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设计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05 15:5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教学模式 技工院校 课堂活动

技工院校是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教育相比,技校教育存在特殊性,主要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技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应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更新德育教学方式,以便在提升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品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时期技校德育课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技校偏重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以开展专业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德育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技校领导意识到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因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师生缺乏互动

古人云:“尊其师,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德育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师缺乏教学探究意识,德育课堂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模式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较差,课堂师生互动难度进一步加大,德育教学缺乏实效性。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增加了德育课程活动开展难度。

(二)教学内容较为片面,实用性不强

技校德育课程使用的是固定的教材,但这一类教材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学生,没有根据技校实际情况来编制教学内容,教材的实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前技工院校德育课普遍存在偏离实际现象,不能紧密联系生活,没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忽略学生内在的道德与情感需求。很多技校教师角色意识还没有转变,延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热情,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学生方面来说,技校学生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未能正确理解德育课的重要性,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技校德育课实用性教W模式的途径

构建技校德育课实用性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德育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构建实用性德育课程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德育课实用性

德育课程应作为技校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首先教师应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角度出发,创新德育教学方式,重视德育课堂的实用性。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定期为学生播放社会中的好人好事,弘扬正义,彰显社会的正能量。如近期的“神州十一号发射成功事件”“山东医护人员事件”等,让学生通过身边事受到教育和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工作责任意识。

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教学情境”“361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1],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富有感染力的德育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分享朋辈的想法,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技校学生而言,德育课程是较为熟悉的,但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德育活动,认为是教师“讲道理”的课程。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将实用的道理融于活动中,如《德育》第二册“信用卡”,以教材“活动天地”为话题,由学生讲述使用信用卡出现的现实问题,教师适时予以点评,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获取德育知识,升华自身的素养。

(二)整合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加强理论实践联系

整合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学校在确定教材前,应深入了解学生专业课程、认知特点、兴趣爱好[2],为学生选择实用性强的教材。同时,教师也应创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丰富学生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将技校建校以来成功的校友事迹引入课堂,如82届电气专业毕业生林克清,以在校学到的知识为实干的基础,刻苦钻研,敢打敢拼,现已成为深圳维思集团董事长。以此为契机,与学生一起探究成功人士具备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及时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用德育课提升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联系。根据国内外最新德育教学动态,增加学生心理健康的德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教师应立足于学生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与普通高校德育教育相比,技校应更加突出德育活动的实用性,教师应借助虚拟工厂的软件,培养学生忠于职守的精神,强化学生工作责任意识,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德育教育有机统一,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三)增强德育课程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

师生互动是提升德育课程实用性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增强师生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参与到德育课程的学习中来,降低德育活动的开展难度。首先,教师应转变课堂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师生互动;其次,在进行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及时为学生解答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最后,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四)丰富德育课程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构建实用性强的德育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不仅仅依靠课堂45分。教师必须丰富课后实践活动,多让学生参与社会与职业相关的德育活动,延伸德育课程教学的外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德育》第一册“拒绝沉迷网络世界”,就可开展“告别网络游戏”的实践活动。技校学生年龄偏小,部分男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可以通过参与校内社团组织、校外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寻找其他有益的娱乐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五)落实德育课程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德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使学生感受教师的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如部分技校学生自制力较差,教师应通过表扬的方式,如“你今天上课回答问题都对了,一定要继续保持!”“你今天听讲很认真!”等。教师可使用动态评价机制,结合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表现,多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多维度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意识。对课堂个别淘气的学生,教师需在课后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并用自身行为感化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构建实用性德育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实用性强的德育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式与手段,采用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坚持活动体验教学模式。坚持活动式体验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现,选择恰当的德育教学活动。如“面向成功的职业规划”,教师可以先模拟上班场景,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工作任务。大约持续工作一周后,再让学生分享工作体会,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其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受到生活环境、专业操作能力、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对于德育活动的理解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结合学生不同的想法,加入投其所好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必须尊重学生独特想法,在价值观念正确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大胆活动,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校德育课程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用性强的德育活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为祖国培养工匠大师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任宾.浅谈如何上好新形势下的技校德育课[J].价值工程,2011,30(6):298-298.

第2篇

关键词:微课;德育;职校;应用效果

经济新形势下,“互联网+”时代强势来临,新媒体、新技术冲击着人们的认知。这种背景下,利用高新技术开展移动式教学微课,逐步吸引了诸多学校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创新。本文主要以职校为例,通过分析微课的特点,探索微课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微课的涵义与基本特点

(一)微课的涵义

微课最早起源于2010年,属于佛山教育局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全国推广后,迅速掀起了微课热潮。所谓微课,就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全程录制教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过程。微课,不单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微视频,还涉及与微视频有关的课件、练习题、教学反思与教学反馈等诸多方面。

(二)微课的基本特点

1.内容精练微课主要针对某个重点知识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展示。教学目标单纯,主题突出,因而内容十分精练。2.时间简短微课教学,大多在10分钟以内,7~8分钟居多。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够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开展学习,极大提升学习效果。3.形式多样鉴于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不同,微课可采取讲授、演示、答疑、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十分灵活。4.使用方便微课所占容量较小,平板电脑、智能手机、MP4等均可播放,也可以在线观看。不管是学校还是家中,均可方便快捷地进行学习。

二、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职校德育教学中,有很多课程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形式。这里,以中职德育课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的第一个框题《认清违法危害》为例,讲述微课的应用。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微课录制,一般分5个步骤。1.结合“违法危害”精选微课主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主题是微课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认清违法危害》一节的教学内容,在分析比较各种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将违法后果与危害作为突破点,进行微课研发。2.起草微课视频解说词结合主题,设计微课教学,撰写相关视频解说词。解说词中,不仅包括对违法危害的阐述和展示,还包括微课的主要构成部分、教学时长、教学环节简析等。3.精选微课制作的资源在制作《认清违法危害》的微课前,需要先行收集与课程有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丰富微课内容,形象展示各种违法事件的危害性。4.按计划录制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可以分为视频拍摄与屏幕录像两种不同形式,一般需要使用高清摄像机、DV、智能手机等设备。具体制作时,可整合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设备的优势,制作高质量的视频。5.剪辑、合成微课视频微课与搞笑视频、电影拍摄的原理一样,需要录制后进行合声、合影等剪辑,增加片头、片尾、特效与文字等。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可结合课程教学进度,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新课导入、课中讲解、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例如,《认清违法危害》的微课视频,在新课导入和课后复习中有极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先为大家播放《认清违法危害》的微课视频,通过视频形象展示各种违法事件,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随后,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当然,进行违法类型分析和解剖时可以再次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从微课中找出各种违法事件的违法类型,并查找相关的法律依据。这样一来,抽象的违法类型得到了清晰展示,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当然,微课还有一个较大的用处,即课后拓展环节。第九课教学结束后,要进行教学知识点的拓展学习。这时,可通过展示《认清违法危害》的后续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与微课展示类似的违法案件、违法行为,进而加深对违法危害的认识,提升自身的警醒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从微课中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建立较深刻的认知。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展示微课魅力的有效途径。在德育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微课,能够将教师讲解与视频展示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加了教学趣味,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还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另外,除课堂集中播放外,还可以将微课发到学生邮箱,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4等进行观看,不局限观看时间和播放次数,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零碎的时间中学到更多知识。

三、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自身的狭隘性

目前,虽然微课在职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微课处于边探索、边推进的阶段,很多视频拍摄水平不高,有的仅仅是简单复制和拷贝专家授课片段,有的是将其他学校的视频“借”过来直接使用,导致微课拍摄质量不理想。

(二)德育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不理想

虽然国家鼓励各地职校广泛应用微课,但进行德育教学的教师大多出身文科,有的年龄偏大,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不熟悉,对时下流行的PPT、Photoshop、PS等软件掌握不熟练,导致他们在微课制作时,总存在图片制作不规范、剪辑合成不顺畅等问题。

(三)微课教学存在一定片面性

微课视频是对一个知识点和核心问题的讲解,涵盖的信息量较小,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课后温习中只能接受这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片面性、零碎化现象突出。另外,微课只有简短的几分钟,却吸引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导致学生对微课后的教学以及没有使用微课的课程教学兴趣不大,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够理想。

(四)德育微课网络平台建设尚不规范

微课教学刚刚兴起5年,教学普及还存在一定难度。一些偏远地区、农村等地的学校,尚未搭建规范的微课网络平台。对职校来说,目前,我国也没有建立面向职校的德育微信网络公共平台,可以共享的微课资料与微课信息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微课的应用和推广。

四、微课在职校德育教学应用中的建议

(一)全面提升德育微课质量

各职校可组建自动录播室、课例研究室、多媒体集体备课室、微课录制室等,集中开发一批德育微课,实现微课设计的质量化、系列化与单元化。集中设计的微课具有画面清晰、剪辑流畅、内容丰富等特点,可以提升微课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可节约制作成本。另外,进行微课设计时,要提前谋划演示方案,设计最佳演示办法,多方借鉴科学展示方式,以保障设计出的微课更具观看性。

(二)提升德育教师的综合信息化水平

开展德育教师信息技术专项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微课设计、视频制作、图片合成等方面的技能,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微课制作。结合院校实际,招聘一批素质高、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德育教师队伍。同时,利用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培养一批高端微课制作能手。

(三)合理规范微课教学范畴

科学设计微课内容和学习时间,这样学生能够结合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开展系统化学习。另外,注重微课内容的连贯性。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展示尽可能多的内容,让学生可以系统掌握重点知识。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可规定学生的在线学习与课下复习时间,督促他们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连贯性,深入研究微课导入与教师授课之间的关系,将微课内容与课堂授课有机结合,确保衔接流畅、互动自然。

(四)因地制宜建立德育微课网络平台

可由当地教育局带头,统一组建职校微课网络平台,上传一定内容、一定规格、一定数量的微课,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可以节约微课制作成本及时间,及时快捷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微课。有条件的职校还可自行组建德育微课网络平台,提升本校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微课在中职德育课网络教学的应用初探[J].职业教育,2015,(2):76-77,80.

[2]高成坤.刍议信息技术对中职德育教学的影响与改变[J].新课程学习,2012,(10):19-21.

[3]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5]程岚,肖贵桥,王英,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9-81,96.

[6]殷海明,叶利华.“微课”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6):50-52.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 发展性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活动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学方式不再是以讲授为主,尝试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丰富,课堂中交往互动多了,情境体验、活动探究、讨论交流已经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为了巩固这些发展优势,近两年来,我们针对“什么样的品德课才是有效的课”做了一些研究,其目的在于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使教师根据评价指标组织和改进教学,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品德课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没有厘清学科的边界,混淆了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概念,有的老师将品德课上成学科课、活动课、班会课;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目标理解有些偏差,目标的确立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假、大、空;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上,存在跟时髦、凑热闹,不讲实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收集和分析,甚至有的课堂重点还是落在“教”上,完全忽视学习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将问题研究的重心放在“立足教学过程,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育家赞可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后,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为依据,形成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依据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发展性”等理念,提出发展性目标和发展性评价技术、方法,以激励性、鼓励性评价为主要手段,关注过程、及时反馈,对教与学做出科学诊断与价值判断,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课堂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应用这一方法论思想,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小学品德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及时解决教学问题,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激励的功能,在评价的体系上采取以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为评价的对象,既重视教学的过程又关注教学的结果,较好地揭示课堂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

(一)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理念,科学实施教学策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从课标的阐释可以得出,品德学科目标在于“立德”,在于“会生活”,在于“个性发展”,品德课程综合德育课程。

1.教学理念上树立“大德育”的思想,在教育内容上整合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在教学活动上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学校办学目标和思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班集体的事件、其他学科的德育内容等都可以为学科教学所用。

2.教学目标上区别于智育课程,教学重点应围绕学生的品德和行为的内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作为行为养成、品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品德学科教学应积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寓道德教育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典型事件引入学习中。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将学生思想上错误倾向、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和生活中困惑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使用生活链接、生活回望、生活模拟等多种教育方法,提高道德教育和社会化进步的水平。

4.教学策略上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做中学”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即在学习目标与途径明确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合作和探讨,而不是照本宣科,知识的传递与复制;学生主要通过实际地多感官参与、思考与实践,以“调查”、“观察”、“研讨”、“制作”、“表达”等多种方式进行发现、感受和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立足教、学、评三个基本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评价各项指标。

课堂教学按照教学环节划分,笼统分为教学导入、学导过程、教学总结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中都包含了教、学、评三个基本的教学活动,立足教学全过程,科学准确地分析教、学、评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对于做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教的方面看,一是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师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否在“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课程改革教育的指导下,体现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观、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观;二是看教师能够设计出体系化的教学目标,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和一个年级的目标,目标间整体协调,前后左右相互衔接;三是看课堂教学活动是否灵活多样,体验探究式、合作交流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性的程度、组织调控及反馈评价能力的情况,每个学生是否有学习任务;四是看是否注重学科教学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按照内容,品德与社会课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以家人、亲人、朋友、邻里、民族之间的爱和团结,热爱生命、祖国,行为养成的品社课,可以采用故事明理法、情境感染法、讨论辨析法、角色体验法等教学方法,而社会知识较多的一些教学内容则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法、交流汇报法、媒体快餐法等教学方法;五是看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在引导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是否重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解释和表达知识,能否用知识解释同类问题,能否及时挖掘德育因素;六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辅助学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否大胆表达,学生错误是否得到允许,学生的优长是否得到赞扬;七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老师能否及时反馈评价,是否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师生、生生多向良性互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等。

2.从学的方面看,一是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况,参与的情感投入、兴趣状态、时间、空间、合作的状态,通常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1/2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2/3以上;二是看是否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释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能否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学到了那些,有什么困惑,还能在那些方面可以突破等;三是看是否会运用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勤于动手动脑,会制作调查方案、收集资料、记录学习要点、实践体验等;四是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达,表达得是否意思明确、逻辑清楚、内容丰富,观点准确让人信服;五是看课堂中主体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否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保持和谐、平等、关注的课堂关系,大家是否相互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彼此尊重、相互合作;六是看学生学习活动能否体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形成,学习活动是否紧扣小学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德、立德、促行。

3.从评的方面看,一是课堂评价应立足全体学生,关注个体的差异。教师应该肯定、赏识尊重孩子,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二是看评价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习活动,发现优点的同时指出学习态度、方法、策略方面的不足,指出改进的方向;三是看是否坚持目标参照与目标游离导向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是否在关注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达成的同时,有没有关注教学互动中的生成目标,对生成性资源是否进行评价引导,形成新的发展;四是看是否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内化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五是看教、学与评是否成为一套完整的循环体系,互相促进,评的基点是不是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学业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教学效果评价,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学生是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乐趣;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探究学习问题,乐于交流分享成绩;是否学习到了一定的社会常识知识和品德规范,学生个体知识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逐渐养成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会记录展示学习的成果;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后,能否从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和反思。

二、小学品德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随堂听课法。

随堂听课是观察教师常态课,发现教师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课堂教学情况,这种课不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没有花哨的表演,听课人和授课人都要带着平常的心态完成工作任务,听课的结果不作为评优晋级的标准,而是侧重于优化和改进教学行为,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此要做好准备:

1.听课准备。课前了解授课教师所教课程的年级、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本次听课的重点等,事前要和授课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以免加重授课教师的心理焦虑。准备好听课的记录工具。

2.课程实施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者要全方面观察课堂教学过程,注意课堂细节,对教育的细节及时记录和分析,往往这些细节的记录能够清晰地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机智,通过细节的评价,能对教师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课后简单口头调查。评价者可以快速简洁地向学生询问一些问题,例如“你今天上课举了几次手?”“老师今天讲的内容你听懂了吗?”“你喜欢这节课吗?”“你对今天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等小问题,观察课堂主体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4.课堂评价结果的反馈。一般来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评价反馈的主要方法是谈话,在评价过程中要消除授课教师的顾虑,让教师阐述自己课程的总体安排、预设与实施等,让教师先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者再根据听课记录提出这节课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对教师的优点给予肯定,用适当的方式点播教师的不足,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双方可以展开讨论,达成共识,最后提出对以后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专业记录评价法。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中小学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即对中小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是为学生在学习型社会进行终身学习奠基。这个课程目标和相应设计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技能、职业专门化程度以及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要求。因此,本研究以教师职业专门化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理论为基础,在现场听课和访谈的基础上,从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发展四个维度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共包括29个题目,各道题目内容联系紧密,前后印证,力求从不同角度展现当代教师的风貌。

本次调查选取了哈尔滨市13所学校,其中城市学校10所、乡镇学校3所;城市学校包括高中和初中学校各3所,小学校4所;乡镇学校中包括中心小学一所,完全中学一所(包含高中和初中),初中学校一所。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2份,回收率为98.7%。样本情况见表1。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知识维度

1.知识含量方面

5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是比较丰富的,另有28.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已经非常广博。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94.4%的教师都表示能够自如运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教学;在涉及相关学科领域内容时,93.6%的老师也都能按照需要为学生讲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产生思想压力时,93.1%教师都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给予疏导。可见,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含量很充足,运用起来也很自如。

2.对于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教师们选择的比例不高

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53.5%的教师选择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0%的教师认为学生要了解“知识来源及其形成过程”,61.5%的教师关注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56.1%的教师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的教师占59.5%。选择“成绩好”来体现学生学业发展的教师仅占33.1%。可见,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解的深度和具体教学中的操作性还不够。比如,学生如果不了解知识的来源和方法,他的自学和探索学习如何进行呢?在访谈中有些教师也表示,课时太紧、课程容量太大,学生的能力还存在差异,因此课堂上按照“三维目标”来设计教学不容易。

不同任职年限教师对学生学业发展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Sig.=.000*,P0.05)。任职6-10年的教师最关心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70.8%)、自学能力(66.2%)和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63.9%)。任职两年以下的教师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选择比例达62.2%,这比其他教师高出30个百分点;忽视学生学业其他方面的发展,选择比例均在30%左右。对学生独立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关注,随教师任职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强。

对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68.6%的教师关注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师占57.3%,强调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师分别为62%和66.2%,58.1%的教师认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是学生成长的表现,重视学生“合作和交往能力”的教师达到61.7%。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学生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社会协调能力的重要性,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不过,仍有近一半教师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这是不可思议的,身体健康不保,何谈发展。

(二)专业能力维度

1.教学能力

备课时,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师为74.8%,会考虑“教材”特点和“学生能力”的教师分别为68.1%和66.4%,需要依辅教学参考书的教师有39.7%。进一步通过组内分析发现,喜欢选用参考书的教师以教龄6-10年的教师居多,在这一教龄组内有51.6%的教师选用参考书;从年龄角度分析,36-40岁年龄组138名教师中,60.9%的教师选用参考书,46岁以上年龄组的39名教师中,有41%的教师选用参考书。访谈中也发现,教龄较长的教师通常会多角度、多层面地搜集教学信息,以利于教学讲解。

教学设计时,70.8%的教师都能够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74.2%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情况整合教学内容”,注意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占63.3%,但涉及“适宜的教学模式”和“相关领域知识的拓展”的选择比例下降很大,分别为58.1%和48.5%。在教学模式方面,讲述方式仍然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模式,选择的教师比例为62%;但是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师有74.5%,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符,重视学生个人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教育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框架;57.9%的教师运用结构式教学模式;进行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教师比例在50%以下,这与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特征有一定关联。

在具体教学操作过程中,80.2%的教师都能够做到“语言表达清晰、准确”,但注意“语言生动”“富有逻辑性”的教师比例下降为67.2%和64.5%,关注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合理设计板书”及“运用身体语言”的教师比例均低于60%。可见中小学教师运用的教学技能还是比较单一、不够规范,在实践中还没有做到多层面释放教育影响。

在教学监控阶段,88.2%的教师都认为,教学反思对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很大。其中,60%以上的教师都从教学任务角度进行反思:反思教学观念、教学兴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反思自己教学情绪状态的教师较少,为42.6%;城市学校与非城市学校以及各学历层次教师相比较差别不大。可见,进行教学反思已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习惯,但从反思内容来看都趋向于任务指向型,而较少溶入职业情感;还存在教师不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的问题。

2.教育能力方面

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考查体现在班级管理、学生品德教育和教育机制三方面。

75%的教师在控制班级气氛时依靠“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依靠纪律规范、榜样力量和学生自律的教师比例均在55%左右,培养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教师仅占44.1%,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角色尚未受到重视。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常采用的方法中:“上德育课”占41.9%,“组织学生活动”占56.4%,“以身示范”的教师有65%,“遇到相关情境随时进行教育”的有71.1%,“采取特殊的方法进行交流和沟通(如网络匿名课堂等)”的为37.3%。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很重视德育工作,大部分教师还通过提高自身品德与修养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是非常可贵的。不过,创新的教育方式还比较少。

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突发性事件,63.9%的教师能够根据情况将突发性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选择“忽略,让同学们将注意力转向教学”的教师比例为14.9%。在访谈中有教师谈到:对于行为异常的学生,教师短暂停止授课、同学们静静地注视他的形式通常可以帮助学生恢复克制和平静,课后交流问题,教学秩序得以保持。可见,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另外,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因,教师们的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职后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占75%,其次是“职前教育时掌握的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占67.9%,各学历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老教师的‘传帮带’”及“职后继续学习和培训”的选择比例均在52%左右,选择“教育科研”的比例为47.8%。可见,教师职前教育的收获仅仅是为教育教学打基础,并没有决定教师职后的工作水平。教育科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作用的,尽管下面的数据显示很多教师对此尚未深入钻研。

3.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

79.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幻灯机、多媒体等)的机会很多。与此相关联,82.1%的教师常常在工作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教育课题。不过,对于问卷最后一道题“自己的不足之处”,有53.4%的教师选择了“科研”一项。什么原因会影响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呢?工作太忙是主因,56.1%的教师“没有时间”进行科研活动;46.5%的教师选择“缺少经费”;40.4%的教师“缺乏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认为“对专业发展影响不大,因此兴趣不高”的教师比例仅占27.2%。看来,一线的教师从工作中就已经认识到科学研究随处都在,他们并非出于功利之心而进行教育研究,而适当降低他们的教学工作强度,并为他们补充相应知识会提高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质量。

65%的教师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如研制教具、教学软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编制教材等。在实践工作中,尝试过教育教学创新的教师为90.2%,比例很高,并且呈现出随学历提高而上升的趋势:在大专学历教师中占83.1%,本科学历教师为90.9%,硕士学历教师达到92.3%。看来,当前教师拥有较多的科研与创新机遇,不过教师的相应能力受到知识和学历的影响。

(三)专业精神维度

教师的专业精神可以从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专业职责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从择业取向看,68.4%的人表示从事教师职业是因为“喜欢做教师”,55.6%的教师认为“工作非常有意义”;选择“工资待遇较好、较稳定”和“只有做教师的就业机会”的教师比例仅为23.6%和22.1%,认为教师职业“社会声誉较高”的教师比例占39.5%。大部分教师是抱着从教的理想走上教师岗位的,尽管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声誉还不是很高,但个人的兴趣和职业的崇高意义成就了他们的教师梦。

从自身职业的认识显示,59.8%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的意义是“传承人类文化”;69.3%的教师选择了“促进年青一代的成长和发展”;62.7%的教师选择“教育兴国”;52.2%的教师认为“高尚的师德,为社会典范”;还有55.1%的教师认识到,这份职业可以“激励从教者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大部分教师认识到职业对他人、对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巨大功能,而追求自身的完善和卓越是从教者不可推却的职业责任。

对于师德的表现,76.5%的教师认为是“爱学生,爱工作”;69.8%的教师强调要“有奉献精神”;65.2%的教师指出必须“认真备课,规范教学”;62.3%的教师认为必须“全力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认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的教师为61%。可见,大家都认为做教师要在爱事业、爱“人”的基础上,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专业的工作水平和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在具体工作中的行为显示,“非常注重”自身形象、仪态庄重、言行得体的教师为66.7%,“比较注重”的为29.6%;认为“自律,以自己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榜样”是教师师德体现的比例为58.6%,这与前面的数据接近(65%的教师采取“以身示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看来,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师德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但仍有30%-40%的教师缺少师德意识,这对专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素,忽略了自身的专业精神素养,将大大降低教育工作的质量和价值。

(四)专业发展维度

就教师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20.3%的教师处于职业“适应阶段”;43.6%的教师处于“发展阶段”;29.3%的教师进入“成熟阶段”,6.8%的教师已上升至“创造阶段”。

就职业满意度而言,现在仍然“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做教师工作的人员比例为55.7%和27.5%,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积极性还是很高。工作中教师感觉满意的层面分别体现在:工作条件――44.6%;学生发展――54.2%;自己的发展机会――39.7%;同事间友好合作关系――61.8%;学校和领导的关心――49.2%;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39.4%。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校的人际氛围满意水平相对较高。但是教师的工作条件、组织关怀程度还不足,尤其是教师个人的发展空间与教师社会地位两方面的不尽如人意状态,很难对教师产生职业激励。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整理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被调查的不同学历教师的素质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05),但在平均数值上本科毕业教师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学历教师,体现出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维度的优势。(见表2)

继续运用LSD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方面不同学历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专生(p

(由于这部分问题是“否定性”提问,因此本表中数据得分越低说明教师科研创新能力越强)

总之,调查发现我们高师院校培养的本科生在科研方面体现出与其他学历教师的显著差异。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同学历教师数量差距过大,如硕士学历教师仅有13名(其中有5名教师的教龄在3年以下,即其第一学历为硕士)、中专学历教师仅有23名,样本过小导致代表性不强;而本科教师数量达到491名,又与硕士与中专学历的教师数量差距过大,较难进行对比分析。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高师院校的学生培养方案存在弊端,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落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打下坚实、丰厚的教育教学功底,除了来源于不同级别学校体现出个体素质的不同外,这些教师在工作中并没有显示出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显著差异。

四、结论

1.本次调查的问卷内容设计,以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论、终身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本依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内容的选择比例不高,都在60%-70%左右,可见教师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还不深刻,认可程度还不高。

2.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充足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在教学中如何操作的问题。如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环节的把握、教育知识的拓展、教育教学效果的控制等。

3.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讲授特长。除了掌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规范语言外,其他方面仍需提高水平。但是,教师关注学生知能差异,根据学生情况整合教育内容,运用情境教学,进行教学反思,都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可喜现象。

4.教师应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科学的学生观、师德观指导下才能选择适宜的、并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方法。

5.教师的科研、创新机遇很多,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但是真正进行科研和创新,还需要学校从工作任务、行政政策、理论资源方面提供支持条件。

6.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们对专业发展的意义、过程、方式都比较含糊。这与教师职前教育不足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