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的帮助

课外阅读的帮助

时间:2023-10-09 10:5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外阅读的帮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外阅读的帮助

第1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

(一)阅读态度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受到课业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少数学生,或者教师及家长会认为课外阅读可能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对课外阅读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二)阅读兴趣

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外读物是否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读物的种类多样,通常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以作文集、卡通动漫、名著为主,一部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堂内容,增长文学知识。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是一个功利的角度和外在的动机去开展的,而不是因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小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或者父母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这种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三)阅读习惯

当前,虽然大部分小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仍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意义,不能科学地进行课外阅读规划。就阅读时间而言,每天超过一小时的人数非常少,阅读场所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在阅读方法上,大部分学生还是会从头到尾读完,而在作品信息的筛选能力上相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翻阅工具书寻找答案,或者向家长、教师寻求帮助,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会直接跳过问题,如此一来,使问题持续积累得不到解决。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和笔记以及阅读后进行读后感写作是辅助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但有许多小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与家长有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进行帮助与引导。

(四)阅读环境

在家庭里,父母受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度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受社会活动、时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多数家庭阅读氛围不浓。再次,学校与班级阅读交流频率不高,教师的辅导与帮助欠缺都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课外阅读的改进方法探讨

(一)帮助建立正确阅读态度

只有正确地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在其中真正有所收获。作为小学教师,应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各方面进行关注与培养,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重视科学的阅读评价。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中寻找问题,并自主分析问题与找到问题的根本,多以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同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掘。在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提升,帮助小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以及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儿童文学,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爱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与提供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小学生在作品当中进行角色、故事、情感的体验,将课外阅读的体验当作一次充满乐趣的旅途。作为教师与家长,要协调小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相对于其它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 的表现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由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组成,角色特点鲜明,包含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还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内容,这些情感的体验更符合小学生知识架构与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爱上阅读。

(三)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包含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课外阅读活动的场所,课外阅读的方式(是否会做摘抄、在书本上划上标记),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生词的处理措施,以及课外阅读活动感受分享等等。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将喜爱的语句进行标注或者抄写,在阅读间隙思考为什么这些语句会带给自己深刻的感受,或者在遇到生字、难点时通过摘录下来或者标上记号方便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带着解决问题的思想看完整部作品,在阅读完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文字记录下来,如此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厚,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这种一举两得的阅读习惯,何乐而不为?其次,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信息的分享。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喜欢扎堆讨论,在阅读一本好书后,可以鼓励学生推荐给其他的小伙伴,并且描述作品中哪个地方吸引到自己,值得推荐给同学进行阅读的原因。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课外阅读的交流和沟通,使小学生实现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四)家校联合,创造阅读环境

影响小学生阅读的环境主要有来自学校和家庭两部分。来自家庭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对小孩课外阅读的支持程度,是否参与小学生阅读活动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及家庭阅读氛围等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或者班级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阅读资源是否满足阅读需求,以及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阅读氛围。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影响者,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培养,加强与学生的阅读互动,通过阅读作为情感的纽带,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学校方面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进行放映活动、读书交流活动、作品研讨活动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与学习他人的良好机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在感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新世纪不断变化下社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生不仅要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外也要广泛涉猎,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蔚贤.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3(3).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课外阅读 特征 教学启示

一、引言

语言教学研究发展多年,专家学者有一个共识,广泛阅读对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Krashen著名的语言输入假说及其阅读假说指出,大量阅读可以从词汇、语法、拼写和语言技能等多个方面为学习者带来裨益。Ellis认为,在语言教学背景下,阅读是为学习者营造语言学习环境,提供大量语言输入最便捷的方法。黄源深曾多次强调,“阅读是在语境中学习外语”,“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董亚芬也认为,“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广泛阅读及多读原著是学好外语不可或缺的条件”。赵雪琴认为,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最直观、有效,也是最易操作的方法”。张绍杰则提出阅读可以使语言学习者“真正感悟语言的运用,领悟异国的社会文化,汲取人类的思想智慧,养成高尚的情操。”

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的能力之一。然而,随着学分缩减、学时减少,在课程内容日益丰富的压力下,英语课堂分配给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在课堂内无法实现大量阅读。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很多阅读输入任务由课堂内转向课堂外。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英语课外阅读的内涵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了配合课堂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的相关资料课外阅读;其二,出于兴趣等而进行的自主课外阅读。英语课外阅读开展得好,就是确保完成一定的阅读输入量,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供保证。那么,在大学英语课堂不断向课堂外延伸的时候,大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现状如何?我们在南京农业大学展开了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英语课外阅读调查问卷形式进行。

问卷参考了王凌等和李瑞芳等的设计,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专业、四级成绩和联系方法。第二部分是25道选择题,其中,多选题6道,单选题19道。针对学生的阅读目的、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时间、阅读计划性、阅读策略使用、开展阅读的困难、是否需要教师指导以及学生对阅读的作用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用中文写成,每一道多选题的最后一个选项为“其他”,由学生提供开放性答案。

问卷由大学英语任课教师于课前发出,给予学生充分的答卷时间后,当场收回答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36份,收回536份,其中,各项信息完整的有效问卷490份(个人基本信息或答题不全的问卷均视为无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1.21%。

问卷回收后,笔者利用Excel和STATA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有关分析。并联系一些学生,针对其问卷中描述不够清晰的多选题开放性答案,进行了个别访谈,请他们就其答卷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

(二)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南京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从490份有效问卷来看,调查对象来自35个专业,涉及文理科,其中理科专业22个,共269人(占54.90%);文科专业13个,共221人(占45.10%)。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生134人(占27.35%),女生356人(占72.65%)。

虽然南京农业大学采取英语分级教学,英语水平类似的学生比较集中在同一班级,但是,笔者未对调查问卷发放的班级做特殊要求,故参与问卷调查的班级既有拓展班(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也有普通班,调查对象具有一定随机性和普遍性,不代表某个英语水平的特殊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特征

根据这次调查的数据分析,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群体特征。许多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和实际的阅读行为相互矛盾。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习惯、对阅读的认识、阅读材料选择等方面有趋同倾向。

1.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阅读时间是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最直观的指标。根据此次调查,490位学生每周英语课外阅读平均时间仅为1.09小时,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每天用在英语课外阅读上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每周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一小时及以下的学生超过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更有甚者,有27人几乎从不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见表1)。

这个结果是令人堪忧的。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止步于课堂英语学习;另一方面,在英语课堂学习时间不够充裕的情况下,不保证课外阅读和学习时间,势必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2.充分认可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但对阅读内涵的认识模糊不清

根据统计数据,490名学生中,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可以“丰富知识”的人数接近四分之三,而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的人数均超过了五分之四(见表2)。在开放性答案中,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通过阅读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自信等。只有1名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基本没有帮助。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认可阅读的重要性,也赞同阅读对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问卷调查之后的访谈中,当笔者问及“怎样阅读能帮助你实现这些作用”时,学生的答案却表现出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阅读就是上英语读写课;阅读就是做阅读理解题;阅读就是考验词汇量,没有生词就是看懂了;阅读最重要的是专注语言结构和生词,等等。对于阅读内涵缺乏准确清晰的认识,学生就无法顺畅地开展阅读活动,无法保证阅读的质量,最终会使得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

3.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明确,但阅读缺乏计划性、随意性大

关于阅读目的的调查,排在前四位的是“提高阅读能力”“消遣娱乐”“扩大词汇量”和“丰富文化知识”。选择这四个选项的人数比例都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选择“增强应试能力”“完成课后作业”的人数也接近半数(见表3)。

此外,还有个别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填写了“说地道英语”“喜欢英语”“丰富本专业知识”和“做实验查文献”等。

从答案的丰富性和各选项人数的集中性上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明确目的都是提高英语水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1)学生默认课外阅读对提高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和丰富文化知识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这与阅读作用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2)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倾向于将学习和娱乐两个目的相结合,并不是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3)这个调查结果也佐证了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作用的认可。

然而,阅读目的明确并未能保证良好的阅读计划。本次调查中,只有约两成的学生选择了“分期定量完成”(见表4),即阅读具有一定计划性。而近八成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没有明确计划,阅读要么凭兴趣(占30.82%),要么凭空闲时间(占29.80%),要么根本不在乎是否读完(占17.14%)。

阅读计划性是良好阅读习惯的特征之一。缺乏阅读计划性,说明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培养阅读兴趣和保证阅读时间是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两个先决条件。

4.阅读偏好教材练习与短篇,材料选择以需求和兴趣为主要依据

在英语课外阅读材料中,选择“其他英语教材和练习”“报纸、网站上的新闻”和“杂志上的欣赏性短文或者短篇小说”的学生均远超半数。其中,选择“其他英语教材和练习”的学生比例更是位列第一。与此相比,选择“英文长篇小说”和“专业书籍或文献”的学生不足三成。少数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提到了“诗歌”“英文歌曲歌词”“英语学习软件自带材料”等。

很多学生在访谈中表示,不愿意选择“英文长篇小说”或“专业文献”的主要原因是,“太耗时”,而且“难度太大,没有信心坚持下去”。这些答案与笔者的预设是比较一致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阅读长篇小说和专业文献“目前来看没什么用”,“效果不好”。这说明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具有一定短期功利性。

这一点在关于学生如何选择阅读材料的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由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是有目标的;(2)大多数学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会考虑自己的阅读需求与兴趣,注重材料选择的自。另外,不容忽视的是,盲目选择阅读材料的学生也不在少数(19.59%)。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这方面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

5.开展阅读存在多重困难,但希望教师“亦师亦友”,不要过度干预

在关于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困难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自身“惰性太强,没有阅读自觉性”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最大的困难(占71.63%),其次是“多数阅读材料太难,看不懂”(占67.76%)。选择“没有时间阅读”的学生也接近半数(占43.88%)。约30.41%的学生认为“没有教师指导,不知道如何读”。只有26.12%的学生觉得“可以找到的阅读材料太少”,而觉得“对英语阅读没有兴趣”的学生占23.47%。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反映,他们的困难在于“单词量不足,新词、俚语和习惯用法理解有困难”,“材料太多,筛选苦难,没有针对性”和“没有阅读组织,难以坚持规律性课外阅读”。

可以说,困扰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困难不外乎三类:(1)筛选出难度适中、符合需求的阅读材料;(2)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3)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自觉性。只有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才有可能从现实上改观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情况。

那么,学生希望教师提供什么帮助来克服这些阅读困难呢?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教师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和指导阅读策略(见表8)。接近半数的学生希望教师组织课外阅读交流。但大多数学生不希望教师监督课外阅读。只有1名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中写道“希望老师帮助检测课外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学生希望教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扮演“亦师亦友”的角色,提供建议和帮助,但不要过分干预课外阅读。有的学生在访谈中提到,希望教师组织读书交流会,约定时间,提供场地,但最好教师不要每次都在场,也不要硬性要求学生每次都参加。

(二)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与英语学习相关性分析

本次调查中,笔者利用STATA统计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研究了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因为阅读时间是区间选项,相关性分析要求变量是数值型,故将A(0)、B(半小时)、C(1小时)、D(2小时)和E(3小时及以上)分别代换成了0,30,60,120和180分钟,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英语成绩选取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代表。

由表9结果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两者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越高,四级成绩越高。

如果学生保证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与质量,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与学生对阅读的作用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四、课外阅读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既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需要培养的能力。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相比,充沛的课外时间更加适合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书面语言环境,积累语言使用经验,从而培养语感,学会在文化情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

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分缩减、课堂学时减少使得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成为客观必然。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亦要求学习者在课堂外为课堂展示与互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而广泛阅读是做好功课的方法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为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电子阅读资源。传统的书本阅读以及整个社会提倡的阅读风气为英语课外阅读营造了氛围。

然而,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很多学生一致认同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并且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具有以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的比较个性化的偏好。但是,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困难,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阅读时间难以保证,阅读活动难以持之以恒。与此同时,学生既希望教师能为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提供指导与帮助,又不愿意教师过多干涉或对课外阅读有强制要求。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阅读时间与英语成绩显著正相关的统计结果,笔者认为,为了改善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动机入手,在推荐阅读材料和组织阅读活动上做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开展课外阅读的困难,培养阅读兴趣与自觉性。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偏好(reading preference)研究,针对学生在性别、专业、英语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细致地分析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材料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其感兴趣的、难度适中的、符合需求的课外阅读材料,而不是为所有学生列出统一的英语阅读书单。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织自愿参加的英语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将英语阅读与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以多种形式(如阅读体验交流、阅读专题讨论、英语诗歌朗诵会、英语戏剧片段表演等)呈现其阅读成果。教师可在活动中担任支持者或参与者角色,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反思与总结。

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不愿意教师过多干涉就对课外阅读放任自流。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担负起督导的责任,不但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与策略,而且通过布置适当的课外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通过检查任务完成情况,保证学生一定量的阅读时间,敦促学生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Krashen, S. 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1993.

[3]Ellis, R. Principles of instructed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33,2005,209-224.

[4]黄源深.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J].外国语,2002,(6):13-17.

[5]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一[J].外语界,2006,(4):63-66.

第3篇

一、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可以充实人的头脑,启迪人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知识面的宽广与狭窄,阅读量的多少,已成为学生成才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初中学生要健康成长,就需要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接受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的视野更宽广,心胸更开朗,知识更丰富。

3、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怀、广博的知识,更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通过课外阅读,可培养学生的爱心、孝心、忠心、诚心、信心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

5、通过课外阅读,可让学生了解中国与外国的文化、风俗、人情、习惯等,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名人与时事等。

二、当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2012年九月,我对本校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过一项调查,主要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有多少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

2、主要读哪些方面的书籍;

3、有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4、有无合理安排阅读的时间。

经过大量的观察、询问、问卷调查等,我了解到:

1、我所在的这所农村中学,只有约20%的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其他大部分学生除了接受课本知识以外,无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浪费了很多课余时间。放学回家很多孩子忙于帮家里人干农活,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即使是进行过课外阅读的学生,也只是阅读一些小人书、故事书、武侠小说等,对学习没有很大帮助。

3、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4、没有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只是偶尔有时间随手翻翻,翻后即忘,达不到阅读的目的。

5、小部分学生家长为提高子女学习成绩强压他们阅读《点拨》、《题解》等,学生往往很不乐意,学习效果不明显。

通过以上调查,我认为:农村中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和揪心,帮助他们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三、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课外阅读

1、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适时启发、引导、激励。向学生推荐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介绍名人的励志故事和发愤图强的精神,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书籍的营养,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2、要让学生确立正确的课外阅读目标

首先要让学生从不愿到愿意阅读课外书籍,进而发展为想读、爱读、善读;其次要让学生有计划的阅读,不要盲目阅读;再就是要注意让学生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

3、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如:一周读一本课外小读物、一个学期读2-3部名著等。要帮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如:每天阅读1-2小时,让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养成天天读、月月读、年年读的良好习惯。

4、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要有取舍

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是让他们什么都读,而应注意取舍,要选择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书籍,应摒弃那些俗气的、低级趣味的书籍。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课外读物,制定各年级的具体阅读内容,要发挥学生的特长、优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并在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验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味的只让学生不停地阅读各类书籍,而应适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总结、检验。

1、在学生按老师的布置、安排进行课外阅读一段时间后,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总结,肯定他们阅读的优点,适时进行激励和表扬。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形成;世界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看书,看好书的形式越来越多。因为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文章的主旨,有助于语言的积累,锻炼学生使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一)课外阅读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因为对于很多爱看书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在不同的书籍中找到,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将已有的概念弄明白,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课外书籍读的越多,那么掌握知识就会越快,这样课堂上教师讲解的问题也可以非常容易明白,做家庭作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说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候没有受到英雄人物的生活和战争方面的书籍影响,没有被书中的英雄的精神感染,可以说他们就不会受到真正的教育。只有为学生创造交谈,让他们找到能为之振奋并终身难忘的书籍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意识,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课外阅读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一般来说,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领会、理解和记忆教材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当内容形式多样化,他们往往对一项学习还没有理解,但是另一项内容就忘了。在这种情况下,脑力劳动遇到的困难较多,就需要多阅读各个方面的书籍,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

(一)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明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没有进展,仍然只是星星点点,没有系统的安排和考虑。究其原因可以知道,因为不少教师将课外阅读看的没有那么重要,甚至觉得课外阅读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一天不读就不受影响,可今天读也可明天读,选择起来比较自由。但是这种教育教学观念是不牢固,也是不正确的。

(二)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不足

很多教师还是习惯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然后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觉得这是正事。一旦学生看起课外书,就会感觉那是分外事,在看与学习无关的闲书。这种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甚至学生读什么样的课外书教师都不会过问,完全处于一种放任状态。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看书,其意义和作用得不到明显的体现。

(三)对课外阅读的评价缺失

对课外阅读的作用,教师都会有一定的意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多数的课外阅读都是一种形式,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评价存在缺失,同时也存在相应的评价和检查,这样的激励监控机制也没有。长期下去,就会让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习成绩造成影响。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对策

(一)重新认识阅读,把握正确的目标

为了能让学生重新认识阅读,应该从几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遵循阅读规律,但是形式要变,鼓励要多。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猜测文章的内容,根据首段猜测其他段落,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激情表演等方式进行阅读,通过小游戏感受阅读的其乐无穷。其次,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并将其作为整个学习生活的部分。同时学校要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籍,发挥网络阅读的优势和作用,从而有效地利用一切阅读资源,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再次,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养成选一本书就要读完的习惯。并且,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选择读书时间,有机会地读书。这些习惯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会逐渐形成,并且教师和家长要做好监督,时常提醒。

(二)指导学生经典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首先,要精选读物,让学生享受经典阅读的快乐。教师可以依照学生学段的情况,推荐不同的书籍。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的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通常来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话和寓言。高年级的学生喜欢传奇和惊险的小说。从生活的角度来讲,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读物包括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能力,还有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等,这些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其次,在读法上教师还可以作出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学会阅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还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随时记忆,写随感式笔记,这些笔记在学生阅读时随时都能进行。比如,在文章紧要处勾画,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注等。还可以写摘录式的笔记,这些笔记是重在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的片段摘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

(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他们的课外阅读效果绝对不能放手不管。因为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使学生能够长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比如,在赏析交流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行为,可以阻止学生开展赏析交流,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还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让学生赏析作品中的人物代表,学生会比较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感。还可以在成果展览中评价。通过成果展览的形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收获,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保持读书的热情。比如,让学生学会背书,写读后感,会背古诗等。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内容表演或者配乐朗诵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评价。

参考文献:

第5篇

鉴于此,笔者进行了一次有关“高中生自主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

按学生己阅读书目所占比例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阅读现状统计结果如下:《论语》33%;《三国演义》67%;《红楼梦》63%;《呐喊》60%;《女神》13%;《子夜》13%;《家》23%;《雷雨》57%;《围城》33%;《谈美书简》0%;《哈姆莱特》50%;《堂・吉诃德》6%;《歌德谈话录》0%;《巴黎圣母院》37%;《欧也尼・葛朗台》73%;《匹克威克外传》6%;《复活》6%;《普希金诗选》3%;《老人与海》80%;《泰戈尔诗选》0%。其中,以《三国演义》《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阅读人数最多,而《谈美书简》《歌德谈话录》《泰戈尔诗选》无人问津。

从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看,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课外阅读时间少、兴趣不浓、读物较少、阅读面狭窄、资源环境贫乏、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等。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系统组织学生课外阅读

1.转变学生课外阅读观念。有的学生存在“课外阅读”=“消遣阅读”的错误思想。一方面是学习生活压力所致,另一方面是课外阅读面太窄的原因。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自学和阅读能力。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方式方法。在阅读内容上,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选择的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视野拓宽,面要广,文要精,尽可能把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读物推荐给学生,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有一小部分学生对阅读方法了解甚少,只是在课堂上机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长期和短期阅读计划;还可以指导学生圈、点、色、画,眉批旁注等,加深印象。

4.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总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读书活动的主角,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5.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大量课外阅读是学生写作材料的仓库。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将平时阅读的材料和感想大胆写出来,引用经典段落到作文中,帮助学生在薄弱环节中找回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第6篇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1.学生对于书籍的选择性过大

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着学生所选择的书籍随意性较大,盲目性比较严重的问题,有许多小学生并不能理性选择课外阅读的书籍,他们读书只是为了好玩或者看热闹,甚至是跟风,还有一些孩子过于投身于卡通书籍和动漫书籍,而保持理性观点对待课外阅读的学生并不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能怪孩子,因为他们的年龄尚小,缺乏独立自主选择合理阅读课外读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课外书籍选择习惯。

2.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存在的差异性较大

有许多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也有许多学生喜欢浏览式阅读,还有许多学生喜欢翻来覆去地翻书而阅读却很少。事实上,读书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但是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读书能够学习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实现自我提升,教师应当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阅读方法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如果有的话,需要帮助他们改正,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基础上保证阅读质量。

3.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课外阅读指导

有许多小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疑惑,例如找不到好看的书,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等,这说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还是太少,教师对于课外阅读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有许多家长和教师甚至认为课内阅读比课外阅读重要得多,只要学习好语文课本就行了,这种看法是相当片面的,这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为严重的结果,现在我们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课外阅读的地位与课内阅读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应当对它们一视同仁,二者都要重视。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原则

1.遵循目标原则

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一定要首先搞清楚我们做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课外阅读,答案就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这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牢牢把握这个目标。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状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状况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方向,选择合理的课外阅读材料,保证阅读的高效性。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教师在设置阅读活动时,必须使活动具有计划性,让学生所做的阅读从简单变得复杂,在备课时,教师要经过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学生所设置的阅读计划必须要反复推敲,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学生由浅入深。

3.遵循兴趣原则

我们都要知道,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才能够心甘情愿投入充足的精力去研究它,熟悉它,掌握它,语文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建立起对于阅读的兴趣,才能够充分地投入到阅读中。例如,在语文课堂中,需要学生记忆一些传记的名字,如果仅仅是按照字母顺序对这些内容进行排列,然后让学生进行死板的记忆,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无聊甚至反感,记忆就会不牢,如果我们把这些名字编成一个小故事,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记忆,那么就会事半功倍,记忆效果就会很好。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也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偏爱的阅读方向,教师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指导,在尊重孩子们兴趣的基础上,合理引导他们多读一些有价值、有涵养的书籍,让学生不仅能够通过阅读得到乐趣,也能够收获丰厚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措施

1.学校应当采取的措施

俗话说,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中的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校园文化做大力的建设,目前我国的许多学校中正在建设“书香校园”,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例如,学校可以设置一些阅读栏,阅读栏里包括报纸和期刊,学校每天都要对里面的报纸进行更新,同时定期进行杂志的更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阔他们的视野。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研讨交流会,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他们在阅读之中的所见所得,交流他们各自的阅读方法,从而不断活跃整体的课外阅读气氛,提升学生的总体文化水平。

2.班级之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不单学校要设置阅读栏,每个班级中也都应当设置一个阅读角,培育良好阅读风尚。图书角的建立离不开图书资源,而图书资源的来源可以由全体学生集资购买,也可以由学生从自己的家中带来,从而进行图书资源的共享。对于图书角,图书应当进行适当分类,也要在图书角周围悬挂一些名人名言和励志奋进的条幅,营造读书气氛。图书角的管理可以由班级学生轮流,定期对那里面的图书进行更新,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量,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教师应当进行合理指导

第7篇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面,开拓思维,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因而在国家目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中,课外阅读占用重要地位。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从而导致农村地区学生语文整体水平提高困难。因而在目前的农村语文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变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目前,所有初中都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但较大一部分学校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1.孩子缺乏阅读兴趣

(1)家长观念陈旧,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持消极态度

与大多数家长一样,农村家长也十分重视孩子的成绩,但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农村家长往往更乐于孩子去阅读教辅书籍而不是一些“闲书”。这不仅阻碍了孩子的课外阅读,也会给孩子树立一种错误的观念,让孩子认为阅读无用,过早的树立了实用主义。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孩子语文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2)课外阅读时间被影视剧、游戏挤占

课外阅读的书籍是以文字的形式所呈现,与图像、声音相结合的影视剧、游戏相比,自然是枯燥无味的。随着农村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电视、电脑逐步的普及,而农村多数家庭家长外出务工,孩子年龄偏小,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因而课余时间被大量的电视剧、游戏时间所取代,这同样也导致了孩子阅读兴趣的缺失。

2.阅读客观物质条件的缺失

(1)阅读资源的匮乏

一方面由于许多农村学校经费紧张,无论是图书种类还是图书数量都十分有限,图书的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学生需求发展,因而学校图书馆中适合学生的书籍也不多。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的条件有限,部分家庭并没有太多钱可以供给孩子进行课外书的置办。同时,由于农村地理位置的问题,去书店购置书本并不方便。综上原因导致了农村学生阅读资源的匮乏。

(2)缺少必要的阅读指导

读什么书?怎么样读书?并不是学生生来就会的。部分农村教师阅读教学观念陈旧,无法正确科学的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及阅读方法。在进行课文解析时,机械的解析课文,对基础知识的过分强调,而对阅读方法指导较少。这些都容易导致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的茫然无措。

二、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策略分析

针对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可采取一些措施: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阅读观念

“不是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才是我们所需要的阅读”,这是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的观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灵活的教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充分迎合学生兴趣拓展一些有益的精彩片段。例如,在进行课文《出师表》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三国演义》中譬如白帝城托孤、三顾茅庐等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对《三国演义》的兴趣;又或是在讲解屠格涅夫的《乞丐》时,对其的《猎人笔记》、《鸽子》等作品进行介绍,以引导学生对屠格涅夫的书籍产生阅读兴趣;讲解《范进中举》时,对《儒林外史》中的其他故事进行介绍,让同学们受到古代文化的浸润。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对阅读产生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课外阅读。而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可以依靠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如举办书籍“手抄报”活动,要求学生轮流出“手抄报”,栏目自拟,并将所有“手抄报”张贴在班级中,共学生交流讨论。或是课前留出三五分钟让学生就最近阅读的书籍为题就行点评、交流,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与思维。

3.丰富阅读资源

学生空有兴趣,却无好书可读是一种遗憾,因而在进行农村课外阅读指导时因努力丰富阅读资源,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丰富阅读资源有一下几种方式:

(1)组建班级图书角。班级图书角的建立是一种资源整合、共享的思维。鼓励同学们将好书进行分享,既满足了同学们阅读的需求,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可以利用班费购买一些与教材相配套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2)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阅读。目前,上网已经成为学生休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学生沉迷网络造成家长对孩子上网的反对,但其实正确利用网络可以很好拓展孩子的阅读书目。因而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源查找,以此作为传统阅读方式的补充。

4.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科学的阅读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对于学到的课外阅读,老师应予以正确指导。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对一般文章略读即可,读到佳句名言可以选择性的背诵。在进行阅读时可以进行简单摘录,对精彩作品可以多次品读……这些都是可以教给学生们的阅读技巧。

教师在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时,除阅读技巧外,对于学生所读书目进行推荐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若在进行书目推荐时推荐《安娜・卡列尼娜》一类阅读起来晦涩难懂的小说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打折扣,阅读效果更会不尽人意。所以教师在推荐的书目时既要与目前学生的阅读水平相符,符合学生的阅读口味,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真、善、美”。

5.学校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学生课外阅读量

为响应国家为中学生“减负”的号召,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每周可安排二至四节课的空闲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同时也可以建议教师课后尽量少留书面作业,避免写作业的时间挤占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给学生布置适量课外阅读任务。

第8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究,建立了多种创新性教学方法,经过笔者实践考察以及对数据的对比整理,在众多创新性教法中,增强课外阅读积累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改的情况下,我国大多数小学学校的学生依旧存在阅读量不高,阅读能力差、阅读兴趣不佳等情况,导致小学生作文创造水平不高。对此,应当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课外阅读,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知识面,扩展学生视野,为促进学生健康的、良好的成长创造条件。基于以上内容,笔者将在下文中详细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小学教育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此种情况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积极落实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之一就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推出的小学课外读物类型较全、形式多样、教育方法合理,这使得小学课外读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性,加之课外读物内容有趣,或与学生小小的梦想贴近、或与自己的生活贴近等,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外阅读当中。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课外阅读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则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为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促使学生深受课外阅读的影响,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作文中的社会意识

教育者必须要懂得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才能够帮助他们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避免让小学生的作文变成毫无意义的文字重叠。首先,当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他们的社会意识会得到较好的体现,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创作灵感与词句选择,教育者就要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将语文课程、作文课程、社会环境三者巧妙地联系到一起,让小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文可以拥有更多的情感。其次,小学学校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由于当代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在家长长时间的呵护或无人管教的情况之下很少会有主动接触社会的机会,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方式来填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空白,让他们从书籍中了解到国家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一些奇闻轶事等,帮助小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视野,从根本上激发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伴随着课外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中的不断深入,学生会在各类课外阅读书籍的帮助之下更加懂得怎样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并且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投身到教学课堂中,在无形当中激发出小学生对作文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与作文素材。语言材料与作文素材首先要从生活中获取,另外,还可以从阅读中得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勤做阅读卡片,同时相互交流、评议。评议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数量的积累,也要重视质量的提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这样做不但能够充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巩固阅读的成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得课外阅读工作全面推进。而且,写作并不是单纯的作文,还应包括和学生年龄相适应的体裁,如儿童诗歌、童话故事、随笔等等。而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是不能够离开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的。只有积累了充分的知识储备与优美的词句,才能够自然而然的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

学生认真进行课外阅读,将自己喜欢的文字、内容摘抄并且收集起来,长此以往,就能够深化对阅读材料的印象与理解,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阅读能力的提升。材料积累的一项良好方式就是阅读,可以使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其实,作文写作过程也就是丰富的素材进行重组、提升的过程。阅读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尤其是当下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自习时间,丰富其课外生活就显得尤其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课外阅读上,学生的课外生活也能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多了,便能够自如地写出优秀的文章。

阅读是一种输入性方式,以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W习表述方式;作文是输出形式,需要使用学生课堂学习到的各种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看清语言的共同点,并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就能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作文知识积累与作文能力的锻炼,要将作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丰富的课外阅读来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根据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多集中在课内阅读上,课外阅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层面来讲,课外阅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温家保同志强调:“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像一把钥匙,为人生开了一扇窗,可以使孩子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那么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谨慎选择孩子爱读的课外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人的精力有限,孩子的时间宝贵,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最有价值的书中汲取营养、教师和家长要谨慎选择装帧精美、色彩清晰逼真、内容健康、质量过关的图书。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日,以及QQ群、微信圈向各个年段的孩子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名著和童话应该作为首选。因为名著和童话都是经过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内容丰富,语言精妙,可以从品德、知识、美育等多方面供给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帮助孩子掌握丰富的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正如文学家余秋雨所说:“学生幼小的心灵纯净宽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二、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著名的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指出:“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教师和家长自身也要热爱阅读,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1.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教师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年段的读写需要,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

2.课内阅读引领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孩子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带动孩子课外阅读,做到课内教学引领课外阅读,课堂内外相结合,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比如学了课文《开天地》,推荐课外孩子和家长一起阅读中外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及相关书籍;教师可以抽出一天或几天早读时间,引导孩子在早读课时进行朗读,同学之间交流读书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让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读懂的道理讲给父母家人听。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增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孩子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孩子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外阅读中。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对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进步及时表扬、奖励,让孩子信心满满。比如可以在班里定期评比“小书虫”、“小博士”等,让人人争当爱读书的好孩子。

通过这些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主动参与阅读,爱上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当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对孩子今后的人生有很大帮助。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要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1.学会精读和略读。

要学会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灵活地运用精读和略读。要让孩子知道拿到一本书应该先翻阅前言和目录,也就是略读,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选择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再进行精读,这样省时又高效;读报纸时,应浏览标题、导语,如果真正是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材料时,想要进一步了解详细内容,再进行通篇精读。

2.教会孩子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常用的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⑴批注,对阅读的重难点划记号,作注释,写批语;⑵勾画、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⑶札记,读书后记下阅读心得。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即可以帮助孩子记录大量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顺手练习写作。

3.摘录好词佳句,建立“采蜜本”。

教师在课内督促,家长在课外配合,鼓励和督促孩子建立“采蜜本”,让孩子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积累自己在阅读中的点滴收获――一个没有见过的字、词、成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个典型的事例,以及读后瞬间的灵感火花,以备作文所需,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4.及时交流,帮助孩子提高。

教师在读书课上,可以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向小组或全班同学交流展示“采蜜本”,帮助孩子体验发现、收集、积累的乐趣,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身心的提高,从而充分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孩子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创设展示表演机会,升华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家里,家长和孩子读完书后,可以根据书中的故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家长要肯定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学校,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或班级,定期给孩子创设展示平台,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让孩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课内外阅读成果。

1.举办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等,可以通过在全班集体讲,或者先在小组讲再全班评比的方式,评选“小诗人”、“故事大王”。

2.通过课本剧表演或课外阅读故事表演,让孩子将身体和心灵都参与到故事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3.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孩子们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从而变被动的父母、老师“让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我爱阅读”。

五、亲子阅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成长的每一次起步、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可以说,孩子的无数个微小的进步无不缠绕着父母绵密的爱。

第10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计划 阅读书目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自己的精神财富,帮助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而要积累起这笔财富,仅仅靠语文课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坚持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锻炼思维、陶冶情操,而且是课内语文学习的必要补充和配合。课外阅读的作用已引起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但语文教师一般只是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写点读书笔记,并不进行指导。其实,要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还应设置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系统、具体的指导,这样才能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制定阅读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外阅读,因为没有课内教师的带领,更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方可收到实效。计划对加强阅读指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具体要求,学生才有可能做得好。经验告诉我们,在开展课外阅读中,教师不仅要导好向,还要授其法。可定期有计划地举办阅读成果交流会,以避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可根据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如,每周五千字――每周至少读五千字;每周一诗――每周至少背诵一首诗;每日一段――每日至少写一段读书摘记。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定期推荐书目。如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和毅力,就带着他们在励志作品里寻找人生的真谛,振奋斗志。还要及时推荐反映新时代改革开放生活的优秀作品,帮助他们了解新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力。同时,定期多形式的进行交流,使学生读、写、说各种能力共同发展,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选择阅读书目

目前的图书林林总总,但是内容却千差万别、良莠不齐。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差, 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除思想必须健康外,还应注意内容广泛,既要有文学读物,又要有科学读物;既要有大部头书籍,又要有报纸杂志;既要有现代作品,如莫言的小说等,也应有古代作品,如唐诗宋词等;外国文学也应涉及。教师在学期初可开列一张推荐图书目录,引导学生在课余进行阅读。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辨伪识劣,提升审美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饥不择食,胡乱抓来就读,甚至寻求刺激,盲目模仿,在玄幻、暴力等作品中消磨时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因势利导,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向积极探索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上,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实现思想上的升华;在接受作品健康影响的同时,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侵蚀,从而达到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为此,导的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其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上。

三、指导阅读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实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不同,它重在求量而不在求质,目的只是一般性的了解,因而阅读方法主要是默读、略读和速读,而不是精读、朗读。但是名句格言及诗词之类,还应强调背诵。另外,各种新的读书法、比较阅读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等也应该向学生进行介绍。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读。经过初选决定要读的书,应先通读一遍。通读应以序和目录作引导,以较快的速度粗读全书,目的是掌握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或是某些章节写法上的技巧,以及某些内容上的新提法、新数据等。对重点和需要掌握的部分要精读,逐节逐段弄懂。习题要演算,公式要推导,结论要分析,警句要记忆。不仅如此,还要反复读,读到能融会贯通。华罗庚在谈他的自学经验时说:“那时我最容易犯的病就是急躁,贪多贪快,不够实事求是,结果还是不行,发现了夹生饭,不得不又回头。后来我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宁肯做得多些。就这样,我用了四、五年时间才学完了高中的课程。因为学得比较扎实,后来学大学的课程时就比较快了。”精读不能弄通的地方要明白不懂的症结所在,或嗽墓ぞ卟慰际椋或请教老师,也可先跳过去,有时当读完书籍后边部分时,再读前面的内容就容易读懂了;第一次阅读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

四、养成阅读习惯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上课模式;教师指导

要想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堂,就要慎重选择课外阅读教学的上课模式。课外阅读的选择性丰富,书籍众多,怎样才能帮助学生选择较好的书籍,也是课外阅读课堂的重要指导部分。课外阅读是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新起点,但要有所收获,就一定要有一定的阅读方法,而小学生年龄较小,并不懂得如何阅读,久而久之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一、小学课外阅读课型的选择

1.关于课型的理解

课型可以理解为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从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类型。课型一般是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所决定的,它属于一种课堂教学结构。

2.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型

课外阅读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阶段,低年级的阅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到中年级的时候,就要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但要积累词汇、优美的句子,还要针对书中的人物或者事件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中年级的课外阅读课型更注重于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语言积累课以及班级的读书交流课等等。

二、小学课外阅读课型的具体安排

1.读物推荐课

之所以安排读物推荐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书籍浩瀚如海,没有选择的读书不但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收获。读物推荐课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有价值的书供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读物推荐课上,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推荐,也可以由学生推荐。如果是故事性较强的书籍,可以和大家分享有趣的环节;语言优美的书籍,可以朗读一段大家共同品位。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将有关书籍的电影或精彩的片段向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有关阅读方法的指导课程

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是必须的。开展阅读方法指导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读书却不得要领”的问题,书读的不少,但是却收获甚微。具体的读书方法如下:

(1)浏览、泛读

对于比较易于理解的书籍或者是报刊,只要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价值最大化。

(2)探求性阅读

小学语文学习中,经常为了一个问题或者任务去找答案,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探求性阅读。

(3)精读

对于名篇名作要保证学生精读、细读,要理解词句的意思,对于优美的段落要细嚼慢咽,汲取其中的营养。

(4)制作读书笔记

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好的名言警句以及优美的词句可以摘抄,经常翻看并背诵下来。

3.班级的读书交流课

班级的读书交流就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读书主题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阅读的火花。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时,可以采取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原则,然后围绕这本书展开交流,也可以寻找固定的讨论“主题”,当然,这个主题不是硬性规定,更重要的是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寻求精神上的满足。由于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见解,而大家彼此的分享既提高了个人的阅读品质,又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互补互助,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课外阅读是必要的,它不但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课外阅读课型的选择和实施并没有硬性规定,课外阅读课型的开展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摸索、积累,相信课外阅读教学一定会迈向新台阶!

第12篇

摘 要:阅读对于学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学科就是语文学科。再有,语文作为语言类知识的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教学,阅读又是其必要的教W手段。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内心敏感、生活经历不足的学生群体,阅读教学更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细细的品味与感悟,只依靠课堂内时间来完成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关键词:引导;初中学生;课外;阅读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对于从事教育的人来说,普遍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初中学生“不好教”。他们对于世界依然充满好奇,却不愿意开口去问,而愿意自己细细的思索。他们开始“质疑”,他们想要知道的更多。如何引导这样的学生群体?笔者认为就要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有,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又是所有学科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所以阅读教学成为了语文的教学重点。那么,在初中学段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除了在语文课堂实现高效阅读教学之外,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

一、意义分析

任何教育教学手段在实施之前,教育者都需要先充分了解学生资源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中学时代被称为“黄金时代”,该阶段的学生,多数求知欲比较强,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兴趣。因此,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更多地为他们提供课外阅读书籍,并采用一定的鼓励措施来引导他们参与更多阅读。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潜力就能得到激发,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课外阅读对初中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有很好的帮助,因此,中学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努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学科性质来看,语文是一科内容丰富、教学重点比较分散的学科。因此,数量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课程难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较大的提升。在这种条件下,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水平,教师就需要在课堂当中设计专门的环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也就是说,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课外阅读引导能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外阅读。事实上,在如今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努力提升阅读能力,并逐渐养成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而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积极引导初中生参与课外阅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实施策略

(1)尊重学生选择。课外不同于课堂,学习氛围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希望能够获得“自由”。所以在引导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利,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阅读的内容。例如,男生可以自己选择《三国演义》《水浒转》等感兴趣的名著,女生则可以尝试《红楼梦》《繁星》《春水》。也只有在强调学生主导地位的基础上,课外阅读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否则,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很难在缺乏教师监督的条件下做好课外阅读。其实,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去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在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初中学生很容易对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兴趣,在课外闲暇时候,就会因好奇而去阅读。这样一来,他们的阅读兴趣就容易被激发,最终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

(2)积极进行推荐。课外阅读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不过这里的引导往往从向学生推荐“好书”开始。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和阅读层次,不能强行为他们提供理解难度太大的文学作品。例如,像《平凡的世界》《时间简史》等作品,在阅读和理解上都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没必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必须了解。当然,在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粗略的引导和讲解,以帮助他们去完成阅读。一种简单的设计思路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再结合基本的教学理论,首先给初中学生介绍一些符合他们年龄段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通常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当学生完成简单的文学作品阅读,并在教师那里得到认可之后,再继续学习新作品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需要给学生设定阅读的数量要求,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认真学习即可。

(3)进行方法培养。从教师角度来看,课外阅读也是具有一定教育契机的,它正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好时机。作为中学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也是引导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之一。许多研究都表明,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观念正在不断成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也正在养成。在这个特定的阶段,如果教师能够给他们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能够成功克服错误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那么这对他们课外阅读水平的提升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要知道,许多厌倦阅读的学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在他们看来,阅读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然而事实上,一些掌握阅读方法的学生,却对阅读非常感兴趣。由此可见,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引导中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渴望迅速发展,却表现出能力不足。他们想要解读“世界”,展现自我,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极为旺盛。通过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这一时段的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为了提升初中生的阅读水平,我们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引导,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