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发展

管理学的发展

时间:2023-10-08 15:4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中国管理学;照着讲;学着讲;接着讲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7-0038-05

一、引言

经过对西方管理学理论、方法和工具20多年的引进消化,目前,中国管理学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中国管理学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管理学界存在“两张皮”、“插不上嘴”、“自娱自乐”、“吃别人嚼过的馍”等现象的直面和反思[1,2],也是对北美和西欧主导下管理理论体系建构与发展所形成的“普遍性”的回应[3]。

虽然学术界目前就“中国管理学”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特点仍存在争论,但是构建中国化的管理理论体系已得到学者与实践者的普遍认同[3]。深厚的文化底蕴、快速的经济增长、特殊的转型变革以及丰富的管理实践,中国为管理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创设了优良的“实验田”。接下来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体系”,以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和合法性。部分学者已在《组织与管理研究》、《管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就此问题发表了他们的思考,特别是郭重庆院士[1]在其《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一文中,在回顾中国管理研究的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寓意深远地指出,中国管理学的未来发展思路应该是从“照着讲”转到“接着讲”。该文发表之后,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响应,但是有关问题仍没有得到精细化的阐述和说明[2],即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存在与二者相关的其他发展思路吗?不同发展思路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具体的研究策略与技术方法提出并大量应用于中国管理研究之前,上述涉及整体方向和发展思路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阐发。

基于此,本文继续从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探究中国管理学可能的发展思路及其内在关系,以期深化对“照着讲”与“接着讲”两种发展思路的认知和理解,拓展中国管理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促进中国管理学的健康发展。

二、 管理问题与理论构建

科学研究经常被认为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问题构成了科学研究的起点。问题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业已受到研究者的高度认同和深刻阐述。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曾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4]。

问题一词的原意包含言语文本和事实经验两个指向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层面,前者是指需要思考、回答的题目或语句,后者是指需要讨论或处置的疑难事项[5]。一般而言,问题是指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学术问题特指求解的理想目标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技术背景能力之间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是可以客观描述的[4]。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最终来源于实践,纷繁复杂的实践活动不断向行动者抛出了疑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成为学术研究的主题,那些建立在抽象概念基础之上,运用概念范畴的方式予以专门研究论证的疑问才可能成为学术问题[6]。学术问题具有应对的必需性、应对内容的非给定性、应对结果的非确定性以及应对结果的能动性等基本特征[5]。哲学家高清海[7]曾感言,哲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应当是必须敢于接触“问题”,发表“真见”,“真见”以问题为基础和前提,而问题必须是自己所处时代的大问题和真问题。这也表明,学术研究的问题理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植于特定时代的实践活动所面对的重大困境和挑战。

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能够清楚地看出问题在管理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管理学学科诞生标志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由于泰勒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劳资矛盾,工厂中工人存在严重的“磨洋工”现象,以及经验管理的诸多弊病,提出在劳资双方“心理革命”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的作业方法,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的发挥及其与生产的分离等,最终实现生产率提高基础上的劳资双方的“共同富裕”。虽然科学管理的最终成效并不如最初所主张的那样完美,但是它根植于那个时代的管理现实,并成为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丰碑。随后的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理论也是实践问题所引发和推动的学术研究的结晶。德鲁克的著作更是折射出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对管理实践问题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深切关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就是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实现对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全新解读,并为组织的创新实践提出了新的思考。汉迪的著作呼应着时代变迁给个人和组织管理带来的重大挑战,审视变动环境中管理的新功能与责任。国际著名战略研究者巴尼也曾坦言,对他而言,“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些公司的业绩会超越另一些公司的业绩”,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问题是“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不平等—它的存在、公正性以及更广泛的影响—是我做的所有工作的核心”[8]。资源基础理论也因其对上述问题的创新性解答而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既然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学术问题,西方著名管理研究者理论建构的出发点也来自于他们的独特提问,那么在构建中国管理理论体系的当下,发现并提出经济全球化与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真问题”和“大问题”,必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工作。陈春花[9]就指出,框定问题优先于界定方法,真正的管理知识一定会源于实践中关键问题的把握和系统的实证数据的研究。罗珉[10]也深刻地指出,与其忙于管理学中国学派的构建,毋宁冷静地思考和认识当前我国现实管理实务中急需解决的管理学命题。

第2篇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第3篇

摘要:“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管理学知识;“元管理学”研究管理学知识的性质、来源和产生的机制,以及对管理学知识的可靠性和客观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元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予以“时间上在先”和“逻辑上在先”之辩证关系的探究不失为一种研究“元管理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逻辑上在先 管理学 元管理学 时间上在先 管理学属性

元管理学是一门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学科性质、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与反思的学科。其中对管理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最为关键。这是因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和研究的最基本条件。“管理学”若成为一门学科,首先就要确定研究对象。元管理学的研究目的还在于认识管理学的性质特点、关系结构、运动规律和社会功能,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发展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

 

“逻辑上在先”是指在逻辑顺序上,抽象性的范畴、命题相对于具体性的范畴、命题而言的先在性。这种逻辑上的在先性,是构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时必须遵循的普世规则。“逻辑上在先”是指在逻辑上先于结论;“时间上在先”是指原因在时间上先于结果。在这里,显现的是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从发生的时间上看: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存在于一切人类组织之中,而不论其组织的具体形式是家庭,还是企业,抑或政府,管理之于人类社会,自古使然。管理实践先于管理学;管理学先于元管理学。从逻辑顺序上来审视:元管理学先于管理学;管理学先于管理实践。对于这一点可以先从探讨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开始。

 

一、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学科中涉及了诸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并将各门学科融会贯通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可以说,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为此,在该学科得以确立与发展的进程中便会出现诸如:是否存在“普适性管理学”;“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管理学与一般管理学”、“指导性与实践性”、“管理文化与管理组织”、“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等名词的界定;“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管理学是什么关系;以及“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动,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的争论,从泰罗创立古典管理学到今天已经跨越了几个世纪。

有人强调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有人则强调管理学的实践属性。在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议中,可以将其分为“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其中,“应然”研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步,对管理活动进行定义;第二步,从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管理理论。“应然”便是“逻辑”的。为此,先需要对管理学知识本身进行“实然研究”,或者说,要对人类社会迄今取得的关于管理活动的所有经验知识进行

一番全面、系统的考察。只有在对这些全部管理学知识的“实然研究”中,才能提取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指出管理学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实然研究”便是“历史的”即“时间”的。由此入手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予以探究恰是元管理学的着眼点之一。

 

若从实践出真知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坚持“实然”研究的取向,而非“应然”。接下来才是针对大量“实然”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应然”研究。进而,对于“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即元管理学的研究也应该强调“实然”的取向,当我们对各类管理学认识的来源、产生机制、可靠性、目标和类型积淀了充分的“实然认识”后,再谈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学”有没有可能、如何可能,便更具有可行性。

 

元管理学对管理学进行“时间在先与逻辑在先的辩证关系”研究是同“历史的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全一致的。历史的即时间的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的,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在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时,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的历史发展的顺序。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关系表现在:①逻辑的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②任何一门科学不能只用历史方法或逻辑方法,即使是以历史方法为主的历史科学,也不能排斥逻辑方法;同样,即使以逻辑方法为主的理论科学,也不能排斥历史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应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加以界定。其内容既有管理实践如大量案例等;也有管理理论如对管理五大职能的系统阐释。管理学兼具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二者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

 

至于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属性之争,则可从研究方法的不同来审视:一般来讲,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则多是自然科学的层面;定性分析则多是社会科学的层面。“实然”研究定量分析多些;“应然”研究定性分析多些。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管理实践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对管理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则在于: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结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接下来,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来确定定性分析的切入点。二者的不同点有:①着重点不同;②依据不同;③手段不同;④学科基础不同;⑤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前提下,做到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当然也是研究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探讨“元管理学”与“管理学”之关系时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科学,所研究的都是对象物所特有的运动(运行)规律,更确切地讲,是特定事物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运行规律。人们一般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概括为对三层面的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1.生产力方面。从生产力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生产力,包括如何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组织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以适应组织目标及社会的需求,求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生产关系方面。从生产关系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

第4篇

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学科中涉及了诸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并将各门学科融会贯通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可以说,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为此,在该学科得以确立与发展的进程中便会出现诸如:是否存在“普适性管理学”;“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管理学与一般管理学”、“指导性与实践性”、“管理文化与管理组织”、“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等名词的界定;“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管理学是什么关系;以及“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动,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的争论,从泰罗创立古典管理学到今天已经跨越了几个世纪。有人强调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有人则强调管理学的实践属性。在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议中,可以将其分为“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其中,“应然”研究方法的实质是:第一步,对管理活动进行定义;第二步,从丰富的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管理理论。“应然”便是“逻辑”的。为此,先需要对管理学知识本身进行“实然研究”,或者说,要对人类社会迄今取得的关于管理活动的所有经验知识进行一番全面、系统的考察。只有在对这些全部管理学知识的“实然研究”中,才能提取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指出管理学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实然研究”便是“历史的”即“时间”的。由此入手对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予以探究恰是元管理学的着眼点之一。若从实践出真知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坚持“实然”研究的取向,而非“应然”。接下来才是针对大量“实然”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应然”研究。进而,对于“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即元管理学的研究也应该强调“实然”的取向,当我们对各类管理学认识的来源、产生机制、可靠性、目标和类型积淀了充分的“实然认识”后,再谈作为一门学科的“管理学”有没有可能、如何可能,便更具有可行性。

元管理学对管理学进行“时间在先与逻辑在先的辩证关系”研究是同“历史的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完全一致的。历史的即时间的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历史进程(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逻辑的,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中概括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思维的逻辑应当概括地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在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时,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的历史发展的顺序。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关系表现在:①逻辑的分析要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要以逻辑联系为依据;②任何一门科学不能只用历史方法或逻辑方法,即使是以历史方法为主的历史科学,也不能排斥逻辑方法;同样,即使以逻辑方法为主的理论科学,也不能排斥历史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应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加以界定。其内容既有管理实践如大量案例等;也有管理理论如对管理五大职能的系统阐释。管理学兼具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二者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至于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属性之争,则可从研究方法的不同来审视:一般来讲,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则多是自然科学的层面;定性分析则多是社会科学的层面。“实然”研究定量分析多些;“应然”研究定性分析多些。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管理实践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对管理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则在于: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结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接下来,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来确定定性分析的切入点。二者的不同点有:①着重点不同;②依据不同;③手段不同;④学科基础不同;⑤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前提下,做到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当然也是研究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进而探讨“元管理学”与“管理学”之关系时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生产力方面。从生产力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合理组织生产力,包括如何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组织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以适应组织目标及社会的需求,求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生产关系方面。从生产关系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健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

3.上层建筑方面。从上层建筑层面研究管理,则是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组织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即如何使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文化氛围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上述三个层面从时间发生的先后上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反过来,生产关系一俟形成又会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原始社会是没有国家出现以后意义上的上层建筑的),从逻辑上来看,主要体现在: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作用上;②阶级社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在这一点上,管理学以生产力作为研究对象的层面或内容是没有阶级性的,且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即平时管理学经常说的凡有人群的地方都需要管理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管理学的出现。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则需要于“时间在先”的基础上显现“逻辑在先”了。在这里,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活动中,管理主体的动机不仅是有效管理的推动力,而且是决定整个管理活动能否开展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管理主体的动机必须具有正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发挥“逻辑在先”的功能和作用了。管理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时间在先即“实践在先”或称决定作用和逻辑在先即理论的指导功能或称反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将三个层面概括起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便可表述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过程的规律,主要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的管理问题。

1.生产力方面。管理学在生产力方面是研究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行业特点,合理地组织劳动生产和工作过程,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2.生产关系方面。管理学在这方面就是研究如何优化人际关系,使生产和工作达到最大的效益。

3.上层建筑方面。主要是研究如何贯彻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确保国家根本利益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以上三个方面并非彼此独立存在,而是统一结合于每一具体的管理活动之中,它们的这种具体的有差别的结合(矛盾统一)便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元管理学存在及其研究的必要性

元管理哲学的研究,首先是当代管理学理论及管理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代西方管理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科学和技术层面上,该种研究多注重数字和事实,产生了诸多枯燥、繁琐的符号和模型,使得管理实践出现机械性的后果。管理者尽管能够通过结构改组、财务重整、人事更替等手段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诸如企业的使命、经营理念、企业持续发展等根本问题则很难用科学手段加以解决。可以说,管理学的研究之所以陷于过分模型化、数理化的偏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元管理学的长期忽视。管理学虽然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科学,但其前提性、基础性等问题属于元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如果说管理学是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主要是为实际的管理活动提供系统的管理知识、思想、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法,那么,元管理学则是对现有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进行系统的宏观反思,尤其是对管理学的前提假设、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在思维方式的选择、价值观念的权衡以及宏观视野的开拓等方面为管理学研究提供深层启示和理性基础。与此同时,元管理学要成为一门学科,需要确立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并建构相应的概念、范畴及理论体系,这可能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为此,元管理学应明晰自身当前的任务。

一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为元管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和问题来源。元管理学理应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管理学的前提假设、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管理思想的变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更迭和评价,以及管理学发展的结构和模式等问题的探讨,形成关于管理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普遍性理论形态,包括概念、范畴体系、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原则,并最终实现元管理学理论的合理构建。

二是,从现代管理思想发展史来看,自泰勒创立科学管理到人际关系学派发轫,管理学研究始终呈现出一种发散状态,各种理论之间缺乏共通性、内在的一致性和联系性。经济学家青睐市场,把企业视为一个“黑箱”;心理学家关注个人而忽视组织结构与技术;社会学家虽看中组织中的团体和组织的社会环境,但忽略了个人及个体差异对组织的影响;人类学家瞩目于组织及其成员复杂的生活过程而忘记了理论知识的预测功能;运筹学家致力于构建决策模型而忽视人文特性,如此等等。元管理学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利于统一各派对管理的认识,进而促进管理学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当代全球化的商务环境氛围,促使不同管理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成为趋势。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面对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想,元管理学研究应根据具体的管理实践,进行合理的选择、吸收,并通过创造性转化,提炼出应为管理学所用的内容。

第5篇

(一)学科发展模式雷同,特色优势不够突出

在中医药院校中,大多数的资源都安排给中医药学科,建立了以中医药学科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逐渐扩展到药学、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当中,最后才衍生出农学、管理学等新兴学科。所以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中,管理学科所受到的重视远远不足,很多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追求大而全的效果,却忽略了学科特色的形成。就中医药院校的学科总体情况来看,中医药学科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其它学科的影响,但因为研究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也导致学科特色没有得到良好展现,管理学科的又是得不到展现。

(二)学科资源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因为其发展还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等教学资源建设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般而言,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在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专业教师的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较多管理学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都会选择财经类院校或一些综合类院校就业,很少有管理类人才愿意直接到中医药院校就职,这也大大增加了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资源的发展难度。

(三)专业建设基础薄弱

现如今,很多综合类大学的管理学专业已经有了较多的进展,因其起步时间较早,又有较多优秀的经验借鉴,所以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则因为其起步时间较晚,仅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专业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不能与其它管理学专业进行抗衡,所以其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

(一)建设智库组织平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模式逐渐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医药行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更是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学科建设模式,整体而言,中医药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要有充足的创新意识,在法律法规及相关策略的推动下,逐渐形成智库组织平台。这一平台要主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战略探索相关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选择,为政府和相关的社会组织提供稳定的人才资源。

(二)造就教学科研精英队伍

针对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不断提升中医药院校对于相关管理学类人才的引进力度。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以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组建相应的教学科研团队。中医药院校管理者要更加严格地遴选、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明确学科带头人在中医药管理学科方向的重要责任。完善学校学科管理结构,注重师资团队年龄的结构化和稳定性,实现学科背景的多样性。

(三)凝练学科方向,合理配置资源

在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建设过程中,会严格根据相关的管理学科发展需要,凝练学科方向,实现管理学和中医药学的紧密结合,围绕中医药管理学的方向,加大重大项目的主动设计。同时要根据中医药管理学学科的相关特点进行布局,合理规划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加强研究机构等相关建设,给予相关学科配置相应资源,充分发挥研究学科阵地的重要优势,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第6篇

1.1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煤炭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管理现代化,以及煤炭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将促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发生深刻的变革。社会的进步,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向经济管理学科的渗透,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认知。根据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变革,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客观要求建构相应的跨学科的理论体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

1.2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自身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学科的发展一直滞后于现代煤炭经济的发展。而现代煤炭经济及其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客观上要求建构起以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煤炭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3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培养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逾趋高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需要有国际经济、国际化经营,以及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其生命力在于通过学科交叉实现煤炭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为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及其体系建设提供恒久的智力支持。

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

2.1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特征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以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现代煤炭经济运作管理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实现现代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1)跨学科性。这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突出特点,主要指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横跨多门学科,融合多门学科而形成的新型学科。(2)综合创新性。即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彰显出独特的综合创新性,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融合到现代煤炭这一特定的产业中,形成自身学科的特点。(3)相对独立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不同学科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并不是消极被动地依赖于原有的母体学科,而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4)应用实践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分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探求现代煤炭经济运行、管理与发展的规律。

2.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现代煤炭经济学与现代煤炭管理学相交叉的一个分支和交叉学科。社会科学在总体上是分别以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是以现代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以现代社会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以现代煤炭经济和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其要素包括煤炭经济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手段、管理目的等。煤炭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在于规划和协调煤炭经济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2.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体系构想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一个完整而开放的宏大体系,应当涵盖总论、运行论(主体论、客体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和效能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石,包括煤炭经济管理总论和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可以涵盖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本体论、发展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即概念、研究对象、性质、体系、意义和方法、与相关学科的关联关系及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趋势等。第二部分运行论则涵盖主体论、客体论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论。主体论研究管理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客体论研究管理客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论研究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结合运作进程。第三部分效能论研究煤炭经济效益的考核和煤炭经济管理效益的综合评价。

2.4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运作和发展规律,通过认知和把握煤炭经济管理运作规律,对现代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现代煤炭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促进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应以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科学抽象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为主要方法。每个层面各有其特点,因此应区分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煤炭经济管理现象的层面,主要是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类比和归纳,对煤炭经济现象的数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进入实体层面,研究的方法可以实证分析为主,重点要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领域内的问题进行解析。而在本质层面,则以定量定性分析为主,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总结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的规律。也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一般现象及其运作规律。

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探索

3.1以人为本,构建学术科研队伍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首先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国内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比较分散,在知识的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方面还有待改进。因此,必须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科研队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学科建设上水平、出成果的关键所在。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健康人格、宽广胸怀和团队意识,同时还须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以及关注前沿学科的敏锐力和洞察力。要培养和积极引进一批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和学历高的专业人才,充实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队伍,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获取高学位和高级职称,以稳定学科研究队伍,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学科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结构,以期建构起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研究队伍。

3.2与时俱进,全面完善学科体系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还可以设置二级学科: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和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1)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现代煤炭经济基础理论。(2)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从宏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的产业信息化,产业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推进战略,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竞争力分析,现代煤炭特色经济,现代煤炭企业文化等;从微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项目投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生产标准、营销策略、品牌战略、人力开发、科技进步和市场结构等。(3)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煤炭贸易学史论,世界现代煤炭营销概论,现代煤炭贸易经营管理,国内现代煤炭贸易,现代煤炭对外贸易和国际煤炭贸易现代化等。

3.3锐意创新,着力培养高端人才

建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目前,我国的现代煤炭产业仍然面临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现代煤炭生产经营已由单一注重产能向产能和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显现出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传统煤炭产业与现代煤炭发展矛盾突出,务必要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和加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现代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实现我国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客观形势要求,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必须紧密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立足理论,按照择重、择需、择优的原则,增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煤炭国际贸易知识和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知识,构筑起经、管、法多学科凝结的学科平台,培养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高端人才。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发展管理学;国家管理哲学;国家辩证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27-02

一、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与现代化理论

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它一般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与以上方面相对应,在学科设置上存在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和发展社会学。

一般认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20世纪五六十年展经济学所提出的资本形成、双元结构、进口替代等理论至今仍有其价值。而发展社会学着重于探讨社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包括职业分工、社会流动、城市化等方面。发展政治学则探讨政治发展与传播、官僚机构、教育、政治文化、政党之间的关系,发展政治学一般采用比较政治研究的视野。

以上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与发展政治学大部分内容也包含在“现代化理论”这一框架下。现代化理论探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因而当然需要分门别类地探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甚至文化发展。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一方面,作为传统社会科学之一的管理学竟然对现代化或国家发展问题持续冷漠;另一方面,学术界在探讨现代化过程中也未引用管理学相关理论。

二、发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

穆尔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受过高度训练的专家、广阔的市场和细致的组织结构等。伊斯顿通过《政治体系》描述了政治生活的现代化。阿尔蒙德将现代化理解为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等。上述研究大多属于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罗斯托提出,根据经济指标把所有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大众消费。以上研究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亨廷顿总结了现代社会的九个特点,主要是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而言。英克尔斯将现代人格认为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因素,这是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此外,现代化理论中的结构主义、依附论等主要基于国际经济与政治的视角。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现代化或国家发展的管理学视角被严重忽视。管理通常被理解为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达成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要素之一是目标规划,这是管理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重要区别。现代化理论尤其是发展社会学大多采用一种演化的视角,而在管理学看来,现代化应该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由此制定达到目标的方案、组织形式以及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机制。管理的目标指向性也称为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管理的第二个要素是效率:管理不仅关注能否达到目标,还关注达到目标的效率。因此,管理学研究如何对计划进行优化、如何设计最佳的组织结构、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协调和控制,这些对于一个意欲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至关重要。

由此看来,当涉及到国家发展或现代化这一主题时,我们应该引入管理学的视角,这一学科领域可以称之为发展管理学。发展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也可看成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发展管理或国家发展管理。

发展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就是如何有效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它以国家发展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等内容。但与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不同的是,发展管理学强调国家发展的整体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规划目标。与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一般理论相比,发展管理学重在国家发展目标及其实现。从学科体系而言,粗略地说,发展管理学应保持传统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即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发展的特点进行专门研究和细化,包括国家发展环境、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国家发展优势和发展劣势、发展能力、传统文化与国家创新、发展协调机制、发展或改革中的冲突管理、国家发展中的组织转型、转型与改革领导、改革与发展进程控制等。从研究方法而言,既有实证分析,也有规范研究;既研究影响发展的因素,也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发展管理学与国家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根本性、系统性回答和“为实现管理目标怎么做”的根本方法。有关“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本体论。管理本体论中涉及到价值的部分可称之为管理价值论,而有关“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方法论。当然,如何得到上述系统性的认识,本身就值得研究,这一部分研究内容可称之为管理认识论或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哲学是“是”与“做”的统一,是本体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管理哲学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使用。一是普遍性层面,即有关一般管理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理论体系;二是具体的管理者和组织层面,这一层面上管理哲学指的是管理者或组织对于自身管理的根本认识和方法,处于该层面的管理哲学是可以进行实证分析的。处于第二层面上的管理哲学大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正如管理学以管理哲学为基础,发展管理学也以国家管理哲学为基础。国家管理哲学是对国家发展的根本性、系统性认识以及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整体性与根本性思路。国家管理哲学包括如下内容:(1)对于国家发展环境、目标、发展过程的根本性认识;(2)达到发展目标的根本思路和一般性指导原则;(3)根本性看法和根本思路的高度统一。

从国家发展哲学出发,发展管理学就不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和发展政治学的简单综合,而是以发展环境、目标以及路径为主要对象的探讨。它当然会涉及发展经济学等的内容,但它的着眼点不是单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是国家发展――正如企业管理的目标不指向单独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或市场营销一样。

四、发展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国家辩证发展逻辑

发展管理学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必然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企业管理学有很大区别。不同于企业,国家管理的传统、环境与制度非常重要,且以上三项皆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发展管理必然是基于本土的。基于此,合理利用本土传统管理思想就非常重要。对于中国发展管理学而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源。

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非常丰富。笔者曾基于易经与西方动态博弈理论提出辩证发展逻辑的一套理论框架。以企业管理中的竞争与合作的一对矛盾为例,其典型四阶段博弈顺序为:第一阶段,甲企业选择竞争;第二阶段,乙企业感受到竞争的压力;第三阶段,甲企业提出合作的要求;第四阶段,甲企业选择合作。设甲企业的真实目的是合作,但考虑到第一阶段就向乙企业提出合作,反而可能会导致合作进程进展不顺利,因此在第一阶段时间点上,甲企业的目的和手段是矛盾的。笔者将企业战略领域中的这一类战略行为称为“策进”。

第8篇

关键词 管理学 钻石模型 制度变迁 管理创新者

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探索管理活动规律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中国和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可以找到有关管理规律的一些论述,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但是,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研究对象被认识、研究,并且管理实践能够得到管理科学知识的指导,则是在刚刚过去的100年中才发生的。一般认为,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国人法约尔一直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100年中,管理从一种不可言传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的普遍性——管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这也难怪有人说,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宝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

一、管理学发展的三个线索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诸多流派,形成了庞大的管理学知识体系。面对百年形成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的流派,管理学的研究者一直试图归纳出管理学发展的逻辑主线。但是,由于百年来管理经典著作所关心的主题过于复杂,包括管理与管理者、领导、组织与人事、效率、市场与顾客、竞争与战略、创新与变革、现代公司的组织逻辑和管理的国际化等诸多方面。而从管理学的学科分类角度而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构成管理学的经典内容,而且这些学科还在不断地丰富、细化、交叉和发展,管理学的新学科、新分支还在不断地产生。因此,迄今为止,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管理学发展历史逻辑主线。

从现有文献看,研究者所总结的管理学发展线索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据管理学的内容构成进行划分,例如将管理学发展路径划分为组织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从古典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组织社会学、领导科学到企业文化等)、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的演进路径(从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理论、决策理论到生产管理信息管理方法等)、经营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从厂商理论、产业组织、市场学、消费者理论到战略管理)。第二类是根据管理知识的产生方法来进行划分,例如将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三条线索,即应用管理学(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理论管理学(以基本的人性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和实验管理学(以管理案例为主的管理学)。第三类则是根据管理学发展的影响因素来划分。在著名管理史学家雷恩看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文化环境紧密相联,管理理论发展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存在三条管理学发展轨迹,一是以科学文化为基础的科学主义线索,由泰勒科学管理开始,包括社会系统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决策管理理论等;二是建立在对现代人性基础的人本主义线索,从梅奥对“社会人”的研究开始,包括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和管理伦理理论等;三是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文化主义的线索,由德鲁克管理实践理论开始,包括组织文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变革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等。基于对于文化环境对管理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认识,还存在另外一种管理学发展的线索的划分,即以资本主义精神为文化基础的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以环境地域文化(主要是美国文化)为基础的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基于东西方文化渗透的当代管理理论。

显然,第三类从管理理论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管理学发展的线索,与前两类从管理内容和从管理知识产生方式角度划分管理学发展线索相比,具有时间上的前后继承性,而前两类的管理学发展线索在时间上具有并行性。从管理学发展历史角度考察,无疑从管理理论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角度分析管理发展的线索更有价值。但是,仅仅将环境影响因素归结为文化环境是过于泛泛而又不全面的。

二、管理学知识发展的“钻石模型”

庞大的管理学知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纵观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史,认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持续作用的长期因素,这主要有制度变迁、科技进步与文化传统三方面因素,体现了制度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另一类是短期作用的临时因素,例如战争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比如经济危机)。这两类因素作用于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的能动主体,包括企业家和其他管理实践人员或者团队、专业管理研究人员或者团队、专业管理咨询人员或者团队等,这些人员提出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管理知识,实践新的管理思想,从而促进管理学的不断发展。

“钻石模型”表明的是,科技进步、制度变迁和文化传统与管理创新者的创新活动相互作用最终推进着管理理论发展、管理学知识的创新与积累,而战争和其他一些临时重大事件对整个过程也有短期的推动作用。这里科技进步因素具体包括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改造世界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科学发展不断为人类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而技术进步则不断为人类提供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方法;制度变迁是指有关宏观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微观具体经济组织运行等方面正式规则的变化,这些规则变化会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选择;而文化传统要描述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人们行为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的非正式的规则,与制度变迁中的正式规则可以较快地发生变化不同,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变化往往是长期的渐变过程。这里管理理论发展和管理学知识的积累,既包括管理思想、理论、方法等以各种形式体现的管理知识的丰富发展以及管理学的发展,也包括解决各种现实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实践活动的创新与发展。这对应到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内涵上,包括管理实践层面、管理理论问题研究层面、管理学科发展层面三方面的管理科学化进程。也就是说,上述“钻石模型”既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理论与管理知识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也是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因素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管理科学化历史进程建立起来的,因此从管理科学化的历史上看,该模型基本描述了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逻辑关系,可以认为是一个管理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图。

三、管理学知识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一)科技进步因素。尽管探索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提高管理活动效率的尝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管理科学化进程却真正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企业组织的结果。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一般认为技术进步周期可以划分为5个周期,每个周期或者阶段长约半个世纪,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康德拉季也夫长波,伴随着连续的技术进步周期,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不断推进。(1)在第一次(18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和第二次(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与科学技术进步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相适应,只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初步实践和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企业管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2)到了第三次技术进步长波周期(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和40 年代),即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以牛顿力学为主题的经典力学体系和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核心的经典电磁理论都已经建立,这些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科学前提,尤其是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动力革命,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由技术革命产生的社会大生产必然对规范管理提出要求,原来的经验管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化生产和大公司发展的需要,于是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科技进步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这方面,还体现在由于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功产生了的巨大社会和知识效应,使得科学方法在管理问题研究和管理理论产生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泰勒试图通过科学实验方法寻求优良的管理方法,把管理提高到科学层次,从而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则是通过对组织管理普遍性原理的追求,把管理提高到理性层次;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也是以实验方式研究人类管理行为的。(3)进入到第四个技术进步周期(20世纪30年代和40 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科技进步进一步推进了工业生产力的发展,由福特公司开创的流水生产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方式,而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和发展,对管理科学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产生了计算机管理学派。而该阶段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等自然科学哲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为管理理论丛林的产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4)人类社会正处于第5个技术进步周期中,该阶段主要技术特征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该阶段的管理创新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管理信息化成为该阶段管理创新的主线和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西格玛管理、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网络营销等依靠信息技术的新管理思想或方法得到发展和应用,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核心能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广泛传播。归结起来,科技进步对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科技进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产生了对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需求;二是科技进步直接为管理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三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还为管理学理论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二)制度变迁因素。没有人会否认,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的前提是以分工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在经济学家看来,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一场制度创新,“产业革命的实质就是用竞争取代以前控制生产和财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工业革命在西方彻底摧毁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工厂制度,工厂中实施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曾详细分析了分工制度(专业分工和职业分工)能够提高企业效率的原因。工厂制度的产生对科学管理提出了要求:如何解决高度分工条件下的协作问题,如何解决工厂制度下工人的培训和激励问题,如何改善由于工厂制度的发展而逐步恶化的劳资关系。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产生的。制度变迁对管理创新和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需求牵动”方面,而且从企业制度的演进看,企业制度变迁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谁来承当管理创新主体的角色和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方向和内容。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还为管理创新和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激励约束机制。所有的创新行为都是有风险的,而现代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的产生,保证了承担创新风险的创新者能够获得创新收益。如果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分为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那么可以认为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呈相互“支撑”的三角关系,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形成相应的技术能力保障机制,企业管理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制度创新提供了组织管理方面的保证,而企业制度创新为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形成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制度不同,提供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是不同的。总之,制度变迁,尤其是产权制度变革,对管理创新和科学化进程的影响是全面的,对管理创新主体的选择、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都具有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

(三)文化因素。文化传统体现为社会认可的价值信念、伦理规则、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此文化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往往又是根深蒂固的,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具体从管理科学化进程看,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是有其文化背景和基础的。具体而言,可以分别分析文化对管理研究活动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影响。从管理研究层次看,管理科学化进程开始和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文艺复兴以后,科学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流文化,科学主义所包括的逻辑主义、分解思维、规范形式、精确原则和实验原则被广泛地应用到世界各个领域的问题分析研究中,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组织管理问题自然也不例外。泰勒首先将科学价值观念和科学主义的研究规范引入到生产作业管理领域中,通过追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来提高人类生产制造活动的效率;而法约尔则试图应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寻求整个企业管理活动的一般性规律;韦伯、巴纳德等人是在探索一般组织和社会领域中管理活动的科学管理原则;而行为科学是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来分析人的行为的科学规律;现代管理理论则是应用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来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没有追求科学和理性的价值观,没有应用科学原则研究管理问题的信念,没有科学的文化基础,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也就无从谈起。从管理实践活动看,文化可以在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层次影响管理实践活动和管理科学化进程。一是在民族文化层次,二是组织文化层次。前者是宏观文化环境层次的影响,而后者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可以通过影响管理者的知觉、思想和判断进而影响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水平和各项管理职能执行的科学水平。

(四)管理创新者。影响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显要因素。科技进步、文化传统和制度变迁对管理科学化的影响属于环境因素,而直接的管理创新者则在管理科学化进程中,在管理学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这些管理创新者包括从事管理实践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和教授、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团队和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实践者兼管理理论研究者的作用越来越小,专业的学者和管理咨询人员对管理知识的创新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许多著名管理创新者被一些管理史研究者称为管理学大师,管理学各个领域中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与这些管理学大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原文从“管理与组织的问题”、“管理与法人”、“管理与治理”、“管理与激励”、“管理与经营”这五个部分得出的五个印象结论令我豁然开朗,细细思考却又是每本论及管理的书本中存在的通病。以前在读书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认为是大师们的倾力之作,我只有拜读之份,那有半点怀疑,现在看来学习管理学这门课程,它是艺术家学科,它不仅需要你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让你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为学。在学会上述的基础上你才能够扎实掌握书本知识,结合书本来处理实际。这样才会走出误区,走出自己那颗“自私的心”去解读自然和人文。

参考文献

1.克雷纳.管理必读50种.海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克雷纳.管理百年——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性回顾.海南出版社,2004

3.沃纳.管理大师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丹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魏文斌.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9篇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当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第10篇

管理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不仅在学科门类发展中最具迅速性,而且还有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性和最强的运用性、实践性。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必不可少的两大动力引擎推动着———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所以,有部分专家学者按两者的经济发展贡献率给出了三七功劳划分的看法,不得不说这样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说服力。而管理学作为最基础的专业课,我国几乎所有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高校都开设了管理学这门课程,其已正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直接作用和引导着学生管理能力质的飞跃。这门课程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该特点集中体现在:一方面是它涉及学科的丰富性(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等等),另一方面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在管理的对象上具备多样性的特点,这样就导致了管理所需知识、方法和手段必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征。第二,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相对于管理组织中的人、财、物等资源而言,管理本身就是软件而非硬件。其根本任务是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较少的投入争取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简言之,效率和效果是管理追求的两大目标。第三,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于实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管理学中几乎没有哪一个定理做得到时空的永恒性,而是不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而对象的复杂化和环境的多元化也会使得管理知识的运用必须必备灵活性和创新性。因此优秀的管理者不是学校温室里的花朵,而是社会实践的风雨磨炼。第四,管理学具备发展的连续性。从管理的产生和管理学的发展来看时空差异巨大,管理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发展,而管理作为一门研究性学科也才仅仅几十年而已。实际上,管理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并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所以其理论也不断处于新旧更替的过程中。

2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历程与现状

2.1管理学教学已进行的改革回顾现有关于“管理学”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1以扩充教学内容为重点的改革

由于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重点已不再仅局限于之前的金融资本,而是瞄准了人力资本管理的重点,所以,现代管理的内容也要进行相应性调整,应将管理重点转向以人本管理为特征的导向中来。为此,同行们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对象,分别增加了诸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等授课内容以应对发生的实际变化。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职能”等有关知识经济方面的内容在管理职能的讲授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2.1.2以改进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改革

新近,“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亦更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的提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逐步得到改观,为此,教师在课程讲解中也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获取各类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方案决策、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实证性案例资料,通过“讲座环节”、“视听环节”、“示范环节”和“讨论环节”等进行实证案例的教学分析,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上课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也从教学方法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丰富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借鉴。

2.1.3以更需教学观念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革

“管理学”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学科,它不是对人类普遍活动本质的“复制”。鉴于此,同行们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与企业的对接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更加重视“量身定做”式培养,主要通过案例描述或其他生动易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的基本原理,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对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性教学。同时,在讲授理论知识既注意到具体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更关注到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2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待全面提高

尽管当前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教室,但仍有部分学校仍延续着古老的黑板、粉笔模式,而以老师讲解为主的形式则具有一定的缺陷性,较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致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2.2课程建设力度亟待加强

课程建设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工程,“管理学”也不例外,它包含着其他学科所需的课程教学目标、内容,还需教材的建设,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等等相关性内容,但学校在系统性投入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支撑课程建设目标和内容。

2.2.3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理论上讲,学生在系统学习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对实践中出现的管理事件能够进行熟练的解决和分析。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渠道和机制的不成熟成为了学生知识有效运用的一个阻碍,使得学生很难真正做到深度认知。同时,由于主客观消极因素的影响,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验设备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实践缺失的必然性,因此,学生也很难从更深层次领悟管理的本质。

2.2.4考核方法多样化特征不明显

目前,在“管理学”课程教学手段上,其考核方法形式呈现较强的单一性,没有必要的多样性特点,依然沿用着传统的题目设计模式:客观题不仅占据着试卷的大部分,而且缺乏创意、创新,没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形式上也还采用着闭卷的笔试模式,这只能检验着学生的记忆能力,却难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水平。

3管理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3.1进一步拓展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管理学课程的本身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必须要依据现实变化,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使经管类学生较为准确而全面地理解课本的基本知识,又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就要大力运用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一是要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这一方法的运用首先要求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组,让不同组的同学展开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发散讨论,互相进行观点碰撞。当然,这一系列的讨论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并做适当的点评和总结。从而改变课堂单一的灌输讲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二是尝试将阅读式教学法引入推广。简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所讲内容先进行阅读学习,以便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同时课后进行复习并完成作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大力运用案例教学法。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充分发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动性,特别注重平时现实生活的有关管理的鲜活案例,并将生活中的管理经验分享给学生。四是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在所选取的典型案例中,根据案例中的不同情景进行角色分配,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将课堂所学管理学知识在案例中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真正从所担当角色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发挥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重视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迫切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换代,在教材中增加国内外实证案例,这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应将国内一些百强的、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实例的形式吸收到教材中,既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也对学生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如我国的海尔集团20世纪90年代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的案例,一直被国外教材视为经典案例放入教材。因此,在教材的实时更新中,建议我们国内高校也应在教材编撰过程中添加国内外典型案例,以增强教材的实证性和丰富教材内容。

3.3使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强化

尽管同行们在管理学的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国内高校关于管理学的授课仍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内容。这与人们长期以来的认识不无关系,总觉得文科课程没必要进行实验环节。有的院校纵使进行了实践教学,也大多以课堂案例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有身临其境的实感,也远远达不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实训的完美结合。因此,要全力创造条件,加强与社会企业实体的联系,并与企业达成实现基地建设的协议,输送更多的学生去实训练习,增强实训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训,以便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3.4重视对管理学模拟实验室的建设

当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正被以现代通讯技术手段为特征的信息化手段改变着。鉴于此,要加大和重视对管理学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其他相关动态的分析方法综合应用到管理模拟实验,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仿真模拟环境中体悟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融合,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干中学和学中干”的乐趣,从而解决“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弊病,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5推进管理学案例库的建设进程

第11篇

要:学科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显现。横向比较看,无论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基地,还是国家重点学科或博硕士点数量,都表明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从省内来看,学术队伍、科研发展以及已有学科基础等指标显示,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呈积聚江西财经大学的明显趋势。要从发展思路、学科培育和学术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学科;江西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5-0114-04

学科是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两大重要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深刻反映了经济与管理类人才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本研究拟以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现状及发展对策,这无论是对江西高校的发展,还是对江西经济与管理英才的培养以及江西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意义与内涵

“最古老的行当,而最时兴的职业”,这是陈岱孙先生对经济与管理工作的定义。正在发生迅速而深刻变化的中国呼唤着众多经济类、管理类英才,而这又取决于高校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而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规模、结构和影响力是评价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等领军人物的数量,是评价学科队伍水平的基础指标。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度、的数量和质量,全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等是评价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是最能代表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些也都可以作为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判断标准。

弄清楚学科的划分与界定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有必要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学科的门类也不尽相同。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主要有三种:(1)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学科划分,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门类、二级类和相应专业的划分,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关于学科的分类。本文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划分方法。依据该标准,学科门类分为12种,经济学和管理学就是该分类方法下的两个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包括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管理学包括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2009年许多大学按大类招生,即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这有利于学生奠定更坚实的经济学、数学和英语的基础,具备更强的发展潜力。此外,许多高校也都在实行经、管融合式的改革,从部分重点高校学院命名(例如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可略见一斑。凡此种种,都显示出经济学、管理学交互融合的趋势。

二、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1、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称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95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51项、在国外学术刊物上2413篇,人均在CSSCI期刊上6篇、以基地名义出版的学术专著人均两部。因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管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名称及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和地区在该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见表1),重点研究基地70%以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高校,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具体就管理学而言,东部地区高校占了六个。中部地区仅有一个,西部地区为零。就经济学而言,东部所占比例仍然占绝对优势;中部为四个,其中包括南昌大学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地区有四个。

不难看出,中部地区人文社科总体实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人文社科领域内,中部地区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实力相对更弱,基本与西部地区持平,这与中西部地区亟需经济学、管理学人才现状极不相符。

具体就江西而言,在中部八个省份中,共有一个管理学重点基地,四个经济学重点基地,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各占两个,南昌大学一个,即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这意味着,江西仅在研究中部经济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2、国家重点学科

由于在学科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条件建设等方面,国家重点学科都具有风向标意义。因此,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及学科门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高校和地区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中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于一小部分一级学科下只有一个二级学科(即此一级学科等同于二级学科),大部分一级学科下有若干个二级学科;考虑到可比性,也不失参考意义,我们以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为指标度量各省份的学科地位和影响力。

从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来看,位于中部地区的高校有六个,分别为:武汉大学(排名第7位,46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8位、45个)、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12位,40个)、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16位,37个)、中南大学(排名第18位、33个)、吉林大学(排名第19位、32个);位于西部地区的高校有两个,为四川大学(排名第10位,43个)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16位、37个)。中部八省份除江西、山西、河南没有外、其他各省都有,其中湖北还有两所高校。

具体从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来看(见表2),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理论经济学东部高校有5所,中部仅为武汉大学一所;应用经济学东部高校有4所,中西部均没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东部高校有6所,中部高校有4所,分布在安徽、黑龙江和湖南(2所);工商管理东部高校有4所,中部没有,西部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可见,对中部地区而言,在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领域处于绝对劣势,在理论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尚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遗憾的是,目前江西均无缘于上述国家重点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全国甚至在中西部地区都处于一个急需进步的地位。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见表3),经济学中,东部地区有20个,中部地区有六个,分为为华中科

技大学的西方经济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和金融学,武汉大学的金融学,湖南大学的国际贸易,吉林大学的数量经济学;西部地区有七个。管理学中,东部地区有16个;中部地区有三个,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与管理,武汉大学的社会保障;西部地区有三个。可见,中部地区在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社会保障以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是,湖北、湖南、吉林等省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在中部地区处于前列,江西省在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上都没有国家重点学科,这更凸显了江西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博、硕士点数量及排名

博士点、硕士点数量是衡量经济与管理学科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这里以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大文科为例进行说明(见表4)。江西高校现学位点名次在全国排名第23位,排在其后的8个省份除海南为东部地区外,其他均为西部省份。也就是说,江西在中部地区排在最后。从博士点数量看,江西省远低于其他中部省份;硕士点数量比山西和安徽多,比其他省份都少。

总体来看,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有限。从重点研究基地看,江西仅有一个,为南昌大学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且颇具区域特色。然而从国家重点学科看,江西的重点研究基地并没有相应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的支持。大文科的博、硕士数量及学位点排名,江西更是处在中部地区的落后位置。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远不能满足江西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比较分析

省际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不足.而省内之间的比较则有利于摸清家底,有针对性地进行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里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所列出的江西15所高校为例进行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以社科活动人员指标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三个学校社科活动人员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社科活动人员总数的44.5%。从发表学术论文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其论文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论文总数的50.5%。从研究发展经费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其经费总和占江西15所高校经费总额的60.3%。从课题总数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其课题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课题总数的58.8%。也就是说,这三所学校人文社科资源及成果占了江西高校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心。

进一步从职称结构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江西15所高校中,江西财经大学无疑是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大本营。从经济学科讲,江西财经大学正高、副高和讲师分别占江西15所高校总数的比例依次为55.2%、44.7%和19.9%;从管理学科讲,江西财经大学所占上述比例依次为36.2%、33.0%和36.9%。这意味着,在现有江西15所高校中,经济学和管理学各层次学术队伍三分之一都集中在江西财经大学。

从江西省重点学科来看,江西高校“十五”重点学科共72个(给经费的46个和自筹经费建设学科26个),共安排经费750万元。其中,经济与管理学科有14个,经费共100万。14个省级重点学科中,江西财经大学9个。“十一五”江西省重点学科经济与管理类中,江西财经大学又新增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共11个,在江西高校中名列第一,产业经济学且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总之,无论从现有学术队伍、科研发展,还是已有重点学科基础来看,江西省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呈积聚江西财经大学的明显趋势。而从省际之间的比较看,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与江西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不相符合。为了更好培育经济与管理英才,服务江西经济发展,江西有必要建设和发展经济与管理学科,尤其是江西财经大学的相关优势学科.努力建设成江西首个经济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

四、促进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1、发展思路上,对于现有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要进行改造、调整和拓展,形成经济与管理交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的发展要“有扬有弃,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依托现有基础,保持特色和传统,又要敢于高瞻远瞩,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找准突破口,拓展学科发展领域和空间,还要打破学科壁垒,面向科学问题凝炼优势学科方向。

2、学科培育上,在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判断学科方向未来发展空间和前景的基础上,明确学科发展重点领域。以发展重点为核心,引导学科建设资源的配置。可考虑把产业经济学发展培育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样既能与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遥相呼应,更能满足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之客观需求。

3、学术队伍上,凝聚现有经济与管理学科尤其是产业经济学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在大批引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同时,以拓展出国进修、优化在职培训、强化科研激励等多种形式进行存量师资的国际化转型,造就一支在中部领先、在全国有影响的经管研究团队,为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朝栋.关于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2002.(5)

[2]霍天强,樊桂清.关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U].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吴航。梁星,刘航.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及经济学学科建设[J];经济纵横,2009,(1)

[4]焦新.制度设计激发活力基地建设成绩斐然[N1.中国教育报.2007-01-19

第12篇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科学性等特点。在百年以来,我国管理学理论不断发展,人们所提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在各类实践中的应用愈加频繁,为我国社会生产提供了巨大驱动力。特别是在经济市场背景下,培养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高校管理学也面临着创新与改革。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学改革不能原地踏步,而是要勇于前进,也就是要融入现代管理特点,这样才能够顺应时展需求,充分反映高校管理学改革新变化。

1、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要求

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不仅是各类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样可以是工商管理研究生必学的重要课程。可见,管理学在各类课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针对管理学改革来说,改革就必须要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管理学教学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学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1顺应市场经济变化

在市场经济下,任何经济活动、人为活动都要立足于市场,管理学教学同样如此。要求管理学必须要能够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解决管理中所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管理创新的新方法、新思想。再者,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势必会面临就业问题,如果高校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会大大下降,甚至管理方法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变化,工作之后一切又要重头再来,从而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负担。

1.2管理学教学必须要与特定社会环境相适应

从本质上来说,由于管理学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各行各业都会涉及到管理学,例如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医疗管理等。因此,为了能够保障学生长足发展,管理学教育改革必须要与特定社会环境相适应,也就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将管理学融入到专业中,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让学生至少在某个领域具有一技之长。

1.3融入新思想、新方法

由于我国管理学起步相对较晚,教学体系还不够成熟。因此,想要保障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能够融入新思想、新方法,保障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的实时性甚至是超前性,这样才能够保障毕业生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学非常先进,很多新思想、新方法都来自于西方,要求教师需要对西方的管理学知识进行进一步论证,看其是否符合高校管理学改革内容。

由此可?,在管理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本着适应性、实用性、发展性、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并根据管理学教学要求,充分掌握管理学教学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定更加严谨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效果。

2、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教学改革最终将会落实到教学中,教学方法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方法也非常多。基于管理学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我们可以采用组合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经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也非常好。组合教学法也就是不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交替教学的一种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故事引导法、游戏练习法。其主要表现在:

2.1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法作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过口述教学来向学生们传输知识,但理论讲授法并非是传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的双向流通,而不是单向传输。从结构层面分析,可以将理论讲授法划分为三种形式:第一,讲述法。教师采用更加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描绘、陈述;第二,讲解法。将是通过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分析、论证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三,讲演法。教师通过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长时间的系统分析、论证,并作出最终的结论。虽然这三点都是通过教师传递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也就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解答问题。

2.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细挑选案例内容,并组织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讨论,最终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或给案例下达结论。通过利用多媒体能够让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学生也会在学习中更加投入,并且通过采用小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教师在应用案例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围绕教学目的选择案例。案例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管理学知识,需要保障案例选择的适应性,这样才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第二,案例必须要新颖。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只对新颖的事物感兴趣,过时案例的价值在不断贬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实时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这样才能够提出更加新颖的案例;第三,案例要具有思考性。案例内容必须要有深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断的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2.3故事引导法

管理学改革必须要一改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也就是提高教学方法应用的灵活性。故事引导法在管理学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巧妙的融入故事,从而创设交流、互动的机会,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态度。并且故事内容会左右学生的情感饱和认知行为,能够让管理学理论变得更具说服力。如在讲授关于“领导”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刺猬取暖”的故事进行引导,并且启发学生认识到“领导想要更好的做好工作,需要与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获取下属的尊重,同时也要保持与下属的心理距离,避免在工作当中丧失作为一个领导的原则。”通过形象的故事引导,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生动,同时也便于学生接受。

2.4游戏练习法

游戏教学法也可以理解为课堂活动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虽然从形式上看游戏内容是虚构、假想的内容,但实质上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会获得真实的知识。对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在毕业后能够看透领导的眼神、动作、语言至关重要,这也是管理人才必要的管理能力。因此,为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在课上剩余时间或上课引导时间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活动,游戏结果也是五花八门,在大家会心大笑后,笔者提醒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此类结果,通过讨论最后归纳为缺乏沟通、不善于观察、无法读懂内心,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在沟通过程中勤加思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获取知识。

3、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从现阶段管理学教学改革来说,管理学必须要能够融入现代管理学特点,也就是广泛吸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新成果和新研究,这样才能够让管理学变得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产物,让管理学逐渐朝向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我国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需要在立足于教育改革基础上,并适当融入西方管理学发展理论,从各种管理理论产生时代入手,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管理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充分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各种理论的特点与历史局限性,充分发挥管理学的指导实践作用。

提高管理学就不得不说到现代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软实力。也就是企业价值体系,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意识、企业行为等。这就要求管理学能够落实于市场,贯彻“适应外部、结合内部”的理念。很多企业都有管理的成功经验,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吸收国内外现代管理的成功经验,并将先进学科、科学应用到管理学教学改革中,才能促进管理学改革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