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时间:2023-10-07 08:5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系统规划

引言

十的召开再一次的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模式。以期能对协调城乡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的城乡发展存在很大的分割和不协调性。二元化的发展模式还很严重,城乡一体化不仅要解决的是城乡之间的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很多的其他问题。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是在生产力的发展足够的强大的时候。努力的使得城市和乡村的的建设不断的达到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为达到真实的一体化需要有很多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支撑,研究主要的是从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之一的供排水系统的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了供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规划相关的问题。

1.目前的供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对不同的地区的投资方面,对城市的投资明显的重于乡村的投资。农村地区因为投资的主体和渠道单一以及政策问题而受到冷落。虽然农村的供水系统和设施的建设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和基础,但是发展的还很不平衡,平原和山区的差别很大,山区的供水明显的落后于平原地区的供水。农村地区的排水设施还普遍的缺乏,排水的系统还存在很大问题,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排水管的覆盖范围不广,排水主要的集中在乡镇之间,排水采用的处理方式也是雨水和污水同流的体制。对于污染的治理意识差,时常出现水资源污染的情况。农村建设的供排水系统建设的整体观念不够,出现了各种重复建设的现象。出现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资源的浪费,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乡之间的的供排水系统相互的分离城市是一个系统,乡村却自行其是[1]。经常造成他们之间的相互污染。目前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采用的还是地表的水,但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的水体遭受到很严重的污染,很多的水源不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就饮用,造成很多的中毒现象。

2.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

2.1 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的意义

实现供排水系统的一体化可以有效的发挥资源的各种优化和配置,使得管理和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力量结合,降低花费和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的效益,达到比较高的绩效。规划合理的系统能够使得供水的消耗低、效率高、在最方便的操作以及管理的水平上达到比较小的剩余量和实现处理水的回收率的升高以及开发出各种比较新的处理污水的新工艺和技术。

2.2 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的总要求

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要服从区域整体的一体化原则;要采用可持续的动态的发展方式;要依据城镇经营的方法。供排水的规划和建设要服从区域和整体的综合水资源情况的研究,立足长远的角度规划水资源的体系[2]。供排水系统的建设要立足现状、放眼长远保证规划具有很强的应变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各种弹性目标的影响下适应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可预见性。

3.发展对策和计划

综合的采用一个中心、一个网络和建设两个重点水厂的方法,扩大供水的网络,使水管保证贯通,实现整个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网的供水体系,在排水的体系方面。根据不同的水流和水质现状采取不同的排水处理方式。实现集中式的供水体系和分散式因地制宜的排水网络。推进供排水的体制的改革,将加强管理的方式和覆盖水管的方式结合,加大对各地的水管的问题的监督和防护工作,保证供水的持续性和排水的稳定性[3]。将不同的水厂纳入水务公司的管理范围。在降低管理水资源的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和供水的效益。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一般采用的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的模式如图所示。

所以在整个的供排水系统的规划时,需要综合的考虑各种的水厂和供水网络用户、回收系统以及加压站的要求和现状,在基础的水管和水网覆盖的前提下,不断的对系统进行各种优化和完善的处理。

4.结语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问题关系到整个的社会建设的问题,离不开各种基础设施和制度的的建设。进行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之一。该项目的基本宗旨是本着实现城乡和区域之间整体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原则出发,将供排水系统的整体化和区域化建设与分区域的管理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质以及发展现状,统筹各个方面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供排水系统,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的建设。不断的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曹静. 城乡一体化的供排水系统规划初探[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05(01):45-46

第2篇

关键词:东营市;供水管网;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模式;行业先锋

1、引言

东营市 历史 上属山东省农村饮水困难地区之一,2004年以来,东营市全面开展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目前东营市所有乡镇都开始了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统筹城乡 发展 的 科学 发展观,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东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设内容进行论述。

2、分析东营市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2.1饮水安全方面,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东营市南部井灌区由于地下淡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398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引起咸水入侵、污水下渗,造成110多个村饮用水不达标。东营市大部分地区以黄河水作为饮用水源,由于沿黄地区排污量增大,黄河水在引水口前的水质达不到三类水标准。而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体的农村饮水工程不利于进行水处理,水质难改善。根据普查和分区水样化验,我市有76.12%的农村人口饮用苦咸水、含藻水、污染水和高氟水。

2.2工程建设方面,单村供水工程老化快。

已建的农村饮水工程多为单村供水工程。单村供水工程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使用年限一般在15年左右。我市大部分村庄自来水管网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现在每年都有100个左右的村因工程老化导致供水保证率下降,造成新的缺水。小清河以南饮用地下水的村庄,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原有水井出水量减少甚至报废。

2.3工程管理方面,单村供水工程规模小,管理难,效益低。

单村供水工程以村为单位,单元小,供水量少,形不成规模,没有可支撑工程良性运行的效益产出。没有效益产出也就进不了市场,造成管理难到位,喝“大锅水”的现象较为普遍。单村供水工程大多为定时供水,管理相对较好的村,也只能维持工程的简单运行,无力更新改造。

3、建设目标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供水管线铺设到村头,与村内原有供水管网对接,进行24小时不间断供水。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达到国家部颁标准。水量和水压达到村镇供水工程规范要求。农村人口受益率达到100%,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8%以上,让东营市农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4、工程建设方案

总体上以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为主体,以单村供水工程为补充。根据东营地区的特殊性,集中供水工程包括管网嫁接、新建水厂、机井群联片三种工程模式。广饶县南部,深层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设机井群实施集中联片供水,可靠性好,投资省,效益高;利用油田矿区和我市农村交叉分布的有利条件,东营区、河口区大部、利津县西部、垦利县部分地区靠近城区或油田自来水管网,实施主管网嫁接,延伸辐射供水,与新建水厂比较,容易实施,投资省,效益高;广饶县北部、利津县中部、垦利县大部不具备依托地方或油田自来水公司水厂实施管网嫁接延伸供水的条件,依托平原水库新建水厂实施集中供水。

集中供水工程覆盖1788个村庄,受益人口1130501人,占全部人口的99.75%。其中管网嫁接11处,覆盖796个村庄,受益人口43.96万人;新建水厂4处,覆盖547个村庄,受益人口34.37万人;机井群联片7处,覆盖445个村庄,受益人口34.72万人。极偏远的村庄实在联不成片的,最后选择单村供水,单村供水工程3处,覆盖东北坞、刁口乡2个村和盐场共2823人。

5、工程方案设计

5.1集中供水工程

1)管网嫁接工程

选择现有水厂的骨干管网作为嫁接点,进行最大限度的延伸辐射,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最佳方式。根据现有水厂及主管网的分布情况,确定为管网嫁接工程的有龙居、史口、牛庄、耿井、河口、郝家、垦利、明集、利津北、北宋和利津南项目区,共11处。共需铺设管线1063.41公里,新建加压泵站20座,管理房797座。

2)新建水厂工程

对于不能实现管网嫁接,又没有地下水可用的地区,规划依托平原水库建设水处理厂,实施联片集中供水。根据区域分布,选定高店水库、胜利水库、永镇水库和驾屋水库作为水源,依托水库新建水处理厂,实施辐射供水,形成高店、胜坨、永镇和陈庄4个项目区。共需新建水厂4座,铺设管线827.773公里。

3)机井群联片供水工程

广饶县南部,深层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设机井群实施集中联片供水,可靠性好,投入少,效益高。规划为机井群联片供水工程的有李鹊、大王、广饶、稻庄、西刘桥、石村和大码头项目区,共7处。共需新打机井40眼,铺设管线540.85公里,新打机井处和每村修建一个阀表井,共计567座,管理房492座。

5.2单村供水工程

在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不到的偏僻地区,采用单村供水。单村供水工程共3处,为广饶县的东北坞、广北农场的盐场和利津县的刁口乡,受益人口2823人。

6、工程效益与环境影响

6.1 经济 效益

运用arima预测模型进行了 计算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国民经济效益非常突出;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涉及领域广泛,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等指标,相对国家同行业具有公益性质的水利项目而言,非常理想,且呈现良性 发展 特征。由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产生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了对东营市整个 农村 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康目标的早日实现。

6.2社会效益

东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仅就其社会效益来讲,对从根本上解决东营市广大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群众饮水质量,节约水资源的利用,促进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3环境效益

考虑到东营市农村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实际,工程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水质、土壤环境和人群健康等。

7、结语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关系到东营市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实事工程,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可以有效解决我市供水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确保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本工程在东营市范围内进行供水管网整合,是东营市水利建设事业上的开创性工作,在山东省尚属首例,工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实现了以城带乡的 科学 发展观,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一项利民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才能达到工程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 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05]1302号,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310-200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4]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

第3篇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一、上杭县基本县情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处汀江中游,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全县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大致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经济地理结构。现辖11镇11乡、34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约50万。境内交通便利,是闽西、粤东、赣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县情特点可概括为:著名苏区、建筑之乡、黄金宝地、客家祖地、旅游胜地、冠军摇篮。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亿元,财政总收入23.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60元。

二、上杭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情况

为促进和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07年7月,上杭县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列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实施年限为2007~2009年。三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上杭县严格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于2009年底全面完成了国家规划内21个乡镇合计10.1507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并于2012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授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称号,充分肯定了上杭县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工程规划、建设进度、质量、效益发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1年,上杭县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农村饮水安全整乡推进工程建设试点县,要求通过二年(2011年10月--2013年9月)的努力,以乡(镇)为单元,实行整乡(镇)整村推进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方式,基本完成全县31.231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精心组织,突破难点,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工程规划、统一水源配置、统一建设管理、统一资金运作、统一水质监测)的建设管理思路,全面完成了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实施的古田镇等15个乡(镇)的291个工程点和临城镇、旧县镇、南阳镇8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了20.2553万农村居民和1.815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总投资10405.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323万元,地方投资2082.5万元。2013年实施了临城镇等6个乡(镇)87398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426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414万元、地方投资851万元。目前,6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12月底完成。

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后,进一步加快了上杭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步伐,新建了一大批净水设施,提高了水质,解决了我县广大农村居民和中、小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

1.城区饮用水源基本情况。目前,上杭县城区饮用水源地共有3处,分别是横滩饮用水源地、石禾仓饮用水源地和铁东水库。横滩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位于珊瑚乡的横滩自然村所在的汀江西岸,位于该地的兰地水厂于2009年下半年开工,2011年1月顺利竣工,总投资近2亿元,总规模为12万吨/日,近期为6万吨/日;划分有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面积分别为3.33平方公里和13.41平方公里。石禾仓饮用水源地位于临城镇黄竹村,距离城区约5公里,日供水量0.4万吨/日;划分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7.64 平方公里。铁东水库位于旧县镇铁东村,划分为一级保护区,是县城区的应急备用水源。

2.乡镇集镇饮用水源基本情况。全县共有20个乡镇(除临江、临城镇)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共划定23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面积共50.02平方公里。

四、饮水安全监管方面

(一)城区饮用水源安全监管落实情况

1.加强监测。一是定期监测水质。每月对城区石禾仓和横滩水源地水质监测一次、对水源水质进行抽检2次,水质监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级标准、国家饮用水取水标准。二是加强在线监控。投入了600多万元,在横滩水源地上游和下游分别建设了回龙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三潭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源地上下游水质的主要监测指标总铜、pH、化学需氧量(COD)等进行在线监测,在线监控平台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实现远程实时在线监控。三是强化运行管理。认真落实水源地保护职责,实施横滩取水泵站24小时专人值班和每日水源地巡查制度,及时清理或打捞取水口周围漂浮物,确保源水水质卫生。同时,加强水源水质检测,做到日检测日报告,并编制应急预案,必要时将迅速落实应急措施。

2.加大整治。一是加强水源地环境整治。投入资金26万元建成2公里珊瑚横滩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投入资金65万元完成横滩码头搬迁,开展横滩村环境卫生整治,新建排污沟500米,铺设混凝土路面600米。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3〕79号)文件要求,有序推进横滩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户数为4户17人、二级保护区1户5人的搬迁工作。二是强化水源地流域的污染治理。对横滩饮用水源地周围养猪场进行了规范整治,拆除2家、关闭2家、治理12家;取缔非法采砂场2家,矿山整治1家。关闭了横滩饮用水源地上游的2家矿厂,关闭辖区内5家水泥厂,引导2家水泥厂转产。三是抓好垃圾处理。分别在官庄村、回龙村各建一座日处理5吨垃圾焚烧窑。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机制,增强垃圾处理能力,做到每村垃圾集中回收、集中处理、专人负责。四是开展河道保洁工作。县直有关单位和有关乡镇建立了水法律法规宣传和贯彻落实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采用定期、不定期和包片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每星期至少巡查一次汀江(上杭段),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案,立即责令整改,并监督落实到位。五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出台城区饮用水源地乡镇(官庄、珊瑚、旧县、泮境、才溪)生态补助资金政策,每年补助官庄、珊瑚乡各30万元,泮境、才溪、旧县各20万元,到目前累计补助360万元。

3.强化保障。一是制定出台文件。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了《上杭县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上杭县汀江流域藻类暴发应急预案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上杭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杭县汀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饮用水源监管和应急提供了相关依据。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龙岩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落实责任,要求环保部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按照各部门各司其责,各级政府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履职,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组织相关县直部门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及饮水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在集镇所在地和进入水源保护区的主要道口设立了水源环境保护大型宣传广告,利用短信平台、电视台及有关媒体,宣传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保护意识。

(二)乡镇饮水安全监管落实情况

1.加强农村水源地监测。我县农村饮用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水源地主要有河道、水库及地下水等类型。我县对集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每年监测一次,对集镇供水厂每年检测二次,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2.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一是加强水源水质管理。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政综〔2011〕603号),对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每年设立2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奖励基金,把水源保护好、水质检测到位作为申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奖励补助资金的必备条件。二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督促各乡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对乡镇集镇及村级较大型的供水水源地和供水工程设施划定明确的保护区,并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牌,制定水源地保护措施。

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建设思路

第4篇

[关键字]水库 水资源 一体化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B

一、两座水库工程概况

尔王庄水库和于桥水库是引滦蓄水的基地,也是天津唯一的水源地。

其中,尔王庄水库也是天津市引滦输水的一座调节水库,始建于1982年8月,1983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水库占地13.03km2,围堤长14.3km,为均匀式碾压土堤,设计库容为4530万m3。正常高水位5.5m,死水位2m。建筑级别三级,抗震级别7级,下游影响耕地13.03km2,投资5873.2万元。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围堤、1号泄水闸、2号泄水闸。

于桥水库位于天津市蓟县城东,是国家重点大型水库之一,是天津市唯一的水源地,兼顾防洪调蓄、引滦储水等功能。水库坝址建于蓟运河左支流州河出口处,控制流域面积2060km2。该库始建于1959年,总库容15.59亿m3,正常蓄水位21.16m(大沽,下同),汛限水位19.87m,死水位15m。水库大坝为一级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25.62m,洪峰流量8327m3/秒,校核洪水位27.72m,洪峰流量17960m3/秒。水库枢纽工程有拦河坝、放水洞、溢洪道、水电站。拦河坝为均质土坝,全长2222m,最大坝高24m,坝顶高程28.72m。放水洞(兼发电洞)洞径5m,坝后电站设贯流式机组四台,总装机5000千瓦。溢洪道为开敞式堰闸,八孔闸门,净宽80m,最大泄洪能力4138 m3/s。水库下游直接影响范围有蓟县、宝坻、宁河、玉田、汉沽等各县(区)的低洼地区近百万人口,300余万亩耕地。

目前两座水库均属于引滦入津输水工程的调蓄水库,于桥水库除担负为引滦输水调蓄外,还肩负防洪、灌溉、发电、渔业养殖等责任。天津市水务局在引滦入津工程竣工后专门下设两个处级单位――天津市引滦工程于桥水库管理处、天津市引滦入津工程尔王庄管理处。两个单位具体负责两座水库的工程日常管理、水质管理及输水调度。经过30年的工程管理,两个单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实现了引滦输水30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的优秀表现。

二、目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引滦工程管理单位只负责管理水库水体水质监测及工程的安全,而水库水质污染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管理,水库水产由当地水产局管理,水库周边旅游船只及周边饭店由当地市容部门管理,水库采砂由当地公安部门管理。由于两座水库尤其是于桥水库水资源的分级、分部门的管理,人为造成水资源管理在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分割,导致了权属管理部门之间与开发利用部门之间的相互矛盾,水污染的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等管理体制很不协调,尤其是对水质安全的保护没有明确规定责任部门和个人。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弊端,已经导致目前水库管理存在严重工程隐患,水污染加剧等现象,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三、工程管理与水资源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加强水库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急需理顺管理机构和体制。水资源管理实际上就是做好防洪、保证水资源供需平衡、保护水生态环境三方面工作。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在行政区范围内,处理好水资源的社会和经济属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更为重要。从防洪、水资源供需和水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看,三者均具有按流域统一管理的客观需求,由此构成了对三者实行统一管理的基础。

从水务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实行水库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全面节约、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的体制保障。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有利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实行水库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可以统筹城市供水与库区周边用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用水需求,可以统一管理库区居民生活排水、污水治理,有效地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2、有利于确保防洪安全。城乡河流、水库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水库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库区防洪规划和防洪预案,建设库区防洪统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使城乡建设布局与流域、区域防洪规划相协调、相适应,有利于提高城乡防洪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确保城乡防洪安全。特别是对于屡禁不止严重危害水库安全的非法采砂行为,应能起到极大的遏制作用。

3、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水库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能够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一事一部门的原则设置相应机构,克服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制定统一的办事程序和服务标准,增强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快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政府、社会和职工“三满意”。

另外,通过研究国际上的工程管理经验,我们认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国际上普遍认为,现代化城市要建立统一管理的道路网、电力网、水网和信息网四大网络,水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科学基础,是以流域为基础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系统思想。发达国家城市大多建立这种机构管理城市水资源,并且取得了好的实践效果。例如,巴黎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得到联合国的肯定和推荐。我国深圳市1991年闹水荒,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1993年又发水灾,直接损失14亿元。自借鉴香港经验1993年成立水务局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6年陕西率先开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洛川县城日供水量从800t增加到4000t,年水费收入由2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这些成功的实践都证明了一体化管理在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于桥水库与尔王庄水库水资源管理一体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这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起到巨大的保障作用,为保障天津市输水安全、促进库区周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边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整个天津市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的指导、借鉴作用。基于当前水库分管模式的滞后性和一体化管理的科学性,我们在此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能够批准我们采用更科学,更符合当前形势的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即由天津市引滦工程管理单位统一管理于桥水库、尔王庄水库的水体及工程的安全、水质、水产、周边旅游及周边饭店等,以保证天津市民及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

第5篇

关键词:城镇建设;社会;农业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03-0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使得城镇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次全面的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工程,它可以使农村大量闲置浪费土地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使农村土地集约使用,节约出大量土地供第二、第三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同时,推进小城镇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现阶段抓好小城镇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规划,扩大规模和辐射力

小城镇建设是主要是将现有的县城按照新的城市化标准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改造和提升,使之真正成为各具特色的“小城市”。根据河北省的情况看,目前的县城人口规模太小,大都在10万人以内,其经济实力、辐射力、吸引力和规模效应都较小,制约了许多事情的发展。一些县城由于其人口规模太小,经济实力不够,建设的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所以,以县城为主的小城市建设首先必须扩大其人口规模,应以20万人左右为宜,具备条件的还可以更大,达到30万人以上的规模。建设的主要办法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本县及其周围富裕起来的农民吸引进来,按照统一规划参与这一建设,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受益的和最后转化为小城市市民的也都是农民。

二、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公共资源主要是指道路、电力、通讯设施、水网、暖网以及教育资源等,“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建设,公共资源实质上就是民生保障的基础,没有公共资源的优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民入城就是一纸空谈。把农民吸引入城的基本条件就是城市的水、电、暖、气、道路、通讯和优良的教育资源,当我们把这些基本条件做好以后,农民就会自发的、自愿的入城生活。当前应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创新完善新城镇的管理、服务机制,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由重点区域延伸覆盖,特别是在道路建设、公交运营,以及电、讯设施、水网改造等方面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培育新型城乡服务保障体系,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推进法人化运营,适时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在面向实现同城化的基础上,规划并全面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城乡结合部与主城区的基础设施的接轨,启动城区和产业集聚区周边规划控制区内村庄的撤并整合工作,立足实际推动城镇化建设首先在城乡结合部和产业集聚园区率先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

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的思路和规划形成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点面结合,突出产业园区、新市镇和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提高承载吸纳能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人口非农转移,促进农民向市民、农村向新型社区转变,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四、小城镇建设首先应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条件比较成熟的乡镇开展

针对现有农村建设布点小而散,布局混乱,空心村现象严重以及供水、供电、通讯和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系统设计人口、土地、产值和生态环境、交通状况等情况,合理规划、科学规划、统一布点,对现有农村进行彻底改造和适度撤并,在不破坏农村原有和谐生态的基础上,按城市化标准和城乡一体化理念重新布局,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孤儿院和养老院等公共事业以及道路、照明、美化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通盘考虑,使环境、生态、生产和生活完美和谐统一,建设城市型的新农村。它既是村中城,又是城中村,使农村和城市各自优势得以保留、结合并发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城乡和谐、一体化发展。

五、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内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建立法人农业。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抓手,扶持发展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大公司创办领办现代农业公司化实体,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是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农民转化为市民、实现城镇化和小康的路径选择。选择的重点是加大区域内大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力度,推进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吸纳农民就业,力争到“十二五”末,重点区域内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50%以上。

六、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农村房屋产权流转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近期应制定出台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登记办法,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例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进而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造试点,深化发展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推动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网络监管平台建设。

第6篇

以改革引入活水,盘活水利工程,以治理坚守水生态底线,闯出绿色发展新路,以建设破解贫困地区吃水、用水难题,助力全面小康……余庆正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着人和水美的“大美余庆”建设。

积极创新推进水务改革

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省委、省政府深化水利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余庆深化水务改革的重要落点。

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利建设深刻影响着余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城乡用水供需矛盾加剧,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小水电站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余庆自2014年12月起,将城乡供排水、污水处理等涉水职能统一划归县水务部门管理,实现了从“多龙管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同时,大胆实践创新l展战略,由县人民政府与贵州水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股份合作协议,于2015年10月16日成立贵州水投水务余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余庆水投”)。

“余庆水投是余庆水务改革的实施主体,其使命就是推动余庆水务一体化建设。”余庆水投董事长李定荣介绍,余庆水投与余庆县合作事项涉及余庆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城乡水务一体化、城乡供排水设施建设及农村小水电能源开发等领域。

余庆水投成立以来,协调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打鼓台水库解决了6000万元建设资金,保障了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建设总投资规模1.4亿元的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及松烟、关兴、花山等6个乡镇8座污水处理厂,推进全县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资金5000万元并接管县城供水二期工程建设,保障了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接管运营敖溪镇污水处理厂,协助推进全县7个电站的增效扩容改造,完成小龙河电站初步实施方案,并以70万元成功竞拍水能源开发权(50年);承接余庆县供水工程基金项目建设,即总投资4200万元的乡镇供水设施改造项目,目前已改造水厂4座,购置设备8套,新建输水管40公里,管网延伸改造45公里;推进余庆城乡供排水、污水处理及小水电等水务管理走向规范化、企业化;启动建设余庆水务大楼,推进余庆水务办公统一化、集中化、规范化、高效化。

“余庆水投的组建是余庆深入推进水利改革的重要一步。”余庆县水务局局长刘世昌介绍,“这将对工程建设资金筹集,骨干水源工程、供排水及农村小水电能源设施建设投融资,盘活余庆现有供排水及农村小水电能源涉水资产,降低政府供水公共服务资本和管理等产生积极意义。”

科学管理完善治水方略

余庆县境内水资源总量9.1亿立方米,有蓄水工程设施401处,总库容65.8231亿立方;有河流、溪沟总计67条,河道总长1059.9公里,水域面积60.33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1623.7平方公里的3.72%;湿地总面积198.98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623.7平方公里的12.25%。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是余庆县打造“梦幻余庆、高原水乡”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也向余庆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管理,余庆扎实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制度,目前已完成全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和飞龙湖旅游景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及全县11个城镇供水厂、13个水电站和3个桶装水厂水资源论证工作。2016年将完成全县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方案设计,该规划的实施将促进余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和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和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加速余庆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向民生水利发展,最终实现余庆发展成为水生态平衡的城乡一体化县域。

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近年来,余庆坚持依法治水,有效促进了水事秩序的健康发展,水事综合管理和行政综合执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余庆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胡长江说。

2013年以来,余庆县逐步完善了《综合执法管理规定》《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案件审核制度》等10项制度,对推行综合执法后的行政审批、案件会审等作了详细规定,同时,结合“一表两单”工作,制定执法办案流程图,指导执法工作,为推进余庆水事管理和执法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余庆县积极完善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执法文书,建立详细的电子台帐系统,有效提高办公效率和执法档案管理;认真落实巡查制度,坚持每周定期巡查不少于1次,加强与水资、安监、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将水资源违法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案学法,提高执法素质,并经常邀请单位聘请的律师现场指导,以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处理正确性及办案速度;采取提前主动的水土保持管理方式,在新的建设项目未开工或一开工即向业主下发编报方案通知,宣传有关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联合执法,综合治理,使一些多年来久治不愈的涉河“顽症”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收到了明显效果。

2013年以来,余庆累计立案查处涉河案件17件,水工程案13件,水土保持案46件;督促完善、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00余件;征收水行政规费1181.56万元。

稳抓落实建设润泽民生

从大乌江镇出发,沿着险峻的山路往上,山顶散落着几十户人家的地方就是大山寨。六十多岁的邢兴华老人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以前我们吃水都是在房前屋后挖井或者到山脚下去担,后来年纪大了,担不动了。”大山寨地势较高,加上地下多溶洞,地表水的蓄存比较困难,全寨32户分散居住的农户饮水、用水困难问题严重,“现在好了,水管接到家里头,吃水方便,生活也好起来了。”

“大乌江镇全镇人口3.43万人,其中近两万人分散居住在山区,像大山寨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大乌江水利站站长宋正国向记者介绍。为解决农村用水困境,2016年,余庆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工程涉及白泥镇、龙溪镇、大乌江镇等八镇一乡,计划投入资金1319.65万元,共39个项目,解决20580人(其中贫困人口2167人)的饮水问题。目前已完成项目31个,解决16781人饮水问题,完成总投资1134.2万元,工程进度达86%。

此外,余庆县连续5年获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自2012年以来,获得得中央资金4400万元,省级资金3400万元。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和项目县以来,全县新增灌溉面积6800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4100亩,保护农田面积7600亩;治理山塘51口,防渗加固渠道185.78km,新建提水站18站,装机370千瓦,新建排涝渠6.2公里。

余庆县白泥镇春景村就是其中一个受益村。“从前每次下大雨,村里的农田就积涝,修建河渠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愿望。”春景村主任余某告诉记者,这条穿越春景村的水渠2016年9月完工,“水渠修好了,农田不怕水浸,平时还能取水灌溉,现在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在全村种植茶叶近400亩,葡萄500来亩,好日子就要来了。”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工业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105-03

一、背景与意义

2016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会,了第一本年度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据统计,1978―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5亿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3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0.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4.9万平方公里。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城镇化将会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理念下有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河北省“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其中“一区”就是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以往重物轻人、粗放型的发展路径不但在速度上远落后于现代工业化,在质量上也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城镇化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对优化河北省资源配置、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缓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成就

河北省自2003年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持续加强城镇改造建设,同时城乡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城乡统筹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率明显提高。目前,河北省市区人口超过300万人的城市有石家庄(430.3万人)和唐山(341.3万人),200万~300万人的城市为保定(280.6万人),100万~200万人的城市3个,分别是邯郸(165万人)、张家口(106万人)和秦皇岛(103万人)。2014年,河北省城镇人口3 642.40万人,同比增加113.95万人;乡村人口3 741.35万人,同比减少62.81万人;城镇化率为49.33%,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了15.72个百分点。石家庄、唐山两市城镇化率超过56%。

2.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3年,河北省城市道路面积21 064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72%;煤气供气总量226 763万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15.44%;公共交通运营车21 903辆,比2012年增加49.92%;园林绿地面积57 159公顷,比2012年增加2.8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4 069公顷,比上年增加3.12%。

3.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继续提升。总体来看,支撑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有六大要素,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城镇聚集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据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数据显示,这六大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增速最快,比2011年提高了9.1%。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提高的贡献也最突出,贡献率达到28.4%。

4. 县城建设提档升级,县城环境容貌整理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建成区面积平均达到14平方公里,累计处置违法建筑251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提高至46.5%。目前,全省建成了12个国家级园林城,9个县(市、区)获省人居环境奖。

三、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不足之处

1. 城镇化水平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8.12%,比全国平均水平的53.73%低5.61个百分点。河北周边省份的城镇化率也远高于河北:北京城镇化率为86.30%、天津为82.01%、山西为52.56%、内蒙古为58.71%、辽宁为66.45%、山东为53.75%。

2.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未得到及时有效跟进,城市综合承载力不强。2013年,全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11 654公里,比上年减少2.20%。在用水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和供水总量却双双下降,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655.24万立方米/日,比2012年减少11.40%;供水总量129 258万立方米,比2012年减少1.71%。

3.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许多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总体上正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2013年河北省的GDP为28 301.41亿元,在全国排第6位,而同年城镇化率仅为48.12%,全国排第21位,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4. 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河北省11个设区市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4)》显示,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最高的是唐山,最低的是衡水。其中,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廊坊4市继续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其他7市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而在城镇化率方面,最高的市和最低的市相差近13个百分点。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城市,其城镇化程度也较高;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程度又会影响区域发展的平衡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城市经营、民生福祉等多方面。

5. 产业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推进城镇化必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镇化。[1]过去,河北省城镇化的总体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程,城镇化逐步趋向于与工业化相协调,但是,这种城镇化仍然不能摆脱对工业发展的高度依赖。目前,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后,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并持续上升,比重超过50%,这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普遍性,是该阶段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2]2014年,河北省人均GDP约为6 500美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37.2%,而全国为48.2%,河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

6. 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环境较差。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2015年上半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45.9%,全国为72.7%,河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8个百分点,差距很大。在环保部监测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中河北省占了6个。河北省11个设区市轻度污染比例为32.6%,中度污染占12.1%,重度污染占7.0%,严重污染占2.2%。这样的环境质量除了受地理位置、汽车尾气等因素的影响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钢铁、水泥、玻璃等“两高”产业对环境破坏严重。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要解决上述问题,使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就必须从河北省省情出发,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产城互动,注重统筹协调,注重生态集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构建合理的城镇群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下谋划河北省城镇布局和规划,明确省会、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县城等不同层级城市的建设重点和目标要求,以更好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石家庄、唐山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要做好产能升级工作,进一步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等功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邯郸、保定等9个设区市,使之建成人口规模在100万~200万的中等城市。重点培育迁安、定州、清河等县(市、区),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使一部分实力较强的县(市、区)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较为完善的新兴中等城市。大力支持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发展,把他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

2. 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县城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关键,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载体。县城上连大城市,下接村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县城的承载功能如何,决定着产业聚集的水平,也决定着产业升级的水平。加快县城建设,必须坚持以产兴城、以业聚人。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要求,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居民社区和中小学校,增强特色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4]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增强县城对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业的吸纳能力,提高县城人口集聚力和承载力。坚持依托城镇发展产业,依托产业兴建城市,推进产业聚集区与中心城区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3. 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制度保障。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涉及人口、土地、资金、产业等八种要素和四个层次,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积极推动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2014年11月,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有序放开城镇迁移落户条件。此外,要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强化卫生服务,保障农民工共享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将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住房发展规划,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加强权益维护,保障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使用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

4. 继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首先,要创新规划理念,从整体出发,实施全域规划,强化规划管控。其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道路、公共交通、生态环保、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网建设,积极推进园林绿色城市建设。再次,提升城市管理效能,转变城市管理方式,着力打造智慧城市。通过各项措施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在解决逢雨必涝、交通拥堵等城市顽疾,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精神享受。

5.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建设美丽河北。要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集约、生态、低碳、智能为方向,建设宜居城镇。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在城镇规划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加快编制《河北省环境功能区划纲要》,把城镇划分为不同职能、功能的区域,围绕文化、产业、区位等特色,加强生态集约型城镇建设。

6.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从三次产业看,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29 42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1.7∶51.1∶37.2,三产比重较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尚未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也远低于其他东部省市。因此,要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推行现代农业,使之逐步在第一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规模,并成为第二产业的主力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大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切实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弛而不息地坚持下去。

7.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必须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统筹谋划城乡布局、规划建设管理,健全体制机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明确方向、设定路径。要综合考虑“城”与“乡”、工业与农业等各方面的关系,推动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地方的人文和风俗”,切忌将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同样化。

参考文献:

[1]阎东彬,王金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21).

[2]李萍,夏沁芳,刘黎.人均GDP3 000美元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3,(3).

[3]侯建国,彭青.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 实现科教兴城[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5,(12).

[4]侯建国,彭青.加快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N].河北日报,2015-12-11.

(课题主持人:彭青;课题组成员:侯建国,赵恒春,武玲玲,刘冬晔,李妙然)

第8篇

【关键词】统筹;城市规划;工作重点;城乡一体化建设

1.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建设美好安康,是我们三百万安康人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是贯彻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就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谈几点认识

(1)安康市古称“金州”,位于陕西省最南部,是陕、川、鄂、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连接祖国西南、西北通向华北、华中、华南的重要交通枢纽,阳安、襄渝、西康铁路在此交汇。管辖一区九县和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陕西省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东方圣母女娲的故乡,素有“天然生物基因库、中药材之乡、中国硒谷、中国民歌之乡、中国茶乡”等美誉。

(2)2013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批复》,《规划》提出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安康市建设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和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建成上游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2009年12月省政府通过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安康中心城市确定为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北重要的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安康丝绸、生物医药基地;旅游休闲、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总规》将中心城市规划为“一江两岸、一心多区;山水环绕、桥道贯通”的结构格局,“六横七纵”加快速外环形式的路网骨架系统,以及“一心、两轴、三河、多带、外环”的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完整绿地网络结构,形成“山水环绕、城景交融”的绿地格局。

(3)安康市远景规划为“打造核心、开发江北、西进东延、提升江南”,控制区按百万人口大城市构架,将瀛湖风景区、汉阴至安康月河川道和安康主城区区域一并进行通盘控制,其规划控制区范围为450平方公里。中心城市规划区160平方公里。按照“一江、两岸、三区、五桥、八景”的总体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建设,以生态建设为主体,完善服务功能和游览功能,形成“一江两岸、一心多区;山水环绕、桥道贯通”的结构格局。

(4)按照规划,安康市将形成“六横七纵”加快速外环形式的路网骨架系统,结合高速公路形成环城高速,城市五个出入口通过快速环线与各个干线公路连接;按照力求丰富汉江水系景观、突出安康山水城市的特点,形成“一心、两轴、三河、多带、外环”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绿地网络结构,突现安康“山水环绕、城景交融”的绿色景观。《总规》市域规划依托阳安铁路线、汉江城镇发展带,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月河川道城镇带为主体,旬阳、平利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按照“打造核心、开发江北、西进东延、提升江南”的城市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一江两岸,一心多区;山水环绕,桥道贯通”的空间布局结构。

2. 在《总规》的指导下,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工作。要以安康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的月河谷地为主体,以旬阳县和平利县为两翼,加快建制镇标准化建设,构建以城镇为支点,以农村新型社区为节点的网络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城乡统筹的新格局。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城市功能,把安康市逐步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规划,发挥好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关键是阿克力拜克・加尔旦别克规划要先行。如果规划搞不好,那么这个城市的建设不是杂乱无章一团糟,就是今天建了明天拆,劳民伤财,浪费财富。要充分认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以前我们的一些规划都是产业归产业,城市归城市,基础设施归基础设施,相互间协调沟通不够。在当前形势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个规划尤为重要。可以这么说,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先行,很多工作将寸步难行,这两个规划不做,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两个规划的重要性,切实发挥两个规划的牵头作用,各项建设必须严格依据这两个规划,搞开发区更要符合这两个规划,征地搞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符合这两个规划。当然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相互衔接、相辅相成。

3. 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3.1以城带乡、以乡保城。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3.2空间集聚、划定城乡。

城乡规划是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调控手段。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区域产业和人口的合理集聚,增强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好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并落实城乡基础设施、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规划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村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达到城乡之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

3.3设施先行、区域共享。

城乡规划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规划编制要关注公共利益、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功能,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3.4错位发展、尊重文化。

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建设同时要兼顾现状和长远发展,城乡统筹建设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而不损害自然环境。

4. 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加快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规划编制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合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

4.2“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大胆创新、分类实施”的原则,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促进资源向农村配置。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4.3发展区域优势,确定城市特色。

4.3.1安康城市的最大资源是山水,安康城市的特质个性是山水城的融合。通过结构的有效组织;加强城市周边的山体――龙王山、香溪洞、文武山、天柱山、鲤鱼山森林化,成为城市际线远景;培育城区汉江段及黄洋河、吉河、月河近城段河体及两岸景观自然化,并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河体、局部丘陵、山体形成诸多园林化公园,成为城市片、线交织的中;加强中心区域和各片区结构的完善,充分通过桥道的贯通,和景观廊道的贯通,使整个城市山环水绕,山水城相间,从而显现山水园林城市格局。依据高速路、现有道路、铁路、高压走廊、江河走向确定城市道路格局,形成“六横七纵”加快速外环形式的路网骨架系统。

4.3.2城市规划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提出的“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规划、有限开发”的规划指导思想正确,确立的“无限框架、有限布局,近远结合、有机衔接”的规划思路清晰,富有创新性,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一个真正的城市规划领导者要具有前瞻性和高层次的统筹思想,立足长远发展需要,科学谋划,切实遵城市发展自身的客观和地理位置的规律。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1)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将安康城市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

(2)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形态完整、布局合理、适应发展需求的新安康。

(3)强调陕南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优化城市内外生态环境,通过人工绿化环境和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体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生”的生态型城市理念。

(4)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强化旅游休闲功能,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整体环境,将安康建设为旅游名城。

(5)充分结合城市建设实际,通过分期规划,为安康城市建设提供灵活、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

4.3.3规划是建设的“龙头”。

(1)首先要高标准,高起点的定位城市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的规模,把具体的某个区域的功能也定位清楚,同时高质量的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近期规划、控制性详规。从而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有力的发展体系及框架;规划做成了,并不等于城市建设就形成了,还要坚持建管并举,要着力改变重建筑、轻设计,重建设、轻精致,重建成、轻管理的系列问题,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含概的并不是一个建筑的本身,一幢幢房屋,而是着力优化整合周围的一切资源和要素,形成特有的个性特点,完整的配套设施、功能齐全的小区建设,适应小区发展需要的科学体系。比如:一个完整的小区规划应有合理的供水排水能力,污水垃圾处理、社区活动场所等等都要统筹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第9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可持续地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要在正确判断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注重以项目为抓手,整合资源,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采取科学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确保城市支持农村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一、老鹰山镇城市支持农村工作的现状

(一)经济概况和基础设施

我镇地处工矿区,境内有水城钢铁(集团)金河公司、观音山矿业分公司、观音山水泥公司、白云石矿、六盘水市鑫源公司、六盘水市佳联铅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小河水泥厂、滥坝油库等十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旗盛、昌兴、大器、泰隆等招商引资大型企业落户辖区。,全镇财税总收入完成10308.4万元,为年任务9376万元的109.94%,同比增长38.49%。成为全区第一家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

境内有贵昆铁路、株六复线横贯东西,水纳公路、贵烟公路交叉穿越境内,村村公路相通。天然林植被保护完好,有天然林退耕林6.0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4%。全镇95%以上组通路,70%以上组通自来水,电、电话、广播电视实现组组通。现我镇已纳入六盘水市第三轮城市规划修编,六盘水市工业园区、煤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干部人才的管理和引进

近年来我镇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将民主的理念融入了执政理念,探索多种选任方式,营造广纳群贤的用人氛围。采取群众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推选“村官”,把选择权交给群众,真正选出有一定能力和技术,组织满意,群众放心的人任村干部。现今,走群众路线、遇事与群众商量已成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众,也把民主的理念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积极监督领导干部工作,用民主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已成为主流。

为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开展,我镇积极采用招考、调任、聘用等方法不断吸纳各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到各镇直部门和村、居委任职工作或进行专业技术指导。现今已拥有硕士生3名,本科毕业生19名,大专毕业生56名,各种专业技术人员41名,同时已有9名大学生在村挂职,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奠定人才基础。

(三)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和推进

借助国家惠农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我镇救灾救济工作投入资金12098元,实施农村医疗救助29户。投入供养金38986元,供养五保户5名。投入资金138.9万元,实施156户危房改造。认真做好优抚对象“三难”工作,发放“三难”补助金75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经费2.6万元,全镇4887户1605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认真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发放保障金633户1438人748655元。通过“两基”迎“国检”工作,投入“两基”扫盲工作经费6万元开展扫盲工作,扫盲650人。投入2万元边远地区贫困学生补助经费,解决边远村组贫困学生午餐困难问题。以创“国优”为契机,投入配套资金40多万元对计生服务站进行扩建,新购置了医疗设备。加强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镇政府管理手段的局限性

现今我区财政实行的是“乡财县管”的政策,镇一级的财政收入无法进行自行分配,同时辖区内的很多部门都属于上级直管。这就使镇政府在应对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是以获取最高利润为终极目标,而政府规划是以科学可持续发展为行政指南,同时群众利益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这就使各种大型项目在我镇建设投产之后,往往会无可避免与政府的总体规划以及一些民众的个人利益产生冲突。而在这当中,我们镇政府是首当其冲站在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管理运作的权限,很难对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产生实质的影响。

(二)民众思想观念的制约性

我镇村民因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制约,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必需的积极理念和人文精神。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原来已经

改善了很多,但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却依然如旧。存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也具有很强大的反作用力。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逐渐发生一些转变,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传承性,这个转变的过程会很漫长,往往会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于社会现实而阻碍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三)基础设施不足

虽然我镇涉农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在路网质量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如我镇通往外界的水纳公路路面段坑洼众多,致使车辆难以通行;陆家坝村公路洗煤淤泥堆积,无法满足大型车辆的通行;仁活洞村的三岔地组尚未通自来水,而近期水井多已干涸,再加上地处偏僻的山间,村名往往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用塑料壶靠人工背水以供家用,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各种基础设施的不足,致使村民与外界沟通不畅,政府所掌握的信息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更新以及各种政策措施在实际工作落实中消耗大量的社会成本。近年来,党委政府虽然已经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对基础设施有了大力的投入和完善,但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也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四)贫富差异悬殊导致各种矛盾和隐患

我镇原本是由传统的粗放型种植业为主导的典型农业经营方式,但近年来经济总量保持了全区第一的业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近些年来煤炭工业发展以及各大型项目的落户。高速的经济发展为我镇带来各种效益和优势的同时,巨大的贫富差异也无可避免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些人因贫富差距引发心理不平衡,再加上自身条件的局限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往往会采取违法犯罪手段来获取不义之财,或对政府的各种福利措施以及征地赔偿等工作采取无赖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利益,迫使我镇的治安维稳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相当一部分企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改进和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吸纳劳动力数量减少,而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劳动技能、就业观念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我镇农村劳动力还对工资要求较高,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广大涉农地区还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上明显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六)涉农社区居民持续增收困难

在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涉农地区居民失去了土地收入,加上我镇拆违力度的不断加大,短期内部分涉农地区居民的实际收入可能会部分降低,而涉农地区居民的非农化就业又十分困难,加之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镇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之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信息化网络尚未形成,商品信息流通不畅,农技专业人员少,整体素质不高,科技设施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产、供、销链条不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尚不健全,一体化社会服务还不完善,因此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生产变革,。致使部分涉农地区居民的收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但增收困难,而且可能下降。

三、对策建议

(一)推进城乡经济利益一体化

在各种项目建设投产过程中,征地的赔款难以达到群众的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各种事件,是我们基层政府所面临最频繁、最严重的矛盾纠纷。建议借鉴广东、重庆等省市已经试验成功的投资方出资,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经济运营模式,从制度层面上缓解建设发展先期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将农村集体土地升值后的利益保留在农村。实现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捆绑,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这才将从根本上消弭征地拆迁等大型项目中难以调和的深层次矛盾。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借助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契机,增强城镇承载和辐射能力,加速实现农村与城市对接。整合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完成客运站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通过公路等级化改造和各村路面硬化,在有条件的地方开通农村公交车,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快速、便捷。积极支持铁路沾六复线建设,配合做好绕城环线、毕水兴高速公路过境路段等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借助煤化工基地等大型项目的建设投资,挣取尽量多的资金,加快各村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市场物流、金融商贸、信息中介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消防、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发挥聚集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小城镇和中心村转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流动与共享。以农村远程教育为平台,整合远程教育、党务信息、政务信息、劳动保障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等资讯,实现城乡信息互动、共享,加快推进城乡信息一体化。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发展农村电信,抓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三)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着眼于促进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面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支持煤化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在用水用电用地、项目贷款贴息方面给予优惠便利,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观音山养鸡及石板河养猪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金融、信息、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等现代物流业为支撑,推进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要按照“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人人享有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让农民能够享受城镇社保,探索建立可退可转机制,吸引大批农民创业、就业;实行个人出资,政府补贴,引入商业保险,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退耕还林补助和地质灾害搬迁、困难建房补助等资金,加大对不适宜居住地农户的异地搬迁和住房困难农户的建房补助力度,使城乡居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居有定所。(五)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以企业学校移交地方为契机,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整合人事、劳动、农技、职教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民和拟外出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从土地以外获取收入的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享受能力。抓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促进各种社会公益设施向农村开放,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要。加强农村卫生院建设,实现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构筑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共同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全体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性供水供水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八十年代初,在城市供水水源的调研基础上,于1982年2月四川省给水排水情报网年会期间,第一次提出重力流供水的方案,在研究重力流供水的范围过程中我们引伸出区域性供水的思路,并进一步讨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模式的区别、联系及其实用价值。

二、区域性供水的模式

区域性供水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不仅为中心城市供水,还同时向作为城市、场镇及广大农村集居点供水,按照水源水系、地理环境特征或一定的行政区划确定供水区域,供水面积小至数十平方公里,大至数千平方公里。它把一个区域内的若干个净水厂及其配套企业联合为一体,统一开发、分配水资源,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的新型网络供水系统。我们认为,区域性供水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2.1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

2.l.l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所辖区域的供水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但管网系统不一定连成一体,即水源和管网都可能是分散的。例如,台湾有两个水公司,一个台北市自来水公司,另一个是台湾自来水公司,后者就是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另悉,山东省济宁市已将该市下属各县镇自来水公司统一联合成立济宁市供水集团总公司。

2.l.2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是一个跨行政管理辖区概念的系统,跨地区的供水企业可以浓缩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整个区域经济服务,从而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与效能的发挥。

2.1.3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可以不受一城一镇的限制,较合理地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借助集团化的优势,可以开拓为此服务的诸多工业项目,特别是水工业项目,组织社会化生产,确保原材料、消耗材料的合理调配,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整个企业的运转可以更为有效,求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2.2.1区域性集中供水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连成一片的供水系统,较多地实行长距离输配水,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这种多水源、多水厂并网的区域集中供水系统,比原先分散的、独自的、小规模的供水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专业性、合理性、可靠性与经济性。这样的系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在日本于1986年已有166个,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亦很多,譬如华盛顿北方水厂的供水范围已达2849km2,供水区域内的地面高差达274m,由两个水厂(一个取湖水、一个取河水)并网供水。

2.2.2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是一个多水源合并管网的管理系统,多水源统一的供水环状管网系统的建立,极大提高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强化调度功能,协调供需关系,使系统处于合理、经济的运行状态。

2.3两种区域性供水模式的密切联系

2.3.1我们在探讨区域性供水的同时,提出了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模式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同属区域性供水范畴。我们认为作这样的区分是有特别意义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形式,区域性供水管理系统也可能过渡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或经济发展程度条件下,即使不能进行区域性集中供水,仅仅通过采用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供水部门和相关企业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水质和供水普及率(水量),提高供水整体服务水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2在可能实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地方,首先实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和各种短期行为,造成长期分散重复小规模建设投资,从而对一定区域统一分配水资源、提高供水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发挥区域性供水企业的规模效益起着促进作用。

三、区域性供水研究的意义

3.1社会发展的趋向

数千年来的文明历史表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大型工业、集团化经济的崛起,人们更加速了向城市迁移。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经济带逐步形成,以当今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例,日本有1/3人口集中在东京的周围地区。就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很快,城市的规模在扩大,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带正在形成,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

3.2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自古至今,凡是有人群起居的地方必然有水源,凡是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有相应的集中供水事业。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资源是有限的,就全世界而言,已有不少专家预测下世纪的主要危机是水危机。而我国的水资源相对而言是不丰富的,平均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730m3/人,仅为世界人均值的l/4。总之,淡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淡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分配、区域性综合规划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3.3区域性供水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

3.3.l区域性供水系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但在国内尽管我们在1990年提出建立这样的系统,经四川省科技情报所查新表明还属首次。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性供水系统的出现与发展,必然成为普及城乡供水的趋向之一。

3.3.2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村设一个供水站,一个镇设一个水厂,一个县市设一个自来水公司,他们之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国内是普遍的,他们在开创供水事业上曾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域性经济带的形成,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供水系统不进行管理上的深化改革,很难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服好务,很难为人们提供优质的饮用水。供水系统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是一个趋向。

四、区域性供水的可行性

4.l跨行政辖区的供水,这将打破目前供水企业隶属一个行政辖区管理的惯例,但供水企业通过股份制管理模式可以协调各行政辖区对供水的需求关系,还可缓解水利部门与城建部门对供水企业隶属关系上的争议。

4.2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中心城市经济带的形成,区域内对供水的水质、水量以及供水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供水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促使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的形成,促使中心城市的供水企业更好地为区域范围内的供水事业服务。

4.3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那种小而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冲击,为了取得更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努力,有利于供水企业之间的联合。

4.4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开采、统筹分配,有可能促使区域内供水部门、供水企业之间的联合。否则争水、抢水等问题必将导致社会化矛盾。

4.5近十多年来作为供水系统的建设投资,主要是向用水单位筹集的,政府部门只是政策上的照顾,因此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供水企业亦可按此途径解决。

4.6在条件许可的实施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中,以谁受益、谁出资,谁出资、谁优先的原则,由点、连线到面的实施策略,并且以区域集中供水与局部分散供水相结合的模式规划,不作一刀切。

五、区域性供水量的预测方法

区域范围内的需水量主要分为中心城区的需水量、卫星城镇及县制镇和村镇的需水量,根据各自的供水特点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宜分别用不同方法作预测。预测期限可分为三个期间,即近期、中期、远期。中期的预测应是目前作区域性供水研究中供水量预测的重点。

5.1中心城区

对中心城区的供水量预测,针对其历史数据资料较为完整的特点,可收集近数十年的供水量、售水量、供水人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数据,采用微观定额法、供水量递增率法、时间序列趋势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多种预测方法,然后对预测结果作相应检验和综合分析,即得出中心城区各预测时期的需供水量。

5.2卫星城市和一般县镇

5.2.l对卫星城市的需水量预测,主要依据政府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卫星城市布局及人口规划,采用微观定额法预测和专家调查法为主,其用水定额与中心城区取值相近,并结合工商业分布确定其需水量。

5.2.2区域内现有的各区、县(市)独成体系的分散供水系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力就近解决当地城镇的供水而自然形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乡村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城市化水平普遍提高,新建和内迁了不少企业,其需水量不是简单按自然递增率递增,而是呈阶跃式剧增,市政供水基础设施能力明显不足。结合各县城目前供水现状特点和供水发展阶段,参照中心城区相应阶段和类似城镇用水量标准,考虑到供水发展规模和水量平衡,可选择多个方案分别计算,结果可能与接问卷统计的专家调查法相差较大。原因较明显,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区的周边县区城镇,随着农村集镇化、乡镇企业的广泛兴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趋势所至,其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这种按自然常规递增测算的结果已明显不能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建议采用在广泛征集各县区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专家调查预测法结果,较为符合地区实际。

5.3农村集镇

这里所指的村镇供水量,是经调研后确认需由集中供水方式解决的部分村镇的需水量。可参照有关村镇供水的资料,结合农村经济改革,乡镇企业及村镇规模发展迅速的状况,城市市域内村镇的用水水平必然向城市水平逼近,仍可根据以定额法为主的计算结果确定其需水量。

六、结论

6.l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是区域性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对供水企业深化改革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成果。

6.2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式,对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它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它有利于供水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它有利于水工业相关项目的发展;而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较好的供水模式,它又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模式,它虽没有推广的普遍意义,但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比如**地区采用了重力流方式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后在规划的2010年供水工程中可节水10950万m3/a,可节电达2亿kwh/a。

6.3区域性供水摸式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模式,决不应一刀切、一风吹,应因势利导,自愿联合。但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应有所导向。

参考文献

[1]何维华,试论**地区区域性供水,**建筑,1990年10月

[2]越性藩**地区实施区域性供水势在必行,市政科技文摘(总第145期),1991年5月

第11篇

关键词:广西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相比较于广西的工业化发展,广西城镇化发展可谓严重滞后,与沿海省份有着巨大的差距。加快推进广西城镇化建设是支撑广西未来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中国南部沿海经济再次腾飞的强大动力。

一、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

1、城镇化水平提高快

广西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重点推进南宁、柳州等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县城、重点镇建设,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从2000年到 2012年是广西城镇化发展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2000 年广西镇化率为28%,到2012年达到39.2%,城镇人口达到1 838 万人,比2000 年增长35%;城镇建成区面积 840 平方公里,比 2000 年增长 30%。

2、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

广西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抓好城镇道路、燃气、供排水、电网等设施建设,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现在,广西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 11.83 平方米,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 714 万立方米,城镇供水普及率达 92.87%,县城以上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初步建立完善;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 84.04%;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7 标台,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3、城镇经济迅速发展

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以城镇聚集产业,以产业拉动城镇,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2002 年以来,广西 GDP 年均增速达到12%左右,城镇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城镇经济快速发展,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 万个左右,对城镇化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广西多项措施不断做大做强工业,努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广西工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又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吸纳了区内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带动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城乡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快调整,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加快推进广西城镇化的对策

1、城乡统筹规划

进一步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合理确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同时,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城乡规划,并做好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以城乡一体化、产业集中化、人口聚集化为基本要求,把城乡两大社会板块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按照中心城市扩大规模、县级城市完善功能、重点城镇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分类推进的“四位一体”基本思路,分层分区位确立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地域特色,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规划体系框架。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等中心城市应规划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聚集区; 中小城市和县城应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优势,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乡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应重点规划发展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立和完善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评估周期、评估部门、评估方法、评估内容和评估报告上报的程序等。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大力提倡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建立城乡规划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成立由党委巡视组、政府督察室、纪检、监察、建设等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的城乡规划联合督查组,每年定期对城乡筹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中心城市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以具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按照实际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城乡一元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同时,应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户籍限制,积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凡在中小城市和城镇拥有住房并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都允许其登记为城镇户口。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优抚安置和计划生育等配套制度的改革,使符合条件并取得城镇户籍的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构建涵盖农民工子女的基本均等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一并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允许落户城镇的农民继续保留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承包权,享有原村级集体资产的权益和集体可分配收益,承担相应义务,同时允许其依法有偿转让。

3、加大投入

积极拓宽小城镇建设筹资渠道,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逐步建立起国家投资引导,集体、个人、企业、社会共同投资建设城镇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各级政府应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等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筹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以企业化方式经营城镇,激活民间资本、盘活土地资产、搞活招商引资,为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辟广泛的融资渠道。结合小城镇建设、村庄整治、迁村并点和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完善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机制,规范推进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于小城镇土地进行置换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好小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问题,鼓励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在城镇就业。加大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以供水供气、城市道路改造、城市防洪、消防、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一街、一场、一站、一院、一厂。大力推动城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

4、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联动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形成城镇集群内产业分工与专业化配套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取得集聚经济效应、联合行动效应和制度效应。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应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林浆纸、修造船、电子信息、粮油加工、新能源等,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应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对接,主动承接东部机械、建材、电子、纺织服装、皮革、家电、船舶配套及再生资源深加工等行业。资源富集区城市群应充分利用水电、有色金属、糖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炭、电力、糖业、锰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业。推动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城市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建立完善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电子信息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实现通过网络向企业和公众提供行政审批、产权交易、信息、政策查询、资讯查询、业务咨询和在线办理等电子化信息化行政服务。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综合便民服务等城镇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的建设。

结论

广西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海上桥头堡,加快推进其城镇化建设对于拉动我国南部沿海经济发展、推动民间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都将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12篇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固原市区域概况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地区,东与甘肃庆阳市、平凉市为邻,南与平凉市相连,西与白银市分界,北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地域范围在北纬35.14°~36.38°,东经105.20°~106.58°之间。总面积10540km2,固原市区面积45km2。处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府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中国西部前景极佳的待开发地区,亦是中央确定重点扶贫的“三西”地区之一。

2固原市水资源分布现状

2.1水资源分布特点

固原市水资源南多北少,与土地资源分布极不相称,南部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9%,水资源占总是的48.6%。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61.4%,水资源占总量的41%,北部干旱荒漠草原区占国土面积的29.6%,水资源占总量的10.4%,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分布也极不均匀,全市年降水量自1951年至2012年基本呈下降趋势。

2.2主要地表水及河流状况

固原市境内无过境客水,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有32条,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红茹蒲河、祖厉河为主要河流,多年平均降水量472mm,总降水量53.26亿m3,仅占全国降水量平均值648mm的73%,境内82%的地表水流出境外,出境水量4.546亿m3。全市境内天然地表水资源量5.67亿m3,其中地表径流量3.47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61.2%。亩均水资源量108m3,是全国亩均值1437m3的8%。多年平均地表径流可利用量为2.46亿m3。

2.3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

地下水资源量为2.797亿m3,与地表水资源量之间重复计算,其中矿化度<2g/L地下水资源量为2.58亿m3,可开采量为0.742亿m3,原州区、西吉县地下水超采,已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用水矛盾突出;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地下水资源丰富,现状利用率很低,有待于开发利用。

3水资源利用现状

3.1各类工程供水量调查情况

全市建成的148座中小型水库、1514眼机井、268座小扬水、252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与建成的固海扬水工程、扬黄扶贫扩灌工程、固原市东山坡引水工程、彭阳县长城塬引水工程和隆德县桃山引水工程及彭堡机井、海子峡水库、三里铺机井、贺家湾水库4处城市水源工程初步构成了供用水网络体系,各类供水工程年平均供水量1.47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0.944亿m3,地下水0.396亿m3,扬黄河水0.13亿m3,成为固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水源。

3.2取水量调查情况

表1 固原市2009、2010、2011年各类耗水量调查统计表 单位:亿m3

可以看出,各项用水所消耗的总水量呈上升趋势,消耗的地下水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连年干旱等原因造成地表水大幅度减少,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只能靠过度开采地下水补给,原州区北川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地下水位下降5-10m,形成大面积漏斗,部分农民自备的浅水井干枯,造成人畜饮水困难。随着固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与城乡饮水、生态需水、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4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用水缺口较大

一是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全市水资源总量5.67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2.46亿m3,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地区。二是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日趋严峻。工程型缺水、区域开源利用缺少投入,水质型、资源型缺水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区域性、结构型、季节型缺水特征愈加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市需总用水量2.91亿m3,扣除实际可供水量1.47亿m3,还缺水1.44亿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预计到2020年,全市国民经济需水量4.0亿m3,日益严重的民生问题更加突出。

4.2水利设施脆弱、调控能力不强

一是水库带病运行。全市现有中小型水库148座,绝大部分都是建于5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运行年久,淤积严重,调控设施老化失修,防洪标准低,调洪能力差。二是灌区老化失修。全市防渗衬砌的水利灌溉干渠占干渠总长度的71.37%,斗、支、毛渠防渗衬砌不足50%,农业用水长期为用水大户,多年平均用水量占到全市可供水量的75%;农田实际灌溉面积达不到有效灌溉面积。三是区域供水压力大。固原县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增加了迁入区水资源的配水压力,而且发展工业扶贫项目,水资源配置只在当地有限的水资源上想办法,在区域产业的战略定位上,往往是以水定产业让步于发展愿望决策。特别是遇到大旱年份,由于水综合调度工程体系建设薄弱,不能实现当地雨洪资源最大限度利用,致使区域供用水矛盾更加突出。

4.3水土保持治理国家补助标准低,治理成效缓慢

全市水土保持治理已逐步进入到高难区治理,还有3000km2水土流失面积多处在自然条件恶劣、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4.4管理体制不顺,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目前,我市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格局还未确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长期以来形成的职能交叉、城乡分割、权责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致使水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水价形成机制不够合理,水价长期偏低,既助长了浪费水的行为,也使水利较难吸引社会投入,水利行业自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5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与措施

5.1优化配置水资源,构筑水资源调控骨干框架

按照节约优先、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快推进“北扬黄河水、南引泾河水、调度库坝水、联用井窖水、治理流失水”工程配制体系建设,建立“大中小微并举、蓄引集提结合、库坝窖(井)池联用、城乡生态统筹”的供用水模式。力争在2015年,建成固原城乡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点(库坝)、线(引水)、面(集雨工程)结合的“三纵九横”供用水体系,尽快形成“南北配置,丰枯补给”的水资源配置格局,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瓶颈。

5.2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固原地下水资源少,地表水资源也很有限,而大气降水资源相对丰富,有53.26亿m3/年左右,这是数量相当可观的宝贵水资源,利用好天然降水资源,其前景令人鼓舞。一是以利用天然降水为切入点,发挥山区广阔的伸缩空间和地形优势,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发展滴灌、微喷灌和窖灌农业,做好库坝防洪蓄水管理、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二是坚持生态立市,围绕大六盘生态圈和“三河源”水源保护,实施好渭河流域宁夏固原重点治理项目等5大水土保持工程,突出生态提升,实施山、水、田、林、路、草连片治理工程。三是建设固原及各县(区)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利用收集雨水用于城市道路洒水、绿化、洗车及冲厕等,减少自来水利用量,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最终实现黄河水、泾河水、天然降水的综合利用、优化配置。

5.3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生态移民提供保障

在加快实施以清水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洪工程为主的7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提高防洪能力,改善城乡环境的同时,按照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要求,做好防汛与抗旱结合,生态移民突出“人随水走,水随人流”,围绕“水源、特色、生态、转移”做活水文章,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实现雨水蓄得住、径流可控制、洪水能管理。

5.4做好项目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引进客水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把水利改革发展的成效真正落实在抓管理、打基础、利长远、调结构的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上来。一是积极编制全市水资源规划论证报告,优化配置水资源,构筑全市水调控体系,力争百万亩库井灌区节水改造列入国家投资计划。二是利用固海扬水等工程供水且具备向固原市区供水的条件,抓紧开展引黄入固工程前期规划工作,编制完成引黄入固方案,从长远、从根本解决全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5.5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骨干渠系和末级渠系改造力度。二是加强对“三河”水系和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是积极推进县(区)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强化水权转换,为我市工业用水提供水源保障。

6结束语

固原市作为宁南山区的中心带动城市,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紧缺,另一方面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固原市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将会进一步显现。从长远利益考虑,有计划、有目标地利用水资源,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结构,对于提高固原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安玉明、朱林祥等.固原市水资源分布利用与水体污染现状调查分析[J].固原师专学报,2004(5)

[2]谢新民等.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3]宁夏水利厅.宁夏2009 2010 2011年水资源公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