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5:4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立春的民俗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结婚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20%,“五一”期间结婚的新人与往年相比更多。因为农历上2006年是双春兼闰月的吉利年,去年和明年无“立春”,据说是“寡妇年”;今年是狗年,又有“狗年旺夫”之说……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扎堆结婚。科学进步了,人们反而更迷信了吗?
看来在科学进步的今天,婚姻中的禁忌可真不少。
婚期忌盲年 (又称寡年),意即该年没有立春的日子,因若在这年结婚,夫妻之间会较多争拗,难有小孩或易生婚外情,一生多不幸。
――民间流传的婚期禁忌
“一年两头春”的现象,每隔数年便会出现一次,是正常的历法演变,没有好坏之分。民间传说狗年结婚好,取“双春双喜”之意,实际上,有些地区却认为“双春冲双喜”,反倒有意躲开这年婚娶。
――武汉大学民俗专家 李惠芳
毕竟结婚是人生大事,为了讨个吉利,宁可信其有吧。挤在“双春”之年举行婚礼,可能寄托着长辈对儿女婚后生活的某种良好祈愿,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网友
年份生肖只是一个符号,与人的命运无关。相反,扎堆儿结婚生子,从近期看举办婚礼会遇到人太多的麻烦;从长远看,因同龄人太多,孩子上学、就业都可能受到影响,必须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仲富兰
像狗年赶婚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像有些人信星座、信血型、喜欢翻皇历、忌讳单双数、在网上算命……是因为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讲究越来越多?这些现象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还是衍生的糟粕?
――网友
去年网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相信“寡妇年”之说,不结婚的占31%,不相信这一说法,选择结婚的占69%,显然迷信的人还是占少数。
――某婚庆公司经理 王先生
有无立春只是农历和阳历之间的“阴差阳错”,根本不可能影响四季轮回和个人生活。我们既要珍爱民俗文化,也要对它有健康积极的诠释。
――民俗专家 辛崇发
立春是属于我国二十四节气当中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的到来也表示了春天的到来,那么2022年立春节气由来简介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立春节气由来简介,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2年立春节气由来简介“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称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立春节气有哪些民间传统活动句芒神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鞭春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咬春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世界,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2022年立春节气的饮食原则1、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茶、莲子心泡水等。
2、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
【关键词】雅尔塞镇;民俗旅游资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6-2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创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所谓静态开发是指以游客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梅里斯区建立的达斡尔民族风情园、水师营满族镇等民族村就是应用了这一模式。这类文化村,既可以使游客增长知识,又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所谓动态开发是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特定民俗环境中的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曲艺等生活和游戏活动。齐齐哈尔有许多特点鲜明的、吸引力大的民俗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敖包大会,还有其他各民族的节日和婚礼,都可开发成为参与性很强的动态产品。
(二)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俗的地域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必须发挥民俗的地方特色,以地域内特有的民俗事象来吸引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复杂、分布广泛,没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开发。要在深入调研齐齐哈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重点开发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有较大的环境容量、资源组合优势较高、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因地制宜、发掘特点,做到平中见奇、功能齐备,同时遵循特色性、保护性、文化性、参与性、乡土性原则。现有民俗博物馆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互动性弱,可以规划建立民艺博览城,民俗食品博览城等参与性较强的项目。还可以在客源充足稳定的大中型城市建立民俗风情园。发展民族纯正、民族风情原汁原味、投入较小的民族自然村旅游,开发“关东立春”、朝鲜族岁首节等民俗节庆产品。而且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包括广播电视、街路文告、网络、报刊杂志等对雅尔塞镇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旅游形象进行宣传和促销。广泛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加大促销力度,提高旅游形象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建立雅尔塞镇旅游网站,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和介绍。
(三)制定科学的民俗文化旅游保护规划
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开发过度,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造成“发展性破坏”。齐齐哈尔应积极确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民俗文化的现状,规划旅游接待量。要确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遏制民俗的被同化趋向。
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向旅游地居民强调他们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向他们传递有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生活的自豪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同时还应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如现在有一些旅游地都采用了办学校或在现有学校中增加有关民俗文化课程的办法。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比如,政府可以为旅游的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或者经济补贴,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好奇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进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当装扮及行为对旅游地居民造成不适当的影响。
(四)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目前,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高校,均已设立了相关的旅游专业与课程。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注重培养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专业表演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服务是旅游附加产品的主体构成内容,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着游客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旅游价值大小及旅游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在强调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可以偏中低档的同时,其软件却被推向了较高级,这就要求旅游地的员工们在服务质量上达到高标准高档次,包括热情周到的接待、整洁规范的员工仪表、文雅大方的礼仪礼节、有效及时的办事速度和效率等。
对于雅尔塞镇来说,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首先是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包括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对雅尔塞镇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的了解程度。其次加强各旅游景区服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加强景区服务管理。最为严重的是有些旅游项目或活动场所的经营人员服务意识极其淡薄,经常出现伤害、诈骗、宰客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游客游览兴致,既使有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恐怕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旅游管理体制上下功夫,转变原有的个体承包分散经营为公司化,企业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加强景区内所有从业人员的统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民俗旅游产品尽管替代性强,但其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也不能忽略。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差异性使得基于每一少数民族文化所生成的旅游产品都具备吸引旅游者选择、购买的条件。雅尔塞镇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上,其一应以那些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民俗为开发重点。例如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全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较集中,齐齐哈尔是该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开发价值。达族风情旅游当前已经成为齐市重要的民俗旅游产品,但面对来自内蒙古的强力竞争,只有民族特色鲜明、突出,才能夯实吸引旅游者的基础。所以,在开发时应重在突出民族风情,以传统元素为重点,突出达族各类民俗的特色。对于非传统的、不具民族特色的设施,能满足接待即可,而不能当作开发重点;对不具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应舍得摒弃,以免喧宾夺主。其二,应以少数民族民俗中较具特色的某个方面为重点。例如满族,东北多地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方面都颇下功夫,如果齐市只是简单模仿的话,很难吸引游客,所以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时应突出有优势的方面———满语,满族风情在东北多处可以看到,但满语却只能在齐齐哈尔听到。产品有了差异性,自然易于吸引旅游者购买。
(二)提高产品品位,增加参与性项目
首先,提高导游人员素养,要求其掌握必要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讲解中突出文化内涵,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欲望,提升产品文化品位。其次,通过参与性活动项目的安排,提升产品品位。例如带领游客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工艺品,举办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等等。这样,既能凸显少数民族风情,又能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加深游客印象。在安排参与性活动时应注意,以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为中心,这些民俗事象当是历经长期传承而保留下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而非现代人刻意打造,更忌生搬硬套其他民族的民俗或者简单模仿。时下,不少地区盲目跟风,设计“抢亲”、“成亲”等旅游项目,一些男性游客甚至一路走来多次被“抢”,心不甘情不愿地掏“彩礼”,最后感慨“花钱赎身”。这种活动尽管参与性强,看起来又很热闹,但项目上马前论证不够,缺乏特色,往往造成游客有意回避甚至反感心理。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时,应引以为诫,避免这类问题出现。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应以官方为主导,政府首先应高度重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各种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可进行捆绑式集中宣传。关东文化旅游节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应将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列为关东文化旅游节宣传的重点之一。还可以利用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年会进行宣传,将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特色传递给外地经营者。必要时可采用踩点促销手段,招徕外地经营商实地考察,通过他们的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此外,还应重视本地旅行社的宣传作用,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本地旅行社的宣传积极性,扩大宣传促销网络。
【参考文献】
[1]马勇等著.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陈福义,范保宁主编.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3]陈放著.中国旅游策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关键词:柳林;年俗;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10-01
2010年春节,我们来到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这是山西省西部地区与陕西省交界处的一座县城,距离太原市有200多公里的路程。,道路蜿蜒前行隐没在大山深处,山川与黄土坡交相辉映,参差起伏,连绵不断。柳林县位于晋陕峡谷的东岸,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是黄土高原民俗风情比较典型的区域。这里早在2006年就举办过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众多国内外民俗专家参与了会议。这次文化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参观者除了考察了当地民俗民风以外,还有当地的年俗文化活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柳林县的乡村还保留着农耕社会遗留下来的古村,古街,古庙,古桥以及古老的纺纱,织布,螺丝,造纸,造纸等原生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活态的,淳朴的年俗文化,这实在是不可多得。
柳林地区年俗活动不仅隆重而且热烈,时间延续长,内容丰富多彩。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要延续到正月二十五,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筹办阶段。进入腊月,所有的人家开始忙着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必须在过年之前值办妥当。“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胡拾翻;腊月二十四,裁下对则写下字;腊月二十五,赶上一回集;腊月二十六,割下几斤猪羊肉;腊月儿时期,婆姨汝则都洗脚;腊月二十八,吃的献的都蒸下;腊月二十九,倒上二斤好烧酒;腊月三十吃早饭,今天的营生做不办,吃力黑间饭,拦出把门炭”。这首民谣生动得描写了年前的腊月里老百姓忙年的景象。
2.过年阶段。从除夕早上开始到正月初七是过年阶段,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热烈浓重的年俗活动,比如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等,走亲访友也是在这个阶段进行。在初五被认为是“破五”,即在初五前不能打扫卫生和洗浴。初七为“人日”,在山西柳林民间有补大年的说法,在吃饭和禁忌等方面的风俗与大年初一相似。
3.阶段。从初八开始到元宵节是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民俗活动的群众参与性很强。年俗活动从家庭走向社会社区,主要形式有闹秧歌,转九曲,听演唱等。在柳林县范围内,元宵节都非常隆重,几乎家家都参与,热闹非凡。特别是县城区域一带的盘子会和转九曲,更是盛况空前,可谓“东方的狂欢节”。
4.收尾阶段。元宵节过后到正月二十五为收尾阶段。年俗的尾声阶段,比较隆重的一个活动是正月二十五的添仓节,家家都要用玉米面捏蒸一种叫仓官的面塑,面塑除有全家人的属相以外,家中各处都要捏相关的东西。在柳林县孟门镇的民俗博物馆里,就展示着许多面塑的作品,挂在天花板上,显示出晋北的民俗特色。
柳林年俗从形式上来说,隆重而热烈,丰富多彩,有盘子会,听弹唱,扭秧歌,转九曲,垒旺火,贴窗花等,节日期间人人参加,热烈祥和,精彩纷呈。盘子会是山西柳林地区独具特色的年俗文化活动,通常以社区为单位,在元宵佳节举行。所谓的盘子其实就是一个人造的木制小阁楼,在春节活动期间,当地人围绕着盘子扭秧歌,转九曲,由于当地是产煤区,所以在盘子前会把煤块堆积起来并点燃,同时举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十分热烈,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弹唱是一种综合性说唱艺术,表演时为男女对唱,以弹奏伴唱,通俗朴实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元宵节的晚上,县城里的戏台前人头攒动,当地百姓都来观看弹唱表演。这在21世纪的今天,东部大都市里根本看不到。秧歌是柳林年俗文化中极为普及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同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一样,柳林秧歌也充分展现了其多样性。在县城内,秧歌的流派众多,形成了以三头秧歌,水船秧歌,高跷秧歌,竹马秧歌等多种秧歌。转九曲是柳林人民非常喜欢的春节娱乐活动。由361根木杆围成一个正方形的阵图,内设彩灯,五彩缤纷,并将中国传统农历的24节气融入其中,参与者手持一束香从东门进,西门出,别有风趣。转九曲预示着满年通顺。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年俗活动丰富多彩且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柳林年俗文化的整个过程重在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不论是过年前的准备工作还是过年时的狂欢,都十分热闹。尤其是闹秧歌时,不论贫富一律同台竞技。充满着愉悦和欢乐。
2.天人合一,是柳林文化的核心。柳林人民把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到年俗活动中,比如在最有代表性的转九曲灯会中,中国农历的24节气就融入其中,在九曲阵里,每隔一段就会显示出一个节气,从立春一直到大寒。达到了天地人的完美统一。在元宵节盘子会中,各种神灵同时供奉,体现了人们兼容向善的心理和柳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向往。
3.不忘根本是柳林年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每逢过年,不论老幼贫富,柳林人都回家过年,不忘根本。在外打工的游子,长途跋涉赶在除夕前回老家。淳朴善良的柳林儿女不仅敬天地,敬鬼神,更注重饮水思源,敬祖孝亲,他们仍然保持着祭祖,磕头拜年,给压岁钱等古老习俗,这一切诠释着传统伦理道德和“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内涵。
柳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承载着柳林人民厚重的民族感情,在西方洋节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柳林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俗民风,这在沿海大城市中十分少见。对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以柳林为榜样,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尽一份力。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节日文化只是其中一斑。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互补增添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应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雨水的节气卡通图片
雨水节气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的时候,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与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与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雨水节气民俗文化介绍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雨水这天在民间还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
以前人们都有一个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一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的时候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与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聚巧网
所以,大家最近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好日子,要想过得精彩,该怎么计划?
当然,情侣有情侣的乐趣、单身也有单身的玩法。让我们好好来安排这一天吧。
旅游:去哪儿?
立春后,万物复苏,是赏梅花的好时节。尤其这几日,梅花在寒风凛冽中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别有姿态。
所以,“元宵+情人”节这天,可以选择带着你的她/他和家人一起去赏梅。
西溪・洪园的梅花正开得肆意,园内2000多株梅花沿溪而栽,水上摇舟探梅是西溪的一大游乐特点,与家人、佳人泛舟溪上,未尝不是人生一大趣事。
洪园推出的民俗文化体验仍在继续,除了越剧、十八般武艺、舞龙等表演外,还不时派送福字和巧克力。景区还联合浙江省首座蜡像馆“黑根蜡像馆”推出了优惠活动,凭市民卡购买西溪湿地门票加蜡像馆门票,原价220元现在只要60元。
元宵节看灯会肯定是少不了的,双节当天,杭城灯会多多。上城区元宵灯会活动将集中在吴山广场举行。
届时,市民们可以看到一座长35米,高10米的《骏马奔腾》彩灯一组,意味着上城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奔向更美好的明天。除了灯会,上城区还将举行各类新春文体活动,包括百姓送花灯、百姓上舞台、百姓游步道、百姓猜灯谜、百姓秀家宝、百姓闹童趣等内容。
拱墅区元宵灯会展首次将灯会活动区域扩展至五大街区:台湾美食街、胜利河美食街、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桥西直街、小河直街。运气好的市民,还能在现场碰到清装COSPLA巡游、大头娃娃踩街等活动。
西湖区元宵灯会展示,力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把灯组融合在西溪特有的自然生态中。
各有各的特色,市民们你不妨按图索骥,看看哪里的花灯最对胃口。
另外,老天爷还算照顾我们,今天白天,杭州小雨转阴。杭州市气象台说,大家可以放心出门,该约会的约会,该赏灯的赏灯。只是预计当晚气温在4℃左右,感觉会比较阴冷,千万记得多穿一点,注意保暖。
餐饮住宿:套餐优惠多预订火
情人节这天,各大餐饮业也纷纷铆足了劲,推出情人节西式套餐和自餐晚餐。部分酒店形式新颖,如某酒店微博活动,参与者有机会免费享用情人节536元双人自助晚餐,另赠送玫瑰蛋糕等。
杭州的特色民宿酒店也纷纷发招,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上满觉陇的杭州澜舍度假别墅就别有特色。
掌柜是个30岁脱下高跟鞋,隐居山林,爱旅游的知性女士。这里的每间房间都透露着独特与个性,美丽的山景大床房,面向茶园与山林,清新如画。按五星级酒店标准配置床品与洁具,客房内备有免费的虎跑泉水和龙井茶叶,洗涤旅人的旅途疲惫。
在这个难得的好日子,远离都市的喧哗,和你的另一半,选择这样一所特色民宿,体味一下自然气息也未尝不可。感兴趣的情侣可以致电0571-87980990或QQ:2429427929,房间价位在298~980不等。
婚介所:浪漫打造相亲会
有情人成双成对,没情人的难道只能宅居在家?
怎么可能!就算没有爱情,我们也要走在寻找爱的路上。
所以,情人节的喜庆气氛,一定少不了婚介所的助兴。
“情人节碰上元宵节,19年一遇,我们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心心缘婚介所晚会的主持人告诉我,他们这次相亲会的主题是“人月两团圆,长长更久久”,相亲会选择在多功能厅举办,时间安排在情人节当天晚上的7:00~9:30。
“这次活动,会员参与度在100人左右,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节日的气氛提高配对成功率,帮助这些单身男女早日解决终身大事。”主持人说,在聊天过程中,会员们还可以即兴表演,以求在彼此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心心缘还准备了有趣的游戏助长节日氛围。
如果,你也正急着寻找另一半,不妨借着这个好日子到各大相亲会转一圈。
情人节,电影院情感片扎堆没有情人的人,去看电影也不错
情人节“撞上”了元宵节,今天,应景的《北京爱情故事》《谁说我们不会爱》《过界男女》《林中小屋》等6部爱情影片甜蜜来袭。你想看哪一部?
摘要:清明节期间的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在节日里放松身心,投入到大自然里,尽情享受强身健体的嬉戏,不少赋予节日特点的民族体育由此慢慢发展起来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清明期间传统体育的成因、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进行探求,旨在展示其内在的文化意味和价值的同时,提出在当今开发利用民族体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清明节;民族体育;文化意味
清明节的体育活动有着较深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敦促人们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正是为了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为此,清明期间的积极户外活动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习俗。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和蹴鞠等传统体育活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如能合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不光对民族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发展有利,而且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踏青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踏青,又名春游,是清明节中重要的休闲健身活动,源于远古农事祭祀的迎春习俗,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相传西周时期,每当立春之时,天子常率百官去郊外举行迎春仪式,祈祷上天保佑,鼓励农事,后来活动渐渐地成为一种带有理智特点的休闲习俗,流传下来,并在踏青过程中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健身和陶冶性情的活动形式。到春秋时,踏青成为一项较为普及的娱乐活动。据《论语》记载,孔子是非常喜爱踏青活动的。汉至魏晋时期,帝王贵族常于春季出游踏青,郡县官吏也常以劝农鼓励人们参加春游活动,并在迎春演礼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赏心悦目的余兴节目和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汉书・食货志》)春日踏青到唐代时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休闲活动,历史文献也记录了清明春游的许多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已”。李中:《都下寒食夜作》中“香尘未歇暝烟收,城满歌事胜游”。羊士谔:《寒食宴城北山池》中“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丽情集》一书也记述了唐玄宗带宫人出东门,姿游踏青之事,可见清明踏青之盛。宋代踏青之风更盛,张择端的《清明河上图》将清明时节京郊人们踏青远足的生动表现描于画卷上。《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风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塞,田野如市”。明清时期,踏青活动更为流行,成为了各阶层常见休闲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作为一项颇具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踏青,具有健身的作用。清明踏青为平日里循规蹈矩生活惯了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心情的机会: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来到大自然中,吸着青青绿草的气息,踩着松软的土地,行进在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乡间小路上,心情是轻快愉悦的。踏青途中,走走停停的肢体运动可以舒展筋骨,增强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消除冬日气血积郁,达到祛病健身之功效。
3.开发意义
把旅游业与清明踏青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将促进此项运动的发展。利用清明节日,会集祭祖扫墓活动及健身旅游于一体:以祭祖扫墓为形式,以健身旅游和文化交流为内容,既催动了踏青这古老运动的发展,又加强了本地区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如陕西黄陵每年的祭黄帝陵活动:将祭祀仪式、传统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节日的特点,利用本地区传统文化优势和民俗风气,把踏青这体育健身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对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极大作用。
二、荡秋千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荡秋千是一种古老的绳戏,春秋已有。《古今艺术图》中“北方山戎,寒食,日用草秋千为戏,以习轻---”,就有秋千之游戏。“秋千”一词,由来已久,相传汉武帝时,为祈祷武帝的千秋之寿,宫女们乘绳悠荡助兴,“千秋”是祝寿之词,于是将两词颠倒,就将这种游戏称作“荡秋千”。在秋千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本身形式的变化,演变出了许多名称,如荡秋,磨秋,观音秋,纺车秋,转轮秋,二人秋,担子秋等等。
秋千之戏自古以来为广大人们喜爱。荡秋千不需要很大力量和复杂的动作,同时活动时还略带惊险,通过自身的力量把身体荡在空中,具有挑战性,深受人们喜爱。 由“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两首》), “路人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声趁清明。”(陆游《感旧未章盖思有以自之》),“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王禹侑《寒食》)---,可看出古时清明节荡秋千风俗的盛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多有秋千之戏,而且方法不尽相同,可见作为游戏活动的秋千,在我国开展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据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祛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2.健身作用
荡秋千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是较大的。经常参加此项运动能锻炼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腿力,臂力和握力,使身体迅速适应各种不同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开发意义
因荡秋千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可以根据当今竞技体育的宗旨,结合国际体育竞技化的趋势,对荡秋千项目的竞技和表演竞赛规则完善,参与各类型运动会,在重大节日盛会举行秋千活动和比赛(如朝鲜族的“秋千赛”、白族的“秋千会”),利用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比赛方法来吸引了人们前来观光和旅游,使荡秋千活动大大推广。
荡秋千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蕴藏着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具有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如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育,让学校体育教育增添民族特色,既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又可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改变西方竞技体育在当今学校体育中一统天下局面,对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三、放风筝
1.起源及文化意味
风筝,古代又称为“飞鸢”。因最早的风筝是以木材制成的,因而也叫“木鸢”。《墨子・鲁问》载,鲁班曾经用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木喜鹊,可以连续飞行三日。由此可知在两千多年前已有风筝的影子了。秦汉后,纸的出现促进了风筝的进一步发展。唐宋以后,风筝大为盛行,此时除了作为军事上的通讯工具外,而且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工具,是清明时节人们最爱玩的游戏。在清明时节,春风由下往上吹,最适于放风筝。
2.健身作用
放风筝对人的健康很有益处。“鸢者长寿”,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阳光和春风,具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清代文献指出:“今人乘风方纸鸢,令小儿张口望之,视以泄内热”。史书《续博物志》也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之说,可得知放风筝这活动的健身作用。现在医疗实践也证实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神经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3.开发利意义
以节催动风筝运动的发展,以地方协会为组织,兴办各种风筝比赛,风筝展览和风筝节,对风筝运动的发展具有刺激作用。比如风筝节,不但是交流风筝技艺的节日,也是了解风筝民俗文化的好机会。潍坊市的风筝节就是个成功的例证: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潍坊国际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新路子,使放风筝这古老的运动得到了前古未有的发展。
四、拔河
1.起源及文化意味
又名牵钩,拖钩。相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其起源和军事训练有关。春秋末年,楚国在攻打吴越之前,为了练习水战,就以这种“牵钩”来训练士兵。最初是用竹皮做成的一种竹索,在水战中用这种器具,使敌船在前进时不能靠近自己的船,在敌船想逃脱时,又可以钩住敌船,这样两船在大江大河上你拉我扯,互相纠缠在一起,将士就可以大显身手,杀出胜败。拔河就是由楚军这种用牵钩对扯的军事训练中演变而来,后来当地人们仿效起来,在陆地上用绳拉扯,拔河就逐渐地发展成为民间游乐活动,并从南方传到了北方,成为清明节节日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竹索也随之改为大麻绳。在时耕春种举办拔河活动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景龙文馆集》载:“清明节,唐中宗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绳两条系千条小绳数人执之争挽,以力弱者为输”。唐玄宗时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参加者千余人双方擂鼓呐喊,呼声动地,观者莫不惊骇。当时的进士薛胜为之写下了著名的《拔河赋》,反映了当时拔河活动的气势磅礴场面。由于拔河特有的热烈气氛,激动人心的宏大场面,使其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节日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拔河运动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并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参加此项活动既能增强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又能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作风。
3.开发意义
拔河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竞赛规则简单,便于在社区,学校以及单位中推广。在节日盛会上,举行不同特色的拔河比赛,能增添节日的气氛。通过拔河,使人在运动中体会到人与群体及自然的和谐,完善人品,发展身心健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五、蹴鞠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蹴鞠,即古代的一种足球活动。“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相传由黄帝发明,用于训练士兵的一种游戏。战国时期,蹴鞠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娱乐活动。在汉代,人们意识到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的精神,将其列入到了军事训练当中,军士一旦无事,便于蹴鞠为乐。唐宋时盛行一时,球也由里面塞毛发的皮革球变成了由动物膀胱作球内胆,外包皮革的充气球,并出现了球门,采用了分队比赛的形式。在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蹴鞠活动是常有之事。韦庄《长安清明》中“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白打即蹴鞠)。刘向《别录》中就有“寒食蹴鞠”之说,由此可见蹴鞠活动在民间广泛开展着。充气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蹴鞠技术的发展,表演中除足踢外,头肩,臂,胸,膝等部位均可接鞠,花样繁多。带球门的比赛也普遍流行开来。至清代,曾出现难度极大的“冰上蹴鞠”活动。但在清朝中期以后,蹴鞠活动开始低落下去,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渐次传入,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不能说是巨大的遗憾。
2.健身作用
经常参加蹴鞠比赛,可增加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参与者机智勇敢,快速果断的良好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开发利用 根据古代蹴鞠活动特征,演变的规律,吸收些现代成分,简化其竞赛程序,统一比赛规则,这样有利于蹴鞠活动的开展。现在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出现了蹴球比赛项目,就是在古代蹴鞠运动基础上,舍弃了激烈对抗性的打法,形成了颇具高雅和较高技,战术与较高观赏性的项目,至今此项运动有了较大规模的赛事,全国各地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使这项古老的运动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六、结论
清明期间的体育活动具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健心健身价值,在追溯其起源,品味其文化意味,体会其独特的健身方式之余,应当挖掘其潜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利用清明节日这媒介,将传统体育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开发出来以此吸引人们前来观摩和参与,让特色的体育活动成为旅游观光的内容,打造民族体育品牌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再反过来带动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是一条出路。
21世纪是一个体育大融合的时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可能脱离世界体育对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也只有融入到世界体育大潮中方能发展。在突出民族特色同时,应汲取精髓,剔除糟粕,积极使民族传统自身内在的特点,现代转型的因素与国际民族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化发展观、以教育为基础的发展观、以健康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观和以大众为对象的全民健身观。只有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有新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9
[3]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清明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关键词:鸡;十二生肖;文化动物
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鸡,既是自然之物,更是一个文化之物。从文献资料看,鸡的别称有:翰音、祝祝、羹本、金禽、巽羽、烛夜、司晨、知时畜、钻篱菜、勃公子、会稽公、长鸣都尉、酉禽、酉日将军等。[1]
在家养动物中,鸡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禽之一。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家鸡遗骸,这说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养鸡的历史。商周时期,鸡被列为“六畜”之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专门的养鸡场“鸡坡”。由此可见,早在上古时期,鸡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中因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备受重视。由于鸡在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作用,加上鸡的自然本性,必然会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所以人们将其纳入十二生肖之中,使之作为一种象征人类生命密码和表达驱凶求吉愿望的文化符号。
司夜啼晨的“知时畜”
因为鸡的啼鸣与自然时间的进程有密切关系,所以自古被人们视为自然时钟。比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说: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这是一首描述农家生活的作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妻子说:鸡已叫了。丈夫说:天快亮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丈夫说:要去射雁。妻子说:你射得大雁,我来把野味烹调,佳肴正可佐酒呢!
另外,《诗经・齐风・鸡鸣》中说: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对此,朱熹在其《诗集传》中如是解释:“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从《诗经》的这两句诗和朱熹的解释,可以看出,至少是在《诗经》时代,雄鸡的啼鸣不仅是民众社会生活的共同时间标准,而且连最高领导层的活动也以鸡鸣为准,形成了鸡鸣上朝的规矩。
正因为在上古之时人们只能以鸡鸣作为时间指示,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就连关隘城门的开启通行也都以鸡鸣为信号。在《史记・孟尝君列传》里记载了这样一段趣闻:战国时期,孟尝君在秦国被强留做人质,后来想法逃出了都城;但到函谷关时,还未到鸡鸣之时,按规矩是不能打开关隘之门的。这时,孟尝君的门客中有会学鸡叫者即学雄鸡打鸣,城门附近众鸡也都跟着啼鸣,于是管理者以为开关隘门的时间到了,就打开了关隘门,孟尝君得以出关。类似的例子,还有《燕丹子》中的记载:燕丹“夜到关,关门未开,丹为鸡鸣,众鸡皆鸣,遂得逃归”。鸡能司夜报晨,所以古代把掌管报时的官吏也称之为“鸡人”。
在各少数民族中也因为鸡能知时而把鸡的力量加以强化甚至神化,创作出独具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比如,在彝族的神话史诗《勒俄特依》中说:天上出七个太阳六个月亮,导致地上人间严重干旱,人们无法生活下去之时,英雄支格阿龙站在高山上的松树上,用箭射掉了多余的太阳和月亮,将其压在一个黄色石板下面。余下的一个太阳眼睛受了伤,月亮只剩半边。对于射了太阳和月亮后的景象,《勒俄特依》中有精彩的描述:
自从射了日月后,独日躲在阴山下,独月跟随独日逃。白天没有太阳,夜晚没有月亮,天地一片黑。大妈坐屋檐下,昏昏沉沉地坐着;阉鸡放在屋檐下,昏昏沉沉地走着;耕牛犁地时,角上插起松枝照明。巴克阿扎啊,头上束红髻,红髻红彤彤;腰间束黄髻,黄髻黄亮亮;脚上束白髻,白髻白晃晃。从在云、星、月之后,飘游白云黑云间。差遣白公鸡,去喊日月出。日月不肯出,鸡冠刻九刻,九刻九保证,鸡冠当契约。拿了一撮针,赐给病眼日,补作太阳眼。三天喊到晚,喊出狗日来,太阳白天出,分出昼夜来。公鸡应承叫:早上公鸡叫,迎接太阳出;中午公鸡叫,观看太阳升;下午公鸡叫,陪送太阳落。三夜喊到亮,喊出独月来。月亮缺半边,重新给补上,分出朔望来。白狗应承叫,此后万象才正常。[2]
反映公鸡啼鸣与日月出没有关系的神话,还见诸其他民族神话传说,在此不赘述。
避邪求吉的灵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由于精神和心理的需要,鸡的功能在司夜啼晨基础上加以拓展,使之作为一种文化动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鸡的文化功能的强化和升华,使鸡升格为太阳神鸟,并能避凶邪,预示祥瑞。在古人的相似联想中,鸟类有日出鸣啼在空中飞翔、日落投林的习性,太阳在空中运行,因此便以为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神秘的联系,从而产生了日载于鸟和日中有鸟的认识及其神话传说。这日中的鸟在古代一是指乌鸦,二是指雄鸡。因为雄鸡啼鸣与太阳升降相应,其司夜啼晨报晓的特性遂获得它居日中的广泛认同,使之成为“太阳神鸟”。民间的一般雄鸡的啼鸣,受居于太阳的神鸟影响,太阳鸟啼鸣则天下普通雄鸡啼鸣。而且在先民那里,把雄鸡的啼鸣作为鬼妖活动的时间界限。晋代郭璞在其《玄中记》里说:
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即鸣,群鸡皆随之鸣。下有二神,左名隆,右名突,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得而煞之。今人正朝作两桃人立门旁,以雄鸡毛置索中,盖遗像也。
在中国的阴阳观里,凡是凸的、阳光的、上面的、硬的属于阳,反之为阴。在先民的世界观里,人生活的世界为阳界,鬼妖生活的世界为阴界。在古人看来,因为雄鸡啼鸣,会导致太阳的升落,所以雄鸡是能避鬼妖的“阳物”。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相信世上有鬼妖存在;人之所以会得各种疾病,会遇到灾祸都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因为有鬼妖作祟。所以为了平安,除鬼逐妖、驱凶求吉就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太阳为阳,鬼妖为阴,而雄鸡与太阳有关系,因之被视为是除鬼逐妖的灵禽,故而雄鸡在人们施行除鬼逐妖、驱凶辟邪的活动中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民间的这种俗信及其相关民俗行为,为文献所采录。比如,早在汉代,应劭就在《风俗通义・礼典》里说:“鸡主以御死避恶”。晋王嘉《拾遗记》说鸡“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讲医药的书,但受传统文化影响,亦不乏迷信色彩,如称鸡能“治蛊、禳恶、避瘟”。
在中国古代俗信里,正月初一为鸡日,这一天禁杀鸡食用,而且这一天还是人们以鸡驱凶求吉的重要日子。《晋书・礼志上》记述说:“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在述及当时的南京风俗时则说:“岁除岁旦,秣陵人家门人插柏枝、芝麻秸、冬青叶,大门换新桃符,贵家房门左右,贴画雄鸡。”
雄鸡驱鬼除妖的功能是以雄鸡的太阳鸟神格为观念基础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以为“日者阳精”,是“众阳之宗”。按照传统的阴阳观念,阴畏阳,阳克阴,而鬼妖属于阴,所以在古代俗信中就自然会产生鬼妖畏日的观念。在中国丰富的鬼怪民间故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要素就是鬼妖最怕见到阳光,总是在黑夜里活动。太阳一出,鬼妖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的观念还渗透到中国的一些自然风物传说中。比如凉山雷波县的祛里密乡,从锅落坝到乡政府之间平地直立着一座小山头,传说是当年一个妖怪要去堵金河[3]而形成大海来害百姓。当这妖怪来到锅落坝与祛里密乡政府之间的一个台地时,被雄鸡发现。后者就在本来还未到啼鸣时啼鸣了。妖怪以为天亮太阳快出来了,于是就停步不前,变成一座小山。
传统社会中对雄鸡啼鸣与太阳升降的现象往往以神话思维理解之,从而产生了鸡鸣阳出的神话。《神异经・东荒经》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在中国古代“日中有鸡”的观念很普及,对此宋陆佃的《埤雅》、明杨慎的《艺林伐山》、明周婴的《卮林》等都有“日中有鸡”或“日中有金鸡”的记述。《神异经・东荒经》说:“扶桑山有玉鸡”,虽然开始把鸡神格化,但还没给请进“日宫”。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则直接把雄鸡搬进了“日宫”,成为太阳化身:“日宫一树而有鸡王栖其上,彼鸣则天下鸡皆鸣。天鸡者,日中之鸡也。”在民间则有《金鸡和太阳的故事》等关于太阳为金鸡所变的故事流传。[4]因为雄鸡啼鸣与太阳升降的关系,雄鸡被神格化为太阳神鸟,“日者阳精”的观念也发展成了“鸡为积阳”或“鸡为阳精”。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鸡乃阳精,雄者阳之体,头者阳之会。”有了这种观念的出现,鬼妖畏日自然也就会发展到鬼妖畏鸡,产生鬼妖畏鸡鸣、鬼妖怕鸡血、鬼妖怕鸡眼等说法。
当鸡成为鬼妖畏惧的太阳神鸟后,其满足人们精神家园需求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化,融进求吉祈子的追求。这样,鸡不仅只是避邪,而且也纳吉,成为驱凶求吉的文化动物,遂产生了相应的民俗文化习俗。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说:“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唐始。李泌清以二月朔为中和节,赐民间以囊盛百果谷瓜李种相问遗,号献生子,令百官献农书。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其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燕京岁时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把江米糕称为太阳糕,在上面印圆光表示太阳,印金乌象征雄鸡,说明古人认为太阳中有乌或鸡,而人们之所以吃太阳糕、祭太阳,其目的是“生子”。由此可知,太阳鸡糕的文化内涵,在于祈福生子,表达人们对生命的祈盼。
当鸡具备了太阳神鸟的神格后,鸡本身的习性如啄食毒虫和食泥沙等特性也被神力化,拓展到人们驱凶求吉的领域,并表现于神话传说等文学文本之中。因而在相关文学文本里,出现了雄鸡为神灵之物,能帮助人们驱除毒妖蝎子精、蜈蚣精、蜘蛛精等情节的描写。在《西游记》中,作者就塑造了一个由昴日星官变成的一只双冠子大公鸡,帮助孙悟空降伏蝎子精的情节。《本草纲目》说雄鸡能“治蜈蚣、蜘蛛诸毒者,鸡食百虫,制之以所畏也”。在日常生活中,鸡食包括了蜈蚣、蝎子等毒虫在内的昆虫。这种自然现象在人们的精神信仰里,逐渐形成鸡能降伏毒虫,变成“神灵”的观念。正因为如此,鸡成了家宅平安的镇邪神物。过去每年的谷雨前后,不少地区流行帖鸡王镇宅图的风俗。具体做法是于谷雨这天早起收集露水研墨汁,在纸上画一只红冠公鸡,其嘴叼一只毒蝎,蝎身上涂红色表示血迹,象征毒蝎已经被杀死。江苏传统年画中也有类似的“鸡王镇宅”图。陕西凤翔一带过去流行禁蝎咒符。该咒符的画面为中央一雄鸡昂首衔虫,爪下还有大毒蝎。咒符上的咒语为:“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一嘴,毒虫化为水……”“雄鸡镇宅”图主题的形式表现多样,比如在甘肃天水一带,画面为两只站立对称的硕大公鸡各衔一只毒蝎,两童子分别骑于公鸡背上,手持写有“天官赐福”和“满门喜庆”的条幅。
在中国民间传统中,雄鸡既能在陆地上避邪驱凶求吉,也必然能镇伏水中怪魔。过去在苏北运河入江口附近的壁虎坝旁,塑有一只汉白玉雕成的雄鸡。现洪泽湖畔的洪泽县内,仍有一只高高站立着的石雕雄鸡,昂首张口,面对东方。
呈祥与预兆的德禽
鸡能司夜啼晨和避邪驱凶,从吉祥文化的角度看,鸡也就是能呈祥预兆吉凶的吉祥物。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不仅把雄鸡用于避邪驱凶的民俗活动,还通过雄鸡直接表达多方面的诉求,其中包括迎祥纳吉的喜庆追求。人们据雄鸡的啼鸣与日出日落有关而把雄鸡视为堪与三足乌比肩的太阳神鸟,又据鸡啄食毒虫泥沙的本性而把它视为能够避邪驱凶的神物。除此之外,人们还把鸡所具有的一些行为人格化德性化,把鸡视为“德禽”,赋予其文、武、勇、仁、信五种美德。提出此说者为汉代人韩婴。《韩诗外传》说:鸡“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中国古代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准则,并派生出“忘八”谐音“王八”[5]骂人。不过,影响广泛的还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社会中的德行很多,但归纳为五种,是受传统五行观影响所致。在中国,五行观产生极早。《尚书・洪范》记述说,周武王兴义军灭商纣之后,向箕子咨询治国方略,箕子的献策就包含了五行。箕子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了精彩的宇宙世界,相生相克而使得天地间新陈代谢,生生不息。随着五行观的成熟和系统化,将世间万物都纳入五行思维模式之中,在人伦方面则用仁义礼智信来配五行金木水火土,称为五德。所以检阅文献,以五德思维模式描述飞禽的,不仅限于鸡。比如,早在《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述“其状如鸡”的凤凰时说: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水浒传》的第一百一十回的《燕青秋林渡射雁》中,宋江也曾以五德描述大雁的品行。相比较而言,古人以五德描述良禽的品行,各有侧重,反映了人们的不同诉求:《山海经・南山经》中对“其状如鸡”的凤凰的五德记述,以羽毛美色为切入点,并无直接的实际指向。《韩诗外传》所描写的鸡的五德,以鸡的习性为切入点,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诉求。而《水浒传》中宋江对雁五德的描述中有“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等句,折射了封建社会从一而终和等级秩序的伦理观。所以,对鸡的五德的归纳,体现了人们的道德理想;赞赏鸡有五德,其实是说人应当具备文、武、勇、仁、信五种道德品行。
因为鸡具有五德,凤凰“其状如鸡”,更有“舜父夜卧,梦见一凤凰,自名为鸡”的传说,所以使得鸡和凤凰相融,它们不仅成了中国文化中的灵禽祥鸟,而且也是王权国祚的象征。传为曹丕所作《列异传》和干宝所作《搜神记》载,对于掘自土里的鸡“媪”,“得雄者王,得雌者伯”。《拾遗记》记载了一种“沉鸣鸡”,“若天下太平,翔飞颉颃,以为嘉瑞。”有的地方志则记载说有一种如家鸡而五彩的“客鸡”,如果某地见之则当年一定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份。[6]
在中国的民俗文化系统中,鸡具有五德与人们把鸡作为吉祥物有密切关系;但普通民众之所以把鸡作为吉祥物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则是出于所谓“谐音民俗”。生活于中国吉祥文化里的民众,往往通过谐音取意来表达特定的民俗文化心理,寄托祈福纳吉的愿望。“公鸡”的“公”谐音“功”,而“功”有功名、功勋等意,又谐音古代爵位“三公”的“公”。“公鸡”的鸡谐音吉祥如意、平安大吉的“吉”。伴随着语言上的谐音,出现了一系列的谐音民俗。比如,陕西、山东等地在传统社会里,孩子的母亲会在立春日前后给孩子缝制小巧的布公鸡,或戴在胳膊上,或缝在帽子顶端,称为春鸡、迎春鸡,以祝“春吉”。在中国的相关宴会中,鸡鱼是必有的两道菜,其用意就是取“吉祥”和“有余”之意。过去民间在门上涂鸡血粘鸡毛,或贴鸡画,其意在于避邪。其实避邪就是追求吉祥平安。从吉祥文化的视角看,它反映了人们祈求平安,追求生活吉祥的一种热望。在旧时中国的民俗生活中,利用鸡吉谐音而表达理想愿望的吉祥图极多。比如,画大公鸡于大石头上,称为“室上大吉”。在一个画面上画一雄鸡与鸡冠花相配,以“冠上加冠”谐音“官上加官”,用以表达升迁、腾达的愿望。在一个画面上画一只雄鸡和牡丹花,因牡丹在中国是富贵的象征符号,公鸡的公则谐音“功”,所以这幅图称为“功名富贵”。如果在一个画面上画四个柿子,三只公鸡,则以四个柿子谐音“四世”,以三只公鸡谐音古代爵位“三公”。诸如此类例子极多,在此不赘述。
因为鸡是避邪和有德的灵物、吉祥的象征符号,当然也就有预兆的功能。先兆观念是人类早期社会的普遍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其基础是天人感应的神秘信仰。在这种认识方式里,人们试图通过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现象,以预知事物发展的可能结果,达到避凶求吉的目的。在古人的先兆观系统中,动物的行为迹象是其重要内容。在动物的行迹先兆中,鸡的行迹又是其重要内容。《本草纲目》说:“鸡……若黄昏独啼者,主有天恩,谓之盗啼。”元明之际娄元礼所著《田家杂占》说:“黄昏鸡啼,主有天恩好事或有减税粮之喜。”宋佚名《客退纪谈》则有“定婚鸡啼,福禄日跻”之说。宋罗愿《尔雅翼》亦载:“鸡或乙丙夜辄鸣者,俗谓之盗啼,云行且有赦。盖海中星占云:天鸡星动为有赦。故后魏北齐赦日皆设金鸡揭于竿,至今犹然。”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对于命运的关注,相比较之下更注重今后有什么灾难,以便提早预防之。所以在关于德禽鸡的先兆功能中,人们最为重视的实质上是“凶兆”。从文献记载和民间习俗生活看,有关鸡在不该啼鸣的时间啼鸣所预兆的不吉内容很多。《本草纲目》关于鸡的神秘文化内容极多,除上述鸡鸣兆吉外,还有兆凶的内容:“凡人家无故群鸡夜鸣者,谓之荒鸡,主不祥。”《客退纪谈》则认为此乃凶兆:“黄昏鸡鸣必杀之,以为不祥,俗忌也。”这样的俗信,直到现在还在一些地方存在。在鸡鸣为祸的民俗信仰中,母鸡打鸣是民间知晓面最广泛的凶兆。这种凶兆,主要象征主人家会从此或者贫穷,或者祸象不断,或者出现“乱妖”。更有甚者,把母鸡打鸣与男尊女卑观念相联系。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俗语“牝鸡司晨,比妇人之主事;河东狮吼,讥男子之畏妻”即是。
在传统社会的俗信中有公鸡在不该啼鸣时啼鸣或母鸡打鸣为凶兆之说,其实这是基于对鸡的本性的一般认识。在正常的自然节律状态下,公鸡的啼鸣本来是与太阳的升降联系在一起的,表征时间的刻度。而司夜啼晨是公鸡的事,母鸡是不可能像公鸡一样“引颈高歌”的。所以,一旦出现因为生存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地磁场发生变化而出现上述所谓凶兆时,人们即认为主人家的生活节律和生活状态会出现重大变故,从而引起极度恐慌或恐惧。
作为具备五德的德禽鸡,又能呈祥且具有先兆功能,所以很早就进入了先民的仪礼生活之中。从反映先民生活的文化遗址中,在属于仰韶文化后期的陕县庙底沟遗址(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发现了家禽鸡的骨头。河北武安县磁山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八千多年)在上世纪70年掘时,出土了许多鸡骨。从出土的鸡骨看,以公鸡之骨最多,学者研究这是先民用公鸡进行祭祀的原因。正因为鸡曾作为先民祭祀礼仪的祭品,才会在《礼记・曲礼下》中留下这样的记述:“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在先民社会的信仰文化仪式系统里,鸡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比如歃血为盟仪式中,鸡是必须要有的媒介。除此之外,还有所谓“鸡坛”“金鸡赦”等。
鸡在仪礼生活中的作用,最为普及也最为受重视的则表现于人生仪礼之中。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婚礼中,过去在女儿出嫁时,母亲要剪喜花陪送。喜花的图案,其主角为公鸡,用鸡中套鸡,鸡中套钱的构图,隐喻阴阳结合,男女婚配。据学者引方志资料,旧时有的地方“亲迎礼用雁,或以苍鹅代之,俗多用鸡,曰‘长命鸡’,义取匹配不乱群也。”[7]有的地方过去还有以公鸡代婿的习俗,称之为“公鸡拜年”。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新郎迎娶时要用一只大公鸡做礼。新娘前往新郎家完婚时,需将这公鸡带回男家,俗称为“合啼鸡”。鸡在婚礼中的作用,吴裕成在其《酉鸡有吉》一书中,列举的元杂剧《桃花女》,对鸡在婚礼中的作用阐述很生动,在此不赘述。在传统社会的祈子仪式中,鸡也是重要的角色。在河南浚县,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庙会上,人们卖泥塑鸡,当地流传的儿歌说:“给个咕咕鸡,生子又生孙。”布依族如果久婚无子,要举行求子仪式。在求子仪式上,道公在求子者的背上放一只大红公鸡,求子者背回家后喂养,象征得子。
语言文学中的鸡
鸡作为中国先民最早饲养的家禽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个自然物皆社会物的人文动物。所以除了以上所述与信仰相关的内容外,在文学作品中,亦留下关于鸡的不少佳作。在这些佳作中,除了文人墨客的创作外,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传说、俗语等也极为丰富,充分反映出鸡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密切性。
在中国,很多地名往往都有一个关乎来历的传说。《列异传》和《搜神记》就记载了“宝鸡”和“雉县”的来历,说秦穆公时,有人在陈仓掘地时挖了一个似羊非羊、似猪非猪的怪形动物。掘地者准备献给秦穆公,路上碰到两个童子。他俩告诉掘地人:这个似羊非羊、似猪非猪的怪物叫“媪”,常在地下吃死人脑,用柏木击打其头就可以杀死它。这时被称为“媪”的怪物也说话了,讲这两个童子都叫鸡宝,得到雄的可以称王,得到雌的可以称霸。于是这个掘地人便舍弃了“媪”而追逐两个童子,结果童子化为野鸡飞进了树林。秦穆公知道此事后派人围捕两个鸡宝,但雌鸡宝已经化为石头。雌鸡宝被追逐化石的地方,后来就叫做“宝鸡”,而秦穆公以后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那只雄鸡宝,则飞到了河南南阳一带,据说后来汉代所置的雉县,就是这只雄鸡宝停留的地方。有关鸡的传说还很多,如鸡感恩、鸡为主人复仇、火鸡破敌等,但其不如成语和俗语那么简洁、那么易记易传。
据资料,在苏州流传过一首十二生肖童谣,其中涉及鸡生肖的内容有“十月芙蓉小春天,家家养只过年鸡。雌鸡生蛋有出息,雄鸡天明喔喔啼”[8]等,生动有趣,不一而足。
在关于鸡的成语和俗语中,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充分表现出我国民众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特色。有关鸡的歇后语很丰富,多达几百条,在此略录十几条以飨读者:
鸡不撒尿――另有门道
鸡毛打钟――不响(谐音想)
鸡毛过大秤――没分量
鸡毛掉井里――不声不响
鸡长牙齿蛋生毛――天下奇闻
鸡鸭共笼――语言不通
鸡啄米――乱点头
鸡窝里的凤凰――至高无上
鸡戴凤冠狗穿衣――衣冠禽兽
公鸡飞到屋顶上――唱高调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谐音官)
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谐音官)
野鸡司晨――鸣声不好(谐音名)
鸭吃田螺鸡吃谷――各自修来的福
喜马拉雅山上鸡叫――高鸣(谐音明)[9]
歇后语,又叫方语、市语、隐语、藏语、谜语、俏皮话、缩脚语等,和成语、谚语等属于熟语大类。歇后语因“歇”去语句中的部分成份,使听者或读者的欣赏或阅读近乎猜谜、解谜,具有一种特别的美感,表现出中国语言艺术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在有关鸡的歇后语中,人们紧紧抓住其自然本性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利用谐音民俗,使鸡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媒介和象征符号。
十二生肖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诗经・小雅》里就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之说。史上对十二生肖有多种异称,如十二禽、十二兽、十二神、十二属、十二物、十二虫等。其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所见对十二生肖述说较全的最早文献为东汉的《论衡》。在《论衡》卷三《物势篇》说:“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在这里没有提到龙,但同书卷二十三《言毒篇》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可见至少在东汉十二生肖文化已经正式进入了文献记载。一种民间习俗文化进入文人书写的文献,一般会有一个时间差,古代尤其是这样。所以,酉鸡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其历史和其他十一生肖一样,出现的时间当早于汉代。比如《国语・晋语四》中所说的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得姓者有十四人,为十二姓,其中有一姓即为“酉”。这里的酉是否与生肖酉有关,学界多有探讨,但后来出土的秦简中明确表明酉鸡生肖是一个历史事实。正因为酉鸡作为生肖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一种载体才会负载上述丰厚的文化。
注释:
[1][8]吴裕成:《酉鸡有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214页。
[2]冯元蔚译《勒俄特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63-65页。
[3]在笔者家乡四川雷波县,以及与雷波隔河相望的云南永善县,都一直把金沙江称为“金河”。
[4][6][7]参见姚立江、潘春兰:《人文动物:动物符号与中国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69页,69页。
2月下旬,按节气已接近立春,在南方已是乍暖还寒的时节,我来到北方的长白山,这里却仍是被层层的积雪所覆盖。放眼望去,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
长白山是我心里的神圣。它那冬天的神美与苍凉极大地打动了我的内心,从而促使我一次次地走出家门。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端最高山系,是我国最大的休眠火山,火山口沿的环状山脊多为白浮岩所覆盖,由于气候高寒。积雪期较长,山顶常一片皆白,因而得名。“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与峨眉山、富士山并称为亚洲三大雪山的长白山,犹如一位玉洁冰清的仙女亭亭玉立于林海雪原之上。
长白山是真正的“林海雪原”,那里的雪山从九月末顶峰的 初雪到次年六月中旬残雪消融,在此期间的长白山始终被白雪覆盖。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是长白山赏雪,玩雪的最佳时期。山峰、池水、森林、草地都覆盖着白雪,雪质轻柔、松软,洁白无瑕,雪厚达1―2米,深处可达3―4米,少风沙,无污染,雪质雪量和雪期都达到了最好的水平。
茫茫林海,银装素裹,北风吹来,万树银花,洁白的雪浪此起彼伏。在堆满积雪的树冠下,不时闪出几枝翠绿的松叶,分外生动。沿着登山长廊,徒步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天池岸边。也可以沿盘山公路徒步登山,途经岳桦林、黑风口。苔原带,抵达天文峰俯瞰天池。在天池湖畔,瀑布周围。白河两岸,氤氲缭绕的雾气,染白了树木枝叶,染白了山石大地。满山遍野,就像绽开洁白的梅花。这是独具一格的长白山雾凇。
我到长白山脚下时,正赶上山里下大雪,十几里的山路,我们的车走走停停,由于风雪的阻隔,走一小段便要走下车去清理路面上的积雪,就这样十几公里的山路。我们用了四个多小时,才来到长白山温泉旁。终于到了到达了山路的终点――杜鹃山庄。从这里前往我的住宿地岳华宾馆,公路已经被大雪掩埋,汽车无法通行,我们走下汽车,背起行囊踏上厚厚的积雪。
宾馆附近就有着大大小小的多处温泉从石缝中漏出,水流如注,犹如群龙戏水,故当地人称“巨龙泉”。许多高热处冒着气泡,水温达七八十度,放个鸡蛋,很快就能煮熟,因此几乎所有来到长白山的游客都会竞相尝试。长白山温泉中含有大量的硫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健身治病,故长白山温泉有神水之称。
长白山温泉群仅水温大于40℃的露天温泉就有179个,最热泉眼可达82℃。它们地势不一,近的就在山顶天池附近喷涌,远的则在几百公里之外涌出,是长白山的一奇。在冬日里,尝试一下长白山的露天温泉浴,伴着皑皑的白雪,泡去一身的寒冷,真是人生难得的奇妙经历。
第二天,风雪下得更大,风雪中,两个人相隔个几米便不见踪影。我冻得就像穿着两只铁鞋一样,走起路来又沉又凉。
如今冬季去长白山旅游,条件已经很好了。可以坐火车或飞机到延边或吉林。再到二道白河镇进山。想到天池水面可以从长白山的瀑布下顺全封闭的长廊上下。如想到长白山主峰。可坐景区轨车直去,以目睹天池全貌。
吉林雾凇岛 万树梨花开
在北风呼啸的隆冬季节,东北的吉林,却到处盛开着“冰花”。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吉林雾凇。
雾凇,俗名树挂。流传于千古的美丽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形容的景色就是塞外的树挂。要说观雾凇奇观,那要去吉林市永吉县的乌拉街附近的韩屯、正通屯一带,即人们常说的雾凇岛。
这个6平方公里的小岛如此特殊,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称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这主要是因为雾凇的形成主要依靠三个条件。即:第一,昼夜温差比较大。第二,无风。第三,没有封冻、温度适宜的水面。而乌拉街镇正处于丰满电站下游,由于丰满电站巨大的涡轮机日夜运行,水穿过涡轮机时,温度被提升了5℃左右,江水载着巨大的热能,水温和周围温差可达到30度左右,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从水面源源不断地散发开来,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作用下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凝结,形成了绝美的雾淞奇观。
我住宿的店主老吴热情地将我们迎进了屋子,为我们开出的“腐败”清单有:睡东北土炕、喝压井水、吃地道的东北炖菜……对于习惯了空调的南方人来说,东北的火炕可能过于“生猛”,睡火炕的感觉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惬意,基本等同于置身一个巨大烘炉。最让人心焦的是能否遇上雾凇奇观。老板娘是个爽快而且风趣的东北媳妇,去江边转悠了一圈,回来说了一句:“有戏!”
早上六点,室外零下30度,来到渡口,小小的渡轮并没有动力,靠着江面上悬着的一条铁锁将渡轮与流动的江水形成一定的角度而前进,掌舵的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皮帽子、军大衣、大头靴外加上冻得通红的脸。船舵上挂着厚厚的冰茬子,江面上满是雾气,只听见哗哗的江水声…一江面并不宽凋,还不到一分钟,渡船已稳稳当当地停靠在了对岸。
雾淞奇观出现了!在零下20~30℃的冬日凌晨,在镶着白边深蓝色宽阔的松花江上,像开水沸腾一样,满江笼罩着一层乳白色的半透明的薄雾,如白云满江,飘逸如烟如纱,这当中蒸发的浓雾水气,遇冷凝结,附着于人,使人头发胡须皆白,俨然一个圣诞老人,煞是好看,附着于沿江两岸的老榆树自然就形成了琼雕玉琢的奇异冰花――树挂。太阳就从雾气中探了出来,似乎要让这江水沸腾起来……远处的村庄在这片金色的光芒下若隐若现,如一幅活动着的油画。逆光下的雾凇随着太阳升起而变换着色彩:粉红、金黄、淡蓝直至几乎透明……
雾气全部散开时,这个小岛就是一个精雕细刻的盆景,仰望洁白的雾凇,湛蓝的天空是它最好的背景,仔细看,却是无数细微的雪粒,依附在同样柔弱的枝条上,让人不忍触及。就连地面上的枯草,也幸运地披上了这层漂亮的银装,一阵微风过处,纷纷扬扬的雾凇竟如落英缤纷,“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纷飞的雾凇会调皮地钻进你的脖子里,冰凉但清新。
回到旅店,老板娘看了数码相机上的照片,嘟囔了一句:“不错了,遇上猫尾巴了!”从12月到来年3月,这里出现雾凇的几率都很高,当地人绝对已经审美疲劳了,并根据雾凇的大小,形象地将其分为“老鼠尾巴”、“猫尾巴”、“狗尾巴”,这意味着我们抽得了中等签,也属不易了。
华灯初上,旅店窗户上结着薄霜,外面的景色成了一幅冷色调的抽象作品。炕依然是热呼呼的,菜也摆上了炕桌,没有风,雾开始弥漫开来,“明天还得有戏!”老板娘笑呵呵地给大家斟满了酒……
查干湖看捕鱼
人们说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外是个独特的地方,两股大水把这块土地和草原滋润得如此肥沃和富饶,这儿可以称为一个多湖泊之地,仅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区县境就有大小湖泊27处,而其中查干湖不但是这里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查干湖面积达四万公顷,蓄水七亿立方米。历史上,它同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达莱湖及贝尔湖一同调节附近生灵的生存环境。由于查干湖的自然状况保存得好,这里的特产也得到了世界的关注。湖中的鱼完全是靠吃草籽和小虫为生,于是被人称为“绿色”食品,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这里的冬季捕鱼节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一大奇观。
冬天捕鱼是凿冰捕鱼,与平时捕鱼活动是不同的,这是集体活动,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需要调动这儿诸多民族一块参加。当地人有个习俗,查干湖冬捕,谁不去见识,谁就不是“汉子”,这是对男人体魄、能力的衡量。在这里,谁没去查干湖打过鱼,谁甚至就找不到媳妇。
严冬,当厚厚的白雪覆盖在茫茫的科尔沁草原。当老北风呼啸吹刮的时候,查干湖壮丽的冬捕就开始了。这时候,土地颤动,马儿嘶叫,人们在呐喊。
那是北方黑土地上抑制不住的热情在心底升腾。他们戴上狗皮帽子,穿上老羊皮袄走向自然,那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原色的生存味道,是一种原始古老图腾的复活和复苏。
冬捕,每年一到腊月就正式开始了,在冬捕的时候一般由多人组成一个网队,在网队里一般分“小股子”和大把头、二把头。
小股子是网队的基本劳动力,把头又叫鱼把头,他是冬捕的领头人,把,其实是帮,是指这一伙的领头或“帮头”,帮为一伙之意,但北方人的居住地常常有中原人来此居住走动。于是将帮头念成了把头。鱼把是捕鱼人的主心骨,特别是冬捕,他从一开始就被人心中默认,他能带领这伙人打到鱼,这就要求鱼把头有选冰窝子的本领,这是一项神奇的本领。
俗话说会识冰,就是会看冰的颜色。冬季,鱼群在冰下喜欢成群的聚在一起,由于鱼的起堆往往使水涌动,冰面的雪便微微起鼓,这种冰面是有鱼群的征兆。接下来是看颜色,有鱼群的冰层上往往结有数个气泡,气泡密集的方向是鱼群游动的方向,这样的冰层颜色发灰,还有就是会听冰下的声音,俗语讲“听冰声”。听冰声,指鱼把头把耳朵贴在冰面上,他通过水流声,能分辨出鱼群位置。
冬天捕鱼,几乎就是比鱼把头们分辨鱼群居住位置的本领。
查干湖每年的冬捕,开始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如今主要由查干湖上的妙音寺喇嘛主持,他们咏咒经文,祷告水神保佑渔夫们的安全,而其实是提醒打鱼人一定要团结,一定要集体行动,他们叨念着水神的名字,手举皮鼓,虔诚地翻动经书。然后围着敖包奔走,接着举行大型“跳鬼”。
跳鬼就是跳查玛舞,这是和一种古老的原始祭祀活动,他们通过这种手段来与上苍神灵沟通。查玛舞是查干湖:冬季捕鱼节中古老的民俗事项,跳舞者头戴面具,通过那些做成动植物形状的面具,去讲述人类远古时期各类动植物,神灵战胜邪恶,乞求平安的故事。
接下来的是“醒网”仪式。醒网,是指“网”在秋季以后一直放在一旁沉睡,现如今要冬捕了网该“醒醒”了。这其实是人类在生存历程中对他发明工具的崇拜。醒网时,人们先把网放在供桌上,喇嘛点燃“年息香”,鱼把头大声叨念:“网啊!这一季冬捕就看你的了。你帮俺们多捕鱼,你能帮我们,你有这能力,等俺们打上鱼,再祭祀你呀!”说完,把头举起手中的酒碗。这时站在冰上的鱼把头每人端起大酒碗,一鱼把头搬起酒坛子,往每个人的碗里倒上酒,这时鱼把头喊:“喝了它!”于是所有的鱼把头一起将碗中的酒喝下,这叫 “壮行酒”。把头都要一饮而尽,但不能叫“干”。因为“干”字不吉利,不提它。喝完后,把头喊:“上冰!”这时所有的人们都跳上拉网的大车或爬犁,浩浩荡荡地开赴冰面上去捕鱼作业。
这时冰面上的雪雾寒风里凿冰的咔咔声,马轮子拖网的吱吱声,以及渔夫们用行话喊叫声音及出鱼时的欢笑声,久久地在风雪弥漫的查干湖冰面上飘荡,传播着查干湖人久远的冬捕历史。
查干湖地区民俗文化的现象说明了他们具备了很强的生存能力。人类生存能力和生存经验往往是通过文化和民俗活动来一代代地继承下去的,因此民俗活动越丰富规范的地区,说明人与自然越融洽,也越应该引起世界各民族的重视。
雪乡 大自然的艺术极品
在长白山的余脉,黑龙江省海林市张广财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林场,叫双峰林场,这个林场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海拔1500米的山坳里,由于来自蒙古草原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与来自日本海的温湿气流在这里相遇,因此这里一到冬季降雪不断。
很久以前我第一次去雪乡,先是从哈尔滨坐火车,坐到黑龙江省的海林市,第二天一早便早早坐上了去大海林林业局的火车。当火车到站时,听说去太平沟的火车就要开了,我便赶紧在站前租了一辆驴板车向森林小火车站窜去(因当时在火车站前只有驴板车可乘)。上小火车花了9角钱,买了一张森铁车票,便向心中向往的沟里出发,就这样,又经进了将近5个小时的火车之旅,我才于下午到达小火车站的终点站太平沟林场。再坐两天一班的客车,经过了3个半小时的颠簸,晚上终于到了雪乡。
在林场招待所里,我有幸结识了林场的劳资员周去昌,我俩一来两去,谈得十分投机,就在我们都将睡去时,他突然问我是否想到山上林业工人的工段去看看,我说当然想,他说那好,我给你联系,一听说能去工段,我马上就兴奋了起来,问了他许多工段上的事及应注意的事项,他对我说,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另外,到工段上最好给他们带些东西,因为山上食物比较缺乏,我一听马上说,那来不及了,明天早上就要走,他说没关系,我跟你一起去买点,这样我俩一起敲开了林场最大一家小卖店,店主问我买什么样的,我说要好点的,店主马上去柜台里给我俩拿出1.2元一盒的烟及1.15元一瓶的酒及挂面,我一看眼前的这些东西,连忙说,我想要好一点的,店主告诉我,我们这里生活水平低,这是店里最好的了,我一看那只有拿这些礼物上山了。
第天一早,天还没亮,在早晨5:30分周去昌便将我送到了进山运林材的车上,我跟着运材车来到了伐木上的工段。
我一回到雪乡便立即被那一朵朵神奇的雪蘑菇吸引住了,只见一堆堆造型独特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样的美妙,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自然本是大艺术家,艺术也是一个小自然,艺术创作过程,是一个精神物质化:首尾不同,而其结局同为――极真,极美,极善灵魂和肉体的协调,心物一致的艺术品。”雪乡即是大自然提供给我的一件艺术极品。
由于这里是原始森林,因积雪非常深,伐木工人个个都打着绑腿,脚穿胶鞋在齐腰深的雪中走来走去,一会身上的棉袄及脚上有棉胶鞋就湿透了,在开饭时我才发现,内勤在做饭时,用一口奇大无比的铁锅,中间倒上很少的一点点油,然后便将切好的菜投入锅内,再抓上一些大粒盐,倒上一桶雪水,上面放上笼屉,在屉里是些已经风干得裂了口子的馒头,我用惊诧的目光看着他们啃着裂了口的馒头,有滋有味地喝着没滋没味的白菜盐水。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一转眼,两天的工棚生活结束了,我就要返回到林场的总部,当我怀着山上那复杂的心情返回到招待所时,服务员看到我回来,惊奇地问我这两天都去了什么地方,当听我说去了工段,她们说,以为我迷山了呢。
如果我们今天去雪乡,完全不需要像原来那样艰苦。如今从哈尔滨到雪乡的公路已经开通,从哈尔滨到雪乡只需5个小时的大巴车程,而且吃住条件也大为改善。
哈尔滨“冰城”冰雪节
哈尔滨年平均温度在3.5℃,最长的冬天,冰雪覆盖达4个月之久,故有“冰城”之称。
提起冬季的旅游,就不能不提到哈尔滨的冰雪节,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的哈尔滨冰雪节,历来吸引着国内外的旅游者,它以北国冰雪所特有的神奇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提起冰雪游,就不能不提到一项运动――滑雪。如果你到哈尔滨,那就一定要去亚布力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