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5:4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契合;共通性
一方面,在理论的共通性上,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契合之处;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可融合性上,和中国传统文化亦存在契合之处。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二者存在很大的契合。这种契合让在传人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指导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 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体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的根本职责在于用所谓的理论来改变这个世界,绝非只是解释世界。基于此,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契合点的根本意义应该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探索其在未来发展中,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索以及适合社会发展文化的实现途径。
一是对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的契合。认为,认得本质在于其在特定的历史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作为人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价值。它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性,而又必须依赖于自然界生活的一些物质表现。在这种区别的过程中,人的劳动和依存社会的能力成了人的本质属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过程中,也提出人对于自然欲求的节制或适可而止的理论,关于“过犹不及”“无过无不及”等原则的阐释,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与的论调一致的。
二是对于“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论述,有孟子论述中的“人性善”论,有荀子提出的“人性恶”论,有孔子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述,这些都是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提升,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友爱,讲道义,有礼节,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表里如一等等。这些也是人社会性的一个表现,这样的道德或者伦理要求的体现也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在理论中,也有笼统的社会规范的概括,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恰恰是从更为具体、全面的层面上对其做出了很好的补充,这种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教化作用,二者是存在很好的契合点的。
三是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契合。哲学在肯定物质第一性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将最终的落脚点直接指向并最终改变现实,在肯定环境和教育改变人的同时,认为首先是人改变了环境和教育,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之相契合的地方,譬如在《论语? 先进》中,孔子的弟子季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的事情,孔子回答说连人都侍奉不好,怎么去侍奉鬼神呢?《中庸》开篇就有论述,说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它就是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并没有离开我们,它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对世界本源的探究,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发挥。
四是关于“禁欲主义”观点的契合。相比较主义文化,倡导的绝非用物的东西来满足人内心的贪欲,而是强调一种节制、禁欲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沿袭至今的时代,虽然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商业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但是这种物质层面的追求并没有盖过精神层面对人的影响,从“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到“安贫乐道”,这些论道都足以说明。正是这种契合的有力表现,时下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才会做得如此有声有色。
2 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现实意义表现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一方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影响,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精华的沿袭,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他们的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是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国家积极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意义所在,才能更加深刻地解读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将精神层面的空虚加以补充。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过程。
二是对于发挥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丰盈和调整、对于人更和谐地与世界相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过程中,可以将二者中对个人、对社会有益的、积极的伦理因素提取出来,这对于当今危及社会稳定的众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紧紧把握中央关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并与之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恰恰有助于地方政府或个人能够从更多层次去紧跟中央的步伐,对自己的行为作为当否的衡量。
总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是深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化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让其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伍文彬.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7).
[2]格勒.文化现代化60年[J].社会观察,2011(09).
[3]任培秦,杜涛.浅析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J].理论月刊,2011(08).
[4]徐稳.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1(08).
[5]杨志超,李向晖.论中国化的四大根基[J].理论导刊,2011(02).
[6]刘先春,杨志超.中国化支撑体系的结构性分析[J].理论探讨,2011(01).
内容提要: 传统文化对任何一个国家或群体都意义重大,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堪忧,特别是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传统文化 法律 保护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所以有必要创设新的制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即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学者们对传统文化保护制度的观点各不相同,都只关注了传统文化特征的某一个侧面,不利于将其上升为具体的法律制度来进行一体保护。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则建立在劳动财产论、劳动价值论和文化资本论的基础之上,其具体的制度构建主要包括:主体应采用“双重主体说”,权利主体是其所在社区的群体,管理主体是国家,即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统筹传统文化产权的运行;客体即传统文化,但应排除公有领域、宗教领域、合理使用状态下的传统文化;内容大致包括署名权、文化尊严权、文化 发展 权、使用权、获得收益权。
四百年来,整个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一直在演进,其中针对任何客体所设定的权利都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实践的需要而逐渐纳入到知识产权法体系中来的。与一般的财产相比,传统文化同样具有利益属性,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属性是显而易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利益属性,应该在其上设定相应的法律权利。正如费安玲教授所言,我们在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时,旨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者应当享有一定的权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中,包含着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财产利益主要以有体物为其载体而体现,但是,近 现代 社会的法律制度设计中已经不再拒绝对尚未被物质载体固定的利益加以保护,如人们的表演、技能实践所体现的财产利益。WWw..Com……①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了一定的有形财产,但更主要的是无形财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有形财产是无形财产的物化表现形式,因而在传统文化上设定的包括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在内的民事权利,即传统文化产权完全可以成为无形财产权家族的新成员,本文就是对这一观点的理论阐述。
一、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一)传统文化是发展 中国 家文化安全的中心一环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某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 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 历史 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分歧, 自然 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 经济 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其文化安全的重中之重。
(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的存在之本
自从民族形成之后,文化以民族的形式出现。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恪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就是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因而,人类学研究者都认为,对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人和社会本质的研究。在社会当中,人要占有一个身份,必须扮演与此相关的“角色”,角色是身份的行为期待,角色所包容的内涵就是文化。它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文化其实是人类行为选择的标准体系。②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少数民族区别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主要标志,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主要依托于其文化。如果一个少数民族没有固有、稳定的文化,该少数民族就难以形成而长期存在。因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其存在之本。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现状堪忧
在漫长的岁月里,传统文化在某一群体的习惯法的保护下,在群体内部有序流传,并以传统的方法在群体内和谐地运用和发展。然而,在商业化浪潮汹涌的今天,随着其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凸显,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传统文化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的利益分配与分享正处于严峻的失衡情势和混沌状态。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 科学 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在商业上大量地滥用、歪曲或者篡改,而没有给创作群体或者相关国家任何的文化或者经济回报。另一方面,一些珍贵的民间文学资源自生自灭,没有进行任何开发、利用和保护,造成珍贵遗产的流失、灭失和社会财富的浪费。这种流失不仅仅是财富的流失,也是历史的流失,传统的流失。这对于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来说几乎是失去存在的精神根源。
(四)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的不足
我们首先来探讨著作权法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有特定的作者,而传统文化的创作者通常是某一群体、社团或民族,而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人,或者即便是曾经由某一个人所创作,但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又加入了社区或民族中其他人的改造和创新,创作主体变得无法判断。这是传统文化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最大区别,也正是这一区别,使得用著作权法保护传统文化制造了一个难题,简单地讲,传统文化的创作主体无法确定,或者说应视为集体创作。
第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传统文化是由某一社区或民族的整体或部分人创作,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永远处于变动之中的传统文化的创作可能永远都没有创作完成,对它的保护应是没有期限的,也就是永远保护。
第三,所有的传统文化都会反映一个群落的传统文化特征,反映其文化价值趋向,具有传统 艺术 遗产特征,而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却未必如此。
在探讨了著作权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探讨一下利用专利权制度保护传统文化存在的缺陷:
第一,专利权制度主要是对创新的激励机制,若将传统文化纳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那么其必须满足专利权制度所要求的条件:有完成发明的日期、一个或多个发明人的身份、相关产品的限定参数及有限的保护期等。但是,传统文化是很难遵循上述原则的。
第二,专利权要求其客体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从历史的视角看,传统文化是具有创新性的,这些创新有的符合现代知识产权的要求,有的不符合现代知识产权的要求,尤其缺少专业的技术数据,因而多数传统文化是无法适用专利权来进行保护,更何况有些传统文化是排斥刻意的创新行为的,因为其会破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
第三,专利权无法保护传统文化的原生环境。如果传统文化的拥有者不能保存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那么即使建立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仍然不足以防止传统文化的流失甚至消灭。
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唐广良教授也认为,在讨论保护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及其利益分享问题时,“正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显然已不合适;必须创建一种全新的制度,或者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创建一个特殊的分支,以满足这些特殊资源保护的特别要求。③其中“正统的知识产权”是唐教授自创的一个概念,指的就是我们在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知识产权。因而,从权利的性质上看,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在于界定人们因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保护知识产权人在确定时限内的私权。而传统文化产权的无形要素已处于“公有领域”,它的保护对象是某民族或某社区集体创作的成果。
正如郑成思教授所言:“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生物技术等高技术成果的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促进了发明创造;对 计算 机软件、文学作品的版权保护,促进了 工业 与文化领域的智力创作。但它在保护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对‘源’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郑教授所说的传统知识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把这些传统文化作为公共产品随便加以利用,我们忽略了其背后作为传统文化主人的当地社区或少数民族的文化利益。
知识产权制度从来就不是,现在也不是保护智力产品及相关成果的唯一工具,之所以反对利用现行的知识产权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传统文化,是因为西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传统社区和土著居民的实践及文化不相容,将民间社区或少数民族引入市场经济的框架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美国 网络 激进主义者约翰·佩里·巴洛在说到数字化财产所带来的迫在眉睫的大难题时这样说到,知识产权法不可能通过打补丁、翻新或者扩展就能包容数字化表达的这些东西……我们有必要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方法,以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法律家们正在采取行动,就当作旧法律还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无论是通过奇怪的扩张,还是借助强制力。但他们错了。⑤笔者赞同这种看法,历史上知识产权制度也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为保护文学财产和鼓励创新而设立的,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发展到需要创立一种新的制度来保护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概述
(一)学者们对传统文化产权的不同观点
对于传统文化产权,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专业背景出发,有不同的称谓,反映了大家对传统文化产权的不同认识,主要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王鹤云将其称为“文化特性权”,即在特定民族或特定地区的人群中形成或流传,创作主体不明确,但有充分理由推定为该群体中的个体或群体智力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智力成果权属于该群体所有,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属于国家。⑥
刘江彬、陈俊铭借鉴国际文件的做法,将原住民文化权益称为“传统资源权”,简单地讲,就是对传统资源权做扩大解释,将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资源也列入传统资源权的保护范围之中。⑦
曹新明提出了无形文化标志权的设想,即由无形文化标志依法产生的一种专有权利,而且不受期限的限制。无形文化标志是指某一种无形文化样态来自于某一个特定国家、民族、群体、团体或者区域,而且与其民风习俗、文化实践、生活方式、行为惯例、仪式庆典和文化空间直接相关联,被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⑧
张钧认为,除了自决权外,一个少数民族应当有权使用自己的文化,这不仅包括自己民族的使用,还应包括以让予使用权(借用)、许可使用等。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化权在性质上类同于所有权、著作权等具有财产性质的权益。⑨
还有学者将传统文化产权作为传统资源权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认为传统资源权是一个综合的权利概念,其中的传统资源财产权体现为保有和传承主体对信息传递成果的使用和收益。前者包括保有和传承权、事先知情同意权、知识创新权、非原生境利用权;后者则来自于在知识创新中作为创新成本的投入和在非原生境利用中作为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资本的投入。⑩
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有的观点没有在概念中体现传统文化产权的本质特征,特别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具有的不同于现代文化的“传统性”的特征,有的观点没有在概念中突出传统文化的“文化性”的特征,而只关注了传统文化的某一个侧面,不利于将其上升为具体的法律制度来进行一体保护。
(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界定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不仅有外在的形体,而且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另一类是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知识产品,它没有外在的形体,但具有内在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这类产品具有非物质性。非物质性的特征表明了它与物质产品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与处分形态:第一,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用;第二,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第三,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11按此标准将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两类: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体的文化物质,文化性决定了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性,物质性则决定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文化思维,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如知识、技能、表演技艺、信仰、习俗、仪式等,所以从本质意义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就具有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不是通过物本身而是通过人的活动来进行。
传统文化产权,通俗地讲,就是指传统社区对其传统文化所享有的私法意义上的产权,这里的传统文化既包括传统社区所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属于该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以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制度至关重要,它是决定一个社会经济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一项制度安排能激励人们将资源和努力更有效地配置于生产性活动,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激励人们最优地使用他们的财产。产权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产权是个人或组织的一组受保护的权利,它们使所有者能通过收购、使用、抵押和转让资产的方式持有或处置某些资产,并占有在这些资产的运用中所产生的效益。12目前,传统文化被认为处于“公有领域”,恰恰缺少产权制度的保护,进而造成保护与开发中的混乱状态。而对传统社区的界定,我们可以借鉴前述的菲律宾的成功经验。在菲律宾,当地文化社区是指以自我归属和归属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群人民或者同质社会。这些人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区持续地居住在公共的确定的领土上,并且这些人,自古老时代以来,在所有权意识下,占用、持有并利用这些领土,有共同的语言、习惯、传统和其他显著的文化特征;……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我国与他国不同的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前述定义的后一种情况在我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借鉴前述定义的前半段的规定,来界定我国的传统社区,这一定义的最大优点就是突破了民族的界限,也不是依托于简单的地域的界限,而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社区的边界,比较适合于应用在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方面,比较符合传统文化产权的实际情况。
吴汉东、胡开忠两位教授在其《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一书中主张我国的财产权体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有形财产权制度,以知识产权为主体的无形财产权制度,以债权、继承权等为内容的其他财产权制度。同时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无形财产权,其中包括著作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这种对我国的财产权体系的划分,笔者是非常赞同的。但同时还认为,这些财产权体系的每一个分支都应该是开放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随时容纳一些新的财产权类型。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传统文化产权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同属无形财产权的范畴。
三、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
传统文化产权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有权分享对其文化进行开发所获得的利益,这一权利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洛克提出的劳动财产理论。他在《政府论》下篇第五章中提出了其理论的核心观点,土地和一切低等动物为一切人所共有,但是每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13这就是洛克的劳动财产论。有学者对洛克的观点进行了解读后认为,狭义的财产指的是个人所拥有的物质财产;而广义的财产,包括三种含义,一是被拥有或可能被拥有的事物,如财富、财物、土地等;二是所有权的含义,唯一拥有、享用和使用某物的权利;三是归某人合法所有之物:受法律保护而私人享有的有形资产权(如土地、货物、金钱)和无形财产权(如著作权、专利权)。14传统社区在创造传统文化时同样掺加进了他们的劳动,其价值性越来越明显,因而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无形财产权的内容之一。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分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和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15马克思还用“活劳动”指商品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成员依靠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他们集体的创造性劳动逐渐形成的。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凝结了世代少数民族成员的“活劳动”,从而使其文化具有了价值。不言而喻,少数民族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拥有“文化产权”。现实的状况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产权制度尚未确立,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展示、传承和发展就得不到产权制度的保障,文化经营商和 旅游 公司随意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而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
(三)文化资本理论
当代文化资本的研究基本遵循布尔迪厄对三种文化资本形式的区分,沿着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制度的关系三个方向深入进行。“……这种经济理论之所以要改变某些资本的性质,并把它们定义为超功利性的,是因为通过改变性质,绝大多数的物质类型的资本都可以表现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的非物质形式;同样,非物质形式的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的形式。”16实际上,布尔迪厄所说的三种文化资本形态大体上可以对应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力资本、文化产业和文化制度。这在作为文化资本形式存在的传统文化上都有明确的体现,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一直与传统社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体形态,如傣族传统社区的傣族的泼水节;在传统文化被开发成文化产品后,它是一种以文化产品方式存在的客观 ,如各旅游景点里面举行的傣族的泼水节;在傣族泼水节在民族旅游中被制度化以后,就形成了各种关于傣族泼水节的以规范和资质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形态,如西双版纳傣族园中关于泼水的各种规范、对参与泼水的员工和游客的管理措施、对使用的水源的管理等。简言之,文化资本理论同样是传统文化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构建
(一)传统文化产权的主体
讨论传统文化产权的法律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明确谁对文化享有权益,享有什么权益,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目前传统文化产权的法律保障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权利主体缺位问题。
1.传统文化产权主体的设立
对于传统文化产权制度主体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1)国家说。例如,“民间艺术作品作者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只能由国家当然地作为整体著作权的所有者和行使者。”17从类似的观点可以看出,之所以其认为民间文学艺术这一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重要方面的主体应是国家,有的是出于操作上的便捷性,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不便于以类同于现代版权作者的身份去认定。(2)少数民族说。例如,审理
2.双重主体的运行
目前的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主体是比较混乱的,各主体之间的职责与权限是非常不清楚的。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的天龙镇为例,推动这个地方保护工作的,至少有5个主体:平坝县政府、天龙镇政府、天龙村民委员会、已经“买断”天龙镇古老街区和天台山经营权的 旅游 公司、主导“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工作的省建设厅。在传统文化产权的具体行使方面,成立类似于“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民间团体,明确各政府部门与民间团体的职责,有可能会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探索出一条新路。“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设置若干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从事传统文化保护,并由若干专家和所有少数民族或社区的代表共同组成,其中的重大事项由“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在充分听取该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投票决定。对于精神性权益的行使,一般由少数民族或传统社区自己行使,无须代行,唯一存在问题的是当该类权益受到侵害时,则须由“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向司法机关请求救济;对于 经济 性权益,则由“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这样的民间团体行使,所得收益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保护、开发、推广、发扬本区域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客体
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客体就是传统文化,但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有些传统文化需要从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客体中排除,这些需要排除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
1.进入公有领域的传统文化的排除规则
“公有领域”一词在此用于专指那些不能成为私人所有,而且任何公共成员都有合法授权来使用的内容。从此意义上讲,“公有领域”意味着某种不同于可“公开使用”的含义,它常常被传统社区认定是由知识产权制度创造的,并且不是遵从惯例和习惯法所要求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根据一般的法理,对进入公有领域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财富,不再成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客体,不再受传统文化产权的保护。对于传统文化来讲,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判断一个传统文化是否真正地进入“公有领域”,还是仅仅在本民族或本社区内的特定领域的公开。如果是前者,可能真的进入了“公有领域”,比如,阿拉伯数字、珠算等,我们不再保护;如果是后者,则不是 法律 意义上公有,比如,贵州从江的瑶族药浴、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等,仍然是少数民族或传统社区整体的私有,需要通过传统文化产权制度来进行保护。
2.宗教性传统文化的排除规则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部分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有关宇宙初创和万物起源等的故事,必须由巫师在祭祀祖宗和举行葬礼的庄严场合,才向该民族的人传诵,是不可随便演唱的。潘盛之教授认为,“显在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如实物、住房、服饰、 交通 设施、生产工具、寺院、语言、文字、风俗等。而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性文化”,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们感知。23根据潘老师的观点,寺院本身作为建筑精品, 艺术 和 历史 博物馆,是“显在文化”,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客体,可以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而主要作用于人们精神生活的宗教仪式与信仰则属“隐性文化”,则不能成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客体,也不应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宗教性传统文化,就是指那些在传统部族和传统社区内具有宗教信仰意义的传统文化,包括象征或属于宗教信仰实践和宗教信仰习惯的传统知识以及与宗教信仰有某种关联的传统知识。24这类传统文化显然不是知识产权法等私法的调整对象,而应由公法予以规制。当然,宗教性传统文化中的可分离的纯粹“知识”或“文化”部分,当然属于私法的调整范围,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对象。
3.合理使用的排除规则
合理使用是对传统文化产权的限制措施之一。有学者认为,对传统文化根据不同情况,在其权利内容方面应区分不同情况,做出不同规定,主要包括:既要得到许可又要支付使用费的情况:即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之外,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摄制以有线无线或其他方式向公众传播民间文学艺术,享有专有许可权和收取使用费的权利;无需取得许可但要支付使用费的情况:改编、表演、转录、以有形方式固定后的再使用;无需取得许可也无需支付使用费的情况,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合理使用方面。2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非常有道理,在进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相关立法时可予以 参考 。
(三)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内容
1.署名权
署名权即表明创作群体身份、证明该群体为传统文化主体的权利,也是精神性权益的核心内容之一。此项权益对于权益主体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对创作者声誉的提高,《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草案)中指出:一切使用者在使用有关民间文学表达形式时,必须指出它们的来源,不仅要指出作为居民团体的来源,如部落,还须指出作为地理位置的来源,如某国、某省。这项权益在 中国 的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确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乌苏里船歌》案的判决中指出,郭颂、中央电视台以任何方式再使用 音乐 作品《乌苏里船歌》时,应当注明“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这表明中国的司法实践对传统文化产权中的署名权的确认和保护。
2.文化尊严权
该项权能在著作权法中被称为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表现场合、文化空间及本意完整、不受歪曲的权利。这种权利被有些学者称为“反丑化权”或“保真权”,它类似于普通版权人身权中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或尊重权。这意味着应该按照传统文化来源群体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特定文化或宗教背景中去诠释、理解和利用传统文化。26由于传统文化对外往往代表着该民族等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肆意滥用、破坏常会伤害民族自尊心,所以实有必要赋予权益主体此项权益,以保护传统文化不受歪曲。对这项权能的损害就是“文化贬低”现象的存在。这种伤害主要表现在将民间艺术品在传统置放地以外的地方展示,把民间艺术品有悖于原创目的地展示,宗教用品被当作装饰物出售,等等。
3.文化 发展 权
作为传统文化创作者的传统社区应当享有发展或授权他人发展其传统文化的权益,以利于传统文化的进步和发扬光大。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知情同意权,即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必须事先告知该少数民族并获得其同意。这种开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改编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民歌,将少数民族的音乐和舞蹈用于商业性演出,等等。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可以借鉴《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事先自由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原则,即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要获得传统社区的事先自由知情同意,并对开发所获得的利益与其进行分享。
4.使用权
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使用权即传统文化主体以利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娱乐等消费文化行为的权利,具体形式可包括通过记录、录音、录像、表演、展览、网上传输等方式展示、传播传统文化,也包括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娱乐,还包括进行商业性演出或其他商业性使用方式。使用权的实施方式包括自己使用和授权使用。自己使用主要是本民族或本社区的成员使用,这种使用一般是非商业性的;授权使用主要是指授予本民族或本社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使用,可以是商业性使用,也可以是非商业性使用,主要是指商业性使用。因为非商业性使用是属于传统文化产权合理使用的范畴,相当于是自动授权。商业性授权使用一般是非独占性使用许可,即在授权后,本民族或本社区的民众可以继续使用该传统文化,也不能排除其他人的非商业性使用。
5.获得收益权
即传统社区以外的其他个人和组织商业性使用传统文化时,传统社区有权从中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多数国家规定,如果是为商业目的使用民间文学艺术,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如阿尔及利亚、贝宁等国),而有的国家则只是简单地规定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如马里、卢旺达等国)。澳大利亚学者卡迈尔·普里提出的“公有领域付费制度”,指对于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可以不受限制地加以使用,而只需从使用该作品或其改编所产生的收益中按某一百分比付费。27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传统社区从其传统文化中获益的权利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以上仅从几个比较基本的方面来探讨了一下创设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问题,还很不成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笔者认为,仅仅通过公法来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传统民法在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
注释: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读者;德育教育
一、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意义
我国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普遍忽视了传统文化精髓对当代大学生读者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时代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思想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现代教育的功利性、竞争性、排他性丧失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核心价值,是当代大学生读者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症结根源所在。
大学生读者思想德育问题形形、复杂多样。突出表现在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道德偏差等方面。许多人处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应该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而忘记或者忽略了自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其次是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性,功利性。“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价值观受到推崇。
再次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忽视现实的人际交往,缺乏感情依赖,在网络里追寻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大学生读者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层原因,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混乱与冲突,是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来重塑民族价值观,化解大学生读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与混乱,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群体,是解决大学生读者德育问题的根源。
研究大学生读者道德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现实诉求,加强及确立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读者逐步树立“修身、明理、致世”的意识,使传统文化思想成为大学生读者精神指南和行为规范,提升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传统文化历经洗礼,塑造了中国人整体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环境。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作为维系传统中国社会秩序和凝聚人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传统文化精髓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于挖掘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对加强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一系列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创新,提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路径
1.以传统文化经典提升道德修养
用传统文化经典提升道德修养,以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滋润大学生读者的灵魂。运用传统文化经典解决对应的大学生读者道德修养方面的道德问题,例如:基于大学生读者普遍存在的“嫉贤妒能”、“妄自菲薄”、“妄自尊大”等亚健康道德状态,传统文化倡导“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用传统文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智慧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利用传统文化的“忠恕之道”教育大学生读者宽容、沟通和双赢,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交往。传统文化重视自省,见贤思齐,自我磨炼,传统文化提出了“学思并重”、“反思自省”和“慎独”等观点。传统文化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自省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实践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道德修养。
2.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塑造人格魅力
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用“修身之道”使人格至善至美;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增强耐挫能力;用“经世致用”教育大学生读者“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完善理想人格。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些思想传递着的提升人格魅力的正能量,是塑造魅力人格的有力支撑。
3.以传统文化的人生观升华生命的境界
用“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教育大学生读者善待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安身立命意味着人活着生命要有着落,精神要有寄托。乐天知命是说要正视自己的生存条件,悦纳自己。传统文化这种“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的人生观,事关对人生、命运认识的重大课题。这种生存态度,有助于心灵的抚慰和平和,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于善待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命,不自杀和滥杀无故,提升对生命的认识境界都是大有裨益的。
4.以传统文化修炼平和的心态
传统文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实现身心内外的统一与和谐。传统文化经典《大学》把“修身”看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思内省也”。用“中庸之道”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5.以传统文化之智慧点化人生的困惑
传统文化主张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转换认识和积极修养来解决道德冲突及人生困惑等现实问题。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提倡“仁”、“义”之信念。所谓“仁”即“爱人”,人要有“克己”和“爱人”的广阔胸怀。传统文化强调“忠恕之道”,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展现仁爱精神,劝诫人们奉行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为人处事原则和平共处,营造出互相关心、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良好人际交往气氛。在自我欲望的追求中,一定要重视对他人欲求的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为自己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和自身身心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德育的基础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应用于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就像举世闻名的中药一样,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读者,对症下药才能即治标又治本。需要我们建立长效和学校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才能保证效果。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渗透应该如涓涓溪流,滋润到每一位大学生读者的心灵。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凝聚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的正能量,并且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不断提高大学生读者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是我们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传统文化润泽下,希望每个大学生读者都变成最美中国人,铸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谱写壮美的中国梦,实现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与复兴,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关键词】 传统元素 动漫设计 创意 应用
前言:动漫是科技进步的一个新型产物,在角色、题材、场景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我国传统元素与动漫设计的结合,是众望所归。为了更好的突出动漫的传统文化内涵,本文将以我国动漫设计现状及问题出发,结合传统元素在动漫设计中存在的意义,提出其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的动漫技术及动漫效果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我国动漫设计现状及问题
动漫是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不断增强,但是在动漫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动漫设计上缺少主创性意识。为了吸引大众观看,我国有不少作品大部分在角色、题材、场景等方面,借鉴了其他国家的题材,无法体现出本国的自身特色。
第二,动漫的受众群体比较单一。我国的动漫群体主要来源于儿童,针对成人设计的动漫作品很少,限制了动漫的发展。
第三,动漫的设计人才较为欠缺,这里主要体现在创新性人才方面。缺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一味突出高科技,无法设计出有灵魂的作品。
二、人、传统元素在动漫设计中存在的意义
我国从发展至今,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内涵。这些财富是许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在文化的传播方面,更要把握好这种优势。传统元素与动漫设计的结合,是一种资源素材上的创新,可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的共同发展。以动漫为载体,加大我文化的影响力,扩展其深度和广度。动漫的有效发展核心是创意,融入传统元素,就是以文化精华作为创意的方法,使动漫富有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三、传统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人物方面
动漫的设计中,人物角色起到引领性作用。动漫中的故事情节是以角色为主线进行发展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同时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传统元素,人物设计可以根据民间故事中人们熟悉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加工,通过人物的说话语态和行为,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根据历史原型进行设计,也可在此基础上增添一些新的特征元素,使之易被人们接受喜欢,又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特征[1]。
3.2题材方面
作为一个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从不缺少撼人心魂的民间传统故事,例如,孟姜女哭长城,宝莲灯,西游记,白蛇传等,这些具有民间故事,无论是幻想的,还是真实故事流传至今的,都可以作为动漫题材。如今,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发生的少年励志故事,很多已经制作成动漫供大家欣赏。但是,仍然有许多故事没有被挖掘出来,尤其是一些针对成人及儿童的且不容易被人们熟知的题材,更要挖掘出来,以动漫的形式使大家感受其中的传统文化力量[2]。
3.3场景方面
动漫的场景,是直接体现动漫效果的因素。动漫的唯美又真实的画面效果,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感官,给人愉悦的感受。这就对设计师有严格的要求,是专业技术和传统文化认知的结合。场景方面融入中国元素并不难,中国的历史文物数不胜数,中国的传统民俗丰富多彩。动漫场景可以根据历史记载,融入传统元素。例如,婚嫁的热闹场面和习俗,古人送别时的情怀和畅饮,赏月时的悲欢离合,亦或是花开花落、闲云野鹤、杨柳依依、一叶扁舟等。这些都是传统古诗词中的意象,动漫通过精心设计必定会设计出逼真画面,使人们感受其中的韵味[3]。
四、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是从我国动漫设计现状及问题入手,找出了我国动漫缺少主创性意识、受众群体较单一及科技人才缺乏创新性的问题,根据现存问题及传统元素在动漫设计中存在的意义,提出传统元素在人物、题材、场景等方面动漫设计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与动漫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参 考 文 献
[1]李娜.传统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1,05:62.
“自由”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来源看,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既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坚持,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精神自由、道德自由与政治自由内涵的继承与发展。在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理念,使之进一步发展为当下中国化的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极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内容。
一、以自由观为指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必要性
在理论体系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核心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使人达到自由发展的理想境界,毕生致力于探求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根本途径。自由观产生于实践,而实践既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得自由的现实行为基础。在实践中,人除了生产和再生产出人的过程之外,还“生产出他的全面性”[1],即通过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最终形成一个“真”“善”“美”的理想世界。这种理想世界是否得以形成、人类能否得到解放,最终取决于实现它的人的素质的高低。自由观用先进的理论说明了人类成为拥有科学世界观与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平等互助的人的原因,提供了通过改造外部客观世界与内部精神世界而自觉实现个人人格完善的方法,进而最终形成人类社会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与整合,达到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由观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它所追求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指引着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我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先秦儒道思想,也包含着很多张扬人的尊严与价值、追求精神自由与政治自由的积极思想。所以,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自由思想一方面需要以的自由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自身传统文化,对其适度加工,以丰富和支撑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价值理论。以儒道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包含着深厚的道德人文精神和充沛的主体自由意识。道德精神与自由意识是人在自觉中对自身生命与生活本身的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解人的道德本性与人生意义的基础上,要求人自觉地实现这种态度,并有效地对其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发生规范和导向作用。然而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毕竟产生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或农业文明,历史的局限性必将使其在极权统治者的利用下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的思想资源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伦理道德层面,它高扬主体的意志自由,强化主体的道德自律、道德完善,体现了个体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保证社会自由的合理社会规范的自觉选择,具有政治伦理上的规范功能;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它最终还是屈服于君主专制的强大力量,在与权力结合的过程中逐步走向道德专制,从而失去其自由的本质思想特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道家的自由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制政治的毒害,但其自身的缺点也助长了专制政治的罪恶。因此,必须将的自由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思想精华,将先秦儒家、道家自由理念中所包含的德治思想、民本主义和政治抗议精神等核心价值与自由、民主政治思想进行比照并创造性地融合,去除其落后性与保守性的因素,发扬其与自由观相一致的人的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精神,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成为推进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和制度文明的有力工具。
二、视野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研究的现状
在视野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研究,属于中国化研究。当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已成为研究中国化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这方面,很多学者注重从宏观方面研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与方向,这对于推动中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将这些路径和方法落实到具体内容,学界尚缺乏实质性的比较与融合研究的成果。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传统是与自由无涉的、甚至是相悖的,将传统文化曲解为“专制文化”,而无视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与“自由”思想相关的天人之辨、理欲之辨、群己之辨等内容。另有一些学者则偏重于探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通性或亲和性,而对二者之间的差异与对立缺乏研究兴趣。与之相对的是,还有一些学者在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学说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拒绝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之间做出先进与落后的分析,从而放弃了要以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任务。因此,在具体内容上如何寻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切入点,并发现两者之间真正的相通性与差别性,是学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具体内容而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从概念、思维、价值三个层面推进。目前,学界主要侧重于从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而实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或思维模式进行比较,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以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有具有潜在的普适性价值理念进行深层发掘,创造出既符合的思想精髓与内在本性,又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与世界意义的新理念和新范式。因此,学界在对中国化研究的过程中,更应在价值理念层面进行深层次思考;而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诠释,则应该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而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力求在保留民族特性的同?r又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故而,以“自由”观念为切入点,是从价值层面与人类终极关怀的角度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有效研究的途径之一。
三、视野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思想进行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坚持基本原理的指导,以“自由”观念为切入点,寻求与传统文化在价值层面与人类终极关怀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在发现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理念进行继承与改造,可以使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在分析、还原传统文化“自由”理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指导,阐明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本质与存在的缺陷,批判地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使之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国民进一步的自由发展提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支撑。
(一)明确界定自由观的内涵
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指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首先必须明确的自由观的内涵。自由观的内涵,可以从实践的角度,以现实社会历史中的个人如何达到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为最终价值目标来进行研究。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由是指人能够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生存与发展;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自由意味着人们自愿选择、自觉遵循普遍规范,以获得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人对自身自由的获得也就是个体实现对自身的本质的占有,获得精神解放的愉悦。对自由观进行文本上的深入分析与总结后,可以以其先进的理论为标尺,分析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的积极内涵与消极因素,寻求中国传统文化自由思想中符合?r代需求的内容。
(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自由思想的资源,因此,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先秦时期儒道自由思想的本意很有必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思想可以从思想家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处理中得以展现。
以民本为基础的儒家自由思想,强调率性、修道,力求从德性上建立积极的人生;以成就主体个性为追求的道家自由思想,追求无为、自化,力求从情意上解脱外物的羁绊。这些思想在先秦时期的儒道思想中已经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先秦儒道的思想家们将人生的终极意义与最高价值定位于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自身内在的尺度,力求使自己的行为忠实于内在的精神,最终以达到精神自由之境。在获得个体道德修养和意志自由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追求社会层面的政治自由,认为“仁”或“道”才是人民认为国家与君主存在与否的根据,是一切制度、行为及其设施得以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最高标准。这不仅为处理个体自由与他人自由发生冲突时提供了一种合乎理性的解决办法,也决定了先秦儒、道学者视域下的人民与国家、君与臣的性质与关系的设定。只要君王合乎仁德,人民就可以拥立;而对无德之君,人民则有权利放弃、倾覆,甚至杀戮。先秦思想家认为人民拥有对君主进行取舍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个体发挥政治自由的可能性。总体而言,这些思想对个体获得自由之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了通往个体精神自由、政治自由的具体途径。
(三)以为指导,寻求对传统文化“自由”思想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辩证思考 企业管理 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仍被今天所保存、沿用或发展的,反映人的共同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它渗透在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心态、审美、情趣、制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是一个国家长久以来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势力等,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浩瀚,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高峰。一度三教九流、百家争鸣,而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点,就是南宋孝宗皇帝说过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赵慎《三教论》)。因此,结合中国学术界长久以来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博采道、佛、法等各家之言,其他诸子百家为辅形成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一种人伦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美国的企业开始向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企业学习管理。而在日本的管理界,普遍存在着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的现象。可以说,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快速壮大及其富有东方色彩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本溯源,深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资源宝库,并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我国企业的管理实际有机契合起来,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但是,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二者常常可以互相转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局限于时代,存在积极、进步的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保守、消极的影响。因此,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并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有很多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很多观点可供现代借鉴。
《企业文化》的作者刘光明在书中提出,“华人企业家精良的管理和杰出的经营业绩与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所孕育的勤俭、敬业的创业精神,恪守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论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的作者认为,界定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和主流,儒释道三位一体,以伦理为本位,以封建宗法为内涵的混合型文化。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在继承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和基础上创新,树立正确的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在WTO竞争中发挥国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优势。
1.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传承千年而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其中的“义利观”和中庸之道,更是影响深远。
“义利观”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义,正义,义气;利,利益,效益。儒家思想把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孔子提出“见利思义”,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还有“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都是这个意思。从现实意义上看,“利”即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义”既指管理者个人价值取向,又涉及到宏观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等。当代企业,要想做强做大,茁壮发展,追求经济收益是必然,但应该先义后利,遵纪守法,增加社会效益。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其本质特征是和谐。《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应该时时处处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无过,也无不及。认为偏激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即阐明此意。其现实意义就是要在从事管理工作时选择最恰当的办法,实现企业管理与特定的国家宏观环境、企业自身要素的和谐统一,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达到共赢。
《大学》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其中讲到修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的根本是诚意。其具体阐释诚意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诚意,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能使人信服,更不要说管理他人。这阐明了对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修养要求,以此为鉴,管理者应该立身修德,增强职业道德,提高从业素质,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是一种自然哲学,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问题,其重要观点是“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遵循自然规律。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具有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的特性,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观点“以人为本”有异曲同工之处。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张良、萧何与韩信就是最好的例证。其现实意义就是企业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所有管理工作以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着眼点,通过善于用人、精于管人来实现、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1.3 法家观点
法家是和儒家、道家相齐名的理论,阐释以法求治的原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治的内容深入人心,对治国的贡献巨大。联系到企业治理,就是说只有首先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制度,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企业。这些规章制度是“硬管理”,是必要的,所谓“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君主控制臣子的七术也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其中的几个观点,如要善于全面参照、观察臣子;要有错必罚,从而显示威严;要有功必赏,恩威并重;要广纳谏言,促使臣下增加工作主动性等,都是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管理方法。
2 现代企业管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为世界广泛学习接受,极为丰富,却也局限于时展,有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如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与当代需要的开放创新、传统的平均攀比与当代的差别观念、传统的奴化意识与当代的参与管理等的关系问题,即源于此。
儒家思想推崇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对权威的认同服从,确立了道德的象征意义与权威的社会秩序,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即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依附性。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效益。但是,在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多数企业依附于政治,管理依附于上级领导的权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就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地解放思想,冲破束缚,形成适合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达到市场经济的独立自主与公平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外,“中庸之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求安稳、怕风险的思想观念,否定了独树一帜、开拓创新的精神。如在国企中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现象,扼杀了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导致经营活动中的传统与保守,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个人得失、贫富是上天注定的,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否定了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使人们只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奉献争取,有违现代企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情”。虽然融入了情感理念的管理比机械化的利用制度、规定进行管理更加人性化,但是管理者需要对“情理”进行适度把握。许多企业“情”大于“法”,岗位安排、职权设置、工作分配更多地取决于人情而非制度规定,意味着这些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既有积极地引导作用,又有局限和消极方面。现代企业管理,面对未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既要从自身历史和现状出发,依靠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又要学习当代西方优秀管理理念,并摸索归纳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轨迹,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2012(18).
关键词:传统文化龙舟竞赛文化传承责任思考文化发扬
中国的龙舟文化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高度凝聚力和伟大的创造力的象征,将文化、娱乐以及比赛良好的融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理念的转变,使得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得不到良好的传承,这里我们将会对龙舟文化传承的责任进行思考,提出一系列龙舟文化的传承措施,促使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能够得到良好的传承。
一、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传承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龙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优良品格的一种体现,是中华名族对于自然和运动的一种崇拜,中国的龙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基础。龙舟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能够有助于对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促进全民族的团结,有利于中华巨龙的腾飞。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积淀,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有助于现代人对历史、对文化的了解。
二、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首先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中国文化不能得到良好的传承,在现代文化的攻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中国龙舟文化相对于现代竞赛文化来说缺乏科学合理性,使得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问题;其次是中国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不足,中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使得中国国民未能良好地投入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去,中国龙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传统文化受国民的认识不足,所以也导致了中国龙舟文化也不能实现良好的传承;再次是随着物质文明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质的时候,忽视了对精神文明的建立,物欲的增强从而导致中国龙舟文化不能良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中国龙舟文化不能给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从而被中国公民所撇弃,使得中国传统龙文化得不到良好地传承;最后是因为中国的政府和社会风气严重的影响着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中国政府为了促进了经济的良好发展,把大多精力都应用到经济建设当中去,从而导致在了中国文化得不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由于政府的引导功能的丧失,使得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不能良好的进行发展,同时由于现代的社会风气讲求地是对科学的崇拜,从而使得国民对于如中国传统龙舟这种具有文化和艺术的体育竞赛缺乏兴趣,使得龙舟文化的传承缺乏参与者和观众,使得龙舟文化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三、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传承的责任思考
1、中国龙舟文化传承的政府责任。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受着政府的影响比较严重,只有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之下才能良好的做好龙舟文化的传承工作,政府将会严重的影响中国传统龙舟文化的发展,如果政府对传统龙舟文化未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采取一系列科学地有助于龙舟文化的传承的扶持措施,那么龙舟文化将会得不到社会和国民的认可和重视,从而将会导致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将会面临失传的危险。政府在龙舟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这也是政府在龙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责任。
2、中国龙舟文化传承中的教育责任。中国龙舟文化不能只依靠民间来进行传承,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教育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在教育进行龙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得国民更加良好地认识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使得国民能够更加良好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龙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使得更多地人愿意和主动地投入到龙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来,使得中国的龙舟文化能够良好的传承。
3、中国龙舟文化传承中的社会责任。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必须需要社会对龙舟文化进行良好地认可,形成良好的文化风气,使得龙舟文化能够有着良好
的生粗空间,让龙舟文化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够促进中国龙舟文化的良好传承,社会是龙舟文化传承的土壤,要在社会中实现对龙舟文化的正确认识,从而有利于有关龙舟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让龙舟文化能够在社会中寻找到其发展的空间。
4、中国龙舟文化传承的国民责任。国民才是龙舟文化传承的主体,只有国民对于中国龙舟文化能够足够地认识和重视,才能具体地加入到龙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来,才能促进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国民对于龙舟文化的认识程度将会严重的影响到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效益,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需要参与者和观众,只有国名提高了对中国龙舟文化的认识,使得中国龙舟文化能够良好传承。
5、中国龙舟文化传承的龙舟文化自身责任。中国传统龙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龙舟文化也必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依靠传统的形式才能传承,中国传统龙舟文化必须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只有实现了自身的突破才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来对文化的传承形式进行改革,才能促进文化的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做好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
明白了中国传统龙舟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中国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存在的问题和责任思考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才能促进中国龙舟文化工作的传承,才能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才能有助于中国巨龙的腾飞。
1、加大对传统龙舟文化扶持的扶持力度。要加大对传统龙舟文化传承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来,要对传统龙舟文化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要做好对国民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提高国民对中国传统龙舟文化的认识,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国龙舟文化的传承当中去。政府部门的相关文化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文化宣传工作,制定相应的文化宣传方案,鼓励民间和校园龙舟竞赛活动的开展,对于现有的龙舟竞赛艺人要提供相应的文化保护措施,要鼓励青少年加入到龙舟文化传承的工作中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龙舟文化传承方案,认真实际地落实到实际的每一项工作中去。
2、将传统的龙舟文化和教育文化进行良好融合。要在教育文化中融入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龙舟文化的兴趣,明白龙舟文化的重要性,加入到龙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来,促进龙舟文化的良好发展,要实现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教育中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促进文化传承工作。在校园文化中应该支持龙舟文化活动的开展,将龙舟文化活动的开展融入到实际的校园文化中,可以在校园中定期地开展龙舟竞赛活动,让龙舟竞赛成为中国校园的“皮划艇运动”,在校园文化中培养专业的竞赛选手和相应的龙舟竞赛俱乐部,鼓励学生参加到龙舟竞赛中来,把龙舟竞赛打造成为中国的校园运动的竞赛盛事,从而让更多的学生龙舟竞赛,了解龙舟文化。
3、做好龙舟文化的形式改革。龙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舟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对对龙舟文化的传承形式进行良好的改革,让龙舟文化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来采取科学合理的龙舟文化的传承形式,要根据社会发展中人们观念的转变来做好龙舟文化的传承形式的改变,要把龙舟文化的改革加入到龙舟文化的传承当中去,通过改革实现龙舟文化的良好传承。龙舟文化的形式改革应该建立在对原有的传统形式的保护的基础之上,引进现代体育竞赛先进的运营模式,在活动开展之间要做好相应的赛事宣传工作,在竞赛活动进行中应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良好地观看竞赛,让竞赛从单一的比赛活动向专业的体育赛事转变,同时应该把龙舟竞赛活动从民间活动向国际体育竞赛转变,增加中国龙舟体育竞赛活动的国际影响力,让龙舟竞赛成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事。
五、结语
中国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做好各个方面对龙舟文化传承的责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促进中国传统龙舟文化的良好传承,实现龙舟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 伍广津,秦德增.龙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6):141-144.
[关键词]影像符号;意义;转换;动态符号系统
电影符号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质疑,到了后期更得到了一个具有贬义的称号――“宏大理论”(great theory)。“从内部来看,它被质问为何电影符号学始终把自己限制在一种语言学――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上面,而忽略了社会语言学、跨语言的语言学、话语分析以及‘转换生成的’语言学。”电影符号学本身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符号系统是静止的,而这样的分析方法与电影作为一种运动的艺术的身份是格格不入的。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就曾经说过,“一个场面、一场戏、一部作品等等的形象,不是一个现成的给定物,而应是逐步发生和展开的东西”。但是,要在动态中来把握符号意义的转换与变化又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到目前,电影符号学似乎成为一种过去的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以大卫・波德维尔和诺埃尔。卡罗尔等学者为首的“后理论”研究。他们的研究又返回到了符号学之前的那种电影实践性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具体操作的研究,有着理论性不足的嫌疑。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就越发有必要在影片的动态结构中来把握符号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好莱坞影片《安娜与国王》为例,通过分析影片符号意义的生成和转变,对电影符号学进行动态性阐释,以进一步探索影像符号意义转换的动态分析方法。
一、《安娜与国王》中符号意义的转换及其象征意味
以及影片《安娜与国王》是根据英国女教师安娜‘里欧诺文的史实拍摄的,故事背景是19世纪末的暹罗。这个时候的暹罗正处在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时期,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困境。整部影片反映了东方文化(佛教文化)与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西方殖民主义背景下的冲突与融合。而这样的冲突和融合在影片中体现为英国女教师安娜与逞罗国王(拉玛四世)之间的冲突与和解,这样的冲突与和解可以从“白象”和“安娜”两个符号意义的生成与交织的关系中得到集中体现。
1.“白象”符号意义的来源与转换。
(1)“白象”在神话传说中的符号意义。白象(whiteelephant)是一种罕见的亚洲象,生长于印度、泰国、缅甸和非洲一些地区,因身体成白色或浅灰色而得名。在这些国家,白象直到现在都被视为圣物,拥有很高的地位。然而,白象因为身体庞大、食量惊人,因而也被用来作为“累赘、大而无用的东西”的暗示――据说,这样的暗示源于暹罗(在当时,白象非常尊贵,是国王的私有财产,也是国王整治不听话的大臣的杀手锏――国王把白象做礼物送给看不顺眼的大臣,要不了几个月,大臣家就会因为伺候白象而被拖累得倾家荡产)。
不过,白象在佛教当中是具有特殊意味的。据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之前,他的母亲曾经梦见白象。这在佛经故事“释迦降生”中有着记载:“佛语比丘:满十月,菩萨临产之时,先现瑞应三十有二……八者,五百象子罗住殿前”,又说,“二百白象前后导从,众宝明珠垂络诸象,象皆六牙,悉象中王,尽以紫金杂厕象身,微风吹之,嗷嗷相和”。在这里,“瑞应”就是瑞相的相应,相当于好的征兆。从佛教故事当中,我们就可以分析“白象”最初的符号意义:
能指:一种白色动物;
所指:吉祥、瑞祥。
(2)影片中“白象”的第一层符号意义。逼罗是信仰佛教的国家,白象与佛祖的诞生之间的神秘联系使白象在泰国被作为吉祥、繁荣和权势的象征。影片中“白象”这个词出现在国王和安娜乘船去安娜的新住处的时候,国王向安娜的儿子路易解释暹罗国旗的意思,“白象是暹罗罕有的和尊荣的动物”。而影片中也曾经提到,国王之所以能登上王位,与白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里,“白象”的符号意义发生了第一次改变:神话中“白象”符号的所指意义成为影片中“白象”符号的能指意义――拉玛二世曾经捕获过三头白象也就意味着暹罗得到了吉祥,并暗示着得到和释迦牟尼出生同等的意义。可以说,正是“白象”这种特殊的吉祥意义使其能够成为暹罗国旗的构成物。而国旗又是国家的象征,因而,具有佛教来源的“白象”的所指意义就转换成了暹罗的文化传统和国家的象征:
能指:吉祥、瑞祥;
所指:暹罗这个国家权威及其文化传统。
(3)影片中“白象”的第二层符号意义。蓄谋已久的阿勒将军在杀害曹发王爷之后,率兵进攻暹罗首都曼谷的时候,国王“向百姓宣布,我们刚收到好消息”,巴拉千布里村找到了白象――“这是20年来第一次”。而按照暹罗国的传统,国王要带着家眷去观看,事实上,这是国王的谎言,他撒谎就是为了“把小孩藏到襄佳镇的寺院里去”。在这里,尽管白象成了国王的托词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免遭杀戮,但是,谎言毕竟是谎言,它解构了“白象”这个符号的神圣意味,从而形成对自象存在的质疑,也就是对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国王存在的合理性的质疑和解构,从而导致传统的暹罗文化的断裂。这样的解构和断裂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是由国王本身引起的,因而是内部的断裂。而且,国王这个角色本身就具有在外国留学的经历,而老百姓对于这个谎言是信以为真的。故此,影片中“白象”的第二次出现,其符号意味发生了变化:
能指:作为谎言的“吉祥”;
所指:暹罗国家权威和文化传统的自我消解。
而国家权威和传统文化的自我消解是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东方文化所采取的自然姿势,因为在这样的冲突中,东方国家往往是处于劣势,西方处于优势地位,因而,东方国家往往是以强国为目的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很多东方国家都认为自己国家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从而形成了文化自卑感,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自我解构。
2.影片中“安娜”的符号意义及其与“白象”符号的冲突。
安娜作为影片的主角,她是英国女教师,但是在其他人眼中,她却是西方文化的象征,因而,其符号意义的能指是:英国女教师安娜;其符号意义的所指是:西方文化。
能指:募妇、英国女教师安娜;
所指:西方基督教文化。
在影片中,“安娜”与“白象”两个符号之间出现了意义的冲突,并在这样的冲突中形成了交融和共舞。
(1)冲突。安娜来到暹罗之后,其强烈的个性和开放的思想与暹罗文化的最高统治者国王之间发生了强烈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在影片中逐渐被强化,从最开始的国王对课程冲突的容忍,到关于周妆的女仆的争论,最后,到了塔恬与巴勒被杀时两人的冲突达到了顶峰。从首相瓜拉洪与安娜在码头会面开始,安娜与国王的冲突又逐渐趋于平淡,最后到了影片结尾达成和解。
这个过程就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与暹罗佛教文化冲突与融合 的外在表现。而到了影片结尾的段落中,阿勒将军率领的叛军与国王在襄佳镇的桥上对峙的时候,正是安娜的主意拯救了国王,也就是说拯救了整个国家,而作为暹罗国家和文化的象征的“白象”在这个关键时刻却一点作用也没有。在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安娜穿了白色的衣服。安娜衣服的白色与白象的白色是同样的颜色,它们同样是文化的象征,但是,它们的效果帮是背道而驰的,这暗示着是西方基督教文化拯救了暹罗,而暹罗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因为谎言的被识破而导致国王一家(整个暹罗)濒临覆灭的边缘。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符号的交织过程中,西方文化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而暹罗文化却败下阵来,被西方文化战胜,并加剧了传统文化断裂的程度。
(2)解构与共舞。到了影片临近结尾的时候,在安娜的指导下,国王的儿女们表演了白象出现的场景,这个时候本来应该是传统文化和国家权威复位的意味,然而,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却没站稳,白象一下子倒了下去。这个结果象征着尽管暹罗国的国家权威得到了恢复,然而,这是靠着西方基督教文化,于是,西方文化取代了传统文化开始扮演起拯救东方国家的角色,而作为被拯救的东方传统文化开始解体,甚至是崩溃了。
当然,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早已积淀在了暹罗国人民的心里当中了,毕竟不可能就被西方文化完全取代――西方文化只能是作为国家权力复兴的一种手段,而传统佛教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因而,就出现了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存的状态。这表现在影片结尾时,安娜与国王共舞的场景――外国与传统的共舞交融。
二、影视作品中符号意义的生成与转换方式
影视符号学研究方法的直接源头是索绪尔的语言学。然而,影视的符号意义的能指与语言学的能指是有着极大的差别的。这种差别最主要表现在:第一,影视符号的能指是图像式,而语言的能指是则是语音式的。也就是说,正因为它是图像式的,因而影视符号的能指在绝大部分国家当中都是共通的,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第二,而正因为第一方面的区别,因而导致了影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着理据性,但是在语言学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很少具有理据性。第三,影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不是约定俗成的,是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影像的阐释而得到确定的符号意义,因而,其能指所指意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同一作品或不同作品中发生变化着的;而语言学意义上的能指所指间的关系则是约定俗成的,其能指所指意义基本上是不发生变化的。因此,本文中尽管使用了语言学中的能指和所指两个概念,但是它们与语言学中能指、所指的内涵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
1.影视符号意义的来源。
尽管影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意义并不像语言学中的能指和所指那样是约定俗成的,而是在不同的作品和同一作品的不同发展阶段变化着的,但是其符号意义的来源还是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以及由语言所塑造出来的文化符号。
从影片《安娜与国王》中符号意义的生成可以看出,影视作品中的符号意义是来源于本身具备了象征意味的物体,《安娜与国王》中“白象”的符号意味就是来自于佛教传说当中的白象。所不同的是,语言中的物体是一个由抽象概念而塑造起来的形象,具有不确定性的;而影视作品中的物体则是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此外,影视中的符号意义还来自于文化符号,只不过这里的符号意义具有极强的民族性。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影视符号由于其形象的直观性可以被绝大部分影视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而只有具有相同文化心理的群体才能理解某些具有特殊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因为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而意义来自于这类符号的影视符号也只能被具有同样文化心理的观众所理解与认识。
2.影视动态符号系统中符号意义的转换方式。
影视符号与一般的符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般的符号是一个静止的系统,而影视符号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的符号意义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当中的。在影片《安娜与国王》当中,“白象”符号意义的转换是由影视作品叙事的语境来完成的――随着叙事的发展,符号的意义也随着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下一级的符号意义往往是以上一级的符号意义为基础的。这里,上下两级符号意义的联系存在两种方式:一是上一级符号的所指成为下一级符号的能指,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所指意味,而这个所指意味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例如“白象”符号的原始所指意义成为影视作品中第一层符号的能指意义。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所指能指意义的传递。二是下一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意义对应地分别是上一级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意义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能指意义从吉祥到作为谎言的吉祥再到对谎言的弥补;所指意义从国家权威和文化传统到权威和传统的自我消解再到传统的崩溃。这就是动态符号系统中符号意义转换的两种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与时共进;生活;色彩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83-01
一、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向维度来看,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体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从纵向维度来看,任何时代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形式来自文化,人们按照丰富的经验(历史与传统)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
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作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这种“美”与“美”的创作对应法则,正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因此,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儒、佛、道三家在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中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无论历史上或当代的中国设计作品,无不受其影响。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首先,儒家重视“天人之和”的哲学理念所提供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设计师所恪守的设计哲学,并构成了中国传统设计最基本的哲学内涵。其次,儒家这种中庸的思想,在装饰文化中也得到了应用。恰到好处的装修则爽心悦目,既能鼓舞精神,利于身心,又能端正心态,克制欲望,不做过分地奢求,使景情相生,物界上升为精神境界。
老子认为,美在道,而道之本性在自然,即自然而然。道家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上,主要是丰富了中国建筑室内的空间内涵。在空间中创造出许多虚实的围合,如彼此交错、穿插、共享;室内空间之间的隔断,将一个房间的装饰引入到另一个房间,彼此借景,强化空间流动感,增加开阔感。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象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最近几年,在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的各色家具中,具有禅意的家具摄取了古典家具的雅致与现代家具的简约,利落的线条、纯净的色彩,配上富有东方意味的图像,颇能营造宁静舒适的居家氛围。
三、继承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方法
(一)传统符号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符号主要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手法有抽象简约,符号拼贴,移植与嫁接。在设计中,有时还可借用外来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与本土文化元素共生于一体。
(二)色彩与光的处理
色彩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常常影响人的情感,左右人们的精神和行为。色彩本身没有绝对的美或不美,但对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来说非常重要。处理色彩的手法有:一是类似色,即色相环上相邻不远的两色,如黄和橙,紫红和紫,蓝和紫绿(青)等。二是对比色,即将两种较远色相配得和谐,也就是常说的“补色原则“,红花绿叶愈见娇艳,这是因为两者互为补色的缘故。而光影是色彩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光影的存在总是以具体颜色载体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内空间中也是直接或辅助传达传统信息的有效元素。色彩有着改变环境气氛的显著作用,特别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情调与意境。
(三)空间与家具陈设的回归自然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象征与隐喻
符号学,简言之就是研究符号理论的科学,它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变化、发展规律及符号的各种意义。基督神学时期的圣・奥古斯汀将符号定义为“使思考超出对事物感官印象的东西”。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符号,如一般符号中的图像符号,语言符号中的声音符号,设计符号中的建筑符号等。通过建筑符号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再表达,可以使我们重新树立建筑文化中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探寻一条保护历史文化与现实城市发展的新路子。
1 建筑符号的定义
建筑本身的形式就具有其自身的符号意义,建筑符号在符号体系中属于最复杂,含义最丰富的符号之一。总的说来,建筑符号就是将主观领域中难以把握的经验加以客观化、形式化,使这种经验可以被人们直接掌握、理解和接受。并且建筑在为人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传达着一种场所感,使置身其中者产生独特的感知。建筑符号的独特之处在于建筑所提供的空间和功能性可以引导受众的一定行为。然而,这种行为的产生也时刻受到历史环境、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建筑所面对的人群具有不同时代特定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受众的改变、行为方式的改变都会推动着建筑功能乃至形象所传达符号意义的改变。
2 符号的象征与隐喻
在建筑外观所传达的视觉刺激中,符号意义一般存在于其原始意义即外延意义。如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柱造、台基和游廊等。这些具体的符号具有鲜明的传统意味和象征性,其内涵意义一般来自于其色彩、大小、地域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如厚重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皇家的高贵;而粉墙黛瓦则描绘着一副江南风情[1]。
建筑的空间所产生的场所感则带来更深层次的象征与隐喻。中国传统的围合式外部院落空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深源文化背景,它暗含着中国人内敛、保守内收型的文化性格。其中由建筑外壁与周边环境共同围合而成的外部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特色之处。在宫殿建筑中,建筑沿中心轴线排列形成充满序列感的院落空间,给人威严、规整的感受;而在江南苏州的文人园林中,采用朴素的自然轴随意放置,产生轻松、惬意的庭院空间。不同于西方开放式的园林所传达的信息,中国式的空间处理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并显现出独特的中国式传统空间文化符号。
建筑本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人造符的一种就具有鲜明的符号特征。不仅在于传统文化符号所包括的古建筑、园林中,在当代建筑也发挥着重要的符号作用。从约会碰头的标志到一个城市的象征,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的符号属性也逐渐为人所认知和接受。
作为一种产品艺术,建筑的形状、色彩、材质、空间等等元素在实现了自身功能的同时也传达着其符号象征意义。而这种意义,通过环境和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来传达。如理解宗教建筑就需要宗教文化背景,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只有具有天主教信仰的信徒才能体会其救世主升天的宗教含义。同样是门,在中国的宫殿建筑中却具有不同的等级含义,其与中国传统的君权神授的思想和儒家的等级观念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所以,进行地域性的设计必须对其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外界的文化环境才能得到适合的建筑设计。
3 传统文化与建筑符号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符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证明了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建筑的符号性表达。建筑作为一种具有使用功能的艺术创作,因其内部的使用性质往往具有更强的象征意义。比如天安门、太和殿就代表了皇家的权利;天坛、地坛等祭祀建筑象征了神圣与庄严;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的文化气质等等。所以,一座建筑所在的地域、文化背景、使用功能都成为了它的表意符号。现代的符号设计就要理解传统建筑的符号特性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就运用了天安门这一建筑符号
靳埭强先生曾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为现代的标志设计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思想养料,同时也需要时代的更新来延长它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符号中的建筑符也不例外。只有深刻理解传统建筑符的内涵,并且贴切的进行时代的创新,才能使中国的设计不断发展。
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传统文化符号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经过时代、环境、条件的更迭往往其原始意义已经逐渐弱化,而其象征意义被保留并得到强化。在象征符号的表达过程中,中介是必要条件。相似性、传承文化或文化解释又是中介的必要条件。建筑作为象征符号表达的中介之一,其自身具有复杂的结构特性。勃罗德彭特将建筑深层结构概括为四点:
4.1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
4.2 建筑是既存环境气候的调节器;
4.3 建筑可作为文化的象征,它从属于一定时代、地域;
4.4 建筑是各种资源的消费者,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
可见任何一座建筑都必然将生活形式颇为基本的某些文化客体象征表现出来, 若想做出既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代审美理解的建筑就必须准确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层上;不仅要认识传统文化符号的原始意义,更要把握符号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价值标准都发生了进步与变化,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也必然后产生相应的变化。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2008北京奥运会为世界所关注,位于北京中心轴线两侧的“鸟巢”和水立方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在它们的身边矗立的一栋龙形的建筑更是夺人眼球,光彩不逊于前者。这栋龙形建筑就是北京大观。大观的建设者,将龙形这一艺术符号付诸于建筑之上,在大观站起来的中国龙的造型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龙”是极具中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中国人自古将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精神意义,它代表着威严与神圣,吉祥和幸福。在古代,龙是君权的代表代表的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旅馆、居住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如此复杂的功能就要求建筑外观的大气统一。建筑抽象的龙的造型,即气韵古雅又线条流畅简约,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和谐的组合。大观正是用最简单的线条、颜色和材质,成功地彰显出东方文化隽永悠长的质感。
5 结语
一个时代的建筑,反映着这个时代人的审美,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当今的社会,全球已经逐步在向“世界村”的概念迈进。经济的互通,文化的交流,技术的覆盖,信息的共享,使全世界的文化日趋同化。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所有地域性文化的强大挑战。谁能够在跟上世界发展脚步的同时保持自身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谁就能使自身的文化永远保持活力。而这就需要每一个设计师都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设计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对于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中的应用应该充分注重实际,尊重地域文化,使用恰当的文化符号。应深入的理解建筑的功能性质,以及建筑的内涵,从而把握使用符号的方向。在选择文化符号时,应全面了解符号的自身内涵和属性,避免符号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运用的时候注意与现代审美意象的结合,推动符号语义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五千年来先祖智慧的结晶,其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且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民族特性,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室内空间是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提供舒适的环境才能促使人们更好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而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提供更大的动力。
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在从事社会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产物,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类历史的结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受长期的历史的洗礼过程中不断的创造以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多数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但是也有逆向的发展过程,从历史过程来说,传统的文化能经受的住战争的摧残,革命的洗礼,可见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它是五千年的历史的千锤百炼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的优良传统,这些精华的思想是优秀的遗产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去的更大的成就,就应该传承与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
2.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基所在,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文化的传统,是先祖继承并发展而得来的,比如说生活习俗、道德尺度等,它始终是后人应当继承与发扬的内容。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创新的最终产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传统的文化就没有现代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室内设计的定义
室内设计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把环境与审美的意识相互融合,从而把握建筑内部的空间的一种活动。再具体一些阐述就是根据室内的使用性以及环境,运用材料、工艺技术与各种艺术的手段,营造出具有实用的功能且又舒适美观的、符合人们生理以及心理需求的内部活动空间,进而促使人们身心愉悦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居住场所以及工作场所。广义上的室内设计是指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的具有创作型的活动。室内设计虽然只是近几年刚新兴的学科,但是从本身上来说室内设计已经有很久远的发展时期,可以说从人类文明的初期就开始存在的,原始时期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概念仅停留在最原始的需求上,也就是满足温暖与安全就可以,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最原始需求,舒适温暖,安全等,更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要与心理需要。这就给室内实际带来更高的要求。
传承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联系与影响
1.两者的联系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开展与完成的全程都有文化的参与,体现出当时社会中的一种文化风貌,人们就有着不同的文化,也就代表着他们有不同的精神的需求以及文化的心理反应结构,反应出了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念。不管在任何时代实际都与这个时代所具有的文化紧密相连,,比如说手工艺品、建筑、服饰等实际的过程中都不能忽略文化的作用。室内设计就更不可能离开文化单独存在,室内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室内设计在实际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艺术组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人们凭借丰富的文化经验对存在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转变为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室内设计是受传统文化影响
室内设计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影响着设计的原则、影响着室内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也应行者实际行驶体系以及设计的评价标准,也可以说室内设计的全过程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有些思想意识比较前卫的现代实际是,声称自己不会受传统文化的硬性,自认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中没有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真是的情况不可能不受传统文化的相关影响,设计艺术技能不是个人行为,不是自身可以任性而为之的,虽然从作品的表现手法上来看没有传统文化的显性的表现出来,但是从内在来说,比如说:设计师的对室内设计的认识心态、思维的方式以及个人审美的观点等都受到隐性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说所有的艺术家或者是设计师都无法使自己完全的脱离传统文化的习俗。随着互联网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工艺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对室内设计师来说,针对室内的设计已经不仅局限于手工艺与依赖工业生产,而是要凭借计算机来进行创作,通过互联网可以充分的运用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设计。然而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中,室内设计师的相关设计的理念必须要从人们切身的感受出发,充分利用传统的物品不仅仅有优良的质地,更让人从感觉上感到温馨,设计师可以充分的传统文化的这一特质进行设计,既让人们感到实用,又给人们带来美感。设计师要自觉的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理念的相互融合,这就给设计师增大了要求,既要了解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对中国的审美传统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师设计的创新需要以继承与发展优秀的文化为前提,将传统的艺术精神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是室内设计理念的一种创新表现。
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更好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相互融合,就需要有可行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融合,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在室内设计中直接融入传统的符号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历史古国,传承了先祖遗留的宝贵的遗产,这些遗产中包含了很多传统的符号,这些符号内容有很多,都是祖先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例如说:书法艺术中的篆刻,中国画艺术等,这些符号有的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图案与纹样,有些是建筑以及装饰文化的典型造型,还有些四古代传统的图腾纹饰符号和宗教纹饰符号。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把这些具有特殊象征的传统符号再运用,从而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更好的融合。首先,运用抽象简约的手法,借助现代的技术对传统符号进行艺术加工,使传统的符号抽象简约化,虽然在结构上看似减少了对传统符号的运用,实际上却没有失去原有的韵味。促使传统文化的到延续与发展;其次,运用符号的拼贴法,主要是对传统的构建及那行裂解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具有新意义的符号,运用于室内环境中,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再次,可以采取移植和嫁接的方法,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历史文化进行移植或者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最后可以采取多种构造法,也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的方法,使用各种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并置、对比渗透以及交错等各种手段,从而获取最佳的效果。
2.借鉴与运用传统的装饰原理
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对于装饰的设计,室内设计师可以采取学习传统建筑中的一些设计的原理以及手法,并运用于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从而增加室内设计的效果。传统的建筑非常讲解整体统一的特性,而室内设计也是要求注重整体的配合的,不在整体上有效的配合,就会造成室内环境杂乱并且毫无章法可言。另外,传统的装饰设计原理也是特殊的传统文化遗产。在传统的建筑中对材料的利于都比较合理,并且在各种材料的接口处都很注重对才来的收口处理,从而使各种材料在过渡过程中自然结合,美观统一。同时,装饰部位的不同,根据视线的远近不同,装饰的精细程度也不相同,视觉距离越近其越精密。根据烘托的部位不同,重点烘托处越是精细,质感越好。这样的设计不但美观,而且稳定性能较强。而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装饰设计也要突出重点,并且要分清主次,从而促使主次相互依托,更好的反应出内部空间的功能以及气氛。
3.颜色与尺度的把握
传统的建筑以及空间,很少使用鲜艳的色彩,尤其是汉族的一些民居建筑,大多都以材料的原有颜色以及清淡的色调为主色。建在建筑物的主要部位用鲜艳的色彩进行点缀。而少数民族则恰恰相反,他们所采用的颜色比较显眼,色调也相当丰富,不同的颜色又有不同的代表。现代设计师可以对色彩的自由掌握与发挥,用色彩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传统建筑啊的控价制度上,空间布局基本都是低空发展以及横向伸展,注重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尺度,空间的节奏舒缓而有序,在空间的把握上要掌握适度原则,适度即可否则会失去原有的效果。
4.营造传统空间的意境
对于营造传统空间的意境来说,首先,设计师要做到构架山水,移天缩地的意境,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采用的方式是对空间的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起到内外空间部分以及内外空间互含的作用,可以运用的简洁的手法把自然景物引入内部空间,从而达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指有限的景物寓无限广阔的意境。但是要特别注意在室内环境中融入文化,不能简单、机械的复制,要与空间的主体相互呼应,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次,营造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文人历来被人们所推崇,即便是现代也无法背离,实际是可以根据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室内设计中可以融入人文元素,进而营造出文人的诗情画意的意境。而营造这种已经空间的关键所在是要引导人的心境,促使人达到祥和、沉稳的心境。而在手法的选择上可以是传统的用色方法,还可以采用质朴的材料以及一些装饰的符号,在人的视觉上指引。再次,营造超凡脱俗的意境,可以采取对比的手法,还可以采取隔离的方法等来营造这样的意境。营造传统的文化意境空间,融入传统的文化的信息,并不是生搬硬套和简单的复制,而是讲究灵活掌握与自由发挥,从而达到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自然融合。
[关键词]春节 传统文化 继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92-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然而,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出于安全考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潜意识中,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也有人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