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

时间:2023-10-08 10:2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

第1篇

全球范围内,电脑以及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前进与发展推动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实体企业与电子商务服务相结合,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从原本单一的实体营销向实体营销与网络营销并重的方向上发展。目前,企业网络营销中,近期崛起的虚拟中间商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概况与发展前景,以及虚拟中间商的相关概念与概况,进而介绍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最后对虚拟中间商如何推动全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电子商务;虚拟中间商;网络营销组合战略

在多项技术的发展作用下,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与普通民众对于电子商务的双向重视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目前,众多企业在电子商务中采用网络营销组合战略来实现企业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目前,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中,有一种中间媒介——虚拟中间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以及未来前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目前,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们对于网络消费的了解与熟悉,C2C以及B2C等一系列的电子商务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早期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开展EDI电子商务的应用。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国家计委以及国家科委就将EDI列入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991年,由国务院的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带头倡议的“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成立,随后组建了“中国EDIFACT委员会”并加入了亚洲EDIFACT理事会,在紧接着的几年里,我国又陆续组织了“北京电子商务国际论坛”“亚太地区电子商务研讨会”,多项活动的开展使电子商务这一概念在我国进一步传播开来。

(二)电子商务在多领域的渗透

早期的电子商务理念,在国家的注重与推广下,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可。计算机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正在慢慢成为人们进行各项商业活动的一种新模式,无论是工业、农业、金融、旅游,还是商贸等众多行业都选择顺应时代的潮流,将电子商务技术与自身产业特点相结合,进而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网络经济相融合的企业发展模式。

(三)电子商务未来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各个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电子商务所包含的相关技术与模式,使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得以更加充分与全面的渗透与发展,电子商务将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整合,并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二、虚拟中间商概述

(一)虚拟中间商的概念

目前,电子商务概念中虚拟中间商是指在电子商务信息网络之中,建立的拥有联接的桥梁作用的一种系统,虚拟中间商通过互联网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构建起虚拟的桥梁,在虚拟的网络中完成传统中间商的各项工作,实现传统中间商在现实中的各项功能,并且在传统中间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突破,开发了多项传统中间商所不具备的新功能。

(二)虚拟中间商可创造的价值

1.节省交易经费,降低信息检索的成本网络的出现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有了能够直接进行交流的可能性,电子商务的出现完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交流的升级,双方可以进行商业上的合作与交流。然而,这样的便利条件无法改变一种现实的局面——交易的双方相对分散,面对双方大量的交易信息,交易的双方需要引入第三方的中间商来作为媒介,将交易双方的信息进行整理。虚拟中间商的出现将原本的工作转移到了虚拟的市场中进行,利用目前开放的虚拟交易市场,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服务,这样的操作使交易双方将原本的多项交易经费节省下来,并降低了自身进行信息检索的繁重成本。

2.商务活动中的“四大流”更加高效

商务活动中的“四大流”分别是指“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物流”。电子商务中的虚拟中间商改进了原本的信息搜集与交流的模式,将信息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集中搜集、整合与分析,并将所得到的信息集中展现给交易者,使交易的“信息流”更加高效与畅通。“商流”指的是所有权的转移,传统中间商直接参与交易,成为交易的第三方,而电子商务中的虚拟中间商并不一定直接参与交易,虚拟中间商可能只是为交易双方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提供交易的信息、媒体以及交易的平台,并积极促进双方交易的有效进行与完成,这样,使得“商流”更加流畅。除此之外,交易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资金的流动,电子商务中的虚拟中间商通过引入电子支付系统,使资金交流实现网络虚拟化,在保证双方资金安全交易的前提下,在网上帮助双方完成交易。有关“物流”方面,目前,在虚拟中间商的作用下,可数字化的商品、服务等多项完整的交易过程都可以直接在虚拟中间商所提供的交易平台上完成。

3.分工专业化,有效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目前,供应链管理方面相关管理理念不断发展,在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讲求分工合作,并将着眼点放在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开发上,众多成功的企业改变了原本要“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舍弃了劣势的经营环节,采用外包的方式来强化分工,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这样的需求在电子商务中有虚拟中间商向各大需求的提出者提供服务。

(三)未来前景

未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虚拟中间商将呈现快速发展的发展态势,竞争将会在未来达到峰值。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虚拟中间商可能将会出现虚拟中间商之间的内部整合,在内部的高强度竞争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完善。并且,虚拟中间商在未来还有可能进驻到企业的内部,在更了解企业内在情况的前提下,为整个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

在电子商务中,交易的虚拟化使企业的营销战略由原本的传统营销手段向着网络的方向转变,虚拟网络营销组合战略就是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产生的。传统的营销是以“4P”的营销组合作为基础的,包含“产品”“定价”“销售”和“渠道”四个方面的营销。这种营销组合通过创造和管理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控制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保持营销渠道的畅通与有效性来进行销售活动,并促进各个生产经营模块和谐高效地进行,以便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与传统的营销不同,网络营销组合战略追求的并不是短期的高额利润,而是长期的最大化的不可见价值,如企业形象,品牌价值,客户忠诚度,未来的潜在客户,潜在市场等。并且,在“推”与“拉”的营销工具中,选择使用“拉”的工具,注重与客户的关系管理,强调“20∶80”的网络营销原则,在长期的网络营销中,以较低的成本创造较高的价值。网络营销组合战略就是指以该种营销目标为宗旨,来进行网络展示并创造价值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

四、在虚拟中间商推动下,全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得以更好的实施

由于目前全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处于运作的初级阶段,其独特的专业特性使网络营销组合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在发展的瓶颈期,虚拟中间商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网络营销组合战略所存在的问题,虚拟中间商向各大企业提供的合作网络交易平台以及共同操作性的操作方式为全球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营销组合战略提供了优质的网络展示渠道。

1.注重信息交换,加强沟通

作为虚拟中间商所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信息互换这一层面是位于网络电子交易平台的各方企业必须注重的。虚拟中间商在提供服务时,努力将网站的可接近性与可信赖度不断提高,以达到吸引访问者的目的。作为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第三方,虚拟中间商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注重对于信息的筛选、整理与分析,在将信息进行统一的加工整合之后,完成各方的信息交换任务,强化各方沟通。

2.增强吸引力,注重用户友好性

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上网往往更加注重个人感受,网站信息是否生动有趣,内容设计是否有吸引力,技术运用是否个性化、人性化都是现在众多网民所关注的。当网站的整体内容和设计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访问量也就随之增多。在网络营销组合战略中,虚拟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使企业的网站向着更加符合长期目标的方向发展,推动了全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的开展。

3.提供更多服务,打造品牌效益

拥有较高的访问量与吸引更多的客户是全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策略实施的主要目的,想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为访问者或者客户提供经济有效的服务,在短期内拉动用户的需求,使网站能够活跃起来,进而再考虑加强用户关系管理,留住访问者与客户,进而达到实现合作,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虚拟中间商能够更好地为企业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实践方案,使其战略方案得以有效实施。

4.明确企业关注点,增强商务性

对于企业而言,注重市场需求是最为重要的。目前,国家对于电子商务推出了众多的经济扶持和鼓励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帮助。然而,经济帮助确实会为企业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却有可能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蒙蔽,停滞不前。注重虚拟中间商在企业运作中的作用,更加明确企业的关注内容,使企业的网络营销组合战略能够更高效地进行。

5.为平台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保障

对于企业而言,网络的运用可以扩大宣传,提高企业网络在线的电子收入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但是同时,风险与机遇也是并存的,网络平台是否安全稳定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实践全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时,虚拟中间商为企业提供着安全并且稳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交易的平台,解除各种企业对网络安全稳定性能的担忧,为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性保障。

五、结语

虚拟中间商的出现使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网络营销组合战略原本存在的发展困境由于虚拟中间商的出现被有效地打破。在困境中,虚拟中间商为企业打造企业形象,提高品牌价值,稳固客户资源,促进完成交易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将线上与线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终有效地帮助了企业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作者:谢萌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米利群.虚拟中间商在全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组合战略中的作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姚立新,蔡斌.电子商务下的新中间商经济模式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厉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营销策略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郑娜,马文惠.我国目前网络营销组合因素分析[J].中国商贸,2011(9).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经济贸易;贸易方式;宏观管理方式;运行机制

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开放的互联网网络环境,打破商业贸易时空界限,促成交易双方在不相谋面的状态下达成合作交易的新型商业运作方式。因互联网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全球性,以其为依托的电子商务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交易效率高。随着商业经济全球一体化深度显著提高,电子商务已成为了全球各国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的重要手段。就电子商务运营结果而言,电子商务的存在不仅为商业往来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减少了交易双方的贸易成本,提高了交易双方乃至各国的经济效益,还变革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使得国际贸易得到更多的创新契机。目前,电子商务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1电子商务能提供较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电子商务赖以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多样化、信息处理速度明显加快、信息传输质量高、整个计算机系统得到优质建设与服务等。就整体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体系而言,其充当着连接交易双方的桥梁作用,有利于交易双方打破时空限制,更快达成自身的交易目的。

1.2电子虚拟市场形成

电子商务以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为载体,可直接实现不同地域交易双方的合作,这也促成了电子虚拟市场的形成。相对于当下普遍流行的实体贸易而言,电子商务促成的电子虚拟市场,无疑为商品、服务销售提供了更畅通的交易渠道。

1.3全球化市场形成

传统的经济贸易市场是实体交易市场,其低速交易决定了企业商品、服务交易难以无限扩大其市场贸易规模。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商品以数字化信息的形态得以迅速传输给需求者,大大打破了实体交易的时空限制。加之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促使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贸易的交易主体也能轻易地将交易范围由原来的本国经济市场扩大到全球化大市场中,全球化市场正式形成。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国际贸易公司虚拟化

电子商务贸易突破全球贸易地域限制,大大方便了国际贸易公司的国际贸易服务往来。因电子商务操作便利、成本低、信息传输效率高,国际贸易公司往往会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构建与共同经营虚拟公司。而国际贸易公司相互合作形成虚拟联盟,并利用虚拟经营方式开展贸易合作与竞争,不仅有利于提高商品、服务信息传达与传播的效率,还有利于信息化发展模式更适应现实贸易发展的需要。同时,国际贸易公司虚拟化还可强化国际贸易的个性化交易与多样化交易,细化贸易市场分工与合作,提高各种资源的互补力度与互相利用效率,最终形成利益共享的贸易状态。由此不难看出,电子商务下促使国际贸易公司实现虚拟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有利的。

2.2虚拟贸易空间形成

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虚拟交易有利于强化网络虚拟交易信息的交换速度,创造出更具实用价值的资源,进而构建全新的虚拟贸易市场空间。在这个虚拟贸易空间中,传统实体贸易的地域限制、时间限制都被打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市场正式形成。该全球市场是比实体市场还要广阔的市场,而且在这个更广阔的全球贸易市场中,信息快速流动提高了资本要素、物品要素、技术要素等多项要素的优化配置效率,使得全球各个市场在虚拟贸易空间的带动下进一步向前发展,此时,各国的贸易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促成虚拟贸易空间,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3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表现

3.1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其主要表现有:(1)电子商务作为虚拟化的国际贸易方式,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贸易往来各方都已选择电子实时沟通方式,而不再选择面谈等实体方式来交换贸易信息;(2)在电子商务的优势影响下,形成了两种突出的国际贸易方式,一种是完全国际电子商务,另一种是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其中,前者重在指通过电商方式完成国际贸易各方的商品供应活动与业务结算活动,即在完全国际电子商务中,商品、服务的交换完全是在虚拟网络上完成的。而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则是指商品、服务信息需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虚拟网络,但商品交易、服务交易还需通过一些传统渠道来实现,即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是一种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国际贸易方式;(3)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推动了贸易单据纸质化转化成了贸易单据电子化,并由此优化了国际贸易程序,变革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贸易单据的纸质化,一方面符合全球低碳经济理念,减少了木材等原材料的损耗,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信息的储存质量,增加了储存空间,减少了实体储藏室资源浪费,使得储藏室等实体资源得到更优化配置,进而降低企业单据等资料的储藏成本和整体运营成本,间接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总体而言,电子商务是通过国际贸易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规模化乃至实时化等手段来促进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革与创新的。

3.2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贸易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对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新特点,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创新手段出台——电子政务。具体来看,主要表现有:(1)我国依托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对出口商品的配额推行了电子招标方式,使参与招标的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投标资格认定及商品使用配合调整信息;(2)进出口商品可直接通过网络申请的方式从外经贸主管部门申领进出口许可证,而无需按部就班到多个实地窗口办理进出口许可证;(3)在海关方面,电子化的海关管理与海关电子报关管理系统出台,大大简化了报关手续;(4)我国在商品检验检疫管理方面正式落实了进出口商品管理系统内数据通信网,使进出口货物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受理报验与签发商检证书等重要证件;(5)外贸业务整体运营过程实现了完全电子化。即国际贸易客户或相关贸易伙伴均可通过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货物跟踪系统实时查阅货物物流情况,大大降低了信息查阅成本,减少了货物丢失风险,也降低了商品的风险控制成本。不难看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给国际贸易各方都带来了较大的好处。

3.3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加快了国际贸易信息的流动使依托信息交换为载体的网络虚拟市场正式形成,并由此创新现行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使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具体来看,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的创新主要表现有:(1)国际贸易管理组织得到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国际贸易企业构建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不仅可实时查看企业的财务、物资报表等经营情况,还可直接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后台统计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客户贸易外来数据,从而使企业上层管理者能够迅速把控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进而针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决策,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同时企业内部治理与内部控制得到明显优化;(2)在电子商务优势的影响下,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全球化经营贸易活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即电子公司正式形成。电子公司有效整合了互联网优势与企业经营优势,使得企业能够跨越国界限制与他国消费者进行实时双向沟通和贸易往来,进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率;(3)在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商品、服务都直接转化成了数字信号,有形与无形贸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4)电子商务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了传统贸易时空限制和国际贸易往来限制;(5)流动于国际贸易市场的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和市场垄断现象明显减少,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效率提高;(6)电子商务强化了国际贸易竞争。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新产物,其出现与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商家与消费者的联系,从而在促使商品生产、服务在全球市场流动的同时又增强了国际贸易的竞争。

3.4国际贸易营销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市场营销的巨大变革,也促进了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的创新,其中电子营销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首先,相比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在帮助企业挖掘客户时使企业更关注客户的需求,并尽可能为企业谋求最能满足客户需求,且又能让企业获取最大化利益的营销决策。在电子营销互动功能辅助下,客户对商品的选择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买卖双方双向互动交流趋势愈加明显;其次,利用电子营销,国际贸易中企业与客户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一对一”营销关系,即网络整合营销的创新。这种营销关系的建立,使客户对企业商品、服务更加信赖;再次,随着电子商务逐日深化,互联网使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愈加密切,网络定制营销方式随之而生。客户可自行设计自己想要的商品与服务,交由企业帮忙定制,以完成自己的商品需求。这种新型营销方式不仅节约了客户的需求时长,还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企业与客户双方的经济效益;最后,电子商务催动了“软营销”方式的流行。在电子商务之前,企业主要采用传统广告和人员推销两种营销方式将商品、服务信息灌输给客户,进而提高客户的选购欲望。但“软营销”则不同,它通过对“网络礼仪”进行包装,如品牌故事、优美文章等吸引客户,使得客户能够感受到商品、服务的优势,进而产生消费欲望。可以说,以上四种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的改变,都把客户需求放在了第一位,这是营销方式创新的最大变革之处。

4结语

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工具的一种创新性手段,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推动下实现的创新性国际贸易方式、宏观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和营销方式已产生了惊人的经营效益,因此,当下切不可忽视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创新的功能。

作者:姜雨竹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 要]电子商务档案与其它类型的纸质档案相比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复杂性、集成性等数字化特征。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是目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电子商务档案存储的智能化需求需由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来完成。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历程同步于图情信息智能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特点;智能需求

毫无疑问,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智能化的电子商务将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子商务智能化是指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数据进行系统地储存和管理,并通过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各种分析报告,如客户价值评价、客户满意度评价、服务质量评价、营销效果评价、未来市场需求等,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信息。或者说电子商务智能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商务数据和信息,创造和累计商务知识和见解,改善商务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务行动,完善各种商务流程,提升各方面商务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而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将是电子商务智能化的一个靓丽的奇葩。电子商务档案是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众多的电子商务活动将产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签名、电子合同、支付帐单、交易记录、产品资料等大量的有别于纸质文件的数字文件。同时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生产和科技活动中也会形成越来越多的存储在硬盘、光盘、网络硬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上的电子文件。面对如此众多的商务档案既需要对其进行收集、归档,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同时又要确保电子商务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真实性与安全性。因此,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是目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电子商务档案的特点

电子商务档案与其它类型的纸质档案相比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征:1.具有虚拟性。与其他档案存在形式相比,电子商务档案具有明显的虚拟性特征。首先,电子商务行为本身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传输空间。其次,电子商务活动各环节产生的交易信息和记录具有虚拟性。例如,根据电子商务的交易内容,它首先涵盖了通过网络实现的原材料的查询、采购、产品的展示、定购到发货、储运等一系列以实物商品为内容的贸易活动。其次,电子商务还包括网上商品信息的提供。其三,包括各种计算机软件,娱乐节目的联机定购,联机数据库的查询,网上信息咨询服务等等。其四,提供支付手段的电子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毫无疑问这些商务活动所产生的档案文本都具有显着的虚拟性特征。2.具有复杂性。电子商务档案通过数字信息存储在存储介质上,人们用肉眼无法直接识别,更无法直接进行手工操作管理,只有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才能进行解码,才能转化成人眼可以识别的记录。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存储在各种介质上的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信息格式、规范、传输协议、链接方式、存储形式不尽相同,这就客观上造成了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复杂性。3.具有集成性。相对于纸质档案信息的单一性来讲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无疑具有集成性的特征。现存的电子商务档案信息不但是文字或数字信息,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将图像信息、音频信号、视频图像等不同媒体形式的信息记录在同一份文件上,使其达到声像并茂,真实地记录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由此可见,对电子商务档案的管理应针对其特点,在档案的归档、保存、利用方面尽量提高其智能化程度,以符合时代的智能化需求。

二、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存储的智能需求

电子商务档案依存于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电子商务档案存储的智能化需求需由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来完成。所谓“智能存储”,是指将计算机的部分运算和控制功能下放到存储设备本身,使存储设备除完成数据存储功能外,还能完成一定的运算和控制功能,使得存储系统本身即可进行存储管理,也就是说,“智能存储”使得计算机存储系统本身具备一定的智能特征。这些智能特征主要包括智能系统本身可以运行智能存储管理软件,支持主流的多种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实现存储资源的虚拟化、实现智能存储设备之间的消息通信、读写控制、备份、容错、负载均衡、安全管理等。“智能存储”的实现需要由智能化的存储管理系统完成,同时也还需要对存储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智能化的存储设备可以分为存储接口级别与网络存储级别。存储接口级别有:SCSI、SAS、SATA、FC接口的磁盘机、磁带机、磁盘阵列等设备。网络存储级别则有:光纤交换机、NAS、SAN等存储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各智能存储设备具有动态扩展能力、高可用性设计、智能存储控制器等特点。当然智能化的存储设备只是具有了智能存储的物理环境。但要将这些特点实现在应用、数据级的层面上,还必须具备新型的存储管理软件才能满足要求,才能真正实现透明的智能存储。智能化的存储管理系统通常能够实现对存储资源的“透明”式访问,同时还要完成对存储资源的虚拟化和统一管理、分级存储管理、数据备份、数据保护、存储访问安全控制、存储设备安全预警和数据主动迁移等主要功能。智能存储为未来存储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存储与管理相结合。因为存储只有和管理相结合才能确保数据能够被应用系统访问和使用,才能确保数据符合应用系统所使用的格式,并确保数据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迅速恢复。对电子商务档案管理而言,智能存储技术将带给他们明显的收益,反映最突出的是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在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方面,智能存储管理技术不但可以监控到存储系统中的具体情况,比如读取数据、写入数据、磁盘的利用率等具体细节,而且可以通过对存储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存储系统已有的故障和潜在故障,从而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理策略来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和存储系统的持续运行。另外,由于智能存储技术在存储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如:在存储系统的升级,建立和分配虚拟磁盘、扩充存储容量等方面都要比以前容易实现得多,它更使得存储系统的管理变得轻松简单,充分显现了智能化的优点,所以它使得存储系统具备了相当的“智能”特征。总之,智能存储技术的发展将会促使进计算机整机系统“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电子商务档案的存储智能化水平。

第4篇

内容摘要: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类型是十分典型的区域型经济。在这当中,大部分企业是针对本地销售与本地服务的。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多数企业并未做到因地制宜,没有探索到真正适合自己内部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这些因素就成为该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便十分重要。同时,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体化;区域发展;经济水平

引言

电子商务的实体化,意味着将线下的店铺商号之类的实体企业,与线上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类是从“线下到线上”,即将成熟的虚拟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到线下,设立实体店铺。这一类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将商品在线下展示给客户,当客户满意后再在线支付。二是通过线上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的商品,可以通过线下店铺自行提货。三是线下店铺提供许多售后服务,诸如维修、退货等。另一类,是从“线上到线下”,即实体店铺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这一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产品的推广以及服务的介绍。二是通过在线支付购买商品或服务。三是折扣或是优惠信息的实时传播。四是客户可以及时反馈意见,与商家及时交流。电子商务要走向下一个阶段,就必须依靠电子商务实体化带来的优势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只有传统企业开辟电子商务平台这一新领域,才会焕发出更加鲜活的动力,进而使企业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与扩大规模。由此可见,未来电子商务要壮大,实体化是必经之路。区域发展区别于其他种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是以在同一个空间、相同时间内,集合产业组织、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结构优化为一体的经济社会活动。我国因为各种原因,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因此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未来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而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政府确立了一系列的行动方向与工作内容,这由三个部分组成:区域内部的发展要协调;加强不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模范区域释放榜样力量,辐射周边地域的经济发展。

实体化电子商务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及优势分析

(一)实体化电子商务和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发展电子商务,区域经济尤为重要,二者的关系牢不可分。可以说电子商务的物质基础便是区域经济。因此区域经济的支撑,对电子商务的成长与后续的壮大尤为重要。其中,交通类基础设施和能辐射周边的中心城市作用,便显得尤为显著。因此,当进行发展选择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思考范畴。而这也是一个反哺的过程:电子商务终将给区域经济带来良好的辐射效应。当实体化电子商务在该区域中形成了规模,就能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在企业的生产、贩卖等领域起到积极作用。而这又将促使领消费者加大消费欲望,实现更高品质的消费,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仅如此,电子商务实体化带来的益处还有很多,可以降低各种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还能将市场以及消费需求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真正做到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二)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优势分析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其经营模式和方法,发展实体化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实体店铺的电子商务模式,其能够把电子商务的优势和虚拟化结合起来,有效解决虚拟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可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采取不同的销售手段。由于文化、价值观差异,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不同,因此应综合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电子商务在其中理当扮演一个粘合剂的角色,极力满足消费者不同地域性的消费需求,以增加消费者对其服务的满意程度与信任度,同时企业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做出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绩效能力。如果消费者对第一次电子交易感到满意,二次购买就可能发生,这样就提高了区域消费能力,进而产生辐射效应。第二,现行的区域经济,需要从多方面节约成本,而能有效做到这一点的正是实体化电子商务。它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减少成本:一是在供货环节。因为实体化电子商务是在一个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所以就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与指向性,通过多次供货,便与优质供货商有了紧密联系,并且对本地区范围内的消费群体的消费方向也有了明确的认知,这样就可以使商品保持在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并持续供应。二是电子商务实体化带来的本地范围内物流成本的下降。因为消费者和卖家都在同一个城市或者同一个区域,所以就可以大大降低卖家的配送成本,同时配送距离的缩短,也可以节省很多配送时间,消费者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通过利用本地成熟的物流体系,既可降低物流成本,又可降低运营成本,这样消费者最终也能得到便利。第三,注重品牌带来的良性效益。实体化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拥有了自身特有的、适合本地地域的商业理念,培育了许多符合企业自身理念的工作和管理人员,并且积累了高品质的本地客户云数据,上述因素造就了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机遇。另外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拓展,对一些知名电商企业在该地域的集中宣传也有着良性作用(宣传成本的降低),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而这些影响,也必将反哺于该地域的经济,进而带动各大企业在地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发展。第四,实体化的电子商务区域主要包括零售业和传统商业等,用互联网将这些传统的行业加以拓展。由于实体电子商业经过长期的经营,已经具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并且买家和卖家之间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信任关系,消费者在熟悉的店铺进行消费时,便不会有疑虑情绪。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推动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从无到有,再趋于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几十年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创立,从零零散散到星罗棋布、从被大众所怀疑到目前覆盖全国,也慢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已被大家接受并逐步认可,电子商务发展成绩斐然。目前,电子商务以新模式在发展:区域内部推行实体化。利用区域自身原本的成熟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可依托各种新型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进行发展。良好的区位优势及丰富的物质条件是区域内实体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为开拓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途径,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发展的辐射能力以及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二)能够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可通过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提升。就资源利用来说,实体化电子商务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发展形成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在该过程中,资金流、内部信息流、劳动就业以及物流都在区域内被充分调动,生产与资本、技术、人力等社会资源被优化整合。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电子商务不可或缺,有利于整合区域内部的资源。另一方面,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可大大降低该区域内资源消耗,促进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对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较小,因此实体化电子商务对周围各个区域经济体都有辐射影响,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竞争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三)开创电子商务新模式实体化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新开发出的发展模式。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相较于传统的虚拟电子商务而言,解决了以前购物安全以及物流配送的问题,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自己,也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对零售企业结构进行优化。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的交易平台不仅能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优良服务,同时也是商品推广的广阔平台,消费者可方便地了解商家的各种情况,销售范围不断扩大,内需随之上升。消费者可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方便快捷且足不出户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且这样的平台也能让价格更加透明,同时规范商家行为。该模式对之前的传统模式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促进了企业的优化整合,能让优秀的企业在整合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此,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金融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国际化水平、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文化教育情况、城市环境是否优良以及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等是衡量一个城市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网络基础设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以及科技文化和金融发展水平是否足够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是决定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果实体化电子商务交易区域可成功建立,对城市的综合实力及城市地位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五)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为本地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实惠,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该区域消费者的出行费用,有效缓解交通堵塞等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转型。同时,实体化电子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商品价格更加透明公正,对部分商家暴利销售具有很大的遏制作用,极大促进了商家之间的公平竞争,使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实惠。

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内部存在差异性众所周知,我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如信息技术差异、物流条件差异、产品价格差异、基础设施的差异等,甚至出现了在本区域内发展水平都不同的情况。比如,网友形容淘宝购物的邮费收取政策为“江浙沪不相信邮费”,但安徽同样在长江三角经济带内,安徽买家却不在包邮的范围内,买家的购买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安徽与江浙沪网购贸易额自然不在同一水平,就网购而言,长此以往长三角地区差异会逐渐拉大。(二)缺乏电子商务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是目前阻碍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实体化电子商务交易区域较快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多,区域内部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然而其它地区优秀人才也被人力资源的区域性限制导致电子商务人才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企业尽管已给出较为优厚的条件大力寻求优秀人才,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区域的实体化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对优秀电子商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在缺少人才的情况下电子商务很难进一步发展。(三)缺少较成熟的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于实体化、个性化、区域化、纵深化、专业化、国际化、融合化。同样电子商务平台随着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电子商务平台。即使是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都尚未形成具有自己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因此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较为困难,很难发挥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优势。(四)重复购买率低下、用户分散虽然传统电子商务是虚拟化的,但服务对象范围广,市场规模极大,并且仍在扩大,导致无法针对性地服务于某一具有特性的用户群体,难以形成规律。而且现如今很多电商销售的商品都是新颖奇特的流行商品,消耗率低,所以消费者们一般只买一次,极少有反复购买的需求。尽管电商在不断丰富所卖商品的种类,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商品重复购买率低的问题,用户依然存在不集中的特点。(五)虚拟电子商务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实体电子商务虽然比虚拟电子商务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虚拟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体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之中仍然存在。首先,因为网络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所以“赢者通吃”的特点在电子商务中愈发明显,特别是当某一个电商平台实力变强时,就会阻碍新平台的发展,达到一种其他网站难以企及的高度。虚拟化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但是速度较慢,只有小部分网站被大众所熟知。所以,要想使新兴的网站有能力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做出调整。其次,物流环节成本与配送效率并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成本较高而效率过低。虚拟电子商务所售卖的大多是新颖或时尚的产品,单笔销售额不高,但配送范围却非常广,因此物流成本增加,而配送效率较低;同时,物流企业需要一定量配送需求去满足企业正常运转的最低配送量规模,当最低量规模大于实际需求时,物流成本的降低就显得十分困难,在吸引其它物流企业加盟合作方面也会存在阻碍。所以,大多数虚拟电商没有选择自建物流,而是将部分主要配送工作外包给快递公司,配送成本也因此而升高,并且因为商家与配送公司处于合作关系,就很难去约束管理配送工作,从而导致配送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监管,以至于经常发生送错、快递延误、包裹损坏等现象。再次,商品销售种类受到限制,从而对电子商务发展也有阻碍作用。虚拟电子商务缺少实体店铺,消费者们没有对产品的直接体验,而且配送方面有所限制,因此,虚拟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科技产品,很难供消费者体验,也很难制定销售标准,这也是虚拟化电子商务一般不销售消费者日常所需品的原因。(六)存在网络不诚信现象因为网络在线交易有着虚拟性的特点,使得网络欺诈现象频繁出现。据我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所接到的投诉中,最多的是关于互联网服务的,增长比例最高;此外,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及工商局公布的2012年11月的消费者投诉案件中,网络投诉事件有365起,排名第一,而百分之七八十的互联网投诉事件起因都是网购纠纷。由此易知,虚拟化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最大的阻碍就是网络不诚信问题。

实体化电子商务区域发展的改革措施

(一)促进区域内外协调发展第一要加强区域内部各种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积极实现电子商务实体化过程中的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以资源要素共享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实体化电子商务的一体化发展。第二要合理协调东部、西部、中部三者间的资源配置,以此使各区域内的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差距不断减小。第三要充分整合资源,使实体电子商务在区域内部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得实体化电子商务得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二)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起步晚,在实体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经验、缺乏投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给远远低于市场需求,更无实体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经验。所以,第一,应加大本区域高校在电子商务教学的投入力度,通过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发展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大力培养具有过硬专业知识技能与健全人格的综合性高素质商务人才。第二要鼓励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企业积极“走出去”,与世界上成功的优秀实体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交流,学习经验,使我国实体电子商务企业能够走向国际化。(三)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具有区域鲜明特点的电子商务平台,首先要对该区域的经济结构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将区域内所有的产品、企业以及售后服务聚集在电子商务平台之上,从而形成有该区域特色的企业群、产品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形成区域规模,最大程度上使得优势资源被充分利用,成功打造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四)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延伸上网客户群体,也就是潜在客户。“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共计4.57亿人,社会普及率高达34.3%,网络购物增长率更是以每年48.2%的增长率增长,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网络用户远高于西北内陆用户。发达地区自身网络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支付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人口综合素质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实体电子商务可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展开,渐渐向较落后的地区扩展延伸。(五)合理规划管理与配送由于是区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范围较短,因此,实体化电子商务可以采用买家自己提货、商家配送、快递公司配送等多种方式。决定采用哪种配送方式的前提是要在区域范围内建立配送标准与体系,并且要严格规范配送公司提供的服务。所以,需要行业协会牵头,与有信誉、有规模的物流公司、配送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为纽带,使购物与配送紧密连接起来,给用户提供更加精确、舒适、便利的购物体验。采用网上商务与实体商务相统一的方式开展实体化电子商务,主要以本地用户为消费核心,同时要兼顾远程用户。以实体企业作为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基础,逐步开展包括广告宣传业务、促销活动业务、销售业务、售后服务在内的相关互联网业务。(六)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在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下,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成为开展实体化电子商务最强的阻力之一。目前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条是由企业本身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但是,这条途径由于前期投入巨大、运作成本高,需要企业解决支付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商品的物流管理、物流配送问题。无疑,该途径只有大型连锁企业可以实施,小型发展中企业几乎不可能实现。第二条途径是由政府牵头,第三方企业建立服务于该区域的商务平台,进而形成网络性区域销售市场,平台的安全问题、基础设施、支付问题、物流管理、物流配送等问题都由第三方企业负责。电子商务平台市场因定位于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市场,既可以服务于固有实体企业,又可以给没有实体店铺的虚拟化企业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交易平台。第二条途径既可以减少小型发展中企业的投资,减少资金重复投资,又有利于网络产品的推广形成企业特有品牌。就目前发展程度来看,政府牵头,第三方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无疑是当前建立实体化电子商务平台便捷、可行且理想的途径。

作者:孙常辉 副教授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第5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区域经济 低碳经济 策略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国家开始重视环保、低碳和基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等一系列有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已成为一个新的低碳经济战略产业,并在中国迅速地发展。有关专家指出,新兴的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低碳产业,具有低功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由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避免了重复生产劳动,减少了流通环节和仓库的使用,低碳经济开始了新的崛起。电子商务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电子商务与低碳经济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低碳经济源自于我国经济内部结构调整的动力。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经济支柱仍以高能耗的产业为主,经济发展对高能耗资源依赖很大,必须适时调整经济结构。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寻找新的有别于高能耗产业的经济增长点,而电子商务已有模式的发展和新模式的探索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伟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和发展清洁能源,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放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低碳经济模式的观念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环境气候影响和实现电子商务基于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的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传统的经济模式,尽可能地把原有的业务搬到互联网,冲破区域的限制,让各企业更易于交流和合作,最终实现企业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电子商务不会受能源、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所以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在各个领域不断地渗透、创新和发展,互联网的用户数量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的迅速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持续增加。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在1994年达到12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的3000亿美元,2006年竟然达到12.8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品销售的18%,2011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达到40.6万亿美元,绝大部分的国际贸易额以网络贸易形式实现。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200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17万亿元。根据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5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2%,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42亿。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0年6月底,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使用率分别为33.8%、30.5%、29.1%,用户规模分别为1.42亿、1.28亿、1.22亿。电子商务作为二十世纪末出现的新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更加适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电子商务通过减少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幅度提高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经济的发展相当依赖自然资源、资本的占有和配置,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盲目地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到自然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能够有效减少油、电能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测算,2009年网络零售节约油耗34415.49万升,节约电能15.06亿度,油耗和电耗的节约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大约204.1万吨。在多种自然资源近乎耗尽、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电子商务以电子流、数字流代替了传统业务实物流,可以明显地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大幅降低成本减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电子商务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交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互联网使传统的空间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有别于实际地理空间的虚拟空间或者虚拟社会,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个人、公司或机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密切联系在一起,建立虚拟政府、虚拟社区、虚拟公司、虚拟商场、虚拟大学或者虚拟研究所等等,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等目的。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跨越国界的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只要使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就可随心所欲地登录任何国家、地域的网站,与人面对面地直接沟通。电子商务颠覆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直接交易,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二、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6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广泛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模式为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子商务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强烈地影响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必将引起经营管理思想、行为模式以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变革。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政府和企业如何顺应管理变革的潮流和趋势,实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以促进电子商务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协调与推动,电子商务管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成为业界和学人关注的重要领域。为了促进电子商务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在加强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崭新、成熟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效指导电子商务实践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不仅是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更是管理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关键问题。

2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内外学者大多将研究热点集中在有关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伦理、法律和安全等方面,很少有学者致力于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研究。从发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来看,基本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性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从研究论文的数量来看,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论文也只是近几年才问世,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与广度都远远不够。笔者于2006年上半年在网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对“电子商务管理”进彳行检索,结果如下:从1999年到2005年共26篇。另外,笔者利用Dialog、Inspec、EBSCO等外文数据库和Yahoo、Google等国外著名搜索引擎工具,以“ElectronicCommerceManagement”、“E-Commercemanagement”为关键词,检索到较高相关度的文献数量也很少,仅有几十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成果较少。从研究论文的内容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从国内外对有关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看,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大多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没有从整体上对电子商务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20世纪末,国外在信息化引起管理变革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较为成熟的观点和理论,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等[3-4]。这些新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与电子商务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国外学术界也已开始以上述管理变革的观点和方法为出发点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目前在国外,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管理理论框架已初露端倪,一种以信息流为直接管理对象,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正在形成[5]。例如,RaviKalakota的著作《电子商务管理指南》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指导企业怎样从事电子商务活动。MartinV.Deise等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者指南:从战术到战略》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各个层面的管理实践操作。

从2001年起,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管理领域的研究。2001年,大连理工大学杨德礼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方法'“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的特点与相应方法”等12个方面全面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推进了一个新的台阶[6]。在学术著作方面,程大为编著的《电子商务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在王学东主编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一书中,第一次论述了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运作平台等理论,随后又在“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电子商务管理》中再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电子商务管理原理:电子商务管理的对象与职能、电子商务组织与管理体制、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和电子商务运作流程。

然而,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割裂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所有管理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时,并没有同时探讨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更没有将这些管理活动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加以考虑。

2.2 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

从2000年起,国内外学者探索性地开展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理论化研究。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活动。在美国,RaviKalakota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以大量生动的电子商务实践案例来指导企业应如何从事电子商务活a[7];MartinV.Deise等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操作阁;SandeepKrishnamurthy通过对著名公司成功或失败的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帮助现在和未来的管理者借助整合的商务模型、市场和因特网技术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管理过程[9];BrendaKiena探讨了企业如何规划和维护网站,从实务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活动[1。]。在国内,程大为研究了电子商务运行的经济规律,并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理论;黄建康则主要对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与战略的原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在国内,最早初步系统性地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王学东教授。2001年,王学东从三个部分系统构建了面向企业应用的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企业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明确虚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电子商务之间的演进发展与联系;第二部分主要概括和抽象企业电子商务管理原理,阐述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运营模式、运作流程,并运用系统的观点剖析了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内容,即宏观层面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战略和微观层面的以企业电子商务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主线的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的具体内容。随后,王学东于2005年明确提出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三流”的协同与和谐的观点,初步构建了电子商务管理体系,具体阐述了电子商务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明确其性质、职能、对象与体制,架构了电子商务管理的组织与运行平台。随后,在2003年10月,由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支持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会议在江西财经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探讨电子商务管理问题。本次国际会议是国内第一次正式地将电子商务研究引入管理领域,这次会议所倡导的从管理视角研究电子商务、“点面结合”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管理,必将掀起电子商务管理研究新的。

总体来看,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深度不够、范围不广、成果不多,还未能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体系。

2.3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

在电子商务管理领域,协同思想的引入还只是刚刚起步,出现了一些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管理协同”问题研究,而“协同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必要性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思想、模式、对策。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关于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系统文献还没有,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少量关于“协同电子商务”的文献。

总体看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试探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三流”协同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模型2001年,王学东运用系统和协同的观点深入剖析了电子商务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理,构建了“三流”协同互动的5大平台;高维娜将网络企业、项目管理、协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网络企业中的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并提出了基于WebSer-wces的网络企业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李灵运用了协同学、系统科学、博奕论的方法,初步建立了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系统模型和电子商务项目协同管理的机制。

2.3.2 探讨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问题王硕探讨了协同理论在虚拟企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关注虚拟企业各要素非线性关系,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目标函数;荆琦给出了虚拟企业实现协同管理的几种管理模式,如层次管理、阶段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盟员管理等;王学东针对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冲突,对虚拟企业的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协同管理体系。

当前,在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研究中,供应链协同管理已经成为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国外,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1995年,由国际著名的商业零售连锁店Wal-Mart等5家公司联合研究提出了面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效策略协同计划、预测与补给(CPFR);HauLee和Anderson分析了协同供应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价值收益等问题;2000年,Ito和Salleh指出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协同是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并提出了协同供应链系统基于电子黑板的协商问题;2003年,R.McIvor等人研究了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支持;Akkermans和PaulBogerd等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模型,侧重研究了非技术因素对实现协同的重要影响。在国内,有关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刚刚开始。李勇等对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协同进行了研究,认为战略协同是对供应链管理中核心问题的合作与协调,是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基础;张翠华等从战略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技术三个方面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问题的研究中,分散的、间接的研究成果较多,大多是针对电子商务活动中某一方面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而协同学在电子商务管理中系统化、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将协同理论、和谐理论与电子商务管理理论有机地、系统地结合起来,也未触及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如电子商务管理的协同理论、方法与模式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管理的方法与模式研究等等。

3结语

综上,国内外学者围绕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不仅数量少,而且深度不够。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的电子商务管理中,理论脱离实际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情形是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有关电子商务管理的研究各行其是,没有条理,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也尚不能对我国电子商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直接借鉴国外管理方法的研究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较少。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落后且缺乏经验。因此国内学者大多以引进和介绍国外理论研究为主,未能结合中国的管理传统和实践的特点,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管理理论。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新型 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建立了以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品流为主体的全新物流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服务。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管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国际贸易营销手段及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 虚拟公司――国际贸易新的经营主体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用了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二) 虚拟市场――国际贸易新的运行环境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传统市场以一定的地域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新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也大大加强 。

(三)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新的推动力量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网络国际商品交易额的上升就意味着那些通过信件、跨越国境服务、有形货物运输的交易额的下降。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来源于电子商务手段能够降低交易价格,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能;同时电子商务作为传统交易手段的补充,通过提供国际市场调研、广告和营销、购买以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等方式作为传统贸易的辅助手段。

电子商务还可以达成一网行销天下,对消费者产生统一的示范效应: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时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世界各地快速的传播,世界的消费偏好有趋同的潮流。网络强大的通讯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性,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更多的商品与服务信息;同类商品的种类较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网络贸易也给小额消费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使得按需消费在技术上将成为可能。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与传统国际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电子商务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变革,跨国公司由原来的二维、平行的实物流动变为开放化、立体化、多维化、网络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从而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厂商理论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新挑战,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是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即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虚拟经营”这一跨国公司新型合作竞争方式,是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打破了传统公司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使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种外部资源“虚拟”内部化的形式,使公司的经营向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信息网络,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直观的协调。

(二)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给国家对国际贸易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但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宏观管理,积极推行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在:出口商品配额实行电子招标。实现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海关管理和电子报关。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实现外贸业务全过程管理的电子化。

这些变化和创新使国际贸易的监管变的更加公开和透明,而更加公开和透明的监管环境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政策创新

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WTO)通过了电子商务免、禁征关税协议。该协议的达成将对永久性禁止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产生推动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摇篮时期,各国给予免关税扶持,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成熟。

(四)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网上虚拟市场,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促进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世界市场信息一体化进程。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一,电子商务环境中便捷的信息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校正了世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减少国际贸易决策的时滞和失误创造了条件。

第二,电子商务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

第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产品和服务都表现为数字信号,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四,世界市场上的信息充分性进一步削弱。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序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优良的信息服务,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

(五)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在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发展迅速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贸易运作的信息化,节约社会成本和贸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流程以买方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到登记应收款帐户冲帐,需要经历20多个环节,而电子商务方式下却只需要8个环节就可完成。电子商务帮助国际贸易企业改革国际贸易流程,实现国际贸易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规模化,形成新的有效率的国际贸易流程管理模式,推动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六)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电子营销就是指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企业通过电子营销,借助互联网,可以进行生产、信息传递、广告、购物、支付和信息化产品等业务,双向交互信息可以交换资料文件、影像、声音等,可以进行一对一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是一对无数和无数对无数的交互。它可以将实体市场转移到最广大的人们均可以参与的虚拟市场上。客户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得到加强,现代的互动营销方式正在形成。互动营销强调企业和消费者间交互式交流的双向推动,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企业对消费者的单向推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成熟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化,差异消费、个性消费成为时尚,互动式营销通过消费者积极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使企业既可获得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又能使其产品适应单个消费者的独特需求,既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在电子营销中,企业和客户形成的这种营销框架可以称为网络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是对传统市场营销方式的突破。

(七)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创新

第8篇

关键词:纯电子商务;会计假设;会计环境

一、纯电子商务理论

对电子商务的研究最具权威的机构要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其常务主任乔伊(Chol)、经济教授斯塔赫(Stahl)以及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温斯顿(AndrewB.Whinston)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联合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三维理解模型。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果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营销、支付、交割都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那么我们这里把这样的企业称为纯电子商务企业,即虚拟企业。

二、会计假设理论

会计假设,亦称会计的前提,指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毋需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条件。 它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虚构设想,而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和总结而形成的,是对客观情况合乎事理的推断。 一般认为,会计假设包括四大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工作首先要明确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会计核算范围;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会计分期假设是为了企业能及时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人为地将企业持续经营期间分割成一系列的连续的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单位为主要的计量标准。

三、电子商务与会计假设的关系

1.电子商务改变会计环境。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假设所依赖的客观会计环境也随之改变。

2. 会计环境与会计假设的关系。辩证地看,两者是对立统一,密不可分的。会计假设是人们在研究会计理论时,对会计环境进行的认识、分析、总结和概括,是主观的,属于意识范畴;会计假设要以会计环境为基础,会计环境是会计假设所反映的客观内容。即会计环境决定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反映会计环境。并且,会计假设要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会计环境有所改变时,会计假设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四、纯电子商务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1.纯电子商务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由于网络的无形性,企业竞争优势不再完全依靠企业雄厚的有形资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物流派送能力等。从这些方面来说,虚拟企业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的范围。

但虚拟企业又确实是一个公司,并且和传统企业一样在经营着业务,只是经营的方式不同罢了。它也需要会计对其经营着的业务进行质和量的反映。在会计上是否承认这些公司为一个会计主体?这将给会计主体假设产生冲击。

2.纯电子商务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联系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当某项业务活动结束后即告解散,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随时终止。这种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挑战。

另外,网上兼并、收购和破产,缩短了兼并的时间,减少了兼并的成本,提高了兼并的效率,加剧了企业间兼并的浪潮,使得会计主体的消失、变更和扩张变得越来越频繁、容易,这也直接威胁着持续经营假设。

3.纯电子商务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内部网络集成化管理的推行,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在任何时点都可以即时生成会计信息,企业在任何时点均可提交财务报告,实时地满足报表使用各方对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弥补了传统会计系统信息滞后的不足。因此,会计分期假设是否还应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基本假设值得进一步探讨。

4.纯电子商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

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纯电子商务,其结算的支付手段是网上电子支付,这就产生了电子货币。它们比传统的支付方式更加快捷,成本更加低廉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 对与网上购物者来说更加乐于网上支付。另外,网上各种提供可以核查身份的服务器大量涌现,担保式的身份验证网站在网络上蓬勃发展克服了纸币的安全性问题,使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

五、纯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假设的重构

1. 扩大会计主体的外延。面对虚拟企业的出现,为了解决对其进行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的问题。我们可以扩大传统会计的主体的外延,把虚拟企业等电子商务时代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纳入会计主体的范畴,把相互之间有共同经济利益而相互合作的结盟体都可以视为会计主体。

2.暂时性假设、即时经营假设为补充。根据虚拟公司的组织和业务特点,应改变持续经营假设理论为即时经营假设,即根据虚拟公司的计划存续时间(或条约规定的合作期限)组织相关的会计活动。虚拟企业的收支在同一交易期间完成,收付实现制相对权责发生制更为合理。此外,对所有会计要素均来自各成员方的虚拟企业而言,采用现行市价法作为计价基础会更好地反映该网络联盟会计要素的现实质量状况,因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9篇

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人们在参与电子商务活动时,交易的安全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由于制度的缺失,实践中发生的电子合同信息的丢失和篡改、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垃圾邮件的泛滥以及售后服务的保障等诸多的问题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时又多了几分顾虑,而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发展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法。

(一)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主要风险

从总体上来看,电子商务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电子商务活动环境的虚拟性。这种虚拟环境是对传统交易方式的一次变革,使交易及商务活动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易发展到了一种以网络为介质和交流的方式。当然,这种虚拟性只是表达了与传统交易行为和交易方式的差别,即不受时空限制而完成的商务活动。“虚拟只是一种比喻,它只是描述不同于现实物理世界的网上世界,仍然是一种真实存在。法律上不承认任何虚拟的东西。”[1]这种所谓的虚拟也就给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行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二,电子商务参与人相关信息的不可确知性。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商务活动模式,双方或者是多方的交流、联络完全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除了对商务信息的了解知情以外,对相对人的姓名、商业信誉等相关情况知之甚少,交易活动的完成完全是基于参与人自身的诚信以及网络服务中介商提供的有限的约束,这不仅增加了交易风险,而且一旦发生纠纷也往往难于进行救助。

第三,电子商务活动的后果不具有保障性。如果说电子商务活动是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的,而电子商务活动的后果却是现实的,是参与人必须要面对和承受的。一旦出现问题,参与人的利益将难以保障。以网上购物为例,在多数情况下,与现实店铺交易的实物了解不同,买方对货物的了解完全是基于对方的语言文字和图片描述,而这种描述是有偏差的,甚至是虚假的。当货物交到买方手中的时候,由于这种偏差带来的后果往往将买方置于两难的境地,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另外,在售后服务、维修等方面,电子商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电子商务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风险

对于以上风险,除了交易人自身的道德约束以外,法律是控制电子商务风险的有效途径。从发展趋势上来讲,尽管存在诸多的问题,电子商务由于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在商务活动中被普遍运用,并且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和使用。因此,只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法律途径降低和防范风险,换言之,法律可以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较晚,电子商务法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诸多的问题还处在探索过程中。但是,相关国际组织以及经济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电子商务立法活动,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立法迅速发展,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1995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子商务立法即美国犹他州的《数字签字法》问世以来,短短十余年时间,世界上有近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制定或正在研究相应的电子商务法,可以说各国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2]通过立法,对于网络服务中介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使得这些“虚拟”主体成为法律上的真实主体,以维护交易安全,保障交易主体的利益。并且,通过立法还可以明确电子商务的范围,对电子商务中的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作出区分,使交易主体能够明确法律的许可范围,避免由于自身认识的错误而引发不必要的法律责任,例如,垃圾广告、网络侵权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等方面都存在着参与者的错误认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法律的明确规定。

(三)我国电子商务立法情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也逐步发展完善。1999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首次确定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为合同的形式。2004年颁行的《电子签名法》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并且,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立法目标:“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尽快提出制订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根据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抓紧研究并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订在网上开展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推动网络仲裁、网络公证等法律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非法经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秩序。”[3]另外还有一些相关法律规范也在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电子商务法能够保障电子商务主体的利益

商务交易以营利性为其本质特征,电子商务亦不例外。在电子商务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机制而带来的交易风险,电子商务主体的利益常得不到保障,容易受到侵害,这种利益以财产权益为主,同时还包括一部分人身权益。电子商务法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同时也相应地维护了电子商务主体的利益。

(一)电子商务法对交易主体的保护

电子商务法的主体从范围上来讲与民商法是一致的,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与其他组织,所不同的是,这些主体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与网络紧密相连,按照其在网络中的地位可以分为网络运营商、电子商务服务商与电子商务终端使用商。除了作为民商事法律活动的主体具备的一般性特征之外,电子商务的参加者还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参与主体身份的难以控制性。按照法律的一般原理,当事人的身份信息非常重要,可以决定其能否参加相应的民商事活动、合同的履行地点以及诉讼中的管辖等法律问题。由于电子商务活动是在虚拟的环境中完成的,缺乏对方当事人的监督和约束,即使提供虚假的身份信息对方当事人也难以鉴别真伪而与之交易,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是无效的,但是在实际中基于电子商务活动的这一特性又有可能有效,与传统的法律相悖。在这种背对背的交易活动中,还有可能引起域外法律适用,由于对对方的所在地无从了解,如果对方是在国外,在交易确定后,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交易成本的增加和交易风险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非商务人士的电子商务和交易活动迅速增加,并且在年龄上呈现出参与行为的年轻化,很多未成年人参与其中,自己的利益和对方的利益都无法保障。第二,参与主体与网络的紧密相连性。电子商务的参与人是借助网络来完成交易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的,这在无形之中就扩大了电子商务活动参加人的范围,将网络运营商、网站服务商等主体都纳入进来,在方便交易的同时,也增加了商务活动的难度和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网站服务商来讲,基于利益的需要和监管的缺失,在提供的信息服务中常包括虚假欺诈以及一些具有诱导性的信息,从而对对方形成误导。一旦发生纠纷,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当事人以外,与网络相关的参与者也往往牵扯其中,使得纠纷复杂难断。

(二)电子商务法对交易内容的保护

从法律的角度来考察,电子商务法为交易主体提供的法律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财产权的保护。从电子商务活动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表现在法律上是财产权的流转和取得。作为电子商务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第一条便明确指出其立法目的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电子商务活动日趋复杂化的情况下,对参与人财产权的保护也凸显重要。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法为参与人提供了订约规则、履行规则、认证规则以及担保规则等交易(行为)规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风险。例如,我国的《电子签名法》确立的电子认证服务制度可以保证当事人的身份以及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财产权的内容中,在网络环境之下还诞生了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即虚拟财产权。这种财产在属性上由于具有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双重属性,属于法律上的财产权范畴,应当纳入电子商务法的保护之下。另一方面是人身权的保护,这是与传统的商务活动不同的一点。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一般不涉及人身利益的保护。但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由于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是确定当事人身份的重要标识,因而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向对方表明,由于对方当事人或者是其他人的原因,这种信息又有可能在网上泄露公开,从而给交易人造成人身利益的损害。比较典型的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因此,通过电子商务法可以有效地对人身权予以保护。

三、电子商务法能够制裁电子商务中的违法行为

法律除了提供主体行为的规则外,另一重要作用是制裁违法行为,弥补受害者的利益。网络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引发了侵权、违约,甚至是犯罪等违法行为。传统的法律在对这些行为进行制裁的同时,针对电子商务行为本身的特点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弱点,对一些违法行为显得无能为力,因此就急需制订一部统一的电子商务法,以弥补法律的不足,保障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通过电子商务法,可以明确违法行为的类型和形式

从目前来看,法律之所以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缺乏有效地约束和制裁,主要在于一些新型的侵害行为在法律的规定上还属于立法空白,没有被法律纳入进去。由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相关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从现有法律来看,主要是散见在相关法律文件中的一些规范,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关于电子商务的基本立法。根据《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我国在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立法还相对欠缺。这些制度的缺乏不仅不能给当事人确立行为的规范,而且围绕着这些问题发生的违法行为难以处罚,对于电子商务市场的孕育和发展极为不利。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以《电子商务法》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对于整合现有法律资源,规制电子商务活动是解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我国的《电子签名法》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电子签名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等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力地保护了电子交易的安全。

(二)通过电子商务法,可以明确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方式

第10篇

关键词: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虚拟商场;离线服务

一、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电话问询三种形式来搜集数据,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共搜集了湖州16个零售百货商业企业(样本)的相关数据,样本的采集分布面较广,考虑到了代表性,有不同商业业态的样本,也有不同规模企业的样本,还有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样本,基本能反映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一)对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类型调查

由表1可知:

1、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B2B的电子商务业务,即企业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较好,发展的潜力也比较大。据了解,不少中小企业建设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从采购业务的信息系统开始的,利用网上或现代的通信设备向他们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或委托一些专业的配送商进货,节约了采购成本,获得了比较好的效益。表1中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算等业务的企业占50%,有此意向的占37.5%。在采购业务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因为许多产品的供应商,都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系统,作为下游的零售商,也自然与其相对应地建设解决采购业务的电子商务系统来对接。

2、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B2C的电子商务业务,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情况。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中还没有一家真正开展这项业务。原因很复杂,从企业方的角度讲主要是销售观念跟不上,对系统建设的前期投入资金不足且风险大,网站建设水平低,原有的业务流程不合理,经营管理落后等;从顾客的角度讲,如消费理念相对落后,担心支付风险和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当然调查也反映了比较乐观的信息,有56.2%的企业表示,打算条件成熟时才开展电子商务,可以预见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B2C也是一种客观的趋势。从调查中反映出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中的特点是,一是属于被动式,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二是只应用于零售过程的部分业务上,零售最重要的面向顾客的电子销售业务基本没有开展起来;三是仅仅处在浅层次的应用上,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不能涉及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购、销、存的全过程,无法与顾客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限制了零售扩展业务的空间。

(二)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由表2可知,顾客能使用信用卡消费的零售场所占18.7%,说明现金交易目前仍然是主流。据了解银行收取的手续费过高,顾客购物成本增加,是信用卡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中条码及销售实时管理系统(POS)的使用已较普遍,占82.4%,对自动化信息处理、有关库存情况分析等增值服务及辅助服务需求等系统的前期投入较大,而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开展电子商务也难以明显地降低经营成本。

二、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竞争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对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认识上的误区

大多数对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的研究都集中在大型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上,并认为电子商务仅仅是先进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现代化的新动力等,而忽略了中小型商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问题的研究,更忽略了相对落后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问题的研究。这是对电子商务本质认识的一个误区。

事实上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采取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是,借助于虚拟经济的环境,聚合资源,大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与传统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的途径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的观念是,只有扩大商场和仓库等的空间才能实现扩大销售的目的,投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首先就是要投资网点,即投资场地,要抢滩设点,对于那些原来规模小、实力差、资金缺乏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来说,尤其是计划经济转轨下的国有商业企业,就只能束手待毙。

(二)契约后的两个履约问题

1、换货、退货或退款的保证问题。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处于供应链下游,接近消费终端,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厂家配送少、社会配送体系不发达,配送费用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因此对配送服务的需求较强烈。但由于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需要处理的是成千上万种商品,具体运作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物流企业能承担其所有产品的配送。目前为止,互联网商店提供消费者取货的方式与传统的邮购并无太大差异,消费者上网购物,要等到商品寄到手时才能确认商品是否所需、商品是否完好无损。若商家未提供换货、退货或退款的保证,为避免买到不实商品、劣质品或损坏的商品,即使商家提供较低廉的价格,消费者仍不愿上网消费。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有提供7至11天的验货期,在验货期,购买者付出的货款不划拨到卖者的账户上,而是放在第三者账户上,若商品不满意,商家保证退货、换货或退款,使得消费者所承担的商品不确定性的风险改由厂商承担,进而降低消费者的验货成本。在我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第三方保证机制,往往由商家承诺保证退、换货,但是由于前面所述的对商家信用认定有很高的成本,商家保证退换货的承诺很难被消费者相信。送货、取货与验货的成本几乎完全取决于递送、运输产业的经营效率,如果缺乏有效率的相关产业配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2、结算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电子结算系统的出现可以极大的提高结算工作的效率,降低结算的成本。不仅是数字产品,包括很多的传统商品也可以采用电子结算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的降低经营处理成本。但是采用电子结算系统又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很重要的就是电子现金的安全问题。电子现金使用过程中威胁不只来自于交易系统以外,在交易系统内部它也是存在安全问题,比如说,怎样防止电子现金的拥有者重复消费这些电子现金。由于电子现金的特殊性导致其复制过程简单。如果在用户复制并且将他们使用出去之后才发现这些复制品的话,那电子结算系统的安全性已经被破坏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引入可以信赖的第三方(如电子银行)参与到电子现金的结算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将电子现金存放在银行的账户上,由银行来持有电子现金账号。在消费

者要进行消费时。在线结算系统要求商家先与消费者开户银行联系。然后接受消费者的消费请求。

三、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竞争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一)树立虚拟经济下新营销理念

随着信息越来越主宰人们的社会生活,企业在虚拟经济的环境的影响下营销思维、发展途径、资本运作、管理模式、物流模式、人才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零售百货

商业企业受时空限制的发展观的束缚,虚拟商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以其方便的形式大大地满足了顾客的需要。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形象、品牌、经营和服务的商品信息都迅速地传向更广阔的空间,甚至全世界市场,资源也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企业的采购链、需求链可以伸向全世界市场。这些电子商务的优越性都证实了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化是新经济下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不是讨论零售百货商业企业要不要全过程的开展电子商务的问题,而是像湖州的大多数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那样,应采取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模式的问题。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应尽快地转变传统落后的营销理念,树立在虚拟经济下新的营销理念,以满足网络目标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花大力去研究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虚拟商业活动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采用什么新的营销策略等新问题。

(二)虚拟商场应用营销,开拓网上市场

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全过程的电子商务最难解决的就是在网上销售的突破。对于大多数电子商务刚刚起步的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来说,要研究如何进行网上营销,掌握虚拟商场的营销应用规律,开发网上市场。

首先,对网上经销的商品进行选择,在虚拟销售并不得到消费者普遍认可之下,不是所有的商品都会在网上销售获得好的效益的,所以要对虚拟商场的商品进行精心的挑选。如在美国有两个响当当的企业取得电子商务模式的成功,一个是销售电脑的戴尔;另一个是销售图书的亚马逊。这两个公司销售的商品都属于只要能占有相当多的信息,不一定要见到真实的商品就能决定购买的商品。而商品是鲜活的或对产品的外型很讲究的商品,就不便于在虚拟商场销售。

其次,要在网站的建设上下工夫。除了要选对、选好构建网站的软、硬件关键技术以外,还要建设有特色的网站,也就是建好吸引目标客户的网上商场——精心设计供顾客浏览的,能吸引他们眼球的虚拟商场的网页,让顾客在网上商场里能找到乐趣,乐不思蜀。

再次,运用具有诱惑力的广告和开展效果明显的网上公关活动,还可以通过拍卖竞价、派送、竞赛、奖励等方式开展促销。

(三)建设强大的离线物流配送系统

电子商务是一条“在线虚拟交易+离线服务”的活动链条。当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的虚拟在线交易完成后,就需要离线服务提供保证,离线服务主要是指商品的实体配送或售后的其它服务项目,这些服务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企业行为来实现的。因为当顾客选定商品,付了货款后,就希望得到按时、在约定交货地点的配送服务,也享受到售后服务带来的附加利益。离线服务的设计和服务能力好坏,直接影响着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感。如果企业的实力强,其电子商务的活动就可以前向或后向的延伸,使电子商务的供应、销售、调运、储存集于一身,通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来联接;如果企业的实力不济,电子商务过程的部分功能则可以分别请各个专业公司来协作解决。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应该在正确的电子商务概念的基础上,选择好适合自身的电子商务模式。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解决信用、安全、履约等棘手问题

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商务,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商务动作模式,传统的贸易合同都必须通过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别。但在网络中,电子货币、电子签名使有形的合同的法律规定很难适用于网上交易。我国目前《合同法》中关于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问题,主要是就电子合同的形式问题作了规范,确认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电子合同的信用问题、电子合同的管辖权问题、电子票据的安全及效力问题、消费者权益的履约保护问题等,均未确立必要规范。一旦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很难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1、耿俊辰,王士印,申彩芬.我国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3(1).

2、赵录贵.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4(2).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运作;伦理障碍;原因;对策

一、中国电子商务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伦理问题这一无形的障碍产生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目前大多数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运行平台,而网络行为又往往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甚至某种程度的无政府性,这就使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对交易过程提出更高的伦理要求。而在我国,这些伦理障碍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子商务要走快速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伦理方面的建设及其重要。

二、中国电子商务运作中的伦理障碍

(1)隐私权。第一,个人信息缺乏保障。当个人在网上浏览或购物时,经常会被要求提供有关个人的资料。但另一方面,网站经营者往往不向用户说明所收集的个人资料将派何用处。网络商尝尝会将用户的资料整理并建立用户个人的档案,或者将该资料出售或出租给其他公司。第二,信用支付存在隐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传统的诚信意识已经大大弱化,现代的契约意识又远未形成,信用的概念在不少人头脑中十分淡漠,这就给电子信用支付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使得信用支付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2)电子商务安全。第一,虚假信息问题。一方面,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中,信息不像在传统媒体上会受到较多的制约。另一方面,在网上也大量存在个人随意定购商品,而不履行合约的情况,影响了商家的正常经营。第二,商业欺诈问题。与传统的商业欺诈相比,互联网上商业信息快速的传播速度、影响范围的广泛性,使电子商务活动中存在的商业欺诈问题成为传统商务的“升级版”。从现象层面上分析,如虚假信息泛滥。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中,信息的制约性与传统媒体相比少了很多,加之网络的虚拟性特点,一般消费者即使在发现了信息的虚假时也很难向信息者提出追究。(3)知识产权。第一,版权。网络中传输的数字信息,包括各种文字、影像、声音、图形和软件等都属于智力成果,因而对网上内容的瞬间下载将构成未来互联网侵权的主要形式,对此,如何确定侵权事实的存在及损害赔偿的理念,现有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是否能适应网络发展的需求,都需要在法律上做出规定。第二,商标。网站以及网页上各种商标的授予和保护、域名的注册理念和授予标准等。

三、中国电子商务运作中消除伦理障碍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伦理建设理念。电子商务的各参与方,都应当保障其他参与者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社会善良风俗,维护民族风俗习惯,经营者所经销的商品和经营的服务不得有害于他人身心健康、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完善电子商务的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诚信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不仅需要参与双方的诚实,而且要以信用作为长期交易的保障。建立和强化信用道德规范,使其内化于电子商务主体的心灵,从而调整和规范交易双方的行为,以建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第二,公平规范。人们需要在经济利益上面,而且在政治权利以及其他基本的权利上面都要实现公正平等。第三,强化行业管理,健全法制法规。我国关于电子商务伦理的法律法规正在进一步探讨和进行之中,除原有的一些立法(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民法通则》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以及《刑法》等)可以延伸到网络环境利用之外,还应针对电子商务活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伦理作为“虚拟社会”这种新生的社会组织形式特有的伦理道德,它不仅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伦理规范,也为网络主体的自由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以电子商务伦理为指引,积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各种符合人性的界面的建立,只有这样,电子商务才会是能够促进人的合理存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有力方式和手段,“虚拟社会”才能是一个人性化的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李正军.网络伦理问题探讨[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5)

第12篇

摘要:电子商务会计作为新的会计核算模式,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新生事物,国内外有关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应用,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立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以及现有电子商务会计研究成果,阐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及其特征,电子商务会计与传统会计假设的差异,以及会计确认问题,从中分析电子商务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会计 传统会计 会计确认

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电子商务飞速发展。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业务挑战传统银行业,淘宝网一年一度“双11节”于2013年末又一次“创造了一个新的消费时点”,团购风靡时尚消费人群,美团、拉手、窝窝团各式各样团购网站层出不穷,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潜力的行业。美国Intel公司董事长格鲁夫曾说:“未来的企业都是电子商务企业”,比尔・盖茨曾预言:“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2)》指出,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增速超过当年GDP增长率的4倍,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会计理论》中E.S.亨德里克森曾提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社会和经济变革对会计实践和会计思想有很大影响。”而电子商务会计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显得愈发重要。

一、电子商务会计的概述

(一)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不少国内外会计理论研究学者就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对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财务报告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在国外,Martin V.Deise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战略、战术等各个层面的电子商务管理实践操作,初步将电子商务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美国学者Paul Ashcroft认为,传统的定期财务报告将会因变得过时而被实时的电子商务财务报告取代。在国内,对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假设、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等几个方面。在会计计量方面,不少学者认为,未来的财务会计计量属性是多种计量属性的并用,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模式将会逐渐削弱,相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会凸显;在财务报告方面,国内学者的讨论大都集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及其局限性等方面,并且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络财务报告已经处于标准报告定制模型的初级阶段。综上所述,电子商务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电子商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形成仍需从电子商务实践应用中归纳总结。

笔者认为,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会计环境、会计依赖的技术手段发生改变,从而使决策有用性成为财务会计的首要目标。电子商务会计是现代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只对传统商务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传统财务会计。鉴于此,电子商务会计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网络会计,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仓库等高科技技术和手段,以磁介质和光电子介质为载体,对各类电子交易和事项进行远程数据处理、电子货币核算、在线报账分析、实时审计和监督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新的会计对象,电子商务会计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电子商务会计的特点

1.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会计记录电子商务活动的发生、确认和计量,自始至终全部在互联网上交流沟通,改变了传统会计手工记账的方式,财会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所特有的先进的电子服务技术,查找、跟踪各电子商务网站的会计信息资源,与其他客户进行应用间的相互沟通,充分利用网络共享信息资源。

2.会计账务实时处理。电子商务会计核算对象是电子商务,用虚拟的数字世界模拟现实的商务运作,会计凭证可以实时取得,并迅速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缩短了有关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的周期,会计人员可以达到随时根据所输入的会计资料生成财务报告,既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又便于财务报告的需求者及时掌握有关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为其理性决策提供方便。

3.灵活公开性。互联网是一张紧密的大网,通过成千上百个结点将若干会计信息揉合在一起,实时观察信息变动,会计信息也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大量数据资料从企业内、外部门直接采集,而企业内外部门也可以获得授权,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信息。

4.信息共享性与最低成本化。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供需双方交流无时间、地域、方式的限制,直接简单,一目了然,使会计信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同时,电子商务也是网络经济催生的结果,因此能充分发挥网络经济迅捷、方便的优点,缩短会计信息搜集时间,最大程度降低信息采集成本、交易成本、纳税申报成本,获得了极大的时间价值。

二、电子商务会计假设理论分析

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包括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是从事会计工作、研究会计问题的前提。但传统会计主体的存在是以实体企业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当今社会由于“虚拟企业”的产生,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是否会受到动摇有如下三种观点:以庄明教授为代表的一种声音是:“实体企业和虚体企业尽管企业运作经营迥然不同,但其共性都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着,既然承认它是一个企业,因而也就不可能没有会计主体。二者因运作平台不同,因而其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也就有差异”。以任永平教授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虚拟企业不仅具有明确的企业边界,而且由于其核心功能的保留,也更有竞争力的稳定性,因此,毫无疑问虚拟企业仍然满足会计主体的假设条件,不会造成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而以孙克新为主要代表的观点认为:“虚拟企业不是也不可能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不因虚拟公司的存在而受到否定或变更”。综上所述,业界对虚拟企业是否是一个会计主体这一论题是存在争论的,笔者认为,虚拟企业尽管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企业边界界定模糊,但总归是客观存在,因而虚拟企业应该视作一个会计主体。下面谈一谈传统会计假设在电子商务时代的适用程度。

(一)电子商务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传统会计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如今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企业聚散容易,使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公司资源,随机做出策略,因此持续经营假设不能适应要求。

(二)电子商务会计分期假设

传统会计分期假设要求企业以会计年度为单位确认收入和费用,计量损益,出具财务报告。电子商务大环境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普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会计信息瞬息万变且顺畅无阻,同时虚拟企业分合迅速,很难做到严格按照既定会计年度制定企业战略计划,因而会计分期假设是否需要值得思考。

(三)电子商务会计货币计量假设

传统会计货币计量假设要求会计核算过程中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具体包括货币计量、币值稳定、币值唯一。电子商务信息时代,商品流通速度快,各种货币形式交易掺杂,同时网上银行、支付宝等虚拟交易平台的兴起,电子货币逐步推出,货币不再是实际量化的货币,而只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因此,电子商务会计环境下的电子货币的出现向货币计量假设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此可见,传统的会计假设总体上已不能适用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的前提要求,在借鉴传统会计假设时需要延伸假设条件甚至更改假设,这也为电子商务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电子商务会计的确认问题

(一)会计电子原始凭证的确认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审计依据、税务稽查的书面证明,所有企业在产生经济业务时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也如此。但是电子商务过程的无纸化决定了其必须有相当严谨的确认程序,由此,数字认证的签名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会计法》中尚且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明确数字签名的地位与作用,因此须尽快研究、完善电子签名、电子发票等一系列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会计凭证要素,并佐以法律、法规确认其合理、合法、有效性。

(二)数字化产品的会计确认

和实体中存货一样,虚体中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资产我们称为数字化产品,包括实体商品的电子形式,如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等。

数字化产品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因此数字化产品是电子商务领域独有的特殊资产。首先,用于出售的数字化产品不应当视同存货确认。数字化产品在虚拟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与实体企业中有形商品类似,都是企业的资产,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具有排斥性,研究开发和生产支出可以合理、可靠计量。然而,二者在存在形式方面有较大差异,存货需要仓储储藏,是日常经营活动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尚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等有形资产,而数字化产品是无形的,不需要贮藏手段,一次开发成功后便可投入运作。综上所述,数字化产品的开发、生产过程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不能简单视为传统会计中的存货。其次,用于出售的数字化产品不能直接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刘良惠认为“数字化产品既不同于有形产品,又有别于传统会计中的无形资产,但它又确实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一项资源,应该确认为一项资产。根据其特殊性,应该单独设立‘数字资产’科目,将数字化产品确认为‘数字资产’。至此,资产这一会计要素就应分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数字资产三大类,有形资产又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两大类。”因此,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会计处理系统可以增设“数字资产”科目,“数字资产”科目下设“研究开发支出”等二级科目。数字化产品研究完毕并推出时,应确认“数字资产”“研究开发支出――数字商品开发成本”,用于出售时,则应确认相关收入,为数字化产品服务的硬件产品,应确认为“固定资产”,结转相应费用。

四、电子商务会计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电子会计数据的难题

一是会计习惯性的数据原件问题。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传统会计中的原始凭证因笔迹各异具有可辨认性,因多联复写具有相互牵制性,难以非法修改。而在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会计中,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变成磁性介质,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迹,为“原件”带来很多隐患。二是电子会计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法律上最有效的证据是记录业务发生的原件,法律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电子会计数据(无纸化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已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二)法律法规问题

电子商务会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由于其发展时间短,法律法规尚未跟进,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制约电子商务运作,导致电子商务操作漏洞大、可钻空子多,会造成电子商务行业混乱、难治理,再加上会计法中,也未对电子商务会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为会计人员正确记录、反映电子商务交易以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电子商务会计的不确定性、风险性。

(三)信息系统安全

一是电子商务会计以现代Internet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由于Internet自身特点,电子商务会计信息也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比如,会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遭到恶意篡改、盗取或竞争者黑客攻击,存储过程中也可能因病毒入侵而丢失文件和数据等。二是市场环境不健全,网络经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市场环境还很不健全,这是电子商务会计发展中遇到的根本性问题。

(四)人员专业素质

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会计作为电子商务和会计学的交叉学科,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和处理方法,还要精通财会软件的开发、设计、维护、保养以及数据库的设计和维护工作。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尚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的发展要求。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问题是电子商务条件下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五、电子商务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企业运行的参照准则,为了给我国电子商务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应针对电子发票、电子货币、电子会计凭证、电子签章等易篡改、舞弊的特点,制定一系列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专门法律法规,以约束电子商务会计活动,规范电子商务会计秩序。

(二)及时观测互联网动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仍在不断自我完善、查缺补漏的进程当中,既然系统风险无法消除,我们就应该从自身着手,降低风险系数。具体方法有: (1)建立会计信息备份数据库,按时备份数据,避免数据的丢失;(2)为企业所有子电脑统一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子电脑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恶意插件;(3)使用数据加密等手段进一步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

(三)加强财会软件的自我开发

目前市场流通的财会软件鱼龙混杂,通用版用友软件也只能满足传统会计的部分需求,且应变能力弱、兼容性差、抗病毒能力低下,因此对于电子商务会计来讲,企业应该加大投入、自主开发可以最大程度匹配自身需求的财会软件。

(四)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财会从业人员

企业应给予从业人员更多学习机会弥补业务知识短板,掌握电子商务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深入,电子商务会计已成为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电子商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可谓任重道远,我们应顺着改革的浪潮尽快转变应对思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解决电子商务会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电子商务会计信息质量,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蓓.电子商务会计对传统会计确认的冲击及其确认方式探析[J].金融经济,2008,(18).

2.苏亚民,宿静.电子商务会计发展思路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10,22(018):246-247.

3.李书娟.电子商务会计发展之我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9):38-39.

4.何卓静,叶涛.电子商务会计基本假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1):182-183.

5.黄俊玉.电子商务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2,(2):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