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5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字体设计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字体是各种媒介用来传播信息的视觉符号,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承载物。字体设计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进步息息相关,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字体设计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整个设计学科中非常重要,它对于视觉传达领域中的相关设计有非常重要的衔接和辅助作用,并为学生在将来的专业设计中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国内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果并不乐观,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且教学内容落后,无法突出设计专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所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与现状及时地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
1传统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的弊端
1.1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内容陈旧,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的课程主要侧重于中英文字体的书写,其中,中文包括黑体、宋体、仿宋、楷体等美术字的书写,英文以罗马字为主,字体设计也仅限于通过笔画、结构等元素进行文字创意。其结果使学生对其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造成学习时的不重视,甚至厌学。1.2字体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字体课堂偏向理论教学,学生仅限于纸上谈兵,相当多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只能停留在模仿阶段,课堂上的训练题大都以模拟题为主,真题几乎为零,这样学到的知识没有真正得以应用,容易与市场脱轨。1.3字体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实践项目水平缺乏层次感,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内容定格在约定俗成的传统模式中,缺乏融会贯通,几乎不涉及其在设计中的具体作用和运用。换言之,就是目的性和针对性缺乏提示与提炼。可见,在现代设计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本专业发展需求,改革势在必行,接下来我们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展开探讨。
2字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字体设计课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对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均进行了积极改革,提倡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见习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化外在因素为内在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注入式教学会使学生更被动,掌握的知识不能灵活地应用。字体设计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在于:培养学生从“听中学”到“做中学”,注重以项目作品的设计与开发来开展教学,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展开“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与做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而学习”和“行动就是学习”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中获得过程性知识,去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而不是在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架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中追求陈述性知识,只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意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二,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入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法已逐渐被教育战线所认同。我们通过字体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引入荆门中国农谷的相关实体项目。荆门中国农谷是我们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长期以来的校外合作基地。本次字体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班级为视觉传达设计1501班学生,他们均参与了项目的制作。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在做中学,每个技术或技能单位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我们将荆门中农谷的设计项目引进课堂,包括荆门中国农谷白鹿春、院士村、金色农谷、农谷博物馆、屈家岭文化遗址、东方陶都等项目。每个项目当中我们都会带领学生去前期考察,中期与中国农谷方协调设计任务,后期分几次奔赴荆门中国农谷接受甲方的审核与评价。我们认为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式教学都以应用该项目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每个项目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独立决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在于: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项目的具体任务和计划均由甲方、学生和老师共同商定,老师全程监控并将项目安排在培养计划中;二是任务以小组进行,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以头脑风暴形式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并在讨论中促进思想碰撞,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学生根据计划、分步骤,采用搜寻性、实验解决问题,学生主动并负责任地完成任务的同时要不断地验证与调整;四是每个单元的项目完成后,接受甲方的审核,并作相应的调整与修改,总结讨论其成果和不足,总结经验促进学生对结果、工作方式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五是将项目结果运用到新的项目当中,是项目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就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六是学生最终以PPT汇报的形式讲解和演示,并相互评分。除了将荆门中国农谷项目引入课堂外,我们还将武汉光谷阳光幼儿园项目引进来,我们的学生利用课堂外时间为幼儿园手绘墙面创意字体,分别分布在幼儿园入口及楼梯间,墙面创意字体美观而富有创意,符合园内的整体风格与受众的审美心理。这样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以字体设计课题为例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特定的任务自主探索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项目的任务训练中,体现了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第三,增添理论知识倒叙式方法,培养逆向思维。传统的字体设计教学注重平铺直叙地讲述理论知识,容易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倒叙式的思维方法就是将事情的结局和最精彩的部分提前叙述,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我们可以将倒叙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字体设计课程中去,比如在以往的理论讲解部分,安排是“文字发展史-字体设计概述-字体设计理论-字体设计绘写-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字体设计的应用”这样一个平铺直叙的过程。但应用倒叙式方法,便可以是“字体设计概述-字体设计绘写-字体发展史-字体设计的应用-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字体设计的应用”。这样可以改变部分讲解顺序,使讲解内容在结构上有变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授课方式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为最后的创意发挥做铺垫。在保留传统字体设计的同时,增添理论知识倒叙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第四,促进字体创作多元化发展,培养跨界思维。“所谓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多角度、多视野地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跨界的主要目的是“借智”。教师可穿插讲解一些其他设计领域的创作思维模式,涉及相关知识制作案例,对其加以分析,并引导学生尝试跨界思维。把其他涉及领域的设计思维运用在字体设计上面,塑造多元化的字体创作形式,可使其变得丰富。我们以中国汉字为例,将汉字以文化遗产的精神力量嫁接到设计的形态意识中,象形字(仿文)延伸的领域超越工艺美术或百工之术的范畴。一是家具设计。仿文家具设计借鉴本土的象形文字架构到家具造型中,以字为骨,以象为形。通过意美感心、形美感目来进行设计创作。二是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汉字主要应用在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及企业形象设计中。三是公共艺术领域。公共艺术领域借鉴文字的形态、结构等进行设计创作,如欧美公共艺术等。四是室内设计领域。把这种思维融合在字体设计中,结合一些其他领域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在保持字体主心骨设计思维的同时,实现跨界设计思维的教学,引导学生多元化地设计。
3结语
字体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字体设计不仅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给消费者一种美的享受,还需要传达一种信息,一种文化理念,更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提高沟通与传播的效率,从岗位工作流程上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学科整合技能,包括分析、策划、创意、设计、执行等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平面设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要求字体设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教学创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与手段,深化社会实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及授课内容,遵从“思维培养”“项目驱动”“行动导向”“跨界整合”等教育特点。第一,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根据设计公司和相关企业对平面设计类方向专业就业岗位能力所需要具有的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创意能力、视觉表达能力、设计相关造型及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与切入点,体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第二,以设计岗位工作过程从项目解读、市场策略、创意概念、设计表现、设计执行到效果评估六个工作阶段作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发展能力的注入”为改革目标。第三,以上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和实践性并存的教学方法,能变被动为主动,在字体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认真地对小组的任务承担责任,通过思维的碰撞和实施,对各个小组负责的任务理解透彻,并运用各种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手段展示出来,小组成员的讲述也清晰明了,这也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培养,以上方法在字体设计课程的课堂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我们针对“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董璐 单位:武昌首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卓娅,卢叙默.字体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廖洁连.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一、字体设计教学现状
我国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并不是最早的,但却是最快的,因此,当它成立方的发展时,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字体设计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字体设计从构思、设计、制作直到出版的所有过程都由设计师自己控制,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教师角色的变化带动的是整个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又影响着应用理念的变化,字体设计早已跳出传统美术字的一般性“美化”概念,进入了与时代设计潮流息息相关的全新时代。对比于西方的教育体制,我国的字体设计概念提出的较晚,因此教学理念与设计也相对滞后,目前许多学校的字体设计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文字结构和书写方法的研究着力较多,对学生的设计潜力容易忽视,因此,能力的培养并不到位。所以说,教师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执行势在必行。
二、字体设计改革途径
1.观念意识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字体本身的笔画特征、形态结构、书写方式等直观视觉因素,对文字的文化属性、风格流变、审美心理等忽视不计。要向将改革深化进行,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一套新的教学思路。字体设计是一门创造性的课程,也就是说,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设计思维、审美能力和实践经验。随着计算机制作技术的普遍和自媒体的出现,教师首先要明确理清数字化技术对于字体设计课程的影响。在课堂的实践中,让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展现自己的风格与特质。学生才可能被激发出设计热情和创新动力。
2.课程安排
新的理念要由新的教学安排来贯彻,对教学内容做出大的调整就是要将学习内容组块进行,将之前的满堂灌,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进行基础设计的教学,对字体的基本应用情况进行了解与调研,对文字作为符号的文化意义有所感悟;第二个模块是教学的重点,主要安排创意性教学,针对文字的图形化创意设计训练。利用设计课程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将美学、力学、光学等转换为色彩塑造、空间构造、物化视觉等分项创意训练。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结合实际的运用,用艺术形式表现字体设计。
3.教学手段
字体设计课程在面向学生时,首要解决的是学生潜能与热情的激发问题。从文字创意入手,利用数字化的工具向学生展示中外优秀字体设计创意作品是一个比较便捷的途径。每一个字体后面的创作经历都是一个兴趣激发点,当它们连成一片时,学生的创作热情会被点燃,创作潜能才能有的放矢。另外,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创意训练题,可以让学生从更加本质的角度参与到字体设计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将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一个品牌,这实际上就是在激发学生,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意义的尝试。
4.文化环境
因为字体设计课程在我国开设的较晚,因此,许多院校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模仿西方教学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具有民族性的中国特色的忽视,容易造成文化距离感,设计陌生感。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兼收并蓄,既能大量的吸纳国际元素,又能善于总结民族特色,改变传统的教学风格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中外优秀的作品,在欣赏角度上对学生有所指导,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和归纳;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艺术门类,比如音乐、绘画、书法等,使学生获得灵感的启发。具体而有力的方法在提高学生观察力、鉴赏力、见解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5.学科交叉
字体设计课程在艺术教学环节中处于较为前期的位置,也就是说,它是一门基础课程。充分利用它的特殊性,与其他平面设计课程相结合,是一种学科助力的好方法。强调文字的图形化,以其“音”“形”“义”向外界传递丰富的内涵其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比如多种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在从立体构成的角度开拓创意思路;再比如平面空间的学习是从二维走向三维,平面走向立体,多维度的体会设计内涵;再比如材料学可以帮助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独特的作品;环保学可以从废物利用的角度搭造字体造型等等。
6.社会实践
课程的深化改革是指向运用的,尤其是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运用就是其基本属性之一。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比如,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参加社会上有关字体设计的比赛等。最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手段是参加企业实践,尝试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同设计理念的字体进行工作,比如店面招牌的设计、服装字体的设计、杂质封面的设计等,学生在这个锻炼过程中,提高的不仅仅是实践动手能力,还会对市场需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突发问题的处理问题、与不同的人沟通设计理念的技巧等等能力。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从单纯的课堂走向多样化的社会,为其以后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结语
字体设计课程作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之一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领域,字体设计广泛运用于海报、书籍、封面、企业标识、产品包装等形式中。我国的字体设计概念一直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并反映在各个时期人们对它不同的称呼和叫法上,最为常见的如“美术字体”“装饰字体”或“变形字”等。它们分别反映了人们对字体设计不同时期的不同认识与理解,甚至还出现一种较为片面的观点,认为字体设计就是对字形进行笔画上的装饰变形或美化。导致在这门课程中,很长一段时间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字形本身的变化、装饰而进行。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没有创作的欲望和自觉性,因此,作品也多出现雷同和照抄现象。近十几年来,由于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信息传播的加速,新的艺术思潮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制,使得字体设计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在许多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新的尝试性的成果。比如把流行语引进字体设计教学就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总的来看,还没有被大多数院校所了解,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只有经过我们高校教师的不断实践才能够不断完善。
二、文化与字体设计和流行语的关系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多少文化精华,并且诞生了表音的汉语和表意的汉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汉字发展的历史也是字体设计的历史,在文字结构定型以后,字体设计开始以基本字体为依据,采用多样的视觉表现手法来创新文字的形式,以体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字体设计在技术与观念上的改进,人们开始讲究艺术效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强调色彩、形态、调子及质感的运用。使得汉字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新时代的汉字应运而生出更多的字体设计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任何好的字体设计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造出来的,它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就是这个字体设计作品的文化情境。
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体设计作品的涵义,二是帮助学生通过字体设计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特征。这两方面的作用体现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字体的特征、字体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字体设计对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样,流行语作为语言的先行者,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由于受到社会变革和文化潮流的影响,因而具有比较深刻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字体设计是具有表现力的汉字,流行语是具有时代性的汉语。用字体设计表现流行语是即符合共同文化的出发点,又可以更好的发扬中国的文化特点。因此我们在利用流行语进行字体设计教学时,要以文化作为设计的根基和源泉。
三、利用流行语提高学生学习字体设计的兴趣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太过于强调学科的专业性,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困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现代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字体设计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并强调字体设计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对搞好教学要非常重要的联系。
随着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电影、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书报杂志,为流行语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学生接触流行语提供了一个很宽阔的平台。因为流行语具有新鲜性、生动性、简约性、时尚性、流变性等特征,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再加上网络、娱乐场所、宿舍、教室这些互动性强气氛轻松的地方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所以流行语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我们高校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流行语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字体设计的学习兴趣。例如,把一些“886”“伊妹儿”“美眉”“哇噻”等流行语作为字体设计教学的素材让学生进行字体设计,调动学生兴趣,能使学生对这些流行文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萌生更多更好的创意,搞出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但是,教师也要把握好流行语的运用,因为许多流行语也有消极一面,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健康,还包括着大量糟粕,它们污染语言,传播低级趣味,散布封建迷信甚至黄毒思想,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四、利用流行语与字体设计的结合体丰富教学资料
有些词语在没发展成为流行语之前是某个电视节目、网站、商品的名称,随着人们与它们接触的频繁、知名度的提高,使得这些词汇成为这一时期的流行语。例如“超级女声”这一类的选秀节目更是掀起了全国的一个选秀狂潮,被各个电视台所效仿,各种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特别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所喜爱。这些节目都有自己固定的字体设计形式,而且这些字体设计中也不乏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类有固定字体设计形式的流行语,作为字体设计教学的范本,相信会被广大学生所喜爱的。
具体我们以几个选秀节目作为范例:
1.“超级女声”
粉红、粉紫的色彩,俏皮图案的装饰,表现出这一年龄阶段女生的气质和爱好。背景图案的装饰,表现出这个舞台梦幻般的光芒。(图1)
2.“梦想中国”
红与黄的搭配是中国的典型色彩,没有什么颜色比红、黄更能代表中国。梦想两字的笔画延长就象一双翅膀,载着这些年轻人的梦想起飞。(图2)
3.“我型我SHOW”
这一节目突出的是选手的个性表现,越有自己的特点就越能够脱颖而出。字体选用了中英文的结合体,突出青年一代的时尚感;字体很怪异,甚至有些笨拙的效果,说明青年一代的叛逆感;“SHOW”这一词所占用的面积最大,说明在这个舞台上“秀”自己才是最关键的。(图3)
4.“好男儿”
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字体形式,搭配金属质感的字体效果,加上立体空间感的修饰,犹如一块烧红的钢铁。表现出男儿的刚强与拼搏精神,很符合专门为男生打造的选秀节目。(图4)
从以上几个选秀节目的字体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是以本身节目特点为出发点,突出节目的特色和差异性,是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从我们教学的角度上来说,如果利用这些作为教学资料展示给学生们,相信会比拿一个同学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字体设计,要更容易被同学们所接受、熟知、记忆。等于我们给他们上课之前,他们进行了预习,这比老师强迫他们预习要强的多了。
流行语与字体设计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汉字,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时尚,他们都有创意,他们都给人以其他普通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让我们利用流行语在字体设计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更多更好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基础美术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综述.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着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与时展如影随形“流行语”折射中国社会变迁.中国新闻网.
一、采用直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障生虽然在学习上存在某些缺陷,但是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观察力和视角,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好好把握这些特点,因材施教,他们亦能在设计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因为听障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导致后天对视觉的依赖和使用,使得视觉补偿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特殊的生理背景,听障生长期处于形象思维的模式中,但随着教育训练的深入以及绘画艺术等的视觉补偿学习,听障生也具备了较强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正是由于听障生后天训练与视觉补偿的作用,导致了他们对图像的识别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学生基于听障生的生理特点,课堂上教师应灵活运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引起学生关注,解析作品创意及制作过程勾起学生的设计欲望,贴合听障生不易理解文字,而模仿力、形象思维敏捷的特点,以形象生动的案例导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也可以模拟游戏空间创造文字游戏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字的字形、笔画、结构大胆创想,通过打散重构,形意结合,以图创字,以字为图,字体与实物肌理、材质组合拓展以及维度空间利用,让字体设计课变得趣味无穷。学生在欣赏、理解、文字游戏中得到认知能力的提高,感悟经典创意带给人视觉的震撼,自然也会慢慢喜欢这门课程。
二、增加启发式教学力度、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孩子从小缺乏接受挑战的机会,依赖性格外强,从而导致在大学阶段缺乏自主解决问题和创造实践的能力。再次,与普通生相比,听障生情绪表现得更加容易急躁,这种性格特点,造就了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希望获得迅速解决问题的方式,而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耐心。基于以上特点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式教学力度,融入更多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任务。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可以突破思维定势,重新组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出许多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大量优秀字体设计的创意图形,引导学生对文字的笔划、字形、结构等进行大胆的变形,运用形象法、意象法、装饰法等联想,以抽象或具象的图形创构新的字体,甚至利用材质和肌理拓展设计思路,并将字体设计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增加创意设计的能力和技巧,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又由于创造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也只能依靠实践来完成。那么,在对听障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时,最好引入真实商业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载体,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听障生的自主创造意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发的热情去减退面对困难时的无助感,从而更好地掌握字体设计课程内容,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三、注重多元化发展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首先是常用字体结构训练,其次就是变体字训练,变体字训练有又分笔画,字形,结构变化训练,最后就是字体应用训练。在每一次训练的开始阶段,尽可能多地督促学生利用笔记记下一般的设计手法,并经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各种设计方法与运用。另外,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突破只重摹写、忽视创意的教学内容,加强在字体设计的形成风格、潮流、审美以及字体设计创意技能、技法教学和字体设计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实践探索,结合设计竞赛和项目设计的内容,使学生学会如何以文字特有的符号元素,表达和展现创意设计,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有机地衔接。
四、总结
在面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字体设计课教学时,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具体学情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创新的道路上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尝试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谭檀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教师问卷调查显示,有76%的教师认为,微课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3],可以说,微课是七分教学设计,三分制作技术。“微教学设计”是微课程建设的起点和基础,设计时首先要把微课定位于一种“学习型资源”,要多从受众(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的角度考虑,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活动设计等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拓学习思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3]。教学设计更应该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要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的内容。生物学微课的教学设计还应结合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以及学科特色来进行。
1教学过程的设计
微课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首先,引入有趣,或创设一个简短的情境,或设置一个疑问,力求新颖、迅速切题;其次,最好沿着一条主线展开讲解,层次分明,旨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思维,让学生能学会;最后,还要有一个好的收尾,在画龙点睛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也根据需要可省略掉此步。例如,“呼吸运动”这个主题,在分析了学习对象、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方面之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情境导入,插入人工呼吸图片:你知道人工呼吸的原理吗?产生认知冲突。其次,按“从因到果”逻辑关系设计教学主线,沿着呼吸运动的过程这条主线展开,从体验呼吸开始,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引导学生认识胸廓,体验呼吸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及胸廓的变化,明确什么是呼吸运动,产生探究胸廓容积变化原因的欲望。胸廓为什么会运动?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结合自身的体验,模拟图片,如用拉开的弹弓的图片模拟肌肉收缩会产生力量,用手背自然隆起和用力伸直手指模拟膈肌的舒张和收缩状态等,总结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那胸廓容积的变化和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肺的容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思考演示方法,动手模拟实验,进行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结论:胸廓扩大,肺也扩张,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肺容积扩大时,为什么气体会进入肺?通过挤压塑料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容积变化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得到结论:肺容积扩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最后,总结呼吸运动过程,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概念图式总结。整个设计的亮点在于通过亲身体验、模拟图片、自制模型、模拟实验、推理分析等活动,逐步分解难点,化难为易,把学生头脑中的前学科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从而形成重要概念。
2教学资源的设计
微课虽“微”,却“五脏俱全”[3]。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案或学案、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和专家点评等相关的教学支持资源也是微课的组成部分。其中,PPT课件的制作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微视频的画面质量,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是:PPT只放核心内容,不需要把教师所说的话全部放在上面;背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过分花哨或呆板;同一页文字、图片的比例适中,字体颜色不超过三种,字体和背景颜色搭配自然舒服,字体大小差别不可过大。
3语言和媒体的设计
微课的语言要简洁生动、规范清晰和富有感染力。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讲解通俗易懂、声音响亮、节奏感强、语速适中和适当留白(如按下暂停键),给学生思考或准备的时间。讲解时不可以出现错误或口头禅。必要时,可以进行脚本设计,把要说的话写出来,切记不可以照本宣科,把PPT当演讲稿,那样会令学生厌烦而失去观看和学习兴趣,降低了微课的使用价值。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其优劣性直接决定了微课的质量。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有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和混合式微课[4]。在设计时,应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选择最适合表达自己教学效果的媒体。必要时,可以寻求技术支持和团队合作。
作者:张桂梅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
关键词:程序设计;项目化教学;C#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培养
学生软件设计的基本技能并了解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实践,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但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1]。
按照课程标准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新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 学情分析(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13级软件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现状和前期课程学习情况分析如下:他们前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强,但变通能力较弱,难以做到举一反三;思维活跃、乐于沟通,但团队合作意识稍显薄弱,缺乏探索精神。
3 教学项目知识点分析与整合(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project of knowledge points)
3.1 教学项目教材知识点分析
单选按钮和复选框是《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材第九教学单元的内容,教学总时数为4课时。主要介绍单选按钮和复选框的属性、常用的事件和方法。教学总时数为4课时。主要介绍了单选按钮、复选框的属性、常用的事件和方法。虽然在内容编编排上根据控件特点结合多分支语句设计案例,但仍然按照先讲解知识点再完成任务的方式,没有体现项目教学“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
3.2 教学项目处理
(1)重组整合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创新,将第七章第二单元多分支条件选择结构,和第九章第三单元单选按钮、复选框,第四单元计时器控件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并设计具体的项目“滚动电子屏”设置界面,通过案例使各单元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使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知识更加系统。
(2)设计创新
以教材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教学单元的体系结构按照“项目-任务”的思路进行重新整合,根据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加工、设计,最终形成包含若干个具体任务的项目[2]。通过将知识点融入每一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掌握了相关知识。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都获得充分的发展。
4 教学重难点分析(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ies)
4.1 重点
(1)单选按钮和复选框的Value属性
单选按钮和复选框的Value属性值不同,均能实现判断用户的选择。但是单选按钮的Value值有true和false,分别代表选中和不选中;而复选框的Value属性值有三种:0表示Unchecked,即复选框处于未被选中状态,1表示checked即复选框处于被选中状态,2表示Unavailable即复选框处于禁止状态,不可使用,复选框将以灰色显示。此部分在讲解时,准备利用两类控件的Value属性,来完成判断字体、字形、颜色、滚动方向等功能,以强化知识点的理解。
(2)多分支语句结构的书写
多分控制结构语句书写也是本次课的重点之一,在本项目中主要实现根据用户不同的选择实现字幕的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集中讲解该部分知识点,更好促进学生消化知识。
4.2 难点
(1)根据用户选择改变字型设置
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采用讲授法、对比法、演示法等,引导学生使用思考分析,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利用Timer控件和多分支结构语句设置显示字幕滚动
通过将知识点融入任务中,逐步消化吸收,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5 教学方法设计(The design of teaching method)
5.1 目标逆向教学法
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理论知识讲解来解决活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5.2 双层情境教学法
教师将教学情境分类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必需的技术知识、概念和掌握常用的技术操作,并初步获得技术在工作中的感性认识,即技术情景化阶段。在第二阶段,创设应用技术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并创新,即技术应用情景化阶段[3]。
6 教学过程设计(The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6.1 创设情境
假设你是某银行的IT技术人员,经理请你设计门头滚动字幕,更好地宣传银行的各种金融业务。此步骤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体验情境;明确任务。
6.2 展示项目“滚动电子屏”设置程序
教师首先展示项目“滚动电子屏”设置程序,如图1所示。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对项目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个程序主要用到了哪些控件?我们学过的有哪些?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窗体控件进行梳理;初步认识到单选按钮和复选框的功能和应用场合,巩固已有知识,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力,并为下面将单选按钮和组合框控件的讲解做铺垫。
6.3 任务一 为窗体添加控件、设置基本属性
在展示项目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项目演示,利用前阶段所学知识,尝试向窗体中添加控件,并设置基本属性。在学生添加控件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不使用按钮数组,而直接向窗体逐个增加,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提出问题:如果按钮单个添加,在编写程序时怎样区分这些按钮、并且能快捷地实现属性的统一设置?学生激起共鸣,然后教师讲解控件数组的优点。
6.4 任务二 编写字体、大小、字形、背景颜色和字体颜
色的设置
在任务一完成后,教师引出任务二的内容。即:为“设置”按钮编写程序,实现字体、大小、字形、背景颜色和字体颜色的调整。由于字形和字体等属性学生已经学过,所以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鼓励学生完成易实现的部分,即书写字形字体属性,树立他们的信心。对于教学难点多分支控制结构If-Then-Elseif,教师采用集中讲解的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6.5 任务三 设置字幕滚动方向和滚动速度
任务三主要是通过单选按钮控制字幕滚动方向和速度,为了完成此项功能,涉及到计时器控件Timer。由于Timer控件的属性较为简单,教师鼓励学生先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Interval属性;对于Timer事件中控制滚动方向实践代码的编写,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完成。
6.6 任务四 设置滚动字幕颜色、背景颜色为随机色
任务四是编写程序语句,为滚动字幕设置随机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此步骤涉及的知识点RGB( )颜色函数和随机函数Rnd( )较为简单,因此完全以学生自学和组内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6.7 拓展任务
学成在完成本次项目后,完成各自小组自选项目中与单选按钮和复选框有关的窗体;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自主的探究、创造,掌握遇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此步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应用技术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并创新,使学生生巩固知识,并进行迁移,能够举一反三。
7 结论(Conclusion)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庚.项目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2):26-27.
[2] 马映红.高职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6):
77-78.
[3] 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10,29
(12):16-1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中学美术 应用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四个学习领域,高中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等九个模块。结合中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领域主要有欣赏课、设计课和探索课中。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了解艺术家是如何构思作品,如何运用视觉特征、运用和加工媒介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并让学生逐渐学会用视觉去探索、去观察、去分析、去评价、去构思生活世界的万物,进而养成观察、分析、判断和总结的认知习惯,形成一定的艺术欣赏态度。而多媒体技术其独特的视听功能,可为美术欣赏课实现目标助一臂之力。下面笔者结合案例来详细分析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课的应用。
案例1,教学内容: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朱自清散文《春》的朗诵录音和一组表现春的摄影图片,引导学生阐述春天特点与美感,引出今天的新课――春天的畅想。
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摄影作品《梅花》与国画《梅花》、诗词《卜算子・咏梅》的书法与朗诵录音,并提问:画家为什么要用梅花来表现春天,传递春的信息?是怎样把自然美和生命活动联系起来的?并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和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造型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春天的不同特色和特点。播放Flas《梅石溪凫图》、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朗诵录音和解析,展示雕塑《春风》、音乐《望春风》、艾青散文《春姑娘》的朗诵录音,提问:造型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表现春天有哪些不同特色和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欧美风景画表现春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特点。用PPT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法国毕沙罗)、油画《白桦林》(俄罗斯列维坦)和国画《游春图》(隋展子虔)、国画《早春图》(北宋郭熙)。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关于春的作品,是如何用视听觉来表现春的。
教学分析:本节欣赏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各种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听觉作品、动画和文学作品向学生展示的春的特色和魅力,使课堂教学充实、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去了解春,去畅想春,可谓是一节较好的欣赏课。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设计课中的应用
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并在新教材中注重设计、创新等元素,提倡教师积极探索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设计能力。多媒体技术正是适宜中学美术设计课教学的教学辅助手段。
案例2,平面构成的教学。在平面构成中,其点、面、线和体的构成,以及各种构成方式(重复构成、简便构成、反转构成)的构成原理和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是无法进行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轻而易举的演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平面的构成。市面上有很多具有强大功能的绘画设计软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软件的功能,利用其绘画工具绘出基本图形后,按照设定的骨骼排列方式将图形进行大小、方向和色彩变化,然后复制、粘贴,再加以动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重复构成图形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对平面构图原理有直观感受,也能在以后的绘画设计中注意构图方法的使用。
案例3,字体设计的课外练习。设计各种各具风格的字体是学美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常常布置得课外作业。如果是采用手写美术字来完成字体设计,往往很繁琐、困难,然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平面设计软件中的作图工具、渲染工具等进行设计,可以对字体进行变形和色彩处理,从空间上改变其造型,从视觉上去改变图形的材质感和色彩感。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功能足以让设计者发挥其想象,创设出各种不同特色和风格的字体。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育应用的反思
美术教育向学生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功能,能促进美术教育其作用的发挥。但是,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并非是万能的,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不能“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不能“以教师的多媒体演示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应结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要求,科学地将多媒体技术整合到传统课堂教学中,来调节、改革和促进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从而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巩固;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77-02
如同其他文化课程教学那样,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重视巩固环节的教学。从教学流程来看,巩固环节处于课堂教学的尾声,且包括课堂巩固和课后巩固两个模块。就巩固环节的功能来看,则在于强化学生对课堂已学知识的掌握,以及为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提供铺垫。与其他文化课教学不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需要文本材料做支撑,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来实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巩固目标。特别对于那些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知识板块,如word文档编辑、PPT设计等,更是需要在反复操作中来增强记忆。由此可见,这里的巩固环节应拓展到课堂以外的时间段内。这也就意味着,关于巩固环节作业的设计应包括课堂巩固和课后巩固两份作业设计。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巩固环节的功能分析
为了更好的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这里需要着力分析巩固环节的功能,这也是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1.强化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功能。“强化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属于传统功能,这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所公认的。这一功能通过布置课堂和课后操作练习来实现。从作业的内容构成来看,则主要围绕着独立的知识板块来开展,如练习对word文档格式的调整。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巩固学生对独自知识板块的掌握情况,然后才能谈及对各知识板块进行逻辑连贯的应用。这里的功能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有所体现,如完成特定主题的图片编辑任务,并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
2.增强对课堂知识应用能力的功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落脚点应在于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这里就要与上文中的知识点强化有所区别了。知识点强化植根于独立的知识板块之中,这与教材体例相关联。而对于知识应用能力,则需要使学生建立起“独立知识点―独立知识点相互贯通―应用于生活经验之中”的能力结构。不难看出,这里的功能就高于知识点强化功能,且也是作业内容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更主要的是针对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
3.建立对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的功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而事后控制仍依赖于巩固环节的反馈信息。根据笔者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感知到,部分教师较为关注教学内容的展开,而对巩固环节的这项功能并不重视,因此在作业内容设计上就显得较为随意。实践表明,作业布置的随意性不仅因作业本身缺乏技术含量而使学生不感兴趣,也使得教师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进行教学调整。
二、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1.作业形式设计较为单调。以PPT作图为例,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知识板块,该板块可以支撑起小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的素质拓展之需。但在作业形式设计上,许多教师仍习惯于设计“命题作图”的题目,尽管这有利于教师进行作业评价,但却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美感和自我审美情趣。因此,单调的作业形式在当前应得到关注,并集中力量给予问题解决。这里需要区分“命题作图”和“围绕着主题进行作图”之间的区分,后者所赋予的内涵一定是更加丰富的,并能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创造广阔的空间。
2.作业内容设计缺乏张力。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时刻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对小学生进行作业肩负的重要原则。但从现阶段的作业内容来看,许多都是对教师课堂操作演示的一种重复,其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形成规范操作的能力。笔者认为,这里需要突破上述主观意识,将学生的文化课知识进行通盘考虑,再增强作业内容设计的张力,进而使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作业的同时又对其他文化课程进行了巩固。另外,让学生形成规范操作的能力本身是正确的,但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即我们更应通过学生的自我纠偏机制来实现这一目标。
3.作业评价机制缺少活性。现代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天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确认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再者我们也应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来评价他们的作业。如,在对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操作时,两名小学生可能用不同的路径来达到同样的结果,那么我们在确认个体习惯的同时,也应确认是正确的操作。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操作结果上进行作业评价,并在正面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来引导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操作方式。
三、作业设计的合理化途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作业设计的合理化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结构化设计语言VB提供了许多标准函数,支持模块化、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使得程序结构清晰,简单易学。
2、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在VB中利用数据控件可以访问多种数据库系统,在VB程序中访问数据库有两种途径:使用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使用ADO访问数据库。
二、学生特点
金融类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文科,文科学生习惯于对具体事物的思考,不善于抽象的、理性的思维,缺乏逻辑推断能力。另外,学生专业不同,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在给保险专业讲授VB时,会以实例展示VB在该行业中的简单应用。根据以上VB和学生特点,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用实例教学、任务驱动、趣味编程、思考题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
1、实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呈现案例,由教师分析讲解案例中的知识点并提示学生对案例进行功能拓展,在实现新案例程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选取恰当的案例,同时在案例的讨论中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并由此拓展到新的知识内容中。例如,在讲解move方法时,通过单击按钮实现控制太阳升起这样一个实例,每单击一次,就会执行一次image1的move方法,通过move方法中参数的设置,从而实现太阳升起。这些案例多为贴近生活的实例,采用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讲解方法,如上述“太阳升起”,在实现单击按钮“帮助”太阳升起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太阳“自动上升”?从而引入下一个学习内容。
2、趣味编程法趣味编程法是实例教学法的一个方面,通过设计、完成趣味性程序来让学生了解VB程序设计是贴近生活的,可以被广泛应用的。例如,在讲到日期表达式时,会教学生利用日期表达式计算重要纪念日的倒计时;在讲到timer和HscrollBar时,将两者结合,教学生利用上述控件实现大炮发射,利用HscrollBar控制大炮发射速度。通过趣味实例的加入,使学生在枯燥的编程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3、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其中的任务,既蕴涵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涵了学生应该获得的能力训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实训课上,多采用任务驱动法。上课伊始,布置课堂上需完成的任务,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并学会利用手边的资源,如查阅参考书或网络搜索来解决问题。
4、思考题法在实例教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实例引起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也只有不断的练习、实践、思考、再练习、再实践,才能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上均有所提高,同时,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过程。因此,案例的选取要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当简单问题被学生解决时,可适当给学生安排一个稍有深度一点的思考题,该思考题能起到总结前面知识点,引出新知识点的作用。例如,在讲到字体设置时,若form1.fontbold=true,那么打印到窗体上的字体将被加粗,若form1.fontbold=true,打印到窗体上的字体不会被加粗,当学生完成这一语句的练习后,代领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单击同一个按钮实现“加粗”和“取消加粗”功能?利用数学中学到的非运算将很容易实现。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逐渐改变和增加思考问题,渐渐提高学生对程序的理解和应用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
高中课程的九门学科中历史学科知识的稳定性是最强的,它所要讲述的历史史实基本是不变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历史学科的教学设计无法一劳永逸,很多内容是需要修改调整的。
现以必修二的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的“汉字与书法”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是:“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江苏省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相关教学建议是:“帮助学生梳理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提供‘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主题,指导学生整理汉字的演变过程。……援引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材料,帮助学生分析其设计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书法的艺术特点。……教师要多利用教科书中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初次教授这一内容时,我严格按照上述《教学要求》的指导,参照几个版本的教科书内容,以人民版教科书内容为主来思考教学设计并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了解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怀素、赵孟等书法家及其书法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总结汉字字形与功能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习得在具体历史事物、事件中进行规律性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汉字与书法的魅力,体会中华文化之美。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使用了讲授法,在课件中展示了汉字的不同字体以及书法家的作品,其中也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几年过去后再次看到这段教学设计时,笔者总觉得它过于平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意很高,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中却很难达成这一目标,知识还是这些知识,但缺少了文化的灵动之美。是哪些因素使得看似恒定的历史知识其实是湍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呢?历史教学设计也就无法一劳永逸了。
一是新的史料不断被发掘,重大历史知识也在不断丰富中。2013年7月9日的《光明日报》以及其他一些媒体都报道了一则《浙江发现中国最早原始文字》的消息,报道中称“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距今5000多年,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这样一个新鲜出炉的考古发现在教科书中是无法及时体现的,同时在教学中如果还在运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材料又显得过于陈旧。对比之下,我决定选择介绍最新的考古发现,相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汉字不是突然之间在某一地产生的,它是中国古人生存经历的体现,它一定是经历了酝酿、积淀、产生、发展、成熟、嬗变的过程。今天我们无法为了讲解汉字的起源而长篇累牍地介绍原始人的生活状态,但是一个考古发现却可以启迪学生,历史的源头真的很长,它需要被今人不断地发现。
二是学情在不断变化,教学无法一成不变。由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教师所接触的每一届学生的知识结构都会存在一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趋势会日益明显。就“汉字与书法”这一内容而言,三五年前的高二学生在初中已经大致了解了汉字字型的发展,而今天的高二学生不仅知道汉字字型的发展,很多学生更是自小就学习了某一种字体的书法。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前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完全可以找到临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作品的学生,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两个学生介绍书法家并展示自己的习作,效果一定好于教师平铺直叙地介绍书法家、展示书法家作品,或许还能够激发其他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这就是对祖国文化热爱与传承的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时也是可以很明确的。
三是社会形势对文化的需要在不断增强,历史教学可以更加紧密地联系现实。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曾认为不会使用电脑就是文盲,慢慢地人们又发现离开了电脑,很多人立刻就成了文盲。“饕餮”、“尴尬”、“喷嚏”等等汉字用电脑输入时那么方便,可就是无法准确书写出来。最近河南卫视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文化综艺节目与很多汉字书写类公益广告一样承担着保护汉字、捍卫母语的职责。历史课堂中讲授“汉字与书法”,同样可以担负起提倡书写汉字的文化责任。书写汉字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教师的日常工作,更是全体国民的文化使命。
就历史而言,汉字历史源远流长,令人自豪;就现实而言,漂亮的手写字需要今人去延续。其实历史教学从来不只是关注历史,它一定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所以历史教学设计也无法一劳永逸,它需要历史教师不断与时俱进。
关键词:心智技能;网页设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54-03
一、心智技能理论概述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是一种动作技能,培养操作技能使学生“知其然”,比如网页设计中建立页面布局、插入表格这些功能如何实现。而心智技能是一种思维的技能,是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培养心智技能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何要使用网页布局、使用何种布局更好、网页元素如何搭配更美观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合理地应用其所具备的操作技能。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应更注重心智技能的培养。比如制作一个完整网站项目,不仅需要操作Dreamweaver、Fireworks等设计软件的技能,更需要需求分析、网站规划、风格设计和色彩搭配等心智技能。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就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心智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网页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案例教学法是较为主流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软件操作为主要内容,针对其中的各个功能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虽然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软件使用技能,但学生对各个功能适用的场景和条件却不甚了解,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独立面对一个完整的设计任务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笔者采用课堂观察、学生访谈及学生作品指导等途径,开展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学生设计的网页作品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页主题策划。当要求学生为某个网站主题制作一系列网页时,某些作品主题定位不准确,比如原本网站主题是品牌产品宣传,最后的作品却是购物网站。有的作品则是主题不统一,想展现的内容太多,多个主题拼凑在一起。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分析不准确、提炼设计主旨的能力不足。
2.网页风格设计。在网页布局及风格设计方面,常出现页面风格不统一、页面风格与内容不协调等的问题。比如某些作品的多个页面之间在风格、模式和色彩上差异较大,影响了网站的整体风格。这是由于学生对形式与内容的协调把握不足,不能在内容不同时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3.网页元素的编排。网页元素的编排,主要是框架、表格、文字、图片、动画等内容在单个网页内的排版。学生作品在网页元素的编排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文字的处理。网页中使用的字体太多,造成页面混乱;字体、字号过于单一,标题或重点不突出;行距过大或过小等。(2)图片的处理。图片过度拉伸造成显示模糊;图片过大造成页面加载速度缓慢;并排显示的图片尺寸不统一等。(3)网页布局。页面宽度过大,在一屏内无法显示,造成浏览困难;页面内容多而杂,各部分跨度太大,整体可读性不好,重点内容不突出等。
4.网页色彩搭配。网页的色彩搭配应该均衡、协调,使人感觉舒适、美观,又不至于视觉疲劳。学生在网页色彩搭配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网页色彩过于单一,无吸引力;色彩过于花哨,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文字颜色与背景颜色相似,造成阅读困难等。
5.交互性设计。用户浏览网页是一个人与网页信息交互的过程,交互性好的网页应该功能实用、操作便捷。学生在交互性设计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网页无标题;导航栏不全,引导性不佳;链接层次过深,造成连续浏览不便捷等。
6.网站文件结构。网站文件结构是指储存在硬盘上的目录结构,虽然不会影响到网页的功能和外观,但是良好的目录结构能够提高网页设计和后续维护工作的效率。学生设计的网页作品往往忽视网页文件结构的合理性,存在着网页命名随意无规则,不同层次的网页文件存放在同级目录,图片文件随意存放等问题。
综合上述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创造能力及设计思维上相对较弱,实际上通过操作实践,学生基本都能完全掌握网页设计软件操作,比如插入文字和图片、设置字体和颜色、插入超链接等,但却在需要整合运用这些操作时出现了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心智技能缺乏的表现,因此培养心智技能是提高学生网页设计能力的关键。
三、心智技能阶段性理论在网页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网页设计心智技能形成分析。根据冯忠良教授的研究,心智技能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其过程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阶段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让主体掌握技能操作的原理;原型操作阶段通过实践让主体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为原型内化奠定基础;在主体大脑中形成内化的思维模式,使主体能够灵活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1-3]。
根据上述理论,结合网页设计教学的实际过程,网页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如图1所示。
网页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掌握基本理论、熟练实践操作和总结设计模式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不仅体现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更应该体现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甚至在每次课的教学中不断重复,才能强化巩固心智技能。在整个学期的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熟练实践操作和总结设计模式三个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网站和网页的组成、网页设计的一般过程、HTML原理和常用设计工具。(2)网页设计工具Dreamweaver、Firewoks及Flash的操作和使用。(3)指导学生综合应用设计工具进行完整设计,总结网页设计中的经验和模式。而在某项软件操作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三阶段原则。教师首先结合HTML语言讲解此项操作的后台原理。然后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操作,期间教师不断进行指导。最后教师总结该操作中应当注意的一些原则,以及常用的一些设计模式,可通过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对比讲解。
2.教学实践。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根据课程教材,首先设置了“网页设计概述”、“HTML基础”、“Dreamweaver CS 4应用”、“Firewoks CS 4应用”、“Flash CS 4应用”、“综合实例”六章课程内容[4]。其中第一、二章以纯理论教学为主,难点在于HTML基础知识,须重点讲解。第三至六章均采用三阶段原则进行教学。最后为了加强心智技能原型内化阶段的效果,增加了第七章“网页设计模式精讲”,对网页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介绍设计原则和方法。下面以第三章“Dreamweaver CS 4应用”和第七章“网页设计模式精讲”为例介绍教学思路。
“Dreamweaver CS 4应用”主要分为表格的使用、框架的使用、DIV元素的使用、文本的插入与编辑、图像的插入与编辑、超链接的插入与编辑、其他多媒体对象的插入与编辑七项主要内容。在正式讲解软件应用前,应使学生明白网页的本质是HTML代码,Dreamweaver本质是辅助设计工具,其作用是自动生成HTML代码,比如在Dreamweaver中执行插入表格的命令,就会在源文件中加入表格的HTML代码。在此后的讲课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的原理,为心智技能的建立奠定基础。以文本的插入和编辑为例,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讲解文本编辑中HTML标签
与
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然后在Dreamweaver中执行文本插入和编辑操作,并对比源文件中的代码变化。最后结合教学用例介绍文字排版的一些原则,比如长文本使用标准字号、在文本周围留出足够空间、增加文本和背景的对比度等。帮助学生建立文本编辑的心智技能,使学生在自主设计时能够编排出美观的、可读性强的文本效果。
“网页设计模式精讲”根据本文中对学生作品中常见问题的分类进行集中讲解,主要分为网页主题策划、网页风格设计、网页元素的编排、网页色彩搭配、交互性设计、网站文件结构六项主要内容。设计模式教学是一种经验的传授,目的是教会学生某一场景下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明确模式适用的场景,以及模式如何实现,如表1所示是几个网页设计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仍主要依靠案例讲解进行,并在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总结和思考之后进行相似模拟,但不能与原例一致。学生掌握正确的网页设计模式后,网页设计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从侧面证明了学生网页设计心智技能的提升。
四、小结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结合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理论进行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确实对提高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课时限制、教师经验等因素,教学质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后续教学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总结,探索更高效的心智技能教学方法,培养出更高素质的网页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丁清.论高职高专学生的心智技能培养[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84.
[3]陈军民.高职生心智技能培养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2,(03):77.
基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可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细分成Windows7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DW五项内容。作为教师,除了要合理安排课业内容,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还必须精通计算机应用技巧和网络知识,在课上适时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日常教学内容比较宽泛,而计算机技术、知识在时时更新,因此,很有必要把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梳理。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必需的教学内容,要求如下,教学课时为72课时,机房上课。
1 Windows7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Life Immersion概念;Aero;启动;关闭;桌面图标、桌面背景和任务栏(Aero Peek功能);“开始”菜单组成和设置;窗口的组成与操作;程序管理(计算机、资源管理器、网络、执行应用程序、添加或删除程序);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概念、命名规则、类型、通配符、驱动器与标识符、对象与资源、路径、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新建、选定与撤消、复制、移动、删除、使用回收站、查找、查看并设置文件的属性、设置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创建快捷方式);控制面板及常用选项使用(设置日期、时间和语言);系统维护和其他附件(画图、计算器的使用、截图工具的使用)。
2 Word 2010教学内容
新建空白文档、使用模板新建文档、保存文档、定时保存;文字编辑(修改字体、设置字体颜色、更改文字字体和大小、艺术字、添加拼音、中英转换、清除格式)、复制、剪切和粘贴(格式刷);查找替换(批量替换);选择删除文本(纵向选择文字、段落选择、选中部分文字);输入符号、公式(带圈字符、特殊符号、公式、日期时间);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段落设置(对齐方式);段落缩进(首行缩进);行间距、段间距;样式(新建样式、修改默认样式);标题编号(自定义编号);纵横混排;双行合一;合并字符;页面布局(页眉页脚、页码设置);页面背景(纹理图片背景、水印、边框底纹);网格线;文章分隔(分节符、分页符、自定义分栏、分栏);插入目录(生成目录);书签、超链接(书签交叉引用、插入背景音乐);比较文档;插入图表(插入图片、压缩图片、更新图片链接、设置艺术效果、去除图片背景、自定义剪贴画边框、剪贴画柔化边缘、插入形状、SmartArt图形、SmartArt图形文本艺术字样式、插入图表、截屏、裁剪图片、旋转图片);表格设置(插入表格、行高和列宽、绘制表格、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表格自动编号、边框底纹、插入电子表格、快速表格);格式转换(doc转成pdf、doc转成html、doc与docx相互转换、doc转txt);文件安全(文档加密、清除打开文档记录);打印(双面打印、页边距设置、打印预览);撤销与恢复。
3 Excel 2010教学内容
工作簿创建、打开、保存;工作表的浏览、重命名、插入、移动、复制、删除;在单元格中数据录入、编辑(设置字体、设置边框线、设置图案、行高和列宽、套用表格格式);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格式化;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分类汇总;柱形图、饼图、线型图等数据图表的制作;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公式与函数(单元格引用、混合引用、运算符、函数);页面设置与打印。
4 PowerPoint 2010教学内容
创建演示文稿;幻灯片中文本信息的输入方法(设置占位符和文本框格式、编辑文本、设置文本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艺术字格式);幻灯片母版;设置幻灯片主题和背景;形状与图片的应用;表格与图表的绘制;SmartArt图形的创建;相册的创建;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设计幻灯片切换动画;幻灯片放映前的设置;打印演示文稿。
5 Dreamweaver CS5教学内容
基础操作(启动程序、布置工作区、管理工作区、视图操作、新建站点、管理站点、创建文件夹、删除文件夹、新建网页、保存网页、打开页面、测试网页、撤销与恢复、页面属性);布局(标尺、辅助线、缩放视图、插入表格、表格属性、行列增减、行列属性、单元格的操作);添加内容(添加文字、文本属性、插入图像、图像属性、插入图像占位符、鼠标经过图像、Flash影片、Flash影片属性、Flash视频FLV、添加声音、添加视频、超链接、局部链接、添加电子邮件、添加空链接、热点链接);CSS样式(样式表的种类、建立样式表、删除样式表、类型选择器、转换类型、CSS属性(类型、背景、区块、方框、边框、列表、定位、扩展);DIV加CSS布局;使用模板(创建模板、创建可编辑区域、应用模板、编辑模板);建立完整站点。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毫无争议、毫无悬念的好专业。在2002年之前,中国历经着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普及的大潮,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大量设置计算机课程,从教育上普及计算机;无论机关还是企业,都争相引入计算机人才,开拓自己的“现代化办公”时代;同时,计算机市场的销售也全面飙红,无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这里轻松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在就业上,计算机的总体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软件开发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亦不菲,现在还分离出了新兴的“软件工程”专业,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还成立了软件学院,它们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非常昂贵,通常是普通计算机专业的2~3倍,高达一万多元一年,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