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立春的民俗文化

立春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3-10-08 15:44:44

立春的民俗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 “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 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0]李松洁.春节习俗变迁的社会学解释——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2008(2).

第2篇

湖南民间风俗音乐的种种类型,都综合体现出与相关民俗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其风俗特征更加鲜明。风俗音乐与多元的民俗生活的关系重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多元的民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音乐,其二是风俗音乐中反映了多元的民俗生活,或者说民俗生活通过音乐而得以展示和体现。音乐是“感于物而生于心”的一种精神文化,多元的民俗生活是风俗音乐赖以生存的“文化机体”,风俗音乐在这个机体上直接萌芽、成长而获得生存的机会,两者骨肉相连,相依为命。早在汉代,“风俗”一词在文献典籍中就被作为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使用。《史记・乐书第二》记载:“以为州异国殊情可不同,帮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其中的“风俗”明显意为“音乐”。[1]多元的民俗生活决定了风俗音乐的丰富多彩,而风俗音乐在多元的民俗生活中变化发展,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纽带。

岁时节日庆典

岁时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体现,特别是其中一些普天同庆、经久不衰的传统节日,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也是民间传统风俗文化继承发扬的生动教材。

湖南传统节日民俗中与风俗音乐密切相关的有很多,它们构成了湖南风俗音乐传承和展演的载体,立春节“送春牛”就是其中之一。据文献记载,正月立春“送春牛”民俗活动早在湖南各地都流行。《长沙县志》(二十八卷・清嘉庆二十二年增刻本)载:“‘立春日’,官行迎春礼后,胥役别以小牛、丝鞭鼓乐送乡达,谓之‘送春牛’。”《浏阳县志》(四十卷・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载:“‘立春’先一日,邑令迎春东郊,街民以童子装演戏剧游于市,献于公堂。至日,各官执彩鞭环立土牛旁,鞭牛者三。”《武冈州志》(五十四卷・清同治十二年刻本)载:“‘立春’先一日,长吏率僚属迎春东郊,各市户装演故事随行。次日交春时,刺史行耕礼,鞭土牛,谓之‘打春’。”[2]在湖南各地,“送春牛”名称不同,形式也略有差异,其歌词贴近生活但又讲究韵律。如浏阳的“送春牛”是用树枝和纸做成牛的样子,挨家送时唱“五谷丰登”“爱护牲畜”等内容,也叫“舞春牛”。邵阳的“送春牛”有两种:一种叫唱春牛,音调婉转,曲调性较强;一种叫梧春牛,有朗诵性。歌词唱到:“春牛来得早,明年年岁好。春牛生得背驼驼,一年做出两年禾。”“春牛到你家,富贵享荣华;春牛到你屋,(你)金子银子有满屋。”此外,打春的风俗湖南很多地方也有,祈求丰收也是其文化基调,所唱的歌词都是口头即兴编的赞美和祝福吉祥话,还有小锣鼓伴奏,每唱两句敲一次,有些用三弦伴奏。[3]

民间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浸透着农耕文化,“中国传统节俗主要是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催生物。节气的最初选择是以人类对天文历法的认知为基础,但其产生的‘原动力’则是农耕文明。”[4] 以“祈祷丰收”的农耕文化为诱因形成的“送春牛”,既唱出了人们对于生存和繁衍的渴望,也唱出了对未来种种理想生活的精神寄托。在一定程度上,它既制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是人们生活生产的描写记录工具,并成为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

人生礼仪活动

人生最重要的礼仪活动莫过于婚丧嫁娶,这是每个人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作为人生转折点的婚嫁民俗,结婚成家意味着摆脱幼稚,走向成熟,承担起家庭责任、社会义务的开始。“在中国民间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对婚姻行为的追求,是以延续香火、人丁兴旺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婚姻道德观念为契机,所以民间婚姻礼俗过程形成了一系列表示祝愿和祈求的相关民俗文化事象。”[5]婚事音乐正是这种民俗音乐文化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婚事音乐中的 “出嫁音乐”最具代表性。

“出嫁音乐”是指婚事活动中,在新娘家,从“哭嫁”到“伴嫁”再到送新娘上轿的过程中产生的音乐。“出嫁音乐”主要为“哭嫁歌”,也叫“伴嫁歌”、“出嫁歌”,还有“伴嫁舞”。在旧时农耕社会,男女婚姻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许多女性都从未见过自己的丈夫。结婚对于女性来说,可能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她们既对未来在婆家生活的不可预知感到恐惧,又对自己娘家的亲人难以割舍,所以在出嫁之前几日,甚至更早就开始哭嫁仪式。为了安慰新娘,娘家还会请来和嫁女比较亲近的未婚女子陪伴新娘,一直到出嫁的前两天开始伴嫁。《永州府志》(十八卷・清道光八年刻本)载:江华婚礼“女将嫁前三日,迎亲族妇女燃烛相伴,于归之前一日则坐厅事中,彻夜歌声不绝,此俗至今不改,然亦无害。”刘禹锡《竹枝词》云:“今夜云英辞母意,明朝织女会郎情,当筵姊妹娇歌发,半作欢声半怨声。”《蓝山县志》(三十五卷・民国二十一年刻本)载:“凡嫁女之家,姻族女亲咸集,夜歌达旦,谓之‘坐歌堂’,辞俚而古,有足诵者。中夜哭别亲属、女友,谓之‘哭嫁’。”[6]可以看出,哭嫁之风在湖南由来已久。“哭嫁歌”的曲调多取自各地的山歌和小调。有的地区将多种曲调组合为联曲形式,如湖南西南部地区的伴嫁歌由四部分组成:耍歌,曲目最多、唱得最多、流传最广;长歌,一种带故事情节的叙事歌,一个曲调反复;利歌,祝贺新人的吉利之词;舞歌,伴嫁舞所唱,用耍歌的曲调,歌词即兴创作。曲调多哀怨忧伤,一般没有乐器伴奏。哭嫁的内容有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有不舍姐妹之情的、有害怕在婆家过苦日子的、有埋怨父母包办婚姻骂媒人狠心的等等。[7]“哭嫁歌”演唱形式多样化,有个人独唱,两人对唱,多人合唱。如母女之间哭嫁:“(女)妈哟,冒得几个时候养你拉,妈呀!(娘)崽哟,这回子我们娘崽要分开了,崽哎!(女)妈哟,你信人家的话就掀我出去做啦,妈呀!(娘)崽哟,你的八字左了,是个崽喂就养我一辈子,不得分出去了,崽哎!(女)妈哟,我得出去服侍人家三班老、四班小呀,妈呀!(娘)崽哟,你筷子是一双,就把你拆出去做呀,崽哎!(女)妈哟,你一尺五寸盘大我,那里不得一升一斗盘大的我呀,妈呀!”[8]其曲调和语言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哭腔中渗透着出的嫁前新娘和母亲之间的复杂情感,感人肺腑。苗族的“出嫁歌”又叫“哩哪哩”。女子出嫁前,女友陪伴唱歌,内容多为送别之词。[9]土家族历来也有“歌丧哭嫁”的风俗。哭嫁歌一般只有一个较长的乐句,节奏自由,曲调级进下行。可按歌唱对象即兴编词,句尾随着哭叹衬词结束,反复哭唱,形式也有一人哭唱、两人哭唱、多人合唱等。

“哭嫁歌”歌词创作的即兴性和曲调的自由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天然的智慧。“哭嫁音乐”作为一种朴素的民间风俗文化,它显示出了强烈的自然本能和潜意识文化精神,是人们生动朴实的生活写照和生命情感的自然流露。作为风俗音乐的一部分,它在婚礼仪式中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活动氛围,从“哭嫁歌”在婚礼过程中所占时间上可以看出,它是活动的重要部分并具有支撑作用。人们在“哭嫁”时传递着各种复杂的情感,甚至将哭嫁的程度作为评判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品德好坏的标准,哭得越伤心越好,在哭歌声中将婚礼仪式推向高潮。同时由于参与者多为娘家亲戚,集体性的创作更增进了亲人间的情感沟通和凝聚力,它用原生态的音乐形式给人最自然、最朴素的美感,让人们在多元的民俗生活中以这种朴素的音乐艺术形式心贴心的交流,体现自我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自身的文化娱乐生活。

宗教祭祀活动

前文提到,中国传统节俗主要是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催生物,风俗音乐自然离不开文化。虽然中国人的宗教观念较薄弱,但宗教中的行为与活动与民俗文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巫术、崇拜、占卜等等。人们创造“神灵”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依靠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如《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其注也说:“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这就是说,神无具体形象,它是万物的奥秘,变化的原理,玄妙神奇,不可测度。[10]传说中的神对于人来说,既神秘又值得敬仰。

在湖南各地劳动人民表现对“神灵”的敬畏与信仰的民俗活动中,“赞土地”就是其中一种。湖南是农业大省,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对农民的耕作有利有弊,“水多洪,水少旱”。因此,劳动人民想通过对“土地神”的赞颂,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赞土地”有两种:化妆的和不化妆的。不化妆的一般有一人或两人唱,一人唱主要歌词,另一个人唱帮腔,主唱者右手拿小锣和竹片伴奏,歌词多为七句。化妆的赞土地一般在晚上演唱,有两人扮成土地公和土地婆,其他人组成乐队跟随表演。唱完后主家用酒饭招待,饭后又唱酒歌,再唱花鼓,乐队伴奏并“帮腔”,最后唱茶歌表示谢意。如“赞了一场又一场,特把生产赞端详;早禾作得钵子大,晚禾作得有人深。去年斗种分八担,今年十担还有零。作田多多加肥料,一年作出两年春。不是吾神奉承你,今年秋收打对证。”[11] “赞土地”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了农耕文化下人们祈丰的朴素愿望,既是人们在祈丰心理基础上所实施的一种对自然灾害的抵御方式,也是新年的一种自我娱乐方式。

主要居住在湖南西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由于交通不便、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他们更加依赖天地资源,也更加信奉神灵,想通过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祈求神灵庇佑。以土家族为例,土家族的“梯玛”为世袭的宗教职业者,他的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祀、婚丧礼仪、驱鬼除病等。“梯玛”请神时唱“梯玛歌”,他一手摇铜铃一手舞司刀,口念咒语,载歌载舞。土家人的宗教祭祀活动通过“梯玛”这个神与人对话的桥梁,更加显现出其神秘的宗教文化气氛。此外,土家族在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中要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摆手歌”的内容广泛,包括民族迁徙定居、自卫抗敌、开荒生产等。各地歌腔、曲式又有不同,永顺县为一句式,龙山县为上下句式,保靖县为自由句式,还有一种吟诵性的自由句式流行于各县。另以苗族为例,“跳鼓脏”是苗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宗教活动。在“跳鼓脏”时有巫师手拿雨伞,摇铜铃请诸神,其他数名男女一起唱苗歌跳苗舞,场面宏大。《永绥厅志》(三十卷・清宣统元年铅印本)载:“苗巫擎雨伞,衣长衣,手摇铜铃,招请诸神……男外旋,女内旋,皆举手顿足,其身摇动,舞袖相连,左顾右盼,不徐不疾,亦觉可观。而芦笙之音与歌声相应,悠扬高下,并堪入耳,谓之‘跳鼓脏’。[12]

众多的宗教祭祀活动都体现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特性,人们在这些集体性宗教祭祀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动作,音乐在其中的形成和辅佐能力不容忽视。人们通过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以音乐为载体,表现祭祀祖先、驱鬼除邪、请神许愿等愿望。因为需要祭祀祖先或神灵,人们聚集在一起,以“神灵”的名义举行集体的娱乐活动,上演各种他们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形式,在此情景中更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村民或族人集体的凝聚力。

湖南风俗音乐文化依存于湖南特定的文化生态结构之中,“这些民间文艺活动在不同时间空间之内的冷热兴衰,并非孤立事象,它总是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条件和习俗相关联才得以蔚成风气,经久不衰。”[13]随着社会进程中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发展,多元化的民俗生活作为湖南民间“风俗音乐”的核心“语境”,在其发展变化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得“风俗音乐”以最朴实、自然的艺术手段,反映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对现实生活、美好理想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风俗音乐作为湖南民俗艺术文化的一朵奇葩,将根植于湖南特定的民间文化生态土壤,常开不败。

注释:

[1]张文华:《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文化内涵》,《音乐创作》2010年第一期。

[2]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73、493、599页。

[3]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第204、205页。

[4]弗兰兹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项龙、王星译,见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5]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6]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65、566、589页。

[7]吴凡:《民间音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第151页。

[8]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第239页。

[9]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第246页。

[10]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7页。

[11]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版,第209-213页。

[12]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页。

第3篇

春节,历来是广大影友进行摄影创作的活跃日子。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在全国各地,凡是春节习俗浓郁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摄影人忙碌采风的身影。大家将积攒了多时的假期、胶卷和热情,一股脑儿渲泄给了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过大年”。

在刚刚欢庆进入新千年之后,又迎来中国人民非常看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本刊编辑部特地制作了“过大年”――摄影与民俗专辑,献给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

民俗摄影近年来在我国逐渐“火”了起来,但对它的内涵和外延,它的特征和表现方法,以及与其他摄影门类的交融和分界,很多影友还不甚了了。为此,本专辑刊登了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谈论了这些问题。

王瑞在《民族文化的传承符码》一文中,将民俗与纪实、时代、历史等问题串连在一起思考,提出“‘新时期摄影’的还俗实践,才是中国当代具有史的演进意义”的观点。他主张拍民俗,要“知拙守朴”,保持民俗的“蓬勃生灵的野生劲头”。

黄一璜的文章论述了如何做“过年”专题的文献摄影,或者说如何做属于文献摄影的有关“过年”的民俗摄影,他提醒摄影者尤其应当关注拍摄“城市”年俗。

丁遵新的文章《岁时话采风》,指出拍春节民俗的两条思路:一是民俗题材的摄影创作;二是对民俗文化的实录。类型不同,立意、行为方式和摄影语言就不同。他认为民俗题材的摄影创作“贵在创新”;对民俗文化的实录则应重在“如实写照”、“图文并举”。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它的重要特点。

本专辑隆重推出安徽业余摄影者吕光群。十多个春节的辛勤考察和拍摄,他挖掘、记录并整理了行将消失的古老的贵池傩文化。他本人也成为我国研究傩文化的学者。

本专辑还选登了部分来自河南、河北、陕西、浙江、湖北影友反映春节民俗的作品和拍摄体会。虽说精彩出众的照片不多,但他们立足一方,选择一个专题,几年来深入地观察、了解和拍摄的实践,对广大影友不也是一种启迪吗?作品能够入选、获奖固然好,但获不了奖,耐得寂寞,锲而不舍地逐步深入,将一种民俗事项摸透,并用恰当的摄影语言将它完整地记录、保存、反映出来,不是更有意义的一条创作道路吗?设想一下,全国广大影友若有一半能这么做,若干年之后,我们将有一部多么精彩的中国春节民俗大观啊!

第4篇

立春作为一个节气,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同时,在立春这一天,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迎春的习俗,这些在先秦文献中就有描述。24节气立春的传统风俗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4节气立春的传统风俗,请您阅读!

立春的习俗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临颖县志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 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 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 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 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 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 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 龟子报春活动。现如今,在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 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 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立春传统食俗1、春饼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2、春盘

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宁津一带用葱、蒜、椒、姜、芥切而调食之,称为五辛盘,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为礼物相互馈送。也有馈送青韭、黄柑的。

3、春卷

除了春饼之外,春卷也是立春日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节庆美食。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宋代有一种“卷煎饼”,是春饼与春卷的过渡类型。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已出现春卷的名称。

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

4、萝卜

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一书记载,我国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饮食习俗,而到了明清以后,所谓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萝卜,如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亦载:“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现在,吃春饼、春盘之俗已很少见,一般吃饺子和面条,谓之“迎春饺子打春面”。立春日,还有不少习俗。在鲁北和鲁西一带,立春这天,母亲会用彩色碎布头缝制成“春公鸡”、“春娃娃”等小玩具,送给孩子作为节日礼物。在滕州、惠民等地,凡是没有种牛痘的儿童,春公鸡的嘴上还要叼一串黄豆粒,几岁叼几粒,意为鸡吃豆,可吃掉天花、麻疹等病。

立春咬春的好处立春吃春卷,立春咬春是指立春日咬萝卜、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之民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立春时节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韭菜、大枣、花生、葱、香菜、春笋,胡萝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优质蛋白质,如牛奶、蛋类、鱼类、虾、鸡肉、鸭肉、牛肉等,可补充热量,增强身体抗病能力。而大热又大辛、油腻烹煎等动肝火之物不宜多食。慢性肝病患者,利用春季肝脏功能旺盛时治疗,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另外,还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琉肝理气的草药,如拘祀子、郁金、丹参、元胡等,灵活地与日常食材进行搭配、制作调养膳。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过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到了,万物生发,一派生机勃勃,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讲究食补的中国人,此时选定了具有辛甘发散之特质的食物,让身体顺应天时。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和“啃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HA:,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周密《武林旧事》载:“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挡,翠柳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春盘晋代已有,那时称“五辛盘”。五辛广义讲是指五种辛辣(葱、蒜、椒、姜、芥)蔬菜做的五辛盘,服食五辛可杀菌驱寒。那时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于一个盘内。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皇帝以春酒春饼赐予百官近臣,宋人陈元靓撰《岁时广记》称:“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以酒赐近臣。”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精致。至清代时,皇帝也以春饼春盘赏赐丹臣近侍,受赐者感激不尽。

第5篇

自“同志”的中国实行禁放炮仗国策以来,各地年夜和普通无月暗夜一样,保持了漆黑与无光;佳节和盛世社会一样,保持了高度寂静(有人在社盛发现:群众“沉默是金”!)。在春节这个尚未被“依法取缔”的残存节日里,人民努力用丰沛的食物,填充自己的胃,从而将它和普通日子相区别。然而,其他圈养的动物,并没有享有到社盛节日的好处,反而成为节日的食物――这证明,春节仅仅是部分“高级动物”的节日。春晚是国家移风易俗,为高级动物定造的 “盛世文化习俗”。

可是,许多人逐渐在脱离“盛世文化习俗”――那些国家安排给群众的娱乐玩具,被婉拒,原物交还给“伟大的祖国”。国家安排群众笑的时辰,人民遗憾地没笑;国家安排群众激动的时辰,人民遗憾地没激动;国家安排群众流眼泪的时辰,人民遗憾地没流泪。群众用哗拉拉的麻将与扑克牌等自力更生游戏,与“盛世文化习俗”告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下属的经营性单位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盛世文化产品,和沿海某公民翻录、倒卖的的色情影碟一样,遭受了同样的被冷落命运――被许多合法生活的公民拒绝观看。

不看春晚,是向“盛世文化习俗”的告别举动。这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的行为,是社会整体变迁的一部分。此告别活动原本是合法的。但是,“告别”有碍于“盛世文化习俗”的延续,进而妨碍江河万年长。 可不可以采取政治与法律手段,来扭转群众的告别与拂袖而去呢?

一般而言,这种告别进程是很难扭转的,但仍有一些偏方:

1、 由宣传机关,制定党员必看春晚的规定;并由统战机关,向民主人士重申“长期共存、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2、 可由“两会”代表提议制定一个《春晚法》,规定对公开号召不看春晚的、故意不看春晚的,处以罚款。我国立法机关什么法都敢立,不会耽心立法违宪,立个管制娱乐自由的《春晚法》容易;

3、 在正面进攻娱乐自由的同时,侧面严打赌博、集会,减少自由民自由活动机会;

4、 继续执行“同志” 时代令消防队员拥护、令治安警察头痛的禁放炮仗国策;

5、 完善干部组织制度,对坚持看春晚的同志,提拔使用。原来是处级的,可以考虑提为司局级。

6、 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公务员考录试题中增加“请评论200x年春晚赵本山小品”一题,加强公务员的文化归顺;

7、 国家科学研究部门,将春晚的经济、政治、文学、历史、哲学、法学、医学研究课题,纳入资助计划,动员全国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夺取每课题200万元人民币整的课题经费。要从娱乐阵地巩固的高度,造成春晚热;

8、 发挥社区作用,对组织市民看春晚成绩突出的居委会,颁发奖金和奖状,命名为“先进文化社区”;

9、 加强部队文化建设,组织人民(陆、海、空)、武装警察继续保持集体观看春晚的传统,防止战士溜号,做到“看得赢”。对看得认真的战士,授予“文化标兵”;

10、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号召农村老红军、老党员率领全家看春晚,并授予“文明家庭”称号;

1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中小学学生进网吧,严禁酒吧营业超过12点,作好宵禁工作;

12、使用国际眼光,向拉美、非洲等地发射春晚卫星电视信号;组织春晚演员赴拉美、非洲演出,向白种人、黑种人推广春晚,并让他们看春晚成瘾;从成瘾中选出一批热爱中国、热爱春晚者,到中国免费旅游,并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妙趣横生的黔驴学马叫的专题节目;

13、继续搞好“村村通”。

第6篇

关键词:迎春礼;传承与演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者,国之本也”,掌握四季天时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是一个王朝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立春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中国古人于此日举行的迎春礼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礼仪,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立春作为节气形成于周代,迟至东汉,迎春礼才正式形成。

1、迎春礼的产生、发展、演变

简涛在其专著《立春风俗考》中指出迎春礼的产生基于西汉时期的郊祀礼,受到两汉时期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观念的影响,并吸收了民间驱逐大傩和牛的信仰的仪式,从而建立完善起来。据《后汉书・郊祀志》:“迎时气,五郊之兆。自永平中,以《礼谶》及《月令》有五郊迎气服色,因采元始中故事,兆五郊于雒阳四方。中兆在未,坛皆三尺,阶无等。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及因赐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缣各有差。”此处的迎春礼沿袭了汉以来的郊祀迎气礼的性质,它由政府出面主持,其规模和形式都是庞大的。立春之日,设祭坛三尺于东郊,阶无等,祭祀青帝和勾芒,同时歌《青阳》之曲,跳《云翘》之舞,并赐予文官缣帛之类的丝织品。《史记・封禅书》:“秦宣公作密于渭南,祭青帝”,青帝作为五天帝之一,位于东方,五行属木,其色尚青,是司春之神。汉班固《白虎通・五行》:“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句芒是为主木之官,是木神之名,可见于立春之日祭祀青帝与句芒不是随意的选择,而是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相对于洛阳都城而言,民间的祭祀则没有那么庄严,《后汉书・祭祀志》:“县邑……立春之日,皆青幡帜,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衣,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三时不迎。”较而言之,民间的迎春礼少了乐舞,改祭祀青帝和句芒为青衣童男,仪式上的简化固然是由于官方与非官方的差别,但其性质却是相同的,都在于迎接春天的到来,春者阳气始生,万物博发,是耕种的季节,是传统农耕社会收获的关键时期,因而对春的敬仰可以推论为先民对生存的重视。

东汉以来以至唐宋,迎春礼基本一脉相承,但是梁、陈至随的迎春礼与东汉相比有了一些变化,规模大了许多,此时的迎春礼不仅要用牺牲,还有皇帝的始祖配祀,三辰七宿从祀,《隋书・礼仪志》:“《礼》:天子每以四立之日及季夏,乘玉辂,建大纾服大裘,各于其方之近郊为兆,迎其帝而祭之。……梁、陈、后齐、后周及隋,制度相询,皆以其时之日,各于其郊迎,而以太昊之属五人帝配祭。并以五官、三辰、七宿于其方从祀焉。”

唐代作为一个封建盛世的时代,其礼仪制度日益完善,加之唐前期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在礼仪方面先后制定了《贞观礼》、《显庆礼》、《开元礼》,将礼仪制度分为大、中、小祀的级别,迎春礼是为大祀的一种,由皇帝亲自主持,《旧唐书・礼仪志》载:“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又亲往东郊迎气,祀青帝,以勾芒配,岁星及三辰七宿从祀。其坛本在春明门外,玄宗以祀所隘狭,始移于核之东面,而值望春宫。其坛一成,坛上及四面皆青色。勾芒坛在东南,岁星以下各为一小坛,在青帝坛之北。” 唐代前期的迎春礼仍然沿袭前代的做法,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较之南北朝时期而更进一步,由于唐代礼制的改定频繁,礼无定法,这种由天子主持的迎春礼并没有很好的沿袭下来。相较之官方庄严隆重的祭祀气氛,民间则显得热闹活泼。在立春日,皇帝会亲自赏赐大臣春花,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唐制,立春日,郎官御史长贰以上,赐春罗幡胜。宰臣亲王近臣,赐金银幡胜,入贺,带归私第。”宫中行之,民必效之。另外唐代也有戴春燕的习俗,立春日的春燕和春花无疑为这一传统祭祀的节日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时至宋代虽然仍承袭唐制,但是其迎春礼的规格和模式都已经简化,不仅皇帝不亲自主持,至南渡之后,迎春礼曾一度废止,并日趋消亡,这固然与国家的动荡不安有关。明清时期的迎春礼在唐宋的基础上日益缤纷多彩,鞭春作为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而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不仅增加了乐队和杂戏,还在鞭春的过程中增加了撒米豆的活动,春牛的装饰物更加繁多,从单一的祭祀活动,演变为重大的节日活动,不仅注重节日饮食,如北方于立春日吃萝卜,南方则食生菜,更有五辛盘之类,美名为“咬春”,而且在服饰上也丰富多彩,在汉代就出现了立春的头饰,后世又有了彩花、春燕、春蝶、春杖等青年妇女的装饰,儿童也有属于自己的配饰,如春鸡和春娃等,这些精致小巧的饰物,不仅具有美感,也传递着劳动人民良好的愿望。在社会交往方面,立春这一天,是亲友之间互通情意,r赠礼物的好时机,在山西、西和山东的一些地区,还有立春接新婚女儿回娘家的习俗。民国时期则表现为官方立春礼俗的消亡,而出现了新的节日――农民节。当今社会立春仅仅作为一个节气而存在,其作为节日的功能转化到了春节上面。

2、 迎春礼的结构与功能

从立春节的发展演变的轨迹可以看出,它从一个传统祭祀日,转而成为古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本节试图讨论立春于稳定时期――盛唐――将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其结构和功能,从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的角度揭示其文化意义。

立春礼仪的文化结构:官方与民间。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社会领域,官方主持的礼仪主要是承接了前代的迎气于东郊的祭祀礼仪,其规格和规模都有所扩大,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到《大唐开元礼》中《吉礼》:“皇帝立春祀青帝于东郊”和“皇帝立春祀青帝于东郊有司摄事仪式”条所记载的场面的庄重以及仪式的庄严,都在阐述这一礼仪的官方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在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举行如此庄重仪式的目的在于顺“时气也”,祷万物之丰收也。天地运作,四时五行,“春乃万物之生也,阴阳乃相交接也”,从祭祀的构成要素来看,祭祀的对象:青帝与芒神,祭祀的地点:国之东郊;祭祀的用具:省牲器,玉帛,熟食;祭祀的参与者:皇帝及文官(武官除外),其背后有一个深层的文化结构,即是:顺应天命,勿动杀伐。民间的礼仪性狂欢,笔者认为应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范晔所撰《后汉书・礼仪志》:“立春之日,下宽大书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跷,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遵从万物始生的规律,体恤下民。土牛耕人本用于驱寒,在冬至之后,这里将作迎春,以告知万民春天的开始,从立春至于立夏,三个月的时间,又立之于人来人往的东门外面,其目的在于扩大传播面,造成重大的影响力。反观唐代社会,在民间,这样的仪式只在立春节这一天举行,地点相同,举行仪式的用具相同,其时间缩短,说明社会的关注度提高了,这一天不仅官员要放假一天,(据《唐六典》: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休假一日),皇帝还往往会赐宴,唐人沈缙凇斗詈土⒋河卧酚春》:“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风射蛟冰千片断,气冲鱼钥九关开。”皇帝与百官同乐,多有应制之作,再来看民间如何庆祝,白居易《六年立春日人日作》:“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在民间,人们于立春这一天会吃一些时蔬和春饼,李商隐《人日即事》:“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由于立春这一天又恰逢人日,荆楚一带的妇女往往剪彩为人,或是剪彩为花,成为人胜或华胜,簪在鬓上或是贴在屏风上,以求得吉利。无论是鞭耕牛,立土人,还是剪彩为鬓,簪花为胜,都赋予了立春这个节气以喜庆祥和安乐的气氛,使得春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气息。又《管子・牧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因而笔者认为官方的祭祀及民间的狂欢都在传递一个信念,就是对社会稳定生活富足的美好祝愿。

3、迎春礼的文化传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立春作为古代社会的一个重大节日,在近代社会却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反而在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脚步下渐渐消亡,文化的传承断裂了,文明的发展也将日益颓废。笔者在此重申立春文化对于我们当下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不是在于建立一个因循守旧,毫无更改的仪式的承袭,而是希望在文化的转型期,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及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让其不再只是束之高阁,只是学者笔下繁琐的考证与推论,让其能够更加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只有牢固的依靠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我们才有面向全世界的底气和勇气。

参考文献:

[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月.

第7篇

你听,窗外又响起连绵不断的鞭炮声,春天,就哔哔啪啪、热热闹闹地来了。

每一年立春,人们都要以燃放鞭炮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来。本地人把这种仪式称为"接春”。春天像一位尊贵的客人,而鞭炮显示着热情,喜庆,祥和。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老人,每一年立春,都要算好时辰,即使是半夜,也要爬起来放一串炮竹,以示自己的对春的喜爱,以及对"接春纳福“习俗的虔诚。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所以各处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着春天的到来。

“咬春”,就是人们在立春这一天吃春饼或吃春卷的习俗。春卷,是由面粉,拌上小葱,再包韭菜炸成.其色泽金黄,非常香脆可口,我极爱吃.不但是立春要吃,平日里见了大街上的大娘摆个小滩卖春卷,必定要买几个吃了解馋.

有些地方还保留着"鞭春"或称"打春"的习俗.到了立春这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一起去鞭打用泥或铁做成的春牛,以此来迎春祈福.我以为,这是一个极为有趣,又能强身健体的旧俗.试想在立春那天,迎着明媚的春光,全村的大人小孩子欢聚一处,鞭春打牛,口中还念着:"鞭一下一帆风顺,鞭两下子孙满堂,鞭三下身健如牛,鞭四下四季发财,鞭五下五谷丰登........."想想都热闹开心呀.

立春习俗,由来已久 。据说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相托拜望。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传统的习俗正在慢慢地淡化。比如我们这,立春除了放鞭炮接春外,其他的习俗都已经弱化,甚至消失不见了。习俗在变,可是春天不会变,她依然在每年的公历二月四号左右如期而至,用“二月春风似剪刀。”翻开春的序曲;用“万紫千红总是春”来装点我们的生活;用“春风化雨”来润化我的内心;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来鞭策我们用勤劳地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8篇

春节过后的正月初九,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有一条报道春运的消息,一位出镜记者出来的头一句话就是:“要走三六九。今天是正月初九,春运又迎来一次客流高峰……”在今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主持人朱军振振有辞地说:“过大年,过大年,这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

要走三六九也好,闹完元宵才算过年也罢,这应该属于中国民俗学的范畴。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和生活方式,我不想说些什么,老百姓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如果媒体有意或无意地传播这样的习俗,我以为还是值得商榷的。所谓“要走三六九”,其实是一个顺口溜,应该没有什么科学道理,而“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则纯粹是一个懒汉的借口而已,不必当真的。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习俗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可以传承的,但也有不少是属于无益的、无聊的、甚至是封建迷信的东西。譬如这“要走三六九”的出行规矩,除了造成交通的拥挤、运力的紧张,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随着科学的昌明和社会的文明,民俗中的糟粕会逐步消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舆论引导作用的媒体应当负起责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要迎合那种虚无的、毫无意义的民间习俗,因为我们的媒体不是算命先生的代言人,而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山东省临沂日报社 孙建清)

旅游宣传口号不能玩文字游戏

近日,宜春旅游政务网特“火”,这把火源自一条雷人的广告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网友纷纷在互联网上转载,并贴予标签――虎年最“唬”广告语。宜春旅游局回应称,广告语创意源于“宜春太‘寂寞’”。(3月4日,东北网)

“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广告创意的初衷是“宜春,一座叫做春的城市。”当然,由于字面上的歧义,被理解成城市在“叫春”,也就在所难免了。实际上,这也就是宣传广告在玩文字游戏而已。

旅游宣传,绝对不能靠文字游戏。文字游戏只能吸引一时的关注,绝不可能招来太多的旅游者。一句经典和恰如其分的旅游口号可以把旅游地的形象树立起来并宣传出去,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旅游口号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鲜玩意,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脍炙人口的词句,就是从古流传到今的活生生的旅游口号,为苏州、杭州、桂林等城市(景区)带来无法估量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所以,锤炼一条好的旅游口号,决不是玩文字游戏。

这些年,国外一些国家在进行旅游宣传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旅游口号的选择。瑞士的旅游宣传口号是“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士!”显示瑞士环境优美、永久中立、人人可游。埃及对外宣称是“历史的金库”,显示出自己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与金字塔形成联想。因为一个好的旅游宣传口号就可以很好地说透一个地方,让游客从口号上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地方。

第9篇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为岁首。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资料,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一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2、祭祀祖先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3、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4、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5、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6、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7、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单贴在墙壁上,用来镇压驱杀毒蝎。如写:“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白水县人民于谷雨节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在黄表上写:“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用以驱除毒蝎。陕西西乡一带人民,每年在谷雨日天刚亮时,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蝎。

立春的风俗活动

燂春

这种立春跨火堆的传统仪式,即是“燂春”。“燂春”是华夏民族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盛行。因立春之日阳气将出地面,燃放爆竹,焚烧樟树枝可祛退阴气,宣达阳气,助阳气生发,有驱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则更蕴含着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燂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会 吃“春茶”,“春茶”是用红豆、红枣、桂圆、陈皮、桂花、红糖等6种配料烧煮而成的。按照民间的习俗,过了立春,孩子又长了一岁,而吃了“春茶”,在新的 一年里,不仅祈盼生活红红火火,而且也能护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平安吉祥。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 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如今很多的农村有这些习俗。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 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立春饮食

春饼

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由于立春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有荤有素,卷在一起吃,非常美味营养,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也是春天的象征,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老北京吃春饼还讲究有头有尾,就是吃春饼前用羊角葱丝蘸甜面酱,抹到春饼里,夹上合子菜一卷,从一头吃到另一头,这就叫作“有头有尾”,寓意合家欢乐。

春卷

除了春饼之外,春卷也是立春日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节庆美食,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料可荤可素、可咸可甜,除了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以外,还因为春卷里面通常包含了大量春天新鲜的蔬菜,因此营养价值非常高。

春盘

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五辛盘的“辛”与新旧的“新”是谐音,所以有吃“五辛”,迎新春之意。古人还认为,选用辛味食物,对于保证机体健康和季节变化,大有好处。春盘其实挺简单的,它就是以凉拌蔬菜为主的拼盘。江南人家通常把生菜、鲜果和饼饵等拼置盘内食用,而北方民间则多将葱、蒜、韭、芥等辛菜杂和起来吃。

炒和菜

有了春饼,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谓和菜就是用时令蔬菜,如韭黄、豆芽、香干等切成的丝,或拌或炒,讲究的可加海参丝、肚丝、香菇丝、火腿丝,这样就更好吃,清新爽口,寓意又好,希望新年家家金银满堂、幸福平安!

萝卜

《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咬春”就是立春时吃生萝卜,以脆嫩多汁的青萝卜为上。立春吃萝卜还可以解春困,大家都知道,春季人们总爱犯困,因此吃萝卜解困是个很好的方式。立春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此时选定了具有辛甘发散之特质的食物,以让身体顺应天时。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二

每当春节期间,农村中到处能听到“咚咚旰”、“咚咚旰”的春锣春鼓声,并还伴有节拍的唱词,原来是有人在打春。

传说,在明朝年间,有个知府,在上任的头一年的春天,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时间也冷得很长,虽说立春已有个把月了,花草树木都未看见发芽。知府心想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他急于想见到树草花木发的芽。于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寻找发了芽的树枝送到知府里。如谁送得早,就有奖赏。次日,便有一个姓吴的和一个姓周的两个人,找到了几枝发了芽的杨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门。知府见了,心里自然大喜,认为是送来了吉祥。吴、周两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赏。知府又要他们两人明年更早些来报春。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较暖和,正月初一立春,周、吴两人手持发了芽的杨柳,各入还拿了一面小锣半边特制的鼓,一齐来到知府衙门报春。他们一边敲锣,一边唱起自己编的一些好听的吉利奉承话。知府格外高兴,又给了周、吴二人双倍的奖赏。这样一来,周、吴受赏的消息传到了其他老百姓那里。来年,其他百姓也仿照着周、吴二人的样,成群结队地上衙门报春。知府见到这样多的百姓都来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银钱赏给百姓。知府便对大众说:“报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早,是万民之福。你们可以拜吴、周二人为师,到各地村庄的乡亲们家里去报春。本府从今后,在立春时节办个盛大的迎春大会,与民同乐。”自从那时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风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三

中国各地农村人总是把立春叫打春,而打春这天,乡人又有一个习俗,就是在立春时刻,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几口萝卜,这习俗叫啃春。要说这啃春习俗的来历,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有一年的立春前,当人们准备热热闹闹迎接立春时,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传染上了一种说不出的疾病。这种病很怪,那模样真像喝醉了酒似的,个个都是头重脚轻,连抬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立春前一天,一个老道打扮的人来到了一个村庄。他见村庄里静得听不到鸡鸣狗叫,更不见有人走动,觉得奇怪万分。他来到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敲门.道人连呼几声没人应,后来他看到一个中年人,连声问究竟,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

道人一连闯了几家,情形都是一样。道人也莫名其妙。于是,他来到村东头的一棵古树下,面南盘坐,挑起单掌,合眼静坐,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约摸过了三个时辰,道人长嘘一口,猛然站起来,飞快地跑回观院,抡镐便刨,他刨出一袋贮藏的萝卜,又飞快地跑到了村庄。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从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芦花大公鸡,拔下几根鸡毛,扎在了地上。

道人合眼祈告着,脑海中又出现了静坐时与观音菩萨对话的场面: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地气通时,让乡人百姓每人啃吃几口萝卜,瘟疫便可自动解开。过了约莫有一袋烟的功夫,扎在地上的鸡毛突然动了起来,道人惊喜万分,他喊着:“地气通了,地气通了。”奔向了村庄的每家每户,让人们啃吃萝卜。结果,还真灵验,人们吃了萝卜之后,全都好了。

人们纷纷给道人跪下,谢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说:“大伙请起,别谢我,应该感谢观音菩萨。不过,大伙现在应该去救别人。我的观院里还有许多萝卜,大伙带着快去邻近村庄救人吧!”乡人听后,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八村。

第10篇

【关键词】 COCA语料库;春节英译;春节英译的检索;春节英译的外宣

近年来,在中国文化全球化的热潮中,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春节的年味和习俗悄然在世界各地扩散、传播,而美国人对中国春节等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的探究却并不多见。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只有四篇相关文章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局限在春节在海外的传播影响。本文拟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全新视角,来研究春节在美国的可接受度,以探寻相应的外宣途径,推动中国民俗文化“走出去”,让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节日文化习俗。

一、COCA语料库中的春节英译

1、COCA语料库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是第一个大型的语料平衡的美国英语语料库,由美国杨百翰大学的Mark Davies教授主持创立。[1]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将语料和检索软件结合起来,有助于语言研究者方便、快捷地分析和研究语料。本文基于COCA语料库来检索有关春节英译的词汇。

2、COCA语料库中春节的英译

根据检索结果可知,与春节有关的英译词汇检索率很低。其中娱乐活动词汇诸如 “舞狮”搜索频次只有2次;美食词汇诸如“年糕”、“蒸花馍”检索频次只有4次;节俗词汇诸如“贴福字”、 “贴春联”、“拜年”、等没有搜索结果,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搜索频次仅1次。其它相关的词汇,诸如作为每年中国新闻热点的“春运”,没有任何检索结果。可见外国人对春节传统习俗和相关文化了解并不多,而春节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盛节,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伦理哲学,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往往举行各种民俗特色浓郁的节庆活动。在春节全球化热潮中,提高春节民俗文化在国外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则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COCA语料库中春节英译的可接受度

1、春节英译的检索情况

(1)研究方法。本课题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作为研究载体,筛选出中国春节节日文化负载词,确定其相应的英译,并检索出春节节日文化负载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通过分析其分布特点来判断春节在美国当代的传播情况。

(2)研究载体。COCA语料库可供免费使用的网络在线英语语料库,由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以及学术文章五种不同的文体构成,词汇量高达4.5亿词,每年更新1~2次,其词汇量达到4.5个。[2]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是可供免费使用的网络在线英语语料库,为翻译者和研究者提供便捷的语料支持。

(3)目标词汇的选择。本课题主要涉及春节的可接受度,在确定目标词汇时主要考虑与春节有关的词汇的英译。一方面,要选取最能体现春节这一传统民族节日特色的词汇。另外,在选择词汇力争涉及领域要广泛,避免以偏概全,给研究结果带来误差。本研究选取的与春节有关的文化负载词大致分为5大类。①节日名称:春节;②节日食品:年糕、春卷、饺子、汤圆;③节日娱乐:猜灯谜、舞狮、扭秧歌、春节联欢晚会;④节日习俗:贴春联、贴“福”字、放烟花、拜年、发红包;⑤其它:春运。

(4)确定相关词汇的英译。参考各种中外资源,力求给出这些文化词汇最准确的英译。诸如关于“春节”的英译有三种,分别是“Spring Festival”、“the Lunar New Year”和“Chinese New Year”,而在COCA上分别检索这三个词频次依次为87次、36次、149次。可见“Chinese New Year ”的认知度较高, “春节”英译则确定为“Chinese New Year”。

2、春节英译的检索分析

利用 COCA 的 CHART 功能,春节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统计以文本类型标准划分分析可得:春节(Chinese New Year)出现总频数是(149/0.28),报纸类语料中出现频数最多(55/0.52),其次是口语类(32/0.29),紧接着是杂志类(26/0.24)、文学类(19/0.18),最后是学术类(17/0.16)。可见,春节在美国报纸行业对春节的关注度最高,这说明春节在美国民间受众率比较高,然而在学术和文艺语料中的出现频数偏低。根据时间为标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990-1994年,频数是13/0.13;1995-1999这一年度区间的频数是25/0.24;2000-2004年,频数为27/0.26;最近的2010-2015年,频数是 40/0.33; 2005-2009年,春节出现频数最多44/0.43。[3]可见,从1995年至2015年,春的搜索频次并不高共计149次,但是其搜索频次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春节随着中美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美国媒体的关注,西方人士对中国春节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判断“春节”在美国社会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与春节有关的词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分布情况。

可知,从总体来看与春节相关的文化词汇大部分的搜索频次都非常低。而民俗色彩浓重的春节文化负载词诸如“年糕”、 “扭秧歌”等词汇均没有检索结果。外国人民对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不十分了解。每逢过节,人们都会“放鞭炮”以寄托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而该词汇的搜索频次也只有5次。唯一搜索频次较高的词汇是食物方面的,“春卷”搜索频次为37次,“饺子”搜索频次较高共865次。可见,中国的部分传统美食在国外的知名度比较高。

由以上分析可知,春节以及与其相关的民俗活动在国外的知名度并不高,这大大削弱了了春节在国外的传播力度和范围。究其原因,西方人对春节来历、习俗、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并不全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国外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力度之大、影响之广,究竟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如何采取措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的。

3、春节英译的外宣途径

从整体来看,自1990年至2015年春节在美国的认知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与春节相关习俗文化在美国的认知度整体上比较低。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进行广泛传播需要加大民俗节日文化外宣传播的力度和效度。

(1)注重春节民俗文化对外传播中主体的多样性。各行各业的人们应积极参与到中国文化对美传播的热潮中。尤其是增强当今企业产品设计中的节日文化理念,比如在美国中餐馆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也提供了重要窗口。就个人来讲:在美华侨、华人、留学生都心系祖国,心系中国传统文化。每逢中国传统佳节,他们都会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甚至比国内组织的文化活动更具中国传统风味。所以,要调动美国华侨在中国文化宣传活动中的参与意识,不断为给中国文化在美传播增添新的民俗色彩。

(2)扩宽中国春节民俗文化在西方传播的途径。在节日文化全球化热潮中,中国不仅需要引进西方文化,更需要中华文化走出去。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CCTV-英语频道、新华网(英文版)等国内各种传媒的合作,另一方面,增强境外媒体全面、客观的报道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他塑”传播中国文化中,做到“借船出海”,以提高中的民俗文化的认知效度。

三、结语

本研究选取了与春节有关的英译词汇利用COCA语料库检索、分析这些词汇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的频次情况以及分布特征,将网络英语语料库和跨文化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跨学科究,一方面证实了节日文化在语料库中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了解中国春节在当今美国的传播提供了客观理据,进而让中国的民俗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高红玲,中美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纽约时报》为例[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6.

[2]何宇茵,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中国文化词汇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10.

[3]汪兴富,刘国辉.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COCA)―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良好平台[J].外语电化教学,2008.9.

【作者简介】

课题组成员:胡晓红、史耕山、马永良、刘睿、张晓惠、曹易娟

曹易娟(1988.03-)女,汉,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科技翻译.

第11篇

一、精心组织,立足实际

我校领导小组根据文件通知,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读书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美丽邕宁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节日祝福、文化熏陶、快乐实践等大的项目,整合设计成分年级段、内容丰富的《2013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寒假德育活动作业》,发放到所有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假期践行活动。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节日春节、元宵期间设计最好的节日祝福语,写于德育作业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灵活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了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通过制作贺卡、画年画等方式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喜爱。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春节、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节、元宵节节日小报。通过多种表达祝福与愿望的形式,同学们学会感人、学会与人交往,感受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2.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更好地绘制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手抄报。我校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寒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中至少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或名家名作的书籍。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创作春节的对联;在春节走亲访友时搜集精彩的春联、春的诗篇,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形式将最喜欢的对联摘录下来,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蕴。

3.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

第12篇

元旦、除夕、春节、元宵节、春龙节、国际妇女节、植树节。

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