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物业管理智能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

时间:2023-10-09 10:5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业管理智能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物业管理智能化

第1篇

什么叫智能物业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弄清这个概念。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连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和城市分别被称为智能物业小区和智能城市。智能物业小区是智能城市的基本单元,它已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有一个热点。

所谓的智能物业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是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尽可能的提高性价比指标。

让我们对比来看看国内外智能化物业的发展现状吧!国外,智能网络物业常被称为”smarthome"。现在已有不少地方,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开发了这种智能网络物业社区。这些社区都通过电子手段提供与社区有关的信息和服务。这种方式不仅缩短了人们物理上的距离,而且给用户带来了许多方便。通过Internet,社区向其住户提供国内外新闻、社区内新闻以及住户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另外,还有交通信息、天气形式、地区性活动、商业区地图。而社区最重要的是服务,这些社区提供了如医疗、婴儿看护、宠物照顾、病人监护、电子图书馆、网上学校、预定旅店、饭馆、酒吧、看电影、逛公园等项目,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此外,在住户家庭内部联成局域网(HomeLocalAreaNetwork),将自家的所有电器进行智能控制,支持多台个人电脑。住户可以远程监视、控制家中的各种设备,如提前打开空调、开关灯、收发传真等一系列内部事务。这一智能化控制使得整个小区的智能化水平又提高了很多,当然这和国外网络普及、应用水平、国民收入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几年前,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智能物业"(SmartHome)的概念。其实项目标就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早在1983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就组织专门机构开始制定家庭电气设计标准,并于1988年编制了第一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统标准(HBS)。在其制定的设计规范与标准中,智能住宅的电气设计要求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

1)具有家庭总线系统;(也称综合布线系统)

2)通过家庭总线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各种家电的智能化)

3)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世界相连接。(互联网的功能,目前中国电信、长城宽带及有线电

视都在积极的扩展此项业务以争取更多的终极用户)

我国也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讨论稿),在“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以下的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同时也对小康住宅与小区建设在安全防范、家庭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即: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

在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盖”起的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并在

新加坡新闻媒体上刊登了有关“未来之家”的智慧所在。在“未来之家”里当早晨起床时间一到,卧室音响设备就会自动播放屋主人爱听的“起床曲”唤醒主人;卧房浴室的电灯也会在主人进入梳洗时自动亮起,这时,厨房的煮咖啡器也自动煮水,等主人出来时,就有热腾腾的咖啡等着他;在客厅里,主人只需轻轻按动综合功能遥控器,就可以十分方便的通过家庭影院系统播放电视节目、VOD点播、DVD播放、上网查询邮件和当天的重要新闻,以及多媒体游戏。当主人出门后,家庭智能化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安全保卫系统,一旦有人非法进入住宅或发生意外事故(如:火灾、煤气泄漏、老人疾病紧急求助),系统就会立即自动拨电通知主人,或向有关警署报警。在外的主人接到报警后,也可以拨电回家拨接上家庭智能化系统,开启家中的数码电话机上的特别对讲器,听听家里有没有奇怪的声音,甚至质问不速之客“你想干什么?”。主人在下班回家前,可以通过手机遥控家里的空调机并调节到舒适的温度上,以及其它家里的电器设备(如:热水器等),当主人完成操作后,电话里会传来柔美的声音:“空调已开启”。因此“未来之家”也是一个会“说话”的智慧之家。目前在美国已有近四万户家庭安装了这一类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在新加坡也有近30个社区(住宅小区)近5000户的家庭采用了“家庭智能化系统”。相信到了2l世纪将会有更多的公寓和洋楼,以及住宅单位(住宅小区)安装上这一类高科技智能化系统产品。

虽然建筑智能化在国内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但随着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建筑功能的改善,人们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因此产生了智能建筑这一概念。针对中国智能建筑市场已经形成,建设部设立了有关科研课题对其进行研究,但主要是在对现在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优化、组合。为了避免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对市场进行科学管理,建设部在今年将推出”建筑智能化管理暂行办法”,同时也将慢慢建立设计、施工、维护、检验等标准。现在建设部对小区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满足通讯,为智能化提供基础;有线电视传播(娱乐);计算机进入家庭;物业管理四大方面。目前,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有这方面建设,如我市的番禺丽江花园、保利花园、光大花园第三期等,而中信大厦更号称要成为广州的数码港。他们的出现满足了不同收入用户对住户的需求,同时,也为将来国家制定小康型住宅的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智能物业和智能物业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能化是物业里面固有的一种硬件设施,他是用来为住户实施服务的一个理想的环境,智能住宅小区为物业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智能住宅与智能社区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出四大特点:1、网络化。目前流行的家庭的办公、网上购物、远程教育等等正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化的现实表现,离开了网络,也就不可能有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2、智能化。住宅的智能化是把住宅的单一居住功能引向休闲、娱乐、购物、教育、家庭办公等多项功能;把住宅小区的狭小、封闭空间变为可触及世界的开放地域。3、人性化。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是迎合人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已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各种现实与各种需要要“以人为本”。4、综合化。智能住宅小区具有很多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函盖通信、安防、物业管理、家庭智能化等几大方面,综合性很强。

具备四大特点的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产生,给了物业管理一个发展的空间,也给物业管理一个展现价值的机会。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出现,给物业管理增加了很多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服务内容,如网络服务等等,使物业管理真正的有了“用武之地”,间接地也提升了小区物业管理的形象。

同时,物业管理的参与也才能真正实现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的智能功能。一方面,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是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智能系统的组成部分,没有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只有物业管理的参与,并通过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人员对智能化设备设施的管理,及通过提供多种信息为居民服务,居民才能真正感受到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也才能感受生活的便利、安全、舒适与丰富多彩。

现代的智能住宅小区需要智能化的物业管理。与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相比,智能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其一,智能化程度高。传统住宅小区由于其建筑、设备设施等硬件缺乏智能性,充其量也就作些住宅小区智能化的改造,在物业管理方面使用一些计算机,但使用范围相对狭窄。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小区由于其先天优势,给物业智能化管理创造了条件,不仅在计算机的使用上,还是在管理

的智能化上,都比普通住宅小区范围要宽、程度要高得多。

其二、效率更高、内容更多、更便于管理。主要表现为:①物业管理中的一些传统收费项目,如房租、水电、媒气、暖气等的收费因为可以使用电脑管理而变得一目了然。房租、水、电、煤气的用量也能通过专门的传感器进行数据的精确采集。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收费纠纷,而且大大方便了住户。②物业管理领域中的一些专项与特约综合经营服务,如快餐盒饭送餐服务、物业租售服务、代聘保姆、代为介绍家庭教师、代订车、船、飞机票、其它中介咨询服务、购物服务、洗衣服务、社区厨房等,通过电脑网络联系与处理将更为方便高效。③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人员也将变为电脑网络的操作者与管理者,通过电脑网络(广城网与局域网)提供各种管理服务,不仅可以收取网络信息使用费和各种服务费,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身的传统形象,提升了物业管理的科技含量、档次和社会地位。管理服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走门串户、忙于嘴上的协调与劝解,而是管理和维护电脑网络,提供网上信息服务。这样不但增加了管理服务内容,相应增加了物业公司的收入来源和利润,而且因为网络管理服务的高效而使物业管理变得更有效率,更容易管理。

其三,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更高。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要在智能结构方面不但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应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网络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管理维护知识,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包括文档处理的网络操作等等。

智能住宅小区及其物业管理的上述特点,也对物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第一、从业人员要了解智能住宅与智能建筑的不同,努力从物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搞好物业管理工作。智能住宅是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但它又有不同于智能建筑的特点。从其智能化的内容来看,重点是生活服务、安保和物业的管理维护;系统结构具有适应众多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的分散性、多样性、灵活性、控制对象分散,信息传输距离长,布线复杂等等。因此,从业人员要真正把智能住宅小区与智能建筑从管理观念和管理服务的具体内容方面区别开来,从住宅小区的角度,向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产品,同时,积极做好智能化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

第二,必须强调和切实督促物业公司对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一方面物业公司要从思想上把早期介入真正重视起来,并切实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要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角度出发,强调和督促物业公司对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

第三,必须加强智能住宅小区管理服务人员,特别是智能化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物业公司应选派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岗位培训,掌握智能化系统管理的技能,并将系统过程、数据全面存档,作为智能化系统启动的初始条件,以确保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并能保证管理服务人员正常利用该系统为广大居民服务。

第四,努力做好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具有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一般内容,包括:①公共管理服务。具体内容有:房屋维修管理、房屋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环境环卫管理、供暧管理以及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等等。②综合经营服务。包括专项服务和特约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衣着、饮食、居住、行旅、娱乐、购物、文教体卫等方面的服务。另外,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比普通小区物业管理也多了一些新的管理服务内容,如网络信息服务等等。同时,智能住宅小区物业管

理的主要工作也将变为管理和维护电脑网络,而不是以前那种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发现和解决物业管理问题。

第2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纠纷类型;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c)-0068-01

一、物业管理的概念

物业管理,是指由专门的物业管理经营机构和人员经物业所有者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依照合同契约,应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的维修养护技术,以经济手段对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场地,以及物业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化、道路养护等实施统一的专业化管理和维修养护,为居民生活提供高、优质、便捷、经济的综合。

二、物业管理纠纷的主要特点

(一)、物业管理纠纷的主要特点。物业管理纠纷是随着房地产开发商加强售后服务及物业管理行业的出现而出现的,该类纠纷因其独特性而与一般的纠纷有着不同的特点。1、公摊面积不清导致纠纷。商品房的公摊面积计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专业计算问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建筑规范和国家规范。开发商往往注重整体的建筑,在分摊面积计算由房管部门发放产权时予以注明。一旦房管部门发放产权时予以注明与相关的测量计算相关的测量有误,公摊面积不清就导致纠纷,使业主将开发商告上法庭。2、设施不全和不按期完成,导致的合同违约纠纷。业主和开发商在入住之前签订合同(孙南申,2005),让业主先承担付款义务,以此解决开发商的融资困难。签订合同之前,开发商往往承诺过多,有些已经超越了开发商的能力范围,如“三通”的问题,有些是政府垄断行业的行为。一旦政府垄断行业存在和资金问题,导致合同违约,开发商应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导致合同违约纠纷。3、物业管理纠纷案件逐年上升,诉讼标的额较大。1990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业异军突起,海南的房地产更是超常规发展,形成了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新建住宅小区和作为商用写字楼的大厦(以下简称为住宅小区和商厦),各类住宅小区、商厦在收取物业管理费用、提供管理服务方面的做法 不尽一致,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缺乏约束各方的合同、公约或法律规范,使业主与物业管理者、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渐生,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向房产、物价等管理部门的投诉大量增加,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处理不完全能解决纠纷后,当事人转而向法院。4、因物业管理产生纠纷的案件类型多,且多是新类型的案件。物业管理纠纷是物业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据统计,目前海口市所受理的物业管理 纠纷,已从刚开始受理时物业管理公司追索物业管理费的纠纷,发展到涉及民事诉讼、行政 诉讼的各类型纠纷。

三、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树立为业主服务的精神思想是指导行动的指路明灯。1、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引导正确的行动方向。物业管理公司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要为业主服务的精神,正视自身是“接受业主的委托,受雇于业主,为业主收好、管好、用好物业管理服务费,同时服务好,维护好业主的物业,从中得到合理的报酬”的现实。以创建整洁、文明、高雅、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标,通过严谨、高效的科学管理,倡导“随时随地、尽心尽力”的服务理念,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2、就物业管理工作而言,要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要有服务意识。也就是说,先要能想到,才能做到;先有意识,才有行动。对内,要做到上级为下级服务,尽而使员工以良好的状态面向业主,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对外,要不断强化员工“把业主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成为一家人,让每一位业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物业管理企业是在为他们服务。

(二)、引进智能化管理。随着网络系统的普及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办公及经商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智能化的居住环境亦成为现代人士的选择,传统式的物业管理模式已变得不合时宜。智能化的物业管理可提高服务效率而且节省人手及降低物业管理的营运成本,它对传统的物业管理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物业管理企业应充分利用自动化设施,加大物业管理智能化的科技含量,更加有效地实施各方面的管理服务(陈德豪,2005)如在保安防盗方面,利用可视对讲控制、紧急报警、电子巡逻系统、边界防卫、防灾报警等方式,提供更全面、快捷、稳妥的服务;在物业服务方面,利用电子抄表、自动化停车场管理、自动化公共照明、电子通告及广告,背景音乐及语音广播、公共设备的自动监控、自动化的文档管理系统等,使物业管理可以达到更有系统、更体贴、更便捷的效果。

(三)、规范化综合管理。1、制度化的现代人员管理。(1)、建立对物业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物业公司内部要职责明确,确立岗位责任制,达到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的效果,形成良好的工作气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针对小区物业管理的特征,建立一套对物业管理人员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对日常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保安人员、工程维修人员、保洁人员、绿化人员等的管理制度。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到物业管理工作事事有标准,人讲标准,在标准化的活动中推行规范化的物业管理。另外,建立丰富的企业文化,加强团队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同时对工作人员实行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和激励制度,优胜劣汰不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总体服务素质[6]。(2)、对业主及住户的管理物业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小区居住的业主和住户。因此做好业主和住户的管理是物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物业管理公司要与业主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协议》、《业主公约》等文件。用文件形式明确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规范双方的行为。其次是鼓励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治安联防会等社团组织。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霍皋.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孙南申.中国服务合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选[J].2001(1)

[4]林广志.物业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

一、数字小区的定义

数字小区的建设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衡量信息化数字小区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应该仅仅看系统集成了多少技术,有了多少技术创新,有多大的信息系统投入,而应看系统的设计是否满足服务社区的应用需要,客户使用是否方便,系统维护是否容易,系统是否成熟可靠。也就是最大限度利用投资,取得最佳应用效果。

智能小区的建设在国内已经非常普及,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几乎新建的每个小区都会配置智能化系统。目前比较典型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宽带网络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防报警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周界防范系统、保安巡更系统、自动抄表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

目前国内数字小区的概念还很模糊,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产业标准,造成一些不负责任的地产商包装出各种各样的“e家庭”、“数字小区”、“数字家园”的概念,但真正让“数字”落地的很少。

对于不少发展商而言,数字住宅还仅仅停留在互联网、可视对讲、紧急呼叫等阶段。曾有报道称,由于看到数字住宅的广阔前景,有的小区仅仅安装了闭路监视摄像机或能上网就自命为数字小区。这显然是开发商在玩新概念。据有关统计,北京至少已经有10多家项目称自己在做数字化,但是没有一家发展商在楼书里对数字化做出完整解释,只是将“数字住宅”作为吸引客户的一个手段。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和勘察设计司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数字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将全国住宅小区示范工程建设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作出逐级递升的数字化系统的设计、建设要求。

一星级

(1)安全防范子系统:出人口管理及周界防范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监控;住户报警;巡更管理。

(2)信息管理子系统: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远程抄收与管理;IC卡管理;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3)信息网络子系统: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布线: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和两个有线电视插座;建立有线电视网。

二星级

二星级除应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之外,同时在安全防范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建设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升。信息与通道应采用高速宽带数据网作为主干网。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配置局部网络,并可供住户联网使用。

三星级

三星级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外,其中信息传输通道应采用宽带光纤用户接入网作为主干网,实现交互式数字视频业务。三星级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在可能条件下,应实施现代集成建造系统(HI――CIMS)技术,并把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纳入整个住宅小区建设中,作为HI一一CIMS系统要考虑物业公司对其智能化系统管理的运行模式,使其实现先进性、可扩展性和科学管理。

以上智能化系统有关防火及煤气泄漏等涉及消防、安全的问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时,要求住宅小区数字示范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商品住宅项目认定,其中一星级示范工程性能认定等级不得低于商品住宅性能认定A级;二星级示范工程性能认定等级不得低于商品住宅性能认定AA级;三星级示范工程性能认定等级不得低于商品住宅性能认定AAA级。

一般来讲,数字小区应至少包括小区安全防范、互联网应用和物业管理自动化等应用。美格数码给数字小区的定义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核心,以小区高度集成的智能化平台为载体,以家庭为单位实现了各种数字化应用的现代住宅小区。

智能小区并不一定可以称为“数字小区”,比如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智能小区仍然主要建立在模拟技术基础上,虽然也配置了很多智能化子系统,但由于模拟技术的局限性,造成子系统之间没有很好的集成,子系统本身的应用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家庭内部的智能化系统也仅限于很初级的功能,这样的小区并不能称之为“数字小区”。

美格倡导的“数字小区”是在现有“智能小区”的基础上,全面导人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小区的智能化水平,真正实现家庭的数字化生活。

二、数字小区的市场需求趋势

美格在为客户提品和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广泛征询了社会各界对数字小区的建设需求,综合起来主要有:

(1)小区传输IP化

传统的小区智能化系统到户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子系统配线:

・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和电话系统需要)

・可视对讲系统专用总线

・安防报警系统专用总线

・抄表系统专用总线

・有线电视系统传输电缆

由于子系统配线各成体系,造成工程管理复杂,设备维护困难,因此观念比较先进的开发商希望能够有统一的传输系统承担以上各子系统的传输任务,目前看起来最有优势的解决方案就是传输IP化,实现“多网合一”。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小区建设规模很大,有个小区面积达几平方公里,要实现这个大小区的统一管理,采用传统的思路建设智能小区有很大的障碍,唯有采用数字化技术,以IP宽带网为核心,才能保证整个智能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2)家庭网络无线化

传统的家庭智能化系统中,仍然大量采用有线的方式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和数据。家庭内部已经存在大量的水电管线,安装传统智能化系统时又需新增各种管线如各种报警探头线、计算机网线、电话线等,安装灯光电器时由需要增加各种强电管线,造成施工成本很高,使用也不方便,终端设备调整位置也很困难。采用家庭网络无线化,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供更加丰富和灵活的应用。

另外,在家庭中不同设备间逐渐有了传输数据的需求,比如有的客户希望把电脑里的图片在家中的平板电视中显示出来,或者把电脑里存的影片调出来在大屏幕液晶电视上播放,或者把可视门铃的影像送到电视机上来。满足这种需求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无线传输。

(3)提供更多远程应用

现在的客户越来越关注远程应用,比如远程家电控制即通过电话、PDA、手机、家庭网页的方式远程控制空调、电饭煲、热水器等家电设备,通过PDA、电脑等远程监控家里的情况等。

(4)开放互联

在传统的智能小区系统中,可视对讲、安防报警、家电控制、远程抄表、一卡通等系统基本上是独立的子系统,子系统之间基本不能实现互联系。 现在越来越多客户要求将以上子系统在一个系统上实现,降低施工和维护的工作量,实现集中管理,提高智能化程度。 (5)可持续发展 现在建设的智能小区大部分完成后几年不变,跟不上小区管理和家庭智能化的需求。所有现在的客户比较关心智能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和解决方案升级是否方便,是否能支持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三、新一代数字小区整体解决方案

美格新一代数字小区整体解决方案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平台”和“四大应用”:

1.三大平台

三大平台是指小区宽带IP传输平台、家庭数字化应用平台、小区管理与互联网应用平台。

(1)小区宽带IP传输平台

小区宽带IP传输平台是整个数字小区各应用系统的基础传输平台,根据传输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有线宽带平台和无线宽带平台。

有线宽带平台通常建立在综合布线基础上,实现光纤到楼和以太网到户,人户带宽10Mbps/s以上,有的小区甚至实现光纤到户,人户带宽最高可达到1000Mbps/s。有线宽带平台的设备通常包括楼层交换机、骨干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并与INTERNET联接。

无线宽带平台通常在接人点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采用802.1lb/g/a等无线技术点设备接人带宽最高可分别达到11M/54M/108Mbps/s,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应用的要求。无线宽带平台在核心交换层仍可采用有线宽带交换设备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数字小区应用。采用无线宽带技术可更好地支持家庭移动应用,减少布线工程量和施工成本。目前支持无线局域网的家庭设备越来越多,主要包括PC、笔记本电脑、PDA、数码可视对讲终端、IP机顶盒等,预计在家庭内部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将成为建立家庭网络的主要方向。

小区建立宽带IP传输平台后,支持IP协议的各种智能化系统都可通过小区宽带平台建立通信并有利于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应用集成(比如远程抄表系统抄表完成并由电脑计算出住户应缴费用后通过数码可视对讲系统自动下发缴费信息到住户可视对讲室内机上),大大提高小区的智能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2)家庭数字化应用平台

家庭数字化应用包括数字电视、网络电视(1PTV)、宽带上网、视频点播、电子商务、可视对讲、安防报警、家电控制、自动抄表、数码娱乐、远程监控等。长期以来,这些应用各成体系,并没有实现很好和互联和数据交换。

美格家庭数字化应用平台是以数码可视对讲室内终端(家庭智能终端)为核心,在家庭内部紧密集成安防报警系统、家电控制系统、自动抄表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这些子系统通过家庭智能终端统一收发信息,将以前多个子系统合而为一,大大减少了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布线和管理复杂性,提高了综合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家庭智能终端通过IP协议可与数字电视、IP机顶盒、计算机、PDA等实现数据交换并提供更丰富的应用,例如根据需要,家庭智能终端可将单元门口机的访客图像直接送到电视屏幕并远程开锁。

(3) 小区管理与互联网应用平台

小区管理与互联网应用平台是数字小区的大脑,是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管理中心、数据中心和应用中心。小区管理平台包括住户信息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出入管理、报警处理、监控管理、停车场管理、物业管理、信息、家政服务、保安巡更管理等应用子系统。互联网应用平台则可提供视频点播、电子商务服务、远程家电控制服务、远程监控服务等应用。

小区管理与互联网应用平台由可视对讲围墙机、单元门口机、管理员机、管理服务器、监控摄像头、周界防范设备、停车场管理系统、小区门户网站、计算机语音服务器、远程家电控制服务器、远程监控服务器等设备和软件组成。

2.四大应用

四大应用是指数码可视对讲、无线智能家居、无线安防报警和远程数码监控。 (1)数码可视对讲 数码可视对讲系统是基于IP网络建立起来的可视对讲系统,旨在替换传统可视对讲系统产品的同时提供更丰富的应用。美格数码可视对讲基本系统由可视对讲门口机、室内机、管理服务器和管理员机等组成,除提供可视对讲、远程开锁等基本功能外,还可提供访客留影、信息、广告服务、紧急报警、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等先进功能。

(2)无线智能家居

无线智能家居系统由无线遥控开关、遥控插座、遥控窗帘、无线遥控器、万能遥控器等基本设备组成,可通过遥控器集中控制电视、空调、灯光、DVD播放机等家用电器设备。这些设备与美格可视对讲室内终端(家庭智能终端)连接并启动相关软件后,通过美格家庭智能终端也可直接控制家电设备,配置齐全的系统甚至可以通过PDA、手机、远端PC远程控制家电,实现随时随电控制自女口。

(3)无线安防报警

安防报警设备的无线化也是数字小区的发展趋势之一。美格无线安防报警设备主要由无线探头、无线遥控器、电话报警器等组成,当与美格可视对讲室内终端(家庭智能终端)连接并启动相关软件后,通过美格家庭智能终端也可直接实现布防、撤防、报警、设置等功能,报警信息除直接报到管理处之外,也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直接通知住户以实现快速响应。

(4)远程数码监控

现在的住户越来越重视远程应用,通过美格家庭智能终端外挂摄像头或在家庭内部安装网络摄像头,住户可通过连接到互联网的PC机、PDA、手机等设备监控自己的住宅,无论用户在办公室、在车上、甚至在机场都可方便的“回家看看”,家里发生警情时也可快速获取现场情况并迅速作出反应,真正实现“数字生活无处不在”。

第4篇

    3.1智能社区系统简介

    3.1.1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智能社区的智能化往往总是从社区设备自动化开始的,社区设备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控制。管理为核心,并带有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综合监控性系统,主要是对社区内的电力(空调)、照明、电梯、给排水、防盗、火警等设施进行检测,分散控制、集中管见以达到安全、节能、经济和舒适的目标,实现一体化的监测和控制。

    3.1.2通信自动化(cas)

    

社区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社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卫星电视和闭路电视接收系统,它是社区实现对外界联系,获取信息,感知外部世界,抒情感,加强信息交流的关键系统。该系统如电话、传真。可视电话、计算机等,可实现高速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换及电子邮件,可联接多种通信终端设备,确保社区内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电视信息的高速流通,与市内、国内和国外等有关部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3.1.3社区综合布线系统

    

为实现社区管理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控制自动化,保证社区内各类信息传送准确、快捷、安全,最基本的设施就是社区综合布线系统,形象讲,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社区的神经系统。实现这个系统的实质是将社区中计算机系统、电话系统、自控、监控系统保安防盗报警系统,电力系统合成一个体系结构完整,设备接口规范,布线施工统一、管理协调方便的体系。

    3.2智能社区的基本内容及常用设备

    3.2.1 家庭生活智能系统

    安保智能:

    安全(可视)对讲/门禁管理、防盗控制; 

    红外传感器,人体热释电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

    开关式传感器、微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联接110报警机、控制机及计算机软件。

    (2)消防报警

    外传报警执行(119火警)、自动喷淋装置;

    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煤气泄漏传感器、氧传感器、环境自动调节器(加温、加湿、减湿、空气清新、加氧和空气负离子)。

    (3)电器(设备)控制管理

    

载波电器控制器、家电自动监测控制(电视机、计算机、音响设备、空调机、其他家电设备);卫生间排气扇控制、水、电、气阀门控制;自动抄表(电表、水表、气表)。

    (4)厨房智能化

    

电冰箱、洗碗机、电饭堡、微波炉、热水器、食品干燥机,消毒碗柜、抽油烟机、调料柜、米柜、燃气灶,工作状态监测及控制。

    (5)家庭保健护理系统(家庭远程医院)

    

检测体温、检测血压、脉膊跳动次数;护理资料、保健资料、急救、求助报警。

    3.2.2社区管理智能系统

    (1)社区管理智能系统还包括其它系统。车辆(自行车)管理及收费;

    (2)给排水控制;城市供水网(水井)——蓄水池——蓄水箱——用户,污水池(化粪池)——城市排水网等设备工作监控;公共区照明自动控制——声光控开关、定时开关、人体热释电开关。

    (3)保安人员巡更系统;

    (4)人员进出管理(门禁系统);

    (5)电视监控及周边红外监控系统。

    3.2.3通信自动化

    (1)社区局域网(以太网)、社区程控交换机。网络计算机、传真、电话、可视电话。

    (2)高速internet接入。

    (3)卫星及闭路电视网,有线电视系统、catv可寻址收费管理系统。

    

    3.3智能社区的关键技术

    智能社区的关键技术包括:综合布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

    

    4智能社区基本功能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信息化社会日益逼近必将导致人们在家庭住房需求概念上的彻底变革。从以往追求居住的物理空间和豪华的装修向着享受现代化精神内涵与浪漫生活情趣的方向发展,追求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智能化家庭所提供的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电子购物,vod视频点播,网上医疗诊断、网上教育、网上炒股、社区一卡通等等。

    

    4.1家庭智能化系统应完成的基本设施:

    4.1.1家庭智能化系统

    (1)预留两门直线电话:可实现语言信箱、传真、可视电话等。

    (2)预留两路双口(tv/fm)有线电视接口。

    (3)一门可视对讲门铃:支持来访者与住户之间的可视对讲、大门保安与住户之间的话音对讲。

    (4)一路计算机网络接口(独享100mbps):实现internet访问、公共信息查询、e-mail等相关服务。

    (5)配备电子水表,电子煤气表,电子电表,门磁开关、红外探测器、紧急救助按钮、辅助求助按钮、煤气泄露报警器及其它安全传感器,实现社区管理中心对每一住户的安全监控。

    (6)家庭电器设备遥控:在家遥控或在家外通过电话线遥控家里的各种电器设备,包括照明、空调、电话录音等。

    4.1.2社区综合布线系统

    

随着生活,工作的现代化,智能化,楼宇、社区内需要的系统及设备越来越多,最基本的有通信系统(计算机、电话、电传、传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自办电视等)、公共设备监测控制系统(路灯、楼道灯、社区发电机组、变配电设备、自备水箱等)、报警系统(求助、求救、防盗、消防、监控)、自动化管理系统(抄表、对讲、门禁)、计算机网络系统(交换设备,路由设备、atm)。如此多的系统,如不采用统一、综合的方式实现,而采取各自规划,各自施工,既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也为今后的维护造成极大困难。

    

智能社区的综合布线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智能社区综合布线系统是社区管理、生活、通信智能化的神经系统,它以控制、通信、计算机管理为内容,以综合布线为基础,实现社区的控制管理整体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实现可以灵活充分的利用每根“神经”,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水平达到最合理的利用和实施状态,使成本降到最低,性能价格比最佳。我公司推出的智能社区综合布线系统是以isoll801、tia/e568国际综合布线标准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89:97为基础,充分考虑社区内各项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结合智能社区的具体实际的一套布线系统。该布线系统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实用性。布线系统全部线缆均采用地埋。暗铺方式,其布线系统的管理信息出口均采用标准模块化管理,与设备实现最理想的插接,全部缆线采取集中式管理,便于维护和功能扩展。布线系统采用总线型或星型方式,一级或二级管理模式,这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最灵活的布线方式。

    布线系统设备包括光纤,屏蔽、非屏蔽线缆,控制、电源线缆、接插件、信息模块、配线架、19”标准机柜、配线箱等。

    

    4.2布线系统的综合性要求

    社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必需综合考虑ba、ca、sa、catv、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的信息交互需求,采用先进的、高性能的、灵活的、经济的结构化布线设备充分利用线缆资源,合理设计,系统目的是将社区中计算机、电话,自控安防、电力、照明等系统统一在一个子系统下,形成设备接口,管理协调完整的布线体系。

    

    4.3社区布线系统的基本要求

    楼群布线:大于等于155m带宽;楼宇内部布纷大于等于100m带宽;户内布线:大于等于10m带宽布线系统应根据社区楼群及楼宇内部结构化布线图和管线施工图,周密设计,严格施工,为用户提供完善的社区布线系统。

    

    4.4社区网络、通讯系统

    4.4.1 社区网络系统(详见第5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计算机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的常用语,各种信息网,服务网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社区网络服务中心是智能社区的大脑、信息交换中转站,高速的社区网络中心是社区住户步入信息社会,享受网络世界的重要保证。

    

社区内设一个高速计算机网,为千家万户提供上网服务。家用计算机除可以管理家庭各种电器设备外,同时可利用内部网与社区的其他住户在网上进行交流、娱乐,还可在管理中心查询数据。社区网络面向住户开放公共信息网。社会服务网,并提供国际互联网等服务,使住户生活更方便,达到人在屋中坐,便知天下事的功能,而且可实现家庭办公室的作用。

    

社区网络系统基本要求:社区网络系统是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的基础平台,其设计应充分考虑社区信息流量的需求,以满足二十一世纪宽带多媒体信息交互的要求。同时网络应具备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主干网的设计采用先进主流的网络结构并与本市信息网在技术上保持一致。

    

住户端口带宽大于等于100mbps(独享)。提供与公共信息网的接口:isdn、adsl、ddn、frame relay 、atm、x.25……

    4.4.2 社区通讯系统

    (1)pabx(提供400门分机):一部分用于物业管理办公,另一部分用于社区主要交通要道、每栋楼的大门口与社区管理中心的紧急联络。

    (2)微社区域的无线通信:建立微小范围(半径100-500m)内的收发基站,实现社区内无线手机、寻呼机的无线通讯。

    (3)卫星通信(vast)接口:该系统作为有线网的补充建立社区用户与国内、国外进行语音、数据、图象通信的传输通路。

    (4)每住户提供两门市内直线电话。

    

    4.5社区catv系统

    

电视是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一项娱乐活动。电视用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共用天线电视、社区自办电视等。通过智能综合布线实现的电视系统使住户共同面对一个“电视台”,即社区综合电视网,本系统布线简单,节目众多,且转换方便,通过增加用户终端设备可实现可寻址自动播放系统(vod)。

    信号来源主要有:共用天线系统;卫星电视信号;自办电视节目信号;共用天线系统的调频广播节目传播;当地有线电视光纤网络节目。

    

    4.6  社区设备自控(ba)系统

    

现代智能社区免不了有许多公共设施或设备,如水泵、发电机组,供冷、供热、照明、通风,电梯等设备。而这些设备本身既是管理监测的难点,又往往都是耗能大户,因此如何便利生活、又通过科学手段加强对社区各种公共设备(施)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社区物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管理缺乏科学性,物管人员劳动强大,管理档次低。若社区设备(施)控制管理系统的实现是社区公共设备(施)智能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社区物业硬件上档次的表现,同时也是住户的需要。物业管理人员无需亲临现场,一切都可由系统自动完成。

    

如水压降低,监测系统自动通知水泵开启;停电时,发电机组自动开始工作;住宅楼集中供冷热时,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中央空调机组将自动随之变化;社区路灯和楼道灯管理系统是由控制中心控制器分别确定开关时间,而楼道灯是否开启由声控开关完成,这样可以确保照明设备白天不亮,晚上有人在楼道行走时,楼道灯自动开启。

    社区自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ba中央监控系统提供与社区网络系统接口;供配电监控;给排水监控;公共照明:包括社区公共场所照明及泛光照明和楼道照明(声控/红外感应/时间表/照度)的控制;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要求与安保、消防联动;电梯运行监测;喷泉设施控制。

    

    4.7  社区安全防范及报警系统

    

社区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是智能社区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系统,主要包括电视监控、防盗报警、求救求助、煤气泄漏报警、消防报警等。

    

社区管理极为重要的内容是确保住宅,住户安全,生活中,人人都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求助情况,现代居住的格局,邻里常年不来往已是常事,家庭生活稳密性、封闭性越来越强。因此,社区安全防范及报警系统是具有先进的设计和设备,并为社区住户的安全提供保障的必要系统。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的特点:

    (1)中央控制系统必需提供与社区网络系统接

    (2)中央控制系统必须与市110,社区音响系统联动。

    (3)系统误报率小于0.1%。

    (4)社区电视监控:在社区的出人口、周界、车库、以及重要场所设置监视点。所有摄像点的设置,要求做到可对社区实施全方位的监视布控并有助于社区的物业管理。

    (5)防盗报警:在社区每一住户内安装防盗报警装置。当住户家中无人时,可把家庭内的防盗报警系统设置为布防状态,当窃贼闯入时,报警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并向社区安保中心报警。

    (6)巡更、周界报警系统:在心区的围墙上设置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防止罪犯由围墙翻入社区作案,保证社区内居民的生活安全;在社区内设置电子巡更系统,让保安人员定时定路线对社区内进行巡视,以弥补其他技防手段的不足,及时发现可疑情况,防患于未然。

    (7)出入口控制系统:对社区的车辆出入口、楼宇出入口进行监视与控制,社区住户与物业管理人员及保安人员配备不同级别的ic智能卡,对社区住户出入社区进行身份鉴别、确认、及出入信息登记,提供住户出入社区信息的登记与查询功能。

    (8)消防紧急报警:在社区的各个楼洞内安装消防栓启动按钮,当有火灾发生时,住户可按下此钮,通知物业管理中心,同时系统自动启动背景音响系统中的紧急程序,停止播放背景音乐,插播告警信息。

    (9)煤气泄露报警一当室内煤气超过正常标准时,煤气泄露报警启动,通知管理中心,井可关闭煤气阀门,启动排气装置。

    

    4.8  社区对讲系统

    

社区对讲系统是社区管理中心或来访者与用户直接通话的一种快捷通信方式。该系统有助于:

    (1)来访客人、朋友的通行;

    (2)紧急呼救的情况询问;

    (3)紧急事件、公共信息的通知;

    (4)车辆移动及邮件通知;

    (5)其它情况的通话。

    

该对讲系统可以在户内、户外、控制中心安装上摄像机,实现可视对讲。系统安全可靠、不占用住户的电话线路,同时住户可将自家的对讲系统设成免打扰,这样可以不接受来自中心的询问,紧急处理时可按下紧急按钮后,对讲自动开启、恢复和中心的联系

    

该系统有呼叫应答键,关闭键、免打扰键、控制器、对讲器,并通过专线与中心的对讲控制台相连。线路如有破坏,中心的计算机上会有指示,保证线路安全通畅。

    系统分为二种:一种是独立单元式。适用于少量住户区域;一种是中心集中式,适用于多栋楼宇区域,并可由计算机记录数据,便于查询。

    

    4.9社区智能三表抄表系统

    

传统方式的住户水,电,气表抄表给物业管理和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误差大、时效性差、统计计算工作量大,且带有人为随意性,尤其用户咨询时极不方便,不光是物业管理人员感到头痛的事,用户也感到不满意,甚至经常出现物业管理者和住户之间产生矛盾。智能抄表系统的推出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抄表方式带来的问题,该系统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业管理成本,也解决了用户想及时了解用水、电、气情况的烦恼,真正实现物业管理为用户着想的原则,准确。及时地将住户和物业管理部门所需三表数值反映在中央控制中心上。

    

该系统由抄表器、数字(电度、煤气、冷热水)表、中继器等组成。利用社区智能布线,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水、电、气、表连接形成网络,实现中心实时监测。本系统准确率高,有长时间断电应急备用电源保障,系统安装、调试操作非常方便,适应社区、单位、厂矿等。

    本系统可连接煤气泄露报警系统同时工作。

    

    4.10  社区物业管理系统

    

社区物业管理系统是社区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重要系统。该系统主要内容有:

    (1)工程设计文件管理。

    

提供对社区工程文件的登记、维护、查询检索等管理功能,能有统一的登记录入界面,按查询用户的级别提供查询服务,登记与查询按照工程文件的用途与性质有一定的分类。

    (2)居民信息管理。

    

建立住户信息库,实现住户档案数据的计算机化管理,使居民的登记与查询简易而快速,对居民的信息查询应有一定的权限检测,按权限进行查询,分级管理,同是应有变更功能。

    (3)设备报修、维护管理。

    

以日常设备的维护与报修登记设备维护与报修,信息,对设备报修、维护管理情况有查询、考核与统计等管理功能,定期产生考核情况明细,报修信息的录入具有多条途径,具有网上报修功能,相应的费用通过收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结算。

    (4)社区管线信息管理。社区内管线分布情况信有登记录入、维护、查询等管理功能,可在社区网上进行查询,对信息有分级管理与权限查询。

    (5)物业收费自动化系统。对纳入社区收费管理的收费项目进行电子收费管理(主要是指对煤气表、电表、水表的自动抄表与电子收费),提供网上应缴费用的查询,定期催缴,对没有上网能力的住户提供电话查询或者到物业管理中心进行查询,具有收费的登记、转帐、统计功能,及收费项目、记费方式的变更登记等功能,同时将其他各子系统相应的收费信息递交收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结算,居民可通过社区电子银行或ic卡缴费。

    (6)来客访问管理。对出入社区的外来人员进行人员信息、出入信息的登记、汇总、监督管理,可查询。

    (7)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管理及调控。对社区内各类设备的基本信息及其运行状况进行登记、维护,对修理、更换情况进行汇总。

    (8)社区gis系统。对社区的楼宇分布、公共设施分部情况的查询、管理。

    

    4.11  社区停车库管理系统

    机动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拥有车辆在现代公寓已是很普遍的,因此公寓停车管理越来越迫切地成为摆在公寓管理者面前的课题。我公司推出的公寓车辆管理系统是您的得力助手。它能将公寓车辆按时间、顺序、内外单位、价格等不同因素分门别类管理,给停车户提供停车方便,车辆安全,也使公寓车辆管理更加完善规范。车辆管理系统由出入读卡器、自动开门机,探测器、控制器等设备组成。该系统是公寓车辆管理停车场车辆管理的理想系统。

    

    4.12  增值服务系统

    社区增值服务系统实际是利用社区网络通讯系实现的各种服务,具体内容有:

    

    4.12.1  总体要求

    (1)满足社区居民对信息的。交流与沟通需求,以及测览internet和intranet进行网络娱乐活动,获取远程服务(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远程咨询、远程购物、远程阅读等各种要求;

    (2)为社区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社区信息系统管理提供快捷。多样的方式方法。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社区内的状况,并能够作出迅速响应或回复,另外对社区居民提供周到、全面的信息服务,或者实现社区服务的信息化;

    (3)为社区居民和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快速、充分的信息交流提供可靠保证;

    (4)操作界面统一,使用方便,维护简单,具有可扩展性。

    4.12.2具体服务要求

    (1)视频点播业务(vod):

    

vod的全称是video on demand,意即按需要的视频流播放。当您打开电视,您可以不看广告,不为某个节目赶时间,随时直接点播希望收看的内容,就好像播放刚刚放进自己家里录像机或vcd中的一部新片子,但是您又不需要购买录像带或者vcd盘,也不需要录像机或者vcd。信息技术的梦想就是通过宽带的多媒体网络将视频流按照个人的意愿送到千家万户。 

    

这是一场视频信息的革命,也是宽带统一网络的革命。能够实现这种视频信息传输的网络同样可以实现话音与数据的传输。探讨已久的三网合一热点就是构建一个可以承载话音、数据和视频的宽带统一网络,其中视频流的点播实现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对网络的带宽要求也最大。智能社区进行结构化布线后,高速路有了,就要有车跑,vod应用就是宽带多媒体网络上最醒目的车。

    (2)internet访问服务以及相应计费服务

    

社区居民无须拨号,就能够访问internet,信息到internet,社区内连接到internet的服务器拥有独立、公开的ip地址和域名。物业管理公司能够根据一定的规则向社区居民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3)通用电子邮件服务

    向社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提供,e-mail服务。社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拥有一个在社区内外都可以使用的e-mail信箱,社区居民和物业管理公司都可以用它来交流信息。

    (4)个人主页服务

    允许社区居民在社区的web服务器上个人主页。社区居民可以设计、制作并表现自己个性和水平的网页,并可以通过社区的web服务器到社区的intranet以及internet上。

    (5)文件传送(ftp)服务

    

允许社区居民在自己的机器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文件。社区居民可以在自己的机器和服务器之间下载或上传文件。

    (6)网上学校

    

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和业余教育服务。

    (7)远程购物服务

    

允许社区居民在网上浏览,订购商品。实现商品的在线浏览和订购,如果是在社区内的网络商店购物,费用可以直接从ic卡划拨。实现一个网络商店供社区居民使用。

    (8)远程医疗服务

    

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使用此服务向社区居民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和诊断。

    (9)远程教育服务

    

帮助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在网上开展针对社区居民的按时授课、答疑解惑、作业批改等服务。

    (10)网络电子公告牌(bbs)服务

    

允许社区居民在网络上写作并发表文章,并允许社区居民查询、阅读其他社区居民所发表的文章。

    (11)公共信息服务

    

实现信息的网络,把社区居民关心,需要的信息及时地放在社区web页面上,让社区居民可以及时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安排生活和活动。

    (12)用户调查服务

    

提供针对社区居民的意见反馈和社区居民调查活动。及时收集社区居民的相关信息,对社区的建设和服务进行相应改进,或者收集并统计社区居民对某些问题、现象或意向的态度、认识。

    (13)网上阅读服务

    

允许社区居民远程阅读书籍。社区居民可以在网络上选择并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14)网络代购、代订、征订服务

    

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替社区居民代购。代订物品和票据。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委托物业管理公司订购物品和票据等。

    (15)网络聊天服务

    

在社区intenet上实现网上聊天服务。社区居民可以和其他的社区居民通过网络聊天或者闲谈。

    (16)休闲讨论组(论坛)服务

    

提供主题讨论服务。社区居民就某一想法或问题发表意见,其他社区居民对此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态度。

    (17)用户求助、咨询服务

    

通过此服务来收集、接收社区居民的意见,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也可以通过此服务来解答社区居民的疑难问题。

    (18)远程游戏服务

    

允许社区居民联网玩游戏。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设置在社区内部的服务器玩网络游戏。

    (19)网络域名服务

第5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

1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内涵

在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物业管理正向规范化以及专业化发展。物业管理人员不断精要进一步掌握管理技能、经济常识、基础建筑知识、房地产发展理论,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还应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体系,这也是大时展环境下对专业性人才提出的要求。物业服务与物业管理的相互结合,在促进物业管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物业管理自身增添了新内涵、新方向。

2物业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2.1提高房地产产品的适用性

从维护房地产开发单位的利益出发,可在对当前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房地产项目的具体地段开展调研工作,而忽视了对业主实际需求的调研,会降低业主的满意度。因此,开发单位应根据调研结果或企业战略目标等对业主或潜在客户目标进行定位,并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保证业主或潜在客户目标对房地产信息了解的有效性,增加消费者对房屋的购买欲。从消费者的角度建立一套成熟的物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对于房地产开发建设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2.2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物业管理公司在参与房地产项目建设与开发过程中,需通过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体系,以加强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帮助其更好的了解业主的需求。同时便于业主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条件,这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3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

3.1向开发商提供物业管理与服务咨询

从开发单位的角度出发,对实际地段进行相关的物业调查、需求分析与土地潜力调查等活动,以更好的对项目性质、目标及定位进行明确,并据此选择相应的目标客户。对于上述工作,开发单位可自己组织单位人员完成,也可委托给物业管理公司完成,再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地段调研结果与社会环境状况等,对项目与客户进行定位,并提前对建筑的风格、成本与产出等条件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可实现房地产开发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方案。

3.2明确服务主体,加强服务监督

物业公司是物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政府机构对物业行业导向和管理主要是对行业中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1)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政府主导培育物业管理项目专业高效的招标投标机构、物业管理服务三方审计以及行业咨询结构等,确保物业公司主体的主管部门、街道和社区能充分发挥民主选择的权利,对物业公司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物业公司进行考评量化,根据结果选择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好业主满意的物业公司。(2)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完善规章制度,出台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检测评估制度;在物业企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以社区为单元,由居委会专家和居委会代表组成第三方评估小组,实行季度抽查和年度评估制度,对辖区范围内的物业公司绩效进行评估。区(县)、街道等应根据各社区的推荐情况,评选优秀物业公司和优秀小区的活动,在各平台网站媒体上予以公布,并予以适当奖励;业委会应定期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并督促物业公司进行改进,并将结果向业主公示。

3.3处理好业利与物业公司管理权力关系

(1)物业公司对管理小区内部的一切违规行为要支持。物管公司的具体工作是由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相关执法部门一起共同来监督完成的,物业公司不是执法部门,是没有执法权的,故不能对不缴物业费、违章搭建及私改房屋用途和车辆随意停放等违法现象做处罚。区(县)房屋管理局、公安局、市政管理局等部门作为一级政府机关应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进行联合,对社区居民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对影响小区居民生活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对小区内的违法行为和不协调行为进行监督、处罚与管理。(2)加强对业主组织的监管服务。设置公益性物业管理咨询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与物业管理公司相关的人员为业主或业主组织提供指导或协助;加强社区委员会对业主委员会有关工作的履行情况等进行监管,保证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衔接作用,以确保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业主的切实利益。

3.4推进物业管理智能化平台的建设

智能物业管理可有效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社区物业管理的服务品质,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可为业主大会的表决及业委会选举提供公平、高效的电子投标系统,并对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正常运作进行规范,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物业企业主管部门可随时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品质和业主满意度等进行了解,提升对企业的监管水平。要扶持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在重点小区建设智能物业管理信息平台,并在示范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并与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对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等功能的发挥。同时利用智能平台构建完善的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行政主管部门三方共同参与的利益协调与纠纷解决机制,以减少和预防物业管理矛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与服务在提升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新内涵:管理机制创新、业务内容拓展、业务水平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有序,都符合新时期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发展要求。相信在政府的监督维护下物业管理行业能够弥补不足、与时俱进,为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注入更加鲜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兴民,武涌,任宏.物业能源管理的概念和服务模式[J].暖通空调,2013,43(9):62-65.

[2]王景慧,秦旋.房地产开发商群体的绿色建筑开发行为的演化分析[J].建筑科学,2013,29(4):95-99.

第6篇

Abstract: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mainly refers to an indecisive 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capacity. This ability covers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exchanging and sharing;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equipment is also a form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新探讨

Key words: intelligent;architectural design;new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92-01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应运而生,今年来我国的智能建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都有智能化的需求,促进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要求建筑能为人类的需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工作环境的便捷,舒适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也顺应历史潮流应运而生。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建筑单位对用户的智能化建筑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对建筑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预测,进行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工程具体的施工要求的制定等;系统供应商对系统进行设计安装,并对系统提供后续维护工作以及建筑的物业管理。智能化建筑的系统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智能建筑的各个部分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其能力。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是借助于楼宇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把现有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用于综合建筑物的各个环境。职能建筑的运行故障主要表现在:有些建于90年代初期的建筑,系统瘫痪不能使用,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安装不当,经常出现故障,而且后续的维护工作做的不到位;另一种情况是系统虽然能运行,但是达不到智能化的要求,大部分都是手动控制,达不到自动控制全部投入运行。对智能化建筑的认识不足,系统设计不当,施工单位的施工不当,供货商的原因等都是影响职能建筑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原因。因此在智能化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吸收经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不断的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应变能力。现代社会对智能的定义可以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概括,即:(HI,AI,II)∈I。智能,HI-人的智能,AI-人工智能,II-集成智能。而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与集成智能的关系又可以概括为:IIHI+AI(“”为“生成于”的意思)。人们就是利用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及集成智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设计、建设、管理智能建筑的。根据智能建筑的性质,建筑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①首先,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好建筑智能化的水平需求,根据建筑智能化的需求,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总体水平以及建筑规模去设计。通常认为,建筑面积在2万m2以上的建筑配备建筑智能化系统会比较实用。②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建筑智能化的目标之一。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要保证室内能充分的分享到室外的阳光。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利用这样的平面做成所谓的corner office。在办公区要适当安排一些带有自然风味的工作人员休息的角落。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③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以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排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2.6m,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2.3m。④智能建筑物内部合理布线,建筑物内部产生大量热量和噪音,因此要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使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开互不影响,设置专门的设备维护区域,为了达到智能化建筑的效果最佳,还应该根据外界因素的改变及时改变智能化建筑的运作指标,使得建筑自始至终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

2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

①地面。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设计易于布线,而且很便于线路的管理工作,其弊端是会造成地面的高差。楼板面层预制线槽也很方便布线工作的开展,施工方便没有高差,可布设在面层10cm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但是在布线时要求线路较少,最好没有交叉点,其弊端是易产生静电。②墙面。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③天花板。智能建筑内的天花板需要负责照明、送风、出风、烟感、喷洒等的走线及出口任务。

3专用机能室的设计

①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的职能是全面监控整个智能化建筑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问题,是智能化建筑的心脏。②电视会议室中需要考虑音响、光源、照度及配电等的设计。③咨询中心。咨询中心中需要配备电脑、多功能工作站、电子档案、影像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微缩阅读及闭路电视等。④决策室需要考虑音像、声音、会议、电脑及通信系统的综合设计。另外,接待柜台、电脑机房等机能室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4屋顶的设计

建筑屋顶直接的敞开接触外界,职能建筑的屋顶会有很多的设备暗转,所以设计者要进行全面的美化外观,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自然界的风能太阳能等,使得大自然能够为建筑服务,当然也应该设有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自然灾害对建筑的损坏。还要考虑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电缆穿过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电线基座的防水、防风及防震的问题。

第7篇

关键词:智能网络;智能家居;云计算;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4-0698-02

随着无线网络、3G、4G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络技术正在进入历史性的变革时期。智能网络不仅包括网络速度,网络交换,智能功能,高可靠性和可管理性等方面,同时也涉及到网络体系结构等框架构建。智能网络技术在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智能家庭网络,智能电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多媒体技术应用等领域。它覆盖范围广,应用普遍。在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结合好智能网络技术必然带来低碳、环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

1 智能网框架构造

1.1 智能网定义

智能网络(Intelligent Network)是CCITT的一个标准化名词。它是在原有的通信网络基础上,增设一些新业务和新服务而设置的网络结构。

1.2 智能网结构

智能网络主要由业务交换点和业务控制点两部分构成,即SSP和SCP,其中SSP就是交换机,它主要完成基本的呼叫处理和与SCP的信息交换,SCP是业务控制点,一般由服务器和大型数据库组成,用来存放和处理智能业务程序以及数据。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分离,模块独立且集中控制。

针对传统网络,智能网络可以更方便、快速、经济的处理新的电信业务,可以适合多种业务需求,可实现客户自己管理业务。

2 智能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来堆积成住房,而是以人为本,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便捷度来衡量,城镇化的建设需要节能环保,将高新技术有效的利用其中。智能网络技术在家居使用方面将会大力促进其自动化程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2.1 国内外智能家居发展状况

世界上第一幢建筑物出现在美国,从那时起发达国家就先后提出了各自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在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在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包括:水电气表抄送功能、可视对讲与安防报警功能、电器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信息留言功能、智能布线箱、家庭智能控制面板、系统软件配置和宽带网接入等。

我国智能住宅起步较晚,近几年在公寓小区内快速发展。主要利用计算机和现有基础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等方面结合起来。今后,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将为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更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并将这些技术植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

2.2 智能网络与智能家居的结合

智能网络可以将房屋内的灯光、窗帘、场景和背景音乐结合起来使用。同时在节能方面可以进行温度控制和能源管理;在安全方面实现入侵报警、技术报警、远程监控和数字化的可视对讲系统;在管理控制领域可以将PC和PDA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公寓内采用IP联网,单元内采用SCS总线技术,联网和单元都采用LAN,定制解决网络接口问题。

智能家居中的家庭信息处理平台目前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机顶盒技术,第二类是家庭网关,第三类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组合家庭信息平台。机顶盒技术是将屋内电器、保安监控、照明等通过扩展口和机顶盒结合在一起,家庭网关是将设备与电脑结合在一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这三类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好,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将无线、有线等必要的网络传输路径建设齐全。

3 云计算中心平台建设

3.1 云中心平台的建设重点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将城镇化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与维护,如果采用单点结构,再通过网络互连,必然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最好是建立云计算中心,通过云平台将城镇信息联网,实现大数据共享。云计算中心平台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个智能化的高效的云平台管理系统,有效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才能确保云平台的战略成为现实。

云平台管理系统需要有很高的可靠性,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底层基础设施普遍采用大型服务器集群而成,通过冗余和容错机制替代来保证可靠性。这样如果单一服务器损坏,则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服务器中运行,数据库的数据实时进行备份更新,以防止数据的不统一性。损坏服务器修复后切换回来成为主服务器或者不切换等再运行服务器故障后再切换。

云计算中心是超大规模的数据管理中心,居民的PC机、手机、IPAD等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快速的载入和获取云计算中心中的数据库资源。因此系统管理要尽可能进行智能化的自主管理,以减小运营成本,降低维护人员;同时,大量的服务器运行必然带来能耗问题,因此管理系统需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能量消耗。

3.2 云技术具体应用

云技术就是由服务器所构成的计算中心,为用户提供服务,居民可以在不购买硬件的前提下,享受云计算平台的资源。例如,居民可以不必建设发电站而共享国家电网的电,可以不必自己挖井而共享自来水公司的资源。云技术也是一样,用户终端可以不必购买高质量的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资源,而是只要登入云界面,便可以存储资源、网络游戏等单机上可以实现的所有功能。减少购买的费用和资源的浪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农民盖新房,也不是简单的下乡脱贫。而是实现城乡平等,资源共享,通过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建设,来进一步推动农民的收入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农民的收支平衡。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经过程。

随着自动化、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后将更加多的运用计算机等技术对客户提供智能的服务,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推广和成功应用,为各个环节降低开发成本、节约开发时间、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虽然智能网络还比较模糊,发展也刚刚起步,但它是城镇化建设新的指路标。

参考文献:

[1] 王汝林.移动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广东分公司.广东移动网维OEM云计算平台总体规范[S].2011.

[3] 赵立威,方国伟.让云触手可及:微软云计算实践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第8篇

关键词: 华东 智能建筑 优势 WTO 挑战

一. 华东地区智能建筑的发展概况

华东地区具有广阔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智能建筑市场(包括大厦及小区)启动早,市场大,今后将有更大的发展,是WTO以后国外企业必争之地,也是国内企业必争之地。由于华东地区资金雄厚,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上海已新建智能大厦四百多幢,智能小区二百多个。其中已建成的优质工程有上海博物馆、金贸大厦、上海期货大厦、久事复兴大厦等号称上海智能建筑“四大天王”,新建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大剧院,上海科技城也都闻名天下。江苏省迄今为止已建成智能建筑二百余幢,小区一百五十多个;南京中信大厦,总医院新病房大厦及江苏省政协大厦都为优质工程。聚福园、天地小区是建设部小区示范工程。

浙江人杰地灵,是我国东南沿海技术和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建设大省。1997年建成使用的浙江日报社大楼,在浙江省首次开通了楼宇自控系统,堪称是浙江省第一座达到3A配置的智能化大楼,从而揭开了浙江省智能建筑建设的序幕;1998年建成的浙江省外经贸联建大厦和华浙广场都是代表当时浙江省先进水平的智能建筑,其中华浙广场还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优秀智能建筑评选活动。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智能化大楼主要有浙江世界贸易中心、杭州电力调度大楼、浙江省建行大楼、杭州铁路新客站、浙金广场、杭州五洲大酒店、浙江省商检大楼等约90余座,主要集中在杭、宁、温地区。

二、入世对中国智能建筑业的要求

我国已加入WTO,进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完全融入国际化市场,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根据WTO协议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将使我国智能建筑技术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而我国现行的建设事业政策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通行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整改革完善现行体系和体制的任务相当艰巨,形势紧迫。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必将对各种建筑,尤其是办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仅对新建的办公楼,而且对量大面广的已有的办公建筑的改造也带来了智能化需求。

WTO对我国智能建筑要求具体表现在:

1. 根据《建筑领域加入WTO后的对外承诺》,我国加入WTO后五年,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取代外商在我国现有的办事处机构,他们可以直接在我国签定内贸合同,从而使产品和工程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2. 按WTO取消数量限制和关税减让原则,我国将降低对外市场准入程度,届时会有更多智能建筑产品和系统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为我们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得到更多的实惠。

3. 随着国外企业参与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竞争,他们会把国外成熟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程序和操作技巧带入中国,有助于提高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三.华东地区优势

1.学会健全,学术活动活跃。

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温伯银总工为首的上海专家,在全国率先于1994年成立上海智能建筑工程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智能建筑学会组织,成员有高校、设计院及企业技术人员几百人,它集中了上海智能建筑界科技精英。在组织报告会、展览会(上海历届智能建筑大型展览会)、验收评估上海甲级智能化大厦(如上海久事复兴大厦等)起了巨大作用。温总和上海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正副会长)的贡献已载入中国智能建筑历史,功不可没。以陈众励、瞿二澜、赵济安、王东伟高工及上海大学赵哲身教授等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专家已经成长,在国内也有较大影响。

1996年,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改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智能研究所、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为主体成立的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在国内也是较早成立的智能建筑学术组织,成员有二百多人,每年举办学术年会,奉行“技术开放,市场开放” 方针。常年举办学术报告会及国内外厂商新产品报告会。自办了省内杂志《智能建筑信息》。转贴于

2001年以浙江省建筑设计院为主体成立的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虽成立时间不长,但青年一代学会领导骨干力量成长很快,成员已发展到几百人。在组织浙江省智能建筑报告会、展览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编写出台智能建筑标准。

1995年上海市出台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它是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内部标准修改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智能建筑标准,为全国规范智能建筑设计市场起了示范与指导作用。2000年在建设部领导下,以温伯银总工为首的编制组率领团结全国专家编制出台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开创了中国智能建筑新纪元,填补了空白。评审专家认为该标准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1998年,在江苏省建委领导下,在温总关心指导下,江苏出台了江苏省建筑智能化设计标准(DB32/181—1998),1999年获得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年又出台了三个标准:

(1)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 DB32/365—1999

(2)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标准 DB32/366—1999

(3)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 DB32/T367—1999

构成了整套标准,促进了省内IB的发展;2001年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大楼(28层4.2万平方米)通过检测验收与评估获得江苏省首幢甲级智能化办公大楼称号。

3.撰写论文、编写著作,成果丰厚。

1995年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首先汇编出智能化建筑论文选,其中温总、瞿二澜、赵济安高工等论文在国内影响很大,开创了全国建筑建筑论文的先河。1996年上海华东设计院温总为首的编写组又出版了大型经典著作—《智能建筑设计技术》。目前正在修订将出第二版。 上海举办了历届高水平智能建筑报告会,如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研讨会具有国际影响。

上海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等编写出版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6)以及《智能化大楼的建筑设备》(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11)。

上海九海金狮物业公司诸建华总经理在总结上海久事复兴大厦兴建及物管经验与陆伟良教授合作于2002年8月编写出《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一书(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杨绍胤教授级高工先后编写出二本著作:《智能建筑—原理、规划和设计》(1999.2)以及《智能建筑实用技术》(2001年)。

4.华东地区具有广阔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场

目前上海正申办2010年上海国际世博会。预计2008年上海高层建筑将达2000幢,据国外某公司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新技术可去中国上海参观。江苏目前正兴建南京地铁工程(8个站,投入72亿),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3公里),由于江苏省申办成功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日前正在南京新建奥体中心。相应的体育场馆新建22个,将在江苏省无锡、苏州、常州等地新建。南京市在河西新城开工投入120亿,打造十大标志性建筑。南京国际经贸广场,维多利亚国际商务中心,夏华国际广场、南京中大科技大厦、联强大厦、紫鑫中华广场、欧洲城、东成大厦、浙江国际贸易中心、东渡大厦等。南京市将兴建十大体育工程:全民健身中心、皮划艇激流回旋场地、马术赛场、中山门竞技中心、击剑比赛训练馆、龙江体育中心二期网球工程、南京中山国际公园、环湖体育带及南京足球训练基地。

目前浙江在建的智能化大楼约有上百座,市场红火,其中有杭州凯悦大酒店、杭州国际金融大厦、杭州国税局大楼、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杭州日报大楼、杭州海关大楼、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杭州滨江区行政中心、元华广场、湖州市中心医院、义乌中心医院、湖州市能源调度中心、湖州市行政中心、嘉兴市行政中心、东阳市行政中心、安吉县行政中心、永康市行政中心、温州晚报社大楼等。杭州地铁工程也已启动。浙江省智能建筑近两年后来居上,已兴建上百栋智能大厦,数百个智能小区,近期还在杭州兴建杭州大剧院、杭州市民中心、浙江电力大厦等均以大量巨额资金投入,近期新建智能工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多已名列全国前茅。

5.华东地区拥有大量外资企业生产基地及实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设部已获得系统集成和单项资质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区20家,南京地区28家。他们都承担过上海金茂大厦、上海浦东机场等上百项智能工程,取得了营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经验,有着较好的声誉。大量外资企业生产基地及办事处均落户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战

1.认清国际智能建筑发展趋势,推动智能建筑健康发展。

2l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生态文明时代。从总的方向,国际先进生产力水平正在运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术,探寻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21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里,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含Bluetooth技术)、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等,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但是,智能化技术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 l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因而,除继续利用上述现有智能化高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正在开发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去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筑人工生态环境等等:也正在尝试运用高新技术有规模建设智能型绿色建筑、智能型生态建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2.认清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努力向国际标准靠拢。

2l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技术必须将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讯、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种复杂的要求,在时间空间中结合起来。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目前国际楼宇业界公认认同较先进的开放式系统行业协议标准技术有两个:一个是美国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术的LonTa1k标准协议;另一个是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制定的《楼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BACnet)》BACnet同时还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及欧共体标准草案。两者都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的。因此两者在开放系统技术上是可以互相补充互为依存的,前者着重现场控制域,后者着眼于信息应用域。而且BACnet的协议层次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五种选择中就包含有LonTalk协议。况且两者技术都正在不断地完善发展,至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在开放式互操作性系统技术发展研究上严格讲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颇大,亟待投入。南京工业大学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开发国产化楼宇自控新系统。

3.努力搞好学(协)会工作

按照WTO的原则和规定,加快行业协会自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规则,调整优化行业的组织机构,成为增强行业自律的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建立一个有序和公平的竞争市场。建设部已批准即将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分会。这是我国加强管理智能建筑业的大事,华东地区作为地方学(协)会要在上级学(协)会的领导下努力做好贯彻执行工作,加强市场管理,防止低价恶性竞争,保证工程健康实施。有条件时争取成立地方行业协会。转贴于

4.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学术水平

华东地区以目前三地(上海、浙江、江苏)学会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在举办报告会、展览会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有条件时争取举办国际智能建筑研讨会,以提高我国学术地位与声誉。

5.加强宣传,提高建设业主的认识,搞好定位和管理能力

由于部分业主对智能建筑的过于迷信,必然导致“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他们认为既然“智能”就应该无所不能,更有甚者将该项目的投资仅作为提高“身价”的目的,不清楚智能化建筑工程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物业管理重要的基础,认识不到日常运行中所需的微利投资能得到高额利润的回报。因此,建议应该有国家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管理规范和服务体系,强制性的将系统日常运行管理纳入正常轨道,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6.协助政府搞好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培训工作,提高工程技术人员水平

据了解,国家人事部将在2003年6月第一次开考注册电气工程师。其中,建筑电气业属于此系列,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师大部分也要参加此系列考试。目前,有关单位正在编写复习参资料,建议华东地区也要作好考试复习培训工作。 最后作者衷心希望华东地区智能建筑业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在业主、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专家努力下,营建出更多的高质量优质智能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徐兴声,《WTO与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的思考》,《城市·建筑智能系统》,2004.4,P34—P38

2. 路更可,《试论面对入世我国智能建筑业的发展的对策》,《城市·建筑智能系统》,2002.2,P31—P34

3. 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对策的研究,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P2—P8

4. 屠胜勇,《浙江省智能建筑现状和发展》,《建筑智能信息》,2001.2,P6-P9

第9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 人工智能 智能控制 技术

智能建筑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主要依靠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实现各种不同功能。智能建筑是由多种高、新科学技术综合产生的。人们通过建筑智能系统尽情享受个性化、舒适化、节能环保,符合现代绿色建筑要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一、智能建筑研究现状

智能建筑自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发展。智能建筑相对于其他的普通建筑而言,其特征主要是安全、便捷、高效、舒适。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智能建筑已逐渐引人关注与研究。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其主要结构包括信息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系统,复杂的智能建筑可根据具体需求设计特点的功能模块。

智能建筑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兴起的,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并与建筑施工技术、控制技术息息相关。该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建筑具有直接影响。智能建筑发展一般划分如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底,该时期以单功能系统的研发为主流产品。随着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设备的应用,逐步研发出了各种研发产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闭路电视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空调设备监控等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且可通用、可互换,只需调整控制参数。

(2)第二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多功能系统为代表。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ASC为代表的微控制器研发成功并得到广泛推广。ASC可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定制。ASC的通信功能实现了各专用控制器间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功能,如综合保安系统、建筑设备设备自控系统、有线电视、火灾自动报警与控制系统等。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集成系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通信协议由专有型逐步转向开放型。

(4)第四阶段,21世纪的集成管理智能化系统、计算及网络系技术,智能控制系统依托互联网,实现了智能建筑的系统化、集成化与独立运行和管理。智能建筑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接口和融合处理。

二、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1)知识库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是智能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专家系统管控着整个系统正常运行,专家系统是在所需控制对象和规律的基础上研发的。该系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水平,能解决专业问题。根据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特殊领域知识、经验进行推理,综合模拟专家的决策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引入基于控制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控制系统。采用知识表达技术,建立模型知识库,利用逻辑推理法则,制订系统的控制决策。为智能建筑的自动化提供了最优控制决策支持。专家控制系统改变了传统依托数学模型的控制系统设计的局限性,使数学模型与知识模型相融合,知识信息处理技术与控制技术相结合。专家系统现在广泛应用于物业管理、自动缴费业务与智能支持等领域,在社会上评价均很高。

(2)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筑系统建模、学习、控制、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目前广泛使用到了语音识别、最优化计算、图像处理等等控制领域。随着智能建筑的自动化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强,在现代智能建筑物内安装的自动化设备愈来愈多,能耗也越来越大。智能建筑改变了传统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响应速度,且其对设备要求越来越低。智能系统中的建筑学习模式的开放,使智能系统的成本越来越低。尽管建筑神经网络模型存在实时性,但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提高与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建筑神经网络控制不断完善。神经网络学习控制将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完成建筑物监控、保安、照明、娱乐等任务。

(3)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仓库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的不断走向成熟,科学家不断将其引入到了建筑物的智能决策系统当中,能使智能建筑实现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智能决策帮助了中、高层决策者进行方案决策,为决策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目标和对决策问题全面认识,能提供各种决策方案,并能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能力、决策水平、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益,从而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结论

智能建筑由于其依托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能够比较自由的设计个性化服务,从而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逐步走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是智能控制技术,因此,只有促进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智能建筑。

参考文献:

[1]郭维钧.智能建筑的最新发展[J].施工技术,2007,(04).

[2]李旭.智能建筑浅谈[J].中国科技信息,2005,(07).

[3]张海燕,马凤仙.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第10篇

Abstract: Urban road lighting automation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s the symbol of modern city, its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will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his system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principle and composition of YS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this system etc..

关键词: 道路照明;YS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

Key words:road lighting; YS intelligentize; control system;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99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134-02

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城市景观照明和道路照明及城市亮化工程需求也更大,而能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节电节能、绿色照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高。现在再采用那些传统的手控、钟控城市照明系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上述矛盾也就成为当前照明控制领域一个新的和紧要的课题。城市道路照明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它的推广和实施也将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的智能照明管理系统,它不仅要控制照明光源的发光时间、亮度来配合不同应用场合做出相应的灯光场景,而且还要考虑到管理智能化和操作简单化以及灵活适应未来照明布局和控制方式变更等要求。一个优秀的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提升照明环境的品质,确保在建筑物里工作和生活群体的舒适和健康。

1系统原理

YS智能照明管理控制系统是一个二线制的总线型式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照明系统的控制。也可用于消防等系统中的联动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其他如空调、消防、保安等系统联动。系统所有的单元器件(除电源外)均内置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由一对信号线(双绞线)连接成网络。每个单元均设置唯一的单元地址并用软件设定其功能,通过输出单元控制各回路负载。输入单元通过群组地址和输出组件建立对应联系。当有输入时,输入单元将其转变为通讯信号在系统总线上广播,所有的输出单元接收并做出判断,控制相应回路输出。系统通过两根总线连接成网络。总线上不仅为每个组件提供直流电源,还加载了控制信号。通过系统编程使控制开关与输出回路建立逻辑对应关系,因此在设计时更加简单、灵活。

2系统协议

系统遵从国际通讯协议标准, IEEE Standard 802.3。

3系统组成

一个YS智能照明管理控制系统是由系统单元、输出单元、输入单元三部分组成。智能照明管理控制系统将所有的单元器件用一对非屏蔽双绞五类线串联起来,组成一套完整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方便的可扩展性、良好稳定的系统运行性能,并具有非常直观、友好的图形化监控界面。利用系统的场景控制功能,在控制室或现场均可非常方便的控制和管理照明状况,减少无效照明,这样不仅能够节约用电,还能大大提高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YS智能照明管理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照明控制要求,把路灯和景观灯分成若干组,分别采用时控方案或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案,自动遥控开/关全夜灯、半夜灯和景观灯;也可以手动对全夜灯、半夜灯和景观灯进行遥控开/关操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实现白天亮灯。

系统采用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以当地365天日出日落的时间作为基本条件,设定一个有效的开/关灯时段,在此时段内根据光照度的具体情况自动执行相应的开/关灯命令;若该时段结束时光控仍未起作用,则在该时段结束时,监控终端自动按时控方式开/关灯。光控时段值和光照度值均可在线修改。此系统可根据当天的实际光照度及时地开/关灯,既可节省大量电力,又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在特殊情况下,系统也可以实现白天亮灯。根据已建的照明监控运行表明,如果原来是采用日出日落时间作为开关灯时间的话,则在采用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后,每天大概可以减少路灯开灯时间25分钟左右。如果以每天平均开灯10小时计算,则可节约4%左右的电费。采用先进的监控软件,通过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可任意设置一年中的开/关灯时间以及每周固定的开/关灯时间。通过群控方式,可将景观灯进行分组,不同组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案;也可通过选控方式,将相应的饰灯逐点控制,更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正确选用系统通讯方案,是城市照明监控系统得以成功运行的必要前提,在照明监控系统中目前可采用的通讯方案主要有无线(超短波、微波、GPRS等)和有线(RS485、以太网、光缆等)通讯方式。根据要求本系统通讯方案选择RS485总线方式。当发生中控室微机或通信线路发生故障时,终端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定时自行开/关灯,以确保景观灯照明线路的正常运行。终端所有工作参数都可通过终端或中控微机中的设置软件包进行在线设定和修改。工作参数包括:站号、通信参数、现场物理量参数、模拟量的计算方式、采集方式、矢量设置和组合报警等内容。用户可随时根据现场情况(如全夜灯、半夜灯、景观灯等各种类型)自行组态各终端的工作参数,从而既保证了监控终端设备的通用性,又保证了系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系统可与保安、消防系统联动,例如:一旦发生火警,系统会自动打开所有灯光。通过合理的设计,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线路,减少了强电线缆的用量。安装方便,可缩短安装工期。使用灵活,根据需要随时增减控制元件。照明布局改变时无须修改线路,节省了二次装修的费用。系统功能强大,可实现区域、群组、场景、多点控制等各种复杂的功能,使用方便。可以作为子系统纳入楼宇自控系统统一管理,减少物业管理的工作量。通过亮度闭环控制,时间控制等功能,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节约电能 20-30%。当监测到供电主电压改变后,通过调节输出负载的电压来补偿主电压的改变。它能够线性的控制亮度,保证在控制范围内改变的亮度是一致的。符合澳洲和欧洲的EMC安全标准

实时监控:可将照明系统的状况用图形模拟显示在监视器上,操作者可在屏幕上观察到灯具的实际开关状态,并可通过鼠标点击灯具图形来控制各个回路。场景控制:在软件菜单上设置多种场景模式,使用时只需点击相应的模式,系统自动执行。场景模式根据需要可随时增减和修改。时间控制:根据季节、作息时间、照度变化编制好时间控制程序,回路自动按程序开关。数据采集:系统可定期采集照明系统的各项数据,便于掌握灯具的使用寿命及更换光源的时间。自动报警:回路开启时间接近光源寿命时系统自动报警,通知使用者更换光源以保护镇流器。报表打印:系统将各种数据存储在数据库内,可根据需要打印报表。系统安全:监控软件内设置安全密码,对不同的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限制,只有高级程序员才能对场景模式进行修改,同时系统会自动记录修改的时间。YS智能照明管理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克拉玛依世纪公园灯光亮化及穿城河园林景观灯光亮化工程中。近两年的使用证明:该系统性能先进,功能齐全,可靠性高,可以长时间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连续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受到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欢迎。具有方便的可扩展性、良好稳定的系统运行性能,并具有非常直观、友好的图形化监控界面。非常方便的控制和管理照明状况,减少无效照明,节约用电,还大大提高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

4系统的应用范围

系统可对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石英灯等多种光源调光,对各种场合的灯光进行控制,满足各种环境对照明的要求。

4.1 写字楼、学校、医院、工厂利用时间控制功能使灯光自动控制,利用亮度传感器使光照度自动调节,节约能源。可进行中央监控并能与楼宇自控系统连接。修改照明布局时无需重新布线减少投资。

4.2 剧院、会议室、俱乐部、夜总会利用系统调光功能及场景开关可方便地转换多种灯光场景,实现多点控制。可通过系统控制空调、电扇、电动门窗、加热器、喇叭、蜂鸣器、闪灯等其它设备。

4.3 体育场馆、市政工程、广场、公园、街道等室外公共场合照明

利用系统的群组控制功能可控制整个区域的灯光,无需考虑开关容量问题,利用亮度传感器、定时开关实现照明的自动化控制,利用系统监控软件实现照明的智能化控制。

4.4 智能化小区的灯光控制用智能化小区的路灯、景观灯的远程、多点、定时控制,中央监控中心监控;小区会所、智能化家庭中灯光的场景、多点、群组、远程控制;以及与其它家庭智能控制器配合使用。照明监控端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满足-20℃~+65℃,主站为0℃~+40℃

参考文献:

[1]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智能控制――基础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年.

[3]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水利电力出版社,1996年.

第11篇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且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由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共同促进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电子和微电设备较多,这些弱电系统的设备耐受电压较低,如电子设备耐受电压为5V,微电子设备耐受电压只有1.5V,这些设备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信息系统设备(包括缆线)在遭受雷害和电磁干扰(如地电位升高、磁耦合、电耦合和电磁耦合等)时,必然会使信息系统中的设备、网络和布线将遭受感应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危害;各种高频、超高频的通信设施不断涌现,相互间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日益严重,大量的运行和实践证明,电磁干扰和谐波对智能化设备和布线系统危害的案例和教训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智能建筑需要不同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除了业主之外,设计师、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造智能技术及电气技术众多专家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弱电较弱”正是指在智能建筑中,整体弱电系统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较薄弱环节,无论是技术力量、人员素质、设计与施工、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对较弱。这对我国的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很不利的。

2、网络与布线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的网络化问题,它包括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BMS或IBMS)。但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FAS)是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所以FAS系统目前我国还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只是留有通信接口待今后与BAS系统集成,而美国的FAS系统是分散型控制方式可与BAS系统集成。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 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控制网(Infrenet),广域网(WAN)和城市网(MAN)。世界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TCP/IP协议,使得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 为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与信息网络的互联互融,尽管目前控制网络中多种总线标准同时存在,但由于以太网速度控制性价比高,我区一直在控制网络中推广应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在众多的现场总线技术中推广Profibus、Interbus、LonTalk、Modbus及CAN等总线。由于这样的规定从而使我区的智能建筑还没出现瘫痪现象。

3、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刊物2009年第5期“谈工业以太网及其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一文中写到“事实上目前有60%的智能建筑是瘫痪的”,其原因一是在众多的总线标准中Lon Work协议是非常完善的控制面层的总线协议,它有完善的七层协议,BACnet协议则是系统集成层面的协议标准,但没有在我国得到很好运用;二是多种现场总线并存,系统集成当然很困难;三是中国的物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厂家在还能运行,一旦厂家支持不在时,系统很可能瘫痪”。 针对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1)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评估标准》、新疆行业工程建设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XJJ002-1999、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新疆《综合布线施工验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等。这些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反之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土建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由于建设单位并不完全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如系统众多、复杂、施工周期长、设备和线缆的性能等等。也不了解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故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大多数是单独招标、独立签约,中标后集成商自行采购、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自行约束,这种没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智能建筑,将给今后的弱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带来无穷的后患。 当前由土建监理公司代替有智能化资质的监理公司监理的现象还很普遍,它将会给智能化系统工程带来设计方案失控、采购产品失控、施工进度失控、工程质量失控等等弊端。

4、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实现的,脱离了建筑这个平台,那么智能建筑也就无法实施。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电源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

、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 下面从列举的几个案例中就能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案例1:

阿拉山口海关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保安系统对整个海关建筑物内外现场实况进行监视。 详见监视电视系统图。该系统图是由现场的摄像部分(摄像机、云台、防护罩)、传输系统(光纤、光发射机)、监控中心(光端接收机、视频分配、监控服务器、矩阵主机)等部分组成。其监控中心的操作采用了计算机系统,以用户软件编程的全键盘方式来完成驱动云台的巡视、视频切换、报警处理、设备状态的检查等工作。

数字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采用计算多媒体技术,CCD摄像机作为报警探头。探头将获取的视频信号经光电转换传输到主机,主机里的高速图像处理器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视频信号形成的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分析比较,若发现有差异就报警,这种全屏幕报警系统最大特点是不易漏报。主机自动采集报警图像并存入计算,事后用户可根据时间、地点随时查阅报警现场的图像,以了解报警原因。该系统将电视控制系统与报警系统合二为一,实现了监视、报警与图像记录的同步进行,而且这种系统中没有录像机,没有视频分析器,一切报警记录都在计算机的硬盘内,所有操作都根据屏幕上的软件提示操作,对用户和使用者来说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安全防范系统。 该系统设备的选型:摄像机为日本松下产品;云台、防护罩为美国派而高产品;光端传输设备数据接口选用美国NTK产品,这些也都是国外品牌产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但该系统开通以来,光发射机(A、B、C、D)的光端数据接口Rs422,室外摄像机的防护罩配置的温度继电器、冷却风扇、电加热器、雨刷器经常被烧毁,更换和维护量很大,工作极不正常,用户意见很大,集成商也很头疼。经分析是光发射机的220VAC电源质量存在问题,尽管选用了高精度稳压电源也是承受不了瞬流(包括电涌)的冲击,瞬流可以损坏任何一种电器,何况耐受电压很低的电子和微电子设备呢?摄像机因距海关大楼较远无法保证AC220V专用线供电。前端机电源就近接在30kW直流电磁铁的配电线路上,该线路上的瞬流和电涌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极快,属于微秒到皮秒级,其电压幅值可高出工作电压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根据当地供电部门反映,80%的瞬流是从电力系统内部产生的,主要是由于电力负载的频繁开关和负荷频繁变化引起的。另外电磁铁的直流电源是由三相可控整流取得的,故电源线路内含有大量的3、5、7、9等奇次谐波,远超过谐波电压限制和谐波电流允许值,谐波严重危害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

因此,智能化系统应选用净化电源,有效地抑制瞬流、谐波的产生。低压配电线路还上应具有雷电过电压、电磁兼容(EMC)、电磁脉冲(LEMP)的保护功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电源质量,以确保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然而上述案例中全然没考虑,所以系统不能正常开通,并经常损坏系统中的设备。

(2)案例2

新疆人民银行业务楼是座现代智能型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物楼层多、建筑物高、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垂直运输与通信系统(国内联网)同样倍受重视。电梯系统是超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为高层、超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时,不仅要求自身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BAS协调运行,并受BAS中央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

电梯是用于垂直升降的机电一体化运输设备,该大楼选用三菱VVVF方式——交流调压调频的拖动方式, VVVF电梯具有抗干扰、高效、节能、舒适的控制系统,体积小、动态品质性能优越。控制部分采用双微机结构,主微机完成集选功能规定的操纵控制,付微机是实现拖动系统的速度控制。主、付微机采用并行通讯,整个系统由主控制器、控制屏(DDC)、显示装置(CRT)、打印机、远程操作台及串行通讯网络组成。但该电梯起初无法正常工作,电梯忽而上至顶层,忽而下降到底层,不按指令停层,后来发现未做功能性接地所致。该建筑是座旧楼无法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也无法做局部等电位联结。那么只有在机房内设置一根独立的接地线(绝缘线缆与动力线等截面),采用非金属接地模块独立式接地,接地电阻R≤0.4欧。接地极与原接地极距离为20~25m呈零电位。做了电梯功能性接地后,电梯正常工作已达5年之久,未出现过任何故障。

(3)案例3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选用迅达电梯,对于功能性接地甲、乙双方持不同意见。VVVF型电梯同样是双微机结构。安装人员坚决按厂里规定要求做独立式的功能性接地。我们考虑该业务楼是座智能建筑设有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强、弱电系统已经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系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2000,第10.2.6条,联合接地电阻R≤1欧(而该楼的联合接地电阻实测为0.29欧),该建筑物内已经设置了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最后建筑单位采纳了等电位联结和联合接地方式,而没采用厂商提出的独立的功能性接地。因为独立的功能性接地做法经实践证实了并不利于计算机逻辑接地(单点接地),这是因为建筑物做了等电位联结,逻辑接地(单点接地)已不复存在了。在钢筋混凝土的高层民用建筑中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与防雷接地的三组接地装置要达到相互独立的要求是很难做到。而联合接地(共用接地)还可避免雷电的反击危害。经实测联合接地电阻R≤0.293欧。利用联合接地后,电梯运行至今一直正常。联合接地做功能性接地时接地线需从基础接出,不得与其它接地混接、短接,接地线宜选用25mm2~35mm2绝缘线缆。为保证人身安全和弱电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局部等电位联结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4)案例4

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不但要满足人身的安全,还应满足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数字化设备等,除产品系列的不同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电子计算机在“接地”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如处理不好将造成电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工作在弱信号条件下数字设备接地线的脉冲干扰不容忽视。目前计算机工作频率多在100MHZ、200MHZ今后甚至1000MHZ及1GHZ、10GHZ。这时分布电感,分布电容会引起电流通路的阻抗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这些参数对谐波产生共振时又会产生超出常态阻抗和能量,将会直接危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有关电子计算机的接地有以下几种方式: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在智能建筑中宜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经过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接地方式的调研,联合接地完全可利用其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值不会超过0.4欧,很适宜作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装置。但是中银广场的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机房装修设计人员,坚持计算机系统的接地采取单点接地(逻辑接地)。因此,花费了很大力气和资金从四楼计算中心机房,引出VV35m2单芯电缆,穿管经地下室引至室外距基础25m做了一组闭环式逻辑接地极,接地电阻为4欧。采用这种单点接地方式,计算机一直无法正常工作,后经建设单位研究决定,按照设计院设置的计算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联结及联合接地做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计算机经安装调试后至今一直运行良好。

这是因为在同一建筑物内,采用同一个联合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以避免不同接地系统间的电位差引发电气事故和干扰。做了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包括局部

等电位联结、局部信息系统的网形和星形等电位联结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做接地装置(含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其联合接地(共用接地)接地电阻R≤0.4欧,远低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2000的接地电阻R≤1欧的阻值要求。更远远小于电子计算机直流接地阻4欧的要求,即不花费投资又不费工,还保证电子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应用已遍及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家庭。目前防雷技术已提出“建筑物综合防雷系统”的概念,新国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已批准实施。建筑防雷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合理布线加装过电压保护等多项重要因素),作为整体来统一考虑防雷措施。从而使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真正成为标准、灵活、安全、无误的网络与布线系统。 5、新疆智能建筑市场发展的前景

第12篇

关键词:住宅,景观,发展趋势

0引言

住宅景观也大致经历了“小区绿化――景观――情境社区”三个发展阶段[1],从开始时的解决基本的居住功能,小区中除了沥青道路,剩下的就是简单的绿化;到后来,住宅间的尺度更趋宽敞,亭台廊架、水系喷泉一应俱全,植物配置注重立面层次和季相变化,景观空间划分区域合理。人们一直在追求优质的住宅,更在追寻内心的“理想家园”的归宿感。这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一个楼盘的成功与否,尤其注重高品质景观的要求。

下面仅从住宅景观的角度,结合近期设计案例――无锡绿地世纪城景观设计,浅谈自己对住宅景观发展趋势的理解。

1当前住宅景观的特点

1.1人性化的空间布局

在住宅景观中进一步强调人性化的意识,考虑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需求,毕竟人是有情感的实体。场地布置更加符合人的行为尺度,包括硬质场地空间大小、座椅的高矮宽窄、道路等级设置等。在小区的空间布局上也会考虑场地的服务半径、使用人群等。景观不再一味的追求平面及立面的图案美,而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参与和使用的感受。

1.2精细化的硬质铺地

硬质场地上的小品构筑物的布置,对体量、色彩、质感的要求严苛。铺装场地的石材对缝、错缝处理、留缝大小控制及石材的大小搭配、质感对比要求等都越来越精细。建成后的景观效果也更加令人赏心悦目,艺术性更强。

1.3良好生态效益的绿化空间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波动行情持续不断,开发商为了实现项目的顺利运转,都会强调软景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公司增加了植物专业人员的投入,施工单位也会设置专门的植物采购及种植人员,严格把控现场效果。住户也喜欢停留在绿色环抱的景观空间中,感受春夏秋冬的季相变化和花开花落的感官体验。

1.4社区活动的日趋丰富

为方便居民生活起居之外的要求,新建的住宅中都会设置供居民健身游泳、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2 “理想家园”住宅的含义及探索

传统意义的家的概念只是在室内,很少延伸到居住区内的景观范畴。每家每户都会精心营造属于自己的家,打造怡人、温馨的居家生活氛围,而对室外场地只是短暂的停留,没有真正理解社区大家的概念。

在本项目的前期开展阶段,与业主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设计主题时,了解到业主内部也在研究理想家园这个理念,与我们一拍即合,确定了本项目的主题为“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居住理念,让住户一边亲切自然,一边亲切繁华,体验新都市居住风尚,让住户找到家的归宿感和幸福体验。

团队从提升景观的“幸福感“入手,站在住户的切身使用角度,充分考虑住户的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使用时间,提升景观中的每个细部设计,打造每一处幸福场景,让住户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图1总平面图

2.1行进中的幸福感

团队在设计之初,充分的进行交通流线和节点分析,着力打造主入口区及入口轴线区域、健康慢跑系统及回家园路及入户节点部分,突出科技智能和便捷的特点。

在主入口区域,重点打造入口精致、尊贵的社区感觉。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人车分流、保证浓密绿化的簇拥;人行入口处,特意设置风雨廊,供等候区的入户居民停留与使用;设置智能刷卡系统,通过指纹、卡片及对讲系统,有效控制进入小区的人员,把好社区的安全大门第一关;在主入口轴线区域,通过种植大规格的乔木种植形成气势感,而在人行道边上设置精品花钵,营造近人尺度的景观;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刻,慢跑系统可以成为社区内的“健身房”,在本项目内东西轴向环路设置650m长、1.5m宽的彩色塑胶跑步道,在建筑东侧区域设置250m的小型跑步道。

在每个单元入户的门前区域,重点打造精品绿化,植物实现高中低层次复合配置,并通过特色大树的点缀,形成可识别性。特别针对老年人及残疾人群,设置无障碍通道及宽敞的入户平台,营造贴心化的景观。从住户停车到入户这段路程,特意打造成“回家园路”,通过浓密绿化结合微地形处理营造良好的绿化空间,还精心考虑到夜晚感应照明系统,让住户体验家的温馨的感觉。

2.2康乐聚会中的幸福感

团队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反复的分析其他项目的成功手法,确定在东西和南北两个中轴区域开辟活动场地,让不同年龄人群的散步、聊天、嬉戏,宠物们聚集嬉戏,都能在这些场地中得到满足。这就像一个大的会客厅一样,大家可以更好的交流沟通,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南北轴线景观带的尽端特意设计中央会客厅,重点考虑到室外应用中的使用安全、遮风挡雨、照明及网络供应等要求。在中央会客厅中,实现功能复合的考虑,设置景亭、万物墙、舒适座椅、洗手池等必要的功能空间外,还考虑到年轻人群对互联网的需求,设置户外高速无线网络及电源安全插座。

在东西轴线的东西两个尽端分别设计小型会客厅,主要是满足三五人群的随心而坐、林荫闲聊,通过植物空间的围合、座椅的设置,打造惬意、放松的聊天氛围。

2.3老少乐的幸福感

对社区中人群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对社区环境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老年人和儿童群体,他们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需要阳光的沐浴和场地的使用。而一般性的小区只会设置几组游戏器械,没有对儿童群体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没有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安排相应的游戏场地。本项目选择了一个对小区住户干扰最小的区域即小区的东北角,设计了针对全龄段儿童的活动场地,1~2岁的婴幼儿阶段,安排知趣墙;对3~6岁的儿童,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如草坪滑梯、健康跑道、钻山洞、冒险山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考虑到儿童玩耍时父母的陪护看管要求,专门设置了童车停放区、室外母婴室、长条座椅及洗手池。

在老年人的活动区域,设置健身器械、健康步道、林荫跳舞广场、下棋乐园、萌宠天地等空间,满足大家的不同活动需要。在这些区域中,必要的无障碍步道、扶手栏杆、小动物便便收集点都要结合场地精心布置。

2.4智能创意生活的幸福感

在社区中智能高效的设施或者系统的引入,定会为住户的生活增添光彩。在本项目意设置了无障碍通行系统、垃圾智能收集系统、夜间感应照明系统、标示系统、爱车管理系统、室外饮水系统和宠物管理系统。这七大系统共同为住户提供高效、智能的服务。

例如在垃圾智能收集系统中,不仅考虑了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而且垃圾桶设置的位置也做了景观化的处理,就近设置清洁系统,保证物业维护的方便性。爱车管理系统中,设置专门的停车位系统、充电桩及自助洗车服务。

2.5绿色氧吧带来的幸福感

在本项目的种植设计中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设计,实现了“家生绿中,人嬉林下”的美好愿景。并且植物选择注重常绿、落叶的搭配,叶色叶形的对比和高中低层次的运用,达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季相变化特点。植物设计上注意乔木和建筑的关系,住宅南北面的植物区别化对待,努力打造看着舒心、住着放心的绿化空间氛围。

重点的植物设置标示标牌,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植物的名称、习性等内容。开辟一个区域作为植物认领区域,由业主自愿选择认领,充分体验养护的乐趣。

在重点部位设置金秋果园,种植金桔、胡柚、香泡、石榴、枇杷、杨梅等观果植物,打造果实累累的田园果园。

2.6本项目秉承了绿地一贯的宗旨,同时在我们景观的设计语言注入下打造出一个理想的家园,达到可感知舒适、可体验智能、可参与永续、可承受生态的景观效果。

图2住宅场景模拟

3未来住宅景观的趋势的探讨

景观环境设计越来越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艺术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景观环境的塑造不只为了“赏心悦目”,而是更加注重“舒适自然”,尽可能地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和现代、智能、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景观、人与环境、景观与环境的有机融合。

3.1更趋于人性化的设计

进入21世纪,社会越发达,人类越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与环境也变得更加分离。但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家居和小庄园式的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2]。

小区、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的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居住区内的人车分流、室外风雨廊的设计、无障碍通道的运用、高速无线网路的覆盖、手机充电设施的接入、室外饮水系统的考虑及夜间感应照明装置的运用都是对人性化设计最直接的阐述。

3.2功能复合场地的运用

使每个住户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可以在每栋单元入户的前面设置小型会客厅,而在小区的中心位置,设置满足整个社区居民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活动需要的中央会客厅。

3.3远程服务及科技智能

现代、智能、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的营造,自然缺失不了设施的智能化和科技化。科技、智能的设施,才是最终营造人文景观环境的点睛之笔。如小区内智能防盗、防火、安防、巡更、背景音乐与消防报警等系统的综合应用,大大增强了人的安全感和便捷性;地热热泵、太阳能等系统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节能更体现了环保;建筑设备智能监控、物业管理中的三表远抄、小区局域网等系统提升了人居小区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由此营造出的人文环境更是现代人居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例如在社区会所的健身场地中,健身器械与发电照明装置相结合,健身的同时又可以把产生的电量储存起来,抵扣每月的用电量,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能源问题。

3.4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追求,还要注重现代生态的观念。如为小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条件,对居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的物种尊重与关怀,实现居住区生活的环保自然适应和地域生物的多样性。

在社区屋顶或者垂直绿墙上设置“社区园艺试验田”,为社区居民提供园艺、亲子的场地,让生活回归自然。而垃圾智能回收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实现能源回收利用,已经先进的碳利用指标,住户可以把每月的垃圾这算成碳利用指标,社区就可以把相应的碳利用指标折算成电量返还给住户。

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2]。

而居住区内的雨洪管理,也可以在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管道压力和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等方面发挥作用。住宅中的雨洪管理主要体现在地面透水材料的使用、屋面及地表雨水的回收利用、植物复层种植等方面。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4结论

未来住宅景观设计中不仅满足空间布局合理、硬质铺地精细、绿化层次突出等表面化的场景需求,而是努力挖掘项目深层的内涵。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作为未来住宅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智能、环保、生态的可持续住宅定会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