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制度

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制度

时间:2023-10-05 15:5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制度

第1篇

摘要财务精益化管理是融资担保公司发展的重点,依据现阶段融资担保公司财务精益化管理工作情况,结合近年砣谧实19司的工作重点和特点,提出优质的融资担保公司财务精益化管理方案,起到提升融资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融资担保财务精益化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政府提出了更多的法律政策,并且受到中小企业的支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构建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融资性担保公司通常情况下都是依据区域政府和有政府支持的机构管理,董事会和日常工作一般都是政府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具有非营利性;商业形式的担保公司通常都是依据企业、个人等占主要股份,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强烈的商业特点。融资性担保公司具备的特点,影响了起自身的金融和财务。从精细化财务管理分析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担保公司和担保行业的进步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人才

目前,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工作模式也在不断的拓展。由此,对于高素质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那些拥有法律知识与金融知识综合性强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人员。这与融资性担保公司自身不关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实施人才培训有一定的联系。公司没有认识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因为思想上认识的不全面,促使公司没有提供更为优质人才的条件,也没有重视起财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这也是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缺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缺少有效的财务监管

现阶段,融资性担保企业,特别是具有商业特点的担保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非法经营活动以及范围经营的行为。例如,有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没有达到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依旧实施短期资金融通等工作,这种工作大部分都是超出经营范围的,并且也是融资企业出现财务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主要是担保公司财务预算监管系统构建的不完善,从而促使担保公司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得到确保,并且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三)对被担保企业的信息审计工作不严谨

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获取发展资金,通常需要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寻求融资担保,但是为了获取担保公司的信任,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存在一些虚假的行为。但是担保公司拥有很多的会计师因为自身能力有限,难以对企业提供的担保物实施有效的价值评价。或者是一些融资性担保公司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存在一些缺少风险观念的情况,其中展现为只关注企业短期内的经营业绩和经济收益,但是没有审核企业中提供的经营信息和会计信息。这些都会为担保公司的发展埋下一些潜在的财务问题,并且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防控。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有效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案

(一)构建全面的内部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

融资性担保公司要实施全面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完善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其中包含了财务制度、会计计算制度等,并且在实施企业内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定期实施外部审计工作,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促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这些风险包含了资产质量风险、委托业务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总的来说,就是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让业务模式和资本模型保持统一,构建全面的资本补充系统,从而有效提升风险控制的水平。除此之外,为了减少集中性风险性,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公司要对担保的客户、时间、区域以及担保额度等内容实施有效的限制和管理。在实施自由资金投资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公司资金和负债流动性的协调是相同的,减少流动性风险,需要在确保法律的条件下,关注对债务实施整体的评估和研究。同时,若是需要提升自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不能间接依据评价的形式实施账目的整合,而是要结合历史成本实施有效的账目管理。

(二)关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人才

随着融资性担保公司规模的不断拓展,数量的不断提升,促使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成为公司发展的重点需求内容,为了提升精细化财务管理人才的素质,担保公司可以在提升人才待遇的情况下,严谨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除此之外,关注对现阶段精细化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培训工作,其中包含了流程培训、法律知识培训以及业务技巧培训等,全面提升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实际培训工作质量,可以实施有效的考核,在考察通过之后才能上岗。依据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定,有助于财务工作者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三)提升公司的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将影响着公司的经济效益,因为现阶段融资性担保行业一直存在问题,为了防止业务数量和经济效益出现更多的下降问题,担保公司一定要关注成本费用的管控工作,从而为担保公司实施有效的风险调控和管理,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平台。由此,这对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力。总的来说,担保公司需要对预算的编制、分析以及考核等执行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管,对于那些没有通过审核的成本费用一定要删除。至于那些乱用会计科目、逃避精细化财务管理等问题,一定要加大惩处力度,不能姑息。禁止应用非法的形式为对利润实施有效的调控,例如多摊、少摊等行为,并且构建一个全面的成本执行监管系统,从而对成本费用预算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考察。除此之外,对于公司的平时成本支出也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开支的审批授权能力,减少开支的要求和模式,明确报销的审批,特别是对于维修、业务宣传、通讯费用等常见支出的项目上实施有效的监管,依据上述案例有效降低成本支出,促使融资性担保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全面依据外部监管的力量

融资性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依据的外界力量就是银行和地方监管部门。银行工作主要是防止担保公司出现于担保工作无联系的资金往来,依据源头上对于担保公司实施的资金监管,有助于公司出现违规套用银行信贷资金的情况。而地方监管工作,主要是区域财政部门对担保公司的实际工作情况和财务风险的监管工作。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全面结合外界监管力量,确保内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为实际发展奠定基础,促使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有效的发展下去。

三、结语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进步对于中小企业和“三农”健康的有效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进步一定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和提升担保公司中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提升担保公司的财务监管系统,构建全面的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提升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促使融资性担保行业构建完善的融资担保服务系统,从而提升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济收益。因此,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一定好明确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薛艳青.基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对策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5.03.

[2]刘延东.关于融资担保公司精细化财务管理改进实施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5.21.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担保;合作风险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6-0112-04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与担保公司合作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担保模式。客户向银行申请借款,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并向银行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但随着担保业务合作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从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防范意见。

一、贷款担保业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担保公司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担保公司存在实收资本不实以及股东抽逃出资和虚假出资的问题。

实收资本是担保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目前一些担保公司存在注册资本没有足额到位,关联企业大量占用担保公司资金,甚至存在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现象。在出资方式中也存在货币出资占比不高或出资物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差甚至难以变现的问题,对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 担保公司在银行交存的保证金部分或全部是由被担保人交纳,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掩盖了担保风险。

按照规定,担保公司交存银行的担保保证金应该由担保公司交纳,但实际上,很多担保公司要求被担保人按担保金额的5%-20%交纳保证金。有的担保公司收取客户的综合费用加上银行贷款利息,再加上向担保公司交纳的违约保证金、咨询费、公证费等其他费用,企业实际承担的费率水平是直接向银行贷款利率的两倍多,超出了多数企业的承受能力。这种现象不但虚增了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增加被担保人的资金压力,同时也加大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3 部分担保公司风险准备金计提不充分。

财政部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十四条规定,“担保机构应按照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准备金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担保机构设立后应当按照其注册资本的10%提取保证金,存人财政部指定的银行,除担保机构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任何机构一律不得动用。担保机构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必须存入银行专户。”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担保公司没有遵循相关规定,部分担保公司未提取或未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缺乏必要的风险准备。如出现担保赔付,由于其资金来源不足,无法履行其保证责任。

4 部分担保公司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占担保公司自身实收资本或净资产比例不符合相关规定。

财政部颁发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机构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10%。部分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行业集中度过高,一旦发生行业性系统风险,根本无法履行其保证责任。

5 部分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防范措施不足。

主要表现在:

第一,未使用反担保措施。建立反担保制度是担保公司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部分担保公司并没有采用反担保措施,因而增加了经营的风险。

第二,为防范担保业务风险,担保公司应对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违约风险做出全面的评价,即对被担保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评定。但部分担保公司未建立评级体系,盲目担保。

第三,部分担保公司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担保公司的许多从业人员来自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非银行部门,缺乏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对担保对象判断不准,对担保条件把握不严;还有少数从业人员在担保过程中违规操作,搞“人情担保”,有的甚至内外勾结骗保,使担保公司的风险加大。

6 部分担保公司因经营范围广,主业不突出影响了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

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公司可以将资金投资于债券、上市公司股票、基金等,也可以以其他应收款,对其他单位股权投资的形式存在。但是,部分担保公司为追逐利润,将注册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股票,搞典当行和长期股权投资,或将主要的资源运用于委托贷款、投资等其他业务,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降低了承担保证责任的能力。

7 部分担保公司通过多种途径违规、非法办理金融业务,严重影响其担保能力。

为追求经济利益,部分担保公司在正常业务范围之外往往从事违规提供注册资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等活动。有些担保公司成立后,一直从事非法金融业务,变相非法吸收存款,以12‰%到1‰o的月利率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以20‰到50‰的月利率非法对外放贷。

(二)因商业银行对担保公司认识和管理上的缺陷而产生的问题

部分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对担保公司所担保的信贷业务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

1 对担保公司担保的风险认识不足。

主观上盲目信赖担保公司保证担保的保障作用,认为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即使贷款企业无法清偿。也有担保公司对风险兜底,操作简便,风险为零。而对一些在贷款风险上具有较强分散和补偿作用的担保方式,则认为担保手续复杂,风险较大,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被追究责任,因而不愿办理相应的担保手续。

2 在管理上有待改进。

对担保公司保证限额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不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担保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金的行为;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占比过高进行限制和制裁不到位;缺乏对担保公司资产结构和其担保能力之间存在的关系评估;不能及时对担保公司在其他银行的担保余额、担保倍数进行调查和限制。

3 保证金管理不规范。

在保证金账户的设置上,对担保公司保证金监管不够重视,没有将保证金纳入保证金专户管理,而是将保证金通过单位结算账户、个人活期储蓄账户或个人定期存单管理。对于担保公司存入的“保证金”也未签订质押合同或在合作协议中进行明确约定,一旦担保公司涉及诉讼,即使存放于保证金账户上的特定化的担保资金有可能被司法部门冻结和扣划,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同时,在担保公司恶意逃债或无力履约时,担保公司也可以随意支取资金,可能造成担保无效,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4 在“保证金”账户的扣划上,未及时履行告知义务。

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协议中一般都有关于

对保证金扣收的规定,比如合作协议约定“借款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履行还款义务时,保证人应当自接到甲方通知之日起3日内代为履行还款义务。保证人不足额履行代偿义务的,贷款人可以从保证人在贷款人任何机构开立的账户中扣收款项。”从上述约定看出,一旦借款人不履行义务,商业银行扣收担保公司保证金或其他账户时,有先行通知的义务。但从实际工作来看,部分银行在扣划保证金时因各种原因并未及时履行通知义务。

5 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协议不尽完善。

根据《物权法》第176条的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商业银行在与担保公司签订保证协议时,应当对债权既有借款人物的担保又有保证的情形进行考虑。部分银行在与担保公司签订协议时,对此问题并未考虑,存在法律隐患。

二、对与担保公司贷款担保业务合作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担保公司担保风险,审慎选择担保机构

由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并非是零风险。担保公司的担保虽然可以为商业银行贷款分散风险,但其本身也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在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担保公司的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担保公司的违约成本相对于代偿责任较低,因此,对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

在选择贷款担保时,要把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审慎选择担保公司办理担保业务。在借款人能够提供足额有效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的情况下。只要符合商业银行贷款抵押担保规定的,应优先办理抵押(或质押)担保。

(二)商业银行应当主动提示客户与担保公司合作中的风险

针对可能存在的担保公司不规范经营的情况,银行应尽到善意提醒义务,让客户享有知情权。可以考虑形成书面《风险提示书》等形式,内容应当包括:客户可以提供符合商业银行要求的多种担保形式,担保公司担保不是必需的选择;如客户选择担保公司担保,担保公司收取的手续费、担保费、代办评估和抵押等费用承担由客户与担保公司协商,并不是由商业银行确定;如担保公司要求客户提供反担保,客户应当自己决定是否提供;客户对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不论金额多少,该部分财产由担保公司控制和管理,与商业银行无关;如客户与担保公司产生纠纷,客户提供给担保公司的反担保不能抵消商业银行贷款;担保公司的业务不包括吸收存款和委托理财;个人存折应由本人保管而不能交给担保公司等。

(三)严格保证金账户管理

担保公司应当开立专门账户用于存人个人贷款担保基金,与法人或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分开管理,实行专项存储、专户管理。贷款放款前担保公司必须有足额保证金存人专户,不得以各种名义向客户收取资金作为存人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商业银行应逐户建立监测台账,每月将保证金账户余额及累计担保责任余额进行统计。

在目前法律还未对担保公司的“保证金”账户性质进行明确的情况下,具体业务中应当注意:以提供资金的企业的名义开立用于保证担保的资金账户,账户性质一定要注明是“保证金专户”。并且,在开立这种账户所依据的协议中,一定要具体明确账户的户名和账号、资金支付条件、金额和保证期限等。商业银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也要注明“保证金专户”并明确其所属类别和资金来源,做到协议与账户相衔接。在有关开立保证金账户的合同或协议中,都要有明确条款注明该账户内的资金是用于“质押”目的,并且质押担保的对象、额度、期限等都应当明确,不能简单地认为存人保证金账户的资金都有质押担保的功能。

(四)完善担保公司入围认证制度,坚持“名单准入、择优增补、动态监测、适时淘汰”的原则

在专业担保公司申请准入时,商业银行应当从担保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机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信用等级、经营现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审查,严把合作机构准入关。通过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可以从源头上将缺乏资金实力、专业人才、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的担保公司予以排除。在担保公司入围资格的认证方面,应进一步强调公司的信誉状况。凡是有逃避保证责任、抽逃注册资金、虚假出资等不良记录的,一律不得作为商业银行入围的担保公司。要根据入围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担保后监管能力,确定担保公司开展业务的地域范围,入围担保公司不得超出核定的地域范围为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在担保额度的核定方面,严格按照担保公司的实际代偿能力确定担保额度。凡是对外投资和应收账款数额较大的,或注册资金中非货币资产占比较大的,应从紧核定其担保额度。

担保额度一经核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增加;出现降低代偿能力情形的,应及时调减其担保额度。

对在商业银行担保业务数额较大,扩展较快,以及所报财务报表存在重大疑问的担保公司,应委托专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核实其担保能力。

(五)加强与担保公司的信息交流与工作协调

一是与担保公司定期沟通,交流贷后监管信息,协商风险防范措施,共同做好贷款风险防范工作。

二是加强对担保公司的风险监测。入围担保公司应按季向商业银行报送财务报表、担保业务情况报表、担保公司法人代表变更、注册资本变更、股权变更、资产重组、对外代偿、对外投资或借款等重大事项。对入围担保公司的财务报表及重大事项报告要进行风险鉴定。

三是业务经营中获知影响入围担保公司信誉状况或代偿能力信息,应及时通报,并对担保公司的重大风险予以风险提示。

四是要求担保公司应规范财务制度,按国家规定的担保公司财务办法编制财务报表,并提足各种准各金,确保风险补偿能力,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

(六)依法及时要求担保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凡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出现借款人不能足额清偿的,商业银行应及时要求担保公司承担保证责任。要求担保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的书面通知必须在保证期间内送达,并经担保公司有权人签收。担保公司拒绝签收的,应采用公证送达等方式予以送达并收集保存主张权利的证据。通知书应确定明确的代偿期限,一般情况下不得同意担保公司延期代偿的要求。担保公司在履行保证责任后,应积极配合担保公司向借款人追偿,维护担保公司的合法权益。在扣划“保证金”账户时,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扣划通知义务,并注意保留相关通知证据材料,尽量避免出现手续上的瑕疵,导致在诉讼过程中处于被动。

(七)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

一是严禁为借款企业指定担保公司或为担保公司指定借款企业。担保、反担保条件及相关事项由借款人与保证人平等协商确定,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不应干预。

二是严禁未经贷款审批机关同意,擅自变更贷款审批时确定的担保人,严禁在未满足贷款条件的情况下发放贷款。

三是禁止未经贷款审批机关同意,与保证人协商变更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数额、方式以及其他条件。严格禁止与保证人签署放弃商业银行权利、免除对方义务的协议。对于违反制度规定。导致担保公司逃脱保证责任的,要对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八)完善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协议,考虑“人保与物保”并存情况的处理

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信用担保体

面对当前货币政策从紧、通胀预期高涨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今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六次上调,三次加息,客观上银行信贷规模受到缩减。而那些信用低、稳定性低、成长性低的中小企业影响是首当其冲的,融资难,贷款难,资金短缺成了中小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我国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是社会稳定之基,创新创业之源,创造近6成的经济总量,近一半的财税收入,提供了近8成的就业岗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城乡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钱荒、人荒、电荒,高成本、高税收”三荒两高的困境,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极大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工信部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显示,今年1-7月,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60%-70%的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贷款成本提高,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远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据调查,不到10%的中小企业能从正规金融体系得到贷款,大部分融资需求依靠民间借贷解决,结果导致民间利率节节高攀。2011年6月16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在《我省中小企业新情况新问题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基本上都在30%左右。存贷款利差加上承兑汇票贴现利息,企业实际贷款利息远远高于正常贷款利息,接近甚至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民间融资的利息水平相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升高,浙江多数地区民间借贷利率年息已经在25-30%之间。”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难以获得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缺乏创新。融资渠道不外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中小企业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融资难以得到批准,外部市场融资体制尚未建立,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目前获得资金最便宜的渠道,实际上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是十分困难的,基本是内部融资,自我发展,致使企业很难形成规模生产,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矛盾非常突出,许多有项目有盈利的企业由于难以筹措到必需的资金而不能最大规模地发挥其能力,有的企业只能依靠地下钱庄。中小企业融资难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

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从间接融资体系来看,我国现有银行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具有大中型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特点。从我国小型金融机构法人机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69家,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600余家,而美国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就有7000多家。由于我国金融结构二元性特征凸突,国有商业银行向市场化和商业化转型中,对风险防范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要求过高过严,银行宁愿牺牲市场,也绝不能出现风险。银行信贷资金继续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但银行信贷的小企业覆盖率仍然较低(大约在1%)。如作为我国存贷款规模最大、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工商银行,2009年该行有融资余额的小企业客户为44243户,比上年增加6686户;2010年末,有融资余额小企业客户63,081户,比上年末增加18,838户;该行在全国有各类机构1.6万多家,平均一个机构也不到4户小企业①。

从直接金融体系来看,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按照啄食顺序原理,大公司更有可能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太窄,上市门槛仍然偏高。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建立6年多和1年多,共有650多家企业上市,按规模划分,表现为大企业多,中企业少,小企业无。小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机会几乎没有。

从信用担保体系来看,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受规模小、资产少等因素影响,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或者因为自身资信不足而难以获得第三方的担保,由于小企业贷款担保物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等产权不明晰、法律障碍较多等问题,甚至有些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可用于抵押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使得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贷款担保。贷款条件严苛也使得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且担保费率高,有的担保费率基本与银行贷款利率相当。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如《中小企业法》配套办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至今尚未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体系的规范发展。

从监管体系来看,金融监管政策尚不能适应中小银行的发展需要。出于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过度担心,监管部门在市场准入、运行规则等方面,设置了过高甚至不合理的门槛。金融监管过度,致使在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困境,不少中小企业被高利贷拖死,影响了社会就业和社会和谐。另外,目前还没有专职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投资、担保等机构进行协调管理。

(二)自身经营管理缺陷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

经营管理缺陷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内生障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生产经营能力有限,层次较低,缺乏市场应变能力,抵御市场能力较弱,信用等级较低,固定资产积累比较少,符合抵押、担保条件的资产不足,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没能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关系,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仍然实行“家族式”、“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往往单一依靠某一种产品或一种技术支撑企业发展,经营极不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正因为如此,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设置了严格的条件。而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加之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报表不健全,无法向银行提供有效信息,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向银行获得贷款。

由于中小企业的历史演变、较差的生存环境以及管理理念,在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方面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健全,导致其信用质量不高,财务信息虚假,人为拖欠银行账款,逃废债务现象屡有发生。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成本和信息收集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二、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必须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支持大中企业的指导思想,把资金除了投到大中企业,还应投到符和国家产业政策、效益好的中小企业上来。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一)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要把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自觉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提高自己的实力和信誉度。同时,管理部门应帮助中小企业搭建技术平台、管理平台和走向市场的平台,让银行放心给中小企业贷款。

在财务管理方面,仍有不少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完善的财务会计帐目,没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为了不断提高贷款能力和融资条件,中小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做到资本真实、账目清晰、运营规范、讲究信用。

(二)积极推动对于中小企业的体制机制的创新

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相对灵活,具有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的优势。要因势利导,用市场力量倒逼中小企业转型,引导低效率、高耗能的中小企业向高成长性的创新型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当然,在转型过程中,政府不光从从产业、财政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更要从金融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放开垄断,深化改革,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展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开展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发展信托为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鼓励民间资本能够参股地方区域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适当发展民营的中小银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各金融机构把对中小企业贷款倾斜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一个具体举措,加大授信力度。

(三)推动建立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

中小企业要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学会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综合采取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产权交易、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这样,既可缓解流动性趋紧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又有助于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改善,实现中小企业产业群的稳定健康发展。完善企业上市扶持引导机制,要进一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能够在创业板上市,扩大创业板的规模,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利用集合票据、私募股权等方式直接融资,建立多方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培育创业投资机制,加快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步伐,引导和扶持社会资本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鼓励创业投资企业优先扶持处于种子期、扩建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资信征信系统是很必要的,它能使银行系统地、全面地、充分和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种信息。据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到2010年9月底,全国累计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210.8万户,其中23.9万户中小企业取得银行授信意向。推进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完整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将有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金融风险、降低社会交易总成本、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诚实守信成为中小企业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自觉行为。为银行贷款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和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创造条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强化企业信用观念,以信用等级确定是否贷款和担保。

(五)建立完善的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

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解决贷款担保难的历史难题,分散银行风险。而再担保机制的建立,可以发挥“增信、分险”功能。

担保机构资金来源多元化,可以通过政府提供担保或以政府出资为主的各个层次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解决信用不足、信用能力比较低的问题,如股份联合、企业自办、民营互助等形式并举。积极运用第三方保证、小企业联保和组合担保等多种措施,创新小企业融资担保方式,解决小企业贷款担保困难。鼓励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通过整合、引资、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和资本金注入机制,提高担保机构风险承担和融资担保能力。担保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应当有良好的补偿机制。对于政策性担保机构来说,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政府通过与各商业银行的再担保业务合作,在信用放大倍数、保证金、利率优惠、风险分散等方面为担保机构争取有利的政策支持,促进担保机构做大业务规模,提高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近些年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立了不少政府主导型的担保公司,而在实际运行中,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一方面拿着财政给予的贴息和奖补,一方面又经营着高息的资金生意。显然,这是违背了政府设立担保公司的初衷。

(六)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机制和成本核算机制

商业银行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应建立风险的评价机制和成本核算机制。但商业银行不能用做大企业的方式来做中小企业业务,应该根据中小企业分散、数额小、风险难以识别控制的特点,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管理、审批机制。推进专业化经营,加快渠道、产品、流程和管理创新,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要根据市场风险的实际情况确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对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门的独立核算机制,不断完善产品体系,融资产品涵盖周转贷款、循环贷款、贸易融资、经营型物业贷款和标准厂房按揭贷款等产品。使管理人员能够尽可能去做好与这些小企业的沟通、调研和风险评估。同时还应建立免责机制,只要尽职,即使贷款发生坏账,也不应该给予处罚,使他们能够放下包袱,愿意做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商业银行还应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减少审批的环节,适应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短、平、快的要求。

(七)商业银行应建立恶意违约的惩罚机制

中小企业能否持续获得商业银行的支持,信用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危机的实质实际是信用危机,要建立信用记录,企业有了良好的信用记录,银行就应该作为可信的业务伙伴来加速对他们贷款的审批。而对那些恶意违约,不讲信用,逃避银行债务的企业,监管部门应指导、监督银行建立一个严厉的惩罚机制。在一个良好的信用制度基础上,才能共同解决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要实现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工商银行2009年、2010年年报

参考文献

[1]迟福林.中小企业改革与经济增长[Z].中国改革论坛,省略.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10&ID=6226

&skin=0

[2]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1年.

[3]林鑫.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华章,2011年20期

[4]周颖.多重因素制约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6]王蕊.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制度环境构建[J].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04期.

第4篇

一、成功实施会计电算化,使财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按照年初计划,财务部于上半年度完成了财务软件的实施工作。在实施中与软件销售方的技术人员多次沟通,在数据初始化时建立了规范的施工企业帐套体系,对会计科目、核算项目、费用项目的设置均按照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设置。为今后税务部门、银行部门进行帐务检查做好前期工作。目前会计电算化已全面实施,按项目部、按公司共建有9个完整帐套,运行良好,由总账会计负责。会计人员全都熟练掌握了财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财务核算也由手工顺利过渡到电算化处理业务。这不仅为财务人员节约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大大高了数据的查询功能,为财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财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储存数据库的电脑不是单独的电脑,平时也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操作。由于操作失误,致使一个帐套的数据丢失,只能花费人力、花费时间重新输入帐套。今后的工作中要求财务人员养成良好的数据备份习惯,每月定期进行硬盘、光盘的备份,并将数据备份的工作落实到责任人,避免发生类似重复劳动。

二、认真做好常规性财务工作。

1、财务部虽然人数不少,但都分散到各项目部,公司本部财务人员每天面临大量的资金支付、费用报销、记账、票据审核工作。同时还要配合经营部的投标工作,做好大量的会计报表资料、银行资料、社保资料工作,每月还要频繁办理员工社保申报和增减工作。在这最平常最繁琐的工作中,财务部能够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各项工作,及时为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基本上满足了各部门对我部的财务要求。

2、对日常的财务工作流程熟练掌握,能够做到有条不紊、条理清晰、账实相符。从原始发票的取得到填制凭证,从会计报表编制到凭证的装订和保存,从经济合同的归档到各种基础财务资料的收集,都达到了正规化、标准化。收集、整理、装订、归档,一律按照财务档案管理制度执行,使得财务部成为公司的信息库。

存在的问题是:在财务部内部的自查和反检中,发现个别业务帐务处理不够严谨,比如多头挂往来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复核是客观原因,主观上还是处理业务时不够细心严谨,没有养成边工作边思考的好习惯。下年度将加大内部自查、对账工作,时时确保每笔业务准确无误。

三、有效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加强了对各项目部的财务监督管理。

1、财务部适时地进行内部岗位调换,专门设立成本会计岗位,由具备现场财务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担任,每月走到项目中去,分项进行成本核算。

2、XX年年度,我部组织成本会计配合工程部一起多次下项目,对汉源h段、汉源f段、巴中s302线、康定公路几个公路项目进行核算。在核算同时重点对各项目的债权债务、资金收支、潜在亏损、财务风险、成本费用控制等情况作了详细的了解和检查,为集团公司加强对项目部的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息。

3、针对每个项目核定的费用指标,在执行过程中,严格审核,加强对可控费用的控制。对于增加费用项目及超标费用项目,督促项目部完善事前报告审批程序。

存在的问题是:一是部分项目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自营项目中的材料管理监管不够。尤其巴中s302线项目,材料单据不能及时递交财务、部分结算单据只是结算人持有,财务人员没有掌握。致使材料数据不能及时、准确的上报,工程欠款不能及时掌握,无法统筹安排资金。

二是由于材料员由项目部自行聘用,未经过系统财务培训,对公司的财务制度不了解,欠缺数据传递的配合。应加强对材料员的培训,将公司的财务制度贯彻下去。

三是原始记录单据不统一,开单人员随意性大,结账时财务复核不能一目了然,增加审核难度。财务部应规范项目上的各种原始记录的票据,对机械施工、碎石材料、运费等设计专用财务单据,要求材料员按财务要求规范填开、规范签字、按时汇总报送。同时应将数据的统计与报送流程化,做好基础数据的规范、采集和上报,保证财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积极筹措资金,保证现金流的正常化。

2010年几个公路项目同时施工,资金总量需求增加,这给财务部带来了不小的融资压力。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取得银行贷款支持,以弥补公司发展进程中对资金的需求,这是财务部XX年年度的奋斗目标。本年度,通过对多家银行考察,选择在成都市商业银行锦江工业园支行开立基本账户。通过半年多的交往和多次沟通,与银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此期间根据银行要求收集、整理了大量财务资料,编制各类贷款报表,并多次接待银行及担保公司的考察。几番周折,终于与XX年年12月份,在成都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下,与成都市商业银行锦江工业园支行成功建立200万元的信贷关系。

在完成贷款工作的同时,加强与银行的交流,并且在准备贷款资料时,从封面到内容都花费不少心思,从一个文字到一个数据都字斟句酌。对于首次贷款的企业能够提供出这样的资料来,银行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树立了公司财务健全、管理规范的企业形象。而财务部在交流中对贷款工作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学到了新的业务知识。

虽然这次贷款没有达到预期350万元的目标,但是在目前国家限制对施工企业贷款的宏观政策调控影响下,在房产证没有取得的客观条件限制下,取得这样的贷款额度,财务部是尽了最大努力了。这也是公司首次与银行合作。

下年度将与银行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多与银行沟通交流,除了确保XX年年原有的融资总量外,积极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争取获得更多、更灵活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开展并推进银行信用等级的评级工作,为公司的招投标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对挂靠单位进行多元化的财务管理。

1、XX年年度对生态公司挂靠项目的管理模式是采取工程收入集中到基本户,在扣除管理费、税费后剩余资金由挂靠单位自由支配。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资金集中,为公司贷款创造良好环境;利用部分闲余

资金周转,可短期缓解公司资金压力;通过对资金的管理间接掌握了挂靠项目的施工情况、材料支付情况。缺点是:挂靠单位在资金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有一定的抵触。为了获得理解和支持,财务部充分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同时这种管理模式必须开外出经营管理证明,涉税手续多,给财务部的工作增加难度和工作量。总体来说这种管理模式更利于公司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因此,下年度将继续采用这种模式对宇洋生态绿化公司的挂靠项目进行管理。

2、XX年年度对康鹏公司的管理模式是采取开立临时账户,在缴纳管理费后,其资金由项目部自行支配,涉税手续自行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给予挂靠项目充分资金自由,财务只通过支票监章一枚进行管理。但由于人手不够,这种管理也几乎流于形式。对此,公司存在一定的风险。挂靠单位未建账存在税务风险,资金使用没有监控,存在抽逃资金风险、债务风险。但由于公路项目发票取得难度较大,施工地点偏远。财务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障碍重重,2009年度需要通过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寻求更完善的管理方法。

3、对挂靠项目的管理中需要频繁办理税务手续、银行开户手续。大量的外派工作给本部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和工作量。为了做好各项工作,财务部一方面做好人员安排、工作安排,另一方面对挂靠项目一视同仁,热情服务,针对他们的财务咨询、税务咨询时,耐心解释,同时也吸收各方意见,不断提高认识,做好财务服务工作。

六、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

1、在年初的一次临时税务抽查中,及时与税务专管员进行事前沟通,同时做好帐务自查的准备工作,在检查中认真对待税务人员的询问,顺利通过了税务检查。

2、财务部在办理各种税务证明、税务资料时,由于外地税务部门出于抓税源的目的,人为制造很多阻碍、甚至刁难。财务人员不懈努力,多方寻求突破口,加强与本地税务部门的沟通,最终获得本地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公司承担一些不合理的税负。

3、在不违反财政、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对企业所得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进行了税务筹划,合理地为公司降低税负。同时每月按时进行纳税申报,最多的月份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同时面对七个税务局进行申报,但财务部统筹安排时间,财务人员内部协作配合,每月都按时完成税务申报工作,尽最大努力树立诚信纳税的形象。

存在的问题是:项目部出于节约成本的良好出发点,没有取得相应的发票,致使账面利润高达几百万。各项目财务人员平时都尽力收集发票,但杯水车薪。本年度3月份需要面对康鹏公司帐务、三和公司帐务的税务检查,财务部必须采取应对措施,这需要公司领导和项目部的支持。另一方面针对施工企业这种普遍都面临的发票取得难的问题,财务部应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七、加强资金管理。

1、积极做好往来款的清理工作。应收款主要是员工出差和购物所借的备用金,这部分借款如不及时清理,就不能够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和经费支出,甚至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我们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管理和清算。一是控制借款的资金额度;二是控制借款占用时间;三是及时对借款清理结算。由于采取有力措施,使公司本部的每位员工养成借款及时了账的良好习惯。

2、针对货币资金,每月末定期对项目财务人员和公司出纳的货币资金进行内部自查、自检工作。虽然面对巨大而繁琐的资金流量,仍能保证资金收付安全、准确。

存在的问题是:个别项目部存在给员工的私人借款因员工擅自离岗而没有追回。针对这个问题财务部明令要求:私人借款必须上报财务部并经总经理批准,发放工资时应及时扣回。

在加强资金管理的同时,财务部还需要思考资金效益。在公司沉淀资金较多的时间段,可以与银行密切合作,尝试采取“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的方式,提高公司资金增值率,与银行相互支持取得双赢。

八、认真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帐务清点,盘点公司的经营状况,考核各项目经济指标。同时也是向银行、税务部门提供公司一年来财务状况的重要文件。在岁末年初的这个月里,财务部同心协力、加班加点,表现出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于本月16日顺利完成年终决算工作。

本年度的财务报表内容包括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债权债务;宇洋公司、康鹏公司、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部、各工程项目部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费用开支情况。全面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债权债务、资本结构、偿债能力。为本年度的绩效考核、经营责任目标考核工作提供了真实可信详尽的数据信息。财务部将根据集团领导的经营思路,不断积累经验,提供更加详尽的财务数据。

九、团队建设

1、本年度由于业务扩大,招聘了一批大学应届毕业生,实行新生力量的培养。财务部在年初首先完成内部组织结构的完善,针对每个岗位编制了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必备的岗位技能及相关岗位的汇报与外联关系。使每个新职员清晰的知道该怎样开展工作,本部门对他有什么要求。新职员到岗后,在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的同时注重平时工作中的沟通、指导。老职员倾囊相授,新职员虚心求教。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迅速走上工作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并且大部分表现非常优秀。

2、本年度财务部内部面临着多次岗位调整,在调动过程中,按规范流程做好工作移交、票据移交和货币移交。各岗位工作在移交后,仍然有序、顺利地开展工作,保证了财务部的营运正常。

3、定期召开财务工作会议。通过会议将公司的经营方针、管理理念、政策信息垂直传达到每位职员。同时通过部门会议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使每位财务人员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逐步规范各项会计行为,在各个环节按一定的规则、程序有效地运行和控制。

存在的问题:项目财务人员财务知识、税务知识欠缺,在票据处理上不够明了,造成往来帐务不够清晰,在审核与帐务处理时,公司本部需花费很大精力理清往来关系。部分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能站在公司的立场和利益上。同时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够,不服从项目经理的安排,人为制造资金支付障碍,吃拿卡要的不良工作作风。更为严重的是发生了财务人员挪用现金的事情,由于发现较早,没有造成损失。但这件事对我部的工作敲响了警钟。

为吸取前车之鉴,针对不良工作作风下年度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制度管理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做到防患于未然。人性管理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技术管理方面:建议实施远程软件,加强财务集团化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这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软件系统,把项目部出纳的现金及银行帐务纳入目前的财务软件网络中,并争取做到实时透视各项目部的业务与财务数据及现金流。最后一方面:财务部真诚欢迎项目经理、项目职员、协作队伍针对不良作风进行举报投诉。

针对专业知识方面财务部应加强培训:包括税务知识、银行知识、会计业务以及如何与税务官员交流的技巧。尤其本年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家均出台新税法,财务部将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内部学习、讨论,部门经理在注重自身专业提高的同时应充分带动本部门职员。将项目财务人员培养为不仅能够做好资金收付工作,还能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这半年来的工作思考,有以下感触:

其一: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是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的基本条件。

其二:责任心是作为从业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

其三:作为中层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业务精深,更重要的是起好表率作用,有时候,以身作则比一百次的命令更加有效。

第5篇

国家统计局的解读言之有据,居家过日子的百姓们或许可以暂时松口气,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心依然高悬着,因为PPI数字愈高意味着企业面对的生产成本愈高,在无法向生活消费品价格传导的情况下,这必将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遭到严重削弱。对于那些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完全凭借低成本、低价格的市场策略求生存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种局面更是意味着生死考验。

中小企业发展遭遇重重泥潭

去年以来,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陆续陷入经营困境。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今年8月初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今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等困难。今年上半年,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该司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在我国目前的GDP总量中,来自中小企业的贡献已超过六成,因此它们的兴衰也与宏观经济大势紧密相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指标,50%以上表示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表示经济衰退。今年上半年我国的PMI指数一直在50%以上,但在4月份达到59.2%的高位之后开始逐月下降,7月份的指数已经下降到48.4%,这是自2005年1月以来,PMI指数首次回落到50%以下。

在7月份的PMI指数体系中,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进口指数、采购量指数回落幅度都很明显,达到5个百分点以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7月份的PMI指数首次回落到50%以下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情况,可能预示着经济增长走低的趋势会进一步发展,从企业这一微观角度来看困难明显增大,企业问题的发展可能会成为抑制经济增长、影响就业与收入的焦点。

8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通知,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出口退税提高的两个百分点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利润,根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的统计数据估计,出口退税率回调两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利润总额将增加26亿美元,按照6.8的人民币汇率折算,企业利润将增加人民币176.9亿元。因出口退税率回调而增加的利润占纺织行业利润总额的14%,利润率将提高0.6个百分点。这对处于亏损状况的纺织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贵的喘息机会,但很多纺织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单纯调整出口退税率并不能使纺织业走出困境,因为相对于出口退税来说,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等因素对纺织行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主要。

纺织业人士的上述看法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观点的代表。据广州某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助理介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三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了21%,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6%,这对于以美元结算的制造业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压力巨大。同时,今年年初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使得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这对于劳动力成本超过总成本一半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是一个负担沉重的挑战。此外,还有能源、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造成对美出口减少等其他不利因素。种种因素叠加,使得原本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制造业企业的盈利空间一减再减,最终导致生存困难。上市公司的生计尚且如此,多如牛毛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境遇可想而知。根据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的调查,目前温州的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近20%的企业面临停工或倒闭,而珠三角地区的制鞋、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日子同样很不好过,仅去年广东省就有一千多家制鞋企业倒闭。作为我国最大的外贸型出口企业基地,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东莞市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出现了30年来首次负增长,签订投资合同减少了57宗,负增长幅度为13%~14%。今年1~5月,全市关停、转移外资企业共405家,同比上升36.4%。

对于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的大量倒闭,人们有着不同看法。有的认为,这正是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好时机。据统计,今年珠三角地区的鞋类出口企业大幅减少,由去年同期的5043家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617家,降幅高达48.1%,接近一半的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今年已经没有出口实绩。而存活下来的大型企业出口额则有所增加,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出口鞋类的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5.8%,出口总额却增长了9.2%。显然,那些实力不济的中小企业的倒闭为提升全行业的效益做出了贡献。但许多已经或正在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主并不甘心也不服气于这种“奉献”,他们抱怨说,产业升级、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是好事,但在汇率升值、信贷收紧的大环境下,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单凭自身能力不可能成功转型。

复苏有待财政货币政策联动

事实上,造成近期大批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从客观角度看,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今年货币政策从紧的调子,尽管随着形势的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和方向在不断微调,但货币政策紧缩的大方向一直没有改变。有制造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推出货币从紧政策的原意是遏制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泡沫,消除通货膨胀压力。但在宏观调控政策面前,财大气粗的房地产企业显现出了较强的抗压能力,反倒是毛利率低的制造业首当其冲地遭遇了发展困境。该人士提出,制造业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它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链高度紧张。一旦资金链断裂,结果将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倒闭这么简单,因为在一个产业链中,一个环节的企业大量倒闭势必将直接影响存在着供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的生存。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当避免一刀切,特别是在宏观调控已经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的时候,更应当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急需充实资金以渡难关的中小企业伸出援手。

企业界的呼声显然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重视和回应。8月初传来消息,央行已同意调增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本次调增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由于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地方金融机构,因此这一政策表明了央行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用意。

以2007年新增3.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计算,新增的5%~10%的额度预计可增加约2000 亿元贷款。但是对于这2000亿元是否真的能够用于中小企业,一些人士表现出了疑虑,因为根据事实形成的经验,即便存在监管,也很难避免商业银行采取拆分贷款的方式,将新增的额度变相向大企业输送。此外,根据广东省有关部门对本地500家发展比较好的中小企业的调研,有95%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广州市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为130亿元,仅为需求的十分之一;累计担保贷款的户数不足需求企业的百分之一。仅广东一地500家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就已如此旺盛,2000亿元贷款规模能发挥的作用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中小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财务制度和信用等级水平不一,以政策引导的贷款额度增加或许将造成银行坏账的增加,从而给未来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多有识之士一致认为,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能仅靠银行这一单一渠道来解决。所谓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除了现有的银行信贷外,还包括了融资担保、发行债券、上市、风险投资等等。亚洲开发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指出,当前最具操作性的是建立一批为小企业及微型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如由担保公司升级而来的中小企业银行、城市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等。此外股权融资、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网络联保贷款等都是值得一试的创新方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多层次融资渠道的建立也不是立竿见影那么简单的问题。而且在通胀压力仍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放松也是有限度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资金压力又该如何解决呢?企业界人士的主张是跳出货币政策来谈资金。

前文提到的那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助理认为,今年央行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没有一次加息的举措,反映出央行在执行紧锁货币政策时的谨慎,但对渴求资金的企业界来说,加息似乎更能发挥区别对待的效果。因为对于有一定实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即便贷款利息有所增加,只要能贷到款,就能度过眼下这段寒冬,等来新的发展机遇,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能使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一刀切式地收紧,达不到有收有放的效果。

对于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的愿望是政府能通过减税等财政政策来助其一臂之力。许多中小企业界人士提出,在现行的增值税税制下,绝大多数中小型工业企业都被纳入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而小规模纳税人存在着征收率偏高的问题。小规模纳税人的工业企业征收率为6%,商业企业为4%,从表面上看这比一般纳税人法定税率的17%、13%低很多,但因为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造成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

另外,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微利企业的税率显得偏高。按照原来内资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及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而新税法规定的微利企业的20%的低税率,虽然比原有的27%那档税率降低了7个百分点,但与18%那档税率相比反而提高了2个百分点。

为此,有专家指出,在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增加了企业成本的大背景下,应该通过实施更为灵活的税收政策为企业特别是受到紧缩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减负。减税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经营与转型的成本,也有利于理顺国民收入分配的关系,同时减税也是增加企业支出、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这最终将使国家财力得到可持续的增长。

做大做强还需整合产业链条

除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中小企业面对的生存困难也有不可忽视的主观色彩。以广东省为例,长期以来,该省外向型加工企业云集,他们一直处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的最底端,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优势,为世界著名企业贴牌加工以换取有限的利润。从去年开始,“腾笼换鸟”成为广东各级政府官员频频提及的概念,今年5月底,广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八个配套文件,这套文件的核心精神就是“腾笼换鸟”,即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把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出去,腾出发展空间,吸引和承接高端产业和人才。

广东省决策者的这一举措源于他们的忧患意识,因为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地区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一般不超过30年。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腾笼换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基层政府很快意识到,通过政策手段迫使低端产业迁移是容易的,但能否很快引来高端制造企业则是一个问题,而且经过多年发展,珠三角地区的低端产业链已经相对完整,这个链条上的某一环迁移出去,很可能招致整个链条的破碎和全行业的衰退,如果将这个产业链全部移出,又可能导致GDP数据的剧烈下挫。结果,在经济增长的现实压力面前,让现有的鸟腾出笼子成为一件鸟的主人和笼子的主人都不情愿的事。

对于这一问题,有专家分析指出,要扭转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必须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加工制造”这一现有定位。在完整的产业链中,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是能够产生巨大利润的六个环节,而加工制造则是附加价值最低的一环。离开产业链的整合和压缩,只在加工制造环节内谈产业升级和品牌战略根本无法缓解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危机,广大中小企业也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