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时间:2023-10-08 15:44: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第1篇

关键词:量本利分析;成本;利润;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一、量本利分析的概念

量本利分析,全称数量、成本、利润分析,又称损益平衡点分析和保本分析,用于研究价格、单位变动和固定成本总额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量本利是用于对成本、利润及相应的业务量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核算的一种定量方法。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量本利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量本利的量,不同于传统量本利分析中的单件工业产品的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它是指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面积或建筑体积(S)。对于特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建筑产品具有的“期货交易”特征,所以其生产量即是销售量,并且固定不变。量本量本利分析是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进行量本利分析首先应从成本状态人手,即把成本按其与产销量的关系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把成本按是否随工程规模大小而变化划分为固定成本(F)和变动成本(V),而确定F和V时往往比较困难,这是由于目前的建筑业企业会计成本类科目中难以确定一个项目成本的固定成本的构成,而且价格的变化也使得历史资料的计算口径不同。价格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建设工程项目其单位面积的价格是不相同的,但在同一时间建设的工程项目,同一结构类型,同一地区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单位面积价格是基本接近的。因此在建设项目的量本利分析上可以按工程结构类型建立相应的盈亏分析图和量本利分析模型。单项价格可按实际历史数据资料并按物价上涨指数修正,或者和计算成本一样建立回归方程求解。

三、传统量本利分析与建设工程项目量本利分析的对比

传统的量本利分析模型中,经营者根据既定的企业目标利润来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而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量本利分析系统模型中,由于各个项目的规模不同,所以就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目标利润。但同结构类型、同时间施工、同样的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单位面积利润是基本接近的,因此可采用单位目标利润来进行分析。

与传统的量本利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建筑业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各种结构类型建设工程项目的盈亏分析图之后,对于特定的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其量(建筑面积)是固定的,成本、投标价是变化的。

四、量本利分析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假设某种类型的建设工程项目固定成本为F,单位面积变动成本为V,单位面积合同造价为P,项目的面积为S,则该类型项目的总成本函数为TC =F+V*S,合同总价函数TP=P*S,项目总利润函数TI=TP -TC=(P-V)*S-F,在盈亏平衡点上TI=O。

保本规模分析:由于固定成本的作用,即使排除所有人为主观因索的影响,也不能说企业承建所有的项目都是有利的。利用规模分析模型可以确定各种类型项目的承建保本规模,保本规模盈亏平衡分析。根据盈亏平衡点的定义T1 = (P - V)*S -F=O,其他条件不变,则:项目保本规模Sb= F/(P - V)。在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单位造价不变的情况下,只是当项目的规模达到Sb,时,承建才有利。

在项目投标决策过程中,往往需要项目的保本单价或总价数据。利用保本单价盈亏分析模型可以确定项目的保本单价和总价。根据盈亏平衡点的定义,设其他条件(F,V和S)不变,则,项目保本合同单价Pb =(F+V*S)/S,项目保本合同总价 TRb=F+V*S

无论是投标阶段还是建设阶段,对既定的项目规模和合同价,项目建设的成本界限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指标,它对贫析建设工程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很有作用。最大成本分析模型,根据盈亏平衡点的定义,设其他条件(F,S,P)不变,则保本单位面积最大变动成本Vb=(p*S -F)/S,保本最大总成本TCb=P*S。

在建设工程项目决策过程中,经常需要考验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的变化,例如,为了中标适当降级投标价等。对于决策者来说,就需要了解这些因素的变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衡量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项目的利润。项目利润函数为:TI=(P-V) *S -F。对于特定的项目,其规模S是固定的,因此项目的利润主要是受单位面积合同单价P、单位面积变动成本V和固定成本 F的影响。

由上式可看出,价格变动、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影响分析,价格单位P提高,利润增加,反之,则利润下降。但提高价格会涉及到是否能够中标的问题,为了中标,建筑业企业往往会适当降低价格。因此若想通过提高价格增加利润,必须考虑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包括企业信誉和技术力量等 。确定一个合适的价格增加方法幅度;而若需降低价格,则考虑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单位面积变动成本V增加,利润将会下降;反之,则利润增加。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往往通过减少变动成本支出提高项目的经济利益,例如,节约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机具的使用率等 。建立可以确定成本节约幅度对利润影响的大小。固定成本V增加,利润将会减少,反之,利润则会增加。建设工程 项目的固定成本主要是由建筑业企业行为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固定成本 中的一些选择性成本项目如技术开发费、项目开发费和业务招待费等呈增加趋势。因此,需要确定固定成本的变动对项目利润的影响。

第2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和项目控制(Project Control),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中2.0.2条解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是指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简称为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的核心

一个项目往往由许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而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虽然有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但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2、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方式

业主方项目管理的方式主要有:

2.1业主方自行项目管理。

2.2业主方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承担全部业主方项目管理任务。

2.3业主方委托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与业主方人员共同进行项目管理。

3、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

业主方项目管理服务于业主的利益,是各参建方各自项目管理目标制定的基础。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业主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其中投资目标是指项目的总投资目标。进度目标是指项目的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质量目标不仅涉及施工的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等。质量目标包括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满足业主方相应的质量要求。

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的关系。

4、业主方项目管理的职能

4.1决策职能。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决策过程,每一建设阶段的启动靠决策。前期决策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行,均产生重要影响。业主方应收集项目的有关资料,广泛收取信息以便为能做出更好更有效的决策做好充分的准备。

4.2组织职能。业主方是项目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者,并负责协调各方的关系。业主方负责项目立项、审查、组织管理和协调,选择勘察、初步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单位,确定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选择优秀的施工总包单位。

4.3管理职能。业主方是项目管理参建各方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的确定者,应明确参建各方的项目管理基本目标、管理责任,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4.4保障职能。业主方应做好项目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编报项目年度投资和总体投资计划,并筹集资金足额到位。业主方应按照总承包合同规定的内容行使其权利、履行其义务,及时处理好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项目和实施和顺利进行。

5、项目目标实现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5.1组织措施。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内、外部结构项目管理组织是项目所有参与方的组成形式,其界面划分结构决定了技术协调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一方面,业主方项目必须分包时应适度,避免不合理肢解工程的做法。另一方面,管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应充分考虑业主方自身的协调能力。例如,工程的材料、设备是由施工总包还是由业主方自行采购,业主方应根据具体情况、自身管理能力及经济方面加以综合考虑。有时单是从价格角度看是节省了,但确增加了大量的技术协调工作,客观上违背了集约化原则。

5.2管理措施。任何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检验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是否完整和科学的过程,其管理的内容是需要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实施不同的项目管理措施。项目管理主要是目标控制,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客观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理念,以达到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工期、质量、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5.3经济措施。工程项目经济管理首先包括项目管理中所涉及或发生的一切经济合同,从谈判、签约、履约、过程控制和结算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其次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中所包括的项目设计预算、施工预算。再次就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即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

第3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组织工具

在阐述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前,先理解系统的含义。系统,主观上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方式,如一个企业、学校、科研项目或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均可视为一个系统,而不同系统的目标不同,形成的组织观念、组织方法、组织手段也不尽相同。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有其独有的特性,如:

1)建设项目都是一次性,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

2)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一般由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组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及其目标不同,期间参与或涉及的单位也不相同,它的全寿命周期持续时间长;

3)一个建设项目的任务往往由多个,甚至很多个单位共同完成,他们的合作多数不是固定的合作关系,并且一些参与单位的利益不尽相同,甚至相对立。

因此,针对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问题,或进行项目管理的组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上述特性。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都有很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尽相同,因此形成了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往往是该项目的项目管理的核心。

按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工作性质和组织特性划分,项目管理有如下几种类型:

1)业主方的项目管理:业主方项目管理服务于业主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其中投资目标指的是项目的总投资目标;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涉及施工的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等,质量目标包括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以及满足业主方相应的质量要求。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期间的工作任务有:安全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与协调等,其中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

2)设计方的项目管理:设计方的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的利益。项目的投资目标能否得以实现与设计工作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设计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但也涉及设计前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期间的工作任务有: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安全管理、成本控制和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等。

3)施工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施工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阶段进行,但由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在时间上往往是交叉的,因此,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也会涉及设计阶段。在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施工合同尚未终止,在这期间,还有可能出现涉及工程安全、费用、质量、合同和信息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也涉及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期间的工作任务有: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施工有关的组织与协调等。

4)建设物质供货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供货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供货方的成本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阶段进行,但也涉及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期间的工作任务有: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供货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等。

5)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作为建设项目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总承包方本身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目标、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和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期间的工作任务有:安全管理、项目的总投资控制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有关的组织与协调等。

2 建设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组织论是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和工作流程组织,是与项目管理学相关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之间的指令关系。组织分工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都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工作流程组织则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如:设计的工作流程组织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也可以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同理施工作业也可有多种工作流程。

组织工具是组织论的应用手段,用图或表等形式表示各种组织关系,包括有: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工作任务分工表、管理职能分工表、工作流程图等。

1)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项目结构分解没有统一的模式,应结合项目特点和参考以下原则进行:考虑项目进度的总体部署;考虑项目的组成;有利于项目实施任务的发包和有利于项目实施任务的进行,并结合合同结构;有利于项目目标的控制;;结合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等。项目结构图描述的是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2)组织结构图:用来描述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或指令关系)。一般用矩形框表示工作部门,用单向箭线表示上下级工作部门的指令关系。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包括有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等。对一个项目的组织结构进行分解,并用图的方式表示,就形成了项目组织结构图,或称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和工程管理咨询单位以及有关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等多个单位参与,项目组织结构图可以也应做到表达业主方以及项目的参与单位有关的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关系。

3)工作任务分工表:业主方及项目各参与单位,都应该编制各自的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与协调等管理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在项目管理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定义各主管工作部门或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从而编制工作任务分工表。

4)管理职能分工表:管理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即:提出问题、筹划(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案,并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决策、执行、检查。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管理职能分工表是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

5)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组织包括有:管理工作流程组织、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物质流程组织。每一个建设项目应根据其特点,从多个可能的工作流程方案中确定几个主要的工作流程组织,即对工作流程组织的定义。如:设计准备工作的流程、设计工作的流程、施工招标工作流程、物质采购工作的流程、施工作业的流程、进度控制管理工作的流程等。工作流程图是用图的形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也将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明确项目管理的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综合水平,在国际建筑行业中业将更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1常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类型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CM)模式此模式由业主委托CM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身份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和试运行等管理工作,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和负责管理施工过程,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承包商的关系,保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设计和施工的协调运行。执行CM模式时以缩短设计、建设周期为出发点,将整个建设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执行,实行“边设计,边施工”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各阶段的设计、招标、施工工作进行充分搭接,以达到加快建设进度和尽早取得效益的目的。在质量控制上,打破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界限和对立,使其充分协调,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在成本控制上,因CM单位协助业主向设计单位提出合理建议,可提高设计的可施工性,有效减少因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进度控制上,采用分散发包模式,实施集中管理,可使设计与施工平行作业、充分搭接,利于缩短建设周期。但是“边设计,边施工”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项目招标选择承包人时,项目费用估计不准确,风险较大。1.2设计—建造(Design-Build,DB)模式此模式是指在项目的初始阶段,业主根据项目要求与原则以及投标人设计方案的优劣,招标选定DB承包商来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在权责上,DB承包商承担了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部责任,业主则承担协调、督促工作,按照合同对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要求来检查DB承包商对项目的实施情况。DB模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DB承包商将其丰富的从业经验运用到项目中,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质量控制、进度安排以及项目融资和土地购买等工作,有效减少协调的时间和费用。但是,DB承包商的作用被放大,承担较大风险,而业主对设计缺乏控制能力,且工程师与承包人之间的检查与制衡作用减弱。1.3项目管理承包商(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PMC)模式此模式是指业主将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以合同的形式委托出去,由一个PMC派出项目经理作为业主的人,对项目进行管理。业主主要负责项目的宏观控制和高层决策工作,一般与PMC不直接接触。PMC模式初步体现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分离的思想,并且代表施工图设计正式进入技术竞争领域。与其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比较,PMC模式的采用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建成与目标的实现;另外,PMC模式有助于业主精简建设期管理机构和取得融资。目前,在我国非经营性的政府投资项目中逐步推行的“代建制”属于PMC模式的一种。

2常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常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各有特性,在建筑市场都有比较好的运用。对本文所提及的四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做了基本对比分析和深度对比分析(见表1,表2)。

3常见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适用分析

3.1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3.1.1工程项目的范围确定度工程项目范围是指项目范围的界定与确认和项目范围的计划与变更。确定项目范围即可定义工程项目的工作边界、明确工程项目的主要交付成果和目标。DBB模式和DB模式对项目范围的明确度较高;当项目范围不明确且在施工过程中会逐渐明确时,适合采取CM模式。3.1.2工程项目的进度工期是绝大多数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业主必须考虑对时间因素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程管理模式。一般而言,DBB模式的工期最长,CM模式的工期最短。如果业主急需缩短工期,可采用DB模式和CM模式。3.1.3工程项目的复杂度业主对工期要求不高时,DBB模式适用于简单项目和较复杂项目;DB模式一般适用于简单项目,若DB承包商行业能力强,则也适用于较复杂的项目;CM模式和PMC模式适用于复杂项目。3.1.4合同的计价方式承包商与业主的合同可以采用总价合同、单价以及成本加酬金合同。其中,DBB模式和DB模式一般采用总价合同,CM模式和PMC模式一般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3.2根据业主的需要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3.2.1业主的协调管理度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量有较大区别。采用DBB模式时,业主的管理工作量较大;采用DB模式时,业主的管理工作量较小;而CM模式的管理工作量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3.2.2业主的投资控制度在DBB模式中,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可以较早确定,有利于业主对项目进行投资控制;在CM模式中,很难在工程开始前确定总造价,故业主对造价的控制较为困难;而DB模式下,业主对投资的控制度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3.3根据市场环境确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3.3.1承包单位的水平承包商的水平较高时,业主可以较少地介入到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去,否则,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比较繁重。在DBB模式和CM模式下,对承包商的实力水平要求较低,而在DB模式下,对承包商的实力水平要求较高。3.3.2设计单位的水平若业主可以与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合作,则可采用DBB模式和CM模式,否则,应当选择DB模式。3.3.3咨询公司的水平咨询公司的实力对业主的管理具有较大影响。若咨询公司的行业能力较强,则业主可采用DBB模式和CM模式使其深入介入项目,有利于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反之,业主应当选择DB模式。3.3.4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业主可以采用DBB模式以在大范围内自由选择项目建设的各参与方,有助于满足业主各层次、各方面的需求。否则,业主应当选择DB模式,CM模式。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会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造成影响。所以,采用适合项目特点的管理模式对达成项目目标至关重要。应当根据市场状况以及业主需求,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包括工程项目的范围、工程进度安排、项目复杂度以及合同计价方式等方面,选择具有生命力的管理模式。要增强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还需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集成化、基准化的应用上与国际项目实践成果相对接。有关国际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以提高国内项目管理水平。

作者:王琮涵 王立鹏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项目管理 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U41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管理定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1]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按建设工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一个项目往往由众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而个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同,因此形成了以下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类型: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它是[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的总组织者);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其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本文详细以施工方为角度阐述工程项目管理的组成与分工。

2 项目管理组织构成

2.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工程施工的第一负责人,负责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和各项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负责按批准的施工计划,全面组织实施,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调整资源配置,确保阶段、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协调与业主、地方、监理及设计单位的关系;负责组织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整改措施,监督整改措施的实施等。

2.2技术负责人

对本项目工程技术、计量检验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对本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审核、检查。负责组织质量计划的编制和指导工作,并督促实施;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在项目经理的主持下编制、审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配合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整改措施等。

2.3 工程管理部

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合理组织施工,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制定过程和成品保护措施并保存记录,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试验,指导安全、技术交底;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定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分项工程处置方案,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参加工程验交、交付工作;负责对所有材料、设备的性能测试和实验,参加项目自购不合格物资的评审;负责组织编制竣工文件、施工工法、工艺和工程技术总结;并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

2.4 计划财务部

计划经营岗位:负责对本标段项目承包合同的管理。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施工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领导批准执行。负责验工计价工作。

财务岗位: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作;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参加工程项目验工计价,和项目经理部的责任成本核算工作。

2.5 质量管理部

负责依据项目部质量目标,行使质量监察职能。对工程质量负全面监督责任;负责检验核定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并负责复核质量技术资料;参与隐蔽工程质量检查;组织质量抽检、联检,参与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并检查落实整改情况;组织竣工工程回访,联系解决工程保修服务方面的有关事宜;负责特殊工种培训工作。

2.6 安全环保部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条例、规章制度的执行。参加或组织(按分级权限)审查安全技术措施,积极提出改进意见,负责监督贯彻执行。参加检查验收各种施工临时设施和劳动保护设施。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有权制止使用。参加工程验收,对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的应提出限期改正意见,当情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有权制止施工。参加生产会议,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形势、伤亡事故情况和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建议和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7 物资设备部

负责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负责项目部物资的进货检验,执行我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采购程序,负责项目部物资的搬运、贮存、防护和标识;负责建设单位提品的到货检验,搬运,贮存,防护和标识;负责利旧材料的收集、分类、保管及成品保护;配合安质、试验岗位抽样检验。

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和物资供应计划,供应的各种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并负责提供必备的技术、登记、保管制度。负责提供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对职工个人的劳动防护用品按照我单位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发放。负责提供有毒材料及危险物品的性能说明书,会同有关部门确质量合格证件。负责物资仓库和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作好防火、防爆、防盗工作。会同公安、安检部门、按照安全规程、规则建立健全危爆物品收发、定使用范围,无说明书不得发放使用。

负责项目部机械设备供应与租赁,负责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并负责非常用设备使用的技术指导。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8 综合部

主要处理项目部一切日常工作,负责党政、文秘、工作制度颁布、宣教、治安、后勤保障、接待及对外关系协调等工作。

2.9 试验室

试验室职责:负责本标段工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试验检验,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试验检验结果负责,根据试验资料,提出各种试验报告,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

试验员:施工前,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取样、送检等;施工过程中,负责现场实验,并配合安质员、监理现场抽样试验及送检;负责试验报告保存、整理及现场试验设备的保养。

3 小节

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更是一项与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很多专业、行业互相交织的综合科学,有待我们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连群.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01

第6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模式的优缺点

1.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即设计一招标一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Method,DBB)。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实施顺序来进行各项工作,前一阶段完成后才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在项目前期,业主委托建筑师或咨询工程师进行前期策划和可行性研究等各项有关工作,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交由设计方进行设计,在设计工作完成或基本完成后再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并与其订立工程施工合同。该模式的优点是:应用时间长、范围广,管理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各参与方对该模式的相关程序也比较熟悉;在施工设计图完成后再进行招标和施工,业主的要求可以非常细致的贯彻到设计中去,业主对设计环节的控制力强;各部分工程发包都有相应的图纸作为投标报价的基础,因此报价有依据,也方便了业主对费用的控制:DBB模式采用接受程度很高的标准合同文本,简化了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业主通常只需要签订一份施工总承包合同,其他诸如施工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都交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因此招标和合同管理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该模式缺点有:就是建设周期长。因为该模式严格采用设计―招标―施工的程序,总是直线进行,而不是各程序之间进行适当的交叉,因此工程进度慢,工期长;设计与施工脱节。设计方与施工方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当出现质量事故时,设计方和施工方容易互相推诿责任,引起纠纷和争议。另外在设计阶段,很多设计专业人员为了追求设计效果而忽略了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更是容易引起高额的工程索赔等;在传统的总价合同中,各分包商是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因此业主对分包商的控制能力弱。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简称CM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业主委托一家能提供CM服务的专业公司或咨询事务所来为他做施工阶段的全面管理,其中CM经理会在设计阶段就参与进来为业主提供咨询建议,增加设计与施工的衔接性,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再负责监督管理。从而采取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施工管理,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CM项目管理模式有下列优点:CM模式下采用快速路径法组织设计施工,可以大大缩短工期,这也是CM模式的基本出发点;通过CM单位在设计阶段的作用,可以减少在施工阶段因为修改设计而给工程造成的延误,以及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索赔。该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分阶段进行多次招标,加大了协调工作量,工程造价控制相对较难;发包人在选择CM单位时,对CM单位的综合实力、信用情况、风险预测能力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

3.设计―建造模式。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Meth-od,DB模式)的运作方式为:在项目原则确定了以后,根据项目本身特点,业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DB承包人。DB模式是一种简练的项目管理模式,在以房屋建筑为主的民用建筑项目中运用的较多。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和DB承包商能够密切合作,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进度安排等工作。这种模式具有如下优点:使用一个承包商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可显著缩短工期;减少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和解释争议引起的变更,可节省成本:DB承包商对整个项目承担责任,当建设过程出现问题时,DB承包商无法在发包人面前推卸责任,业主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同时业主还能从包干报价费用和时间的节约等方面得到好处;发包人与承包人直接联系,有利于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承包人对发包人的指令可以及时有效的作出反应,发包人的意志能够得到准确的贯彻;承包人负责设计、施工计划、组织和控制,因此,可以合理进行工作搭接,开展平行作业,并扩大平行作业的范围,能够有效缩短工期。DB模式的主要缺点是:业主无法参与设计单位的选择,同时对设计细节的控制能力比较弱:由同一实体负责设计与施工,减弱了工程师与承包商之间的检查和制衡作用。

二、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选择

具体地说,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时,我们需要考虑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实施战略、合同方式等方面因素。由于DBB模式、DB模式、CM模式在国际上和国内应用都比较广泛,本文主要对这三种模式各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将其适合的工程项目一一对应,用表格的方式将不同建设工程项目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加以归纳。

1.项目复杂程度

项目的复杂程度是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项目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往往是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的。

2.业主的实施战略

项目的实施战略由业主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决定,如果业主自身的技术水平与项目的复杂程度相适宜,且管理能力较强,就倾向于自主管理。反之,就应聘请咨询或项目管理机构。同时,在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中,业主责、权、利的分配与风险分担也是不同的。

3.合同方式的选择

合同类型的选择涉及到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责任承担、风险分配,以及产生纠纷的解决方法和索赔等问题,因此,合同方式的选择对各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在客观上不同的管理模式也要求有不同的合同类型相对应。

第7篇

关键词:系统管理工程; 管理方法;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所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取得成功,对建筑项目的所有活动实施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是针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这一过程包含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不同阶段,其中施工阶段(即从项目投标开始到竣工交付使用)的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其管理的好坏,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施工企业承担了此阶段项目实施的主要任务,即将项目的设想、蓝图变为现实。因此,施工企业在此阶段所进行的项目管理就成了整个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最优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也就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和优良的工程质量,建成建筑工程项目,使其实现预定的功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多种类型,不同项目管理的具体任务也是不相同的。但其任务的主要范围是相同的。

2.安全的管理措施

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的管理,实际上都是对项目整体目标的系统管理,其总目标必然包括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每一个施工项目的完成,都包含了这几个目标的均衡完成。而这几个指标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于一个工期严重滞后的工程项目,即使其质量再好,成本再低,安全工作做得再好,我们也不能说这时一个成功的施工项目。反之,工期很短,但工程质量有问题,或者安全总出问题、施工成本居高不下,这同样不是一个成功的施工项目。成功的施工项目管理应当是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的均衡协调完成。除安全目标以外,其余三项目标两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安全管理必须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体系,加强职工生产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并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技术方案,做好班前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安全工作重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做重点防范,基础施工阶段重点抓好基坑支护及围挡;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洞口防护、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楼、高塔电梯防倾倒、防避雷等;装修阶段突出抓好防火工作,施工全过程必须抓好安全用电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实行总平面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制,创建“两型五化”施工现场,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程度,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1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才能上岗。所有新员工或从事新的工作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项目部、班组的安全教育,并要定期培训,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2.2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科研合作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安全监督工作,从而把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2.3加强风险评估,做好重点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并对每个项目具体化,做好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2.4编制安全措施,执行科学程序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遇有特殊作业(如深基坑、起重吊装、模板支撑、人工挖孔桩、临时用电等)还要编制单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程序经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

2.5搞好“五定”,认真落实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3.进度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进度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工项目按照合同工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是企业信誉、竞争力、履约能力的有力体现。进度控制是贯穿于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工作。进度控制是施工单位工程施工人员和监理单位工程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进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工期、工作量、资源的消耗量等。因此,必须做好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工作。

3.1建立控制目标体系,明确分工责任

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完成,能否如期实现控制目标,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密不可分。根据项目施工的自身特点,项目部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与职责,落实各自的任务与目标。要对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各个分部,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并明确责任人。

3.2编制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为项目实施起到控制总工期目标的作用。是确定施工承包合同工期条款的依据,是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也是确定和审核施工进度与设计进度、材料设备供应进度、资金、资源计划是否协调的依据。

3.3建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及进度信息沟通网络

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制度和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分析制度。

3.4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

包括协调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协调会议的参加人员等。

3.5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3.6 技术措施

3.6.1事前控制

为了做好工期的预控,即施工进度的事前控制,监理要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审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批承包单位编制的年、季、月度施工进度计划;专业监理工程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检查、分析;要组织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尽可能的消除设计缺陷,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改,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连续性。

3.6.2事中控制

做好进度的事中控制,一方面要进行进度检查,动态控制和调整,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工程计量,为审核支付施工单位进度款提供进度方面的依据。

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状况的监理日志逐日如实记载每日形象部位及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同时,如实记载影响工程进度的内、外、人为和自然的各种因素。暴雨、大风、停水、停电等应注明起止时间(小时、分)。

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他科学适用的计划方法,结合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当实际进度符合计划进度时,要求承包单位编制下一期进度计划;当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专业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并监督实施:如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技术间歇,实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等。

3.6.3事后控制

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协助业主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实施强有力调度等;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等,在新的条件下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

4.投资控制

投资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是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资金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本作者在这里介绍了以下三点控制措施:

4.1实行工程招投标制

通过招投标是引进竞争机制,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手段。工程招标应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标书条款应严谨、准确和全面,工程投资及相关费用应该包死,少留或不留活口。中标后合同条款签订应该细致,工期应合理,尽量减少甲乙双方责任不清,日后扯皮的现象。

4.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进行审核

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工期的长短、工人的数量、机械装备、材料供应情况、地质、气候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承建单位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最后选定最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

4.3及时、准确地对竣工决算审核

在结算时不能只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应采取二审终审制,第一审为内审,第二审为外审,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层层把关,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符合现行的计价规范。

第8篇

工程管理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经济与管理、法规等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高级应用与创新型人才。工程项目管理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以职业导向为原则,科学制定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确定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内容;实践教学

工程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从1999年教育部将其列为正式的专业目录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目前国内设立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学校多达300所。然而,在这批院校中约有90%以上属于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更多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合理地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人才[1-2]。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学习基本理论为基础,强调将已有的知识应用于相关行业,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实现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对接。同时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创新,体现“应用性”、“行业性”、“实践性”及“创新性”[3]。然而,实现这些特征的重要途径就是系统学习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有效地将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建设工程项目结合的实践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4-5]。在本专业诸多的课程中,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难度可见一斑,它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场工程经验。近十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安全生产事故、质量事故、成本控制不严格导致的亏损等与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知识缺乏直接相关。尽管这种现象由于当前国家推行的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从最初的培养阶段着手,即在高等学校的学习阶段重视学生(未来工程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原则的掌握,从而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深入探讨其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弊端

1.1课程教材选择难

市场上教材的种类繁多,对一般课程而言同一层次的教材部分内容虽有所侧重,但是基本理论相同[6]。然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却存在内容体系不统一的问题,表1为当前该课程比较权威的教材的内容对比。因为它的基本理论需要与特定的行业背景结合,而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范畴较广,比如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另外,建设工程项目的参与方很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不同参与方项目管理的重点和内容不完全一致。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材选择比较复杂,教师应该考虑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及管理的侧重点来选择教材。为了便于分析各版本教材内容的差异,选取了5种典型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材。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论述项目管理组织论的基础上,阐述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风险、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但是5种教材基于管理的角度不完全相同,其中教材1和4主要是站在施工方的角度侧重于施工进度管理;教材2和5涉及到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教材3没有明显区分管理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项目不同参与方代表的利益不同,项目管理工作的侧重也不同,但须明确各参与方的共同目标是顺利地完成项目,达到共赢,而不是损害其他参与方的利益,自己独享成果。另外,由于专业的综合性使得教学内容存在交叉及重复的现象。

1.2课程教材内容的重复性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等四个平台,专业课程的知识面广[5]。一般有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组织设计等核心课程。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专业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使得该课程难免与其它课程的内容发生交叉重复。因此,正确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不同课程的教师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院系,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少,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比较严重。

1.3不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灵魂”,它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目前有关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专业培养计划不科学、实践经费紧张及教学管理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1.3.1专业培养计划不科学

就应用型本科而言,实践教学理应得到重视,更何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一些师范类院校升格为本科后,为了拓展学科门类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但是师资水平极度匮乏,甚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因而,在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得不放弃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另外,一些新建地方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由于多种原因,在一些不需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了实践课时,却不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从表面上看专业总体的实践课时比例不低,也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加强师资建设,科学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3.2实践经费有限,教学难度大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各专业、工种的交叉作业,现场的危险源多,易突发安全事故。企业考虑到承担的安全风险过高往往不愿意接受学生的短期实习甚至参观实习,这使得课程实践教学难以付诸行动[7]。因而,有的院校名义上学生都完成了课程实践报告,但是这种实践报告单纯是为了拿到学分,其实根本没有条件组织实习或将实习的时间缩短。由于实习经费的限制、校外实习基地少、招生规模太大等原因,这种现象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是个案。当前新兴的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避免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带来的安全隐患,但是因资金的限制而被搁置。

1.3.3教学管理制度不合理

教学管理部门缺乏对建设工程领域的认识,将建设行业的实习等同于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实习,实习经费完全一致,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师范类的实习可以集中进行,实习单位的容纳量大也愿意接受。然而,建设工程行业的单位不可能一次性提供几十个实习岗位,而且考虑到人身安全问题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公平,严重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课程的积极性,不利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阻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导致培养的毕业生缺少实践能力。另外,缺少有效的实践评价体系。有的高等学校用其它专业课程实践的标准来评价建设工程领域的实践课程,这种不合理的评价导致教师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应付学校教学部门的检查。

2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目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如下改革:(1)广选教材;(2)以职业导向为目标,科学制定教学内容;(3)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等。

2.1不拘泥于教材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通过统计分析历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绝大多数男生从事施工现场管理,而女生主要从事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预算等工作。因此,为了使学生能与工作岗位对接,建议选择基于施工单位管理角度的教材。即使选定了教材,教材的内容并非完全就是上课讲授的内容,章节逻辑、教学侧重点也应根据实际而定。总之,应以选定的教材为主线,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需求,适当参阅多种教材补充相关内容。同时考虑到建设项目管理各岗位的职业要求,应参读新规范、新标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2.2以职业导向为原则,制定教学内容

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中,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都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有关。此外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8]:“要将600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淡化学科、强化专业,要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应该以职业导向为原则,教学内容应紧密与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通过讲解案例习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毕业后参加执业考试。同时针对考虑继续深造的学生,适当扩展基本理论,从而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应与其它技术、经济与法规等类课程一并按照企业要求制订教学内容。教学单位负责人借鉴同层次院校的办学经验,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制订专业培养计划;然后,召开各专业课程的教师会议,讨论决定课程的教学大纲、课时计划等,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例如选择表1教材4,该教材的内容与《施工组织设计》的流水施工、单位组织施工设计重复;若选择表1教材5,教材内容比较多,考虑教学课时的限制,可将合同管理与风险管理等内容安排在《工程合同管理》讲授。另外,另选教材或更新教材版本,各任课教师也应及时交流,保证教学内容不重复。

2.3加强实践教学

2.3.1加强师资建设,制定科学的实践计划

学校对新设置的工程管理专业在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采用“内培外引”的模式不断扩充教师队伍,并不断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与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邀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教学或不定期安排学术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与前沿工程技术[9]。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专业的特殊性,将专业培养计划的主导权移交教学单位。适当增加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课时,尽量避免公共课占用过多的实践课时,争取开展现场实习、课程设计、学术报告、模拟沙盘等多种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3.2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教学单位深入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单位等寻求合作,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并成立学生实践基地。学校通过政策鼓励校内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培育“双师型”教师。建立实践教学的导师制度,严格控制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这样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促使教师的实践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建设虚拟实验室,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专业的模拟实践教学。例如通过BIM技术建立虚拟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场施工管理,使得学生熟悉施工过程中进度、成本、质量等全过程控制。借助“工程项目管理沙盘软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工程招投标、项目谈判、签约、合同索赔等全过程。

2.3.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科学的评价体系

鉴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践的特殊性,通过设立制度激励教师不断尝试教学实践活动的改革。建立科学的实践课程考核体系,争取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实践评估。吸引科研水平高或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鼓励教师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的设计,对创新性实践的指导进行奖励。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3结束语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一些特大工程项目群日益涌现,这对建设工程领域的管理人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新兴学科的工程管理,其基本理论体系也会逐渐完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要从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等多个维度分析,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作者:刘卫东 李丽民 吴江莉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曾晖,颜朝日,曾庆响.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3):138-140.

[2]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3]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0-22.

[4]宁丰荣.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73-77.

[5]黄丽艳,吴玲.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7):114-118.

[6]张瑞敏,李小娟.应用型本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23(4):93-96.

[7]谢琳琳,张原,王幼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2010(7):87-89.

第9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思考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1.1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合理的组织和控制。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

建设工程信息包括在建设项目立项、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其他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信息,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

1.2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

1.2.1 负责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信息管理手册的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检查和督促其执行;

1.2.2 负责协调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

1.2.3 负责信息处理工作平台的建立和运行维护;

1.2.4 与其他工作部门协同组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录入、审核、加工、传输、)和形成各种反映项目进展和项目目标控制的报表和报告;

1.2.5 负责工程档案管理等。

1.3 建设工程信息的特点

1.3.1 内容构成的繁杂性。一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往往是多部门、多专业、跨地区的综合成果。

1.3.2 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从工程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涉及到诸如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各个单位或部门,在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等方面。

1.3.3 信息形成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5个阶段。

1.3.4 产生时间的延续性。随着整个工程的进展而逐渐产生,并一直延续到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阶段。

1.3.5 信息类型和载体的多样性。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多个阶段均可能产生声、像、图、文、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以纸质材料、照片、胶片、磁带等形式存在。

1.3.6 信息使用的频繁性。建设工程各阶段产生的信息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各个参与方、各个管理方面产生的信息都具有关联性。

1.3.7 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必须以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为基础,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建设部门对工程技术资料的具体要求而开展。

1.4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方法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大量数据处理的需要,在当今的时代应使信息处理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信息对项目目标控制的作用。其核心的手段就是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1.4.1 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构成: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数据通讯网络(包括形成网络的有关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服务于信息处理的应用软件)等。

1.4.2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PIP):项目信息门户即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的基础上,为项目的参与各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从而为项目的参与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它的核心功能是在互动式的文档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促进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促进项目参与各方的协同工作,从而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1.5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许多有价值的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法规信息将有助于项目决策期多种可能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目标控制,也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能实现:

1.5.1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有利于数据和文件版本的统一,并有利于项目的文档管理;

1.5.2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1.5.3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可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传输不受距离限制并可提高数据传输的保真度和保密性;

1.5.4 信息获取便捷、信息透明度提高、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2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现状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分包模式;分包管理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内涵及管理特点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工程项目业主方委托,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活动。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建设工程项目时间跨度长,受到投资、时间、质量等多种约束条件的严格限制;外界影响因素多,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 社会 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多个阶段和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或部分出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增加项目管理的不确定因素。

2、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

3、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目标较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

二、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建设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了,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本专业的知识信息深度,即在产品的附加值上展开竞争。市场的变化速度也在加快,建筑市场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更新速度变快。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专业化趋势正体现了这一要求。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多变,要求企业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因此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国家政策法规将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也有资质划分,已经说明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的趋势。

三、建筑总承包企业的转变促进了分包的形成

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大型建筑总承包企业来说,所面对的顾客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服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的建筑企业,为压低成本,不得不仍使用企业自有的机械设备和劳务队伍,一方面企业必须为这些付出资源低效使用的时间成本,一方面由于需要投入人力和精力来管理这些低端的生产资源,其管理水平和能力被拖住,不能提高。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对大型建筑企业而言,其承包的施工项目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中心,项目是生产一线,直接发生产值,是企业利润的源泉。由于项目直接面对顾客,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的变化,能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企业要想更快的了解变化,为顾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必须更贴近顾客,减少中间层,以便信息能更快的传递,行动能更快的被理解被实施。为了适应变化,企业会授予项目的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经过压缩的企业组织,会更多依赖外部资源。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要。

四、分包管理的探讨

(一)发包模式

发包模式就总包方内部而言,按发包方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组织发包、业主指定委托总包管理三种方式。

(二)分包的合同管理

合同类型以下为按合同支付方式分类的合同类型:

1、总价合同也称约定总价合同,一般是相当规模者按招标要求,与招标方达成一个总价,在总价格下完成合同规定内容。

2、单价合同,估计工程量单价合同以估计的工程量为依据,投标者只填报单价,而计算出的合同的价格的发包方式。

3、成本补偿合同也叫成本加酬金合同,指业主在支付工程实际成本后,再按实现约定的方式支付给承包商管理费用及利润(酬金)。这种合同方式灵活机动,应用的巧妙的话,可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

项目分包合同准备包括下列内容:

分包计划合同范围确定招投标合同谈判形成合同文件。

(1)分包计划由总包商拟出。

(2)确定合同范围根据分包计划,便可对分包工程进行合同内容确定。

(3)招投标是一个选择分包商的决策的过程,招投标过程具有法律效力。

(4)合同谈判一般要对以下几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澄清:①合同范围一般由总承包方拟订,对总承包有利,分包商往往对合同范围要进行讨价还价。②进一步明确变更的处理程序和办法、费用;③甲乙方责任和义务;④违约责任明确包括质量、工期等方面的奖惩规定。⑤支付方式或条件,总包商要依靠合同谈判获得更有价值的价格,分包商也可通过谈判得到有利的合同支付条件。良好的支付条件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激励措施,而不用增加成本;⑥风险和保险;⑦争端和仲裁。

(5)形成合同文件经过合同谈判,将谈判结果整理,双方签署认可,即形成正式的合同文件,合同文件一般包括:合同协议书,招标函、投标函、合同条件、业主要求、资料表、投标方施工技术方案和其他应该成为合同内容的文件。

五、分包生产过程管理应注意事项

总分包协调项目总分包之间是由合同这一法律关系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企业内部行政关系不同。在以下两方面应尤其注意:

对分包商的激励:在分包合同中,事先要求分包商有义务将与总包或其他分包进行协调配合,说明可能需要配合的事件,并且分包商有权收取协调配合费。采用巧妙的支付手段来激励分包商工作。任务型工作需要施加高压力。

团队建设因为分包商掌握着生产最直接的资源,所以项目团队建设,必须扩大到分包商,应将分包商的项目团队主工成员纳入总包项目团队来。团队会议组织正式或非正式的会议,尽可能的使分包商参加。增加信息的开放度,加强沟通增加沟通一方面可以促进项目团队建设,一方面可以缓解冲突的不良影响。授予分包商更多的权力项目强化目标管理,必须授予分包商更多的权力,可以使用项目更多的资源,这样有利于项目目标任务的完成,授权应以签订补充或变更协议的方式进行,授权意味着分包商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理应得到更多的报酬。

六、结语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使用外包的形式,利用更有效的资源。

参考文献:

第11篇

1.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城市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日趋复杂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要保证工程质量,体现施工企业的优良服务,如此庞杂的项目想要全方位的做好各项工作,就需要工程项目管理向着更加高效精确的方向发展。信息沟通的程度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高度,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信息是庞杂巨大的,不仅数量多,类型多样,而且信息之间的交换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为了建设更加高效快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需要施工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也逐年增加。政府的指导作用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管理平台的研究中。

1.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意义

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当今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工作效率较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有了明显的提高。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根本就是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信息网络,使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通过这个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2]。有些建筑行业的佼佼者,已经开发了适应本企业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

该课题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参考一些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已有的理论基础,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具体分类,最终构建项目信息管理的集成网络。研究伊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是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对不同层次种类的信息分门别类,设计出科学系统的整体框架。对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最后根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设计最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则是验证理论的有效途径,对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不断改进,以期构建更加合理适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2.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效果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每个研究阶段都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阶段,采用最多的就是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涉及的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在项目集成框架构建阶段,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论。在最后实际开发验证阶段,则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安装和实际应用、项目共享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参考“需求指引、技术推动”的指导原则,从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对系统的整体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进行实际的设计规划。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就要求设计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各个管理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式,全程控制工程管理的各个子项目。交互性是指人机交互的程度,用户能否从信息系统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以及系统能否对用户的信息及时反馈就是系统交互性的判定标准。对于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指信息系统能否及时应对施工过程的不断变化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促进突发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的科学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户界面,所以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简单易操作,是否符合用户的差异性标准就是信息系统的主要评价因素。用户界面一般需要包括信息的输入控制、多窗口协同控制等功能。在进行界面设计时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体验,就要避免界面的杂乱无序,种类太过繁多等问题,种类太多不仅会增加用户的信息处理负担,还会由于信息处理太过频繁而导致错误频率增加。最后,考虑到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还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达到项目管理方式的个体差异性。

3.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包括了业主项目管理系统、采购系统、工程监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个子系统。下面以采购系统为例进行实际分析。采购部门主管在接到新的采购任务之后,将具体的采购任务分配到各个采购业务员。采购业务员在分析采购任务是否可以直接执行后,对可以直接采购的任务,直接进入采购流程。根据不同的采购方式应当进入不同的采购流程,如果是招标方式的设备采购,就应当指示招标业务员来执行具体的招标工作,最后才能进入采购合同签订流程。询报价类的设备采购与招标采购流程不同,它需要按照询报价标准业务的具体流程进行。这些采购项目进行过程中,系统会自动生成计划费用和实际费用的对比图以及实际执行进度,这为采购人员及时管理采购流程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4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

1 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关系

1.1 工程监理的意义。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就是依据监理合同以及承包合同的规定,通过计划、协调、组织或激励等手段,监督乙方和甲方履行签署的工程承包合同,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国家对工程监理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工程监理为拥有一定资质受项目法人的委托的监理单位,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文件,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的专业活动。

1.2 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工程监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控制工程投资,确保工程按施工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与此同时,工程监理要确保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并且协调好甲方、乙方以及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和工程信息管理工作。

1.3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工程监理是拥有一定资质受项目法人的委托的监理单位,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的专业机构。而项目管理是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可以为委托人提供相似的服务。所以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2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比较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但是也存在不同。当前工程监理主要是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控制,而项目管理是遵循合同约定,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至实施阶段,进行质量、安全、进度、合同、信息、费用等方面的控制。具体两者之间的差异如下:

2.1 范围。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不同,工程监理服务对象单一,只对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服务,而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则更为广泛,其主要为建设项目提供工程管理和咨询两种服务,所以服务对象可以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方、业主或承包人和联合承包人。由于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比较繁多,所以不同的服务对象,所进行的管理问题原则和方法也不同。但是工程监理所代表的仅是建设单位,所以其处理问题原则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2.2 时间。时间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进度管理中,对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服务对象不同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工作周期和施工顺序,确保项目在要求的时间内,使资源和成本达到最佳状态。在进度计划过程中,应该按照计划安排施工进度。例如计划需要做什么、由谁去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成本是多少等问题。

2.3 法律地位。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都是为了监管和控制项目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方式,但是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却不同。工程监理在我国建设行业有重要的地位,属于建设项目的基本制度,并且在建筑相关法律中明确指出,对于一些大型、重型或大面积的开发项目,必须实施工程监理制度。而工程项目管理却不同,国家虽然建议实施项目管理,但是没有法律规定需要强制执行。所以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存在差异。工程监理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而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2.4 资质要求。在资质要求上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不仅需要符合相关规定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并且还需要符合要求并注册的建筑师、造价师、设计师、规划师以及咨询人员,不然无法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多服务对象的需求。工程监理企业在资质要求方面,只需要取得监理资质,其员工有符合规定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即可。

3 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

3.1 宏观层次。(1)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体制。随着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向国际发展看齐。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缺少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体制,从而导致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施力度不足,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投资责任约束机制。所以在推动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接轨的过程 中,必须加大对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投资责任激励约束机制,使项目负责人正确认识资金使用效果和投资风险,促进其寻求工程建设专业化服务的需求。(2)项目管理市场准入和行业规范的建设。项目管理市场准入机制是促进项目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以应该尽快建设项目管理行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制度。由于项目管理行业所服务对象的种类比较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能化服务行业,应该提高市场准入机制。与此同时重视对新入单位、个人资质的审核,对已有资质人员和单位的管理也要重视。(3)建立工程咨询保险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决策都可能导致大量的投资风险。项目管理单位的咨询意见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项目管理工作会对投资效果起到非常重大的影响。工程咨询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其项目管理单位的注册资本相对于项目投资额来说,无法起到抵御项目投资风险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工程咨询保险制度,以转移项目管理单位承担的经济风险,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保证工程咨询质量。

3.2 微观层次。(1)重视人才的建设。人力资源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影响成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项目管理公司应该把人力资源建设当作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由于项目管理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咨询人员必须掌握各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并且具有综合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故项目管理想要发展,就必须扩充人才,只有不断地扩充各类型人才,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建立资源信息库。建立项目管理资源信息库,可以使各类型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和相关的合同、资料或经验收集整合起来,并且便于查找和运用。由此项目管理行业要想发展,必须做好整体资源信息管理,为项目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项目管理人员的学习,提供实践经验。(3)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由于我国项目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和能力,所以在项目管理的初级阶段,更应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企业项目管理经验,并且不断结合实践工作,积攒工作经验。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可以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提升自我的管理经验。

4 结语

为了推进我国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从而针对性的完善接轨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作用,使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提升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建设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快必达软件出版发行公司,2012.

[2] 朱丽芸.中国工程咨询业的发展与展望[D].同济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