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8:59: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兽医行业 生物技术 应用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其主要是指在现代生命科学与其他基础性科学的条件下,通过预先设计对生物原料进行加工或改造生物体,从而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学为基础,将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控制生物控制系统,涉及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一系列技术,属于高新实用技术的集合体。总体而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现代科技科研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有利于促进科技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1 兽医行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是指人们加工动植物体和微生物等物质原料,为社会提品服务,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等。一般兽医行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从动物育种、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饲料资源开发、畜禽环境净化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1 动物育种
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是胚胎技术、DNA技术、克隆技术和转基因等的应用,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传统人工育种的形式加以改善,加快培育和品种优选的时间,缩短培育的周期,提高育种质量,实现分子级的培育效果。例如通过生物技术可提取特殊基因,在插入基因簇的基础上开展生物的遗传性再造,这样能够对品种的某一特性加以改变,优化品种或改造种群。然后利用相关的生物技术,有效进行检测与诊断,对遗传改造效果进行科学分辨,保留达到预期的小组,提高育种过程的速度与准确性,提高畜牧业的生产能力。
1.2 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运用生物技术来诊断与防治动物疫病,其主要是通过该技术培育基因工程兽用疫苗,其培育时间比常规疫苗生产时间要短,并且疫苗具有更加强大的效果和更多的种类,降低因污染或残毒而导致的生物污染几率。一般来说,常见的包括预防禽痘病毒的核酸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等。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有效的诊断方法用于畜禽的疾病诊断中,尤其是多种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法、核酸探针法、免疫印迹法、限制酶分析法等。
1.3 饲料资源开发
动物的养殖需要以饲料为基础,其直接关系到畜牲畜的成长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而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有效推动了畜牧业与农业的技术变革,为饲料资源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条件。将生物技术应用在饲料研发中,能够促进饲料营养成分的提高,减少因饲料短缺而产生的压力情况,为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基础。如生物技术在发酵饲料中的应用,其对传统饲料来源加以改变,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禽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减少畜禽的发病率。澳大利亚的部分科学家已经研制出新的首蓓,其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去除相关基因之后可作为新型的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
1.4 畜禽环境净化
由于养殖业大多较为集中,因此畜舍中会散发出含有氨气的难闻气味,这些物质会严重威胁到对人畜的健康,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措施来防治这一情况。如由于畜舍中含有大量氨气,导致肉鸡情况的出现,或者是引发猪的呼吸道疾病。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提取莫哈欠丝兰中的糖化合物,从而减少畜舍内含有的粪臭素、氨气和硫化氢,促进牲畜血液中含氧成分的增强,避免鸡产生腹水症的现象,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2 兽医行业中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DNA重组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其操作对象主要是遗传物质、基因或细胞机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其为畜禽类疾病的诊疗与疫苗的研发等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畜禽类疾病的预防,减少人类部分疾病的产生。当前基因治疗仍然是动物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如利用何种方式认识和利用基因等,其需要以动物疾病模型为依据研究与分析基因治疗问题,从而完善兽医临床的相关理念。此外,生物制药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抗生素的耐药性已经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畜牧生产者对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耐药菌株的传播,引发了部分人畜共患的疾病,给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生物类医药的应用是未来药物的使用准则,其有利于预防疾病与疫苗接种,对兽药的研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现代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优越性,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如何简化分析方法、降低技术的使用成本及操作难度,仍然是该项技术在实际发展中需重点解决的难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其多应用于动物育种、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饲料资源开发、畜禽环境净化等方面,有效推动了兽医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在研发生物技术层面相对落后,尤其是动物育种和饲料研发等方面的应用,但是我国正在不断提高对该项技术的认识,今后其在牲畜养殖方面的应用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和普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二、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关键词:畜牧;生物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46-01
生物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大量与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密切相关的基因都已得到克隆和表达,诸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细胞因子、及多种单克隆抗体等基因工程药物已正式生产,并应用于实践。现代生物技术在畜牧兽医生产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已在农业、医药、轻工业、食品、环保、海洋、和能源等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地应用,同时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一些新型产业正在迅速兴起。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
(1)基因操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完善。
(2)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生物技术给农业和畜牧业带来新的飞跃。
(3)阐明生物体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
(4)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发展,它将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
(5)国际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中,形成了引人注目、用途广泛的生物信息学。
2 现代生物技术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2.1 转基因动物
要改善家畜和家禽的遗传性能,如产奶量、产毛品质、增重快慢、产蛋频率等,人们往往需要多代杂交选择,最后培育出高产的动物品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法尽管费时而且费用昂贵,效果也很好。然而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一旦育成了一个较好的品种,再想要通过杂交引入其他新的遗传性状就非常困难。因为带有有益遗传性状的品种可能同时也携带有一些有害基因。因此,又需要重新进行多带杂交和严格选择。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杂交选择法的各种缺陷就日益明显,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却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通过运用DNA导入细胞的技术,结合从细胞中分离出细胞核到去核卵母细胞中的核移植方法,把单个有功能的基因或基因簇插入到高等生物的染色体中去,并在其中表达。完成这项工作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注射到一个受精卵的细胞核中;②接种后的受精卵移植到雌性受体的子宫,使其顺利完成胚胎发育;③移植后的受精卵生长发育为后代,其中的部分后代其细胞中都携带有转入的外源基因;④利用这些能产生外源蛋白的动物作为种畜或种禽,培育新的纯合系。举例来说,如果转入的外源基因其编码产物具有促进生长的功能,那么携带了这一基因的动物就有可能生长得快,饲料报酬一旦提高,就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人们把转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其导入的基因成为转入基因[2]。
完整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起始和发展,并为测试各种可能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系统。利用转基因动物科学家们已建立起各种人类遗传病的鼠模型。在育种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研究出高产奶牛,可以让羊产出具有人奶性质的高营养的羊奶,还可以研究出具有抗病能力的品系来等。
2.2 克隆动物
克隆动物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而直接由体细胞获得新的个体。1997年2月23日,世界上第一只来源于体细胞的、通过克隆方式获得的克隆羊――多莉诞生了。英国科学家们先从一头六岁的芬兰母羊的乳腺中取出一个细胞,并在体外繁殖成为一个细胞系。从用药物刺激大量排卵的苏格兰黑面母羊体内取出卵细胞,移出卵细胞的细胞核,并将样乳腺细胞与无核的卵细胞融合,并开始增殖。将移核后开始发育的卵细胞植入第三头母羊(即代孕母羊)的子宫,最终产下发育完全的羔羊,这就是闻名全世界的克隆羊多莉[1]。
从实际应用角度上讲,克隆动物技术的成熟对于动物资源的种质保存,尽可能多地保存生物圈内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克隆动物对培育优良物种也有重要意义。人们认为,克隆动物至少可以从生产移植器官、培育优良畜禽品种、利用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和提供实验动物等几个方面造福于人类。
3 小结
现代生物技术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用途广泛;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具有其他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即可持续发展。面对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了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培养细胞等)为原料生产的,因此其原料具有再生性,同时利用生物技术系统生产产品产生的污染也很少,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或几乎没有,重组微生物甚至还可以消除环境中的污染。鉴于生物技术产业的以上特点,清洁、经济的生物技术必然在二十一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2]。
参考文献:
1 抗菌肽的结构特性
天然抗菌肽一般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大约为4Kda,水溶性好,对pH值有较强适应性。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1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多数抗菌肽的等电点大于7,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征,其氨基酸N端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等阳离子型氨基酸,C端富含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等非极性氨基酸,并且在许多特定位置都有一些较保守的氨基酸残基,这些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是一些抗菌肽分子具有抗菌活性所不可缺少的;另外一些天然抗菌肽的C端往往是酰胺化的,这与抗菌肽的广谱抗菌活性有关。
2 抗菌肽的抗菌机理和特点
2.1 抗菌肽的抗菌机理
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抗菌作用主要是由于在两亲性的a螺旋结构作用下,原核细胞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这种通道的直径经推算大约为4nm,离子通道的形成改变了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使细胞内物质大量外渗,起到杀菌作用。首先抗菌肽分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于细胞膜带负电荷的磷脂双层,使磷脂双层局部变薄,然后在细胞膜电势的作用下,抗菌肽分子的疏水部分插入细胞膜,而其两性分子a-螺旋插入膜内,多个抗菌肽分子共同形成离子通道,使膜通透化;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细胞能量状态,导致细胞膜去极化,呼吸作用受抑制以及细胞ATP含量严重下降,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从这里可以看出,抗菌肽的抗菌机理与通过阻断大分子的生物合成来发挥作用的抗菌素的抗菌机理完全不同,病原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因此该物质将成为新抗菌药的来源。
2.2 抗菌机理的特点
2.2.1 作用部位的有效性:传统抗生素的作用是通过消除微生物生长或生存所必需的功能来实现的,如阻挠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或者改变酶的活性达到杀菌目的,而细菌通过改变一种或几种基因就足以对付抗生素的这种进攻。抗菌肽则作用于细菌胞膜,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大,以此穿透、杀灭细菌,细菌必须改变膜的结构,即改变相当部分的基因才能防御抗菌肽的进攻,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抗菌肽极大地减少了致细菌耐药性的可能。
2.2.2 作用对象的选择性:抗菌肽只对原核生物细胞和真核生物病变细胞有抗菌作用,对正常的真核生物细胞不起作用,原因在于原核生物和正常真核生物的细胞膜结构不同,正常真核细胞膜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而胆固醇的存在使膜结构趋于稳定。此外,高等动物存在高度发达的细胞骨架系统,其抵抗了抗菌肽的作用,而癌变细胞的细胞骨架系统与正常细胞相比不发达,这是抗菌肽对其产生抑制作用的重要原因。
3 抗菌肽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性,它不仅对革兰氏阴、阳性菌均有效,而且还对真菌、病毒、寄生虫、原生动物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其次,抗菌肽还可参与宿主天然免疫的其它反应,比如刺激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促进肥大细胞组织胺的释放、抑制组织蛋白酶以及促进创伤愈合。此外,抗菌肽的杀菌作用比一般化学防腐剂的抑菌作用好,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新型饲料防腐剂。同时,抗菌肽也可促进传统抗生素穿透细菌外膜,这是抗菌肽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单细胞蛋白,饲料,畜禽
单细胞蛋白(Sigle Cell Protien,简称SCP)一词是196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命名的,单细胞蛋白又称生物菌体蛋白或微生物蛋白,是指酵母菌、真菌、霉菌、非致病性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体内所产生的菌体蛋白质,蛋白质含量一般占菌体干物质的40%-80%[1]。SCP蛋白质含量比豆粉高10%-20%,可利用氮比大豆高20%。
当前全世界面临三大难题:食物、环境和能源。我国是饲料生产和需求大国,但又是饲料蛋白贫乏大国,每年缺口达1200万吨,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蛋白饲料匮乏和有效利用粗纤维及工业废弃物是解决人类食物,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环节。单细胞蛋白恰是饲料生产的上好蛋白原料,开发生产单细胞蛋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进行SCP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但80年代以后才有较大的发展,主要是利用工农业中的可再生资源生产食用酵母或饲料酵母,如利用造纸厂、酒精厂、味精厂、豆腐厂、淀粉厂等的废水废渣,筛选优良菌种,通过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和合成高质量的SCP。
1.生产SCP的微生物种类
目前生产SCP的微生物有四大类,即非致病和非产毒的细菌、酵母、真菌和藻类。至今,很少有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体和原生动物饲料微生物的报道。主要细菌有乳酸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纤维素分解菌等。细菌的生产原料广泛,生产周期短,且生产的蛋白含量高,但细菌含有较复杂的其他成分,核酸含量高,且细菌个体小难分离,因此目前微生物蛋白的开发重点集中在其他三大类群。主要酵母有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解脂假丝酵母等。酵母菌核酸含量低,容易收获,且在偏酸环境下容易生长,可减少污染。主要霉菌有根霉、曲霉、青霉和木霉。真菌菌丝生产慢且易受污染,因此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主要藻类有螺旋蓝藻和小球藻等。螺旋藻蛋白质含量(50%-70%)是已知动植物中最高的一种,同时还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须氨基酸),是人类理想的蛋白质宝库。
2.SCP的特点
2.1. SCP营养丰富
SCP蛋白质含量很高,细菌蛋白质含量为69%-80%,酵母为45%-55%,霉菌为30%-50%,藻类为60%-70%,并且氨基酸含量齐全,特别是植物饲料中缺乏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多,生物学价值大大优于植物蛋白质,单细胞蛋白的消化率高达85%-90%。
2.2. 生产速率高
微生物的倍增时间比猪、牛、羊等快千万倍。细菌的重量倍增时间20-120min,酵母的重量倍增时间为40-120min,而猪却需要4-6周,牛则需要1-2个月。据估计,一头500kg公牛每天生产蛋白质0.4kg,而500kg酵母至少生产蛋白质500kg。酵母合成蛋白的时间比植物快500倍,比动物快2500倍。
2.3. 劳动生产率高,不受季节等因素影响
培养单细胞蛋白,在常温、常压、弱酸或弱碱条件下即可进行,不会污染环境,不受土地、气候的限制,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一座年产10万吨的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工厂,能生产相当于180万hm2(12万亩)耕地生产的蛋白质。正因为如此,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生产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都在进行迅速的研究和开发,得了丰硕的成果。
2.4. 原料来源广
生产SCP的原料来源一般分为四类:一是糖质原料。如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亚硫酸纸浆废液制糖的废蜜等;二是石油原料。如柴油、正己烷、天然气等;三是石油化工产品。如醋酸、甲醇、乙醇等;四是氢气和碳酸气。这些原料大都是工农业生产活动的下脚料,价格低廉、原料利用率低或污染环境而引起人们的观注。通过微生物发酵、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弥补了我国动物性蛋白饲料的不足,并且有效的降低了环境污染。
3.SCP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绝大多数生产SCP的微生物是营腐生生活,广泛的原料来源有可能使SCP带有某些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有毒物质以及有害病原菌。SCP虽然营养丰富,但核酸含量较高。核酸在牲畜体内消化后形成尿酸,因家畜无尿酸酶,尿酸不能分解,随血液循环在家畜的关节处沉淀或结晶,起痛风症或风湿性关节炎。因此,生产SCP的过程中如何除去核酸是开发SCP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通常用脱核酸技术生产脱核酸SCP,未脱核酸的SCP在使用时应控制用量[2-3]。
SCP还存在着氨基酸不平衡问题。可采用多种不同单细胞蛋白相互混合作用, 使各种氨基酸平衡。
4.SCP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黄群等人采用SCP替代进口鱼粉进行蛋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SCP组比进口鱼粉组的死亡率降低23.4%,产蛋率提高2.7%,每公斤鸡蛋成本下降4.8%。吴明福等研究指出在饲粮中添加5%洁霉素药渣, 饲喂肉鸡32d, 结果成活率提高13.275%, 料重比降低0.036。周淑芹等报道, 添加酵母蛋白0.3%能提高肉仔鸡体重、营养物质代谢率和机体免疫机能。王小民在肉鸡饲粮中分别添加饲料酵母2%, 5%和8%饲喂56d, 结果体增重分别提高4.1%, 7.5%和8.5%, 肉鸡成活率分别提高1.3%,2.9%和2.7%, 料肉比分别降低4.00%, 11.11%和8.44%。易力在饲粮中分别添加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复合杆菌可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 降低料肉比,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王立梅等利用淀粉副产物混合发酵得到的酵母菌蛋白喂猪,结果表明,猪的抗病能力增强,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和50%。王成华等在育肥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和10%高酶活的SCP进行试验,结果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16.07%和16.33%,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8.11%、提高2.70%。另有报道用白地霉作饲料,可促进增长,提高产蛋率,在饲养效果上和鱼粉、大豆饼的效果不相上下。在水产养殖中,罗萍研究发现,用螺旋藻饲喂网箱鲤鱼,比对照组增重12.4%,鱼肉粗蛋白含量提高3.14%,含脂率下降4.86%,可食部分比例提高5.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家畜必需蛋白饲料的缺乏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SCP蛋白含量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观注, 特别是美、英、德、法等国。可以预见,SCP的生产有着广阔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徐抗震,宋纪蓉等.单细胞蛋白最佳接种混合比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3,30 (4):36-39.
[2]栾玉静.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利用[J].饲料博览,2004(2):46-47.
[3]M. Ibrahim.R.. Production ofsingle cell protein through fermentation of a perennial grass grown on salinelands with Cellulomonas biazotea[J].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Biotechnology,2005,21(3):207-211.
(1)从我国产业结构角度看,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一方面我国的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尚待发展。
(2)从高校的人才培养角度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很多地方院校,忽视与自身办学条件的结合,缺乏特色性,加剧了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要寻求改变,唯一的出路只有根据高校自身的办学实际,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化,增强自身的办学特色,强化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本文结合成都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现有办学条件,重点探讨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就业竞争力。
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分为偏重于工学的(发酵工程)和偏重于理学的(生物制药),国内不同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要求有的侧重于工学,有的侧重于理学,更多的是追求全面。由于各高校办学条件的差异性,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往往存在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上的困惑。而我校的情况是培养方向不够清晰,所学科目涉及普通生物(以植物学为主)、生药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和课时数较多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等等,涵盖面较广,学生反映强烈。这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显然是不利的。作为一所城市综合性大学,人才的培养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重点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传统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指出,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特色,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和节能环保六大产业的发展。结合我校生物学院的现状,有药学和制药工程两大与医药相关的本科专业,在师资力量和药学资源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必要和生物医药接轨。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再次提出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
从国内来看,许多省市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生产抗肿瘤、抗自身免疫疾病和抗排异反应的抗体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干细胞及基因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在生物技术产业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70%以上。成都市也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建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形势良好,并且又在大成都范围内规划新的生物产业园区。在这种形势下,将生物医药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就显得更加清晰和明确。
二、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要增强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在众多的高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特色培养,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根据资料显示,很多高校,其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较为宽泛和模糊,技术、工艺、产品、设备等面面俱到,涉及的就业领域看似很广,面也宽,但实际的效果却是大量的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面临较多的困难。为改变此现状,提高就业竞争力,将培养重点置于生物医药领域,其目标定位于:掌握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掌握生物制药技术及生物药物研发、生产等相关流程和生物制药的厂房设计要求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三、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构建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类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特征也应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来源于早期的生物化学技术,对化学系列课程设置的比例较大,而对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占比存在不足,更谈不上生物工程上下游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由于该专业交叉学科较多,各种教材因对体系完整的要求导致在实践中教学内容重复比例偏大,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上,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比例还不能满足对理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方面提出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重构方案。首先是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该方面的课程体系,主要以培养本专业学生基础理论为目的,为以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课程主要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普通生物学等,其占比(包括相应实验课程)为总学分的15%,而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归为选修课程。其次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这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培养本专业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根本目的。该模块以生物制药为核心设计相应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分离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程概论和工程制图。其占比(包括相应综合实验课程)应不低于总学分的35%,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不低于1∶0.8。最后是专业拓展课程体系的构建。该模块主要拓展专业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更广泛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涉猎。该模块主要以选修课程为主,主要课程包括:免疫学、细胞工程、生物信息学、现代医学概论、生物制药厂房设计(GMP)、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实验动物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文献检索、营销学等。其占比为总学分的18%左右。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分工与配合,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从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的角度,该培养方案的构建一方面重点突出了与生物制药领域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与生物制药密切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最后通过拓展课程的设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相关视野,也为以后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总之,通过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习,能使毕业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生物学、生物工程原理、生物制药领域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药物设计、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生物技术药物及产业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当代生物技术药物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生物技术药物领域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结语
农业高新技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形成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二是可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迅速渗透和扩散,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技术水平和粮食生产力;三是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可以改变传统农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国外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
世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养作物及畜禽新品种;利用克隆技术进行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以电子设备、卫星和互联网为手段,以专家系统为核心的精确农业等,己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植物转基因育种及其产业化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转基因动植物育种、克隆和生物制剂。十几年来,世界各国己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其中己经批准商业化种植的接近90种。如耐储藏的番茄,抗病虫的马铃薯,抗虫和抗除草剂的棉花、大豆、玉米,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油菜、抗病毒的南瓜、木瓜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等,都己经进入了市场。根据国际农业生物应用机构(ISAAA)统计,全世界的转基因产品主要是大豆和棉花,2003年有18个国家播种转基因作物,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等六个国家的转基因作物占到世界转基因农作物播种面积99%,其中美国播种面积4280万公顷,占到世界总量的63%左右。阿根廷位居第二,播种面积为1390万公顷,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1996年全世界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03年扩大到了6,770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15%。2003年世界上约有700万农民播种转基因农作物,比2002年提高了100万。有人预测,在未来5年内,转基因产品的种植面积将会达到1亿公顷,发展到25个国家;到2005年全球与种子有关的基因工程的产值将达到80亿美元,到2015年将达到250亿美元。
(二)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中,农业首受其惠。农业是利用光热水土气等自然资源从事有生命物质生产的产业,因此具有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稳定性和可控制程度低等行业弱势。而信息技术为克服农业弱势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农业专家系统(AES)、智能化、网络化、3S技术和精确农业。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即著名的Grossym棉花专家系统),到1996年在荷兰召开的计算机农业应用国际会议上,就有了上百种农业专家系统软件。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走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技术正在弥补农业的分散和闭塞的弱势,如在德国17万全业农户中,2001年有7.5万农户使用了计算机,有5.5万户农户使用互联网。以3S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己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1998年美国精确农业服务商和种子公司的调查表明,在他们的用户中,82%的客户在土壤采样时使用农田信息系统(GIS),74%用GIS制图,38%收割机带测产器,61%采用产量分析,77%采用精确农业技术。
二、国内农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
从总体上讲,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技术向粮食生产领域转移与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有些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一)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
我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生物有130多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100种。特别是在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水稻、基因工程疫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居世界前列。自1997年至2003年9月,经过安全评价,农业部批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等10多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批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植物和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进入商业化生产。2002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突破210万公顷,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之后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2003年实现亩产823公斤的海南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二)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农业领域
信息技术实际上己经渗透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我国已初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示范体系,推进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已经初步建立的多平台稻麦品质遥感数据解析方法和数学模型、稻麦品质光谱诊断数据库系统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有机集成,实现跨学科的技术协作,在农业信息软件开发工具和数据建模工具开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已建立起了一批农业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为我国农业宏观管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单位开发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提供保障。
(三)初步构建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体系
在“十五”期间,科研人员在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我国农业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型农业、推进社会经济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我国专家在生物集雨、农艺节水技术、工程节水技术和节水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并且开始应用。已建成杨凌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园、太行山雨水集蓄利用等节水技术与新产品示范应用基地25个。
三、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一)作物分子育种研究与产业化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主要农作物实行矮化育种和推广利用杂种优势带动农业生产出现了两次飞跃,使全球粮食生产稳步发展。但我国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步伐加快,耕地面积减少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构筑粮食安全供给体系已成为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优先课题。实践证明,良种是最重要的粮食生产要素之一,每次新品种的更换都使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因此不断选育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科研部门要结合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优势,系统研究集成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挖掘、开发重要的基因资源,巩固、发展我国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成就,建立现代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并储备一批主要作物“超高产”新品种(组合)和新材料;推广一批突破性的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实现产业化。实现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品种的新一次更新换代,全面提高我国粮食单产。
(二)耕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我国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45%。近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经济建设占地,耕地的数量在继续下降。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的耕地从19.51亿亩减少到18.89亿亩,6年减少了6200万亩,人均耕地也从1996年的1.59亩降到了2002年的1.48亩。由于耕地产出多、投入少,用养失衡,导致耕地地力明显下降。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仅为1.8%,旱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仅为1.0%左右,与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耕地的地力水平差距较大。
因此,应当针对制约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瓶颈,利用现代信息结束与传统耕作技术相结合,系统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农田养分精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使耕地资源得到高效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高峰,约为16亿。按现有水资源量估计,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m3,接近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1700m3!此外,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占国土面积65%、人口40%和耕地51%的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5,许多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严重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业是用水大户,目前农业用水量约为40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同时,农业用水效率很低,我国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0%-50%,井灌区也只有60%;旱作区降水利用率仅为56%,其中还有26%的水分消耗于田间的无效蒸发,产出低而不稳。农业用水效益指标远低于节水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节水有着巨大的潜力。
因此,要在研究节水农业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紧密结合;将高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与传统农业节水技术相结合,加大农业节水技术和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建立适合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节水农业技术和产品市场,加快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精准型农业的转变进程。
(四)数字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7.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视三项任务
1.战略重点和布局
在科技项目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攻关。
"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科技的需求,大力发展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增产技术。(2)针对我国农产品品质较差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优质技术。采用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转化等多种途径,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不佳的状况。(3)针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技术,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4)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国际农业竞争的热点,要针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加速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5)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性强的特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以农机、节水灌溉机具、肥料、农药、农膜为主的支农工业技术研究,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6)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林业科学技术。开展生态林业、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以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体系。(8)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发展区域性综合配套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促进全国农业快速、持续、均衡发展。为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实施农科教战略西进紧急行动"。
中远期战略重点。(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基
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4)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5)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6)改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7)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此外,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8)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管理水平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十五"期间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分流、制度创新为重点,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调整农业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进发展。
转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框架。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将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
分类指导。目前对农口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院所定位,分类指导。对从事农业、林业、气象、水利水文资源、生态环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对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分析测试、质量标准等的科研机构,要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具备研究开发优势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性企业或进入企业。
抓大放小,适当归并。根据未来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单位专业结构分布情况,应在专业重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依托综合性科研机构,稳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保留若干个研究院,按非营利机构运行,由中央管理;归并若干个科研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企业;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若干个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转化。
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变,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
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通过组建国家级或地方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高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集聚农业最优秀科技人才,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
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九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与经验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较,还有相当差距。在利用化学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有的专家认为与国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与少耕理论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土壤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肥料利用率稳定在50%-7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减产科技
据专家估计,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虫行为机制、害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害虫与天敌间的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产后运输、贮藏、保鲜、加工设施和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据估计,北京因粮食储藏条件而导致虫蛀、霉烂和其他侵害损失的粮食总和达500万公斤。每年约有15%的生鲜果蔬损耗掉,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植物生物技术
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畜牧业科技
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农田灌溉技术
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
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农业信息技术
计算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从世界范围看尚属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林业科学技术
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战略思路和目标
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六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一、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探索出了农机固定道作业、免耕等技术体系。
(一)旱地农业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controlled traffic)
在澳大利亚由于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了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各农场普遍采用动力在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同时,由于大型机械反复在耕地上作业,损失了部分机械动力,会造成土壤压实、不利于降水入渗等,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经过多年研究,昆士兰大学总结了一套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农田中根据机械作业幅宽,所种植作物的行距等,建立一套定宽度的机组作业固定道,每次在田间作业的机组动力驱动轮和机具承载轮都在固定道上行走。
固定道自从1992年开始研究以来,到目前在澳大利亚推广应用的种植面积大约有50万公顷,固定道宽度普遍为3m。实践证明,采用固定道作业可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从而减少大型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功率损失(相当于减少油料消耗),增加田间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寿阳县进行了这方面的技术合作,并在山西省寿阳县建立了示范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土壤盐碱化的治理与水资源管理
总体上说,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大部分农业区常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历史上由于在重点农业种植区,采用各种灌溉措施,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尽合理,导致在一些灌溉农业区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严重盐碱化的趋势。为了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减少盐碱化对种植区生产的影响,目前在这些重点农业区采取了控制灌溉用水量,引灌水与地下水混合施灌及配套的排水措施。主要有:
1.严格管理控制灌溉用水。目前澳大利亚东南部水资源的管理采取了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我们访问了其中维多利亚州的goulburn---murray
water机构。该机构围绕政府对当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关政策要求,在当地主要用水大户农场主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协调监督下,通过向管辖区内的用户(主要是农场主)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该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在灌溉区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输水和蓄水系统,实现水的统一调配供应和管理。每年该机构根据水资源总量为各用户测算一个合理的灌溉用水量,为每一个用户(农场)设立一个用水计量仪,限量供水。由于水资源属于国家,灌溉农场打井取水也受到严格限制,需要经过水资源管理机构初审并进行钻探和样品检验之后,方可决定能否打井取水,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的开采。该机构在控制用水总量的前提下,鼓励不同水用户之间相互转让用水额度,根据各自的生产需求调剂用水余缺。
2.注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和技术发展。在澳大利亚部分实行漫灌方式的农场中,一般每一片灌溉地的低洼位置都建立一个蓄水坑,让灌溉水自然渗排,这样既减少了灌溉水的下渗量,又可以将灌溉渗排的水集中起来重复利用;在部分有条件的农场,大量采用大型移动式喷灌机械进行喷灌作业,主要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械,作业效率高、效果好,也节约了大量的灌溉用水;另外一种灌溉方式是将灌溉水和地下盐碱水适度混合灌溉,即节约了引流灌溉水,又可以通过抽出地下水来降低地下水位;第四种灌溉方式是将城市污水经过部分专用耕地进行生物过滤处理,用于大田农业灌溉,该项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天津市武清县进行合作试验。
(三)
免耕、少耕及保护性作业的研究及应用
为了减少对耕地表土层的反复碾压而带来的物理性状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失墒,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大量采用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倒茬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旱作农业区的田间耕作基本上用翼形铲取代了铧式犁,进行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播种时同步进行施肥作业),这样既能切断上茬作物和杂草的根系消灭杂草,又疏松了土壤,利于下茬作物根系的发育,另外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秸杆还田覆盖的作用,已经受到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者的广泛重视。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主要是利于促进土壤含水能力的提高,尽量吸纳降水,防止径流和蒸发损失,从而使有限的天然降水能够用于作物生长。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改善作业一般在5~xx年后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秸秆还田覆盖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种农作物的倒茬轮作,是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实现免、少耕技术有效应用的辅措施。澳大利亚许多农场通过在牧草、水稻或小麦、三叶草等作物之间进行倒茬轮作,既实现耕地养分的供求平衡,又可减少同种作物连作而带来病虫大量繁殖的机会。在经过3~5年时间的连年免、少耕轮作后,进行一次耕翻作业,可进一步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
二、
收获及体会
澳大利亚是一个国土资源丰富,有其独特地理环境条件的国家。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缺乏淡水资源,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全部为旱作农业区,灌溉农业区也面临和存在着土地盐碱化问题。但是通过考察粗略体会到,澳大利亚农业研究、农牧产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以为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一)
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注重适用性
澳大利亚农业科研、管理等部门都十分注重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实用农业科技,做到了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澳大利亚的科研技术人员结合本国农牧业环境条件,针对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研究开发对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意义的适用技术,包括基础理论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
2.研究开发适应干旱条件的农业生产技术。澳大利亚旱作农业生产中普遍推广采用免、少耕作业、秸秆还田覆盖、多种作物倒茬轮作等,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耕种制度,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天然降雨,又能保持和改善旱作耕地土壤的物理性状。近几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进行的旱作农业固定道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降低了能耗,减少径流,培肥了地力,也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
3.精密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目前澳大利亚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条件,新南维尔士州初级工业产品研究中心(dpi)运用摄像系统、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和设备,研制开发了用于精密农业生产的无人操作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现主要用于拖拉机田间喷洒农药的植保作业、开沟作业以及棉花的机械化收获作业。计算机控制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的田间作业,提高了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为大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他们也正积极开展gps(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实验研究。
(二)
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在澳大利亚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应用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更注重在保持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
如在固定道作业模式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试验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在保持原有单产水平前提下,减少传统机械化作业中的动力能耗,避免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破坏,保持土壤的蓄水纳墒能力。总体看,该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效益。就免、少耕和秸秆还田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来说,专家认为,该项技术不会直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对土壤生态的保护则是直接的目的。因此,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应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生产过程中综合效益的提高。
在新南维尔士州,当地的初级产品研究中心(dpi)与农场合作,围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年度的降水量进行预测之后,再协助农场确定该年度的种植品种及数量,以求实现在雨水较好的年份农业产出量大,在较旱的年份生产损失降到最小,其目的也是为了生产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
政府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扶持
澳大利亚是个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政府对于农业的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十分重视。其国家农渔林业部(agriculture、fisheries
and
forestry---austrilia)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制定农业政策,提供项目资金。政府提供的项目资金包括投资和贷款。近几年,为了鼓励人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政府制定了自然资源继承信托项目,这是一个贷款项目,总金额15亿澳元(相当于人民币75亿元),执行期为6年。用于信贷的子项目包括,蔬菜、园艺、土壤改良、灌溉等方面。考察团走访的维多利亚州可持续灌溉农业研究所,新南威尔士州初级工业产品研究中心,根据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所需经费和人员开支全部由政府承担。为了推广新的先进农业技术成果,除科研机构外,每个州还有大量的技术推广人员,其中新南威尔士州现有技术推广人员300余名,推广所需费用和人员开支也全部由政府资助。
在农用柴油方面,澳大利亚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对农用柴油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据了解,农场主用于农业生产的柴油,政府给予每升补贴0.32澳元,约占市场价格的30%,这种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极大的推动了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
(四)
完善的机械化是保持农场稳定生产经营的主要手段
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土地面积均有几百公顷。考察团接触到的有从事奶牛养殖、畜产品采集加工、马铃薯、柑橘、葡萄、粮食及蔬菜等作物种植的生产农场。给我们总的印象是,农场规模很大,机械化程度高,社会化服务完善。
---一个拥有250公顷草场、300头奶牛的奶牛场,工作人员仅3人。奶牛场配置有一次能同时容纳60头奶牛的环形脉冲管道挤奶设施,在挤奶的同时喂给奶牛精饲料。每头奶牛腿部都置有电子识别号牌,当每一头奶牛进入挤奶设施后即被电子识别系统记录下产奶量,计算机根据产奶量指令送料装置供给相应的含有不同营养成份的精饲料添加,以补充奶牛的营养所需。这样300多头奶牛的挤奶和精饲料补充饲喂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产出的牛奶全部密闭罐装储存,快捷卫生。
---在耕地面积667公顷具有灌溉条件的农场中,三年种植粮食作物,三年种草放牧,农牧轮作。农场的耕地全部经过激光平地机整修,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籽和水稻。该农场的机械设备投资不大,仅有幅宽8米的条播机1台,190马力拖拉机2台,农用运输车2辆,10吨浸种(稻种催芽)罐2台。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主要靠农机服务公司提供作业服务。如种植水稻,由农用飞机公司提供稻种飞播作业服务,农机公司提供水稻收获作业服务,并由专门的谷物烘干服务公司进行稻谷的烘干和贮存,直至稻谷上市被收购。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为农场主提供了技术支持,减轻了生产压力和管理的负担。
澳大利亚的农场能够得到稳定发展,与拥有的大型机械化装备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分不开的。
三、
建议
(一)我国在旱作农业区应加大力度推广普及免少耕及秸秆还田覆盖耕作技术,具备条件的地区应积极采用固定道作业方法
目前,我国旱作农业区基本上沿袭铧式犁翻耕土壤的耕种方式。铧式犁翻耕土壤后需要耙地,才能达到播种作业要求。虽翻耙整地效果好并利于消灭病虫草害,但这种耕种方式使土壤失墒严重,并易产生径流导致养分损失。结合我国以小型农机具作业为主的特点,大部分旱作农业区应采用翼形铲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免少耕、秸秆覆盖等生产技术,将有助于我国旱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的旱作农业区,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实行固定道作业,降低能耗,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径流,提高农作物产量。据澳大利亚研究,农业机械动力一般在50~70马力比较适宜,在我国可以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推广应用幅宽在2m左右的固定道作业方法,适当增加大型农机具的数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逐步探索精准农业技术的生产应用
近年来,以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dds(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农业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稳步发展。目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农业研究机构已在部分地区试验开发为田间作业机组配套的水肥施用动态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在田间水肥施用、果实采摘收获等作业时,可适时监测土壤墒情养分及产量等状况,为进一步的精准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资料,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是发展精准农业的首要目标。在我国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应积极开展田间机械化精准作业技术的试验探索工作,我们认为应借鉴目前澳大利亚的做法,积极进行精准农业的技术基础准备,针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营农场等较大规模的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搞好田间作业机器系统的控制执行技术的试验开发工作,以追踪国际精准农业的技术发展,多方位地带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
(三)灌溉技术的研究,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治理
合理利用灌溉水,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对于农业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据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州初级产品研究中心测定,如果灌溉水在田间地表流动不畅不仅渗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效率低,而且也使田间部分低洼耕地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碱化。目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田灌溉仍将以漫灌为主,由于土地平整度不够,地表水流不畅导致灌溉不匀和积水渗漏,影响灌溉效果并使产量不稳。土地平整度不够是漫灌水利用率低、用水量大的主要原因。考察澳大利亚的农田灌溉(漫灌),有四点可供我们借鉴。一是运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土地,使地表在灌溉时不积水;二是及时灌溉,掌握好灌溉的用水量;三是灌溉水的回收再利用;四是灌溉输水系统防渗和减少输水距离等。
(四)巩固和发展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农场主,从事粮食生产,依赖服务组织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的经营方式,在我们目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代农业是社会化的生产,生产过程的诸多环节离不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只有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农业生产在宏观上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求显得日益突出。国家应进一步采取倾斜政策,结合运营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服务经营机制和运营方式,更好地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好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和办不好的季节性生产问题。
(五)对农用柴油进行价格补贴
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对农用柴油实行约30%的价格补贴。目前我国农用柴油也多次涨价,给农民增加了很大负担。在我国加入wto后,对农用柴油实行补贴,既符合世贸规则,又可以减轻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对先进农机具、农机化技术的应用。
(六)有待进一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1、澳大利亚牛奶的高蛋白含量的基因工程技术。澳大利亚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得本国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而我国牛奶蛋白含量平均为4%,达到5%即为高蛋白牛奶,因此该方面的技术合作前景广阔。
2澳大利亚在果树栽培中采用了一种v形树冠种植、实行灌溉部分根系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果树产出量。值得我们借鉴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与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模式比较,产业化经营模式下,农户走出了内部规模不“经济”而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降低了获得信息的成本,并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户间存在的“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保证了农户收益的稳定,大大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比较利益大大提高。但是,“公司+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形成和深入发展,对资金投入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我国目前农业投融资体系却造成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对农业投资不足,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一)国家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不足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2000年11月,国务院8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根据该《意见》,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将获得税收、银行信贷、科技创新和进出口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将在财政支持和配股融资等方面对上述企业予以支持,旨在通过对151家龙头企业的培养和支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一批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骨干力量,有利于以后形成一大批产业化程度高、技术装备力量强、经济实力雄厚、示范效应强的龙头企业。但是,国家支持的龙头企业不足全国龙头企业总数的5‰,扶持仅是局部的,绝对多数的龙头企业不能享受国家的政策扶持。其实,从1995年开始,中央财政进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投入1.77亿元支持12个省、自治区的22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占财政支出的0.03%,财政支农支出的0.25%。1996年国家财政投入(包括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进一步增加,达到了7.11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0.09%,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0.96%。可以说,国家财政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一直没有很大提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信贷资金投入长期不足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虽然业已形成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工协作的格局,但伴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其机构网点正逐步从农村收缩,经营业务也日益向城市和工业靠拢;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投放主要集中在支持粮棉基地建设、粮棉油收购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改造上;由于制度扭曲,农村信用合作领域一直没能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制度,加之自身经营十分困难,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极为有限。改革开放前,金融部门的农业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3%左右,而1978年后一直维持在两位数以下,1998年以来徘徊在5%左右,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也一直保持在6%左右,而199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工业增加值的49%、出货值的38%、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和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资金供给与贡献是极不对称的。
(三)农民收入增速下降和乡镇企业效益下
滑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自身的资金积累在财政和信贷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资金就主要靠农业内部自身积累。但是1994年以来,农民纯收入虽然在绝对量上持续增加,但其增长速度却连年持续下降,农业自身积累日益减弱。1994年是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达到32.5%,而1994年以后,增幅持续下降,1997年为8.5%,2000年下降到1.9%,而且还有人认为,增加的1.9%,只是其中30%的农民增加了收入带动的结果,实际上70%的农民收入是绝对下降了。中国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和由此而创造的“中国模式”,无不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Jian,Tianlun,1997;Weitzman,M.andC.Xu,1994),乡镇企业在中国农民个人财产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以及整个农村地区居民福利的改善与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到1999年底,乡镇企业中亏损企业个数已达到211万个,亏损面达到10.2%,若考虑虚盈实亏和潜亏现象,亏损面就更大。亏损企业亏损额总计1135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亏损4.9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一直较低,1999年仅为5.9%,而且用来进行自身积累的公积金占税后利润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1985年该比例为47.62%,到1993年下降到23.83%,到1996年已经下降到11.09%。为更新设备而计提的折旧水平一直不高,近几年基本徘徊在7%的水平。
二、资本市场:解除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约束的有效途径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较之间接融资而言,更利于节约融资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可为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提供新的机遇。
(一)资本市场为龙头企业开展资本运营和增资扩容提供了新渠道
通过企业间控股、收购、兼并、承包等外延性扩张方式,龙头企业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组织规模的扩大,从而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了龙头企业融资渠道
在财政扶持有限、信贷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一条有效途径。据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到1999年,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700多个,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有60多个。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50%以上为股份制企业。其中有部分企业已经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而且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畜牧业的大江股份、草原兴发、罗牛山、正虹科技、顺鑫农业、新希望等,他们提供种苗、技术、市场信息甚至资金指导和帮助农户从事生产活动;从事精米加工的金健米业;从事奶制品加工的伊利股份;从事农产品市场中介的农产品;从事芒果生产加工的恒泰芒果等等。截止2000年末,农业类公司在深沪两市发行股票共65只(包括B股股票2只),发行企业债券2只,募集资金总计约41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可以实现龙头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企业管理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并且,龙头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一旦形成,资本运行将更富有效率,资本扩张能力增强,进而可以通过改组改制推进企业进入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良性循环状态。
(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机会很好
2000年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210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成交60827亿元,占GDP的67.4%;股票流通市值16088亿元,占GDP的18%;而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股市成交金额占GDP的比重就达到427.5%,香港为125.5%,美国为154.5%,英国为83.5%;1998年美国股市流通市值达GDP的155%。
(五)我国较为丰足的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为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筹资提供了资金来源保障
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千户企业和359户上市公司2000年1-11月财务调查表明,企业购买股票和债券的短期投资比1999年同期分别增长58%和92%,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是股票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2000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万多亿元,从中拿出1/4进入股市,就相当于同期我国股市的流通总值;企业存款已达4万多亿元,假如以10%的比例进入股市,可新增资金4000多亿元;并且,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准予保险公司的部分保险资金入市,这部分资金大约也有500亿元左右。中国公众参与股票投资者越来越多,在深、沪两市投资的开户数已达580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9%。这些资金,为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三、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市场增长潜力及上市中存在问题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比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一)农业类上市公司科技含量普遍较高
就种子类上市公司而言,“秦丰农业”、“亚华种业”、“隆平高科”、“丰乐种业”,从事的育种行业正是基因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主要领域,包括2001年初上市的“中农资源”在内的5家公司,均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或高校背景。其主导种子产品的科技含量突出,均为业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
(二)业绩优良
就2000年中国股票市场上的65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而言,除了9家渔业公司因受“PT粤金曼”和“ST海洋”的大幅度亏损而平均为-0.30元,2家贸易公司因受“PT农商社”的大幅度亏损而平均为-0.38元外,4家种子类上市公司为0.316元,11家种植业公司为0.21元,3家林业类公司为0.218元,11家畜牧业公司为0.20元,24家农产品加工公司为0.30元。2000年65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159元,略高于1999年和深沪两市平均水平。65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仅有7家公司2000年每股收益为负值,占比为10.77%,低于深沪两市总体水平。
(三)资产负债率较低,主营利润率较高
2000年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6.523%,平均主营利润率为26.025%,其中种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仅为28.492%,平均主营利润率达32.288%。24家农产品加工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也仅为39.658%,平均主营利润率达26.70%。
(四)品牌优势突出
目前上市的4家种业公司、种植业公司中的“九发股份”、“云大科技”、“英豪科教”等,畜牧业公司中的“罗牛山”、“草原兴发”、“顺鑫农业”、“正虹科技”等,都是知名品牌。
(五)国家政策扶持显著
我国农产品供给已实现基本平衡,并伴随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农业发展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国内农产品加工、种植、种子业均有较突出的优势。加入WTO后,种子行业仍会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限于种子本地化等方面的限制,洋种子在短期内不会对种业造成大的冲击。2000年11月,国务院8部委确定重点扶持的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分别占9家和5家,这9家上市公司和5家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因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而将享受包括暂免征企业所得税,所得税前扣除对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实施所得税抵免政策等在内多项优惠政策,其中对上市公司影响作用最大的主要是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无疑将促进这些企业进一步发展。这些龙头企业股票在市场上已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农业类上市公司表现出来的势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将逐步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但是,就农业类上市公司情况而言,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1)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不协调。2000年的65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种植业11家,占16.92%;林业3家,占4.62%;畜牧业11家,占16.92%;渔业9家,占13.85%;加工业24家,占36.92%;贸易类2家,占3.13%;种业4家,占6.25%。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而处于农业先导行业的种业和处于价值实现环节的贸易类公司所占比重较小,与种子产业和市场环节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地位不相称。(2)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较小,股本扩张能力不足。2000年底,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总股本规模为23038万股,仅是深沪两市整体平均总股本规模39006万股的59%,说明农业类上市公司股本扩张潜力较大,但它更意味着农业类上市公司技术和资金投入能力弱、国际市场竞争力差。(3)农业类公司上市速度较慢,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4)农业类公司上市资源利用率较低。仅就8部委2000年确定的151家龙头企业而言,有较大增长潜力且1999年固定资产超过3亿元的公司达24家,而其中已上市公司仅9家;保持了持续性增长且1999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公司达42家,而其中已上市公司仅12家。这些均是可以利用而没有利用的上市资源。此外,在中国农村还有一大批非主营性农业企业,也是可以利用的上市资源。(5)农业类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较差。农业类上市公司A股的平均流通量为8240.73万股,仅占其总股本的36.7%,虽然略高于深沪两市35.6%的平均水平,但仍然面临着股票流动性差的问题。随着国有股减持的有效实施,农业类上市公司也同样面临着提高流动性的问题。
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性投资基金与龙头企业
进入资本市场的中介组织培育农业资本市场,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缓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约束的关键。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利用资本市场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市场运作能力强、与农户之间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龙头企业;二是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中介组织。
(一)盘活存量资本,壮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目前,我国各种类型从事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较多,据1999年农业部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北京、贵州、外)的1650个县的调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有30344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700多个,但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仅有60多个。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功能不健全,且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民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有必要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小企业和弱势企业,实现优势企业的外延型规模扩张,并通过优势企业之间、弱势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实施股份制运作,明晰产权关系,完善龙头企业经营机制深化龙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组建、规范股份有限公司,在同行业中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建立农村资本交易市场随着股份制的推进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农村资产实现量化,产权得以明晰,产权转让成为必然,需要有规范化运作的、有约束力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为中介,为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运作的开展和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提供条件,进而提高农业产业链关联产业整体经营水平,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
(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一是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饲料安全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强优质新品种选育、节水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贮运技术、生态环境治理、防沙治沙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把畜牧水产业发展成为大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龙头企业产业深化度。二是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和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三是加快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等的建设。
(五)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扩大农业产业化投资的资金来源产业投资基金将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也将成为投资者投资于资本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之一。以大型龙头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建立专业性的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对龙头企业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进行股权等形式的投资,不仅拓宽了农业产业化利用资本市场的途径,而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减轻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财政压力和银行的信贷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