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5:5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社会属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管理学 研究范式 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
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关键词 归属感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On Belonging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YAN Feiho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Professional belonging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future work and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factors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sense of belonging,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eliminary inquiry, thus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community.
Key words belonging;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专业归属感是一种稳定的情感,它是指学生所感受到的被所属专业所接受、尊重的心理体验,它使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产生认同,并且愿意承担作为该专业学生的各项责任和义务。良好的专业归属感是大学生取得成就的前提,也是增强专业凝聚力的基础。
教育经济与管理(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作为一门新兴专业,是1997年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并列的二级学科合并而成的。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不明确,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权益从制度上得不到保证,学术上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使从事这门专业学习的硕士研究生无法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
1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1.1 本专业的发展情况
本专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是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硬件设施,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地位、师资配备、 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这些客观因素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归属感。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师教学、就业情形等情况的种种不满意,可能导致该专业学生采取消极的专业学习态度,研究生的生活成了地道的“混文凭”,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归属感水平偏低。 同时,学生的主观惰性给自己不好好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找到了借口,从根本上影响学生自己的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培养,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课程作业和任务,对导师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从而导致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注意力转移。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地位、课程设置、 师资配备、 教育教学、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其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发展。
1.2 本专业的学习氛围
本专业的学习氛围,主要是影响硕士研究生投入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一种软实力,主要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的氛围、 学校的学习氛围以及本专业和宿舍的学习氛围等。本专业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同门之间和同宿舍之间的学习氛围,对硕士研究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归属感有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浓厚的专业学习气氛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归属感的养成起到了外在的作用。
1.3 学生自身的情况
如果说本专业的学习氛围是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外在因素,那么学生自身的情况就属于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毋庸置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最初读研的原因及其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具体来看,那些盲目考研,在大学期间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专业生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往往专业归属感的水平偏低。 他们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习产生不了很大的兴趣,很难潜心科研,也不会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分析实践中的教育问题,也就很难形成比较高的专业归属感。相反,那些对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状态不满足,想要继续钻研,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学生,在读研初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迅速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即使在学校设施相对薄弱的条件下,也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实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结合老师的讲解,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的学生往往专业归属感的水平较高。
2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建构策略
2.1 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步伐
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根本途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不成熟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学科归属混乱、发展路径不明确、学科独立性不够等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见仁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归属不必制定一个明确的答案,各门学科可以按照自己的体系去发展,从而最终推动这门学科的繁荣。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偏重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忽视学科的自身建设,通过行政途径将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拼合组装在一起的专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学科间的自由交汇自然地生长出来的学科。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明确教育经济与管理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或专业,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归属感。
2.2 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其培养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为此应做到:首先,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前者需要有能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相关课程,而后者的课程要关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其次,走出教育学院(系)传统课程体系的套路,合理调整教育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的比例,增大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学科以及相关课程的比重,提高该专业的授课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再次,增大选修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到其它院(系),尤其是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选择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此外,还应该开展形式丰富的学术讲座,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的方向。
2.3 营造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习氛围
要形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较高的专业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加强与其他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沟通与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优劣势,更好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从而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再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育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
2.4 明确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者卜树春指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应适度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实行学术型和应用型分流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对于即将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学生,应当在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整体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可以作为科研人员的储备人员来培养。通过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加强科研能力来实施教育。
参考文献
[1]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 高静.论规模化培养背景下研究生群体归属感培养[J].高教论坛,2011(2).
[3] 范先佐.要成为真正的独立的交叉学科――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8).
[4] 杨天平.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设置的几点不同看法[J].教育与经济,2002(3).
[5] 王梅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 郭欣,任增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7] 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8] 周仲高.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设置的合理性辩护[J].教育与经济,2003(2).
[9] 董克用.关于经济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在当今组织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已成为组织赢得竞争的核心资源,胜任特征的概念也已经广泛运用到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中。古罗马时代,人们就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CompetencyProfiling)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国务院在选拔外交官的过程中邀请哈佛大学McClelland博士设计出一种能有效预测实际工作业绩人员的选拔方法。McClelland博士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提出,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一些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因素(如智商),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由此,胜任特征的研究和发展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学府的一类特殊的学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职能。教师资源作为高校中最重要的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近现代管理理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学科,在政府、企业等各类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价值,其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变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管理类课程教师不但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某些学科特殊的素养。除此,不能忽视了研究型大学社会职能传导到教师身上要求教师应体现的素质。
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胜任力研究方法在全球的广泛研究中已获得了大量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企业组织的领导胜任力进行,而在国内教育领域,有关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实证研究还相对有限。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欲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思想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初步探索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应该具备的胜任特征,对实践中的高校绩效考评、教师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过程与模型设计
1.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
1.1研究目标
(1)检验由理论推演的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模型
(2)在理论推演和实证研究结合的基础上构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模型》
1.2研究假设
在探索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的胜任特征时,我们考虑了三点因素:(1)研究型大学社会职能对教师的要求;(2)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3)管理类课程本身的特点。结合这三点,才能更有效地探究本文欲研究的胜任特征结构维度和内涵。据此,我们结合徐建平博士等人对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理论推演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的胜任力
2.测量工具
2.1开放式调查问卷
对管理学院的高层领导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让他们对“您认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特征?(请您尽可能考虑到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对老师的要求,以及管理类课程需要老师具备的素质,请从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描述,越详细越好)”这一问题自由作答。
2.2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词汇问卷
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进行胜任力词汇的收集。此词汇问卷,是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的分析,结合徐建平博士的《胜任力检核表》,并融合笔者对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特征的理论推演结论编制而成。实验中,由被试从问卷中的66项胜任力词汇中选出10到15项其认为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最重要的胜任力词汇。
2.3运用上述问卷进行调查,对理论部分的模型进行检验
在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从全院3个系61名教师中抽取不同职称的20名教师,发放问卷共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100%。
3.统计结果分析
我们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从两个维度进行数据处理:
(1)描述统计:计算样本在专业、职称、性别的分布。
(2)频次分析:计算有关变量出现的频数并排序。
3.1样本描述
1)北师大管理学院各系教师人数和各样本数与全院教师人数百分比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包括信息管理系、系统科学系与公共管理系三个大系,共有教师61名。各系教师的数量不尽相同。其中,公共管理系教师最多,占全院的52.4%,信息管理系最少,仅占21.3%。为了充分吸纳不同系的教师对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看法,我们在选取样本时,采取了分层抽样法:即按照各系教师在全院的比例抽取相应数量的样本。
3.2胜任力词汇频次统计结果问卷的20名被试为教授管理类课程的教师或是主管教学的院领导,笔者由此认定他们为专家小组。他们选择同一胜任力词汇次数的多少反映了该胜任力词汇的重要性。由统计软件得出,66项胜任力词汇中有20项词汇被选的次数大于等于5,最多的高达14,可见专家对该20项的认同一致性较高。这20项胜任力词汇按被选次数由高到低依次是:国际思维,钻研精神,团队协作,专业知识,责任心,理解能力,沟通技能,注重理论应用,分析性思维,信息收集,创造性,明确的发展目标,个人影响力,解释信息的能力,技术专长,自信,推理能力,灵活性,培养下属和敏感性。
三、结论
由数据分析看出,实证研究的结果与理论推演不谋而合。由问卷调查得到的最重要的20项胜任力项目全都涵盖在理论的23项胜任力项目里,与之相比,只是缺少主动性、说服能力和记忆力3个胜任力项目。可见,实证研究很好的支持了理论推演的结论。
知识技能中的专业知识技能既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也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教育知识技能。从研究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特点来看,教师应该有关注社会问题、致力于探究解决方案的意识,承担一定的研究、服务的责任。而管理类学科更是对教师掌握前沿的管理理论,并运用学科工具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要求。
成就特征包括自信心、创造力、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钻研精神等。按照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对渴望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的客观需要的一种主观状态。1研究型大学管理类课程教师在具有这种成就需要的同时,更加强调钻研精神、创造力、信息收集能力和团队协作几个部分,这是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科研素质和管理学科对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的体现。
师德特征包括了责任心和培养下属。这个维度主要强调了研究型大学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所承担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小微企业 融资模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取得一定的进步及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要求,小微企业的工作重心逐步向融资模式创新化转变。其中,小微企业,由我国郎咸平教授提出,指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式企业、微型企业及小型企业的统称。同时,从税收角度来看,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小微企业的标准,主要包括:(1)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低于3000万元,其他企业低于1000万元[1]。(2)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低于100人,其他企业低于80人。(3)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额低于30万。
一、大数据时代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现存问题
(一)融资手段落后,融资方法单一
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1)内源融资;指企业营业积累资金、风险投资资金、借贷资金及自主资金等来源。(2)外援融资;即:间接融资,指以信用社及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办理中长期及短期贷款的融资过程;直接融资,指以债券及股票等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利用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方式的融资过程。其中,小微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统一[2]。一般情况下,业主极少采取直接融资方式,以商业银行贷款、借贷资金及利润积累为主要融资途径。同时,受企业规模的限制,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资产抵押物,融资时效性强,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具有“频、急、小及短”的特点[3]。值得注意的是,受贷款成本及风险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率低,造成小微企业的融资手段落后,融资方法单一。
(二)融资效率低下,融资成本高昂
从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受企业规模的限制,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信息统计流程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不仅加大社会对于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管理难度,还阻碍小微企业正常获取资金支持。同时,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普遍习惯现金交易,缺少银行流水及月度财务报表记录,造成商业银行无法完成信用审核及评级。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持续经营的时间段,停业及破产率高,商业银行考虑以上风险因素,提高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再加上担保费、公证费、评估费及登记费等,加剧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造成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向分流,逐步向民间借贷靠拢[4]。其中,民间肩带,交易及信息成本低廉,融资方式繁多,融资手续简单,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少部分小微企业,以民间借贷为主要资金来源,但是,高额的利息,不仅增加小微企业的负担,还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
(三)现有的融资体系不健全
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融资情况来看,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及所有制的重视程度不足,融资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小微企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国企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属性相同,普遍倾向于国有企业发放贷款。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发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坏账,均得到政府隐性帮助。小微企业,多指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一旦贷款存在坏账,其抵押资产转为国有资产,核销手续复杂,核销流程繁琐,甚至,经办人可能承担相应的借贷责任,造成绝大多数的大型商业银行减少小微企业的资金投放[5]。同时,受小微企业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率低,阻碍小微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措施
(一)大数据融资模式
大数据金融,指以非结构化数据为基础,以计算机互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化方式为依托,完成专业化的数据分析及挖掘,同时,与传统金融服务相融合,创新性开展融资的工作统称,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小额贷款。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大数据融资模式,不以企业资产负债及还款能力为标准,完成放款,而以企业行为数据为标准,准确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完成放款,其具体流程,主要包括:(1)小微企业提出贷款申请,标明借贷金额,确认还款期限,贷款平台利用网络数据模型,了解企业的信用信息,作出信用评估,确定企业的信用额度;(2)实施监测小微企业的现今流向及交易状况,降低借贷风险;(3)利用互联网,实时监测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评估其履约有效性。
(二)点对点信贷融资模式
点对点信贷,又称P2P网络信贷,俗称“人人贷”,指企业或个人,利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完成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再以P2P网络信贷平台为中介,借款人公开借放标准,投资人完成竞标,属于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例如:拍拍贷,不仅明显减少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度,还有利于小微企业自行选择贷款利率,减少融资成本,帮助借贷双方分摊金融风险。
(三)众筹平台融资模式
众筹,指项目发起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广泛的特点,以公众力量,集中公众资金,为个人或小微企业,完成项目资金援助的融资模式。相较于常规融资方法,众筹的特点为:大量及小额,融资基础低,不再以传统商业价值为核心判定标准。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小微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逐步成熟,为了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及质量,加快融资模式的变革,及时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备显著价值作用。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来看,受传统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仍处于粗放型阶段,现有的融资体系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融资手段落后,融资方法单一,融资效率低下,融资成本高昂,不仅加重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阻碍小微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小微企业的具体情况,转变传统理念,逐步发展大数据、“点对点”信贷及众筹平台的融资模式,增强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落实相应的金融监管流程。同时,不断增强自身技术水平,积极引进科学的融资理念,逐步转变工作重心,与现有的融资模式相结合,以便于解决在实际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摸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进一步为推进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细雄,林丁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06:144-148.
[2]田珍珍,李桂兰.“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5,06:38-40.
[3]吴腾.普惠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35-40.
[4]丁增稳,郑兴东,薛晓丽.互联网金融视阈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设计[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12-116.
[5]罗丹程,杨茗涵.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5,14:57-59.
作者简介:
王朝岗,男,1982年7月出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职称副教授,专业方向网络工程,任课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价值属性;治理模式;协作管理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分级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管理的价值属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种对地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模式之中,不但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还要规范其决策管理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偏差,并借助社会力量对其公共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以保证其政治程序与制度规定的一致性、可行性和高效性[1]。作为国家、中央政府的延伸与代表,地方政府在地方政治中的核心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改革与创新正在成为其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而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增强地方政府的核心能力、优化其治理模式,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属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缺陷,最后以协作管理为语境框架,给出了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在本文的论述中,协作管理属于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范畴,协作公共管理与传统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也就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后者以官僚制单中心治理为主,前者则具有独特的结构类型、协作机制与实践模式,以其为基础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属性解析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eason)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为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rationality)理论,指的是借助实践确认工具的用途,并借助工具为谋取利益。同时,工具理性以工具崇拜或者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要通过精确计算达到最有效的目的[2-4]。因此,工具理性更加重视效率和效益,对工具本身的价值、道德或者审美则较少关注。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场域中,工具理性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水平,对各种公共事业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经验与能力。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将公共事业视为“工具”进行“组装”和“调配”,其目的在于寻求推进公共事业发展的最佳手段和最高效率,因此,其功利性的色彩十分浓厚;而在形式上,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理性又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工具理性与精神形态的工具理性,两种形态的有机结合与合作,最终达到了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推进其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而作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另一个重要属性的“价值理性”则是人们对自身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的主动把握,其中将工具理性所“忽视”的人类社会的伦理政治、道德理想以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进行了集中全面的体现。价值理性主张通过美好的、精神层面的方法完成对真理的探求,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与进步。其主要功效便是能够回答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初衷和使命,并号召地方政府尊重人民的利益、符合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需要,以美、善的价值观对其事业进行引导[5]。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也表现出了“非自我利益”的理性(即价值理性)。在这一理性框架中,地方政府将公共事业管理活动看做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为社会公众谋取福利。从本质上讲,地方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属性是复合的和多元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是人类获得进步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后者是前者的精神支撑,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类实践工具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进步。
二、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协作机制与缺位的表现
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具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这两种属性对于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属性,在实践的过程中都不但孤立的,需要在彼此的辩证之中或者协调和统一。在当前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正在不断的优化,协作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需要进行重新审视的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还在某些层面存在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协作机制
在当前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地方政府在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还要对自身的权力进行平衡,不偏不倚。既要与中央部门进行协作,协调中央和地方利益,还要对行政干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权衡,不断的通过有效的手段规范市场和社会秩序,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6]。总体而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规范社会秩序,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是国家公权力的执行者,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具有强势地位。因此,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地方政府就承担起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并通过对自身权力的运用,为当地群众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
(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和企业体制改革对经济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地方政府也适时的转变了“身份特征”,变之前的“微观调控”为现在的“宏观指导”。这种对于自身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2.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协作机制的缺位
地方政府在实施其公共管理职能时,其目的在于有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并在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协作之中,实现社会资源非配的合理化、社会发展公平正义化、政府行为高效和规范化[7]。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有待改进,其协作机制往往处于缺位的状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
(1)在国家实行了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不但要全面的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多种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却出现了主观上的偏颇,在执行中央政策与捍卫地方利益的过程中,并未协调好中央政策与地方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扩大地方利益的同时,将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2)在部分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实践中,官本位、政府本位的思想还依然严重,而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甚至在不同部门需要进行政策协调、信息沟通时,也是难以将团队协作的观念深入其中,不同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彼此孤立,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设置了无形的压力;
(3)部分地方政府具有自利化的倾向,这些政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偏离了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居中地位和公益位置,尤其是在一些社会公众重大关切的问题上,一些地方政府不当使用自身权利,为自身谋求私利,与民争利,这与党和政府要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取切身利益的初衷截然相悖。
三、协作管理语境下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解析
为了竞争的需要和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当前社会组织在优化其行为时,大多有意无意的选择了协作管理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可以说,地方政府在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借鉴方面是相对滞后的,甚至会对其产生排斥和抵触,致使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将协作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注入到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之中,完善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优化治理效果。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1.形成对协作公共管理的正确理解
在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范畴内,协作和协作管理是具有广泛含义的词汇,无论是人际关系管理还是跨组织的协作管理以及以互联网络为背景的管理,都能够将“协作”引入其中,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和组织运行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协作管理语境下,地方政府的协作公共管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形式存在的,它与市场自发性的协作不同,使一种有意识的管理,其基本特征为纵向与横向活动的综合(融合)。比如,在斯蒂芬•戈德史密斯与威廉•D•埃格斯等学者看来,地方政府的协作公共管理为网络化的治理结构[8]。因此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协作性应该形成正确的认识,即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公共管理的地方政府应为公私联合的“第三方政府”,这一政府能够向社会公众提供整体服务,并能够借助先进技术和外部环境的力量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诉求。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机制的构建
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而言,其协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做出大量的适当的规则、规定以及标准体系。和传统的官僚体制中等级制度不同的是,协作公共管理并不需要严格的命令管理,也不需要将其建立在一个中心权威之上,更不能为此设定一个单一的组织目标并为之“奋斗”。在这种新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的过程中,要以参与者的相互依存、集体决策和整体行动为前提和重要内容,其首要要对其中的参与者、资源等进行确定,对所必须的运行环境进行创设[9]。然后,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使得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能够树立和维护其权威,并在和他人分享资源的同时,共同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当然,在这一模式中,比较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协作机制的构建要辅以建立协同工作的协议与规则,这种协议往往能够有效促进了地方政府协作行动的制度化和公共管理的区域化,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与实践
在实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协作化之时,除了要确定参与主体、使不同主体间进行通力合作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和实践,而无论是治理的效果认定还是实践的对象选择,都与公民参与直接相关,甚至可以说,公民参与是公共管理协作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此,需要在实践中注重公民参与的重要作用,不断的赋予公民参与以新的意义和内涵。这是因为,对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机制的构建,将公民置于对抗性的境地是无法增加公民参与的协作性能量的,而采取参与和协作的办法就正好相反,能够使治理的功效得到逐步的增强。当然,这一途径的最终实现还要依赖于对公民参与的深刻把握,它们是:确定公民社会中的真正参与者;明确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和参与目的;通过何种方式在何时、何地进行参与等。从这个角度讲,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要敞开途径,使公民能够真正的、自由的参与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管理的协作治理。
四、结束语
社会是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参在的,在其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多种要素参与其中,并不断的发挥作用。而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就需要对该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有序的配置。地方政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简单缩影,其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不但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会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优化和重置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对其中的职能要素进行全面的整合和协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此为视角,选择了协作管理这一语境框架,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属性和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得出了一些结论。当然,这些结论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方法、方法,效率、效果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尤其在“中国梦”和国家对政府机制进行改革双重推动下,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的、主动的转变其工作方法,社会公众对于社会发展和区域社会建设的作用正在为地方政府决策者所重视,而这正是建设高效的地方政府、构建良好公共管理机制的前提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玉亮.中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哲学思考———谈绩效评估对公共事业管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9.
[2]苏静.地方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和形象建设的推进[J].攀登(双月刊),2006,(4):49-50.
[3]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6-22.,
[4]曾维和.协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9-55.
[5]侯保疆.社会和谐语境下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解析──基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划分[J].太平洋学报,2009(11):65-75.
[6]徐晓晨.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0,(3):2-4.
[7]张利利,刘广.浅谈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J].人民论坛,2010,(1):88-90.
[8]王家合.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制度创新[J].理论探讨,2011,(6):138-141.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 财务管理
引 言
目前,学术界对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关系的研究散见于有关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论著中,具有代表性的如蒋颖在《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一文中提到“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但财务治理是制衡机制,财务管理是运行机制”;杨淑娥和金帆在《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中提到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都是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但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财务管理是一种运行机制,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此外,申书海和李连清在《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一文中较为系统地对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作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两者对接的途径;衣龙新和何武强在《财务治理、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辨析》中分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两部分对财务治理、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三者的关系作了论述。根据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蒋颖、杨淑娥和金帆、衣龙新和何武强对三者关系的阐述缺乏较强的系统性,申书海和李连清对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关系的论述虽较为系统,但没有从公司治理的高度来对其进行研究。本文拟在界定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三者内涵的基础上,从具体目标、主体、对象方面讨论三者的区别,并阐述三者的联系。
一、三者内涵的界定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经济学家科克伦(Phlip L.Cochran)和沃特克(Steven L.Wartick)提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1.谁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收益;2.谁应该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收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公司治理的问题就会出现。葛家澍教授认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就是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与制度,正确处理好股东、董事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使所有者既能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而又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同时使公司经营者(经理层)的个人利益同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能主动维护股东利益,以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阎达五和杨有红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者和工人),或者说它是法人财产制度的组织结构形态。这一制度安排或组织结构形态的内在逻辑是通过制衡来实现对管理者的约束与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相关利益者(stock holders and stake holders)的权益。杨淑娥和金帆认为公司治理是规范和处理公司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称为公司治理。张先治和袁克利对公司治理的解释是:外部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而以契约关系为基础对整个公司进行的控制。
由学者们对公司治理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定义中都涉及了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在享有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与权力相一致的责任。因此本文认为:公司治理是为规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而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制衡与激励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安排。
(二)财务治理的内涵
杨淑娥和金帆对财务治理的理解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蒋茵认为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财务制衡制度安排。申书海和李连清提出:财务治理是指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公司长远目标,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用以平衡各方财务权、责、利关系,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袁银辉和曹立星的看法是:所谓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制度安排。财务治理就是指公司的各种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利用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公司实施的控制。公司治理的最重要功能,应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相互制衡关系,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由学者们对财务治理的理解可以看出其共鸣之处在于都认为财务治理是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财权,提高公司治理模式的一种制度安排。杨淑娥和金帆强调了这种制度安排应该是动态的,申书海和李连清则认为这种制度安排不仅包括正式的,而且包括非正式的。本文认为,财务治理是指为了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通过财权在各财务利益主体间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财务目标,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财务制衡制度安排。
(三)财务管理的内涵
学术界对财务管理的理解相对一致,如荆新、王化成和刘俊彦认为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申书海和李连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而企业财务活动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以及其所体现的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本文认为,财务管理简单地讲就是对“财”和“务”的管理。“财”可以理解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务”的本义有“事务”的意思,在此可理解为围绕资金运动而开展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主要包含三大类: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营运资本管理。
二、三者之间的区别
公司治理、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在具体目标、主体和对象三方面具有差异性(见表1),具体说明如下。
(一)三者具体目标的差异性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组契约,管理者除对股东负责,还需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公司治理具体目标为处理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的委托关系问题。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将问题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进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更为科学。公司财务治理从财务的社会属性(产权契约关系)出发,通过在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财权配置,实现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财务管理从财务的数量层面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其目标在于在数量上增加股东财富,并使股东财富的增加达到最大化。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在于获取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在扣除投资资本后,剩余部分即股东财富的增加值能达到最大。
(二)三者主体的差异性
公司治理主体有股东、债权人、员工、社区及政府。从法律角度讲,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有权对公司资产进行支配和处置,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从中获取收益。债权人与企业之间属于一种契约关系,债权人通过出借资金,按期收取利息、到期收取本金,企业管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债权人能否按期受益。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债权人作为委托人有必要参与公司治理。与股东和债权人投入资金或物质成本不同,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预期将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企业角度而言,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利益双赢。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所在社区和当地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财务治理的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财务管理层和监事会。财务治理的主要内容是财权的配置问题,在公司内部,财权在所有者即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财务管理层之间进行配置。由股东代表组成的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在所有者财权方面,享有出资权、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和重大决策权。董事会享有的财权为所有者财权和经营者财权的交集。因为在股东大会闭幕期间,由董事会代为行使所有者财权,包括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重大财务决策方案等。经理层享有经营者财权,具体表现为由董事会授权进行财务决策、为董事会制定财务策略决策拟订方案等。财务管理层包括财务经理和财务管理人员,由经营者授权,具体行使日常财务活动的执行权和控制权。监事会负责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对董事、经理人员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财务管理是从财务的经济属性,即从价值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财务管理的主体就是财务活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在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的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财务管理层都是财务管理的主体。这与财务治理的主体有相同之处,看似矛盾,其实不然。财务治理是以财务的社会属性为出发点,而财务管理的视角是财务的经济属性。监事会不参与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只负责监督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日常经营活动,因此,监事会不是财务管理的主体。
(三)三者对象的差异性
公司治理关注的是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并且扩展到企业外部制度安排,因此,公司治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公司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治理包括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包括股东对董事会、监事会的治理及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股东通过选举公司董事会代其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董事会执行股东决策,监事会独立地行使对董事会、经理层的监督。外部治理是指公司外部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外部治理包括政府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产品市场监管、经理人市场监管。财务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对财权的配置,因此,财务治理的对象就是财权。所谓财权,是一种“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即“财权”=“财力”+(相应的)“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企业的财务资金或本金。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所具有的权能。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的客体可以认为是资金运动。通过将资金进行筹资、投资、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资金的价值增值,最终实现股东财富增加值最大化。
三、三者之间的联系
(一)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公司治理通过在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权、责、利来处理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权利的配置是前提,而财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因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最终都会通过资金和资产的相互交换或转移而完成并在财权上有所体现。而财务治理正是处理股东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权分配问题。通过对财权的分配,更好地处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问题,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共同构成财务二重性
从财务二重性角度来看,财务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财务治理从关系层面对财务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则从数量层面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研究。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社会属性来研究财权的配置问题,而财务管理是从财务的经济属性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二者完整地构成了财务的二重性。
(三)三者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三者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持续创造和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公司治理从公司宏观发展大局出发,通过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配置,解决各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问题,是公司价值创造和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公司治理的宏观指导作用下,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分别通过在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财权配置及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实现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及股东财富增加值最大化,是公司价值创造和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茵.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3(10):50-52.
[2] 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51-55.
[3] 申书海,李连清.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J].会计研究,2006(10):50-55.
[4] 衣龙新,何武强.财务治理、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辨析[J].财会月刊,2003(12A):46-47.
[5] 闫长乐.公司治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2-13.
[6] 葛家澍.公司治理与对外报告[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5-10.
[7]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9-14.
[8] 袁银辉,曹立星.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模式的关系[J].中国审计,2008(11):64-65.
[9] 张先治,袁克利.公司治理 财务契约与财务控制[J].会计研究,2005(11):21-25.
[10] 葛家澍.公司治理与对外报告[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4):5-10.
[11]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12] 张纯,高吟.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营业绩――基于问题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9):73-77.
[13] 高汉祥,郑济孝.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源、分流与融合[J].会计研究,2010(6):32-36.
[14] 谢志华.关于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8(12):63-68.
关键词:管理科学专业 定位分析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147-03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伴随着中国改革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虽然经历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现实中,高等院校的专业定位和同质化的现实问题突出,各种矛盾交织,自身建设和体制都急需完善。教育目的是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这值得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强调科学定位,准确把握实质,立足人才培养质量,把管理科学专业办好,办出特色。
1 目前管理科学专业定位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专业归属模糊
从本科专业申报上可以体现,后勤专业申本论证前后进行过数次,从最初的法学,到军事学及管理学,在论证时就出现专业取向不统一,在争议与分歧中不断地调整,最后定为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专业。海警脱离现役管理后,管理科学专业(海警后勤管理)又成为专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是微调还是转型,是压缩还是扩容,没有明晰的思路。
1.2 专业发展受限
为边防部队及海警部队培养的人才与传统意义的后勤专业人才有明显区别,所用专业选择性强、门类杂,掌握实践技能多,造成专业和课程系统性不强。作为一种打破后勤专业规律和体系的不规则专业,导致专业发展没有前瞻性和规范性,外部的理论发展和科学研究可借鉴性少,后勤的一些发展性成果难以为我所用,海警后勤的研究和发展脱离了军事后勤体系,不军不民,两个专业方向都靠不上,又没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何去何从,发展的空间和前景不明。
1.3 目标指向不清
如果只培养面向海警后勤的本科生,相对容易,但如果为整个公安现役部队加上海警统一培养后勤人才,难度太大。公安现役部队后勤不同于后勤,没有相对严格和统一的后勤编制体制,后勤岗位设置随意性大,没有较好的定岗定编,各个警种都不同。虽然经过调研,都提出了急需后勤人才的意向,但需要的人才素质都不尽相同,后勤专业不可能办成一个“大杂烩”专业,众口难调,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哪里,以谁为主,都有待系统论证和推敲。
2 管理科学专业及特色定位的主要依据
专业的定位和特色研究一方面要根据时展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使其具有动态性;另一方面,专业定位要有前瞻性。专业定位的动态调整周期应与技术发展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和调整周期相对一致。
2.1 以面向部队人才需求为导向
不仅部队专业,所有专业的定位首先应考虑服务主体,因为绝大部分学员毕业后要在部队工作。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后勤就应培养怎么样的人才。所以,专业定位不能照搬照抄,要切合现役部队实际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专业定位有利于服务部队现实和长远需求,就是科学的、合理的。
2.2 以适应学科专业发展为基础
每个学科类别和专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既有学科间的统一性,又有个自的差异性。如果专业定位不能体现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发展趋势,就会自我束缚,空间越来越狭窄,直至被淘汰。后勤管理专业本身应从属于军事类军事后勤范畴,现归属于管理类,势必会剥夺其军事属性,从这点上讲,后勤管理专业必须在定位上给予一些有效的弥补。
2.3 以学院学科整体布局为依托
每个学院的学科建设都有侧重、有梯次,该学院的学科建设也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布局及发展规划。管理学在该学院的学科建设中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这也直接影响着后勤管理专业的科学定位。因为,我院各个专业都担负着为现役部队和海警部队培养人才,从宏观和微观上看是“大同小异”。
2.4 以学员自身综合素质为考量
专业定位不能过低和过高,脱离学员实际能力。重点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的学员肯定有能力差别,要结合学员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从理论上讲,定位目标过高,学员能力也就越高,越符合现代化部队建设需要,但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3 管理科学专业的定位与设想
3.1 专业名称与培养目标的调整
后勤管理系现有本科专业1个,管理学门类、管理科学专业(海警后勤管理),拟把海警后勤管理方向调整为后勤管理方向。主要考虑:申办本科专业时学院处于原有领导体制模式,为了有效体现海警特色,融入学院发展大环境,将专业定为海警后勤管理方向,该学院专业属于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体系,不能纳入军事学门类,因此,定为管理学门类。学院的人才培养任务面向公安现役部队和海警部队,海警后勤管理方向过于单一和局限,如果再申报面向公安现役部队的后勤专业又面临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原有本科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重新修改专业名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体系,使之适应公安现役部队和海警部队的双重需求。培养目标拟定为:培养德、智、军、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和公安及海警业务能力,良好的部队管理和军事指挥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公安现役部队和海警部队后勤建设及执法工作需要,精通财务、军需、营房、物资、装备、交通运输等业务知识和软件操作,能够胜任大队(边检站)及支队级后勤部门工作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3.2 专业特色的凝练
专业特色是一个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明显优势,具体体现在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是专业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的特色应归结为:专业设计的功能性、专业结构的浓缩性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不是传统的大后勤专业,没有严密的专业体系和系统的专业结构,只是按照公安现役部队和海警部队的后勤岗位及需求,进行功能化的筛选和优化组合,是结构浓缩性的专业,而且培养目标指向性强,群体特殊。
3.3 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选择与搭配决定着学员知识、能力结构的培养,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目前的课程选择与搭配,过多的是及地方现有专业课程的“拼盘”式组合,实施“拿来主义”,缺乏公安现役部队及海警部队本身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保证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的同时,注重体现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强调培养学员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突出对公安现役部队和海警部队后勤岗位技术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培养,重视专项技能的培训。在课程体系上注重共同科目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既体现边、消、警及海警部队的通用技能知识,又体现后勤岗位上扎实的业务能力,充实教学内容、建立现代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多层次或多维系统的互动过程、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重视对教学实践基地的投资或建设等。
3.4 培养模式的打造
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决定了他们对部队的贡献程度,而人才培养的模式又直接决定了学员的素质和技能。要解决人才供需结构配置的错位现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应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改革的形势,探索“3+1”或“2+1+X”等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法,在教学思想观念更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课程考试改革探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和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3.5 知识能力的提升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对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起着先决和导向作用。
为适应部队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需要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让学员在不同学习阶段有所侧重,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部队后勤管理领域所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因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是适应现代教育、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培养全面人才的一种新型模式,突出培养的阶段性,注重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么,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的本科人才培养应该构建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成为摆在该专业建设和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的知识结构如下:一是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是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大部分体现在大一及大二的课程之中。包括语文、外语、数学、计算机技术、哲学、文学艺术及思想品德等,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二是军事基础知识。作为公安现役部队的军事院校,军事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如,军事战略思想、军事历史、武器装备、军事组织指挥、警务实战技能等,都必须有一定地了解和掌握,这是区别于地方院校的知识种类。三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是知识结构中的主干,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中,是学员4年学习中的核心课程,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的主要专业理论知识包括:管理基本原理、后勤业务知识、财政金融、会计、被装管理、营房管理、建筑构造、装备管理等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深浅直接体现了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的高低。四是法律法规知识。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培养的人才面向公安现役部队,公安又是具有执法职能的部门。因此,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必须体现出与公安执法相适应的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刑事诉讼、社区警务、讯问学、治安群众工作、安全防范、治安案件查处及国际法、海洋法等知识,都应有初步的了解的基本认知。
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基本问题,这都是围绕能力讲的,具体包括4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在这个基础上,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人才培养思路。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院校和部队后勤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后勤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管理科学专业(后勤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有:一是学习能力。本科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习仅仅停留在以前的靠教学传授,课后的辅导,要加强学习力的培养,要会学习、善学习,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善于挖掘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把自学作为吸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二是科研能力。科研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对于学员同样重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以探索活动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能力。学员不能沦为纯粹的“存储器”对象,在教学活动中,要多互动多交流,与教师一道进行合作式探索,利用论文写作、实践研究增强科研能力。
4 结语
在管理科学专业的构建上,不仅要注重体系建设,还要关心怎样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不能简单的成为知识吸收器。要在综合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有别于他人独特的、新颖的新技能和新成果能力。不论是社会还是部队,都需要创新型人才,因为从本质上讲,没有创新性,就谈不上是人才,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必须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从而取得突出的成绩。这也是该专业建设和科学办学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叶怀凡.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途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5-78.
关键词:会展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
会展产业与旅游产业同属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有着各自不同的产业边界,但在现实运作中却又表现出了不断融合发展的态势。两大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产业融合和产业边界
产业融合的狭义概念,是在数字融合的基础上出现的产业边界模糊化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很多学者提出了更加宽泛的理解。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品形态。产业融合的结果,使参与融合的产业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附加,进一步促进市场发育,促进融合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该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边界的变化,如植草益(2001)[1]和周振华(2003)[2]。产业属性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属性的创新,如厉无畏(2002)[5]、陈柳钦(2007)[3]和马健(2002)[4]。可见,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产业融合定义都认为产业融合的结果是产业边界的模糊、变化或消失,因此要研究产业融合首先要界定产业边界的概念。
当前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等研究的重点是企业边界问题,对产业边界的研究不多。产业边界的表现形式从理论抽象的角度讲可细化为四个方面:技术、业务、市场和运作(周振华,2003),具体来说:(1)技术边界,即每一个产业是用一种特定的技术手段及装备和与此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来生产某一种产品;(2)业务边界,即每一个产业通过不同的投入产出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其产品或服务,并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链;(3)市场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交易是在一个特定市场(包括其规模、区域等)通过不同的环节与流转方式进行,由同一或替代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关系定义;(4)运作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活动有其特定的基础平台及其配套条件。
二、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
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动态变化的过程。最初是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的分立,有各自的产业边界。此时,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要,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非常小,企业的竞争行为建立在边界清晰的特定产业范围之内。但由于社会经济状况相似性、消费者跨产业需求、多种产品联合使用的互补性、政府放松经济性规制等因素推动着会展产业与旅游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下面从技术、业务、运作、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一)技术边界的融合
产业融合的发生都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改变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使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并由于共同技术平台的建立使融合产业进入到新的市场空间。可见,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技术边界融合在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表现的并不明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通过在会展、旅游资源整合、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引发了会展和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产业格局的变革,带来产业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最终改变会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因此,技术创新使得会展业和旅游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会展和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内容,加速了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和结构优化的步伐,是会展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直接推动力。
(二)业务边界的融合
业务边界的融合包括产品融合以及产业链的融合。产品融合的机理是:一方面,会展产品中融入旅游产品要素,使旅游活动成为会展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会展活动之后的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旅游产品中包含会展产品要素,使会展活动成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旅游景区中举办音乐节、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饭店也会提供会议室和相关设备等会议产品和服务。另外,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融合形成新的产品,如商务旅游、奖励旅游。产业链融合机理是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链部分或全部地成为会展产业链的构成,随着会展经济专业化程度提高,会展活动运作中越来越需要专业的旅游运营机构。
(三)市场边界的融合
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会展、旅游产业的市场融合将为会展旅游产业的形成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市场边界融合的机理在于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会面对同一消费者,直接影响会展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市场运作。
(四)运作边界的融合
运作边界融合的机理在于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需要依托相同或相似的产业基础平台和配套条件,如目的地基础设施、气候、形象、当地居民好客程度、通用语言、可达性等等。另外,会展产业管制的放松以及旅游产业管理部门增加对会展产业管理功能也促进了运作边界的融合。
三、促进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对策措施
(一)成立统一的会展旅游产业管理机构
国外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通常由一个部门来管理。例如,美国在州、县、市很多层面都建立会议观光局(CVB),其在会展和旅游中的主要作用是:目的地营销,建立并推广适于会展旅游的良好目的地形象,为会议组织者提供目的地产品信息,代表目的地从事会议和展览促销,组织促销活动,以及提供会展方面的相关服务。我国可尝试将会展管理设置在旅游部门之下,建立一个以旅游部门为主管,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专业会展旅游机构,对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北京旅游委下设北京会议观光局(BCVB)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二)为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促进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可以考虑优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推动会展管理制度改革,变审批制为登记制,从制度上消除产业融合的障碍。其次,制定科学的税收政策,促进旅游产业对会展产业的反哺。如美国很多城市都对饭店征收床头税,主要用于资助会议观光局、会展场馆。再次,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形成会展和旅游产业集群,促进会展和旅游产业融合。会展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呈集群化,地方政府应摈弃地方主义观念,互相配合促进跨区域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推动成立大型会展旅游集团
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体,着力培养有竞争力的大型会展旅游集团,充分发挥大型会展旅游集团在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将通过混合兼并、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技术和市场开发方面共担风险。各种形式的兼并、重组给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带来了不稳定性,企业要重新设计适应产业融合的战略和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当鼓励有实力的会展公司或旅游企业以股份合作,或以品牌联合,或建立关系,与境内外的一些知名会展品牌和旅游品牌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集团或旅游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升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实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如成都会展旅游集团、深圳世纪风行会展旅游集团公司等。
(四)大力发展会展旅游教育,消除产业融合的人才瓶颈
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在会展、旅游教育中,要以大会展、大旅游的思维,以产业融合的方式去理解会展业和旅游业发展空间,培养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人才,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要,消除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人才瓶颈。因此,要根据产业动态对会展和旅游教育体系进行调整,既要培养提供行业基础服务的技能型人才,还要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2]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3]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4]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战略性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036-04
[基金项目]200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批准号:07CGGL037YBX)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朱芝洲,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浙江衢州324000)
俞位增,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剐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浙江宁波315012)
蔡文兰,衢州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会计理论。(浙江衢州324000)
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激励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实难题。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无论是在体系的完整性方面,还是在手段的科学性方面,都离市场竞争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
(一)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并没有完全解决。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新趋势,这也是我国企业今后长远发展的方向。
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的基础制度。从马克思经济理论到西方经济学说,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把产权制度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并充分肯定了它对分配制度在内的其他经济制度基础的决定作用。产权制度所具有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等基本功能都会带来相应的收入分配效应。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点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生产经营方式改革,以及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无一不是产权制度的变革。我国国企改革进行了30年,国企改革经历的各个阶段(从放权让利、利改税到承包制等经营机制转换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采取的各种松绑、放权、让利、搞活等办法,其实都是在寻求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试图通过给予各方面各种各样的激励来调动个人、企业、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来调整分配关系,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尚未建立,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四大产权制度尚未落实,激励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并没有真正解决。
目前,尽管我国私营企业中采取公司组织形式的比例达到65%以上,但与国企的公司制改造一样,“换外衣”现象较突出,存在明显的产权缺陷和治理失效等问题,如私营企业家族制色彩依然浓厚,股权关系复杂,家族成员之间以及与外界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使得企业产权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容易被侵犯,无法明晰企业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利益和责任,使得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形成。
(二)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战略性激励”这一核心功能难以发挥。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反映了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相互依存关系。一方面把传统意义上聚焦于人员供给和需求的人力资源规划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在对内、外部环境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足,清晰地勾勒出未来人力资源愿景目标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并制定出能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可行措施以及对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监控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系统。
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尽管已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存在理解过于简单和片面的倾向,并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突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核心作用。正是由于认识以及实践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倾向,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致使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激励”这一核心功能难以发挥。
(三)激励理论与实践存在片面性。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思想强调企业是契约的联结,因此,关于激励问题的讨论重点放在了“契约”层面上,在研究经济组织(企业)的方法中,交易成本、产权、委托――理论等对企业激励的讨论,重点也放在了关于“契约”(合同)属性上,忽略了企业“生产”属性(非合同,主要是技术)及“生产”、“契约”两种属性相互关联的研究。而现代企业理论忽视对“生产”的研究,首先导致对企业组织中主体成分之一――员工研究的缺乏。从员工对企业产出价值的贡献角度看,缺乏和忽视对企业员工的研究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根本性缺陷。从完整意义上讲,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问题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生产者人力资本的激励。一方面,企业家人力资本不是也不可能是企业人力资本的全部;另一方面,企业中人力资本的更大量、更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企业中的生产者或普通职工。企业生产成果中包含了企业家的工作努力,也同样包含着一般生产者的劳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职业存在对经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普遍意义及劳动者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不应当也不允许被忽略。而现有的企业激励理论大多是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也就是在股东和企业经理之间的关系上做文章,认为只有在这两个集合中企业成员的积极性才是重要的。企业家所特有的剩余索取权制度安排,显然也只是把企业家当作了激励对象,而缺少对普通职工积极性的重视,这种理论的片面性是不言自明的。
从我国改革实践看,从“经济责任制”(1980)、“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1983)、“实行政企职责分开”(1984)、到“实行厂长负责制”(1986);从“国家对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1988)、“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打破“铁交椅铁饭碗和铁工资”、到“股份制企业试点”(1992);直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3)、“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1997)、“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2003)……,这整个一条线索理下来,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倾向: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遵循的路径是产权理论所描述的两权分离,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是解决所有者缺位。在具体操作上,着力点是在所有者(国家,具体地说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管理层(厂长经理)之间寻找矛盾冲突和协调一致的平衡点,落实到具体的地方国企改制,则是着力推动形成新的企业家主体。就方向而言,这一路径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在着力重构企业家
主体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弊端,即员工权利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在纠正所有者缺位的时候,出现了“劳动缺位”的问题。
(四)激励结构单一,激励方式缺乏多样化。说到“激励”。人们往往普遍关注的是管理学中关于激励因素、过程和机制的理论,而对经济学中关于激励的制度属性和制度安排问题很少注意和研究。
人类社会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这些要素不是无偿的,对每一种要素都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所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从党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到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到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到十六大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再到十七大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应该说,把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确立原则上升为健全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及其二者的结合问题的研究均未真正破题。
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问题衍生的消极影响
(一)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生产效率受损。著名经济学家莱本斯坦从大量的实际研究资料中发现,在很多时候企业内部并非是有效率的,即在企业中存在某种难以定义的非效率因素(莱本斯坦称之为“x非效率”)。x效率理论的中心,从根本上说,工作中的人的努力程度取决于其动机,在不能直接控制他们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要想使他们采取有利于企业的极大化行为或发挥最佳的努力程度,惟一的办法是通过影响他们的动机诱导他们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努力水平。
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区别于非人力资本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罗森所说的“所有权仅限于体现它的人”。任何非人力资本包括土地的所有权都既有可能是由一个人所有,也有可能为一群人所有,还有可能不属于任何人,而劳动力则必然地属于且只属于它的载体,即单个的人。也就是说,劳动力是劳动者的不可剥夺的天然所有权。其实,对于劳动力的这种独特属性,无论是政治学家还是经济学家都有着清楚的认识。目前,由于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不足,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远未成为广普性机制,导致人力资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受到抑制。
(二)员工道德风险增加。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之所以往往成为“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与制度安排“问题”密切相关。制度激励问题的典型表现形态就是“搭便车”问题与“成本”问题。成本问题的实质是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问题,即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人)不以拥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激励问题,会导致员工道德风险的增加。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实质上是一种“队生产”方式,由于客观上存在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队生产的参与者就会产生“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动机:由于闲暇与收入一样进入个人的效用函数,所以在偷懒行为不容易被发现韵情况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会像在契约中所承诺的那样,完全将自己的努力贡献给企业,而是会通过消极怠工来追求个人效用的极大化。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怠工的实质是在劳动者无法获得收益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获取相对的福利改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员工实际上是在所获得的报酬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自己的投入,从而在心理上找回公平。至于偷懒所带来的生产率损失,则是由队生产的全体成员承担的。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也依次增加。消极怠工并不一定都是由激励问题引起的,但激励问题可以说是引起员工消极怠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人才流失加速。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如果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完善,对员工的激励充分,既有利于建立相当稳定的企业人才队伍,且有利于员工主动去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反之,则会产生“双重效应”:高素质劳动者会通过劳动力主动流动方式寻找平衡;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理论上可以通过流动的方式改变这一状况,但由于他们的劳动技能难以在许多用途之间轻易地转换,或者难以承担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或者存在着厌恶风险与偏好稳定的心态,或者因行业或部门垄断存在进入壁垒等因素。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背景下,劳动者不会轻易地流动,他们通常通过偷懒、消极怠工等方式寻找平衡。这使企业形成“好的留不住,差的出不去”(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局面。近年来,私营企业人才难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才的流失率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消极作用:一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不稳定,员工队伍整体实力大大削弱;二是巨大的流动成本,包括招聘费用、培训等重置成本,还有缺位等机会成本。根据美国管理学会的报告,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此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在管理岗位,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薪酬的200%-250%;三是恶化士气与内部协作,降低工作绩效。
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的系统思考
(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前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新趋势,这也是我国企业今后长远发展的方向。
现代企业中的“现代”一词,包括丰富的历史内容,它有一个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是指以市场经济作为调节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时代。因此,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也可以说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基本的成分。“制度”一词主要是指设立规则,以建立秩序。制度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二是指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企业制度属经济方面的范畴,它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企业制度。根据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为人们所共识的、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公司制度。具体地说,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以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和股权可转让为基本特征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三个方面: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
必然要求,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只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发生质的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成为市场活动的独立主体和接受市场调节的受体”,用人制度、报酬奖励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才会最终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是方向。基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发展趋势,我们认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特性总的来说是“战略性”的:(1)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2)在战略目标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目标管理;(3)在战略范围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4)在战略措施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系统化科学方法和人文艺术”的权变管理。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横跨人力资源管理及战略管理两个领域,它将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资源和组织能力上的支持。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即以激励为中心。因此,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五个字来表达。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若想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强化自己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建立一种真正能够培养他们的献身精神、推动他们努力工作的激励机制或制度体系。这种激励机制或制度体系必须是以“战略性”为导向的,它必须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竞争环境等因素,而且它不仅仅是指某些互不联系的单项措施,而是一系列相互支持的措施和手段构成的有机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即我们所说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体系。
(三)管理激励与制度激励的有机整合是核心。一方面,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一般所讲的各种员工激励手段大多来自于管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如人的需求结构以及人在诱因下如何受激励的过程人手等方面进行。人是一种复杂的、有七情六欲的社会动物,人的行为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的。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体,这就要求管理主体有高超的“运动人”的技能和技巧,能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人体功效学等知识和技术,有效地“支配别人去干事”,即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使之最大限度地运用其人力资源,为企业生产经营做贡献,这就是所谓管理激励。
另一方面,经济行为,即在既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整个人类行为最基本、最普遍、最具主导性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规定性和表现形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遵从其天然所有者这种经济行为属性,按照“一视(都是经济人)同仁(同样的制约约束)”的公平原则。设计和建立统一的、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制度,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贯彻实施。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绩效考评和奖酬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应该明确的是,无论是在理论归纳还是实践模式上,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的区分都只有相对的意义。在企业战略层面上和操作实务中,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都必须统一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本体系统,将之有机结合起来,并整合为完整的企业激励体系和运作机制。
(四)激励方式的权变运用是关键。传统的管理理论大都带有普遍真理的色彩,追求理论的普遍实用性和最合理原则、最优化模式。而形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管理学界的权变学说,认为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试图寻求一种普适的、万能的管理理论是徒劳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把权变理念切入激励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的核心命题。
从管理激励角度看,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动态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最迫切需要的激励方式,其效力才高,其激励强度才大。因此,在员工激励上,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激励方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灵的法宝。
[关键词]图书馆哲学;问题研究
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必然趋势,又是图书馆实践深入和理论提高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哲学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认识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这为开创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发挥其指导作用和时代价值,正确引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和应用的现实意义。
1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起步于80年代,逐步形成研究局面。正如北大教授吴慰慈发表的论文《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述评》:“图书馆哲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引起我国图书馆界的关注。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哲学的内涵进行探讨,关于什么是图书馆哲学。从目前国内发表的有关图书馆哲学的论文来看,其理论体系的框架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应致力于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相关学科和研究方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综合与分化的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当前研究的任务和方向。图书馆哲学研究是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存在具有哲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精神是什么,图书馆哲学是什么,图书馆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图书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图书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图书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图书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图书馆的知识观、学习观、价值观、人文观、科学观、管理观和发展观等问题。这类问题与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与图书馆人的前途和命运都密切相关,需要我们去探究和解决,因此我们选题为图书馆哲学的问题研究。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以哲学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反思我国的研究状况和问题。在我国图书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抽象概括,理解图书馆哲学概念及其内涵、明确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组织体系结构、把握相互关系、运用科学方法、合理逻辑论证,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
2问题研究是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问题研究是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图书馆哲学方法论的组成部分。问题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现实与目标之间差距上的障碍和矛盾,在认知主体头脑中的反应而形成的,具有未知性、导向性、系统性和建构性的特征。问题研究属于方法论范畴,是向往目标而进行的认知方式,其程序包括提出问题、假说生成、检验论证和应用发展。建立问题研究的运行机制,发挥其功能作用,达到建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的目标。
2.1问题研究的特征
问题研究具有未知性特征。图书馆哲学是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未知通往已知的道路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和思考,产生好奇心理和探究动力。问题是新知识的生长点,科学理论始于问题研究,其发展和完善在于不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进程中,从未知达到已知,又从已知向往未知,不断地进步、不断地丰富、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从而获得关于图书馆哲学研究领域的知识理论。
问题研究具有导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它似触角伸向研究领域各个方面,探寻前进的方向、目标和道路,扩展研究的范围,进行有序性、相关性和连贯性的研究活动,具有导向和系统的功能作用。问题研究的进程是从一个问题的提出,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又引导出相关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展现出问题的问题的研究走向,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问题研究系统。
问题研究具有建构性特征。它把研究对象、经验事实、理论观念、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等各种要素进行协调组织,把理论与实践、思维与经验、认识与发展等各种关系进行相互联结,在问题研究中发挥具有组织功能的作用,形成一项主动建构的认知活动。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研究,采取观察判断、比较分析、逻辑推理、反思评价、综合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方法,获得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实现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2.2问题研究的程序和功能
我们设定问题研究的目标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设计程序为提出问题、假说生成、检验论证和应用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组织有序性、连贯协调性、互动促进性、整体优化性的运行机制,具有阶段性、周期性和循环优化性的功能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有目标地观察图书馆的现象,发现和提出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由此进行解析性思维,确立研究的主题,明确其核心概念。假说生成:根据科学原理和已知理论对问题的论题,进行假定性说明。开展理论陈述和逻辑推理活动,经过由抽象到具体、模糊到清晰、高层向低层进行分解、扩展和转化的过程,产生新的观念、理论和模型,是一项富有建构性的思维活动。检验论证:对提出的问题和生成的假说进行科学实践的检验和逻辑分析的验证过程。这需要搜集证据材料,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获取分析结果,正确和准确地表述生成的观念、思想和理论,形成关于解决问题的科学结论,达到假说生成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应用发展:经过验证的假说,其合理性和真理性不断提高,上升为科学理论。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并且在应用中发展,以提高理论的高度、广度、精度和系统度,发挥建构和完善科学理论体系的功能作用,达到问题研究设定的目标。
3图书馆哲学问题系统的研究
在图书馆哲学问题系统研究过程中,各个问题之间存在着时序性、层次性、从属性、逻辑性和整体性等关系。这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顺序、途径和方法。我们设定问题研究的目标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确定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及其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主要研究图书馆哲学本体论、图书馆价值论和图书馆发展论等问题,它们相互独立、联系和作用,形成图书馆哲学理论的体系结构,其具体问题是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内容。
3.1本体论问题
图书馆哲学本体论问题是关于图书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属于认识论范畴,这是关系到图书馆哲学命题自身成立的根本问题。我们认为图书馆哲学产生与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扩展的需要,存在密切的关系作用。图书馆哲学生成是这两种需要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书馆哲学的概念定义及其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系结构及其研究内容等问题,是解决本体论根本问题的有效的途径。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图书馆哲学思想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意识反映,经过认识的飞跃、理论化、抽象化和系统化而逐步形成的。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分析我国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联系与图书馆关系密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中,寻找我国图书馆哲学思想的源头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清其思想观念,发挥其时代价值,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从科学发展的观点看,科学分化和综合的发展形成既有层次又有交叉的科学体系。具体学科: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图书馆学等,是从哲学逐步分化出来的,为了解决本学科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它们上升层次与哲学联系和结合;同时,哲学也需要各具体学科提供成果促进自身发展,并且给予指导和关怀,出现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发展态势,产生了部门哲学学科群,这是哲学和具体学科互动发展、共同需要的结果。图书馆哲学与历史哲学、社会哲学、教育哲学和管理哲学等同属一类,都是哲学的部门哲学,具有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是各自具体学科及其含有哲学意义的问题。在科学体系的层次上,它们都低于哲学层次而高于各自具体学科的层次。在学科功能上,它们对各自的学科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发挥特有的应用作用,并在应用中自我发展和完善,同时为哲学母体的需要,直接地提供研究成果。图书馆哲学的产生是图书馆实践和理论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扩展的共同需要和互动促进的结果,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我们运用哲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在图书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在“学”和“问”的互动促进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经验知识,提高到哲学层面上进行理论化、抽象化、概括化和系统化,形成一系列图书馆观念,集合为图书馆观,它们有机地结合构成图书馆哲学的学问。我们定义图书馆哲学概念为“关于图书馆观的学问”,它是探索图书馆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图书馆认识论、价值论、发展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3.2价值论问题
图书馆价值论问题是关于图书馆物质价值、图书馆精神价值和图书馆人的价值关系作用的问题,它属于价值评价范畴。人和社会的需要和满意程度是评价图书馆价值的标准。图书馆价值论是图书馆物质、精神和图书馆人的价值转化及其图书馆整体价值生成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是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图书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一种文化组织机构,它符合人类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存在,必须为人类和社会服务而发展。文化是图书馆根本属性,图书馆物质是图书馆文化内涵的物化形态,包括图书馆建筑、文献、设备、环境等要素,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图书馆价值的基础,文献是其价值的核心要素,文献的知识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内涵的意识形态,它包括图书馆价值观、知识观、学习观、教育观、管理观、服务观、人文观、科学观和职业道德观等要素,体现图书馆哲学的思想观念,对图书馆物质基础建设和图书馆人的活动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价值作用,是图书馆价值的上层建筑,知识服务观是图书馆价值的核心观念。图书馆人是图书馆价值中最活跃的要素,在图书馆物质和精神之间发挥着中介的价值作用。图书馆人指具有图书馆相关的知识、技能、信念和品格的人,并能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从事图书馆实践和科学认知活动的主体。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与研究中,发挥着图书馆物质和精神的价值转化和促进的中介作用,其价值具有潜在性特征,体现在开发组织文献知识和促进文献知识利用,转化为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中。同时,树立图书馆精神、共同的信念和理想,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取向,体现个体与群体、图书馆与社会相统一的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图书馆物质、图书馆人和图书馆精神相互关系作用的协调统一,形成图书馆价值转化运行机制,产生和提高图书馆整体的价值性,是社会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图书馆价值论问题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3.3发展论问题
图书馆发展论是关于图书馆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策略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图书馆发展论是根据图书馆过去和现在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状况,预见它的发展趋势和思考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图书馆发展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图书馆发展论的核心问题,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观是图书馆发展论的重要观念。坚持走中国特色图书馆发展道路,在提出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创新观念、明确目标,制定策略,逐步认识图书馆发展的规律性和正确方向,逐步建立图书馆发展的科学理论。
人和社会的需要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图书馆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的创新是图书馆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和主要动力。图书馆发展要符合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时代精神,保持健康发展的状态,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图书馆发展趋势表现在图书馆文献以藏为主的“书本主义”向以用为主的“人本主义”观念发展,局部范围开放向社会全面开放发展,加快步伐向合作协调化、资源共享化、法律保障化、服务平等化、管理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应用化的方向发展。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图书馆与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问题,图书馆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关系问题,图书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问题,知识与载体形态发展变化的关系问题,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的关系问题,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图书馆发展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树立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观,做好可持续发展策略准备,以保证图书馆进入最佳的发展状态。
4图书馆哲学问题研究的意义
4.1理论意义
针对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问题研究是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研究的特征、设计程序、建立运行机制,发挥其建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的功能作用。问题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哲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获取科学认识、建构理论体系的功能作用。
提出问题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案,取得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初步成果。理解和把握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目标、性质、特征和内容,对其本体论、价值论和发展论等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哲学原理、历史唯物观和科学发展观,论证图书馆哲学命题成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明确了图书馆哲学的概念定义及其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系结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在问题研究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概念、范畴、观念和理论,采取“抽想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图书馆哲学理论的体系结构,明确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展现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摘 要:本文是对David Howe教授所著的《Attachment Theor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书中文译本的评论。本文归纳了该书的中心思想,即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必须理解与评估案主混乱的社会关系的起源和本质,而依恋理论是一个有效的理解的工具。本文从知识观的转向、实践的关系取向回归深入讨论了该书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启示与意义,进而提出在理解案主童年一成年发展路径时应超越依恋理论,考虑社会结构因素。
关键词 :社会工作依恋理论理解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2-0120-05
DOI: 10.3969/j.issn.1 672-4828.2015.02.013
章淼榕,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7)。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专业化与行政化,越来越正式的惯例、指引压制了专业人员对案主的兴趣、觉察和敏感,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直线思维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扭曲了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对人感兴趣”的本质。《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Attachment Theor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一书源于对这一现象的忧思。借助于依恋理论与发展视角,作者David Howe教授提醒一线社会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儿童家庭服务的工作者,重视社会关系中非理性的情感因素,探究关系史与关系现状之间的连续性,从而洞悉案主混乱或者失调的情感关系的性质与起源。全书分为十六个章节。前六章为理论基础,重点介绍Ainsworth的经典依恋分类系统:安全型、不安全一回避型、不安全一矛盾型或反抗型、不安全一混乱型、无依恋。后十章关于依恋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中作者特别花费了七章笔墨,详尽透彻地阐明童年不安全依恋经验与成年期混乱的社会关系(与父母和家庭、同伴、自我、社会、伴侣、子女)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因为作者坚信,只有对服务对象理解和评估到位,才能提供人性化的专业服务。本文将从知识观的转向、关系取向实践的回归探讨本书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启示,进而提出应超越依恋理论,从宏观的视野理解童年一成年发展路径的连续与改变。
一、知识观的转向
早期的社会工作知识观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强调客观理性与科学化。然而,在真实的社会工作实务现场,对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厘清问题情境为前提,而具体的问题情境又总是复杂的、多变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实证主义知识观提供的客观知识无力解决社会工作者现场的情境性问题(安秋玲,2013: 96)。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知识观日益兴起,无论建构主义还是诠释主义都一致强调知识的差异性与多元化。美国学者Michael Polanyi创造了“个人知识”这一术语,认为“证明我们并不由关于我们自己的个人主张构成的主张”(波兰尼,2000: 391)是徒劳的。他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称为“默会知识”( Tacit Knowledge)。默会知识与实践的智慧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而理解和实践的智慧具有相同的对象领域,它们之间的差异只在于:实践的智慧与作为行动者的我相关,它告诉我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而理解是对他人的行动做出道德判断(郁振华,2003: 24)。换句话说,默会知识有利于“理解”。知识观的转向撼动了以“科学”标榜的客观性知识在指导社会工作实践方面的唯一性地位。社会工作者开始专注于探索以海纳百川的方式形成更具综合性的解释框架,并用之进行复杂的理解与有效的实践(Brian Rasmussen,Dan-iel Salhani,2010: 222)。David Howe教授主张社会工作者应当学习并精通依恋理论与其他发展心理学理论,知晓童年经验对生命周期的影响,以及因个人关系史而产生的不同的人格与行为表现。那么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就能自然而然地以发展的眼光理解并接纳案主当前混乱的关系和失常的行为。随着专业性容忍的养成,他们将越来越善于把握实践的方向。David Howe教授说“也许我们最易低估的社会工作技巧就是理解”、“持续的理解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在一起’,不放弃”(David Howe,2013: 222)。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将依恋、精神动力学等发展性理论均视为影响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一种默会知识。
二、关系取向实践的回归
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在任务中心式( Task-Focused)助人实践日益盛行的今天,作者在积极倡导关系取向(Relationship-Based)实践的回归。他甚至下了如下结论:既然自我及其主要属性(包括人格、自尊、效能、信念、情感状态和行为)都根植于关系内部,假如所有企图处理那些源自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情感(Hollis称之为“人在情境中”,1964)的尝试,没能嵌固于这样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即关系取向的思考与实践应成为专业活动的主要方面,那么它们充其量只是荒谬可笑并有严重疏忽的(David Howe,1998: 50)。毫不夸张地说,关系取向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传统之一,比如个案工作中最早提出的“真诚、共情、无条件接纳”原则正是对专业关系的描述。从心理社会理论视角看,关系取向目前已扩展至社会工作实践的八个层面:1.评估;2.作为开展未来工作的基础;3.帮助那些遭遇与自我、他人及社会环境相关困难的人;4.帮助、支持和关心那些脆弱的、依赖特殊服务的人,为他们谋取福利;5.为那些在评估服务与资源时遭遇歧视或困难的人倡导及调停;6.在过渡或危机时刻作为一种方法去接受、容纳焦虑情绪;7.作为资产建设的基础;8.见证并报告社会弊病( Social Ills)对服务使用者生活的影响(Pamela Trevithick,2003: 166-167)。这意味着,工作者不但应擅长用关系取向的理论框架去理解案主,还应善于将这种理解与服务结合起来。
显然,本书正是围绕“关系取向的思考如何在社会工作评估中得以践行”这一中心议题展开,完成了第一步骤——“理解”案主。在接下去的介入过程当中,关系取向的核心便是建构专业关系。作者在对专业关系有限的论述中,摆明了观点——专业关系的质量与状况,对于那些长期缺乏优质社会资源与积极关系网络的案主而言,发挥着独特重要的支持作用。书中最后一章谈到,在以“将脆弱儿童置于公共照顾之外”为目标的项目中,一些用心但不合格的工作者提供了最为成功的家庭服务。他们取胜的关键并不在于技巧高超,而在于高度的支持性。换句话说,他们担当案主的“安全基地”角色,开展了“普通而足够好的社会工作(Ordinary Good-enough Social Work)”( Gillian Schofield&Kate Brown,1999: 31)。除了支持性之外,作者也意识到专业关系的反身性特点,“社会工作者带着自己的关系史,与案主形成专业关系。他们的这些关系影响着评估与实践,对此进行反思是正确并合理的”(David Howe,2013: 222)。精神分析学派创造了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这一术语说明案主对工作者的潜意识产生影响的效应。一般来说,案主越混乱,则越倾向于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否认或摒弃引起巨大痛苦的部分自我),工作者就越可能因不堪重负而无法实施有效的援助(Dick Agass.2002:129)。因而关系取向的社会工作同时也必须是一种“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反思性实践涉及在自我层面对反移情加以处理,通过发展自我理解,更好地提供关系取向的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脱胎于心理社会理论的关系取向实践逐渐与反压迫、建构主义、赋权等现代思潮整合在一起,更加推崇专业关系中双方的平等地位,必将引发对助人活动更为深入透彻的反思。
三、关于童年——成年发展路径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理解案主,我们有必要循着David Howe教授的足迹,深入分析童年一成年的发展路径。显然,对发展路径连续性问题的讨论建立在毕生发展观之上。依恋理论揭示:生命早期所遭遇的不利处境更可能延续至成年。假如成长环境,特别是关系环境保持固定,“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这一概念显示婴儿的早期依恋经验最终转变为内部表征”,“尽管这一模型可能被后来的关系所修改,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模型通常变得更为固化、不易改变”(David Howe,2013: 73-74),因而个人在生命历程中更可能呈现出情感、行为和成就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甚至可能跨代,“当父母在子女身上再造自己的童年关系经验时,就会发生表征模型、依恋经验和关系模式的代际传递”(David Howe,2013: 183)。其实发展轨迹是连续的还是会发生改变取决于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若后期出现转折性事件,并且个体善于把握机会的话,拥有相似童年遭遇的个体的发展路径将会在某一时间点上出现分岔。通常而言,分析童年一成人发展路径采用三大类模型:直线模型、偶发事件模型、相互作用模型。直线模型多应用于透视童年剥夺或创伤的长期后果,它假设无论后期发生什么正向事件,都无法改变早期不利的消极影响。相反,偶发事件模型重视个体希望改变的意愿与行动,认为这种能动性足以修正原本的人生轨迹。相互作用模型则是直线模型与偶发事件模型的中和,它充分认可固有的先天因素导致了人生轨迹趋向稳定,同时强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应该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开展研究(Jane D.McLeod&Elbert P,2003: 396-397)。依恋理论与发展路径模型有助于我们大致理解:早期处境不利为何通常导致后期混乱的社会关系、糟糕的生活,以及“例外”产生的可能性。然而这一模型尚不够详细深入,并且停留在个体特征、关系等微、中观层面,忽视宏观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推动或制约作用。David Howe教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一“贫困、社会孤立以及冲突造成的压力也进入了关系的方程式。儿童期受到虐待与之后的贫困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加了个人成为施虐父母的可能性”(David Howe,2013: 178)。可见,除了依恋理论之外,我们需要借鉴更为牢固、深厚且广阔的理论框架。
Mills的“社会学想象力”为深入研究童年一成年发展路径的连续与改变提供了不小的启示。所谓社会学想象力,“它是这样一种能力,涵盖从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并观察二者间的联系”(米尔斯,2012:5-6)。由此,我们引入生命历程理论。该理论源于Elder《大萧条的孩子们》-书,强调个体发展与历史中的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联,阐明了几大基本观点,其中包括历史与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及其发生的时间性,以及个体的选择与行动在建构生命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个体的选择与行动逐渐发展为能动性(Agency)概念。近年来,生命历程理论越来愈热衷于研究社会结构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如何形塑个体生活,特别是人生劣势/优势积累(不平等)机制的形成,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并解释童年一成年发展路径的连续与改变。对人生劣势/优势积累(不平等)现象的察觉来自Merton对科学界马太效应,即科学成果荣誉的不平等分配现象的阐述。Blau和Duncan在《美国的职业结构》中所提出的劣势/优势积累指的是受到社会地位这一“顽固变量”直接或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效应,意味着经济社会资源不同导致了群体间的差异(Thomas A.DiPrete,Gregory M. Eirich,2006:293)。同样地,Peggy在研究应急状态下个体能动性时发现:精神健康良好的人通常具有更优质的应对资源,因而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能动性。而应对资源的多寡、优劣与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可见,对劣势/优势积累(不平等)的分析和理解必须置于包括社会地位在内的宏观背景下加以考量。
毫无疑问,劣势积累进程从早期处境不利(如健康状况不良、贫困、家庭不稳定)开始,开端不良以及导致开端不良的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带来人生轨迹持续低迷的连锁反应:受教育程度低、职业地位低、家庭收入低….,最终导致各种身心疾病高发、生活困窘。然而,劣势积累效应未必是一种宿命,比如有研究证明,向上的社会流动消除了童年困苦对成年健康的影响。在机遇与转折面前,个体能动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ecas将自我效能,即我们对自己的效能与控制能力的信念,作为能动性的核心因素。那些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够更有效地朝着预期的方向去塑造环境与人生( Viktor Gecas,2003,384)。事实上,对那些早期不利的个体而言,能动性先是影响着他们如何解释与评价这种不利的经验,而解释的基调乐观与否是维持成年期的健康、优化后期的生活机遇的关键所在。据此,Markus等提出了“生平结构化”(Biographical Structuration)的概念,即个体的过往经历对其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机会的限制性影响。Hitlin和Elder将对人生轨迹施加影响的努力称为“生命历程能动性”( Life ICourse Agency)。这一能动性往往体现在那些“大的”,决定新发展路径的时间和顺序的人生选择当中(Steven Hitlin&Glen H. El-der,Jr.,2007:184)。那么,能动性如何在结构性限制的机会空间内影响个体的人生轨迹呢?Hitlin和Elder利用社会心理概念建构了右图所示的能动性测量模型(Steven Hitlin&Glen H.Elder,Jr.,2006: 47)。模型表明:善于计划的能力影响能动性的发挥,而能动性由自我效能及乐观精神两大面向构成。可见,支撑这一模型的理念与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能动与结构的二重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质;方法论;教育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人对高等教育的本质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于是乎有人提出我们有必要单独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虽然大家在研究教育本质上达成了共识,但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时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却有着多种多样的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也对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必须弄清高等教育的本质,达成统一意见。
通过研究中国学者目前对高等教育的本质的工作,总结他们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展望我国研究高等教育本质工作的未来。
一、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阶段
在高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也会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产生影响,而中国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本质的研究的不同特点也是很大程度上因为不同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程度
通过分析中国这些年来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发现可将其发展历程总结成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大致是1994年到1995年的两年时间。在此阶段,对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两种,有些人认为应该由教育的本质出发,类推出高等教育的本质,剩下的人认为应该使用历史考察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剩下的人中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不同的。这些人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于是他们研究出的高等教育的本质也很难达成一致。
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对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才刚刚处于兴起阶段,研究者们会选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另外在这一时期,更多的人主张用教育的本质推出高等教育的本质。
(二)相对沉寂阶段
@一时期大致为1996年到2001年。在这一时期,依然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了何为高等教育的本质,虽然他们并没有发生争论,但是他们也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达成一致的观点。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文章很少,在少有的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文章中,作者重点批评了在高等教育本质的探究过程中,有人提出的“政治论”以及“经济论”。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已经明白想要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是建立高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他们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热烈讨论阶段
这一时期大致是从2002年到今天的这段时间。在这一时期,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进入一个繁盛的阶段是受到了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的高校开始扩招,越来越多的人会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实践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许多人将目光放在了对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上。在这一时期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文章越来越多,通过对这些文章的研究,可发现,他们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视角多元化。在这一时期的文章中,很多作者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比如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导致他们得到高等教育本质的结论是很难达成统一的。
第二,研究的方法变得越来越丰富。在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由的思考高等教育和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关于它们的关系大致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喜欢用教育本质推出高等教育本质的人都持第一种观点,坚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都表现着高等教育本质是很特殊的。
第三,有人开始进行反思。这一时期,研究者们不仅仅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他们开始反思过去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并将它们写在文章中。在这些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的反思文章中,有的是对国内的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还有一些事对国外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
第四,开始阐述高等教育本质。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研究一件事物的本质必然是先研究这件事物的基本概念,然后确定研究它的方法,最后再提出研究路径。这是研究一般事物的过程,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原本也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但事实是一些人已经开始阐述高等教育的本质,当然他们发表的只是自己的观点,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依然没有在高等教育本质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的观点。
二、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取得的进展
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无论是对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还是对高等教育的实践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在目前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中还没有达成一致观点,但是总得来说,可以总结成以下四种观点。
(一)双重属性说
在很早的时候,有关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时就对高等教育的属性产生疑问。在现实生活中,高等教育到底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它是一种生产力,还是上层建筑?最后由于早前人们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于是人们参照教育的属性定义了高等教育的属性。关于教育的属性,许多专家进行了争论,但是很难达成统一意见,最后有人提出教育既是生产力也是上层建筑。高等教育于是就具有双重属性即既是生产力也是上层建筑。
(二)动态性说
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不是变化的。问题的答案只有“是”与“不是”两种。这两种观点都有人推崇。推崇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变化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是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的实践是一种客观事物,作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高等教育本质自然而然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实践变化而变化。推崇第二个观点的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高等教育的实践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在变化中总是有不变的东西,高等教育本质之所以是本质也恰恰因为它是不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两种观点中,第一种观点就衍生出了高等教育本质的动态性。在这一学说中,高等教育本质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不同的:过去早期的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优秀职业人员主要是通过传授以及探究高深学问。现在的高等教育的主要是培养出一批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具有很好的职业素养的人,这就体现了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的本质更多的是强调专业性以及职业性。未来的高等教育将会更加注重传授的知识的高深程度,应该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尽量增加传授知识的难度,更多的是进行学术上的研究,于是未来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更加注重学术性以及高深性。
(三)文化本质说
研究者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时会强调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研究教育的人在研究过程中会关注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经过他们的研究,教育对文化后会产生一些作用,这些作用大致是传承、选择、批判以及创新。因为之前就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者们从不同教育探讨总结出的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和教育的一样,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也是传承、选择、批判以及创新。
(四)集多方面为一体的本质说
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时,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应该只是育人的,它承担着传授高深学问、培养人才的职能,还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应该是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当然还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不可能与社会相脱节,它应该是服务社会的。总结以上观点,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应该是集研究高深学问、育人以及服务社会为一体的,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传递知识和技能而展开的教学、管理、服务以及科研等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综合。这种集多方面为一体的本质说算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但是其中有些地方的正确性还值得商讨,比如,这种观点还是将高等教育归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和教育在概念上就是有区别的,也没有区分高等教育的概念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最后将高等教育总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也不是十分令人信服的观点。
三、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展望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的大致状况,在这之后我们要明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向。通过总结之前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工作,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工作未来的发展会有以下趋向:
(一)确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
在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中,许多人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之间可以就高等教育本质进行交流,但是有些人的观点之间就是不可交流的,原因所在就是前一种人与人之间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的观点是一致的,后一种人与人之间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的观点是不同的。
在目前阶段,中国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者们就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还没有达成非常统一的意见,可以说是大家的观点是不尽相同,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中国研究者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各执己见就导致他们研究的对象就会呈现多元化的结果,也就是他们也很难关于高等教育本质达成一致的观点。有些人将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理解成什么是高等教育,还有就是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是什么又有许多更加细致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在实际中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以及高等教育应该是什么。那高等教育是什么以及什么是高等教育之间有没有区e呢?答案是肯定的,什么是高等教育表现的是高等教育的定义,而高等教育是什么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在实际中高等教育是什么以及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最后高等教育应该是什么,这些疑问涉及到研究者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到底是如何理解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一还是多。
“高等教育是什么”表现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既然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那么尽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高等教育本质都是不变化的。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包含不同时期的,有过去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的,这些不同特点都是一些表象因素所呈现出的,而骨子里的却是不变的,骨子里不变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
(二)寻找适合的研究方法论
针对方法论,探究者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方法论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为只要方法论正确,不同的研究方法都可以探究到高等教育的本质。
在目前的这个阶段,研究者们对于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所以我们在探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其中甚至不乏有人直接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还有的认为相对于教育而言,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在探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摆脱教育的本质的束缚,寻找到时候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
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两种方法论都会涉及到高等教育和教育的关系,于是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教育。教育因为空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其中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中学校教育是占主体的,一些人意识里的学校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代名词。学校教育又会因为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划分为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在空间形态上教育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学校教育划分的不同阶段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原本教育学概念只是为了在大学科上与其它的学科有所区分,而在教育学本身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知识是一个类概念,我们在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时候不能将教育的本质直接用在高等教育身上,更不能将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的本质相同作为方法论来进行探究高等教育本质的工作。
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即使之后的过程都是正确的,但是之前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例如在找到研究高等教育本质合适的方法论就一定要在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的前提之下,想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的内涵就必须明确高等教育的概念。只有保证从一开始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正确的,最后研究者们才能真正探究到高等教育的本质
结束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研究高等教育本质就经历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和高等教育实践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特点所导致的。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关于探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的观点以及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队伍中,他们应该在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之后找到合适的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马颖. 文化流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研究――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宗旨和实现过程的解读[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90-92+107.
[2]丁俊苗. 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1):1-6.
[3]何文晓. 高等教育合理存在的哲学基础――兼论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与认识论[J]. 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08):5-7.
[4]衣俊卿. 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02):21-24.
[5]袁洪志.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景――兼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J]. 江苏高教,2003,(02):45-48.
[6]何云坤. 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因与适应性变革的限度――高等教育的本质存在与变革发展的本质规定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四[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123-129.
[7]何云坤. 高等教育的两对基本矛盾和两条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本质存在与变革发展的本质规定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4):133-142.
[8]何云坤. 科学文化进步机制是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内在本质规范和根本制约机制――高等教育的本质存在与变革发展的本质规定问题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