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洋经济前景

海洋经济前景

时间:2023-10-08 10:2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经济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洋经济前景

第1篇

从十二五规划中看机会

十二五规划对今年的经济会有影响,几大亮点值得投者关注。

亮点1:产业结构升级

主要包含以下价值型投机会。7大战略新兴产业,排列顺序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文化产业,广义的概念,既包括文化创意产业,也包括提高百姓的欣赏水平。海洋经济,包括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源、临港工业区等。

亮点2: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劳动力本在上升,导致沿海很多工业往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区域投机会值得关注,特别是一些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交通发达的地方。

亮点3:幸福指数

十二五规划提到两个同步的概念,即工增长速度要与劳动成本同步,居民收入跟GDP同步。这里涉及到收入分配,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便显得尤其重要。城市里的住房问题非常严重,土地短缺,会导致土地制度特别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改革,其结果会导致未来不是炒房的好时机,房价不会跑过CPI。

亮点4:科教兴国、体制改革

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区域发展等问题,有两大支撑条件,即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以及体制改革。

4大亮点背后的5大根源: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城市化问题(如保障房建设),解决金融体系问题(利率市场化问题),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我们有个共识,2009年中国经济最困难,2010年最复杂,而今年是既困难又复杂,这个复杂实际上也是由世界经济决定的。

世界经济复苏过程漫长

现在主要发达国家(美、欧、日等)短期内面临3大问题:就业、产能过剩、债务危机。其解决办法只有两条,一是迫使人民币升值(使在中国的部分产业竞争力下降,以回到发达国家解决就业);二是通胀(通过印钞使外债缩水)。

全球流动性泛滥

通胀压力主要表现在大宗初级产品上。高度竞争的产品不会涨,而长期稀缺的,如金属、黄金、食品等的价格会处在高位,但发达国家相对过剩的产能又决定它不会大幅上涨。

中国自身的问题

短期内中国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问题1:通胀

中国的通胀压力较大,主要有四个原因:输入型通胀、货币超发、低端劳动力成本上升、气候影响。其核心原因在于输入型通胀(人民币升值)与低端劳动力成本上升。

问题2:房地产

控房价和控物价之间有一个取舍。控房价的根本措施是增加房地产的土地供应,可以占用部分耕地,也可以置换农村的宅基地。控房价比控物价重要,因为粮食、蔬菜可以进口,但房子不能进口,同时农民工要进城,所以解决之道还是从农村要地。

问题3:外需关系

第2篇

【关键词】海洋能;海洋能发电;可再生能源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lem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Ocean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y,and recommend the actuality of the Ocean Energy Generation Equipment.

Key word:Ocean Energy;Ocean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y;reproducible Energy

1.引言

200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3851TWh,其中81.2%来自化石燃料。随着矿物燃料的日趋枯竭,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将目标转向蕴藏丰富能源的海洋,不断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以期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海洋能主要指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潮汐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可再生能源。海洋能总量是巨大的,据估计与全球一次能源消费能源的50%相当,其中,全球海浪发电的理论储量为29500TWh/年左右,全球潮汐(含潮流)发电的理论储量为7800TWh/年左右,全球海洋热发电转换的理论储量为44000TWh/年左右,全球盐差能的理论储量估计为1650TWh/年左右。虽然海洋能源分布不均匀,但在每一个海岸,往往不止一种形式可以供应当地的电力需求。我国重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包括海洋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视为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先后设立了“908专项(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调查与研究项目)”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支持计划等,支持海洋能的海岛独立发电系统与并网示范工程、关键技术产业化、新技术研究试验以及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并拟在海洋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海洋能示范电站,开展万千瓦级潮汐电站建设工作。

2.国外海洋能发电技术现状

2.1 波浪能发电技术

现阶段,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体在波浪作用下的升沉和摇摆运动将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能,或利用波浪的爬升将波浪能转换成水的势能。波浪能转换系统一般包括三级能量转换机构:一级能量转换机构将波浪能转换成某个载体的机械能;二级能量转换机构将一级能量转换所得到的能量转换成旋转机械的机械能;三级能量转换通过发电机将旋转机械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根据一级能源转换系统的原理,波能发电技术可分为振荡水柱技术、筏式技术、收缩波道技术、点吸收(振荡浮子)技术和鸭式技术等。振荡水柱技术是利用空气作为转换介质的,其优点是转动机构不与海水接触,防腐性能好,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其缺点是二级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目前,国外建成的振荡水柱发电装置有英国的LIMPET电站(500kW固定式)、葡萄牙的400kW固定式电站和澳大利亚的500kW漂浮式装置。应用筏式技术的发电装置主要由铰接的筏体和液压系统组成,其优点是设备抗浪性能较好,缺点是设备成本高。目前,国外建成的筏式发电装置有英国Cork大学和女王大学研究的McCabe波浪泵波力装置和苏格兰Ocean Power Delivery公司的Pelamis(海蛇)波能装置。

应用收缩波道技术的发电装置主要由收缩波道、高位水库、水轮机和发电机组成,其优点是一级转换没有活动部件,可靠性好,维护费用低,在大浪时系统出力稳定;不足之处是小浪下的系统转换效率低。目前,国外建成的收缩波道发电装置有挪威350kW的固定式收缩波道装置以及丹麦的WaveDragon。

应用点吸收技术的发电装置主要由相对运动的浮体、锚链、液压或发电装置组成,其主要特点是点吸收式发电装置的尺度与波浪尺度相比很小。目前建成的点吸收式发电装置有英国的AquaBuOY装置、阿基米德波浪摆、PowerBuoy以及波浪骑士装置。

应用鸭式发电技术的发电装置的横截面成鸭蛋形,发电效率很高,在短波时的一级转换效率接近于100%,但抗风浪能力有待提高。

2.2 潮流能(海流能)发电技术

潮汐是一种周期性海水自然涨落现象。在太阳和月球引力作用下,海水作周期性的运动,它包括海面周期性的垂直升降和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垂直升降部分为潮汐的位能,被称为潮差能;水平流动部分为潮汐的动能,被称为潮流能。潮流能的主要特点是:

①较强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②功率密度大,能量稳定;

③潮流能的利用形式通常是开放式的,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一般说来,最大流速在2m/s以上的水道,其潮流能均有实际开发的价值。

新型潮流能发电装置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无需巨额的前期投资;利用该装置发电时,由于叶轮转速慢,不产生大的噪声,不影响人们的视觉环境,各种海洋生物仍可以在叶轮附近流动,因此可保持良好的地域生态环境。潮流能发电装置根据其透平机械的轴线与水流方向的空间关系可分成水平轴式和垂直轴式2种结构。垂直轴式发电装置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国外主要的设备样机有加拿大Blue Energy公司的Davis四叶片垂直轴涡轮机、意大利Ponte di Archimede International SpA公司和Naples大学航空工程系合作研发的Kobold涡轮垂直轴水轮机(130kW)、美国GCK Technology公司的螺旋形叶片的垂直轴水轮机和日本Nihon大学的垂直轴式Darrieus型水轮机。水平轴式发电装置是近10多年才兴起的,与垂直轴式结构相比,水平轴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具有效率高、自启动性能好的特点。目前国外主要的设备样机有英国Marine Current Turbine公司的1.2MW双叶轮结构的“Seagen”样机、挪威Hammerfest Strom公司的300 kW并网型潮流能发电原型样机。

2.3 潮汐能发电技术

潮汐能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组成基本相同,也是利用水的能量使水轮发电机发电。潮汐能发电技术研究始于欧洲,早期的潮汐能电站有德国(1912年)的布苏姆潮汐电站和法国(1966年)的朗斯河口潮汐电站,其中朗斯电站的建成及其近40年的成功运行证实了潮汐电站技术的可行性,它使潮汐电站进入了实用阶段。目前,在英、加、俄、印、韩等13个国家运行、在建及拟建的潮汐电站达139座,进行规划设计的10余座潮汐电站均为100MW~1000MW级。据资料显示,韩国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Shihwa湖大型潮汐电站。

2.4 温差能发电技术

热带海洋表层与千米深处存在着基本恒定的20℃~25℃的温差,这就提供了一个量大且稳定的能源。海洋温差能是利用海洋表面的温海水(26℃~28℃)加热某工作介质并使之汽化,驱动汽轮机获取动力;同时,利用从海底提取的冷海水(4℃~6℃)将做功后的乏气冷凝,使之重新变为液体。按照工作介质及流程的不同可分为开式循环、闭式循环、混合式循环。开式循环的工作介质是表层温海水,其优点在于产生电力的同时可进行海水淡化,缺点是设备尺寸大,机械能损耗高,单位功率的材料占用大,施工困难。闭式循环的工作介质是氨等低沸点物质,其优点是设备尺寸小、机械耗能低、系统转换效率高,缺点是不能进行海水淡化。混合式循环同时包括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其特点是效率高、设备造价低,且可实现海水淡化。目前,温差能发电技术和装备尚处于示范试验阶段,国外主要有美国奎尔哈公司的开式循环OTEC温差能电站、印度海洋技术国家研究所的陆基温差能电站和日本佐贺大学的混合温差能电站。

3.国内海洋能发电技术现状

3.1 波浪能发电技术

我国波浪能发电技术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先后研建了100千瓦振荡水柱式和30千瓦摆式波浪能发电试验电站,利用波浪能发电原理研制的海上导航灯标已商业化并出口。目前,国内处于试验阶段的设备主要有: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开发的浮力摆波浪能发电系统、广州能源研究所开发的鸭式波浪能发电装置(10kW)和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10kW)、华南理工大学开发的摆式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和七一研究所开发的筏式波浪能发电系统。

3.2 潮流能(海流能)发电技术

“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研建了70千瓦和40千瓦的潮流实验电站。在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海洋能专项资金支持下,我国启动了一项百千瓦级垂直轴潮流能示范试验电站、一项小型水平轴潮流能示范电站和多项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设。

目前,国内处于试验阶段的设备主要有:浙江大学的25kW水平轴潮流发电装置、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万向系列垂直轴潮流发电装置(70kW和40kW)和东北师范大学的5kW模块化潮流能发电装置。

3.3 潮汐能发电技术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km),海湾、河口多(近200个),可开发潮汐能年总发电量大(约60TW・h),装机总容量可达20GW。近五十年来,中国在有关潮汐电站的研究、开发方案及设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建成投运的潮汐电站数量很少,目前正常运行或具备恢复运行条件的电站有8座,总装机容量不及可开发总量的1%,开发潜力巨大。

3.4 温差能发电技术

2004~2005年,天津大学完成了对混合式海洋温差能利用系统的理论研究课题,并就小型化试验用200 W氨饱和蒸汽透平进行了研究开发。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和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正开展15千瓦闭式温差能电站研建工作。

4.结束语

海洋温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开发、利用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海洋能发电技术及其装备的研究,是一项可持续能源需求的高技术投资项目,关系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前景广阔,现实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游亚戈等.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4).

[2]夏登文.海洋能开发利用国际现状.国家海洋技术中心,2011.

[3]罗续页.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国家海洋技术中心,2011.

[4]邓隐北等.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J].可再生能源,2014,3.

[5]刘伟民等.海洋温差能发电现状综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185-P194).

第3篇

Abstract: Flammable ice is commonly known as natural gas hydrate which is regarded as an alternative and clean energy in the 21st century. Flammable ice has a huge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flammable ice's structural features, distribution, mining method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mining process are comprehensively presented. Th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lammable ice is given finally. A range of problems to the environment will be take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lammable ice. It will take a long time to achieve industrial-scale and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主题词: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开采方法

Key words: flammable ice;natural gas hydrate;distribution;min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F4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031-03

1 概述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俗称,主要蕴藏在深海和陆地冻土带。许多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可燃冰这种鲜为人知的新型能源。近30年来,随着传统能源的日趋枯竭,可燃冰能量密度非常高,达到煤的10倍,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每立方米可释放出160-180m3的天然气,仅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就够人类使用1000年。

各国科学家对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它是剩余天然气储量(1.56×1014m3)的128倍[1],较为一致的评价为2×1016m3。目前世界上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关注这项资源。图1反映能源资源使用情况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随着开采技术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可燃冰势必成为未来替代石油、煤的首选绿色洁净能源。从能源曲线预测中可以看出,到2050年,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会超过五成。

2 可燃冰简介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固体瓦斯和气冰。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分子结构[3]见图2。

反应式为:G+NH2OG・NH2O

它可用G・nH2O来表示,G代表水合物中的气体分子,n为水合指数(也就是水分子数)。组成天然气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4]。

3 可燃冰的分布

科学家们公认,可燃冰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存在的可能性。在陆地上,大约有27% 的面积是可以形成可燃冰的潜在地区,而大洋水域中90% 的面积也属这样的潜在区域。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为4×107km2,占海洋总面积的10%。从所取得的岩心样品看,天然气水合物可以以多种方式存在[5]:①占据大的岩石粒间孔隙;②以球粒状散布于细粒岩石中;③以固体形式填充在裂缝中;④大块固态水合物伴随少量沉积物。图3为全球已知和推断的天然气水合矿床图[6]。

我国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据粗略估算,其资源量[7]分别约为64.97×1012m3、3.38×1012m3、12.5×1012m3和2.8×1012m3。其中,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量达185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备的6倍,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50%。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为5242km2,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m3。而且在我国东海和台湾省海域也存在大量可燃冰。经海内外专家学者多年探测研究,证实中国台湾省西南面积约77000km2的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燃冰球。据科学家粗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中国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海省祁连山永久冻土带取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但是相对于深海可燃冰,陆域可燃冰开采更可能提前实现。陆域可燃冰开采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8]:

① 陆地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以对海域可燃冰的研究做出技术等方面的储备,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利用和开采方法做示范。

② 陆地上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对出现的灾难性后果更易控制。如果出现事故,可燃冰的开采在陆域要比在深海好控制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就可释放出164立方米天然气,在常温和常压环境下极易分解,可燃冰像固体酒精一样可被直接点燃,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

③陆地上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更加经济。祁连山冻土层较薄,为将来的工程和科研带来极大便利,只有80-120米,含可燃冰岩层段埋藏浅,只有130-300多米。祁连山冻土区含可燃冰岩层段埋藏浅。

④陆地多年冻土区可燃冰开采难度低于海洋。一直困扰和束缚世界各国在海底开采可燃冰的难题,是海域可燃冰极易破坏海底生态环境,会在海底瞬间释放时会产生庞大压力。陆域可燃冰的开采前景较海域乐观,陆域可燃冰的开采大多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4 可燃冰的开采方法

虽然有着诱人的前景,但是更大的挑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由于可燃冰非常不稳定,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高10-20倍,在常温和常压环境下极易分解,一旦沉睡中的可燃冰矿藏受到扰动,都可能导致甲烷气体大量逃逸到大气中,包括人为的开采和自然的破坏,从而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在可燃冰中固化的甲烷总量相当于大气中的3000倍。所以目前对可燃冰的开采仍处于试验阶段,主要的开采方法有CO2置换法和综合法、添加化学试剂法、减压法、加热法等[9]。

①加热法又称热激发法,是将蒸汽、热水、热盐水或其他热流体从地面泵入水合物地层,进行电磁加热和微波加热,促使温度上升、水合物分解,见图4。该法更适用于对水合物层比较密集的水合物藏进行开采。如果水合物藏中各水合物层之间存在很厚的夹层,则不宜用此方法进行开采。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会造成大量的热损失,效率很低,甲烷蒸汽不好收集。特别是在永久冻土带,即使利用绝热管道,永冻层也会降低传递给储层的有效热量。所以,减小热量损失、合理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甲烷蒸汽是急于解决的问题。

②CO2置换法。近期有学者提出用CO2置换开采,通过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放出的热量来分解天然气水合物,见图5。将CO2通入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同时可以用来处理工业排放的CO2,发展低碳经济。

③添加化学试剂法。通过从井孔向水合物储层泵入化学试剂,改变水合物形成的相平衡条件,降低水合物稳定温度,如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引起水合物的分解。它有降低初始能源输入的优点,但一般化学试剂法较热激发法作用缓慢,费用昂贵。

④减压法。为了达到促使水合物分解的目的,通过降低压力而使天然气水合物稳定的相平衡曲线移动,一般是在水合物层之下的游离气聚集层中,使与天然气接触的水合物变得不稳定并且分解为天然气和水,可由热激发或化学试剂作用人为形成,一般是降低天然气压力或形成一个天然气空腔。在该方法中由于没有额外的热量注入水合物开采层,水合物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会抑制水合物的进一步分解,当水合物分解吸收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分解所吸收的热量必须由周围物质提供。这种方法在气体全面分解过程中有利于控制开采气体的流量,研究表明,是现有水合物开采技术中经济前景比较好的开采技术,适合于那些储藏中存在大量自由气体的水合物储层。

⑤综合法。综合法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有效开采,主要是综合利用降压法和热开采技术的优点。见图6。先用热激法分解天然气水合物,后用降压法提取游离气体,是其具体方法。目前,这种方法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推崇,其技术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投产的加拿大Mackensie气田和俄罗斯Messoyakha气田均以该法为主要开采技术。

5 前景与展望

除了小型现场试验之外,目前实现开采的只有Messoyakha气田和加拿大Mackensie气田,虽然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非常可观,要实现工业规模开采和商业化开采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对可燃冰的开采仍处于试验阶段。

据推算,目前已经发现的石油储备量还可用40年,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当全世界的石油煤炭资源将消耗殆尽的时候,天然气只能还用70年,煤炭只能还用190年。可燃冰在这个时候出现,就能给大家带来新的能源。但是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开采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对温度压力条件的控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海底滑塌事件、海洋生态的变化以及温室效应的加剧等等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邵仲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进展[J].当代石油石化,2007, 15(5): 24-26.

[2]Makogon Y F, Holditch S A, Makogon T Y. Natural gas hydrates-A potential energy source for the 21st Century[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7(56): 14-31.

[3]Beauchamp B. Natural gas hydrates: myths, facts and issues[J]. C. R. Geoscience, 2004(36): 751-765.

[4]秦建军.陆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及开发技术[J].勘探开发, 2009(4): 14-15.

[5]戴智红.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5(6): 51-53.

[6] Matthew R, Steve H, Scott J.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commercial viability of gas production from natural gas hydrates[J]. Energy Economics, 2009(31): 815-823.

[7]张金华, 魏伟, 王红岩.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与开发技术概述[J]. 天然气技术, 2009, 3(2): 67-69.

第4篇

【摘要】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一直热衷于海外并购来发展壮大。回顾近十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成功收购案使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展示英姿,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虽然声势浩大,但一路走来并不平坦,越来越多中企并购失败的例子证明了海外并购并非易事。我们更要反思的是盲目的海外并购究竟给我们带了什么实质性的利益。

【关键词】中企;海外并购;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116-1.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支持企业走出国门的大环境下,海外并购一直是中国企业热衷的模式,相对于缓慢的产品(含服务)出口模式,并购具有见效快、影响大的特点。中国企业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来拓展业务并实现企业的跨越性发展。

在谈及海外并购的时候,著名经济学专家马光远预言,出于转型和企业战略的考虑,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跨国并购由中国企业来主导。而考虑到中国过剩的外汇储备,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跨国并购最大的国家。中国航油前总裁陈九霖早在10年前就主张并购欧美企业,他说:“在看到欧美经济困境给我国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所带来的许多巨大机遇。此时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资质优良的国际企业的良好时机,也是我国企业驰骋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契机。”沃特(中国)财务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志浩也用了“完美”一词来形容现在的投资机会,“这是一个完美的时刻,现在是海外并购绝佳的时机,比日本上世纪80年代收购美国企业的时机更好!”“海外并购好时机已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院李众敏也认为,当下美欧债务危机带来的新一轮经济动荡,对中国企业海外抄底而言,正是一个绝好的出手机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完美时刻真的来了吗?

的确,经过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不少国际企业的市值跌到了较低价位;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压低了企业市价。当前的欧美经济困境不仅再次降低买方收购成本,也促使国际企业因资金普遍吃紧而增加出售其股权的意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成功收购案使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展示英姿,尤其是近两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工商银行2007年10月25日以423.1亿港元收购非洲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的20%股权,成为标准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工行将与南非标准银行商讨设立一个规模至少达10亿美元的全球矿产资源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2009年6月25日宣布,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已与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达成现金收购协议,以每股52.80加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中石化收购总价为82.7亿加元,相当于72.4亿美元。2010年6月11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宣布,中国五矿以约17亿美元的价格100%收购OZMinerals公司主要资产。此次交易将全部以现金方式完成。此次交易将有效增加我国锌、铜、铅等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备。2010年8月2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吉利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总价约为18亿美元。至此,中国民营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走完法律程序,并购成功后的吉利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企业。2011年7月20日中国海洋石油宣布附属CNOOC与加拿大油砂开发商OPTI订立协议,收购全部OPTI股份及第二留置权票据。交易对价总值约21亿美元。今年10月18日,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和中国海尔集团宣布就海尔并购三洋白色家电业务达成最终协议。根据协议,三洋将把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9家全资或合资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海尔集团。海尔此次的收购的行为将会使其在海外市场的筹码增加,尤其是在其薄弱的东南亚四国市场通过接手三洋的白电销售业务获得更好的落地。

根据普华永道9月公布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共发生海外并购交易107宗,并购总额达170亿元,并购交易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4%,创半年度新记录。尤其是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激增,该季度,海外并购案例共完成31起,披露金额的24起案例并购金额为41.09亿美元,占本季度中国市场并购总额的39.7%;平均并购金额高达1.71亿美元。一系列的数据和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全球经济阴霾不散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并购活跃度显著上升。?即便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和并不明朗的全球经济前景下,中国投资者依旧在多个行业对海外并购交易留有强烈渴求。但是回顾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一路走来并不平坦。虽然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中不乏成功案例,但是诸如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平安并购富通这样的失败典型也是比比皆是。中铝,中投等海外并购损失高达2000亿的惨痛教训证明中国企业海外抄底行动并不成功,大家都在质疑这是所谓的完美时刻吗?2007年11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斥资约18.1亿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欧洲富通集团(Fortis)9501万股股份,约合富通总股本的4.18%,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单一股东,后增持至4.99%。中国平安第一次买进富通为每股19欧元,初始总投资成本约为238.38亿元人民币。从2008年5月份开始,富通股价从17欧元左右一路下滑:到7月初,股价已经跌落至10欧元;到10月3日富通股价为5.41欧元,已经跌去约70%;后曾一度成为“仙股”,股价跌至0.88欧元。这导致平安的投资几乎损失殆尽,浮亏额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富通集团在欧洲遭到数千名客户集体,索赔总额高达40亿欧元。而且从2008年9月末开始,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政府未经股东大会表决,分别对富通实行了国有化措施。平安这个最大单一股东的权益遭到全盘漠视和侵害。尽管当地时间12月12日,比利时上诉法院暂停国有化的方案并要求进行股东大会表决,但平安的投资巨亏,已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10月28日,中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债权团在汉城签署了双龙汽车公司部分股权买卖协议。上汽集团成功收购双龙汽车公司48.9%的股权(目前已达到51.3%),双龙汽车公司股权以每股1万韩元(约1130韩元合1美元)成交,总收购价格约为5亿美元。

第5篇

新兴人工受孕服务可订制“明星脸宝宝”

天下准父母大概都愿意生一个漂亮健康的宝宝。能否让未来的宝宝长得像自己心仪的偶像明星?这听上去美好但不现实。但美国新兴的人工受孕服务宣称可以帮你实现,但也带来一些深层次忧虑。尝试人工受孕的女子可以先说出自己理想中宝宝的模样。可以是眼睛、鼻子、嘴巴或任何外表特征的形状,也可以是头型、肤色,甚至可以是发型。但很多人对此潮流不以为然。芝加哥大学生物伦理学家丹尼尔萨尔梅西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明星脸宝宝”服务等同于选择性生育,就像在超市里选购一个完美的孩子。另一层担心是,要是接受了这类服务的父母发现生出来的孩子并不像自己心仪的明星,可能会影响日后的家庭关系。一些专家和社会人士认为此类服务会引发道德问题,等于“把孩子变成可以从货架上选购的商品”,并且会引发一种不良风气,导致诊所培育更多受精卵,好从中选择,而那些“不够漂亮”的总会被舍弃。

述评:千万个姚明在成长,千万个周星驰在成长,千万个章子怡在成长,这么多的明星被制造出来之后,突然发现,体育界娱乐界就将是最滥的地方,像春运潮。

11月21日 纽约 New York

金融危机降低美离婚率

财务危机常常导致一对夫妻分道扬镳,但当前的经济衰退看似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人们要考虑是否能承受得起离婚带来的经济压力。美国婚姻律师学会称,在他们最近对1600名会员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律师表示经济衰退期间离婚诉讼有所减少。经济衰退导致部分企业裁员、减薪、房价下跌。总体来看,57%的律师指出自2008年第四季至今离婚诉讼减少;只有14%的人称危机时期离婚案增加。感情不合的夫妻被迫需要权衡婚姻破裂后预算紧张及经济前景不明确等弊端,很多夫妻看似更愿意尝试维系彼此关系,等到经济风波过去后再做决定。

述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照样也可以用在婚姻中的男女;那么到底是安乐好呢还是忧患好?忧患中所追求的就是安乐,安乐却面临潜伏的危机。

11月28日 东京 Tokyo

日本成人尿布用量将赶超婴儿

日本一家生活用品企业开始销售针对“害羞的老人”的超薄尿布。由于该产品属于超薄型,因此外人无法分辨出某人是否垫了尿布。在日本约有70万名老人有“尿失禁”症状,但此前因为怕别人知道而不敢垫尿布。据报道,去年日本成人用尿布市场规模增加到1500亿日元(约合114亿元人民币),与婴儿用尿布市场规模持平。这是因为在过去5年间,随着日本老年人口迅速增加,成人用尿布市场扩大了40%;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婴儿用尿布市场在这段时间内却萎缩了10%。从日本总务省的统计来看,日本65岁以上人口比1年前增加了80万,占全体人口的22.7%。特别是65岁以上女性占全体女性的25.4%。也就是说,每4名日本女性中,就有1人是老人。

述评:婴儿的成长过程就是脱离婴儿的食品物品,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断奶了,不用尿布了……老人的衰老就是越来越依赖老人食品和用品,从第一次直至生命结束。

11月25日 巴黎 Paris

法国青年“初婚”年龄平均逾30岁

可以恋爱,可以同居,就是懒得结婚,这是目前法国青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最新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法国青年“初婚”年龄平均超过30岁。在法国,你如果想找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谈结婚,那是很难的事。法国人一般过了30岁才谈婚论嫁,并且其中一部分人还是因为已有了孩子才结婚。调查显示,现在的年轻人不轻易结婚,他们需要深思熟虑,而且一旦爱情不在了,就会马上分开。在法国,结婚的人少了,但选择签署民事“同居合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同居合同原是为同性恋者制定的,后来也用于男女恋人。这种同居合同在法国是合法的,签约的男女双方还是单身身份,其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有限制的,但手续比结婚或离婚要简单得多,显然,签同居合同比起结婚,男女双方都更有自由空间。

述评:一方面初交的年龄在大大提前,一方面初婚的年龄在大大推迟,以至于在初交到初婚之间留下了很长的空白,这一段扩张了的空白,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可以一事无成。

11月28日 伦敦 London

英国性教育从娃娃抓起

英国政府宣布,所有中小学自2011年起必须开设性教育必修课,向5岁以上学生讲授性知识。根据规定,性教育必修课内容将随学生年龄增长逐步深入。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有关人体器官、青春期以及生命等内容;中学阶段,学生将了解有关怀孕、避孕、性关系、艾滋病、同性恋等内容。学生年龄小于15岁时,家长有权选择是否让孩子上性教育课。但当学生年满15岁时,家长将失去这项权利。如果这时学生仍未接受性教育,将视为逃学,面临校方惩罚。英国政府希望,在全国中小学强制推行性教育必修课能减少少女怀孕现象。

述评:从动物进化到人的最核心的依据之一,就是性不仅仅是,也是不分春夏秋冬、四季常态的乐趣,但是人类几乎所有的乐趣都潜伏着代价,乐趣越高,代价越大。

11月22日 纽约 New York

美国废除“寡妇惩罚”条款

所谓“寡妇惩罚”条款是指在外国人和美国公民结婚不满两年期间,若美国公民死亡,其配偶将被自动驱逐出境。新的法律将废除结婚须满两年的条件,允许配偶在对方死后,可以申请居留权。“寡妇惩罚”条款一直被指责让失去亲人的家属们雪上加霜。来自美国波特兰一位代表这些配偶利益的律师介绍,这一条款涉及了各行各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目前美国大约有200人受此影响。美国移民局对国会的做法表示赞赏,该法律将在总统奥巴马签署后生效。根据美国相关法律,非本国居民和美国公民结婚入境后,可以拿到临时绿卡,一年后申请永久绿卡,在连续居留时间满3年之前3个月可以提出入籍申请。

述评:曾经有过一部墨西哥电影《不准出生的人》,说的是一名墨西哥待产孕妇潜入美国国境,被警察发现后,死死抱住一棵美国国境内的大树要把孩子生下来……殊途同归。

11月27日 东京 Tokyo

日本地铁站用蓝色灯光照明

日本东京地铁站自杀事件频频发生,为阻止惨剧,东京地铁站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安装一种特殊的灯,灯光为蓝色。据称,蓝色灯光可以使人保持镇定,打消自杀念头。日本颜色心理学协会的医学家说:“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天空和海洋的颜色,两者的颜色都可以让一个激动不安或者执迷不悟的人逐渐冷静下来。这样看来,蓝色对想要自杀的人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008年,日本有近2000人在地铁站卧轨自杀,约占国内自杀总人数的6%。在首都东京,一年间就有68人在日本铁路公司经营的车站自杀。

述评:是啊,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海风吹,船儿摇,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是说不定,那一个想自杀的人把蓝色的轨道看作是海,看作是跳海呢?

11月25日 伦敦 London

英国警方拒绝93页自行车培训手册

英国一些自行车爱好者起草《警察自行车培训手册》,教警察如何骑自行车。手册共93页,彩色印刷,分上下两册。手册详细讲述如何正确使用自行车。例如,如何刹车、拐弯及躲避障碍物。手册还提醒警察们穿上配有衬垫的短裤来保护臀部;不要忘记吃饭喝水,否则骑车时会感到饥饿;抓捕犯罪嫌疑人前不要忘记下车等等。手册指出,执行秘密行动的便衣警察为避免引起犯罪嫌疑人怀疑,可能会不戴安全头盔。对此,执勤警察应予以记录并作出完整的“风险评估”。英国高级警官协会发言人说不会批准出版这一手册,手册冗长、荒唐,出版将浪费大量警察的时间和纳税人的钱财。

述评:有些事情是必须课堂上学,拜师学,有些事情必须自学,必须无师自通,比如中国人骑自行车,西方人用刀叉,谁要正经的学,还被人家看不起呢。

11月25日 纽约 New York

经济衰退影响美国人的健身开支

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的调查显示,受经济衰退影响,美国人减少了花在健身器材上的钱,削减了健身预算,并改变了健身场所。 20年来健身器材销量首次受挫,健身俱乐部会员有小幅下降,而一些健身房的常客则在2008年减少了健身次数。2009年的这份报告称,2008年,面向美国家庭、俱乐部和其它机构的健身器材的批发销售额为42亿美元,少于去年的47亿。和前几年相比,人们没有那么多的钱买新设备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锻炼了。但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对4.15万户家庭的网络调查显示,仍有超过60%的美国人定期锻炼。报告称,在各类健身器材中,跑步机仍是销量最劲的,而家庭健身市场的规模几乎是机构健身市场的3倍。

述评:一个人经济条件向上发展的时候,最终想到的就是健康,去锻炼、去健身房,一个人经济条件向下滑的时候,第一个想到可以节俭的就是健康开支,一样跑步何必去健身房?

11月22日 伦敦 London

上班上闲网公司损失惨重

第6篇

关键词:扩大内需  ; 金融危机  ; 财政扩张  ; 需求失衡

引言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对工业投入更多的资金,选择在消费方面紧缩,这在最初的时期对经济的发展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期的处于这种重投资轻消费的状态下,对经济发展的潜力和质量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投资与消费的供需保持平衡才是一个健康经济体发展的基础。而现如今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却是投资方面过量而消费方面因种种原因始终保持低下的水平,政府多年来为了刺激消费也制定了诸多的刺激政策,但收到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要想平衡经济的供需发展,只有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上下功夫,找到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然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快使供需达到平衡,经济稳定发展。

供需失衡和财政扩张概述

(一)供需失衡概述及形成原因

所谓供需失衡是指社会供给和需求在量及结构上的不平衡,当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经济正常的发展和运行都会产生影响。并不是供需不相等、结构不平衡为供需失衡,它要达到一个极限后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才可称为供需失衡。供需失衡还分两种状况:一是供给太足需求太弱,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就处于这种状况之中,2013年我国的存款储蓄率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与其相比消费方面明显的动力不足;二是需求过旺供给不足,即通货膨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储蓄率为百分之二左右。过低的储蓄率难以抵御风险。我国现阶段就处于第一类经济失衡,产出过旺,储蓄率高但消费力又很低。

图1为供求失衡和扩张性财政政策间制约关系。

形成供需失衡的原因有两个因素,一是需求的不足,而形成需求不足的原因又有许多,收入分配不公平使居民的收入过低,而大宗高额的支出增加(如房地产),过重的税收政策导致企业的破产、工人失业、人民没有消费能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居民加大储蓄,人民不敢消费。在国人的眼中国产产品性能低于外国产品,人民不愿意消费。二是投资过度,这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企业特别是国企的盲目扩张、存款没有正确的导向而流入股市、地方政府发展的冲动造成重复的投资、城镇化的建设也加大了投资的需求。

(二)财政扩张的意义及实施措施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的投资力度的行为,适度的扩张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同时加强对金融体制的优化,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存款率,增加消费率,对经济的增长也有有效的提高。它一般通过减少税收和加大服务财政支出两种方案来实施。和它相对立的政策是财政紧缩政策。

降税。通过对个人和企业税收的减免来提高个人收入、减少对企业经济的束缚。减税会增加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和企业的利润,提高对社会的总需求,相应地也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减税可以分为多种方式和类型,不同税收的减免带来的效果也会不同,有的体现在供给上有的体现在内需上。减免企业所得税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生存空间,可以降低商品价格,提高经济的增长率,这在供需两个方面都产生了效应。减免个人所得税会改善个人的经济状况,促进消费需求,这个效应主要体现在需求上面。

增加财政投资预算。加大对服务型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关系民生医疗教育、生活环境和设施等方面投入,增加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资,如养老和医疗,这些有了保障,就能有效地降低存款率,促进消费。这些投资的增加如果大于收入的话,就会出现赤字,因此这个政策也叫赤字财政政策。

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及我国供需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市场的需求现状

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虽然各国政府为了复苏经济做出众多的应对措施,但都是收效甚微,目前看来短期内经济复苏的可能性不大。欧洲方面,因为欧元区欧债危机原因前景并不乐观,美国大银行的信用评级被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普下调,这给了国际金融市场双重性的打压。现如今世界经济动力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复苏,国际方面的市场需求减少,对我国的出口方面影响很大,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各贸易伙伴纷纷实行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的经济,而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中的绝大部分是针对中国设立的。中国的出口业受阻严重,中国经济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二)国内的市场需求现状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7%,见表1。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是逐年提高。多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都跃居世界的前列或领先国际水平。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汽车销量连续五年的销量世界第一,产销量均超过2000万,见表2。在能源的消费方面,我国2013年能源消费总量为三十七亿多吨,在世界上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国内的房地产方面,全国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达8万亿。由以上的数据可知,我国目前的内需并非不足,而是在结构上发展不平衡。内需总体的不足和投资过热造成的产能过剩这两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内需的扩大都带来不小的阻力。所以目前我国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内需不足的根源所在,并制定措施加以改善。

(三)我国内需结构存在的问题

投资和消费需求发展失衡。随着改革的深化,近二十年来是国民经济高增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不足10万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6万亿元多,见表3。但是在这其中因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逐年上升的,而由消费而影响的经济增长率却呈下降趋势,投资一直高于消费。而从国外发达国家的例子来看,与中国的现状恰恰相反,经济增长靠的是效率而非投资。投资过足而需求乏力这种需求发展结构与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严重偏差。而大量事实和数据分析证实,国家经济体的健康发展应该由消费需求作为主要发展动力。

投资结构失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会因为投资力度和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所以经济若要健康发展就要对产业结构投资进行合理的配置。近十年来,我国对第一产业的农业产业投入变化不大,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投入。对工业方面的投入却是逐年加大,且还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与之相反的是对非贸易性的服务和基础设施产业的投资却一直处在末位,很明显的投资结构失衡。一方面工业的投资过大容易造成产能过剩,而低水平的工业生产又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投入的不足,高昂的医疗与教育支出让人民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业发展的水平不相符,对未来的消费没有信心,加重了人民对储蓄的依赖。加大服务业的投资需求才能使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四)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的因果关系

在经济总体出现供给过剩的失衡时,政府通常都会采用财政扩张措施来改变当前经济状况,就会得出财政扩张政策是因供给过剩失衡的发生才出现的这一结论,因果关系也就明确了。财政扩张的政策的运作方式主要是增加财政预算和减税来改善当前不良的经济状况。增加财政支出可以通过直接的公共建设拉动社会需求,带动社会其它资金的投入。减税可以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增强人民的消费力量,对企业来说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了商品的成本 ,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间接地增加了人民的消费能力。减税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内需要求的拉动是间接的动力。

与上述观点不同,换个角度来评价财政扩张政策,扩张政策的过度实施也会造成经济失衡。理由如下:税收的税率可减度极小,减少税收能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扩张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靠增加投入来实现,这就势必给财政带来压力,我国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税收和国债发行。如果靠提高税率来增加财政收入,又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收入的压力,不利于消费需求的促进,继续恶化经济环境。如果靠国债发行来增加财政收入,会在短时间内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长期坚持国债发行,就会增加债务负担率,对后期国债的发行提供了风险,这种风险也使企业和个人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更难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如果政府另加大了财政投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为了地方的GDP就会无度的投资、重复的投资。对住宅、汽车等高额的消费品进行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严重,浪费资源和损坏环境,市场形成恶性的竞争,加重了供需的失衡。由上述分析可知,财政扩张会造成经济的失衡。

理论分析

(一)基本假设

本文将构建一个增长模型,以研究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的关系。为了进行定量研究,模型中的税收为商品税。同时,为了使模型具有相应的基础,做出三个假设:

假设1:消费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不一致,市场持续处于供需失衡状态。

假设2:商品税具有累退性,商品税率提高致人均消费下降,形成消费约束。

假设3:消费约束的存在导致内部市场商品未出清,未出清的商品通过出口销售他国,即通过外需来弥补内需的不足。

(二)模型结构

假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个体,这个个体可以无限连续的生存,自身消费即是家庭的效用,一个代表者的效用函数为:

max∫∞0u[c(τc)]e-ρtdt  ;  ;  ;  ;  ;  ;  ;(1)

其中,,根据假设2,人均消费c是商品税税率τc的减函数,有c`(τc)<;0,并且c`(τc)值越大,说明间接税的累退性越强。θ为相对风险回避系数,ρ是贴现率。

政府生产性支出具有正的外部性,从而影响厂商的生产函数,令y、k和gp表示为厂商享受的人均产出、资本和政府生产性支出,根据Barro的假设,我们设定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y=f(k,gp)=Akαgp1-α  ;  ;  ;  ;  ;  ;  ;  ;  ;(2)

上述生产函数是研究内生增长常设的AK形式,如果gp的指数小于1-α,则k和gp的递减报酬将适用,经济将排除内生增长的可能性:如果gp的指数大于1-α,那么经济增长率将持续上升,平衡增长路径不可能出现。该生产函数能够保证经济内生地实现增长,是研究政府支出影响的常用函数。

在竞争性均衡中,厂商的利润为零,资本的边际报酬等于市场利率r(外生变量),有:

rk=αy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政府收入来自间接税和直接税,并且实行平衡预算。为简化分析,税率分别为τk和τc。财政支出g中用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比率为,即有:

g=τcc(τc)+τkrk  ;  ;  ;  ;  ;  ;  ;  ;  ;  ;  ;  ;(4)

k=y-c(τc)-g-d  ;  ;  ;  ;  ;  ;  ;  ;  ;  ;  ;  ;  ;  ;(5)

市场均衡条件为:k=y-c(τc)-g-d,式中,d>;0体现假设3,表示由于消费约束的存在,内部市场未能出清。该值越大,未出清的消费品越多,说明内部市场消费约束越强。

(三)增长路径

文章通过构造汉密尔顿函数来求解最优化问题:

(6)

其中λ 表示资本的影子价格。

TVC条件为:

如果经济处于稳定增长路径,那么k和c的增长率保持一致,这是传统增长分析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现在假定经济处于供需失衡状态,消费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不一致,那么消费与资本的比就是不稳定的,用v=c/k表示供需失衡程度。该值越小,说明市场供需失衡程度越严重。可以看出消费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分别是τc、v、d的函数,有:

(7)

(8)

上式中,τc、φ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作为体现外部需求的d也是外生变量。通常在增长模型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增长率等于资本增长率,因此v为常数,但是在非均衡增长路径下v是不稳定的。v不但反映经济中供需关系,实际上也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我国过去常强调的消费与积累的关系。假定经济中存在一个最优的v值,那么该值过大或过小都表示供需失衡。考虑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可以认为当v值由大变小,即资本积累速度超过消费增长速度时,经济就会出现供过于求趋势。

结论及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分配比例

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收入标准上,因此要找到收入和消费的平衡点,就要保证居民收入的稳定性。只有保证收入的长期稳定时居民才会进行消费决策,并且是长期而非短期内收入稳定。居民收入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来完成,作为国有企业要加大对财政的贡献。通过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来完成,也对社会保障性资金和政府补助基金的来源有所转移,可以有效的抵制国营企业的盲目扩大投资,增加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

(二)扶持三农以加大农村市场消费

我国城乡结构的格局造就了城乡化差别。我国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不利,因此在政策上要对农村经济加以扶持,加大三农投入,加快农村的经济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益性项目的投入,提高农民土地出让收益比例。提高对粮食的直接补助、良种推广补助、农资价格补助和农机供应的补助的标准和范围。加强农民生活环境和农业人口医疗教育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切实落实农村的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和农村的医疗体制改革。

(三)引导中小企业良性发展

制定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良性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和日常生活必需品大多是由中小企业生产提供,而就业人员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原材料的来源也基本来自国内。这对经济市场的繁荣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较低,生产水平力低下,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低。政府应在资金和税收方面加强扶持,做好金融资金融通和财政担保以及贴息工作,对民营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开发其潜在消费能力。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想使人民没有顾虑的消费,就要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后盾。国企下岗的失业职工、农民进城后务工人员的医疗和养老都得不到保障,而与收入相比相差千里的房价以及缺失的医疗教育保障都让这类人群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为了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人们只能选择不消费和储蓄来规避风险。所以要消除人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就要加强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加强在抑制房地产价格、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基础体制的建设。要想鼓励消费,就要建立人民敢消费的基础,以制度促消费,保障消费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政府投资和出口在我国GDP占了较大的比例,这反映出了我国的消费不足,内部供求失衡。但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会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同样它的解决过程也会是漫长的,也不会是实施某一个有利政策就可以改变。想要解决长期存在的供需结构失衡问题,要从战略上进行改变,由量化发展转移成结构性发展。社会消费需求受居民收入、社保体系以及政策等若干因素的影响。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使居民尽快富起来,带动消费,以消费带动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洋.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2010

2.张树明.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研究,2002

3.马德明.财政政策积极性评价[J].管理世界,2008

4.张朝阳.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特点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

第7篇

对于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制定投资策略从来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2010年一季度时尤其如此。

宏观面一团乱麻

当前的难题主要在于宏观层面:

第一,中国经济的失衡依旧,甚至因2009年的巨量信贷投放而愈发加剧,而所谓的转型明显动力不足。

第二,明知2009年的货币宽松是救急的权宜之计,正常的操作应该是逐步退出。但由于贷款拉动增长的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投资并未出手,导致经济复苏的基础十分脆弱,政策上投鼠忌器,不敢果断收缩。这带来退出进程的极大不确定性,2010年货币环境的不确定,使得对估值走向的判断也变得很困难。

第三,若调控不力,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又将咄咄逼人。如果以大中城市作为一个集合,中国房地产与以往东亚经济体、尤其是典型的日本泡沫时期的特征已是若何符节。尽管越早调整成本越低,但路径依赖和利益集团的纠结造成越不肯接受、沉没成本越高,越高当然就越难以接受的恶性循环,眼睁睁地看着房价走向泡沫然后崩溃。

结果是,第四,中国经济陷入一个脆弱的平衡中,任其自然发展下去,结局是房地产泡沫的崩溃和经济增速的硬着陆;立即进行调整,则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打破平衡,终止复苏进程。例如,如果汇率一次性大幅升值,会不会成为外资出逃的集结号?股指期货推出,会不会造成该品种的畸形繁荣和二级市场陷入低迷?

另外,第五,在对未来美国经济的看法上,巴菲特与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看法出现了分歧。芒格预言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破产”,在经过两三年的挣扎之后,最终将崩溃而沦为“悲痛国”(详见本期“精译求精”栏目)。

资本主义式的人类存在方式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瓦解的危机,还有没有可能避免,或哪怕是推迟几十年?在这一可能的进程中,中华文明固有的、“内省”的文化有没有优势可以帮助中国甚至世界找到新的出路?

总之,面对这样一个宏大而错综复杂的大时代背景,尽管股票投资策略问题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在此间打拼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如何理清思路、拨开迷雾,确定基本立场和不同期限的策略,却是安身立命的大事。

议题和观点

由《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自2002年以来已经举办9次,从2007年起增加了“资产管理人圆桌论坛”的环节,至今已举办4次。

8家私募机构、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总部、云南信托资产管理总部和安邦保险投资中心的投资经理参加了今年的论坛活动并发言。其中上海尚雅、上海朱雀、上海重阳处于私募基金行业领先地位,并在过去两年拥有出色业绩记录;深圳龙腾、北京源乐晟、北京和聚虽然规模不大,但过去一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业绩突出;东方证券更是近六七年来二级市场上的“常青树”。

应主办方所请,投资经理们对下述议题发表了看法:

1.政策收缩的进程以及对估值带来的影响;

2.结构性泡沫是否存在以及未来走向;

3.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可能性;

4.资产管理人未来三年的资产管理策略;

5.新兴产业的前景以及投资机会。

尽管对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终止抱有警惕,同时对转型过程的不确定性深感担忧,但多数投资经理承认,只能在既有的经济环境下,以目前经济增长模式得以持续为前提来进行投资,否则便无立足之地。即使最悲观者,也认为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还可以持续数年甚至更长,从投资经理以及所在机构自身的利益出发,不难看出其中还是有些侥幸心理。

与会者一致认为经济结构转型指明了大的投资方向,从今年来看,周期性行业被抛弃,投资标的转向了消费类股票;从长期来看,传统行业机会不大,挖掘新兴行业的成长股成为共识。

多数投资经理对今年的信贷形势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政策调整导致货币环境回归常态实属必然。因为2009年资产价格上涨更多是靠流动性而非基本面推动,一旦政策逆转,将对现有估值水平构成压力。但也有人提出,2009年8月以来股指的横盘调整,已经部分反映了对政策的预期,因此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并不大。

再者,随着全流通和股市更加市场化,估值历史平均水平的参考价值有限,在股票供给增加的预期作用下,并随着实际供给的增加,估值下沉成为必然。但另一种看法是,长期的货币宽松和低利率会对高风险偏好以及估值构成支撑。

小盘股泡沫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热钱泛滥;二是投机需求旺盛;三是投机渠道的缺乏。考虑到2009年资金极度充裕的特征,小盘股与大盘股表现的巨大差异也就不难理解。

始于2002年,由公募基金主导的“价值投资”曾令中国股市的定价效率大幅提升,以往的爆炒小盘股、概念股现象一度式微,让人误以为整个投资逻辑已经发生转型和质变。但2009年以来的事实表明,盈利模式的可行性依然是中国股市投资策略的基本考量,在实体经济的结构没有完成调整前,股市不可能真正转型。

真正对小盘股构成打击的,是进一步推出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杠杆产品。香港的垃圾股很难投机,就是因为那里有各种期货、期权产品和几千个窝轮,投机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加上有杠杆更刺激,就没人炒题材股了。

另一方面,与会多数投资经理都认为一直不被市场所看好的大盘股被低估并存在阶段性机会,并集中推荐了银行股和保险股。相反的意见是,当流动性收缩时,反而是已经被低估的大盘股先行下跌,因为大盘股活跃需要的资金支持更大,这在2009年都没有得到满足,今年的环境更是不允许。

在未来市场日趋难以把握、同时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的情况下,套利有望成为重要盈利模式。■

M1回归令估值承压

本刊记者 吴晓兵

由于存在“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的公式,分别考虑这两个乘数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成为判断股价趋势的一个方法。在不同经济阶段,两者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方向未必一致,于是呈现出若干组合。

造成市盈率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但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银行体系外现金+活期存款)与市盈率的相关性特别突出,以至于能够凭借该指标简单判断估值变化趋势,进而决定在股市的买卖点。

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9年7月,按照M1增速接近10%买入、达到20%卖出,一共交易五次,如果以上证综指为标的,收益率达22倍;如果标的是深圳成指,则收益高达70倍以上。

社科院金融所的尹中立博士表示,成熟市场国家的货币供应增速较低,M1增速通常只有一位数,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没有那么大。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相应货币供应增速相匹配,货币投放的巨大增量,加上投资渠道狭小,势必影响中国的资产价格。

M1对资产价格的重要性,在于它对股价指数和cpi的领先作用。从数据来看,M1领先CPI拐点数个月。看到CPI转向和货币政策调整再决定交易方向,已经晚了数个月;如果一见M1掉头就买卖,则比较及时。

其原理,在于M1大幅上升意味着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的增加以及消费的增加,势必带来资产价格和物价的上升,当数个月后CPI的上升成为事实,央行的货币收缩政策也随之而来,于是资产价格受到风险溢价上升的冲击出现下跌。考虑到股市投资者的预期效应,股价往往领先货币政策做出调整,M1也同样是CPI和货币政策的领先指标,于是两者有高度的相关性。以上逻辑在M1下跌时亦然。

至此,完整地说,由于M1的高点、低点意味着未来数月的通胀、通缩基本上要成为事实,接下来货币政策会做相应调整,资金成本、风险溢价变化决定了股市的估值水平变动,进而影响到股价。再者,估值对股价的影响力比每股收益要直接和大得多,这使得M1成为最佳甚至唯一的股市选时指标。

以往M1的波动区间只在10―20之间,而这一次货币刺激的力度之大,使得所有描述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均超出了常态,例如今年1月份M1增速达到38.96%,这需要一个特别的解释。

尹中立表示,只要2010年全球经济不再遭遇大的危机,非常态的超级货币宽松政策一定会调整。

这一轮货币政策的放松,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远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随着政策调整,2009年极大地受益于流动性泛滥的风险资产价格将面临压力。如果M1等指标回复到常态区间,对股市的打击不言而喻。

在其它变量稳定的情况下,M1与市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在某个变量出现巨变时,M1虽然还是与估值维持正相关,但支持相似估值所需要的流动性却大不一样了。

例如,2007年下半年M1最高到22.8,并且在20的水平维持了一年左右,对应的上证综合指数的加权平均市盈率达到了73倍;目前的M1最高值已经是38.96,而市盈率最高只是31倍。换言之,在其它因素配合下,以目前的货币环境,只能支持31倍的市盈率水平。那么,在其它因素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如果货币政策进入一轮紧缩周期,而M1、M2回到常态区间,对应的市盈率是多少?■

寻找新的产业方向

常昊

虽然旧的经济增长模式肯定有到头的一天,但经济转型牵扯的因素太多,很难在短期内看到变化。所以我们只能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把经济转型作为一种政策方向,来把握投资机会。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考虑,经济转型非常必要。因为资本市场的本性是“逐新”,如果长期停留在旧的、传统的经济模式当中,实业投资的收益率不高,股票投资收益率也不会高。例如美国传统行业的收益率不一定能跑赢指数,但新兴产业、特别是引领经济增长新趋势的一些产业,收益率非常高。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相对不大,因此有能力去追逐这些机会。这种方法看似激进,可一旦选准了目标,持股周期会很长,确实是要找到好公司去做股东,因此又很保守。

市场机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长期投资的公司,一是周期性行业股票。长期投资的公司虽然会出现估值波动,但因为业绩增长比较平滑,所以股价起落没有周期股那么大。而周期股不能进行长期投资,否则就像坐过山车。从宏观分析的角度比较容易把握一些趋势性机会,操作周期股。例如过去两年在经济的大幅波动中,周期股的涨跌趋势和行业链条都很清楚。如果能把握住这种宏观机会,做一些大的波段是完全可以的。但长期机会还是应该找能够抗御风险、周期性不强、持续增长的股票。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市之后,这些股票最终带来的收益还是非常好、非常高的。

我们看重经济转型的两个方向,一是新兴产业,新能源的方向。二是科技消费的概念,特别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变化,这个用户群非常大。现在移动用户是7亿,3G用户如果达到30%,差不多有两亿。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即使不高的人均消费量,也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行业里能够提供增值业务的公司都有机会。

苏宁、国美的最大投资要点是什么?就是因为网络可以简单地复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网络已经渗透到个人,这个网络上的消费将以很快的速度来实现。大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相应的技术和服务来满足。即使单一消费量不大,但积聚出来的规模非常大。摩根士丹利有一个报告,预测2020年移动互联网市场会有一百亿台的需求,包括手机、电子书、PS导航等产品。在这些领域,肯定会有一些具有制造业优势的中国企业获得比较高的增长率。

小盘股作为一个整体肯定有泡沫,但其中仍可以找到一些增长潜力大的公司。小盘股如果不能涨十倍甚至更多,就不可能成长为大盘股。而且现在的情况跟2007年“530”时不一样。当时是宏观经济增长最强劲的阶段,而且公募基金迅速壮大,所以小盘股泡沫破灭后大盘股开始主导市场。现在看好大盘股的机构资金已经大部分沉淀其中,根本没有增量能推动这些大股票。

所以今年是一个中性市场,大家主要是找一些结构性机会。再有就是信贷收缩等因素可能带来一个政策底、经济底,这是个指数机会。■

作者为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3月29日(其他机构的排名基准与此相同),上海尚雅管理着8个阳光私募产品。其中“尚雅1期”、“尚雅2期”、“尚雅3期”和“尚雅4期”分别成立于2007年11月、11月、12月和2008年1月,最新一期净值为1.3869、1.3664、1.5098和1.6055。最近一年(在227个非结构化股票信托产品中)收益率排名为35、36、22和18;最近两年(在135个非结构化股票信托产品中)收益率排名为13、5、11和2。

2010年机构投资者回归基本面

王欢

在经济危机爆发两年之后的今天,对于经济前景仍需谨慎。在后危机时代,全世界都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美国的杠杆率要下降,储蓄率要上升,考虑到人口结构,恐怕美国经济结构需要有更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本来就是长期的过程,加上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相对完善,制度上、产业组织效率上的提升空间都不大,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力发展,主要就是科技进步,如果大家关注的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再次通过杠杆化来做是很难的。

中国同样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不过中国还有很大制度变革的空间。改革开放30年,总体上来说也就是不断调整经济体制、制度,调整生产关系来释放生产力。现在遇到一定的困难,原来三驾马车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现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令出口增长很难恢复到此前水平,单靠投资又面临环境压力。虽然调整结构年年讲,但是面对今年这样的局面,这个事已经不存在做不做的问题了,而是怎么做。至于前景则很难预期,因为整个结构调整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房地产税就很难推,所以进展一定是曲折的过程。

关于小盘股的高估值问题,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中国股市上部分股票的高估值是一个常态,很多人都相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高成长的公司,从而支持高估值。然而,从统计上看,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例,只有5%的公司能从小公司变成大公司,还有20%-30%一直是小公司,剩下的基本死掉了。通过选择成长股来追求更好的投资回报,难度是很大的。我们也会投一些小股票,但是战战兢兢,要不断地观察。不过从微公司到小公司的路径比较容易观察。就是一些销售收入几个亿、利润几千万的公司,因为有中国这么大的潜在市场,从几千万利润变成几个亿利润,这个过程可预测性更高。再大以后,从小公司往大公司走,这个难度很大。今年大家都强调的是轻指数、重个股,从机构投资者到研究员都要回归本职工作,回归公司基本面。

在估值上还要考虑一个定价权转移的问题,2000年之前简单说是庄股时代,那时候多数股票都有主力运作,他们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股价走势。2005-2009年是公募基金主导的时代,因为他们管理的资产规模很大,对市场影响巨大。2010年年底总市值的90%都进入了全流通状态,虽然投资者认为很多大小非不会减持,但这毕竟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这是一个定价权的问题,可能带来估值体系的变化。

基于此,今年我们比较谨慎,仓位要注意控制,上半年恐怕机会不大。主要机会是跌下去也许有一些好公司被错杀,要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前提是你得多跑,对这个公司要有点把握。

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说,我们比较关注消费,尤其是关注有品牌和渠道、满足日常消费的公司。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更多人将来要像大城市的人一样生活,他们消费什么,有13亿人口的国家的消费升级前景是很乐观的。前段时间到甘肃、青海这些地方,看到已经开始有塞车的现象了,在街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自主品牌汽车的4S店、品牌服装连锁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的未来前景广阔。■

作者为上海朱雀投资发展中心普通合伙人,副总经理。上海朱雀管理着18个阳光私募产品。其中“朱雀1期”和“朱雀2期”成立于2007年9月,最新一期净值为1.5717和1.6141。最近一年收益率排名为41和46;最近两年收益率排名为12和8。

未来3到5年属于平衡市

陈光明

经济转型过去一直不顺畅,最重要原因是转型的动力不足,现在经济的内在规律有转型要求,不转型这个模式也持续不下去,随着重化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粗放型增长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从未来五年、十年的角度看,转型成功与否是资本市场机会有多大的关键。如果转型不顺利,资本市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挑战大于机会。

从较长期来说,出口不会有大的投资机会,无论从行业还是从公司讲。就整体而言,持续增长的机会不多了,除非是一些好的模式、实现出口产业升级或管理能力超强的公司。当然不排除过度悲观导致的阶段性机会。

在投资和消费之间,这几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财政税收一直往上走,资本回报也一直往上走,我认为已经到了转折点。这些指标的转折预示着到了要转型的时候,如果政府对转型的配套政策不足,转移支付不足,转型就不会顺利。如果配套的这些政策做得比较好,内需型社会是有希望建立起来的。大消费概念的公司,短期看有点偏贵了,但长远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长期的过程。

近一点的预测是,去年房地产、汽车销售的强势表现今年恐怕难以为继。而且政策也开始往后退,不像去年那么扶持了。汽车拥有量的提升使得一些交通的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我老家在浙江一个小城镇,过去两三年前从来不堵车,现在停车一看红绿灯还离得很远。毕竟能源是稀缺的,长期鼓励汽车消费也不可能。从这个角度讲,经济短期压力很大。

现在积极的人讲结构性机会,消极的人讲结构性泡沫。即使抛开大盘股与小盘股的表现差异不谈,从总体上讲,我认为在中国股市全面市场化的过程中,历史估值的均值水平不能作为重要参考。随着全流通的实现和市场化推进,估值水平可能有一个下沉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股票供给已经不那么稀缺的条件下,我认为结构性泡沫非常明显。至于结构性机会,是从长远来看,属于那些转型成功、拥有新商业模式和有杰出管理者的公司。也就是说,我觉得未来三到五年不可能靠指数上涨来挣钱,去年下半年我就这么想了。虽然总有一些小公司会成长起来,但小盘股泡沫还是大一点。

总之,我觉得今年不仅是最复杂的一年,是全面市场化的一年,更是对资产管理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包括未来好几年都是如此。

但只要不出现2008年那样的情况,还是不难操作的,而出现极端状况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在一个平衡偏弱的市场,因为有结构转型这样的大背景,如果能把握住大的方面,也有不少机会。一方面看到了困难,另一方面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中国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

但不是盲目乐观,像现在中国的增长速度可不可以歇一歇?GDP不要说9%,回到6%也是个成长的过程,有什么不好?之前一定要维持高增长是因为就业压力很大,但未来15年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小。增速低一点,质量高一点,也没有那么大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个人认为再过几年GDP下一个台阶非常正常。2009年的货币扩张是个很特殊的过程,今后演化成平衡市的很重要原因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再者是全面市场化。■

作者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管理着两个阳光私募产品。“晋龙1号”和“海洋之星1号”分别成立于2007年8月和9月,最新一期净值为1.5816和1.6180。最近一年收益率排名第1和第6;最近两年收益率排名为17和10。

流动性在逆转

刘佑成

2009年的行情绝大部分是流动性推动的,与实体经济表现的相关性未必很大,比如四万亿刺激计划相关的行业表现一般。到2009年下半年市场有自我强化的趋势,但流动性推动和自我强化的趋势总有一天会到头。实际上2010年流动性状况已经转弱,因为信贷的边际数据对推动市场很重要,但2010年边际数据一定是负的,所以流动性是一个下滑的状态。

市场存在结构性泡沫,目前全部股票的估值分布区间与2008年初很相似。如果把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这些大盘股的影响剔除,上证指数一定不是3000点,大约在4500点。特别是小盘股的结构性泡沫明显。是什么因素在支持高估值呢?主因是投机需求的资金追逐。股指期货上市后,考虑到杠杆效应,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很好地吸引投机资金,这种“替代作用”可能分流小盘股当中的投机资金。

经济结构的调整一定会进行,但能不能成功现在不敢说。结构调整需要的时间本来就长,现在才开始,还看不清楚前景的模糊期。困难在于现在的路径依赖很严重,很多利益集团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没有一个公平、公开的规则,这可能会拖延改革进程,并且导致这个进程不是对社会最优,这是不太乐观的地方。基于此,对于从经济结构调整出发来选股选行业,我觉得不确定。

短期来说,美国、中国、欧洲,都想依赖市场流动性,阻止经济下滑,这是一时之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还要依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只是各个经济体结构调整的内容不同。对调整有利的因素是,中国的基础建设还有空间,坐火车买票非常困难,说明这块供给不足。就是怎么能更有效率地来开拓市场。

基于以上,我第一看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之一是收入分配差距太大了,其中更突出的是农业、农民收入过低。这部分的张力很大,到了快要破裂的地步。所以农业一定会得到重视。第二是消费升级,这在短期内并无惊喜,但80后这一代进入30岁了,这是他们收入、消费能力最高的时候,所以从人口结构上,消费将进入升级阶段。第三看好低碳,现在的低碳生活方式,就像多年前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一样。和低碳联合在一起的是智能化,比如中国移动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用手机支付方式,实现信息化、职能化的低碳解决方案。这样一个新生产方式的提升、改进,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主导方向。■

作者为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和聚1期”成立于2009年7月,最新一期净值为1.4391。今年以来在438个非结构化股票信托产品中收益率排名第1。

警惕旧增长模式到头

刘迅

做投资管理,尤其是A股的投资管理,都是在一个假设前提之下,即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现在的问题是,大家越来越担心这个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结构上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

这集中体现在房地产领域,一方面现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具有以往东亚经济体泡沫的部分特征;另一方面房价的大幅上涨还带来社会公平上的压力。如果政府能够保障低价房的供给,炒房子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但是政府资源不足,做不了这个事情,压力就来了。

目前的经济模式,无论是四万亿刺激计划还是十万亿新增贷款,再加上各地区的计划,背后都是政府财政和信贷的支持。要看这个模式可不可以持续,投资人不妨关注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什么时候房地产税出来。逻辑是加税代表财政困难,就没法支持原有的增长模式了。当然这至少是几年后的事情,这之前,不妨假设现在的模式可持续。

中国的制造业、建筑业效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他们的人均GDP是35000美元,那么我们能不能提高产业组织效率,从目前的3500美元逐步推进到5000甚至10000美元?目前来看,在政府的控制下,这种靠制造业推进经济增长的模式还可以维持。什么时候不能维持了,就要改变增长模式了。这个模式不是呼吁就可以改变的,一定是要有很大压力才可以改变。

现在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比较理想,说明中国经济本身的增长潜力还很大,但也要对这个增长模式什么时候到尽头抱着警惕的心态。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看法。■

作者为深圳新同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新同方管理着4个阳光私募产品。其中“新同方”成立于2007年7月,最新一期净值为1.2473。

等待形势明朗化

朱军

从现在这个时点看,如果2010年企业盈利如大家所预期那样有20%-25%的增长,但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变化,这方面造成估值下降20-25%。这看来是大家认同平衡市的原因。

但也有一些因素会打破这种预期,导致大幅波动。现在投资者对经济的担心两极化,既担心经济形势好,通胀率直接到5%-6%,引发货币政策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收缩;又担心经济出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起不来,甚至出现第二次滑落。

这两种风险一旦发生,肯定对市场预期有很大冲击,会调整策略。随着新的经济数据陆续公布,我们会对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向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逐渐把极端状况出现的可能性更清楚一点,这需要过两三个月,投资者对今年的情况会看得更清楚一点。

现在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热点无论是区域经济、3G、互联网还是传统消费,大致都可以归纳到成长股的概念里。从脉络上看,2009年8月份以来的横盘调整,源于对货币政策发生变化的预期。这之前,投资者可能更看好周期性行业的股票;之后开始关注成长类公司。2009年股价指数有比较大的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周期性股票、成长性股票的表现在各个波段中交替表现。到了2010年初,大家都转向成长股,对周期性行业采取比较回避的态度。这种看法在未来会进一步强化。

虽然市场对货币环境的变化有预期,但现在资金状况还不差。比如第一次准备金率提升的时候,民间借贷利率没有明显的变化,长期债券表现还不错,说明资金是比较充裕的。只不过大家在等待极端性的因素明朗化,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发现新的投资方向。股价指数收敛还是波动加大?热点停留在成长股当中还是换个方向?这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回答。■

作者为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上海重阳管理着5个阳光私募产品。其中“重阳1期”和“重阳2期”分别成立于2008年9月和12月,最新一期净值为2.3940和1.8946。最近一年收益率排名为31和33。

超配高科技成长股

吴险峰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会持续很长时间,客观上是因为人均GDP水平较低,有增长空间。主观上是这个民族的求富意识已经觉醒了。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2009年这样极端的贷款增长,货币扩张和资金成本的降低也是一个越来越清楚的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能够吸收大量资金带来高收益的领域越来越少。例如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多数产业的产能已经过剩。在实体经济容纳不了资金的情况下,资产价格成为追逐目标。再有,从全球资产配制来看,中国反而是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国家。因为发达国家的全球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全球资本倾向于转向新兴市场。最后,如果调控措施奏效,房地产市场中的流动性还转移,这一点有利于股市。以上三点是从资金供给方面来说的。

在投资机会上,市场的逻辑已经很清晰了。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一定不在传统产业,而是新兴产业。以美国的大市值公司来看,Google两千多亿美元,雅虎、IBM、苹果都是千亿美元左右,而美国银行、花旗、高盛这些顶尖的金融机构都不到一千亿了。当然,美国的经济结构跟中国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正因如此,中国这些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才有赶超空间。这就是小公司成为蓝筹股的机会,这件事在香港上市的腾讯身上已经发生了。做投资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我们买了很多认为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小盘科技股,接着就是根据估值情况、成长性不断求证。如果达不到市场预期,事后来看这个股价就是泡沫。对于被看做成长性企业的公司而言,这种下跌很惨烈。因为是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下跌。

另外有些事件值得考虑,这可能成为今年市场中的重要变量,比如人民币升值和股指期货。考虑各种因素以后,今年的选股是将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成长性企业超配,服务业和消费行业标配。周期性行业――特别是金融行业――存在阶段性机会。■

作者为深圳龙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龙腾”成立于2008年1月,最新一期净值为1.1662。最近一年收益率排名第8;最近两年收益率排名为41。

关键在房地产如何调控

曾晓洁

公司股价或市场指数的表现取决于两块,就是盈利和估值,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定价方法。估值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看流动性状况,二是盈利增速,高增速可以支持高估值。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全年,估值应该是下降的。第一个理由是流动性的趋势变化已经表现出来了,包括信贷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大公司融资再融资带来的股票供给。第二个理由是盈利增速的高预期现在看恐怕达不到,这对投资品的打击非常大。

货币环境变化背后的根本逻辑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已经如箭在弦。2007年中央政府提出调机构,2008年没有提,到2009年下半年又开始提。因为遇到了全球经济危机,不得已对房地产行业利用了一把,副作用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也起来了,有一些隐患。地方政府没有钱,要靠投融资平台、银行贷款融资,这里边的风险不小。这应该是2010年中央政府下决心做调整的重要原因。基于此,2009年下半年我们对策略做了调整,转趋谨慎。

结构性调整当中也会有一些结构性机会。怎么弥补失衡、调结构?很重要的是增加居民收入,可能政府会出台一些政策刺激消费,主要还是解决一些最基本的消费。再有是医药,医药股的估值现在很高,但这个行业是中国未来十年成长性最确定的行业,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结构上又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正在逐步建立起来的完善医疗体系和医药改革在制度层面释放了需求。

中央政府为调整结构甚至可能牺牲经济增长速度。房地产当然是希望做到软着陆,成交量不断上升,价格缓慢上升,这样政府就不用打压房价了。但历史上房地产泡沫要做到软着陆很难,最后很可能是牺牲经济增速来压房价。毕竟房价泡沫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埋下很大隐患,对于政府决策层应该是有清楚认识和明智决断的。■

作者为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北京源乐晟管理着两个阳光私募产品,其中“乐晟精选”成立于2008年7月,最新一期净值为2.2758。今年以来收益率排名为19;最近一年收益率排名第3。

关注可能转型成功的行业

陈军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资产管理人,尤其是规模不算太大的,还是做短期判断比较有效。

2009年中国前所未有的贷款规模恐怕是当初中央政府也没有完全预料到的,2010年以中国为首,主要经济体在政策上都有收缩的趋向。但是经济已经在快车道上了,而且有惯性,政策上不会马上踩急刹车,所以各国政策的收缩方式和力度都是可控的。我觉得通胀预期大家都是喊口号,美国、中国都会喊,但收缩政策并不严厉。应该是在保证资产市场和经济增长的状态下进行收缩,特别是美国股市对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作用明显,更不会不管资产市场。每当美股跌得多一些,就会有人说,股市这样跌下去,货币政策不能轻易紧缩。

影响中国股市估值的三个主要因素,一是宏观经济基本面,二是货币政策,三是股票供应量。这三项2009年上半年都是加分的,今年多数是减分,当然股市对此有所预期,所以横盘调整。所以现在没有压倒性的冲击因素,整个二三季度正面和负面冲击都不太大。所以大家多数是波段操作,自下而上,就是说对指数没有太大期望。然后等待形势明朗化。从2006到2009年的四年中,股价指数的波幅都特别大,这应该不是常态,今年收敛的可能性比较大。

结论就是小盘股仍趋于活跃。今年的流动性和基本面,加起来显然不足以推动整体股票上涨。但资金依然流连于股市,感觉应该是一种题材股的反复轮动,这会贯穿全年。所以我们今年要抓小放大,尽量选一些周期性不是很强的题材股。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关注有可能转型成功的行业。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首先是出口所占比例下降,产能过剩一定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投资如果比较有效率,投资拉动应该还是持续一段时间;最有希望转型成功的是内需,但这里涉及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效率,二是公平。如果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最终购买力所反映的内需肯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