结构非常必要。

一、实验教学理念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的特点,实训内容零散、不成体系,实训目的缺乏针对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师范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鼓励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教育,笔者从“整合”的视角出发,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拆解与重组,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核心能力训练为有限目标(即有限、基础的能力训练目标),兼顾内容的精简性与系统性,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实训体系及其教学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实验教学模式。

二、实训内容框架

笔者分析了国内高校广泛使用的5本现代教育技术实训规划教材内容,根据AECT94定义(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和AECT04定义(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内涵,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并以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需求调查为依据,将需求和使用频次高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得出现有的实训内容框架。该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高校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总体需求,如上页表1所示。

三、调查分析

笔者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对所在学校的2012、2013级师范生展开抽样调查,在学生完成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后,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有效回收率为92%。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0.0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不同专业师范生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认识的差异。在数据回收以及录入过程中,均对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进行检视。1.差异检验检验结果的渐近显著性为0.001,小于0.05,说明不同专业的师范生对实训课程的内容需求不同,存在显著差异。确定实施分层次的实训体系和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是非常必要的。2.专业倾向本实验通过聚类分析将师范类的专业分成四类,具体的实训内容模块比例如表2所示。笔者对师范生的需求和学习内容偏好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模块的比重上进行相应调整。3.教学形式偏好调查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形式应以实训操作为主,重视技能应用,具体如表4所示。4.评价方式偏好调查显示学生更倾向于多元的评价方式,具体如下页表5所示。

四、实验教学体系

本研究以师范生需求为基本出发点,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教材体系,把对应于能力系统的技法体系确定为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提炼归纳教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技能模块划分实训内容,形成以能力训练为中心,以能力形成为落脚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该体系从下往上层次逐步递进。层次一:夯实基础,从大一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开始展开通识基础实验训练,实验类型为验证型,要求学生能够模仿操作,能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会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能够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等。层次二:逐步提升,实验类型为验证型、设计型两种,要求学生能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分析,运用技术完成实验任务。层次三: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用技术解决问题,完成独创的作品成果,实验类型为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由于部分专业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开设了与教育技术相关的课程,如历史(师)、中文(师)、思政(师)、学前教育专业均开设有公共课“网页制作基础”,而英语(师)专业开设有Flash及Photoshop实训课程,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体系中设置必修(28学时)和选修(20学时)的实验模块,以灵活满足不同专业32~48学时的课时安排。各个实验的学时数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时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学前教育专业是32学时,物理(师)、数学(师)、地理(师)等专业是48学时。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不需再重复教授,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专业需求,选修实验模块,能够完成相应的总课时要求即可。该实验体系框架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框架,便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知识线索和引导,促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五、实施策略

1.资源整合,精简重构教师可以将知识打散、重构,形成精简的“教学元件”,并整合不同的“教学元件”组成“微型课程”,每门微型课程通常只占用2~4个学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教师讲授的知识就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不同组合的“课程套餐”,使教学资源和教学力量得到有效整合,贴近学生的需要,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建设。2.分层教学,自选模块教师根据自己特长开设不同模块的分层次教学。例如,开设“基础实验”,涵盖实验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夯实基础;开设“专业基础实验”,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部分实验为自选,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重视个性发展;开设“专业综合实验”,部分实验为自选,提高学生融会贯通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打破专业壁垒,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围绕具体的项目开展学习。3.关注需求,符合实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符合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如何在教学中解决常遇到的问题为中心内容。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情境,学生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教学情境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创作和设计,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4.技能深化,学科渗透本研究得出的实训体系完整,理论与技术并存,重视技能的操作训练和应用扩展,着力提高师范生“怎么教”的能力,并提供了“理论导学”和“技术要点”,以学习任务和创作设计来提高技能的训练效果,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教学技能,最终形成实际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实现了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与专业特色的结合,并注重技术与学科教学间的链接,符合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5.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一一讲授所有的知识,因此,教学知识内容应具有实践应用价值,以“应用”为主,以“够用”为度,兼顾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精简性。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只学“有用”“够用”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用以致思”。另外,教师对每位学生不能用统一的框架和标准去衡量他们的水平,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习过程的考查,只要学生能够学会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能够满足自己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就已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

六、实验教学模式

创建基于“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七、结束语

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师范技能实训的实际情况,建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并总结了实践中的经验和创新。该实验教学体系有助于弥补当前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促进师范生教学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巩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詹泽慧,梅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基于整合的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1(11):81-85.

[2]于化龙,崔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3):119-123.

[3]瞿堃.教育技术应用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黄映玲,徐苑.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第12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

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食源性疾病,其发病率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食品安全水平的直接指标,是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方式,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和公共卫生领域共同的重要任务,必须运用流行病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食品学科中进行具体应用的分支学科,在食品安全相关事件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安全与卫生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及评价。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涵盖大量的概念和公式,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授课经验要求较高,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案例和充分的讨论,仅依照教材开展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国内外教育研究与实践者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已经探索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并在众多的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整合各种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形成师生的良性互动和学生的自主高效学习。在食源性流行病学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现实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多种形式的优质资源,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对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进行探索实践,教学效果获得提升,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建设相关平台提供参考。

1优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设计

流行病学教材及课程均是针对医学专业而建设的,目前缺乏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系统资料,学生对各种资源也缺乏甄选能力。为避免该现状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首先,教师广泛搜索和查看流行病学在线课程,确定一门流行病学MOOC为主要在线课程资源,并为英语基础好、有深造意愿的学生推荐一门英文MOOC,以便后续实施进阶性教学。网络课程及医学院校教材的内容并非完全契合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教学计划,教师在推荐MOOC资源的同时还要制订学习指导计划,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章节内容,为学生精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供明确指引。其次,教师精心选择了现场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等教学视频、案例资料,自编部分教材,使学生能够得到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更为密切贴合的理论指导。最后,教师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将各章节学习要点及要求详细列出,并分别链接到相应的学习资源,如教材、MOOC、自编教材、视频地址等渠道,编写学习手册(handout),明确每次课程的任务和重难点。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提供充足可靠的资料。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经验,在教学设计层面转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革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1]。在进行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阐述,确定各章教学和学习的重难点。在知识层面,注重由真实问题引发学习要求,结合学生自己收集到的食源性疾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重要概念及方法特点,为后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在能力方面,借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下来的食源性疾病调查研究实践,运用课程相关知识进行食源性疾病分布特点描述、病因分析与推断并提出防控建议,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将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人民健康负责的职业担当、团结共进的协作能力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应用到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不仅在专业上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同时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也获得成长。在改革现有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团队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的,采用基于课堂环境的讨论辩论式学习和课下真实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整合设计。以雨课堂为主要载体,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布置,网络学习资源和预习课件,课中试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通过弹幕发送未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完成课后自测、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等任务;以多媒体课件和文献节选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增加动画演示环节和案例解析及问答互动设计,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混合式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和灵活切换[2],将线上学习资源的碎片化知识点通过课堂里的启发和讨论从逻辑上串联起来,侧重讲解“为什么”“如何做”等深层次内容,使学生融会贯通,再辅以课后的在线测验、问卷调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雨课堂以PowerPoint这款教学中最常用的软件和师生均熟练使用的微信为基础。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一种工具,雨课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联系且不增加教与学的负担。在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团队充分使用雨课堂的预习、随机点名课堂问答、随堂考试、弹幕、课后测验及研究成果评价等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优化过程考核。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当次课程的学习手册、预习课件、MOOC链接及相关文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要知识点和基本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促进学生思考。课中,教师先借助3个左右的选择题及简答题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和重点内容,发现需要特别关注的个别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后续进行针对性学习指导做好准备;结合课件与文献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流行病学方法学、设计原理与实施原则,通过案例讨论、文献评析等方式强化流行病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讲解课程的难点内容后,及时布置相关的拓展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注意力,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学生可使用弹幕功能提出需要进一步讲解的知识点或发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或组织讨论,以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课后,教师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情况,经由雨课堂自测题、案例分析汇报、文献汇报、研究方案设计等作业,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断复习巩固课程知识。在疾病的分布、病因及推断、预防策略与措施等章节,学生通过课前布置收集各自感兴趣的食源性疾病真实案例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在课上分享,可组织小组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并为实践应用打牢基础。在食源性流行病学暴发调查等章节,教师通过雨课堂在课前推送案例资料及学习任务,在课上讲解调查步骤等理论知识,播放案例视频,模拟调查现场,在课后指导学生依据各小组讨论确定的食源性疾病自主设计调查方案开展实地或网络调查研究,完成结果判断和汇报交流,学生身临其境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安排后续的教学任务。通过评阅课程布置的文献阅读报告、研究设计、调查报告等作业发现,学生在作业规范性、批判性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等各考核环节的成绩都较以往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雨课堂提交课程作业时,教师可在系统设置时间限制,使学生无法延迟完成,促进其按时完成复习、讨论、调查等任务;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并按时提交之后,可以在线查看他人的作业情况,当教师完成作业批改之后,学生也可以在线了解到他人获得的成绩及教师点评的内容。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较难实现的实时相互监督和自评互评环节使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教学内外的师生互动也以混合式模式进行呈现。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将遇到的疑难困惑提交至课程群,形成自主学习反馈,主讲教师要利用网络进行解答和针对性指导,有共性的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解析。课中,学生可以利用雨课堂随时在存疑的课件上进行标记并发送弹幕,教师得到提示后根据问题的种类或性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问题答案,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深入探究能力进行锻炼。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3],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反思及评价的作用。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更利于基于问题探究和案例研讨的学习方法革新[4]。课后完成作业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自发进行朋辈学习及相互评价,线下线上交流频繁,非常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高效传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多回归线上,学生在雨课堂讨论区提出问题或发起讨论,教师及课程助教和学生一起作为讨论组成员参与其中,并根据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或错漏及时进行释疑、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概括和深度理解。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同学提出表扬,激励其继续努力并带动全体同学;对表现欠佳的同学进行点对点辅导,既要及时关注其学习效果,又要对其自尊心进行保护。通过探索实践发现,在课程中,师生互动力度增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反映课程主讲教师较为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重难点会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有利于过程性考核,教学方式新颖。

3结语

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概念多,研究方法种类复杂,学时相对较少,缺乏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输出为主,虽然也运用了Flash、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作为辅助,但教学效果仍然欠佳,学生主动参与度低,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充分灵活利用和整合各种新颖的教与学范式,并尝试较深层次地融合各种教学策略,完成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发展方向开展个性化指导,将课程高阶内容和最新科研成果到学习平台,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高质量学习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高质量教学的要求。在线教学实践的引入要求教师先要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和熟练使用在线教学工具与课程平台,能够科学选择各种网络资源,合理组织高效的在线讨论,对教师的能力完善要求是持续的。教师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准则,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投入更多的精力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自的优点,确定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学时分配,高效且统一质量地完成在线学习辅导,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建设课程网站,设置讨论课,开展优秀作业自评与互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提高在线教学环节的水平之后,教师仍需要持续提升自身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和更高水平组织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利用翻转课堂、问题中心教学法等为保障线下教学质量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体学习和总体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最终实现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丹.疫情防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3):87-91.

[2]徐长永.后疫情时代“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1):62-64.

[3]刘雄伟,刘畅,俸婷婷,等.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推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21,48(0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