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05 15:5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课程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

第1篇

一、《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的相关背景

山东理工大学是山东省第一批开展《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试点的高校,《军事理论》2002年成为学校公共必修课。2013年9月,学校修订本科教育计划,《军事理论》成为学校通识教育必修课。在此大背景下,《军事理论》应积极探究如何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不能固步自封,死板教条地执行教学大纲要求,视落实完成大纲内容为终点,工作无变化、无创新。其改革和教学设计,在以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更要契合学校通识教育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融入学校整体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二、《军事理论》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学方案层面

目前的《军事理论》教学编排方式还是传统的概念-史料(现象)分析-现实价值(历史意义)评价的三段论模式。该模式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能够比较简单准确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传授要求,缺点在于承载知识量有限、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授课过程较为枯燥。

2、教学内容层面

《军事理论》课目前按照国家学大纲,分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五个子板块进行教学。国家及省编各类教材均存在知识内容较为陈旧、与现实结合不紧密、实用味性不强等问题。

3、教学方法层面

《军事理论》课现有制作精良的标准化课件,授课过程中使用讲授法与演示法,过程规范、严谨,但教师讲台持续讲、学生坐着一直听的模式不改变,注定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沟通交流不足、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问题。

三、基于能力目标导向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纵观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对"能力"的关注与认可,没有"能力",素质就无从谈起,没有素质的培养与锻造,通识教育仅仅是"通"或仅仅是"识",就失去了为学生下一步专业能力培养奠定宽厚基础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基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还是要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来开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应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和主线。

2、课程改革目标

(1)教学方案与学生能力培养对接,利用本课程相关内容搭建能力实践、锻炼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课程知识体系,拟通过本课程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以下六种:逻辑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2)在完成国家统一《军事理论》教学大纲内容基础上,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一要贴合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二要增强实效性、实用性、趣味性,并做到动态更新;三要进行有效延伸,将教学效果(能力的提高)迁移至其他科目(学习研究活动)。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积极、高效的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感觉有收获,个人综合能力有提升,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习其他科目、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成长有帮助。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如何转变学生态度。纠正认为学习《军事理论》类通识教育课程,对个人意义不大、能学到的东西有限、学与不学没有差别、考试成绩高低都一样的错误观念。

(2)如何切实提高相关能力。改革目标中提到的六种能力需要在现有《军事理论》教学大纲内容范围内寻找对接点,是逐一对接还是综合对接需要相关教学实践进行实验验证。

(3)如何规划安排。如不对课时进行调整,《军事理论》学时数有限,共分八个教学周完成(以山东理工大学现有教学计划为准),教学时间较短,文理各不同专业学生各有特点,授课顺序与能力模块的组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规划调整。

4、教学编排方式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导向,同时考虑《军事理论》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性质,将该课程分四个子板块进行编排,设计相关教学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

(1)专题串讲。依照全国《军事理论》教学大纲要求,编排相关知识点,重点增加时事与配套图文资料,让大纲知识点有落脚点、可比较直观的找到现实依据。

(2)延展阅读。每个专题选出2-3个核心知识点,与要重点培养学生提高的能力目标相结合,选取与现实结合紧密的时事、现象、焦点问题,合理设计问题与教学环节,搭建能力延展平台。

(3)每课一荐。每节课(每次教学活动)留出5-10分钟,结合当次教学活动的讲授内容,为学生推荐一本好书、一档好节目、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一种好的思维方式、一部好电影、一个好网站、一个好软件等等,为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供支持。

(4)小节讨论。本环节初步计划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与教学末尾各开展一次,将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重点培养的能力进行总结汇总,督促学生进行反思,更好的认识、观测、评估个人能力的变化。

5、总结反馈

第2篇

摘 要 结合教学实际,从项目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项目体验学习应用在创客课程的优势以及基于项目体验的创客课程教学设计的过

>> 基于创客教育模式的UG课程教学改革 将创客教育引入高职课程教学的实践 基于3D打印的项目教学法在“创客”培养中的应用 基于创客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训练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威客模式”的项目教学网络协同平台的设计 基于项目课程的Linux实训项目教学设计 创客课程开发的校本探索 浅谈创客式教育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践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创客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项目设计和体验式教学的高职营销实训设计思路研究 基于O2O架构的高职院校创客空间设计研究 创客教育视野下仪器分析课程设计 基于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应用 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项目驱动的XML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做语文教学的创客 课程“体验教学”设计 创新与融合:STEM教育、创客教育、创客课程的再思考 创客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创客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article Id=218390.

[6]王志军,王小根.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6):121-122,143.

[7]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8]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

[9]邹剑霞,兰国帅,陈静,等.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以“Flash引导线动画”一课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61-64.

[10]黄品霞.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探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5):79-83.

[11]李子\,陈剑俊.《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基于“合作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模式的尝试[J].现代教育技术,2009(2):113-117+127.

[12]刘西佳.初中科学学科应用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13]王昌.项目体验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3):65-70.

第3篇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本论文课题是依据XX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XX年秋,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试验,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侧重叙述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XX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XX),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XX)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XX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XX),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XX),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

(2)结构框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1.1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1.2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1.3国内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课程与现代教学设计概述

2.1优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

2.2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准备

2.2.1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2.2.2教学任务的分析

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知识呈现的教学设计策略

3.2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

3.3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

3.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3.5.历史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管理策略

4.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提升

结束语

(3)要突破的难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论文计划、进度

确定研究方向;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2-7月

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XX年7-8月

论文开题:XX年9月

实践与分析阶段:XX年9月-XX年5月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XX年6-8月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9-10月

论文送审:XX年10月

论文答辩:XX年3月

(2)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5、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XX。

5.赵亚夫主编,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8.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XX。

第4篇

关键词:课程 教学 会计学 非专业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相应,会计学课程被列入了大量非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而我国部分理工科院校,则已经在探索和试行将会计学教育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切入点(张健, 2010a;杨娜, 2010)。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渗透已是大势所趋。与此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因为起步较晚,还处在探索阶段,在较大程度上仍然难以摆脱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影响,并未能形成适宜于非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的会计学课程教学体系。这一缺陷严重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在设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时所意图实现的教育目的的达成。本文试图基于我国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以有效提高我国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文献数量庞大。从各种角度论述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其中大量的问题具有共性。部分文献主要采用问卷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提供了对这些问题的定量描述。调查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1年,调查对象包含了应用型研究生(MBA)、本科、应用型本科、高职和广播电视大学等不同类别的非专业学生,且包含了自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不同年级(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刘向, 2010;张健, 2010;赵莹和曹峥, 2006;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各文献基本状况如表(1)所示。从已有文献看,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的了解,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学生满意度普遍较低,且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不高。上述调查文献也支持这一结论:湖南大学调查显示,教学效果评价均值显著低于“一般”,说明教学效果还未达到基本要求(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调查显示,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和低于一般的学生占比达到82.45%(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其他文献尽管并未直接针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但所有文献均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各项目均不满意,显示出教学效果不好的事实。(2)教学内容和教材与学生偏好相差较大。根据上述文献的调查,大部分同学并不了解会计学与本专业之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同学对课程教学内容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内容过于专业化,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大部分学生对现行教材不满意(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现行教材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知识内容的需求取向相差甚远(陈敏等, 2009),学生反映教材理论性太强且会计业务处理太多,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和自己本专业没有关系(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调查研究发现,各类别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有着明确的偏好,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就共性而言,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在所有涉及该项调查的文献中均居于前三位,管理会计则除陈敏等(2009)的调查显示学生不感兴趣外,在其他研究中均进入前三位。就个性而言,上述文献均显示各专业学生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表现出强烈偏好。此外,财经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在偏好上存在明显差异——财经类专业由于专业学习和具体企业理财活动联系较为紧密,因而更倾向于会计学教学内容的直接学习,而工科类专业更倾向于间接了解财会信息(张健, 2010)。(3)教学与考核方法不科学。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满意(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赵莹等, 2006),对案例教学比较偏好(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等, 2009),对师生互动比较偏好(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目前,我国各高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基本开设了模拟实习课程。就笔者对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的了解,会计专业教师与学生对模拟实习均持肯定态度,但将模拟实习移植到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则绝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认为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上述文献调查也显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模拟实习基本持否定态度——7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因为内容以会计核算为主,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太难(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只有一份研究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有必要,可能跟调查对象的学习目的有关(张健, 2010);就考核方式而言,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及一般以下的学生占比达到75.98%(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更有研究显示,尽管当前会计学课程考核形式尝试过一些变化,但实质上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倾向并未调整,造成学生对各类考核方式的认同度均不高(张健, 2010)。(4)目标无分歧落实却困难。自文献来看,调查时间跨度从2004年直至2011年,共计八年,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共性问题一直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改进课程与教学设计,相关高校和教学人员实际上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甚至经验规则的指导。从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讲,目标决定设计。有关文献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进行过明确的阐述(王新红和师萍, 2005;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并得到了文献的广泛认可。但尽管目标无分歧,但如何落实却不得其法。

( 二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满意度低,原因不在于课程教学目标出现偏差,就在于课程与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因为无论教学内容与教材,还是教学与考核方法,都属于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必须考虑的内容。正如本文此前所言,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基本目标,文献中并无分歧。问题在于,如何进行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落实目标。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文献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可行性并不高。如文献中普遍赞同的教学内容丰富化建议,因为课时、知识体系、需求多样性和变化快等因素限制,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可行(赵莹和曹峥, 2006);而文献中普遍倾向的案例教学方法,即使在MBA课堂实践中,也存在因学生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而难以开展讨论的问题(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在课时有限、学生需求多样化而会计学又自有一套体系的客观情形下,对课程内容和教学与考核方法究竟应如何取舍与协调的问题,只能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解决。(2)对教学与考核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本文前述文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普遍仍以讲授法为主,学生普遍对教学方法不满意,但针对学生的不满意,文献中又一面倒地倾向于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选择与组合不得要领。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乃至自学、自研以及其他方法,教学任务、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办学实力条件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因此高校教师和高等教育中面向学生的一切教育者应该研究教学方法,这种研究别人很难替代,尤其是对方法艺术性的研究、实践和感受(杜作润和廖文武, 2003)。与教学方法相应,考核方法也存在显著的多样性,文献中即提及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小组分析报告、独立分析报告、小论文、作业、出勤、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和课堂表现等多种考核方法(张健, 2010;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从取向的角度,可将迄今为止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大类,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从模式的角度,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目标达成模式、差别模式、外貌模式和回应模式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张华, 2001)。正如教学方法一样,考核方法也各有优缺点,且内涵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如果对此没有深入了解而强行引入某一考核方法,将难以扬长避短,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实现不了考核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如有文献调查显示学生并不喜欢团队案例考,且有理有据(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3)专业人员投入不足。在我国中,尽管有部分高校非会计专业院系保留了一定的会计学师资,但绝大部分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依赖于会计专业院系的师资。如在调查涉及的重庆四所高校中均无专门师资(张健, 2010)。当然,问题不在于非会计专业院系是否保留了会计学师资,而在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通常被会计学院系视为非主流的教学任务,往往被视为会计专业教师在本专业教学这一“主业”之外承担的“副业”工作。这一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仅仅是将会计学知识中与各专业相关的部分切割出来进行教学,相关内容是会计专业教师“主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子集,因此“主业”之外再无“副业”。但科学发展规律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却与此观念背道而驰——学科交叉融合是趋势,而大学讲台上分门别类、各自为政的课程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受到质疑,交叉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美国的“群集课程”试验(杜作润和廖文武, 2003)。此外,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显著的约束——课时有限,且增加课时的可能性不大。本文前述文献提供的信息显示,非会计专业至多开设两三门会计相关课程,非经济管理专业通常只开设一门《会计学》,且单就《会计学》而言,其课时量最多为64课时,最少仅为32课时。与调查中显示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相比,上述总课时明显不足。如果跨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才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则必然面临先融合后教学还是先教学后融合的问题,且必然要求选择先融合后教学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只关注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师必然无法胜任。正因为专业人员投入不足,所以课程内容不可能先融合后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材不满意、对会计学与本专业深层关系不了解、对课程缺乏兴趣等一系列问题。而专业人员投入不足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则是导致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如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 )储备专门的师资队伍 非专业教学要求采用先融合后教学模式,客观上要求配备专职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师。相应师资应对专业交叉领域进行研究探索,融合相关知识。会计学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是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交叉教学是会计与教育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专职教师可以在授课专业所在院系工作,也可以在会计学专业所在院系工作,但应重点关注非专业会计教学。由于目前专门师资队伍缺乏,这就需要各高校加大培训与储备力度。

( 二 )明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在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体系中,课程教学目标居于核心地位。目标不明确,课程教学设计即为空谈。文献中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并不存在分歧: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应区别于会计专业,应以“懂会计”从而为其专业服务为目标,而不应以“如何做会计”为目标,可分解为两个具体目标:(1)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知识,即了解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并掌握如何使用这些信息;(2)学会进行财务分析,学会为组织决策获取必要的会计信息,并能据以进行预测和决策(王新红和师萍, 2005);MBA会计教育目标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其重心是管理,应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不强调会计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而更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更关注今后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会计问题(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但上述目标明显属于普遍性目标,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四种典型的目标取向,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从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教学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但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取向并不否认行为目标取向的合理性,而是基于更高的价值追求对行为目标取向的超越(张华, 2001)。为了开展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应结合具体专业,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开发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在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中,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借鉴布鲁姆(B. S. 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开发合适的行为目标,将来再逐步向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过渡。

( 三 )合理选择教学与考核方法 教学与考核方法选择,受特定教育价值观、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影响。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结合上述条件合理选择教学与考核方法。在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以讲授法为代表的提示型教学方法,而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模拟实习又不为学生认可,因此学生普遍对教学方法不满意,而更倾向于案例教学法,或者更为自主的其他教学方式。问题在于,调查显示非专业学生在课程之前对会计学甚至缺乏基本的了解,即使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MBA学生也是如此,而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都需要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讲授法必然居于基础性地位,绝对不能弃用。但教师可在采用提示型教学法建立一定基础后,灵活采用其他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文献研究中普遍倾向的案例教学法,不同类别学生的理解也并不一致,某些类别学生所偏好的结合案例教学可能更接近于实际案例的示范或展示,本质上仍属于提示型教学方法,因而与MBA教学中采用的案例讨论法存在本质区别。就考核方法而言,传统的考试方式较难测量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而非专业教学则更强调应用,因此应该予以改进。但在引入新的考核方式时应慎重——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则应慎用“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考核方式。

( 四 )赋予非专业会计教学意义 意义对教学的重要性绝不容忽视,在Yelon( 2003 )所列的十条有效教学原则中,意义性便居于首位。赋予非专业会计教学意义,意味着帮助学生在所学主题与其过去的经验、当前的情景(需求、兴趣、价值)和未来的目的之间建立系统而有意义的连结,以激发其学习并应用新知识的动机(Stephen L. Yelon著,单文经等译, 2003)。调查显示,辅助未来工作和了解财经知识以提高自我素养,是非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的主要目的,财经类专业更偏向前者,而工科类专业更偏好后者(张健, 2010;赵莹和曹峥, 2006;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专业学生因为就业的原因,本身赋予了会计教学以意义,而非专业学生则未必能建立这种系统而有意义的连结。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在设计时即考虑赋予其意义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非专业会计教学,必须能真正实现会计学与各专业知识的融合,或者能真正显著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该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的确没有意义,就应该停开该课程。

参考文献:

[1]Stephen L. Yelon著,单文经等译:《教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庄胡蝶、翟卫华:《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杜作润、廖文武:《高等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当代经济》2009年第1期。

[5]张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差异化教学改革探讨》,《财会通讯·综合(下)》 2010年第10期。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杨娜:《通识教育平台下会计教学问题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6期。

[8]赵莹、曹峥:《需求多样化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11期。

[9]赵莹、许小建、曹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10期。

[10]王新红、师萍:《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第5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教学;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李小兵(1979-),男,江西黎川人,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余桂英(1961-),女,江西资溪人,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西 南昌 33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面向工科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XGJ-08-1-43)的研究成果。

中图法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04-0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因此,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学生的工程综合实践,通过实验、实习、设计、制作、研究等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1]做好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的矛盾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教育技术不断改革,多种现代媒体技术被引入教学。如何发挥教师和多种媒体各自的优势是一个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来,存在着上课放课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易打瞌睡等现象,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尤其对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等工科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清楚灵活表达零部件结构,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动态地表达物体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然而,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略了学生上课动手练习的环节,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掌握程度、削弱实践能力。因此,合理有效地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当前,人们普遍认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仍然存在很多矛盾之处:

首先,教学目标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认知的需要。有些教师偏执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教授一些脱离实际需要的高深理论,没有明确专业技能应该掌握的知识程度。如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过多地讲授换面法、相贯线等理论性较强的画法几何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实际制图应用中已较少采用。

第二,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学生生存的需要。当前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需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动手实践技能。而目前高校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如“工程制图”课程,绝大多数高校还是采用手工绘图的教学方法,而目前实际应用中已经基本上都采用计算机绘图,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教师为了尽可能多地讲授知识,而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不仅不能立即消化吸收,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工程制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如果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练习,则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看图与制图的知识。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

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课时都在不断压缩,导致实践教学环节减少,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工程制图”课程,从原来的128学时减到现在的64学时,甚至有些减少到了48学时,而教学内容没有改变太多,导致只有将制图训练时间缩减,从而使得学生的制图能力逐渐下降。因此,需要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

教学设计是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计划教学全过程,设计教学全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的进行方法、步骤。即确定学习目标、主题内容,选择最合适的进行方法、教学资源、设计评定教学效果的方法等等。

R. M. Gagne[2]提出教学过程可分为9个教学事件: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学习表现、提供回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W.Dick和L.Carey[3]提出教学设计模型,分为9个阶段:教学目的;教学分析;起点行为和学生的特征;作业目标;标准参照的测验项目;教学策略;教学材料;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上9个教学阶段,可分为四类: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结合R. M. Gagne9个教学过程和W.Dick-L.Carey教学设计9个阶段,探索适应以工程教育为目标的高校工科课程教学设计。

三、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

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对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前两项相对固定,即为静态的;而教学对象的特点有所不同,是动态的。因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关注和研究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确定教学的起点,调整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此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挖掘课程中引起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利用动画、图片、模型等各种手段,尽量提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2.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即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及认知水平;情感目标,与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有关;能力发展目标,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能力。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目标明确、结构完整、分类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即目标体系细化为课程总目标、章目标和节目标不同层次,以及将同一目标分为深度、广度进行拟定,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且具有可操作性。

3.内容体系

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动态、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1)整体性。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揭示知识点间的主次、从属、并列、递进关系。

(2)可接受性。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由浅入深、由高到低处理教学内容顺序,由未知导出已知。

(3)实践性。教学内容应该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论。

(4)面向全体,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兼顾两头情况,增加部分扩展内容等。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为依据教学大纲选择教材,理清教材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划出层次、分出单元;然后根据课时及学生情况,确定每次课的知识内容;再在确定的知识内容中找出知识点,在知识点中确定出重点。一堂课一般设1~2个重点,找出其中最关键的部分重点讲解,用知识延伸的方法,囊括其余的知识点。特殊情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尽量放在讨论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4.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存疑、释疑、演练的递进过程,即分为提出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三个过程。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的设计,着力有效地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主要包括:采用有效的教与学的形式、安排合理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科学的教与学的方法、选择多样的教与学的媒体、执行可行的教与学的步骤等问题。如采用流程图的形式简洁地表达教学过程,直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内容要抓住重点,围绕难点,由浅入深地展开。

此外,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直接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将一堂课时间划分为几个单元,每单元都对应一个重点,围绕重点展开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根据学生掌握状况进行调整,但不应超出设计范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

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之间既有替代性,又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但不能过分依赖,简单地用多媒体替代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优点,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采用Flash、PP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了教学课件。但任何一种媒体都不能适用于所有教学情境。如模型的拆装和测绘可给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所以模型和板书等传统教学形式也应纳入到教学设计中,优化利用教学资源,体现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体效应。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课堂导演和演员的主导作用,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方法,以对学生的反馈及时作出反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多样化、直观等优势,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

6.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1)教学过程中,以平时作业和辅导答疑形式,教师通过回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和调整,改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回馈信息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对学习漏洞进行补救。

(2)课程教学结束时,以平时表现、期中考查、期末测试等多样化形式,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依据。

(3)教学结束后,以教学总结形式积累经验,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如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由测试学生机械零件的基础理论知识、机械系统设计与计算能力的考试环节,以及测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考查环节组成,可以全面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表现,促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总结

在当前新技术新观念不断涌现的时代中,进行以工程教育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开展教学设计的研究,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教育心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汉清,史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26-27.

第6篇

由于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中的灵魂,各类高等艺术设计学院先后开设了创造性思维课程。文章以创造力开发理论为指导,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用能力。研究显示,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造性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性提高。

【关键词】

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同样,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实践创造力的设计师,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在实际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人才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一段时间以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绘画和设计技能,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灵活性等问题,特别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近几年来各类高等艺术设计类院校陆续开设了创造性思维相关课程,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开设了与创造性思维有关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然而,由于高校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开课时间短,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分配等教学设计方面欠合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将其当作一般的理论讲授,很少安排通过体验和实践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索创造性思维课程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把创造性思维转为具体的创新能力,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亟须研究的课题。

一、AUTA创造力开发理论概述

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1897—1987年)提出创造性思维研究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教授的。美国创造学家戴维斯(G.A.Davis)于1980年在认知情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意识、理解、技法和实现四个环节构成的创造力开发模式,实现了创造力由创造潜能到创造能力的转化,简称戴维斯AUTA模式理论。意识(Awareness)是指增强学习者的创新意识,通过各类启发式讨论让学习者意识到创造的重要性,以及创造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理解(Understanding)表示培养学习者对于创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解问题实质的能力;技法(Techniques)是指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技巧;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整个环节的最终目的,即提升学习者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能力。根据AUTA理论,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四种素质,那么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创新人才,能够适应各种创造性的工作。

二、基于AUTA理论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个系统化的过程,是指应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转换成具体的教学设计、创设教与学的过程。本文根据AUTA模式,针对艺术设计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艺术设计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创造性思维属于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既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又需要运用思维学、心理学、符号学、方法论等多个学科知识。同时,创造性思维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在教授时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笔者结合AUTA创造力开发理论,将创造性思维课程的目标分为四个层次:树立意识—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应用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了解创造力对于社会、设计领域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唤醒其创造和创新意识,调动创造欲望和设计兴趣;其次,掌握与创造力相关的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原理;第三,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内容,熟练掌握各类创造性思维技法的原理和实施过程,建立创造性思维模式;最后,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技法和设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的职业打好基础。总之,培养高创造性设计人才是艺术设计学科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最终目标。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从创造性思维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出发,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理论基础、思维训练和设计实践(表1)。三大模块具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又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将理论与实践以及艺术设计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串联起来,激发并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了创意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开发理论以及创造原理等知识内容。戴维斯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基本不会时刻思考如何使自身具有创造性。同样,中国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创造力缺乏的主要表现为个体缺乏创造力意识,因此,激发学生创新和创造意识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理论教学内容还应涵盖相关创造性思维理论知识,如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创造和创意过程和创造力人格特质,以确保学生达到掌握创造性思维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30%。

2.思维训练。创造学本身是一个开发性的学科,实践性很强,必须进行大量的相关思维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创造性思维技巧,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了创造性思维技法的分类、原理、操作过程以及在设计创作中应用。任课教师需结合设计原理和创造性思维技法,分析各类实际设计案例和国内外设计大赛案例,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积极性。这部分教学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30%。

3.设计实践。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是通过任务实践提升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设计实践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学习的创造性思维技法和设计理论解决实际的设计任务,充分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践和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部分教学内容占整个教学内容的40%。

(三)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侧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的讲授式方式。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课堂讲授、课内讨论、技能训练和设计实践等合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基础理论教学阶段,除了理论讲授外,教学方法以启发式讨论为主。戴维斯理论指出,启发式讨论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鼓励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并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阐明观点,帮助其理清思路。通过启发式讨论,有利于迅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讨论教学时间要把握得当,一般控制在一课时左右,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则会淡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维训练阶段,通过引用典型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思维技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从而提高各类思维技法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头脑风暴思维技法时,选取红点设计大奖(RedDotDesignAward,红点设计大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有影响的竞赛)作品作为案例,从主题的确定、方案的产生到最佳方案的选取逐一进行分析。大量的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实践阶段,教学方式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运用共有的知识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的创造性思维理论和思维技巧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制定多种设计方案,确定可行的方案,尝试设计方案的实际应用,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和成果展示。

(四)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中的三大模块,即基础理论、思维训练和设计实践,以知识获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各层次教学内容相配合的作业类型和考核要求,以全面综合的评价、优化学习过程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思维训练阶段,采用案例分析报告和课外调研等形式,通过非量化指标进行考核,作业的评估方面要重点把握两个评分标准:其一,是否符合课题要求;其二,是否具有思维创意效果。而设计实践阶段则以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各类设计实践任务为主,材料与表现的形式和手法不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考核方法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其学习态度、投入状况、学习成效及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综合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

三、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效果

在上述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案的指导下,笔者在2014-2015学年,对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4级视觉传达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13个班级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上有了明显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首先,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实践得到学生的认可。通过从13个班级共计391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5名的问卷调查显示,就传统教学设计和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对比。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基于AUTA理论的教学设计在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评价分值远远高于传统的教学设计的分值,t检验的p值<0.001,充分证明了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也说明了学生对于基于AUTA理论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设计的认可。其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显著性的提升。在2014-2105学年第二学期,笔者随机抽取了2014级艺术设计类专业20个班级中的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学生课程学习前和课程学习后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评测。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测量采用了国际上认可的并且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托兰斯图像创造性思维测验(FiguralTorranceTestsofCreativeThinking,FTTCT)。结果显示,t检验的p值<0.001,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均值在课程学习前和课程学习后存在显著差异,充分证明了基于AUTA理论的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艺术设计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从创造力开发理论出发,根据艺术设计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课程特点,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明显地提升,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一种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新模式,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创造性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朱花 王大根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军.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创造力的原因分析[J].艺术百家,2012(7).

[2]满瑜琳.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2(5).

[3]唐朝晖.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第7篇

摘要:计算机图形学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针对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课程改革探讨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思考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初探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OpenGL实验平台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融合CDIO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初探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建设探究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学探讨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思考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探讨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双语教学感想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课程改革经验与探索 高职高专《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地学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杨开城,李文光,胡学农.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2(2).

\[4\]张贵芹.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课的教学设计\[EB/OL\]..

\[5\]杨开城.教学设计理论新探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王楠.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 (2).

\[7\]赵剑.基于网络的“控制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 (1):3134.

\[8\]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周晓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微课程网络教学;优势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44-02

微课程主要以视频形式出现,加上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支持服务。微课程内容精炼简洁、时间短等特点迎合了开放大学学员的学习需求。开放大学的学员都是成年人,他们半工半读或者全职工作,学习时间少,学习内容目的性强,微课程的短小和针对性强符合了他们的学习特点。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系统为微课程的网络教学提供了基础平台,文中结合远程教育学员学习特点分析了微课程的设计思路。

1 微课程教学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优势

1.1 微课程短小精炼,适合在职人员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又要上班工作,又要照顾家庭,还需要应付社交等一些琐事,他们用来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微课程一般都是针对某个教学问题讲解,时间也在5到10分钟之内,学习者通过电脑、手机等可以随时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种优势解决了开放大学学员工作和学习时间上的矛盾。

1.2 远程学员目的性强,适合内容集中的微课程

远程教育学员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多数都是为了掌握知识通过考试好拿到文凭,有些是学习充电弥补知识技能上的不足。微课程时间段,讲授的知识内容非常集中,教学内容针对性非常强,教学目的比较具体,这些都满足了远程学员的学习要求[1]。学员带着目的性浏览微课程,观看5分钟的教学视频学习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不需要从庞大的网络课件中寻找自己想学的知识点。所以,远程学员利用微课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1.3 微课程形式简洁,符合远程学员认知特点

微课程多是短小的视频,多是知识内容加配音的形式,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讲解某个知识点,知识内容可视化形象化,形式简洁不繁琐。微课程上面有教师的讲解,根据学员认知规律教师选择一定的授课技巧,可以满足远程学员快速学习掌握知识的需要。远程学员通过视频和讲解展示,直观的了解想学的知识点,可以快速掌握知识。。

2 国家开放大学微课程教学设计

2.1 微课程教学设计要以远程学员特点为导向

在设计微课程网络教学的时候要以开放大学学员特点为导向。开放大学学员基本都是成年人,他们或者半工半读,或者全职工作。在微课程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到成年人学习特点,了解这些学员学习情境的需求,结合微课程设计要素制定合适的课程目标,设计好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2]。教师既是微课程设计者,也是学员的引导者帮助者,为他们解决学习时间少的困难,研究成人学习所需要的课程标准,开发适合远程学员应用的微课程教学课件。

2.2 注重微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性

所有学习资源被开发和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微课程不单单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内在价值的体现,这种内在价值是微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式设计实现的。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设施,微课程和面授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别,网络课程设计通过交互性体现,开发网络微课程时需要依照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员的不同特点,可以分成三种交互特点:学员和教学内容交互、学员与教师的交互、学员之间的交互,综合设计这些类型的交互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3]。

2.3 微课程设计要注重支持服务环节

国家开放大学实行远程教育,教和学的环节是分离的,学员的支持和服务环节相对较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微课程设计时要加强对学员支持和服务环节的设计,注重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学习效果的评价、时间空间的利用等,以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开发设计微课程时不但要有教学视频,同时要有配套的教学设计,为学员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能够为学员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也是微课程和其他单纯教学视频的最大区别[4]。要确保学习的效果离不开必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按照不同教学过程可以把支持服务分成三种:课前支持、课中支持、课后支持。课前支持服务包括背景知识、教学内容、学习路径以及课程说明等;课中支持服务包括及时的教学交互,难点剖析、概念总结、学习引导等;课后支持服务包括知识归纳、教学评价、专家点评等。学习支持服务和辅助资源可以加深学员的印象,让学习过程更加顺利有趣,帮助学员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2.4 微课程设计要结合移动产品

现阶段我国微课程网络教学实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多数微课程应用在电脑终端商,移动设备无法兼容,不具备通用性。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员学习场所不固定,具有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所以微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其便捷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微课程应用到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去,使教学资源和手机等设备结合起来,创建有网络就能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式。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日新月异,各种移动设备更新换代快,新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其有了固定的习惯和使用感知[5]。微课程设计时可以参考移动产品的设计思路,让远程教育学员使用时顺手舒服,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

3 结束语

微课程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依托信息技术通过视频模式展现给学习者,是远程教育的良好资源。随时随食学习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国家开放大学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远程教育中的地位功能,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面对新兴的教学模式不盲目不排斥,研究分析微课程在一线教学的应用情况,提升远程教育水平,促进我国开放大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天香.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2] 裴华艳,罗忠宁.微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6-11.

[3] 丛健娇.远程教育视角下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8):67-68.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 课程实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教育领域中,课程定义大致可归结为如下三类:1.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种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决定的。课程与教学统一的第一个内涵是教材与方法的内在连续性,第二个内涵是目标与手段的内在连续性。

课程与教学具有内在的统一和联系,包括:第一,内在的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离开了教学,课程实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内在机制;课程实施研究则有助于理解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视野。

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实际体现不同教育价值观与课程价值观。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一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并充分体现了大学外语改革方向的崭新的教学理念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高职师生的充分肯定。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目的是:通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的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随着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均应达到A级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要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转贴于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3.听力

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4.口语

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5.阅读

A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语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B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书等,理解基本正确。6.写作

A级: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7.翻译(英译汉)

A级:能借助词典讲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单词。

B级:能借助词典讲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的教学设计对于实现教学目标,体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应符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和社会对英语学习的需要。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针对性的导读讲解与引导学生学习构建语言体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外语教学规律。最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会从真实的语言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锻炼自学的能力,提高英语交际水平。

在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养成用简短的英语句子回答问题的习惯。课堂上创设一种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兴趣浓厚,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就能更好地巩固、加深、拓宽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英语口语比赛、演讲比赛,或者举办英语角,英文歌曲比赛等等……

因此,为了弥补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尝试着将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运用进来。通过网络、多媒体包括各种磁带、光盘为学生创设信息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10篇

摘要:基于项目协作的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开展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 基于云服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协作学习方案设计与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QQ进行协作学习的研究 基于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教学的研究 基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基于DELC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深度学习实践与研究 浅谈基于互联网的初中计算机课程协作学习研究 基于Moodle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 高校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研究与实践 基于项目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 基于项目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 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动力研究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 协作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案例及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Moodle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伍秀娟,项荣健.以协作项目为驱动的教学实践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1,(5).

[4]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4)

[5]欧阳辰.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CPBL)的使用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

[6]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11篇

【摘 要】WebQuest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也是一种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 利用Webquest进行物理教学的案例 WebQuest导言模块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WebQuest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 WebQuest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设计 WebQuest模式在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WebQuest应用理据与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WebQuest的通用技术教学平台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的WebQuest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Vocabulary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导入 高中英语教学中WebQuest的教学设计 基于WebQuest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 WebQuest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webquest的高职德育教学实践 WebQuest在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WebQuest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会计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WebQuest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营养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案例的设计与解读 WebCL教学设计的探讨与案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陈祎.如何在WebQuest中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EB/OL].http://.cn/webquest/highlevelthinking.htm

[3]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132-139.

[4]伯尼·道奇,柳栋(译).FOCUS——撰写Webquest的五项原则[EB/OL].

http://.cn/webquest/focus.htm,2002-06-30.

[5]张增全.如何选择一个WebQuest主题[EB/OL].http://.cn/webquest/wct.htm.

[6]Bernie Dodge.“过程”撰写的核对清单[EB/OL].http://.cn/webquest/processchecker.htm.

[7]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8-36.

[8]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9.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时代的发展及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却举步维艰。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随着小学生成熟度及接受能力的不断提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

(一)教学目标需调整

新的发展背景下,阅读理解成为人才的基础必备技能。对语言工具的熟练应用,成为企业挑选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奠定人才语文阅读技能基础的重要内容。与其他阶段教学不同,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建立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好感。但是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一味强调知识性,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没有对阅读内容建立初步好感的基础上,对学生强行进行信息及知识内容的灌输,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好感,同时对于整个阅读教学的活跃度来说,也起到了负面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手段单一

除教学目标程式化问题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到的信息冲击也越来越大,对信息敏感程度正处于不断麻木的过程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加上现在小学生通识的意识不断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挑战也相应增大。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本是一门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课程,并且也有一定的吸收新教学内容的空间与条件。但是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过程都是词语教学、段落归纳总结,完全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针对这样的内容,如果再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势必造成整个教学氛围的呆板与沉闷,教师教学吃力,学生吸收费劲。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时代新元素,实现个性化教学模式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及策略

个性化的含义,即量身定做,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阶段特性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兼顾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简单有趣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奇的天性,通过画面、声音的多方面刺激,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课程的好感。比如《小壁虎借尾巴》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原这一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小壁虎借尾巴的生动场景;再如《司马光》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情景表演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同时,加深对整篇课文脉络的印象与了解。

(二)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平衡度与量的关系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还讲究一个“度”。在教学手段单一的条件下,如果安排大量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和吸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倍感压力,事倍功半,形成语文课程学习的恶性循环。基于这一现状,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知识的量,在充分考虑小学生能力条件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最大吸收量进行科学分析,争取在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良好吸收和消化。就《王二小》这一教学内容的开展来说,它本身是故事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仅注重学生对故事节点的把握以及对文章精髓进行理解的话,在造成学生理解缺失的同时还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人性化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度与量二者关系:在第一课时,教师只需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内容进行导入,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学生的具体兴趣倾向及理解层次,逐层进行文章剖析。此外,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中,还应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为学生创造个性发挥的空间,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进行知识的回顾与练习,增进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同时,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素养及基本理解、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措施与手段。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实现的重要组织者与引导者,教育工作者应从小学生天性与阶段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能力层次及知识构成,对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探索性,将学生性格中的劣势转化为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争取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佟寅.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习卡片开发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傅静.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邹敏.试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赵子志.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2):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