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职能

管理学的职能

时间:2023-10-07 15:5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职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职能

第1篇

一、从会计学的来看

会计学是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类的长河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总是很关心其拥有的财富及变化情况。从原始会计到官厅会计,再到会计,经济管理的需要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动力。

复式簿记之所以产生于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是因为当时的商人、冒险家和银行家们需要借助账目来管理借贷关系、损益并在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革命发生后,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尽早收回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折旧会计才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地逐步发展起来。同样,为适应管理上对成本计算精确性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原在账外进行的成本计算被纳入了复式簿记体系,形成了成本会计,也完善了财务会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各界对“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提出了不少批评,甚至将经济大萧条归因于会计信息的虚假,因此,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会计职业团体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实务。这充分表明会计不但对于微观管理有用,对于宏观管理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会计发展的动力根植于经济管理,作为反映会计实践客观的会计学就必然深受管理实践的。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和管理的发展规律的,因此,管理学也应当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从管理学的发展来看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此后,管理学的若干重大突破和重要学派都对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911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论述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后来发展成为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流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从“复杂人”的假设出发,了需要理论、期望理论、领导理论等。相应地,在会计领域产生了责任会计、行为会计等,并大量地运用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成果。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创立了决策学派,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著名论断。不同的决策需要不同的成本数据,内部管理需要不同于对外报告所用的来计算成本,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决策会计中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学中的数量学派主张用数学模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它对会计学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建立存货控制模型、销售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等方面。质量会计学直接体现了质量管理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当代管理理论“丛林”式的发展,才使会计学形成了今天如此丰富的和庞大的体系。

三、从会计的职能来看

按照马克思“过程控制与观念”的论述,我国学者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与控制”两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事后核算,也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但即便是这种狭义的“核算”,也绝不可能脱离管理而存在。核算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同时它又为其他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比如,成本核算提供了成本的结构及其变动的信息,对外可作为制订售价的依据,对内则是成本分析、考核、控制等的前提。管与算从来就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管算结合,算为管用。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还包括事前和事后核算,这样,会计就参与到顶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项重大的管理活动之中了。

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方向、流量、时间以及结果等所进行的规划与调节。它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和评价。显然,会计控制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活动。要搞好会计控制,必须遵循管理学揭示的客观规律。

有人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对于“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成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理论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工作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的,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监督也是一项管理的职能。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还有其他的职能,如参与决策。会计决策可以理解为对会计原则、、和模式的选择,其实质是为了以最适宜的反映来实现最有效的控制,在管理总体中发挥会计的最大作用。广义的会计决策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解决资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或把握机会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一般认为,会计人员仅处于参与的地位,着重从效益的角度决策的经济可行性。会计职能的也说明,会计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会计的核算、控制、监督、决策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那么,管成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而然、不言而喻的了。

四、从会计学的理论体系来看

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信息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财务会计中包括许多管理学的。例如,现金内部控制上应当坚持职责分工、定期换岗、收支两条线、发票收据连续编号等原则,目的是使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以利稽核;会计上采用永续盘存制,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进行账实核对,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被盗、变质、毁损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的凭证审核、试算平衡、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既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对有关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有关账户所记录的资产、负债等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上述这些都是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两大部分,其核心是决策会计。管理会计的创建和发展,本身就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充分体现了会计与管理的高度统一。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因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合理化、化,对外部环境要具有灵活反应和高度适应的能力。如果决策失误,那么执行中的内部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决策会计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大量吸收管理学的科学成果而形成的,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随着高新迅猛发展,信息、知识经济的出现,管理会计中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作业成本制和成本企画。作业成本制既包括成本也包括作业管理,成本企画既继承了传统目标成本制的优点,又与零库存、零瑕疵的适时弹性制造系统融为一体,它们都充分地表现出会计的管理属性。

五、若干问题辨析

管理学是20世纪初才形成的,在此之前能说管理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吗?作为会计学基础的是什么管理学派?会计学的管理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有无冲突,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笔者认为:

1.管理思想的萌芽不迟于会计思想。而且,现代会计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而“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才获得一致认可,由此管理会计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2.作为会计学基础的管理学是一个体系,既不是其中某一派,也不是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可以直接引用到会计学中来。

所谓“理论基础”,强调的是管理学为会计学提供思路、理论前提和方向等;同时,也不否认会计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充实了管理学的内容,验证了管理学的某些原理。

第2篇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古罗马建立的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进入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管理学说丛林。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管理的关键在决策”的思路,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升华,提出决策人假设。综上所述,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扬弃、修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体系。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管理主体的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因此,为了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管理学也必须动态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必将推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它的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由于个人目的、个人偏好、个人利益的存在,人就会有多种需求。这些需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机,因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来满足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礼,人性变得非常复杂,如果管理者不及时审时度势,引入激励机制与员工真诚合作,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组织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二)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向信息职能延伸。传统的和现代的管理职能,构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体系,使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每循环一次,管理水平就提高一级。但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进程加快,缺乏信息渗透的管理工作将显得苍白无力,要么管理节奏跟不上,要么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化信息职能,将是管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其表现有三,首先,信息职能能革新企业内部的生产力要素结构,使资源转换系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同时以不断增加的柔性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其次,信息职能能促成管理系统的优化,促进组织的创新,使组织的绩效不断上升。信息职能能提高计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竞争致胜的有力武器。信息职能的引入,与传统管理职能将构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管理职能系统。信息职能为传统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反过来,传统管理职能又促使信息职能去开发、收集、处理、传播、分配信息资源。

(三)管理学新的理论前提———“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200年以前,亚当·斯密以制造针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而且,他的这一分工理论成了近代产业革命的起点,也成了后来的管理学家创建管理学的理论前提。确实劳动分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专业化和职能化管理。但是,这种理论发展到今天,负面效应日益显露出来。现代社会,一方面追求产品个性化,生产复杂化,企业经营多元化,如果片面强调分工精细和专业化,则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作业过程和对过程的监控越来越高,结果致使企业整体效率低下;同时,把人分成上下级关系的官僚体制,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相反腐蚀着人的精神,摧残着人的身心健康,以至于走到了分工与协作原则初始动机的反面。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简化管理环节成为可能。同时,与市场变化和高科技发展相对应的是劳动力素质大大提高,员工不再满足于从事单调、简单的[1][2]复杂性工作,对分享决策权的要求日益强烈。与分工理论相比,合工理论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即借助信息技术,以重整企业业务流程为突破口,将原先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再合理地组装”回去,将几道工序合并,归一人完成,也可将分别负责不同工序的人员组合成工作小组或团队,以利于共享信息、简化交接手续、缩短时间。另外,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而打破官僚体制,减少了审核与监督程序,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内部冲突,增加了组织的凝聚力,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员工的个人发展。

第3篇

论文摘 要: 管理学原理是随着管理能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渐受关注而形成的;《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增强学习、研究、应用管理学的能力。它涵盖两条主要的逻辑路径: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这一致思路径规定了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及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2.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

1.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末)和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阶段(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真正意义上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组织的日益庞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根据不同理论的表述,追本溯源,我们可以找到各自的核心基本概念,也是这些管理理论的思想起源。具体来说,诸如:“效率”与“标准化”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职能”与“管理原则”之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理”,“层级结构”与“权力”之于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人性假设”与“非正式组织”之于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决策”与“满意原则”之于西蒙的“理性决策理论”,“系统”与“协作”之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竞争”与“战略管理”之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工作流程”与“企业再造”之于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公司再造理论。等等。

2.管理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管理活动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一项实际工作,是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比如计划、组织、控制等,人们对这些管理行为加以系统性归纳,逐渐形成了“管理职能”这一被普遍认同的概念。

管理职能一般根据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是划分管理的职能,并不意味着这些管理职能是互不相关、截然不同的。划分管理职能,其意义在于: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教学工作。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计划职能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主要内容:目标与任务分解,目标实现方式与途径选择,进度控制与调整等。

组织职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主要内容: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及组织变革等。

领导职能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主要内容:指挥引导,激励鼓舞,协调沟通等。

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内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等。

三、《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依据一定的理论,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是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对各种教学要素的合理性处置方式,包括教学内容和材料的安排、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师生活动程序的设计等。

对于大学本科教育而言,《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一是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使他们形成从管理学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二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使他们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继而为学习其他管理学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三是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主动观察和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保持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培育学生的反思与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遭遇或面对管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运用管理学知识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因此,根据上文所澄清的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和该课程特定的教学目标及“培养未来企业家”的发展性思维,特提出下列基本教学策略以供探讨。

首先,强调兴趣的培育与引导,重视案例讨论与情景结合。“追求卓越,成功便会追上你的脚步”;成功是人人向往的目标,但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自身的卓越,如何使得个人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的门,培育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宽度,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思考知识的深度,是真正的教学首要。

尽管以基本概念为纽带的知识传授占据教学的基础地位,但离开具体情境和对现实问题富有说服力的思考,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是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有着丰富的应用素材,积极搜集、主动探讨、深入思考社会现实中“新、奇、特”的管理案例,既能增加教师自身的实践知识,又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度地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强调形成知识体系。概念是特定知识系统对研究对象的独特把握方式,是理解和运用管理学原理知识的关键路径和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一方面是“讲”,运用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突出其关键特征。譬如,不同的词性就能反映出同一概念的不同关键属性:“计划”从名词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管理文件”,从动词角度理解是“为实现目标进行的活动安排与谋划”;“组织”从名词的角度理解是“一种权责结构”,从动词的角度看是“一系列组织运行的活动”,等等。另一方面是“解”,呈现概念实例——分析共同属性——揭示概念内涵。

学生一旦建立起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借此把握管理学原理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理论,进而为学生分析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构筑坚实的基础。

再次,注意学习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别人”,从某些角度来看,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社会学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不能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科学性强的学科一样,在掌握基本公理和定律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解答问题;所以,管理学原理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用文字进行表达,这就意味着学习的内容复杂,信息量庞大,这些学科特点给学生学习、理解、记忆和表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推己及人,笔者主张师生在一定程度上互换角色,由学生扮演“老师”,把知识“教”给其他学生。这一策略不仅能寓教于乐,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进行教学准备、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的过程中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自我管理过程。

另外,管理学原理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这种属性就强调管理学原理中的应用工具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及可执行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在这一部分主动参与和实践,甚至创造机会或安排具体项目让学生干中学,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最后,合理选择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教材往往受编写者个人兴趣、认识和篇幅、出版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个人偏好,如果只选用一种教材,就难免会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反过来,选用多种教材既不太现实,又太复杂。最好的策略是教师根据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或知识模块,用讲座形式覆盖主要教学内容,将教材的有关章节纳入讲座体系作为精读材料;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则另外指定有关阅读材料。这样安排的益处,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做到合理、全面,还可以做到“专修”与“选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沈鸿生.《管理学原理》的对象、体系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5,(4).

第4篇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5202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好《管理学原理》对其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老师讲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管理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评价学的效果?”等问题,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1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类型

《管理学原理》课程面向的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学科门类和管理学学科门类。经济学学科门类包括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管理学学科门类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3农业经济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7工业工程类、1208电子商务类、1209旅游管理类。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地位。哲学教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经济学教给学生如何解析问题,管理学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解决问题,《管理学原理》正是教给学生解决经济运行中一般操控和综合操控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管理学原理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精华,加上管理学的核心知识,从而形成专门管理的管理技术和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专业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行业管理学)、职能管理学(管理预测学、管理决策学、管理计划学、管理控制学)、综合管理学(管理体制学、管理方法学、管理艺术学)、基础管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历史学)。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看出,《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综合管理课程、部门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1.3《管理学原理》的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

前置课程:哲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数学。理由:哲学、经济学基础是认识问题、解析问题,是管理学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应用数学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

后置课程:综合性的管理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行业管理课程,如工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过程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由:《管理学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术和方法,是综合性的管理课程、行业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2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

2.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务。教学是64学时,4学分。

课程目标。《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计划知识、决策知识、组织设计和人事管理知识、领导和沟通知识、激励知识、控制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学原理》的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一般管理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2课程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两大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七大管理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两大理论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学脉络理论前提和管理理论形成与演变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是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和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2.3课时分配

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改革思考

3.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专业属性的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专业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学生知识架构的分析。大一学生具有较好的数理化或史地生理论素养,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的滞后或平行开设,造成前置课程的知识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学习管理学课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思维方式转换困难。同学们高中阶段多为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一下子转到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必定出现理解的困难。这表现为感觉《管理学原理》枯燥、单调、乏味。同时,知识底蕴、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造成对管理学理论理解的困难。

3.2教学方法的思考

《管理学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推理引证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课堂宣讲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证法又叫逻辑推理论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重要的逻辑分析法。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用推理引证法介绍量、本、利分析法,先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产量成本函数和产量收入函数,再进一步推导出保本点的公式、目标利润产量公式、产品定价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受训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对“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科学管理”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联合邮包公司是如何进行动作-时间研究制定劳动定额,如何应用标准化原理,如何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如何科学培养第一流的工人。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用问题讨论教学法讨论“谁能拯救红塔?”、讨论褚时健要不要复出?同学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既理解了管理的职能,又深刻认识了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宣讲教学法是结合课程知识围绕一个专题,学生上讲台宣讲。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堂中组织“沟通宣讲会”,让学生上讲台讲沟通理论,讲沟通故事,谈沟通经历,演沟通情景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章节组织学生撰写“开店计划书”,既让学生掌握了制定计划的技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3.3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学生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课程录像、开发精品课程让学生课后观摩,我们建立《管理学原理》课程QQ群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教学措施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配备管理游戏道具寓教于乐,我们可以请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法讲管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用管理。在学生实践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管理认知实训基地,见证管理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湖北新三友机床有限公司,见证铁块如何变成数控机床的流程,并认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机制。又如我们带领同学参观武汉量贩店和沃尔玛,了解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事管理。

4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4.2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第5篇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中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已涉及工商管理以外的多个领域。其中,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8由教育部设立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已多达300多所[1]。显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与工商管理等其他专业有明显差异,而《管理学》课程却是这些管理类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但目前《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课程在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却是大同小异。无论是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还是课程实践和考核方式等,都没有系统考虑到不同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因此,为提升教学质量,使《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真正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提供基础,我们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兼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不少学者都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完善思路。其中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展开的,如针对案例教学的研究[2]、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3]及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讨论等[4]。近年来,粟浩等人和霍彬的研究还考虑到了不同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对于《管理学》教学的影响,但并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适合不同专业培养特征的《管理学》教学模式[5][6]。

鉴于此,我们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从内容体系、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我们《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进一步探讨适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管理学》教学模式调整思路,以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

二、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7]。

在实践培养环节,国内大部分高校所制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也是基本一致的。具体地说,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还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熟悉与公共事业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制度;二是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三是了解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四是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与工具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知识与技术,能够胜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六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管理学》课程教学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这里将基于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教学实践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内容体系

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来看,无论是采用国内教材,还是借鉴国外教材,目前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两大部分:一是管理学的基础与环境,主要涉及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趋势与管理职能的实施前提等内容;二是管理的具体职能阐述,主要介绍各项主要管理职能的运行内容及方法,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侧重于从企业管理行为的角度来介绍,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却是与企业管理类似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形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在目前国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仍偏重于理论讲解,但已开始引入一些结合管理实践的教学环节。具体来看,目前较为多见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是案例教学和课程实践等。

案例教学在目前的《管理学》教学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这种方式强调理论知识在案例情景中如何运用,因此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8]。但在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教学中,教材提供的案例及教师选择的案例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一些企业的管理实践。这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固然十分有效,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案例的学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灵活运用管理学理论的能力。

课程实践虽然没有案例教学那么普遍,但已广泛开展。课程实践主要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教师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活动之中[9]。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课程实习环节以实地参观考察、邀请专业人士开设讲座等方式为主,而且所选择的参观对象与专业人士也以企业为主。这类形式的课程实践不仅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应付”,而且不利于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校《管理学》课程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与其他各类课程并无明显差异。考核环节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主要是在综合考查学生课程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基础上,依据课堂记录评定分数[10];二是期末考试,主要是由授课教师对学生所答试卷进行评阅,判定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书面掌握情况。而在上述两方面考核环节中,期末考试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远大于平时成绩,这往往会导致学生为考而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模式调整思路

显然,从上述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不难看出,目前的教学模式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有不少缺陷正是与《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考虑密切相关的。鉴于此,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

(一)调整课程内容体系

目前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以传授工商管理类知识为主,这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从具体的课程内容调整方向来看,应根据政府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特点,对管理学的环境与相关职能的介绍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可以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增加部分行政与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而在管理的主要职能介绍方面,也可以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经常会涉及的领导、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

(二)修编课程教学案例

不同的管理类专业需要不同的教学案例,这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管理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所学的专业领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说,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案例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已比较充分,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则仍显不足。因此,有必要补充政府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案例。例如,可以选取社会上较为突出的现象和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作为案例,请学生讨论,然后对其讨论意见做出相关的理论阐述[11],由于《管理学》课程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显然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相关专业学习中与所学的相关理论联系起来。

(三)完善课程实践形式

完善课程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要求,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4]。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来说,以上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并不需要全都采用。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演讲课、讨论课、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是不错的选择。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平时教学环节的考核以完善《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根据刘琴等人的调查研究,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平时成绩很重要[12]。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时成绩的考核不能仅局限于学生的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最好能够将案例教学及课程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考察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及课程实践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可以将学生课堂演讲和讨论的成绩计入课程成绩。总之,这些课程考核的改革措施不仅能够激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琪,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43-146.

[2]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2008,5,(3):340-345.

[3]康晶,冀鸿.多元化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2,(4):131-133.

[4]杜龙政,熊妮.高校管理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164-165.

[5]粟浩,田佳.“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147-149.

[6]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08,(10):7-9.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2-213.

[8]金春华,田林子.《管理学》教学方法改进研究[J].管理,2007,(7):62-63.

[9]肖静.实践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08,(7):84-85.

[10]武忠远,王成,李兴开.管理学课程改革新思路[J].教育探索,2008,(7):51-53.

第6篇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 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效果 管理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管理实践

        理论源于实践,管理理论是管理实践的升华。《管理学原理》是关于一般性的管理问题的科学,传授的是共性管理理论和实践,可应用于不同部门的管理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无疑也是一种管理实践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将管理理论默化于教学行为中,自觉地用管理思维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不言而喻,对提高教学效果将大为有益。做为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师,教学效果与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积累的关系固然十分密切,但是能否把课程要传授给学生的理论同时也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本质上是自己所熟知的管理理论能否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是检验教师本人是否是一名“有效的管理者”的实践方式。

        简言之,管理思维就是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规范管理行为的心智活动,是有意识地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管理实践的系统思考活动。要用管理思维管理课堂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学教材中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我国一般采用的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整合、利用组织的资源,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概念包含了管理的基本问题,从《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的视角分析这些基本问题,是在教学中确立管理思维的起点。

        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的基本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六个内涵要点,分别是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载体、管理的环境和管理的目的。这六个内涵要点又可称为管理的基本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基本问题主要有管理者、被管理者、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几个方面。

        1.谁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发起者和执行者,是承担着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组织成员,是管理的主体。传统的管理者是那些告诉别人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组织成员。现代组织结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属于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分布于更多的职位中,例如在目标管理及团队管理方式中,在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所有的组织成员均参与制定计划和制定决策。据此,现代管理者是承担着协调与整合职责的组织成员,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协调组织的人财物力资源,整合他人的行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无论从管理者的传统含义还是现代含义来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管理的主体,承担着协调与整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职能。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不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管理,所以学生不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

        2.谁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客体

        管理学概念中所蕴含的管理的客体是指组织的各类资源,即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时间资源。其中除财力资源外,《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最主要的接受者是学生,与其他资源相比较,人是一种特殊的客体。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学生起着主导作用,是转化其他教学管理客体的关键性资源。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双主体”论中认为,学生是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的物质资源以教材和教学手段为主;信息资源则为教师要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系资源不可忽视,教师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与教学管理最主要的客体——学生的关系,在特定的课程及情景因素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为有效,是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也是教育“双主体”论探讨的主要关系。当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配置上述各种资源时,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内容特征是什么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客体。《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目前国内外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一般围绕管理过程(职能)形成课程体系主线,在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按照管理过程来展开相应的内容。对初涉管理学知识的大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具体特征可概括为,基本原理的抽象性、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原理与实践的关联性。基本原理是抽象的,不采用大量的例子或案例来解释基本原理,学生必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所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不仅要求教师有管理方面的足够知识,还要求教师涉猎人文、社会、生物、理化等多方面知识领域,根据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自如地运用学生已有的最恰当的知识来解释抽象的管理理论,将管理理论寓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之中,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能动地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案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举例的区别在于,举例是为了说明原理,案例是为了考察学生对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4.教师要具备怎样的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客体之一——学生,才能有效地配置其他课堂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技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著名的管理学者孔茨将管理技能概括为三种,分别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在孔茨看来,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最为重要,人际技能对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很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者的教师,根据《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的特点,应当集三种管理者身份于一身,同时具备三种技能,尤其是概念技能,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范围

        管理活动要利用管理职能来实现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又称为管理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工作始于上课之前,首先由计划职能开始,课程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在上课之前就要完成。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的组织职能体现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领导职能的两个重要方面是沟通和激励。沟通首先是师生间的信息的交换,教师怎样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即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管理的主体,如何将“双主体”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形成效果低下的“一言堂”,是领导职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教师在具备前述三种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对学生能产生个人影响力,有助于沟通和激励措施更好地发挥作用。控制职能贯穿于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始终,作为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职能,主要包括上课之前的教学资料的教学计划积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信息交流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时控制最为重要,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无论是“互动式”、案例教学、讨论式、情景式、游戏式或其他形式,没有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的控制和协调,都可能演化成图有虚名的机械过程。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是控制不可或缺的环节。

       6.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具体为: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理解管理过程;了解现代管理实践变化与理论发展进程,理解管理问题的特点,体会管理思维方法;联系实际,学习必备的观察能力、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锻炼发现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过程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分工协作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引领学生一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职责,教师切忌自己管理自己,只求进度和效率而不讲求教学效果。

        提高《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1.准确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定位

        从管理组织的变化和管理者现代定位看,与传统的管理者不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起着协调与整合管理客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团队成员,是一个协作者,处于协作的轴心位置,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启示者,而不能充当布道者或先知者角色。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师应当其冲地培养学生自主性、思考性和协作性的团队意识,通过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将管理学原理的精髓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之中,与通过说教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某个原理相比较,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形成是的一种自然的自主行为。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唤起学生的内心互动,通过学生转化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初涉《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生看来,教学内容似乎没有什么难度,一看就懂,用不着怎样学习。教师如果不能起到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的启示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会产生教师无用的感觉,产生诸如“即学就忘”、上课“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消极心态。第一节《管理学原理》课最为重要,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用最恰当的技能阐述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学习本门课程后可以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由备课开始,课堂教学方法是备课时在确定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不同教学方法;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则应当设计几种教学方法从中选择优。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有的要在教学过程中发起讨论加深理解;还有的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或寻找案例来完成。用多元式的教学方法阐明相对抽象的管理原理,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4.分析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统一性

        教师定位于课堂教学团队中的一个成员,职责是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确了以上三点后,教师的管理技能还要与学生的特点、素质及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必须熟悉管理学专业知识,但这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不具备得当的人际技能、不善于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沟通,不能深入浅出地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可能产生的效果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教师的概念能力表现为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新思想的能力,能让学生感到“眼前一亮”,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产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思维,真正体现“学高为师”的教师风范。因此,从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与专业知识相比较,方法和思想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技能,怎样从自己的“一桶水”中给学生倒出来一碗,并让学生真正地汲取消化,需要方法和思想。

        5.善于观察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调整教学方法、适时管理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管理思维。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计划并已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只是一个框架和思路,不能机械性地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师生间的适时互动具有不可重复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教与学中产生“灵感”,都会在彼此的互动中产生“头脑风暴”,都会有情绪的涨落变化。教师事先计划并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是事前行为,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计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化、或调节的情景。教师要观察课堂教学的情景因素,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响应程度、学生的表情等,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意识地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教学方法,处理好与学生间的交互关系。这就是管理中的权变理论之精髓。 参考文献:

王续琨,刘世玉.管理思维与管理思维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m],孙健敏,黄卫伟,王凤彬,焦叔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颖丽,《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管理;发展经历;研究成果;面临问题;解决方案

1.体育管理的定义

1.1管理的定义

所谓管理,就是指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体育管理学的产生,是由于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取代过去传统的、经验的管理;其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体育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能;再次是受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1.2高校体育管理是指遵循高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个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高校体育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

从体育管理学教材的角度看我国对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有金兆均编著的《体育行政》。到50年代从苏联引进《体育理论》学科,《体育行政》课程便销声匿迹了,造成了我国近30年时间空白。第二阶段:呼吁重建阶段。50年代初一些学者呼吁重建体育管理学学科,如武汉体院孙汉超先生的《尽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1983)、《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985),邓和、藤建、刘洪彬等学者也有相关论述。第三阶段:形成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体育管理学理论的初步形成。1984年武汉体院主持编写我国第一本《体育管理学》,1985年6月北京体育学院正式出版了《体育运动管理学》教材。1995年原国家体委正式将体育管理学列人委管的重点学科。国家体委“八五”教材建设规划,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教程》,根据“九五”教材建设规划和体育事业的新发展,重新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第四阶段:不断完善阶段。进人21世纪,为了适应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2004年重新编写教材《实用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是体育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数量多。

3.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由80年代初期以引进、介绍、移植为主,发展到90年代以注重实际应用为主,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体育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体育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体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借鉴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的原理、原则,体育管理的职能,体育管理的方法,体育管理体制等。体育管理原理是体育管理的基础,直接指导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和体育管理实践。由体育管理原理的研究又引伸出一系列相应的原则,体育管理的原理和原则是整个体育管理学的基石。体育管理的职能可以概括为计划、组织、控制三大职能。体育管理方法是指为提高体育管理的功效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手段或途径。

体育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体育改革的重点,是当前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我国把运动项目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等作为体育改革的重点,在协会实体化、建立体育俱乐部等方面已有积极的探索和试行。

3.2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

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从宏观层次来看主要是针对高校体育的管理体制、高校体育法规制度、高校体育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层次分析来看,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高校内部的体育管理而言,即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提高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高校体育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对其管理效果的评价判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也是当今体育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3.3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既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同于单纯的体育发展预测和规划,需要在典型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采取多方案比较的方法进行趋势性综合探讨,力求为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局战略研究。如《2000年的中国体育》的研究等;二是地区性体育战略研究。主要是从地区的人文、地理、经济等条件,确定地区体育发展的战略,如《首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初探》等。

4.高校体育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高校体育的主要管理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项工作,其管理任务是:(1)建立和健全高校体育的各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法规,并明确各有关管理机构人员的管理职责。(2)科学的制定高校体育管理的各种计划和文件,使之适应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3)合理的组织管理高校体育各方面、各环节的活动,确保低耗、高效的顺利实施。(4)协调高校体育各管理部门和高校体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条件。(5)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5.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的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有:

(1)加强宣传力度,使有关部门重视体育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管理知识来指导体育实践。

(2)提高研究人员的管理学知识素养。体育管理学主要是应用管理学知识来解释体育领域体育管理系统的本质、内在结构及其联系的学科,又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科。必须加强研究人员管理学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体育管理科学。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能力。体育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研究要和实践紧密配合。

(4)增加重大课题的立项,加强研究的横纵向联合。由于课题对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能够增加体育管理学方面的

课题立项,能够有效地动员人、财、物的集聚,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合作,有效地带动体育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

(5)挖掘体育内涵,提高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冰,朱晓兰.现代高校公共体育管理与体育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第8篇

    一、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随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产生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结绳记事”到“司会”使用简单的收支帐簿,从单式记帐到复式记帐,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从手工操作到运用微机,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漫长的发展过程。发展到今天,会计已形成了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考核和科研、制订法规制度、宣传教育等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行业的会计部门已成为管理经济的关键部门,广大财会人员已成为管理经济的骨干队伍。无数的经验教训表明,会计工作、会计队伍管理得如何,对整个经济管理产生致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对会计部门、会计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十分关注,并给予很大期望。从社会来讲,从国家来讲,怎样管好会计,怎样有效地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解放以来,我国在会计立法、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改革、会计核算、监督、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教育、会计职称、会计队伍建设和会计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会计产生、发展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致今尚未创立科学而完整的会计管理学科。几十年来,我们虽然在会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卓越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了不少法律、法规和制度,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但这些往往是被动和零散的,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处于“经验型”的感性认识阶段,对几十年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尚未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攀登知识高峰中,尚未实现飞跃。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实的会计管理工作实践也急待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才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发展,理论也在发展。人们争先恐后攀登理论高峰,去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正在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认真解决会计管理学科的创立,会计管理就因缺乏现代先进理论的指导而滞后于实践,就会停留于“必然王国”,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因此,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会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中国人应该有志气,去探索会计界尚未解决的这个课题,为会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二、研究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会计管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他必然要根据会计管理工作的特征确定特定的研究目标。笔者初浅的认为,会计管理学研究的目标应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会计管理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原理和我国的国情,从我国市场经济客观现实出发,寻求如何搞好会计的管理,研究会计管理的地位、作用、性质、特征、原则、对象、内容和方法,形成较完整的科学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会计管理工作,促进会计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创立会计管理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应认真掌握好以下原则: 

    1、既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又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重在研究未来的发展; 

    2、既要借鉴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又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理论,重在研究我们自己的特色和路子; 

    3、既要注意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要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重在从国家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这个基本点上研究解决问题; 

    4、既要注重研究的理论水准,又要重视理论的科学性、适用性,重在以指导、服务于实践为宗旨; 

    5、既要考虑专业特点,又要注意与相关法规、相关业务相协调,重在适用的广度上下功夫; 

    6、既要突出研究的重点,又要重视整体结构,重在创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些目标和原则,是我们研究会计管理学的着眼点和要遵循的基本点。我们只有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正确把握研究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思路,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容 

    会计管理学是以会计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会计管理活动的规律,阐明会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用以指导会计管理实践的一门科学。会计管理学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应是: 

    1、研究分析会计管理的产生、发展及沿革; 

    2、会计管理的性质、地位、作用、特征、原则、职能、管理体制和方法; 

    3、会计管理的决策、规划和调控; 

    4、会计法规、制度管理; 

    5、会计机构、人员及职称的管理; 

    6、会计信息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管理; 

    7、会计电算化管理; 

    8、会计监督、审计、监察的管理; 

    9、会计科研、教育、书刊出版发行的管理; 

    10、注册会计师和社会审计、咨询、服务组织及会计学会的管理; 

    11、会计公共关系及国际交往的管理。 

    研究、创立会计管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只能粗略地提出一些框架式的设想,在实际研究中,可根据需要重新进行分类组合,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补充,以便形成一门比较系统、适用性强的学科。 

    四、会计管理学研究、创立的组织实施 

第9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理论; 现实矛盾; 体系架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002-04

一、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宗旨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政企分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这一改革,首先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使企业逐步获得了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的权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并不是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商品生产者,而是一个依据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使用国家划拨的生产资料,组织生产活动的产品生产者。企业作为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部生产机器,在财务上几乎没有任何权力。企业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部门拨入,只有季节性生产或交通运输不便的企业,其超常储备物质所需资金才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是由财政拨款解决,还是由银行贷款解决,对企业来说仅仅是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企业的再生产必须按国家计划进行,企业不仅不具有扩大再生产的权力,也不具有简单再生产的权力。企业按国家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上缴国家财政,国家统一掌握与安排折旧基金。盈利上交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企业不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按地区、按行业实行统一的工资福利制度,员工的薪酬待遇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状况无直接的联系。简言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既无自筹资金的权力,也无自主投资和收益分配的权力。

如上所述,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国家掌握着企业的财权。那么,国家是如何行使这一权力的呢?“计划”和“核算”是国家控制和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两大主要工具。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被纳入国家计划,国家则通过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监督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其中统计核算主要用于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会计核算则主要用于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的来源与占用、使用与耗费的情况。依据当时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制度,企业的资金按照用途的不同,被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三种。固定资金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流动资金为流动资产的来源,专用基金为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企业必须按规定的渠道取得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各种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企业会计的职能,仅仅在于依据专款专用、分户核算的原则组织核算,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监控。在资金耗费方面,国家主要管理的是生产耗费,亦即产品成本。对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降低率完成情况的考核,成为当时国家控制和监督企业生产耗费和资金耗费的主要手段。概言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并不存在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有的只是作为国家对企业的资金使用与耗费实施管理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活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很快冲破了企业有会计无财务这一局面。随着企业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的确立,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便相继而生。财务实践亟须财务理论的指导,财务实践呼唤财务理论的诞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实务陆续被引入到我国财务管理学。也就是说,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并不是我国学者对我国财务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归纳与升华的产物,而是一种“舶来品”。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方法,大大推动了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但因水土不服,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二、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特征

作为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或财务管理学,必然具有其浓郁的异国特征,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学

筹资和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金融市场则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场所,是企业筹资、投资活动的外部环境。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达与否,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舶来的财务管理学反映的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企业筹资、投资环境这一现实。在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有更多的筹资、投资的渠道和方式可供企业选择,企业较易进行长期、短期资金的相互转化,使资本结构具有可调节性与弹性。在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企业可从金融市场上获取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变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股票价值变动等信息,从而使科学财务决策的进行具有必要的支撑。

(二)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以健全的股份经济为基础的财务管理学

在西方发达国家,股份经济已有数百年历史,股份公司已经成为现代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建立在股份经济基础上的财务管理学,或者说,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一部股份公司的财务管理学。如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强调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关权益性资金筹集方式,重点介绍的是股票筹资方式;有关资金成本中的权益资金成本,主要阐明的是优先股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资本结构优化分析及投资决策内容,无一例外均以股权作为权益资本;有关收益分配,论述的是股利分配政策及其选择。

(三)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一部内容不够完整的财务管理学

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若要保障以较小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就必须加强对资金占用与资金耗费的管理。就资金占用管理而言,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中论及的是对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金占用的管理,而对非流动资金占用的管理则无反映。就资金耗费管理而言,亦即对成本、费用的管理而言,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中论及的只是对筹资成本的管理,对产品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资金耗费的管理则毫无涉及。凡此种种,在笔者看来,不能不是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一种缺憾。

(四)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体系不够完善的财务管理学

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按照企业财务活动的构成环节,亦即筹资、投资、用资、收益分配的逻辑顺序构建其内容体系的。从企业的财务活动即财务业务的角度看,其体系是基本完整的,逻辑关系是清晰的。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一体系则是欠完善的。正如房屋建筑工程,其所包括的地基工程、墙体工程、屋顶工程、装修工程等子工程尽管各不相同,但均服从统一的构思与设计,工程的实施均服从统一的监督与控制。换言之,地基工程、墙体工程、屋顶工程、装修工程等各子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工程设计决策、工程监督、工程控制等则是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职责或职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学体系若只涵盖了各子工程的业务内容,而没有涵盖工程设计决策、工程监督、工程控制等工程管理职能的话,充其量只是一部房屋建筑学,而不是一部建筑管理学。同样的道理,若财务管理学只是涵盖了各项财务业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而没有涵盖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体规划、财务控制与财务监督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的话,也只是一部企业财务学,而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学。

三、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我国财务管理实际的差距

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越强,理论的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理论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理论所固有的抽象性,决定其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必然存在差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可以与实际相脱离。理论若与实际的差距过大,理论的价值就会降低,乃至丧失。由于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与我国的财务管理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我国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就不能不受到很大的制约。二者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由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所导致的差距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主体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之上的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而在我国,企业的主体却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股份公司。西方发达国家的股份公司,一般来说,其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那么,是否可以将这一目标简单套用到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股份公司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仅就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其众多的社会投资人几乎被排除在股利分配之外,其利益的得失基本取决于股价的涨落,股东权益在他们身上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作为国有企业大股东的国家,也主要是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服务者,通过税收的方式参与企业分配。尽管国家也有关于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规定,但实际上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笔者看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蜕变为集体所有制或集团所有制,其追求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企业经营者及员工利益最大化。概言之,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我国的现实状况差距甚远,依据前者难以对后者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更难以指导后者的运行。

(二)由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不同所导致的差距

如前所述,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投融资场所的,企业投融资的渠道较宽,方式较多,行为也较规范。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投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证券市场,且投融资行为欠规范。一些包装上市的公司以圈钱为目的,经营水平不高,长期处于低盈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市公司基本不派发股利,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投资人的资金,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高风险,低回报甚至无回报。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其外源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借款,尽管近年来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利率的管理有所松动,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信贷利率仍基本处于中央银行的管控之下,与利率市场化相距甚远。我国的小型、微型企业则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急需资金时只能向民间金融机构求贷,所承担的高利贷的风险使其处境更为艰难。面对这样的金融市场环境,西方财务管理学的风险与收益的理论、资金成本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及现金证券转换理论等都显得苍白无力,无法真正发挥其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由舶来的财务管理学内容的欠缺所导致财务管理理论与我国财务管理实践的差距

如前所述,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不够完整,产品成本与营业费用的管理并未涵盖其中,这就必然产生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需要与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缺失的矛盾。成本、费用的管理属资金耗费的管理,其中产品成本的管理还属资产的管理。无论是资金耗费的管理,还是资产的管理,均属资金的管理。资金的管理无疑属财务管理的范畴。企业资金的管理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企业资金的效率问题亦即企业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二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而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就需要构建一个由筹资成本管理、投资成本管理、用资成本管理和产品成本费用管理等环节组成的成本管理理论体系。企业资金的效率问题,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中,有筹资成本管理、投资成本管理、用资成本管理,却无产品成本、营业费用的管理。无产品成本、营业费用管理,也就无真正意义上的收益管理、资本增值管理。可见,如此构建的财务管理学,实难满足财务管理实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要求。

四、关于发展我国财务管理学的构想

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在缺乏市场经济环境支撑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引进、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由于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及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式与方法亦有所不同,故可以引进、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却不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只能在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律与一般原则的前提下,研究、形成与发展符合我国特点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构建完整的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

就财务管理对象而言,财务管理学属经济学范畴;就财务管理的方法、手段而言,财务管理学属管理学范畴。因财务管理学科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故笔者主张从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或者说,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的维度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指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即企业的财务关系。完整的资金运动过程应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耗费、资金的占用和资金的收回等五个环节。有人将资金耗费的管理亦即生产耗费、期间费用的管理,视作成本会计学的内容。也有人将资金耗费的管理视作管理会计学的内容。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有其不妥之处。实际上,成本会计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明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成本核算的基本功能则在于确定存货的价值,而不在于说明如何对成本费用实施管理。管理会计学尽管也会涉及成本费用问题,但这只是出于进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规划和生产经营决策的需要。完整的资金耗费管理,应该是企业筹建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产品设计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生产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销售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售后服务与产品废弃处理成本的规划与控制的总和。而这些极其丰富的内容,是管理会计学所无法全部涵盖的,却是财务管理学所必须包括的。简言之,尽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也会涉及资金耗费的内容,但二者的视角与财务管理学的视角却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丝毫不排斥财务管理学将其归入自身的学科体系。

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欠完善,除表现在未将资金耗费管理包括在内以外,还表现在未能系统地阐述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方法,从而无法充分体现其作为管理学科应有的属性。

综上所述,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的财务管理学,不仅应阐明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还应阐明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与方法。完善的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是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和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方法的有机统一。当然,我们主张学科内容的系统与完整,但并不意味着排斥一门学科中的某部分内容可以相对独立为一门学科分支。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既隶属于财务管理学,又可以作为为财务管理学的分支――成本管理学而存在,正如财务管理学既隶属于企业管理学,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学的分支存在一样。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

现代西方的财务管理学是在股份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股份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股份公司的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在于筹资和收益分配。在早期的财务管理学中,这两部分内容占据了主要篇幅。其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把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等本属财务管理学的内容纳入了自身的知识体系。财务管理学为了维护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除继续保留上述内容以外,还逐渐将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纳入进来,形成了由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政策等财务实务处理的理论、方法组成的内容体系。

笔者认为,由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政策等组成的财务管理学知识体系是不够严密的。因为按该体系框架,很难体现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和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方法有机统一的要求。故笔者主张,首先按财务规划、财务监控和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财务管理基本职能的逻辑顺序构建现代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再将投资、筹资、用资、耗资、收益分配等企业的各项财务业务与活动分类纳入财务规划、财务监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模块之中,从而实现财务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有机融合、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高度统一。

(三)构建与我国财务管理实际更加契合的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

如前所述,西方的财务管理学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成熟的金融市场为环境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既有指导作用的一面,又有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不相适应的一面。既然如此,对西方财务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在学习、吸收、借鉴西方财务管理学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要研究、探索、发展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相契合的特殊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其中有两大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第10篇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1)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2)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4)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1)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目前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活动的环节,即投资—筹资—权益分配来构建的。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应该遵循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构建,而不应该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构建。也就是说,要把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该理论体系的起点,并按照财务规划、财务调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基本职能顺序展开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2)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利益相关者得到各自的经济利益。如果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出现偏颇与失衡,就会使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甚至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进行。该理论体系由管理目标设定的理论与方法、管理职能实施的理论与方法、管理实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三部分组成,其要点为:企业对经济利益关系管理的目标,一是为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财务管理被赋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与监督企业理财活动两大职能。为了行使两大职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依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与协调;发挥财务会计及内、外部审计的作用,进行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采取会计核算、财产清查、牵制等方法,保护经济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财产安全与完整,等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辑)[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3]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第11篇

关键词:鱼骨图 药事管理 教学质量

一、鱼骨图

鱼骨图又名特性因素图,因形如鱼骨而得名,是日本石川馨教授设计的一种发现事物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能够清晰明了地显示造成问题的各种原因,并指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使决策者对问题有整体的把握。鱼骨图分为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原因型鱼骨图和对策型鱼骨图,本文使用的是原因型鱼骨图。它可以针对事物的问题找出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现场调查的数据,计算出每种原因或相关因素在产生问题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决策者可以根据问题因素所占比重不同,有所侧重的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药学类专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专业种类、教学方式亦呈现多样化发展,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跟上时展步伐,适应新时期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培养合格的药学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药事管理学是研究有关药品管理活动的内容、方法、原理及其规律的学科,是药学与管理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互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1]。由于该学科覆盖面广、社会需求背景复杂多变,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仍需不断在摸索中前进。笔者在对该门课程的讲授期间,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理解、理论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本文就如何改善学生学习《药事管理学》课程的困境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同仁探讨研究。

三、影响因素

(一)课程

1.课程内容

药事管理学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运用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事活动进行研究,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国内的相关专业教育中,《药事管理学》包含了对药事活动管理的基本介绍,内容以宽泛介绍为主。与此同时,学校在根据专业不同,设置学时有所侧重,但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药事活动有了更多的变化,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将《药事管理学》讲解清楚,教师在授课时只能对重点章节有所侧重,致使学生对于《药事管理学》的学科前沿和药事实事缺乏了解。

2.课程设置

根据调查显示,各院校开设的药事管理学科课程,除《药事管理学》或《药事管理与法规》、《药事法规》设置较普遍外,各院校其他课程设置的差异较大,多至10余门,少则1门甚至没有[2]。学校在开设《药事管理学》课程时,各专业学时、考试性质均不相同,使得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再者学校在开设《药事管理学》时,相关课程如《药物经济学》、《医药商品学》等开设或先或后,课程间的关联和层次不清,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关知识。

3.教材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药事活动也在发生变化,其中药事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药品管理立法,药品注册、生产、经营、使用、信息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管理等内容都有相关的改变,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教材为《药事管理学》(第5版)在相应的章节并未与时事接轨,纸质教材的时限性和不足无法跟上药事活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致使学生在了解药事活动相关动态时存在困难。

(二)教师

1.教学能力

近三年的调查显示,学科教师占药学全部教师的比例一直不足5%,明显低于国际10%的平均水平[3]。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数量较大,约占30%~40%[4]。而从师资来源看,药事管理学可由于其特殊性,很多学校往往由院系行政领导或其他人员兼任;一些院校甚至由药剂学、药理学等教师兼任,没有专门的教研室甚至教学组。这样不利于教学的计划,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计划

在我国一些二本医药院校,《药事管理学》只作为一些专业的基础课,如药学、药剂学、临药、医药营销等,药事管理学并不是一门单独学科,学科比较弱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药事管理学》的教学计划时,仅作为一门常规课程讲授,这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能得到足够的信息和知识。

3.教学模式

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才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学科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当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课程的讲授时,会使得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在《药事管理学》的授课过程中,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

1.学习方法不当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一些学生并未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一些学生学习很用功,但效率很低,缺乏独立思考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无法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就《药事管理学》而言,在理解了药品、药品监督管理和药品管理法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未将实际生活中的事件联系于理论知识,如近年频发的假劣药事件、《药事管理法》相应的变化等。

2.学习动机

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相关药事组织等。因此,在大学四年期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就业目标或学习目标。由此,选择提早就业的学生会较早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会更多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也有一些学生缺乏明确持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

四、对策

(一)策略教学

针对《药事管理学》课程的特点,有意识地实施策略教学手段的集合。策略教学手段包括有活跃课程教学气氛,针对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如在药事组织的章节中,通过登录CFDA网站,查询CFDA的机构职能,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对于CFDA相关机构职能了解,并进行PPT讲解,发表个人看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策略教学还可以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接轨,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力量。通过多种策略教学方式的组合,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困难,加深他们对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并更好的掌握。

(二)增加《药事管理学》学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

我国大多数院校对于药事管理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状态,暂不具备将药事管理学科分化为药事法规、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等专门化课程的能力,故可将《药事管理学》增加学时的基础上,将一些重点章节,如药品监督管理、药学技术人员管理、药品管理立法、特殊管理的药品等重点向学生讲述。一些章节如药事组织、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等章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药学专业其他课程如药剂、药分、药化等均有较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然而《药事管理学》均为理论学时,并未开设实验学时,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强化实践能力。设置《药事管理学》实践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加强教材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药事活动、药事组织相关职能、药事法规等信息的变化,《药事管理学》所使用的教材是无法跟上步伐的,因此在对于《药事管理学》教材的编写和建设,需在认真研究我国药事活动的基础上,弥补纸质教材存在的不足,将相关变化有效的体现在教材中。同时,加强与友校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影响药事管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教师教授心得以及药事活动的相关信息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四)加强师资建设,注重专业队伍建设

建设和完善《药事管理学》课程体系,师资是关键。首先引进药事管理学相关专业高学历人才;其次加强对现有教职员工的知识培养,通过相关讲座培训、对外交流学习、内部研讨会等形式,弥补师资的不足,加强学术交流;最后可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国家药事组织的行政人员来开办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更好的让学生和教职员工了解药事活动主体的情况等。

(五)强化制度约束

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困难、学习能力差等特点,强化制度约束,开展学校、教师、家长联动机制,尽可能地采用有效引导的方式使得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度的强化,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在面对未来困难的就业前景,能够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发挥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付非,郭淑英,申蕾,冯波. 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药事管理教学质量[J]. 亚太传统医药,2012(12):240-241.

[2] 胡明,蒲剑,蒋学华,吴蓬,周乃彤. 我国高等药学院校药事管理学科本科课程体系调查[J]. 中国药房,2008(22):1683-1687.

第1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美国 问题 借鉴

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是由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社会条件共同作用而成的。历史渊源能够表明一种理论产生、发展、演进的轨迹,现实的社会条件则是推进原有的理论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的演进伴随着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变化,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的深化不断转化成形形的理论,充实着现行理论的体系。当代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也必然遵循着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下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描述,从中探寻美国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其与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进行对比,力求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而真正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效结合。

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起源及现状

从标准学术意义上来说,公共管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为一门完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公共行政学。回顾公共行政学发展演进的历史,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形成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学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下,终于形成自己的体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成为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学科体系。

学术界一般认为,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一系列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延续相继诞生。20世纪60年代的布凯南的“政府失败说”,以其实用性和创建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他们认为,政府官员们追求私利是导致政府管理无效性的必然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整个政府的管理体制重新进行设计,否则就不会出现行政改革家们所追求的行政行为的高效率。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传统的官僚制政府体制的危机也随之凸显,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新一轮行政改革的热潮,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于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诞生。奥斯本认为,官僚制的政府组织形式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今天的社会环境与官僚组织产生的环境大不相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更加追求效率,因此,用企业家精神来重塑政府是相当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先前的理论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许多批评,在这些批评之中能够直接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论被提出来,即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机构,坚持管理的自由化和管理的市场化理念,关注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解决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对各个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重新创建一个公共管理的新知识框架,从而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管理问题为核心,融合来自于各个学科的知识,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议题是“提供公共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并围绕该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公共部门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远远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学涉及的主题,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选择、政府腐败等。总之,一系列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的提出,共同拓宽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题和范围,形成了广泛综合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美国公共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的可信性。随着上述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学说在美国的诞生及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大大扩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多。然而,美国的公共管理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学者Van Riper就已经提出警告:学者要认真了解公共管理学的历史,否则便会误解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学的林恩教授(Laurence E. Lynn Jr)才开始关注到该问题。林恩在2001年发现,许多著名的学者连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都不能掌握,因此他们所建立的理论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议的可能性都存在众多疑问。例如,威尔逊在1887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后,并无意推广这个并不恰当的主张,这个事实就被当时的众多学者所忽略。

重要问题研究的肤浅。即使众多的公共管理理论发源于美国,事实上,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的学术水准以及对政府改革的影响并非如外人想象中那样理想。许多美国学者也没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公共管理现象,而是只对其作镜花水月式的简单描述,没有深入分析可以随环境、价值以及权力的转变而改变的公共管理的本质。例如,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严重经济危机,直接致使美国政府权力极度扩张,公共管理部门膨胀,对大企业监管加强,继而导致美国大政府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者们在针对具体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并没有把握住公共管理的实质,与此同时,在关键时刻也缺乏先见之明,没能够深入研究公共政策在运行之初可能带来的后果。

美国公共管理学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以上对于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以及问题的描述,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公共管理学在为该学科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因此,认清美国公共管理学的现状,了解美国与中国在公共管理之间的差距和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任晓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国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学习、吸收与创新的道路,包括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以下即为笔者总结出的几点启示。

确立公共管理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公共管理理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解决政府问题。根据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定义,公共管理理论就是为解决国家、政府、社会公共事务而存在的。因此,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统应当根据我国的政治现实,适当而积极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以及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功能。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就是首先能够准确分析并有效解决中国在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因此,中国的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注重对经典案例的分析以及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和数据模型,并以此为重心来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