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的理解方法

课外阅读的理解方法

时间:2023-10-08 10:2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外阅读的理解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外阅读的理解方法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42-01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完善人格。当前,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不太重视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而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课外阅读质量不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对策。

一、把握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不只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需要重点把握课堂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主,避免照本宣科,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准备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时运用情境重现、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带动学生融入课堂,感受故事的情节。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抛出了问题:“吴用等人得到生辰纲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刑了吗?”学生纷纷猜测、讨论吴用的结局。笔者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阅读,在下一堂课开始前以讲故事、提问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时间,把课文讲活了,而且留下了悬念,引起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精选优秀书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初中生课业繁重,课外阅读时间、精力有限,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面,也欠缺鉴别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益的书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挑选与课文有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并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对作品进行引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阅读、查阅工具书、合作交流等方式,对作品进行初步阅读,在下一次授课时,教师再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说,激发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能想得起关于诸葛亮的哪几个故事呢?

生A:草船借箭。

生B:还有三顾茅庐。

师:不错,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同学们对于诸葛亮有多少了解呢?

生C:我还记得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是说周瑜跟诸葛亮的。

师:这是《三国演义》里周瑜说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为什么世上已有了他,老天还要生出一个诸葛亮呢,表明了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来了解。

通过以上方式,笔者将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引入课堂,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三、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会事倍功半。阅读方法有泛读、速读、精读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选择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课内阅读的方式,进行反复的精读;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读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泛读。在学生阅读完作品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与心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笔记的形式记下来。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帮助理解,对于阅读过程中觉得特别欣赏的部分,可以抄在笔记中。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并注重融会贯通,将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笔者还注意监督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和心得,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只有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中真正地有所收益。

第2篇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小学低段课外阅读

(一)小学低段课外阅读的特点:

小学低段由于认知水平发展的局限,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学习独立性也较弱,因此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以下特点:

1、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以培养阅读习惯、积累阅读兴趣、了解基本人文、科学知识为主。

2、低段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偏向故事情节较强的作品。

3、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形式偏向集体阅读。

4、低段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尚停留在对文字表面意思的理解。

(二)小学低段课外阅读的现状:

目前,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正在日渐被重视,几乎每所小学都将课外阅读列入了学生的日常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还存在不少问题。

1、“放羊”型。

有些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只停留在口头,记得时提醒学生要多看课外书,至于学生是否阅读了、是否坚持阅读、阅读质量如何则完全不在意,也无任何指导。

2、“有头无尾”型。

有些教师每天只是在写作业时要求学生将“读课外书”这项作业记录下来,至于学生读了什么内容,读懂了些什么,读的效果如何完全不反馈,课外阅读只是一项作业的形式。

3、“蜻蜓点水”型。

有些教师勤则每月,少则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到两次的课外阅读指导与反馈,虽有教学的指导与反馈,但频率太低、间隔太长,效果也并不佳。

基于以上几种常见类型的“培养”,低端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独立学习的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均未有效地培养起来,并且还延误了最佳的培养时期。

(三)小学低段课外阅读规范的方法与建议:

1、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指导。

课内指导包括内容指导、方法指导、与交流指导。课外阅读在课外进行,低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尚在形成当中,因此课外阅读前进行有效的课内指导必不可少。在阅读内容、读书方法、读后叙述、读后评价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与说明,让学生明确哪些内容是适合自己而且必须掌握的,哪些方法是可以帮助自己更快速、更深刻地理解所读内容的,在读完后又该如何将所学知识外化为语言,与同伴交流,从起点处扎实地指导学生培养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中阅读内容一年级宜以神话传说为主,以培养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二年级宜以寓言故事为主,以启发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要目的。阅读方法可以泛读、浏览、速度为主,但必须强调边阅读边思考,读有所获。交流方式可以小组交流为主,也可以全班交流、与伙伴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互相学习的意识为主要目的。

2、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有效的反馈评价。

有发现才能有进步。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时时进行有效的反馈教师才能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心中有数”,才能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补足,才对对已达到的状态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与提升。而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阅读是否有效,才能明确自己的阅读该如何进行才是正确的,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完善学生自主学习课外知识的能力。

课外阅读反馈评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集中交流,以小组、班级甚至年级为单位,开展读书会,互相交流课外读书获得的知识;也可以个别反馈,如制作读书卡、读书小报等,将自己读书所得记录下来形成文字资料,这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可以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与课内文本相结合,真正体现课外阅读的延伸性和实用性。

3、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课外阅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外完成也就是在家中进行。因此,家长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家长的支持与否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至关重要。在对学生进行课内指导的同时,也要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机会。真正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在家长的帮助下有效地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相关资料

(一)儿童课外阅读兴趣发展的五个时期:

1、4-—6岁,神话传说期。对于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空想世界所出现的生活与生物的神话传说发生兴趣。

2、6—8岁,寓言故事期。对于人类生活的法则寓于传说故事中的寓言故事发生兴趣。

3、8—10岁,童话故事期。对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经由想象所构成的故事发生兴趣。这对儿童艺术情操的启发有所助益。

4、10—13岁,传记及传奇故事期。对于人间的谋求生存,征服及开发大自然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发生兴趣。

5、13—15岁,情感文学期。开始对与情感发展有关系的爱情故事发生兴趣。

以上为教师进行课外阅读内容选择指导提供参考。

(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1、读物推荐课。主要想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以上为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课内辅导提供参考。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能力 培养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培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听﹑说、读、写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但通过“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笔者认为,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可以尝试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选课外阅读内容,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和开展各项课外活动几个方面去做。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育理论表明:“兴趣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对符合兴趣的学习,人们能长期坚持,丝毫不感疲劳,同时还能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呢?这里可以尝试从一下两个方面去做。

其一,利用好阅读指导课。这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途径。因为学生在开始阅读时,常常处于盲目状态,遇到困难不知所措。而且大量、长期、机械的阅读活动常常使学生产生枯燥感。所以要求给学生讲授英语阅读的方法,如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利用词的派生、转化、合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引导学生从上下文猜词义,巧妙运用同义互释法,判断推理法等。并结合方法的指导,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发他们求知欲望。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挖掘阅读教材中的趣味性、思维性和知识性。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采用或简述书中大意或摘读文中的精采章节或提出书中的要点,或解释疑难词句等方法,做到语言生动诙谐,分析明了透彻,解释有说服力。

其二,利用好课前五分钟值日生汇报。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每天上课前拿出五分钟让“值日生”读自己课外选的英语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督促学生养成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另外,定期举办班级表演会。学生阅读了某些优秀作品后,教师可把一些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作品改变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根据实际情况、指导课外阅读内容

时下,英语课外阅读资源可谓名目繁多,教材、、报刊、杂志、各种名著和一些网络资源,面对这些资源,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的英语阅读资源主要有:一是,中学生英语读物,如《英语画报》、《中学生英语读写》、《英语周报》等刊物,其次,学生在坚持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也应该开始接触名著名篇,如《Snow-whiteAndseven Dwarfs》、《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等浅易读物。三是外文报纸和知识性刊物,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天天看报,养成及时了解时事的习惯,可增强作文的时代感,它们对学生扩大知识面,对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也是十分有利的。

另一方面,教材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第一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重要阵地。合理利用好教材,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课文阅读教材侧重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和中心,即着眼于文章的整体理解,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阅读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为课外独立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循序渐进、传授课外阅读方法

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运用知识,开拓视野、发挥才干、增长能力的必要途径。但由于学生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较低,阅读兴趣不高。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传授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方法。

首先,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时慢慢养成:1、集中精力阅读,在阅读正文过程中最后不要停顿。2、要控制自己不读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段落大意和全文的中心内容。3、遇到生僻单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养成根据上下文意思或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快速判断该词的涵义,实在不懂的词再去查词典,这样就会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加快文章的阅读速度。4、要以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文章的正确意思。

其次,让学生掌握住常用的阅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程度的阅读方式。英语常用的阅读方法有三种:①扫描式(scanning)阅读方法。这是一种为了寻找某种具体资料或信息的阅读法,通常也叫“寻读”。 ②浏览式(skimming)阅读方法。也就是为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而选择的阅读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回答有关文章主旨和大意的有关问题。③细读(close reading)法。这是一种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关系,促进对文章篇章结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的阅读方法。这样文章的脉络就会很快清晰、明了。

最后,教师要逐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在阅读时,有逐词地读、念诵地读或心译等不良习惯。

四、融会贯通、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每学期举行两次读英语演讲活动,规定演讲的内容必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来选择阅读过的文章,这样演讲起来便能自由生动,有条理且中心内容突出,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把课外阅读和听说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能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活动。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阅读理解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充分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阅读 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51-01

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的灵魂。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事实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培养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提倡通过增加阅读来理解课文。读更多的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也有着具体和明确的规定:义务教育九年的课外阅读应该至少400万个词;中学课程总数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要读两部或三部著名的书籍。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走进真实的生活。如何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并让阅读常态化、自觉化呢?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让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是书不可以一天不读。”我认为,阅读应该融入生活,让人们喜欢阅读,让阅读像喝水、吃东西一样成为固定的习惯。可是今天,我们的学生喜欢阅读吗?我们对学生的假期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看到的结果却不是那么乐观:现在孩子们更多是在家看电视、玩游戏,真正读书的孩子太少了。这个调查结果让我们震惊。我们不是反对孩子看电视、上网,但要有个度,不能用网络代替读书。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应该让孩子们在读书中去渐渐感悟,并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不会阅读,学习是很吃力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的同时,更要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一个孩子爱上阅读,并知道如何去阅读,是他的父母最大的财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曾在美国发起了“阅读挑战”活动,联邦政府以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国成年人,包括父母、老师和各种专业志愿者,帮助孩子阅读。这些告诉我们:只有让阅读融入孩子的生活中,才可以更好地净化他们的灵魂,升华他们的个性,同时,阅读也可以使他们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潜力。

二、让学生定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小学生。有的学生不太会阅读,老师可以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让他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角色的特点,准确理解文本的主题,提升阅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是,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积累,并学会将其运用到课堂之外。小学生虽然也有自己的一些判断,但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榜样”的力量在学校里是不容小觑的。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阅读,然后鼓励他们在课间或闲时讨论一下近段时间来自己所读的书,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想。为了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话可谈,学生就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老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这将使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的欲望。

另外,学校或班级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举行阅读竞赛活动,每周让学生报告他们在课外阅读中的收获,评选“阅读明星”;也可以召开阅读故事会,鼓励学生把自己所读的优秀书本及感受介绍给同学们;还可以进行阅读经验交流,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成语接龙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通过多种方式,能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在课余时间,学生们会更专注于阅读。长期下来,很多学生会就此摆脱不爱阅读的坏习惯,在下课后也开始有意识地阅读,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要注意指导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第5篇

一、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由于可供读十分广泛,学生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定型、自律不强,辨别能力较弱,因

此阅读不能盲目,教师必须帮助他们选择并提供丰富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

1、具有教育性,知识性的书籍

学生应选择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课外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接受教育,提高

语文素养。①选择教材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节选课文内涵的理解,还能使他们受到教育,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选择知识性较强的书籍,如选择介绍学习方法的书籍,让学生获得成功学习的“金钥匙”。选择指导写作的书籍,可以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③选择优秀的古典名著,如《唐诗宋词选》、《唐诗三百首》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份经典文化大餐,让他们从中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受到思想教育熏陶,提高语文能力。此外,还应该多读语文边缘书籍,如科普类、哲学类、人文类等书籍,以此改变阅读的浅层化,逐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养,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书籍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信息的多元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刊物同样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如《读者》、《青年文摘》、《读写月报》等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刊物,都能扩展视野,激发兴趣,与时俱进。

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阅读材料不可单一化,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见解,提高阅读水平。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面对材料所含的丰富多彩的体裁、五彩缤纷的内容,以及古今中外众多作者各具特色的写作风格,课外阅读要达到规范、高效的目的,还必须讲究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初中生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十分清楚,往往既费时,又不见实效。为了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得更好,更有效,就必须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

1、根据材料的体裁选择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有很多,其读法有朗读法、默读法、诵读法、精读法、略读法、浏览等。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具体包括:圈点批注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分门摘录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撰写读书笔记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材料的贮存,更能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不同体裁应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长篇小说宜选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速读法;阅读短篇小说宜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阅读散文诗歌等宜用朗读法、诵读法、谈心得体会法;阅读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宜用分门摘录法等。此外,还可用材料剪辑法、文摘卡片法列表法等等。

2、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具有材料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多么面性等特征,学生要根据课外读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选择目的性阅读方法,有目的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读物阅读;可以选择利用性阅读方法,充分利用材料的前言、后记、注释、参考资料等说明性文字进行阅读,以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可以选择鉴赏性阅读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贵在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定收效甚微,教师应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每天读一点”的习惯。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时间去阅读,每天阅读不少于半小时,自然而然地,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就养成了。

第6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小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0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61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并形成语感,积累经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来阅读并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学的能力。五、六年级高段阅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等资源开展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巨大的课外阅读任务?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不可缺少。下面笔者就对“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进行阐述。

一、“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或心理机能形成的问题,是新外部活动方式和主体原有图式实现融合、协调,以此内化成新心理活动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能力习得的过程。语文课外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培养要结合阅读方式的练习,有计划、目的地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己学会构建课外阅读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可分成三大目标,即远期、中期、近期。远期目标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所要达到的数量与质量;中期则是每个学期对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做明显的要求;近期目标是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如果阅读目标中包含了远期目标,那么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其效果也会更好。

因此,要从整体目标着手,让学生有完整的阅读流程、方法,有利于完成任务。同时,在根据计划开展阅读中教师还要去引导学生,不断督促他们优化自己的阅读行为。例如,在阅读中要求理解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提升阅读效率,但有时为提升效率、积累语言就要对所积累的语言进行分类,但这原来在计划中是没有的,因此要对原计划进行补充。

(二)在阅读中提升自我检验、调节的水平

积累语言,优化写法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所以提升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主体意识水平要包括学生在语言优化写法中的自我检验、调节等。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设计与阅读有关的提问卡,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自我提问,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开始阅读前,先根据提问卡做好准备:①思考阅读时所做的每一件事,②当阅读中遇到问题要怎么处理?③最不擅长阅读哪类文章?原因是什么?④为了更好地读书,你要怎么做?

第二,在阅读时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进一步阅读文章,提升阅读效率:①你认为哪些部分可以略读?哪些部分要精读?②哪些内容可以摘抄?③哪些写法可以为自己所用?

第三,阅读之后再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开展反思:①在阅读时你选用的是什么阅读方法?如何判断的?②在阅读中你常常会犯下什么错误?如何改进?

这样训练不单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去理解,提升知识积累,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阅读指导模式设计――以《草船借箭》为例

(一)有目标的选择

学习任务:根据课内的单元学习,重点说明材料提取课外阅读学习的根本要求;根据单元具体学习要求明确课外阅读的课文数量范围;拟定个人单元课外阅读学习计划,小组交流质疑、修订。《草船借箭》在学习属于重点学习的内容,因此要对其展开详细的计划。

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精学课文学习重点,归纳单元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要求。选定阅读篇目:用内容、阅读方法、时间、学习预期结果几大要素来拟定学习计划。例如,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草船借箭》的拓展内容――《三国演义》,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阅读分析

学习任务:将计划规定文章分成三大类:指导单元阅读知识性的文章、你最喜欢的文章、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章。采用默读式方法,把规定的所有文章先进行浏览,选定重点阅读文章、语段;对重点的课文、语段进行细读,完成语句理解、内容把握或是情感领会等作业的训练;运用多向思维法,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提出问题。

学法指导:根据计划明确学习要求,选定要细读的文章及语段。提出语言学习及思考问题作业的要求。《草船借箭》中部分内容是可以进行细读的,如针对“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这一段,细细推敲文章的内容。

(三)编码储存

学生任务:整理自学过程中的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储存、统计字数。将作业练习文字提交,在课堂中集中、重点交流并提出作业的建议。

学法指导:根据储存文字内容,拟定分类标准。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选择有用的信息资料,根据个人喜爱收集有价值的内容,整理阅读《草船借箭》后,写一些心得体会的作业。

(四)提取运用

学生任务:自由组织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小组的主题活动会。全班要以组织1-2次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个人课外阅读成果需求活动等。

学法指导:提供阅读成果展需求活动多种的形式与资料,由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沙龙会、电脑小报、表演文艺活动、主题班会等。《草船借箭》可以采用表演文艺活动的形式开展,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五)反思总结

学习任务:分类整理总结学习的成果,反思总结学期学习方法并形成文字。

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一个学期课外阅读经验,由语文阅读、信息处理、个性发展、学习成果等方面归纳、总结基本的规律,写体会文章。用理解语音去分析结构层次,概括要点,准确、敏捷概括并评价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心理承受能力及组织策划能力等要素,反思并分析自己的成长。

第7篇

内容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课外阅读为核心,探究基于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外阅读 学生 语文素养 途径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可以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语文知识储备,同时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进而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优化和完善学生语文学生氛围,构建课外课内教学的体系,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拓展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入现代化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入现代化技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下五千年》课外阅读指导中,先利用旧知进行课前导入,提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学习的朝代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语言过渡: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这些历史故事吗?你能回顾这些故事内容,给我们简单讲讲吗?进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向学生介绍《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并简单介绍作者,激l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读书方法进行归纳,提出:“你打算怎样读这本书中呢?”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所学的读书方法,并提出“序中自有华章在,劝君读书先读序”的读书建议,根据学生汇报的读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共同阅读,指导学生选做读书笔记,学生结合所做的读书笔记汇报读书所得。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实际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使学生学会精读文章集中表现思想情感的语句,培养学生自主鉴赏人物形象和赏析表达方式的能力,初步让学生领悟读书笔记的写法,进而实现本节课课外阅读指导的目的。

二、重视教学反思,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实际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使得学生在反思中优化思维结构,以课外阅读为重要依托,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伊索寓言集》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学情,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本节课课外阅读指导目标,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二是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通过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首先,教师请同学介绍《伊索寓言集》和伊索其人,并讲伊索寓言故事,转化课堂教学角色,让学生参与到“教”中,激发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要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对于自己的书,学生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对于借来的书,要在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并鼓励学生做到每天必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体的、规定一个时间表,一般可在一个月左右完成,进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指导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心得交流,并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做好学习反思,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营造阅读环境,搭建课外阅读交流平台

为了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给予课外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并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渠道,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班级中设置阅读角,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课外阅读存放在阅读角,以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定期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完善学生课外阅读条件设施,改善图书馆环境,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阅读库,进而实现学生阅读环境的维护。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级学情,向学生进行读物推荐,借用名人评价、讲述创作故事、设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发挥出课外阅读的价值,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研究,提出引入现代化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重视教学反思,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营造阅读环境,搭建课外阅读交流平台等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体系,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那么,如何通过加强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来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课外阅读是时展的需求。据资料显示:近20年,全世界每年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超过50万种,这就意味着每一分钟就有一本新书在出版。由此可见,当今社会的信息量之广,信息更新速度之快,对人类的学习方法、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阅读量的增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小学语文统篇教材的阅读量仅为30万字,小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量仅是103字左右。语文课堂充斥的是繁琐的分析和知识点的讲解,能提供的阅读量是有限的。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完成这项阅读指标,课本提供的阅读量也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第三,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更是人发展的需要。吕淑湘先生所言:“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不说得益于课外。”大量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其他活动都不能代替的。学生课外阅读正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外阅读能力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加强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1、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阅读效率。

(1)迁移法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流连忘返”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细细体味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学生们理解了人们流连其中不忍离去的原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三读法”

①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②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③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①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②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③写读书笔记。一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二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三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四是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2、拓延课外阅读的形式

课外阅读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方能吸引学生,从而使课外阅读向纵深发展。

(1)趣味性与专题性结合。

以趣激读,小学生的阅读中低年级应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感性阅读为主,趣应是让孩子们坚持阅读的良方,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的殿堂,感受文字带来的无穷魅力,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会爱读书,乐读书。在这些趣味书籍的引导下,再适量结合年段特点,开展一些主题读书活动,就可以让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不仅仅停留在趣味阅读的层次上。高年级的课外阅读应由感性走向理性,以理性阅读为主,重在读书明理,读的积累,读的拓展,读的丰厚与深邃。以专题为主,也穿插趣味阅读,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呢。

第9篇

一、小学英语课内自主阅读策略与习惯的培养

课内阅读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拓展语言能力、教师发挥教学方法优势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将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于策略的培养基础打好,才能为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奠定基础,推动其阅读意识与水平的不断提升。下面就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步骤做详尽的分析。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认知课文疑难词汇句式。新课文中的生僻词汇与句式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自主阅读的主要阻碍,帮助学生妥善解决疑难词汇与句式的认读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对此教师可采取的方法有:(1)教师对词汇句式进行针对性讲解,即在学生自读阶段中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由教师为学生就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授解惑,帮助学生认知其词汇概念,以优化随后自主阅读的效果。比如学习How much单元,学生对altogeteher一词不太理解含义,教师可用演示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如:

(2)让学生提前预习,自主查阅语言资料。学生在遇到预习中的生僻疑难知识点时,可通过自查资料自主解决的方法应对词汇难题,从而提升其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水平。

(3)小组合作,互动互助。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阅读,学生在遇有障碍时经由组内讨论,通过寻求组员的方式解决疑惑,这一方式既可以调动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活跃度,强化其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同时学生间互助帮扶行动的开展也有利于提升班级学习氛围,给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建立带来提供环境下的动力。

2.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提升课文理解与语言运用能力。在学生对词汇句式有了掌握之后,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对文章内容与主旨进行认读并加以理解。教师可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以自己的方式与想法对文章结构大意进行分析认知。之后可根据学生语言水平的不同,让他们选用不同的展示方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阅读成果:对水平不太高的学生让其选择大声朗读课文或是背诵自己熟读多次的段落予以展示;对水平较优异的学生让其选用自己的表述重新对文章大意进行阐述,或是对文章段落予以讲评表演,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让各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发挥与实践,进行促进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阅读后加入文章摘要编写、续写仿写课文等写作训练,以写带读,通过各类英语课文的展示与训练手段提升学生语言掌握与运用的技巧,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建立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与习惯,培养出对文章独立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二、小学英语课外自主阅读策略与习惯的培养

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内阅读的延伸拓展,也是学生深化课内阅读认知、提升语言积累与视野的重要途径。限于课堂学时所限,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以及对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培养都会受到限制,而课外阅读就是提升培养效果的关键渠道,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才能更好地优化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与习惯,促进其阅读能力与技巧的提高。

1.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不同于课堂阅读,学生在课外可以获得的阅读材料相比课文更加丰富多样,如何有效选择阅读材料,使其最符合小学生课外阅读需要就是一大要点。对此可以依据学生能力与实际,为其推荐《英语学习报》等英语教育报刊进行课外预读,相比其他阅读材料这类报刊的生僻词汇量不高、文章较浅显易懂,易于学生进行顺畅流利地课外自主阅读,避免材料过难打击学生阅读积极性,通过这类报刊的熟读理解加深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于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自主阅读。教师虽然不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但可以通过布置安排合理的阅读目标与任务,推动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效果与质量:比如教导学生在课外阅读遇有生僻词汇时尽量少查阅资料,通过自己对上下文的理解、词汇结构形式的判断等方式揣摩词汇涵义,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与策略;教师也可以规定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或减少回读次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英语阅读效率,加快认读节奏,推动其语言阅读技巧的提升。

第10篇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实况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阅读能力的认知程度、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我们在两年前进行了这次问卷调查,并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跟踪观察。本次调研采用整群抽样法,在高一、高二、高三各抽取了一个班(共150名学生)进行调查,然后我们对这150份问卷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1.是否每周都读一些英语课外作品?

34%的学生回答“读一些”;46%的学生回答“略读一点”;20%的学生回答“不读”。

2.你读过的课外阅读材料来自哪里?

64%的学生提到 “课外辅导书(有读后提问或选择题的那种)”;有38%的学生提到“新概念英语”;30%的学生提到老师推荐的报纸或杂志;15%的学生提到 “英语简写本”;少数同学回答的是:“网络,影视或其他”。

3.课外阅读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76%的学生提到“生词太多”;59%的学生提到“有些长句读不懂”;35%的学生提到“只理解字面意思,不知真实涵义”;小部分学生写其他原因,如“基础太差”。

4.你习惯上采用哪种阅读方式?

48%的学生回答“一般浏览”;25%的学生回答“从头到尾仔细阅读”;37%的学生回答“选择阅读”。

5.你的阅读习惯是: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笔记;只是读?

46%的学生回答“只是读”;48%的学生回答“边读边思考”;6%的学生回答“边读边做笔记”。

分析调查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致使他们仅能应付课内作业,满足于读课文内容等有限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兴趣不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以及教师没有正确引导也是重要原因。

二、有效指导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

(一)精选材料,使课外阅读教学循之有序

教师在选择材料,推荐材料时应遵循思想性强、内容健康等原则;材料难易适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文章体裁多样化、语言地道、规范。在选材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拓展性阅读是课外阅读的重要部分

教材中各个单元的阅读材料的话题和体裁各不相同,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广泛开拓阅读范围, 补充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和教材话题相关的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例如,在选修Global Warming时,笔者引导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关于环保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文章,使他们真切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启发他们开动脑筋、挖掘潜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样对教材课文拓展性的课外阅读,学生不但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拓展了知识面,更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真实的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情感世界,会对英语学习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和兴趣。

2.赏析性阅读是课外阅读必不可少的部分

各大书店及校图书馆里的作品不免让人眼花缭乱,教师可以按照年级的层次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读物。推荐给高一学生的材料以趣味性和故事性为主,例如星火英语的英汉对照名著读物,如Gulliver’s Travels ,Stories of Greece, Stories from the Bible。学生在阅读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可以积累一些词汇,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简要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对于高二的学生,主要培养他们阅读思维能力,除了推荐相应的英汉对照名著读物以外,可以侧重于一些关于地理、生物、天文、科普等方面的杂志和报刊;高三学生课外阅读应注重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提升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除了建议寒暑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简写本之外,笔者从《中国日报》和英文学习网上摘录热点新闻、趣事。有关于中国神十飞天、美国超强飓风袭击Oklahoma City、转基因生物、坠机事件、体育赛事、明星专访等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编选、打印给高三学生阅读。这样的阅读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透析社会现象,激起心灵共鸣,同时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兼顾了解题方法的训练和良好的应考心态的培养。

(二)激发兴趣,使课外阅读教学持之以恒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般都来自于与读写实践。实际上,学生课外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英语课上产生阅读兴趣—自觉的阅读书报—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发展思维并提高读写能力。为培养学生形成“好读书”的风气,可采用如下做法。

1.以看诱读

即教师用课前或课余时间,放映名著、佳作或其中一些片段,诱发学生去读原著的欲望。

2.以说带读

即要求学生读完后,能完整、有条理、生动地复述,通过每周故事会等形式让同学之间交流阅读心得,以促进阅读理解和体会。

3.以读促写(演)

即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也可以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把所读文章编排成简短的话剧,让学生在和谐有趣的环境中强化读书意识。

教师应及时表扬那些博览群书的学生,使他们成为班里的表率;经常和学生聊一聊最近的读书心得,读过书的同学会很自豪地分享心得,没有读书的同学则会不好意思。

(三)指导方法,使课外阅读教学行之有效

不同的阅读目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一般来说,教材上的课文阅读应多采用精读法,而课外阅读这样的发展性阅读,则需要在精读的基础上学会查读、浏览、跳读、掠读、等其它基本阅读方法。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强调了以下方法。

1.区分文体法

教师应教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如阅读叙述文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阅读应用文、说明文及科普短文时,应注意找到文章段落的主题句、文章的层次、逻辑关系等;阅读议论文则应注意作者的观点、文章的论据和论点等。

2.通览阅读法

课外阅读材料以了解大意为主,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 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带着5个问题(即who, what, when, where和how)去阅读原文,边读边自己回答问题。这样可帮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重要细节,获得更多的信息。在阅读文章时,要培养学生抓住主题思想的技能,提醒学生在快速浏览全文时,不要被个别词句难倒而停顿下来,要从上下文的连贯意思来理解全文,看看全文谈的是什么主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有关这个主题我们了解了些什么,让学生采取“着眼全局,自上而下”的阅读策略。这样,学生就能又快又准确的获取信息。

3.预测结果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预测故事的结果会是如何,或看到标题预测文章会是什么内容。如看到标题 Xi to attend APEC Summit学生就会说:It will tell us President Xi will attend the APEC forum。通过对标题的几次预测,学生就明白很多标题为了言简意赅,常常省略某些语法成分或词语。

4.猜测词义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词根来推断生词的意思,培养他们猜测词义的习惯。如在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时有这样一句话:Yang Liwei’s physical condition is flawless。其中flawless是生词, 就可以让学生猜测。他们根据后缀-less的含义和自己对他健康情况的了解,就基本判断出flawless是perfect的意思。或者指导学生跳过生词读下面的内容,让自己的思路跟着文章的脉络、人物的情感和情节的发展走,学生更多着眼的应是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

5.共同探讨法

课外阅读是学生个人的活动,但是学生阅读中难免会遇到难以理解的语段,或者因为对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只读懂了文本的字面意思而不理解其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有困难的地方做好记号,及时和同学探讨,向教师询问。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探讨,这样可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时发现和纠正阅读中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阅读习惯。

(四)检查评价,使课外阅读落之以实

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但是,课外阅读没统一的评价标准,方法多数难以操作。笔者在对所教的学生坚持了从高一到高三的课外阅读指导后,主要采用了以下评价方式:

1.每周一的英语故事会(3~5人);

2.定期的英语读书笔记,上交让教师检查,把好的作文张贴在墙上,供同学阅读欣赏;

3.每学年一次的英语话剧表演(小组为单位,自主报名),评价标准主要是完整性、条理性和生动性。

三、有效指导英语课外阅读的效果

通过两年的时间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他们确实享受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有部分学生读完了一系列的英美文学作品简写本,并且经常浏览英文网站,有些学生自己主动订阅了《英语世界》等杂志,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得以提高。此外,课外有无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成绩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喜爱课外阅读并能一如既往坚持的学生不仅拓宽了语言知识,更是培养了阅读技巧,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此外,阅读对人的情感,价值观和心理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四、结束语

总之,指导学生英语自主课外阅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徜徉书海,自己领会文化的差异,体会阅读的情趣,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的激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殷志勇.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报刊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2).

第11篇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为这一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外阅读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事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关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课外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和阅读内容的话学生会感觉课堂教学非常的枯燥和单一,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知识讲解上。而对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学生感兴趣阅读内容的选择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更高[1]。

例如,教师在讲解《母鸡》这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通过课外阅读来激发学生对《母鸡》这一教学内容的兴趣。这一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与母爱有紧密的联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对母鸡所表现出来的母爱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的教学工作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日后的更好学习以及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课外阅读内容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更好的掌握,对培?B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对《这条小鱼在乎》这一教学内容实施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文章的中心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阅读课外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体会到与教材中教学内容相同的中心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可以自己去分析和掌握文章的中心以及重点内容,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日后的阅读学习更加的顺利和高效。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不仅仅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同时也需要通过阅读过程积累,而书本上的阅读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需要,因此教师就应该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为学生选择更好的课外阅读内容,为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供基础和保证,为学生的更好写作提供基础和保证[2]。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描绘一处最喜欢的景物”描写的习作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让学生写作之前阅读与描写景物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积累一些描写景物的有没词汇和句子,让学生有足够的素材积累,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完成习作练习,避免写作内容的空洞,可以说课外阅读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具有阅读的能力,小学阶段六年每个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以上。其中目的就在于让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虽然小学语文课本是经过几代人努力编制的一套成熟的教材,凝聚了许多编者的血汗,并且能较好地反映人类优秀文化与先进思想。然而所选的内容对浩瀚的文海来讲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但课外阅读要依托课本,抓住课文这条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一下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之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那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小学语文教材为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激发其阅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之会读

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揣摩写作方法。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

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读课文的“六字诀”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三、推荐好课外读物,使之有选择地读

小学生的鉴别能力较差,而课外读物又良莠并存,教师应当结合课本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1、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相关的内容,往往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教建设大西北的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引导学生查找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图片及资料。这样,通过查找资料,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课文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大了阅读量,增强了孩子们知识的储量。久而久之,通过这样系统的有目的的查资料式的课外阅读,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以激发,知识不断深化、系统,形成了各种知识链条,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起他们更大的课外阅读热情。

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小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堪称经典,学生非常喜欢。及时利用学生的这股热情与兴趣,结合课文介绍阅读原著,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佩服之至,这时老师乘机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诸葛亮更多有趣的故事呢?请你看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好不好?教师亲自为学生读几个精彩片段,正当学生们热情高涨期待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欲知后事,请自读全文。这样很容易在班级中形成阅读,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其它著作。

历代名家的文章自成体系,各有风格,而选入课文的均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教学这些作品的同时,我们要因势利导介绍作者背景、文章风格、作品的特点,课上或课下引导他们阅读相关课外书。如学了课文《桂林山水》之后,老师推荐学生阅读《西湖风光》、《漓江游记》,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采用比较的方法,用西湖的水来衬托漓江的水之美,并不是西湖不美,西湖的美同样是写不完,道不尽,令人神往,令人遐想,只是写法上与《桂林山水》不同;而《漓江游记》则可以让学生对漓江两岸美丽的风光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课文中的作者涵盖古今中外,如果以这条线索引导读书,那将非常有利地帮助学生理解祖国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对全面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有很大的效益。

除此之外,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还有《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