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人礼仪的养成

个人礼仪的养成

时间:2023-10-09 10:5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礼仪的养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人礼仪的养成

第1篇

关键词:文明礼仪 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34-01

1 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 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弘扬传统美德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知礼、懂礼、习礼、用礼”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然而在校园经常看到一些不文明、失礼仪的现象,我们该意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应该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1.2 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推动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动作,而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礼仪规范行为,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校,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自我的需求。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他主要通过仪态、语言、动作、活动表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加强礼仪道德修养,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

1.3 职场礼仪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

在职业道路上,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文明礼仪俨然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东西方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职场中,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对职场礼仪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对公司而言,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整个公司的人文面貌;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能够树立个人形象,体现专业化;对客户而言,享受更上层的服务,提升对整个商务过程满意度和良好感受。

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

2 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本文明礼仪知识的缺失,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奇装异服,男女生染发、烫发;大学生随意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杂物,破坏公物,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

(2)家庭教育对礼仪的缺失,缺少良好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环境能够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个别家长不能从正面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当着孩子的面儿出口脏话,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的样子,渐渐地不守文明礼仪;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骄纵任性,父母又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学生始终认识不到礼仪的缺失,逐渐养成无礼仪、不懂礼的失礼行为。

(3)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宽。具体体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有些高校有文明礼仪课程,有些高校的专业根本没开设相关礼仪课程,这样文明礼仪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提高;第二:长期以来,好学生的定义为:学习好就是好,其实不然,学习好,但没有好的礼仪规范,未来走向社会也是很难立足,高校一直重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却忽视了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人。

3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

3.1 营造礼仪环境,优化校园

营造礼仪环境,是礼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在因素,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处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通过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礼仪教育的具体要求;组织班级制订礼仪教育计划;举办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与导员签订礼仪教育责任状、班级内挂警句,校园条幅等形式,让礼仪教育处处在学生的生活中,积极的舆论宣传、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促进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

3.2 加强礼仪课程教育,让礼仪课程成为必备基础课程

礼仪课程走进各个专业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形式,课堂上可以系统的讲授礼仪规范要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进入各种礼仪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规范礼仪行为,学习礼仪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离开实践,再谈礼仪,毫无意义,学生只有把教师讲授的礼仪要领融会贯通,融合在自己身上,那才叫真正“掌握礼仪规范”。

3.3 督促、检查,习惯养成,适当推出“榜样示范”行为培养

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需要学校、老师给予督促、检查,对于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加以纠正、引导,表现好的,推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中实行奖惩制度,榜样的距离越近,激励的作用就越大。

3.4 延伸拓展至走出校园

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 礼仪教育 道德品质 家庭 班集体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礼仪的目的是社会交往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要想成功,必须学会做人。做人先知“礼”。礼仪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一种言行仪式。礼仪是一个人品位的外现,礼仪是一个人涵养的展示,礼仪是一个人文明的标志。

礼仪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表明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中小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落在引导学生敢于实践与养成的实处。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礼仪意识,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按照礼仪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讲礼仪包含对他人的宽容、谦让、尊重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充分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懂得谦恭,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本人就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礼仪素养提出以下对策。

一、道德品质是礼仪的基础

学习礼仪,要以增强自己的自尊心为根本。一般来说,一个有自尊的人,待人接物比较文明,谈吐文雅,与人交往时,能尊重对方。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一般说来自尊心强的人,其道德修养也较高。所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美化自身。人人讲礼仪,也能净化社会风气。要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因为个人的礼仪是以个人修养作为基础的。

二、培养学生礼仪重在实践

一个人的礼仪是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反映出来的,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学生在学校集体活动中,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礼仪无处不在。教师要教育学生懂礼仪,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与人交往,展示一个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讲文明的中学生应有的风采。教育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展现自我的礼仪言行。礼仪涉及内容很多,每种礼仪都有具体的要求,如打电话、接电话、待客等,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学生要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中学生。

三、家庭是礼仪教育的起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都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起作用。家长的礼仪素养、家庭的文明礼仪氛围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一般来说,家长素质高的,孩子的品德修养也比较高。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平时很少注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礼仪是他们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素养。有些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带来极坏的影响。所以,在日常行为上,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家长和教师要相互沟通,共同督促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运用文明礼貌的言行,真正做到礼仪教育以家庭为根,以社会为本。

四、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懂礼貌,讲礼仪。抓住课堂教学中礼仪教育的时机,特别是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对学生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要求。只有学生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我们的课堂才会轻松愉快。

五、把班集体作为学校礼仪教育的主阵地

利用班集体的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充分依靠班干部和班团委组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班里的实际情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文明之星”“守纪之星”的评比等。让学生通过平常的锻炼和严格要求,逐步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六、以生动的活动形式作为礼仪教育的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学生在活动中懂得文明礼仪的内涵,显示个人的优雅风采,体现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格魅力。

总之,学生良好的个人礼仪并非自然形成的,也非一日之功,培养要从小处着眼,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只要学生不断地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教养、懂礼仪的文明人。

每一年东盟博览会都在南宁举办,南宁市民素质与修养将接受世界八方来客的考验。南宁市民应该注意自己言行举止,把我们的良好文明礼仪修养展示给外国朋友,这是维护国家尊严的责任所在。所以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南宁承办东盟博览会尽自己应尽的义务,给世界人民留下良好的形象,也为自己赢得尊重,让“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在世界上口口相传。

【参考文献】

第3篇

今天,我们举行学校年“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是今年我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良好开端,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活动将贯穿于我校全年的德育工作之中。

同学们,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大国形象,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文明修养的提高。同时,你们作为未来的世界公民,将代表我们伟大文明古国去行走世界,更需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智力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正是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黄金时期,同时不少同学还存在礼仪意识和礼仪知识缺乏,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等现象,所以,实施礼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礼仪”,首先要以校规、校纪为准绳,用《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礼仪约束。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特别是从内心改造开始——因为绝大部分“礼仪”是从说话中表现出来,而语言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杜绝不良习惯,培养个人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要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通过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同时也希望老师们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为主渠道,把文明礼仪教育寓于学科教学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同学们进一步懂得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他人、尊重劳动,使文明的气氛充满校园。

同学们,礼仪,是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在学习和运用礼仪中,对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现出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知书达礼,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

同学们,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同学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在这里提三点要求:

第一,对待老师,要充满尊重

遇到老师,不要躲避,要热情的向老师问好。并且我们不单单从口头问候上,送给老师祝福,更重要的是将灿烂的笑脸留给老师,要时时刻刻尊重老师的劳动。对待老师要诚实坦荡,不能说谎不能欺骗,诚信是文明礼仪的基础。对待老师的教学劳动,我们要更加珍惜,珍惜每个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知识,课堂上与老师积极密切地配合,展现自己才华的同时,让老师感受到大家的存在,共享课堂的幸福;珍惜老师给我们批改的作业,认真改错,认真完成课堂、家庭作业,热爱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这是每个老师最欣慰的事情。

第二,对待同学,要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同学就是朋友,更是前进道路上的同伴,对待同学的文明礼仪,首先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团结友爱,不打架不骂人,不闹矛盾,同学间真诚合作,相互信任,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送去关怀,送去祝福。同学之间学习上存在高低差异,这是难免的,遇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应当热情地帮助困难的同学完成作业,对他们的功课我们要用心辅导,让身边学习困难的同学品尝到成功与进步的乐趣。

第三,对待班级和校园,要像小主人一般维护

学校是我们共有的美好家园,班级是我们成长的美好乐园,文明礼仪需要我们热爱集体,需要我们热爱学校,热爱班级,要时刻为学校的明天、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奋斗。我们要爱惜校园、班级的一草一木,爱护学校公共设施,对待教学设施要像爱护我们的身体一样;如果我们代表学校、班级参赛,要焕发出活力,要时刻为班级增光,为集体添彩,表现出集体主义观念。

第4篇

关键词:中心小学;文明礼仪;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38-01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我们教育的这一代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孩子,在学校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求学生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入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体现在平时的交往别是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因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例如:放学回家见到父母主动问好,帮助父母做做家务等,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二、要求学生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开始。

在学校,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尊重老师;引导学生有集体荣誉感,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奉献力量的种子。

三、要依据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

男同学一般比较顽皮好动,女同学比较文静,说明男同学的礼仪教育要难于女同学。所以应针对高低年级和男女同学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促进礼仪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

2、多种渠道,普及知识

(1)制订规范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订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与不同要求的“文明礼仪”评比条件,让全校同学都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低年级以基础校园文明礼仪为重点,主要培养学生从使用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开始,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让学生按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狠抓养成教育。

(2)舆论宣传

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队角、红领巾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礼仪知识。学校广播站增设“礼仪教育”的广播专栏,大力宣传礼仪知识。此外,利用宣传工具,大力弘扬学生中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风貌,表扬礼仪先进分子和先进班级,评议不良典型事例,在全校师生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学科融合,渗透教育

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把课堂教学作为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如:在《说话要注意姿势》这一口语交际中,让学生说说图上不正确的说话姿势及原因,让他们知道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从而引导学生做一做、演一演正确的姿势,不失时机地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

4、树立典范,引导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引导文明礼仪方向。

第5篇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引导;教育实施

学校是文明的载体,是礼仪行为的传播者,礼仪教育的组织者,礼仪规范的实践者。学校还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地之一,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因此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使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础知识,就得从学校入手,学校曾在部分班级进行实践,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探讨研究。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提高对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

文明行为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开化的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反映,学生良好的礼貌行为,是优秀学生的表现,教师端正的仪表,是为人师表的表现。因此,凡事要对他人关心、尊重和恭敬,就是讲文明礼貌的行为。

二、文明礼仪教育的引导

我们认为学生的礼仪缺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做,也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标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学礼,无以立。”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目前,小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进这种现象,就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通过课上教育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懂得生活中一些温馨的礼貌用语,教师要将原来的训斥或教育转变为引导谈话说服教育,学生乐意从教师的榜样带动中受到教育,学生之间才能文明之风盛行。

三、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

在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操场上,楼梯上总能看到一些纸屑、食品袋、方便面盒等物品,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反正不是我扔的,我又不是值日生,让它放着吧!有的学生在教学楼走廊楼梯上你推我嚷,追逐打闹,这样的事常有,还有的学生相互之间讲脏话,甚至还有的学生故意损坏他人和学校的公共财物。从这就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文明知识理解的不好,文明习惯养成不好。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学习的前提,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要养成良好文明的礼仪习惯,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我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会营造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学习加以安排,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四大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良好的礼仪习惯,文明的言行举止则是人与人交流合作的剂。因此,让学生接受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养成文明礼仪风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当前农村学生文明素质整体上与城镇学生相比偏低,有相当一大部分农村小生本身具有许多不文明行为习惯。造成农村学生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农村家庭环境、家长文化层次影响。农村学校地处农村,由于经济的发展,优秀生源的流失,而今学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多元素相互竞争的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形形“新思潮”、“新事物”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某些紊乱和迷茫,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的、不文明的、有失礼仪的现象无不对正处于各种观念初步形成期的小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如一些小学生抱怨在公车上主动让座,常被另眼相看,因此,即使让座,也要看人,要么就不让。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影响小学生礼仪修养的积极性。

3、学校思想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欠缺。国家虽然早就推行了素质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把评定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放在学习的成绩上,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尚未得到彻底改变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升学率。学生们课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与他人、社会缺乏必要的、充分的认识、交往和接触,所以礼仪修养的不足难以在现实中及时得到检验和引导。学校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起步阶段,了解并掌握农村小学生的文明行为状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自身成长及国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这也是整个国家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具体做法: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有的同学没有站直,手来回动,声音小,我就走到他身边鼓励他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边指导、边做示范给这名同学看,直到他站直抬头,声音响亮为止。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多方面渗透,促进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发展。

1、课堂教学主动渗透

在诸多教育途径中,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目的的贯彻落实和各种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教学途径实现的。因为在各种途径中,教学的知识容量最大,计划性、主动性更强,活动的效果更明显,因而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挥具有更强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思想品德课为主阵地,结合教材《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堂常规》等,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授并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并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各个学科相结合,逐步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做到全员育人。

2、组织活动、“丰富”教育

作为班集体组织,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多类型地,让学生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在校领导指导下有计划地利用节假日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例如:“三八节”开展回馈母爱、分担家务活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八一节”开展慰问老军人活动;“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十一”开展爱国情操教育活动等等。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自己感动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样的活动形式比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显然效果要好。

3、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使孩子养成文明的习惯,必须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效益。首先,召开家长会。让为人父母者重温文明礼仪知识,塑造文明礼貌的家庭,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从小懂礼貌、遵守文明规范,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只有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教育的整体合力,共同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校下一阶段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依据。

4、在活动中实践

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把做人的道理或做事的准则,渗透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文明礼仪行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组织学生召开“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演小品、说相声、讲故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成立文明礼仪风采小队,通过文明礼仪风采展示,为全校各班级礼仪教育活动起到示范借鉴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礼仪实践活动,到电影院、敬老院等地进行“实习”。学生讲文明、懂礼仪的好习惯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深化,逐步养成,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重视引导,注重过程。

小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造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必须加强检查督导。我们可以设立了“红领巾”值日岗、文明礼仪行为检查岗等,多个岗位融合交叉,检查督导,使之自我完善。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考核,量化评分。学校制定出“文明礼仪评分标准”,班班对照“文明礼仪评分标准”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参照标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最后评出“文明礼仪小标兵”。

四、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这就决定了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发展还不稳定,自制能力也较差,行为有时会出现反复,有时会有倒退的迹象,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鼓励学生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如,课间轻声慢步。学生在遵循这个要求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个别较活泼好动的学生,总是有时不自觉地躁动起来。教师这时应多提醒学生,强化训练,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好动的缺点,信任学生能做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克服自身的缺点。有了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学生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文明礼仪常规的要求。

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校园的风气和面貌,同学们不仅把文明礼仪体现在简单的口号上更是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我们用自己的小手拉起了社会的大手,共同创造兴华小学中心文明礼仪新风尚。

人的良好礼仪习惯和文明行为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文明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少梅.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德育实效.小学德育,2005(03)

第7篇

[摘要]礼仪,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优良传统文化,是当代高师生提高人文素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修养内容。然而,高师生的礼仪修养水平却不容乐观,校园里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存在。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对高师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关健词]高师生礼仪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和的风貌为世人所称颂。礼仪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高师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历史责任,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而礼仪,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的含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广义而言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狭义而言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仪”是指礼节、仪式、法度、准则。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二、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

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礼仪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开展礼仪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师德和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辐射性和潜移默化等特点。高师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今后要面对的下一代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因此,注重在高师院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体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确礼仪不是区区小事。诚然,从现象看,礼仪确实是细小琐碎的,并且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似乎无关紧要,但由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因此它折射的是人的行为全貌,反映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不忘记“成人教育”。(二)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高师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对高师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而是要以此为起点,引导他们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体认道德,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三)要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注重养成教育

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基本的礼仪为入手,规范高师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提倡文明举止,扭转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完善自己,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的意识。

(四)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达礼先知书”,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我”。礼仪教育,一要开发“礼”——让学生知道人与人间要互敬;二要训练“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因此,礼仪教育要课堂化,让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做到既明“礼”又懂“仪”。因此,应该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掌握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五)制定必要的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的作用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换句话说,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将礼仪制度化,并且严格考评可以强制性地使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倘能如此,学校一定会形成崇礼尚礼风气,学生会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六)以身立教,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垂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已的道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彬彬有礼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1]陆文泽.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5,(6).

第8篇

"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是贯彻总书记"以德治国" 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切入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任所欲为等形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美称,会不会断送在当今的青少年手中。可见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作为动力和导向,在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些学生平时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共场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时,其"礼仪"规范就无法发挥,这是他们缺乏自信的表现。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懂得在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的同时,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表现这一点。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我校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之中,校领导班子办学思想明确,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长抓不懈。

1、学校政教处在各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德育工作计划中,都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并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全校各班以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朗诵会、座谈会、专题讲话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一年来,政教处先后安排了四位学生代表在周一的升旗典礼上作"树立侨中学生文明礼貌新形象"的专题发言。有两个班集体向全校各班和全体同学发出了倡议,在全校形成了班班争创"文明班"、"模范班",人人争做"文明礼貌侨中人"的氛围,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2、我们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用《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落在指导学生敢于实践与养成的实处。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3、我校去年初组建了国旗班,经过严格训练,国旗班的同学风雨无阻、准确无误地在国歌声中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他们整齐有力的步伐,严整合格的着装,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全体学生仪容仪表的典范。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他们是标兵,是榜样,对学校的校风校纪也起了良好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校门口的值班检查,完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每天值周班负责派出九名学生、还有两名校学生会干部组成管理检查队伍, 他们在站岗时以军人形象为榜样,以其文明威严形象影响其他学生。我们还充实了"流动红旗"五项评比的内容,增设学生礼仪言行方面的评比要求,进一步落实了学校、年级、班的三级量化管理制度,把学生个人的言行与本班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促进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进一步形成,在年级的各班中形成了竞争的局面。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9篇

形体训练大学生素质影响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充实的内涵和正确的理想,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外在形象。如果大学生都具备罗丹所描述的形体形象,那么当他们走向社会之后,面临社会竞争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因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形体礼仪方面的训练。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形体形象,是高校一直研究的课题。

一、形体礼仪概念

形体与礼仪连为一体,基础主要体现在“形”。高校开展形体礼仪训练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从“形”开始,也就是学生的体态感觉,从而找到“收”“挺”“提”和“松”等最佳的精神状态和形体感觉,进而强化形体气质。然后针对上述基本的“形”进行修饰和调整,也就是体形训练,对身体的所有部位分别急性修饰和塑造,改善和修正错位以及变形的身材。最后约束形体动作,体现出形体礼仪美。

二、形体礼仪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形体礼仪训练主要包含体态语言训练和基本身体姿态训练两部分。身体姿态训练主要是对静态动作姿态进行训练,也就是坐或者站所体现出来的身体姿势,而体态语言训练主要在行动过程中的身体姿势训练,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体态语言训练的基础是基本身体姿态训练。形态礼仪训练教学过程也是从坐、站和行走开始训练,也是具备良好形态礼仪的基础。

1.基本身体姿态训练

基本身体姿态训练主要体现在坐、站和走几个方面。古代有坐如钟、站如松和行如风以及卧如弓的形态礼仪描述,这也就是说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态、行要有行姿。今天仍然可以借鉴古人姿态范式,站立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举止,是体现优雅举止的基础;坐是形体礼仪重要内容,我们任何行为活动都离不开坐;走路的姿态更能够体现我们的形体美。基本身体姿态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培养形态礼仪的基础阶段。

2.体态语言训练

体态语言训练主要训练手势、表情、接物、递物和致意等形体语言。形体语言最有表现力的是手势,这也是日常交往过程中重要的动作,甚至有“心有所想,手有所指”的观点。手势表达的含义也是非常丰富,表达出的感情也是微妙复杂,是体现交际形象的重要形式之一。表情能够充分体现出我们内心的感情。古代认为,表情能够代表一个人的想法和情绪;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感情的55%是由表情决定的。由此可见,表情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和地位,健康的表情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优雅风度。递物和接物虽然是一个微小的动作,但是也能够体现出个人修养水平。大学生通过形体礼仪训练,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提升日常交往过程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形体素养和礼仪。

三、形体礼仪对大学生的影响

我们知道,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自身的员工不仅拥有高技能和高能力,还能够具备良好的形体礼仪,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形象。作为培养学生的学校如何培养出具有良好形体礼仪的学生也就相当重要,要想培养这样的学生,必须首先使学生明白形体礼仪训练对学生的影响。

1.形体礼仪训练能够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一个学校要想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形体礼仪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高校的大学生也是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各项教育行为必将对以后学生不如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形体礼仪训练,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下面将介绍如何在课堂上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形体礼仪训练。

在课堂上正在讲文明礼仪基础课程的行为礼仪内容,教师刚讲到“不随地吐痰”文明礼仪的时候,这时候在教室内就有学生随地吐痰,教师走到吐痰的地方,用纸巾将地面的痰擦拭干净。教师的举动影响了该吐痰同学,学生认识到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随即向教师道歉。教师并没有责备学生,只是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一口痰中含有多少个细菌。教师随后给出答案:痰中含有成千上万个细菌,还可以产生肺结核、霍乱、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疾病。通过这个案例说明不能随地吐痰,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还会传染疾病以及危害到他人。

2.形态礼仪训练能够为学生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一次标准和鞠躬礼能够使顾客再次光临;一个标准的握手礼能够使两家仇恨相连人握手言和;具备良好的形态礼仪是获得成功的敲门砖。高校大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交形态礼仪,对职业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形态礼仪的人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欣赏。良好的社交形态礼仪是通过长期生活养成的,不是偶尔一次就能够做到的,只有通过经常开展形态礼仪训练才能够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形态礼仪。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一位学生用言简意赅的自我介绍和标准的鞠躬礼得到面试人员的称赞,这都是由于日常严格的形体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在关键时候表现出良好的形态礼仪,最终出现6家企业竞争这名学生的情况,这名学生选择了理想的工作单位。这个面试案例说明,要想表现出良好的形态礼仪必须在平时加强形态礼仪的训练,在需要运用的时候才会表现出很自然的状态。

3.形体训练能够塑造学生的完美体形

大学生通过形体礼仪训练,能够锻炼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等方面的机能,确保身体正常发育。形体训练能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学生也能够很快适应未来工作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毕业之后更快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4.形体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水平

形体训练效果不仅体现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塑造出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形体礼仪训练的环境优美,这种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对高雅气质以及对美的感受和认识。形体礼仪训练的内容也是展现美,训练方式主要是健美操和舞蹈等身体形态练习,通过各种身体形态练习,培养学生优雅健美的形态与气质。另外,形体礼仪训练从训练内容设计到音乐选择,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间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结语

高校在开展形体礼仪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的专业特点以及未来工作性质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形体礼仪训练。形体礼仪训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完善自身素质,在工作之后也能够提升职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抓好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也会对未成年人文明礼仪的养成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无疑是主阵地、主渠道,对未成年人文明礼仪的养成兼具示范、启蒙、培养、引导、矫正等多方面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都处在未成年人进入成年人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礼仪教育更为关键。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八礼四仪”教育的必要性

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八礼”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尽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已超过14岁,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在步入中职校以前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但“八礼”教育和“成人仪式”应该成为他们走向社会前开展礼仪教育的具体的规范和指导,使他们步入社会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很好地践行该行业的职业礼仪,成为中华文明的实践者、传承者。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不高,评价度不高,导致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偏低,甚至是只要初中毕业,不管成绩如何,都能进入职技类学校就读。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在初中三年成绩不佳、甚至很差的学生,其对自己思想上的要求、文明素养的追求也自然较差。对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一直是学校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缺少系统性,更多地是对学生文明常识的灌输,“养成”不足,更缺乏实践性与长期性,更难以内化为学生具体的行为习惯。因此,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不断予以强化。其次,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礼仪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接受社会各行业的检验。当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察也越来越重视。很多用人单位除了强调学历、文凭、成绩外,能够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道德观念、礼仪修养、团队精神等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用人的重要条件。只要具有“仪表不端庄、待人不讲理、服饰欠妥当、语言较粗鲁、行走莽撞”等等之一,比起温文尔雅、仪表端庄、彬彬有礼态度温馨的学生,很明显,用人单位更会青睐和录用后者。因此,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明素质,更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第三,社会在发展,文明在提高,礼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重视礼仪的传统渐渐丢失,而现代文明素质的培养亦未同步跟进。与经济日益发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一些国民群体性的陋习四面开花。现在社会上吐槽的人很多,容易遭人吐槽的事情也很多,其实不管人和事,绝大多数与文明修养有关。如,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国人在外旅游缺乏文明;如,高考前,一些大妈们不顾学校备考,依然执意大跳广场舞。“中国式过马路”、“到此一游”、“中国式排队”、“坏人变老了”、“碰瓷”、“扶不扶”等等,可以举出的事例实在太多太多,都一次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一些基本礼仪的缺失,必然导致文明素养的下降。学生在公共场合的一言一行,体现的是这个学校教风、校风,更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素养。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学校教育既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美德。对职校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礼仪文化,形成时代美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八礼四仪”教育要突出行业礼仪

中等职业学校有别于普通中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坚持普遍性,突出针对性。

坚持普遍性,就是要开展好基本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做到守规则、讲礼仪、懂感恩、有责任、做好事,恪守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要按照“八礼”的具体要求,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当代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长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

突出针对性,就是要根据各个职业学校的特点,加强职业礼仪教育。社会各行业都有其自身特点,职业学校礼仪教育要抓住行业共性和个性,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真诚尊重。在交往过程中要以诚待人、讲究信用,不虚伪、不欺骗,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努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职业、人格和劳动成果。

二是爱岗敬业。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忠于自己所学专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进入社会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自律自信。引导学生注意慎独、慎微,努力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时常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同时做到自重、自爱、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除此之外,职业学校的“八礼四仪”教育应更多地该体现中职学校特色,要凸显以下特点:

一要突出职业特色。中职学校“八礼四仪”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在摸清中职生特点、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二要突出就业导向。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职业素养提升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加强中职学生的工作礼仪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三要突出专业差别。中职学校的“八礼四仪”教育不能“一刀切”,在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同时,也要针对不同专业,有侧重点的开展相关礼仪养成教育。

餐饮服务。讲究个人卫生,熟悉菜肴酒水,尊重客人选择,服务热情细致。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遵循先女宾后男宾、先客人后主人、先长辈后晚辈、先儿童后成人等原则;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挖鼻孔、掏耳朵、脱鞋、更衣,不对熟悉的客人指点、拉扯等。

商场服务。态度诚恳,业务精通,诚信经营,售后服务周到细致等。

酒店服务。着装规范,语言恰当,礼貌迎送,主随客便,尊重私密。面对客人的投诉,态度诚恳,按规章热心帮客人解决问题,切忌急躁、争辩、怠慢,推卸责任。因故不能完成服务的,要耐心向客人解释并道歉等。

银行服务。热心周到,注重保密,讲求效率,遇有急事的客户,在征得其他客户同意后,可提前办理等。

其他行业的礼仪也有各自自身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切合行业礼仪的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行业基本礼仪的规范教育,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职业要求。

培养中职学生“八礼四仪”方法和途径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学科渗透,力促文明礼仪教育全覆盖

首先,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到必修课程体系中,通过对“八礼四仪”等相关礼仪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社交经验,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如站姿、坐姿、握手、传递名片、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接听电话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为其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和发展空间打下基础。加强课程管理,做到“有教师、有教材、课时足、效果好”,使学生“学礼仪、知礼仪、用礼仪”。

其次,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使礼仪课程的设置更多地体现职业特色,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侧重也应有所差异,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奠定基础。如,酒店管理的侧重于餐饮之礼,市场营销的侧重于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会计及电子专业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礼节的运用、沟通能力、电话礼仪、应变能力等。旅游类的侧重于游览之礼等。临近学生毕业的时候,在就业课中要设置“求职面试礼仪”、“职场礼仪”等,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再次,进行学科渗透,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进行礼仪教育,如,餐饮课程的对客服务礼仪、商贸课程的呼叫服务礼仪等。

2.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的职业行为素养需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要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中职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环境”,在中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见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将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养成与职业礼仪训练相结合,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充分用好技能大赛等大型的赛事,在参加技能大赛的同时全面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相关礼仪。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我是导游”、“现在我应聘”、“我是领导”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3.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加强引导,努力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社团活动是学校锻炼学生的摇篮,是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要积极引导学校各类社团,将社团活动变为宣扬文明礼仪的先锋军。利用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可以组织开展各种义务志愿服务,如,为社区居民修理家电等为社区和居民服务,在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合的志愿者服务。在社团实践中,文明礼仪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并能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明礼仪学习的行列中来, 从而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此外,还可以运用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经常性地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加强礼仪教育的指导等。学校可以成立礼仪队,让他们积极承担校内外各种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在大家面前展示礼仪的魅力;学校团委学生会还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栏等介绍名人礼貌处世、严谨修身的轶事,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以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形式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

4.以成人仪式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动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精心组织中职学校的“成人仪式”,通过直观、生动、鲜活、的仪式活动,培养孩子自尊、自爱、自重意识,使中职学生学会感恩、了解责任、勇于担当,引导学生勇于担当把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每一所中职学校都要组织“成人仪式”,并把“成人仪式”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

5.以家、校、社共育为方向,协调统一,积极构建全方位教育网络

第11篇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文化基础和素质基础的黄金时段,对学生的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利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礼仪活生生的展示在我们周围,让学生真实体验了什么是文明礼仪才会更加积极做到文明礼仪!

[关键词] 文明礼仪 重视实践 持之以恒

我国自古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日益成为个人修养、国家形象和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能在社会上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公民,在家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孩子,在学校做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这门新课程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呢?

我们花园小学是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校,学生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针对这种现实状况,我们学校一直就比较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了许多礼仪教育活动。

一、进行礼仪教育,形成良好氛围

每当新学期开始,我校首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从穿衣礼仪、行走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就餐礼仪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礼仪教育基础,在学校内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在教学生尊师礼仪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扮演学生站在讲台下,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通过反复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同学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从教师自我做起,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陶行知先生说过:“以教人者教己”。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从教师自我做起,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例如:我们学校反复对学生强调要节约用水,可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听不进去,记得有一次,下课时间,食堂前面的自来水管成开启状态,水哗哗的流着,旁边玩的同学却熟视无睹,我看到之后心里很生气,但想到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就亲自走过去把水龙头关上了,顿时这几个学生的脸红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类似的事就很少发生了。我坚信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带头发扬传统美德!

三、开展多种礼仪活动,让礼仪教育持久化

学生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纸巾、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学校必须时常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首先,切实抓好文明礼仪常规教育和训练。我们学校从最基本的“十字文明用语”抓起,真正形成人人懂礼仪,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其次,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通过橱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等形式将文明礼仪精神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再次,礼仪教育持久化。小学生自律能力差,经常在行为中出现反复,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应对他们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才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老师没必要拘谨于学校这个小舞台要求学生,大可以使实践活动的范围扩大化,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让知识与生活接轨,让我们学有所用,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策略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上公交车不排队、过马路不遵守红绿灯、用后的纸巾随手扔在地上、极少使用礼貌用语……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对幼儿的礼仪教育造成负面影响,在现代社会,许多家长、教师都将孩子的教育的重点放在知识掌握上,生怕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对于孩子来说,文明礼仪教育与知识教育同样重要,而幼儿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初期,许多习惯的养成会对其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到幼儿养成教育体系中来,是促进幼儿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1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的态度,以及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的品质。而根据这一要求,幼儿园贯彻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3-6岁的儿童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敏感期,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正向的礼仪引导可以让他们交到更多的朋友,并在互动交流中获得认可,增强自信,进而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二、有利于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使幼儿对班级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提高其配合教师实现班级有序管理的意识;三、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孩子的素质体现出来,而优质、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可以让家长明显感觉到孩子素质的变化,从而提高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可度;四、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幼儿作为国家人才结构的基础,其道德素质影响着国家未来的道德情况,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可以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我国道德建设奠定基础。

2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

从加强幼儿全方位文明礼仪教育的角度看,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四个部分。其中基本礼仪包括站、走、坐、敲门、递接物品等基本动作;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请等礼貌用语;洗手、洗脸、饭后漱口、刷牙、衣服的叠放等个人礼仪;打招呼、谈话、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接电话等基本人际交往。家庭礼仪包括尊敬长辈,即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回家和离家时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等;行为习惯,即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爱惜物品,物归原位等;客人来访时礼仪,即请客人进门、入座,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等;作客礼仪,即准时守信,不乱摸乱动等。幼儿园礼仪主要有入园、离园要主动和老师、同学、家长问好,道再见;盥洗时要谦让不推挤,盥洗后要物归原处;在活动中要做到认真倾听,发言之前要举手;在户外活动中要排队上下楼梯,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教师的听口令,游戏时要相互谦让;进餐时要做到餐前洗手、不挑食、不说话、不浪费粮食、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饭后漱口;午睡时要将衣物叠好放在置顶位置,保持安静,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

3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策略

3.1故事启迪法: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养成教育中可以通过故事引导,让幼儿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并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自觉的接受故事中的教育内容,例如“尊敬师长”的礼仪知识主题活动中,分别准备了“程门立雪”、“曾子避席”、“张亮拜师”等古代经典的尊师重道的小故事,然后利用动画的形式将故事展示出来,而幼儿通过有趣的动画形象和生动的动画语言充分理解了每个故事的经过,并在榜样的引导下对于尊敬师长有了更深的理解。

3.2情境表演法: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的提炼,为幼儿创设情境,并通过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在演练中,获得并强化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例如为了引导幼儿过马路,教师创设了一个交通情境,而小朋友们利用道具来分别扮演行人、车辆、红绿灯等,然后通过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造成的交通混乱,让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3游戏童谣法:幼儿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不擅长记住一些复杂琐碎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编写童谣,将文明礼仪的规则编入其中,并让孩子们在传唱中牢记规范,例如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规则,编写了“环境之歌”,其内容为“爱清洁,讲卫生,环境保护靠大家。废弃物,不乱扔,处处整洁真是佳。爱花草,爱动物,公共设施要爱护。环境美,习惯好,环保能手人人夸。”而正是这朗朗上口的歌谣,引导幼儿逐渐树立了环保意识。

3.4标准示范法:根据礼仪训练内容的基本要求,教师可利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为其树立行为榜样,例如在家庭礼仪示范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幼儿的站姿、坐姿、走路姿势以及与长辈之间递接物品的姿势进行了示范,然后让学生根据标准进行操作,而教师从旁指导并纠正。

4结论

总之,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幼儿工作者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然后明确文明礼仪的内容以及幼儿的心理认知状况,最后创新教学理念,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完成让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教学目标。

作者:龙代琼 单位:重庆市涪陵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毛小英.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