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5:5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设计的主修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在课程设置中注意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
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年代,知识总量在空前增长,递进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客观上己造成受教育的年限与知识迅速老化之间的矛盾,意味着依靠学历教育就能享用一辈子的时代己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终身教育,以不断补充新知识,更新旧知识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学会学习”是当今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而要实践这一要求,很显然仅仅采用技能型为主的专才教育是难以适应的。从我国高职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宏观视角来看,目前正处在急速发展和变革时期,特别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正面临着由过去侧重于技术、技能和传统技艺及创作经验层面上的教学,而转向以培养人的素质,重在设计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的开发,从而要求学生具有全而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充沛的发展潜力。所以将素质教育和技能化教育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其充分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这是高职院适应行业设计需要的“职业型”人才的培养的基本属性。正是由于这一缘故,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课程结构中,技能课程往往占据着很大的课时比重,造成课程设置比例的失调。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设计思路狭窄、综合能力薄弱。将素质教育融于技能化课程的方法,首先是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既有利于养成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各项任务的技能技巧,又有利于形成未来专家的职业品质;其次是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期间有目的地参与实践,交替进行课堂的系统学习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有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最后提倡设立职业方向主修专业。我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增设了许多综合类课程,如广告学、市场营销学、装饰材料与技术等,以此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其宗旨在于直接面向职业市场,有极强的应用性,与过去以单个学科来设置专业的知识本体课程结构形成鲜明对照。
二、在课程设置中注意面向市场与学科发展相互交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目前各方利益暂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教育的过度竞争,出现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了我国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在整个知识界和教育界己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
诚然,艺术设计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出现的这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市场与就业因素,同时也要注重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的有效性,以保证教学质量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要求设计师必须懂市场、懂工程、懂法规、懂经济,设计必须可行。高超的创意、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突出的执行、执业能力是实施创意、创新的保障。它们是设计人员的核心素质,必须大力训练。专业课教学应充分体现开门办学、设计与社会挂钩、课堂设计与企业的具体设计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思路。针对市场发展,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积极引进新的专业课程,并加强己有的课程建设。如加强专业基础课中的三大构成、计算机图形设计、设计概论、服装工艺、编排设计等的教学,增加理论课中的现代工艺设计史、世界设计史等课程比重,充实教学内容,逐步淘汰部分内容陈旧、不实用的课程,对绘画基础课进行变更等等。这样不但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稳步、和谐、健康地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人生态度的养成,并使其融入历史、文化与社会中。
三、课程设置中注意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设置相互融合
所谓“纵向结构”即从课程目标着眼,将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为一个自上而下的纵向课程结构关系,最终转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线”。而课程的“横向结构”,即是在一定的课程结构内,符合纵向课程结构关系的各类课程,按一定比例和相互关系进行有机的平行展开。例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编制,以及各门类课程比例的确定。现在大多高职院校技能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反之,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构成序列的严重倾斜。这种状况比较普遍,主要是长期以来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习惯上用一种纯粹的“线性”思维来编制课程,往往对教育培养目标或课程目标所表述的丰富内涵缺乏仔细推敲和深入研究,对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所提及的对人的多种能力的塑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在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中给予充分的体现。
随着近年来各院校全面推进“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工作,对以往只按照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划分的课程结构都进行了较大幅度地改革,逐渐打通了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尤其是“淡化专业、突出课程”教改主张的提出,更使得课程设置趋向多元化。由此,课程本身的价值并不因为类别的划分而有主次之别,更多的是体现在课程的搭配关系上,就是说课程的本身价值是在课程结构的整体关系中得到体现的。此外,从大的课程结构范畴概念入手,更便于充分挖掘出课程结构相互关联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能够形成一种“全方位”、“多维度”、“多视角”认识问题的思路,进而提出符合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合理性课程结构的改革策略。当然,实行“学分制”后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有着极重的功利心,选课只为升学或就业,人文素养的课程少人问津;或是由于个人经历和修养的局限,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把好奇当作兴趣,实际上对所要表现的东西连外在形式也没有掌握,更不要说其内涵了。由此可见,无论教育教学如何改革,基本的课程结构规律仍然是需要遵循的。否则出现的问题,甚至遗留的后遗症,将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在现代社会对于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文工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与艺术设计专业的良性发展无疑是非常及时而有益的补充与推进。“文工交融”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要在教育理念上大力宣扬“文工交融”,使社会、教师、学生达成一种共同的认识,共同执行。才会在整体上顾全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衡,适应艺术设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基金项目: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课题“我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 培养目标教师教育 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关键词: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
设计素描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基础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美术功底、艺术素养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从课程建设设计中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几方面优化与创新,可减少设计理论、观念以及方式上的问题,为今后课程学习打下牢固根基。设计素描课程建设重点在于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的整体设计,打造更加专业、综合素质更高的师资队伍,下面就相关问题具体探究。
1 设计素描课程定位
首先,通过设计素描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心灵受到启发,培养反应能力与思考力;其次,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转变定式思维模式,学生大脑接受信息、记忆信息、分析、理解、转化信息的能力均得到增强;另外,可使学生大脑、手、视觉与听觉同时接收信息、处理信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1]要想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使血神各项思维得到训练就要加强对设计素描课程的准确理解,明确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差异。传统素描重点在于绘画,侧重锻炼学生绘画功底,培养艺术创作力,可独立为一种艺术形式,还可以与雕塑、油画等并列存在;设计素描重点在于草图或者产品的结构、方案图,侧重实用性与效果。[2]由此,在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设计时,需要将现代美学思想与审美作为导向,建立立体-平面-空间等专业领域设计平台,增强专业课程的广泛性与基础性,将美学素养应用到教学中,掌握企业、市场真正的设计需要。
2 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2.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目标为:立足于传统素描教学,借鉴吸收国外教学与设计行业经验,打造出与行业或者自身创意相符的教学课程,即,将素描作为基础,将现代艺术与思想作为主线,对设计发展未来与可能无限延伸。结合当前实训内容,将设计素描教学目标归纳为: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形态、结构、机理以及质感、光彩等,应用素描方法传递出图像的信息,进而表现出物品潜在功能与关系,获取自然界原有物质形态与表象,[3]从中洞察出尊重自我、崇尚艺术觉悟,即,透过物质看表象,明确抽象与具象间规律与运动法则。
2.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从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可看到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创造力与观察力培养是课程目标,造型能力与造型语言规律则是课程核心。设计素描课程将“课题”贯穿在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将课程分为物态表象研究、物态解析、造型语言几个设计内容。其中,“物态表象研究模块”是从物态空间变换、结构、质感、造型几方面训练,对设计素描的创意与构思较为看重。“物态解析变形”则是以物态结构关系、画面构成关系为切入点,侧重对形式语言规律的表达。“造型语言表现研究”侧重素描语言研究与表现,立足于当代思想。
2.3 课程教学方式的设计
设计素描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手段,课内环节主要以PPT多媒体授课、课堂讨论、作品鉴赏、课程训练、现场评比、课堂总结等方式为主。课外环节以教学工作室设置多见,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素描本领的同时,在课外开展各种实验室、定期举行的小型研讨会、作品展等,将教研、科研成果汇聚其中,充分收集资料,打造自由、开放、多元的学术活动。通过课内外联动式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素描的认识与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了艺术情操。
2.4 课程实践环节设计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专业学生艺术表现手法的培养下往往忽视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市场经济中,各企业品牌活动或者产品设计说明都需要有设计师的口头描述与讲解,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必不可少。在课程中可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或者课堂讨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描述自己的创意,借机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另外,学生作业除了素描训练外,还可以让学生记录一段写生或者创造过程心得,在课堂上大声向所有同学分享交流,也是学生间、师生间互动方式。
教师介入与干预设计。在设计素描各个环节,教师干预介入法可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被遏制,还能及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需要教师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营造更充足的自我思考与创造的空间,同时,不能过分放任与松懈,对错误的思想与看法及时纠正,并不是打断学生思路、不尊重学生想法的行为,而是引导学生向更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通过委婉、正确的方法及时纠正学习错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作业讲评设计。将作业讲评分为个体与集体讲评两方面。前者是对单个学生进行的重点讲评,比如,学习吃力、理解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在于对作业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的建议。而后者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整个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在阶段性学习后将作业内容呈现至幻灯片中集中讲评,可使讲评效果提高。
教师示范设计。教师示范在课程设计中也同样重要,学生初次接触素描课程,会遇到很多入门难题,此时,教师在技法上的示范可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示范方法有很多,比如,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品,帮助学生辨识各种物体形态特征等,示范不是完全的告知与生硬的灌输,而是通过适当点播让学生自己总结深层次的规律,掌握特殊、异常形象的分辨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对造型形式与原理的掌握,灵活运用各种造型方法与技法。还可以与学生一起鉴赏名家艺术手法与风格,对名家应用的素描技法现场示范,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营造一种现场学习的氛围,感知艺术魅力与神奇,对学生感性与个性化觉悟的发掘很重要,倡导并鼓励形式与风格奇异的创作手法,遵循学生个性与想法,可以随意选择应用适合的工具与绘制方法。启发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总之,教师示范与鉴赏名家作品都是在为学生入门打基础,是提升学生艺术见解、了解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一种方法,可尽快让学生养成艺术性与创造性思维。
3 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整体教学设计方法
本次以“装饰设计与表现”课程为例,对象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对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整体教学设计方法进行探究。
3.1 课程信息与目标设计
课程名称:“装饰设计与表现”课程类型: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授课时间:大一第二学期;学分:10分;先修课程为素描;后续课程为室内设计实训。课程总体设计目标:本课程为装饰专业主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室内家装的设计与安排,具备较强的绘制与设计能力;掌握透室对室内空间绘制方法,能够快速用制图工具完成室内空间润色与点缀等。学生可对教师提供的室内设计作品进行临摹与分析,应用彩铅、针管笔、马克笔等工具,结合透视(两点或一点)制图法。快速表现出室内陈设、空间效果图。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作为素质目标。
3.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与要求
将能力训练分为基础练习(7学时)、家具与陈列表现(32学时)、素描工具使用技法(35学时)以及三维空间综合实训(57学时)几个方面。在训练期间开展一些师生活动,讲练结合,活学活用,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素描技巧。课程基本要求为:要求所有本专业学生均学习此门课程,从普通造型过渡到现代化设计思维,对物体结构与空间结构有正确认识,熟悉应用各个设计工具与软件,可独立创作出完整的作品或者临摹出大师的经典作品,感受艺术魅力,学习并领会创作时的理念,学习到各种创造与表现手法、形式等,最终提高素描表现力与创造力。课程单元实施课程教学总体方案的最小单位,本部分将其分为2学时,每个学时50分钟,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是按照教师教学活动为基础的工作方案,也可以当成教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模板,每一节课都要组织授课教师对总体教学方案有效把握,充分认识到教学内涵与作用,以团队方式学习与讲课,实现不同单元的精细化设计。单元教学方案需要将单元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来,将行为作为导向,体现教学设计的自身特色与人本化设计理念。
3.3 考核方案
本专业设计素描课程考核方案内容见下表1所示。
通过以上素描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评分,将素描基础课程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用更多学时开展实训,讲练结合,突出实训的重要性,也表现了该专业课程设计侧重实用性,以迎合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展现了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本质区别。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重视课程设计中学生艺术情操与素描技巧的培养与锻炼外,教师的艺术素养培养以及艺术远见也很重要,对学生以及课程设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艺术素养体现在审美意识、理论水平以及实践经验、教学能力上。随着我国高等院校逐年扩招,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类教师培养成为紧迫工作,我国各院校艺术类教师经验与素质落后于西方国家,为此,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有条件可组织到国外深造,领略不同国家艺术魅力,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提升艺术审美。最后,加强教学评价与考核,对学生与教师学习以及教学态度、方式、质量综合考核,建立师生间、生生间互评机制,增强考核透明性与公平性。
5 结语
本文主要对设计素描课程建设整体教学设计的定位、教学体系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设计方法、教师素质提升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与探究,表现了设计素描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艺术创造技巧。
参考文献:
[1] 马海元.“设计素描”课程在平面设计专业中的结构设计[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0):330.
游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日趋壮大,许多游戏公司相继诞生,游戏设计与开发也逐渐发展成一种特殊的专业与职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高端游戏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由于国内游戏设计与开发教学起步比较晚,相关的研究组织也并不多,游戏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课程设置正处于一个探索研究阶段。文章基于游戏产业的发展动态分析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在教学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游戏设计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51-02
一 2014年游戏产业的状况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CNG中新游戏研究(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共同推出的《201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4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496.2亿元(图1),同比增长46.4%,其中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55.7亿元,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91.8亿元,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25.2亿元,社交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3.4亿元,单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0.1亿元。。其中客户端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08.9亿元,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02.7亿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4.9亿元,社交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78亿元,单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0.5亿元。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仅仅只有十年的时间,但其产业收益增长速度是其他产业无法企及的。显然,中国游戏行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对游戏动漫方面的政策支持,例如;2007《中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正式颁布,重点中提出:积极发展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
游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日趋壮大,不少大的游戏公司相继诞生。游戏产业发挥了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游戏设计与开发也逐渐发展成一种特殊的专业与职业,为大量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机会,但高端游戏人才依然是干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状态,高端游戏设计与研发人才缺口问题突出,需求和培养之间依然差距巨大,高校的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
二 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现状
游戏人才的培养模式,早期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企业对游戏人才的培养一般都是学徒制模式.优点是实践性较强,缺点是培训人数量少,培养面窄,缺乏前瞻性。所以学院性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据调查显示,美国至今有150多所高校已经设立了很多关于游戏设计与开发的课程,例如: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等。甚至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密执安州立大学、卡内基一梅隆大学、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等等已经开设了游戏设计与开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中国游戏人才的短缺必然会限制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为了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也逐步出台了许多鼓励高校开设相关的专业,培养相应的游戏设计和开发人才的政策。例如,早在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在建设目标中提出:择优支持若干具有全国影响的高等学校,试办一批示范性软件学院。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财政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十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发展目标中表明:“发挥国内教育与培训资源优势。要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并给予适当支持。按照市场需求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动漫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利用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动漫人才……充分发挥动漫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机构和单位的积极性,开展动漫技术与人才培训”。
以上政策促进了各大高校关于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的开设,目前北京大学、中国美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广州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了游戏设计相关专业。但国内游戏设计与开发教学起步比较晚,相关的研究组织也并不多,游戏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关的课程设置正处于一个探索研究阶段。
(二)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单一,缺乏综合性。
游戏产业是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产物,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据市场的调查显示,游戏产业的人才短缺指的是具备综合专业技能的人才短缺。目前多数高校所开设的游戏设计类课程均在以软件设计或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之上附加开设的,课程目标单一,要么是偏重美术设计方向的培养,或者偏重软件技术开发方面的培养。游戏设计和开发在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方面。美国高校尤其注重这一点,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综合性上,主张软化和排除僵化的科目界限,关注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尽可能把各个学科知识融合贯穿。所以,高端游戏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综合性学科的人才培养。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游戏设计人才,学生需精通游戏设计的其中一个领域,并且熟知整个游戏制作的方方面面,这有利于促进公司团队成员之间的的沟通和协作。总之,无论从游戏艺术设计方向还是游戏技术开发方向都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切实地将专业人才培养与游戏产业需求导向结合。
2 课程内容更新缓慢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和细分以及移动终端的兴起和普及,游戏的技术手段、制作理念、设计方向等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尽管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进,由于各种因素,对全球游戏发展动态、行业发展规律的缺乏深入分析,难以形成系统的研究,不能快速抓住行业的最新动态,课程内容更新缓慢且被动。特别是在游戏开发技术的引入和人机交互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许多游戏课程依旧停留在以Flash或Virtools Dev软件为基础进行游戏开发和设计,教学内容与游戏产业发展脱节。
三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把理论知识融入案例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理论构架的精心挑选和排列,将大量理论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游戏案例当中,灵活引用学生们所熟知的游戏作品来对知识点加以演示和讲解。中国游戏的主要包括网络游戏、移动游戏、单机游戏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每种类型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延展设计,如现在非常流行的移动游戏:以《愤怒的小鸟》为例讲解box2d游戏引擎和关卡的编辑,以《神庙逃亡>为例讲解unity3D和引用手机重力感应进行人物左右的调整等等知识的技术原理。
除了引用国外的经典案例,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共同合作开发游戏案例Demo。把案例分为综合案例和专题案例,专题案例包含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将游戏主要的知识点合理地渗透到案例中,通过游戏Demo直观解释其实现原理。
(二)增强课程的综合实践性
无论是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上开设的游戏设计方向,或者是在计算机基础专业开设的游戏设计方向,在课程设计上都应该遵循游戏设计开发项目流程的主题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游戏的制作过程,熟悉游戏设计开发的原理与方法,以项目案例方式来方式在消除艺术与技术界限方,把各个游戏开发中运用到的软件技术,与游戏美术设计内容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联合体,这种方式是整合学科交叉课程比较理想的方式。
游戏设计的课程内容数量众多,但课程之间缺乏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性。每门课都有单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缺乏对游戏设计流程的整体考虑,学生在每门课中掌握的知识技能相对孤立,难以形成对游戏设计的全面认识。教学内容的交叉性,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应体现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例如把游戏设计课程的每个环节完成的作品,如游戏的策划,角色的设计,场景设计都能在综合的实践课程中,通过相关的游戏引擎,集合在一起完成一个综合实践作品,也可以开设一些以工作室为模式的课程,美国高校的游戏设计专业,在其主修课里也都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综合实践性的教学训练。
(三)结合业界态势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数字化体验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趋于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如前沿的体感交互游戏设计,微软的研发的Kinect游戏,彻底颠覆了游戏的单一操作,在不需要使用任何控制器下它,是依靠相机捕捉三维空间中玩家的运动(图2)。让游戏步入一个互动娱乐的新时代。体感交互作为一种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在游戏设计课程设置上应开设一些互动设计与游戏开发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在做游戏设计的时候能结合当前的流行的趋势。
游戏引擎是游戏的灵魂,也是游戏产业的核心技术。算机技术的发展飞速,游戏的引擎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进化着,由2D到02.5D,伪3D到3D,从简陋的点阵到数以千万计的人物和场景多边形建模,从简单的碰撞框到复杂的物理接触碰撞效果,人类越来越喜欢具有真实感和体验感的游戏。美国高校的游戏设计开发课程将一些常用并经典的游戏引擎来作为基础教学,游戏引擎的使用不仅可加强游戏美术设计的实际可操作性和训练性,最重要的是以便学生以后学习游戏市场上新的引擎技术。当然,游戏引擎应用课程应结合当前主流的游戏开发趋势,如时下主流的3D游戏引擎。所以游戏引擎应用课程的开设是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
(四)携手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项目资源,在与其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能有机结合,培养出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市凯昌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3D游戏引擎公共支撑项目平台项目的经验,为本校游戏设计和开发的相关课程的改革开辟了新路径。此项目主要目标是推动3D游戏引擎公共支撑平台在游戏企业游戏开发制作和高等院校游戏人才培养的普及应用。本项目在研发的同时,阶段性成果开展各种层次(技术员、中级班、高端技术班)的培训,联合本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广州市区及国内知名大学合作,面向社会与企业的行业发展需求,建立1-2个大型示范性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通过自主研发与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游戏引擎技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速专门人才的培养、培训效力,尽快形成适应市、区动漫和游戏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输送高、中、低端游戏人才,逐渐形成结构合理技术精良的人才队伍,形成区域储备充足、企业间良性互动共享,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确保番禺动漫游戏行业持续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人力资源需求。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综合化;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39-02
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时须整体考虑、综合设计、逐步推进,其中课程体系改革无疑居于主导地位。我院近几年在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正在摸索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综合化模块课程体系,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为高职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模块化简介
(一)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也称为课程整合,或课程一体化,其思想的产生是以“通才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支柱的,同时也是“通才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但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对实用性知识的过分追求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以“通才模式”指导高等院校的课程综合化改革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课程综合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教育内容的创新。它将多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内容有机地整合,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应用性,构建融会贯通、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综合化,一些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例如礼仪、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等学科得到整合,并且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体现整体的教育观念,课程综合化是造就人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模块化
教学模块化是指将系统知识结构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各个知识点,在每个知识点与相对应能力目标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体系,即模块。每一个模块设置相对独立教学目标,即将这些知识点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明确的实用能力,而后再将每个模块的知识点之间衔接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合成完整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选取和编写上,设置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式等环节,将比较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提炼成通俗易懂的法则,使单科教材纲目清晰、重点突出。强化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实训教学,大量补充导游、前厅、客房、餐饮、行政及营销和公关等方面实例的补充和对比,增加案例分析,突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训和实例分析法的优秀,并适当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补充及合理搭建,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各科目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手段等都是有针对性的,形成了在灌输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以旅游英语课程为例,通过对内容的选取,以项目教学为指导,设置了六大教学模块,内容涵盖了基础英语、实用英语写作、沟通交流技巧、公关礼仪、旅游心理学等主要服务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紧密联系“教”与“学”。各模块均设置若干学习任务,各任务包括课堂导入、知识练习、情境模拟、能力拓展以及综合练习六个环节,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旅游专业知识的串联及模拟使得学生清晰、明确的掌握了该方面的知识,加深了对服务技能的掌握,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这有效地拓展了教学内容,并使旅游教育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以往,高校旅游课程设置是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分类设置课程的,应该是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而不是按照一个等级结构来组织各门学科,这样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诸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及完整性,从而使学生减少由于知识被人为的划分所造成的割裂与世界整体性之间的矛盾,帮助学生应对现代社会中日趋综合化的各种问题。
(一)高校传统的旅游课程体系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整体性,是由零散的内容组成的拼盘,而综合性课程体系则是融会了旅游学科发展、社会进步和学习者个性的诸多要求,使学习者接受结构化知识系统的训练,最终使自身的素质结构呈现整体性。
(二)在原来以旅游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旅游学科按照本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选择教学内容,而忽视了相邻学科之间、旅游学科与分支学科之间在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框架上的相似性问题,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基础理论会被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反复讲授的问题。这种从各自角度对同一部分内容的重复讲授,既浪费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又因为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即使同一部分内容,也是各取所需,只从各学科自身的需要去对这些完整知识进行分解,很难让学生对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旅游管理专业更主要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资格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研究为主要目的,因此,把旅游教育中的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以锻炼学生的自学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是当前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重点。
我国的旅游院校绝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各有偏重,课程设置十分混乱,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带有所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旅游特点不突出,偏于理论,缺乏应用性,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重智力培养轻理论培养的问题,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操作能力偏差,职业道德观念薄弱。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们试着对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如下改革。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趋势是与当今社会对管理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紧密相连的。现代企业和社会除了要求管理人士具有与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希望具有跨学科知识。旅游专业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专业知识领域,这种发展趋势体现在了传统和当今的复合旅游业中。
(一)校企的合作
不同于传统大学中的学术训练,高职院校更注重的是职业性质的训练。因此,学生被当成客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知道他们从该专业中想得到什么。实际上,旅游管理教育塑造和提升的是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方法,而不是教人去做某一件很具体的事,如果不能正确取舍,独立判断,总是盲目跟随潮流,那就很难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旅游管理教育的理想模式。中国旅游教育真正走上繁荣,还需要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怀,所以走双赢的企校共建模式应是明智之举。我院领导积极主动的与海燕等各大旅行社及黄家葡萄园酒庄等相关企业进行了合作,一是可使教师积极参与旅游公司的运作,从而不断地用实践来充实教学,二是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多的实践条件,三是可使实践专家和企业家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专家有理论优势,企业家有实践优势,专家和企业家共同讲学,可谓是旅游专业学生之幸。
(二)新课程体系的建立
学科式的课程体系虽然有利于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却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至于用人单位普遍感觉现在的毕业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工作能力适应性差。实际上,学科间的交叉也是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互相渗透,如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只讲理论,不讲工艺背景和应用,是很难培养学生解决烹饪工艺中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能力的。因此,在旅游课程设计上应当合并甚至取消由多门教学科目组成的显性课程形式,将教学科目分为几个学习领域,将同一学习领域的内容统一组织排列,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综合成教学模块,课程按知识领域组合形式出现,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灵活安排。
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课程结构的划分
课程划分为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两类。选修课的开展保障了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专业课包括基础知识和最新发展趋势,扩大了可供选择的知识范围。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出现了模块化教学、系统化教学,课程设置形式多样化,这样的改革能够使学生理解和初步熟悉一些主要的相关知识,学会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以及这些知识对他们个人的意义。核心课程的实施能够加强我们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的整合为每个学生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其打造了一个可供调节的知识平台。
考虑到旅游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目前旅游教育的现状,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八门课程较为合适,出了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之外,还应包括以下三大模块:一是旅游需求模块——旅游心理学;二是旅游过程管理模块——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三是旅游企业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管理等。除此之外,在选修课中也设置了一些旅游相关课程作为对专业课程的支撑,比如旅游文化学,人文地理、语言交际艺术、日语入门、中西方文化差异、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二)课程内容及形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教育强调实用性,我国的旅游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开设不同形式的联合课程或综合科目课程,发展各科目之间的联合,综合贯通各学科知识。一是开设大型综合课,二是开设系列小型独立课,三是开设以学生主修专业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跨学科课程,四是开设研究报告课,主要请学科专家向学生做该学科独特的而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专题报告,五是开设专题活动课程。
(三)教研组的重组及教材的建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学校的教师文理分家,以系、室建制把从事同一学科科研、教学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造成了单科独居的局面,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跨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计,各科教师各司其职,只关注本学科内部体系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额提高,极少估计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相互交叉、衔接和沟通,忽视学科之间综合作用的发挥,因此要推进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就必须淡化学科本位意识,重视对学生开展综合教育。我院人文管理系按专业划分了旅游管理专业教研室,该教研室包括了旅游专业(如旅游学、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等)任课教师,和公共课程(普通话、大学英语、法律基础等)专职教师。虽然当前我院的旅游专业已经将不同类别的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内容进行重组,但实际效果并不大,因为并未对原有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只是对不同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的简单加减,这样的课程体系的改革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我们不能只注重本学科精益求精,对跨学科问题要多多关心和了解,这样知识才能更新,因此必须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多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的会议、理论和实践研讨会、挂职实习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才能保障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形势发展的需要,选用教材必须具有超前性,因此我们大力鼓舞教师编写具有广泛性、科学性、先进性和代表性的教材,这是推动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国生.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经济与管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