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影视文学创作

影视文学创作

时间:2023-10-09 10:5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影视文学创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影视文学创作

第1篇

关键词:文学创作;泛影视化;技术表征

在大传媒时代中,各种媒体的外在形态不断离散、融合,传媒的商业价值已逐步突破内部组织结构,不再孤立地进行呈现。传媒开始在行业内和社会上寻找、整合各种力量,试图建构起全新的共享与传播平台。在大传媒背景下,文学当然不甘“终结”,投靠影视成为其嬗变的主要路径之一。“泛影视化”,即以影视为表现载体,将人类一切文明尽可能地在其中以特定形式进行表达,其边界已突破影视文化本身的界限。

一、文学性感知方式的改变

媒介改变了世界,也改变着文化格局、文化生态和文化场。以广播、电视为标志的电子媒介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媒介创造出崭新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音像、广告、IT、娱乐、体育、表演艺术等产业交相辉映,形成了专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大众传媒新格局。然而,麦克卢汉却认为,“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在大传媒时代,文学创作泛影视化现象的技术表征首先表现为人们感知文学性的方式不断受到影视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

电影媒介以逼真的声画元素去再现生活,它通俗的表达特征对剧本创作提出了通俗化的要求,进而对文学的通俗化进程产生着影响。它所具有的文学性为电影文学形态的诞生提供了基础,大量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影响着文学作品的流通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的写作。而电视媒介在传播上具有共时性、传真性和连续性的特征,以及视听兼容、深入家庭、高度综合的优势,作为“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媒介,电视吸收了各种传播媒介、各个艺术品种、各大文化门类的养分,逐步成为媒介家族的霸主。电视节目的发展导致电视文学形态的出现,其通俗性赋予了电视文学和改编作品的日常性、家庭性、通俗性,电视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多种艺术于一体,极大地激发和满足公众的日常消费需求。由此,影视不仅“通过改变文学所赖以存在的外部条件而间接地改变文学”,而且“直接地就重新组织了文学的诸种审美要素”。

受此影响,将传统文学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文艺作品逐步边缘化,与此同时,影视媒体却借鉴了文学的某些特质,处处浮现着文学的身影。在当下现实中,文学更多地被媒介作为文化母本和文化元素进行加工,去满足消费市场和人们审美趣味的需要,变换为形态各异的文化产品。

二、影视改编的多元化文学性建构

文学创作泛影视化现象的技术表征还表现在以影视改编为代表的多元化的文学性建构上。传统文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被图像社会边缘化,另一方面,其自身也在朝着图像化转型,主要则体现为文学全面“图说化”,或是自觉成为电影、电视创作的“前脚本”。

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写道:“导演工作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雕刻时光。如同以为雕刻家面对一块大理石,内心中成品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一片片地凿除不属于它的部分――电影创作者,也正是如此:从庞大、坚实的生活事件所组成的‘大块时光’中,将他不需要的部分切除、抛弃,只留下成品的组成元素,确保影像完整性之元素。”影视和文学虽然是两种不同媒介,但都将回忆、保存或创造时光作为主要功能,提供了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方法路径。影视艺术将文学艺术中美的元素和内涵以影像方式进行转换,用移植、删减、改造、延展等方法进行处理,带来了文学审美效果的变化。

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一口菜饼子》便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而早在1914年,文明戏《黑籍冤魂》就被张石川导演加以改编并搬上银幕。由此可见,中国影视的发展与文学作品改编相伴而行,电影、电视剧将文学作品作为母本,是中国影视创作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

针对文学的影视改编,布鲁斯东曾写道:“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的视觉来看,也可以通过头脑的想象来看。而视觉形象所造成的视像与思想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间的差异,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的最根本的差异。”

时至今日,与既往不同的是,文学不单是作为影视创作的母本,更多地是被分解、重构为某种特定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加以发展和组合。在传统的影视改编创作中,“忠于原著并高于原著”是通常用于检验改编质量的准则,思想内涵、表现风格、人物形象等是否比照原著的创作,成为衡量改编创作成败的标准。围绕着文学原著与影视作品之g的“忠实”与否问题的纷争总体而言,有这样三种观点:第一,文学作品经典与否,决定影视改编忠实的程度,认为名著、经典是集体记忆的积淀,必须充分尊重;第二,忠实的对象的区分问题,认为改编要忠实文本的精神思想内涵,而在具体的细节、情节、人物结构上可作改编;第三,从文学作品获得文学性的方法上去忠实,而非拘泥于文本内容本身。

在当下的影视改编中,“忠于原著并高于原著”的审美原则,或不再被严格遵循,或被完全抛弃。文学作品已然在一种新的规则下被植入影视作品之中,成为商业影片增加票房的手段。这类现象的极端代表莫过于电影《大话西游》,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文学文本结构、意义与阐释符码,肢解了《西游记》的元素,掺入大量后现代式的情节和对白,与传统电影的改编原则大相径庭,却成为九十年代后期观影青年人中一种文化上的图腾。

伴随“改编热”的兴起,文艺界涌现出一批横跨文学与影视的“双料作者”,如以《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米阳光》等小说和电视剧闻名的海岩,以《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心术》等小说和电视剧闻名的六六等人。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等小说虽是经由他人之手改编为电视剧,但也撰写了《胡雪岩》等文学剧本。

三、文学性的生产与重写

在消费社会中,一批年轻作家创造出极富个性、另类率性的写作风格,注重对自由性情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和刻画。他们不仅坐观这类文学表达被影视机构大肆利用,甚至也主动迎接商业操作,把文学作品迅速炒作、包装成时尚的文化产品。2014年上映的电影《后会无期》由韩寒执导,这部作品虽未曾出现在其出版列表之中,与其小说《一座城池》却有异曲同工之处,个中人物因缘某种出由,纷纷奔上未知的旅途。这部票房超过6亿元的电影和郭敬明的《小时代》一样,从一开始便都有着极强的目标人群,《小时代》打造的是“少女之梦”,《后会无期》营造的则是“文青之爱”,皆是“作”出来的电影。

这种现象的背后呈现出一个重要的涵义是,艺术创造不再停留在创作之上,而是大步迈向生产,将作品与商品的属性加以整合。原本定位于创造美感的诸种艺术技巧,正蜕变为如何吸引最大关注度、如何制造奇观、如何打造时尚、如何引发社会话题和社会心理的工具,与之匹配的是伴随消费社会兴起而形成的后现代文化。

此外,近年来,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重写”也是热议的话题。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红色经典中在特定历史时期积淀下的厚重内涵,在新的时代和Z境之下拥有进行再阐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红色经典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影视产业觊觎的重心所在,当传统的改编手法山穷水尽之时,其中的各种审美元素,可以再度被移植、改造,最终打造为新的卖点。因此可以说,当代“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始作俑者仍是市场。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9.

[2]金慧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2.

[3]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5).

[4]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8.

[5]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1-2.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视图时代、文学、传播、媒介

一、视图时代的文学创作与传播

与文字相比,图像在信息传递上更加直接,影像感官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和眼睛,使之产生的愉悦感大大超过对文本的接受,其直接后果是阅读文学文本的群体数量大幅度削减,人们沉浸在由文学改编而成的影视视图中难以回归文本本身。虽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在意犹未尽的情况下对文学文本进行购买和研读,加剧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但是这很大程度上要看影视文本精彩与否。图像征服语言,并不是意味着语言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说明图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变化而已。这种变化映射到文学创作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学创作方式的图像化,其次是文学传播方式的图像化。在视觉符号凌越语言符号转变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后,读图就成为文化的一种时尚,随之带来的是“图文配”书籍的流行,这一流行趋势与文学创造者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三联书店出版的傅雷插图本作品中,用了二百多幅图片、山东画报社出版的老照片一经问世就掀起了老照片热,与此相似的“知青照片”“黑镜头”“上海风情”风靡全国。从中可见,无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出版社都对读图时代的到来持肯定态度,且对人们的审美愉悦需求做出了迎和的姿态。在图文气氛里寻找各自的过去、未来和梦想成为20世纪末文学发展的一大景观,视觉文化也因之变得更加缤纷。随着影视、网络等视觉媒体的兴起,图像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大众对视觉图像的认同程度远高于文字媒介,大众阅读行为集体向图像阅读发展。原先许多仅以文本形式存在的文学名著开始以绘本、画册、音像的方式出现。在图像对文字阵地大力挤压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可,文学在创作和传播上不得不走上了“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发展道路,就连唐诗宋词这样优美的语言经过迁移也以图像的形式重新展现。文学的转型,虽说使文学走下神圣的殿堂,由精英形态向大众文化转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文学生产与传播的空间得以拓展,无论是网络文学、青春文学还是动漫文学,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文学与视听影像融合的身影。

二、文学接受心理与环境图像化

从本质上来讲,文学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它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社会价值,是人类审美及人际交流的一种对话方式。文学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后,使图画发展成为一大景观,集绘画性、文学性、音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影像作品,笼络了大批对视觉影像无限沉迷的观众。他们手拿鼠标或遥控器,自由选择“阅读”的内容。与古典阅读带有的令人羡慕的优雅气质相比,今天的阅读有着更加浓烈的全民气息,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形式。这是社会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发展的结果,它标志着人们的审美已经进入被动观看的时代。每天打开电视、电脑、手机,各种信息纷沓而至,各种影视形象不停地对人们进行影像轰炸。可以说,人类在创造影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被影像文化所包围的生活,造就了一个思想和行为都饱受影像文化浸透的环境。以电视为例,自从1985年中国第一部由小说改变的电视剧新星在电视上播出后,电视就成为广大文学工作者和优秀文学作品展现自我的另一高地。随着电视的普及,大众的阅读兴趣、审美视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从文字解读转移到影像欣赏上来。小说、诗歌等纯文学作品距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电影和电视等视听“阅读”形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其直接后果就是阅读群体数量的大幅度滑落及大量图像文化形式的涌现。今天,图画文化(漫画、动漫、卡通等)和视听影像(电影、电视、广告等)对我们的生活已经形成包围之势,在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下,饱受形象、影像审美习惯熏陶的普通大众,显然更乐于选择简洁、生动、直观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一心理反过来又促使更多的文学作品转化为视听形象。可以说,在信息传播打破时空限制后,虽说纯文学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在不断加大,但是文学艺术却因影视艺术而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这一文化方式的接受已成心理定势,这也是快餐性文艺环境形成和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文学传播与媒介环境的互动共生

当文学变成“看图说话”之后,许多文学作品的版面越来越标题化、立体化、色彩化,其包装和转变也变得更为形象化。其中,文学与媒体的互动就是媒介对文学文本价值确认、感受、破译的一个方式,近些年,这一方式渐成潮流且在立体的影视媒介方面表现得最具代表性。影像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郁的世俗性、大众性和艺术性,它善于通过世俗神话的构建来刺激生活平淡的民众的大脑、激发大众的狂欢。当然,影视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呼应互动是影视圈和文学界都极为关注的话题,也是社会发展中一个最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文学作为大众艺术产生的母体,影视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其精神补给与文化支撑,文学创作所关注的焦点、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几乎是时代影视最重要的价值坐标。20世纪末期以来,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文学艺术市场品格的不断提高与影视有着割不断的关联,影视作品对大众心理和社会美学形式的解读大都以时代文学美学规范为参考。两者复杂、热烈的交融和互动,在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方面表现得最为彻底。文学与影视,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它们在对世界塑造和艺术根源探索方面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却有着共同的多主题、多声音、多线索的复式结构。当文学以丰富的内容给其他艺术形式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时,影视也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对文学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并反作用于文学,促使它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以中国电影为例,对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进行改编并将其搬上银幕已经成为影视界的一个惯例。从1921年管海峰的红粉骷髅开始,中国电影人就尝到了电影与文学联姻带来的甜头,并将这一创作方式毫不动摇地贯彻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人对文学作家优秀作品的吸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谢晋的芙蓉镇天云山传奇到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到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一九四二,文学的艺术魅力在优美抒情的影视意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观众在直观的艺术欣赏中感受了文学与影视的双重魅力。文学与影视联姻,不仅让中国电影艺术借助文学这一方深厚的土壤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电影艺术形式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力,更多的观众是通过影视而非文学认识了长期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的。著名作家刘恒、苏童、余华、陈源斌、实等人,都是在其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才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都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学的支持,离开了文学这根拐杖,中国电影不可能走远、走好。这对文学来说,是鞭策,更是鼓励。在文学对时代价值构成提供丰富营养的大环境下,如何依托文学母语进行影视创作,将自己的艺术风格、精神信仰进行恰当定位,是处于创作高峰期的第五代导演及后来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影视任何时候都不应忽略的问题。

四、结语

在视图时代,我们没必要纠结于文化主流形式究竟是“阅读”还是“视听”,更不用担心文学被放逐到文学的边缘。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正视电子时代文学在文化语境中所处的地位,改变过去那种一成不变的文学尊崇心理,以多元的文学面貌接受多元的文化语境对文学阵地的冲击。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大众的审美需求,用更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满足大众多元的欣赏需求,并做好文学与影像转换工作,为大众通俗文化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第3篇

2011新媒体文学创作:

海量神话与精神短板并存

欧阳友权

新媒体文学主要指借助数字化技术传媒如网络、手机等创作和传播的文学。2011年,网民上网阅读的热情高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文学网民高达2.27亿人,其中约有2千万属上网写作人群,经文学网站注册的高达200万人。

继前两年“博客热”后,2011年出现微博的爆炸式增长,有微博服务网站50多家,并不断开发出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随身客户端技术。“热帖”不断、热点频仍的微博客传播创造了2011年最具社会关注度的“围脖文化”现象。

状态:文学创作如泉涌

数字化传媒的迅速普及和数量庞大的文学网民,让时下网络文学的阅读群体、阵营和原创作品数量,均以巨大的增幅涌向2011年的文坛,以泉涌式的高产谱写文学的“海量神话”,创造了巨大的文化关注,形成了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学奇观。

如“起点中文网”每天有千万计的用户访问量,每天保持4千万字以上的作品更新,短短几年,网站已积累原创文学作品超过百亿字。老牌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每天能收到近5千篇自由来稿,1997年创办以来,共收藏文学投稿超过40万篇。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有注册用户240万,储藏的长短篇原创作品总量超过192万部(篇),日浏览量最高超过6400万次。我国有经常更新的文学网站超过500家,加上超过3亿手机网民的“段子写作”和3亿多人的微博群体,累计起来的作品总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写作所带来的文学总体格局变化和不容小觑的文化影响力,改变的不仅是文学载体和存在方式,还有文学的生产机制、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诸多文学规制和理念。“技术丛林”和“山野草根”这两把利剑,已经让网络文学、手机阅读、博客写作、移动互联传播等,在文学版图上开辟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文学榛林。

文学创作如泉涌的现实,表征了“新媒体文学时代”的历史性出场,并用一个新民间文学和数字文化的庞大阵营,打造出这个时代磅礴的文学态势和一代人成长的文化语境。

境遇:接过传统抛来的“橄榄枝”

面对“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这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11年的主流文学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解答这一被热议的论题不断递上示好的“橄榄枝”。事实上,对新媒体文学的客观评价和观念体认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入主流话语。不过2011年度传统文学对新媒体写作的接纳,态度更明朗,举措也更得力,可以视为这两大文学阵营从暗送秋波到握手言欢,由互动双赢到抱团取暖、联袂出击的“联姻”之年。

譬如,中国作协积极介入新媒

体文学的研究和引导,2011年采取了四项措施:明确把中国作家网、新浪读书频道、盛大文学、中文在线、搜狐读书频道列为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加强对网络作家、编辑的培养,继续在鲁迅文学院举办网络作家和网站编辑培训班;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中把网络文学创作列入扶持范围,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在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

这些举措表明了主流文学支持新媒体文学健康发展的积极态度。还有如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当年明月、张悦然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文艺报》与盛大文学合作开辟网络文学评论专栏,推进网络文学评论;中国作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网络版权维护、数字化阅读、网络作品版权输出等方面采取积极维护、有效管理、鼓励发展的态度,为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融合传统文学、贴近主流文化,让新媒体写作与传统写作实现双向交流,融合互补,这对整个文学的发展繁荣十分重要。

市场:产业链上找卖点

新媒体文学具有精神内容与传媒经济的双重属性,其所培植的文化产业链主要由“签约、储存原创作品、付费阅读、二度加工转让、下载出版、影视改编、制作电子书、开发移动阅读产品、网游改编、动漫改编、转让海外版权”等环节来实现,通过全媒体营销建立起一个融合在线阅读、移动阅读、实体图书、动漫、影视等多形态文化产品、立体化版权输出的链条。2011年,这个产业链上的最大卖点是转让影视版权。

自从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大获成功后,从网络上寻找故事资源成为许多影视剧创作的法门。文学网站和网络都从这里看到了商机,2011年,仅盛大文学就出售影视版权50多部,起点文学网还专门创办了剧本频道。《失恋33天》、《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以及《美人心计》、《倾世皇妃》、《千山暮雪》、《泡沫之夏》、《钱多多嫁人记》等,均斩获不凡收视票房业绩,其所引发的“穿越”、“宫斗”类型剧热度升温,一部部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联袂上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收视收看市场。

影视产业与新媒体文学“联姻”,不仅是相互需要,也是相互依存,甚至是相互“寻租”。究其内在动因,一是源于网络小说平民化、类型化、青春化的故事品质适应公众趣味的平视审美风格,与影视作品的大众化选择是一致的,容易找到影视改编的市场卖点;二是剧本资源短缺、市场供需配置的需要。影视创作的基础是剧本故事,新媒体文学的海量存储为此提供了资源库、故事库。那些点击率高的新媒体作品,具有天然的受众优势和市场先机,影视创作可以在这里提前收获眼球聚焦点,寻求到利润最大化的机会。

同时,新媒体运营商和网络,也希望借助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影视平台扩大影响,让作品获得二度增值的机会,接受主流文化“招安”,赢得正宗艺术“名份”,实现“网上火”与“影视热”的双重效应。

可见,二者的“联姻”带来的是资源共享和市场双赢,是网络文化与影视文化、新媒体文学与大众艺术相互取长补短、彼此借力发力的珠联璧合之举。

弱项:写作还需接“地气”

回眸2011年的新媒体文学,褒贬密度最大的还是网络文学“海量”与其“质量”的落差,“速成”与“速朽”的并存。全民写作创造的存量惊人却佳作难觅,虚拟的文学殿堂上摆放的多是“注水长篇”甚或文字垃圾。文学网站的市场盈利能力在增强,而艺术创新能力不足。网络的“点击率崇拜”,关心的多是自己的稿费单而不是作品的艺术品位。

2011年末热门网络小说排行榜中,排位前十名的《吞噬星空》、《斗破苍穹》、《遮天》、《天珠变》、《武动乾坤》、《大唐皇族》、《永生》、《锦衣夜行》、《重生之贼行天下》、《武帝重生》等,全是玄幻武侠、架空穿越、灵异修真、历史后宫等类型化写作,没有一部是现实题材的作品。类型化写作适于分众、小众的点击期待和付费阅读,但这类作品的情节、故事、人物、想象、节奏和叙事方式等都是模式化的。天马行空,面壁虚构,迎合阅读市场,确实能赢得排行榜、赚取点击量,但刻意相似的写作模式,缺失文学性的速食内容,生编硬造的故事情节,动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字的篇幅,除了与利润最大化商业资本有关外,其实是无关乎文学和艺术的。正如有论者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还不是一种文学写作,与民族文化、国人生活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第4篇

――访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

2月3日,江苏省第七次作代会圆满闭幕,范小青当选为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喜欢以绵密而又温婉的女性话语,展示现实生存中的复杂冲突。同时,身为江苏省作协的负责人,她对青年作家的成长给予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记者:祝贺您当选江苏省作协主席。江苏省作协近年来十分注重扶持基层作者,用各种方式加大了对基层作家的关注力度,这样做的考虑有哪些? 对江苏省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

范小青:在关注基层创作这一点上,江苏省作协基于这一根本性的认识开展工作,以巩固、扩大和稳定塔基。我们通过到基层召开作者生存和创作状况调研会,通过和各市、县作协的紧密联系和互动,通过与广大作协会员直接交往等方式,加强对基层作者的广泛了解,体会他们的艰辛和不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这也是江苏作协工作的一个生态协调。面对广大会员,我们既要做有“高度和深度”的事情,也要做有“长度和宽度”的事情,包括温度的传递。比如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作协会员偏少地区,我们更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比如在发展会员方面,在各种读书班的名额数量上,在作代会代表的名额分配上,都适当地给予照顾。另外,从创作的角度,我们对基层作者的希望是:既坚守本土,又走出本土。

记者:近年来,江苏省作协在培养、扶植青年作家方面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您曾经说过“扶持年轻作家,就是扶植江苏文学的未来。”有人称赞您更注重的是雪中送炭。刚通过的《江苏省作家协会章程》第8条特别增加了“发展和壮大文学队伍”的表述,可否就此再详细介绍一些有关情况?

范小青:近年来江苏作协在培养扶持青年作家方面更多的是精神激励,因为我们的一些具体措施和物质扶持是有限的,比如每年免费出版一套“壹丛书”,一次也只能给十位青年作家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鼓起更多青年作家的创作热情;又如青年作家读书班每年都办,已办了20期,可是能来参加读书班的青年作家仍然是少数,但这少数人回去以后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首先是他们自身的变化,通过听取名家讲座、参加各种交流、学习、采风活动等,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思考文学;同时,他们会把这种对文学的热情和提高带回去,影响周围更多的青年作家。所以,现在江苏各地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作家愿意来参加读书班,对文学、对创作有了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对江苏省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以及各市的文学期刊这块阵地,我们也比较重视,经常组织青年作家专辑等内容;江苏省作协还经常与基层文联、作协联合举办青年作家的作品研讨等活动。今年,我们还将筹备召开全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对青年作家要发现、爱惜、扶持、推介,唯有这样,江苏的文学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记者:作家担任行政职务后如何平衡创作和工作的关系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老问题。您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势头,继《女同志》之后,您去年出版的《赤脚医生万泉和》赢得了批评界的好评。作为江苏省作协领导,您将如何协调创作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范小青:我从事专业创作已二十多年,从两年前开始,变成了一个天天要上班、上班要处理各种事务的“女同志”,时间和空间,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文学创作仍然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再忙再累的时候,它也从来没有从我的内心隐退。两年来,在行政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虽然从时间、精力、情绪上都有相当大的困难,但还是尽力克服,不断写出新的作品,2008年和2009年两年中发表了近20个中短篇小说,出版一部小说集,目前正在创作一部新的长篇,已完成大半的内容。

怎么处理好这中间的关系,一是自己挤出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放弃参加一些国内外的文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心态,尽量不让自己的情绪被那些无谓的纠缠所掌控和影响,因为创作需要宁静的心情。在工作中尽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化成两个目标,一是繁荣创作,一是服务群众;在两年的行政工作中我还有一个深切体会就是,工作也是积累和补充,在工作与创作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心态。

记者:我注意到您在闭幕词中所说的两个目标,其中之一是繁荣创作。您能不能谈一谈江苏作协对于繁荣江苏文学创作,有什么新的思路和着重点?您作为江苏省作协的负责人,将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范小青:文学的繁荣,是作者与时代,与它的受众共同创造的。现在由于网络和电视的普及,文学非但没有消隐,而是进入了更加普适更加自由更加大众化的时代。这是文学走向繁荣的一个新的契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形势逼人的节点上。以前,囿于传统文学和纸质传媒的平台,对于网络传媒和电视这两个平台,较少从协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种积极的姿态和整体性考虑。如果说我们现在有什么新的思路的话,那就是尽可能地把“三个平台”串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格局,一个多元的富有活力的集合体。一方面,重点保持和提升第一平台的优势,同时,对影视剧本创作和网络文学等投入更多的关注和举措。影视剧本来就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单元,以前有些游离在外,现在应当“归队”。我们已经着手筹建电视剧剧本创作基地,争取推出一些重量级项目。在网络文学方面,我们正在联办一个全国性网络小说大奖赛,促进网络文学品质的提高,以及与传统文学的融通互补,从民众的喜闻乐见之中汲取活力,实现省委提出的“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目标。

第5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影视化;影视批评

文学影视化中包含传统古典戏剧文学的缩影,是对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饱含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文学影视化作通过文学与影视结合的形式进行表达,是对文学的创新,影视作品中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能够将民族时代的精神与情感充分表达,为我国影视文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原著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一)原著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文化资源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存在主张完全电影与绝对电影的声音与想法,完全电影所强调的是消除与电影性质无关的表现形式,其中文学性故事情节占主要成分。完全电影想法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想要对传统影视表演形式进行否决也正是艺术的独特性。新时期的中国影视与文学间存在着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同时接受着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影就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影视作为文艺作品,经典文学作品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所以,文学在影视作品中占绝对影响作用。

(二)原著触发了影视创作者的艺术灵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对文化传播与普及程度也愈发重视。文学影视作品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深远的文化内涵,且饱含民族精神,是中化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文学与影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具有相同的审美理念,在故事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也存在共性特征[1]。优秀的经典文化经过华夏五千年历史继承与传扬,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民族精神。这为影视剧作的编导工作人员提供了文学参考价值与独特的审美启发。现代影视文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表演性与个性特征较为强烈,故事走向离奇曲折,人物设定毫无新意,从而阻碍了影视文学的健康发展。

二、文学的意义

文学范围较为广泛,文学所表达的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由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累积,文化还能够传承与发扬国家及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导向。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学是历经五千年的累积与洗礼而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饱含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及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2]。

三、文学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语文作为教育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语文也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语文学科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优秀文化能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表达。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已经取消语文科目的教学,使得高校教育的开展朝制度化方向倾斜。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重视西方理论教学模式,对相关理论知识构建框架较为重视。长期西方教育的洗礼与熏陶,会使中国文学中所存在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道德观念等逐渐消失,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也会偏离航线。例如我国文学经典名著《红楼梦》,提起经典文学,必然会想到《红楼梦》,但当代青少年虽然了解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却鲜有人读。而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除了受网络科技的影响外,文学教育的缺失占主要责任[3]。

四、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必要性

(一)文艺受众接受方式改变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碎片化时间增多,完整地接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减少。并且,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年轻人对文学作品的需求向娱乐化和容易化转向。在新时代,文艺受众已经对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文学教育也要求有新的接受方式。相比于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受众更喜爱观看色彩缤纷的动态图像。影视作品在给他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听觉的享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文学教育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4]。

(二)网络时代的冲击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尚未发展时期,文学创作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地位,文学作家可以看做是引领时代创新发展的记录者。但在文学网络化与商业化形势下,文学创作的地位大不如前,作家的影响力也受到了质疑与冲击。如今,阅读经典文学著作的青少年少之又少,而是将时间花费在阅读具有娱乐性的畅销书籍上。为从根本上实现对传统文化与经典作品的继承与传扬,通过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影视剧作的形式,将刻板的书本文字变为生动、灵活的视频欣赏,从而让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能够切实感受到剧作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与故事情节,体会到经典名著的文学魅力,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另一种表达形式[5]。

(三)名利的驱使

传统经典文学著作的作者在对作品进行创作,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发展情节时,会将个人情感带入其中,书写、记录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动态,能够在作品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与独特魅力,将文学创作当成工作与兴趣,而从不考虑作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但在市场经济中,文学作品商业化也成为必然导向。但将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化形式进行展现,不仅能够实现文学作品的传播,也能够为作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五、文学与影视互动关系之探究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对文学与影视关系进行探究时,相关学者需要具备较为敏锐的感悟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累积,还需要具备对影视文化与文学知识的鉴赏能力,这是进行文学影视化与影视批评文学化所需要具备的基础要求。因此,中国古典历史文学与文学著作被呈现在影视银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的成长历程与发展背景为影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不仅增添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也赋予其强大的教育意义,而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与优秀文化也得到了继承与传扬。也正是集意识形态与美学赏析价值于一体的影视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6]。

六、影视文化与现象的述评

影视作品的表达最终以银幕形式呈现,也可以理解为影视作品的整体形象就是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加以勾勒,并赋予其生命,通过动态视频形式传达文学作品精神,体现文学魅力。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语言情绪的表达能够决定影视剧作的整体走向。例如,在关于意识流较为强烈的作品中,尽管语言表达的随意,不存在语言表达技巧的使用,但却能够直观感受到影视人物思维意识的转换。而在属于荒诞派类型的影视作品中,如果经常对毫无意义的语言进行反复叙述,或是不分原由的自言自语,此类作品则不具备赏析价值,没有存在的意义。由于艺术类别的差异化,所以影视作品语言表达形式也存在着区别,就算是在同一艺术范畴中,对语言的使用与感悟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导致影视作品的风格与形态各具特色[7]。影视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影视文化被当作是戏剧文化的延展,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所以需要格外重视。如今,影视文化被作为社会发展的新时尚,其影响较为深远。影评人为适应与满足影视作品的发展进程,其相关知识水平与文学素养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由于影视评论者在理论知识、鉴赏能力、知识储备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且对影视作品的评论也是各有见地。而现阶段在国内影评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就是影视评论数量的不断提升。而造成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受市场需求所影响,同时也刺激了附属文化的增长。尽管在文学作品影视化的过程中,会减低文学作品的严谨性,转变文学作品的表达形式,但由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也正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直接反应。虽然文学作品与影视剧作存在共性,但也同时相互制约。例如,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在变文学作品为影视剧作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以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

七、结束语

文学与影视批评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转型具有一定的挑战,也是古典文学对外开放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对现阶段影视评论写作的创新与变革。在对文学与影视作品批评过程中,从中获取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富有深意的文字,其中还包含社会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充满现实的社会主义情怀。从还原历史的角度来看,探索未知与还原历史同样具有深远价值,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忠.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4-02(008).

[2]王静.当今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发展现状研究——以顾漫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影视化改编为例[J].传媒论坛,2019,2(06):169,171.

[3]马宁宇,陈俞成.陕西作家群体文学影视化研究——从“IP改编热”探析作家群体影响力发展[J].东南传播,2018,(08):119-120.

[4]刘晓欧,侯颖.儿童文学影视化改编对其教育性的影响探究——评<中国儿童电影三重奏:文化•艺术•商品>[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142.

[5]郑伟丽.文学作品影视化规律初探——以张爱玲系列作品改编为例[J].现代交际,2017,(23):81.

[6]李佳颖.从小说到电影:刘震云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第6篇

摘要: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新时期文学,特别是新世纪文学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时期小说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寻根”小说的崛起,“先锋”小说的艺术变革等,都体现了西方小说的影响。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女性小说有了很大进展,这与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和文学有着直接的联系。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球化浪潮的涌入,作家创作也日益多元化,当代作家也更关注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及这一进程中的人生百态。商业化气息对文学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日益增强。新世纪文学创作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在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文艺思潮和创作影响的同时,融入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一些优秀作家的创作把中国特色与现代思维及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创作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如莫言、余华、苏童、北村等作家的小说,这些小说很多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进而对文学创作也是一种促进,文学与电影、电视的关系更加紧密。80后文学则更多地表现物质欲望,体现了一种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深刻影响。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进程是分阶段演进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表现。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也加快了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小说创作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新世纪的中国小说逐渐融入世界小说的主流。

(一)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本质上对五四文学的一次回归,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再一次融入世界文流的开端。

从王蒙的小说可以明显地看出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文学流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冲击,王蒙是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写出了《春之声》《海的梦》《布礼》《活动变人形》《坚硬的稀粥》等优秀小说。他的创作不仅有意识地借鉴西方小说的“意识流”手法,可贵的是,他还在小说中融入了多种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元素。他主张“不能接受和照搬西方意识流小说那种病态的、变态的、神秘的或者是孤独的心理状态”。他把李商隐的无题诗也看作优美的“意识流”作品。①所以,他的“意识流”小说摒弃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晦涩阴暗,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古典诗词的温和流畅,王蒙的小说把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借鉴与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文学的杂糅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他的《活动变人形》《坚硬的稀粥》等作品把批判与调侃、写实与漫画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美国作家海明威、约翰·契佛和德国作家伯尔的影响,王蒙小说把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特色较好地融合为一体,体现了新时期小说创作在学习、借鉴西方的同时,忠实于民族经验的传统,兼容并包各种文学手法、各国作家创作风格的博襟。再一次进入世界格局下的新时期文学,以特有的中国风格与世界文学进行着多元对话。

1985年的中国小说创作明显地表现出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广泛影响。当代的知识精英在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下,也开始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进而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去找寻答案,所以,“寻根”小说异军突起,“文化寻根”也成为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表现了当代小说创作中现代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强烈愿望。在创作上产生了一大批“新潮小说”,而这些年轻作家的作品无不受到各种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深刻影响,如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受到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影响;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表现了存在主义人生态度,受到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的影响;韩少功的《爸爸爸》是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受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影响;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以元叙事的手法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到了“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美国作家霍桑神秘主义的影响,表现了对宿命的深刻感受;另一位美国作家福克纳“追求食物背后某种‘超感觉’的东西”的写法,在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里有所体现,同时,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小说”和郑万隆的“黑龙江故事”也受到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派文学是在模仿、借鉴、超越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创作过程中,中国作家自觉地把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体现出一种“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

(二)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女性小说有了很大进展,这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学有着直接的联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坛出现了女性作家群,她们创作出大批优秀的女性小说。考察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发展轨迹,她们既继承了“五四”女作家追求恋爱自由、反封建的独立意识,同时又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在小说创作中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以女性的身份进行写作,向男性中心话语发起挑战,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女性作家群体,从80年代的张洁、张辛欣、黄蓓佳、刘索拉、残雪、方方、池莉、毕淑敏等,到90年代的林白、陈染、海男、徐坤、迟子建等,再到90年代末的卫慧、棉棉等。这些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小说,是以女性身份看待人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构建独立于男性话语之外的女性写作空间,表现独有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成为当代中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而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发展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文学的深刻影响的,从西蒙·波伏瓦、玛格丽特·杜拉斯,到钱德拉·莫汉蒂、加亚特里·斯皮瓦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这些西方女性主义代表人物和她们的小说,影响着中国新女性小说的创作。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在对父权制文化的反抗和对男性话语的逃离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边缘化的女性话语空间,并从主流文学中分离出来,女作家们毫不掩饰地引用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向男性话语霸权发起挑战。正如女作家徐坤所写:“作为一种边缘话语的女性文学,与其他诸种新潮文学样式诸如先锋、后现代、后殖民等等一样,只是借助于外来语势才得以在国内生成和定位的。其目的,无非是唤醒女性对自己性别意识的自觉和自省,以在男权话语一统天下的缝隙中求得一线女性话语和权力意识的生机。女性文学,说到底,无非就是争得一份说话的权利。”“但愿人人都能冷静下来,认真从女性文学中读出她们那一份不同于男性的、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她们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唤的焦灼。”②

新时期女性小说是以大量知识女性的爱情婚姻为主题的,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我在哪儿错过了你》,谌容的《人到中年》,黄蓓佳的《请与我同行》,程乃珊的《女儿经》等,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一时期最能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小说是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表现了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执著和对无爱婚姻的拒绝,作家对女性的思考是从女性本位出发,以女性的立场和姿态,描写女性的爱情与生活,揭示其生存的困境,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体现了作家清醒的女性意识和全新的审美视角。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女性写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她们以鲜明的女性身份和女性视角来抒写女性的独特感受和人生经验。如王安忆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对爱情和性进行了大胆的描写,铁凝的《玫瑰门》写出了三代女人从身体到内心的方方面面。

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大胆地表现当代女性的独特意识,并对男性话语权发起挑战,甚至以“躯体写作”的方式建构自己的女性话语权。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海男的《我的情人们》、陈染的《私人生活》抒写了女性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内心世界,并冲破了男性话语社会的种种,通过“个性化写作”对抗男性话语中心,流露出对女性生存终极意义的探求。林白在《记忆与个性化写作》中写道:“个性化写作是一种真正生命的涌动,是个人的感性与智性、记忆与想象、心灵与身体的飞翔与跳跃,在这种飞翔中真正的本质的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③而90年代末卫慧、棉棉等“美女作家”的另类写作,更多的是对大众文化和男权社会的一种迎合,体现了商业社会大众媒体炒作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一部分现代化大都市女性对自我的放纵,在与世界发达国家文化碰撞中迷乱、丧失自我的精神状态。

(三)从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文学,随着中国全球化、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小说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表现出浓郁的都市化和商业化气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球化浪潮的涌入,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商业化、都市化特征明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也在大都市迅速崛起。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以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为背景的都市小说,无论是以京都生活为背景的王朔、邱华栋,还是以大上海为背景的王安忆、卫慧等,他们的作品都真实地表现了中国的大都市在狂热的全球化浪潮中的百态人生和急遽变化。例如,邱华栋的城市小说《花儿花》《社区人》《正午的供词》《新都市人类》,把视野锁定在90年代以来的北京都市生活,作品中大量描写豪华宾馆、写字楼、卡拉OK、酒吧、立交桥、体育场等都市背景,主人公则是一些活动于其间的、年轻的商业知识分子,他们是在中国全球化、商业化进程中新兴的白领和成功人士,在他们追逐物质欲望的满足和高消费与享乐的真实描绘中,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中产阶层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展现了全球化语境中文明与文化的冲突。而80后文学则表现了更多的物质欲望,韩寒、郭敬明等的作品中更多地把自己当作一种偶像,追求时尚与享受,体现了一种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尽管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从新时期以来就受到各种西方流派的深刻影响,海明威、福克纳、马尔克斯、卡夫卡、博尔赫斯、纳博科夫等作家的作品深刻地影响着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作家,但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在借鉴西方表现手法的同时,一直在探索着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融合。莫言在谈到自己的小说时回忆:“那时(1985年)我也意识到一味地学习西方是不行的,一个作家要想成功,还是要从民间、从民族文化里吸收营养,创作出有中国气派的作品。”④在谈到中国为什么缺少像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家时,莫言说:“多半是因为我们缺乏怜悯意识和忏悔意识。我们在掩盖灵魂深处的许多东西。”⑤这里不难看出在与世界文明文化的交流与观照中,中国作家对自我创作和民族文化的反思。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文学,小说创作中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底色”。例如莫言的《檀香刑》、李洱的《花腔》、王安忆的《长恨歌》、麦家的《解密》等,在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色彩,表现出中国当代作家在国际化进程中日趋成熟的创作心态。近年来,大江健三郎、奈保尔、库切等以本土问题和地方经验为写作对象的作家频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国际化潮流也促使中国作家更注重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特有的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莫言、余华、李锐等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被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并受到国外汉学家的重视和好评。

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和影视、网络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学和影视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也与电影、电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莫言、余华、北村等作家的小说不断被搬上影视银幕,像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苏童的《妻妾成群》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北村小说改编的《周渔的火车》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受到影视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影视作品的影响,像《泰坦尼克号》《保镖》《人鬼情未了》等一些好莱坞大片,以精美的制作和强烈的视觉画面、美妙的声乐色彩冲击着人们的感官,打动着人的心灵,好莱坞电影以一种强势文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张艺谋、陈凯歌也拍出了《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部部中国式的大片,这些对新世纪中国小说创作都不能不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中国已从“读写时代”进入“读图时代”。文学与网络等各种新媒体也迅速地嫁接在一起,出现了大量网络小说、手机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新语丝》《橄榄树》等网络文学刊物的出现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如《第一次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在网络走红的同时,也在印刷出版方面取得了成功。互联网以它的便捷、快速和自由的传播方式,活跃了当前的小说创作,更全面、真实、及时地反映出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社会及人们的精神面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世纪我国文学创作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王蒙:《关于“意识流”的通信》,《王蒙文集》(第七卷),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②徐坤:《因为沉默太久》,《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10日。

第7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改编;积极影响

一、剧本改编成本降低

网络文学诞生于网络,网络阅读的特点是快而集中,更加注重情节的戏剧性,也非常看重剧情发展的节奏是否能吸引住读者。在网络文学里,每过几个章节就要设立一个能够抓住读者的阅读小。而这些情节上的紧凑感,对于改编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剧本,都是非常有利的。由网络文学改编来的剧本,以《琅琊榜》为例,书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和事件基本都得到了保留,就是因为作者海宴的情节设计十分紧凑,没有传统文学那些过多的铺垫和渲染,而传统文学这些不具备画面感和节奏性的情节,自然就增加了剧本的改编难度和成本。

相对于传统经典文学里略为晦涩的文字,网络文学的语言风格更加的口语化,对话和场景描述也更轻松易懂,受众的群体更大更广。

在网文电视化的过程中,更多的采用了原著作者来当编剧的模式,如《甄执》的作者流潋紫,就在导演郑晓龙的大力推荐下,独力完成了《甄执》从网络流行小说,到屏幕大热电视剧的编剧工作;同样大热的《琅琊榜》,也由原著作者海宴操刀。这样的做法,最大程度上保存了原著吸引人的梗和人设,也节约了另外聘请编剧,将剧本在第三方再过一遍手的资源浪费。

二、拓宽并反哺国内影视作品

目前我国的电视剧作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清宫戏里旗头和金钱鼠尾爱的死去活来,都市剧里男人在小三和原配之间享受挣扎,战争剧里日寇鬼子们一推就倒,几部剧里打死的鬼子就能绕地球一周。

过度的同质化现象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作为一个完全二次元载体的网络,最初的非商业化模式,让网络们的创造性空前高涨,一批批优秀的网络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网络小说给影视作品带来的全新类型,最直接的就是穿越剧和古代仙侠剧。前者以于正编剧的《步步惊心》为创始,《宫锁心玉》紧随其后;古代仙侠剧,则是以fresh果果的《花千骨》超级玛丽苏剧为代表,一时间,尊上、小骨、杀姐姐火遍了大江南北,五毛钱特效的普及,也为仙侠剧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从晋江文学城走出来的优秀作品,引领了一个个新的电视剧类型,将大批的青少年观众从网络拉回了电视荧幕前,也给我国的电视剧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影视剧的创作方法和叙事语言,也为网络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场景的描写,对于内容节奏的掌握,情节起伏的设置,对于网络小说的创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两者可谓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三、有良好的读者及潜在受众基础

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网络文学作品,通常情况下都在网络上拥有众多的拥趸。2015年极为火爆的国民现象级大剧《琅琊榜》,就是十年前出自原创网站盛大文学的,而盛大文学每天的点击率在五亿人次左右,这个庞大的数字带来的,就是《琅琊榜》线上自带的无数粉丝。在《琅琊榜》首播几乎没做任何宣传,和《伪装者》档期撞车的时候,这部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仍然收到了不错的收视率。

以轻松甜白傻著称的顾漫,其作品《何以笙箫默》一鸡两吃,又是电视剧又是电影,《杉杉来吃》反响同样不错,《微微一笑很倾城》也在拍摄制作中。制作方如此有底气的对顾漫的作品进行连续制作,其中一个考虑也是因为晋江文学城里顾漫作品的影响力和广大的受众群。

辛夷坞发表在晋江文学城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后由赵薇搬上了大荧幕,电视剧也在筹划拍摄中,《原来你还在这里》,也由吴亦凡和刘亦菲担当主演,拍摄部分也已经完成,预计在2016年上映。而辛夷坞作为一名知名的网络,作品产量稳定且质量较高。辛夷坞在网络上人气极高,她作为网络暖伤文学的领军人物,文字现实犀利,情感细腻,有着都市职场人特有的敏锐,在晋江文学城有着一群非常稳定的读者,这也让电影版的《致青春》没上映就先火了一把。

四、网络文学创作更接地气

传统影视作品的编剧大多是科班出身,需要阅读作品的读者,有一定的文学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而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身份较为多样,创作者身份的不统一性和非体制性,就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创作,没有所谓的条条框框,在创造题材上更加灵活,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故事类型,比如近几年在电视荧幕上火爆流行的穿越题材剧,就是由网络小说最早创作出来的。

第8篇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广泛运用,科技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这也就决定了影视媒介对知识传播竞争的激烈性。其中,知识类影视作品对于知识传播、科技素养的提高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知识类影视创作的与时俱进、有特色等,使得影视编导需具有良好的素质,进而满足大众的需求。编导作为知识类影视创作的核心,必须有着超前的构思思维,尤其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电视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影视编导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即:写、拍、编、合,各种技巧都应灵活掌握并运用。同时,编导作为整个影片的总设计师,其核心工作应是构思,因为,失去了构思,影片则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结合知识经济领域中范畴较广的大众传媒的实际情况,从自然界和艺术学科的整合角度出发,来分析、探究知识类影视编导的构思思维。

一、追求构思的真实性

知识类影视创作在内容方面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的真实性,以满足各类关注讲究求实际的需要,因此,编导在构思时,应加强关注生活,以观众的角度出发,面向大众的实际生活情况来全方位的分析、选择,从而让真实的生活成为影视策划的生命线。同时,收看影视的大众多部分是普通民众,他们对于科技素质还很欠缺,文化水平较低,影视创作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在内容上,如果表达过多,观众容易记不住,如果表达过少,观众又不知所云,这样一来,编导在构思方面就应多加关注观众认识科技的实际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民作为科学技术的直接实践者,重视真实性,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事,无论别人怎么吹嘘,他都持以怀疑的态度,对于农民的这种性格,取决于其生活环境的不同,现实的生活迫使他们更相信身边的人和事。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真实情感方面的内容。

首先,从艺术表现角度来说,影视创作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追求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品味的是通过想象而深入探究得出的意境。文学在欣赏中提倡的是:千人千面,一千个演员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知识类影视创作则不同,他追求的是对动态形象的真实再现,一般的特点是:动态形象和真实声音的相融合表现,提倡构思过程的真实具体。知识类影视编导想要做到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的清晰、生动,那么只有在构思方面塑造真实的、有效的动态形象才得以实现,进而使得作品通俗易懂,激发人们的欣赏兴趣。

其次,真实情感的贯穿。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情是“艺术之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桥梁,观众在观看一部作品时,总是在内心潜在着自己的真实情感,为了能够让欣赏者完整的欣赏和回味影视创作,那么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于情感上的共鸣,情感是观众审美观念中较为活跃的因子,关系着一部作品播放之后的收视率,因此,真实情感的投入是编导构思真实作品的核心内容,如果编导在构思过程中毫无表情,没有真情,那么其构思的创作将很难点燃观众的热情。苏珊.朗格说:“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闭列夫.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以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编导的创作,正是通过对感情的多次提取,最终通过作品将这种感情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编导只有在构思过程中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将其融入作品中,那么观众则会在情感上与创作者产生共鸣,最后使得编导和观众的心灵共同得到升华、净化,真正实现编导构思的价值所在。

二、追求构思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永恒追求不变的话题,同样也是影视编导构思的灵魂。知识类影视构思的创新在于其内容上、创作模式等开放性,具体说是指:打破常规的创作方式,在尊重生活、尊重艺术,关注大众的前提下,逐渐的改变大众的思维模式,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构思思维。同时,编导在构思中还需要有着较为清晰的思路,即“创新思维”,能够吸引大众的影视创作,在构思方面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出现,如:在叙事类作品中,要注重选题的时代特征使之新鲜生动,并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选用个别形象、特殊的过程去表现不断发展的普遍科学真理,并赋予作品水融的表现形式。也正是因为编导在构思过程中的追求创新,才使得影视作品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从而来确保影视创作生命力的持续性。

然而,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类影视作品逐渐开始依赖于高科技来实现其创新性,如:北京国际科技电视节获大奖的电视片《爱的奇迹》(《Themira Cleoflove》),用一毫米的微型摄像机,第一次从体内拍下了人类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全部过程,将微观的人类生命活动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摄影效果,丰富了观众的眼界,更真实的再现了群众生活,超望远摄影、显微摄影、红外摄影、内窥摄影、水下摄影、高速摄影、遥控摄影使人们的视觉延伸,电脑专家们甚至夸口说,“没有做不成的特效,只有想不到的创意”。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宇宙与人》,几乎完全由高性能计算机制作完成,由此可见,高科技的设计已经逐步在代替前期的传统拍摄,使得影视创作在表现手法、工艺流程、思维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一次重大的变革,这也就意味着影视编导在构思创作中应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高科技术,并适当的、合理的运用。

在构思创作追求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创新思维应紧跟时代步伐,依托时代生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杨伟光先生指出:“我们所做的节目要结合这个时代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给以实事求是的回答和符合逻辑的解释”。知识类影视是为体现时代的特征等,是应时代的需要而创作的,因此,影视构思应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时代主题,把握大众群体生活,体现事物的本质,同时与时代的高科技相结合开展创新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重要的是:它是确保知识类影视作品赋予青春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激发知识类影视编导构思思维的推动力,制约着影视编导构思的行动。

三、结语

知识类影视创作,有着显著的特点,即:感染力强,形象直观。编导构思思维方面有一点的闪失,都将会直接体现在作品的每一个层面上。因此,编导在构思方面一定要遵循其核心内容:实践研究、剖析创新思维,从而使其更科学的、合理的把握构思思维的正确方法和规律,避免失误和僵化,进而确保知识类影视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9篇

强势传媒即在众多传媒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传媒形式。从整个多元传媒的格局来看,电子传媒显然是当之无愧的强势传媒;而从电子传媒这个范围来说,影视和网络又是强势传媒。在这个传媒无孔不入、铺天盖地的信息时代,强势传媒似乎可以君临一切,它直接介入社会的不同领域,介入千家万户,今天完全不受强势传媒影响的人微乎其微。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无不感受到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太电脑网络对我们的包围,尤其是电视、电影以及电脑网络等强势传媒构成了我们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宏伟景观,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们大多教人的生活方式。

电子传媒文艺以其科技含量和大面积的受众,占尽制作、传播、影响上的优势,这不能不引起作家们的怦然心动。为了自己不被冷落,也为了作品价值的最大化。作家们纷纷“触电”和“触网”。

如今的作家许多已经不以文学作品的纸面发表为终极的文学实现形式,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将文学的纸面发表作为谋求文学的脚本效应的一个中转站,纸面文学已经不再是他们追求的文学上的自我实现目标。相反他们追求自己的文学作品成为别的艺术形式的脚本――文学被脚本化了。作家“触电”指的就是作家追求文学作为光电媒体的脚本的实现,指的就是作家对纸面文学影视化的热烈追求。这正体现着文学创作主体对强势传媒作出的主动适应和改变,随着纸面文字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作家一度被冷落的身份得以彰显,作品的价值得以大幅增值。

莫言的《红高粱》、王朔的《过把瘾就死》、苏童的《妻妾成群》、池莉的《太阳出世》、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刘震云的《手机》、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张平的《抉择》,都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还有海岩、王安忆、刘醒龙、东西、鬼子、李冯、北村等一大批作家的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没有人准确统计过。究竟有多少作家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我们只知道这个数字肯定是惊人的。

作家(尤其是小说家)正与影视形成从未有过的合谋,共同营造当下的文学艺术景观。作家的人气需要借助影视传媒,影视传媒给了作家腾飞的翅膀。可以说,在影视传媒的强势影响下,绝大多数作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影视的垂青,都主动向影视传媒靠拢。虽然少数作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决表示反对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但这种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或者“假清高”,甚至有乘机炒作自己之嫌。

“触电”的作家不仅只有活着的作家,还有早已作古的作家。文学史上能够找到的所谓知名作家的经典名著大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许多还被改编成了多个影视版本。改编者也不问一问已经仙逝的作家是否愿意“触电”,就迫不及待地“电”他一把。随着纸媒文学的式微,传统的经典名著的确备受冷落,但经过这一“触电”的过程,死去的作家似乎还魂复活了,衰败的文学经典绽放出满园春色。传统的四大名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这是因为影视把它们送进了千家万户;年轻一代已经陌生的《青春之歌》、《红旗谱》、《红岩》、《烈火金刚》等作品经由影视的传播,也重新焕发出它们的魅力,也被年轻人所喜闻乐见。

作家的“触电”除了指作家对纸面文学影视化的热烈追求外,其实还包括作家自身对在影视传媒中露影露脸的热衷。一些作家乐于充当电视节目中的嘉宾,并把能够充当嘉宾当作自己的荣耀,就好像自己的作品得了一个什么奖一样;也有一些作家深谙传媒的游戏规则,故意弄出一个什么新闻事件来炒作自己;还有一些作家干脆当起了电视栏目策划者甚至主持人,在声色光电的飘荡摇曳中保持自己的人气。

影视是强势传媒,网络也堪称强势传媒的后起之秀。作家们在纷纷“触电”的同时,也纷纷“触网”。“触网”首先体现为作家们纷纷尝试着电脑写作,将手中的笔升级为电脑键盘,将白纸黑字替换为临屏书写,将单手的奋笔疾书改为双手的上下翻飞,将传统的现实生活体验掺杂进网上的虚拟生活实践。“触网”还体现为作家们纷纷借助网络传播自己的作品,在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和准文学网站上,在千千万万的文学社区,我们会看到知名或不知名作家的许多作品。“触网”还表现为许多作家个人博客网页的建立和及时更新。作家余华开张了自己的博客,许多喜爱余华小说作品的读者闻讯后前去浏览,第一时间便看到了余华新鲜出炉的文章。冯骥才在博客上向读者表示,每周作两至三次的更新计划,内容包括他的散文、小说以及自己的行踪,他说,相对书本读者,博客的读者让他感到更加神奇和神秘;海岩的博客完全成了他的新作、新剧的宣传阵地,不仅有新剧男女演员的照片,还有自己养的宠物的照片……

在余华看来,网络传媒的“虚拟”与文学的“虚构”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也正是网络能够吸引众多作家云集于其麾下的原因之一。而实际上,网络传媒能吸引作家向其靠拢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博士网络作家邢育森对此有经典的概括:“网络的魅力,或者说魔力,在于愿望实现的方便性、快速性和简易性;愿望实现的隐蔽性、匿名性、安全性;交际对象的陌生化、戏剧化、浪漫化;交际对象的常新性、可换性、符号性;网络表达的真实性、自由性、随意性。人们在网下拥有的是时间,失去的是欢乐;在网上失去的是时间,拥有的是欢乐。网络就是一种成功的、低成本的、方便易行的、可以把人们的生理时间转换为心理满足的东西。”是的。正是因为网络传媒的便捷性、互动性、神奇性、多媒体性、自由性等特性,才使网络成为强势传媒,才使许多作家乐于“触网”,才使纸媒上的文学创作主体纷纷向网络上的创作主体转化。

作家的“触电”与“触网”正是强势传媒凝聚力的鲜明体现,也体现了文学主体面对时代要求作出的自适性改变。通过这种改变,作家继续保持着他们的人气,作品的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得以实现,文学继续生存在我们周围,文学继续发挥着它能够发挥的作用。

编校:郑艳

第10篇

笔者认为“文学终结”论有点言过其实。电子图像时代文学不会被图像所取代。这是因为文学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语言文字符号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场域。它体现在虽然文学与电影、电视剧都具有形象性,但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有属于自己的“心象”,而不是直观的图像。从创作的角度言之,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是说文学创作的时候,作家想像和情感凌空翻飞,并且窥视着由想像和情感凝聚在自己心中的“意象”来动笔。这里的“意象”不是外在的直观的图像,是隐含了思想情感的内心的仿佛可以窥见的形象,是内视形象。“内视”形象是文学创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说,作家创作出来的形象,在创作前、创作中、创作后,都是内心视像,而不是如电影或电视剧创作那样开始于内视形象最终落实在具体的、外在的图像上。和电影或电视剧的图像相比,文学的内视形象想像自由,“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从接受的角度言之,影视艺术图像生动、具体、直观。文学形象抽象而间接(相对影视艺术),它需要接受主体去联想完成。因此,影视艺术形象具有“他适应性”,而文学形象具有“自适性”。影视艺术形象是预先给定的,众多的接受主体只能接受编导给定的具体人物形象别无选择;文学艺术给定的人物形象由接受主体在头脑中自主完成,接受主体在头脑中浮现的人物形象永远是自足的,这就是“自适性”。结果是文学欣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艺术欣赏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文学不但有“意”的层面,而且还有“言”的层面,“言”的层面是文学存在的物质形式,文学的蕴涵也就是“意”的层面,是受“言”这一物质存在形式制约的。改变了文学“言”这一物质存在形式,文学的蕴涵必然有所改变,所以,文学作品改编成以画面语言为主的影视剧很难不失去它的原汁原味。从这一点上说,文学这一人类表达情感的语言文字符号形式是图像无法颠覆的。文学只能成为影视剧的依托,是影视剧的母体。影视剧是对文本文学的图像解读,二者并不是绝对矛盾的。影视剧的繁荣促进了文本文学的传播。《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历史的天空》及《家有九凤》播出后,许多人并不满足于此,还要读原著,所以不能因影视剧的繁荣推导出文学的“黄昏”或终结。

文学是语言艺术,电影电视剧也伴有语言现象。影视艺术又被称为“声画艺术”。在影视艺术作品中除画面外,还有有声语言,有声语言又包括人声语言。影视剧中的人声语言在具体运用时,力求口语化、生活化、日常化,而文学语言比较含蓄。刘勰在《隐秀》篇说:“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隐”作为文学的体制,意义生于文字语言之外,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过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又好像爻卦的变化在互体里,珠玉埋藏在川流里,因此能“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无极”。这里说的是读者阅读欣赏的时候,所领会到的不是文字内所表达的意义,而是文字之外所流露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意味。文学意味的丰富性和再生性是其他审美文化无法比拟和超越的。还有中国古人谈到文学的时候,总是强调“文约辞微”、“言近旨远”、“清空骚雅”、“虚实相生”、“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中国古代文论优长之一,就是把文学审美场域的独特性,说得比较细微和透彻。

表现文学的语言文字与表现电影、电视剧的电子图像都属于符号,但从符号的发展历程看,二者却居于不同的层面。人类最初广泛地采用标志符号,以相关实物来储存和交流信息。我国《周易》这样追溯:“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系辞下传》)稍后,人类逐渐学会并习惯于用图像符号(图画)记事表意。《周易》指出,“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系辞下传》)。诚然,古代的图像符号和现代的电子图像符号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的电子图像符号伴有声、光、电,但电影、电视剧是以画面语言为主的,仍属于图像符号。语言文字符号是象征符号。图像符号表达的事物是单义性的事物,它是具体的、个别的,而作为象征符号的语言文字具有多义性。所以,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属于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所说的有“韵味”的传统艺术。本雅明所说的“韵味”,它的审美特征具有独一无二性,而电影(电视)属于机械复制作品,它失去了韵味,只具有展示价值。从审美效果看,文学给人以审美愉悦,而影视艺术给人以“震惊”的心理效应。文学的生命力是长久的,是历久弥新的,而影视艺术是文化快餐,“用过即扔”(托夫勒语)。因此,由于使用的符号不同,与影视艺术相比,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文学的独特审美场域还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展现上。依照法国哲学家德波关于“景象社会”的分析,影视艺术是景象社会的必然产物。影视艺术在表现自然景观上追求的是视觉,而文学追求体悟其神韵。影视艺术实质是“运动的声画影像”,所以,在反映自然景观上,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区别可追溯到绘画与文学的区别。莱辛在《拉奥孔》中说:“绘画在它的摹仿中所用的媒介和符号确实是和诗所用的完全不同——那就是说,绘画用空间的形体和颜色,诗用在实践中发出的声音——既然符号无疑地应该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相协调,因此在空间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在时间中持续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全体或部分也是在时间持续的事物。”就是说绘画是空间艺术,诗或文学是时间艺术。绘画与文学是有界限的,因此,文学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绘画和影视艺术在表现自然景观方面确实比文学逼真,但它们只是对自然的摹仿和拍摄,是趋于客观的东西。文学表现的自然,是心灵化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融入了主观的东西。体现在中国古代自然诗化民族传统上就是自然意境化。它始于老子,老子笔下的“道”就是把自然意境化,是对自然深邃的体验和感悟。它“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是“众妙之门”。如果说老子的“道”是一个宏大意境的话,还有微观意境。“空山新雨后”的“空”,“鸟鸣山更幽”的“幽”,“红杏出墙春意闹”的“闹”,这些自然的意境化都是影视艺术无法表现的。当然,有些描写自然的诗句可以还原为图画,也可以用影视艺术体现出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诗句中包涵的韵律是影视艺术无法体现出来的。

电子图像时代文学的独特审美场域还表现在文学的知识分子间性。所谓知识分子间性,是指文学是知识分子之间的交谈对话,精神汇通,心界融合。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学,并非不可、不该、不要向大众传播,而是说,精神文化首先是知识分子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文学若不丢失它的知识分子间性的特征,它就永无中心与边缘的问题。文学的知识分子间性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当文学还处于口头阶段,处于神话、故事、民歌的口头流传时期,文学当然谈不上什么知识分子间性。那时的人类还谈不上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区别。当文字出现后,这世界分成识字与不识字的两类人,“士”出现了,文人出现了,知识分子出现了,书面文学的知识分子间性也就出现了。我国古代并没有与史学、哲学、宗教学等相对应的文学,文史哲宗根本是无分的。那时的文学是文章之学。诗是有的,但那不过是文的一种特例。文章就是以语言符号的特定形式传达文明与教化。所以,文明、文化、文人、文章,说的都是一回事。文人写文章,首先是为着文人间的对话交流,切磋思想体验,然后是为着教化人民,使其得文化,近文明。这样的“文”的根本特征,当然首先是知识分子间性。

小说的口头阶段,从讲故事到说书,的确具有更多的大众性。且由于印刷术的出现,识字的普及,搬到纸上的白话说书,作为一种极具魅力的通俗艺术形式,使以小说为代表的近世中国文学的根本特征成了大众性,似乎文学必然地就是大众的。可是,中国的小说出现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伟大小说时,小说作为知识分子间的事就显现出来了。首先,这些小说的经典性,就不是由于阅读者的数量,而是由知识分子的趣味和认识被确定下来的。

文学发展到今天,今天的读者,并不取决于今天以电子图像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性传媒有多么发达,会怎样地挤压文学,而取决于是否还存在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是语言符号的产品的生产者(布迪厄语),也是语言符号产品的主要接受者。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体验、领会、思考与言说,这是知识分子的根本特征。只要有知识分子便会有文学的读者,文学就会是知识分子场域内的大事,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大事。

综上所述,文学形象是内视形象,文学语言是含蓄的。文学的艺术符号不同于电子图像符号。在展示自然景观方面文学追求的是体悟大自然的神韵而不是视觉。文学的欣赏主体与影视艺术不同,文学具有知识分子间性。所以,文学有自己的独特审美场域,它不会“黄昏”,也不会终结。

注释:

①②[美]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

③黄琳《影视艺术·理论·流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④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⑤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⑥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艺术;;文学变迁

随着科技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普遍应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文学发展,使其呈现出一种新的特质。当今很多艺术创作,都以文学作为思想传播的途径,以艺术方式来表现文字,阐述思想,与人们达成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凝成一股超越文学本身的强大力量。

1 传统文学与当代艺术结合 (以为例)

新媒体时代,当代的艺术的发展,除了科技能满足其一定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利于艺术作品的传播。当代艺术的取材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谓包罗万象,文学本身就是一项极其丰厚的资源。文学从单方面来看,是由文字组成,而提到文字,在当代艺术家中,我们便不得不想到,以及他的一系列艺术代表作品。

1.1 传统文字的变革

的艺术理念一直都与文字有着莫大关联,他将文字当成立足之根。从最早的《析世鉴――天书》到后来的《地书》,他的作品从根茎中汲取养分,以文字为创作的核心。对文字报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对文字进行改变和创新,使其脱离原有的面貌,他甚至认为文字是一种世界荒谬性的典型代表,对文字的改变,是对世界现有文字的一种鄙夷甚至于嘲讽。

的成长经历对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他不识字的时候,有大量的书籍供他阅读。但当他长大时却由于爆发,能读的书很少,而到后来他在趋于定型的思维模式,过去,在读了大量的书后,让它产生混乱,觉得把原本清楚的事情变得混乱不堪,对文化产生了一种厌弃。于是便产生了《天书》,对文字的解构和跨语种的融合,的文字基本都是读不懂,或者无法正常阅读的,因为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不曾出现,有时甚至于仅用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概念而不注重形式,这本是对传统文字的颠覆,甚至带着一丝的不屑,但它作为装置艺术放在展馆时,却是一种让人产生敬意的空间。而相较于《天书》,《地书》有了极大的不同,走向另一个极端,将各种形式的图形变成语言,尝试建立一个语言文字的乌托邦,它跨越语种,使世界上各大洲的人们都能看懂。自己说过“《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而《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 他对文字的变革,让人产生了对于文字的本质意义和根本概念的深思。

1.2文学语言与当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将在9.11事件中收集的粉尘吹到展厅里,在地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灰白色粉末,如同不经意间沉浸在偏僻角落的尘埃,上面显现出两行有英文写成的中国七世纪的禅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整个作品本身给人以沉静、肃穆之感,氛围中搀杂着无声的悲痛。那堆灰尘中所蕴含的有仇恨,有生命,有死亡,但都化成尘埃,这句禅语无疑是最好的解读。的这件艺术品,运用了9.11事件中的尘埃,却并非谈论这个事件本身,他脱离了表面,在探讨抽离这个事件之外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空间的关系。到底什么是永恒的,什么是更强大的,这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接近于虚无的渺茫,超越生命本身的意义。直指中国佛学,甚至其他的实质,这是一个永远都在探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发展,借助技术的支持,使作品本身有能力达到艺术家预想的状态。而文学本身之于艺术,有着最为深刻的诠释,在新媒体时代,艺术使文学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通过文学实现更为深刻的思想传达,文学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力度。文学与艺术他们的目的一致统一,文学也好艺术也好,虽然通过不同的手段,但都是思想传达的方式,用于升华心灵,警醒世人。

2 文学与当代科技的结合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传媒和信息科技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使文学创作者的范围急剧扩大,几乎人人都可以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平民话语终于有机会同高贵、陈腐、故作姿态、臃肿、媚雅、世袭、小圈子等等话语并行,在网络媒体上至少有希望打个平手。” 那些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通过网络媒介也有了更方便快捷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新媒体时代的交互流与现代媒体的单向传播相比,把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共同参与美感体验,甚至于难分彼此。”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影视导演得以将一些魔幻题材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霍比特人》等,希利斯・米勒曾经说过:“文学系的课程应该成为主要是对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当然是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但经典的概念需要大大拓宽,而且还应该训练阅读所有的符号:绘画、电影、报纸、历史数据、物质文化数据。” 而在科技的影响下一些舞台艺术的应用,及一些超炫特技的采用又给文学创作本身提供素材。

3 文学变更中的弊端与反思

在网络文学肆意发展下,现在的文学市场可谓鱼目混珠,网络文学的发展给创作者带来发展空间,但当自由性缺乏约束,便易产生问题,因而对其严加管理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文学从艺术领域以及文学自身都发生明显变化,纵观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由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由文言文到今天的白话文,这是几个世纪以来不断变化创新的文学积淀。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变化,有利于文学本身更好的发展,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自由化、民主化、丰富化,他与当代艺术的结合,更彰显了文学本身极为深厚的内涵,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参考文献:

[1]白石.-从北大图书馆跑出来的天书[J].华人世界.2008(10)

[2]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下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5)

[3][美]希利斯・米勒.国荣,译.全球化时代文字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1)

第12篇

高性价比投资——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联姻的最大契机除“内容大众化”优势外,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作品还具有成本优势。编剧桂东鸣曾表示:“网络文学改编一集的稿酬最多两万,相比国内一线编剧二十万一集的价格,绝对是物美价廉。”同时,过亿票房的成功案例更是成功地推动了“网改”热潮,2010年4月徐静蕾的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最终取得1.2亿元票房,5月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取得1.6亿元票房,2011年《失恋33天》最终豪取3.5亿元票房,2012年陈凯歌的《搜索》1.8亿元完美收官。“低投入,高回报”的“高性价比投资”不能不刺激影视投资方和制作方的眼球。巨大的商业利益,为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合作打开了契机。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合作风险

(一)商业利益导致网络小说质量下降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合作的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商业性。当今中国网络小说并非纯文学性,而处于文学性与商业性并存混合状态,且商业性大于文艺性。近年来,网络文学在线付费阅读或下载模式的成型,刺激了网络们的创作动机。由于许多网络文学网站通常是按字数篇幅或者点击率量和下载量衡量报酬,故而会有意加长篇幅甚至无完结的继续创作,由此产生的作品可想而知必然语言啰嗦、结构混乱、缺乏文学艺术性。这样的作品即便点击率再高,受众基数再大,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也必然缺乏生命力。(二)为影视而改,网络小说丧失其文学独立性网络小说即李寻欢所说的“网人在网上写网络供网友阅读”式的写作模式。网络为小说提供新的传播途径和平台,借助这个新兴平台,无论是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接受,小说的发展应是与时俱进的发展,应是以小说独立性为基础。为了影视而改的网络文学作品,首先在内容上就比较容易流失。早先以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如《乱世佳人》《战争与和平》《围城》《红楼梦》《西游记》等,它们的改编不仅最大限度的忠于原著,而且建立在艺术性和审美性的基础之上,以影视手段大大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但消费时代的今天,影视被赋予了商业色彩,商业性影片占据了市场的最大份额。其次,消费时代下的“快餐”式文化,娱乐性、便利性、消遣性成为主导,艺术性和审美性退而次之。这样一来,“文学走向边缘化,快餐文化抢占文学市场,视听霸权对文字媒介的接收性挤压”③使得网络小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商业的附属品。(三)文学影视化,想象空间的破碎文学作品影视化在使文本更具声色律动的同时,依旧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首先,文学作品本身固有的有待接受主体自己去填充的语义空白,一旦被具体化后,就难以避免的产生了想象与现实对接的问题。网络小说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完美的理想型形象,与现实演员对接时必然会存在差异,甚至引起争议,不仅影响了影视作品质量而且破坏了文本张力。例如,改编自明晓溪同名网络小说《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的电视剧,米爱的扮演者李思思和伊堂曜扮演者李承铉,无一幸免都被观众恶批,“李思思纯洁得做作”“李承铉毫无伊堂曜的霸气”,小说中的红色法拉利跑车变成剧中的山地车,别墅则变成了寒酸的小楼一部经典的网络小说影视化后在网友、观众的恶骂声中以失败而告终。《杜拉拉升职记》电影版中杜拉拉的扮演者徐静蕾被批长相不够甜美,电视剧版中的王珞丹则被认为气场太弱。备受欢迎和肯定的网络小说在影视化却不尽如人意。由此看来,网络小说原有的美感在被具体化后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读者的想象空间难免破碎。

批评与沟通并重,缓解网络小说和影视艺术矛盾的对策

(一)从文学批评入手,优化网络小说及其产业结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历来都被认为是文学不可或缺的两翼。当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生机勃勃,批评却悄无声息。读者对于作品的评论和反馈虽能及时的起到一定作用,但从专业角度而言,网友对于作品的批评大多限于感性层面的体验,“平民批评”还不足以对抗网络文学的弊病。其次,目前网络作家构成多为业余,他们一方面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入门的门槛较低且能获取报酬,而进入网络文学领域。再者,“从创作心态上说,网络写作常见的是‘玩文学’的心态”④,这也影响了文学写什么的问题。显而易见,目前网络小说从创作层面到接受层面的综合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视野小,题单一;趣味低,格调不高;境界小,缺乏深度。改变这一现状,应当引入专业的文学批评机制,通过专业批评刺激创作的改善。专业批评家“对于文本的解读不会是一般意义的接受,而是对作品意义的系统发现与论述,由于他们的存在,阐释才可能上升为批评,从而带上更多的科学色彩”⑤,进而能更有效的提升网络小说的质量。(二)与大众沟通,共同优化“网改”影视作品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的“联姻”至今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和趋势,二者间矛盾的解决除了在网络小说上寻求方案外,还应从影视作品入手。首先,针对演员选择问题,可通过网络票选、调查问卷、观众推荐等互动形式让大众选出他们心中的理想代表。其次,设专门的BBS论坛、专用网页等讨论平台,接受大众与影视制作单位双方及时就作品问题进行沟通和商讨。再者,通过沟通,制片单位在了解大众心声的基础上可以有意识的对大众追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避免影片流于形式和低俗。(三)人文关怀为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必须呈现的文化景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其价值在于用语言来描绘有意义的人生图景以实现对人的生存及命运的关注和把握,人学意义是文学与生俱来的规定”⑥。新媒体时代下产生的网络文学,其本质依旧在于人学,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精神依旧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同样,新媒体时代下承接文化传播责任的影视艺术,在内容丰富化、形式新颖化、手段科技化的同时,也必须以人文关怀为基点和重点,承担起不仅仅是丰富大众休闲娱乐生活,而且是为大众提供精神享受和心灵净化平台的责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存与互补,才会保证社会及其人来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中国的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大联姻”,若想“蜜月期”更长久,就必须在各个方面达成有效和有益的协作,监管部门进一步严格网络文学的改编机制和出版门槛,网络文学和影视艺术双方自觉完善自身建设,为彼此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接受主体的消费大众,在娱乐和休闲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作品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如能在快节奏的消费时代,坚定坚守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的责任,相信未来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的结合不仅会更紧密,而且它们的发展也会在彼此合作促进中越来越辉煌。

作者:陈赢 单位:大连民族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