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专业

竞技体育专业

时间:2023-10-07 08:5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竞技体育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竞技体育专业

第1篇

论文摘要:针对“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既促成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荣,又维护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纯洁性的说法,通过对完人教育理想的本体溯源以及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转变过程,发现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完人教育理想的破灭与重塑,而能够与其保持一致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古希腊竞技体育独有特征只不过是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与完人教育理想矛盾对立的产物,直至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相差无几了。

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宗教祭祀、祈福避祸、纪念英雄、政权更迭、战争和外交等等,由于年代久远,文献遗失,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即古希腊的体育旨在施行体智并重,心身并举的完人教育的说法却广为流传,日益深人人心。这是由于现代竞技体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与恶习,诸如职业化所带来的过度训练,功利化所带来的只重视成绩,商业化所引发的暗箱操作、金钱交易等,一些学者据此证明,现代竞技体育已经偏离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正常轨道,丧失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精神,要想克服这种弊端,必须复兴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精神,重塑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念。

事实上,我们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完人教育理想的理解存在偏差。因为,这种理想在古希腊从未成为现实,而且在这种理想指导下的古希腊竞技体育,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其与完人理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是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此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大同小异了。

1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与思想基础

1)非功利性。考古的发现与相关的研究不断证实,古希腊的体育竞技与今天大不相同。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非功利性,不但竞技的承办方不会从活动中牟取任何收益,就连竞技的优胜者,亦不会从中获取某种物质好处,而更多得到的是精神奖励。这种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古代奥运会的纯洁性,因为,功利性因素的涉人,难免会带来一定的腐败机率。现代奥林匹克的创立者顾拜旦对此亦深有感触,因而主张抵制奥运会的商业化,并把商业化与奥运会的变质腐化联系起来,而力图维护其非功利性。但别具讽刺的是,第1届现代雅典奥运会因为出现了资金紧张,雅典政府为此不得不进行商业操作,靠民间募捐和发行纪念邮票等方式才勉强度过了难关。可见,所倡导的非功利性只是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一种理想礼。

2)非职业化。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坚持业余化原则,拒绝接受职业运动员的参与。业余化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运动员无需仅仅参加某一项或某几项运动,因而不会导致体育技能的畸形发展;其次,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目标在于娱乐性和参与性,而不必过分在意比赛结果;最后,非职业化可以吸纳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比赛,彰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础。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古希腊竞技体育在其初始阶段,更多是贵族精英内部的自娱自乐,而极少吸收平民阶层的参与,贵族阶层的闲暇亦是促成这种非职业化的重要原因。

3)完人理想。一般人认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诸多弊病与不足,主要发端于商业化(功利化)和职业化(专业化)因素。因此,为了克服现代竞技体育的弊端,有必要复兴古希腊的体育精神,倡导古希腊的“完人”教育理念。古希腊人认为,要将竞技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一道,作为培养完善人格的必需环节;形体美和心灵美对于造就个人的美德同样重要。所谓完人理想就是体育与智育并重发展的理想,而这种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念在价值层面上体现为古希腊崇尚健全思想寓于健全身心、尊重生命、追求公平、和谐发展的体育精神,于竞技体育活动中表现为“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特征,可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离不开古希腊人对完人理想的无限追求。

2《荷马史诗》与完人教育理想的幻觉

古希腊历史因其结构复杂而令人眼花缭乱,仅就现今考古的发现已经证明,它至少是克里特、迈锡尼、希腊城邦以及东方古代4种文明交错混合而成的结果,因此,详细考证其“竞技体育”和“完人理想”的各自的发展史及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从《荷马史诗》中可以约略地看出“完人教育理想”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本形态。《荷马史诗》是以古希腊迈锡尼时期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塑造了古希腊的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可谓是古希腊完人教育理念的最初起源与标准样板。本来,把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榜样,这在古代是通行的做法,是无可厚非。但是古希腊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榜样,而且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现实的目标,期望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与培育程序,把每一位希腊公民都塑造成这种完美人格范本一样的人。不过,因为伴随着竞技体育和智育的各自发展深化,这种完人的教育不是在体育与智育之间顾此失彼,就是对两者浅尝辄止,因而既不能造就真正的运动员,也无法培养伟大的哲学家,雅典教育的实际结果是只培养了运动员,而无法在智育方面取得大的成效。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位,根本原因在于希腊人未能分清《荷马史诗》是介于半神话与半史实的作品,从而以信史的态度完全接受了《荷马史诗》中虚幻的“完人”理想。古希腊人一旦接受其为信史,同时把其中的“完人”理想贯彻到现实之中,就有混同想象与现实之虞。换句话说,如果泛泛地讲体能与智慧并重,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是如果把体能提高到以一挡万,把智慧说成了神人不及,那么这样的两相并著,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古希腊人为自身设定了一个太过高远的目标,因而导致其在实践之中,不是过于注重了体能的培养,就是太过偏向于智能的提高,而很难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所以古希腊人对《荷马史诗》的盲目推崇,导致其确立了过于高远虚幻的教育理想。

3完人理想的幻觉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背道而行

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及完人教育理想的来源考察来看,古希腊竞技体育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两大特征,正好可以映衬“完人”教育理念,并与这种幻觉保持一致性。但从历史上来看,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与完人理想之间的根本矛盾,使得这些特征失去了不断发展的土壤,不可能在现实中长久存在,即使存在也只是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初创阶段。因为,古希腊人较早确立的身心并重、体智并举,培养卓越之完人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刻的内涵。他们所谓的体育,并非我们现代泛泛所讲的身体运动,而更多地特指竞技运动,也即体育比赛;他们所谓的智慧,也并非今天所说的文化教育,而更多的是指智慧教育、哲学教育。按照这样的考证,真正的完人既是运动竞技场上优胜的运动员,亦是学园中通晓智慧的哲学家。这种理想的设定是很高的,也只有在少数贵族,才可以做到这种既研究哲学,又进行竞技的体智并重。这就难怪在公元前500年至480年期间举行的奥林匹亚竞技会上,优胜者或都是贵族,或都是职业竞技者,而真正的业余竞技者实际上就是这些贵族,他们之间才真正体现着“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竞技体育理念。 伴随着古希腊的竞技体育活动越来越被重视,获胜者的奖赏越来越丰厚,体育与智育各自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就再所难免,竞技者要想获得竞赛的胜利,必须很早就跟从专业教练,进行相应的训练;训练的种类几也从以前的无所不包,变为专门修习其中的一两种;而训练的方法,则愈加专业化。其中既包括具体的竞技技艺,还包括相应的饮食学、卫生学等知识;因而一些优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断提出新的方法、发明或改进锻炼规则,接受特殊的饮食制度,遵守卫生条例。比如,公元前460年和456年两届奥林匹亚竞技会长跑冠军德洛麦就发明了肉食食谱,以补充竞技者的营养。所有这些均进一步促进了竞技体育继续朝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优胜者所获奖赏的不断提高,古希腊的竞技体育亦愈加难以保持早期的非功利性。竞技体育的功利化倾向不断增强。比如,雅典的梭伦就曾经颁布了一项法律(元前580),规定每个奥林匹亚竞技优胜者可获得五百德拉克马的奖励,折桂的竞技者免除赋税,且终身由城邦供养,仅此一点,就足以断送雅典长久以来在竞技体育方面所维持的非功利性特征。此外,商业化操作跟着也兴盛起来,最初是商业庙会与节日庆典,其次是负责供应事务的妇女或,再次,竞技学堂及竞技馆,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不断强大,智育不断孤弱,所谓体智并重、身心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而,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根本称不上是其完人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应该说是竞技体育本身与完人教育之间固有矛盾的特有产物,而始于古希腊竞技体育草创阶段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性”特征也只能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如昙花一现,随着竞技体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化倾向增强,这些特征便愈加岌岌可危了。

4完人理想的重塑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向而行

在古希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之后,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理想已名存实亡,但希腊人仍然对完人理想不离不弃,并根据这种完人理想的幻觉对新兴的职业化竞技体育加以指责,认为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过分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智育的必要性,背离了完人理想的初衷,因而必须加以遏制。这样的要求层出不穷,却从未得到实现。法国历史学家瓦诺耶克指出,“从色诺芬尼时起,体育课和思想文化课的苛求似乎是二律背反的”,但是,这种矛盾一直延续下来,却始终未能得到克服。

过去在谈及古希腊的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想时,论者经常引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关的论断,柏拉图r5,曾说:“神赐给人两种艺术:音乐和体操。神不是赐给灵魂和身体的……而是让它们在灵魂和身体之间融合,达到张弛有度。因为,单方面沉迷于体操的人难免失之粗野,只注重音乐的人则会流于柔弱。”就表面来看,柏拉图似乎同样是在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要求增加智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以便复兴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但这只是表面而已,究其实质,柏拉图等人的批判在实际上非但没有扭转,反而促进了古希腊竞技运动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就他们的理论而言,他们业已放弃了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转而主张“专业人”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柏拉图所作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1)他区分了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目标是成为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优胜者,获得物质利益与精神荣誉;一般体育的目标在于强身健体,为精神活动奠定物质基础。大体说来,柏拉图所作的这种区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职业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区分。这在今天来说已成为常识的区分在古希腊却极有重要意义。正因为缺少这种区分,古希腊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完人理想的内容规定为竞技体育与智育兼举并重,要求教育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兼收并蓄,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这种并重化为一纸空文,结果造成教育对竞技性体育的单方面强调,而忽视了智育的重要性。或者说由于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教育无法在体育与智育之间维持应有的平衡。所以柏拉图对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所作的区分,一方面部分地挽救了古典希腊的完人理想,另一方面也促成了竞技体育的独立化与专业化。古希腊竞技体育从此摆脱完人理想的束缚,无需再在体育与智育之间藏头露尾,也无需理会外界的指责,走上了与现代竞技体育相似的发展道路。

2)他区分了完人与职业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卫国者、战士和农民,这3类人的分类,实际上是在向专业化作妥协,前文之所以说他只是部分维护了古希腊的完人理想,原因即在于此。承认单个人不能既是智力突出的卫国者,同时又是擅长体育的战士,即承认卫国者与战士必需由不同的人分别担任,必须进行职业化与专业化。但是要想具体地在同一个体身上,把体育和智力活动均达到极至,即既要在竞技赛场上成为佼佼者,又要在课堂中堪比哲学家,则始终是不可能的。柏拉图关于3种人的分类,恰恰解决了古希腊长久以来所面临的难题,把古希腊竞技体育从完人理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推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当然,由于柏拉图对智慧或智育的偏爱,造成其对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评价不高,甚至有时过激地主张取消古希腊竞技体育,但是这些并不能抹杀其理论在客观上促进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立发展这一事实。

3)他提出智育高于体育。苏格拉底明确把知识等同于美德,这在古希腊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希腊人更多地是把力量与知识并重的人称为具备美德。柏拉图继承了这一发明,进一步提高知识在美德中的比重,认为卫国者、国王的美德全在于智慧,在于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卫国者固然也需要进行体育训练,但这种训练更多的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而非出干美德和竞技方面的要求。就这一点而论,柏拉图不仅否定了完人教育的理想,确立了专业人的方向,而且在3种不同的专业人之间确立了在智育、美德和竞技体育3方面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下优劣关系。

第2篇

关键词:体育竞技人才;人才培养;解决措施

对于人才的定义,是经过学校培养,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有一定的素质,走向社会后适应某种工作的人。对于体育人才来讲,凡是具备一定体育技能,并且在体育方面做出贡献的人都算是体育人才。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体育事业的成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竞技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国家培养竞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事实上,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并不尽人意,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和不足。所以,提高高等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策略,仍然是高等院校办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在受到经济、政治、生活以及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与国外体育竞技人才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体育竞技人才数量逐渐减少,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首先,从数量分布来看,项目之间存在差异性,我国主要开设的训练项目都是世界上经济水平高的项目,例如田径、足球,还有一些竞技项目人才梯队不健全,如体操、花样游泳等,不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过了巅峰时代之后,很可能会溃败。其次,从地区分布方面,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大部分分布在广东、四川、山东等地,这些地方是体育后备人才主要分布区域,其次是河南、河北,然后是湖南、黑龙江、浙江等,这种状况与不同地区的地域位置、经济情况,以及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有关。我国后备人才输送率不高,人才梯队呈现橄榄状,一二三线运动员处于失衡状态,这些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必须一一解决。我国高校对体育人才课余训练明显不足,体育成才率较低,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严重短缺,想要改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树立人才培养观念,以高校体育自身发展方向为切入点,深层次地分析当前现状的制约因素,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其次要满足个人的升学需求,最后要满足择业需求,我国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与国外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计划做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构建高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国家要正确面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培养目标不够完善。高校运动队的热情是由领导决定的,如果领导喜欢竞技运动,那么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定会受到重视,但是一旦换上不喜欢体育经济的领导,竞技体育的培养热情自然而然地会随之减弱,竞技体育的开展也会失去持续性,高校的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全靠领导的主观臆断,显然形成了若有若无的局面,人们往往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都是通过条例和文件,所以并不具备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完整的制度,想要培养出高水平及竞技体育人才简直是难上加难,2.生源质量不高。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收到制约的只要原因之一是生源质量不够高,高校的运动员基本都是退役运动员,由无法进入俱乐部的运动员、应届业余普通学生组成,所以生源差的因素影响了我国高水平经济体育人才的培养,许多有发展的运动员很早就进入专业的系统训练,由于中小学体课余训练不足,所以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体育后备人才的依托,这样一来,体育人才培养就断了一个层次,由于高校生源缺乏,所以不得不招一些退役或者被淘汰的运动员,这导致高校运动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与最基本的要求都相差甚远。3.训练条件不足。我国高效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条件,明显满足不了世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无论从设施还是经费以及教练员水平上,都与世界级水平差一大截,没有标准的运动场馆,没有良好的训练器械,没有优秀的教练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竞技人才需要消耗人力物力,需要体育经费,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经费,没有高水平基础的运动员,经费不足的原因抑制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高校体育的体育培养经费大部分由行政拨款,但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经费要高于教学和活动的经费,这对体育人才培养形成了阻碍,同样也给高校增加了负担。4.组队目标不够明确。在一些高校中,组建体育运动队一般只注重当前利益,忽略了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使命,为了在体育赛事中夺金,甚至乱借国家优秀运动员,用金钱来操作比赛,使得大学赛场秩序混乱,违背了国家试办高校运动队的初衷,没有明确的组队目标,是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的。2001年的大学生运动会上,虽然获得金牌数最多,但真正就读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寥寥无几,甚至有的组队领导认为高校办运动队是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这些诸多明显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5.体育专业就业难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就业难问题更加明显。这一普遍现象也影响了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很少有人去选择体育专业。由于体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只注重技能训练,不注重文化修养,所以在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即使有适合的岗位,待遇也不高,很难保障基本生活,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由于很多方面原因,高校只注重体育训练,忽视了文化教育,虽然可以保证大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可以毕业,但是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生活却没有了保障。在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甚至有些体育爱好者都不得不选择其他专业,这就对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方案

1.改革培养体制。培养体育竞技人才,需要把文化教育和体育技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运动员身心同时得到发展,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对体育方面的兴趣,挖掘有体育天赋的人才,然后形成高水平运动队,我国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文化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大弊端,文化水平影响了运动员的职业素质。在体育人才培养中要优化体育教学的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立体模拟和平面模拟,增加体育教学的形象性,更加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2.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项目训练,根据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到两个专业特长,成立兴趣小组,把专项训练做好,由高校领导担任组长,把体育重点项目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教练员为直接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进行协调和监督,确保场地以及器材的完整性,确保比赛和训练可以顺利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3.提高教练员水平。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在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练员占主导地位,运动员在创造好成绩的背后一定有高水平的教练员,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训练。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要挖掘运动员的个人潜能,不要让运动员觉得自己的教练员只有严威。而要给运动员更多的关心,彼此建立融洽的关系,成为良师益友,教练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热爱自己的事业,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训练能力是专项训练教练员的核心,教练员要合理安排训练方案。了解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动态,熟练地控制训练这个过程,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效地传授给运动员使运动员,具备扎实的基础。及时与运动员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体育竞技人才培训,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合理地运用在自身的训练过程当中,把思想教育与训练相结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不断大胆创新,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学校优化体育培训方面的师资队伍,适当地对教练员进行系统培训,拥有一名高素质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人才。4.完善体育设施,优化训练环境。不健全的体育设施直接影响参加培训运动员的情绪和兴趣,教学环境不好,学生的训练热情就不会高,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进一步培养专业体育竞技人才,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训练设施,优良的训练环境,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训练环境是体育训练的依托,一所学校的训练设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直接影响体育专业课的开设,运动设施包括运动场所和运动器材,高等院校需要建立提议场馆,为学生体育训练提供有益的场所,运动器材及运动场地的布局、装修的色调、训练的空间等等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心情。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可以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积极性,设施齐全的情况下,运动员可以大范围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大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竞技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办学,高等院校需要对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及时地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与研究,面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为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提供完善的设施与环境,改善教育机制,为我国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蓓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孔庆波,葛玉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第3篇

    竞技与体育教育,给集体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基础。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使教师与教辅人员进行合作;学生个体之间以伙伴的方式进行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在团体的方式中进行任务的完成;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展,在个体成长的意识中注入合作的理念。竞技与体育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动机与成绩的深层关系,对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给予学生在群体中的集体感,摒弃学生与学科之间的差别,给每个学习的个体以有效的教育参与机会,提供给其学习和未来生活的帮助与支持。它强调以全体成员为主,主张所有学生的社会参与。从精英式人才的培养方式转变为普适型人才,通过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学会学习新知识,而不是固守陈规。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竞技与体育教育提供给个体以知识构建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二、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流变与特征

    (一)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流变

    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分科教育、一体化教育,发展至今,又形成了融合型教育。分科教育,即以社会分层为表现形式的教育,是对教育实行专业教育、竞技与体育进行功能区分,按各学科分别进行介绍与学习。这种专业化培养,给予个体提供了充分的教育机会,但一经走出这个专业而进入其他领域,则显得相对乏力。因此,为社会学者和教育人士所批判。此后,开始对大学生个体按统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对个体进行多元知识的教学与培养,目的是使个体适应社会主流,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免个体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应用于社会领域,被社会边缘化。鉴于这一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需求,为适应正常节奏的教学,在教材编写和培养理念方面又逐步按照通用知识体系进行,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他学科也有所涉猎。通识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共容和共享的教育实践过程,即融合性教育,它主张全部接纳的同时保持个性,强调公平的情况下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和学会共同生活。

    (二)西方竞技与体育教育特征

    参与性与融合性是竞技与体育教育的特征之一。从《竞技与体育教育行动纲领》看,参与、融合是其本质特征。即给所有个体以尊重,给所有个体以人权,参与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之一,让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而不是排除于学习活动之外。融合与合作有着相近的联姻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参与达到融合的目的,融合是参与的终极目标和理想,通过共享、共存、共生的主体思想和教育方法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个性的培养和合作,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合力,促进个体教育权利的实现。社会性与开放性是竞技与体育教育的特征之二。每个个体的生存都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初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对学习环境的依赖性更强,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因此,要使大学生个体有机会进入社会,学校应给所有个体以社会知识为内容的一系列的培养,使大学生个体对社会有所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育思想成熟的一大体现。由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又是社会意志的表达,大学生在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影响下,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会明显增强。同时,与以往封闭式的教育形式相比,竞技与体育教育表现为一种普适教育,也就是说,教育针对所有个体,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它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学习和交流。

    三、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旁观与中国化思考

    (一)旁观竞技与体育教育在国内的推行

    我国尝试开展竞技与体育教育已近20年,对其评价则是褒贬参半。从1994年开始,清华大学便实行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同步教学,由此开启了我国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先河。虽然国内鲜有官方资料对竞技与体育教育进行专门论证与探索,但是竞技与体育教育思想已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尤其近年来,部分发达的沿海区域已经将竞技与体育教育和专业教育同等要求。可以肯定的说,国内教育界已经关注到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推行。然而,从总体上讲,在国内推行竞技与体育教育仍然是阻力重重,排斥现象在短时期内难以根除。长期以来,院校的“就业主义”与优质生源择校的问题仍会使部分大学生拒绝进行竞技与体育教育的自我学习。其根本原因是国内对此尚未立法,部分相关法规尚处于论证阶段,部分校方有理由拒绝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设。然而,纵使部分院校进行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开设,现行教学的压力和师资的配备,也难以对学生所学的学业进行兼顾,使部分竞技与体育教育的教学成为空谈,甚至出现标签式的做法,给部分课程标以特殊符号进行区分,视为可以忽视的学科,此类现象在竞技与体育教育推行中普遍存在。竞技与体育教育给教育制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院校兼顾专业知识教育和竞技与体育教育,在教育思想、课程设置与任务达标上均要有相应的变化,需改变一往的精英式培养思想,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要与终身教育相配合,关注个体素质的同时,关注个体的合作性及学科之间知识的合作性。在竞技与体育教育推行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应选择适应学生的课程去开设,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能力与兴趣要求差异性的开发,使学生个体形成各自的个性特征。然而,在国内,若想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从实际情况看,尚需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第4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学术性、竞技性以及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几方面的阐述,就如何处理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为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学术性竞技性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可持续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52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建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里程,现已形成以15所体育院校(其中一所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及体育学院和118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级的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第一次大整合,推行大学强强联手,专业调整,隶属条块疏通,综合功能增加,规模效益提高,办学资源共享,大学校区相对集中等举措,我国高等院校进一步显示新的活力,逐步加快步伐与国际接轨。

随着与各个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发展,当代体育派生出了许多新兴的相关边缘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育学科体系,并逐渐向不同学利自身项群的体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这极大促进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创新拓展、充实发展,各单科性体育专业学科院校在本体范畴内,逐步走体育领域的多专业、综合化发展道路,其定位与专业及学科课程设置由单一性、粗放性向多元性、融合性发展,以培养出符合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各类体育专业人才,适应和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如何根据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认识和处理好竞技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使体育院校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

办学特性是学校的性质和属性,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一所(类)大学比较固定、比较显著的性质。办学特性凸现的是一个(类)大学与别的大学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办学特性表现在观念层面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长期形成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表现在操作层面就是学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也有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观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还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微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范式。对办学特性的把握,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一是独特性,一类(所)高校的办学特性首先是要有鲜明的个性,亦即人无我有,唯我独有。从哲学的意义上讲,特性是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是稳定性和持久性。办学特性的形成是在大学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能成为办学特性者必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并被社会所广泛认可。三是发展性。办学特性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办学特性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地可持续发展。

按照认识办学特性的基本方法,确定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要遵循三条原则:应该反映高等学校的共性;应该反映体育的个性;应该是二者精髓的凝练,使之有机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三个应该的综合,即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是学术性和竞技性的统一。学术性和竞技性的关系是认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一对范畴。范畴不仅其内容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客观现实真实关系的反映,而且这种反映还具有历史的辩证的性质。

二、竞技性与学术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一)竞技性

竞技性是体育的基本属性,高等体育院校是行业性较强的学校,因为它突出了体育的特性。以竞技性作为体育的特性,既尊重了体育发展的历史,又彰显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首先,从体育的历史看,竞技一直是体育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再从体育的发展看,竞技性反映了现代体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然后,从体育的几个特性之间的关系看,竞技性是体育的核心表现。

(二)学术性

学术性是大学最基本的特性,是大学自治的基础,是大学产生和维系大学生存的重要依据,是推动大学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逻辑力量,也可能是大学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教学和科研是大学学术性的具体表现,训练则是体育竞技性的具体反映。

(三)竞技性与学术性的融合

教学、训练、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融合了学术性与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的表现,更是高等体育院校的综合优势所在。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其自身历史性特点,同时也必须兼顾考虑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基本国情,也就决定了教学、训练、科研结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四)竞技性和学术性关系的处理

大学的学术性是维系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突出体育的竞技性是高等体育院校区别于其他各类大学的根本点。高等体育院校没有学术性和没有竞技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甚至是体育大学。既要保持大学的学术性,又要突出体育的竞技性,这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双重要求,也成了高等体育院校发展中一个矛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三方面来解决,一是学校是否具备大学的特性;二是学校是否有体育的特性;三是两个特性能否在办学过程中有机的统一,形成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各种层次、各种规格的体育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三、高等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思想没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没能及时采取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导致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就业市场等产生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

对我国体育院系来说,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扩大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营造宽松的环境,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作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学术氛围:引进非体育专业人才,请进国内外专家,派出人员到国内外进修以打破学科壁垒等。培养师资队伍、科研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课程设置要注意将体育领域内新成果、新特点、新趋势及时增加进去。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因此,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学术性和竞技性关系的处理问题。这是高等体育院校在不断解决其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矛盾的集中表现。解决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辩证统一,就是把握了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处理好学术性与竞技性的关系,是把握高等体育院校的根本问题。既要寻找学术性与竞技性统一的平衡点,又要让学术性与竞技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参考文献:

[1]陆遵义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体育科学.2000.20.

[2]戴晓敏等.论21世纪的高等体育教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

[3]孙明治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

[4]杨贵仁,季克义.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综合报告[R].教育部体卫艺司文件报告.2002.

[5]陈钧,孙明治.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模式和专业设置现状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史康成.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发言摘编[J].体育科学.2001.21.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

1现状和意义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著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竞技体育;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13-02

体育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体育代表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后奥运时期,中国如何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这是我们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有一点可以肯定,体育将更多的与科技联姻,运用现代的科学理念,运用先进的科技设备,综合多学科优势,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将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此,作为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体育(学院)大学的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其先天的资源优势,将科学的管理理念用于竞技体育训练,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已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科学化是竞技体育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化最早是管理学的概念,由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 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在二十世纪初(1912)提出。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自发的经验式的管理。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管理实践当中。适应新的时代,科学管理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即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劳动与产出的效益最大化。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又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竞技后备人才。可以说,竞技体育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把科学化作为其发展的方向。

竞技体校产生的特殊背景有其科学化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前苏联、德国等其他国家在体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提高中国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直属体育院校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以发挥体育学院人才齐全、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等方面的优势,培养符合现代体育发展和建设目标要求重视体育科学化。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奥运战略,以在奥运会等国际重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明确要求“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科学训练原则,深入研究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体育竞赛的备战参赛规律、运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规律等”。北京奥运会口号之一就是“科技奥运”。全新的科技在体育场馆的建设、比赛的准备、服务,赛事的转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我国运动员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成绩也和科学紧密相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主打科技攻坚战分不开。在这次大赛的准备中,科训结合,科技服务,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科技服务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些实践告诉我们竞技体育要走科学化的道路。

世界体育的激烈竞争要求科学化。随着社会进步,体育科学化的程度愈来愈高,世界体育的竞争空前激烈,各国试图用科学技术的魔力来超越人类体能的极限。例如作为世界头号体育强国的美国,其一流的科技实力在竞技体育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众所闽知,菲尔普斯穿着Speedo“鲨鱼皮”在北京奥运会创下入金奇迹,就是竞技体育科学化的典型案例。我国在提出“科教兴国”的同时,也提出“科教兴体”的口号,竞技体育的科学化是今后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举措和必由之路。

科学化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从训练体制、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科学化的要求,也从营养、器材、设施、疲劳、恢复、心理保健等方面,从训练态度、训练思想、训练方法上提出了科学化的要求,如建立健全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等。

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化的团队和科学管理

高水平竞技项目的背后都有着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和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作保证。美国体育科研发展告诉我们:竞技水平的提高是营养、器材、设施、疲劳、恢复、心理保健等多方面科学化训练的结果。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机体一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他们之间的协作不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且日趋接近生理极限,运动竞技能力发展的可塑空间减少,对训练手段和负荷的要求明显增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都十分重视体育科技保障工作。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水平运动队十分重视科技保障工作,在体制、机制和人员配备上突出体育科技保障作用,并建立以教练为核心作用的训练科研体系,由主教练根据运动队的实际需求聘请由助理教练、体能教练、医务、营养和信息等各方面人员组成的科学训练团队。美国队游泳项目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坚实的科技保障。“’而且,无论是研究型的学者还是做训练实践的教练员,都要熟练掌握着本行业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每个人的研究都集中在一个领域内,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推进研究的深入化与透彻化:他们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出众,再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为运动员的训练作出合理指导。

“十一五”期间,我国奥运实力有了长足进步,竞技体育水平快速提高,竞赛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这也体现了科学化团队的力量。但我国目前附属竞技体校其教练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随队科研人员由于服务面广,也成了“杂家”,不能做

“攻关性研究”,这就限制了他们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中的作用,许多优秀运动员和有潜力的运动员因为得不到科学的训练,而成绩不能得到提高,也有许多因为不科学的训练而过早结束了竞技生涯。针对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体育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形成学贯中西、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高校体育院校要加强教材建设。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方针,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一批知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而体育学院(大学)由于学科门类齐全,专家众多,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运动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专家,为运动员训练提出科学合理的思路,又不用专门配备庞大的专家队伍。既节省了资源,又实现了效益,走出一条科学管理与科技提升相协调的发展路子。

从国际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趋势看,走学院化之路是今后世界竞技体育总体的发展趋势。作为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的美国,在历届奥运会上多次高居金牌榜首,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也令人瞩目,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斯坦福大学有3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并且获得10枚奖牌(4金、3银、3铜)。可以说,以学校

为中心是美国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的一大显著特点。美国奥运代表团8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大学中直接选的,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田径运动员刘易斯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体坛天才都是通过大学阶段的培养,最终步入职业体育并取得辉煌成绩的。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在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中占主导地位,高等学校竞技体育在整个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院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美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顺应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我国部分高校也积极行动,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体育人才,推动竞技体育向学院化之路过渡。例如清华大学在1997年底,成立了跳水队,吸引著名教练于芬教授和著名运动员伏明霞加入,实施新型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清华模式”已初见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我国各高校效仿的楷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非体育类高校体育队建设的成功启示我们:将优秀的高校资源和体育后备人才结合起来,将是一条必行之路。同时这些体育队的建立也为体育院校的竞技体育学校后备人才境况提出挑战。

三、体育学院(大学)在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作用

在科学化的时代要求下,在世界竞技体育学院化发展的趋势下,在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考下,体育院校应与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在训练管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方向进入整合资源,顺应形势,发挥优势,为培养国家后备体育竞技人才发挥作用。

从科教兴体的角度,充分利用体育学院的科研优势:知识人才密集,学科人员齐全,便于集思广益,组织攻关i场地器材设备好,可减少竞技体校投资,节约资金i资料丰富,信息量大,能充分利用和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竞技体育难点攻关,为运动员提高成绩寻求突破口。而运动员的训练又为体育科研提供现实的材料,使研究不再建立在空想和理论的基础上,也更好地实现了体育和科研的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科研促进了竞赛训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研究的实践性,其科研结果将更具推广性和普遍性。目前,应当按照“以科研为先导,在训练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要求,在各竞技体校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科技投入,从每年的计划经费中划拨专款用于科学研究,成立多学科、专业专家组成的“选材组”为运动队增设科研教练、聘请科学训练顾问,并积极鼓励学院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为附属竞技体校立题攻关和科技服务等等,从而有效提升竞技体育的竞争力。

从运动员可持续发展角度,学校从政策制定角度,支持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运动员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体育学院进行再学习。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关于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的调查表明,有半数的运动员希望通过训练能够在未来有比较好的职业。但由于文化水平低下,附属竞技体校学生再升学或就业渠道狭窄,从而挫伤了学生参加体校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导致体校生源不足,后备人才匮乏。据调查,目前,附属竞技体校的运动员文化学习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运动员主观上缺乏对文化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正确的文化学习动机,缺乏掌握与现代教育相匹配的文化学习方法的意识;客观上,竞技体校的学习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学”“训”冲突,以训代学,忽视文化,造成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如果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运动员升八体育学院乃至本硕连读进行深造,并在实际中为其创造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继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加强退役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力,适应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延长其运动年限,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避免出现退役之后就业面狭窄,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对他们更是一种激励,使他们可以专心进行专业训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在运动员退役后工作安排上的被动局面。

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角度考虑,应在引导各类体校在重视人才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以适应当前我们培养全面体育人才的形势需求。竞技体校也应当按照科学化的要求,严格遵循各项目训练规律和青少年身体成长规律,抓好各项目、各年龄段的后备人才培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探索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急需建设一支素质更全面、专业技能更突出、潜能发挥更彻底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加大竞技体育科技人才开发力度,以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科技实力,并需要一支科学化、高效率的管理人才队伍为之辅佐,保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著.科学管理原理[H].马风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黄艳,朱勇.对新形势下我国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3]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十一五”规划,2006.

[4]万.借他山之石,提高我国体育科研水平,参见国家债权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高水平竞技运动科学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3.

[5]张漓,冯连世.美国体育科研发展的启示,参见国家债权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高水平竞技运动科学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9.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体育竞技;依托;改革思路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体育竞技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予以改革,是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因此,促使体育竞技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正面作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竞争力。

一、体育竞技概述

1、体育竞技运动员的竞争意识良好

运用竞技体育训练可以强固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其身体灵敏度以及反应速度,进而强化运动员的竞争意识,一般而言,竞技体育项目的活动均有较高的挑战性,可以将运动员的斗志激发出来,并且保持持久的意识,此意识会促使运动员们时刻保持竞争意识。竞技体育具有较高的竞争性,进行竞技比赛过程中,对手之间若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打败对手,所以,要求每一个运动员都带着必胜的决心以及激情面对每一场竞赛,但是,竞争体育比赛的看点较高,究其原因所在便是由于竞技竞赛的竞争性太强,而且挑战难度也会相应提高,观赛者在进行观看时会提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所以竞赛会有较高的看点。

2、体育竞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良好

竞技运动员在长期的竞技类竞赛以及日常训练中逐渐磨练出超乎常人的良好竞技心理,日常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利用教练的引导以及自身心理调节体会,能够促使竞技运动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方式,从而更加具备技能技巧以及竞技素质。

3、体育竞技特点鲜明

体育竞技和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存在诸多差异,比如国际体育比赛往往较为严肃,而且比赛要求比较苛刻,但竞技体育比赛却有十足的娱乐性,而且通过娱乐开始比赛,那么竞技运动员的压力也会降低。当前竞技体育项目多种多样,而且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其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且竞技体育的竞技类动作极其优美,也没有传统体育项目的繁琐客套,从观赏性来说竞技体育有着得天独厚的看点,由于竞技体育诞生于民间,通过不断的规范才逐渐变得成熟,所以诞生于民间的竞技体育将会更加容易成为全民健身的首要选择。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不仅关注天气预报,还提高了体育竞技类比赛项目的关注度,竞技体育竞赛往往是通过一些队员组成,和其他体育类比赛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赛规模。其次,不仅仅是运动员们,就连教练也能够在竞技类团队中体现其坚实后盾价值,因此竞赛中竞技团队表现出来的所有将是促使竞技竞赛达到顶峰的有力武器,提高竞赛的看点。

二、体育竞技效用

1、加强民族荣誉感

一般而言,体育竞技比赛过程中,中国人都会满腔热血的观看比赛,从而提高了竞技运动员们的激情,促使其为了民族的荣誉而战,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理想,竞技运动员们带着荣誉感参加竞技比赛,目的就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为自己争荣誉,为国争光,无论是何种竞技比赛,竞技运动员们都会全力以赴的面对,因此我国的体育竞技比赛的成绩不菲,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从而提高民族荣誉感,我国的国际体育地位不可动摇。

2、发扬体育精神

当前的体育竞技活动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项目,被世界各地的人民所关注,各个国家的人们都会为自己的国家呐喊助威,还有很多体育竞技迷甚至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全心全意的融入到体育竞赛中来,但是,不管和家人一起为竞技运动员加油助威,亦或和体育竞技迷到现场为竞技运动员加油助威,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关注体育竞赛项目,均能够体现出民族体育精神的凝聚力。

3、吸引体育健儿投入体育事业中

随着体育竞技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也会吸引大量的人融入到体育竞技中来,无论是参与者或是体育竞技爱好者,均能够体现出对体育竞技的创新想法,随着科技和媒体网络的发展,从幼儿其便关注体育竞技项目,并且吸引更多的幼儿爱好于此,在幼儿时期便能够融入到体育竞技项目中来,从而发展了民族体育竞技的能力,并且为民族体育竞技培养了后续人才。

三、体育竞技教学模式要点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竞技的高校学生必须具备优良的专业技能、专业基本功以及身体体格等,通过体育竞技要求应用于体育教学模式里,从而强化学生体育基本功以及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各个方面。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体育竞技竞赛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是在大众关注的状况下进行的,但是体育竞技运动员要求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所以通过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培养竞技运动员的心理质素,并且通过结合其他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3、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的普及,当前的大学生均是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被家长宠坏了,他们的身上缺乏上一代人们的竞争精神以及意识,但是竞技体育本身便具有极强的竞争精神,并且利用高效体育教学的方式,强化训练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在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培养高效学生的竞争精神和意识,促使其在竞赛和体育训练中胜利。比如,利用分队比赛夺冠的形式强化高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再或者,通过接力抢球比赛的方式开始比赛,判定哪个队伍抢球数量多,哪个队伍便赢,赢的队伍便获取优先选择训练场地。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竞技本身便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当然高校体育教学是体育实践课程和体育理论常识共同组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仅仅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死板的课程讲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及热情,但是,依托体育竞技的高校教学模式能够在穿插娱乐性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上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有所放松,让高校学生自主的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以及培养体育学习能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竞技游戏来激发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比如蹦跳喊对方口号,然后开始接龙游戏,把学生分为两个队伍,并且通过喊字母、单双数等蹦跳喊的方式,如果哪个队伍首先蹦跳到目的地则为胜利。

5、提高学生集体凝聚力

一般而言,体育竞技具有较高的集体凝聚力,而且,进入高校学习的对象主要是刚从中学过渡而来的学生,他们有着单一、个性、自私的性质,对于这样的年轻群体,通告体育竞技强有力的集体凝聚力将其聚集在一起,进行日常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督促学生通过团队力量实现竞赛或是训练,从而让高校学生能够明白仅仅依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难以取得一场竞赛的生理,“众人拾材火焰高”,只有将集体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最后的生理。比如利用团队的拼图接力对高校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将其分为两个小组,随后为这两个小组分发拼图,此类拼图具有较大的版面,仅仅依据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通过接力传递拼图的方式,在商讨和携手的过程中实现拼图训练,能够行之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以及集体团队精神。

6、提高学生民族荣誉感

体育竞技的胜利与否事关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任何民族均希望自己所在国家能够在世界之林中独树一帜,在体育竞赛中获取胜利从而谋求声誉和名望,从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这一荣誉感灌输给学生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加强民族国家荣誉感,并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识到为祖国出一份力量是多么的荣耀自豪,宣传的“为中华崛起读书”的思想,让自己的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比如进行高校教学过程中,经常播放关于竞技体育的宣传片或者报告,甚至可以让学生们观看赛事直播,从而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体会,并且在国家谋求荣誉的一瞬间,使其感受到兴奋和激动,从而让学生们在心里中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国家在获取荣誉后的民族力量的伟大。

四、总结

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世界,其最激烈的竞赛当属体育竞赛,主要由于这不仅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还能够体现国际体育地位,更彰显民族荣誉感。所以,进行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托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将竞技体育科学的融入到高校教学模式里,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以及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金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170-170.

[2] 张建伟.以竞技体育为依托,构建特色体育俱乐部为平台的公共体育教学研究[J].武魂,2013.6.161-162.

[3] 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及改革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6.152-153.

第8篇

关键词 举国体制 竞技体育 优劣势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1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优劣势分析

1.1 优势

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统一规划、调配、布置来保证部分重点项目的形成优势,攻击尖端,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使得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上树立了正面的形象,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使得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十几年时间里不但在亚洲称雄,更是奥运会的佼佼者,充分显示了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发展的高速度,证明了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1.2 劣势

(1)由于政府包办一切,统得过死,严重地束缚了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束缚了下级的智慧和进取心,也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办竞技体育的进程,不利于放手发动全社会办体育,抹杀了体育的竞技功能,与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2)“举国体制”严重挤压了群众体育生存空间。举国体制下,将重点过分投入到竞技体育而忽视了群众体育的建设。

(3)“举国体制”影响到学校体育的发展。国家对于体育经费的投入更多的是倾向于竞技运动,没有落实到全部青少年学生上。使得学校体育的资源配置方面处于劣势状态,从而导致了青少年体质的下滑,如肥胖率增加、近视率增加等。

(4)运动员的早期培养,成才年轻化,重心投入专业训练,导致运动员文化素质较低,退役后就业困难。

1.3 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还能走多远

1.3.1 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基础日益弱化

(1)国际大环境的变迁动摇了“举国体制”的存在根基。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特定的政治背景已经消失。

(2)物质条件的丰富弱化了“举国体制”存在的前提。“举国体制”的产生与当时经济实力薄弱有着直接因果关系。如今,我过国经济实力在快速崛起,当然“举国体制”存在的物质前提就不复存在了。①

(3)竞技体育价值回归的需要改变了“举国体制”存在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价值追求逐渐形成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当李娜在澳网半决赛胜出后颇具个性的发言与一味强调国家荣誉的部分奥运选手呈现鲜明对比时,我们体会到人性的回归,人文价值的回归消解了“举国体制”以金牌为追求目的的合理性。

1.3.2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还能坚持多久

(1)“举国体制”从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的转移。我国近年来颁布的一些促进全民健身的条例,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体育体制逐渐实现着由“竞技先行”到“群众为重”的转移。

(2)市场经济下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是“举国体制”解体的社会原因。职业化、产业化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于“举国体制”所追求的金牌效应的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体育的职业化将为“举国体制”画上句号。

(3)多元化价值追求,必然消解“举国体制”存在的精神文化理论依据。追求金牌是“举国体制”最直接的目的所在,随着价值多元化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对成绩的追求,更偏重于对健康、自身感受以及内在价值的实现等。这种多元价值追求必然淡化了竞技体育中金牌唯上的意识,消解了“举国体制”存在的精神文化理论依据。

2 项目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

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等优势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都不是世界上的主流项目,更不是职业化项目。而在举国体制下,我们可以专门培养和储备这些项目的人才,于是拿到世界上,我们优势就是国家打个人,专业打业余,并没有真正的职业对手,因此这些项目才能够长盛不衰。

2.2 劣势

团队球类项目和田径、游泳这些项目,在世界上都是主流项目,而在举国体制下发展的这些项目,在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战斗力。这些项目人才的成长周期、成长规律、成才概率,不是那些非主流项目能比的,不是国家砸钱圈养一群人苦练、傻练、不计成本拿钱堆,就能堆出天才和一个整齐的团队来的。需要的是参与这些运动的青少年的人群基数。由于举国体制,国家将大量人力财力投入到竞技体育上,而忽略了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建设。而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重视学校体育,让那些主流项目在学校得到普及,在普及基础之上,去海量的青少年当中发现人才、再进行提高。这样人才储备面相对于我们这样的体制要大得多,于是对选的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也就是后备人才资源优于我们,当然最后的成绩也就优于我们了。

3 运动员年龄结构优劣势分析

3.1 优势

我们不难发现在举国体制下,我国的运动健儿们出成绩的年龄要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小。比如说跳水项目,一般我国一些十三四岁的年轻健儿们在世界上就成绩显著,甚至夺金的也不胜枚举。就是因为在这种特点的制度下,我们的健儿可以从很小就开始进行某项项目的专门培养,有的甚至从三四岁就开始。而在一些欧美国家,这么早就进行专业项目的苦练是不符合法律的。而我们就是秉着人才要从小培养的信念来培养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使得他们能够早出成绩,并在世界上为国家争得荣誉。

3.2 劣势

在举国体制下,我国的许多运动项目是有年龄限制的,许多项目可能运动员的年龄过了二十三四岁就要求运动员退役。另外在早期培养中,也有年龄限制。比如说进省队就有一定年龄限制,如果在与别人相同的年龄下你没有发展出优于别人的运动水平,那么你就很有可能被淘汰,进不了省队的大门,就意味着进不了国家队进不了世界。但是我们不排除这样被淘汰出来的运动员,也许只是潜力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如果继续进行专门的训练说不定会比之前较早发挥出潜力进入省队的运动员实力更强,可是在举国体制的制度下,我们并没有为这些被早期淘汰的运动员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因此,在改体制下,由于对于年龄的一些限制,我们很有可能会与更好的人才失之交臂。

4 地域差异性分析

4.1 优势

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市,对其竞技体育的投入也会较多,更利于这些省市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对于一些体育强省,社会关注度会明显较大,那么在该省发行的体育彩票和企业赞助会更加景气,资金来源渠道更多,加大了竞技经费的投入。

4.2 劣势

(1)由于各省区地域的经济实力有差异,对体育的投入也有差异,而有关部门领导只看重该省的体育成绩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来评估该省体育部门的进步显然是不合理的,也影响了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实力较弱的省市的竞技体育发展越来越艰难。

(2)体育之路艰苦且成才率低,这对于一些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发达城市的青少年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后备人才基础薄弱。

(3)由于后备人才的早期培养需要自掏腰包,如在少体校进行专业训练时,高额度的训练费、伙食费、住宿费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弱地域的家庭来讲是难以负担的。这导致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受到阻碍。

5 结论

(1)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使得中国成为体育强国,但其由于政府包办一切,严重地束缚了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严重挤压了群众体育的空间。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及竞技体育价值回归的需要,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基础日益弱化。“举国体制”将从竞技体育逐渐向群众体育的转移,并随着多元化价值追求而被逐渐消解。

(2)由于举国体制的优势,使得我们国家可以对世界上的非主流竞技项目培养职业选手,在非职业化的项目中长盛不衰,但对于世界主流的职业化竞技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3)在举国体制下,中国运动员从小训练,使得其职业化年龄普遍低于其他国家。但存在运动员过早被要求退役的情况,不少有潜力可挖的运动员被埋没。

(4)在举国体制下,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省市对其竞技体育的投入会较多,有利于该市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对于经济实力较差的省市,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关注程度较低,经济投入较少,后备人才的早期训练经费紧张,导致后备人才的储备受阻。

第9篇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 问题 研究

构建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的体育事业窗口作用必将更为突出,社会大众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期望将不断提升,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对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城镇,打造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人民推崇竞技体育的升国旗、杨国威,欣赏竞技体育的“高、难、精、美”技艺,用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在竞技体育的巨大感染下亲身参与体育锻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功能在体育强国的打造过程中将发挥更为核心的积极作用。但是,竞技体育自身也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1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水平不协调

1.1夏季与冬季奥运会成绩不协调

1984年,我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就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获得15枚金牌,取得金牌榜第4位;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于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的第二。相比之下,我国1980年起参加冬季奥运会,到2002年第冬季奥运会,取得了2金、2银、4铜的成绩,奖牌榜列13位,中国代表团整整花了22年才实现冬季奥运会“零”的突破,比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晚了18年。可见,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相差甚远是不言而喻的。

1.2金牌过于依赖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六个传统优势项目

尽管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不断扩大,第28届达到了13项,第29届达到了15项,都超过了两位数,但是我们获得的金牌还是主要集中于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传统优势项目,这种状况没有改变。七届夏季奥运会,六大传统优势项目共获得金牌125枚,占了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76.7%;而柔道、游泳、田径、跆拳道四个项目共获得金牌2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14.7%;摔跤、排球、击剑、皮划艇、拳击、射箭、赛艇、帆船、网球九个项目共获金牌1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8.6%。

1.3职业体育项目水平不高

职业体育项目,特别是集体球类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备受世人的关注,而我国集体球类项目(除女排外),特别是男子项目,争夺奖牌的实力差。以足球、篮球、排球为例,女足获得过1次银牌,女篮获得过1次银牌、1次铜牌,最好的女排获得过2金、2银、3铜的好成绩,而男子集体项目从未获得过金牌,中国男篮取得过第8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排仅获得过两次奥运会参赛资格,取得过一次4家并列第5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足更是能取得奥运会、世界杯的参赛资格都十分困难。[1]

2传统“举国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工作方式,是为了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实现奥运战略目标,国家确定的体育政策和一系列实际具体的工作方法”[2]。“举国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综合国力,集最有效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推动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疑,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突出的表现为: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竞技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国一体化,管理以各级体委为中心、训练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国内竞赛以全运会为中心,凭借这一体制的实施,我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腾飞。

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很好地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改革需要,“举国体制”对计划经济的依赖性与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故有矛盾,使得这一体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足和冲突。主要表现为:竞技体育主体利益冲突,利于整合机制不足,中央与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及社团之间,运动员、教练员与集体和国家之间,奥运会与全运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权力过于集中,政事管办难分;竞技体育市场化困难,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竞技体育社会化动力不足,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没能调动;企业资金、社会和民间资金缺乏,竞技体育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竞技体育发展资金不足;运动员保障机制不健全,出口不畅,原有训练体系生源萎缩;人才缺乏合理流动,造成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等。所有这些问题、不足和矛盾都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原有“举国体制”得以解决。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困难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项目,甚至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势项目,可供训练的运动员十分有限,难以支撑运动项目巩固和保持原有竞技体育的高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人才培养体系萎缩、运动员生源不足和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艰难,以及教练员素质所限运动员成才率不高等原因。

我国的奥运冠军有90%来自业余体校,主要走一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3]的培养模式,然而,这条单一的成才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面临严重的挑战,难以继续往日的辉煌。计划经济条件下,运动员退役由国家统包统分,运动员再就业相对容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计划分配的方式受到根本的改变,这使得运动员安置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家长不愿意送子女从事竞技体育训练,造成后备人才生源不足,训练根基萎缩。此外,业余训练经费严重不足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业余训练体系的教练员大多是退役运动员转变过来,与国外教练员相比无论是训练理念和管理手段方法相对落后,导致运动员成材率难以提高。尽管我国教练员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竞技体育强国战略对高层次教练员的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教练员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水平快速提高的“瓶颈”。可见,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已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田美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

第10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83-03

本文以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及其培养的现状入手,以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探讨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途径,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培养的现状

1.1传统的“金字塔”结构体系表现的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高投入低产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是“金字塔”式的,其的比例是塔基宽,塔身大,塔尖小。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一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的基础上。是以牺牲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的前途、学业为代价的。有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育队伍每年投入4000多名运动员才能产出一名世界冠军。[1]1980-1985年全国少年田径比赛前3名的770名运动员中,成年后进入国内大赛前10名的运动员的比例为14.1%,进入亚洲前10名的人数比例为2.2%,进入世界前10名的人数比例为0.26%。中国竞技体育强省 “山东省地、市体校中单项达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仅为11.57%,达运动健将的仅为0.96%”。北京地区“九五”期间在对621名田径运动员的调查中,达一级运动员人数比例为7%,达运动健将运动员比例仅为1%。目前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成材率仅达6%,达不到人才培养最低成材率10%以上的要求标准。据刘永东等对广东省业余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到省体工队的调查报告,仅有15%的运动员进入专业队。[2]在对我国90年代中后期5年来体校培养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才结果统计,进入专业队的人数仅为6.70%,如果加上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人数也仅为9.16%(表1)可见体校往上输送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也是比较低的。

1.2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已凸显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根基,也是影响国家竞技体育的长期稳定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又都是来自学校,因此,中小学课余训练是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培养的主要形式,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课余训练没有正常开展。[5]在对福建省130多所普通中小学的课余训练问卷调查中,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校平时基本上都不进行课余训练,只是到有比赛任务时进行3~5周的赛前训练。据方吉泉等对华东部分省市(江苏、安徽、浙江)100多所中小学课余训练开展现状研究结果,城市小学参加业余训练人数为1.3%,城市中学参加业余训练人数为2.1%,农村中学业余训练人数为0.8%,农村小学业余训练人数几乎空白[6]。我国竞技体育似乎在开始远离学校体育,正在游离于学校体育之外,在学校体育教学淡化竞技体育的一片呼声中,体育在中小学只能作为健康体育,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学校体育中逐渐被边沿化,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已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业余体育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生源也出现下滑。据张在宁的研究“在近13年中业余体校训练的规模下降了15%”。后备人才萎缩已在各省、市显现出来,许多地方的业余体校,特别是县级业余体校,后备人才数量与质量日益萎缩,已难以为继,我国竞技专业训练体制长期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了破坏。由于体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成才率低下,学生文化素质差,使体校失去了吸引力。在对福建省八个地市的体校教练问卷调查中,87.6%的教练员认为要找到一些有运动潜质的青少年运动员还比较容易,但要将其调往体校训练太难了,特别是那些文化课好的有天赋的青少年更不愿意进入体校接受训练。目前在体校就读的大部分是学习基础差读书无望的学生,这也无形中给体校带来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差的不好的名声。

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已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主要特征,我国少儿人口“比例”将逐年下降,体育人才“资源储备率”也随之下降。独身子女家庭愿意支持子女从事体育训练的家庭越来越少,据一些专家调查报告,仅有18~20%家庭愿意让自己孩子从事体育训练,而且大部分是以篮球和足球训练为目标,像田径等项目就更少。造成体育后备人才资源难以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家长反对自己的子女参加体育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据虞重干等对苏、闽、赣、皖等的不同阶层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运动训练态度的调查问卷中,将近80%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运动训练。家长们不愿意自己子女事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因(表2)。家长不愿意自己子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最主要的原因,排在前三位是学习占64.30%、训练成才率低占56.10%和没有出路占48.0%(表2)。

2用节约型社会理念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其“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 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16]

2.1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建立节约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教结合”是解决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素质提高的最有效的良方,但“体教结合”从1987年推出至今效果并非理想,根本原因是两套体系并行,体育、教育两套系统在推行体教结合上存在的矛盾,体教结合尚存体制,体制其实也是一种体制性浪费。“体制性浪费,是指由于政府体制不健全、不合理,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提高了行政运行、社会运行成本而造成的浪费”。[7]但目前的现状是体育部门关心的是“奥运战略、全运战略”,而教育部门关心的是拿来即能用,不愿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招收运动员只为了本单位拿分夺牌,并不关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等等,这些都降低了体教结合的整体效益。因此,体教结合要做到真正结合,政府部门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体制性浪费,将改革政府体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使体教结合真正发挥其造血功能作用。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上,应改变当前这种以体校为主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应整合当前传统校、体校的两个不同系统各自为阵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形成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后备人才训练的最基础阶段放在小学和初中,使孩子们能够在浓厚文化气息的氛围之中学习、生活和训练,这样既有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从小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又有利于接受比较系统的运动训练。少儿阶段人才培养应以学习为主、训练为辅,因为少儿时期既是人的体力开发阶段,也是文化教育的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也正是体力与智力开发矛盾剧烈冲突的关键时期。人的身心发展的很多方面错过了特定的年龄阶段后,是难以凭主观努力加以弥补的。[5]所以在少儿文化教育基础的重要发展阶段,如果荒废了文化学习将是难以弥补的。在少儿阶段应注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氛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此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立足于重点体育传项目学校,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应更多地承担培养的任务。应办好和拓展县、市级的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完善其管理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和作用。

进入高中阶段进行人才分流,一部分运动潜力有限的体育后备人才分流往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继续培养,今后将走体育高考或特招,报考体育院校成为未来的体育教师或基层教练等。省级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也应是在省重点中学或一级达标校,对此,可以在一级达标校评估过程中将竞技体育后备人培养作为一个硬件,使学校切实重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培养。把另一部分最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到省、市级体校继续培养成高水平运动员,将其输送往体工队、俱乐部、体育学院运动系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根据我国的国情,体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形式。“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近5年来,各级省、市级以上体校平均每年向优秀运动队输送3 000余人,约占优秀运动队招生人数的93%,在2001年至2004年奥运周期中,我国共获得391个世界冠军,其中95%的运动员来自于各级各类体校的培养输送”。[8]但此时的体校也应归并到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其高中阶段的体校的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多样化,除了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外,还可以尝试开设一些职业教育课程,使运动员退役后有一技之长,也有利于拓宽其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建立好可操作性的体教结合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资源库,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增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才率提供了基础保障。

2.2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率在于塑造一批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当前我国教练员的队伍绝大部分人员结构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即“运动员教练”,据国家体育总局对全国23个运动队(包括国家队)的227名教练员的统计表明,出身运动员的竟高达76%。[10]当然丰富的训练实践经验作为一名教练员是不可缺少的,但没有扎实的专业训练理论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而我国目前教练员知识结构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运动员出生的教练员多,他们的训练更多的是靠经验和以往教练所教的方法、手段执教,属专才型、仓库型和工具型的,同时“运动员教练”中相当部分的文化素质较低,训练高水平运动员的能力是有限的,培养运动员到了一定层次后就再也难以发挥作用,这也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才率,保持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基础知识广博、宽口径、智能型、通才型和具有创新潜质的高素质通才教练,可以说提高教练员整体素质是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率低的关键。

2.3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结构模式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以学生主体,以提高学习兴趣选择体育项目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独生子女的基本国情,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大金字塔式”基础结构模式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据上海市体校招生情况了解到,除足球、篮球等个别项目生源充足以外,其他体育项目招生都遇到很大困难”。[9]再之像过去具有广泛基础的田径项目,也因学生不喜欢(在学校体育中已被“体育游戏”所取而代之),愿意从事田径运动课余训练的学生已是越来越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量减少是客观事实。因此改革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已刻不容缓,体育主管部门必须顺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及时调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构,改变采用单一的一种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结构模式,根据不同项目发展规律、人才资源和经济条件等状况,选择不同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如具有广泛基础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可以采用“金字塔型”人才培养结构模式;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可以采用“塔式”人才培养结构模式;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可以采用“大厦型”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在人才资源减量化的基础上,应加强科学选材、科学训练与科学管理,切切实实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的成才率。

2.4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是指竞技体育人才进行流动和交流的场所,它的作用就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竞技人才的供需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11]自竞技体育人才交流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已进入人才市场,尽管国家已制定了有关运动员的注册与交流法规,但人才的仍归本地区和本部门所有,各地区、部门为本地区、部门利益,各地体育部门把为本地区夺取奖牌放在首位,对后备人才的输送排在次之。为追求锦标,不惜牺牲青少年的未来为代价,训练中“重训轻文”、“拔苗助长”、“虚报年龄以大打小”、“设置人才流动壁垒”,导致部分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另外由于体育市场化人才输送制度不完善,人才交流只是在优秀运动员人才层面上,这种人才交流只不过是在全运会或省运会上为争取好成绩的力量重新组合,而业余训练层面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没有作为要素进入市场,影响了业余训练的单位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的竞技体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增值”,从而及大影响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因此,认为应对现行的竞技体育人才交流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变优秀人才交流为业余训练层面上的后备人才交流,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现“存量节约”、资源共享,使各专业队根据需要得到高起点和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真正做到优化资源培配置。市场化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制度,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自动调节后备人才资源的配置。[13]节约型社会的市场经济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市场经济的滞后性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12]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也应以政府适度的介入,运用政策杠杆或经济手段调节供需矛盾和结构平衡。政府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调控应是:1) 以政府法规的形式建立全国统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强化后备人才市场中介机构。2) 政府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制定宏观的后备人才市场发展目标,避免后备人才市场发展的盲目性,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配置的浪费,保证重点运动项目得到充足的人力与物力资源。3) 体育、教育和经济等政府部门宏观协调,以保障后备人才资源的供给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动态平衡,拉动后备人才市场的发展。4) 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利益,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区域协作交流,使竞技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实现人才交流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魏冰,等.影响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基本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42-144.

[2] 刘永东,等.广东省业余体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20-23.

[3] 马克和,等.我国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56-58.

[4] 虞重干,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制指标及其人力资源研究[J].西安体院学报,2001(1):5-7.

[5] 金宗强,姜卫芬.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J].山东体育科技,2002(3):59-63.

[6] 方吉泉,等.我国中小学课余训练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9(1):34-35.

[7] 乔新生.节约型社会与健康的市场经济[J].中国经济周刊,2005(32).

[8] 中国体育报[N].2005-11-28.

[9] 李皑,刘璐.基础体校教练员面临的跳战及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2):22-23.

[1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J].1998:99.

[11] 赵桂银,王正欧.体育人才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4.

[12] 马志和,徐宏伟,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56-59.

[13] “十一五"规划建议解读[N].山西日报,2005-12-12.

[14] 周宏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N].天津日报-理论创新,2005-10-24第9版.

第11篇

服务于北京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学生提供文化教育保障是学院教育教学的核心职能。通过几年来的办学实践,学院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进一步明确了大力推进训教一体化建设,确立了以为优秀运动员成长和退役运动员转型服务为主线的办学定位和方向。

积极推进训教一体化建设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类似体操冠军张尚武卖艺等运动员在役期间的文化教育和退役保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实施意见等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予以规范。继《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体青字[2012]77号)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体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53号),明确要求“要坚持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训、教、科、医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路径,为运动员文化学习、运动训练和比赛等提供良好条件,切实为本市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北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划和学院的具体情况,学院提出夯实运动员学生文化教育基础,积极推进训教一体化建设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北京的体育职业教育以提高运动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前提,通过加强与其专项技能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运动员学生对专项运动训练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促进其运动训练和竞技成绩的提高;同时,兼顾运动员学生退役后择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为他们的“二次择业”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学院与训练基地和运动队一道,共同致力于运动员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塑造文化素养高、专项技能强、社会适应能力好的新型运动员,凸显北京体育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推动学院和北京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

在初步的探索实践中,学院认为实现训教一体化的途径有三:第一、构建符合运动员学生职业教育需要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为优秀运动员成长和退役运动员转型服务的教育目的,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懂教学、懂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院的教育实施奠定人力资源基础;第三、建立与训练基地、运动队的联动机制,形成学院与训练基地、运动队的合力,共同加强对运动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构建符合运动员学生职业教育需要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院的教育层次涵盖义务教育初中阶段、高职和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办的本科竞技体育专业,其中高职运动员学生的学制有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分别招收初中毕业、中专或同等学历毕业的学生。根据北京市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学院的文化教育覆盖了北京市体育局所属的先农坛、木樨园、芦城三大训练基地的十余个主体运动项目中的一线、二级以及部分试训运动员学生,同时还有分属其他训练基地、俱乐部的射击、跳伞、棋类、篮球等专项运动队运动员学生。面对多样的教学层次和复杂的生源状况,要想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构建符合运动员学生职业教育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2012年1月,学院向市教委成功申报了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的中央财政对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借助中央财政对专业建设引导资金的支持,学院开始进一步完善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竞技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为运动员学生的成长服务,打牢他们的文化基础,提高他们对专项训练的理解能力。初中和中专阶段的基础文化课程在尽量与社会同类学校保持同标、同进度的基础上,努力达到教学效果同质。同时,结合该年龄段运动员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融入与学生专项训练相关的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体现体育职业特色。中专和高职阶段的专业课程则打破学科体系和原有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日常训练和比赛的实际需要,按模块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围绕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训练学两条课程主线,组合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保健、运动营养、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心理、竞技体适能、机能测评等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并有计划地编写有体育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校本教材。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为运动员的退役转型服务,提高他们“二次择业”的竞争力和职业技能。以充分利用和发挥退役运动员的体育职业积累为目标,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学院为退役运动员打造了4个职业核心课程群,即运动健身教练理论与实践、体育彩票经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技术、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4个课群分别对应不同的职业岗位,同时,配套有不同岗位所需的证书课程,重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该专业已经完成《实用体能训练方法》《体育保健与康复手段》等多本校本教材,其他课群的校本教材正在按计划编写。

打造一支懂教学、懂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职业院校的教师,就必须既懂教学,又懂体育。所谓懂体育,就是要了解运动员,知晓运动项目。了解运动员,要做到熟悉他们的训练、比赛情况,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体恤他们的辛苦付出,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知晓运动项目,要做到熟悉项目特点,了解训练规律,知道比赛规则,掌握伤病防治等基本知识。为此,完成高职转制后不久,学院就要求教师必须下队观训。下队观训的形式多样,如到训练场馆观看运动员的训练、教学比赛,随运动队到比赛现场观看真实比赛,到运动员宿舍参加运动队的总结会以及了解学生自习情况等。今年恰逢全运会年,学院也准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赛场观赛,让教师们身临其境感受竞技体育的紧张激烈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几年下来,教师们都说:是下队观训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是下队观训,让他们增加了对学生的认识和训练、比赛的了解;是下队观训,让他们发现了贴近训练的教学内容,为教学改革找到了方向。总之,下队观训促进了教学改革,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师根据运动员专项训练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实施教学奠定了基础。下队观训也为学院练就了一支懂教学、懂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学院与训练基地、运动队的教育合力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学生管理长效机制。借助会议平台,将近期需要运动队配合的工作进行通报,运动队也提出对学院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合理安排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2.组织运动队教练员观摩学生课堂表现。定期组织教练员来院观摩学生课堂表现,对于他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今后如何提高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思想意识提供了依据。

3.建立巡查反馈制度,从德育工作入手,不断完善学生管理。为形成良好校风、班风,学院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入手,规范学生的校园及课堂行为。学生处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检查结果定期向运动队反馈,以形成教育合力。

第12篇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对策

Abstract:Top athlete's culture education is always the weak part for current sports systems in China.Through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ing cultural education of excellent athlete's current situation, discussing the measures to solve current situation: building the new system of the cultural education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reforming the cultural education stage of amateur training work, increasing college's direct engagement, exploring law system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tensifying teaching reform. Its purpose is to guarantee to go on wheels for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the top athletes in the existing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on.

Key words: top athletes;cultur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一、我国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历史沿革

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后,为了参加当时的国内外大赛,在赛前各省、市或国家都要从各级抽调运动成绩优秀的运动员组成相应的代表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由普通学校承担。1956年后逐渐形成了以省市体育工作大队(简称体工队)为基本形式的运动员集训体制。由于许多队员尚未完成基础教育,又无法继续留在教育体系中接受文化教育,于是体工队开始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1956年--1965年原国家体委训练局和部分省市设立了体工队文化教育科;1978年,国家体委设立了科教司,主管运动队的文化教育[1];1989年以后,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又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权利,这也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一直给予高度关注。但我国现行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系统依附于训练竞赛系统,文化教育的机构设置[2](见图1)情况也相当复杂,由于运动训练的规律和特点,各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互相交叉,既有成人高等教育,又有全日制高等教育;既有基础的中小学教育,又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二、我国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现状

现代竞技运动呈现出专门化早期训练的趋势,早期训练起始年龄越来越小,从业余训练到进入体工队是一个逐步脱离原有教育环境,运动训练不断强化,文化教育相对弱化的过程,这使运动员成为文化基础先天不足的一个群体,它背离了竞技体育系统办文化教育的初衷,导致文化教育出现偏差,进一步加重了体育局的负担。

1.改革对现行竞技体育文化教育质量带来巨大冲击

在业余训练阶段,加强业余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对于后续教育非常重要。然而现实是业余训练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正在由“以学为主”向“以练为主”变化。许多进入专业队的运动员由于业余训练阶段就荒废了学业,致使入队后的文化教育基础水平低、进入高校以后的文化教育困难,出现了“挂名教育”,这正是竞技体育文化教育体制的局限性所在。而且我国大部分运动员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且集中在一些“少年”项目的专业运队员。有调查显示,许多“少年”项目运动员入队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最小的只有8岁,这是近年训练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然而,“少年”项目运动员入队后的文化学习十分不正常,很难完成普九教育任务。1998年开始的竞赛体制改革给“少年”项目运动员文化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冲击,竞赛的频率增加,经常安排在正常文化教学期间,学生参赛后补课效果不好。而且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后,尤其是1999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对竞技体育后备力量选拔带来了巨大冲击。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和牺牲文化教育时间的现实,使许多家长把有运动天赋的孩子送到普通高校,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中间层出现断层。[3]

2.社会用人机制与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就业和用人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带工资指标分配”安置退役运动员的办法已经无法实行,退役运动员也必须参与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新的社会现实给运动员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据调查显示:有95.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对于就业非常重要,有62.8%的被调查者认为运动员实际文化水准与现有学历不符;有66.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退役运动员就业必须是运动成绩和文化素质都优越[4]。新的社会用人机制给现役运动员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变化,甚至产生运动员无法就业仍滞留在体工队待业的典型事例。退役运动员文化素质低,安置困难,滞留运动队,占据工资指标,影响新运动员入队,成为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虽然运动员在社会用人机制发生改革后对文化学习变得重视起来,学习观念也出现较大变化,对文化学习有了极大热情,许多运动员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与社会学习。部分省市也曾组织文化教师到基地来为运动员上课,希望尝试缓解此类问题,但由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专业局限性等一系列原因,当前体育系统自办的文化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真正的需要,办学结果并不理想。

3.运动技术学院和体育运动技术中专的办学方向不明确,教学质量不高

运动技术学院是优秀运动队教学训练的组织形式,属地方成人高校性质。自80年代中期成立以来,对满足优秀运动员学历教育做出了很大的付出。但由于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致使毕业运动员的学历与实际文化素质不符,文凭的含金量进一步降低,致使运动员愿意到普通高校或体育学院学习。而且近年来,运动技术学院和运动技术中专为了自身的发展,对社会招收所谓“师资班”,偏离了运动员文化教育主业。在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着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和专业而过窄、无专门教学经费、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与运动员实际情况不符、专职教师队伍退化等亟待改革的问题。

4.“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是矛盾焦点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难点在于学习与训练的矛盾难以调和。其原因在于: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各自的规律不同。竞技体育是年轻人的事业,竞技体育又有一定年龄限制,而青少年又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优秀运动员训练竞赛需要大量时间,不可能与普通人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文化学,国家规定的学习时间在许多情况下,如备战全运会等被挤占。目前对于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矛盾尚未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机制。

三、提高我国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主要对策

1.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新体系

21世纪初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改革应以实现竞技体育回归大教育环境的“院校化”为目标[5],构建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所谓“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社会力量,进一步拓宽运动员接受不同层级文化教育的渠道,同时形成运动员文化育的良性运行机制[6](见图2) 。

2.改革业余训练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

以各地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为契机,借助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东风,主动地把运动员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交给教育部门,体育局则集中精力抓好业余运动训练和竞赛。改革与完善以运动技术学院为主的优秀运动员成人教育体系,改革体育系统自办的教育体系,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在中专层次,应改变过去单纯搞体育教育的办学模式,根据社会需求,按两条主线来开展文化教育:一是高中教育,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完成中等教育之后或升学,或就业,各得其所,实现合理分流。在运动技术学院等高等教育层次,也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主动进行开门办学的改革。要利用社会和其他高校的教育资源,大力改革和拓展专业设置,跳出计划经济时期仅办体育专业的思维定势,把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教育拉进来,开设非体育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以满足广大运动员而向未来择业的文化学习需要,使其在退役时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在办学模式上要发挥固有训练基地的优势,退出与各体育院校进行的“雷同”竞争,要主动地为各类高校成人教育进基地办学和为广大运动员就近上学创造条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

3.加大普通高等院校直接参与力度

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提高,以及为在国内、外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987年非体育高校开始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并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首先,招收退役运动员,解决

了部分优秀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近年来又逐步扩大到招收现役优秀运动员,有的院校结合本校体育特色,将某一单项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集体招收入学。非体育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直接介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极大地扩展了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空间,由于其是按本校体育特色和需要招生,因此只有部分运动项目的部分优秀运动员有此就学机会。其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尚未象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一样培养出一流运动员,但应该看到其规模庞大,竞赛制度日益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1997年起,清华大学创办高水平跳水队,虽目前运行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这种探索令人耳目一新。普通院校积极参与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发展体育院校分为体育总局直属院校和省市地方体院两类,是具有数十年办学历史、学风优良、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的正规高校。积极参与竞技体育及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实行教学、科研和训练三结合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将所在省市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全部纳入体育学院教育序列,构建从义务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职教、成教到普教,上下衔接、左右贯通、严谨规范的教育平台,积极推进优秀运动员学生化的改革进程,为转变现有训练体制进行积极地探索。

4.探索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规律,深化教学改革

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只有按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特殊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重新制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标准,建立与运动训练竞赛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模式,如:长学制、学分制、中一科结业积累制、保留学籍集中学习制等。要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坚持素质教育,构建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实行“送教上门”,有条件的优秀运动队应增设专职文化课教师的指标,常年随队上课,保证运训练之余坚持经常性文化教学[7]。在条件成熟时,可把训练基地建在各体育院校或普通高校,为实现竞技体育教育体制的战略转移创造条件,最终实现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协调、集约化发展。同时,将多媒体教室建设及其教材的选用和制作作为切入点,借助远程教育终端,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运动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阅读、讨论和自主点播学习。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最优配置,运动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保证学习的连续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切实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

四、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脱离了教育大环境,是在不完善的教育环境下对优秀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着不完善的教育。其结果造成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差。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应从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新体系,改革业余训练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加大普通高等院校直接参与力度,探索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几个方面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切实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同时受我国特有的竞技体育体制影响,需要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努力。加强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现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保证运动员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降低发展竞技体育的社会成本,从而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虞重干,郭修金.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的重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

[2] 王揖涛,李杰凯,郑凯等.关于21世纪初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 陈鑫.新世纪我国竞技体育文化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8.1

[4] 苏明理,陈鑫,李君.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

[5] 高雪峰.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育的改造与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