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时间:2023-10-05 15:5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环卫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慧环卫管理制度

第1篇

一、多措并举,全面发力,推进城管执法工作提档升级

1.深化城管体制改革。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健全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合作、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执法事项,对涉及城市管理的法规进行梳理,厘清城市管理执法职责边界,理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职能和边界,健全部门协作联运机制,加强执法保障,提升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责任人:责任单位:法制督查股)

2.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人员进入网格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施精细化管理,所有网格严格落实“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模式,对人员定岗定位定责,分工明确,责任压实,合理设置市容环境卫生问题发现、处置等级,建立网格员“日巡查、周督查、月考核、季评比”长效监管考核机制,根据问题发现率、处置率和处置达标率进行量化打分;有计划地组织网格员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不断提高网格责任人的素质和能力。加强与所在网格单位、社区沟通配合,推进网格化管理顺利进行。加快拟筹建城市驿站,以驿站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服务。(责任人: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3.强化日常执法管理。持续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行动,依法依规,严管重罚,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责任人: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4.巩固违建治理成果。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督查督办力度,不断总结违法建设治理经验,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健全治理工作机制。坚持刚性法律约束与柔性教育并重,采取动员自主拆除为主,为辅的整治模式,利用无人机空中巡查,做到巡查无死角,责任无推诿,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防控体系,推进打击“两违”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拆除,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实现零增长。(责任人:责任单位:城管执法一、二大队直属大队)

5.开展共建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城管惠民水平,更好地调动社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协助社区建立自治管理机制,营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通过采取多渠道共建活动,实现“看得见、管得着、管得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拓展城管志愿活动。丰富志愿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劝导、文明宣传、辅助值守等活动,增强协会吸引力,推动协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全面推开“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经常性组织执法人员到社区讲解、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有计划地组织活动,推进“城市驿站”建设,组织有意愿的居民参与“城管体验日”活动,深化执法服务相融合,切实解决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为社区提供卫生保洁、基础设施修复等优质服务,实现“城管带来服务,社区加强管理,居民素质提升”,最大限度激发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积极实践“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城市治理理念。(责任人: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持续改善

6.加强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加强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大考核监督机制,落实网格化作业管理,按照“定人、定区域、定标准”的思路,实施“大规模、小单元、人机结合、纵横互补”的作业方式。大力推进城市保洁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城区道路机扫率达到95%以上,严格按照《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市场化服务考核细则》标准进行考核扣分。开展“全民洗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采用五步作业法保洁。推广大件垃圾上门收集模式,加强垃圾清运力度,做到日产日清。(责任人:责任单位:环卫所)

7.定期开展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分析研判问题,对于群众反映较为强烈、日常巡查较为严重的城市管理问题分类分区进行研判,结合网格化管理不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户外设施、油烟、扬尘等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专项整治计划,按要求在活动开展前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及时上报整治成果。并加大与公安、住建、环保、水利、市监、交警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定期联合开展油烟污染治理、扬尘治理、交通秩序治理、水环境治理、市场经营秩序治理、车窗抛物治理等活动,形成“任务吹哨,部门报道”联合执法模式。(责任人:责任单位:固体废弃物管理股渣土站环卫所排水所垃圾处理场)

8.扎实推进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投入,久久为功地抓下去,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通过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按照生活垃圾“三化”“四分”的目标,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分流分类、宣传督导和责任落实”等“三个体系”建设工作,深入推进物业小区、城中村、机关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垃圾分类工作,全力打造住宅小区垃圾分类自治标杆,大力建设城中村垃圾分类典范,确保2021年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责任人:责任单位:市容股农村整治办党政办环卫所)

9.推进市容环境整治提升。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聚焦城市主要道路、重点街区、市民主要休闲服务和集中居住等重点区域,开展以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示范街”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市容环境品质提升。(责任人:责任单位:市政公用股市政所市政公司环卫所)

10.强化城市户外广告管理。全力排查城区大型户外广告,按照“拆除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依法依规对未经审批擅自设置、标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市貌的户外广告和店牌店招设置进行全面整治,严格实行一店一牌,完善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程序,推进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公开出让,有偿使用,依法拆除违规户外广告。(责任人:责任单位:市容股城管执法一、二大队)

三、服务民生,全力保供,推进市政公用服务提升

11.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排水系统EPC、PPP工程建设速度,推动雨污分流改造,畅通排污管道。加快排水设施维修改造力度,开展排水管网闭水试验,提升城市排洪防涝能力,持续推进城区低洼易涝点治理,基本实现“大雨不涝,小雨不积”。探索物业服务管理模式,确保物业小区相关管理制度,加快无物业小区、问题小区的试点入驻,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充分挖潜现有土地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新建公共停车泊位不少于2000个,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责任人:张馥娥责任单位:排水所市政所市政公司物业公司)

12.提升城市空间颜值。全面提升城市雕塑、标识标牌、“街道家具”内涵和美学美感,建成一批精美的城市小品和雕塑,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合理使用闲置土地,严防私种作物行为,开展闲置土地绿化硬化工作,结合闲置土地性质、面积、预期闲置时间等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休闲游憩公共服务设施。推广工地新型围挡使用,围挡设置(材质、色彩、图案)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以亮化美化城市夜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提升楼宇亮化提升,对行政中心周边休闲文化片区、龙城国际、游泳馆、体育馆等等主要街道建筑进行亮化提升;对恒安路、子山路、德政路、正德路、环城西路进行智慧路灯改造,对全区600组中华灯进行改造。(责任人:胡琤责任单位:路灯所渣土站市政所市政公司)

13.营造通畅安静生活环境。建立市政设施快速维修队伍、快速维修机制,合理利用时间修复破损市政设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施工方式,减少施工扰民。加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力度,持续做好劝退禁售、宣传巡查工作。加强广场舞、商业经营高音广播喇叭等噪音源头管控,减少环境噪音污染。加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监督检查,施工工地全面安装“智慧监控”设备,控制施工工地晚间10点至凌晨6点施工,为居民营造安静生活环境。加强道路挖掘工程审批管理,严厉打击违章开挖道路行为,规范城市道路占道挖掘,及时恢复路面,减少道路挖掘施工对市容环境、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影响。(责任人:责任单位:市政公用股法制督查股市政所市政公司渣土站城管执法一、二大队)

四、统筹协调,攻坚克难,推进城管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14.加快推进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为彻底解决区生活垃圾分类产生餐厨垃圾(含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和产物的高值利用问题,迫切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切实可行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以提高区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责任人:责任单位:环卫所垃圾处理场)

15.加快推进建筑消纳场项目建设。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和利用,彻底解决建筑工地产生的大量建筑渣土余泥等影响城区市容市貌和人民的生活。(责任人:责任单位:渣土站)

16.助力全区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现有智慧城管基础,支持配合打造区“党建+”城市大脑平台建设项目,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建设目标,不断增强城市感知能力、共享能力,增强城市治理的主动性、精准性,实现服务与管理的及时、便捷、优质、高效。(责任人:责任单位:智慧城管指挥中心)

五、履职尽责,奋发有为,推进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17.拓展城市管理创新应用。编制创新应用清单,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满足相关事项网上审批需求,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管理融合创新应用,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开发升级城市照明、车辆管理、市政管网等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通过停车智能服务等人工智能技术,缓解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建设地下管线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建设三维地下管线,解决地下管线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责任人:胡琤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18.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行政许可标准化流程,优化办理程序,全面实施“一口受理”,提供全方位便民便企服务。做好重点区域、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加强车站、学校值守,主动提供出行协助、失散人员寻找、矛盾纠纷化解等优质服务,强化高考、春节及大型庆典活动期间管理与保障力度,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各类设施安全运行。快速回应群众投诉,将群众通过12345、7912319等各种途径投诉举报的案件办理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责任人:责任单位:行政审批股城管执法一、二大队智慧城管指挥中心)

19.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坚持问题导向,严格风险管控,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市容环卫设施、户外广告设施、建设施工维护和作业、城市照明灯饰、排水设施、市场消防等方面安全监督管理。认真履行城市运行安全专委会职责,加强应急保障设施建设,健全城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加快建立城市应急救援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水平,加强城市运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应急演练,强化应急人员培训,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重视食品安全,加大市场销售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引导市场活禽经营户采用健康规范方式宰杀家禽。加强城市养犬管理,适时开展公共区域无证犬查处,流浪犬抓捕,违规遛犬行为劝阻等整治活动。(责任人: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六、严格管理,强化服务,推进城管行业形象不断好转

20.创新协管员管理模式。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开展合同聘用管理、档案工资、等级与绩效薪酬第三方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薪酬管理制度。打破身份界限,推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变岗变薪”做法,形成正面激励与逆向鞭策并举的管人用人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绩优者加薪,绩差者减薪,末位者淘汰。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以目标导向、实绩导向、奖优罚劣的绩效管理体系,初步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环境。(责任人:责任单位:法制督查股)

21.理顺职责机制。进一步明晰城市管理执法的范围、程序和要求,规范城市管理执法的权力和责任,厘清城管执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行政执法的职责边界,建立更加顺畅的行政处罚部门协同机制。(责任人:责任单位:法制督查股)

22.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落实常态化的培训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培训。完善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实行定岗定薪,严把进人关,落实淘汰制,适当提高辅助执法人员待遇,吸引更多学历高、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加入城管队伍。持续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大力推进“721”工作法,全面加强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责任人: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第2篇

关键词:环境卫生、精细化、长效化、环卫工人

1、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基本情况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面积121平方公里,辖“两园一办”(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宝山生态科技园区),43个行政村,12个村改居社区,15个城市社区,人口14.9万人。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美化亮化等工作由市政环卫处承担,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是高新区建设局下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共有编制人员 12人,聘任制环卫工11人 , 承担着全区175公里的道路保洁,负责55个村居、37个城市居住区(社区)的垃圾清运,负责高新区市政维护、维修工程及环卫设施建设、维护工程招投标、建设手续办理、现场管理、资金计划和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

作为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淄博市的中心城区部分,淄博高新区发挥新建城市的优势,在市政维护、城市保洁、环境美化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工作要求,不断探索、改进、提升市政环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以保洁、美化扮靓城市的探索实践之路。在2015年6月份全省组织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全省有162个区县、开发区参与调查,淄博高新区获得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环卫作业标准

2.1、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机制长效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工作实行纵向分级负责、横向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发挥两园一办环卫所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和“园区分管领导包片、包村干部包村、村居干部包道包户”的推进机制,实行“户集、村收、园办管、区清运、区处理”的工作分工,实现了“设备直配、垃圾直运、定点投放、日产日清”的垃圾清运处置模式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2.2、启动道路深度保洁,环卫工作优质化。

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深度保洁,实现了建城区道路洒水保洁全覆盖。一是以机械化保洁为主,人工捡拾为辅,机动车道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每天5:30前进行高压冲洗和机扫,白天定时洒水降尘,对城区主次干道路进行“一日两扫三洒”(两次机扫车清扫、三次冲洗车冲洗);二是对非机动车道实行机械化洗扫,并每周冲洗路沿石、人行道2次以上。2016年5月1日起,高新区中心城区道路全部纳入深度保洁范围,实现无缝隙保洁,全部达到“一日两扫三洒”要求。三是加强县乡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安排保洁车辆对保税物流园区金付路、周湖路等县乡公路计12公里和S235付山村段3.9公里及四宝山办事处辖区内的6条县乡公路计16公里每日进行洒水降尘作业,保证每天洒水降尘两次以上。

2.3建立“四全”机制,深度保洁常态化。

“四全”机制即全时段保洁、全路段覆盖、全部车辆出动、全部扫保人员到岗到位。调整保洁员作业时间,上班时间调整为7:00(纳入保洁)-11:30,13:30-17:00,为8小时工作制。陆续开展深度保洁示范路创建活动,为各路段达到保洁标准,主次干道部分环卫工人作息时间已调整为 “两班倒、轮班制”(作业时段为5:30-12:00、13:00-20:00)。洒水车和机扫车全部上路,保洁人员到岗到位,全路段巡回保洁捡拾,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使深度保洁工作达到了常态化。

2.4明确工作标准,量化考核标准化。

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规范工作标准,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印发了《环卫工作管理手册》1500册,做到环卫工人手一册,市政环卫处按照“六位一体”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对道、人行道、垃圾箱、绿化带、市政基础设施、应急等进行管理考核,引导环卫工作科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保洁,广大环卫工人工作越来越标准规范,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日益整洁靓丽,为高新区繁荣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大设施设备投入,提高环卫工作效率。

3.1加大投入购置各类机械设施设备。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正常扫保城区主次干道128公里、面积750万平方米。为确保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各类扫保任务。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投资510余万元购置各类车辆,现有环卫车82辆,其中生活垃圾收运车46辆、非生活垃圾收运车8辆、餐厨垃圾车1辆、洒水车10辆、洗扫车15辆、护栏清洗车1辆、撒布机1辆。并且,按每10-15户配置1个的标准购置配备专用垃圾桶3300个。

3.2、安装智慧环卫系统助力精细化管理。

目前,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80余台车辆全部安装了GPS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辆的位置坐标、行驶速度、作业路线、运行时间、当前油量、百公里平均油耗等实时数据传输监控。服务器终端可对车辆驾驶员的作业情况作出客观评定,后台自动形成日报表和月报表等数据资料,供管理人员参考。实现了车辆数据实时传输监控,减少跑冒滴漏,降低运营成本,规范作业行为,提高了高新区城乡环境卫生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垃圾转运能力。

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现有中转站6座,垃圾处理能力60吨/日/座。此外,根据区域内垃圾电厂即将关停的实际,计划在东外环以东、民安路以南、民东站变电站东侧,建设占地15亩的垃圾转运站一处,投资约3500万元。该位置处在高新区东部,与新建垃圾处理厂成对角线,向东可走G309道,向北可走S235道,距离约35公里,对于垃圾收集、转运,交通十分便利。该转运站计划建设规模是4泊位竖式装箱,日转运处理能力约300-400吨,转运工艺采用中荷合资技术。目前,正在办理开工前准备手续。

4、以人为本,改善环卫职工的待遇。

环卫工人奋战在城市环卫的第一线,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着力改善和提高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是推动环卫工作不断提升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以人为本,采取各种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和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待遇。

4.1、提高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一是争取领导支持不断提高工资标准,自2011年起环卫工人工资逐年递增,现已提高到1710元/月。二是对于创文明城、卫生城市、复审、突击检查等的临时加班,按57元/日计算加班费。三是对于清运工人、中转站、公厕维护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工资,通过考核激发环卫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4.2、关注身心健康,弘扬奉献精神。

每年的环卫工人节,淄博高新区市政环卫处都要召开形式多样的环卫工人座谈会,邀请所有的环卫工人共聚一堂,向辛勤工作在环卫一线的弟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感谢,表彰先进标兵,弘扬爱岗奉献的先进事迹,并组织环卫职工进行的健康体检,通过座谈和表彰更拉近了与环卫工人的心理距离,增强了环卫职工的爱岗奉献意识。

4.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社会认同感。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会议及社会资源加大对环卫保洁工作的选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二是建设环卫之家。现高新区建有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7座,提供饮水机、桌椅、微波炉、暖气等日常用品,为环卫工人提供了极大地便利。2017年计划再投资80余万元,新建环卫之家工人休息点2处,逐步实现全覆盖。三是做好走访共建工作。高新区市政环卫处定期到环卫一线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家庭困难的职工走访慰问,联合爱心企业,2016年环卫节期间过桥缘公司与环卫工人共聚一堂献爱心送温暖,发放各类代金慰问券1万余元。

5、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5.1、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乱倾乱倒现象还时有发生,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部分群众分类投放意识淡薄,存在向非生活垃圾池倾倒生活垃圾现象。垃圾分类投放、分类管理不到位,对垃圾后期收集处置带来了很大困扰,增加了工作负担。三是环卫工人技能的培训与思想认识的提高不够。环卫工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很多的问题能够由他们最先发现。而对于他们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且大多数环卫工人年级偏大,教育水平偏低,导致在卫生保持和垃圾处理上效率低,出现纰漏环节多,而且缺乏最及时有效监督。

第3篇

今年以来,城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凝心聚力,开拓思路,有效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以抓转变城管执法观念为突破口,牢固树立“人性化”执法的服务理念,把维护广大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严格的制度约束行为,严格执法,牢固树好队伍形象。一是坚持教育培训先行。目前,我局已正式组建行政执法局,为加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程序,4月份,我局制定了《__县城管局队伍正规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轮值轮训班”,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军事化训练,实施干部讲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全面提升城管队伍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实行考核措施跟进。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实行全方位督查、考核。研究出台《城管局效能督查工作办法(试行)》、《城管局网络问政及舆情处置考核奖惩办法(实行)》、《__县城管局2015年度新闻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暂行)》等一系列考核办法,对照考核细则对每个执法人员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个人工资、绩效挂钩,严格奖惩,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

充分发挥“网格”单元管理的优势,通过划小单位管理区域,细化执法管理范围和标准,通过规范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严格考核管理,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形成“棋盘”模式,创新网格管理。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我局研究出台了《__县城管局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在现有区队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中队管理区域、队员责任区域,实施区队、中队、队员网格化管理。局设置全局范围、各区队设置各自管辖区域市容管理责任标牌,标明区队、中队、队员管理区域、管理内容、责任人及联系方式。二是实行“错时执勤、动态管控”新举措。实现全天候管理,中午和晚上均安排人员定岗管理并加强巡查,通过强化早、中、晚时空管理,抓巩固、防回潮、促落实,努力使我县市容市貌、大环境卫生不反弹,以确保整治效果。三是推行城区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着力实现“两扫全保”,增加保洁覆盖面,主次道路全部机械化清扫。逐步改造老旧公厕、垃圾中转站,完善设置垃圾投放点,升级改造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推进粪便处理场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及粪便日产日清,规范化、无害化处理,有效净化城区整体环境。四是全面加强城区市容秩序整治。扎实推进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对城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摊点、抛洒滴漏等实施不间断治理。加强经营疏导点规范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确保疏导点内环境卫生、秩序井然。对电动三轮车违规载客、人力三轮车私自安装电瓶行为,严厉查处,严格规范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五是打造城市管理新亮点。重点打造环保公厕示范点,营造“公厕文化”;建设安康驿站,为环卫工人和过往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精心打造广告招牌示范街,市容管理示范路,彰显地域特色;打造集“洗车、修车、汽车美容、停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洗车城,规范洗车经营行为,形成__亮点。

一是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城管进小区、服务在基层”活动,对小区绿化、车辆停放和日常卫生保洁等方面问题,逐一过堂,逐项会办。完善功能配套,补建绿化植被,增添必要的停车等设施。二是对住宅小区加强日常监管考核,规范物业服务行为。实行小区管理季度考核,推行淘汰制,对服务不到位,业主反映强烈的小区物管企业,勒令退出市场。三是推行“云上城”社区物业综合服务平台。“云上城”是专门为物业管理和小区业主量身定制的一款生活服务类手机应用软件,采用最新移动互联网及云技术,让业主在任何地方查看社区各种帐单、

通知、告示等信息,并可操作物业快递、物业费用、投诉建议和维修服务等功能,为业主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安全智能的生活管家服务。

通过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实行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业队伍与自治组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是强化工作职能,打造实体化实战型城管委。进一步明确城管委各成员单位职责,健全城市管理督查考核制度,对涉及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进行交办、督办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县目标考核体系,不断激发各职能部门开展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二是打造智慧城市,全面建成“数字化“城管。按照“数字城管”计划部署,全力推进数字化城管筹建工作,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将政府各个部门、组织均纳入到城市管理之中来,改变以前单兵作战,各自为战的状况,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三是强力推行“__规矩”。研究制定《__县城区沿街装饰装潢现场规范(试行)》、《__县城区非法小广告整治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为城市管理立规矩、定标准、设“红线”。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LED显示屏等媒体广泛宣传“__规矩”,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自觉执行。四是打造城整精品线路。下半年,全市城整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局精心编排现场会观摩线路,围绕观摩线路涉及的绿化、市政、工地、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和公厕改造等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同时,在建设我局负责的亮点工程外,定期督查、督办其它职能部门任务完成情况,并制发督查通报,有效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虽然上半年我局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距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城区管理与“三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区个别区域卫生死角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乱贴乱画没有彻底清除,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时有反弹,部分路段车辆乱停乱放、经营摊位乱摆乱放等问题仍较突出。二是小区物业监管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小区内硬件设施不完善,小区内普遍存在毁绿种菜、破墙开店、停车设施缺失等现象,广大业主怨声载道,物业企业服务费征缴不力,业主、开发企业、物业企业三者间矛盾日益突出,造成恶性循环。

第4篇

一、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习不够深,在学风上有差距。一是领导班子学习时间没有完全保证,学习方式上较为单一,往往是以会代学,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带头示范不够好。二是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平时在组织学习时对参学人员的笔记和心得体会没有作严格的要求,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三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领导干部有时由于忙于繁琐的日常工作,平时安排学习的时间少,主动参与学习的少。四是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够。平时的学习只注重材料的条目,对内容研究肤浅;只注重学习党刊、党报上的内容,对政治理论、各部门业务知识等方面学习较少。

2、开拓创新不够强,在发展理念上有差距。一是班子思想解放不够,对抓发展步子迈得不大,仍有求稳怕乱的保守思想存在,对外宣传还不够。二是工作创新措施不多,面对新时期、新要求,处理复杂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办法偏少。

3、服务意识不够浓,在工作作风上有差距。一是工作安排布置多,具体督促落实较少;听汇报多,主动调查研究较少;层层安排多,具体深入的少。二是部分执法队员存在着方法简单,执法粗暴,依法执法,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对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不够,存在应付、走过场的现象。三是对待群众的举报不够细心,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到位。

4、制度约束不够严,在教育和管理干部上有差距。一是制度制定的多,落实到位的少,没有真正实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平时在干部的管理上有时碍于情面,心慈手软,查处不良现象力度不够。二是平时班子与工作同志交心谈心时间较少,对个别干部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及时批评教育不够。

二、今后努力方向

1、抓学习强素质,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注重通过多种方式,为班子成员补脑充电、强身健体。一是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及时下发各级关于作风建设文件精神,及学习、教育要点,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制度,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大家思想;二是在更新知识上下功夫。采取集中学、自学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学习先进城市管理经验,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要求班子成员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方式指导工作。通过知识的不断更新,使领导班子成员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方式得到转变。

2、抓革新强活力,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力提升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突破陈规旧习、思维定势,敢于突破思想障碍、体制障碍和机制障碍,勇于攀登新的高峰。针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法律政策的新规定、各级领导的新要求、广大群众的新期待,努力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把法律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转化为符合实际的行动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借鉴今年牛皮癣、 牌匾改造、园林绿化、环境整治等成功经验,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和现代化方式解决车辆停放、环卫保洁、市容秩序等城市管理难题,努力突破旧格局,打开新局面。

3、抓团结强合力,建设和谐型领导班子。一是进一步加强班子团结,发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作风,做到对内一个调子、对外一个步骤。同时加强民主,发挥各成员的智慧,形成民主的、科学的决策,确保决策的正确,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二是进一步完善班子成员分工,用目标责任书定人定责,用制度管人,过硬考核,结合领导成员的工作经历和各自能力,恰当调整,做到分工合理,搭配有序,合作共事,增强班子的战斗力。

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 生态文明 城镇村三元文明

长兴县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其经济开发区已连续六年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十强开发区”、连续两次入围“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开发区”。目前长兴县正重点发展十大温馨小镇,努力建成“十大新城”,同时加快诗意农村建设步伐,以全面形成三元文明模式。

所谓的三元文明模式,是指城、镇、村三元载体并存共生、协同发展的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的扬弃和超越,摈弃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物质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使工业化、生态化相互融合,推动城市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努力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方面实现新城市文明形态的超越。因此执著城乡均等化的三元文明发展模式,正是长兴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预计到2020年,长兴将以县城为中心,形成“江南园林风格、浙北水乡特色、帝乡佛国内涵”的特色风貌。

一、长兴三元文明城镇化的理念与目标

(一)长兴的智慧县城模式

1、长兴的智慧县城理念

长兴建设智慧县城的理念,不是简单地将城市变得天蓝地绿、山清水秀,而是要进行一种具有开拓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生存、发展机制的改变和社会变革,是建立在人本化、生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方式。

长兴进行智慧县城的规划设计,必须要关注一些构成智慧城市的基本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市民、自然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企业、社区和其它组织,它们共同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长兴在建设智慧县城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生态思维和理念的基础上,生态是长兴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长兴现代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长兴利用自然和开展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便捷工具。通过智能技术的网络连接,长兴居民可以在更好地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创造更为智慧、舒适的生活。

2、长兴的智慧县城目标

长兴建设智慧县城的目标应是全局性的、长远性的。长兴智慧县城的目标就是要以低碳文化为特征,以智慧为资源,以新能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创新为核心,建设一个低碳化、集约化、智能化、人本化的生态型智慧县城。实现智慧县城这一目标,除了需要政府行为、政府调控和制定规划外,还需要政策调控和法制约束,强化公民、企业和政府的环保意识。除了国家颁布实施的政策和法制之外,长兴发展智慧县城还依赖于一系列技术与标准体系。

长兴智慧县城的建设,是以高品位的生态型山水园林现代化城市为基础的。因此,必须按照“生态化、园林式”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科学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城市发展框架,形成城市“北移、南拓、西优、东兴”的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丰富植物配置、强化绿化管理、美化城市景观,努力营造城在林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山水相融、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宁静祥和优美的智慧城市环境。

(二)长兴的温馨小镇建构

1、长兴的温馨小镇理念

在长兴温馨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当地文脉的延续,注意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乡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建成有“记忆”而又有时代气息的品味小镇。要将其悠久历史、重要的民族历史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小镇的智能化服务特点结合起来,共同体现出温馨小镇融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和现代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小镇特点。发展温馨小镇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消灭城乡对立与差别,实现城乡互相融合,促进其相互发展。长兴大部分小镇地处农村,比城市更有条件接近自然及田园风光。因此,在制定温馨小镇规划时,要立足现有的经济基础及自然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景观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长兴的温馨小镇目标

温馨小镇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发展小镇特色产业,体现自身特色文化特征,实现以人文本和人本关怀的基本功能,为本地居民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能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温馨小镇的基本定位就是要是体现一镇一特色,实现“一镇一品”,要根据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不同,分类发展不同的特色小镇,例如滨湖小镇、山水小镇、文化小镇等。小镇分类基本要求就是要突出小镇的山水文化旅游特色。首先,温馨小镇的产业定位:就是要使小镇成为乡村产业的关联体,实现产业承上启下的功能,可起到承接县城、连接乡村的作用,使小镇成为乡村就业聚居区和产业生态化的示范区。要按照“一镇一业”的要求,成为重要产业基地。第二,温馨小镇的文化定位:就是要使小镇成为乡村与城市居民的休闲、交流中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第三,温馨小镇的商业定位:就是要成为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和外来旅游者的特色消费的聚集区。

从近期来讲,长兴要高质量地推动生态型温馨小城镇建设,必须不断推进温馨小城镇建设工程,提升小城镇管理水平,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建筑新颖、设施完备、街净路畅、绿树掩映、特色鲜明具有乡土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山水园林城镇。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乡镇工业园区生态化的改造,推动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生态良好的乡镇工业园区。

(三)长兴的诗意乡村打造

1、长兴的诗意乡村理念

长兴的诗意乡村建设,既要秉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方针,在魅力乡村建设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又要充分发挥政策、科技、人才、资源优势,体现出诗意乡村特有的人文关怀。要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把长兴的山水乡村建设成全国最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颇具诗情画意的栖息地。长兴建设诗意乡村要突出高标准,大力提升农村村庄生态文化内涵,实施村庄园林化改造,积极推广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倡导使用资源节约型产品,加快建设居民居住条件良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市政工程设施配套齐全、村庄环境整洁优美、村庄文化别具特色的生态花园村庄。

2、长兴的诗意乡村目标

长兴诗意乡村建设目标可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10-2015)县级诗意乡村建设阶段,该阶段的建设重点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推广清洁能源和文化建设来改善农村的生产与村庄人居环境;第二阶段(2015-2020)省级诗意乡村建设阶段,该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加快生态产业发展速度,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力度,实现农村经济水平、环境质量和文化建设同步提高,实现农村经济省内发达化、环境优美化;第三阶段(2020-2025)国家级诗意乡村建设阶段,该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在巩固与扩大经济、环境建设成果的同时,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提高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福利事业。

诗意乡村建设要紧紧围绕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使用清洁能源,实现清洁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庄环境,完善精神民主生活、丰富文化生活、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展开,最终实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现代田园生活场景。努力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景中”的乡村美景,加快形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村新村庄。

二、长兴推进三元文明城镇化的对策

(一)长兴建设智慧县城的对策措施

1、积极加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长兴的水、交通、医疗、信息与通讯、能源与电力、金融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不仅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而且可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提高城市对紧急事件作出快速响应的速度。智慧县城的产业生态化是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新兴技术产业的人性化、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组织的知识化,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的产业发展和调整过程。

2、大力促进智慧生活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智慧生活包括绿色消费、健康与便捷的生活、和谐发展以及良好的人居环境等方面。长兴要提倡绿色消费,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鼓励市民把环保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长兴县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环境可以承受的汽车拥有量是有限的,必须限制小汽车的增长,尤其是必须尽快向私家车亮起红灯。开辟自行车专用车道,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长兴可以积极发展巴士快速交通系统。

3、大力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智慧县城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公众参与。长兴成为智慧县城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生态环境和科技文化教育,培养其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的责任感、有文明节俭的绿色消费方式,有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意识,有节约资源、能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感。同时,长兴县城发展也不能建立在牺牲广域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要使当代人与后代人都能满足要求,使本地区与外地区都能共生发展。

(二)长兴发展温馨小镇的对策

由于长兴各个小镇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温馨小镇的发展必须坚持从当地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又具前瞻性,深刻挖掘特色,准确恰当定位,才能真正走上有品味的小镇的良性发展之路。

1、应加强温馨小镇的功能规划。小镇功能定位是风貌设计与建设的基本依据,风貌设计与建设是体现城镇功能定位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小镇来讲,其功能定位往往充分考虑和涵盖了它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地域文化、人文历史、经济结构、发展水平、产业模式、发展后劲、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既结合实际,又敢于创新,具有远见卓识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是一个小镇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举例而言,水口镇的定位是旅游小镇,其风貌设计建设就应该突出河流环绕,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地貌奇特等特点;煤山是一个经济小镇,在风貌设计建设中就要尽量体现其加工业多,制造业发达,商贸繁荣,商贾云集等繁华气派的特点;白岘镇是一个文化名镇,风貌设计建设就要努力彰显其闻名的古迹,淳厚的民风,鲜明的古建筑风格等特色;小浦是一个生态小镇,就要体现出花卉飘香、果树满山、田野叠翠的效果。在风貌设计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城镇功能定位的导向作用,不能照抄照搬外地的形象定位和发展模式。既要大胆突破,又要遵循规律,创造各具特色的城镇结构形态,体现、培养并强化现代化小城镇的特色和风格。

2、设计好温馨小镇内部空间结构布局。一是传统空间应体现地方民俗生活气息,容易亲近。二是市民空间要突出休闲性、娱乐性和适应性,富有情调。三是标志性空间建筑应体现小镇特色,彰显小镇特性。四是纪念性空间建筑应庄严肃穆、朴素大方。五是商业空间要展现繁荣繁华,气氛热烈。六是风景空间要体现宁静雅致,建筑与自然相互协调。七是交通空间要纯净,避免安排吸引大量人流的建筑。总之,要因势利导营造格局,构筑层次延续,梯次分明,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小镇空间。例如泗安、煤山、和平、林城等城镇可以在建成区范围内,以就地整治式改造或异地拆迁为主,按城市(城镇)社区标准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公寓式低密度住宅为主,鼓励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特征的小高层建筑群。

3、加强温馨小镇地域文化的定位。一是从小镇历史文化中去挖掘,抓住小镇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厚重的文化积淀,传承和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这笔宝贵遗产,如水口镇的茶文化和东部小镇的太湖文化等。二是从传统风貌中去挖掘。切实保护和恢复代表传统风貌的典型建筑和地段,运用传统风貌设计和建设的技术手段,积极探索现代风貌设计与建设的新技术和新途径。三是从民俗风情中去挖掘。民俗风情是地域文化丰富的宝库,要不断发掘光大。如和平镇的吴越文化等一些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以及市民的生活情趣、行为习惯等,都是风貌设计值得挖掘的素材,诸如“水口茶艺”、“洪桥龙舟”、“槐坎京剧”、“林城狮舞”、“泗安旱船”等“一乡一品”各具特色,要大力发扬。同时,地方的传统工艺、建筑材料与式样,空间的传统组合模式,都是风貌设计建设可供利用的元素,例如可以发扬林城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民间文化风采。

(三)长兴建设诗意乡村的对策

1、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得以发展,改善居住环境,加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条件。一是加强村庄道路硬化。二是加强村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要尽量采用小规模、微动力、与原有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适用性”环境保护技术。三是加强农居环境建设。长兴在村庄整治中,要引导农房建设逐渐从单纯追求面积向不断完善功能转变,从单纯注重住房建设向注重改善居住环境转变,从简单模仿建筑和装修形式向更加注重安全和乡土特色转变。四是改善人居生态环境。长兴应充分利用村庄原有的设施、原有的条件、原有的基础,按照公益性、急需性和可承受性的原则,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2、要建立村庄规划和管理的民主参与机制。一要强调广大农民参与是保证村庄规划顺利实施的前提。要建立和完善村庄规划的农民参与制度,充分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二突出农民参与村庄管理的机制。推进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辛勤劳动建设家园。成立民间村庄建设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公共设施运营维护管理等公共事务。

3、要做强乡村旅游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提升旅游产业层次,积极挖掘深厚的长兴乡村文化底蕴。要积极做宽旅游产业面,迅速培育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群。长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处于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之间的中心位置,高速公路非常发达,具备了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群的良好条件。重点打造“西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带”、“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带”、“仙山水资源景观带旅游”、“长兴红色旅游带”等。积极宣传金钉子地质公园、八都岕银杏长廊、中国扬子鳄村重要旅游资源;发掘寿圣寺、显圣寺、云林禅寺等宗教文化影响力,积极发展反映长兴岕里文化为背景的农家乐旅游等。长兴还具备了相关的产业基础优势,茶叶、竹林、银杏等特色农副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旅游产业基础,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宽旅游产业面,培育长兴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群。

4、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长兴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依托,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为手段,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诗意乡村事业的发展。长兴要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在诗意乡村建设中的应用,坚持“科教兴村”战略,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沼气建设与使用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可以利用农业新技术,大力发展葡萄、白茶、毛竹、食用菌、花卉苗木、红梅等生态特色农业。要加强宣传发动力度、全面普及环境知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

长兴县创建优美的生态环境,既可以稳步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又可以明确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诗意乡村建设投入。如依托省、市的大力支持,县里应该建立诗意乡村建设专项基金,积极动员广大农户自己筹集资金,来支持诗意乡村建设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企业投资,或接受民间组织的无偿捐赠,获取当地经济能人的资助,以此来推动诗意乡村的建设。制定完善的诗意乡村管理制度,可以为诗意乡村建设保驾护航。总之,诗意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将其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 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3] 樊国盛,胥辉.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4] 刘中艳,王捷二.旅游规划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2).

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565859076”为你整理了这篇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按照市“六大”活动要求,我围绕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这一主题,以“保供水、治污水、排积水”为切入点,聚焦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亮点、存在的突出问题短板和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民生关切等,深入市城区三个街道办事处,通过走访基层群众、现场踏勘、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就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市城区水环境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市城区水体现状与分析

咸宁市城区水系以淦河为主,淦河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除淦河外,市城区还有很多小型河湖、水塘等水体、水系。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分析,我市城区水系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蓄水空间总量较大。市城区水体数量71处,总蓄水量达600990.8 m3,在汛期具有一定的蓄洪能力,能有效减轻城市防汛压力。二是水体黑臭现象较多。近年来,我市虽然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市城区黑臭水体、小微黑臭水体等依然存在。除滨湖港和浮山河等两处较大的黑臭水体外,其他黑臭水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具有咸宁特色的城中村“当家塘”变成“微臭水塘”。根据现场调研情况分析,微臭水塘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水塘水体封闭,自净能力较差;缺乏日常管理,基本未进行清淤、疏浚;部分村民环保意识薄弱,直接在水塘中扔倒垃圾。

通过对市城区水体现状及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我认为,我市水体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合流制溢流污染严重。以滨湖港为例,滨湖港排水片区为合流制排水分区,该排水片区的雨水、污水全部排往滨湖港,导致水体黑臭,景观效果差。二是工业偷排污染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水体急需清淤。市城区大部分水塘和小型沟渠近三年都未进行清淤,仅有少部分纳入黑臭水体治理的蓄水水体进行了清淤。

(二)市城区供水现状与分析

目前,市城区共有三家供水企业,分别是咸宁联合水务有限公司(简称联合水务)、咸宁思源水务有限公司(简称思源水务)和南川源水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川源),现有最大供水能力为29.9万吨/天,市城区供水以联合水务公司为主。当前,我市城区日平均供水量约为19.7万吨/天,现有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生产生活供水需要。市城区供水除保障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需要外,还承担着消防用水、园林绿化用水、市政道路清扫用水等需要(均通过消防栓取水),此类公服用水方式虽然操作便利、水质有保障,但成本较高,且造成了优质水资源的浪费。市城区供水存在问题:一是老旧小区供水水压不足。如温泉办事处夹皮沟巷轻工小区因地势较高,小区供水水压不足,现场走访时发现该小区每家每户都在单元门洞的遮雨板上加设了加压泵,现场一片狼藉,既影响市容市貌,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二是部分小区供水设施“先天不足”。如永安办事处阳光社区的锦城花园小区因进水管管径太小且未配建二次供水设施,在用水高峰时水压严重不足;栗林公租房增压设计从四楼开始,没有考虑低层住户太阳能安装在顶楼的上水需要。三是部分住宅小区供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善。一些已修建二次供水设施的小区,经常出现水池消毒无人监管等问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四是我市再生水的利用率较低。按照公园城市建设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率要达到30%以上,但目前我市所有污水处理厂均未达标。五是城区消防用水存在隐患。根据《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咸宁市城区公共消火栓建设管理办法》等要求,市城区71条主次干道(总长201.49km),共需设置1679个市政消防栓,目前实际只有789个,且有143个消火栓需要维修更换,缺口较大。

(三)市城区排水现状与分析

目前市城区雨污管网总长1030公里,其中雨水管网464公里,污水管网492公里,雨污合流管网74公里,城区内建有污水中转泵站21个,截至2019年底生活污水收集率为34.10%。由于过去市城区排水管网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管网布局比较分散、覆盖范围相对较小,管线常有雨污混接、混流现象。2019年以来,我市以咸宁大道东片区10.45平方公里为试点,启动了片区管网详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该片区雨污分流效果微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成区范围内小区内雨污管网情况。咸宁大道东片区建成区可分为182个地块,其中内部分流制无混接错接的地块为47个,内部分流制但存在混错接15个,合流制区域115个,井盖被淹没,无法查明区域4个,完全分流制面积占比为28.66%,需改造区域占比71.34%;片区共排查出市政排水管网约112.7公里,其中雨水管网61.6公里,污水管网43.3公里,合流管网7.8公里。通过调研分析,我市在管网建设、污水收集、雨污分流、排水防涝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规划统筹不够。城市排水专项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统筹不够除了造成管网对接难、排水不畅等问题外,还会给后期改造带来困难,增加改造成本。二是管网建设管理有待加强。雨污管网建设管理薄弱甚至混乱,还存在部分“真空”地带,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杜绝管网建设不规范现象。三是管网维护管理机制混乱。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单位有市政管理部门、城发集团、咸安区、各污水处理厂、各住宅小区开发商等,建好的污水管道多由投资方自行负责管理维护,造成“交汇处互不连通、堵塞外溢时各显神通”的管理机制。四是部分老旧小区排水状况堪忧。部分区域房屋地势较低,房屋陈旧,导致下雨即淹,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如永安办事处毕曹街、十全巷等处,房屋一楼在路面以下,在汛期暴雨时积水严重。此外,老旧城区由于管道老化、破损等易导致管道堵塞,且部分管道管径小,堵塞现象较多,急需进行老旧城区管道重建。

二、关于助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议的对策建议

结合调研中对我市水治理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就统筹城市水治理、助力公园城市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治理

以当前正在开展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结合我市《咸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编制工作成果,及时编制《咸宁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咸宁市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咸宁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并对《咸宁市城区供水中长期规划(2020-2035年)》《咸宁市城区排水中长期规划(2020-2035年)》等中长期规划进行修编,做好城市水治理顶层设计,转变传统建设理念及模式,将市城区水环境治理(供水、雨水、污水中水、海绵城市、智慧水务等)相关的项目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统筹考虑,确保城市建设与供排水管网建设同步推进、相辅相成。

(二)升级城区供水管网,确保供水安全

1.坚持质量优先,尽快完成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坚持充分利用、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供水管网现状布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布局供水管网,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同时,充分考虑消防用水需求,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总体规划中,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确保满足消防需求。

2.坚持节水先行,减少水资源浪费。一是要探索制定地方标准,从公共场所开始,从千家万户节水龙头的使用做起,在工程设计、审批等环节严格把关,引导节水用具的推广供应,以当年推广节能灯应用的魄力,深入群众,大力淘汰非节水器具的使用。二是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建议“十四五”期间在市城区布局建设再生水管线和取水点,利用再生水进行园林绿化浇灌及环卫作业等,进一步提高污水出水回用率,充分发挥其环保和经济效益,形成水生态良性循环。

3.坚持以民为本,着力解决老旧小区供水难题。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契机,坚持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打破传统小区概念,以片区为单位,适当扩大建设范围。

4.坚持治保并举,加强供水管网及饮用水源保护。一是加强供水管网维护管理,严格监督管网建设单位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对损坏管网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和追偿。二是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思源水务的取水点五一水库未被列入水源地保护区,建议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切实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三是要及时解决潘湾水厂单电源供电、思源水厂无污泥处置装置等问题,确保供水安全。

(三)全面摸清底数,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1.摸清排水管网的现状和家底。加快推进温泉、永安、高新区、梓山湖四个片区管网详细调查、功能病害检测工作,全面掌握管网运行现状并进行细化评估,切实解决排水管线“家底不清、现状不明”问题,为后续管网改造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建设把关。加快推动地方立法或者地方政府规章建设,从法治高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雨污分流审查机制,在规划阶段、设计阶段、验收阶段、管理阶段均严格执行雨污分流要求,形成闭合管理机制,确保城区所有新建小区排水管网实现全分流,真正做到“凡雨污分流实现不了的地块不批项目,批准项目不开工,开工项目不验收,验收项目不入住”。

3.开展排水管网缺陷修复,清除污水直排、消除管网空白。针对管网详查中发现排水管网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加大河段不明排口及其排放情况的检查力度,对河道不明排口来源进行彻查,对偷排、漏排、直排等各种恶意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进一步大污水管网建设并完善沿河截污管建设,全面消除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污水管网空白区、排水基础设施薄弱区,基本消除河道排污口。

4.加大“当家塘”等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一是坚持系统规划、综合治理。综合考虑生态、景观、蓄水、文化遗产等功能,并与城市园林绿化紧密结合,进行乡建文化特色的凝练,形成“一组一塘一景”的美好未来。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借“创文固卫”东风,动员居民群众成为保护和监督水塘管理的主体,提高大家对“当家塘”的保护意识。三是激发居民的美丽乡愁,杜绝“破窗效应”,进行样板工程建设,保护塘中种植的植物,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蓝天碧水的美景,集体受益,逐步自发形成居民自治机制。

5.建设“智慧排水”信息系统。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源、网、厂、站、口”一体化监管体系,实现排水管理地上地下一体化、网格管理精细化、档案管理信息化、维修养护标准化、监管手段智能化的目标。

6.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河湖库长制”作用,结合“创文固卫”等活动的开展,常态化做好河道日常的保洁保障,包括河道保洁、违规倾倒垃圾等违法行为查处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四)坚持疏堵结合,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第7篇

旅游资源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鸟兽虫鱼、奇石绝景等为载体。因此,在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和完整,便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九寨沟景区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始终坚持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强力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弃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为中外游客保存了一个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为了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九寨沟成功地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从2001年4月30日起,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2003—2004年,大规模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和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2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景区城市化现象,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景区每年拨专款836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组织景区居民入股,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优先安排沟内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相关旅游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利益,引导居民致富,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

九寨沟景区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确立“绿色旅游”的新理念。九寨沟的“绿色旅游”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管理和发展中,主要表现在:科学测定环境承载量,实施“限量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日进沟游客数量;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景区内的所有旱厕,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从而实现了景区内污染物零排放;景区内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原始森林旅游路线等。九寨沟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

九寨沟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使其生态旅游管理进一步向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其举措包括:每年外派专业人士出国考察,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景区员工的素养提升,以改善景区服务质量;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就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和森林生态学等内容进行科研合作;与四川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合作,成立“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配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九寨沟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共同合作开展“中国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项目”研究。正是由于景区采取了科学、生态的管理方式,保持了九寨沟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将自然的韵味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二、多元化的环境保护主体

在全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自然景区内往往存在着景区内居民与景区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景区管理局为了保护环境,往往限制或取缔景区内的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业活动;而居民为了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也时常置景区的生态保护于不顾,二者由此形成了紧张对峙的关系。

九寨沟景区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重要举措扭转这种常见的问题。九寨沟管理局认为,景区内居民是景区保护的动力,九寨沟人既然始终坚持“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那么就必须想方设法将景区内居民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监督、批评和参与的重要力量。为此,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九寨沟管理局通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法,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主人翁观念和忧患意识,变被动的、强制的环保为居民自觉主动的参与;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

为了杜绝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的数量,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切实地避免景区的日常污染;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包、租赁,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从而使环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为了实现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管目标,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以沟内居民为骨干,组建120余人的“3队10站”:护林防火专职消防队、环境卫生队、保护区道路养护队,长海、日则、诺日朗等七个保护站、生物病虫害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泥石流监测站,从而使保护任务落到实处。九寨沟这种以保护为前提和维护居民利益相一致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的行政手段、开放的经济手段和严格的法律手段及当地居民的高度自觉,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三、精细化的景区管理举措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九寨沟景区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3年3月,九寨沟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景区员工做到“六精”(精神、精华、精髓、精品、精密、精通)和“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管理、细化程序和环节、细化成本控制),立足于细,扎根于实。通过具体的细节,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一流景区的人性化服务,增加对九寨沟的满意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景区居民乃至每一个游客都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六精”中的“精华”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内涵。“精华”是指有效地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九寨沟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管理文化)、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使其具有处于领先行业地位的核心技术,有力促进景区的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种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的理念,在九寨沟管理文化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九寨沟景区一方面是运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生态旅游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总结和传播自己的生态旅游管理举措,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文化氛围。

“五细”之中则包括: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责权利明确,并落实到位;细分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采取层层目标管理,使之落实到人;细化全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实践中,九寨沟景区管理者真正地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九寨沟旅游的全过程之中,使游客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消费者和主体,而且也逐渐转变成为生态保护和景区环境工作的监督者、批评者,以此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游客相互监督的新局面。为了帮助游客建立生态观念、强化生态旅游中的教育功能,九寨沟生态旅游景区设计了一些专门用来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项目及辅助措施,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从管理者、工作人员、景区居民到普通游客的多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机制。

同时,九寨沟景区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局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管理、维护、调查、观测、监测、研究,遇到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强化保护措施;景区管理局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细化到一条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成功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任啸.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5,(3):16-19.

[2]罗高飞.走出无烟产业的误区——“绿色时代”与“绿色旅游”浅议[J].旅游科学,1996,(3):9-l2.

[3]黄瑞华,李书剑.旅游景区容量管理新举措——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太原大学学报,2007,(1):114-116.

第8篇

1989年11月开业的锦绣中华,引起轰动,1亿元的投资当年回收。以其收入滚动开发的民俗村于1991年10月开业,再掀热潮,1年半后又收回了1.1亿元的投资。接着以5.8亿元兴建世界之窗,1994年6月开业,又创辉煌,预计2年半收回投资。它们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时绿化美化了深圳湾畔一大片土地。

深圳三景区的成功,引发了全国性的人造景点热。然而,群起仿效的结果,盛衰各异,成败不一。

为探其究竟,我们南下深圳,一头扎进这三处景点,观察,座谈,讨教,查阅资料、数据,做了一番调查。

事实和许多资料说明,深圳三景区的成功,来源于下述几个因素:

一、天时地利:丰茂的客源市场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经济腾飞需要以发展旅游业来催化,旅游开发又要以经济繁荣为依托。选择旅游开发作为深圳新区华侨城建设的切入点,这一重大举措一开始便是企业行为,其投资和经营主体是香港中旅集团。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海内外客源和信息网络,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正确的开发思路和畅通的客源输入渠道,这一切形成了境内境外优势互补之态势,构成旅游开发的强有力的先天依托。此为天时。

毗邻香港,近年又有72小时免签入境的特殊政策;背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这里人口稠密,生活富裕,人均收入高,旅游需求旺盛。深圳市本地即有300余万居民和长驻人口,工薪阶层月收入人均超过1000元,还有每年500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差人员和观光客。

近几年交通发展迅速。至1994年底,深圳机场已有48条航线,每周520次航班;客运港每天进出轮船120次航班;铁路每天进出客车60班次;广深高速公路和准高速铁路开通后,广州至深圳,汽车1小时,火车1.5小时即可到达。

深圳市内通过三景区所在的华侨城路段,有26条中巴线路,7条大巴线路。此外还有数十条不固定巴士的线路。至于的士,招手即是。这里每小时的往返车流量为2440辆,交通十分便捷,可进入性良好。此为地利。

来这里的游客构成,据世界之窗的周末抽样调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约占50%,外省游客约占20%,本地居民约占15%,海外游客约占15%。

我们现场截取3月上旬非周末一天的游客量:锦绣中华3400余人,民俗村4700余人,世界公园13000余人,合计21100余人次。据称这是通常状态。1994年10月1日,三景区游人高达7万人次。1995年春节6天共接待45万人次,其中境外客近10万人次。1994年共接待671万人次,比1993年的621万增加8%。若以人天平均消费100元计算,全年总收入约7亿元,其经济效益可为全国人造旅游景区之冠。

二、规划先行:跟着市场走

全国知名的“深圳速度”,数月内即高楼平地迭起。可是当初华侨城这块荒芜之地获准开发之后,却半年不见动静,令人纳闷。殊不知此时一个高层次的专家组正紧锣密鼓地运筹帷幄,精心编制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并先后有数百位海内外专家参与论证。决策层强调,规划一定要看得远,起点高,求独创,有特色,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以“世界第一流”为规划的目标。

要兴建能强烈吸引游客的旅游景区,这里没有现成的旅游资源,只有凭“空”造出一批景点来。造什么?怎么造?高层决策者的思路是,从客源市场的需求中寻找答案。他们瞄准了两个600万。一是600万作为香港居民的中国人,二是每年来港旅游的600万世界各国旅游者;此外还有本市居民和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人需要形象地认识自己,外国人希望集中地了解中国。海外人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中国人需要了解世界的历史和文化。主题由此确定,先后产生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村和世界之窗的蓝图。“一步跨进历史,一天畅游中国”、“您给我一天时间,我给您一个世界”,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的这两句宣传口号,正是策划者总体构思的概括。

这里的总策划者是资深的旅游专家、香港中旅集团总经理马志民。我们遇到的工作人员都说,非常佩服马总的“直感”,他一下子就看准了这个项目。其实“直感”并非主观臆想,而是来自马总对于海内外旅游市场的透彻了解和把握,来自他建立在对世界各地旅游景观仔细观察和潜心研究基础上的理性判断。用华侨城旅游部一位管理人员的话说,策划和规划的思路是“跟着市场走”。

作为旅游产品主体的景区,针对游客的心理需求,从总体布局,到每一座建筑、雕塑、庭园、小径,以至指路牌、路灯柱、小商亭、休息椅、电话亭、垃圾箱、洗手间和花草树木,无不精心设计,精雕细琢。其造型、色彩和竹木草石自然材料的选用,都力求同景区的主体浑然一体。每个小区的背景音乐也随景而异;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荔枝林里,传来悦耳的“鸟啼”,这个精心配置的音响效果几乎骗过我们的耳朵。使人感到他们是在悉心追求产品的整体和谐与完美,是在潜心营造一种愉悦游客身心的氛围。这种氛围正是高品位的旅游吸引物不可或缺的。

把游览观光活动推向的是每晚艺术大游行和中心剧场演出,以及各种不定时的节庆活动。这是这一旅游产品最为光彩夺目的组成部分,是产品不可分割的动态部件。民俗歌舞,民族服饰,编钟演奏,以及亚非欧美和大洋洲的土风歌舞,五彩缤纷,淋漓尽致。许多游客都要等到晚上看完演出才兴尽而去。这种动静结合的产品结构大大提高了观赏效果,也使大批游客留在华侨城的饭店过夜,提高了产品的附加效益。

旅游规划讲求行、游、住、食、购、娱诸要素的配套。除景区内的小配套外,还有景区周围的大配套。他们采取的是成片开发,分期建设。除了这三大景区外,已建的还有华夏艺术中心、杜鹃山雕塑公园、深圳湾大酒店、海景酒店、艺苑酒店、新桥酒店、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和华侨城中国旅行社。正在建的有沙河酒店和面积35万平方米的中旅广场。这是个花园广场,它将景区前宽阔的深南大道的车道改入地下,地面建成长达数里的步行街、世界风味美食街、现代化超级购物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和酒店等。此外,拟建的还有深圳湾度假村、保龄球馆、港澳客运码头、华侨城医院和深圳湾俱乐部等。按照《华侨城发展战略与规划纲要(1995—2004)年》的构想,华侨城不仅是一个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文化旅游区,而且是深圳的“示范开发区”,将为深圳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一种超前的、崭新的现代生活的模式。

他们的经验是:“规划就是财富”。我们要补充的是: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先导。规划的先导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它的效益必须经过若干时日才能逐步显露,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误解和阻力。这就要准确把握市场的走向,使规划和财富同步实现。

三、经营管理:科学+文化+人情味

管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员工的管理,二是对景区的管理。后者主要体现在对游客的服务上。而这两者是相互渗透的。他们的经验是治事(管理景区)先治人(管理好员工),治人先治规(各项规章制度)。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因为科学就是切合实际。他们实行分片负责、三位一体、记分考核的管理制度,将景区依自然地形划分成片,每片为一管理组。各组将景点管理、环卫管理、洗手间管理三者合一,分工不分家,奖罚分明。同时实行记分考核制,将各工种的劳务分解成若干个考核项目。如将环卫的劳务分解为“考勤、劳动态度、清洁、烟蒂纸屑、标牌擦洗、石凳擦洗、灯具擦洗、景点兼护、文明礼貌”等,每天检查记分,按月累计,作为奖金发放的主要依据。其他工种也分别有各自的考核项目。

在园区小道上,正为我们驾驶电瓶车的小姐,看到路旁有游客跳进草地去照相,她和颜悦色在招呼那位游客,请她离开草地到外边来照相。这似乎是她的份外事,使我们看到了业已形成的全员管理(服务)意识。

对于艺术表演团则实行练功场、排练场、表演场“三场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制定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奖罚制度。实行表演艺术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管理。

三处景区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管理方式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彻底抛弃了曾用过的红袖章、吹哨子、警告牌、罚款牌那些使游客反感的阻吓式管理方式。清洁工默默地跟在游客后面将其随手丢弃的杂物扫起,你再丢,她再拣。这种跟踪式清扫,体现了“游客至上”的服务精神,也是对游客的一种无声而有形的提示。晚上清场的广播音响起,管理人员陪着还没离去的游客边走边讲解景点,而不是吆喝着驱赶游客。这种陪游式清场,使游客带着员工的一份温馨离园而归。

以疏导代替防范,充分尊重了游客,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游览环境,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纠纷,同时达到了管理的目的。这种氛围启动了游客的自律心理,丢弃杂物的游客日渐减少。在这里我们看到国内少有的清洁如洗的景区,正是这种文明管理的结果。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里的洗手间。洗手间里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有盆栽绿树、轻柔音乐和阵阵幽香。还有梳子、针线包、电吹风、小药箱等免费服务。服务员微笑着为客人递手纸、拧水龙头。我们曾抱着疑惑的心态,走进一个又一个洗手间,一连看了七八间,终于信服。原来他们在精心营造“洗手间文化”。长期以来洗手间给中国旅游业形象在海内外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使他们决心将管好洗手间同维护国格和维护民族自尊联系起来。创造洗手间文化的最佳服务员黄积发被树为榜样,所有洗手间的服务员都需经他的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今年初,华侨城历时27天,检查了80个洗手间,评出优秀洗手间3个,文明清洁洗手间12个。洗手间的卫生状况应是评价景区管理水平的第一准绳。洗手间能管得这样好,整个景区的管理必然是第一流的。每年元旦,马志民总经理将亲笔签名的贺卡送给这里的清洁工;每年春节,他都给清洁工拜年,感谢他们为维护民族自尊付出的辛勤努力。

他们明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除了制度便是感情。在民俗村,他们根据民族员工的特点,制定了“真诚爱护,加强教育,善于引导,严格管理”的方针。用工制度对少数民族实行倾斜,取消试用期。生活上充分尊重民族习俗,为伊斯兰教信仰者办清真食堂,为他们举办自己的民族节日活动,此外还有生日晚会、卡拉OK比赛、图书阅览室等。许多民族员工说,在这里工作好像进了学校,能学到许多东西。回到家乡的员工大多成为当地发展经济文化的骨干。

四、成功之本:高素质的人员结构

在几天的考察中,我们在华侨城指挥部看到各管理机构人员精干,办事高效。办公室里见不到手持一张报纸,嘴刁一支烟,侃大山、聊大天的现象,都是在聚精会神地认真工作。对我们的接待安排摒除了常见的那些繁文缛节,但该帮我们办的事都一一按时办了。

与一般文员、部门经理和总经理接触、交谈,给人印象是思路清晰,见解各有个性。这引发我们找人事部门进一步了解这里的人员结构状况。

从数字看,世界之窗文员以上的管理人员236人,大专154人,占65%;大学本科77人,占32%;硕士5人,占2%。华侨城旅游发展部是直接主管这三个景区的部门,工作人员仅5人,其中硕士3人,大学本科与大专各1人。专业为经济、历史、中文等,还有理工科。民俗村的管理层里就有民俗学硕士。这里人才济济,智慧聚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就参考和引用了他们的不少文章和谈话。

用人制度是双向选择。不少人是毛遂自荐,经考核而进来的。深圳本是移民城市,人才来自四面八方,筛选人才有很大余地。外地常见的关系网这里较薄弱。来这里的人都有吃苦、拼搏的充分准备,因此对于这里严格管理和就业风险的心里承受能力较强。这里没有“铁饭碗”可端,优留劣去,每个人都有危机感。他们说,这里的人才市场机制已初步形成,人才流动趋向市场化。

人员培养构成网络,各层员工有不同的培训机制,连洗手间的服务员都要经过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景区所在的华侨城员工及家属子女,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成人教育,都已完善。正在建设中的中旅学院,是一所直接由旅游企业办的新型旅游高等学府,准备既培养本科生,也培训在职人员。

无所不在的企业文化,营造了文化的良好环境,逐渐陶冶和提高了人们的素质。世界旅游组织曾提出:“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旅游”。从这里我们领悟到,高品位景点和高水平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归根到底是高素质的人员所创造的。这是成功的根本。

对三个景区的调查研究,我们获得了一点启示和思考。

启示:

分解深圳三个景区取得成功的几条因素,对照国内各地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他们的经验可一分为三:

一是可以学到的基本经营,如以市场为导向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景区的总体构思与各零部件的和谐统一,中外民族的内容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拳头项目与服务设施的配套,景区内外旅游六要素的配套,景区开发与城区建设的结合,分期建设与成片开发的衔接。

二是可学而难学的一些独到经验,如双向自由选择的用工制度和高素质的人才结构,旅游企业创办高水平的大型艺术团,艺术表演成为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品位的文化内涵渗透到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各个环节等,这需要有较成熟的人才市场和文化市场机制及其他社会条件的配合。

三是无法照“学”的独特条件,如其坚实的先天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性质及其形成带来的客源市场优势。

因此,在开发和经营人造景点方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可照搬照抄的“深圳模式”。只有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择其可行者而借鉴之。古人曰:“橘逾淮而北则枳……此地气然也”。所谓“地气”,即各地相异的水土。此时此地成功的经验,移植到彼时彼地就不一定成功。

思考:

锦绣中华高峰期每日8000游客,维持了3年。民俗村的建成,对锦绣中华第三年还能保持高峰起了促进作用。如今这两个景区的日常客流量已分别降到3000和4000多。世界之窗开业,构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对前两个景区的客源既有带动,又有争夺。目前世界之窗的势头正旺,日客流量几乎接近另两个景区之和的1倍。

华侨城管理层中有几位与我们不约而同地正思考着这样几个问题:

锦绣中华、民俗村客源量开始下降的趋势能否遏止?有何有效对策?

以每隔2—3年新增一个景区来维持热度、推动的做法,终有尽期。新老景点如何延长各自的生命周期?

规模效应在景区之间既相互带动又相互争夺,其正负两个方面如何权衡其轻重?如何把握规模效应的临界线?

这些问题或许在全国旅游业界有一定的共性。愿读者和我们共同给以关注和思考。

参考书目:

1华侨城十年规划小组.华侨城发展战略与规划纲要(1995—2004年)

2深圳湾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方案

3深圳特区华侨城建设指挥部.以景区建设带动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4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具有“锦绣中华”特色的景区管理模式

5刘圣佳.中国发展旅游史上辉煌的交响乐章——深圳“锦绣中华”现象剖析

6刘圣佳.在特区发展旅游业与弘扬民族文化的探索和认识

7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办团的思考和探索

8深圳世界之窗有限公司.从世界之窗看艺术进入市场的一条道路

第9篇

关键词: 城镇化; 崆峒区; 区域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眼长远、注重质量,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崆峒区作为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东翼”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凉市“四三二一”战略实施的中心区,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建设工贸旅游经济强区的现实需要。

1 崆峒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崆峒区自 2002 年撤市建区以来,各项事业均获得了迅猛发展。2002 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 28. 2 亿元,2007 年达 53. 22 亿元,2011 年已达 86 亿元。财政收入从 1. 237 亿元提高到 3. 59 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达到 13355 元和 4586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达到 8408 元和 4436元。2007 年,崆峒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 76 个县( 区) 中位列第 6 位,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全区非农人口由 2002 年底的 14. 65 万人增加到 2011 年底的 17. 25 万人,按城镇常住人口计,崆峒区城镇化水平达 52% 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崆峒镇、白水镇等为重点镇,土坝村等 22 个村为中心的三级体系结构,形成了以 312 国道、省道、县乡道路、铁路为骨架的城镇体系基本框架。近年来,崆峒区城镇化建设以努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城市规划为龙头,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提质扩容同步,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 1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综合功能进一步加强。

坚持以重大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为支撑,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线三点”、“六纵九横”、“一路一园六通五建”、“两路一园八配套”和“六大四十”、“一景一带一区”等城市建设工程,新建、拓建泾河大道、崆峒大道、广成路、柳湖路、312 国道城区过境段改造等主次干道22 条 99. 8km,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16. 8km2扩大到40km2,目前,中心城市人口达到 28 万人,全区城镇化率已达到 52%,初步形成了“四纵十横一环”的城市框架,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1. 2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积极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管道燃气、污水回用示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东西大门改造、南山生态公园、崆峒大道绿化美化等重点建设项目,中心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 5 × 105t,日处理生活污水 3 ×105t,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5% ,燃气普及率达到 68%。先后建成新民花园、新湖花园、聚贤嘉园、风景佳苑、世纪花园等一大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精品住宅小区,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27. 5m2。实施了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社区便民设施建设五大民生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5700 多套3. 1 ×106m2、便民道路82 条、便民水厕54 座,有效解决了群众的住房、出行、吃水、入厕等困难和问题。

1. 3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建设陕甘宁交汇区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先后布点建设了国际家具汇展中心、世纪金鼎、新世纪购物广场、世博伟业家居城等一批大型商贸设施,形成了建材、机电、医药、副食、家具等大型高档专业市场体系,区域性商贸中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周边地区主要的商品批发集散地,带动了建筑、房地产、商贸等城市经济全面快速发展。2011 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355 元。

1. 4 小城镇集聚功能明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凸显把村镇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了《崆峒区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依据省“一圆三模式”规划理念,全面完成了 14 个乡镇、163 个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思路,加大崆峒、草峰、白庙、大寨等重点小城镇扩容改造力度,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立了乡域经济贸易中心,充分发挥聚集要素、承载产业、统筹城乡的桥梁作用。

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路水电气房”

为重点,加快推进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建成新农村示范点 87 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逐步向中心村、向小城镇集居。

2 崆峒区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 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够完善。

受财力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城市承载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受水资源制约,城镇规模、布局受到限制。城镇建设缺乏大项目带动,缺乏大产业支撑,经济基础薄弱。主要是环卫设施不足,无垃圾中转站; 城区停车位较少,现有的各类临时或固定停车场难以满足停车需要;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不完善,南北向部分道路还没有贯通等。

2. 2 中心城市规模较小,聚集辐射能力不强。

2011 年崆峒区城镇化率已达到 52% ,较全国城镇化率 51. 27%略高,但城市规模仍然偏小,城市人口只有27 万多人,城区仅为40km2,城市吸纳和转移人口能力有限,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 3 城市产业层次不高,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

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的动力,工业化必然推进城市化,而城市化同时促进工业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依托和保障,二者要有机协调,相互促进。而崆峒区非农业人口 2011 年底有 17. 25万人,农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由于崆峒区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链短、基础设施落后,工业经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优势、技术优势。第二产业规模不大,基础薄弱,未能形成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弱、散、小”,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旅游、餐饮等生产性、消费业都有待培育成熟,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不强。

2. 4 小城镇建设特色不明显,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不足。

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大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尚未建立,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有的还停留在集贸市场的层次上,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吸附力不强,失地农民的社保、就业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3 对加快推进崆峒区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充分体现了民心所向、百姓所盼。新型城镇化,无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紧扣“美丽中国”目标,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走经济低碳、城市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3. 1 强化龙头引领理念,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加快推进城镇化,应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凸现城市个性、特色和风格,展示整体形象,增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一要突出开拓发展空间,让城市变大。城市的规模定位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崆峒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地带,是丝绸古道重镇,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也是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无论从经济地位还是从区域位置来看,都决定了崆峒区具备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客观条件。因此,在城市发展规模定位上,应以建设陕甘宁交汇区最具活力的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按照构建“一中心两园区”的城市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创全国知名的平凉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逐步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力争到“十二五”末,使城市建设规模达到 50km2。二要突出优化功能配置,让城市变精。坚持把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中,把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结构、数量和形态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特别是在新区规划中,统筹安排布设学校、医院、体育、文化、娱乐、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把搞建设、造环境、聚人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服务体系,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努力形成人才、资金、信息集聚的洼地,更好地吸引人口、产业、资本、项目等要素。三要突出展现人文特色,让城市变靓。坚持宜居、宜商、宜游,加强生态建设,在旧城区继续实施“拆房建绿、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异地补绿”工程,在新城区多开辟街头绿地、新建小游园,多形式、多视角、多层面为城市增绿,营造“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景观,努力提升城市形象;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加大对明代延恩寺塔、宋代凌空塔以及歇马殿、圆通寺等文物古迹、著名景观和古树名木等历史古迹的保护力度,科学合理地规划设置一些体现崆峒特色的城市雕塑和建筑小品,突出城市亮点,彰显山水相依、文化深厚的特点,切实增强城市文化内涵。

3. 2 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城市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加快城市建设,应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努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瓶颈,推动城市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 1) 搭建融资平台,靠政府主导加快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成立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多方筹资扩充资本金,努力提升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建设格局。同时,切实加强城市建设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全力支持城市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靠吸引外资加快城市建设。改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旧思维模式,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只靠政府一家投入的格局,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到崆峒区投资房产开发、兴建专业市场,配套基础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比如对于商业开发性质的小区建设,由开发单位配套建设道路、排水、路灯、公厕、绿地等基础设施,政府在有关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对建筑物旁的人行道改造、美化亮化等项目可采取“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办法,以减少政府投资。

( 3) 引入市场竞争,靠资本运作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把城市道路、公园和公共绿地、广场的绿化建设管理和户外广告、街巷冠名等引入竞争,公开招标,通过承包经营、转让、拍卖等方式盘活城市资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同时,对环卫保洁、公厕管护、街巷清扫等城市管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竞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 4) 改善城市环境,靠区位增值加快城市建设。建设的细节决定品质、质量和档次,在规划、设计确定之后,要认真把握、精心考虑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着力建设精品小区,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区位增值,努力走出一条“由土地资源—土地资本—货币资本—更高层次的土地资本—更大的货币资本”这样一种以地养城、以地建城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3. 3 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强城市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使城市管理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努力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和谐有序、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 1)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大城管工作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建管分开,走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 2) 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投资。适应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尽快建设城市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处理场、餐厨垃圾填埋场,并对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扩容改建,彻底解决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并购置垃圾压缩运输车和餐厨垃圾收集车,逐步撤消城区裸露垃圾箱,提高城区垃圾的清运和处理能力,减少二次污染。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对城区所有旱厕全部进行改造,并接入污水管网。加强对城区“八沟一河”

的治理,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使其成为中心城市的靓丽风景线。

( 3) 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坚持以“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意识和环境意识,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提升市民素质。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会议、课堂、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平凉市市民行为守则》,努力规范市民行为,形成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倒垃圾、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良好习惯。

3. 4 强化产业支撑理念,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一个城市只有产业大发展,才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纳大量人口,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奠定基础。

( 1) 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二者互相促进。加快推进城镇化,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做大做强能源、建材、制革、食品加工、造纸、制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大发展、大繁荣。

( 2)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崆峒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区的“陇东旱码头”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生产业,不断壮大信息中介、家政服务等生活业,积极培育网络传媒、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流通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区,促进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有效聚集。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兴一业、旺百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目标定位,加快建设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协调发展态势,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 3) 着力打造旗舰企业。大型旗舰性企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资产重组,改造扩建、名牌战略等市场化方式和企业信用担保、扶持优势重点企业等政府化行为,扶持和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大企业大团体。

在积极支持新世纪集团、百兴集团、天正公司等本地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交流合作,引进知名企业到崆峒区落地建设,使其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企业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3. 5 强化城乡一体理念,提升村镇建设水平。

村镇建设是城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不断创新体制,加大投入,努力加快重点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积极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全面发展。

( 1) 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以居住集中化、设施完善化、功能分区化、环境优美化为方向,全力构建以平凉城区为中心,以白水镇、崆峒镇为两极,312 沿线及南北二塬乡镇为多点的“一心两极多点”梯度分明、结构合理、各具特色、布局有序的城镇体系。塬区以草峰、白庙、大寨为重点,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引导农民依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牛、果、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 川区以白水、崆峒为重点,突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旅游休闲型、商贸服务型、产品加工型小城镇,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企业向小城镇转移,将分散化、低水平、低效益的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

( 2) 加快中心村建设。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的原则,采取由自然村向中心村、向中心社区过渡的逐步城镇化的模式,在川区以农民安置楼和别墅式住宅群为主体,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以特色民居为主体,布点建设若干个中心村或中心社区,逐步实现农民由分散向集中、由从事传统农业向特色产业转变,促进城乡全面融合。

( 3)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逐步消除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市户口准入政策,逐步取消一切农转非附加条件,对农民转为城市户口的,严格按土地二轮承包30 年不变的政策执行,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自由流动。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在子女入学、就业和家庭成员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吸引产业资本介入农业,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解放农村人力资源,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淑美。 甘肃城镇化发展途径及对策[J]。 甘肃理论学刊,2002.

[2] 李树琮。 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马金书。 论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思考[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

[4] 张贡生。 关于加快甘肃城镇化进程的几个问题[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

第10篇

一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就是城市在参与国际分工协作过程中,其旅游功能作为城市外在功能之一得到世界广泛认同。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是长江经济带的西部枢纽,在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国家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大开放及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契机,以重庆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底蕴,着力建设国际旅游名城,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对于推进重庆城市国际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三五”期间把重庆市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既具有现实基础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一、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概述及重庆定位

1.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界定

随着全民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各地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许多省市,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及县级城市,都把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作为战略目标。在文献研究过程中,从收集的全国31个相关城市基本情况看,提“世界旅游城市”(包括世界知名、世界著名、世界一流)有11个,其中,省级城市一个(上海),省会城市四个(武汉、郑州、昆明、成都),其余都是地级市或县级市;提“国际旅游城市”(包括国际著名、国际知名、国际一流)20个,其中,省会城市三个(南京、西安、济南),其余都是地级市或县级市。

从收集的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看,“世界旅游名城”、“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名城”三个概念出现频次?^高,这三个提法在通常情况下内涵大致相同,都围绕“世界(国际)”、“旅游”、“城市(名城)”三个关键词展开,都包含“旅游目的地”这一内涵。国内学者更多的采用“国际旅游城市”或“国际旅游名城”概念,并从特征维度和功能维度等视角,对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内涵、外延加以界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旅游产业的基础性作用,包括旅游产业高度发达,具有超国界竞争力;二是强调城市功能及实力,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发达、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管理水平高等;三是强调国际化或世界性,包括城市开放度高、旅游资源或产品具有世界吸引力、旅游设施及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水准等;四是强调市民的文明程度,包括市民友善亲和熟知国际礼仪等;五是强调旅游市场环境秩序,包括公平、公正及绿色、安全等;六是强调影响力,包括旅游及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及美誉度。

参照国际旅游城市(名城)的相关研究成果,国际旅游名城或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内涵可界定为:旅游产业高度发达,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区域。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归纳国际旅游名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成果,一个城市或区域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应基本达到以下条件或标准:

一是城市旅游形象鲜明,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城市产业高度化。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旅游产业是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占城市GDP的比重至少达到7%(常卫锋,2015),具有超国界竞争力(周玲强,2004)。

三是旅游吸引物具有世界吸引力和影响力(闻飞 等,2009),入境旅游人次达到一定规模。

四是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联接世界主要游客来源地、国内主要城市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罗明义,2004);市域内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包括旅游交通、标识、信息、咨询、结算、救助救援等体系,能满足不同国家旅游者不同爱好、习俗和消费层次的需求。

五是服务质量一流。城市商业、服务业、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训练有素,服务标准符合国际规范并达到国际水平。

六是生态、安全的旅游环境。具有高品质的园林绿化系统,应达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相关标准;市场法治健全、管理有序,安全有保障。

七是国际化的市民素质。市民应具备友好亲善、文明礼仪素质,旅游从业者和服务行业从业者外语普及率较高。

2.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定位及目标

(1)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定位。

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类型来看,重庆应定位为复合型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一是区位优势独特,开放度高,已站在全国对内对外开放前沿,为旅游功能国际化构建、旅游资源的国际整合、旅游市场的国际拓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是综合交通发达,已形成以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和内河航运枢纽为支撑,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为重庆建设区域性的游客交通集散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城市综合功能齐全,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以及全国重要物流枢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旅游功能构建及要素聚集承载力强。四是旅游经济腹地纵深大。鄂东、湘西、黔北、川东北、陕南是重庆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也是重庆旅游经济的腹地,这一区域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随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将构筑起环重庆的黄金旅游圈,为重庆市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是旅游资源类型丰富,重庆旅游资源单体共4042个,涉及8主类、39亚类、110个基本类型,有一大批世界级和独占性资源,涵盖了大都市、大乡村、峡谷大川、温泉湖泊、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多种类型,为构建层次化、系列化、特色化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重庆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建成以“山水之都,美丽重庆”为统领,以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为支撑,城市魅力独特、产品业态丰富、品牌形象卓著、服务功能完善、集散舒适便捷、环境安全友好、主体充满活力的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具有世界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国际旅游名城建设实践(案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许多省市把建设世界(国际)旅游城市(名城)上升到省市发展战略的高度,先后有30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世界/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许多省市还制定了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了建设发展实施意见。现就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实践作简要介绍。

1.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简介

上海市明确“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包括国际都市观光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时尚购物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文化娱乐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旅游集散地。总结上海市的经验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大旅游发展机制及工作机制、规划统揽政策及时跟进、大项目引领打造世界级旅游吸引物体系、培育城市“新兴产业综合体”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注重标准化建设推进与国际接轨、推进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开拓国际游客市场。到2015年上海基本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根据《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15)》,上海综合排名位于世界第27位,亚洲第8位,大中华第3位,中国大陆第2位。其中“旅游景气指数”排名大中华第2位,中国大陆第1位。

2.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简介

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由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海南省明确提出打造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主要做法及经验可概括为:持续推进旅游法制保障与政策环境优化、坚持规划引?I、注重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带动、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推进旅游要素供给和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注重管理创新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实施旅游信息化和人才建设工程等。到2015年,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效果明显,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高于全国,达到7.4%,旅游景区总数增长较快,入驻海南的旅行社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旅游服务体系较完善。

三、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面临的主要难题及挑战

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仅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全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内陆城市横向对比,也有明显的优势,包括直辖市及国家中心城市体制机制优势、独占性的资源优势、突出的山水大格局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领先的内陆开放优势、相对发达的交通优势等,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重庆与发达地区特别是与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比较,差距仍然明显,面临的困难较大、挑战较多。

1.重庆市旅游业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

旅游经济总量小,与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差距较大。重庆旅游总收入纵向比增长较快,但横向比较优势不突出,近几年徘徊在全国13~15位之间,西部3~5位之间;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5%,与行业公认的国际旅游目的地7%低限值还存在差距;入境旅游人次380万人次,与行业公认的500万人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有效供给不足,满足中高端游客需求、有世界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缺乏;对照国际化要求的标准化建设滞后,服务品质有待提升。重庆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多种原因,从主观上看,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大旅游观缺失,全域共建、全产业链及全要素整合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与城市开发建设脱节。

主城两江四岸、四山等大量最适合旅游发展的建设用地,被住宅等封闭的私人空间不断蚕食和侵占,旅游产业在城市缺乏聚集发展空间;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过程中,擅自突破城市总规,侵占城市公共绿地、湿地、森林资源,挤占环卫、停车场等市政设施及社会文化设施用地的现象经常发生,天然的生态之城严重缺乏公共生态空间,行路难、停车难、入厕难等问题突出;挤占文物、撤除或损坏历史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城市文脉保护和传承;区县城市开发商主导片区开发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街区不断消失,许多重要片区成为封闭的房地产小区,可进入性差,商业及休闲氛围淡薄;十年大规模的城市新区开发,基本没有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性建筑,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广泛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最具潜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主城,丧失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过程中大有作为的“十年黄金期”,其他区县城的情形也大致相同。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品质,影响游客可进入性和吸引力,影响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向城市覆盖和延伸,城市留不住人的问题仍然是当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2)旅游与产业发展脱节。

一是与金融产业脱节。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江北城是全新打造的金融集聚区,并配套建设了十大文化工程的两大工程,但由于公共空间不足,旅游配套设施和功能严重不足,难以形成区域性和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二是与制造业脱节。重庆是全国知名工业重镇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全市有大小工业园区30多个,汽车、摩托车产业是重庆的优势特色产业,世界最大的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电子终端产品制造基地座落在重庆,但工业旅游几乎还是空白。与物流产业脱节。重庆是西部最大的综合物流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和现代化的航运中心,同时配套有保税区,又是进口商品口岸,从旅游视角看,这些都是重庆市的独占资源,但由于旅游配套功能不足,可进入性差,难以形成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三是与农业及农村结合走偏。一方面,优良资源几乎都被旅游地产圈占,在实际开发过程,“旅游”成了噱头,干的都是住宅房地产,出发点和动机就是满足本地或周边居民消夏纳凉,难以成为面向国内高端及国际游客的吸引物。另一方面,真正用于旅游接待的农家乐,由于基本没有社会资本投入,长期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同时,由于规划长期滞后,地域建筑文化和风格逐步丧失。

(3)创新不足。

一是旅游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旅游开发建设及管理没有实现由景点景区封闭模式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二是过度依赖旅游资源开发和要素投入,没有实现由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共建共享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三是旅游业态、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2.重庆市旅游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如下挑战:

一是面临“大旅游”与“小管理”的挑战。现行管理体制及市场监管与综合性产业、综合性监管“两个综合”的大旅游不相适应,与全域拓展,全要素整合,全产业链、价值链开发的全域旅游要求不适应。二是面临本土化与区域一体化、国际化的挑战。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区域化、国际化新阶段,重庆旅游投资和消费本土化特征明显,既面临自身旅游吸引物及配套服务等有效供给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又面临周边省市旅游业强势崛起的竞争挑战。三是面临旅游消费趋势变化大与旅游业态及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的挑战。随着旅游全民化大众化的到来,旅游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与多样化、散客化与自助化、休闲化与体验化、精致化与高端化,对旅游产品和业态、营销模式、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粗放开发和经营面临挑战。四是面临市民素质提升的挑战。

四、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思路及对策

谋划重庆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必须把握世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精致化、品牌化的大趋势,顺应国际国内游客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精致化与高端化的要求,增强大旅游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进全要素开发,加快旅游经济由封闭向开放、由观光向复合、由粗放向集约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国际功能及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增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基础、有利条件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除了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加快旅游开放与合作之外,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中之重,是着力建设三大目的地体系、着力培育七大旅游品牌,加快相关制度创新。

1.加快建设三大目的地体系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重庆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特色突出、功能互?a、联动发展的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三大旅游目的地。

(1)建设国际大都市旅游目的地。以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为载体,推进旅游资源和要素依城、依景、依通道聚集和整合,形成“主城集聚、近郊依城、远郊靠景、交通串点”,轴、带、圈层网络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都市功能核心区重点提升高端旅游要素聚集功能,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和美丽山水风貌展示,发展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购物美食、文化娱乐等都市旅游,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和辐射周边区域;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以“五方十泉”温泉旅游为引领,乡村民俗及生态体验并重的短程休闲度假旅游,打造环城休闲游憩带;城市发展新区推进旅游要素依景聚集,依托世界遗产地,重点发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旅游,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形成联动发展格局;加强与四川、贵州、云南旅游等地协作,共建中国西部旅游增长极。把大都市区建设成为重庆市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平台。

(2)建设大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目的地。依托长江雄奇的自然山川、丰富的历史积淀、深厚的生态底蕴,突出“高峡出平湖”的建设奇迹和景观特色。按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围绕生态产业化,加快沿江精品景区扩容和提档升级,推进两侧腹地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构建“一干多支”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三峡旅游品质和国际化水平。重点发展峡谷观光、文化体验、生态度假旅游。推进区域旅游协作,与湖北共建长江三峡旅游经济带,与四川、陕西共建秦巴山旅游区。把长江三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大三峡旅游目的地。

(3)建设大武陵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落实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主体功能,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以及大武陵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神奇武陵风光,隽秀乌江画廊”等自然生态和“土家族苗族风情、淳朴古镇边乡”等本土民俗文化,加快大仙女山、乌江画廊、武陵仙乡、世外桃源、黄水林海、边城古镇主题旅游区开发,构建“以点带片,集聚集约”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山地度假、民俗体验、养生养老旅游,与湖南、湖北、贵州共建大武陵山旅游圈。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成为自然生态与民族风情相融合的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

2.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

立足重庆山水都市、长江三峡、世界遗产、红岩联线等优势特色旅游资源,按照精致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重庆市要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

(1)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推进三峡库区沿岸景区提档升级,加快两侧腹地资源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扩大景区容量、拓展旅游功能。充分挖掘长江三峡历史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演艺、体验等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三国历史文化、名山民俗文化和库区移民文化三大文化旅游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全面提升长江三峡邮轮旅游品质,积极争取在重庆设立“中国内河邮轮旅游试验区”,把重庆保税购物和离境退税试点政策延伸到三峡邮轮,建设邮轮旅游度假目的地,推进三峡邮轮对沿江景区、旅游城镇及两侧腹地重点景区全覆盖,形成长江三峡东西贯通、两侧延伸、邮轮串联的旅游发展格局,推进长江三峡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功能转变,推进三峡旅游由过境式快游,向腹地游、深度游转变,推动三峡旅游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加强与长江中下游邮轮旅游合作,推动江海联程旅游,共同打造世界级江海联动的邮轮旅游精品。

(2)建设世界美丽山水之都。推进主城山水都市风貌建设,切实保护好山际线、水际线和城市轮廓线,保护好两江四岸生态资源、城市景观眺望点及视线通廊,展示主城山水格局,突出“江城”、“山城”风貌特色。加强巴渝、明清、开埠、抗战陪都、西南大区传统风貌区保护,推进历史遗存融入城市开敞空间,传承城市建筑文脉,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规划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组团公园、社区公园及慢行、骑行系统,拓展城市生态、文化、游乐等公共游憩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未来旅游人口规模,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灯饰工程建设,提升两江游品质,开发新的观景线路,打造“山城夜景”品牌,增强美丽山水都市全天候观景功能。把重庆主城打造成为山水城和谐共生、独具魅力的世界知名美丽山水大都市。

(3)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深度挖掘和整理人文资源,打造以世界文化遗产、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传统风貌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系列,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植入式景区娱乐模式,支持更多的文化业态进入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把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及休闲空间,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向旅游名镇及传统风貌街区向旅游景区景点转型,强化文化记忆,营造文化氛围,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把重庆市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4)建设世界温泉之都。推进健康养生与休闲度假相结合,拓展温泉景区休闲度假、会议、康体、养生等功能,延长温泉旅游产业链;推进温泉泡浴保健养生与中医药、佛教、道教、茶道等传统养生文化及SPA、瑜伽等外来文化相融合,丰富产品和服务业态,探索温泉疗养纳入医保相关政策,加快相关制度创新,做强五方十泉、做优一圈百泉,做响做亮“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把重庆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城市。

(5)建设国际商务会展与购物之都。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及开放型经济体系为契机,以中央商务区、城市商圈、商品进口口岸、??展场馆等为载体,加快建设国际“商务之都”,发展商务旅游,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城市”,发展会展旅游,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免税购物中心,打造中国西部国际购物天堂,把重庆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商务会展与消费城市。

(6)建设国际休闲度假之都。依托山水森林生态特色旅游资源,加快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拓展观光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功能;托世界自然遗产、高山森林及峡谷等资源,打造山地森林型休闲旅游度假区;依托长江干流、嘉陵江、乌江及众多支流、众多湖泊资源,打造江湖型休闲旅游度假区;引入品牌企业,打造主题休闲旅游度假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县城市山水资源,创建一批休闲度假示范城市,把重庆市建成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之都。

(7)建设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推进乡村旅游与景区融合,与小城镇、新农村、整村、片区及高山生态移民扶贫、特色农业基地及园区建设结合;加强规划引领,推进聚集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推进品牌建设,做大做响以“巴渝人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模式、产品及业态、市场营销及相关政策创新,推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转变,推动传统“农家乐”向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转型。建设一批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

3.加快制度和政策创新

(1)建立和完善大旅游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旅游综合产业、综合市场监管的要求,增强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按照发展大旅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综合协调机制,落实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2)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各级财政对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用于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重庆旅游发展,对符合融资授信的旅游企业和重点旅游项目实施贷款优惠,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支持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采取组合担保、互动联保等方式实现融资。支持旅游企业采取项目特许权、经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发展资金,支持旅游企业贴息贷款,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依托文化旅游展示交易平台,开展旅游资源交易和旅游投融资服务。继续推进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改造。支持采用PPP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万津津 等,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