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基础行为理论

管理学基础行为理论

时间:2023-10-07 15:5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基础行为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基础行为理论

第1篇

安全需求是人类发展最基本需求之一,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是其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当下,大学生安全各类问题涌现: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08年上海商学院的火灾事件、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2013年复旦投毒案、2014年跨年夜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依据相关法规政策,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理依据。

2006年9月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上海市颁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规定要对全体在校大学生普及安全教育。《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均明确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一直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各高校势在必行并要行之有效的工作重点。

(二)现实诉求。

1.大学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新时期、新常态下,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安全问题也纷繁复杂。据对百度新闻案例的整理分析,目前大学生安全事故处于多发期、高发期,其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大学生安全事故总量历年增长。案例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安全事故几乎呈现直线式增长。从2010年的11起事故增至2015年的157起,增速极快。大学生安全事故快速增长,安全形势严峻,大学生安全教育亟待改进和完善。二是大学生安全事故普遍存在。从案例发生的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安全问题分布范围广泛,各省普遍存在。400起大学生安全事故分布于我国3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山东、浙江、江苏和广东大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比例较大。三是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多样。对400个案例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多样,自杀、跳楼、溺水、车祸、被骗、失联、中毒、伤人、旅游被困等事故层出不穷。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亟待维护和保障。四是受害者群体分布广泛,事故后果严重。对事故受害者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受害者年级跨度从专科至本科至硕士、博士均有,学生年级跨度从一年级至毕业生,院校也覆盖了专科、本科院校。此外,在400起案例中,受害大学生人数高达1,953人。

2.“空气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空气式”大学生安全教育现象。所谓“空气式”教育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大学生安全教育像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即各所高校都有大学生安全教育,但又似“空气”透明,安全教育重视不足。多数学校采用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且安全教育仅为辅助教育,被放置在次要位置。二是指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如空气成分,有用氧气占比不高,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教育内容有待完善,教育效果有待增强。目前,承担安全教育的主要是保卫和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缺乏专业训练、系统知识和教学经验,形式多为理论说教,教育效果较差。此外,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内容均有待拓展。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剖析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

1.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学科属性。安全学科是新兴的综合科学学科,其应用涉及社会文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土木、矿业、交通、运输、机电、林业、食品、生物、农业、医药、能源、航空等种种事业。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单列为一级学科,其下设“基础灾害”、“类别灾害”、“理论安全”、“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五大二级学科。其中安全管理学是各行业所共用的用以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二级学科。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保障大学生安全的学科,属于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范畴,即属于二级学科安全管理学。

2.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由于大学生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这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理论基础。一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涉及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学的分支,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弹性原理、故致因理论、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安全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均可服务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二是大学生安全管理是要规避大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因此,行为科学的个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以及组织行为理论等需要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范畴。三是大学生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大学生安全教育也是个系统教育,安全系统管理学离不开经济学、心理学、信息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还需要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支撑.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实问题。识别大学生安全的风险因素、探究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是高效、全面、合理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先决条件,本文将根据搜集到的400起大学生安全事故分析其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突发事件的类型。

1.大学生安全隐患。根据大学生安全事故产生原理,结合400起大学生安全事故分析发现,大学生安全主要受到两方面风险的影响:一是内部隐患,即大学生自身问题带来的风险,如个体身体问题、心理问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带来的风险隐患。二是外部环境隐患。如大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周边环境带来的隐患,具体如表1所示。

2.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大学生安全风险隐患复杂多变,这决定了大学生安全事故属于多源并发性安全事故,类型多样,事故涉及大学生人身、财产、心理安全等多个方面。大学生人身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车祸、自杀、被杀、受伤、猝死、失联、、禁锢、触电、踩踏事故等。其中车祸、自杀占比较高,分别为29.75%和27.5%。近年来,大学生失联事故呈现多发趋势。大学生财产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被盗、被抢、诈骗等,其中诈骗事故占比高达13.5%。大学生心理安全事故主要变现为抑郁、自闭、感情纠纷等现象。此外,涉及大学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也时有发生。

四、结语

新时期、新常态下,大学生安全事故复杂多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授课方式等受到巨大冲击。面对新变化和新的大学生主体,本文通过阐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并针对性提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建议以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项目等,为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提供建议和意见。

作者:吴倩倩 殷杰 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82~84

[2]张继延,潘道广.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115~116

[3]黄小欧,李壮.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统计,2015,1:57~58

第2篇

论文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 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 启示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若干理论的概括分析,即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深入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国教育文化土壤下的适应性,以及对中国教育领导管理的启示,即在中国的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对西方的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等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的进步和发展,此现象已经改变。在此大背景下,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内的各行业从业者,客观上需要了解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探索。本文拟对西方领导学理论发展演变中几个主要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作概括的分析,并指出它们的实用性和局限性,通过分析,谈谈这些理论对目前我国国情下的工作环境,尤其是教育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未来领导学研究的一些启示。

二、西方主要的教育领导学理论的实用性和局限性

(一)领导特质概念和理论及其实用性和局限性

1.西方领导特质的概念和理论

作为西方最早成型的领导学方面的概念和理论,领导素质的概念和理论在上世纪初左右逐步被广大行政学、政治学及法学等相关学者接受。领导特质理论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左右的研究以韦伯的西方政治学为基础,以侧重探索领导者的素质为主要方向,学界称此阶段的理论为“领导素质论”或“领导特质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领导者素质是与生俱来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先后主要有斯多基尔、切斯利、本尼斯等。领导特质论早期的研究重点是,对成功的领导者的素质进行分析,从而期望从中获得领导者的共同素质特征,如斯多基尔、切斯利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后期的研究重心则逐步从具体素质的分析转变为分析如何塑造领导者的风格,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如何培养领导者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如本尼斯等领导学理论的研究学者。

2.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实用性

从该理论的产生时期背景,核心概念和理论,以及研究重点的概括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领导特质论”的实用性。它打碎了中世纪“神学天定”的思想牢笼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再强调领导必须是由血缘决定的天定观念,强调领导的个人基本素质,注重对于领导特质的研究,认为领导者的个性和领导特质才是选拔、决定和评价一个领导者的主要标准,因此,领导的个性和特质理所当然地就成为当时领导学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对当代领导者的选拔标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局限性

当然,由于该理论产生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理论基础,因此,它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的。该领导理论的内涵强调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个人的能力决定整体的决策和行动的观点,为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它和唯物历史观相违背。总之,它过于强调了个人能力和性格的决定作用,是片面的,和我国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界强调的团队协作和分工专长的精神相左。

(二)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及其实用性和局限性

1.西方领导行为的概念和理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二战的结束,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到60年代,领导理论学界的研究者试图从工作和行为的特点来分析和论证领导者所领导的有效性,以此作为判断领导成功的标准和选拔领导的尺度,这就出现了新的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先后主要有斯多基尔、弗莱西、罗伯特·布莱克、詹德、伦西斯· 利克特等。具体来说,先后有“四分图模式”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管理方格”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PM型领导模式”的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领导系统模式”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领导作风”领导行为概念和理论这五种理论,尽管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以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作为切入口,因此,都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范畴。

2.西方领导行为理论的实用性

领导行为理论对二战前的特质理论所影响的个人崇拜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对20世纪下半叶的领导理论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和实用性。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关心两个基本问题(“怎么”的问题,即“HOW”的问题),即“领导怎么做”、“领导怎样或通过何种方式来领导群体”。因此,它们都在研究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领导者的哪些行为(如何做)有助于他自己进行有效的领导。这样,就部分否定了早期的领导特质概念和理论所主张的“领导者的能力和性格起主要作用”的观点。这样,就对组织机构选拔和评价领导者的标准和尺度提供了新的指导,为更好地推动包括教育管理在内的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客观上适应了新科技革命时代,分工专业化和细化后,很少有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能完成一项工作的全部流程这样一个新的强调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浪潮。

3.西方领导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领导行为理论产生有它的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根本上它还是领导特质理论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无非是把研究的方向转移到行为和工作上,进行数学模型化和量化的更理性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完全放弃了领导个人性格和能力的评价,而行为和工作的本身又很难出现一个现成的可对比的对象,该理论本身并不过多涉及对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的结果的评价,因此,如果出现同样或类似的工作,由于不同的领导,领导者的行为和工作按照5种领导行为理论的模型来判断和评价,就可能出现占优势的一方其领导的具体工作行为的结果反而不如领导过程劣势一方的情况,这种结果和过程相背离的现象对领导行为理论是一个重大质疑。

三、西方教育领导学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我们应该在概括分析了解西方先后出现的几个领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掌握这些理论思想的精髓,对这些理论对中国教育领导的积极作用和不适用的方面,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 转贴于

我们在运用西方的各个主要领导理论时,不要忘了从它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切忌从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简单认为某个经典的领导理论好或不好,更不能根据提出的时间的近远来判断其适应性。

(一)领导特质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发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强调对领导选拔任命的熟悉程度和关系网络的影响,因此,出身和人际网络往往成为领导选拔和判断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1.中国高教管理借鉴领导特质理论的必要性

在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后,我国人事选拔和领导任命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传统的领导文化理论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领导特质理论所倡导的“任人为贤”理念,相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领导观念是进步的,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改变了任人为亲的传统,强调根据性格和能力来决定选拔领导者,是我国各行业,包括教育事业,应该大力推行的。

2.领导特质理论在中国高教管理中运用的方法

“又红又专”、“任人为贤”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后成为我党和政府的主导的领导选拔思想,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具体的落实和操作的方式方法上,还做得不够,需要形成一套符合领导特质理论的较为科学的选拔体制和操作流程,这样既能融合西方领导特质理论的进步理念和指导,又能改变我国传统文化中落后于现代化大生产的因素。

(二)领导行为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发

1.中国高教管理借鉴领导行为理论的必要性

领导行为理论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使很多教育工作者逐步接受了“天资绝顶的人不一定能够成为领导者”的思想,可以说,它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适应性,即强调领导不仅仅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更是一个“会不会”的问题,真正决定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因素是他的行为。因此,有能力的人未必就一定能有实际的领导效果和达到领导的目的。

2.借鉴领导行为理论的注意点

领导行为理论对我国改善领导体制和理念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深入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当然,要注意渐进过程,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对它和中国传统管理体制的抵触方面进行有效的理论本土化的探讨研究。

四、结语

未来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对领导理论的学习、借鉴、分析和讨论等过程中,应加强各理论学派的融合和交叉;强调领导特质、行为与权变环境因素的互动关系等的研究;使诸如此类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等形成一定的领导理论的具体可操作的模式,从而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领导选拔、培训、行为提高改善、领导方法与技巧的个性化等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领导权变论:西方领导理论的主流[J].人力资源,1999,11.

[2]PETER·G著.王力行,王怀英,吴纪明译.卓越领导力—十种经典领导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第3篇

一、资产评估学科归属争议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及理论积累可以看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目前理论界对其学科归属还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的厘清。在学科归属流派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归纳综述:

(一)管理学说

一些学者认为资产评估是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的延伸,应归属管理学。唐振达(2009)认为,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应当与会计同属管理学,并主要从资产评估与会计的研究依据、计价基础、研究理论与准则体系均相互借鉴与利用,以及两者的研究对象、职业监管部门等方面的相似性上进行了论证。李光洲(2007)认为,资产评估作为应用性学科,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资产评估的跨学科特性,将资产评估归属于管理学学科更为合适。教育部2005年在少数财经院校恢复资产评估专业设置,并将该专业归属于工商管理学科。一些高校不仅进行了本科层次的专业建设和招生,还将其教学延伸到了研究生层次。这些院校主要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武汉经济学院等。

(二)经济学说

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是为适应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些专家及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应隶属于财政学,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以厦门大学评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代表。陈鹏(1998)指出对评估值概念理解不够导致对资产评估方法的误用,使评估结果产生差异。而这种症结只有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才能获得答案。指出市场经济的导人是资产评估产生的原因,资产评估是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运用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根植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市场法和收益法是评估一个持续经营企业整体价值的有效方法,也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平衡价值理论的体现(高波,2001)。罗建强(2002)认为,股份制改组上市时的资产评估其最终的目标是确定净资产的价值和股票的发行价格也就是产权交易的价格,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了产权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从而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河北省的几名学者也认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依附于经济学基本理论,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王建中、王淑珍等,2002)。鉴于资产评估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重要环节之一的原因,一些院校将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发展为资产评估专业方向或专门建设了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方向,以及2005年以后教育部批准设置的资产评估专业也隶属于财政学院(系),如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学院等。

(三)综合学说

一些学者认为资产评估在对象及实施过程中渗透着工学的知识,因此,资产评估应该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学科。王开田等(2007)认为,资产评估是一个以会计学为基础,经管交融、文理工渗透的复合型、集成型新兴学科,是一个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又高度综合、需要广泛学科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学习和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张艳(2009)认为,资产评估是一个源于会计学、集经济管理学与工程机械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个新兴智力密集型中介服务行业,它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综合智力密集型特点决定了资产评估课程设置要体现以会计学课程学习为基础,经济与管理类课程交融学习,文理工相互渗透三个方面的要求;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要求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它的主干课程,应该包括资产评估学、建筑与工程识图、机电设备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资产评估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也包含相关法学与工学的知识,但由于资产评估专业或专业方向多数是由财经类院校或相关院系进行建设的,这些院校或相关院系都缺少工科方面的专业或专业背景,所以此类观点并未在高校学科设置上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可见,资产评估学科归属之争的焦点主要表现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上,因此,有必要对经济学与管理学进行解读。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1776年3月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而经济学自身体系的形成以一百二十多年后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为标志(刘源张,2006)。经济学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进行集中研究的学科,通俗地讲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和使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以便生产各种产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和集团的科学。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应在各种选择中使目标达到最大绩效。管理学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是以1926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为标志。它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因此,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在所拥有的现实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整合。作为两个不同的系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目的不同

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以回答“是什么”作为学科使命,侧重于帮助人们解释世界,它强调均衡、趋势与发展,注重对有限资源的配置行为提供逻辑思考。相对而言,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以解决“怎么办”为自己的学科使命,侧重于“如何改造世界”,强调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注重为组织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供有效手段和方法。

(二)对“人”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把人看作成是理性的人,也就是说,他可以理性地区别两个或若干个经济决策哪个对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更大的好处。管理学中经过理论界多次的讨论与改善,由起初泰勒的“经济人”到霍桑的“社会人”再到马斯洛的具有层次需要的“人”,都是基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展开的。管理学细化了人的各种需要,考虑人除经济方面之外的其它因素,比如人的地位高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三)操作思想不同

经济学在分析某一问题时,首先要对所要研究的经济变量进行定义,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运用这种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进入下一轮的假设研究。管理学是通过实践活动,从中发现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

在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协调等职能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前者是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是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经济学研究大都在已有的数据基础上建立假设,以假设开题。后者是以归纳法为主,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是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其理论为了解释具体的管理活动。

(四)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同

经济学一直以来发挥着其基础学科的作用,供求问题是研究的根本,它用详细的模型理论分析提供方会以何种价格出售,该价格需求方在哪个阶段是可以接受的。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经济学可以运用经济模型等工具从静态、比较静态以及动态层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运用实证的方法或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用文字说明(叙述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代数法),还可用几何图形式表达(几何法、画图法)。管理学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三、资产评估学科归属界定

任何一个被认为是科学的学科,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这是一个学科体系区别于其它学科之所在,也是我们分析学科归属的出发点。我们认为,资产评估作为一项产生于经济需求,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经济行为,总的来说是偏重于经济学的,属于管理经济学的范畴。

(一)研究目的

资产评估最终目的是在分析资产评估环境与评估对象特征的基础上,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为决策方提供一定的价格尺度或合理资产价值咨询意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委托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转而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提供相关专业信息的资产评估师,可以为相关各方提供实现目标的价值信息。资产评估服从了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为行为各方提供资产价值咨询服务并不过多地考虑管理,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注重均衡,主要回答资产价值“是什么”的问题。

(二)对人的理解

资产评估的行为过程中评估方仅作为经济关系中的第三方,单单是把人看作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注重资产质量,在效益大与小中当然选择有价值的。服从经济学上节约成本思想,最大经济利益原则。评估学中不存在管理学认知的地位高低不同的人,不涉及公司经济实体内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问题,而是更多地考虑拥有平等地位买卖方的售买心理。

(三)评估方法

资产评估的三项基本评估方法有着各自的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均源自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如劳动价值论是成本法评估的理论源泉,是对评估对象特定时点价值的重置模拟,用现行资本价格重新购置资产并使之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它探究的是评估对象的内在价值,而这样的重置基础又是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决定的。再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评估方法中的应用就是收益法,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主观感受(边际效用)在商品(或资产)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强调单位成本的付出与收益的比较。而收益法则是通过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资产的预期效用越大,获得能力越强,它的价值也就越高。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在两种或多种选择下进行边际分析方法、供求论在资产评估中也到处可见。

(四)对象特点

资产评估的对象是客户委托评估的资产主体拥有或控制的物质实体上的经济权益价值。一般而言,被特定权利主体拥有或控制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如机器设备、土地、房屋等)都是资产评估的对象,渐渐地企业的组织结构、整体价值也被列入评估的范围。因此,评估就要把对象放在经济的大环境下运用各种相关的经济分析理论对评估对象进行多方面的考查。它与审计鉴定反映表内价值有一定的区别,以无形资产为例,专业评估师在确定评估对象时,不仅考虑账面价值所体现的取得或研发成本,还注重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转让内容、市场供需状况及国内外该种资产的发展趋势换代情况,在考虑无形资产能够带来的超额收益和垄断利润情况下,对不同的市场情况,通过利润的测算来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五)理论基础

资产评估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项知识理论,但究其根本应从经济学中寻找。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无法全部归纳在一个模型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石。如房地产评估是建立在建筑学、机械学、商品学、工程学等基础之上,它自身及价格构成均比较复杂,且各项房地产的性能、结构、磨损程度、通用性能差别也非常大。但各具体的房地产项目在评估过程中都是依赖地租理论、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购买者行为理论、效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理论、替代原理以及收益递增递减原理、生产要素组合的均衡原理、收益与分配原理和投资原理等。在估价过程中,还广泛涉及到规划、建筑、结构、概预算、法律、金融及经济等有关理论和知识。经济学的这些原理,以及对经济运行和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都为资产评估行为提供基础理论。

第4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48.02

市场营销学是以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曾说:“经济学是营销学之父,行为科学是营销学之母;数学乃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本文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基础体系。

1市场营销学诞生的学科背景――经济学

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以经济学分支的形式出现,市场营销理论的诞生与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经济学直接影响了市场营销学的起源和发展。

1.1市场营销核心思想的经济学基础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营销学影响深远,亚当・斯密给“市场”下的定义被早期的市场营销学广为采用,他提出的许多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理论经济学对市场“交换”内涵的揭示,为市场营销学提供了深刻的行为基础,所揭示的需求理论使市场营销学获得了准确的理论和功能定位。

消费者的理性人假设为市场营销学中的基本概念――交换奠定了理论基础;货币理论的信用概念应用于销售策略;地租理论用于解释营销机构的位置和布局;产品差异化理论被用于解释定价、品牌、广告和服务战略;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观点营销学者提出政府干预市场营销活动的理论等。

1.2营销战略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中的垄断竞争理论和需求理论为市场营销的S-T-P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STP战略的实质是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构建不同的需求曲线,通过产品差异化制造出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形成一个“小的垄断”市场,不同的企业就可以定位于不同的目标市场上进行非价格竞争。“市场导向”营销观念的提出,受到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可持续竞争优势”概念的极大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左边是从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借鉴来的思想,右边是这些思想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最终目的都是取得较高的绩效。

1.34P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和促销(Promotion)4P营销组合理论,是从20世纪30年代罗宾逊和张伯伦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直接延伸而来的。

(1)产品策略借鉴了“偏好”和“效用” 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偏好”和“效用”的概念启示营销人员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营销学者考虑经济学中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商品分类,研究产品需求变化和购买模式变化,并将其应用到生产线策略、包装策略和品牌策略中。

(2)信息非对称性和价格竞争理论对于价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借鉴经济学的需求弹性理论,营销学者提出差别定价法;根据信息经济学中“价格――质量”效应原理,企业将创立品牌与高价策略相结合,力求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高价高质形象;另外,博弈论为企业价格竞争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价格歧视也是营销定价中常用的经济学概念。

(3)“分工和专业化”思想与交易费用理论成为分销渠道研究的经济基础。中间商通过大规模分销产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其经营的品种较多,范围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考虑建立自己的垂直一体化销售渠道还是借用别人的渠道时,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其提供了工具。

(4)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非价格竞争理论为促销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交易费用理论是公共关系决策的重要参考;福利经济学家有关市场营销的评价对测定广告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从经济学角度看,促销的功能有两个:提供信息,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产生影响,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2市场营销学的历史性飞跃――向管理导向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正式把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研究转入管理学研究,使这门学科获得了新的活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霍华德最早使用“营销管理 这个词,在《市场营销管理:分析与决策》一书中用管理学观点重点研究了营销的应用性,标志着营销管理时代的来临。

2.1营销管理概念对管理思想的借鉴

在营销学发展的“金色的50年代”(菲利普・科特勒,1987),产生了许多遵循管理逻辑的营销思想,如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生命周期、品牌形象、市场细分、市场营销观念等,这些思想对世界营销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管理学引入市场营销领域的概念还有:科学管理、任务、职能化管理、科学方法、简单化、多样化、标准化。管理学提供了一个框架以确认市场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方法。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营销组织的设置都反映了管理思想的发展,明确营销学属于管理的范畴,是营销活动得以成功的基础。

2.2管理过程论为营销管理提供立论依据

亨利法约尔创立的五要素论和管理过程论是现代营销管理的立论依据,管理职能的研究途径成为现代营销学最通用的研究方法。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强调管理的综合职能以及过程性和普遍性。市场营销过程就是管理职能的实现过程,具体表现在:营销计划是营销活动的首要职能,涉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包括营销活动编排、产品、价格、分销方法、推广决定;营销组织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证,包括订立目标、计划、决策、建立模型;指挥体现在企业领导营销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营销过程中;协调是企业以整体营销策略去适应变化的环境的重要职能,也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要素的力量能集中起来的重要保证;控制包括营销活动控制、销售及成本分析和营销审计等。

2.3营销研究方法对管理学的借鉴

管理科学对市场营销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管理科学的某些模型在市场营销活动(如新产品开发、竞争性订价、广告预算与媒体选择、推销时间分配以及营销组合规划等)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描述性模型主要应用于沟通(传播) 、解释、预测等营销活动,包括马尔科夫过程模型、排队模型和模拟三种基本形式。决策模型主要应用于通过评价不同决策所导致的不同结果,来寻求一个最佳决策,与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决策模型有微分学、数学规划、统计决策论、博奕论(对策论) 四种基本形式。

3行为科学给营销管理注入灵魂

行为科学为解释消费者和组织购买行为提供了基本概念和方法,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学更关注顾客的行为及其关系,应用行为科学的比重上升。

3.1行为科学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

行为科学正是基于古典管理理论中对人的因素和作用的忽视而提出的一门新型管理学科。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把人看作是“社会人”。现代营销观念的确立正是体现了以“人”(顾客) 为中心的思想,而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贯彻在整个营销管理过程中。从这一点讲,市场营销学体现了行为科学的核心思想,行为科学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依据。受行为科学的影响,营销管理把企业目标与满足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企业可以在获得消费者满意的同时,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受行为科学研究组织的启发,营销管理既研究营销组织机构本身的功能,也重视公共团体对营销的影响。

3.2市场分析对行为科学的借鉴

市场分析特别是消费者行为分析广泛吸纳了行为科学的理论概念。首先,促销策略、广告策略中借鉴了约翰・B・华生的“行为主义”概念,其基础是行为来自刺激,行为可以学习并习惯化。其次,格式塔学派认为人们的需求和行为受到社会群众的压力和影响,以至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商品需求、兴趣、爱好、购买方式、购买习惯上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营销人员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哪些人对哪些产品最具有影响力,以使这些人在最大限度和范围内施展其影响。再次,威廉・莱泽关于价值观与生活方式(value and lifestyle)的思想引起了营销学者们的注意,营销学者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实质,就是关注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即消费方式。随后,约翰・霍华德和杰迪逊・西斯提出了著名的“买方行为理论”,对生活方式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化。另外,马斯洛(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消费者行为分析也有重要的意义。

3.3行为科学促进了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

行为科学认为,用户对产品的购买行为是由其购买动机和消费心理直接决定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心理规律的研究,以制定出科学的营销策略。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营销策略,该理论认为,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企业提出承诺,单向劝导顾客,更重要的是追求企业与顾客的共同利益,培养忠诚的顾客。

(1)Custom(顾客) 是针对“产品”而言的,认为消费者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企业重视顾客要甚于重视产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创造顾客比开发产品更重要,②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比产品功能更重要。

(2)Cost(成本)针对“价格”而言,要求暂时忘掉固有的定价策略,从消费者所需付出或肯付出的成本着手。

(3)Convenience(便利性) 针对“地点”或“渠道”而言,要求忘掉固有的地点、渠道,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便利性着手,并且便利原则应贯穿于营销的全过程,售前、售时、售后、处处、时时让顾客感到方便。

(4)Communication(沟通)取代促销,强调企业应重视与顾客的双向沟通,以积极的方式适应顾客的情感,建立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

美国营销学家舒尔茨(Don E Schultz)又提出了更新的4R策略:与顾客建立关联(Relevance)、提高市场反应速度(Response)、运用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回报是营销的源泉(Reward)。强调以竞争为导向,着眼于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和双赢,积极适应顾客需求的同时,主动创造需求。

本文只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基础体系,实际上在不断地吸纳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营销学才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组织框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而又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郑锐洪.西方营销百年理论发展重心的转移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2,(1).

[2]李会太,何青,张文杰.美国市场营销发展的七次浪潮[J].经济管理,2002,(5).

[3]刘洋.浅谈市场营销理论的演进与扩展[J].现代商业,2009,(12).

[4]杨智,万后芬,市场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第5篇

一、考试要求

• 能准确地了解管理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时间、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 能系统地了解管理学中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 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对管理的基本工作能进行综合归纳

• 熟练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工具,掌握计划、决策、领导、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二、考试内容

• 管理与管理学

掌握:管理的定义、性质及管理的职能

•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认识:主要管理理论形成的时间、研究重点、特点以及相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理解: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 决策

理解:决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素

掌握:决策的基本概念;决策的分类;决策的过程;集体决策方法

应用: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 计划

认识: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法

理解:计划的概念、性质、作用与类型

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的过程;

• 组织

理解:组织、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结构的特性;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

掌握: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

应用:应用组织理论分析问题

• 人力资源管理

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绩效评估的含义、程序与方法

•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认识: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

掌握: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组织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 领导

理解:领导的定义;领导的作用以及的权利基础

掌握: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方式行为理论;领导方式情景论

应用:应用领导理论分析问题

• 激励

认识:激励的的一般形式和实务

理解: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掌握: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激励的强化理论

应用:应用激励理论及激励的形式与方法分析问题

10 、控制与控制过程

理解:控制的的必要性;

掌握:控制的类型;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特征

11 、 管理的创新职能

认识: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理解: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掌握:创新的过程;创新活动的组织

三、考试题型

1 、单项选择题:约 30 分

2 、多项选择题:约 20 分

3 、简答题: 约 30 分

4 、论述题: 约 20 分

5 、计算分析题:约 30 分

6 、案例分析题:约 20 分

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 40% ,中等难度题约 50% ,较难题约 10% 。

参考用书: 周三多主编 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部分:建筑施工( 150 )

一、考试要求

1. 了解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原理和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2. 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原理和编制单位工程施组织设计的方法,并能对各种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

3. 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组织施工和分析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对现行施工规范应有所了解。

二、考试内容

1. 土方工程 ( 25 )

( 1 )了解土的工程分类和性质 ; 掌握场地平整和基坑 ( 槽 )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

( 2 )了解影响边坡失稳的内外因素,掌握填土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和标准。

( 3 )了解流砂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 掌握轻型井点设计的内容。

2. 桩基础工程 (10)

( 1 )掌握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工艺要求及影响打桩质量的因素。

( 2 )掌握套管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 并能分析施工时易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及掌握预防、处理的方法 .

3. 砌体工程 (10)

( 1 )了解砌筑所用材料的性能和脚手架的种类 , 熟悉砖砌体的施工工艺 , 掌握砖砌体施工的质量标准及构造措施。 .

4. 钢筋混凝土工程 (25)

( 1 )掌握钢筋的种类和力学性能;了解钢筋的冷拉工艺和控制方法;掌握钢筋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

( 2 )掌握钢筋配料的要求、代换的计算方法 , 钢筋的帮扎构造要求。

( 3 )了解模板的种类及构造 , 掌握柱梁模板的安装顺序及拆模要求。

( 4 )了解混凝土原材料、施工设备和机具的性能要求 ; 掌握混凝土搅拌方法、运输要求 ; 掌握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 混凝土震捣和养护方法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质量检查和缺陷处理 .

5.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5)

( 1 )掌握先张法施工工艺 ( 张拉程序、预应力筋张拉、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预应力筋放松 ).

( 2 ) 掌握后张法施工工艺 ( 孔道留设方法、预应力筋张拉强度要求、张拉顺序及张拉制度 ), 了解张拉锚具及张拉设备 .

6. 结构安装工程 (10)

( 1 )了解起重机械的类型、起重参数及相互关系 , 能正确地选用起重机 .

( 2 )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的吊装方法和吊装工艺,能制定合理的结构吊装方案。

7. 防水工程 (7)

( 1 )掌握防水材料的性能和种类。

( 2 )掌握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及质量标准 , 了解细石混凝土屋面构造及要求 .

( 3 )了解地下工程防水方案的种类 ; 掌握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施工缝留设方法 ; 了解卷材防水层的构造及施工要点 .

8. 装饰工程 (8)

( 1 )了解一般抹灰层的构造 ; 掌握抹灰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

( 2 )掌握水磨石、大理石、釉面砖饰面的施工工艺 ; 了解水刷石、干粘石、滚涂、弹涂、喷涂施工方法 .

( 3 )了解刷浆材料及刷浆施工要求。

( 4 )了解裱糊施工及有关规范要求。

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概论 (5)

( 1 )了解建筑产品及生产的特点 ; 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作用、分类及内容 .

( 2 )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和原则及施工组织设计资料调查的内容。 .

10. 流水作业原理 (15)

( 1 )了解流水施工的概念及特点 , 掌握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

( 2 )掌握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

11. 网络计划技术 (25)

( 1 )掌握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能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和关键线路的确定 .

( 2 )了解时标网络绘制方法的概念 .

1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

( 1 )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程序和依据 .

( 2 )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和顺序 .

( 3 )掌握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的施工方案拟定方法 ( 流水段划分、施工顺序确定、垂直运输机械选择、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 。

( 4 )掌握施工进度计划的形式和编制方法 .

四、考题类型

1 、填空题: 29%

2 、单项选择题: 13%

3 、简答题: 30%

第6篇

1. 西方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茨 B 西蒙 C 梅奥 D 伍德沃德

2 .管理跨度原则可以理解为( )。

A 职位的职权和职责对等一致

B 领导者所管理的人员数目应当适当

C 管理人员要求与分工、协作相一致

D 应当授予管理人员一定的职权

3 .美国学者梅奥曾经带领一批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开创了( )的早期研究。

A 行为科学学派

B 管理科学学派 C 社会系统学派  D 经验主义学派

4. 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对于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

A管理幅度越窄,越易控制,管理人员的费用也越低。

B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但管理人员的费用会大幅度上升。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D管理幅度的确定并不是对任何组织都普遍重要的问题,无须过多考虑。

5 .在计划类型中,按照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可将计划分为( )。

A 战略计划、管理计划、作业计划

B 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C 综合计划、项目计划

D 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劳动人事计划、技术改造计划

6 .在管理控制活动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 ,

这种控制是( )。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 过程控制 D 间接控制

7.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成熟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 高关系 低工作 B 命令式   C 参与式 D 低工作 低关系

8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

A、双因素理论 B、效用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8在管理方格图中,团队式管理的方格是处于(

)。

A 9.1 B 9.9 C 1.9 D 1.1

10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多种需求概括为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 )。

A 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B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D 生理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2分)

1. 领导者在建立和健全科学决策支持系统时,主要应注意建立( )。

A 信息系统 B 咨询系统 C 决策系统

D 组织系统 E 执行系统 F 反馈系统

2. 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 )。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创新职能 D 控制职能

E 激励职能 F 领导职能 G 协调职能

3 .能体现我国朴素的辩证思想的理论有( )。

A 物极必反 B 以逸待劳 C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E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4.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提出了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作风,即(

)。

A专制作风 B 集权作风 C仁慈作风 D民主作风

E放任自流作风 F 权变作风

5.企业文化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

A 目标层 B 哲学层 C精神层 D道德层 E制度层 F器物层

6. 管理思想发展史的第三阶段为中期的管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 )。

A 梅奥 B 法约尔 C 巴纳德 D 伯法  E 卡斯特

三、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18分)

管理

组织

决策

战略管理

目标管理

企业文化

四、简答题(每题 5分,共40分)

控制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什么是人际关系平衡?其种类有哪些?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

何谓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为什么说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费德勒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现代计划方法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 10分,共20分)

为什么强调正激与负激相结合,但应以正激为主?试举例说明。

评述您学过的领导理论,谈谈管理学中的领导理论对提高领导艺术的作用。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C

5.A

6.B

7.D

8.C

9.B

10.C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EF

2.ABDEFG

3.ABCD

4.ADE

5.CEF

6.AC

三、 名词解释

1.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调节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的目标的过程。

2.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3 .决策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替代方案中,选择一个有效方案的过程。

4. 战略管理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自身条件和环境相适应,以求企业生存和发展。

5.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

6. 企业文化是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四、简答题

答:①限定子系统的范围。②识别所要测量的特性 。③订立标准。④收集数据。⑤衡量绩效 。⑥诊断与更正。(答对5条给满分。)

答:所谓人际关系平衡是指交往双方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人际吸引的程度保持平衡。(2分)

种类有:自觉平衡,主动平衡,消极平衡。(3分)

答:第一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阶段,古典的管理思想。以泰勒、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三阶段,中期的管理思想。以梅奥与巴纳德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四阶段,现代管理思想。

答:组织象任何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格林纳认为一个组织的成长大致可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每阶段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和职工心态都有其特点。

答:管理学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它具有科学的特点,如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是一种反映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而有效的管理活动正需要如此。

答:双因素理论由赫兹伯格首先提出。他认为,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保健因素)往往由外界环境引起,如,公司政策、行为管理和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等,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等。

答:费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遍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应。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有:领导者和下级的关系,职位权力,任务结构。费德勒以一种被称为“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的问卷调查来反映和测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

答;

①滚动计划法②网络分析技术③线性规划方法④投入产出法⑤计量经济学方法

五、论述题

1.答:所谓正激就是对职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得这种行为更多的出现,即职工积极性更高;

(2分)所谓负激就是对职工的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得这种行为不再发生,积极性向正确方向转移。(2分)正激和负激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1分)但鉴于负激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和挫折行为,应该慎用。因此,领导者在激励时因该把正激与负激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坚持以正激为主,负激为辅。(3分)

举例参考:领导者应该把严格管理和思想工作相结合。(2分)

2.答:

( 1)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3分)

( 3)领导行为理论包括:包括勒温的三种极端理论、连续统一体理论、管理系统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等。(2分)

( 4)领导的权变理论:包括费德勒模型,领导生命周期模型和途径-目标理论。

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领导的有效性和相关情境的关系。(2分)

第7篇

关键词:组织公平性;服务公平性;满意感;归属感

一、组织公平性对服务公平性的“外溢效应”

组织公平性指工作场所的公平性(Greenberg, 1990),特别是指员工感知的公平性。企业管理学术界普遍认为组织公平性包括以下三个组成成分。(1)结果公平性:指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结果是否公平的评价。(2)程序公平性:指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过程是否公平的评价。(3)交往公平性:指员工对管理人员与自己的交往是否公平的看法。

服务公平性是在组织公平性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公平性也包括结果、程序、交往公平性等三个组成成分。

二、组织公民行为

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欧美企业管理学者对组织公民行为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却并不一定适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广州某高校的102位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请他们判断问卷中列出的各种行为是否是员工自发的,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会直接奖励的,有助企业提高经营效果的组织公民行为。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节省企业资源、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并不是员工的角色外行为,而是员工的角色内行为。此外,不少酒店管理人员和员工指出,酒店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应包括员工积极主动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行为。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计量组织公民行为:(1)主动工作行为:指员工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2)自学行为:指员工主动学习服务知识,提高服务技能;(3)团结同事行为:指员工关心、帮助同事,与同事融洽相处;(4)公民美德行为:指员工积极地参加各种对企业有利的活动。

三、组织公平性影响组织公民行为

根据美国学者布劳(Peter, M. Blau)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关系是双方在相互信任和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交换关系。虽然双方没有明确规定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各方都相信对方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本方为对方作出的贡献。

许多企业管理学者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解释员工表现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公平的社会交换关系能够激励员工表现组织公民行为。如果员工认为企业与自己建立了社会交换关系,即使企业不会奖励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他们仍然相信企业将一定会回报自己作出的贡献。

四、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宾客的服务消费经历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也可能通过以下途径,间接影响宾客的服务消费经历。(1)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可提高同事和团队的服务工作效率。例如,老员工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服务工作环境,掌握服务技能,新员工就更可能为宾客提供公平、优质的服务。(2)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特别是员工的公民美德行为,可加强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管理人员就更可及时采取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措施,解决企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员工的运动员风度与团结同事行为可增强团队精神。管理人员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处理员工或部门之间的矛盾,就更可能集中精力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五、组织公平性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组织公民行为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员工感知的三类组织公平性都会影响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但是,不少欧美学者认为,与结果公平性相比较,交往公平性和程序公平性更可能激励员工表现组织公民行为(Bowen等, 1999)。美国学者穆尔曼(Robert H. Moorman)对美国两个中型制造企业普通员工感知的组织公平性与管理人员评估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他发现,只有交往公平性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却表明,三类组织公平性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员工的满意感、信任感和归属感,间接影响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

六、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能力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组织公民行为

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管理人员关心员工与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既直接影响员工感知的三类组织公平性、信任感和满意感,又直接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我们认为,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能力是影响员工的公平感、员工对管理人员的信任感、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因素。

七、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能力影响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

我们发现,员工对管理人员领导行为的看法不仅对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有间接的影响,而且有直接的影响。这表明,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会影响员工感知的酒店服务氛围,进而影响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和服务质量 。

八、员工的归属感影响组织公民行为、服务公平性和服务质量

在现有的文献中,许多欧美学者发现员工的持续性归属感对员工的工作实绩没有显著的影响,或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员工的道义性归属感与宾客感知的服务交往公平性、员工的持续性归属感与员工感知的服务质量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目前,我国酒店许多普通员工是年轻的低学历外来工。他们既缺乏“跳槽”机会,又担心下岗。为了继续在酒店工作,他们往往会尽力按照酒店的要求为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可能是我们发现员工的持续性归属感与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研究 热点与重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18-01

一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发展的方向

管理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正式诞生,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莱维特首次提出。他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他的专著,而之前都是以“工业心理学”命名研究心理学的著作,将工业心理学更名为管理心理学,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是对工业心理学的有效突破。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层面的人的行为以及其影响因素,管理心理学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这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为: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和跨文化管理等诸多问题,要求能从个体差异的角度研究职务分析、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等理论和方式。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社会形态下,在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背景中,管理心理学需要得到不断的发展,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在物质资本作用不再突出,而人的因素作用不断加大的情形下,人力资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好,才能在科学管理和决策中促进社会更快地发展,管理心理学需要不断提供人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知识,不断研究新的管理问题中的心理问题,才能有效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促进人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研究组织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带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心理的演变,社会组织只有在不断的变革中才能获得一种动态化的平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对企业重组、进行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是国际合作企业管理的研究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管理心理学也开始从对个体理论研究的层面转化为对整个组织层面的研究,只有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使企业进行有效的机构调整,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员工适应性,实现跨国公司管理组织文化的发展提升。

2.研究领导行为

管理心理学要研究领导行为,通过对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的研究,以及对不同领导行为对职工不同影响的研究,有效发展领导行为理论。虽然在领导行为研究领域出现过不同的理论,但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费德勒提出的认知资源利用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认知资源的利用条件,在组织变革中,管理决策因素是关键,对于组织结构的挑战,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研究领导行为比较重视在决策和判断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研究权力结构,研究参与体制,研究如何加强决策技能的利用。

3.研究激励问题

管理心理学是在研究激励问题的基础上诞生的,激励问题是研究最多的领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所谓的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动机和活力的各种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使人能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促进工作成效的有效提升。近年来,人们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没有很大的突破,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对工资报酬制度的设计依然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公平理论提出,要对职员进行工资报酬分配时要重视合理性和公平性,使之能获得公平感,这对职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影响职员工作积极性的更大因素是相对报酬,也就是受到他人收入和自己收入相对比例的影响。

三 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国管理心理学是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在1979年正式诞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作动机与激励理论、工作态度与价值取向、领导心理与行为、管理决策与组织变革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研究,获得了有效的发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学习时期。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由借鉴而来,但这种借鉴而来的理论与我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差距,研究管理心理学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不能全盘西化,要能面对中国现实问题,面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政治转型发展的新情况,创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向,探究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内容,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中国特定管理问题的分析上,在中西对比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方法,不断主动追求个性化研究,使我国心理学研究得到有效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服务。

总之,管理心理学在当今社会上的价值是显著的,对于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借鉴西方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时,也要能依据中国国情,创新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管理心理学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无控性”目标;实施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内部控制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在公司真正有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国家。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而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不能无限度地任意扩展而侵犯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否则合约所约定的条款就会遭到破坏,企业就会从新组合,签订新的合约,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利益主体。

内部控制的发展正是利益各方相互博弈不断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的过程,“无论是审计人员、企业管理者、企业投资者还是监管者,每一个需求在现实中都代表一种视角,但每一个视角的内部控制鉴于其需求差异或专业领域限制都只能是围绕自己需求和专业领域的那一部分内部控制,都不能代表内部控制的全部”(张宜霞,2007)。“其实,内部控制一直是沿着两条线交错发展起来。一条线是组织形式变革、管理手段进步所导致的自控制的发展”(管理视角),“另一条线是会计和审计手段变革所产生的他控制的发展”(审计视角)(张砚,2005)。本文试图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

二、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

美国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在世界内部控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各国在制定内部控制政策时都对其进行了有益的借鉴。2007年3月2日,由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对国外内部控制框架,尤其是COSO框架的借鉴,主要体现在基本规范中。基本规范在形式上借鉴了COSO报告5要素框架,同时在内容上体现了风险管理8要素框架的实质。

(一)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

“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可划分为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控制环境

企业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的基调和氛围,一个企业的控制环境能够塑造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它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为它们提供约束和结构。控制环境要素包括企业员工诚信与价值观、员工能力提高及发展促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权责分工、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董事和专门委员会。评估控制环境是否有效时,应该充分考虑影响控制环境的每一个因素。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经营目标后,对在实现经营目标的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判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控制环境的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发生重大变化,风险处处存在,并给组织目标的实现带来威胁,任何企业都时刻面临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风险,企业必须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并据此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主要包括目标设定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以及各种风险的识别、应对。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它是管理者为确保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帮助企业保证其已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阶层和所有的职能部门,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节、经营业绩审查、保障资产安全以及职责分工等多种活动。实践中,控制活动形式多样,可将其归结为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

4、信息与沟通

信息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以及内部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两大类。企业生存在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外部环境当中,因此,获得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种外部信息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沟通是指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在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监管者、股东等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有效的沟通必须广泛进行,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地贯穿整个组织。内部沟通是指在企业内部范围内进行的沟通,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两个途径。外部沟通是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可以了解客户和供应商对于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或质量方面的要求,从而使企业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偏好。与外界各方的沟通通常能够提供关于内部控制体系发挥功能的重要信息,其中外部审计对于企业经营,相关业务以及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估尤为重要。

5、监督

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内部因素的变动而不断对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进行评价的过程,是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内部控制的手段。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与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对企业已经发生的错弊及时予以纠正,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改进意见不断反馈给管理者,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发现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时予以弥补,对发生的新的经济业务进行必要的调整。监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持续性的监督、内部审计、独立的评估和自我评估。内部控制系统通常是完善的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持续地监督自身活动。内部控制系统持续性监督的有效程度越高,对单独评估的要求程度就越高。管理层为了合理确认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所必须进行的单独评估的频率,它取决于管理层的判断。

(二)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的制度性评述

从上面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各要素的介绍可以看出,COSO报告5要素框架的制度性特征是很明显的。除了在控制环境中对“员工诚信与价值观、员工能力提高及发展促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等“软”性因素的基础性作用的肯定外,在其他各要素中很难发现“软”性因素的“身影”。可见,各要素的衔接性是存在问题的。

三、企业管理范式的演进

(一)企业管理范式

1、古典理论范式

古典理论范式主要是: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分别是亨利・法约尔与马克斯・韦伯。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管理思想:专业分工思想;最优化思想;标准化思想;“经济人”思想。

亨利・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由三方面的思想构成: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管理的原则和管理的职能。同时,法约尔强调了对于管理知识的教育问题。他的理论根据是:管理是一种单独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在管理层的地位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并且管理是能够传授的。另外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需要懂得的不仅是管理原则和如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还必须对他管理的企业活动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法约尔的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原则和管理的技能,构成了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由三个方面的思想构成:行政组织形式、组织中权力基础与行政组织管理制度。任何机构组织都应有确定的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

2、行为科学理论范式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代表理论有:人际关系学说、群体与领导行为理论、个体行为理论。

早期的行为科学研究-人际关系学说,而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源自霍桑实验。从通过霍桑实验学者们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人的一些内部规律: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

个体行为理论,个体作为组成组织的最小单元,也是组织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活动的基础。主要代表理论是马斯洛的人类需要5层次理论。

群体与领导行为理论,主要包括: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布雷福德的敏感性训练理论;沙特尔的“双因素模式”;利克特的“密执安研究”;布莱克与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3、企业文化理论范式

企业文化是一门应用性的、实践性的科学,它又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体现出一种不断变革的动态发展观,把辩证的方法作为研究上的方法论。企业文化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两种方法的派别:一种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也曾提出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的步骤等;另一种是以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奎恩教授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他们认为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特征和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组织文化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于组织文化的测量、评估和诊断。企业文化理论范式主要特征包括:从“人本文化”层次对企业组织行为进行研究。对人性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对人的精神、价值观、积极性等的研究。在具体管理的实施与操作上,从硬性的制度、方法转变为软硬结合的管理艺术。注重开发传统文化。

4、新管理理论范式

在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的管理理论与思想中,有一些是在原先的管理学理论范式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扩充的结果,也有一些理论有别于原先的理论范式,而具有新范式的特点。主要代表理论有: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特征: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自主管理;组织边界将被重新界定;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领导者的新角色。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再造(简称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典型的企业再造定义是:“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上,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获得戏剧性的改善。”这一定义包含四个关键词:根本;彻底;戏剧性;流程。企业再造理论适用于以下三类企业:问题丛生的企业;目前业绩尚可,但却潜伏着危机的企业;正处于事业发展巅峰的企业。企业再造理论有三个指导思想:顾客至上;以人为本;彻底改造。企业再造方式通常有两种:改良式再造;革命性再造。前者是在对现有流程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改良,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工作流程,达到期望的效果。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正取代资本成为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第一资源,知识管理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知识管理涵义包括: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知识管理过程本身是知识的学习、运用、创新和传播的过程;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和知识活动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一般地讲,企业知识管理分为内部知识管理和外部知识管理。总体上讲,知识管理有四个基本职能:外化;内化;中介;认知过程。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造和利用各种知识并使知识为企业所用,具体地讲就是:制定一个企业范围内开发、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决策;在企业各方面力量的帮助下,实现这一知识战略;利用知识以改变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检测和评估企业知识资产的价值;从知识的角度检测和评估企业的管理活动。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坚持三个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知识交流。

(二)企业管理范式评述

虽然古典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在切入点上有所不同: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侧重个人效率最大化问题;古典组织理论与行政组织理论则主要从组织与社会的角度出发,从管理职能入手,偏重于企业的组织效率最大化问题。但三者的哲学内涵与分析方法却是相同的,属于相同范式――三者的侧重点则在制度上。行为科学理论范式改变了古典理论范式对人的看法,重视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生存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具有潜在的主动性、创造性、进取性的。企业文化理论范式在企业基本组织行为考察上,强调进入到“人本文化”深层次解决管理问题。纵观行为科学理论范式,企业文化理论范式,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一条主线是很明朗的:对人的思想层面、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给管理的影响日益增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体现。

四、内部控制的应用――“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COSO报告五要素框架是以制度为主导“硬”性控制,而由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等企业管理理论的“软”性因素的作用日益加大。从企业控制的战略层面来说,需要在现有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软”性升级,即“软”化的问题。同时,关键是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形成企业内部控制良性长效机制。

(一)“无控性”目标的主要理念

“无控”并不是不做控制,而是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引导组织和人的行为,最终使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境界。实现“无控性”是一项长期工作,而“无控性”同样也具有动态性、层次性、派生性、其他目标的交叉性、人的行为影响性等五大特征,一个刚柔并济的目标体系应该是一个趋于完美的目标体系。需指出的是,“无控性”在层次上应从属战略目标,而在理念上超越其他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在内)。引入的“无控性”目标不能涵盖内部控制的战略性应用问题的所有方面,但其在理念上对不同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了的提升足可以涵盖内部控制内容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无控性”既是理念性的又是工具性的,因为不仅带来了理论上的提升,也带来了方法上的改进,即建立内部控制的可持续长效机制――内部控制“生态系统”(李永峰,2008)。

(二)“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

“无控性”目标的有效实施,关键是将其嵌入其他目标之中,并选择合理有效的应用方法。选择并实施的过程就是应用的过程。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可将其与其他目标结合,根据其他各个子目标的评价指标设定“无控性”指标,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如果直接评价“无控性”目标实现程度不好界定,可采取间接评价的方式,即嵌入后的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来评价“无控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性质与概念体系-基于系统和整体效率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2、李永峰.内部控制目标的新思考[J].财会研究,2008(3).

3、张砚.内部控制历史发展的组织演化研究[J].会计研究,2005(2).

第10篇

【关键词】 亲社会违规行为 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关于员工对制度或规则的反应行为,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促进员工遵守规则或避免他们违背规则。这些研究暗含的前提是员工违背规则的动机是利己的。而事实上,违背规则行为的动机也可能是利他的。随着积极组织行为研究的兴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研究员工积极行为的呼声越来越高。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Pro-socialrulebreaking)便是其中之一。现有研究已验证了工作自主性、同事行为和个性特征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未能从认知角度系统分析个体行为决策。计划行为理论是分析个体行为决策的有效工具,已被证明能很好地解释许多行为(比如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青少看参与体育锻炼行为,以及交通违规行为等)。因此,本文试图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系统地探索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子,并结合以往的实证研究,提出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希望能有助于未来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进一步研究。

一、亲社会违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提出背景

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提出源于对员工遵守或者违背规则行为的相关研究。要探讨员工遵守或者违背规则的行为,我们需要先定义什么是“规则”。当提及员工遵守或者违背规则的行为时,“规则”一词是相对于“规范”而言的。一个组织的规则(rule)是指组织明确阐述的关于成员如何执行其工作的政策、规定或禁令。规则与规范不同,规范(norm standard)是指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容许或期望的行为范围。规则与规范的区别在于:组织规则是正式的,强制性的,通常至上而下实施,它是科层控制系统(Bureau cratic control system)的一部分。如果员工违背了正式的制度,他们会受到组织的惩罚;如果员工违背了规范,他们会受到相应社会群体的惩罚。

管理学领域早期对规则的探讨源于韦伯的科层制理论。韦伯认为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所有的组织都必须对其持续的活动做出规定。规则体系被认为是科层制的重要特征。员工遵守规则对组织的高效运作非常关键。因此,以往对员工遵守或违背规则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促进他们遵守规则,避免他们违背规则。例如Tyler&Blader比较了命令控制(Commandand control)与自我监管(Self-regulatory)对员工制度遵守行为的影响,发现自我控制能更好地让员工执行制度。Reynaud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了例行程序在促进员工执行制度方面的角色和作用。Sekerka Zolin分析了员工在哪些工作情景下会扭曲制度(Rule-bending)。学者们对另一类积极组织行为,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的研究还把遵守公司制度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一个维度,即组织服从(Organizational Obedience)。组织服从指个体不仅接受组织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并加以内化,而且在行为中严格认真地遵守,即使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OCB研究的元分析发现,组织承诺、工作认知、对领导的信任等有利于促进员工的组织服从行为。

上述对规则的研究暗含了一个前提:员工遵守规则有利于组织,而违背规则多是出于利己的动机。而事实上,违背规则行为也可能是利他的。例如在组织不当行为的研究中,瓦迪和韦茨以不同的动机将组织不当行为分三类:破坏型、自利型、组织型。破坏型的行为动机是意图损害组织资源或报复组织,比如故意破坏公用设备;自利型的行为动机是谋取私人利益,比如偷窃行为;而组织型的行为动机则是为了组织获得更多的资源或者寻求更好的组织发展的机会。第三类组织不当行为与前两种截然不同,其行为动机是利于组织本身的,这对违背规则也可能是利他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瓦迪和韦茨还指出,大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聚焦于破坏型和自利型的不当行为研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关注组织型的不当行为研究。这也导致了管理者忽视了员工利他动机的违规行为,将这种类型的违规行为与一般违规行为等同起来对待,Dahling用有工作的大学生样本验证了亲社会违规行为与主管评估的任务绩效的关系,发二者负相关。说明尽管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意图是积极的,但却没有得主管的认可。

2、亲社会违规行为及其特点

Morrison(2006)首次提出了亲社会违规行为((Pro-social rule breaking,PSRB)的概念,指出亲社会违规行为是员工为了帮助组织或者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有意识地违背正式的组织政策、规定或禁令的行为。她通过访谈研究总结了主要的三类亲社会违背规则行为,即员工为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同事工作或更好地服务顾客而违背规则的行为。

要理解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概念,首先应理解亲社会行为所涵盖的范围。通常,我们认为亲社会行为涵盖了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行为人以帮助其他个人或组织团体为目的的自愿行为,并且不期望其他个人或组织团体给予回报。亲社会行为所涵盖的范围比利他行为要广,行为人可以期望该行为对自己好的结果,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人帮助其他个人或组织团体的自愿行为,并且行为人期望对他人或组织团体有好的结果,但不排斥利己性。其次,亲社会违规行为违背了组织规则,即组织明确要求所有内部成员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或禁令的总称。

根据Morrison对亲社违规行为的定义,以及对规则和亲社会行为的阐述,亲社会违规行为有以下几个的特征:该行为违背了组织规则,这里强调的是组织的正式规章、政策或禁令,而非一些非正式的组织规范;该行为是行为人经过理性考虑后有意识的自愿行为,行为人的无意违规行为、违规的行为意向并没有转化成行为等都不被包括在亲社会违规行为之内;该行为并不一定对行为人完全不利,行为人也可以期望从该行为中获得好的结果,这体现了该行为的“亲社会性”而非完全的“利他性”。

学者们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提出的近似概念还有积极偏离行为(Positive deviance/Constructive deviance)和组织权宜行为(Organizational expedience)。积极偏离行为是指员工出于值得尊敬的意图有意识地背离特定群体规范的行为。组织权宜行为是指员工为了达到组织制订或批准的目标而违背、曲解或延伸组织的规则、指令或组织认可的规范的行为。这三者看来既相互关联,也有所不同。三类行为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出于积极的意图,同时在违背对象、希望的结果、受益对象、影响因素和结果方面有所区别。

如表1所示,组织权宜行为与亲社会违规行为的违背对象都是组织的规则,而积极偏离行为的违背对象是群体规范。组织权宜行为与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为达到组织设定的目标而不顾方式手段,而后者强调员工因希望有益于组织、顾客或同事而违背规则。另外,现有研究对两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结果的分析也有所不同。比较而言,三个概念中亲社会违规行为的违背对象、希望的结果和受益对象都最清晰,测量工具也相对成熟。

3、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目前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Morrison在提出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同时,以积极偏离行为的理论模型为模型基础,认为工作价值、工作自主性、移情、积极的个性、冒险倾向和同事行为对员工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有影响。并采用情景模拟调查考察了亲社会违背规则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工作自主性、同事行为和冒险倾向对亲社会违背规则行为有正向影响。Curtis对饭店行业员工的情景模拟调查发现,大五人格中的责任感对亲社会违背规则行为有负向影响。Dahlingeta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测量量表,提出责任感、工作要求、同事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会影响员工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并用有工作的大学生样本验证了这些变量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影响。

通过对以往亲社会违规行为研究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目前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主要以积极偏离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影响因素主要侧重于工作本身的特征(工作价值、工作自主性)和个体本身的特征(移情、积极的个性、冒险倾向),另外考虑了个体的环境特征(同事行为),其现有模型汇总情况见表2。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现有模型并没有系统的行为理论作为支撑来解释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发生原因。而以工作特征和个体特征为主要变量也不能系统地解释亲社会违规行为,比如大五人格特征中其余四个维度的变量均没有得到验证。Dahling(2011)试图用其他行为来解释亲社会违规行为,并验证了反生产工作行为与亲社会违规行为的高度相关,但并没有揭示出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其他影响因素。由于目前的研究模型不具备系统性和完备性,故较难准确解释和预测员工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在各个行为理论模型中,计划行为理论对于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有较好的解释度和预测度,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在许多种行为领域中都有所应用。据此,我们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模型基础,探索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地系统分析,提出较以往更系统的影响因素模型。

二、计划行为理论简介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Ajzen在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和理理论(Theoryof Reasoned Action)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属性态度理论认为人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行为意向,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人们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和评估又对其该行为态度产生影响。理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认为行为意向受到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两方面的影响,而行为意向直接影响人的行为。Ajzen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加入影响行为意向的第三个变量:知觉行为控制。这便形成了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模型,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行为意向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的影响,行为意向作为中介变量影响行为的产生。其中,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执行某种行为的好恶程度,高行为态度的个体对某个特定行为的偏好越强,其行为意向也越强。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行为决策中所感知到的重要他人和群体对自己的影响,也包括个体在行为决策中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主观规范变量衡量了重要他人或群体对行为个体的影响,其表现为外界认为该个体是否应该执行该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执行特定行为困难或容易的程度。知觉行为控制越强,执行该行为越容易,行为意向越强。另外,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行为的实际控制情况,它可以直接预测实际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图1虚线箭头)。

在三个前因变量中,Ajzen并没有明确表明行为态度变量刻画的是个体对行为的情感性偏好还是利益性(工具性)偏好。情感性偏好指的是个体喜欢或不喜欢执行该行为,或是执行该行为后体会到的心里愉悦程度;利益性偏好指的是个体认为该行为对自己的有用性程度(有利的/无利的、有价值的/无价值的)。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衡量了个体行为决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维度,在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时应注意两种偏好的区别。

三、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变量分析

亲社会违规行为反映了员工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过程,员工必须在遵守规则或是帮助他人中做出决策,但这通常是很难抉择的。一方面,员工会发现在特定情境下遵守规则会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员工会担心违背规则所导致的公司的处罚。此时,员工如何决策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都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意向,进而影响员工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决策。

1、行为态度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

由于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复合性(包含了亲社会性质和违背规则的双重特征),所以在考虑个体行为态度时,我们分别寻求个体对待规则的行为态度、个体对待自我的行为态度、个体对待他人的行为态度,这三个变量分别为:自我监管、成就需要、移情。

(1)自我监管(Self-regulatory)。自我监管(self-regulatory)是指员工感觉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企业的规则或政策是个体的责任和愿望,它描述了员工对遵守规则的认同程度。属于亲社会违规行为情感性的行为态度。Tyler、Blader比较了命令控制(command-and-control)和自我监管对员工遵守制度的影响,发现自我监管比命令控制能更好地使员工遵守制度。高自我监管的人认为员工本身应该遵守规则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因此他们可能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违规行为。

(2)成就需要(AchievementNeed)。成就需要(achievementneed)是指个体为完成自己所设置目标的所产生的一种内在需要。高成就需要的人喜欢给自己设定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努力来达成目标。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企业规则可能阻碍组织高效率地运行。中层管理者在面临有限的规则支持、紧迫的时间和艰巨的责任时,他们会更倾向于违背组织规则,以更好地完成目标。成就需要与工作需要(jobdemands)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较高的成就需要会削弱个体自我监管的认知,从而使个体更容易出现亲社会违规行为。dahling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研究也发现,工作需要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的影响。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成就需要描述了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利益性的行为态度。成就需要越高,员工们在亲社会违规行为中感知到的好处便越多,会更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违规行为。

(3)移情(Empathy)。移情是指个体体会他人情绪或情感并且感同身受的敏感程度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学者们普遍认为移情会增强个体帮助他人的动机,以往的经验性表明,以满足他人需要的帮助行为会使得个体忽视自己的行为原因。所以,移情很可能会影响个体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行为态度,高移情的人更能感知到他人的情绪,他们能从满足他人需要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忽视了违背规则给自己带来的惩罚。

2、主观规范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

除了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对待规则的认知,组织的环境信息对员工的违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表明重要他人和群体支持(或反对)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同事行为变量很好地描述了这一特征。研究表明,当员工在决策是否执行一种有风险的行为时,他们会收集这种行为如何被他人看待和回应的信息。这些环境的信息将指导他们判断这种有风险的行为是会被容忍还是会被惩罚。这种对组织环境信息的分析使得在同一个组织中的人具有相似的行为。Morrison(2006)的研究发现,如果员工有过类似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并且没有受到惩罚,那么其他同事更倾向于执行亲社会违规行为;Curtis(2010)和Dahling(2011)的研究也证实了同事行为对亲社会违规行为有正向的影响。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看,同事行为增强了重要他人对个体的支持,降低了个体对行为结果的负面预期,这表明即使这种违规行为是有风险的,但同事行为使得风险性大大降低,增加了自己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可能性。

3、知觉行为控制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

Ajzen对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不仅仅受到个体意志的控制,还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慈善捐赠行为受到个人财富的制约)。对于亲社会违规行为来说,其客观条件的制约更多地体现在组织科层性和工作自主性两个方面。

(1)组织科层性(Bureaucracy)。组织科层性源于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现代科层组织理论认为组织为了完成既定的目标,都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将各个部门组织起来,并让所有的员工遵守特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现代科层组织具有分工明确、依照规章制度行事以及清晰的权责划分的特点,目前绝大部分公司都是以科层组织的形式存在。由于科层组织依据职能和职位进行权力分配,以规章制度为主要管理方式,所以员工的违规行为对科层组织影响非常不利,严重影响了科层组织的日常管理。所以科层组织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员工违规(比如对违规施以严厉的惩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行为限制等),会使得员工违规行为难以执行。通常来说,组织科层性越强,员工想要违规的难度也就越大。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组织科层性越强,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也就越强。

(2)工作自主性(Autonomy)。如果说组织科层性从组织层面上描述了知觉行为控制的强度,那么工作自主性便是针对个体的。工作自主性是指员工为了完成工作目标或任务时在选择完成时间、完成方式、完成地点等的自由程度。比如一位流水线的一线工人具有较低的工作自主性,而一位企业的客户经理的工作自主性很高。工作自主性越强,员工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少,高工作自主性使得员工觉得自己拥有更多的责任和权力,有更广的自由空间和自主决策的权力。这种认知使得员工认为他们脱离正式的组织规则,并增加了在紧急情况或者必要的时候员工无视规则的可能性。在以往的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研究中,Morrison(2006)和Curtis(2010)也把工作自主性作为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并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工作自主性对亲社会有正向的影响。

4、模型的提出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分别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探索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前因变量分别有:自我监管、成就需要、移情、同事行为、组织科层性和工作自主性。其中,自我监管、成就需要和移情三个变量描述了员工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行为态度;同事行为体现了重要他人对员工执行亲社会违规行为的主观规范;而组织科层性和工作自主性描述了员工执行亲社会违规行为的难易程度,属于知觉行为控制的范畴。六个变量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个体的亲社会违规行为的行为意向,进而影响个体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发生(PSRB行为意向作为其中介变量)。其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四、结论与讨论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系统分析了员工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在行为态度方面,员工的自我监管、成就需要和移情可能影响其亲社会违规行为意向,进行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在主观规范方面,同事行为可能对员工的PSRB行为意向影响较强,进而导致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发生;在知觉行为控制方面,组织科层性和工作自主性描述了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客观制约,影响着个体的PSRB行为意向,进而影响整体的亲社会违规行为。另外,组织科层性和工作自主性作为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实际控制指标,反映了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现实控制状况,也可能直接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发生。

以往的研究从员工的工作特征、环境特征和个体人格特征等角度发现了一些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因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固然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但员工对环境的感受和认知更能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因此,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更有助于企业分析和预测员工的亲社会违规行为。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企业为了防止亲社会违规行为带来管理上的混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降低员工的亲社会违规行为。一是提高员工的自我监管能力,塑造良好的自我监管氛围,自我监管比命令控制更能够促使员工遵守制度,降低员工的违规行为。二是建立标准的科层组织,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权力范围,对不同的部门授予与责任相匹配的权力以增加违规的难度,减少个人的工作自主性。三是适当的处罚措施以增加违规的成本和减少同事行为。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企业,亲社会违规行为也很可能有有利的一面。控制恶意违规,促进员工良好动机的违规行为,以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员工的恶意违规转向亲社会违规行为。一是发掘员工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通过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或相关培训增强员工的成就需要;二是培养员工的移情能力,鼓励员工之间的互相帮助,鼓以服务顾客为先的原则;三是建立以注重结果为原则奖励处罚措施,处罚恶意违规行为,不处罚甚至奖励有良好结果的亲社会违规行为。

五、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不足之处可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因素分析还未得到实证结果的检验,每个因素对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强度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其次,模型本身可能不够完善,还可能存在其他影响亲社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例如组织文化等)没有在理论模型中体现出来。

基于以上的研究不足,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实证方法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比较模型中各类因素影响的强度,并通过实证结果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修改(比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对员工的亲社会违规行为的怎么的影响)。二是亲社会违规行为的结果研究。亲社会违规行为对团队绩效有怎么样的影响,员工的亲社会违规行为是否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亲社会违规行为是否总是导致坏的结果,研究亲社会违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其所得的结果是利大于弊。

【参考文献】

[1] MARCH J G,SCHULZ M,ZHOU X. The Dynamics of Rules [M]. Stanford,CA:Stanford Press,2000.

[2] TYLER T R,BLADER S L. Can Businesses Effectively Regulate Employee Conduct?The Antecedents of Rule Following in Work Setting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48(6).

[3] REYNAUD B. The Void at the Heart of Rule:Routines in the Context of Rule-following.The Case of the Paris Metro Workshop [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5,14(5).

[4] SEKERKA L,ZOLIN R. Rule-bending:Can Prudential Judgment Affect Rule Compliance and Values in the Workplace?[J] Public Integrity,2007,9(3).

[5] VARDI Y., Weitz E. Mis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Theory,Research,and Management [M].Psychology Press, 2004.

[6] DAHLING J J,CHAU S L,MAYER D M,GREGORY J B. Breaking Rules for the Right Reasons?An Investigation of Pro-social Rule Breaking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9).

[7] MORRISON E W. Doing the Job Well:An Investigation of Pro-social Rule Breaking [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6,32(5).

[8] SPREITZER G M,SONENTHEN S. Toward the Construct Definition of Positive Deviance [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47(6).

[9] PARKS J M,MA L,GALLAGHER D G. Elasticity in the 'Rules' of the Game: Exploring Organizational Expedience [J]. Human Relations,2010,63(5).

第11篇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技术采用模型;使用者意向;感知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12-13

作者简介:黄斐 (1978-),男,江苏常州人,澳门科技大学行政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IT外包、电子商务应用、用户接受行为。

面对层出不穷的资讯科技创新应用,消费者接受行为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Venkatesh等(2003)在对八个既有的技术应用接受行为模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认为绩效期望、付出期望、社群影响和配合情境是影响用户使用意向的四个核心因素[1]。2012年,Venkatesh等进一步在UTAUT基础上加入了享乐动机、价格价值和习惯等三个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专门针对资讯技术应用的消费者接受行为的消费者科技接受模型(Consumer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2)[2]。建立在计划行为理论和科技接受模型基础上的UTAUT和UTAUT2虽然指出了更为清晰的影响关系,但其简化的模型框架不易厘清其包容的理论内容在接受行为研究体系中的逻辑脉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其模型发展与其他既有理论和模型间的传承关系。此外,考虑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条件上的巨大差别,此类模型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要考虑跨文化修正的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2011年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数据推算,大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在网络娱乐和社交应用上倾向明显,其中网络游戏的使用率高达748%。研究证实互联网和网络游戏使用过度的大学生,会表现出较低的学业成绩、较高的孤独感、身体不适和悲观情绪[3]。但是,网络游戏又是一个自然正当的市场存在,其关联内容相当丰富,可以伴生信息下载或者社交交友聊天。大学生几乎无法在上网过程中避免接触到网络游戏的相关内容。

本文以UTAUT和UTAUT2为重要参照,将网络游戏作为资讯科技的新兴应用,在回顾和整理主要的用户接受行为研究的理论逻辑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大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接受意向的实证研究,演绎和发展出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

一、主要相关的接受行为理论和模型

科技应用领域接受行为的相关理论和模型主要包括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和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

(一)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Ajzen(1991)在理理论基础上发展出计划行为理论,延续了(1)行为是由行为意向直接决定的,(2)行为意向又受个体对此行为的态度和外部环境对此行为的主观规范两大因素的影响的基础关系[4],新增了感知行为控制作为影响行为意向的另一因素,代表了个体行为决策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执行特定行为的能力和难易,即个体执行特定行为与否依然需要资源、时间、机会、他人帮助等实际条件支持[5]。计划行为理论以信念、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行为这六个主要变量来研究个体在特定接受行为中的决策因素,认为(1)个体行为不完全受个体意志决定,其不仅要受到行为意向的影响,还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2)感知行为控制反映出的个体行为的实际控制条件,可以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见图1)。

图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Ajzen(1991),作者译

计划行为理论相较于理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对使用者接受行为具有更好的解释能力,尤其对于信念变量的更为简单的描述,进一步细化解释了三大基本主干变量,使得以TPB为基础的研究模型具备更好的操作性和解释力。

(二)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Davis(1989)针对当时资讯科技应用的普及,在理理论的行为意向决定行为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接受模型[6]。TAM提出了“感知有用”(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两个用户主观信念。“感知有用”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信息系统和科技产品越有用,个人对于接受这个事物的态度就越正面;“感知易用”则指的是用户认知越容易学习、使用的信息系统或科技产品,个人对于接受这个事物的态度就越正面(见图2)。

图2 技术接受模型,Davis(1989),作者译

技术接受模型简明易懂且具有较高的解释力,但只是提供了相对简单的主干框架,后继很多研究在基础模型上针对不同实际情境发展出相应的新外部变量,其中有些新变量至今依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譬如感知娱乐性、作业科技适用性、个人创新性等因素。

1.感知娱乐性。使用者看重科技产品和网络行为所提供的自我满足的娱乐价值,而非工具性价值。Keeney(1999)通过研究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前后的体验和期望,注意到娱乐性是影响网络购物用户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7];Moon和Kim(2001)将“感知娱乐性”与“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并列起来,作为影响使用者对于万维网行为的态度和接受意向的又一主要因素[8]。

2.个人创新性。联系了重要的创新扩散理论,Rogers(1995)提出个体多大程度领先周围人接受新事物的个性偏好倾向,会影响个体接受创新事物的“先后”[9]。 Kwon等人(2007)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具备个人创新信念的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也较容易接受GPS导航系统之类的创新科技应用[10]。

(三)消费者感知价值和价值接受模型

Kim等人(2007)的研究发现,在工作目的和硬性要求的约束下,TAM对于在组织环境中使用者的科技接受行为的解释力比较强,但是在面对诸如移动互联网的科技应用时,接受行为则反映出更多的消费选择而非组织建议的特征,需要更加适合自愿消费情境中的接受行为的关系和模型[11]。

在自愿消费行为中,消费者会关注产品是否具有满足自己某种主观和客观需求的价值,使得消费者愿意且能够去购买。产品的价值是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的主要心理考量因素之一[12]。Chandon等人(2000)通过测量促销中消费者对于价值的认知,发现消费者会同时关注不同程度的享乐性利益(个人价值表现的机会、娱乐、探索—从而提供给消费者自我实现、娱乐和冒险发现的价值内容)和功利性利益(节省、更高的产品质量、更好的购物便利性—从而提供给消费者节约时间金钱成本、更好性价比和效率提升的价值内容)[13];Flint强调消费者感知价值的重要意义,认为消费者对于价值的主观评价是在一定的使用环境中形成,反映了对产品性能表现以及使用结果与自己购买意向和价值期望的差距关系。感知价值不仅与产品性能、使用情境和目标导向有关,而且与消费者行为过程前后不断变化的学习得来的认知、偏好和评价也直接相关[14]。

Sheth等(1991)提出影响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复合消费价值函数,提出了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条件价值的多重价值来源,多价值的衡量模型能够对于消费者行为有较好的解释能力[12];Kim等(2007)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从价值最大化的角度解释移动互联网的接受行为,将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概念完整阐述在使用者价值接受模型VAM中,从感知收益(譬如有用性和娱乐性)和感知成本(譬如易用性和感知费用)的两个维度定义了感知价值[11]。

(四)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UTAUT)

Venkatesh等人(2003)在回顾和整理已有的技术接受行为相关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UTAUT (见图3)。

图3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Venkatesh等(2003),作者译

UTAUT整合出影响使用者行为意向的四个核心因子:(1)绩效期望,指使用者感觉中对于技术/系统帮助自我工作绩效达成的有用程度;(2)付出期望,指使用者感觉中对于技术/系统的使用的难易程度;(3)社群影响,指使用者感觉中对于自我重要的人士对其使用技术/系统的赞同程度;(4)配合情境,指使用者感觉中环境对于技术/系统的使用的支持程度。此外,UTAUT还提供了在核心决定因子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方面上的控制变量: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性,这些控制变量的复合作用会使核心决定因子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更为显著[1]。

Venkatesh等(2012)在UTAUT基础上加入享乐动机、价格价值和习惯3个新变量来研究消费者从科技应用的接受行为,发展出消费者科技接受模型(UTAUT 2)。其中,(1)享乐动机代表用户从科技应用中得到的乐趣,体现出消费者接受行为中对于娱乐性的价值感知;(2)价格价值代表用户从其使用行为中得到的利益和花费的货币成本,非常接近消费者试图感知的净价值;(3)习惯代表的是用户使用中的惯性延续[2]。

UTAUT2为研究快速成长的科技应用的消费市场中用户的接受行为提供了有益的模型框架,只是模型的具体解释效果需要更多的实证检验和调适修正。

二、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本文拟通过比较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型UTAUT,依托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于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主干,以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为基础来构建大学生网游接受意向研究的假设和模型,加入可能的新因素和调节变量的影响作用。

(一)感知价值和接受意向

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量研究里,研究者惯用态度作为影响行为意向的前置,而Kim等(2007)在其简约感知价值模型VAM中直接用感知价值替代态度,直接影响消费者接受意向[11]。UTAUT模型也用绩效期望和付出期望作为直接影响用户的接受意向的两个因素。相较于UTAUT中绩效期望和付出期望的设定,以及UTAUT2增加的享乐动机和价格价值,感知价值的概念比较完整,其内部维度构建可以更灵活地包容不同的价值因素。因此,本文用感知价值替代态度作为行为意向的直接前置,来解释消费者的自愿行为,这也符合网络游戏作为娱乐消费品的特征,由此,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是:

H1: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感知价值与接受意向正向相关。

在不同的感知价值概念的维度构建中,Sweeney和Soutar(2001)将感知价值视为在零售活动中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和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对应开发了包括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质量/性能和价格/价值的四维度量表[15]。这个四维度量表初始主要是帮助测量耐用品的消费者感知价值,质量/性能的维度在科技应用和数字娱乐消费品的特征属性里并不突出,因此,我们选择参照 其中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再选择Sheth等(1991)感知价值基础维度中的功能价值和认知价值,保留kim(2007)的费用成本。

(1)情感价值:指的是消费者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情感属性,譬如,产品带来的愉悦或者欢喜。在自愿消费的行为中,情感价值对于接受采用的态度和意向具有合理的影响作用。Moon和Kim(2001)验证了情感价值对于互联网用户态度的显著正向影响[8];情感价值符合网络游戏此类娱乐消费品在精神享受和满足心理需求方面的特征,而且比享乐动机更有普适性,因此,本文提出的第二个假设是:

H2: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感知价值与情感价值正向相关。

(2)社会价值:指的是消费者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社会效用,包含了消费过程中的社会性的自我表达。消费者可以通过使用产品提升自己在社会范畴中的自我概念,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扬[15]。Venkatesh等(2007)通过社会价值的要素来扩展基础TAM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在获得他人赞扬和鼓励的时候会更容易接受新系统[16]。网络游戏鼓励玩家交互,创造了一定程度的虚拟社会和社群空间,社会价值应是消费者感知价值中的主要部分,故本文提出的第三个假设是:

H3: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感知价值与社会价值正向相关。

(3)功能价值:功能价值代表的是产品价值中实用性能的部分,比较接近TAM中感知有用性[12]。尽管网络游戏的功能价值实际上涉及到游戏开发商、游戏运营商、互联网接入服务、硬件制造商等不同部分,用户还是会注意网络游戏整体表现出的性能体验,故本文提出的第四个假设是:

H4: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感知价值与功能价值正向相关。

(4)认知价值:指的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中得到的接触新事物和学习感受的认知过程,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探索未知、发现惊奇和挖掘新事物的感受[12]。网络游戏其特点是在重合现实社会的同时,虚拟出超越日常的探索性和新鲜感,满足玩家使用者的猎奇和学习的价值需要,故本文提出的第五个假设是:

H5: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感知价值与认知价值正向相关。

(5)费用成本:指的是消费者在收获产品利益的同时,在评估、决策、获取和使用产品的行为过程中需要支付相应的成本[15]。感知价值一般就是总利益和总成本之差,如Kim等人(2007)将感知价值定义为感知收益(譬如有用性和娱乐性)和感知成本(譬如易用性和感知费用)之间的利益差[11]。在网络游戏过程中,用户不仅要有上网、电脑配置、游戏选择的花费,还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成本,故本文提出的第六个假设是:

H6: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感知价值与费用成本负向相关。

(二)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

使用者的接受意向和行为会受到自我感受的外部社会压力的影响。主观规范主要分为人际影响(个人频繁接触到的家人、朋友或同事等)和外部影响(社会规范的大众舆论,包括社会事件、专家意见、政策引导等)两个部分[4-5]。UTAUT和UTAUT2模型则避开了主观规范,把人际影响和外部影响的构建简化在社会影响这个变量里,但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接受行为中,Martins等(2004)的研究发现人际影响变量是显著的 [17]。故本文选择人际影响来反映资讯科技接受行为中较突出的人际间互动的关系,并提出如下的第七个假设:

H7: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接受意向与人际影响正向相关。

从众被认为是源于社会影响,消费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参照和模仿群体的突出属性,采取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似的观点、判断和行为[18];从更多的人际互动的选择增加到自我识别的外部影响多重化,互联网会影响个人的社会规范的形成过程。在虚拟环境里个人更容易注意和接受可能存在的群体突出属性[19]。从众效应可以反映消费者选择通过适应群体的某些突出属性,进入和参与外部环境中的群体互动,所以本文的第八个假设是:

H8: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接受意向与从众效应正向相关。

(三)感知行为控制与采用意向

感知行为控制被定义为使用者感知的自我执行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反映自我执行特定行为会否受到某种约束控制的判断[5]。用户感知行为控制中包含的主要因素就是使用者感知的执行特定行为所具备的资源和机会的充分程度,可以理解为方便或阻碍使用者特定行为的外在条件。本文用便利条件来代表对诸如可分配时间、可分配金钱、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游戏的获取方便程度等客观条件的判断,并提出如下的第九个假设:

H9: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接受意向与便利条件正向相关。

对照以上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接受意向实证研究中的9个假设和10个变量,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行为模型如图4所示。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本文还将进一步检验诸如性别、年级(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因素相对集中)、澳门生/大陆生(不同文化背景)等控制变量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研究主要使用问卷的形式。问卷题目和量表的选择主要参考在假设和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应文献,以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首先,在54位大四学生中开展测试问卷,进行了对应的词句调整和题项的删减,最后确定包含10个变量和41个题项的简、繁体版本问卷,选择了Likert五分量表(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确定版的研究问卷在授课的电子商务课程四个班级中(总共214位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滚雪球式问卷推荐。最终共收集到607份合格问卷。问卷的基本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本文使用SmartPLS软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模型进行拟合。在对模型进行拟合之前,首先做了信度及效度检验,同时对用于构建交互作用的变量进行了中心化,以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表2和3列示了信度、效度、相关性及因子载荷等数据。表2中的因子载荷分析显示数据的一致性及区别效度完全满足要求,其中因子负载均大于06,表明各测量指标均收敛于其所对应的潜变量。同时,各个潜变量的组成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均大于08,表明各潜变量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表3对角线数据为平均变异萃取量(AVE)的平方根,各潜变量AVE值均大于标准值05,表明各个潜变量均能解释超过50%的所属指标的变异,说明测量模型有较好的信度和收敛效度。通过比较AVE的平方根与相关系数,可以发现表3中对角线数据均大于其所在纵向与横向数据,说明各变量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度。

结构模型1的拟合结果部分证实了本文的假设,系数及其显著性指标见表4。结果显示:(1)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功能价值与感知存在正相关关系;(2)假设5的认知价值虽然与感知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3)假设6的费用成本与感知价值呈负相关,但也不显著。认知价值的假设5不显著,其可能的原因是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中是否能接触到新鲜事物,或者网络游戏作为学习过程并非用户关心的主要焦点,而大多数网络游戏的模式为重复操作而非对新鲜事物的探索,这个结果使得市场上关于某些网络游戏有助于学习认知的观点显得比较可疑。费用成本的假设6不显著,这一点与大学生的生活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大学生的日常开销由家庭供给,并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也就造成网游价格成本的因素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有些网游宣称采用免费形式,对电脑设备要求相对较低(譬如网页和社交游戏),部分受访者会将此类网游视作没有费用成本。

模型对于意向的拟合度达到了603%,其中感知价值对意向的影响要高过其它因素的影响,这证明了在自愿消费情景中,资讯技术应用的用户接受意向的研究回归感知价值概念能够恰当反映出消费者的基础特征;便利条件对于意向的影响次之,人际影响的作用与便利条件较为接近,显示出用户的接受意向是较为明显地受到主观规范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新发展的从众效应,尽管对于意向的影响最小但是依然比较显著,也反映出资讯技术应用中社流和模仿从众的存在。

模型对感知价值的拟合度为468%,其中功能价值对感知价值的影响明显高于其它因素对感知价值的作用,这个结果说明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整体表现比较看重,随着电脑硬件的提升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普及,网络游戏带来的性能体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另外,网络游戏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也依然是比较突出,显示出基于网络的游戏类应用在用户感受中比较明显的娱乐性和社交化倾向。

结构模型2统过检验性别、年级等控制变量在模型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网游的意向逐渐下降,而性别及性别与其它控制变量的交互作用、年级与其它控制变量的交互作用在模型中均不显著。究其原因,第一,本研究仅局限于对大学生的调查,年龄段过窄,所以试图以年级来进行区分,拟通过年级来体现课程负担、毕业出路等因素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网游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网游的意向确实有较显著的改变,证实了以上推断;第二,研究定义的网络游戏,事实上包含了当前存在的很多游戏种类和内容,能够面向不同的性别群体,并试图契合各个群体的喜好,所以性别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在模型中不显著,特定类型的网络游戏可能导致更显著性别上的差异;第三,澳门地区近年来接收了很多内地学生,本文本来试图以本澳/内地的学生籍贯,来观察背景或者原居住地文化的差异对于网络游戏接受意向的影响,结果也不如预期,可能原因是网络游戏或者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应用,具有全球通用性和互联网无边际的特征。

五、结论

面对层出不穷的资讯科技领域的新兴应用,互联网方面的用户接受行为的研究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和指导含义。受到UTAUT和UTAUT2的启发,本文在回顾归纳主要相关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作为影响接受意向的重要因素,同时演绎出源于主观规范和客观条件方面的人际影响和便利条件,以及从众效应等三大影响因素。

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意向模型,集中讨论了感知价值的概念和构建维度,并解释了影响消费者接受意向的其它源于主客观方面的主要因素,对于资讯科技应用消费的接受行为研究有一定应用价值:(1)资讯科技应用消费中影响用户接受意向最重要的因素是消费者的感知价值,证实了此类行为的消费特征。此外,代表主观、客观支持的人际影响和便利条件、以及从众心理依然是有着明显的影响;(2)感知价值中最突出的是功能价值,用户体验的整体表现对于资讯科技应用消费非常的重要,而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则呼应了资讯科技应用消费中类似娱乐性和社交化的关注;(3)尽管结果不明显,但是研究诸如性别、年龄、文化、习惯此类的用户特征对于接受行为的影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本文提出的基于感知价值的消费者接受意向模型,在网络游戏于大学生的实证研究里显示出相当的解释力,当然尚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进行检验调适。我们也注意到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地方:(1)样本来自同一所大学(尽管目前是澳门最大,应届新生最多),可以扩大到其余两所澳门地区主要大学;(2)Likert五分量表可以改进为七分量表;(3)面对资讯科技应用消费中不同的具体内容,可以对基础模型进行调适以及优化对应问卷;(4)可以模仿UTAUT,在实证研究中进一步挖掘用户特征中存在的控制变量,检验各自的作用和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and Davis, F. 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J].2003, 27(3).

[2] Venkatesh, V.; L. Thong, James Y.; Xu, Xin, Consumer Acceptance an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tending th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2012, 36(1).

[3] Christos C. Frangos, Constantinos C. Frangos, Ioannis Sotiropoulos,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Greek University Students: An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Risk Factors of Negative Psychological Beliefs, Pornographic Sites, and Online Gam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 2011, 14(1/2).

[4] Fishbein, M.,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ss, Don Mills. Ontario: Addison-Wesley Pub. Co., 1975.

[5]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6] Davis F.D., Bagozzi R.P., Warshaw P.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1989,35(8).

[7] Keeney, Ralph L., The Value of Internet Commerce to the Customer, Management Science, 1999, 45(4).

[8] Moon, Ji-Won, Kim, Young-Gul, 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1,38(4).

[9] Rogers, E.M.,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4th edition, Free Press, New York, 1995.

[10] Kwon, O., Choi, K., Kim, M., User acceptance of context-aware services: self-efficacy, user innovativeness and perceived sensitivity on contextual pressure, Behavio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7, 26(6).

[11] Kim, Hee-Woong, Chan, Hock Chuan, Gupta, Sumeet, Value-based Adoption of Mobile Interne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7, 43(1).

[12] Sheth, Jagdish N., Newman, Bruce I., Gross, Barbara L., Why We Buy What We Buy: A 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1, 22(2).

[13] Chandon, Pierre, Wansink, Brian, Laurent, Gilles, A Benefit Congruency Framework of Sales Promotion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4).

[14] Flint, Daniel J., Woodruff, Robert B., Gardial, Sarah Fisher., Customer Value Change in Industrial Marketing Relationships: A Call for New Strategies and Research,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7, 26(2).

[15] Sweeney, Jillian C., Soutar, Geoffrey N., Consumer perceived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 77(2).

[16] Venkatesh, V., Davis, F. D., and Morris, M. G., Dead or Alive?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nd Future of Technology Adop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IS, 2007, 8(4).

[17] Martins, Luis L., Kellermanns, Franz Willi, A Model of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Acceptance of a Web-Based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04, 3(1).

第12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3日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微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学科,已成为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问题的思维和扎实的财经知识基础、顺利开展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已被诸多高校经济学教师所关注。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特点很鲜明的课程。

首先,它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提供了平台。比如,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专业课,是对微观经济学中市场供求理论的深化和延伸;生产管理是对生产理论的深化。二是学生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缺乏对经济活动的了解,学习该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背景基本是空白状态。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学生初次接触到专业课程,总会出现畏难情绪。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让学生有全新的思维方式理解经济现象,解释经济问题,做出合理决策。三是教师的基础性。微观经济学是一种“舶来品”,起源于对西方市场经济的研究,故这门课程的原版教材或后翻译过来的教材教师初次接触时也感觉存在困难,并且大多数教师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所教授的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

其次,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价格波动形成了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中结论的成立都包含有相应的假设条件,但往往这些假设又与现实不符,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与此同时,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出现诸多图表、模型也让数学基础欠佳的同学觉得非常抽象。

经济学是一门拥有强大的分析工具的学科,其分析方法和逻辑被其他社会科学,如法律、政治和社会学等广泛借用,甚至在工科类专业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中也会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由于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如何学好、教好微观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教与学的困境

微观经济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普遍能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认识,对经济理论的理解、经济现象的分析只能局限于自身有限的经历,其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他们看来,该课程中所涉及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就像一堆支离破碎的理论块无序地堆积在一起,同时课程学习中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阔,如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生越发觉得混乱和茫然。另外,数学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微观经济学中很注重高等数学的运用,这对低年级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又平添了难度。同时,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表现欠佳,很少有人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仅仅满足于教师课堂所布置的习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微观经济学的学了教材以外,还应该广泛阅读许多参考教材,并能适时地浏览精品课程网站,所有这些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

就教师而言,由于微观经济学较为抽象,尤其在大学授课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选择,还是采取以“讲解为主、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讲授也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只能孤立、零碎地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各个理论。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初始教学没有勾勒出微观经济学整体框架结构,导致学生未能形成对该门课整体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这样就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另外,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教师应理论联系实践,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阅历所限,所使用的案例还是沿袭前人使用的,没有创新也没有联系学生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多方位设计,趣教微观经济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心。微观经济学的教育也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自我更新自我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具有持续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微观经济学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经济学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萧伯纳曾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而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就需要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