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5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解决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发展;必由之路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48-03
在我国,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人心目中,行政管理学没有清晰的学科定位,没有明确的学术人群,也没有产生足够广泛的影响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回避的一点是: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行政管理学没能回应和满足时代提出的需求,其存在的现实意义遭到质疑。实际上,一门学科的地位最终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所涉及的现实领域的问题。行政管理学亦是如此。要实现自身的发展,行政管理学科必须以问题研究作为其重要路径,强化问题研究意识,增强问题研究能力,进而提高其理论的解释力、包容力和影响力。
一、行政管理学科中问题研究的价值
所谓问题研究就是以“问题”为对象,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以问题开始,以实践或者理论问题开始。”[1]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既表现了人类认识已经达到的高度,又成为人类实践和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我国学者王晖指出“人们确定了认识目标以后,接踵而来需要考虑的就是为达到目标,思维应该如何起步。任何理性认识的形成,都是从问题开始,并逐步展开其理论的。对问题的抽象程度、抽象方式的不同, 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论”。[2]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淡漠问题意识,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他们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术的生命力将随之枯竭。”[3]对于行政管理学科来说,凡是令人感到疑难困惑并且是有意义的行政管理问题,都是行政管理学科“问题研究”的对象。
1.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科产生的本源。回顾西方行政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行政管理学科自产生开始就是以问题取向为特征的。正是由于政府规模的日益扩大,政府职能的日益复杂,美国学者威尔逊主张建立一门学问去研究探讨政府应当在多大范围内更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威尔逊和古德诺通过对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的比较分析,明确了行政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从而实现了行政学与政治学的分离。泰勒、法约尔等学者积极倡导运用科学管理理论推动政府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主张将官僚组织和行政效率作为行政学研究的重点,并将“科学化”视为实现政府目标的根本手段。可见,行政管理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研究,其学科的重要使命和活动方式就在于对时代提出的行政问题进行解释和分析。
行政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也体现出问题取向的特质。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及时捕捉行政改革过程中重大难点、热点问题并作出解答。正是在这种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很快地在我国发展起来。
2.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基础。“问题研究”是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的研究模式,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增进、深化和拓展对行政实践问题的认识,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一过程和结果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该问题及该类问题的了解、评价和解决,还有助于为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服务。问题研究贯穿于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当这个过程所达到的结果能够构成新的行政管理学知识增量,从而能够有效地纳入行政管理学科建构之中时,行政管理学科建设就能切实推进。问题研究也是理论和实际之间互动的起点。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实践问题为中心,强调现实性和体验性,从而使行政管理学者有机会了解行政管理工作的真实情境。行政管理学者通过考察现实问题和具体的工作情境,能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从实践中去探寻问题的来源,使实践和研究融为一个整体。
3.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行政管理学界为行政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解决日益复杂的行政管理问题出谋划策。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行政管理学者以通晓西方行政学理论为荣,却不去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或者不顾中西现实环境的差异照搬西方行政管理的实践,缺乏原创性问题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研究与行政改革实践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是导致我国行政管理学“身份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正如北京大学赵宝煦先生所说:“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研究,要想得到社会认同,就必须能回答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提供解决当前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最佳方案。”[4]行政管理学研究必须面对行政改革、政府改革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把视野和触角伸向活生生的行政活动。行政体制改革中关于政府职能定位、行政方式改革、行政法制与伦理、行政人员素质提升等重要行政实践问题,都需要行政管理学提供有说服力、有操作性的指导。行政管理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和繁荣,取决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和满足中国行政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大学物理 管理学 案例教学
1.问题的提出
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学内容仍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本位。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经典物理内容偏多,近现代物理内容,尤其是物理前沿及其在高科技中应用方面的内容就更为少见。二是教学中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大学物理》的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仍有差距。
2.相关的理论
2.1案例教学
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和利用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2管理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物理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经济学是解释问题,而管理学则是解决问题。
2.3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的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说,案例教学更适合于物理学学科的教学,而在教学中实施渗透管理学思想的做法,也是物理教学内容拓展的重要层面之一。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促进教学贴近生活,接近实际,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十分有益的。
3.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具体实施时,一般可分为设计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通过设计案例教学流程,老师可以目标明确、完全控制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无论是哪个环节,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案例的组织,以及在教学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我们认为,要在实施阶段中渗透管理学思想,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3.1讲解物理学概念在管理学理论中的延伸
由于物理学和管理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在管理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源于物理学。如:向心力、引力、合力、压力、动力等。通过研究、对比,使学生既对物理学概念有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掌握到管理学中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3.2讲解物理学概念在管理学实践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一些建立在物理学概念基础上的管理学问题。如管理、思维也都存在“惯性”;如履薄冰是压力大于支持力的一种危机意识。再如: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的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熵代表这个系统的无序度),而对一个组织或团队来说,就意味着管理与制度的建立与强化是必要。
做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当属海尔的“斜坡球体”理论。海尔从斜坡上流动的小球这一极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悟出了企业人才发展的规律——斜坡球发展理论,也成为海尔发展定律。斜坡上的球体好比一个员工个体,球周围代表员工发展的舞台,斜坡代表着企业发展规模和商场竞争程度。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不难得出结论:企业发展规模越大,商场竞争越激烈,斜坡的角度越大,人才的竞争越激烈,人才的素质要求就越高。
3.3强化多媒体案例资料呈现
案例呈现的时间和方式由教师掌握。比如老师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的时候,光凭老师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从视觉与感官上加深学生的理解。
3.4案例研究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教师要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明确讨论的任务和学生角色。密切关注学生讨论的进展和动向,适当予以启发,使案例讨论紧扣主题深入展开。?
3.5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渗透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认知观点,抓住问题的关键,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比以前的分析与讨论作一个总结,加深理解。
4.测评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80%以上的同学适应了这样的教学,发现在对问题的讨论和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能够得到很多启发,学到很多东西并能够改进自己的学习。
通过测评分析,我们对本学科案例教学中实施管理学思想渗透的做法,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趣;
第二、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了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第四、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绝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追求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另外,案例教学的实施还有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问题,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于案例教学。
第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要得当,既要引导学生,调动其思维,推动教学进程;又要注意不能控制的过多或放任自流。这样都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后总结。要鼓励学生多思维、多角度的去研究解决问题,一个案例可以允许存在多种正确的解方法。否则就又会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5.研究的结论
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认为以上做法,有利于改变目前大学物理课的教学现状,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这一做法值得推广。具体研究的结论如下:
5.1有利于学生专业理论、管理学理论及实践技能水平上的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探索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5.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探究、大胆质疑,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翻转课堂 管理学原理 教学模式 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84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inverted class-room)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翻转课堂主要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将课程的主要内容制作成视频、声音、图像等重新规划和设计,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实现了“先学后教”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的实质是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和做学习的主人,促进生师互动和知识应用,鼓励高阶思维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面向职业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
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将知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制作教学视频、图像、声音等信息,使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中教师对理论和实践的讲解,提高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中参与以及课后巩固的教学形式。
二、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了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很多设置都是以理论为主,缺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另外,这些《管理学原理》教材版本落后,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教师的教学的主要模式就是课堂授课,教师照本宣科在台上讲课,对学生被动的学习形成“填鸭式”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方法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改进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学生成绩考核不合理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应用较广泛的学科,注重能力的培养、善于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等,而目前很多高校τ凇豆芾硌г理》课程教学的考核方法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学生作业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最终期末考试分数一般高校的比例为70%,造成部分同学考试前对理论的快速突击,考试结束恢复原状,并未能通过课程学习得到能力的提升,考核面过于狭窄,不够科学。
三、翻转课堂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非常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能有效缓解目前传统教学的弊端;2.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意识;3.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4.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翻转课堂采用新媒体视频+互联网技术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交流。教师通过《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提前制作成视频、图像、声音相结合,是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三)翻转课堂完善了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考核方式的单一和缺陷问题。翻转课堂可以采用线上考核和课堂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分或者在课堂上根据实践测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软件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提高《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效果。
(四)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应用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翻转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翻转可以根绝学科特点进行设计。首先,通过理论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自主学习的引导,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案例分析引导,教师播放相关理论案例和视频资料,通过学生结合理论进行小组讨论,并有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提高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翻转课堂《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将面临的挑战
尽管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实中还需受到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挑战。
(一)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影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受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影响,教师很难解决课题出现的学生对课程参与问题,制作微课程时学生是否参与,属于单向的传递,不能像传统课堂做到随时调整。学生参与人数与理想人数存在矛盾,只能展示和使得真正参与的同学收益最大化,而其他同学则长期作为观众参与其中。
(二)教师对翻转课堂的影响
有关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任务中被视频教学所代替,并没有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同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兴趣、专业特征等制定相应的视频,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学生并未能深度参与其中。另外,翻转课堂要求课题高度数字化,网络安全,完善的教学设施等。现实缺乏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不具备完全的网络教学环境。
总之,翻转教学课堂符合时展潮流,虽然目前依然处于尝试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但对于研究生管理学教学是可行的。要想全面、高效地应用于管理学课堂教学仍需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辛巍巍.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
[2]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01)
[3]蔡兴红.翻转课堂的特点及其对研究生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管理学 案例分析 范式 实操要领
案例教学是当代管理教育中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阅读并思考案例中所描述的特定情境,参与课堂讨论,然后尝试总结出一些可以用于不同情境的一般性结论。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比较,案例讨论更有助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培养审时度势、剖析权衡、把握战机、对症下药的能力[1]。因此,案例分析题成为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及经济管理类学生等参加管理学测试的重要题型。
一、管理学案例分析的目标界定
管理学案例分析目标的界定是实施案例分析的重要前提。总体来说,管理学案例分析是提供对现实管理情景观察和反映的一种方法和角度,而非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精确答案。因为,就科学研究而言,观察的数量再多,也无法验证某个结论的真实性,更何况管理观察通常不容易做到大量观察,也就是很难找寻到符合某种数学理论的统计规律。观察到的有利结果只是增强研究者对于某种认识的信心而已,观察到的不利结果也只是为研究者已经形成的意识增加了一个佐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追求所谓精确答案对人们思维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有害而无利[2]。在这个总的前提下,管理学案例分析的具体目标是:(1)让学生对管理者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有一个清楚的理解;(2)通过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竞争情况和不同背景下的企业案例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为学生在诊断企业行为和拟订解决方案方面营造与实战较为相似的实际氛围;(4)强化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处理复杂和棘手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学案例分析的基本题型
通常依照案例情景描述中所提供的材料的性质的不同,将管理学案例分为描述评判型和分析决策型两个类别。
(一)描述评判型
这类管理学案例材料着眼于叙述和描述某一管理问题实际解决的过程,让考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之进行评论,总结和评价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和经验教训,旨在考查学生对资料的归纳整理和概括提炼能力。当然也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这个要求对于对资料的归纳和提炼能力而言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一类管理案例分析的难度相对较低。比如某民营公司的激励方式。xxx公司是个民营企业,老板通过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赞扬和赏识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诡计剥削员工。这个案例虽然文字不多,但也分明展示了一种管理情景,就是激励方式的错误运用问题。本案例重在对问题的描述和说明,考查学生对民营公司老板的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说明和评判。
(二)分析决策型
这类管理学案例是在让学生了解案例材料中提供的管理情景的基础上,明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希望被测试者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对备选方案进行权衡比较,然后抉择出相对最优的方案或提出具有显著可行性和效益性的策略。这类案例与决策型案例相比,其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它不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制订有效方案。比如某公司的员工培训问题。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了适应国内外的竞争,以及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认识到要转变观念,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需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培训是先导。过去,企业搞过不少培训,但基本上是临时聘请几个知名专家,采用所有员工参加、上大课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中疏于控制。培训过后,有人认为在工作中有用,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用,想学的没有学到;也有人反映培训方式太单一,没有结合工作实际,等等。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那么你该如何管理公司的培训工作?本案例考察的重点显然是对特定情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和可行的员工培训决策方案。
三、管理学案例分析的程序设计
管理学案例分析通常分为三个重要的相互关联的环节,即问题界定、分析问题、给出建议。
问题的界定,即发现问题。管理学案例所揭示的问题尽管涉及多个方面,但核心问题总是明确的。把握事实是确定核心问题的前提,离开了背景资料所提供的事实就成了主观臆测,当然这样的案例分析是毫无意义的[3]。把握事实的便捷方法是所谓的5W1H方法,即针对背景资料找出“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如何”。把握了这几个问题,也就掌握了一个案例所涉及的最基本事实。
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明确主题,即找出问题的核心问题。管理学案例分析的核心问题是用相应的管理概念、理论和知识,阐释已经发现的问题[4]。有些情况下,在案例的最后会给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案例的设计者希望学生关注的主题。这样在案例分析时就更靠近问题的核心了。因此,学生在案例分析时,首先应该考虑该案例涉及的是哪方面的主题,否则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当然,有些案例本身是高度综合性的,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时通常要根据任课老师的安排确定相应的分析主题。
上述“某民营公司的激励方式”的案例,其核心问题是激励方式运用不当问题。首先依据管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知员工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员工的需要有保健因素和激励之分,其中保健因素是基础,激励因素是关键。其次,民营企业员工需要的主导性,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较低层次的需要,而不是尊重和掌握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要。是处于较低层次的保健需要,而不是处理较高层次的激励需要。再次,案例当中呈现的情景式公司老板主要运用了激励因素,而忽视对安全因素的关注。由于没能够对症下药,才导致该民营企业老板激励做法的失败。最后,建议对员工激励要借由管理环境而定,因人、因地、因事件、因管理意图而定,且不可想当然地确定。
上述“某公司的员工培训问题”的案例,其核心问题是员工培训的实施方式存在问题。首先,加强员工培训是时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案例公司已经认识到了培训的先导作用。但也存在培训目标不明,培训内容和方法单调单一,培训过程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够等弊端。其次,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应当改革和完善培训机制。从决策的角度建议:明确培训意图,将培训与公司战略或企业近期重大事项结合起来;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过程管理;确保培训内容多样性,培训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形成包括系统的理论培训、职务轮换、参观考察等的培训工作体系;实施分层次的培训方案,宜根据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不同,划分为战略能力培养型、制度能力贯彻性、业务能力提高型等培训方案;根据培训目标和意图,立足公司需求实际,实施个性化的培训等。
给出建议环节是根据背景信息给出合情合理的建议。注意几个原则:(1)要有理有据,论据充分。即给出的建议要符合社会或企业实际,具有可行性。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案例中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取其位,谋其政。案例分析的最重要之处不在于你提出了何种战略,而在于你如何支持这一决策,又如何实施这一决策[5]。对于案例,不存在唯一的最佳解决方法,也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重要的在于要给你的建议以充足的论证。因此,完全脱离案例本身的局限性而一味任想象力驰骋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不要轻而易举地提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建议。(2)操作方案具体。不要作诸如“公司应当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这样笼统的概括,要将5W1H具体展示在建议中。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不要忽略一切不利于你的建议的论点和信息,相反应指出若干可行选择方案的优缺点。应力戒肆意夸张、墨守成规、带有偏见、或过于戏剧化。要努力证明你的论证的合理性和客观性。(3)做出合理假设。案例所给出的信息不可能是完整的,企业是在一定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做出决策,要大胆假设,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根据背景材料做一些合理拓展,如果……则应该怎么办?如果……则又应该怎么办?这也决定了案例分析答案的不唯一性。(4)活用理论。案例分析时,应最大限度地应用学过的理论。在分析案例时,除了逻辑、分析者自身的经历和直觉之外,分析者应该尽可能活学活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管理学课程中的案例当然应当首选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但学生还应当能够融会贯通地应用其他管理类课程的知识和理论,甚至包括经济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等规范性学科中的理论。管理学案例均是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有的符合相关理论、有的是对管理理论的创新、甚至有的违背了管理理论,因而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在实际案例分析中,一定要明确相应的理论、认清案例中存在问题,结合案例实际做出恰当的分析与决策[6]。(5)要体现创新理念。案例分析的目标是分析者考虑现时与案例对象相关的所有事实与信息,提出各种可行的方案,对它们进行选择,并捍卫你的建议。要将自己置身于当时决策者进行决策的场景中,基于当时可得到的信息,设想你会如何做。为了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建议充分运用图形、表格、比率和分析等方式支持你的立场。(6)恰当地运用语言。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时,避免使用俗语、含糊或废弃的词语、缩略语和简写语及性别及民族歧视性语言。尽量使用短句、短段落及简单的词汇,多使用一些副标题以体现研究者的意图。对问题和观点的阐述宜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安排,对提出的建议宜按照从少有争议到最有争议的顺序排列。要多举例以增强具体性和明确性,有助于理解。多用表格、饼形图、柱形图、线图及其他展示方法凸显重要的观点和想法。
参考文献;
[1]程婧.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52-54.
[2]张建辉.从非线性理论看管理学创新[J].管理观察,2009(1):8-9.
[3]焦淑斌.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应丽芬,许莹.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09-110.
[5]喻文益.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1):38-41.
[关键词]案例分析 管理学 创新
[作者简介]刘斯琴高娃(1971- ),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47-02
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用性强、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影响力较大的课程。在管理学课程中,经过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基本方法,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发现一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为以后更加深入广泛地学习、研究管理方法和技能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案例分析法始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学院,是一种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理论与现实管理实践中的案例有机结合。通过案例与理论的结合,学生可以更直观、具体、实际、生动地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能学到更多的应用性知识和技巧。
一、在管理学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管理学的学科特点要求进行案例教学。管理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要求其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处理各种问题,结合现实情况灵活弹性地选择各种管理方式。当前的管理学教学过于抽象和空洞,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理论与实践结合正是案例教学的突出特点。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逼真的管理情境,最大限度地拉近教学与实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现实的管理过程。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接触真实的案例与事件,经过思考、讨论慢慢感受和体验实际的管理工作,体会管理工作的广泛性,并且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处理相关的管理问题。
2.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前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适应,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案例教学,师生互动讨论,教师融入学生,学生可以围绕讨论的案例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分析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合作精神,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学案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探索,是管理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用问答、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查询文献资料、分析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案例的讨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应变创新能力等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课前认真准备,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教学的资料和内容;课外广泛查阅和搜集相关的案例资料,并对搜集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加工和整理,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具体环节
1.案例材料的筛选和准备。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本科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及教学对象,精心挑选案例,确保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案例的难度要适中,典型性及呈现形式要适应教学对象。可利用媒体挑选和自编等途径,将搜集、整理、分类的案例进行汇编,利用不同的媒介方式来呈现。有时还可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让学生主动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编织成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2.案例教学的合理组织。案例教学过程必须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教师提前一个星期将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同时列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案例,做好准备。第二阶段,分组。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推荐或选出每一小组的负责人和记录员,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记录员如实记录小组讨论中各成员的不同观点和建议,并加工整理,本组在课堂上发言。第三阶段,讨论。教师要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式地引导学生热烈地发表不同的建议和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发掘更深层次的原理和方法。
3.总结提升。案例教学完成后,都应进行评估和总结。第一,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本次案例教学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第二,在教师引导下集体总结每个小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特别注意每位学生的得分,从中评选出解决问题最得当的综合性和单项方案,重点分析案例教学的不足,并讨论出原因、对策及改进的方法。
三、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管理学 课程教学 高技能人才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60-02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其存在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技术应用性人才”转换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而随着高等教育目标的转变,高职院校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这就要求管理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提升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方法,为社会提供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1 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在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内容脱节,目标不明确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材与本科院校教材基本一致,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导致学生无法完全掌握,降低教学效果。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无法明确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无法以职业行为和工作过程进行组织教学,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环节,影响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1.2 理论和实践无法完美结合
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完善其实训环节,校企之间的合作无法达成,许多毕业生到实习单位只能替代普通工人工作,无法接受管理技能训练。
1.3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以教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知识,严重忽视、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4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没有较强的学习进取心,许多学生甚至无法明确以后的工作,以上都是导致学生积极性较低的原因。
2 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改革
2.1 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高职院校的管理学专业应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各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都应以此为中心开展。由于管理学课程的覆盖面广、内容多样,缺乏重点实际问题。因此,其教学内容应侧重模块化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模块。由管理学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以及基本职能等组成。②专业模块。由企业经营、生产和财务管理等组成。
(2)创新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创新,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使用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实训以及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形成导学、助学、自学的三维教学模式,通过对国内外情景模拟和经典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增强学生对现实情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实践教学比重。在实践过程中对课程教学进行延伸。例如,定期邀请企业家或校外专家对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企业管理中的前沿问题和关注热点。建立综合实训基地,购买、研发管理学模拟软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模拟的管理工作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增强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2 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2.2.1 教学条件改革
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条件改革包括建设教学软硬件设施和教学开展等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归类收集网络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以及经典教学案例,在网络环境中提高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增强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整理和课程内容相符合的资料,使课程教学生动化、多样化,让学生在人性化的网络环境中学到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既丰富学生视野,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根据实践教学基地,采用教师、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分配任务由学生分组完成。通过学生决策灵活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行成完整的解决问题方案。在此过程中,由教师为各小组进行规则明确,角色分工,带领模拟决策等。使学生在模拟训练中掌握经营技巧、经营知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3)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通过校园网站,在网上呈现管理学课程中的课程大纲、课程计划以及各章节的PPT讲稿、电子讲稿等。也可以展现各公司企业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对企业的经济环境、发展状况以及政策变化等有清晰的了解。(4)建立优秀教学团队,以科研推动教学。课程组成员的年龄、学历、教学经验、职称和研究方向形成良性互补,优化学术氛围,形成科研和教学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授课教师应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把一些好的分析思路和案例相互切磋,达到资源优化共享的目的。
2.2.2 教学内容改革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适时调整教学大纲。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主,适当的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调整,重视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包括策划、组织、协调、领导和决策等能力。同时,压缩理论知识,增加实践环节,增加管理实验和案例分析等课时量。(2)加大信息量,更新教学内容。选择优秀管理学课程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所接触的管理学知识处于学科前沿领域。对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在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原则上,针对不同对象把管理学教学文件数字化处理,在与媒体结合的基础上,形成教学课件。课件内包含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管理理论知识,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解决。(3)避免课程重复,妥善处理后续课程。对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内容上的明确分工,把原本属于生产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调整到具体专业课程中。并依据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突出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确保管理学的教学系统性,与后续课程建立联系,提前预留教学活动所需空间。
2.2.3 教学方法改革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多采用案例讨论、课堂讲授、情景模拟以及沙盘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对管理方法和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在教师引导学习的同时,重视相互学习、实践学习。
(1)案例教学法,配合情景模拟进行互动式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掌握。(2)采用灵活教学方法方式,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引用当地优秀企业的实例和数据。同时,坚持团队合作,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命题考试等进行统一整合。课程组成员及时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研讨等。(3)通过课程论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进行测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也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创作奠定基础。
2.2.4 考核方式改革
管理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对学习的创造性、灵活性,教学活动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等进行综合评价,把实践考核作为评价考核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做法如下:平时课堂考核(课堂出勤、案例分析参与、课堂讨论等)占20%左右。课后考核(学习汇报、课程论文以及调研报告等)占20%左右。实践考核(能力性考核、知识性考核)占60%左右。通过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感性认识,使学生成为适应当代管理学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2.2.5 教材建设的完善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所使用的管理学课程教材与本科教材极为相似,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内容抽象,不易学生学习掌握,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材建设的完善对管理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可采用具有较强权威性出版社出版或由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例如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教材,以及斯蒂芬编著的教材等。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不断更新等特点,能够使学生接触世界最前沿领域的管理学知识。同时,高职院校也可根据自身教学要求、特点,尝试编写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教材或辅助教材。
2.2.6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利用主要指充分使用师资力量、网络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优秀的师资力量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深厚的网络资源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化,而社会资源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点。
3 结语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在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适时的改革,做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志坚,吴健辉.管理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8):255-256.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高技能人才;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发生改变,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变化,与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的区别越来越明显。结合目前的社会需求,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也使得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发生改变,但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目前的高职管理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首先,教学内容脱节,理论性太强,缺乏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忽视了高职管理学教学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其次,管理学课程教学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其原因多是学校与企业未达成有效合作,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或实训机会;再次,教学模式单一,多为课堂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最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教学的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环节较少,教学方式单一所造成的。
二、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学教学改革
(一)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因此管理学教学的目标应与学校层面相统一,以高技能培养为主,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等给教学环节都应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对于高职管理学可而言,其所设计的范围较广,教材内容呈现多样性特征,这使得管理学课程的重点不突出。因此对管理学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一方面需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另一方面可进行模块化划分,包括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基础模块由管理学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职能等构成;专业模块由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组成。
(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构架在教师、学生、知识、能力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知识从教师向学生过渡并创新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创新,采用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增强实践教学比重。管理学课程教学不仅包括理论教学环节,还应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这是由管理学学科特征与教学目标决定的。管理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充实的管理学知识,还应该使其具备管理学技能,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独立解决管理问题,具备职业能力,这是管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管理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将实践教学作为对课程教学的延伸来对待。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改革当前教学条件。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归类收集网络课程资源,比如高水平的管理学研究论文、经典管理学教学案例、典型企业管理实例等,借助网络提高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教师、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任务,有学生分组完成;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与作用,利用学校网络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案例、方法、学习资料等,使学生能够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充分的了解;四是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以科研推动教学。
(二)对管理学教学内容与教材进行改革。一是调整目前的管理学教学大纲,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调整的主要方向,着重增加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压缩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二是较大管理学教学的信息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可选择优秀的管理学教材,另一方面可根据社会实际需求选择前沿的管理教学案例;三是在整个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避免课程充分,还要妥善处理后续课程。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高职管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直观体现。在传统的高职管理学教学评价中,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考评标准,这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因此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十分强的学科,这就需要在考核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考评,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考核的内容包括知识考核、过程考核、态度考核以及能力考核。考核中个环节的比重可根据高职管理学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外,对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时刻保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基于此还需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与编制、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做到以学生为本,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美国 问题 借鉴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轨迹,现实的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的演进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的理论,充实着现行理论的体系。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
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系列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延续相继诞生。20世纪60年代的布凯南的“政府失败说”,以其实用性和创建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追求私利是导致政府管理无效性的必然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整个政府的管理体制重新进行设计,否则就不会出现行政改革家们所追求的行政行为的高效率。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传统的官僚制政府体制的危机也随之凸显,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热潮,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于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诞生。奥斯本认为,官僚制的政府组织形式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官僚组织产生的环境大不相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因此,用企业家精神来重塑政府是相当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先前的理论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许多批评,在这些批评之中能够直接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即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坚持管理的自由化和管理的市场化理念,关注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重新创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从而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问题为核心,融合来自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提供公共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并围绕该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公共部门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远远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学涉及的主题,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选择、政府腐败等。总之,一系列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的提出,共同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形成了广泛综合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美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随着上述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学说在美国的诞生及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多。然而,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者Van Riper就已经提出警告:学者要认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否则便会误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学的林恩教授(Laurence E. Lynn Jr)才开始关注到该问题。林恩在2001年发现,许多著名的学者连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掌握,因此他们所建立的理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议的可能性都存在众多疑问。例如,威尔逊在1887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后,并无意推广这个并不恰当的主张,这个事实就被当时的众多学者所忽略。
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即使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事实上,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外人想象中那样理想。许多美国学者也没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公共管理现象,而是只对其作镜花水月式的简单描述,没有深入分析可以随环境、价值以及权力的转变而改变的公共管理的本质。例如,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直接致使美国政府权力极度扩张,公共管理部门膨胀,对大企业监管加强,继而导致美国大政府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们在针对具体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并没有把握住公共管理的实质,与此同时,在关键时刻也缺乏先见之明,没能够深入研究公共政策在运行之初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国公共管理学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对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公共管理学在为该学科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因此,认清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了解美国与中国在公共管理之间的差距和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任晓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学习、吸收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以下即为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启示。
确立公共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公共管理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政府问题。根据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公共管理理论就是为解决国家、政府、社会公共事务而存在的。因此,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我国的政治现实,适当而积极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以及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功能。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就是首先能够准确分析并有效解决中国在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注重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数据模型,并以此为重心来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分析过程 区别
一、序言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说的是山上有座庙,起初庙里有一个和尚,他的职责是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并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不久,庙里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二人抬水,以便日用。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但是当庙里有三个和尚的时候,庙里却没有人愿意去挑水了。这则小故事虽然是简单的描述了寺庙里的一个现象,但是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以及所反映出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分析方法上的区别是非常深刻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是多方面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本假设、发展路径方面都有不同①,本文试图通过这则故事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讨论两门学科的区别。
二、故事背后的经济学分析
(1)原因分析
1.经济人假设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所谓“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三个和尚无疑是“合乎理性的人”, 三人在没有政府规制的市场上去采取决策,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是在不去打水的情况下,顺利的喝上水,当三人都采取这种决策时,没有水喝的情况就出现了。
2.集体选择理论
经济学上将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故事中水缸里的水就没有排他性(三个和尚不花费力气就能喝到),也没用竟用性(水缸里的水每个和尚都能喝),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免费乘车者”,即不去挑水也能喝到水。研究这种问题的经济理论是集体选择理论,所谓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在只有一个和尚时,自己付出了多少挑水的成本(力气),就会得到多少挑水的收益(可喝的水),成本与收益完全均衡,因此不需要任何人强制,和尚渴了就会去挑水喝。在只有两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协商,协商的成本也比较小,如果一起去抬水喝,两人付出的成本(力气)和得到的收益(可喝的水)也能够基本均衡,于是一起抬水喝的合作情形不仅能够产生,还能够得到坚持与延续。在三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协商的成本比较大,喝水的事情难以解决。
3.博弈论
这个故事是一个静态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意思是参与人对其余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博弈的全过程全部了如指掌。对于为何建一个静态博弈,理由如下:三个和尚没水喝,只是在静态博弈下,没有和尚愿意去打水。然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假定前两个和尚都不去打水,对于第三个和尚来说,它就必须去打水(否则就会被渴死),这就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说法相违背,所以是静态博弈。
下面建立博弈模型,首先是两名和尚的博弈,其支付矩阵表一所示:
表一
在这个博弈中,可以看出,对于两个和尚来说,该博弈博弈存在占优策略均衡(打水,打水),这也就是两个和尚为什么有水喝的原因。
其次,第三个和尚加入后,该模型变为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支付矩阵如表二、表三所示:
表二
表三
表二中,和尚二打水时,和尚一打水与不打水的支付相同,都是2个单位;和尚二不打水时,和尚一的占优策略是不打水;综上,不管和尚二打水不打水,和尚一打水的策略是弱占劣的,因此,和尚一会选择不打水。按照同样的道理分析表三,则仍然得到和尚一和尚二都不打水的结局。综合表二表三,给定其余两个和尚不打水,则和尚三的最优策略仍然是不打水。这就是说,对于每个和尚,他们都不存在打水的动力。
(2)解决方案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用以论证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优越性。斯密之后的西方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论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合乎逻辑的学术体系。在这则故事中,我们无需对三个和尚的命运感到担忧。担忧者恐惧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使井水这个市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根据科斯定理,不难发现这种忧虑是杞人忧天。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用通俗的话来说,每个和尚都不完全是大公无私的,他们会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必然会有和尚因为要喝水而放弃博弈,独自去打水,一旦有两个或以上的和尚都无法坚持下去时,三个和尚会很自然的协商打水的问题,因而没水喝的问题会很轻松的得到解决。
虽然即便什么也不做,三个和尚也不会渴死,但采取适当的行动却可以使和尚们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多的饮用水。这充分说明市场固然可以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但必要的宏观调控则可以保障市场制度和秩序,使市场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故事背后的管理学分析
在用管理学原理对该故事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② 管理,就一般意义而论,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
(1)原因分析
1.管理组织机构欠缺
通过上面管理学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包括人在内的投入产出系统。从这一点来看,“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缺少最重要的一方——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在该故事中,三个和尚简单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缺少管理者,更没有管理机构,这在管理学看来必然是无效率的。假如没有一位管理者,那么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问题或许不属于管理学的内容,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本文加入管理的主体——方丈。故为四个和尚没水喝,但是假设方丈不会亲自打水,仍然是三个和尚不去打水导致的没水喝。
2.责任原理
责任原理是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提高人的潜能的有效办法。因此,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责任原理的背后要求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在该故事中,方丈没有对三个和尚的工作进行分工,导致可能出现的工作责任的不公平,进而出现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
3.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管理学中,任何组织的成功,都要使组织中各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所以如何去激励成员,使之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是指从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行为影响因素出发,发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探索不同行为方式的激励方式,以便使组织的领导者能针对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监督,提升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
在该故事中,不存在激励与监督机制,所以三个和尚既没有主动去打水的动力,又没有不打水所面临的监督与惩罚,故没有人愿意去打水。
4.缺乏团队精神
管理学中有一条法则叫“大雁法则”。大雁飞行的队形为“一”字或“人”字,这种与生俱来的飞行方式可以使雁群整体减少约30%的飞行阻力,几只大雁交替承担着全队的领头重任,最后使雁群按期到达目的地。“大雁法则”体现的是一种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应对团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这对一个组织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和尚们之所以弄得连水都没得喝, 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 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没有想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精神。
(2)解决方案
管理学对这个故事的解决方法不同于经济学的解决之道,往往偏重于具体问题的现状,讲求解决问题的实效,因此可以摒弃统一的范式,提出多元的方法。其解决方法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建立岗位责任制,轮流挑水。合理安排工作,明确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指标。例如规定每人每天的挑水任务,或者编排滚动日程表。
2.建立激励机制,要严明奖惩制度,多挑多得,少挑少得,不挑重罚。
3.安排人员监督,派专人监督或者轮流监督。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设优良的组织文化。应当在三个和尚之间建立起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等与寺庙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
四、从这则故事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点
(1)从静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有如下不同
1.分析的起点不同(对人性的假设不同)
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或者说是行为假定,从本质上说不是关于人性的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人类欲望的分析,基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经济学从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本能的感受为起点,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对故事的原因展开分析,能够从“根”上做出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相对复杂,经历了由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复杂人假设的过程,不断丰富对人性的认识。归纳来讲,管理学默认人都是好人,即“好人假设”③,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注重伦理道德。因此,主要从组织利益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的利用问题,重点对人的组织结构做出分析探讨,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主要从人的组织方式角度进行了分析。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经济学从单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起点,管理学从组织整体的利益为起点,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关注点因此也相应不同。
2.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故事中即三个和尚)之间的关系是等同的,在等同的基础上,提出私有产权、合作博弈的解决方法。经济学中的人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的组织,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等级、次序、隶属关系,并且假设人们没有才能上的差异。
管理学则不然,管理学严格区分了管理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二者都是以人为分析的核心。管理学中的人是存在于一个层级组织内的,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组织中人与人的合作关系。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同组织中可能担任不同的角色,但在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中行为主体担任什么角色是有区别的。这意味着管理学中人和人的关系不是等同的,是有“差序性”④的。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为根本目标,因此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
3.分析内容上的不同
经济学是一门在社会学科中科学性最强的学科,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学更注重实践,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的着眼点在产业和总量方面,管理学则关注微观组织本身。经济学强调趋势,注重体系的均衡性。管理学强调过程,注重不均衡。经济学注重规范性,重视对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趋势的预测,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即使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也突出的是事实的抽象描述。而管理学本质上就只能是实证性的,重视对问题的观察以及效率的提高,是一种决策和行为,强调理论的直观操作性和应用实效性。
4.分析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对固定,偏好假定、边际范式、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等内容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经济分析是一种严谨统一的方法, 适用于解释人类的大部分经济行为,并对经济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性方案。
与经济学相比, 管理学针对组织中的各类管理问题,运用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心理学、社会学、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因此,管理学缺乏逻辑上统一的方法论。在形式上,管理的对象是社会组织中的人,社会现象复杂多变,许多因素难以定量,因而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在预测基础上的决策和计划很难做到精确。管理者必须能够熟练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和方法来达到管理目的,因此,管理学注重形式上的艺术性。例如在我国,管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的一个分支,直到1996年7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原管理学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科学部, 才使管理学有了同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
以上四点区别,从经济学与管理学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2)动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分析过程上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分析过程或者说分析路径上的区别,可以从对故事解决办法的建议上得到启示。
经济学的解决方法是先自由竞争,这能够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简单的自由竞争显然是不充分的,所以也提出了提高效率的基于经济学原理的解决之道。从这一过程之中,可以看到,经济学的分析由人的本性的假定开始,由内(从人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开始)及外(提出有效率的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的予以系统剖析。
管理学关注的重点是行为主体的组织关系,根据对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直接为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决策工具,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直观而富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在这则故事中,管理学认为低效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对当事人进行科学的安排,如果有一名组织者制定相应的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那么这些制度一旦建立,该问题将会得到相应的解决。制度得以实施之后,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满足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这种分析方法顺着由外(的制度)而内(最终使行为主体获得利益)的思路,最终对人的本质需求予以满足,即最终回归“经济人假设”。
对两门学科的分析过程进行简单的抽象,可得到下图:
注解:
①武博,严旭,陈晓文.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7(5).
②娄成武.管理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③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④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参考文献:
[1]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J].经济学家,1998,(3).
[4]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5.
[5]黄群慧,刘爱群.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2).
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体系,启发式教学还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观的直观体现。我们可以把启发式教学灵活应用于管理学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启发式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在启发式教学应用过程中,承担着将书本和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任务,这种知识的转化虽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能够实现,但灌输式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的知识转化过程中是低效的。我们在管理学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渗透,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并促进学生将知识自行转变为能力,最后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1.启发式教学在管理学教学诱导教学法中的渗透
诱导教学法使一种将启发式教学法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诱导教学法应用时,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进而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能够用于诱导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师在灌输教学法实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发展。诱导教学法需要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找准问题切入点,并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来寻找答案,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实现教学效果的强化。诱导教学法其实施的根本原理就是启发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渗透,在教师进行诱导教学中启发教学法渗透时,可以运用举例、比喻、对比等方法指点学生思路,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思索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并最终将所学到的知识归纳整理成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思想在诱导教学法中的渗透,能够有效提升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灌输式教学法虽然有一定的弊病,但这种教学方法却能够准确、高效的将概念传授给学生。利用启发式教法的诱导教学法,更是能够在管理学的理论教学中实现对概念的进一步阐述和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对枯燥的管理学概念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对管理学概念的理解,促使他们掌握管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启发式教学思想在诱导教学法中还能将理论和概念具象化,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应用能力,而对概念的应用正是教学任务完成的具体表现,因此,启发式教学应用于管理学诱导教学法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在管理学讨论教学法中的渗透
讨论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因此管理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工作中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管理学中,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教学法大致包含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四个环节,讨论教学法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问题,并提前将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时,先将教学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的讨论能够向着教师设计的方向发展,讨论结束后,让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整体点评。讨论教学法的四个步骤中,无论是问题的设计和启发思路阶段都包含着启发教学的思想,通过启发教学思想的应用,才能设计好启发教学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向着教师设计的讨论方向进行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3.启发式教学在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中的渗透
案例教学是“管理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时,他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案例教学,不仅煅炼、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过的理论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对所学过的知识能记得更牢。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这样,管理案例教学实质上为学生提供了把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用于管理实践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有效缓解了学生接触管理实践难的矛盾。案例教学法作为管理学教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使巧妙的融入其中,因此,案例教学法正是在启发教学的核心思想中发展深化的,启发式教学的渗透体现在案例教学法的方方面面,并实现了较优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1、综合性。公共管理学科一门综合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公共管理主体管理公共组织及其行为的规律的科学体系,其不仅拥有厚重的理论背景,而且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所涉猎的内容也更为多样化,有基于此也就要求所有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更具有综合性。
2、实用性。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就是一门运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应用性科学,一般来说公共管理学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如何解决某类公共问题方法或手段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归纳总结。
3、交叉性。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性是基于其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的问题内容而言的。公共管理学科以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某一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必定涉及到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及案例选取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理论与现实结合,完善知识体系。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它不仅仅是教师讲某一理论和相匹配的案例结合起来的一起分析,更是一种学科理论知识与社会的接轨。
2、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一般来说,社科类学科教学总是显得比较呆板,学生会认为理论性太强,课堂缺乏一个活跃的气氛。然而案例教学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好方法,现实性的案例总能给学生一些可触感,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公共管理案例更是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案例教学不仅是对教学形式的一种丰富,更是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工作接地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若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老师单向将只是传输给学生,总难免有些狭隘之疑。实际上,教学也是老师学习一个很好的形式,这种学习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提高上,也更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再思考和更跟新上。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尽可能接触更多的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很具有实时性的,在案例对认识收集、认知、分析、讲授系列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帮助教师学习到了更多的新知识,并使得教学工作接地气,不归属空中楼阁。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关于案例选取的一些问题。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早已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在理论研究上已然有很多成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也已是相当普及,但存在的问题也依然是很多,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本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案例选取存在的一些问题小作阐述。
1、难离理论式讲授,案例少。虽然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在教学中长期以来都在极力推崇案例教学,但或许是出于社科类学科的通病,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还是难以走出思辨的窘境,难离理论式的讲授,选取案例很少,甚至是以老僧读经般的精神去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咀嚼无味的理论。
2、陈年旧事,缺乏时效性。不容否认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存在很多经典的案例。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总具有的时代性又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时效性,如此说来,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案例也就必然不存在永世的经典。
3、不具典型意义,缺少代表性。案例作为个案来分析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为了找出解决这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无论基于哪个原因都无疑要求所选取的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而现实总会有不少教学案例的选取过于随性,不能代表某一类问题或说不具备典型性。
4、过于高大全,脱离实际。当知识也有了统一的标准,总难免会出现一些高大全的东西,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不外于此。在标榜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标准化后,不少教师容易在教学中紧扣标准要求,在选取案例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模范案例,而忽然了现实环境,严重脱离实际。
三、关于案例选取的想法
1、穿插讲授,突破理论化的枯燥。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不仅要考虑数量和质量,还应对案例出现的时机予以考量。案例扎堆出现容易偏离中心理论主题,理论过于集中又容易让学生反感理论的枯燥,所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穿去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2、结合最新时事,注重案例的时效性。前文我们已经对案例时效性的重要做了相关阐述,新的时事总会具有很强吸引眼球的功能。教学过程中选取新时事作为案例来讲解,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案例相关理论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更多理论知识去分析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物。
3、讲典型,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案例不仅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很能加强人们对它的兴趣。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典型性案例的一般都是一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事情,选择这类案例来结合理论讲解,能很好地带动大家参与到课堂的案例分析中来。并且,由于大家都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在参与分析中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有较好的思考和发言,这也是案例教学中极为难得的。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78-03
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或公共行政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行政管理学也是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是基础课程。这一门学科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这几门专业的发展水平。行政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掌握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我国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这门学科的教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体系上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教学方式与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行政管理学要不断深化对政府管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逐步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因此,该课程的研究内容要立足我国的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特别是要全面总结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因为课程的教学时数在大多数学校的安排是48课时或是64课时。在这非常有限的时间段里,要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一介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一)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大胆地引进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立足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对西方行政管理思想进行合理性的评价,加强对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中国行政生态的适应性分析。实践表明,坚持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前提。
2.坚持学科建设的规范性原则。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以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有其特定的范畴和方法体系。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行政管理学知识生产和发展的逻辑,要注意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规律性,要注意其基本理论问题和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其所固有的规律性。
3.理论教学一定要和中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行政管理学“贵在实用”,它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和行政管理实践结合得非常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这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答案,提炼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行政理论去分析当前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具体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学科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根据上面的原则,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调整。从学科体系上看,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组织、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领导、行政权力、行政信息、行政决策、公共财政、行政伦理、政府公关关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与行政改革等。在这些基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我们还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补充。比如,在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补充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政策、政治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这样,一方面补充了学生在行政管理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让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把握;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理论深度,让他们对政府管理的规律有了更深刻透彻的把握。
2.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在时间的把握上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主要涉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重点问题也就是行政管理的教学内容或学科中的重点问题。这就要很好地把握每个章节中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时间安排恰当。最好在每次授课时均有个重点,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每一次课的内容。难点问题包括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中的难点和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于理论体系中的难点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刻论述和分析,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要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政府职能这一章,不仅是整本教材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理解的难点章节之一,是学习行政组织、行政领导、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改革的内容基础。这一章节中,重点依次是政府职能基本内容、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历史演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其中最难的就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上的难点,其实也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要多花时间,灵活交叉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授课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增加行政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突出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举措,以及现实行政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政府职能这一章节中,根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我们都会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关的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内容。在行政组织这一章节中,目前大部分的教材中没有较好地介绍大部制改革的内容,较好的是在教材中提及了大部制这一个名词(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第四版,最后一章提及了大部制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用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对我国大部制改革作一番分析。这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探讨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利弊、难点、改革的措施等,真正让学生把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我国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行政领导这一章节中,增加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领导干部选拔的方式,也让他们明白了领导干部选拔的程序、透明性、必要性,等等。另外在这一章节中,也可以适当增加行政问责制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节中,补充在我国现行的一种政府工作人员的用人制度,即政府雇员制。在政府公共关系这一章节中,补充了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内容。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适当地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另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行政管理学不是一门静止的学科,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观点涌现。该课程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行政管理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认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行政管理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改进传统的讲授法,提升教学效果
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教学法就是讲授法。这也是我们当前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相结合进行。所以讲授法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当然,这里所说的讲授法,并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法。而是一种积极的讲授法。首先,要讲清楚。对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原则、理论要讲解、论证清楚,条理要清晰,分析要全面,逻辑思维要周密。其次,要趣味、生动形象。行政管理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死板的学科,在讲授过程中,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紧密结合古今中外行政管理的实践,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再次,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激情,语言要生动形象,做到抑扬顿挫,引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徜徉在行政管理学知识的海洋中。在这里,作为教师还要注意非语言行为,增强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最后,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输入给学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这种积极的讲授法,有助于改变过去的那种被动式的吸收知识的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灵活运用专题式教学法
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现实结合较紧密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专题式授课法进行教学。专题式教学,能在某一问题上不断深入探讨下去,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及时了解行政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更是提升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解决教学中难点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专题式教学法要求老师在讲授某一专题前,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思考有关现实问题。根据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专题:当前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及路径依赖分析;我国当前从事行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等。行政管理学中能运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过多地采用。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是现在众多课程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适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另外,本科生甚至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他们来说,行政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太抽象了,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不了解社会现实、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事实上,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有一个到两个案例,案例不宜多,在于精、新、有代表性。最好是和行政管理理论上相关的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当前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他们能把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收集行政案例,如果有老师亲身经历的案例就更好。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引领者,尽量调动学生分析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案例分析完了后,要编写行政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分析完了后,再梳理案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采用课堂式讨论教学法
课堂讨论在行政管理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讲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可针对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整个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安排讨论课,大概在4次左右为宜。在正式的讨论课之前,首先老师应该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主题,可以是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是针对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某一现象、某个事例或案例。其次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老师应该把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提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讨论课时,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主题,不偏离讨论主题,注意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于讨论的主题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更深刻的层面,对于讨论的主题能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角色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采用的,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交叉运用。比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往往会运用到课堂式讨论教学法,在专题授课时,会交叉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和课堂式讨论法。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并不是很刻板和僵化的。
总之,我们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所做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确实极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了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必要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美萍.论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J].煤炭高等教育,2006(3)
[2]李秉德.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6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学》重点课程建设(XZG-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