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5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机构编制实名制兴起的缘由
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兴起,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从总体上看,它既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现实需求,同时,它还与政府改革密不可分。
1管理环境发生巨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莫过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从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而高效的社会结构,它要求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政府构架与之密切配合。就我国而言,政府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缔造者与推动者;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无法摆脱市场经济体制而超然独存。换言之,政府结构、功能、运行均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影响。而就机构编制管理来说,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计并运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烙印的机构编制管理承受双重压力:一是要完成角色转变,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二是要适应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内外部环境的巨变,一方面迫切要求机构编制管理摒弃传统思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适;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国情。
2编制与实有人员脱节。计划经济时代,编制是分配给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挑选、使用工作人员的依据和凭证,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身份。占用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表明不同的身份,分属不同的序列,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财政、人事制度的渐进改革,地方政府逐渐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财政权、人事权,因而可以在核定的机构编制之外进行自由裁量。譬如,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政策性安置任务、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行使自由裁量权,造成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即财政供养人员)大于经审批的编制员额现象,超编、混编、混岗、超领导职数、底数不清等问题就随之衍生。这对机构编制管理提出了挑战,迫使它重新思考如何才能管住实有人员的非理性增长态势。
3政府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政府运行既有经济成本,又有管理成本,还有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具体表现为政府运行过程中的物质耗费。经济成本的高涨形成财政压力甚至是负担,使政府无法把大量财政收入真正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此时,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尤其是实有人员的规模就成为当务之急。就管理成本而言,迄今为止,任何一个公共部门都无法摆脱“帕金森定律”的魔咒。现实中,随着实有人员代数级数增加,公共部门内部之间、部门彼此之间的关系数则呈几何级数增加,产生常见的诸如公文旅行、文山会海、推诿扯皮等现象,这种内部损耗带来了无形的效率损失。在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公共部门人员增加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的负面信息和评价会快速传输给普通民众,加上其它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存在,民众的不满情绪就会逐渐积贮并发酵,给社会稳定带来相当程度的风险。这就是政治成本。正是由于经济成本、管理成本、政治成本的不断增加,政府被迫循着因果链条找寻问题形成的原因,从控制实有人员膨胀上着手,以期减缓压力,提高效率,降低执政风险。
4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求。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从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等流程来看,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着力点;从机构编制管理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执行与监督领域是问题的高发地带,超编、混编、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均发生在机构编制执行与监督阶段;从创新空间来看,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增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执行与监督领域的创新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因而有较多的创新空间和自。机构编制实名制是联系执行和监督的桥梁与纽带,它把机构、实有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一一对应起来,将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心从审批(即决策阶段)向后位移,将管理触角延伸,改变了机构编制管理者长久以来扮演的被动角色。在法治社会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在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中,这一从吏治入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做法通常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内涵及实践
机构编制实名制自产生以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机构编制实名制是新瓶装旧酒;有人认为,机构编制实名制是管理方法的创新;有人则认为,机构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领域的一场革命。那么,机构编制实名制究竟应如何界定呢?可以从内涵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剖析。
(一)内涵
从宏观上看,机构编制实名制是为了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膨胀、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而采取的一种核准使用机构编制的管理方法。实践中,它以部门协调配合为前提,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卡)》为载体,以用编制核准为基本内容,以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和实有机构、人员名实对应为目的。从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功能设计来看,它旨在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由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因而与之相应的“编制”一词带有浓厚的计划配置色彩。实际上,编制在当时是一种资格或身份,是否占用编制,占用什么编制,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福利待遇等紧密相连。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人事体制的改革,地方有了更多的自,编制之下开始出现实有人员的概念,对传统编制管理形成了巨大冲击。编制数与实有人数常常无法一一对应,在岗不在编人员、编外人员、混编人员进入人们的视野。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出现,就是因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有人员大于经审批的编制数额现象,把管理从抽象的编制转向具体的岗位和实有人员,以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背景转换,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过渡。
2从割据式管理到协作式管理。以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包含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顺次环节的完整流程。但是,现实中的机构编制管理诸环节却由多个部门分别行使,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批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的数额,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录用、调配、安置人员并审批人员工资,财政部门负责编制部门预算、核拨或核减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办理社会保障手续,纪检、监察、机构编制部门共同负责监督检查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各部门之间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和权力划分,机构编制部门不可能涉入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具体业务,但是,这些部门却对能否真正管住、管好机构编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财政、人事体制的限制,各部门在人员录用、调配、安置等方面没有多少自由裁量空间,因而,机构、编制一旦审批下来,各部门只能照章行事。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人事体制的改革导致各地、各部门在财政和人员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这给机构、实有人员大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创造了可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出现,试图把计划体制下相互分割的管理方式缝补、连接起来,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从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状态向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状态转化。
3从阶段式管理到全程管理。传统的机构编制管理主要集中在决策阶段,即以审批方式决定机构设立和编制数额,审批之后的管理相对弱化,这种管理方法可以称之为阶段式管理。正是由于这一偏重审批阶段的管理模式,使机构编制管理流程出现了诸多漏洞,给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制造了可能。在短缺经济和计划配置时期,政府职能较为稳定,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空间不大,因此,阶段式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效应。在“市场经济+政府主导”的模式中,政府职能大为扩展,不仅肩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而且有相对较大的权限来配置政府机构、编制。因而,仍然采用审批方式从事机构编制管理显然不太适应政府权力扩张的现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政策设计,借助《机构编制管理证(卡)》的载体,楔入用编核准程序,力图把静态的编制数与动态的实有人员一一对应。换言之,它旨在延伸管理触角,把管理贯穿于机构编制的审批、使用过程及结果这一完整流程中去,以全程管理替代传统的阶段式管理,拓展机构编制管理的空间。
4从柔性管理到刚性管理。由于在管理环节上存在不足,机构编制管理权力实质上在无形中被软化、钝化,这种管理是一种放牧式的柔性管理,缺乏力度、刚度和效度。机构编制实名制的设计者深刻认识到了一次性审批的机构、编制与动态变化的机构、实有人员之间构成了激烈冲突和错位,地方或部门有可能利用这些冲突和错位做文章,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制造超编、混编、底数不清等一系列问题,使机构编制管理陷入困境。因此,政策设计者期望通过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把一次性审批的机构、编制数与动态变化的机构、实有人员一一对应起来,消除作弊者违规的可能性,同时严查各种违纪行为,把软化的权力强硬起来,将柔性管理刚性化。
(二)实践
近年来,针对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超编、超领导职数、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各地因时度势、因地制宜,对实名制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实名制管理模式:一是以《机构编制管理手册》为依托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机构编制管理手册》记录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主要职能、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当出现机构设立、合并或撤销,或者入编、出编、编制变更等情况时,相应机构或用人单位需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全国目前大约有10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实行了这一管理办法。二是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卡)》为载体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实行这一模式的有内蒙古、山西、四川等省级行政区域,这一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当《机构编制管理证(卡)》所列内容发生变化时,持证单位办理相关手续的具体流程。比如新增人员,用人单位如果不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编制核准和入编手续,人事部门不予审批工资,财政部门不予核拨人员经费和统发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予办理社会保障等。与此同时,机构编制部门一方面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另一方面,每年定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证(卡)》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三是湖北省实行的财政与编制公开模式。建立机构编制监督管理信息网,定编定岗到人,将行政事业编制、机构设置、人员结构、工资人员名单等在互联网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与此同时,将编制号、档案号、身份证号锁定在财政供养人员名单中,使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公开透明,杜绝违规操作。
从上述三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如登记建册,明确并规范人员入编、出编、编制变更等具体流程,建立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层层把关,加强机构编制审批后的日常监管等。总体上看,这些先期探索为机构编制工作转型开辟了新视野,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透析实名制与机构编制管理转型
机构编制实名制自问世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备受各方关注,并被写入国务院文件中。但是,从实践来看,机构编制实名制并非完美无暇,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从问题视角透析机构编制实名制,可以发现:机构编制实名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归根结底,它只是对以往的管理程序进行了修改,同时重构了部门协作机制。各地实践也表明,在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权力分割的冲突。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改变了以往的管理程序,延伸了管理权力,推动了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从各行其政、画地为牢的状态向配合协调、监督制约状态的转化,修补了机构编制管理过程中断裂的管理链条。在此过程中,机构编制部门处于管理的上游位置,它通过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准程序规范了管理过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事部门从事综合计划的职能。如果人事和机构编制部门没有分开,这种矛盾还不至于表面化;倘若二者分开单设,则冲突就会成为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拦路石。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构编制实名制将形同虚设。
二是难解编外控制人员的悖论。所谓编外控制人员,是指地方政府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动用本级财政供养的、不占用编制且履行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的人员。对这一特定人群进行清理、规范是必要的,但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编外控制人员的合理性,更不能一刀切予以全部清除,而是要理性对待。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目的在于,将机构、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一一对应起来,以节约财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机构编制实名制实际上对编外控制人员没有任何约束力,于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悖论”产生了:一方面,机构编制实名制旨在管住、管好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另一方面,却有大量人员游离于机构编制管理之外。这是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过程中迫切需要重新慎重思考的新课题,是对传统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挑战。
三是拘泥于机构编制的狭隘视角,容易走入舍本逐末的歧途。从管理学的视角看,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制度安排主要是通过程序设计和管理流程变化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不合理增长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目的在于控制机构编制膨胀,减轻国家财政压力,降低行政成本。这一目标定位——精简、控制,与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体制下的机构编制管理一脉相承,没有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传统思维定式。显然,这与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止步于精简、控制的目标定位,而不拓展和深化机构编制管理的领域,仅仅管住机构编制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变迁的需要、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沿此路径走下去,可能最初尚能取得一些成绩,但最终会被锁定在无效率甚至负效率的状态之中。
四是无法有效回应科学配置执政资源的客观需求。机构编制实名制是对已审批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并不涉及审批行为本身。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步伐,现实已不再满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而是呼唤机构编制管理能科学配置执政资源。这就牵涉到如何明晰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怎样界定部门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编制总量、结构,如何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动态调控等等。机构编制实名制的着力点重在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上,是向管理的下游拓展空间,而不是积极改造机构编制审批的源头,因此,它只能从事后管理出发进行部分修补,不可能对机构编制管理进行根本性重构。换言之,机构编制实名制是一项基础工程,但如果仅仅满足于基础的构建而忽略质的提升,终究无法完成机构编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
从实践来看,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是为了努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机构编制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而以上问题视角的分析也表明,机构编制实名制其实只是机构编制管理转型的前奏,它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协作机制,为整个体制转换准备了必要条件。实名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管住底线——现有的机构、编制和人员按既定规则运行,而不是追求理想境界——科学配置执政资源。鉴于此,在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基础上,我们尚需进一步重理机构编制管理,以完成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改造与转型。具体来说,其转型路径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定位:
1从模糊行政控制向总量动态控制拓展。模糊行政控制是传统编制管理方式,它一方面表明机构编制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的界定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总体限量,是模糊的、不明晰的;另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即所有机构、编制的产生、变更和撤销都是政府意志的体现。与之相反,总量动态控制是指机构编制既有一套完备的、科学的、合理的配置依据和程序,又有一个总体额度,而且还能根据情况变化适当增减,动态调控机构、编制的具体构成。相比之下,后者显然更加契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社会转型。换言之,实行总量动态控制势在必行。
向总量动态控制拓展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机构编制实行总量管理;二是对其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控。就总量管理而言,首先应确定选择哪几个因素作为生成机构编制总量的依据。根据我国国情和管理实践,行政编制总量事关公共权力的运行及成效,因此要优先考虑国内生产总值或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财政收入、面积、行政区划等因素,要按先后顺序、有比例确定一个综合系数以配置全国和各地的行政编制总量;事业编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受制于事业自身的发展,又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因此,可以优先考虑财政收入、人口、面积以及事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以确定符合各地实情的事业编制总量。就动态调控而言,机构、编制的总量不能全国一刀切,搞绝对平均,应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区别对待,对不同时期的机构在编制总量配置上要体现其职、责、权的变动情况。在总量管理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能变化状况,对需要弱化或取消职能的机构,要稳步减少编制甚至撤销机构;对需要强化或新增职能的机构,要在总量控制范围内适当增加编制,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换言之,动态调控意味着在市场化、国际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不断调适,找到最适合的机构编制规模。
2从收放循环向结构调整拓展。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机构编制管理主要依赖行政手段进行政策性调控,因此,以往的机构编制管理常常随政策变化走入“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之路。现实操作中,“收”意味着对机构编制实行严格的冻结,不管是缺编还是超编,一视同仁。客观地看,它对超编机构是合理的,但对缺编机构来说,由于一些合理的机构编制需求遭到行政调控遏制,使政府应有的职能难以正常发挥,造成政府缺位的种种不良后果。“放”则是指由于对超编、混编、“吃空饷”等弊病缺乏有效治理手段,导致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短期内急剧膨胀并超过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增加政府运行的经济成本、管理成本和政治成本。收放循环的直接影响就是,机构编制陷入“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轮回而无法解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轮回现象实质上是传统机构编制管理合逻辑的自然延伸与结果。
向结构调整拓展,就是要努力跳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注重职能设定的合理性、机构设置的科学性、编制配备的合理性、政府运行的协调性,推动政府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释放自身潜能。换言之,对机构编制管理进行结构调整,意味着对诸如“收”、“放”等政府管理行为进行根本改造,构建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体的全新管理机制,以程序化的、可预期的、稳定的管理方法取代运动式的、不定期的、大起大落的管理方法,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动国家政权建设进程。
3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拓展。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自成立到现在,既缺乏一部权威系统的法律,也缺乏一套成熟完善的制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机构编制管理依靠的是以往的经验积累和惯例对照,没有一个科学的工作定位。这种管理的现实表现形式就是粗放式管理。众所周知,在经济社会快速变迁的转型期,粗放式管理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提高管理成本,降低管理绩效。
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拓展,就是要建立一套系统、权威、完善的规则体系,确保编制管理有法可依,有制可循。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三个问题:一是把“编制就是法律”现实化,使机构编制管理走出人治的困境,走上依法管理、依制运行的轨道。二是要向标准管理转变,根据部门职责、法定权限、工作方式等规定,抽象、提炼出核定机构、编制的客观要素,使机构、编制配备有确定的、量化的标准可供参考。三是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估标准,考核“三定”内容是否落到实处,机构内部、机构彼此之间是否协调,人力资源是否发挥了最大效用等。总而言之,就是要以科学化的手段推动机构编制管理从无形向有形转变,从主观判定向客观判断转变。
所谓分课制,就是依据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或教学结构的不同,分课型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管理学分课制教学模式着重从教学内容入手,对传统管理学由一人授课的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多位学科背景不相同的成员,根据各人学科背景和研究领域,负责各个管理职能的教学内容。本研究以陕西省某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管理学分课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该学院自2011年起对会计学专业一个班级学生实施了分课制教学,将管理学教学内容依据管理职能理论分为五个部分:管理基础知识、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分别由五位不同教师进行讲授。本研究通过问调查的方法,从学生角度衡量管理学分课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
二、研究内容
从2012级会计学专业挑选一个班级作为课题研究实验对象,采用分课制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其它平行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结束后,研究者分别向2011级和2012级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为94.8%。其中实验班级收到有效问卷53份(16%),2012级非实验班级收到有效问卷198份(59.6%),2011级收到有效问卷81份(24.3%)。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调查问卷针分别对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评价进行研究:管理学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对任课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除问卷调查外,研究者与学生进行座谈,抽查学生课堂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用定性的结论与定量分析结合进行互证,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三、数据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测量表对结构效度进行分析。利用Bartlett球形检验分析便利的相关矩阵,KMO统计量为0.879,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值2546.238,p﹤0.001,表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非常适合于做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了5个因子。这5个因子分别是:管理学学习兴趣因子、实践操作能力因子、教学效果因子、管理学课程评价体系因子、管理学课程资源利用情况。通过对问卷和各种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以上5个因子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78、0.77、0.73、0.75和0.68,整个问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8。以上分析表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二)2012级学生对分课制教学模式下管理学课程的评价。实施分课制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其问卷各项得分均高于非实验班。其中两个对象的三个因子得分差距超过0.7,其它两个因子差异超过0.5,表明二者在对管理学课程评价中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学生对管理学课程评价更为积极和正面,对管理学课程的效果比较满意。非实验班评价均略高于3,表明该班级学生对管理学课程评价较为积极,对管理学课程的效果基本满意。
(三)2012级实验班和2011级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评价2011级学生和2012级实验班学生对管理学课程评价差异非常显著,说明高年级学生对管理学课程评价较低,特别是学习管理学的情感因素差异极大。从实验班角度来讲,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分课制直接影响了实验班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评价,即实验班学生对分课制教学模式持积极的评价态度。
四、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实验班学习成绩的提高。从6个平行班中选择一个班进行实验,无形中给实验班级学生造成了某种心理暗示,使实验对象感觉到被重视和被期待,与其他学生相比是与众不同的,这种期待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改进。
(二)教师的作用。分课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分,将整体内容有机分割后,教师授课内容少,备课时间充足,背景知识和相关资料占有广泛,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分工的描述,劳动分工熟练了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同样,分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在某一授课内容的熟练程度。另外,五位不同教师授课,风格迥异,增强了学生对该门课程是新鲜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满足学位教育和国家标准要求
酒店管理高等教育首先是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要反映该专业的教育特点。在教育体系上应包括公共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
2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体现市场需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是为满足市场需求为根本培养目标的,因此在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与酒店行业密切联系。例如: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双证式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行业和岗位需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实操课程、语言沟通课程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培养目标
对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例如:海南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理论功底、熟悉酒店业务的基本环节和流程及服务管理和操作的技术、对未来酒店业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思考型、国际化、高层次、强实践’特色的酒店管理复合型高级人才。”为满足这一目标,在培养模式上会采用“中外合作式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中会包括经济管理类、酒店实操类,跨文化交际类等课程。
二、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分析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2005年,原属于旅业管理学院,2014年5月开始归属于2014年1月成立的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目前,在校学生1600多人,专任教师48人,兼职教师10人。
1现状分析
1.1“校企合作”与“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为实现“培养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较高的酒店职业素养和熟练的实操能力,立足本土,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可以胜任国内外跨国酒店管理集团管理岗位,以及适应国外高校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专业设立以来,分别成立过“2006级喜来登人才班”、“2007级和2008级希尔顿人才班”、“2012级喜达屋人才班”、“2012级万豪人才班”、“2013级万豪人才班”等,与喜达屋集团、希尔顿集团、君澜集团等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还采用“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与英国布莱顿大学、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开展学位项目。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实习”项目到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酒店学院、香港大学等学习和实习。
1.2“2+2”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学位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体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酒店管理专业课”、“专业选修课”4大模块,即“2+2(基础课(1-2年级开设)+专业课(3-4年级开设))”模块化课程体系。另外还包括人文通识课(公选)和课外集中实践。学生4年酒店管理专业学学时为2696,总学分为168.5。其中,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时数是928,学分数是58,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34.42%;学科专业基础课所占的学时数是528,学分数是33,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9.60%;酒店管理专业课所占的学时数是440,学分数是24.5,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6.32%;专业选修课所占的学时数是128,学分数是8,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4.75%。除此之外,人文通识课所占的学时是144,学分数是9,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5.34%,;课外集中实践所占的学时数是528,学分数是33,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9.58%。
2存在问题分析
2.1教学模式开展与计划有所偏差
培养模式会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效果,而评判一种培养模式的好坏除了考虑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先进、满足市场需求,还应关注培养模式的培养进展情况。三亚学院的“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培养模式比较先进,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当前酒店业发展的需求,可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双师型教师不足、同酒店合作出现问题等等原因使得现实中的“人才班”与设想中的“人才班”大相径庭,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2.2教学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下,2012年颁布的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学科大类,酒店管理属于旅游管理下的一个专业。由于隶属于管理学学科,因此很多管理类的通识课程和旅游管理类基础课程占去了一定的学分,留给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有限。如上分析,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所占课时达到了54.02%,而酒店管理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只占总学时的21.07%。
2.3课程教学还有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在选择酒店专业前缺少与酒店相关的工作经验,对酒店的认识不够全面,无法及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好的认知;酒店核心课程的课时受时间限制,在实操和管理两方面无法兼顾;受课时数的限制和学生人数庞大的影响,学生的课内实操练习不够;部分教师的酒店管理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室设备设施与开展实训教学有较大差距。
三、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是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的缩影,另外4所开设酒店管理本科培养的院校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进策略。
1凸显海南特色与优势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
从事理论研究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只占少数,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为主。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留在海南的高星级酒店就业。为适应市场需求,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利用海南五星级酒店众多的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中借助酒店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结合海南特色,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海南民族介绍类、海洋知识类、特色商品类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2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先进经验
海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在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面应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先进经验,改善目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借鉴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新加坡SHATEC酒店管理学院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也可学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经验。
3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一个好的、成功的培养模式和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需要实践的检验,同时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加以完善的。所以海南各大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要经过多年实践形成自己的体系与规律,体现在培养目标上、课程设计上、教学方法上等等,并能根据酒店业发展与时俱进,顺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4注重“软硬件”综合条件无论是培养模式
关键词:管理学学 教学改革 创新模式
以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重点针对管理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主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构建管理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即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和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实习综合化、实验教学现场化、毕业实习社会化),使管理学的教学从以往抽象、枯燥变为形象、直观和具体,激发了学生学习森林管理学的乐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1]
一、实现管理学学理论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教材等将管理学的不同时期,集中展示在课堂上,使学生对于课程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并在教学中积极将最新科研成果融进授课内容中;增加了管理学识别教学内容,加大和强化管理学习。
2.教学手段现代化: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便于同学在网上自学。同时,结合管理进行现场教学。自行研制管理微机化管理系统、创建了数字化教研室、为与国内外专家交流、实践教学中的认知及实验室的开放奠定了基础,开发智能化试题库,有效地实现教考分离。[2]
3.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专题式等教学方法、
二、实践管理学教学模式
1.教学实习综合化:把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认知课程综合在一起组织企业教学实习(如工厂,企业,社区等),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节约了教学实习经费。
2.实验教学现场化:一些实验内容如管理学分类部分教学中的管理学的识别等采用现场化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毕业实习社会化:在指导毕业论文环节,更多地让学生从社会中挖掘题目,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3]
三、调整教学内容,适应时代的需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许多专业基础课的总课时数被压缩的情况下,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专业特点要求,减少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增加与专业知识关系密切的内容。并根据学科发展增补了新的内容,同时注意把学校实验室的一些科研成果和新知识等引入课堂充实教学内容。而对分类及类群部分作简要概述,详细内容则留给管理学分类学这门选修课讲。这样一方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适应了时展需要,使教学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学以致用。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管理学课程“易懂难记、枯燥无味”,这是初学者普遍反映的问题。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素质为主线”原则指导下,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要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关键是重点突出,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程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几方面的改革探索。[4]
1.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并熟悉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拟出关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和做笔记,克服了盲目性。
2.其次,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示知识的系统性、突破重点。由于管理学课程内容多而系统,在讲课时,我们多采取承上启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先提出与所要讲解的重点相关的问题,然后用“边讲边绘边记法”变教材的静态内容为动态内容;对复杂而难点多的内容,通过由宏观到微观或由局部到整体的途径,突破重点、一般结论上,除用精练概括的语言外,也常用动态的表解作出结论。这样不仅克服学生掌握知识的片面零散、死记硬背,而且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应用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如此启发式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突出重点,教学效果较理想。[5]
3.注意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检查听课笔记。利用课间或实验课辅导时间,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交流、谈心。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也有利于老师针对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授课方式。这是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培养自觉学习,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有效方法。[6]
4.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增加与更新,多学科间的密切交叉与联系,要求高校教师一方面必须经常参加科研活动,查阅相关科技文献资料,获取最新科技成果和信息,[7]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掌握该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另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拟出不仅是管理学教学本身的内容,也应涉及当前科研、生产中与管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供一些查找线索。[8]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谢欣.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0)
[3]黄志坚.管理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8)
[4]吴振成.徐长瑞;;赞科夫的教学论思想与我国教学改革[J];日本学论坛;1982年04期
[5]戴星东.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学院[J];日本学论坛;1982年02期
[6]王嘉惠.政法院校教育工作必须改革[J];现代法学;1983年03期
1开展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的作用
1.1普及行政人员现代医院管理知识,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
1.2培养造就高层次医院管理人才。
1.3有效促进医院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
1.4有助于实施医院管理战略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2开展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2.1普及化培训
是指针对全体行政人员开展的基本医院管理理念、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行政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之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综合管理能力,适应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参加医院战略管理、医院经营与营销管理等选修课程的学习。在实践方面则通过岗位轮转来提高综合行政工作能力。
2.2专业岗位培训
行之有效的岗位培训是在对医院各岗位做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分析的前提下,进一步结合培训对象的具体需求,以提高管理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培训。这类培训对管理层及财务、人事、质量控制、医务等专业的行政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可通过课题研究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提高科研与实践的能力。
2.3卫生管理专业教育
医院主要管理层及决策层人员应积极参加卫生管理,研究生教育班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提高实际管理能力及对宏观卫生政策进行研究分析的综合能力,成为具备政治、机遇、代价、风险及危机意识、把握领导方法的客观性、动态性和条件性,拥有超前预见、洞察规律、适时决策等应变能力的现代管理者。成人教育能在为在职行政人员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并提高其学习层次,可满足部分学历起点偏低的卫生行政人员的需求。参加成人教育的人员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医院还应有计划地为行政队伍补充新鲜血液,积极吸纳卫生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扩大通用型管理干部队伍。
3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的评价与管理
3.1继续教育的全程评价
评价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反馈和调节的功能。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全程评价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具体方式一般有观察、问卷、座谈和讨论、个别访谈。在现场评估中要听取培训者和受训者的意见,充分利用现场评估的成果,及时克服培训工作中的不足。在培训结束后要运用终结性评价方法对培训进行效果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及时性的,也可以是滞后性的。及时性评价主要是指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的设计、教学内容、模式和感受等的评价;滞后评价是指在培训结束后,受训者回到工作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主要通过与学员的深度访谈和对学员实践行为的观察,评价培训对学员的思想和实际能力的影响。滞后评价操作上比较困难,却有较高的价值;效果评价可以对进一步改进培训、完善培训、优化考核管理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3.2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继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决定了其管理模式的复杂性。在学分管理方面,严格制定考勤与考核规定,培训课程的考试形式以撰写相关内容的论文和书面考试为主。无故缺课和不按时参加考核的,不予评定成绩。在严抓课程培训和学分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倡自我学习意识,逐步适应由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播型转型向以学员为中心的个别化学习的现代继续教育模式。学分管理不能全面体现学习者的整体水平,在继续教育管理中应更多地注重学习者应用能力的考核,提倡自我评价,才能避免学用不一致的不良现象。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只有不断地自我评价,发现自身的差距,制定学习目标,才能不断进取。继续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侧重于教育的结果而不是开展了多少培训和活动。
4促进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开展的有效措施
4.1加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鉴于我国卫生管理教育体系的构建起步较晚,虽然也实现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教学。但总体上培养层次偏低,往往以大专、本科学历为主流,这些毕业生通常难以胜任医院管理培训工作,致使培训师资队伍人才缺乏、力量薄弱。相关部门应携手加强卫生管理教育编写培训教材、规范培训内容和课程体系、懂得案例教学和管理实践的师资队伍。
4.2将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纳入人才发展的总体规划
卫生系统各组织和行政管理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医院行政体人员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医院中长期人才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政策是予以扶持,加强宣传,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一、学科基本认识
(一)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远见的学科
学科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根植于建筑学科的城市规划学不断兼收并蓄经济地理、环境生态、园林景观等周边学科理论与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政府公共治理进程的推进,依附于城市空间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凸显,使得城市规划管理由极度重视物质空间转向关注居住在物质空间的居民和政府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基于远见的城市规划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首要的是正确的趋势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趋势判断的基础则需要经济投入产出的分析、社会伦理和政府公共治理等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支撑。
(二)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的学科
国外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由公共部门组织的城市规划具有深厚的公共政策传统。与此相悖,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制度影响为零的假设之上,因此制度是与城市规划技术无关的变量。事实上城市规划管理处于高度不确定的变化过程中,制度的忽略使得规划远离了现实。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城市规划管理由管理增量转向管理存量,由管理空间转向空间与社会并重,因此城市规划管理重心、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需要不断调整,使得传统的空间设计、工程设计退到次要地位,城市制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城市规划管理需要掌握制度和政策设计的技巧。
(三)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责任的学科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大部分历史性失误并非由于具体规划技术方案、手法出现错误,而是规划目标和理念导致偏差。城乡规划管理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当前城市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平衡基础是公共利益,协调公共利益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核心。城市规划管理的前提首先是责任和人本精神,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责任意味着需要具有提供“诗意栖居环境”的技术能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捍卫“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体系特征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经过近10年的探索,克服了一系列教学难题,初步构建了具有人民大学特色、符合时展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适合学科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
从2005年本科培养开始,每年的课程设置不断调整,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教学最好、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讲授公共基础课,针对学生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二是开设教师擅长的又符合培养计划的课程;三是研究其他院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计,征求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及专职委的意见,逐步建立具有人民大学自身特点的培养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哲学与方法论、法律、计量分析、计算机应用与价值取向教育,设置社会学、公共政策、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将经济学作为必修的核心课程。根据城市管理前沿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民大学学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形成与工学互补的城市管理本科教学体系,构建了“4+2”课程结构:即4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主线: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2类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包括GIS分析、CAD等规划制图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公共管理学主要开设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原理、市政管理学、城市土地与不动产管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概论;社会学主要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规划学主要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导论、中外城市发展史、建筑学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研究、城市地理学、城市更新与旧城保护、城乡规划法律与法规等;经济学主要开设经济学基础、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土地经济学等。
这套城市管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符合时代需求、特色鲜明、脉络清晰,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前提下,拓展规划学和管理学的深度,既弥补了传统的部门化管理重技术轻理念、重微观问题解决轻城市系统优化之不足,又弥补了传统行政管理重理念轻方法、重政府内部管理轻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之不足,因此广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城市规划是综合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手段,城市规划管理是宏观层面的城市管理。人民大学城市管理本科学科建设突出城市规划学的教学,同时突破中国传统的技术性规划教学,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体系,构建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教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将城市规划引申到公共政策领域的教学体系,符合公共管理学专业化、城市规划学管理化趋势,为国家培养转型期需要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体系的指引下,为突出特色,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有4门专业课开展了课外体验和实践。课程考核采用“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手段,解决该课程领域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在大学的四年时间设置了三次递进的实习:2年级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初步认识城市管理;3年级暑期在实习基地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城市问题,学习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4年级最后一学期根据自愿的原则在相关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实习,或者参与系里教师的学术研究,锻炼提升学生解决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
跟踪前沿实践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一流的学术研究是一流教学的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的学术研究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带上课堂,60%的老师申请到国家基金项目,每个老师都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实证研究项目和规划编制项目选择也都以符合学科建设方向为主要原则。为此我院规划与管理系根据区域特征先后建立了北京朝阳区、扬州市、安庆市、成都温江区、自贡市等5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3年级学生暑假集体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地方需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民大学师生为实践单位带去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受到实践单位欢迎。实践基地则为师生跟踪最前沿的城市管理实践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长期耕耘于城市管理学术前沿,实现教学相长。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查竞赛。为增加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微信、公共邮箱等途径,挂出课题题目和需要的人数以及各种专业会议的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申请。
城市规划管理学科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我系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积极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其中按照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签订的系列本科教材协议,出版了《城市管理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等教材。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签订的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规划系列教材包括: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城市发展的政治学分析、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原理、乡村规划基本原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等,近几年将陆续出版。
(三)探索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手段
好的教师支撑好的教育。由于我系教师数量少,结构趋向于多元化、年轻化,为弥补前沿问题研究的不足和拓宽学生视野,一方面采用聘任兼职教授的形式弥补目前师资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聘请政府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的实践工作一线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研讨,保证学生有机会聆听全国一流的教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证案例,为学生拓宽国内视野提供条件。
我们一直坚持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导向,通过鼓励教师出国进修、为学生出国交流创造条件、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平均2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国际一流学者的机会,并与国外大学形成长期稳定、制度化的教学合作关系,包括与墨尔本大学和剑桥大学签订学生互访协议,与奥克兰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联合课程;每年多次邀请包括剑桥大学Elisabete、墨尔本大学韩笋生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UPENN的John Landis教授和Eugenie Birch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教授、格罗宁根大学的Gert de Roo教授、UIC大学张庭伟教授等国外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建立与国外大学的联合研究渠道,共同展开国际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树立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以“人文、人本、人民”为核心理念,培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城市规划人才,明确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的“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把德育培养作为课程体系之中贯穿始终的关键。为此,教学团队每月至少开一次讨论教学相关事宜的会议,向学生推荐必读文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与实践,强调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我系师生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赶赴灾区,在前沿事件中锻炼成长,援建3年时间里共有30名学生到过灾区,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家责任感。
三、教学体系创新
(一)树立城市管理专业的基本理念
传统城市管理专业设置多基于部门化管理的需要,侧重本部门的技术管理,或者是直接针对政府管理需要的行政管理。城市是具有自身发生发展规律的复杂巨系统,中国转型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各领域之间的互动性,几乎所有城市的重大管理难题都是跨部门的复杂问题。我系创新城市管理学科建设理念,以城市发生发展规律的教学与研究为起点,赋予学生认识和解决中国转型期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二)重构城市管理学学科体系
经过多年对城市问题的跟踪研究和教学实践,我系逐步建立了能够面对和解决重大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专业教育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架构,增强了公共管理学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国传统规划学的经济社会内涵,为工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转型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完善教学体系的逻辑脉络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2年级分专业,1年级的公共基础课由学院统一安排,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基础课程,从2年级学生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规划专业课程本着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代的教学逻辑在两年内进行安排,同时按照2年级开设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课,3年级开设社会学专业课的基本原则,方法课程安排从1年级开始开设,遵循从数据到图形空间的教学逻辑,同类课程前后具有逻辑连续性,不同类课程具有互补性,形成目前相对合理、均衡的教学时序体系。
(四)探索专业教学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5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内涵质量也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要想解决高职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就必须在学生工作的方法上改革和实践创新。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伴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探索。
(一) 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为共识
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固然很重要,但对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更重要,因为高职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它是指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处(学工部)为学校一级管理机构,各院系为二级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后者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在此基础上,许多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培养目标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建立发展性评价系统,尝试以班级和宿舍为终端的“双元制”管理体制,实施素质教育拓展认证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使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得以进一步完善。
(三)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生员结构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一)教育理念滞后影响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
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理念强调的仍是“严格的管理”,教职员工对学生管理的认识没有形成“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导致学生与教职员工在情绪上的对立。在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宽松有余,就容易使相当一部分自立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因散漫而荒废学业;如果过于严格,则不仅有违“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又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如何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一直是探讨争论的问题。
(二)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先后实行了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主要由系一级负责。因此,学工人员常常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陷于繁杂事物中而不能解脱。结果,学工人员没有精力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学习兴趣、就业取向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往往使学生管理工作表面化,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二是思想政治理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题,如对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有体制问题,如相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不便于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合作。
(三)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较弱,缺乏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有的学生好逸恶劳,有的缺乏精神追求、贪图物质享受,有的甚至存在打架、说脏话等不文明现象,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高职学生思想和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部分学生生活经历的单纯和价值环境的复杂,又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不少人存在认知与行为的背离,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大局意识缺乏。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使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长期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创新尝试,下面重点阐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一)形成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制度与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实践证明,辅导员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立和形成以政治辅导员管理学生为主,班主任制度、团总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指导等为辅的多种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比例,教育部相关规定是1:200,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可按1:100的比例配备政治辅导员,以加强高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辅导员可实行聘任制,由学工部门统一调配使用,实行学工部和二级学院(系部)的双重管理,并建立考核淘汰机制,有进有出,形成良性循环。
(二)整合学生教育与管理机构,优化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的资源配置
因为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行为自律性欠缺,所以,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传统的部门合作形式常常是由某一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助,多属于松散型的合作。而要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就需要各部门的合作更加紧密,以充分实现各工作部门的优势互补。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处、团委和就业指导办公室整合为学工部,三部门可合署办公,统一领导,便于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统一筹划及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三)实施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
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就是以学分计量为手段,以学生必须接受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它把教育与管理的内容量化为学分,分别制定分值比例,建立学生的学分档案,并把它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包括教育学分与管理学分两部分。教育学分项目包括军训、入学教育、人文素质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诚信行为、社会实践、自律活动、技能比赛等;管理学分项目包括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日常操行、自我管理、违纪情况等,学生经考核发给素质教育合格证书。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从制度上保证其参加必须的教育活动,达到最基本的发展目标。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教学安排,高职院校的学生至少有半年或半年以上时间进行顶岗实习,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学生的时间、人数等原因无法开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充分利用高职办学特色和校企合作资源,应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可以安排辅导员或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实习和实训,与学生一起同吃同住同实践,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校派出的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与企业保持联系,还要在实习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再如,可定期走访不同的实训单位、通过网络定期跟踪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企业也要选拔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校企双方应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实现教学和育人的综合培养目标。
(五)大力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对大量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敬业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工作态度。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学生不屑于最基层的锻炼,不愿意参与基层岗位的实习,缺乏吃苦精神。因此,除了要引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大力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结合所学专业设立《职业道德》必选课,并设置学分。基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组织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在校生进行座谈、顶岗实习“入职”培训等,现身说法,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循各行业的道德准则,规范职业行为,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与服务水平。
通过上述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现状,对策
学生公寓是高校学生进行各种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意义重大。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群体特点变化呈现多元化的现象,民族地区高校的这一现象更突出。如何做好新形式下的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以期对我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难的原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突显个人化、自由化、复杂化、思想社会化、多数吃苦少、生长环境较好、有的娇生惯养、心理脆弱、群体意识差、对他人有过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素质不断下降、生源的多民族性等因素影响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难度,溯其最主要原因有:
(一)源于被管理者的原因
1、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生源的多民族性。使学生在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生活方式、民族风俗、民族信仰等各不相同,且存在着较大差异。
2、学生知识面广,接受新生事物快,信息来源广,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总是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3、学生多为独生子,有些学生自我成才意识不强,争取进步不积极;有些学生个性强,认识与行为表现反差较大;有些学生生性弱,依赖性强,逆反心理重。
4、学生公寓是学生宣泄情感和发泄不满的重要场所,因此出事频率较高。
(二)源于学校的原因
1、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完善有待商榷。首先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学校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关于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但真正执行了的很少,流于形式的太多,主管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亲自督促实施的就更很少了,制度制定后一定需要相关人员认真执行后才有它的价值和作用。其次是欠缺各种责任分担的规范性文件。
2、学生公寓硬件设施建设不配套
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首先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的建筑设施等跟不上,十个、八个学生共居一室与在家中一人一室相差实在太大,在加上不同素质、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风俗的学生杂居一室,使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不断增加,从而使公寓成为矛盾激化带。其次是高校学生公寓没有网络,而图书馆对学生的容纳量是有限的,学生在公寓里无事可干的时间增多,同样矛盾量也会增加。
(三)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参差不齐。
民族地区的学生公寓管理,需要通过高素质管理者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来影响和感召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目前情况看,现有学生公寓管理人员中,大多数未从事过公寓管理工作,缺乏工作经验,没有受过较正规的专业培训,不懂得各民族的风俗和信仰,很难与多民族多信仰的学生交流。
二、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措施
(一)从思想上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从一定意义上讲,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软管理”比以处分为主的“硬管理”有效得多,这种“软管理”充分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心、尊重和理解。在公寓管理者的说服教育中,让学生改变个性来适应共性,并懂得尊重他人;让学生自觉的多作换位思考。才能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和谐公寓。
(二)完善学生公寓的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公寓虽然是学生的私人生活区,但它与普通居民生活区不同,它是一个群体区域。是群体就该有规范,否则千人千面,各行其道。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也就会造成被管理者无所适从,管理者无章可循的状况,当公寓安全事件发生后,学校(具体的公寓管理者)、家长、肇事者之间相互推委。
(三)尽快完善学生公寓硬件配套设施
改善公寓硬件配套设施是实现公寓安全管理的必要措施。首先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同民族、同信仰、同生活习惯、同志向的人住同一公寓。其次应尽快让宽带进入公寓。高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网络逐渐成为学生们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手段,网络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再次是在公寓公共区域建立安全监控。如在公寓大门、楼道等公共区监控违纪学生进出入的寝室号,当违纪事件发生后让相关的管理者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都是搞好公寓管理、服务于学生的必备条件。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寓管理员队伍,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学生公寓工作人员既是服务者、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是一支不上讲台的育人队伍。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发挥公寓管理功能,实现育人目标,必须大力提升学生公寓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三种意识”(即育人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三种精神”(即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四个能力”(即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突发事件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公寓队伍。
(五)在公寓管理中实施教育管理学分制
学分制对于许多高校来说并不是陌生,但把它引入到公寓管理中也许不多见。教育管理学分制是对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以学分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满分是20分,每学期达到18分为合格,如果连续有几学期都不合格的公寓将不能准时毕业。教育管理学分制主要内容表现在:文明礼仪、品德行为、劳动卫生、违规违纪等。具体细节如不按时起床、不按时熄灯、在宿舍内吸烟喝酒、在宿舍内使用违禁电器、不整理内务等等。也就是把学生在公寓内频繁出现的问题以管理学分的形式记录下来。这项制度的实施,不仅使公寓管理人员有了一项管理学生的具体措施,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德育方面呈现出良好的效果。
社会在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在继续改革之中,由于新变化和新问题在学生公寓管理运行机制的转换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民族地区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献华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泰安师专学报2001(5)
2黄家驹,郑艾山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56-73)1998
3孙丰荣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之我见》辽宁高等教育2004(2)
4方江华,李勇《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淮南工业学报2005(3)
1、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创新思维创新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外部诱发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外部的直接刺激,也可以是外界某一事件对其进行启发,或者是某种能使其触类旁通的联想。实践环节提供了获取更多知识的机会和丰富的外部刺激,为本科生思维能力和灵感的培养创造了机会。公共管理本科生在实践环节中,对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单位运行机制、现行法规政策、民众呼声等都能有最直接的切身感受,因而可以对各个层面产生刺激,激发各种创新思维,并进一步付诸创新活动。实践环节使本科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思维聚合发散的情境。
2、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信息储备实践环节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与加工、信息传输与存储的过程。实践就是为了让学生逐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寻找独特的社会观察视角,选择多元参照系去观察问题、扩展广度、挖掘深度,发现并获取被人忽略的、有创新价值的信息。相较于其他学科学生而言,公共管理本科生在实践环节中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信息的种类是多样的。在寻找和发现大量的信息之后,更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创新成果,超越既定的信息,经过加工整合后实现质量上的增值。这种超越既定信息的水平越高,学生在实践中创新能力得到的提高就会越大。公共管理本科生用公共管理学科的特殊视角来观察接收到的各个方面和层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合,再将其与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现实的政治背景、社会状况、现行政策等相结合。由此产生的创新成果和对政治制度、社会结构、运行机制、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更深层次的理解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3、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培养所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行为的能力。要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要彻底改变公共管理学科传统的由老师单向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尽量将教学设计成一种互动性的活动。基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繁多且抽象的理论一方面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一方面却限制了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打破这种限制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高本科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操作技能的锻炼中将限制化解为优势。实践活动就是为公共管理本科生提供一个锻炼操作技能的平台,使学生广泛深入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上述部门人员的劳动经验、工作技能也会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转移。
4、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和谐人际关系无论是基地实践、实践调查还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中完成。开展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走出校门,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不断接触,通过和他人的交往,逐步学会与人沟通、待人接物,增强社会适应性,从而具备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另外,个体的创新能力越来越依赖于群体创新能力,在许多情况下,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要在群体中通过群体成员间的合作才能实现。
5、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公共管理本科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自我调节机制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学多停留在课堂和书本,在学习和研究中很少经受挫折,面对挫折时容易气馁导致创新活动半途而废。而在实践活动中,离开摇篮似的校园,工作和生活上都会遇到各种挫折,例如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落差感、对现实国家制度政策理解的错位等。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正确地看待处理挫折是延续创新活动的关键之一。因此,公共管理本科生要培养勇敢地面对挫折及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就是提供大学生面对挫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以培养其开阔的心胸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的场所。
二、实践环节在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实践的认识不够,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和传统“重智育,轻动手能力”的教育观念引导,实践环节在教学中一直得不到重视。学校对实践环节在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相对于其他理工类学科,将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践环节简单化,实践环节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在制度和意识上都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认为实践环节是对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补充。实践环节所占学分在公共管理本科生所修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小的,例如中山大学和广州大学的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环节所占学分均为14分,占其公共管理本科生所修总学分的比例不到10%。现阶段,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环节持续的时间都是很短的,例如课题研究、暑期实践调查、毕业实习等持续时间多在3—8周,并且连续性差,无法达到创新所需要的经验积累。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学生偏重于课堂表现和卷面成绩,忽视实践环节的意义。正因为学校和学生等方面对实践环节均没有足够的重视,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目前大部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实践环节都是任务导向型的被动实践。实践环节是强加于学生身上的,例如暑期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学生以完成实践任务为目的,不以提高个人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
2、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
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性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两部分。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开办较晚,许多高校现行的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只有集中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仅仅包括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环节。如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仅有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两项。此外,实践内容针对性较差,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且多数实践内容没有可选择性,也不能发挥公共管理本科生的专业特长,创新技能得不到锻炼。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习变成了“打杂、敲章、拍照”的简单组合。管理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应该针对这类课程开设专门的课程设计,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
实践基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摇篮之一,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外部支持。公共管理学科尚未意识到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不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致使该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多是自己联系,而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集中在各类企业。实习的工作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从企业的生产、销售,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无所不包,实习工作内容和该专业相去甚远。例如,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6级行政管理专业共有本科学生28人,由于没有对口的实践基地,得以进入与专业相关的部门实践的人数仅有7人。这种分散实习的形式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难以达到实习目标。
4、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首先,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多数高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表现的考评方式过于单一,仅以实践报告为标准,很难全方面评价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其次,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多数高校对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发明、小创造等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基本上不给予相应的学分,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5、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很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工作需要才转型到公共管理专业,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公共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实践教学开展的瓶颈之一。
三、强化实践环节是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公共管理专业最大的属性在于实践性。实践是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强化实践环节是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强化实践环节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1、提高对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环节的认识
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实践环节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明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的首要问题。总体目标是整合课堂知识与实务工作,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角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精神与职业伦理,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应将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纳入学校的整个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明确组织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践活动管理机构,并建立起相应的符合公共管理学科特点的实践活动指导体系。另一方面,要让公共管理本科生明白实践是其成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必要方式。使公共管理本科生不仅能通过课堂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创新能力。
2、创新和丰富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形式能为公共管理本科生提供广阔的个性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
(1)基地实践。基地实践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安排到对口的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它是介于学校课堂教学和岗位工作之间的一种教学方式。基地实践是公共管理本科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
(2)实践调查。实践调查是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的实践活动。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思想和新理论都是建立在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之上的。要提高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公共管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实践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融入社会、了解社会。专业课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调查,然后再指导学生撰写实践调查研究报告,研究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实践调查对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其重要。
(3)模拟管理。模拟管理是在参考现实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组成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生产、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模拟,以便快速实现部分现场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模拟管理作为公共管理本科生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模拟管理携带的信息量大。模拟管理以一个政府单位为例,全面介绍行政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部门,如业务、财务、人力资源、设备、采购等以及各部门的相关业务。按照每一个部门的业务逻辑流程展开模拟,可以同时在多个虚拟部门展开,所携带的信息量大。其次,模拟管理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很容易按照各个业务流程的逻辑关系进行操作,并能够学到各种管理业务中实际的处理方法。再次,时间紧凑效率高。整个实践过程均安排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这样既可以避免外出实践产生的时间损耗,还可以采取滚动形式的模拟实践,提高了实践的效率。
(4)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要完成的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是一条培养创新能力的很好途径。首先,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设计可以提高分析总结、创新思维的能力。题目的选择可以反映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水平;开题报告的撰写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过程,学习前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毕业论文课题设计中,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其次,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调查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等。在基地实践、实践调查和模拟管理等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融入到论文的写作之中,不仅为论文写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3、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从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践基地。首要问题是实践基地的选择。选择实践基地要达到多种类、多层次、互相补充等要求。一方面要有利于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为公共管理本科生从事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为实习学生进行不同单位和岗位之间的流转打好基础。其次,与实践基地的合作要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效应相结合的原则。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是相对稳定的,各个专业的实践环节也是呈现周期性的。所以,实践基地建设应该着眼于长远,应有相对固定的单位作为长期实践活动的基地。当然,针对某些特定的技能训练需要,各种短期的基地实践也是需要作为补充的。再次,基地实践要实行专人负责制。要真正发挥实践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就要求有专人负责与实践基地的长期联系,注重基地实践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学科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走在了前面,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与广州市海珠区合作成立“海珠区—中山大学学生就业与实习基地”。近年来,在维持原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他们又拓展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实践基地,大大地丰富了公共管理本科生实践的范围和内容。
4、健全实践环节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
高校应针对实践环节制定相应的计划,把实践环节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严格的考核。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践工作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健全实践的考核机制,对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分析、考核、评价,促进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完善。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切实可行的奖惩规章制度,对参与实践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积极向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对没有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处分,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积极性,保障实践持续有效的开展。在实践能力考核中,对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应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既为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评价方式,也为那些擅长动手和富于创造的学生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两种辅修模式
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外再辅修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应学分,并获得辅修证书。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公共管理专业普遍作为辅修专业开设。这种普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相关专业学院的师资优势,面向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培养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结合学生修习的第一本科专业,培养适合新的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中高级人才。公共管理辅修模式以学分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所修习的本科第一学位与行政管理交叉的综合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目前,国内开设公共管理辅修班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该辅修专业学分要求一般为30分左右,主干课程有管理学、政治学,相关课程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以北京大学为例,其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辅修专业总学分为2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5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专业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财政与税收、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等。全部修满者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普通辅修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少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视组织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等等。与普通的辅修模式不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借助本校MPA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校本科生招收公共管理强化班(UPA)学生,目标是培养既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又有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竺可桢学院采用在普通辅修模式基础上的强化辅修模式。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聘请校内外专家授课,在大三从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学生组班,实行二次招生,保证生源质量,并由MPA教授担任导师,实行专业指导和个性培养,加强政府实习平台和科研能力训练。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学习、实地调研、多维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强化班学生与MPA学员之间的沟通,共享MPA论坛等,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强化辅修模式的比较优势
强化培养模式和普通辅修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上均以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前提,课程设置上侧重于学生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社会学科。在师资方面,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进行了优质资源的重组,聘请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名师资源;在招生规模上,各个高校的该辅修专业录取人数均在60人左右,有助于在案例教学或讨论课中发挥优势。在招生过程中,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之余,通过对自身“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实践中进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与知识。此外,普通辅修模式一般以专业为依托,如北大模式;浙大则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利用荣誉学院联合相关专业院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比分析强化辅修模式与普通辅修模式,我们发现强化辅修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二次招生模式吸引了全校的优秀学生参与,保证生源质量
相比一般辅修班的招生,(1)公共管理强化班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和该班的文化传承吸引全校优秀学生申请报名,并通过一轮笔试、两轮面试方式,保证生源质量;(2)高质量的课程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了学生学习;(3)班级文化传承促进学生维护班级荣誉感、责任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动力保障。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高水平的教学水准
充分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可以整合学校各方面优质教学资源,集中力量培养公共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各专业院系输送高质量毕业生;反过来,也促使各专业院系及相关教师投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保证高质量的培养水准。
(三)注重案例教学,开设课堂讲座
在公共管理强化班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能更多地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与实践成果,向同学们提出案例,进行启发式教育,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直到学生自主进行课堂讨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质。如聘请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浙江大学光彪特聘教授蓝志勇为班级开设的公共行政学分析课程中,就采用了模拟竞选的方式以了解美国行政的运作方式。公共管理强化班除了在课堂内的案例讨论外,还开展了各种班级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对公共事务的思考能力。如“双周沙龙”,来源于课堂案例讨论的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分组对相关议题进行资料搜集与讨论,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四)相对独立的班级管理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竺可桢学院对班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开课学院的沟通以及在课堂之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依托于竺可桢学院平台,公共管理强化班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突破了一般专业辅修班仅仅在上课期间共学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了班级的竞争力,在增强班级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班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致公讲堂”,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双周沙龙,案例讨论、中国企业体验实习奖励计划参与、政府平台,了解政府的运作方式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借助了竺可桢学院的平台和资源,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在班级以外的实践机会。在毕业环节中,学校鼓励学生将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公共管理强化班的调研分析相结合。
强化辅修模式的启示
从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建设来看,公共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高校则仅是开设相关的专业辅修,并没有和MPA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资源共享。在形式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开设的公共管理强化班(UPA)是一个较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利用MPA的丰富资源,通过强化班的形式来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目前该教学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事实上,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比较辅修模式和强化模式,我们发现以下3点对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一)对生源鉴别的重视
大学期间,本科教学压力已经较大,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要选择学有余力的同学及其兴趣、目标,否则,不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更有可能导致学生连本专业的课程都无法完成;此外,对是否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条件鉴别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
在一般辅修班的教学中,容易出现以学分导向的任务型教学管理,特别是在自主选课的基础上,学生一方面缺乏对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疲于应付众多课程的学习,容易埋头于课本以考试为目的,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更要注重创新,以帮助非专业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alyze the causes deeply, and propose a set of reasonable teaching reform thoughts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based on employment guidance, focusing on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Management in teach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to solve the disjunction of the ability of the graduates and the social position.
关键词: 就业导向;高职;《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体系
Key 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inciples of Management;teaching refor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234-03
0 引言
作为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当中的重点课程,《管理学原理》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广的应用广泛性。而在现今我国经济形势飞速变化、企业改革实践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实践应用型管理人才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管理学原理》课程由于教学方式落后以及实践环节缺失,在人才教育方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在该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够对该门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积极的改革,以此有效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效果发挥。
本文将针对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深刻分析其成因,进而基于就业导向提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方面重点突出管理学的应用要求,以解决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岗位相互脱节的问题。
1 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1.1 缺乏实践环节
在现今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类管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且需要能够在实际应用当中实现实践同理论的积极结合,通过专业知识的应用更好的实现管理问题的解决。而在现今《管理学原理》课程当中,却存在重视理论教学、缺乏现场实践以及案例教学的情况。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得学生很难将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现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在对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提升产生影响的同时使其不能够满足现今市场发展需求。在现今管理学课程中,对于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普遍存在不懂得如何实现两者结合的情况,难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而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也使得院校在基地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使学生缺少实践性环节的基础上不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角度领会管理本质,无论是对于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学习效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2 教学方式落后
近年来,在信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普及的情况下,不同类别教学手段也被引入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而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在现今《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当中,还是以粉笔以及黑板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且在教学当中也更多的倾向于抽象理论,缺少科学启发教育方式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在对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同时降低教学效果。该部分情况的存在,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较大的阻碍,且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
2 管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
管理学是现今社会当中较为热门的一项专业,市场当中对该类人才具有较高的需求。在学生毕业之后,一般所担任的岗位有销售、企业人员、质管、财物以及人事工作当中。而无论哪一个岗位,目前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实现《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
3 就业导向下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要求
3.1 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的转变是实现《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内容有:第一,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后,要做好学生能力形成情况的观察;第二,教学内容方面,要从传统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围绕任务以及项目的实训,在实训过程当中实现理论知识的深化以及补充,避免出现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情况;第三,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做、教师讲评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不再以被动的方式接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主动追求;第四,教学手段方面,要从以往简单的书面、板书方式逐渐向着网络、多媒体等方向发展,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2 具有综合项目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当中,技能点以及知识点都以分散的方式分布在课程教学当中,在具体教学当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实现这部分知识点的串联,学生就往往感觉雾里看花,很难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更不能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此时,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思考以及探索,通过综合项目的建设保证能够实现重点技能点的涵盖,在项目的基础上穿针引线,在做好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做好学生未来岗位工作所需能力的锻炼。
3.3 做好实地考察
按照能力诉求进行课改,前提条件是找准技能培养目标。技能目标既非从天而降,也非想当然,而是应当根据学生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设定。因此不能闭门造车,要做大量的调研,对有关岗位的直接主管、人力资源专家采用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等,收集第一手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工作岗位做彻底全面的分析,得出一套全面、真实的基于工作技能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4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研究
4.1 课程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方面,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就业岗位分析。
在《管理学原理》教学当中,这部分分析内容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对工商管理专业体系的整体把握。对于《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而言,其需要能够服从整个专业教学以及培养体系。对此,就需要在课前做好重点内容的分析,包括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可能从事岗位等等,经过分析之后,则能够根据岗位情况下做好需要做好工作类型的分析,进而获得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类型。
第二,课程技能分析。
在做好岗位能力分析的同时,需要联系岗位技能需求做好学生能力情况的分析。在教学活动当中,要通过专家意见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的应用实现三级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建设:第一级目标,即通过教学做好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技能的培养;第二级目标,即通过教学以及实训方式的应用做好学生组织、计划、管理基础、控制以及领导能力的提升;第三级目标,即在经过科学分解之后做好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包括有目标管理能力、组织结构设计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团队激励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以及计划控制能力等。
第三,综合项目设计。
在《管理学原理》教学当中,将保证综合项目贯穿在整个教学周期当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前后连贯将其应用在教学训练、理论提升以及知识归纳等方面。对于综合项目模式而言,其可以说是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学生在参与到项目之后,则需要在项目当中实现对应“岗位”的寻找。
第四,单元任务设计。
在完成综合项目确定之后,则可以根据目标体系实现项目任务的分解,以此形成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体系。在做好三级能力培养目标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不同的训练单元,将单一能力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建设,通过针对性实训任务的设计更好地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打造。之后,可以通过若干训练单元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训练,在不断完成二级目标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教学。
第五,课时安排。
在实训课程中,具有三种时间运用模式,包括有全程实训模式、对等课时模式以及辅助实训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其中,全程实训模式即将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训课程,对等课时模式即在管理学基础课程当中,用50%时间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半课时应用于实训。辅助实训模式即仅仅使用1/3时间实训,选择部分项目在外开展。
4.2 课程单元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第一堂课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课程。在该课程设计当中,要保证学生能够对课程形成强烈的重视以及兴趣,以此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学生简单自我介绍之后,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之后再号召大家开展一次角色扮演:即如果你是一项活动的负责人,你会怎样做?在学生积极讨论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通过科学引导方式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并不神秘,实质上,其正是组织、控制、计划以及领导的循环。在学生掌握上述内容之后,则可以做好学习方式的介绍,包括即将开展的单元任务以及综合项目等。
在普通单元设计当中,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入环节的把握,在课程开始之后就联系训练目标直接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气氛的良好营造帮助学生能够以更为顺利的方式进入到角色当中。之后,则进入到演练环节,即通过部分基本思路的提示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在充分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做好“沙盘推演”,从感性角度进行自我体验。之后,则是重点的归纳环节,在该环节当中,由不同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结论的汇报,说出相应的依据以及理论。之后,由教师在做好学生答案指点的基础上归纳任务完成所需步骤以及技能。最后,再以任务形式进行重复训练,不断加强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
5 就业导向下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在充分结合《管理学原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做好实训项目成绩比例的加大,在实训教学大纲制定当中,做好实训项目考核标准的明确。在改革之后,成绩核算方式为课堂考核占据总比重的30%,内容包括课堂中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讨论情况以及教师提问情况等。课后作业占据40%,内容包括有将课堂中学生实训报告、课外作业以及专题调研报告等。期末考试占据30%,即对管理理论以及实践知识的考验。该种考核标准的设定,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学习当中学习能动性的增强,并帮助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5.1 考核内容
考虑到学科的特殊性,本课程的考核情况应该以管理知识的实践应用为主,为此本文在考核部分分别设计了4个与管理学相关的真实情境(如表1所示),实行分组考核,每组5人。
5.2 评分标准
采取百分制评分标准,由专业课教师根据小组对情境项目的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单个考核项目满分100分。单个考核项目中小组实践设计方案占30分,实践报告占60分,实践结果汇报占10分,如表2所示。
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级别,要求4个考核项目全部在“及格”或“及格”以上才算通过考核。考核完毕后统一登记到期末总成绩单上。
6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能够做好重点把握,以教学体系的科学建立保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耀中.《管理学原理》课程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9):11-12.
[2]苏娴.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88-89.
[3]海力且木・斯依提.《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谈[J].才智,2013(17):111-112.
[4]陈小锋,冯菊香.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理念反思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9):66-68.
摘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是人才最核心和最具竞争力的部分,本文基于人才素质评价的视角,在充分了解人才素质构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人才素质;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人才是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中具备较高素质与知识技能的那部分人,其能够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创造一定的劳动成果。而公共管理类人才,则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区别于其他专业人才的固有本质和素质所在。人才所具有的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是人的先天察赋与后天活动的“合金”,是人的生理解剖特点、个性心理特点及社会意识品质所构建起来的一个整体,即人的各种身心特点的系统,是个体完成一定工作与任务所需具备的基本身心特点的系统,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①结合公共管理及人才素质的内涵特点,笔者认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修养、基本素质、个性特征、能力结构四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是公共管理类人才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所在,其培养和提高是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贯穿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全过程。公共管理者素质提高呼唤培训方式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应本着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养原则,重点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重点以及培养方式上进行改进完善,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1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全面性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充分借鉴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在工业化建设时期,这种专才教育对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狭隘的专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专业程度高,技术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却导致其培养的人才基础素质较差、功利主义严重、综合管理能力欠缺,难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复杂发展。公共管理类人才具有复合型突出的特征,需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能力来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目前专才教育所培养的单一型人才很难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管理需要,这就亟需找到一种有效的培养模式,强化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弥补传统的专才教育所带来的缺陷。兴起于国外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是为了弥补专才教育的不足而出现的新的教育范式,其强调通过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培养基础知识雄厚、拥有基本人文素养、扎实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不只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精型人才,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正契合了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各个高校的具体教学条件与特色,改革现有的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培养模式,需要探索有专业特色的实现路径。第一,课程的设置目标既需包括知识能力目标,也需包括人格道德目标。公共管理类专业通识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拥有爱国主义情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二,调整通识课程结构,加大通识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目前,大部分高校都以专业课作为重点,忽视了通识选修课程在学生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例如某高校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显示行政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修习的学分总数为170个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个学分,占比仅为28.2%。基于此,有必要开设并调整一些跟社会密切相关且对学生有诸多裨益的通识选修课程,提升通识选修课所占的学分比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网络互动教学以及参加课外精品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及吸纳程度。第四,改革通识课程考核的方法。目前,对于通识课程的考核以考试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的考评,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知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来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例如,可以将考核的范围从书本延伸到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理论热点问题以及社会生活话题等来避免单一的书本知识考核所带来的弊端。
2创新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掌握基本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灌输式”教育是近现性社会的一种产物,也是理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在于教师运用强制性的手段或者方法,通过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将知识和道德准则“灌输”到受教者的心中,具体表现在教师通过考试考核等手段过分强调知识的准则和统一性,而忽视了个性的发挥。其通过“灌输的知识”重塑学生的灵魂,压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每一位受教者朝着合格的“理性”人前进。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是一种学生参与教学、组织教学、公共管理教师指导、综合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②互动式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实现知识和信息在双方之间互相流通。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民主的师生对话机制,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声筒。学生与教师在选题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法上充分互动、彼此交流、碰撞思想,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解放思想,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积极推行“校府合作”培养模式。创新源于实践,贯穿于实践,而又终于实践。脱离了实践谈创新,那这样的创新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是徒劳而无功的。“校府合作”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培养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载体,其强调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到政府实习实践,政府指导人员和专业老师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与知识消化。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欲望,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土壤。
3将公共管理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公共管理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服务过程,需要将科学的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相互结合,才能切实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强弱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又能促进其掌握好理论知识。所以,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不仅需要使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培养其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一是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任课教师在讲授好本课程的同时,应当不断吸取社会实际经验,丰富课程内涵,走出校门进行课题调研与实践探索,将教材和实际有效结合,为学生讲授更贴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学生定期到政府部门或者社区实习锻炼,在实习锻炼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可以培养自身的能力。此外,也可以邀请政府管理人员、社区管理人员以及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举办富有特色的讲座活动,与同学们深入沟通交流,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传授一些在工作中总结的有益经验。二是建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出发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构建基础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基础核心课程需围绕公共管理学科的必修课程来设置,一般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基本知识与理论课程、基础能力培养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储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能力;而实践课程强调学生在老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参与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兼顾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把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作者:彭惠青 谢文龙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