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5:5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食品安全课程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海峡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85-03
Abstract Taking the general cross-strait courses of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field of food,especially the course of Food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as typical examples,this article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the cross-strait teaching model of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course based on the job demands and vocational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food.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ideas,teaching objectives,curriculum design,teaching principles,teaching methods on both sides of the courses,this article made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the class teaching mode implementation effect respectively and gave the direct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od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Key words cross-strait;course of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teaching mode;comparative study
标准与法规类课程通常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职业在统一程序、行为操守准则和标准操作等方面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和中国大陆地区一样,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大陆法系范畴,相关标准与法规偏向以成文法为基本法律渊源[1]。由于其体系与中国大陆地区的体系较类似,相关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面向的职业背景与祖国大陆地区也较相似,但其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在标准与法律法规的应用导向设计理念、课程内容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实施保障等方面均较有特色,颇值得借鉴。
不同院校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的名称会有差异。为便于分析,该文所指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包括其同名及类似课程,不再逐一说明。以下以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尤其是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典例,对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以下简称两岸)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1 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框架比较
1.1 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内容的来源
以食品标准与法规为例,中国大陆地区该课程内容来源于《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及标准等知识;中国台湾地区主要以该地区的《食品卫生管理法》《食品卫生管理法试行细则》修正草案、《健康食品管理法》《食品良好卫生规范》《餐具清洗良好作业指引》等近10多部法律法规及标准为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以小窥大,中国大陆地区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内容通常较为全面完整,而中国台湾地区则更偏向于特定职业的应用领域。
1.2 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内容定位
以食品标准与法规及其他食品领域相关标准与法规类课程为例,中国大陆地区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对相关食品标准体系的认知,对国内外各类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介绍等;中国台湾地区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注重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应用实践进行解x,主要以《食品卫生管理法》为依托,相关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卫生单位稽查及抽验、食品安全控管和风险管理、食品输入管理、食品检验专章、从业者自主管理、食品卫生安全质量管理、标示及广告管理、各类具体食品卫生技术标准以及卫生宣传等。
显然,中国大陆地区该类课程更加强调知识和标准原理的把握,在内容面上既涉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也囊括了许多行业企业的规范及标准,内容涉知识面较广;而中国台湾地区该类课程主要以区域内现行的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托,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对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原理解读和应用实践。
1.3 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框架
从两岸的教学习惯角度考虑,课程的框架思路通常主要是参照所选用的教材目录,甚至直接以教材目录作为课程授课的整体框架。为此,对于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框架的比较,可直接以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科书(不含考证习题类书籍)的目录进行比较作为参考。
笔者总共获取了17部现行的中国台湾地区食品标准与法规类教材,对其教材的目录进行比对,发现所涉的教材样本均直接参考食品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内容而确立。以其中的《食品安全卫生与法规实务》[2]《餐饮法规》[3]等教材为例,其教材目录的框架均以基本概念的明确、法律法规及标准确立的意义或相关官方机构为先导,后续章节的安排直接以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所确立的模块作为框架。
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标准与法规类教材则体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笔者随机选取10本8家不同出版社现行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这一单门课程教材,发现仅该门课程就对应有诸多版本同名或类似名称教材,且各版教材内容丰富但框架差别较为悬殊,具体涉及食品类标准及法律法规基础知识、食品添加剂、国内外食品标准的体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产品认证、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食品标准制订、食品相关业态卫生监督与管理、保健食品、食品标签及包装、进出口食品管理、食品风险分析等多项内容。
现有资料虽仅涉及食品类的标准与法规类教材,但通过比对该类教材目录,并进一步分析其课程的框架,现可明确如下: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类标准与法规的课程内容更加强调知识点的完整性及逻辑性,框架上呈现多样性特征;中国台湾地区该类课程的内容可能更偏实务及应用操作,同一课程的框架较为类似。
2 两岸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对比
2.1 基于职业需求及要求的教学设计差异性
标准与法规类的课程的主体内容通常是和特定领域职业活动相对接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主体内容的设计,其范畴既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的标准本身,也要更好地服务于特定领域的相关职业活动。
为此,针对该类课程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应先分析其职业需求及要求,依次确立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设置,再明确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计划。针对两岸的课程设计差异性对比也按此思路进行(表1)。
根据两岸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设计的差异性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开设该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者能够打好专业基础,注重对专业知识以及原理的运用,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相关知识模块的有机结合,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有效性的把握;中国台湾地区开设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潜在的食品类从业者提供职业认知和规范培养,注重对实务的了解以及操作规范性培训,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具体操作及案例的职业性实践,为业界输出具备相关知识、发现相关问题并能进行规范操作的合格从业者。
2.2 基于教学原则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差异性
由于两岸在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在职业需求、课程目标设置和课程设计等差异,其教学原则取向、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表2)。
以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中国大陆地区的教学原则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各种教学一体化手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5],各院校各地区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都各有特色,差异性较大,但在教学方式上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学习者对本门课程相关知识的强化记忆效果,以及对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原理的娴熟运用[6]。
中国台湾地区该门课程的教学原则主要以职业认知及规范性操作等作为设计方向,在课程教学形式上更加偏向以案例讨论式教学、经验教学等形式为主,学生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等方式实现对食品类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的预实践。
3 两岸食品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u价
海峡两岸在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存在诸多差异。由于其各自面向的职业需求和要求不尽相同,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各有特色。以下从技术性评价和应用效果评价等2个方面分别对两岸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3.1 教学模式技术性评价
从技术评价角度考虑,中国大陆地区的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重在倡导学生熟悉相关的知识。一方面,运用各种教学的技术手段,要求学生对于该类课程的相关知识信息能够适当记忆,尤其要掌握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的各种关键概念、观点等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演绎,实现学生理解相关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的各种原理,鼓励学生掌握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各个章节的基本逻辑结构。
与中国大陆地区不同,中国台湾地区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重心是安排各类活动实现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从几位中国台湾地区教师该类课程课堂授课过程来看,笔者发现几位教师在初略讲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就进入由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问题或教师和学生共同确立相应的问题的环节。此后,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确立相关的解决问题的目标,查阅相关资料,甚至制定相关实践活动的计划并予以实施,学生个人或小组将相关的结果呈现出来,教师及其他同学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形成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框架。整个授课过程的教师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或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并引导学生实现重点学习的目标。
3.2 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评价
从应用效果角度考虑,中国大陆地区各种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均是倡导以较为合理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或小组的活动和思维,从而达到理解标准与法规类相关知识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原理运用等目的。
中国台湾地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会引入现行食品业界热点的事件,或设置各类符合实际的问题,甚至提供实际的体验。以某个章节某位中国台湾地区教师所讲授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为例,该教师在授课时引入“塑化剂风波”事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食品中毒类型,并要求学生从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等角度来规避这类风险,并要求运用相关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保护法》以及相关的食品标准等法律法规手段作为分析工具。学生在分析、解决或亲历各种问题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障碍,整个过程充满现实性和直接性,并且学生会感觉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终的应用效果还体现了教学与实际的相关性。
从两岸的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整体效果考虑,中国大陆地区侧重以多种因素组合鼓励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对相关原理进行演绎并掌握各个部分的逻辑结构,单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其内容常体现一定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中国台湾地区的课程偏向以创设情境及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但从单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地位考虑缺乏一种整体上的连贯性。
显然,以食品领域标准与法规类课程为例,中国台湾地区的标准与法规类课程在内容上强调培养符合相关业界需要的从业者,在内容定位和框架设置上具有较强的职业性,课程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认知和规范,灵活采取案例讨论式教学、经验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台湾地区这种以职教为中心的务实致用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国大陆地区相关院校探索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乏实用性和适用性。
4 参考文献
[1] 郑定.略论台湾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1):110-118.
[2] 张正明,蔡中和.食品安全卫生与法规实务[M].台北:中国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
[3] 李义川.餐饮法规[M].新北:中国台湾新北市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
[4] 中国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部授食字第1031300488号令,“食品安全管制系统准则”[S/OL].(2013-03-11)[2016-08-08].http://.cnlnewsdetail.aspx?id=69241.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663)
摘要: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应用在中职食品类专业“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并应用克伯( Kolb)“体验学习圈”设计该课程的学生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及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 :中职;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70-03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倡导者罗杰斯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包括“倾听、尊重、开放的心态以及多维的视角”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充当引导者,用开放的心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理解事物的不同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为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在小组活动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常见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包括体验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和技能训练等。这些教学方法通常遵循以下八个原则: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使用活动和资料激励、帮助、挑战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就业技能:形成性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对学生有帮助;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爱好。克伯( Kolb)的“体验学习圈”将体验学习设计为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及主动实践四个阶段的环形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体验是指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指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指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主动实践是指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课程教学现状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是食品专业的基础课,理论性较强,且与食品生产实践联系紧密,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前导课程,在食品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目前大部分教材为高等教育用书,针对的读者是本科院校及大专院校的学生,如吴晓彤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周才琼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精品课程建设教材《食品标准与法规》、张建新主编的《食品标准与法规》、艾志录主编的《食品标准与法规》等,上述教材的理论教学主要包括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我国食品法律法规、国际和部分发达国家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知识、我国的食品标准、国际食品标准、食品生产市场的市场准入、食品认证管理、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这种课程体系理论知识繁杂,缺少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以解读标准和法规为主,枯燥且实用性不强,不符合中职毕业生的行业岗位需求,但目前暂无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教材。因此,应根据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以够用、通俗为原则,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压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单一的,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只强调知识水平的掌握,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因此,必须对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就业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在了解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思考、分享、评价、反馈,系统地完成该课程的重点知识学习,达到岗位的任职要求。
(一)教学内容设计
进行课程设计前,首先要了解行业岗位需求。食品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一般从事生产操作、品质控制、在线质检、食品标签设计等岗位工作。这些岗位承担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负责食品的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查阅国标、编制企业标准、许可证管理、设计食品标签等,根据这些岗位的用人要求,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后,不仅要求对《食品安全法》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具备食品质量安全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食品企业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还应该会查阅食品安全标准,能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能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鉴别和设计食品标签等。所以,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导向,开发了3个教学模块、6个项目、10个学生活动,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教学方法设计
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学习圈”理论设计学生活动,用学生熟悉的案例通过情境模拟、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让他们实现“看后能记住,做后能明白”。下面介绍三例学生活动的教学过程。
法律的特点及立法程序学生活动是“制定规范性文件——××宿舍管理规定”。(1)具体体验阶段。播放《食品安全法》立法过程的视频,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宿舍组长组织组员制定本宿舍管理规定,并记录制定规定的过程。(2)反思观察阶段。各组展示宿舍管理规定的内容,并介绍制定过程,教师以宿舍管理规定的内容及制定过程引出法律的特点及立法的程序,其他学生指出展示组存在的问题,并在不同颜色的便条纸上归纳规范性文件的特点及制定程序。(3)抽象概念阶段。教师将大家的发言、便签纸进行归纳和补充,并总结出法律的四个特点及立法的四个程序。(4)主动实践阶段。设立递进式的学生活动“食品检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可以验证第三阶段学习到的法律的四个特点及立法的四个程序,并将其运用到“食品检验室管理规定”的实践中去。
食品安全法——从业人员良好卫生习惯学生活动是“我是一名讲卫生的食品生产工”。(1)具体体验阶段。播放从业人员良好卫生习惯的视频,以年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选出1—3名学生扮演食品生产工人,组内其他学生通过文字、图画的方式描述从业人员应该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并在黑板上展示。(2)反思观察阶段。各组扮演者根据展示的内容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这些生产和生活习惯,其他学生观看展示和表演。教师根据各组的表现引出食品从业人员应该具有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他学生指出展示组存在的问题,并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上归纳食品从业人员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3)抽象概念阶段。教师将大家的发言、便签纸进行归纳和补充,并总结出食品从业人员应该养成的卫生习惯。(4)主动实践阶段。很多中职学生在寒暑假都有到食品企业短期实践的机会,对于在真实工作岗位中从业人员是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食品安全主管是如何监督管理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验证第三阶段的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真实工作岗位中去。
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学生活动是“认识和设计预包装食品外包装”。(1)具体体验阶段。播放“食品标签知多少”视频,以喜欢的零食种类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出任务:收集5件本组喜欢的零食,指出它们的外包装标签标识上有什么内容,是否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各组将收集到的食品或图片进行展示并作说明。(2)反思观察阶段.教师根据各组的表现引出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应包装哪些内容,其他学生指出展示组收集的预包装食品外包装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正的意见,并在不同颜色的便条纸上进行归纳。(3)抽象概念阶段。教师将大家的发言、便签纸进行归纳和补充,并总结出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要求。(4)主动实践阶段。给出递进式任务:“假如你是一个××食品厂的食品工艺员,请为出厂的××食品设计一个外包装,要求有合格的标签标i只。”各组可经过查阅资料、讨论、图画或模型做出食品外包装并在黑板上展示,配以说明。学生可以验证第三阶段的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真实工作岗位中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准备好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利用颜色、道具、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分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合作对象交流、沟通、合作。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启发性教学、学生自学后进行课堂讨论、学生经过调研后上讲台讲述等方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倾听分享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加深对食品法律法规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以教学活动的价值性判断为依据,形成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其中以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为主。
诊断性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上,对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诊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析尽快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可采取不计分方式。形成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活动和课后作业上,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定,形成“组织计划+自我评估+小组评估+教师评估”的评价成绩,以正确判断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所在。对重要的知识点可布置课前或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采用这种综合评价体系,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同时又能展示个性,显示才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尽管他们知道要安静地、专注地工作,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一会,又小声地议论起来:“怎么会长霉呢?”“是不是放得太久了。”“我想尝一点。”……我沉思着:孩子们对这个问题这么感兴趣,到底怎么解决好呢?这时,耳边又传来了一个声音:“不能吃,吃了要生病,你要保护好自己哟。” 卓卓对欣雨说。听到这儿,我想:孩子们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何不生成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新活动。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了贯彻《纲要》精神,避免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因缺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懂得交往礼仪,以及对所发生的争执与事故没有应对措施。因此,我从“身体的秘密”“生活红绿灯”“快乐救生船”三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层面,设计了主题活动“我会保护自己”,旨在让孩子获得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经验与技能。
那么,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通过观察、谈话等,决定从“逛超市”收集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入手,培养幼儿探究食品安全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认识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知道其作用和与人们的关系,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最后达到运用已有食品安全保护技能,保护自己,体验健康、快乐的目的。
(一)向每位家长发出通知,了解家长需求及幼儿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现状。
家长:你好!
孩子们在剥花生时,发现了袋里的霉花生。怎样才能买到安全的食品,孩子们对此争论不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生成一个活动“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请爸爸妈妈积极参与,协助我们完成以下事情:
(1)你认为此活动应该让孩子们了解些什么?你的孩子会识别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吗?
(2)请协助孩子到超市寻找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并收集1~2个食品袋,下周一带到幼儿园。
(3)请记录孩子的活动情况。
谢谢合作!
中一班
X月X日
(二)收集食品袋上安全标记和家长记录的幼儿开展“超市寻找食品安全标记”活动情况。
在自主交流中,培养幼儿探究食品安全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用创设主题活动墙的形式将收集到的食品安全标记分类张贴展示,并将“质量安全”标记粘贴在了显眼位置上。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盎然。
(三)预定方案并实施活动:“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
活动以谈话形式展开,大致有展示交流――讨论――结论三个大环节。活动中,孩子们拿着自己与爸爸、妈妈一道收集来的食品袋,高兴地与小伙伴交流着:“看,这是绿色食品标记,有这个标记的东西,我们吃了不会生病。”“看见有质量安全标记的就可以买。”“还要看过保质期没有?”“老师,你认识这标记吗?”“我知道,我告诉你……”等。最后,孩子们在激烈地讨论中达成了预定的目标。
(四)观察、分析。
为了验证孩子们是否已掌握食品安全保护的相关技能,在数学活动“超市购物”中,我着重观察了孩子们选购物品的情况。我发现大多数孩子购物时都要仔细寻找安全标记,认识字的孩子还要寻找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一些孩子还向售货员或同伴询问过期没有……由此可见,孩子们已具备相关技能,并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 预成活动与生成活动相辅相成,动态推进。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实施者,还应是课程设计者、创造者。在预成活动与生成活动的交互中,预成活动“我会保护自己”为生成活动“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作了铺垫,而生成活动又丰富了预成活动的内容。在这种动态的变化中,推动着课程的发展。因此,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应固守自己预成的东西,应在幼儿“最近发展区”中给他们提供新的发展台阶,让整个活动在“预成”与“生成”的不断循环往复中,逐步推进。
(二)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导向设计、实施、调整活动。
整个活动,以生成为起点,预成为基础,并在预成的基础上生成,将“生成与预成”自然地渗透。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调整,让幼儿具有自我保护的相关技能,这不仅对幼儿现在发展有利更对其终身的发展有益。活动中幼儿有信心、有责任感地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一位家长在反馈中这样写道:活动开展后,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在购买小食品、方便面时,儿子每次都会兴致勃勃地查看安全标记,寻找保质期,有时还会问问出产厂家……他稚嫩、认真地询问,常引得售货员忍俊不禁。由此可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导向设计、实施、调整活动,可使孩子们视学习为乐趣,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
(三)整合家园资源,共促幼儿发展。
此次活动的成功,与家长的支持密不可分。“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父母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和经济关系使得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比教师更具感染性、针对性。活动中我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采取发通知、开放式问卷、个别访谈等家园合作形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长积极响应:他们参与生成目标的制定;引导孩子到超市寻找、认识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记录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收集食品袋上的安全标记,与教师、孩子共同创设活动主题;游园活动中主动充当义务解说员等,由参观者变成了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由此可见,家园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1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内涵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涵盖和涉及的分支学科多。该专业主要研究食品卫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等,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加以监管,保障食品的卫生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体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促进人体的健康。涉及的产业多、领域广,要求相关人才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疾病的营养防治,掌握饮食辅助疗法,能够对食物中的基本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同时掌握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胜任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具有正确三观、良好道德品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1]。
2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要性
2.1保障食品卫生,营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食品卫生也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苏丹红鸭蛋,染色馒头,水饺中的“霉青菜”,增加动物瘦肉量、降低成本的瘦肉精,回炉面包,毒生姜,豆腐中的吊白块,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以及近来的塑化剂事件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形形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人们造成了恐惧心理,给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影响,从侧面反映了当今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水土污染、农药和花费的滥用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性问题。强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一系列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造成的恐慌,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2]。
2.2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设了医学专业类的食品营养专业。目前我国培养的相关人才大多在医院的营养保健科工作,而面向普通大众的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稀少,这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相悖。近年来,我国政府将改善民众营养健康水平指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而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止要求卫生安全,更要求其具有营养价值。以此,应从分子水平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完善现代食品营养理论,阐述食品对人体病理状态的治疗功效和影响,研发新型营养补充剂和健康食品等[3]。
2.3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相连甚密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卫生饮食的重要性。人类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食物中的毒有害物质极易因富集作用而大量富集于人体。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卫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重食品的卫生安全而忽视食品的营养品质是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污染,同时也涉及食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的问题。食品必须含有基本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食品的营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缺失,会导致人体疾病。只有对营养和卫生同时加以管制,才能全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发展有效措施
3.1提高对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涵盖和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餐饮、烹饪与营养科学、医学营养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因此,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高等院校、相关企业乃至全社会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对于社会层面而言,要时刻保持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历程的宣传和报道,保证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为民众了解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提供便捷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对于高等院校和学科相关部门企业,应着重于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的充足、技术的先进和硬件设施的完备等,以此来全方面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条件,最大程度上优化学科建设环境。
3.2提高学科人才队伍的专业性,提高学科整体发展水平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不够重视,专业人才缺失,工作效率低,导致我国食品卫生问题频发。因此,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及时补充和储备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帮助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形成完善的体系化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模式,体现出发展与建设该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降低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使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另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严格把控,选拔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科的创新发展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内部及有关学科发展单位对食品安全教育、食品营养和食品监管制度等分支学科的人才教育工作。对于高等院校,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有效为学科建设提供动力。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以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学习,完善知识体系,使现有教师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标准,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提高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的占比,适当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能力,建设专业的教学人才团队。
3.3开展社会性普及教育,提高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目前我国社会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现状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低,这极不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全方位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在普通群众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普及,加大力度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社会各领域对学科的接受度。这一措施有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相关认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减低社会因素的阻力。此外,加大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力度,促使国内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和理论性指导,进而在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工作和相关企业间形成稳定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和流通[4]。
3.4调整、优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计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因此,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现有的学科基础,调整和优化发展方向,逐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使高校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教学质量,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搭配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保留相应的自学空间,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难点问题上,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复合型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营养与食品安全是目前影响国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针对目前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积极探索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新型发展道路,为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晶.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其必要性[J].食品界,2017(6):36.
[2]李海萍.探究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3):19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要勇于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今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以,高等学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突出个性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食品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问题[1]69。食品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球消费者关注的热点,2011年益普索(Ipsos)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90%的受访消费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开设背景与发展现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政策法规、道德诚信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其学科涉及农学、工学、营养与卫生、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其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安全标准制定、分析检测等技术,其管理过程涉及政策、法规、文化和消费观念等问题[2]。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急需一批具有现代食品安全理念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河北科技大学于2002年提出申办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新专业并获批,成为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自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117所大学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其中农科院校42所,理工科院校28所,工商大学8所,师范院校9所,医药类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24所。河北科技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0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短短十年间有近120所高校增设该专业,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2]。该专业在探索中起步,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尚未形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学科专业背景及优势不同,有农科、理工科、师范类及综合性院校等,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各不相同,这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般的食品营养或是卫生问题,也不仅是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须对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销售和贮藏整个产业链进行研究和控制,掌握从田间到餐桌所有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性基本原理及知识。
2.课程内容尚待完善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传统的“营养与卫生”“食品加工质量控制”或“分析检测技术”,而缺少大食品安全的专业理念。部分学校由于实验条件、师资等方面的限制,食品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食品风险分析与预测、预警等方面的课程未能有效开展;食品安全分析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分析检测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而对企业及质量检验机构普遍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等内容涉及很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存在不足,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等尚需改革与完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河北科技大学“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河北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强化实践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一特色,学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特色。在新培养方案中,打破过去统一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增加个性化选修课模块适应不同特长学生的要求,在个性化教育环节中,根据专业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设计各种教学方案,满足学生在专业发展方面的个性化要求,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效果良好。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彰显专业特色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制订出既彰显学校优势与特色,又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人才培养方案[1]70。河北省是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和食品工业强省,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食品工业也处于技术升级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把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输送行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校内专家和大型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专家以及校友会的作用,共同研究制定适应食品安全学科发展,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2.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3]53。河北科技大学结合多年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在优化课程体系时,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出发,优化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等必修课程及由类别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模块化)、跨学科选修课等组成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创新性和个性化教育环节,分模块设立综合实验,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优选设备先进、工业化水平高、管理规范的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及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个性化发展、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3.理顺课程之间关系,有效整合课程内容通过理顺课程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既继承老课程体系中的合理部分,又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食品安全学科最新进展补充新鲜知识,使课程内容能充分反映食品安全学科的新进展、新要求。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审查,协调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加强课程精品化建设,对重要的课程群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如食品工程教学团队、食品化学教学团队、食品营养与安全教学团队、食品生物技术教学团队等,强化了重要课程群的教学力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目前有3门主干课被评为精品课。
4.培养方案中加强个性化教育,强化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挖掘每名学生的优势潜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选择、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教育,就难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所以,我们在制订新的培养方案时,在强基础、宽视野的原则下,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结合学生个性、特长,按卓越工程师、技能型人才、学术(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四种培养模式开设相关模块化课程,供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自主选择;增设个性化教育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有的同学爱好营销策划,就鼓励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市场考察,设计一套某种食品的营销方案;有的同学爱好食品科研开发工作,指导教师就联系有关企业使其全程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有的同学爱好艺术设计,指导教师会邀请艺术学院的教师合作指导学生设计某种食品的包装。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多环节个性化教育,结合毕业环节的综合实践锻炼,使学生大大缩短就业适应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课堂教学一直作为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一直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研究内容。教学中应贯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方针[2]40,注重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加强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现场教学、引导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把相关的学习文献资料、视频、复习题等发送到博客上或讨论版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
2.完善学业导师制,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大学成长规划完善大学生学业导师制度,选聘师德高尚、教学与科研成绩突出的教授、博士担任班级的学业导师,从思想、学习、生活、情操、兴趣、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协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大学学习计划和成长规划。从新生入学到大学毕业,各学期开设学业教育,学科导论,学科进展与前沿,考研、就业与创业课程,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就业去向,教师的研究方向、特长及成果,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巩固了专业思想,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3.改革课程考核考试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传统的理论课程学生成绩评定为标准化试卷考试成绩加平时课堂成绩[3-5],过于僵化,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论推导能力,缺乏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试点选择“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几门课程,改革课程学习考核评价模式,如食品营养学中增加了食品品尝课、营养食品设计论文等环节,使学生从枯燥的食品营养学基本知识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学”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食品卫生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课程的考核均增加了课程设计环节或社会调查环节,考核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或生活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专业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学业评价更客观更全面。
(三)构建渐进式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工科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更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1,4-5]。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根据特色专业任务书要求,参考国内相关院校的经验,河北科技大学构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渐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规律,设计了四个实践教学平台,即“基础实践教学与能力平台”、“学科专业实践与基本技能平台”、“提高性(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前三个平台与传统的实验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与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但内容和模式有所改革,同时增加了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突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实现课内实验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校企结合实践环节、科技创新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
1.基础实践教学与能力平台该平台由基础实验实践模块和社会调查实践模块组成,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通过这样的改革,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实验实践模块的改革:该模块将传统实验教学的验证实验改革为基础性实验综合和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并通过内涵建设实现学生基本技能、基础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和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创新性实验内容不完全依附于单一课程,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调查实践模块的改革:该模块主要解决学生在获取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意识和基础创新能力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大三的暑假期间,进行社会调查,熟悉行业。其调查内容可以是销售情况,食品安全关注度,行业技术创新与效益的关系,食品法规与标准知识等,以使学生接触行业,思考行业,从而进一步产生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增强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分别开设了“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卫生安全原理与实践”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培养其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实践性很强、发展较快的新兴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大胆改革并且与食品安全形势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对学科两大综合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增设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食品工程综合实验中增加自主设计新型食品实验项目,教师仅给出实验项目的方向,学生自己通过市场考察、自主设计工艺、配方、产品质量指标体系,然后准备材料,进行加工,最后由指导教师及其它同学给予综合评价,这样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组织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食品安全综合实验同样也设计了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结合目前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比如面粉增白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的快速检测技术,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自主准备试剂、样品及仪器,然后进行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合理的结论,全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
3.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由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块和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块组成,代替传统的实习与实训教学,通过这样的改革,突出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块改革:该模块提出校内基础工程能力培养多工厂的集中认识实习集中性导师指导的生产实习集中、定点与兼顾就业方向的毕业实习模式。校外生产与毕业实习是工科院校毕业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河北科技大学目前与河北三元乳品有限公司、河北黑马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河北养元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凯隆达食品公司、石家庄君乐宝乳品有限公司、河北惠康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米莎贝尔食品公司、河北省食品检验院、河北省检疫局、河北农林科学院、河北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石家庄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河北省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等16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及实习实践合作关系,做为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学生达到一定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培养后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学院已将食品工程综合实验室、食品安全综合实验室及各教师的科研室作为开放性实验室,供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经验,我们建立了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接受科研训练的机制[6-8],使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取最新学科发展信息,掌握先进技术。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河北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大赛、石家庄青年科技发明大赛、美国“大杏仁”创新大赛等科技竞赛项目,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近三年来食品学科学生获得学校资助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2项,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人数达120人。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提高了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毕业论文与设计模块:该模块是学生在学校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集中检验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情况。针对目前高校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学生工程创新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双导师合带毕业论文或设计,允许学生在企业做论文或设计。近三年来,有17篇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励;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在核心期刊12篇。
5.产学研合作平台结合河北省地方经济建设与优势资源,构筑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自项目立项以来,河北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与多家企事业单位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河北省三元乳业公司共建河北省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共建河北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与河北黑马粮油有限公司共建石家庄谷物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石家庄米莎贝尔食品公司共建焙烤食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为推进学科、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平台建设,使实践教学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校内扩展到校外,研究与工程全覆盖。通过教学设计、实验分析、课程小论文等多个环节,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科研创新计划、科技创新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和企业产品研发竞赛)等科研训练,以及工程设计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工程设计与科研论文培养环节,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能力。此外根据学校的有关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食品检验师资格考试、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等,有力地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5%~98%。
【关键词】教学改革;食品专业;创新
创业在2015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在201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长袁仁贵也强调,要推进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把高校的办学思路转移到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培养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上来。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云计算、互联网与现代制造及其行业的结合,“互联网+”等行业和模式应运而生,职业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也逐渐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向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转型发展也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1]。食品专业涉及理学、工程学、化学、医学、检验学、食品科学、农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2]。是向社会输送食品安全检测、监管、风险评估、质量监控等方面人才的重要渠道。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等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相关企业质量监管控制部门,对助推地方食品行业发展及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卫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当下由于高校大量扩招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动手时间能力差、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不能有机结合,课程设计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课程设计调整相对滞后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培养“综合型”教师
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及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实践教学,教师的作用更为明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实践指导。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相关食品企业或者单位引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等来学校兼任或专任教师[3]。湖北某高校医学相关专业就采用了此种模式,该校与学校所在地周边各大医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各大医院设立课堂,引进医院中具有牢固理论基础且极富实践经验的医疗一线人员为学校医学相关专业讲课。通过这些一线人员的实例教学,该校医学专业学生对各大医院的运作模式、各种常见或罕见的病例、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各种医疗应急事件的处理,都有较好的了解。也使学生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进而互相促进,使学生能力大幅提升。
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工作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时代,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从而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能性也就大幅增加。但仅仅依靠创新创业意识是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的,尤其是竞争激烈的食品行业。因此,在教育改革及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市场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抗压能力挑战意识。近年来,国家也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部及财政部也都下拨了相应经费来进行该项活动。并统筹全国组织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2015年的“全国互联网+大赛”、“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中国传统食品大学生创新大赛”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加创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作为高校,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尽力共享资源,开放实验室,举办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或与校外食品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的机会,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在未来更好地适用社会。
3加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考虑学生的发展等问题,加强与社会各界和合作交流。要与校外研究机构、行政事业单位、食品生产加工或检测行企业进行互助合作,在以上单位建立实践基地[4]。并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亲身参与食品生产、食品研究、食品检测等食品行业相关工作。使学生能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利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得到极富实践经验的行业前辈指导,实现食品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也促进食品专业知识的正向迁移。高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相关专业学生学生输送到这些基地进行实践操作实训,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接触到毕业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可以了解到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这样学生们可以在实践基地的实习实践中把已经学习得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发现已学习的知识对工作和应用的不足,进而确定将来学习的方向,坚定学习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地提升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好地匹配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校也达到培养并向社会输送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操作实践能力的人才。
4加快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和课程内容更新
食品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国家有关要求,根据学生职业意愿进行设置。是以培养新世纪食品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等相关知识的人才为目标,拟达到培养人才能很好的适应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质量控制检测等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的发展,及各行业务的互相渗透。知识的更新也是十分快速,尤其是专业知识。如食品生产加工及食品包装两门课程,随着机械设备的更新,都必然产生新的加工技术及包装技术,而新的技术一般更为节省成本或者是效率更高,这样就能逐渐替代旧有技术,从而使原有知识不能在适应时代的需求。又如,当下“互联网+”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各行业盛行,食品行业也不例外,食品的生产销售等也不可避免地采用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要让食品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契合社会需求。就需要学校根据当前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如随着机械设备的更新,就需要更新食品加工机械、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工艺学等相关课程内容。根据“互联网+”模式的兴起,就需要更新食品营销学等课程内容,或根据学生就业方向新设相关课程。让学生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步,能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通过分析和实践,我们认为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要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改革,很好地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时间操作技能、研究分析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适用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满足食品行业的需要并更快地融入食相关工作。能真正实现行业和学生个人的双赢。当然,改革不一瞬间或者一小段时间就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它与发展相生相伴,食品专业教学需要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发展,同时对于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进行适当符合现实情况的改革,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改革成果,在不断的调和中达到改革和发展的完美统一。
作者:张乔会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齐景凯,锡林高娃,刘燕.浅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J].吉林农业,2013,01:179-180.
[2]赵良忠,夏湘,黄大川,等.应用型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新体系的建构和实践[J].海峡科学,2010,09:88-91.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实训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05-0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高职食品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国家标准、操作各种分析仪器,对食品中营养成分、污染物、有害物质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1]。虽然《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但是,学生熟练掌握的每个项目是独立的,而真正的食品企业、行业的检测岗位中,产品中的每个项目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需要学生针对产品系统的查阅标准、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检验、出具规范检测报告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在掌握每个独立项目的基础上,对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产生了《食品理化检验实训》这门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食品理化检验实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而且与实际岗位紧密相连,操作技能得到强化,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我院通过总结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基于项目化教学思想,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
1 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握行业发展对食品检验人才质量需求的大方向,每年深入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等食品检测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食品检验岗位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而食品检验则贯穿于食品研发、原料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所以食品检验技术是食品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程序,包括采样、样品预处理、分析检验、数据处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最后并出具检验报告。因此,《食品理化检验实训》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独立查阅国家标准、能够独立进行食品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检测、数据处理、结果报告等,能从事各类食品分析检验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团结合作等综合职业素质的能力,以适应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能胜任食品企业、质检部门、商检部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
2 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理念,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将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融入到每个任务中,开展项目教学,把教、学、做融为一体。按照必需、够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取课程内容[2],将知识点项目化、任务化,每一个项目任务从工作需求出发,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使学生进阶式学习,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3 教学实施
《食品理化检验实训》是在《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结束后,紧接着开始的2周60 学时的实训课程,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食品理化检验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所学项目是独立的,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训练,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实际,根据这样的特点,设置真实的工作情景,以真实的分析检验任务为驱动,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
4 教学模式
设计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如模拟乳粉企业的对乳粉进行出厂检验。这作为整个实训周的一个项目,其中每个检测项目作为子项目开展。
教师提出工作任务,给出一包乳粉,要求学生5人一组对乳粉进行检验。
接到任务后,每组学生根据产品包装上的产品标准查阅国家标准GB19644-2010,标准中规定乳粉中水分、蛋白质等项目的含量要求,以及每个项目的检验方法标准,学生查阅方法标准,选择正确的检验方法,正确解读标准。并且根据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仪器、试剂等确定试验方案,根据既定的方案分组进行分析检验操作。每一个子项目,在检验过程中填写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并且根据乳粉的产品标准GB19644-2010判定样品是否合格。所有项目检测完成后,最终出具一份规范的乳粉检测报告。
每个子项目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把每组之间的结果进行比较,互相讨论本项目检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应该注意的事项,总结要点,使学生对本项目的掌握达到升华提高。所有检测项目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使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从方案到实施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者,教师角色由“讲授”变为“指导”,在实验关键点、重点、难点辅助采用教师示范、视频演示等教学手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的持久而深刻。
5 考核方式
考核办法灵活,注重学生能力评价。包括过程考核和课程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综合了学生自评、实训指导老师评价、任课教师评价,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形成。课程考核包括实验技能考核、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学生随机抽取题目,考核其从实验设计到实施到最后出具报告的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空间,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成效,能够实现课堂和职业岗位对接。
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实践转向的认识论路径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探析
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建设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知识价值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课程设计
台湾释宪实务制度下的大学自治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大学学习经历对毕业生初职获得的影响
高等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中美比较
一类迭代泛函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
基于区间直觉判断矩阵的群决策及逆判方法
基于语言信息的档案网站绩效评估模型研究
基于动态博弈期货交易手续费确定机制研究
关于高等代数中若干概念的联系
不同维度下Laplace方程解的性质研究
食品安全监察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
两类变分不等式问题解集的性质
二维八态波茨模型的动力学指数
一种新的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
超级大乐透彩票前区中奖号码的概率分析
非磁性杂质对碳纳米管态密度的影响研究
极小代数意义下行列式的若干性质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二元语义的高校档案管理群体评价模型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中药关黄柏的HPLC图谱
Β(H)上在恒等算子处可乘映射的特征
一类一阶变系数高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一个基于差分方程的人口预测模型
两两NQD序列密度函数核估计的r阶平均相合性
RSA算法中快速生成大素数方法的改进
费米面系统热力学性质的±5kT能级宽度修正
带启动期的GI/G/1排队的瞬时分布
灾区物资运输最优路径规划及调度方案
用软件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的方法
基于DSP的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对物品检测系统的设计
教学质量的马尔可夫链评估法
关于0~0型不定式的值为1的一点注记
基于AutoCAD软件的组合体三视图绘制方法研究
动态生成中列表控件模板列的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十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二次曲线与二次曲面不变量的几何特性研究
基于关联规则的虚拟主机网站日志挖掘
正余弦函数的麦克劳林级数的一种简易推导法
细叶结缕草克隆植株生长发育时间节律初探
重庆西部速生桉树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加工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57-02
前言:
《动物性食品加工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是培养食品科学及食品加工专业必不可少的技术型与科学型精品课程[1]。本课程以食品专业学生为教授对象,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外,更注重实践与实验,学生可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此外实验与实践也可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本专业涉及的加工方法和技术,因此,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从事动物性食品加工和管理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学科所涉及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对动物性食品加工学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实验教学内容的经典,又要求不断地更新补充新的加工技术,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传统实验课设置的弊端
首先,传统的动物性食品加工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重复原有的实验内容,缺少创新性实验,无法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例如,实验“原料入的掺假检测”在教学过程中,由实验教师把所需的试剂、仪器和原料乳提前备好,实验课前教师先讲述实验目的,再分别讲述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学生只是按照实验指导和教师所讲进行验证性实验操作,大部分学生不会提前预习,因此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较差,课上一旦出现个别的突况,就手忙脚乱,实验结果及分析也都没有思考,甚至小组内部会相互抄袭。这种“填鸭式”或“注入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使学生始终被动地接受,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实验室设备和场地使用效率低。由于实验课是在少数的固定时间内完成的,故大部分课余时间实验室都处于闲置状态,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3]。传统的实验课学生每组至少6~10人集中做实验,这时又会出现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导致个别主动性及能力较好的学生独自完成整个实验,而一部分学生只能旁观,而无法实际操作,结果导致实验效果较差。
最后,无法提供师生充分交流的平台。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时间短,学生的实验热情低,学生在实验前不做预习,仅凭教师在实验课上的讲授,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不够深刻,只是按照实验指导做重复性机械性的操作,因此实验报告往往都是重复实验指导,没有分析与创新,特别是写实验报告时发现问题,由于时间急促,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答疑,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
二、实验课程改革因势利导
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物性食品加工学课程已经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应用更多的视频材料增加课件的直观性[4]。随着多媒体课件及网络的发展,学生更希望通过网络视频来复习实验过程,特别是将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实验仪器的标准操作流程以及经典实验内容做成网络课程,再应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库连接在校园网上,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回顾性学习,同时可以将课上因时间紧张而无法展开讲的内容及本行业的最新专业信息放到这一开放式平台,从而扩大实验教学内容和信息交流的范围,为学生提供弹性学习机会。此外引进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动物性食品加工的图片、录像,教师再配以耐心细致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直观、新颖,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在本次实验教学改革后,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每组4~5人,实行组长负责制,实验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电子网络、图书、专业刊物查阅相关文献,实验开始时由各组提交实验方案,每组就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可行性论证,学生参与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准备和预处理,如中式香肠的制作,让学生们参与挑选用肉部位、感官新鲜度判定及辅料和肠衣的选取、调味料及香辛料的配制和使用,只给学生说明机器设备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安装及调试全由学生来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从而避免学生实验前时一无所知,实验中又手忙脚乱,实验后仍然稀里糊涂。这样的实验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动手热情,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完整而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2.培养团队精神;规范操作技术。学生按每组4~5人进行分组,设组长1名,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实验前教师按照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耐心讲解;并向学生提出一两个实验过程中重点和难点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进行小组内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上交教师,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而且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仔细观察,及时指导,只是从旁辅助,而不是取之代劳,同时也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师及时答疑。实验结束时,指导教师汇总各小组上交的讨论结果,与学生一起进一步进行分析与总结,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反映分析与讨论结果,对认真分析的同学予以表扬,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3.认识原料安全问题对产品的影响。食品原料生产被称为食品加工的第一车间,是食品加工的基础。通过课程实验教学,使学生们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食品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从种植、养殖到餐桌这以整个食品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均会影响到食品原料的安全,由于目前养殖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农兽药滥用,造成食品原料中农药残留量过高;环境污染物、霉菌毒素和动物疫病疫情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可以运用新的检验检测技术以提高实验技术水平[6]。因此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中,特别增加了对动物性食品原材料质量的分析和评定,强调原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比如通过对乳、肉pH测定及感官评价,对其新鲜程度进行判定;通过对鸡蛋浓厚蛋白及气室高度的测定,判断蛋的新鲜程度等等。使学生明白优质的原材料是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前提。目前还在不断努力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实验技术,结合动物食品加工的实际要求,应用新的检测技术对原料的安全进行检测与控制,比如将高压液相色谱仪引入实验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检测乳、肉中的三聚氰胺、农药和抗生素的残留,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4.改革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实验课成绩占该门课程考核总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20%改为40%;实验成绩由原来的6次实验报告成绩的平均成绩改为现在的每个实验占10分,共计60分,再由6次实验成绩总评得出,考核内容包括实验前的文献查询、实验操作、小组内的分析与讨论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其中,实验报告不仅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而且要求学生对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另外40分用来评价学生预习实验的情况和实验结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培养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7]。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课,课前预习,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课后分析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后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从实验课前的预习准备到实验课的完成,整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锻炼,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通过反复操作基本达到了熟练水平,能够直接走上相关的工作岗位,这是过去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
2.切实加强了学生科学生产与安全生产的意识。学生通过自主参加动物性食品加工的生产,切身体验到生产过程中各种情况。通过比较各小组的产品,判定出合格产品与次品,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教师再进一步就本产品分析加工过程的危害环节,使学生逐渐掌握产品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和优化加工工艺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安全生产意识。这一安全生产意识的建立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也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动物性食品的整体质量。
四、小结
通过对实验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度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逐渐树立了安全生产及创新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获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傅玲琳,王彦波,韩剑众.基于研学理念的动物性食品卫生实验课程设计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0):59-60.
[2]张晓红,刘英玉,彭斌,买买提・艾孜孜,姚刚.《动物性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11):67-68.
[3]第三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185.
[4]李郁,魏建忠,王桂军,孙裴.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257+259.
[5]郝贵增.浅析《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考试周,2011,(34):12-13.
关键词:创新意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92-02
创新意识或创造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的意向、愿望等[1]。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体系的培养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探索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新的重要性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阶段。在这个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2]。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早已超出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和科学文化领域,而更为集中地体现为对创新型人才的争夺。大学生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达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重要力量。在创新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意识正在成为社会精英的标志性特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二、创新的内容
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人才有这样的特点:具有创新的思维、智能结构及人格品质。这些特点最终表现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表现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机械重复的作业、魔鬼式的训练渐渐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形成了迷信权威、迷信书本、迷信老师的思维定式,不敢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学生思维呆板、缺乏发散和创新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现状[3]。主要表现有:
1.缺乏创新观念和意识。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够用,而不是系统的学习本学科的知识,所以知识基础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薄弱。同时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按部就班的教学计划,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就丧失了主动创新的意识。
2.缺乏创新的兴趣。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如果没有兴趣,就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发觉自己的潜能。高职的学生对于需要自己付出很多心思的创新的第一反应是退缩,不想改变一些常规的或者是标准的东西。对于新的东西、新的方法等缺乏兴趣。
3.不善于思考,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对于给定的工作任务,习惯于被动地去接受一些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善于模仿,但是不善于思考。只满足于知其然,并不想知其所以然。所以处理问题就缺乏灵活性,只是会照搬书本。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各种信息只是盲从,不知道如何辨别真伪,最终导致获取的信息良莠不齐,真伪不分。
四、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的现状,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创新为主导的教学目标
《食品掺伪检验》课程当初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考虑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这个课程可以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者有什么样的素养。由于这门课程在食品检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综合训练的课程,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理论和单项技能,如《微生物》和《食品理化分析》。所以对于学生的创新有了相对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掺伪问题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过去和书本上的解决方法。在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就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二)实施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搜集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的新闻,看看有哪些食品安全出了问题,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在《掺伪检验》课程中,由于掺伪的技术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掺伪技术跃入人们的视线,如牛奶中的三聚氰胺,方便面调味包中的塑化剂,蔬菜上的福尔马林,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利益,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不惜以假冒伪劣的产品来骗取非法收入。学生在关注和搜集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日新月异的掺伪现象的了解,也就会逐渐培养创新的意识。
2.前沿问题的探讨:对于没有解决的前沿问题,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比如地沟油、牛奶掺伪问题,有很多至今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所以在课程中让学生不断的关注食品安全特别是掺伪方面的动态并试着去分析问题,根据掺伪的特征,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学生不断探索解决方法的同时,他们就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思路的创新。
3.答案的发散:对于学生给出答案,总是再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启发学生不断寻找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学生。这样就可以不断拓宽思路,而不是仅仅迷信权威或者书本等。
4.尝试错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允许学生犯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直接去进行尝试,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会加深。无论原来的理论是正确的,还是他的想法是错误的,都可以在宽松的环境更大限度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学生对于掺伪酱油的检测提出这样的思路:真的酱油的原料中有谷物,就应该有淀粉,那么可以用碘液反应看看是否变蓝色。对于这样的思路,作为教师首先是肯定学生确实是在积极思考。接着对于这样的实验,就直接可以让学生去尝试。等实验结果发现失败了,教师再启发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总结失败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深刻。这时提出的问题有酱油的本身的颜色在这个实验中是不是干扰?谷物原料在酱油发酵的过程中变成了什么成分?学生反过头再看这个实验,就会感觉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很多改进之处。可是只要学生还敢于想就值得肯定,在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路后,就鼓励学生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索,其结果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学生已经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实施合理的评价标准
对于课程的评价,把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平时的作业成绩作为一部分的考核指标,同时在课外进行了一个掺伪检验的自主实验,将学生的自主实验创新业作为考核,这样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的主动性。试着如何让食品的掺伪检验更加的方便、快捷、准确,教师对照这个标准去考量,学生也会照着这个标准去努力。
(四)科研项目的引入
将科研项目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拓展科研与实验教学结合的范畴,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将教师的上海市青年教师科研项目,面条的抗黏防腐的研究,对于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在理论教学中进行相关的阐述,同时让学生参与该项目的资料搜索、项目计划、实施中去,学生在科研中接触到真实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课题,比理论的讲述要直接,而且对于问题的解决,要不断地提出新的思路并进行验证。而不仅仅是模仿和重复,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让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尝试和锻炼。
(五)社会服务平台
掺伪检验服务社团,让学生通过对社区的问题的解答、实验的进行这些真实的项目的操作,充分开动脑筋。
这是笔者在课程中一点体会,创新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张洪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机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2] 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3] 邓利民,等.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收稿日期:2013-06-19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与配餐;课程设计
为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从2001年9月起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婴幼儿的健康,更是对其他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础,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成为每一位家长所梦寐以求的,更是国家之根本和未来。而婴幼儿消化系统尚不成熟,消化能力弱,适应性差,对婴幼儿身体健康造成无形的困难。在我国,部分农村及落后地区幼儿园的管理者并没有觉察到幼儿营养配餐的重要性与营养师配备的必要性,幼儿园都没有的专业的营养师,而是由一些营养观念较低的食堂工作人员负责幼儿配餐,或者由教师代替幼儿保育员或者营养师的职责,这些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系统的营养知识,对营养的供给的质与量把握不当,易造成幼儿营养不均衡。有调查表明,我国幼儿因营养配餐不合理造成幼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农村为39.1%,城镇8.9%。这时家庭和幼儿园应该根据婴幼儿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配餐。在幼儿园设立专职营养师,并对幼儿园教师及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加强他们健康的配餐意识。让幼儿园给婴幼儿提供充足合理的营养,满足婴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保证婴幼儿身体健康。
《婴幼儿营养与配餐》课程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探讨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相关专业设置该课程的并不多,缺乏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其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上述问题。尤其是婴幼儿营养与配餐的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一切基本为空白。相关教材也反复多样,教材的编写依据各不相同,有些主要以《营养配餐员》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有些却没有,教材编写团队也各自独立,没有交叉,且呈现区域抱团现象,形成的也是一家之言。
1、课程目标设置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提出《婴幼儿营养配餐》课程设置,课程旨在将婴幼儿营养理论与营养应用有机结合,突出婴幼儿营养配餐职业技能鉴定的指导,把婴幼儿营养餐设计和营养餐制作的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使学生在理论上熟悉婴幼儿营养学的相关原理和适合婴幼儿烹饪学的基本理论;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婴幼儿营养餐设计与制作基本技能,充分结合烹饪理论、营养学理论和菜点制作的实践,掌握核心职业能力,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教学内容
全面阐述婴幼儿营养配餐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体质检测(如婴幼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及测量方法、评价指标);婴幼儿营养常识(包括婴幼儿所需膳食种类及营养需求等);婴幼儿食物选择(如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食物的需求及饮食禁忌);婴幼儿食品安全、中毒及预防(如婴幼儿食品安全现状、饮食器具安全等方面);婴幼儿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与实例(如婴幼儿每餐营养能量摄取和营养素供给量计算,食物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食谱设计;婴幼儿营养餐的烹饪要求;婴幼儿科学喂养的原则与方法(如婴幼儿分阶段喂养、各阶段喂养注意事项、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婴幼儿常见营养问题及其处理(如喂养不当的原因与表现及防治措施);婴幼儿膳食调查、计算与评价。
3、课程特征分析
《婴幼儿营养与配餐》课程综合性强,内容丰富,涉及学科较多,几乎囊括了营养学、食品科学、烹饪学、医学及中医学、饮食文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具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性质;实践性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相当的食谱设计和菜品设计及制作能力,对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应用性突出,在课程的设计部分,对于不同情况的婴幼儿进行配餐设计,营养食谱的设计要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应用性极强。
4、课程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课程特点,我们可以采用针对职业教育更加灵活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的指导性教学法,学生多以自主学习为主,而非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要求使用多种技术,以合作小组方式研究课题、解决问题,研究和协作结果以最终项目成果的方式提交。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职业能力为主要任务,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进行《婴幼儿营养与配餐》课程项目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1 立项。 即确定婴幼儿营养与配餐任务,这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前提。首先,项目任务一定要紧扣婴幼儿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立项目标不能太大,让学生经过较短时间学习便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引发学生感兴趣;如果目标定得太大,会因为迟迟见不到成果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会慢慢消失,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统筹几个不同情况婴幼儿营养与配餐的子项目任务,综合考虑项目设置,使项目之间具有前后关联性、承接性,以便学生掌握和理解。
4.2 计划。 每一次营养与配餐项目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组进行,每组人数不可过多,一般6人左右。根据营养配餐项目难度,小组成员可由学生自由结合或教师指定,必要时适当均衡每组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构成,主要以能顺利完成项目任务为分组原则。每个小组按照课题实际需要各自独立确定工作计划、工作步骤和程序,最终应得到教师认可。在此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个人的知识欠缺将通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得以弥补,教师给予必要帮助,确定最优解决问题方案。
4.3 实施。 根据各组最优解决方案,确定小组成员分工和合作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按计划实施并完成。工作过程中学生要按照预定计划进行自我和相互检查,判断进度是否合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能力,加以点拨指导,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4.4 评价。 每个小组要随机抽取人员到台前汇报成果,汇报完成后,各小组之间互评,然后教师点评,要求各小组进行总结,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教师可向优秀团队进行奖励或提出表扬,激励学生。
4.5 总结。 营养配餐项目完成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总结,比如在此次教学中,哪些情况是按计划进行的,哪些情况是计划没有考虑到的,出现了什么特殊情况,此次教学前的设想还有什么地方有待改进,总体教学效果如何等,并将相关资料归档备用,以使下次该项目教学更加完善。
5、课程成绩考核
考核以学生完成的营养配餐项目、任务作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多次考核总结评价:以单元课程教学内容中可展示的结果和学生完成的项目任务为依据进行综合实践考核。对单元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论考核,每个模块完成后进行一次理论考试,二次成绩相加作为期末的理论考核成绩。
事实上,从专业角度上讲,要培养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婴幼儿营养配餐专业人才,并不容易,不仅要求具有相关的营养、餐饮卫生、医学等专业知识背景,而且要具有很强的宝宝餐饮设计能力,还有一定的婴幼儿科学知识(心理学、行为学等),绝对是一个复合性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在人们对婴幼儿健康问题和饮食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及未来,婴幼儿营养配餐专业人才必然会迎来一个社会需求的高峰,所以《婴幼儿营养与配餐》课程教学的探索尝试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尽管目前课程进一步开展新教学方法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但这是课程必然努力追求的,也希望得到学院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綦翠华,王茂山,汤卫东.《营养配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食品工程, 2010(2).
[2] 眭红卫.《营养配餐》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
[4] 谢景学. 合理膳食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5).
[5] 邓红.《营养配膳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1).
[6] 邹新斌,肖霞.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研究[J].科协论坛,2012(11).
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小学二级教师、国家级优秀科技辅导员、兰州市教学新秀、城关区优秀教师。撰写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在教育类报刊杂志,参与城关区科技局规划项目《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研究》获项目验收,并且该项目获得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先后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教育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教育作为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为此,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可以以下面几点为抓手。
首先要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要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笔者认为,在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建立人才激励、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职结合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其次要培育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各学科要密切配合,借助不同学科知识、特色主题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技文化氛围;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技节、主题队会等活动,让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班级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中队活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实践证明,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信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创造性思维。
再次要构建科技创新课程体系。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d体,课堂教学是落实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一是要紧抓基础性课程,它是实施科技创新普及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性课程中,主要以学科渗透、科普教育为载体。学科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教师要把创新教育整合到各门学科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科学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二是紧抓拓展性课程,它是实施科技创新提高性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拓展性课程中,主要以校本课程和科技创新社团为载体。低年级学生通过数字游戏、华容道、巧手解锁扣、七巧板等课程,进行脑思维拓展训练;中年级学生通过简单机器人搭建编程、小六足机器人搭建、四模一电特色社团等课程,进行实践训练;高年级学生通过3D打印模拟数字设计应用、单片机Arduion基础套件课程、学生数字机床等课程,进行创新探究训练。通过不同层次的特色课程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三是紧抓探究性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把探究性学习引进到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从 “关注健康”、“食品安全”、“自然之怒”到每年FLL工程挑战赛的探究性研究,不仅能指导学生对场地问题进行解决,关键还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团队协作,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自己解决和应对方案,最后以实践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创新实践的能力。科学课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形式进行探索,撰写自己的研究小论文。
最后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的驱动力来源于学生的大胆实践和不断探索。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的引领,专业教师的指导和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让学生形成“做中学”、“会发现”和“爱探索”的研究体系。学生能从课堂中发现问题,从社会现象及矛盾中发现问题,借助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在科学课堂上,将原有的实验加以改进,学生很愿意去创新实践的方法,通过不断猜想、假设,从“唯一”的结果中走出来,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