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时间:2023-10-07 08:5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第1篇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资源勘查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16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Building Based on 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CHENG Xianfeng[1], HE Ping[2]

([1]Yunnan Land 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2501;

[2]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14)

Abstract Unlike mainly students 'motor skills" based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resource exploration is the main professional training class students' mental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work on a systematic curriculum more difficult. Taking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research, analysis by occupational status, typical tasks and work process analysis,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atic process, designed to high specialty grade resource exploration "based on 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reference.

Key words curriculum; 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resource exploration majors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课程理念与设计方法由德国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2003年我国教育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目前,在加工制造类、建筑类甚至农业类、服务类专业中,已经较好地体现和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不同于主要以培养学生“动作技能”为主的专业,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时困难较多。

1 专业概况及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发展时期,基础建设和资源开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调查、矿产勘探开发等项目开展初期和进行中都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地质灾害条件的评价和调查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引起地质环境条件的强烈改变,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各类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及自然环境评价等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也有了更大的需求,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普遍不足。

但是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一方面,勘察行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高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就业困难,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嫌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上手慢、基本技能掌握不够。造成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具体表现有:(1)以往专业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培养高等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能力;(2)以往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这就要求时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开发课程;(3)以往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机械分段排列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这就要求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理论实践一体化”。

2 课题体系开发流程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

3 职业岗位分析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职业(群)从事的是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等方面工作。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入职岗位有工程地质技术员、水文地质技术员和灾害地质技术员。

工程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工程地质编录、采样,岩土体参数统计分析、工程地质资料整理、工程地质图件编绘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等业务。

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资料整理,水文地质图编绘,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制等业务。

灾害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勘察及防治施工监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业务。

通过上述岗位分析可知,该专业是以地质学与灾害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培养具有地质灾害调查、勘察与评价等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适应21世纪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爱岗敬业,能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评价、基础设施勘查设计等单位从事地质灾害调查、勘察与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防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应以上述职业岗位作为课程开发的平台,其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地质灾害技术员岗位业务是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4 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

各职业(群)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总结出的工作过程见表1。

5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

行动领域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是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行动领域可归纳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报告编制、地质灾害专项勘察报告编制等六大行动领域。

表1 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6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

与多家企业联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岗位群特征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由两类三块构成:两类即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三块即专业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以“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思路,构建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地质灾害勘察)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符合该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具备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6.1 首先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通过调研,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共同论证,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各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完成相应典型工作任务必备的职业能力,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提炼为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计14门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包括理实一体课程、仿真实训、野外实习、校外顶岗实习。

理实一体课程(7门):(1)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2)地质灾害勘察;(3)地质灾害治理;(4)地质灾害监测;(5)地质灾害灾情评估;(6)地基勘察与基础选型;(7)水文地质勘察与评价。

仿真实训(4门):(8)岩土工程勘察;(9)地质灾害勘察;(1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野外实习课程(2门):(12)地质认识实习;(13)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校外顶岗实习(1门):(14)校外顶岗实习。

6.2 其次开发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直接面向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该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基础学习领域等课程的支撑。根据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需要,来开发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共计19门。其中,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而开发的、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课程,计9门;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根据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和知识开发,培养的是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计5门;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严格按国家教育部和云南省教育厅的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设置,计5门。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9门):(1)地质学基础;(2)测量与地图;(3)矿物岩石肉眼鉴定;(4)地质构造识别与分析;(5)地貌与第四系识别;(6)地质信息处理;(7)工程岩土鉴别与评价;(8)工程地质分析与应用;(9)水文地质分析与计算。

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5门):(10)交流与表达;(11)高职英语;(12)高等应用数学;(13)计算机文化基础;(14)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5门):(15)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7)形势与政策;(18)入学教育;(19)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6.3 最后开发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是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和职业目标的实现需具备的能力。最后开发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共计4门,设为选修课。

选修课(4门):(1)工程建筑概论;(2)工程力学;(3)遥感地质解译;(4)气象与水文。

另外,通过选修课、专题课、讲座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设置体育课、三生教育、地质安全规程等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见图2。

7 结语

本文以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为例,尝试构建该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期为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飞,曾宪均,侯江丽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6):120-122.

第2篇

一、我市当前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不断扩大

我市位于罗霄山脉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形高差悬殊,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在风化强烈的浅变质岩、花岗岩及红层分布的中低山及丘岗区,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据统计,我市现具有一定规模,造成危害(或威胁)的各类地质灾害611处。其中滑坡464处、崩塌69处、泥石流25处、岩溶地面塌陷30处、采空区地面塌陷23处。因地质灾害已造成67人死亡、毁房1734间、毁田2302.2亩,潜在威胁人口22659人,房屋220__间,田土9605亩,潜在经济损失47086.16亿元。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近年来,由于采矿活动的深度、广度日益扩大,不合理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不仅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我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矿山不合理开采引起的崩塌、滑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地表开裂及由于矿渣不合理堆放形成的矿渣泥石流等灾害。如茶陵县境内的湘东铁矿开采因抽取矿井内积水,造成附近农田漏水和泉水干枯等。

3、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水土流失状况日夜加剧。

地壳表面的剥蚀、侵蚀营力是地形地貌演变的最主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它的作用方向就是不断将山地、丘陵逐渐切割、夷平,由于它的作用,必然将大量的土石带走,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宏夏桥花岗闪长岩体分布区和白垩系红层残坡积物发育区,由于流水冲刷,地表土层无植被覆盖,形成众多细沟,支离破碎,受冲刷泥沙堆积于农田河港中,造成河道淤塞。虽然总的水土流失不大,但其危害确相当严重。

二、我市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我市近年来加强了对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力度,从基础做起,近十几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地质环境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体系。

我市1996年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__市地质灾害防止领导小组。目前,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有些县(市、区)还把这种组织形式推广到乡镇。近年来,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主体已基本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基本建立,有力地推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建设、水利、铁路、交通以及气象等部门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紧抓住汛期部署、制度实施、督促检查、监测预警、应急调查等主要环节,努力预防和处置地质灾害。

周密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灾工作。每年汛期前,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年度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县、乡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落实防灾责任。

认真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对地质灾害严重多发区进行防灾工作巡查,对监测预警措施落实及重点治理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措施到位。

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了县、乡、村(点)三级监测避灾责任人,共明确了监测责任人1800多人,义务监测单位80多个;并形成了有200多名信息联络员及400名群众监测员的群测群防网络,通过完整的群测群防,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成了灵活机动、快速高效反应能力。该网络在汛期启动运行,发挥了重要的防灾减灾作用。

3、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得以加强。

20__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与省国土资源厅和市气象台密切合作,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功预报多起群发性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呈年下降,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成效显著。

4、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我市已完成3个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一方面基本查明了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另一方面通过逐村走访,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为地方政府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5、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地质灾害性评估制度规范化。

一是严格资质审查,建立诚信评估体系;二是严格成果审查,对于__市评审的

报告建立了由国土、建设、交通、铁路、水利、煤炭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报告成果审查专家库,保证了地质环境类报告的质量;三是组织培训,对资质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各类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这些工作确保了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作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质量。

6、扎实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

1996年以来,向部、省争取专项治理资金和补贴,实施了湘东铁矿、炎帝陵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7、地质遗迹保护得到了有效保护

我市攸县酒埠江境内发现岩溶地质遗迹,区内溶洞密集成群(已发现156个),多层发育,规模宏大,景观丰富,造型奇特,是湖南乃至全国位置最东、规模最大的溶洞群,也是我国小区域内岩溶地貌体系最完整的地点之一,堪称我国的“溶洞世界”和“洞穴博物馆”。20__年申报建立了酒埠江省级地质公园,20__年又获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三、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全市只完成了攸县、茶陵县和炎陵县3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醴陵市在进行中,还有__县和市区范围内尚未进行调查与区划工作,全市交通干线、铁路、大中型水利枢纽、大中小学校、主要城市也未开展专项地质灾害基础调查,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潜在经济损失等情况尚未全面系统性基础资料,亟待进一步查清。

2、防治资金严重不足

在我市已经查明的611处地质灾害体中,得到有效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只有17处,不足3%。主要原因是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机制尚未建立,投资主体不确定,来源渠道未落实,防止经费严重不足。地质灾害防治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主动和有预见性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

3、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尚不完善

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县(市、区)为基础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尚未健全,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无专项资金来源,缺乏基层专业人员。群测群防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大,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有待加强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起步于近几年,尚处于经验探索阶段,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专业化设备极为缺乏,国土资源、建设、水利、铁路、交通、气象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尚未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置突发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综合能力仍然较低。

5、矿山生态环境管理职能不清

现在的矿山环境的管理职能部门由多个部门承担,环保、国土资源、水流、林业等部门从各自职能的角度进行管理,管理难以到位。

6、古生物化石管理和地质遗迹保护法律仍是一个空白点。目前只有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保护立法步伐,国家将古生物和地质遗迹保护立法列入议事日程。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二)、摸清底子,掌握全市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驻我市地质勘察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为防灾减灾提高基础依据。

(三)、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及群去、全球地位技术等,建立全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地质灾害的成因复杂,防治工作牵涉部门多,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与的放在体系。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社会管理工作,必须纳入法制轨道,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制度,通过立法规范防灾治灾工作,应劲、应尽快结束当前临灾随机安排状态,实现以法防灾,以法治灾。

(六)、我市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比其他灾害多,造成的损失比其他灾害大,防治经费却比其他灾害少,这种强烈的反差必须改变。应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用于公益性、公共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同时对人为的地质灾害必须实行“谁破坏,谁治理;谁收益,谁治理”的方针,千方百计地增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第3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防治 地质环境 利用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306-01

引言

地质环境在地球千万年的地质变化中形成的。这种形成也是由于地质灾害不断出现而造成的。现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活动,自然要保证生存的安全性。虽然不能避免和阻比地质灾害的出现,但是可以对相关的地质环境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帮助人们能够及时的躲避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且可以得到研究的成果。因此在这一研究过程,就能够体现出地质灾害防治是和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减少灾难过程的损失是有价值的。

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

1.1 地质灾害

1.1.1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水库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

1.1.2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最近一段时期,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甚至各地的地震灾害也在不断的频发。这些灾害的出现直接的导致了很多人丧命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导致地质灾害如此频发的原因,除了地球本身板块正常的运转之外,还有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地球环境受到影响,增加了地球活动的频率,增加了地球的负担。并且由于人们在地球上的过度开采,使得地球地质的变化和破坏变得十分严重。

1.1.4关于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在我国,对于地质灾害工作的防治仅仅是在从初级阶段慢慢的进行摸索,一直到现在能够及时以及有效的对其进行防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并且其应急的速度也是十分快捷的,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应该要对其资金的安排进行突出,在技术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1.2 关于地质环境

目前我们人类所居住在的环境主要是经过一次次的地质运动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地质环境与其周围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之问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地质环境也将会遭受到地球表面各个圈当中的影响,因此,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地质环境变化的方式一般表现为缓变或渐变,渐变发展为突变或灾变,然后进入下一个渐变阶段,所以,对于地质环境变化来说,其主要是具有着一定程度的周期性,并且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形成突变的过程,从而破坏地质环境,产生地质灾害,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1.3 地质灾害赋存于特定的地质环境

所谓的地质灾害,其主要就是一些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的事件,同时也会对人类生存构成危害的地质事件。而这些地质事件的本质就是地质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改变。比如地壳应力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地震,进而反应的形式变为地壳震动与地表破裂,形成地裂缝、砂土液化及软土震陷,表现形式是地表岩土的运动和移位,其他灾害如崩滑流、地面沉降以及塌陷等也均以岩土体的移位,或者是状态变形完成行程灾害的一个过程。

1.4 地质环境制约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于地质灾害的出现,主要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来形成的,如果环境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则灾害难于形成。即地质环境一方面构成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又限制其发生,进而使其能够起到制约的作用,=如泥石流灾害有其发展阶段性,对应于地质环境条件则在沟谷发育的成熟期为泥石频发期,在此之外,随着沟谷以及地貌等地质的变化,泥石流处于孕育发展阶段,并不成灾,由此可见地质环境对于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

2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1 关于调查区划体系

在对其进行实施调查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建筑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体系,目的就是要调查清楚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此来合理的开发以及利用地质的环境,进而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2.2 关于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两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 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3 关于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通过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确认其危险性大以及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特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因此在治理的过程中以及灾后重建时应该要根据其地质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2.4 关于应急处置的体系

必须要坚持重大突发的地质灾害管理作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以及科学的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3.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3.1 应该要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应该要从工程的区域地质工作基础性以及公益性等方面进行出发,环境地质的研究目标应该要是追求地质环境以及安全等角度进行出发,工作任务是开展不同尺度的调查评价,包括重大工程区、人类聚集区和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变化,评价其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考虑地震、气象(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风险,以此来对其功能区进行划分,甚至是包括提出了很多的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影响区预留避震空地或缓冲带的基本要求。

3.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由于我国在进行一系列的大工程,比如开山建隧道,修建铁矿等,都需要根据地质进行详细的安排。计划如何进行建筑,才是最安全和有效的。这样才能减少出现意外事故的几率。并且对于地质环境的评价也是要从多方面来看的,比如土壤,岩石,断裂层等。综合的考虑分析,得出一个地质环境安全分析表,保证施工进行的顺利和安全。

结束语

在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随时随刻都有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危害着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为了保护好人们的生活,减少在灾难中的损失,就要研究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管理,以及相互利用的有效性。这样可以及时的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一定有效的管理和预测。

参考文献

[1] 刘传正,刘艳辉.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05:1469-1476.

[2] 翟伟峰,刘复刚,王永洁.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策略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06,03:18-23.

第4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十有县”创建,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灾机制和体系建设,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有组织。市政府成立以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工作。市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

(二)有经费。市财政局负责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点监测、治理、避让搬迁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等。

(三)有规划。市国土资源局负责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汛前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及时完成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任务,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并依据规划做好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有预案。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制定全市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明白卡),督促所在乡镇、街道发放到位。各乡镇、街道和责任单位负责制作和发放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避险明白卡。在防灾避险明白卡中,必须明确受威胁群众的撤离路线、撤离信号、临时安置方案等。

(五)有制度。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汛期值班、险情灾情速报、应急处置和“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

(六)有宣传。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通过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标语、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深入重点地质灾害搬迁点进行入户宣讲等形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有预报。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气象局共同负责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通过手机短信、LED电子屏等方式提醒监测员和防灾责任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八)有监测。每年汛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工作,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防灾责任人和联系方式进行更新,及时调整和完善监测网络,确保地质灾害检测网络有效运行。

(九)有手段。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为监测人员配备必要的预警工具,加强信息预警、应急救援等能力建设。

(十)有警示。各乡镇、街道负责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边界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群众注意安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制定并张贴应急预案,让群众知晓警示、应急相关内容。

三、实施步骤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6月1日—7月15日)。通过召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和部署,全面启动“十有县”创建工作。

(二)建设阶段(7月16日—8月31日)。对照实施方案,逐项落实“十有县”创建工作目标任务。

(三)自查和申报资料编制阶段(9月1日—9月31日)。按照“十有县”创建标准,查找前阶段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编制申报资料。

(四)申报阶段(10月1日-10月15日)。上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的相关资料,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需要。做好创建工作,对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应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作为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创建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二)加强指导,确保成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的指导,各乡镇、街道要深入调研,制定方案,明确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创建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取得预期成效。

第5篇

Q:成立一年多来,主要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A:湖南省是全国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量和造成的损失都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来说是仅次于四川、云南、贵州的地质灾害高发育地区。目前全省有据可查的大小地质灾害就有上万处。近年来,随着一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同时伴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加,我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连续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加快全省应急体系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省国土资源厅按照省领导关于“加快全省应急体系、平台建设”的指示,积极筹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决定依托我站(中心)现有办公场所及卫星遥感监测设备、远程视频会商决策指挥系统等建设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及会商指挥部,作为全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形成横向与省委应急办、省政府应急办、省防汛指挥部、省气象台相联,纵向与国土资源部、各市州县国土资源局、市州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相通的中枢指挥系统。2012年初,经省编委同意,正式成立“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加挂在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一年多来,应急中心主要承担全省地质灾害总值班值守,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指挥调度等工作。

同时我们经过前期多地的调研,正在加紧进行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的场地建设,争取在今年汛期初步建成并运行,实现与多部门的资料共享、远程视频会商、应急指挥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应急中心,也将成为全省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

Q:2013年度湖南省地质灾害趋势初步预测情况怎样?

A:根据湖南省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结合2012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和2013年全省气候趋势,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对今年全省的地质灾害做了初步预测:

今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与常年相当,但局部强降雨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仍不可忽视,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其中,今年3-4月降水较常年偏多,受其影响,湘潭市、株洲市、郴州市汛期地质灾害发生频次仍然较多,同时,由于湘东、湘中山地丘陵区地质环境脆弱,岳阳、长沙、娄底、益阳等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较为易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主汛期5-9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发期,尤以5、6、7月最为严重,主要应防范受强对流天气或台风暴雨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可能主要在湘西北、湘西、湘东南部分山地丘陵区。

Q:根据预测,湖南地质灾害防治应将采取哪些措施?

A:针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未雨绸缪,主动与政府应急办、气象局(台)等部门会商对策,确保地灾防治工作更加精准到位。

与此同时,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在省国土厅的领导下,将组织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隐患巡查,规范巡查内容,开展“防灾知识送下乡”、“湖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创建等活动,还将组建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实现省市两级及部分重点县市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的互联互通,部署34个重点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全省60处以上重大地灾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对100处重点地灾隐患点开展详细勘查,安排1000户以上受地灾隐患威胁居民搬迁避让,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第6篇

[摘 要]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要以防为主, 治为辅的方针, 不断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评估和对症下药的作用。要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有所了解,不断加大地质灾害的可行性评估工作, 要对地质灾害种类、危害程度等因素要有掌握, 要能抓住要点, 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减轻损失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质灾害;城市规划;防治措施

1概念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2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2.1地质灾害现状; 2.2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2.3地质灾害易易发区和危险区的划定; 2.4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2.5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 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 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 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 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 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好城 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 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3结语总之,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重视, 一定会减少灾害损失, 为社会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1]工程地质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董凡卿,工程地质问题研究[J].2007,36(11):43-44.

第7篇

地质灾害种类多,通常所说的地质灾害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治理应本着防为主,治为辅的原则。笔者以恩施市常见的地质灾害为实例,较为直观的论述地质灾害的防治。

恩施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67个,其中省级1个、州级2个、市级18个、水布垭库区和老渡口库区74个、乡级372个,受威胁1145户7180人及沐抚集镇、平锦稻池、摩天岭滑坡前缘胜利街居住户,其中须搬迁327户1257人。因地质灾害频发、突发性强、危害程度大,该市为湖北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呢?下面以恩施市最常见的滑坡地质灾害形式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方式进行论述。

1 滑坡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按物质组成可分为土质滑坡、岩质滑坡;按引起滑动的力学性质分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按滑动体厚度分为浅层滑坡、深层滑坡;按滑动面通过岩层情况分为顺层滑坡、切层滑坡等。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包括(1)地质条件指岩层、土层、构造的特殊性;(2)地貌条件指倾斜产状。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1.1 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

(1)地质条件指岩层、土层、构造的特殊性。(2)地貌条件指倾斜产状和分布位置。(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强度,尤其是对滑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是最为突出。

1.1.1 滑坡发生的规律与前兆

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易滑(坡)岩、土分布区;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大滑动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的现象;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性裂缝;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临滑前,有岩石开裂的声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在滑坡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不断加大,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滑坡体后缘裂急剧扩张,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等。

1.1.2 滑坡治理的几种主要方法

根据我国多年防治滑坡的实践,归纳出防治滑坡的“避、排、减、挡、锚”五字经验,“避”即在选择建筑场地、铁路、公路选线,城镇选址时应尽量避开滑坡体。事先要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书面报告。出现滑坡隐患不宜治理,对于受威胁村民或居民,采取避让搬迁至安全地带,主要工程治理措施归纳起来分为三种:一是“排”水,消除可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平衡条件,如削坡“减”重压脚,修筑“挡”土墙、抗滑桩、“锚”固等。三是改变滑坡体岩土体性质。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内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公务人员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四级监测网点构成,即县(市)级监测网(监测站),乡镇级监测分站、村级监测组、灾害点监测点。

恩施市所有监测点都实行六个一(重点监测点有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乡领导、一名国土局领导、一名国土所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监测员)和四个一(一般监测点有一名乡领导、一名国土所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监测员)的监测预警网络。并在当地新闻媒体上将我市主要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联系方式、驻灾害点的市级领导、乡级领导、国土局领导、国土所人员向社会公示。

地质灾害群测工作要求如下。

2.1 选点标准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选择在综合考虑本地区地质灾害特点的基础上,其主要标准为:(1)规模大于500 m3以上,且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危险性大,稳定性差,灾情较严重,危害程度中型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对集镇、村庄、学校或居民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规模500 m3以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房前屋后潜在不稳定斜坡作为汛期目视检查点。

2.2 监测方法

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很多,而简易监测适用于群测点监测,主要有变形位移监测、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和目视检查监测。(1)变形监测法:通过监测点的相对位移量,了解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2)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通过监测灾体中拉裂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了解地质灾害体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3)目视检查法:通过定期目视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无异常变化,了解地质灾害的演变特征,及时发现斜坡地面开裂、地面鼓胀、泉水突然浑浊、流量增减变化,树木歪斜,墙体开裂等微观变化,及时捕捉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

地质灾害群防工作要求:

建立群防体系责任制。(1)建立市县――乡镇――村――点(监测责任人)行政责任制;(2)建立地质灾害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责任制;(3)建立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结论责任制;

建立单位灾害点防治方案。防灾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地质环境;(2)灾害特点;(3)威胁对象、范围、设立警示标志;(4)监测责任人,防治责任人;(5)简易防治方法;(6)避让讯号、路线、地点。

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全民防灾意识;(2)发放防灾明白卡;(3)落实汛期值班制。

采取预防措施。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群测工作及时捕捉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1)当灾害体处于累积形成阶段,应划定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采取一些简易治理措施。修筑地面排水沟,排除危险性、填实裂缝等。(2)当灾害体处于滑移阶段,应将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财产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禁止其他人员进驻危险区。

第8篇

一、宣传培训目的

通过开展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有效提高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及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等技能,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在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宣传培训对象

镇级培训主要对象为各镇镇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镇所有村的村书记、村主任、文书及10个预案点的组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及地质灾害危险区的群众等。

三、宣传培训主要内容

(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的学习,以及如何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如何指导群测群防工作等。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及识别。

(三)工程建设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防灾体系建设。

(四)山区农村房屋、水电、公路等建设工程及矿山开采活动中的施工工地、生活营区、工棚等的选址安全,如何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意识地预防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五)水电、交通、矿山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进行的切坡、弃渣堆放等安全问题的防范工作。

(六)汛期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时段,如何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

(七)如何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临灾前如何启动和实施预案。

(八)如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及宣传要点。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宣传培训工作领导、协调、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成立镇级宣传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

第9篇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及趋势分析

截止到年底,全市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394处。按规模分:大型10处,中型43处,小型341处;按地域分:新昌县103处,诸暨市102处,嵊州市95处,上虞市76处,*县15处,越城区3处。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521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3%。

年,我市受强台风、强雨雪等极端性灾害天气影响,地质灾害明显多发,全市共发生突发地质灾害22起(不包括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小型公路边坡塌方),比年增加175%,其中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由于预防措施到位、应急处置妥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市因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比年减少了15%。

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防范期,今年要特别注意极端性灾害天气在局部造成的强降雨,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特别是要把各类农村道路边坡、易发区内的各类农家乐等公共场所及农村居民点作为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做好入汛前各项应对工作。各县(市)都要在汛期来临前编制年度防灾方案,指导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3月中旬前,各地要组织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检查各灾害(隐患)点现状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充分考虑极端天气引发重大地质灾害险情的可能,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作必要的修改完善。重新确认应急系统及群测群防网络人员,确保责任落实,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迅速响应,高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二)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各县(市)国土、水利、气象等部门要密切合作,互相沟通,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落实汛期各项工作制度,汛期值班、灾情巡查、灾情速报等制度要严格执行,做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确保一发现险情,立即组织应急排险,防止灾情的进一步发展。各地要适时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的应急抢险能力和当地群众的应急自救能力。

(三)加强群专结合和群测群防建设。抓紧开展新昌县回山镇下山村滑坡专业监测省级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各县(市)要建立1?2个地方级地质灾害监测示范点,做为各地地质灾害监测的样板工程,实行专业监测与群众简易监测相结合,带动并提高各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建立群测群防网络责、权、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制定监测工作制度,灾害(隐患)点责任人负责定期检查监测记录,确保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到位、监测记录到位;要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保障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工作经费。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业务培训和知识宣传,同时发挥监测示范点的教学推广作用,提升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平,提高基层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做到明白防灾、主动防灾。

(四)推进预防为主、治避结合的工作进程。上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到修编期限的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修编、和实施工作;全面调查,制定新一轮防治目标,统筹安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搬迁进度,争取提早实现各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近期或中期目标。列为省重点的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要按时完成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全部工作,并把成果应用到当地政府防汛抗灾中。

(五)做好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用地项目中确认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督促工程建设单位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工程项目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治理。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级政府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保障经费,推进工作。各县(市)政府要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要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对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要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专项资金,按规定落实配套资金,把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利建设、交通建设、城市建设、防汛抗旱、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10篇

关键词:地质环境;信息;标准;网络;数据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质环境信息化的意义

1.1地质环境信息化是地质环境领域的创新战略

信息化不能仅仅是地质环境工作附属的技术手段,要使地质环境工作一如既往地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点,创造新的成果、新的工作流程和新的应用服务。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向更深、更广的应用领域渗透,从根本上触动地质环境领域的现有工作,从环境地质调查的野外数据采集、地质灾害监测,到海量异构数据的快速传输、综合管理、最终实现综合评价和提供多目标的应用服务,开创地质环境信息工作的新纪元。

1.2地质环境信息化是政府决策的重要支撑

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问题是一种突发性公共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新疆各级政府面临着繁重的应急抢险任务,因此,地质环境信息化可以为各级政府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地质灾害提供支撑。

1.3地质环境信息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化工作是国土资源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的完整数据体系,形成一体化综合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快速响应和多目标的应用系统,建立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促进地质环境评价、规划、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环境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加大地质资料成果服务的需要

地质环境信息作为地质资料成果的一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地质环境工作成果的载体和基本要素。目前,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资金投入、人才技术、资料信息等要素分散,已成为影响地质环境管理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地质资料信息等公共服务产品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环境管理的进程。

二、地质环境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工作在地质环境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既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通用功能,同时又提供了基于环境地质专业应用的特殊功能,如钻孔数据综合管理、地下水资源、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空间信息虚拟三维可视化系统以及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系统。这些功能的提供,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信息应用的潜力,为今后进一步的信息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地质环境专业应用系统基本形成

随着各类地质环境项目的开展,依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开发应用的主要应用系统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库、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我区开发了地质灾害数据库查询系统,提高了信息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专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对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了电子信息平台。

2.2数据标准及规范初步建成

数据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目前国内制定了一套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指南和数字化标准,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水文地质钻孔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格式标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格式标准、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图例标准。

三、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通过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的完整数据体系,建立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综合一体化动态评价及预警平台,促进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划、管理、防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充分发挥地质环境管理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地区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推进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地质环境信息资源,构建我区地质环境信息中心,全面提升地质环境信息服务水平。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标准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

3.1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体系建设是整合和集成地质环境数据资源的基础。在已有的地质环境规范、标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环境名词术语代码字典、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及数据标准,地质调查元数据、地质环境综合信息产品标准建设等。

3.2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

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是构建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的保障。建设高效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构建新疆地质环境信息网,通过国土资源主干网实现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地质环境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及网络环境建设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具体包括网络中心建设、会商室建设、数据传输通道建设、现场采集环境建设、视频会议建设、移动平台建设。

3.3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建设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地质环境业务系统与地质环境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利用国家级数据中心提供的软件,集成整合全区地质环境数据资源,搭建自治区级地质环境“一张图”信息服务的数据环境。从应用层面上看,它为各种地质环境业务系统、分析系统提供数据;从数据层面上看,包括各类地质环境操作型数据、分析型数据以及数据与数据的集成与整合;从基础设施层面上看,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和整体IT运行维护服务。

3.4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既属于政府行为,又包含有社会行为,它涉及国家的许多部门和单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含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管理工作、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地质灾害治理与搬迁避让工作。以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下水为主要内容,开发地质环境“一张图”服务系统,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地下水监测与管理等业务系统,形成地质环境业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日常运行与维护机制,基本实现全区地质环境信息更新、应用与服务。

四、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思路

建立全区可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同时汇集已有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地下水监测数据库、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及重点城市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地质环境相关业务信息等,实现全区地质环境“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建立具有信息集成、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综合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一体化的地质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为自治区、州(地)、县地质环境主管部门对数据进行高效的管理、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加工和共享提供支撑,实现自治区、州(地)、县及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周家寰.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思路[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5,(5).

[2]陈辉. 地质环境信息化战略浅析[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3,(3).

第1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环境利用;工程地质环境;区域地质

环境地质环境就是人们生活中周围的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在出现变化的当下可能会导致一定地质灾害,对人们会造成十分严重危害。近年来,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地质灾害的防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通过有效措施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十分有必要。但是,地质环境同时也会产生有利影响,因而对地质环境的利用也十分有必要,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前社会的发展建设。

1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分析

地质灾害所指的就是在地壳自然运动作用下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导致土地有移动情况出现,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出现很大损失。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地质灾害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科学研究课题,其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公共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宏观方面而言,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不但要将地质灾害所存在的危险问题解决,同时还应当对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利用,从而使地质问题能够在根本上得到缓解。当前,社会上所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这一点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就长远角度而言,更加关键也是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地质环境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因此,在当前情况下,不但要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研究讨论,从而使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危害减少,同时还应当对有关地质减灾问题加强研究。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应当从两个方面出发,使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利用两者实现有效结合,将保护与防治两个方面研究同时进行,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地质灾害的防治真正取得理想效果。

2地质灾害防治分析

2.1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较长边界线,然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就灾害规模、强度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而言,其受灾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比较严重。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生命安全有着十分严重的威胁,并且对灾害发生地区交通及通信也会造成很大威胁,对社会经济发展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会造成我国整体发展水平降低。因此,为能够有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政府在人力、技术及资金方面均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对于重大灾害地区应当设置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预测,从而使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均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使社会能够得以和谐发展。

2.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分析

2.2.1地质灾害调查区的建立。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为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地质灾害,使由于地质灾害而导致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在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相关部门应当将地质灾害调查区建立起来,同时应当安排专业调查小组对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的气候特点以及地质地貌特征进行研究调查,从而对地质灾害发生进行准确预测,并选择相关紧急应对措施,同时应当依据地质灾害实际特点实行等级划分。在专业调查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之后,可对不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的时间频率及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并且选择有效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范,从而为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效依据。2.2.2地质灾害警报装置的建设。为能够对重大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防治效果更好进行分析研究,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应当注意设置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其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预警管理与预警技术,利用先进检测技术检测灾害,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对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时采集,并且报告给有关部门,同时给予灾害报警预示,从而将解决对策及时给出,使发生灾害频率能够得以有效降低。2.2.3建立并健全搬迁机制。若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发出灾害预警,有关部门应当对灾害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其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波及范围及其危险等级,若灾害波及范围比较广,并且其等级比较高,则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搬迁措施。有关部门应当对灾区居民合理安排,使其能够有组织地搬出危险区域,使其达到预先设置的安全区域,从而使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证,使地质灾害所导致损失能够有效减少。在地质灾害之后,依据受灾区域实际特点,相关部门应当注意适时合理灾后重建,应当使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结合,对居住房间应当加强质量建设,从而使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2.2.4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综合国力已经达到较强水平,当前经济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仍在不断发展,在发生地质灾害之后可及时处理相关工作,合理进行相关各个方面操作。在当前建设灾害应急处理系统方面,其中心内容就是在严重地质灾害出现区域,在其居民服务方面应当选择先进技术,与当前人力、财力以及其资源之间实现有效结合,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逐渐建立起来,并且不断进行完善。通常情况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应急处理技术体系、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应急设备,在发生地质灾害之后,可较快进行应急反应,尽快组织相关工作达到受灾区域,实施相关赈灾活动,从而使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使地质灾害所造成损失能够得以有效降低,使受灾区域社会稳定能够得以较好维持。

3地质环境利用分析

3.1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在地质环境利用方面,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入手点:3.1.1应当详细分析工程所处环境相关地质信息,同时应当详细分析周边地区地质影响因素,在对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中相关风险及风险类型充分了解基础上,能够有效实现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因此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过程中,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可有效防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地质灾害出现。3.1.2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点在地质灾害发生率降低方面也属于重要内容。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地质灾害发生方面,人为因素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利用工程地质环境方面,应当对人与自然资源之间有效融合加强重视,在实现该目标的基础上,在人们实行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使得与利用生态环境之间所出现冲突有效降低。3.1.3在工程地质环境利用体系构建过程中,不能只评估工程方面及地质方面安全性,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地质环境利用效果得以有效提高,相关工程建设人员应当综合分析各个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还应当分析工程地质安全建设过程中相关要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有关注意事项,从而使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得到保证,使地质环境利用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2区域地质环境利用分析

在评价区域地质环境利用方面,应当注意对工程建设自身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具体而言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3.2.1对工程建设区域地质环境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及判断,并且应当根据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对所监测区域地质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工程建设可依据区域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建设。3.2.2在对地质资源进行充分了解基础上,便能够实现科学利用其他地质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对地质环境利用进行细化,可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过程中使自然资源得以更好利用,更好服务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在该过程中,对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区域而言,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可区别对待,这样一来,可使地质灾害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有效降低。所以,对于区域性地质环境开发利用而言,其所具备特点就是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3.2.3在调查地质环境利用过程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工作之后,其下一步工作就是对该地区地质环境实施可持续性建设。在该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研究视野以及价值思维范围内,应当对相关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积极探索,从而对发展思路进行积极创新。在分区域建设地质环境过程中,可分析探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问题、地质环境工程建设范围以及工程地质区域功能性划分等方面相关内容,从而使分区域地质环境建设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防治地质灾害基础上使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得到更好效果,促进当前社会进一步发展。

4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上地质灾害发生率正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逐渐成为一项社会性任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措施防治地质灾害。然而,在防治地质灾害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及区域地质环境利用方面选择有效措施,从而真正实现地质环境有效利用,进而对当前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国芹.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10).

[2]王亮,刘长宪.解析地质灾害防治及其地质环境利用[J].建材与装饰,2016,(11).

[3]张红卫.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低碳世界,2016,(14).

[4]张朝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2015,(6).

第12篇

为做好我镇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__市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与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成立__镇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__

我镇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根据全市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结合2014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和市气象局对2015年降水量趋势初步预测,预计今年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将呈平缓增长趋势,主要时段在4-9月份。

__

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实行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国土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督促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城建、交通、水管、安监、教育、电力等部门和各村(社区)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做好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和防治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课堂、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培训和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各村(社区)要于4月下旬办好一个地质灾害预防宣传栏,开好一个村组干部会议,特别要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做好安全警示牌,对隐患点周边住户进行宣传和讲解;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使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做到“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防范、自我预报、自我应急、自我救治”,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地质灾害预防宣传片的观看,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提高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完善防范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向社会公布镇村地质灾害报警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2、要检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各村(社区)避险抢险物资准备,确保交通、通讯、物资器材落实到位;要给群测群防责任人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给予适当补助,对监测报警有功人员实行奖励。

3、要多方争取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要积极支持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尽早发挥防灾减灾效益。

4、要把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和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组织经常性的隐患排查和巡回检查;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灾情速报、险情巡查和应急处置等制度,尽可能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