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

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

时间:2023-10-08 15:4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

第1篇

一、高度重视项目的控制协调

现在,建筑市场的不规范给项目管理带来压力。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砍价。一种是明砍,即招标时,一级企业要按二、三级企业取费还要下浮多少个百分点的做法。一种是暗砍,就是公开招标,自由竞争,所谓"定额"就放一边去了,最低价者中标。二是压工期。无定额工期,业主要求你在最短时间内按时按质完成工程,施工单位被迫打破建筑科学规律施工,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同时加大了施工成本。三是业主随意肢解工程,容易造成施工时交叉配合不好,不能很好控制进度、质量、安全等。

应对的办法,即务必做好协调、控制工作。只有做好项目管理的各种协调工作才能有效地对工程进行控制;只有严谨而制度化的控制,才能确保和谐、协调。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正在于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善于应用工程项目的约束条件,而又不超越这些条件的前提下,完成既定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

要高度重视项目合同。工程中标后,无论业主提出的条件有多么苛刻,都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业主积极主动沟通协商,力争使工程合同的签订趋于公平或基本公平。要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四者兼顾,这样才能在项目管理时不断调整策略,达到有效控制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调试重视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尤其建筑工程质量更是百年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抓好工程质量,还是主张企业利益的基础,否则一切都谈不上。控制工程质量,首先是人的控制。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水平,尤其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的操作应由熟练工人去完成,实行持证上岗;对于新型施工工艺,必要时要引入"样板工程"。其次是材料质量的控制。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务必把好材料进场关。此外要配备好"三大员",即施工员、材料员、质检员,强化他们的责任心,做到动态控制,履行职责到位。如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检查复核原材料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线是否准确等等。特别强调"三大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 不能只头检,待项目劳务作业班组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要覆盖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组长,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安全员、材料员、班组长及其他相关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在施工质量形成及施工作业的全过程,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坚持"自检、专项整治"和隐蔽验收制度,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劳务作业人员健康安全和作业环境得到相应控制,使施工现场事事、处处、时时、人人都严格按照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的实现。

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分公司质量计划的要求。如有的工程项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质量等级为合格,而公司为满足市场需要确定其为创市级优质工程,那么该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就应定市级优质工程,按照这个质量目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设计。首先按照"分项保分部、分中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书面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施,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中,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在施工管理中坚持"典型施工引路",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典型施工,典型施工后及时总结,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规范设计要求时,组织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

安排好交叉作业,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管理难度大。而细部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对实现工程项目总质量目标至关重要。所谓细部处理是指预埋铁件、预留孔、结构节点、面层等部位的质量处理,这些部位都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这些细部做好就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这一阶段,除各分项工程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合理安排交叉作业,一是要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间歇;三是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

三、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1、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特点

施工安全既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财产安全。由于施工环境变化大、高空作业多、地下作业多、大型机械使用多、用电多、用易燃易爆的化工用品多,客观形成施工作业危险源多、事故引发点多。同时由于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手工作业多、人员数量多、交叉作业多,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安全控制就是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不出事故。

目前建筑工地的工人大部分是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工地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特别是有些劳务队,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熟练工人流失多,新手补充多,很难使他们固定化、职业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常抓不懈。

――思想重视是保证。要加大安全防范投入,对工料机等生产要素采取严格管理措施,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一切与施工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承担安全责任。

第2篇

【关键词】责任主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高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要点在于责任主体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而对于责任主体的作用,也从多个层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进行保障,从而促进责任主体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作用发挥,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1.制度层面保障

第一,尽快统一国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定,确保责任主体投入足够的管理精力。目前我国各省、各地市所涉及到的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定都不甚统一,在管理过程中使用、交接手续的程序和所需证件也都不甚相同。这种情况已经很难适应知识流动日益频繁的社会,也不利于责任主体进行较为充分的管理。国家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将各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统一起来,使责任主体的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发展。

第二,预警制度加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预警评分项目中,保障责任主体能够很好的区分风险。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个包含安全管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组合体,但我国现今风险预警制度只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管理来预警,即风险预警制度下的评分项目只涵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综合的预警评分项目,而没有涵盖分机构管理的预警评分项目,因此无法真正评断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部结构,而无法真正做到风险的预防,导致责任主体也不能充分了解风险来源,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所以,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面预防考量下,应该对于风险预警制度有所调整,即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预警制度中加入分类别的评分项目,确保责任主体能够有效区分风险的来源,进行较高水平的管理。

2.组织层面保障

第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设置专门审核机构,负责对项目管理方案进行审查,明确责任主体权利与责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门审核机构,由项目管理相关部门责任主体组成,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应健全处置程序,成立相应的项目管理专门审核机构,对分支机构负责人负责。另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分类别管理必须完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制衡机制,明确参与项目管理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强化项目管理内部监督。

第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及分支机构责任主体对项目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及分支机构责任主体不参加项目管理专门审核机构,可以列席项目管理审核会议,不得对审议事项发表意见,但对项目管理专门审核机构审核通过的项目管理方案拥有否决权。如调整处置方案,调整后的方案如劣于原方案,需按项目管理程序由项目管理专门审核机构重新审核。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和分支机构责任主体参加项目管理专门审核机构的,出席会议时不得事先对审议事项发表同意与否的个人意见。直接参与项目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可以列席项目管理专门审核机构项目管理审核会议,介绍项目管理方案的有关情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分类部门审计与纪检、监察人员应列席项目管理审核会议。

第三,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机制进行完善。管理水平的改善效果离不开执行机制,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也是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管理水平提升效力的保障。一般而言,这种执行机制包括着如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全员参与的动态性管理机制。在这种管理机制下,每一名员工都将拥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从而不断的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责任主体参与效果的参考标准之一。其次是责任主体岗位有必要进行持续性轮换,确保不同的责任主体能够在不同岗位之间获得最大限度的锻炼,这也便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培养综合性人才。最后是采用竞争上岗的机制,给予所有的员工以晋升的机会,根据员工的工作水平来判定晋升的标准,这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部良好工作氛围的培育。另外,对责任主体也应进行科学的考核,采取轮换制,使责任主体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工作压力,严格实施工作不力的淘汰机制。

3.宣传层面保障

第一,责任主体应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普及涉及两方面人群。一是普通管理人员;二是普通员工。对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强化自身的项目规章编制、更改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而这也能够确保对开展项目管理的便捷性。对于普通员工而言,目前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等相关知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程序较为困惑,而大多数组织也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讲座来为普通员工答疑解惑。当人们需要解答这些疑问时,只能到相关的管理部门去进行了解,而由于管理部门的工作很繁忙,只能针对普通员工遇到的问题作出解答,普通员工仍然不能掌握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因此,组织责任主体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讲座,由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为普通员工进行系统的讲解。

第二,责任主体应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宣传。鉴于人们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意识普遍不高的现状,应着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宣传的内容要多层次、多样化。宣传对象要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者、管理部门、普通员工、企业等主体。现实实践中的很多组织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部门并没有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当涉及到相关问题时,不能有效协助单位完成相关事项。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的不协调也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占用了工作时间和精力,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责任主体的宣传方式可以多样化。从根本上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养成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动追求项目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保障和便利。

第三,责任主体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投入一定的物力来保证管理的顺利进行。项目管理的优劣程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其发展与企业息息相关。企业应注意巩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果,遇到较为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为沉着冷静的应付提供保障。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优势,增强责任主体与组织其他部门的沟通和互动性,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目标;统一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63-011问题提出

由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注重整个工程项目生命期的跟踪动态管理,所以并不能够将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各种因素都连续、及时、准确的记录下来,因此,也未能反映整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变化。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设计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直接相互独立,没有联系起来,这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寿命期以及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设计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都只是独立于自己的管理模块及管理目标,都缺乏对整个工程项目目标的统一认识,这就等同于根本没有工程项目管理。

1.2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是各自分离的、静态的实现其各自承担的职能(早期规划决策、设计、施工)进行管理,这样就没能将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很好的衔接统一,缺乏协调一致性;另外,很多工程项目管理并不重视项目建设的早期规划决策,直接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出现的各种设计变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程。

1.3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过多是管理者凭借着自己对于工程项目的经验,没有适当的参考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及技术成果。

2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基本概念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工程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组织与项目经理通过系统的方法及理论对工程项目的各类资源进行组织、计划、控制及协调,从而实现工程项目高质高效完成的目标的管理模式。

2.2 工程项目管理特征工程项目管理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等特点。①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工程项目通常包括多个组成部分,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行业、多个学科、多个组织,并且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重难点,不确定因素较多;工程项目的人员同时涉及业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督部门、监理单位、检测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多个组织机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②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的创造性。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面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具有创造性的特质。没有完全现成的管理经验,只能依靠优秀的管理体系引导这管理团队不断进行摸索、创新。

2.3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概念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以工程项目为核心,对工程项目的所有组织人员、所有进程、所有工作以及所有的目标进行智能化的、实时的、远程的控制及管理。组织人员包括业主、承包商、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检测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等相关人员;进程包括项目前期的构思及规划、招投标、设计、施工、检测、监督、验收等过程;所有工作包括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计量管理、变更管理、竣工管理等;所有目标包括工程项目的功能目标、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及环境目标。

3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内容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要素以及管理过程的集成化。

3.1 管理目标的集成化管理目标的集成化是集合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的管理目标为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强调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与统一性,这可以防止各个参与单位因为其各自利益未能完全最大化而造成的问题,因为只有整个工程项目的目标实现了,各个项目参与者的目标才能实现。

3.2 管理手段的集成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本身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因此如果采取单一的管理手段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需要。所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及管理办法进行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

3.3 管理要素的集成化工程项目同时存在成本、工期、人力资源、质量、风险、范围、沟通等多个相互制约的管理要素,因此需要对这些管理要素进行集成化的规划考虑。

3.4 管理过程的集成化项目管理过程的集成化的目的是明确管理目标与任务、分工和职责,建立以集成化项目管理为中心的决策、采购、设计、施工管理业务流程体系。

4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的改进

当前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主要存在两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建立还处于早期的设想阶段,这方面应该多参考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经验进行改进;二是工程项目的各个管理要素是进行集成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它们之间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也不是一样的,因此需要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要素的权值对集成化管理的影响。

5结论

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集成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目标、组成要素以及过程控制,积极在集成化管理系统方面进行创新,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清华.大型工程项目集成化项目控制信息系统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707-710.

[2]黄如福,符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分析[J].开发与借鉴,2000.7.

[3]曹小琳,韩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系统的建立与控制[J].重庆大学学报,2002.7:107-111.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Many companies use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software in the work, such as quotation software, professional design software, schedule management software, contract management, materials management software, software, overall, although has received some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scover a problem, solve the problem in time,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在从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化建筑业的转型期。尤其是信息时代的来临,更是给建筑这一古老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国内外都把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作为改革建筑产业,降低工程运作成本,提高行业工作效率的主要突破口。但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集成应用研究开发仍然处于各自为战、摸索尝试的开发阶段,引进的软件也存在消化使用的过程。或处于只能用其个别功能的状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已经在中国发展多年了,这其中给中国建筑行业的管理体制做了怎样全新的阐释呢?又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多少实惠呢?

一、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背景 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尤其是施工过程中任务重、工期短,涉及的行业多、专业多、交叉作业多,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管理将很难实现预期的工程管理目标。这其中,信息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而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本质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工程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从而进行控制、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达到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已不是管理技术应用、计算机系统等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而越来越集中在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的障碍。从我国建筑行业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从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来看仍停留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上 ,从我国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同时,人们缺乏对项目管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没有养成项目管理信息化运行所必须的认真的、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

目前,国内很多建筑企业引进了管理信息化系统,但在旧的管理体制下,管理信息化不能得到有力执行,建筑企业对于利用信息化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及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等各方面究竟发挥处多大作用都没有明确的指标。

三、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1、通过对管理系统的分析: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和功能进行开发的,这样的状况造成了工程项目管理各阶段、不同功能的信息和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信息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工程项目管理内部各个职能之间无法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不同、需求多变问题。

缺乏统一标准规范: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领域缺乏统一、成熟的标准和规范,国内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各自探索,独立开发,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目前,国内企业应用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存在两种形式:购买成品和自主开发。购买成品,节省了开发时间,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但是并非基于企业自身现状进行开发,自然会出现可操作性差、运转不畅等问题;自主开发,尽管适合企业自身现状,但是开发时间太长。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的指导,各个企业之间信息相互独立,易形成信息孤岛,同行业之间软件合作共享的机会很少,导致企业管理软件重复建设。

3、企业决策层认识不足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随着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实施难度不断提高,施工信息量和数据量不断增多,信息交流及传递更加频繁,工程项目管理经常存在一些问题:①决策层、管理层、各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充分的信息交流,企业领导无法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成本的情况;②施工过程中巨大的信息量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整合,决策者无法获得更加精确的信息;③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得不到有效执行;④成本核算时间长,加大了工程成本的控制难度。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如何利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提高施工速度、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等都缺乏正确认识。

4、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和管理流程

在企业内和工程项目上尚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许多企业在业务管理上只引进项目的管理模式,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仍采用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式运行,企图在企业组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引进现代项目管理。

同时,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没有标准化,包括工作流程、组织责任、信息的整合等。

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探讨

有必要分析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就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采取一定的策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

中国建筑行业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一定要结合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结合中国建筑业的传统特色和行业模式。只有明确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责任体系,完善IT应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规避信息技术应用风险,这样的IT治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才是未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应用实践问题。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包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更包括了业务流程重组、管理观念更新、文化变革等多个方面。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复杂项目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和项目知识体系的角度,来分析过程中主要工程计划和控制,并整合、抽象出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业务模型,是否能以流程、角色、活动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基本可以覆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使用的全部关鍵要素。)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从理念上解决了用信息技术改造我们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和业务处理方式不确定及我们的企业反复强调的变化多的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根源,掌握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信息技术真正的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五、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框架

1.文档与数据管理信息化

(1)以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个周期为对象,全部信息实现无纸化。 (2)建立存储所有的工程信息的数据库,便于共享和利用。 (3)建立与工程紧密相关的知识库(包括专家库),便于共享和利用。

2.数据利用信息共享

(1)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使项目管理的各部门利用网络以及电子介质进行信息的提交和接收。 (2)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使项目管理的各部门可以在远程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 (3)建设建筑业电子商务网站,建立材料、设备、劳务等数据库,通过网上询价、招标、订货,降低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为业主提供材料、设备、劳务等优化选择的新空间。

3.过程控制信息化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远程专家咨询、遥控指挥工程现场。 (2)建立科学的预控系统,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根据现状及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推算,预测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参建各方及时调整计划,避免严重的损失,以达到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此基础上建设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统一、成熟的标准和规范。

六、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1.强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意识是做好信息化工作的保证。对信息化观念淡薄的人员,要加大对实施建筑业信息化意义与作用的宣传教育。用事实证明信息化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效益,减少失误和浪费,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系统存储工程文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等,积极推动信息化,让各管理职能部门保证岗位责任目标的实现,让项目责任人感受并认可信息化的重要性。

2.加强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关键技术的研究。只有在关键技术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才能真正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项目管理软件开发需要专业支持。项目管理信息化需要管理软件做支持,管理软件的开发根据施工企业的具体要求进行,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对于自己需求的管理软件的具体功能处在模糊概念阶段,更无法谈及对软件开发进行专业性指导。此外,目前国内大多数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均由软件公司承担,而软件公司开发人员都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并不熟悉工程管理,其开发依据主要基于施工企业的要求和对于施工企业的调研,或者通过对企业曾经应用的相关软件做出的需求分析,结果开发的软件智能满足企业模糊的技术需求,很难做到工程管理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完美结合。项目管理软件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需要既熟悉计算机软件开发又熟悉工程项目业务处理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开发出适合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软件系统。

软件应用主体是企业员工,如果不能做到对软件熟练操作和使用,逐渐会对软件产生排斥心理,信息化效果因此会大打折扣;软件公司的售后服务不到位也影响着信息化进程,比如客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到管理软件的可使用性,从而制约信息化进程。

3.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的盈利情况,在成本核算时,应考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费用。同时引导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硬件运营商资金的投入,扩大第行业(如信息化建设服务指导部门)的投资力量。

4.大力培养跨专业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建立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增加大学教育相应内容,通过网上培训、知识普及等多种形式,加快专业人才建设。

七、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extensively o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s moving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How to set up in our country informationiz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budget control, higher good time guarantee, project transparent, low resources consumption of the new roa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level, work efficienc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study.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京沪高铁的建设,大型核电站项目的战略实施,均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建设热潮。这些工程项目基本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紧、社会影响面较广的特点。这为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较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工程项目管理迎来了春天。信息化管理已经逐步成为工程项目管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建设中不仅吸取了国外的经验,而且还创造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仍缺乏有效性。这极不利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规范化推进与有效资料的收集、分析。

2.1、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时是按照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这四个阶段来开发的。开发软件的主体主要应用于施工阶段,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软件、工程质量管理软件、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工程进度软件、工程资源管理软件。可见,这种各自独立的各阶段项目的管理流程之间的信息与数据之间无法进行交换和共享。对于工程项目的实施方内部与外部之间缺乏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国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

2.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严重缺少宏观的检测和预警系统

随着全国各地投资主体改革的不断进行,工程项目在我国各部委、各行业、各省市之间形成一种各自为营的状态,使得工程项目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开发建设的现象。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建立起一套以国家为主的投资信息系统。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行业的投资过热、重复性建设等问题的出现。否则,我国的国民经济、金融安全将会随着投资的盲目而出现失控,导致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例如:房地产项目,这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主要项目,如果把控不好将会引发极大地浪费和社会问题。还有电力项目、能源项目等,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投资检测评价与决策的预警系统,并从宏观上对这些项目进行引导和检测,正确的引导企业或国家的投资方向,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将无法实现。

2.3、对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认识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新概念、新技术上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往往使很多非信息领域的人员较难把握。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不同部门站在各自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是提出一些较为模糊的需求。因此,各部门必须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建设框架,在此框架之下能够将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全部解决。由于对工程项目信息系统认识的不足,很多都未对整体框架的建设达成共识,各部门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分歧,这样的结果将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很难进一步推进。

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主要条件

3.1、管理模式的限制

企业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时要对大量的成本信息、质量信息、工程进度信息、工程合同信息、工程物资信息等进行统计和处理。单靠传统的人工管理是无法及时、准确对各项信息进行处理的。并且还很容易造成工程中的资金、人力、质量、进度等方面的失控。这就要求各部门必须打破原来的管理模式,各项目部门之间进行协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模式。

3.2、人员素质的限制

目前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对于既懂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又能熟悉掌握工程项目业务处理流程的综合型人才十分缺乏。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中员工的素质和观念将直接决定项目管理的模式。因此,如果不能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将很难适应。信息是为管理时进行的科学判断和分析而服务的。例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数据如何能有效的重复使用到招投标、生产中,将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事情。另外,也要避免出现大量信息浪费或被相关人员的离职而带走的现象发生。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研究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问题。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实现必须包含信息化的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水平基本与国外持平,但是软件条件却存在这很大差距。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项目管理软件是:美国的Primavera Systems, Ins的P3 和Microsoft 的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旦使用确定后,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在我国进行二次开发的成本较高。因此,并不是多有的中国企业都是适合我国企业的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本事就是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工程,它集中了工程建设中的所有信息,如:业务内容、承包商信息、监理部门信息等,因此,我国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设计必须做到全流程化的管理,并尽可能地将现有的零星系统进行整合,将一系列的小系统进行串联,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体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网络的出现使得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试图实现资源的全部共享。因此,构建以网络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支持的项目工程协同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项目参与方的信息更加全面。平台不及能够提供工程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同时还能从平台上获取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最新知识。例如:我国的金惠平台正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中的协调平台而打造的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平台。因此,各企业努力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工程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将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新事物,是我国企业与国外接轨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项目管理成功经验的学习,密切联系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宏观把握项目整体进程,防范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各施工企业只有在全面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信息技术真正为工程项目管理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2]李宁远.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7(7)。

[3] 陶庆,王红春.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3(1)。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工程建筑行业,只有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保证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建筑企业不仅要革新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还要突破管理层次,打破国有模式,建立现在信息理念,带动建筑工程逐步走向现代化。虽然目前有所成绩,但仍需努力,确保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的现在化。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1.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就是通过现代化先进技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与经济效益。其中先进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1.2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功能。工程管理信息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实时监控项目、预测项目变化、实测工程成本、统筹调度资源等。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工程项目中已经得到的普遍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并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且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包含的内容工程项目的质量,财务风险,工程进度等非常多的内容,因此需要统一管理。

2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如何将工程项目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力拔头筹,就需要企业运用现在化信息技术,不断的开发完善共享信息,不断的创新,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实现全面自动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管理能力。而企业的创新就需要依靠信息化管理。在借鉴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不断改革,找到最适合最有效的企业管理方式,减少高层管理压力,这样才能将企业长远的发展下去,并不断的壮大规模。相应的企业规模壮大了,工程项目也就随之增多,需要的管理人才就越多,无疑增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同时中间人员越多越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所以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建筑企业只有作用信息技术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价值

3.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战略价值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建筑企业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将认识到项目的总体性。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准确的判断并乐观的解决,寻找去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保证在建筑行业良性循环中前进,可以在以后长远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促进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系,还可以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加速企业在建筑行业中快速的发展。

3.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生产价值

当工程项目管理不断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将施工企业对整个项目的优化和调整。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保证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并基于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呈现出高度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的发展特点。加速信息化,优化生产施工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大大提高工程效率,还可以带动企业逐步向科学,规范化方向发展的管理和决策。

3.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保障价值

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可以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将人工、材料、能源、资金周转等方面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4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4.1提高决策层对信息化的重视

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得以快速实施,就需要依靠企业决策层支持为前提,加速企业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建筑企业提高决策层对信息化的重视就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深入理解施工及管理信息化特点。为了保证工程管理信息化可以正确的实施并达到事半功倍,就需要建筑企业根据项目的自身管理特点以及信息化特点,设计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信息化软件与管理方式。(2)充分认识互联网共享的重要性。互联网信息共享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信息实时行及包容性,不断汇集更多的信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平台上互相交流与分享信息,而且还可以完善信息化管理软件。(3)构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已经普遍开展开来。因为建筑企业必须加大对计算软件管理系统的投入,构建信息化平台,才能保证信息化的实施,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4.2整合资源,优化组织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加大投资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企业决策层需要对企业的体制、人力资源、经营战略、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的对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查,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②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通常,企业管理模式分为横向(管理部门)和纵向(管理层次)两个部分。层次代表着权力等级,而各个职能部门也是相对独立的单位;③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内容很杂,对于管理层来说管理难度很大,压力也很大。所以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4.3政府应大力扶持建筑企业的信息化

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备的法律体系,政府的鼓励扶持是建筑企业推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不仅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保障,还可以保证合理合法的实施信息化管理。与此同时,可以不断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大环境,净化网络信息,营造安全的网络氛围,帮助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环境享受长期优质的服务,为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保驾护航。

4.4工程项目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

(1)不断提升档案系统整体水准。工程项目管理要重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建立档案系统,不断的将相关档案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备份到档案系统中,方便人民群众查询与利用。档案系统具有丰富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因此需要档案系统中的相关资料衔接好,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和重要内容。不能出现前后内容不统一的问题出现。如果档案系统中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此耽误而导致不良后果。管理的基础与系统中问题的处理速度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完善的解决,那么信息化管理就能得到很多好的效果;如果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信息化管理就无法得到相应的效果。所以建筑单位要不断的提高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及时完善的改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将管理的基础工作做到极致。(2)确保原始数据的采集与归档。建筑单位要完善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确保原始数据的采集与归挡。为了防止信息丢失,损坏的现象的发生,就要求建筑企业使用计算机进归档。收集相关数据通过计算机将相关的数据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并将其中土质以及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存储,将这些资料存储之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将这些信息根据相关类别进行分类,这样能够方便相关人员进行查找资料,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实现。(3)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充足资金。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技术资金的支持。因此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加强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必须加强技术资金的支持。主要内容有:①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加强档案管理软硬件系统建设,及时更新管理软件;②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投资金额;③重视系统网络安全,定时对系统软件进行病毒的查杀,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5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转变不仅需要建筑企业的态度,还需要培养大量信息化管理人才。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已经得到了普通的应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不仅要求其在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可以在工作中运用自身经验发挥自身的创新性,可将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而建筑企业就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培养其相关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建筑企业可以快速的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5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业不断的被应用各个领域,不断拉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不仅面对更多的机遇,而且也会面对更多的挑战。所以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其存在的问题。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水平身受这些问题的影响,建筑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就要培养信息化人才,发挥其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为了保证企业可以稳定长远得发展,就需要提高项目风险管理能力,以数据为中心,优化组织管理模式,不断的整合资源,推动项目标准化管理。

作者:梁明智 李世峰 滕飞 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孙魁.中建某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第7篇

相对其它管理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约束性较强的管理活动。该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从而使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1 分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取得成功,对项目的所有活动实施计划与决策、指挥与组织、协调与控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一次性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是一种约束性强的管理。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性的工程是1984年的鲁布革水电站采用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之后,项目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许多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取得了显著地成绩。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渐发展和日益完善,我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企业应利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来进一步提高绩效,所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理论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费用超支、工期拖延以及质量事故等。尤其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究其原因,发生的这些事故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在项目管理方面,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1)观念淡薄,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2)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得不到足够重视;(3)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2 对策

2.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项目管理很不规范,工程市场违反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守法准则。所以有关部门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规范,划定项目管理的范围,严格执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原则。同时,国家也要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的手段,规范和完善项目管理市场,将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策划、勘察设计、施工、竣工等)纳入法制范围。

2.2 推进项目管理观念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

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性特别强,并在不断发展。但是,许多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在项目管理活动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而产生了随意性管理,出现了“苦干拼命干”的口号型管理、严惩严管的整顿型管理、听之任之的自由式管理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关键是项目管理人员要在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在观念上的创新,他们应以创新的思维方式管理企业,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深刻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拓宽视野,树立市场化观念。要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科学化的项目管理体系,用市场的手段来管理工程项目。

2.3 增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前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项目设想细化和方案创新的过程。项目是否建设主要取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结果。总之,可行性研究是投资者对项目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应该重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做好工程项目的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企业在投资项目之前,应要求专业人员利用科学地手段和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进行分析研究,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建设,规模应有多大,采用哪种技术最合理,建设时间和投资应如何安排等,以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4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由于我国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因此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对落后,一些专家认为,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具备熟悉业务,精于管理的素质;具备熟知政策,擅长协调社会关系的素质;具备勇于负责,果敢决策的工作干劲;具备效益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法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1)参加教育培训活动;(2)改变项目管理方式,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3)不断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项目管理人员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互学成才;(4)通过多种多样的项目劳动竞赛活动,为项目管理人员搭建各显身手的平台;(5)组织“师带徒”活动,加强项目人才培养;(6)选择具备一定基本素质的项目经理,以带动项目班子建设;(7)不断学习,及时充电,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2.5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低是由低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落后的项目管理技术两方面导致的。项目管理技术依然是经验型的,很少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管理项目。其次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我国的项目管理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首先通过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其次,应组织相关专家,高等院校等机构研究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技术。

3 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活动,目前,在看到我国项目管理水平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找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尽快提高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使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企业出版社,2006.36-39.

[2]刘君,卢飞.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浅析[J].技术与市场,2009,(16):17-18.

[3]于茜薇.工程项目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施工难点及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单位实现工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改变建筑单位低效管理的现状,整合和合理使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正确认识和处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应对策略。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常被忽视的问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健全的、统一的的法律、法规,并且,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政出多门的情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尤其是在一些具体的管理细节上。除此之外,还会造成施工质量下降,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出现问题责任人不明确或者处罚力度不够。

(二)项目管理模式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多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硬性管理,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缺少灵活性和应变性,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和有效配置,造成资产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上升。同时,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好的建议和方法得不到采用,抑制了中小层管理者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安全管理不规范,隐患犹存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1月到11月全国共发生建筑安全事故272起,死384 人。另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安全事故是“三违”造成的。“三违”现象的出现,多是因为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规范,致使部分职工违章操作,冒险蛮干。虽然,大部分职工在长期的建筑实践活动中,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随着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原来的那些技术和办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施工的需要,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工作,很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安全事件无小事,需要我们加强重视。

(四)项目管理社会认可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外已经运用得比较好了,很多公司都比较认同。但国内有不少的公司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甚至有的业主认为工程项目管理之后,自己的权利会受到限制,不愿意采用这种管理方式。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的企业组织结构和项目管理体系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社会认同效果较差,这也制约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

(五)人力资源管理相当薄弱

我国的建筑单位的人力资源管路还相当薄弱,一方面,有的公司没有专业的项目管理人才,起领导、指挥作用的项目经理有的也是缺乏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相关的技术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项目管理团队意识较薄弱,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言堂”,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都不利于项目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不利于发挥他们该有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

针对目前建筑市场上存在的比较混乱,管理极不规范的现象,一是必须加强立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法治思想教育,传播相关的法律知识,能够让他们懂法、守法,做到“有法必依”;三是相关的执法人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要做出相应的处罚措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安全是生命之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一是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安全思想,树立安全意识。二是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制度、机构建设,建立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体系,把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保障生产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三是要开展安全事故紧急处理演练,制定和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并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教育和训练,,提高他们的救援能力,更好的处理安全事故。

(三)优化项目管理模式

加强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开展精细化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遵循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一切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少一些行政命令,多一些自主管理。不断优化和配置生产要素,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多鼓励中下层管理者发表建议和意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

首先应当重视项目管理人员,重用专业的项目管理人才;其次,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

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几项管理难点及其对策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几项管理难点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难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往往涉及多种工作,人员比较密集,各层的管理人员也比较多和复杂,管理工作往往相互交织,这些都增加了现场管理的难度。由于权责混乱,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往往会扰乱正常的施工秩序,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效益。

2.项目施工管理缺乏实际操作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管理方案往往脱离实际,不具备操作性,管理方案和成本控制不相适应。

3.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体系在细节上不够完善,比如说在各个施工环节和不同种类的施工操作之间的交接都不够全面明确,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无章可循,在施工完成验收时亦无章可循。因此,会出现质量问题,由于无章可循,还会出现刻意隐瞒的现象,造成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难点的有效应对策略

1.健全项目施工管理流程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项目施工有序高效的进行,就必须健全项目施工管理流程。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标准,统筹安排,优化布局,明确各管理层的责任和权限。

2.制定切合实际的项目管理方案

要想让项目施工管理得心应手,施工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就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项目管理方案。施工管理的方案不能重理论轻实际,项目管理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管理方案和成本控制相适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健全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标准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不能只注重宏观建设而轻视体系的微观建设。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建筑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要从细节上逐步完善,在各个施工环节和不同种类的施工操作之间的交接制定的更加明确,这样在实际的施工中才可以有章可循。

结语:

在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能够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使企业的运行更加的有序和稳定,同时,对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鹏,辛露.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筑科学,2012(201)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1、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随着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开展,诸如建设费用超、建设工期拖延、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等问题频发,究其原因无不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或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只关注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认为项目管理很简单,谁都可以管理,因而不愿意委托专业化管理公司实施工程项目管理。进而造成了只能保证建筑工程的特性和功能,却不能保证项目整体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是内容的细节规定不明确,而且“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

1.2合同管理不规范

合同是一种控制和约束手段,同时也是体现合同双方权益的依据,但研究发现,发包方制定的合同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条款,这种现象在工程合同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1.3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项目管理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经济、善管理,同时还要精通计算机,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项目实施经验。发达国家对这类人才相当重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来培养和资质鉴定这类人才。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建筑业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不到4%,初中以下人数却占总人数的86%以上[3]。就是在管理层中,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不高,鱼龙混杂。也说明了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还很落后。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忽视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所有这些都铸就了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低下。

1.4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不健全

许多建筑承包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对存在的产品、市场、人才流失等风险,一并归结于现代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残酷等,没有全面的认识到风险。

此外,一些建筑承包企业对市场解读不完善,对企业的盲目扩张引起的管理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估计不合理,对企业的贷款不断增加、资金严重紧缩、偿债风险不断增大等财务危机反应迟钝,对企业高层次的人才流失没有找到主要的原因,使得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1.5项目管理过程中缺乏信息化技术

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生产工艺复杂,同时一些建筑承包商对企业的总体规划和系统布局的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是建筑企业的一场快速发展的革命认识不完善,对信息化的价值认识不足,以及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利润的增长的意识淡薄。

1.6安全管理不规范,出现诸多安全隐患

根据对建筑工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有一多半工程事故的原因是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引起的,尤其是施工人员违章施工、冒险蛮干占所有事故的比例最大。虽然大多数施工人员在长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经具备充足的安全经验,以及施工企业各岗位安全操作规范也日趋完善化,但随着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使得一些旧的安全操作规范已不能满足当前施工安全规范的需要,甚至存在生产与安全严重脱节的现象。

2、应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项目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2.1增强工程项目管理观念,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在工程项目管理观念谈薄,因此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势在必行,我们要想方设法使人们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首先要重视相关宣传和教育工作,其次要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用制度进行刚性约束。但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极为普遍。为此一方面,我们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对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进一步考察,制订更加详细、明确的法律法规,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形成完善的法律监督检查体系。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2.2实行全面、规范的合同管理

在建筑工程承包过程中,要注意承包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率;合同条款是否完善;工程风险的分摊是否合情合理;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承包合同的专用条款的制定,对其进行合理的增删和修改,这是是执行合同的关键所在;同时,应尽可能把工程说明书做到条款详细、责任明确、技术上要求切实可行等。

2.3加强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素质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加强项目管理的人才培养,提高其学历水平,专业素质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已经注意到了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对工程项目管理专业队伍进行适当的强化的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更新其管理理念,进而增强项目管理能力。同时,适当的借鉴外来经验,将国内培训和优秀的国外实践培训结合起来,总结和宣传那些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工程公司的管理经验,在综合成功经验的同时恰当的改革创新,结合本公司的自身特点培养出各类专业的管理人才。

2.4加强对工程风险的控制

研究发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主要由以下四点:产品风险、市场风险、人才风险、财务风险等。为了加强对风险控制,我们要全面把握市场的脉络,强化对项目管理的风险认识,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和防范的管理机制,提高我们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预防能力和处理能力[6]。

2.5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旨在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项目信息的协调和共享服务。首先要明确,整个建设项目组织结构中实施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单位或部门,选择符合建设项目信息化岗位要求的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并制定并绘制建设项目信息分解图、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流程图和信息流程图等,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建设项目信息化处理平台,建立基于Web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真正实行网上办公,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开发了项目信息系统,来对项目管理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存储、过滤,并把处理后的结果展现给项目管理人员,来实现业主方内部、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以及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文档管理等等。

3、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因此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并积极解决,并认清其发展方向,才能提高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缩短与国外项目管理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岳宜宝.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设监理,2009(9).

第10篇

一、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的构建

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将建筑物从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部分信息综合起来,注重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筑设施设备管理等相关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据这个思路,构建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体系见图1。

(一)构建基于BIM的课程体系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包含项目决策、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各个阶段,工程管理的各部分课程是紧密围绕项目全过程管理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来进行设置的。以项目的BIM模型为载体,重新整合课程体系,实现工程项目各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决策阶段涉及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项目设计阶段,主要是项目施工图的设计,在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是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在项目使用和维护阶段,主要是建筑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项目的建设评估等。这些内容分散在《工程经济学》、《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设施设备管理》等不同的课程中,可以以某个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建设的基本建设程序,以项目的BIM信息模型为载体,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将不同课程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将“碎片式”的知识通过BIM模型构成一个知识体系。

(二)建立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实习实训平台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主要通过建筑施工生产实习来建立学生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感性认识,通过理论知识讲授建筑施工工艺和方法。现实的情况是,由于理论讲授内容是建筑施工规范,大部分属于技术条文,课堂比较枯燥,授课效果并不好。由于受到施工现场各部分条件的限制,生产实习环节学生往往只能看到某一个类型或者某一个环节的施工工艺,不能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和方法有所了解,所取得的感性知识非常有限。因此,利用BIM建模技术,建立建筑施工实习实训平台,将不同的建筑施工工艺进行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将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验收规范嵌入BIM模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虚拟模型参与到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从而达到传统生产实习所不能达到的实习效果。

(三)建立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平台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掌握初步的编制工程造价文件,能够具备基本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传统的工程造价过程是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竣工后进行结算。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的课程设置基本也遵循这样的一个程序,对于如何在设计初期进行工程造价的预控、工程后期进行工程造价的分析一直在培养体系中无法完成。建立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训平台,能够利用项目的BIM模型分析工程造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提高学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基于BIM的造价信息管理,将造价的各种数字信息通BIM模型进行链接,将抽象的数字同建筑模型进行完美结合,有助于学生对工程造价内容的理解。同时,大量的造价数据附着在BIM模型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进行成本的预测和控制,实现从低层次单纯培养学生编制工程造价文件能力向高层次培养学生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的转变。

(四)建立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平台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上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为主,辅以案例教学的模式上,在学习效果上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操作的要求,构建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平台,建立时间、工序同BIM模型的关系数据库,模拟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工期、资源、成本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真实项目管理过程的模拟,以达到对学生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培养的效果。改革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教学模式,将项目的BIM模型引入到沙盘教学过程中,建立BIM模型、时间、工序、成本的关系数据库,建立基于BIM的虚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使学生能够对现实的项目、根据现实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沙盘教学的真实性,达到培养锻炼学生实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的目的。

(五)构建基于BIM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BIM是建筑业的一项新兴技术,它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和开发是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BIM研究热点内容,构建基于BIM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利用现有的BIM建模软件、BIM管理软件,结合具体实际项目,引导学生进行BIM技术应用、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为特征,结合BIM研究前沿,积极探索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阶段的应用。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各种竞赛、参与教师横纵向科研课题等方式,鼓励学生利用BIM建模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图2为学生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完成的民族建筑仿真模型。

二、结束语

(一)以BIM为依托,重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按照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的,包括项目决策、设计、施工、使用及维护各个阶段。工程管理专业各门主要课程均围绕这些阶段来进行设置,最后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以BIM模型为依托,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将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造,将原来的“碎片化”的知识通过BIM模型整合为一个系统知识,对提高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建立工程项目管理全局观,最后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并参与到项目过程中,在“做中学”中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实习实训平台、工程造价管理实训平台、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平台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际进行工程项目操作的虚拟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掌握建筑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方法、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和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使学生在虚拟的工程项目管理环境中进行操作、控制和思考,实现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目标。

作者:高云莉 王楠楠 姜蕾 王庆春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89-01

一、项目管理的兴起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项目管理(PMP)在建筑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的需要。项目管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十年来,全球项目管理人员由2万人增至6万人;项目管理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职业;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特别是“十二五”战略的实施,期间由于项目管理人才的不足,国家迫切需要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员上岗。目前,项目管理是我国建筑领域勃勃生机的、很有发展潜质的朝阳产业。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在持续不断地加大工程项目投资力度,相继建成了许多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典型的工程建设项目有:水立方国家游泳馆、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上海世博园会馆、浙江通往上海的跨海大桥等众多大型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都运用了智能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彰显的项目管理知识的科学威力。现如今,项目管理这门专业,在我国已经被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所共识、高度重视和普遍应用。目前有工程咨询公司、项目投资管理公司、建设项目招标公司、建设监理公司等项目管理公司,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专项管理服务,许多具有甲级资质的专业设计院,已经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竞争。据2001年统计显示,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公布的全球200家国际设计咨询公司的国际收入排行榜中,我国有7家公司榜上有名,展示了中国在工程咨询行业的实力。

二、工程项目管理走向

项目管理科学源于50年代,60年代美国运用CPM和PERT(CriticalPathMethod;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ology)技术,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取得成功后,项目管理被全世界所公认。我国在1984年开始运用国际招标方法,在项目管理上归纳为四个阶段:一是为建国初期,以建设单位自营为主;二是1953—1965年,完全借鉴和学习苏联的项目管理模式,即建设单位(甲方)、设计单位(乙方)、施工单位(丙方)的三方制,是以建设单位为主;三是1965—1984年,以工程指挥部方式为主;四是学习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以来,加大了投资建设领域的改革力度,全面推广以设计为龙头的设计院总承包形式,和以施工为龙头的工程建设公司的总承包形式的工程总承包,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人力资源共享、双赢效益的目标。

近十年来,在原来的PMC新项目建设方式和项目管理承包商、项目前期工作等诸多方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具有相应的资质、人才和经验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受业主委托,作为业主的代表或延伸,帮助他们在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计划和项目融资方案,以及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费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目前,国际通行的项目投资和经营方式有一下几种:

1.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2.PMC项目管理承包。

3.EPCM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承包。

4.BOT建设——经营——转让。

5.BOO建设——拥有——经营——转让。

6.TOT转让——经营——转让。

7.PPP私人建设——政府租赁——私人经营。

三、开辟项目管理新道路

FIDIC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法文缩写,该协会于1913年成立于比利时,现有70多个国家的成员协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是该联合会的成员之一。FIDIC制订的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与合同文本(每十年修改一次),已经成为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和广泛应用;FIDIC提出的有关工程咨询行业管理职责、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均被全世界从事工作咨询业务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公认和执行,并已成为全球工程咨询业共同遵守的行业惯例。FIDIC提出的原则要义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要义。如:工程咨询的工作范围应围绕投资的全过程,重点是设计和监理,由TURKEY(交钥匙)方式向EPC(设计、采购、建造即全功能工程公司)发展。工程咨询的工作内容既提供有助于工程项目管理的以技术为核心的狭义服务,又提供了广义服务,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和国际咨询业对接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信息时代,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是全社会的需求,而工程咨询的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是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工程项目建设业主委托项目管理公司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大量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先从项目管理本身的要素及其特性入手,才能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科学的项目管理是以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为理论基础,设立双赢得值原理、信息集成技术和矩阵式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动态、量化和进度、费用的综合管理与控制。我们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调查研究,取得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项目建设业主负全责,避免人为造成的不应该有的隐患。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具备五项要素:

一是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

二是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

三是IT支持系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条件;

四是精干、高效、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第12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措施;成本

前言

园林绿化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不仅对工程建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环境以及城市的形象。所以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相关人员要对绿化技术进行充分分析,对管理队伍进行规范,严格依照管理要求完成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提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要通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实现有计划、有措施、有执行、有检查施工,对园林工程进行全方面监督和管理,循序渐进,提高园林绿化质量。

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意义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主要指在进行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将绿化思想合理运用到园林建设中,确保实现景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绿色保护效果。在该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要根据设计者的设计规划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将质量控制和管理控制落实到项目工程的方方面面,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效果。

通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绿化效益,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环境效益,确保从本质上建立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将施工技术、操作、设计、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质量要素的有效控制,对影响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效提高了对工程绿化材料、质量、环境等的全方位把握,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效果。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建筑建设的关键,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2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存在问题

2.1 施工图纸较为简单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缺少相关施工图或施工图纸设计较为简单已经成为影响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许多园林绿化管理缺少有效绿化图纸,尤其是在小型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很少存在完成的施工图。这些施工图纸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导致管理的随意性加大,造成管理人员无法对施工进行严格监督,根本无法实现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与此同时,部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与施工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对施工图纸不甚了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效益。

2.2 施工技术管理低下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没有对反季节施工进行严格控制,造成部分植物反季节无法生长,导致植物大面积死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效益。部分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工期进行有效控制,导致施工过程中工期过短,无法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造成植物生长困难。与此同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对植物进行技术性处理,对植物进行合理修剪,导致植物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生长效果。

2.3 管理监督效益低下

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足,对园林绿化的认识不深刻,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效益低下。管理人员无法对绿化有效率进行管理控制,对植物修剪、养护等进行全方面监督和管理,造成部分施工人员违背植物生长效果,造成绿化效果大幅降低。

3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3.1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方法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建议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正和完善,确保设计图纸符合实际施工效果。其次,管理人员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了解,对设计图纸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处理,确保保证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度和工程效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全方面把握和控制,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控制效果。

3.2 园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工程进度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工程进度符合工期要求。要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实际定期跟踪,研究计划实施效果。根据工程设计进度与实际进度效果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进行深入研究,对产生偏差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调整措施,确保从本质上实现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在进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原计划不断进行完善,确保修改后的计划符合设计施工要求,保证在计划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提前完成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3.3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园林工程项目主要是在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进行处理,确保降低在工程施工过程阶段的经济费用,对工程成本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处理。在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建立完善的园林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确保对项目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实现工程成本科学控制。

3.3.1 深入施工现场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园林施工现场进行深入了解,确保从本质上提高对工程环境、工程原料、工程技术等的认识。要对施工中的细节进行处理,确保从本组织上提高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有效对绿化工程进行管理,提高用土量和机械台班量,将造价工程和成本核算工程体现在机械费用中,实现对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的有效选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人员要根据苗木的抗涝能力,对采用的种植方式进行分析,从本质上加强防涝防水措施。

3.3.2 技术组织措施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管理技术进行完善,确保技术管理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结合,通过技术优势实现对经济效益的有效控制,保证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计划对施工组织进行优化,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施工技术组织能够对月度施工作业进行有效编制,保证整体组织实施效果。要对组织进行均衡,对施工进度及施工现场费用进行合理衡量,保证施工费用完全符合施工计划要求,确保在不降低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对工期、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实现有效技术组织整改、优化措施。

3.4 园林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园林管理人员要对园林工程品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将城市景观效果、城市文化品味融合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实现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效果。施工人员要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具体落实在施工现场控制和施工设计控制等具体方面,确保对工艺质量和产品质量进行全方面监督和管理。要对影响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对主要人力、材料、机械、方法、环境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资源材料等完全符合绿色工艺要求,提高园林施工中的绿色设计质量。

4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进行,尤其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方面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园林绿化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因素,它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绿色设计、文化建设的效果。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对施工项目进度、工程项目成本、施工项目质量进行控制,确保促进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