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0:5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非遗文化市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网络传承;戏曲艺术;传统艺术文化
[DOI]10.13939/ki.zgsc.2017.06.230
1 文献综述
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表现的大多是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闫飞瑜[1]认为传统戏曲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有更充足的发展;余浩[2]提出利用微传播“微”赢天下;房晓[3]指出戏曲文化要有品牌,要返老童走时尚路线,形式内容要创新,还要落地还俗走群众路线,目标群体大众化。互联网的发展为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戏曲受众群体边缘化。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我们义不容辞。王廷信[4] 和杨燕等[5] 对戏曲艺术网络传播进行了研究,将当下定位为戏曲传播新时代,并对目前存在的戏曲网站的种类、数量等进行了分析统计,从戏曲网站传播的意义、网络戏曲传播的特点几方面来对戏曲网站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孙昭[6]在文章中提到2013 年,陕西省委提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为实现“陕西梦”,助推“中国梦”创造良好氛围,凝聚正能量的号召。其中和谐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根本保障,也是文化艺术工作的核心内容,而网络与戏曲的联姻无疑能够为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建设和谐陕西提供一种契机。郭宇芝[7]提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戏曲文化市场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面对现实,了解市场并且依靠市场来实现可循环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需要认清形势、勇于创新,以互联网思维为工具重新思考市场发展的契机,借鉴互联网经济的成功模式,开拓戏曲市场发展的新路。
2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的现状
2.1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传播途径多样化
“就戏曲而言,其传播形式亦可划分为舞台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广播影视传播时代,最后还有一个就是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它跨越了时间限制和空间范围,以其独有的时效性、广泛性、快捷性,为戏曲艺术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周华斌[8]教授认为,戏曲从最初的通过“勾栏”、广场、戏园、剧场的传播到如今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传播,不仅改变了戏曲单一的舞台表演形式,创作了新的戏曲类型,又使戏曲得到了全方位的普及。当下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网络直播、微电影等传播途径,极大地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2.2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平台多元化
戏曲艺术的发展平台在移动端的集中趋势下主要体现在专门的戏曲传播门户网站、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在一些图片网站、视频网站、网络交易平台上也有与戏曲有关的内容,强大的网络空间给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虚拟舞台”。
2.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数据信息共享化
建立戏曲艺术“非遗”传承数据库,整合网络戏曲艺术资源,是实现戏曲艺术资源交流共享的必要条件。有学者说“戏曲互联网传播的主要功能有两种――展示和交流”[9]。戏曲艺术的发展在于人们对戏曲资源的交流、理解、接纳与吸收。互联网所包含的戏曲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在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下用户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分享自己所推崇的戏曲艺术文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戏曲艺术的长远发展。
2.4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表现形式多样化
基于人们对戏曲艺术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戏曲艺术自身网络传承的客观要求,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逐步多样化。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在2016年春晚上将流行音乐与戏曲艺术大胆融合,《华阴老腔一声喊》展示了新式摇滚的巨大魅力,颠覆了人们对戏曲艺术的传统观念;陶吹摹端杖说》、李玟的《刀马旦》等,均将戏曲艺术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少年版《白蛇传》将黄梅戏与影视作品巧妙结合,深受大众喜爱与追捧;蔡国庆在综艺节目中一首《霍元甲》嗨爆全场,流行街舞与戏曲艺术的相互融合,让人叹为观止。流行元素为网络传承下的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蓬勃发展。
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存在的问题
3.1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非遗传承人才缺失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厚重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戏曲艺术传承人逐渐趋于高龄化。例如,2016年春晚中张喜民带领的华阴老腔团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艺术家。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非遗传承中,年青一代的爱好者少之又少。甚至,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剧种之一锡剧也曾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3.2 戏曲艺术不同剧种网络传承的受众群体差异大
我国戏曲艺术剧种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吸引的受众群体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不同剧种网络数据调查分析发现:秦腔播放量与点击量始终高于昆曲,整体起伏并不大;而京剧与华阴老腔的比较中,京剧播放量与点击量远远高于华阴老腔,且华阴老腔的浏览数量始终较低且区域平缓。这种现状最直接地表明,戏曲艺术的发展重心不仅是网络传承,而且在于受众群体的受众需求和自身知名度的高低。
3.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核心内驱力。互联网为戏曲艺术传承提供了客观的外部条件,但同时,更应该注重戏曲艺术文化的本质创新。中华传统戏曲艺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以强大的包容性融合各种优秀文化,形成独特的戏曲艺术魅力。
现在,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包括传统形式、戏曲与流行音乐、舞蹈、影视作品融合等。如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摇滚作品《给你一点颜色》、周杰伦的《霍元甲》、王力宏的《花田错》、陶吹摹端杖说》、李玟的《刀马旦》等都深受人们喜爱。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的戏曲爱好者与艺术创作者支持与创新。
3.4 网络传承下有知名度的网站占比较低,且影响力较为薄弱
据不完全统计,2011 年我国互联网上存在的戏曲网站林林总总,专业的戏曲网站至少在 1100家以上[10],戏曲网站的建设不断增加。但是,知名度较高的网站所占比例太低。尽管戏曲艺术网站处于上升阶段,但从全球范围横向对比,我国戏曲艺术网站还是缺乏一定的实力与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戏曲艺术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
3.5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缺乏政府政策支持
戏曲艺术的网络传承,不仅在于企业、个人的努力和创新,同时更在于政府的领导与支持。目前很多戏曲网站的发展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匮乏的问题,导致网站各方面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企业缺乏政府政策支持,造成其融资难,网站运营成本高,很多小的戏曲艺术网站纷纷关闭,同时,政府对戏曲艺术宣传力度小,了解的人少,导致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小。
4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戏曲艺术文化网络传承发展应遵循四步走原则:①培育人才;②勇于创新;③扩大影响;④政府支持。
4.1 加大戏曲艺术文化的教育力度,大力培养戏曲艺术人才
大力培养戏曲艺术人才是对其网络传承的基本要求。应该加强传统的戏曲艺术文化教育,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戏曲艺术是我国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与积累,戏曲艺术的网络传承,依靠的并不仅是老一辈戏曲艺术家的研究发展,更是当下年轻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任务与责任。
4.2 提高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创新能力
纵观我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广场厅堂,到后来的广播电台、电影电视,每种媒介的诞生都在拓展蚯艺术的外延[11],戏曲广播、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和专题片等戏曲“变异生态”[12]或“延伸生态”[13]的出现,既忠实了舞台戏曲文化,又赋予戏曲以新时代生命。戏曲艺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1)革新戏曲艺术的内容与思想。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人们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戏曲艺术的内容创新要符合社会主流思想要求和大众的文化价值取向。
(2)加强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传统戏曲艺术单一的表现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时尚戏曲艺术的消费需求。应该认识到戏曲艺术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将其与时尚的音乐、影视、动漫、游戏、舞蹈、小说、话剧等融合起来,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
4.3 增强戏曲艺术网站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戏曲艺术网站建设是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戏曲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包含三层内容:
(1)资金充足是戏曲艺术网站建设的必要条件。很多戏曲艺术网站知名度低、影响力小,甚至有的网站建设半途而废,根本原因在于网站建设过程中盈利模式的固化,从而导致网站建设成本高,利润低,资金不足,难以为继。
(2)戏曲艺术网站建设技术不成熟。有学者认为“目前的运转都是完全凭着自己对戏曲的热情和钟爱,再加上自己有限的资金来源和有效的网站赢利模式直接引导着戏曲网站的正常运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关系戏曲网站生存的关键问题”。应该努力提高戏曲艺术网站建设的维护技术和资源更新技术。
(3)企业戏曲艺术网站建设应遵循强强联手的发展理念,实现资金与技术的有效整合,实现双方合作共赢,促进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快速发展。
4.4 加强政府对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
(1)加大对戏曲艺术文化网络传承的政策支持,必要时可以给予适当政策偏移。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知名度。
(3)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戏曲艺术文化的网站建设,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促进企业转型和戏曲艺术文化的发展。
(4)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是网络传承戏曲艺术文化的根本保障。
(5)弘扬优秀戏曲艺术文化,加强对戏曲艺术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
5 结 论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既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创新的本质要求。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发展代表的不仅是文化本身,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刻体现。戏曲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个人、企业、政府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闫飞瑜.戏曲艺术的网络普及与发展[J],戏剧文学,2013(9):116-118.
[2] 余浩.自媒体时代的戏曲微传播[J].西部广播电视,2016(5):38.
[3] 房晓.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发展[J].投资北京,2013(8):38-40.
[4]王廷信.互联网与戏曲传播[J].戏曲研究,2004(3):101.
[5] 杨燕,韩|,周斌.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68-72.
[6] 孙昭.传统戏曲艺术的浴火重生――陕西省戏曲艺术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当代戏剧,2016(6):42.
[7]郭宇芝.互联网时代的戏曲文化市场发展契机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82-85.
[8] 周华斌.戏曲与载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44.
[9]云海辉,杨燕.中国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及其需求[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82-85.
[10]云海辉,杨燕.中国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及其需求[J].现代传播,2011(8).
[11] 杨燕,周斌,韩坤,等.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J].现代传播,2008(5):69.
【关键词】陕西皮影;文化;宣传推广;方案策划
一、引言
中国是遗产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遗产,这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2007年,政府的重视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走向正轨,财政部、文化部、建设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多个部门的参与重视,使得文化遗产――那些通往往昔文明的路标日益清晰可见。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平均每天都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易逝、口传心授等特性,资源流失状况要比物质文化遗产更为严重。一些传统技艺、习俗、礼仪传承后继乏人在逐渐衰退或消失,因此,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处理好经济繁荣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系,为人类传递一份珍贵、不可替代的财富,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虽然如此,根据我们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被有效抽样的977人中,有26%的人对皮影戏非常陌生,有60%的人停留在听说过的层次上。仅有6%的人对皮影戏有过深入透彻的研究,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对皮影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刻不容缓。
二、皮影文化的需求分析
我国皮影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皮影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崇与重视,皮影市场的投资者对皮影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皮影产业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皮影文化有着广泛的潜在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1、大学校园的潜在需求
就中国而言,目前全国有3000万在校大学生,再加上中小学生的数量,构成的校园市场是十分庞大的。如果再从国际的角度去挖掘,校园市场占整个皮影需求市场的份额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群,自主认识消费最为突出。一方面,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园区内流动,因此校园市场成为一个较为封闭但却十分活跃的文化市场圈。另一方面,在校学生网络普及率和使用率都很高,网络化生存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
2、学龄前幼儿的潜在需求
21世纪的青少年,生活在处处充斥着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对传统的东西越来越陌生。学龄前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对学龄前幼儿的关于传统艺术认识的培养势必成为今后政府的重点对象。进行兴趣培养,皮影戏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独立、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3、收藏界的需求
收藏界是皮影文化比较空白的一块市场。与其它各种收藏品相比,老皮影因年代久远和价格适中而渐显投资价值,比如明清时期的皮影,品相好的每张都在数千元以上,尤其是那些有故事情节的古旧大幅皮影,其中以有布景、人物、家具、树木等场地和可表演的完整皮影的增值空间最大。对于那些初入门的收藏者而言,皮影收藏的门槛并不算高,另外还须注意,目前古玩市场上出售的大都是现在雕工的仿古皮影,价格也不贵,一般为几十至上百元一张。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老皮影的真实价值,我们对各地皮影市场价格进行了调研,大致情况如表1所示。
三、皮影文化的宣传推广与电子商务结合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由于生产皮影产品的中小企业实力较弱,经营范围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往往集中力量于特定产品和细分市场,或者满足特定顾客群的特殊需要,从事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经营以赢得竞争优势,这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收集通道,做到信息灵通,反应快捷,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系统即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弱势(Weakness)
皮影本身创新力弱、传承少、没有新剧目的研发、活动场所有限、传统的群众对皮影的缺少了解与关注、生产商的资金与市场开拓能力不够等,使皮影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显得非常有必要。
3、机会(Opportunities)
国家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西安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等,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调研背景中展示的表“陕西省文化厅2012年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表”中预算拨款支出中用于文化的费用支出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
4、威胁(Threats)
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非遗的传承受到阻碍,缺乏资金支持等原因,都会使非遗推广的竞争力度加大。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对皮影文化造成影响,也使皮影文化的市场份额大大的降低。导致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受到阻碍,所以皮影文化在推广过程中将会面临十分巨大的挑战。
四、陕西皮影文化宣传推广策略
1、线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