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旅市场研报

文旅市场研报

时间:2023-10-09 10:59:42

文旅市场研报

第1篇

关键词: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一、引言

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形成的根本基础,没有旅游需求,旅游市场就无从谈起,旅游产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对某地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等)和旅游从业人士都十分关切的重要问题。旅游需求的重要性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都必须以人们对该国或该地区旅游产品的需求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合理地规划和控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发展速度,以实现发展区域旅游业的最佳效益。对旅游者需求研究特别是对其消费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来指导实践。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需要业界不断地追踪研究,与时俱进。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将始终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1]。我国的学者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不断地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大,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开始向更深的层次展开,很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介入到旅游需求的研究之中。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研究旅游需求可以指导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经营策略,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中的统计分析

利用中国期刊网搜索,从研究内容进行选取,共有137篇文章来探索旅游市场需求预测问题。王铁生(1984)首先发表文章探讨杭州国内旅游需求预测[2]。而1985年12月通过鉴定的《北京旅游发展战略》,其中包含了客源市场调查研究篇幅,从内容上看,包括了客源市场预测、市场发展战略、旅游者行为分析等;从方法上看,使用了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并进行了旅游市场预测研究,在全国具有领先意义[3]。从此开始,我国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进行不断研究和探索。

(一)文献数量统计

从文献的时间动态分布统计中看出(见图1),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4篇相关文献。而持续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陆续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从1996-2004年,文献数量基本持平,但总体上略有递增趋势。近几年(2005-)有关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又有新的增长,而且增幅很大,尤其是2005年达到15篇,是2004年的3.75倍,2006年达到了20篇,2007年截至到7月份已经有19篇文献,可见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真正兴起于最近几年。

(二)研究方法分类统计

国内对旅游需求预测的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不少学者对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改进做了大量研究[4]。笔者参考了任来玲(2006)的旅游需求预测分类[5],将137篇文献按照研究方法进行分类。从传统的研究方法来看,有60.1%的文献采用,其中有15.2%的文献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有44.9%文献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所有的传统研究方法中回归模型的应用最多,达到了24.6%;有39.9%的文献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在人工智能方法中,灰色系统研究方法应用最多,达到了19.6%。

三、旅游市场需求研究轨迹分析

在对137篇文献进行总体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表1和图1),根据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研究的具体情况,从研究发展的轨迹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个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仅有很少的学者介入,研究成果很少;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旅游研究蓬勃发展,有较多的学者开始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进行研究,从内容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扩展;第三个阶段为2000年以来。2000年以来,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数量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回归模型仍然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已经从简单的一元回归向多元回归、指数回归、多项式回归转变,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如神经网络、粗集理论开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而且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也不断地增加。

(一)零散的摸索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

在此期间共有5篇相关文献。从研究方法的时间演进看,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在1990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开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的摸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虽然以定量方法为主,但是利用的定量方法比较简单,回归模型都是使用了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而且都以国民人均收入为自变量。

这一阶段代表性成果有王铁生,葛立成(1984)利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和空运发送人次对杭州旅游人次进行匡算,并指出了其中的误差。在对杭州市旅游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中,认为经济发展是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利用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自变量用一元回归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同时为了弥补第一种方法的不足,又使用了指数方程(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文章最后指出旅游增长率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2]。叶涛(1986)首次提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文章提出了黄山客流量模型,文章使用了回归和滑动平均结合模型对黄山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6]。韩德宗(1986)首次将引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介绍、分析[7]。

(二)稳定的探讨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

在这一阶段,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文献数量相比较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多元化,特尔菲法、ARIMA模型和灰色系统都第一次运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但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研究出现了从简单单变量分析向复杂的多变量分析、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单一方法向方法综合发展,多种学科(如数学、地理)开始介入到研究之中的变化趋势。

一些新的预测方法、模型应用到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之中。保继刚(1992)首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对北京市6月份国内游客预测模型,并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使用引力模型存在数据问题,要使用引力模型进行旅游市场需求预测必须有些解决旅游数据获取[8]。张洪明(1995)首次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旅游市场预测之中,建立了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模型,指出灰色建模不需要大量原始数据,不存在误差积累,和概率统计、回归模型比较具有精度高的特点,适合用于中长期旅游市场需求预测[9]。赵西萍,王磊,邹慧萍(1996)对国际上旅游市场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旅游需求预测的发展趋势——与经营管理过程相融合的预测方法[10]。魏启恩,刘新平(1997)引入随机时间序列ARMA,ARIMA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西安境外游客的ARIMA动态预测模型[11]。

这一阶段一些综合性的组合方法开始出现,如周建设,刘新平(1996)选用了逻辑斯缔曲线模型,选用常规的线性回归和三次曲线模型等7种模型对昆明入境游客进行预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带虚拟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较优。并利用7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组合预测[12]管宁生,杨丽,王建平(1998)利用指数模型和特尔菲法对鹤庆县旅游市场进行了预测[13]。

(三)快速的发展整合阶段(2000年-)

2000年以来,我国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有108篇成果出现,远远多于前20年的总和,由此来看,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成为了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经济学的介入和人工智能理论的成熟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旅游研究者将计量经济方法、神经网络、灰色模型等这些方法引入旅游业,并进行了旅游需求模型和预测研究的有益探索。在旅游市场需求研究中尝试将新的研究方法于最新的研究结合和整合运用,研究方法逐渐精细化,这样得益于旅游需求理论的不断提升,旅游建模和预测方法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李峰,孙根年(2006)应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2003年“SARS”对我国的旅游的影响[14]。吕连琴,王世文(2000)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浪底国内客源市场的趋势和走向,还尝试采用了趋势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分级累计法、平均值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对小浪底旅游区国内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预测[15]。田喜洲(2001)对重庆市美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建立指数方程预测模型预测了重庆市未来3年的美国游量[16]。张启敏,汪文帅(2002)采用Hammerstein模型对宁夏2006年的旅游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指出在小样本条件下Hammerstein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17]。吴江,黄震方(2004)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并应用StellII语言建立了模型,代入一定的数据进行处理,模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并对这一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旅游市场预测的非线性规律,并讨论回头客对旅游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8]。王娟、曾昊(2001)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ArtficialNeuralNetworks)在旅游市场预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19]。郑江华,刘平(2001)利用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对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进行了预测[20]。张立生(2004)研究了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并对经济、人口和交通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我国2005年和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21]。刘颂(2003)利用GM(1,1)模型对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22]。曹霞(2006)在分析上海市2000年1月—2004年9月旅游市场动态变化时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博克斯-詹金斯(B-J)方法预测了2004年4月—2004年9月间上海市旅游客流的发展变化趋势[23]。谭频频等(2006)建立基于月度数据的桂林漓江旅游航班、运量及游客的需求预测模型,运用指数平滑、SARIMA和Elman人工神经网络3种方法,并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差百分比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评价模型预测效果。预测实例表明Elman神经网络模型更能反映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更适合桂林漓江旅游需求预测[2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新晨

第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在对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过程中仍然偏重于定量研究方法(模型)的使用和探索,但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近年,开始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以及一些方法的综合运用,预测方法正由单一化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但是和国外的研究相比较,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丰富,但是研究零散,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探讨和体系形成需要不断地努力。

第二,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研究方面着重现象的统计描述,利用模型进行过程和机制分析较少;针对某一消费者群或旅游目的地的实证分析较多,对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少;强调个案研究多,以个案推导整体的做法不够严谨,样本质量和代表性存在问题,研究结论不具备普遍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对于旅游市场需求预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对于预测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足,致使其实用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范业正.旅游者需求与消费行为始终是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3):10-11.

[2]王铁生,葛立成.对来杭国内旅游者的动态分析[J].浙江学刊,1984(4):7-13.

[3]http:///expert/user1/27/archives/2005/458.shtml[EB/OL].

[4]欧阳润平,胡晓琴.国内外旅游需求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3):80-83.

[5]任来玲,刘朝明.旅游需求预测方法文献述评[J].旅游学刊,2006(8):90-92.

[6]叶涛.黄山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6(2):63-68.

[7]韩德宗.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行发生模型[J].预测,1986(6):66-67.

[8]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4):133-136.

[9]张洪明.森林旅游客流量引入残差信息的灰色预测[J].四川林勘设计,1995(4):29-33.

[10]赵西萍,王磊,邹慧萍.旅游目的地国国际旅游需求预测方法综述[J].旅游学刊,1996(6):28-32.

[11]魏启恩,刘新平.西安市境外游客动态预测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67-71.

[12]周建设,刘新平.昆明境外游客市场预测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75-79.

[13]管宁生,杨丽,王建平.鹤庆县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家,1998(增刊):105-108.

[14]李峰,孙根年.基于旅游本底线法(TBLM)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J].人文地理,2006(4):102-105.

[15]吕连琴,王世文.黄河小浪底旅游开发的国内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93-96.

[16]田喜洲.重庆市美国客源市场分析、预测与开发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3):18-20.

[17]张启敏,汪文帅.宁夏旅游需求量的预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62-165.

[18]吴江,黄震方.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模拟的初步研究—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91-94.

[19]王娟,曾昊.人工神经网络——一种新的旅游需求预测系统[J].旅游科学,2001(4):24-27.

[20]郑江华,刘平.新疆国际旅游客源量的线性组合预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40-143.

[21]张立生.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59-61.

[22]刘颂.旅游地客源市场动态预测方法探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3(4):107-110.

第2篇

关键词:旅游需求预测;灰色系统理论;多元灰色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38-03

1 引言

生态旅游市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逐渐形成的新兴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市场研究比较少,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活动与普通旅游活动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因此理论上研究生态旅游市场更多从旅游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对旅游规模的约束作用,以此体现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和谐性[1~3]。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市场目前处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状态,学者更多的是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具体某个生态旅游景点的生态旅游承载力,例如刘会平(2001)[4],胡忠行(2002)[5],石强(2007)等[6]基于此分别研究了武汉东湖、天台山、武夷山等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张晓娜等(2008)对秦皇岛市南戴河海洋乐园景区的承载力状态进行了预警研究,可以说,很少有研究预测生态旅游市场的真正发展[7]。本文从影响旅游需求的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生态环境资源角度,以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调查样本,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研究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研究结果将为越南发展生态旅游市场作出理论指导。

2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灰色模型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序列曲线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它们之间关联度的大小。曲线形态愈接近,说明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本文从风雅-格邦国家公园的调查问卷中得到的生态市场需求影响因子,如人口特征、行为特征、旅游动机分类等方面具体细分的因子出发,根据灰色关联度的求解步骤,计算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度。

3 研究结果

根据以上针对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试点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求解,可以预测得到2012~2021年各年的旅游人数分别为:451086人,469910人,488734人,507558人,526382人,545206人,564030人,582854人,601678人,620502人。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呈扩张状态,但是增长幅度比较平缓。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和风雅格邦国家公园旅游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因为越南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如果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水平,以及生态教育水平没有得到较高水平提高的话,那么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不会大幅提高,毕竟生态旅游属于较高层次的娱乐活动。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越南以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试点开展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的发展前景。从较少的可获得数据入手,本文构建了GM(1,N)模型,比较客观地预测了未来10年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从结果中可得,灰色预测模型是比较可靠的系统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本文选择的模型因子不全面,甚至没有更好地体现生态旅游的本质,因此,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距离生态市场需求预测有较大差距,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首先建立影响生态旅游市场的评估体系,不仅包括人口统计因素,行为特征,旅游资源等等,而且应当从心里特征,社会地位等角度将有强烈生态旅游意愿的人与普通意愿的人区别开来。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作为灰色系统可以得到更好地预测。

参考文献:

[1] 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2] 刘 扬,高 峻.国外旅游容量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6):103~107.

[3] 吕东坷,于洪贤.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分析及调控策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6):60~63.

[4] 刘会平,唐晓春,蔡靖芳,等.武汉东湖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3):230~234.

[5] 胡忠行,朱爱珍.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76~80.

第3篇

关键词 旅游市场营销 模块化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Exploration of Modular Teaching on the Course of Tourism Marketing

LI Dong, YOU Ya'nan

(School of Tourism,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

Abstract Tourism marketing is a practical course. How to determine the teaching content, which plays the guide role of marketing theory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we need to think deeply. The modular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composed of marketing environment of tourism enterprise, market positioning and tourism enterprise marketing mix.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re are some teaching experiences as follow: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o learn and the principle of moderation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 accordingly.

Key words tourism marketing; modular teaching; reforming

1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意义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海外游客大量涌入,而国内的旅游业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接待能力有限,因此,旅游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这时的旅游企业将如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看作是当务之急,而市场营销并没有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内容。直到20世纪末,旅游业的竞争已进入到白热化的状态。压低价格,争夺客源已成为旅游企业的竞争常态,市场利润日趋平均化。旅游企业也开始感到市场营销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在1999年针对北京市旅游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教育程度和经营素质及对教育需求所做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在一个成功经营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十二项选择因素中,将市场营销能力作为第二个重要因素。①国内学者对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能导向教学、②项目化教学、③信息化教学、④案例式教学、⑤“实验田”模式教学⑥等方面,研究成果对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关于旅游市场营销模块化教学和教学过程经验总结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对于规范旅游行业,保护游客的切身利益起到了有法可依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旅行社重新思考和调整对客源市场的营销策略,如何将旅游产品和线路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游客价值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平衡,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各种旅游新媒体在传播性、互动性、精准性上极具优势,应该成为旅游企业重点关注的营销平台,分别针对新媒体的主要形式,如社区网络、微博、SNS网站、网络视频,提出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通过市场营销理论与新媒体的结合,有效应对旅游新业态的变化。

2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和设立学习的问题,如何将旅游市场营销理论与旅游新业态有机结合,以有效指导旅游活动的实践,是本课程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市场营销的理论体系,旅游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2.1 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管理的教学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所有外部因素与条件,其包含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一般来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二是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而宏观环境主要以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针对被选定的旅游企业进行营销环境管理方面的分析,它包括了解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调查企业的营销环境并进行相应的评估。宏观环境主要分析该企业所面临的政治法律环境、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微观环境主要对旅游供应商、旅游中间商、旅游者、竞争者、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公众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全体学生和老师汇报各学习小组完成的该企业营销环境调查报告。

2.2 旅游企业市场定位管理的教学要求

旅游市场定位是指旅游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的竞争者和企业自身的状况,从各方面为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一定的条件,进而塑造一定的市场形象,以求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好。简单地说,旅游市场细分和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是让旅游企业如何找准顾客,而旅游市场定位则是让旅游企业如何赢得顾客的“芳心”。

市场定位管理首先要对被选定企业的现有市场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工作,在确定市场范围、市场特点和容量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再确定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然后,在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应该占据什么位置进行明确定位。旅游企业市场定位的全过程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即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有价值的竞争优势、沟通及传播企业的市场定位。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被选定的旅游企业的市场情况进行实际调研,根据对调研得到的该企业市场中潜在顾客需求的分析情况,确定细分市场;再对细分市场的消费者进行消费需求特征的分析,从而确定目标市场并选择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最后,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鉴别、确认和提炼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完成被选定调查旅游企业的市场定位报告。

2.3 旅游企业营销组合管理的教学要求

营销组合是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概念,可以将其看作是整个营销规划中的核心。这部分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产品管理、价格管理、渠道管理和促销管理。

(1)产品管理包括:产品的设计、产品质量、产品的种类与品牌、产品的特色等;

(2)价格管理包括:基本价格的制定、价格折扣、优惠价格政策等;

(3)渠道管理包括:分销渠道的管理、分销的方法、分销渠道的覆盖面及其位置;

(4)促销管理包括:广告促销、营销推广、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等。

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在进一步继续做该企业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被选定的旅游企业进行营销组合方案的制定,在使用营销方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旅游企业是服务企业的特点,以及服务产品的特殊性质,完成一个完整的被调查企业的营销组合策划报告。

3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经验总结

3.1 坚持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由于这门课的特点是为旅游业或旅游区域做实际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所以,学生必须在真实的社会调查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同时,这一课程的三大教学环节都是以营销策划方案的制定为目标,使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应用价值大大强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2 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教学和科研是长期以来困惑教师的一个严重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与科研处于“两种皮”的状态。但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方式提供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机会。例如,学生对旅游景区商品购物的调查就可依托老师关于旅游商品的相关课题要求来设计;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国的市场调研可依托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课题来设计。这样,一方面,教师的课题研究基础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学生在这种调查中学习到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此外,由于课程内容涉及教师课题的质量,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严格管理和负责精神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

3.3 教学中坚持综合性知识学习的方法

本课程非常注重吸收其它课程学习过的知识和方法的使用。由于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社会调查。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其它模块课程所使用过的分析方法,例如,市场调查中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数据处理等,均得益于“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课程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如对旅游景区营销策划的产品定位得益于“旅游资源与开发”模块对旅游资源分类等知识的学习,对旅游企事业以及主管部门的调查与“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的区域调研有直接的联系等。这种学习知识体系的知识链,有助于学生总体把握专业知识结构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旅游产业的认识。

3.4 教学能够适应现实变化的需要进行适度调整

本课程的第一轮教学实践中设计的企业打分环节,最初的教学目的是增强教学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真实的企业营销方案的制定必然会涉及企业的一些内部的重要机密内容,企业并不愿意提供这样的资料,然而如果没有真实资料的支撑,所设计的营销策划方案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也就达不到教学最初设计这环节的目的。学生在这一环节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企业也采取不配合的做法。鉴于这种情况,本课程及时修改的教学设计,应适应现实情况的需要。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 850046),新疆财经大学博士启动资金项目(2014BS005)资助

*通讯作者:由亚男

注释

① 宁泽群.旅游管理专业PBL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② 张世兵.论以实践技能为导向的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改革[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1).

③ 隋维林,隋.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2).

④ 陈晓文.信息技术下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初探――以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为例[J].北方经贸,2010(10).

第4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预警指数;模型构建;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4-0010-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4.00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经济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将旅游经济运行分析纳入宏观经济分析体系,按季度形成分析报告。课题组自2008年开始承担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的专项任务,本文致力于将上述研究实践进行理论化和模型化,构建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的监测与预警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1.1 问题的提出

要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的目标,既取决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主体的基础作用,也取决于政府部门加强对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这些都要求全面掌握旅游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特别是其发展趋势,使政府和行业各方面加强预见性,制定宏观指导政策、加强预警、引导产业发展。然而,我国现有的旅游统计体系只有旅游市场和旅行社等部分产业的历史数据,缺乏旅游经济的全面数据,特别是及时性、趋势性等动态数据,加上分析预测方法和专业队伍有待完善,导致无法反映旅游经济运行全貌,无法进行形势判断和宏观决策。因此,在旅游领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具有必要性,只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将分散的旅游市场、产业、区域、环境、国际等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的分析模型,并对旅游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刻画、描述、推断、评价和警情预报等方面综合分析,实现对旅游经济态势进行综合监测和预警的功能,才能为我国旅游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和分类指导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从理论上看,在中国开展旅游经济运行的分析,具有创新性。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研究及其与宏观经济研究、国际旅游研究的经验交流,不仅影响着实践发展,也将对旅游经济学的方法和内容产生影响。

1.2 研究现状

当前宏观经济监测与预警研究相对成熟,例如我国有代表性的“中经指数”和“高盛(中国)先行指数”等。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经过建设,已经开发出中国经济运行景气监测系统,并中国经济景气运行月度报告。从行业层面来看,一些行业根据自身运行特点和规律开发了预警体系,如金融[2-4]、房地产业[5-6]、价格[7]、纺织行业[8]以及钢铁业、农业、互联网行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旅游经济领域的监测预警研究也有所探索。近年来随着旅游安全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开展了较多旅游危机的预警研究[9-12],还有研究关注了目的地发展[13]、旅游企业经营预警[14],以及针对某一具体旅游行业或者旅游市场的景气研究,如饭店产业景气指数[15-18]、旅行社景气周期的指数化、旅游市场景气指数[19]等研究。张凌云等[20]在回顾国内旅游景气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旅游景气指数编制的方法。值得关注的是,应用研究也在官方和非官方旅游组织和商业机构的推动下开展,例如世界旅游组织“全球旅游晴雨表”、国际旅游联合会定期的世界旅游经济报告。美国旅行协会数据中心定期的年度旅行力指数,对美国全国和各州旅游产业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并预测发展趋势。一些主要的旅游咨询机构、大型旅游企业也定期针对整个旅游产业和具体行业经济运行和市场状况的研究报告及数据,为战略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上述宏观经济、相关产业和旅游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建设中国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系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模型。

自2008年以来,课题组将研究对象从传统的旅游市场、旅游产业扩展到包括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政策设计与行政监管、旅游服务贸易在内的整个旅游经济系统,开展对旅游经济基本面的数据分析和发展预测。2013年,课题组出版《中国旅游经济O测与预警研究》一书,全面介绍了研究工作,同年筹建国家旅游经济实验室。2015年年初,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尤利西斯研究创新奖,根据国家要求筹备旅游统计与经济分析中心,建设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建立游客调查体系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有必要对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研究进行理论总结、模型化和实证检验。

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计

构建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模型,首先要明确其原理、内容和方法等一般问题。模型设计必须建立在我国旅游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景气监测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成为准确、有效反映旅游经济运行态势的预警工具和方法。

2.1.1 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内容

基于旅游经济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两方面的考虑,课题组将旅游经济的内容定义为CTE,所包含的市场基本面定义为TM,产业基本面定义为TI,发展环境定义为TDE,信心判断指标定义为TWC,得:

式中,TELaI为旅游经济运行滞后指数,TMLaI为旅游市场运行滞后指数,TILaI为旅游产业运行滞后指数。

2.1.3 旅游经济运行预警指数

预警指数综合反映计算期内旅游经济运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状况,由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指标构成,既要考虑到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信心指标等旅游经济运行的各方面,也要考虑到先行指数、一致指数和滞后指数共同构成。

式中,TEEAI为旅游经济运行预警指数,f为预警指数与各项构成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研究设计还包括旅游预警灯号图和宏观调控措施、产业对策等分析内容。研究结果的范围包括内部和外部,形式上有内参、产业分析报告、新闻稿、旅游经济周报等(表1)。

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监测和预警是通过旅游经济的指标体系来实现的。指标体系构建应符合科学的原则和全面反映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特征,相关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和明确的经济意义,对旅游经济运行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指标数据应具有充足性、时效性和可用性,通常应可以获得月度或季度数据。

本模型筛选、确定的反映旅游经济运行的市场、产业、环境和信心等4大方面指标体系,总体上涵盖了旅游经济各个层面的主要指标,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应的旅游经济运行景气指数,即先行、一致、滞后指数。

旅游经济预警指数的确定,是根据指标代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等原则,分别从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组中选择若干项重点指标,结合统计特征和专家经验,确定了表2所示的预警指标体系。

表2列出上述模型中的部分指标。在这些指标当中,也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国内旅游市场指标包含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按消费主体划分,国内旅游人数可以分为城镇居民旅游人数和农村居民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可以分为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和农村居民旅游花费;按消费时间划分,国内旅游人数可以分为国内一日游旅游人数和国内过夜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可以分为国内一日游旅游收入和国内过夜旅游收入。相应地,还可以统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情况。依此类推,模型涉及的旅游经济指标逾千个。

2.3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建立比较稳定的数据来源渠道,实现对旅游经济运行数据的掌握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满足项目预先分析的需要。目前课题组获取数据的主要来源渠道有以下5个方面:(1)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即时和月度的统计和调查数据;(2)国家旅游局统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定期的统计和调查数据;(3)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如国家外汇管理局、交通部等定期的旅游相关数据;(4)行业协会或行业研究组织例等定期的统计和调查数据;(5)自行开展的旅游市场和旅游行业调查数据,其中又以产业景气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为主。

在我国旅游经济统计调查的内容和及时性尚不能满足监测和预警需要的条件下,本模型为此补充了一些指标,收集各类替代数据,模型获得的数据类型多样化。其类型除了可分为旅游市场、产业、信心、环境等之外,还有主观数据、客观数据;绝对数、相对数;成本型数据、效益型数据等。为了最终形成同质数据,需要根据我国经济景气指数的数值介于0~200之间的基本划分标准1,具体研究每一个指标数据标准化算式。

本文根据课题组公开至2014年的数据,对模型涉及的主要指数进行分析。由于数据指标较多和时间序列较长,以及许多数据可公开渠道获得,因此原始数据没有直接写入文中。指数的合成公式和方法在文中已有列出,参考文献包含详细合成过程,可实现可重复性的研究原则。

分行业监测与预警指数主要体现在表3中。旅游各行业运行情况等可以行业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专题调查研究进行分析。课题组开发了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国内、入境、出境和休闲等市场年度报告,住宿、旅行服务、景区和集团等产业年度报告等。旅游投资是本研究的重要指标,作为先行指标的关键内容,在监测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季度性分析中,投资也作为专门领域形成专题分析报告。旅游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学术界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因此研究报告体系尚未专题关注,但随着时间序列的延长和数据的增加,进一步探讨两者关系已经成为必要。

2.4 计算结果和检验

2.4.1 预警指数

根据式(1)、式(6)、式(7)、式(8)、式(9),得计算结果如图1。结果显示,综合反映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的预警指数,2009年处于100以下的不景气水平,2010―2012年回升较快且总体处于100以上的景气水平,2013年再次下降至100以下。上述波动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此后我国刺激旅游消费、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相一致,十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受政策转型的短期影响,也相应步入转型期。

从景气指数信号灯(表3)来看,2009年之后,基本是绿灯,显示旅游经济总体处于平稳发展状态。从构成指标的信号灯看,我国居民的国内消费和出境消费快速增长,景气较高;企业经营业绩较好,对前景相对乐观,这些都是预警信号灯相对稳定的有力支撑。

2.4.2 旅游经济构成指数

2009―2014年,尽管国内旅游特别是出境旅游快速增长,但受入境旅游规模波动的影响,市场指数一直较低,总体处于冷或偏冷的不景气水平(表3)。产业指数则总体较高,处于稳定或偏热的景气水平,主要是受国内、出境旅游消费,以及行业创新活跃等因素推动。上述“市场冷、产业热”是近年来旅游经济运行的显著特点,显示入境旅游问题亟待解决,产业面繁荣的基础有待夯实1。数据还显示2009年之后,旅游发展环境也相对稳定,各季度的有利因素相对较多。受此影响,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企业家信心保持在较高水平,旅游经济运行总体相对乐观。

2.4.3 旅游经济运行指数

分析表明,先行指数、一致指数c基准循环波动序列的波动趋势最为接近,先行指标和一致指标有明显的时差关系,先行指标的波动开始明显领先于一致指标,先于一致指标两个季度抵达第二次谷底,波峰的领先趋势也比较明显。图1显示,一致指数和预警指数走势大体一致,并且多数转折点出现在同一时点上。针对两个变量的统计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结果可以看出,一致指数和预警指数时间序列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40,具有强正相关性。

2.4.4 指标预测结果

对每个季度、年度做出下一时期内诸多经济指标的相应预测,是旅游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三大旅游市场的规模和收入预测尤为重要。课题组采取综合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了相关市场预测,表5选取2009―2014年的相关预测结果和实际值。从MAPE值来看,只有2010年第一季度的国内收入误差超过了10%,其余预测结果精度都比较高,但总体略为保守。将上述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测算预测精度,结果发现MAPE值仅为3%,小于10%的较高精度要求,预测结果比较理想。在各项指标预测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RMSPE、MAPE等运算、检验。由于本研究成果的季度周期连续性、政府实际应用性等特点,特别是旅游经济概念、旅游统计口径的持续变化等影响,因此本研究也将实践检验、行业人士评价作为准确性的基本方法。从模型方法本身来说,异常情况不明显。过去数年的监测计算显示,结果的异常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部冲击,如宏观经济、流感疾病、安全、国内外形势等;二是对旅游经济的认识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统计数据、统计口径等的变化。从研究经验看,决定对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有效性的因素,不完全是模型计算,而是工作体系完善、各类相关数据充足、日常分析积累以及经验形成和成果应用等多重因素。

3 结论和建议

从实证分析来看,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景气水平波动较大,总体不高。2010之后,预警指数处于平稳水平,运行趋势有所波动但总体趋好,发展潜力始终充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具体地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十以来国内政策转向等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外部因素并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在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的推动下,我国旅游经济平稳运行,产业运行和创新水平较高,但入境市场波动大,对模型指数产生较大影响;模型也显示,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比较明确,突发因素冲击、三大市场结构失衡、产业体系相对单一、消费热点相对不足以及运行质量有待提升等。

从应用效果来看,模型基本满足旅游经济运行分析的要求,体系比较稳定。模型可以为面向政府的政策建议奠定实证基础,推动国家和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微观规制和市场推广等传统工作,并以全局意识、宏观思维和行业变量对旅游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从本课题的持续研究来看,研究缺陷主要体现在理论凝练、开放性的统计分析、数据广度深度、非线性处理、细化指标、变量关系分析等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随着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旅游经济统计与分析中心、旅游经济实验室、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理论体系建设和产业报告等工作的开展,正在逐步完善。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的持续性、开放性以及理论化应当是未来研究的基本方向,建议加快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并纳入我国各级旅游数据中心,建立我国各级政府的旅游经济调控和分类指导体系。具体要将该系统作为基础的旅游研究项目持续加强支持,增加研究队伍,优化模型方法、指标体系和研究体系,加强预警系统在宏观经济体系、地方旅游发展、行业交流和国际交流方面的应用。完善预警系统的政策转化效果,坚持以预警信息为导向的政府旅游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体系。建议以本模型在研究旅游经济、服务政府和产业实践的过程中深化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认识和方法创新等为基础,推动以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与预警模型为核心的旅游经济学构建,推动旅游经济学不仅在于解释现象,更在于指导和推动实践,在与实践的交互建构中实现理论创新。

致谢:感谢旅游经济预警课题组成T陈旭、周晓歌、杨宏浩、战冬梅、何琼峰、吴丽云、夏少颜等人的工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Yu Genqian. User Manual for Intelligent Chinese Economic Database and Monitoring System [M]. Beijing: Economy Science Press, 2007: 8. [余根钱, 智能型中国经济数据库及监测系统用户手册[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8.]

[2] Zhong Bin. Chen Hao. Theory, index and method of financial stability monitoring[J]. Shanghai Finace, 2004, (9): 33-35. [仲彬, 陈浩. 金融稳定监测的理论、指标和方法[J]. 上海金融. 2004, (9): 33-35.]

[3] Tang Kexin. An empirical study on financial business cycle early warning based on BP algorithm[J]. Economy Problem, 2010, (11): 109-112. [唐可欣. 基于BP算法的金融经济周期预警机制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 2010, (11): 109-112.]

[4] Gunther W J, Moor R R. Early warning models in real tim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3, 27(10): 1997-2001.

[5] Huang F L, Wang F. A system for early-warning and forecasting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5, (14): 333-342.

[6] Ma F, Feng Z Y.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al estate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stem core and coritivity: Taking Peking for instance[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8, (4): 1-5.

[7] Zhang Huazhong. Pric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M]. Beijing: China Market Press, 2006: 4. [张化中.价格监测及预测预警[M]. 北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4. ]

[8] Karfunkle R. 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the textile cycle [J]. Business Economies, 1969, (5): 13-17.

[9] Prideaux B, Laws E, Faulkner B. Events in Indonesia: Exploring the limits to formal tourism trends forecasting methods in complex crisis situa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4): 475-487.

[10] Ren Xuehui, Wang Yue. Designing the system of precaution and emergency rescue decision for touring safety accidents of coastal city[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5, 24(4): 123-128. [任W慧, 王月. 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4): 123-128.]

[11] Zhao Huaiqiong, Wang Mingxian. A study on tourism security system[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6, 16(1): 17-21. [赵怀琼, 王明贤. 旅游安全风险系统预警[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1): 17-21.]

[12] Xie Chaowu.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tourism security early warning system[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0, 26(8): 170-176. [谢朝武.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6(8): 170-176.]

[13] Huo Songtao. Research on Tourism Destination Early Warning System[D].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2006. [霍松涛. 旅游目的地旅游预警系统研究[D]. 开封: 河南大学, 2006.]

[14] Li Feng. Research on financial warning of stock market tourism enterpris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J].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2007, (6): 142-144. [李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市旅游企业财务预警[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6): 142-144.]

[15] Dai Bin, Yan Xia, Huang Xuan. A study on the industry cycle index of China travel services[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9): 35-40. [戴斌, 阎霞, 黄选. 中国旅行社产业景气周期的指数化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9): 35-40.]

[16] You Hao, Wu Jin, Zhang Fang, et al. Research on systems to evaluate the cyclical fluctuations of star hotels[J]. Tourism Science, 2008, (12): 20-25. [游灏, 伍进, 张芳, 等.星级酒店业景气波动的评价体系研究[J]. 旅游科学, 2008, (12): 20-25.]

[17] Yan Xia. Research on China Hotel Industry Cycle Index[D].Beijing: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8. [阎霞. 中国饭店产业景气研究[D]. 北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8.]

[18] Qin Bingwang. A. Study on Composite Index of Chinas Economy Hotel Industry[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09. [秦炳旺, 我国经济型酒店景气指数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9] Ni Xiaoning, Dai Bin.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research of composite index on tourist industry of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7, 11: 1-4. [倪晓宁, 戴斌, 中国旅游市场景气指数计算与分析[J],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11: 1-4.]

[20] Zhang Lingyun, Pang Shiming, Liu Bo. Tourism prosperity index research: Retrospect and prospect[J]. Tourism Science, 2009, (10): 21-28. [张凌云, 庞世明, 刘波. 旅游景气指数研究回顾与展望[J]. 旅游科学, 2009, (10): 21-28.]

[21] Dai Bin, Zhou Xiaoge, Li Zhongguang. Research on the China Tourism Econom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6. [戴斌, 周晓歌, 李仲广. 中国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研究[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6.]

第5篇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综述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2007年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性、永久性机构,它向公众开放并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通过采集、保存、传播、展览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1]。从定义中不难看出,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型高品位文化瞻仰”逐渐转变为现行的“复合型文化休闲旅游”模式,其寓教于乐的功能更是使博物馆同旅游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深受旅游者青睐的博物馆旅游。

随着近几十年来博物馆旅游在国内外的逐渐兴起和发展,博物馆旅游这一新兴文化旅游形式作为国内相对较新的研究课题,正在受到业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由于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的文献梳理为数不多,因而笔者通过CNKI学术文献搜索引擎对1993-2012年题名为“博物馆旅游”的文献进行高级检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献113篇,大多以案例形式探讨博物馆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为主。

因而笔者另辟蹊径,试图从博物馆旅游资源、博物馆旅游市场、博物馆旅游功能、博物馆旅游体验等不同角度着手,在对国内博物馆旅游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与国外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相比较,从而指出我国在博物馆旅游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对未来中国博物馆旅游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国内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

博物馆旅游就是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旅游活动方式。随着都市旅游的兴起,博物馆的旅游功能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的重要资源。然而,在我国博物馆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约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因素,只有认清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探寻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笔者认为,国内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虽然近年来国内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但总量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平均约60万人才拥有1个博物馆,缺乏博物馆旅游规模优势;其次,博物馆的规模、管理、科研等方面都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展示内容陈旧乏味,缺乏市场吸引力;再次,博物馆类型虽不断增多,但总体结构尚不合理,精品博物馆数量十分有限,且特色博物馆类型较为单一,不能充分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此外,由于博物馆自身体制原因,传统的、被动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其经营和管理理念趋于保守,不能很好占领市场先机;而由于资金短缺且来源渠道单一的问题,更是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博物馆开拓旅游体验项目、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的实施;最后,博物馆旅游的休闲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博物馆旅游产业链狭窄且产品附加值低,降低了博物馆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博物馆自身的循环发展。

也正是由于博物馆旅游发展过程中众多问题的存在,促使并激发了国内学者对博物馆旅游研究的热情,不同学者选取不同视角对我国博物馆旅游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国内博物馆旅游文献概况

在本文中,笔者借助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搜索引擎工具,对1993-2012年题名为“博物馆旅游”的文献进行高级检索,截止至2012年2月16日,共搜索到相关文献113篇。陈桂洪等(2010)[2]在对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文献的分析时,总结出国内博物馆旅游的研究在2000年后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博物馆与旅游的结合、博物馆旅游开发问题研究、城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博物馆解说系统、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生态博物馆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筛选、归纳和整理,笔者对陈桂洪等人的总结基本认同,但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对博物馆旅游者行为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文献大多以案例形式探讨博物馆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为主,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相似度相对较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进程。

因而,笔者基于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视角,研究其开发、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从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博物馆旅游市场特征、完善博物馆旅游功能、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等不同角度着手,对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加以分析。

三、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热点

根据ICOM对博物馆概念的定义,使博物馆旅游有了明确的类别划分:博物馆旅游属于文化旅游,更是遗产旅游的重要内容[3]。而博物馆旅游作为都市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试图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并基于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视角,从博物馆旅游发展阶段所需经历的: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博物馆旅游市场特征、完善博物馆旅游功能、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等四方面的过程出发,探讨近年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以展望我国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趋势。

(一)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Holloway(1986)指出:旅游吸引物必须是给旅游者以积极效益或特征的东西[4],而对于博物馆而言,其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高雅的艺术鉴赏氛围、丰富的文化休闲活动、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等,便是其独具一格的旅游吸引物资源。

栗中斌(2004)[5]通过对博物馆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的分析,探寻束缚博物馆文化旅游功能发挥的原因,并提出博物馆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黄邦恩(2005)[6]对厦门主要博物馆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指出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厦门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唐顺英等(2006)[7]在对山东省博物馆科普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了博物馆科普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未来的战略对策;罗美娟等(2008)[8]从博物馆数量、类型、展品、展示手段和解说系统等角度展现了澳门博物馆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吸引物,在详细分析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馆间资源合作、营销树立形象、政府民间支持、转移传统功能、拓宽信息渠道等方式促进澳门博物馆旅游资源发展的举措;张岚等(2008)[9]以上海市为例,总结了博物馆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其在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针对上海市博物馆旅游资源的三种开发模式;张葳等(2010)[10]根据河北省域范围内博物馆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依托空间维、时间维、虚拟维的理论基础,提出适应河北博物馆发展的多种开发模式;李雪峰(2010)[11]则是通过对上海民间博物馆吸引力及开发现状的分析,探索上海民间博物馆产品的开发方向。

从博物馆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国内学者大多通过归纳、整合与分析博物馆所拥有的能够提高旅游者消费价值的旅游吸引物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旅游资源、创造发展环境,以此探寻适宜国内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战略,以达到博物馆旅游的研究目的。

(二)博物馆旅游市场特征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旅游业的成熟进程,在不同的时期,旅游市场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主要涵盖:有形交换地点、无形交换关系及旅游消费者群体等三个方面[12]。而旅游者作为旅游交易及活动发生的基础,无疑是旅游市场的主体要素,也因此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

然而,综合分析国内博物馆旅游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在对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进程中,却较少涉及博物馆旅游市场特征的分析和研究,且主要以客源市场总体抽样调查为手段,借此分析客源市场和游客行为特征,进而从游客市场出发,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博物馆旅游产品。史萍(2002)[13]通过对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的调查和分析,解析了其客源市场的变化与时代特征,并为其寻求新的突破提出独到见解;张岚等(2009)[14]同样以上海市博物馆为例,在客源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史萍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和完善,提出从多渠道筹集资金、找准市场定位、细分客源市场、发掘产品潜力、加强行业合并以及加大营销力度等方面的举措,并构建起一套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市场开发运营模式;刘俊等(2005)[15]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通过对游客行为调查问卷数据的研究,指出地方性博物馆“高满意度却没有产生较高重游意愿”的原因除了博物馆自身资源利用和开发程度不合理外,更重要的便是博物馆游客的游览行为大多在其他旅游动机的驱动下发生;罗建基等(2009)[16]对到福州地区博物馆旅游的游客进行地域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等分析,以此了解游客客源地、游客年龄比重、知识文化水平的构成,从而开发出满足游客需求的、具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旅游产品;龚金红等(2010)[17]则选取广州具有代表性的三座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博物馆游客的行为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博物馆在经营观念、市场定位、产品设计和营销宣传等方面的开发策略,以进一步开拓博物馆旅游市场。

从博物馆旅游市场的视角出发,博物馆旅游者的旅游购买力、旅游意愿、旅游购买权利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因而,如何借助旅游者行为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深入挖掘旅游者内心活动和想法,充分把握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关键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利用、完善、创新博物馆旅游吸引物资源,激发旅游者动机,满足旅游者期望,以促进旅游者决策,便是未来博物馆旅游研究的趋势所在。

(三)完善博物馆旅游功能

在博物馆旅游发展初期,受博物馆“非营利”理念的影响,博物馆仅被大众视为接受教育的文化场所[18]。然而,文化性作为博物馆业与旅游业间的共同特性和最根本的连接点,使博物馆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寻求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两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博物馆社会角色的转变和全方位旅游功能的完善可谓势在必行。

张礼智(2005)[19]认为博物馆的属性即是文化,因而博物馆应该回归到文化本性上,把博物馆真正办成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让观众从中获得享受;倪晓波(2006)[20]则更是将博物馆旅游定位为“一种更具文化内涵、更能陶冶游人高尚情操的旅游类型”,明确了博物馆提高旅游者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功能;而谭颖(2007)[21]和杨国杰(2007)[22]的研究又一次将博物馆的功能予以丰富,提出现代博物馆除了具有传统的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的三大功能之外,逐渐附加和培育了旅游功能;吴晓昊(2007)[23]认为博物馆除文物收藏、科学传播、社会教育、科学研究等基本功能之外,其国际文化交流、为旅游者服务等功能已越发重要,因而文章从旅游功能开发角度,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展提出见解;赵飞等(2010)[24]选取广州三家影响力较大的博物馆,采用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调研主要涉及旅游者和博物馆管理者对博物馆旅游功能开发的现状、态度和措施。最终归纳文化教育、文化传播、娱乐休闲、购物和旅游服务等五方面博物馆旅游功能,并针对这五方面功能,提出相应的改进设想。

从博物馆旅游功能的视角出发,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对博物馆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以探寻由此触发的博物馆旅游功能。此外,以实证研究为基石,通过对博物馆旅游者及管理者的调研,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博物馆的功能加以明确,从而使管理者依照旅游者的功能需求对博物馆原有设施及发展战略予以改进和完善,以吸引更多潜在博物馆旅游市场。

(四)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

“体验经济”的提出者B. Joseph PineⅡ和James H. Gilmore将“体验”定义为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的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25]。笔者将此定义沿用到博物馆旅游体验中,即:“博物馆旅游体验是以博物馆为舞台,以博物馆旅游资源为道具,为旅游者提供寓教于乐、富有参与性等体验活动的产物”。

随着体验经济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以及博物馆旅游者体验性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学者对如何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的研究也日益兴起。祝晔(2006)[26]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游客体验进行分析,探寻游客感知体验上的劣势和威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王冠玲(2007)[27]则提出了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与设计方法,并总结出博物馆旅游体验的设计模型;李燕妮(2007)[28]总结了博物馆旅游的真实性、怀旧、文化朝圣、认同、休闲和时尚等六种符号意义,并认为符号意义起着吸引旅游者的文化中介作用;刘(2009)[29]从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发展趋势着手,分析了博物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以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旅游体验的表现,并提出提升游客体验的针对性措施;任丽娜等(2010)[30]通过结合ASEB栅格定性分析和HERITQUAL定量分析对湖北省博物馆游客体验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游客对文物展示的视觉体验和感知较强,而对非历史类产品体验水平低和展品与游客互动性不强”的结论;胡红梅(2011)[31]在认清河南省博物馆体验旅游发展滞后的现状后,提出以旅游体验设计来促进河南省博物馆旅游发展的战略。

从博物馆旅游体验的视角出发,国内学者大多以具体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对博物馆旅游体验现状进行研究。李燕妮对符号意义的深入阐释,揭示了博物馆旅游的体验价值是吸引更广泛旅游市场的关键因素。因而,如何借鉴王冠玲博物馆旅游体验型产品的设计开发模式,不断提升旅游者寓教于乐、闲适等多重身心体验之感,便是今后基于游客体验的博物馆旅游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

上文已从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博物馆旅游市场特征、完善博物馆旅游功能、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等四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然而相比国外博物馆旅游的研究成果,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笔者通过对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的简要归纳,以期寻找我国在博物馆旅游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明确发展方向和研究目标。

近年来,博物馆和旅游的关系一直是博物馆学界和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Lee Jolliffe和Ronnie Smith(2001)[32]以北大西洋两个岛屿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究了旅游和博物馆的关系,认为博物馆和旅游都是文化的反映和表现方式,而博物馆需要依托旅游活动将特定文化展示给旅游者。

国内外博物馆创办之初都是以文物收藏为目的,随着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逐渐衍生出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旅游休闲等功能形态。Awoniyi Stephen(2001)[33]认为,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现代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为丰富。博物馆作为一个公众教育的实施机构,在保持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推进博物馆休闲娱乐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使博物馆从传统的“被动访问”逐渐转变为现行的“主动游览”模式。

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研究是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主要包括旅游者需求和决策研究、旅游者期望和动机研究以及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和真实性研究。在旅游者需求和决策研究方面,Silberberg(1995)[34]按旅游者动机程度将文化旅游市场划分为5大圈层:完全动机型、部分动机型、附属动机型、偶然动机型及无动机型,并提出博物馆等文化产品市场份额的策略是将文化的吸引力从仅占市场份额小部分的完全动机型旅游者,拓展到能为博物馆获取更多利润的其他四类旅游者;在旅游者期望和动机研究方面,Myriam Jansen-Verbeke和Johan Van Rekom(1996)[35]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城市博物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证实了博物馆作为城市旅游产品的关键因素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和真实性研究方面,Frans Schouten(1995)[36]通过分析不利于旅游者体验的8个因素,以避免不利因素并寻求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措施。Richard Prentice(2001)[37]则从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出发,提出博物馆营销的“同心圆模型”,并阐述了博物馆在无形产品的开发中如何体现真实性。

此外,博物馆对旅游的影响也是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关注的重点,且大多以定量研究为主。Beatriz Plaza(2000)[38]通过对该博物馆开馆前后,到访该地旅游者数量、平均逗留天数、饭店入住率等指标的增量和增量百分比数据的分析,以此证明该博物馆对当地旅游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五、启示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博物馆旅游文献的整理,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大多出现在2000年以后,但在文献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的质量却仍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

国外学者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和考察[39],而国内学者则大多局限于以案例形式分析博物馆旅游的开发现状,并针对性的探寻其未来发展对策,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相似度相对较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进程。

因而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博物馆旅游的研究应转向博物馆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研究,通过深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来实施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此外,Andrea Davies和Richard Prentice(1995)[40]曾提出“非访问者为博物馆提出的建议很可能会刺激游览行为”的观点,笔者认为这可以成为国内学者未来研究的另一重要内容,也就是通过对“非博物馆旅游者”(包括潜在博物馆旅游者),而非完全动机型旅游者进行调研,以拓展博物馆旅游市场空间,并针对目标市场实行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功能完善、旅游体验升级和多渠道、多形式营销。同时,对于完善国内博物馆旅游功能、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的研究仍需深入,不断挖掘促进国内博物馆旅游发展的新设想、新举措,如将博物馆与文化旅游、修学旅游、民俗旅游、会展旅游、红色旅游等紧密结合。

笔者坚信,国内博物馆旅游在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并在借鉴国外优势经验的同时,我国博物馆旅游的研究层次一定能不断深化,而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也将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ICOM.The ICOM Statutes[Z].Vienna(Austria):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2007.

[2]陈桂洪,黄远水,张雅菲.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75.

[3]李燕妮.我国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1:89-90.

[4]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72-73.

[5]栗中斌.论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J].CNKI,2004,6.

[6]黄邦恩.“厦门博物馆之旅”开发刍议[J].福建地理,2005,4:36-39.

[7]唐顺英,刘丰祥.山东省博物馆科普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77-78.

[8]罗美娟,郑向敏.澳门博物馆旅游发展评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1):48-54.

[9]张岚,丛莎莎.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及对策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2):104-108.

[10]张葳,李彦丽.博物馆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3:46-50.

[11]李雪峰.上海民间博物馆旅游发展思路及产品设计构想[J].ECOLOGICAL ECONOMY,2010,6:111-114.

[12]Chris Cooper, Alan Fyall.张俐俐等编译.旅游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42-347.

[13]史萍.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8-54.

[14]张岚,薛辉.博物馆旅游市场特征及开发对策探讨[J].旅游经济,2009(1):134-137.

[15]刘俊,马风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J].旅游科学,2005,10:38-45.

[16]罗建基,周桂林,赵春莉.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1-4.

[17]龚金红,赵飞,石冠琼.博物馆旅游市场特点及其开发策略――基于广州三大博物馆的调查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2:10-14.

[18]党士学.论旅游业对博物馆的冲击[J].中国博物馆,1992,4:66-76.

[19]张礼智.关于博物馆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C].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2005.

[20]倪晓波.博物馆旅游的开发和发展问题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2-105.

[21]谭颖.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93-96.

[22]杨国杰.论现代博物馆职能演化进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181-184.

[23]吴晓昊.浅析博物馆旅游功能的开发――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46.

[24]赵飞,廖冬连,冯威娜.博物馆旅游功能的实证研究[J].市场论坛,2010(3):83-85.

[25]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6]祝晔.基于游客的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商业现代化,2006,10:155-156.

[27]王冠玲.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28]李燕妮.博物馆旅游的符号意义及体验价值初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46-48.

[29]刘.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几点思考――以陕西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为例[J].经济师,2009(12):202-203.

[30]任丽娜,张立明.基于游客体验的综合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4:92-97.

[31]胡红梅.以旅游体验设计促进河南博物馆旅游的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4-46.

[32]Lee Jolliffe, Ronnie Smith. Heritage, tourism and museums: the case of the North Atlantic islands of Skye, Scotland and Prince Edward Island, Canad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1,2:149-172.

[33]Awoniyi Stephen. The contemporary museum and leisure: recreation as a museum function [J].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001,3:297-308.

[34]Ted Silberberg. Cultural tourism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museums and heritage sites[J].Tourism Management,1995,5:361-365.

[35]Myriam Jansen-Verbeke, Johan Van Rekom. Scanning museum visitors: Urban tourism market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64-375.

[36]Frans Schouten. Improving visitor care in heritage attractions[J].Tourism Management,1995,4:259-261.

[37]Richard Prentice. Experiential Cultural Tourism: Museums the marketing of the Mew Romanticism of evoked authenticity[J].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2001,1:5-26.

[38]Beatriz Plaza. Guggenheim Museum’s effectiveness to attract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4:1055-1058.

第6篇

区域旅游合作拉开序幕

(本刊记者陈家莉报道)12月2日,环渤海及北京周边地区九省(市、区)区域旅游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辽宁省副省长李佳、北京市政府秘书长黎晓宏、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安钢、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助理崔国柱、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等省、局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采取座谈形式进行,杜一力、丁向阳、崔国柱、天津市旅游局局长佘清文、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辽宁省旅游局局长武虹剑分别做了发言。

杜一力在发言时指出,旅游市场是一个流动的市场,以线路贯通、市场一体化为主的区域旅游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出现的必然现象。环渤海及北京周边地区九省(市、区)旅游市场具有互补性和关联性,由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区域旅游合作,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不可低估。

与会代表认为,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要进一步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加强区域旅游资源、产品和线路整合,共同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旅游要素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目标。

九省(市、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抓住后奥运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当地旅游产业水平,实施大区域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共同制订市场开放计划,共同搭建信息平台,共同培育和壮大市场,保障区域合作健康发展。会上,北京市与天津市、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分别签署了《双边旅游协作意向书》。

香港旅发局成立

“香港会议及展览拓展部”

(本刊记者胡珊珊报道)值“200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上海举行之际,香港旅游发展局(简称旅发局)近日宣告成立“香港会议及展览拓展部”(“Meetings and Exhibitions Hong Kong”,以下简称“MEHK”),并将展开连串工作,深化会展旅游业的推广,维持香港在全球会展旅游业当中的竞争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事务专员(后任)方舜文女士、香港旅发局中国内地总监叶贞德女士以及香港特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陈子敬先生出席了11月20日当天在上海举行的“香港会议及展览拓展”推介午宴。

据悉,MEHK属旅发局的部门之一,辖下分为三个团队,分别向企业会议及奖励旅游、大型会议,以及展览活动这三大界别,提供专门服务。MEHK将会集合香港社会各界的力量,携手为会展旅游活动的筹办机构,提供最合适的支持服务和增值款待项目;此外,亦会与“联合工作小组”的成员(包括香港特区政府经济贸易办事处、投资推广署及香港贸易发展局)紧密合作,以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

在市场推广方面,MEHK将采取重点的推广策略,并会在高潜力市场,例如中国内地、印度、韩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委任推广代表。MEHK将以名为“无尽机遇盛汇香港”的推广平台,通过广告、直邮、业界展销会、公关活动、研讨会及工作坊等多元化的途径,强化香港的会展旅游品牌。

过往30年,旅发局一直与政府和香港旅游业界紧密合作,推动会展旅游业务。政府在2008-09年度的财政预算内,额外预留了1.5亿港元,让旅发局在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推广工作,为此,旅发局特别成立MEHK,加大宣传力度。

北京市投资旅游产业780亿

“对冲”金融海啸

(本刊记者陈家莉报道)12月2日,首届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京召开,明确了未来三至五年内本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其中旅游产业项目推介将涉及780亿资金的投入。据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慧光介绍,这是北京市第一次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第五届茶博会

金秋绽放北京国贸中心

(本刊记者王贞扬、冯东升报道) 10月12日至15日,以“关注消费,打造品牌”点燃中国茶产业“后奥运经济”之火为主题的2008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举行。茶博会主办单位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粮集团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

“茶博会”创办于2004年,作为国际性专业茶业展会,历经四年的积淀,它已经成为打造茶企品牌形象,促进国际间茶业经贸往来、交流合作的重要舞台。

本届“茶博会”的参展企业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了空前的400多家,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体现出“品牌展会、品牌企业、品牌参展”的特色。来自贵州、陕西、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主要产茶省份组团参展,以整体形象亮相“茶博会”;同时,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和许多省份的知名企业,来自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红茶、乌龙茶品牌企业也带来品牌产品参展。

2008第五届“茶博会”,不仅仅是一届品牌企业的盛会,也是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盛宴,更是坚持品牌之路,服务品牌展商的实践之举。“茶博会”举办了多种活动。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关注的焦点是“茶叶品牌营销新战略”,云南普洱市、四川雅安市、福建福鼎市等市领导介绍“政府职能转变”务实高效的服务,携手广大茶农和中小茶企业,共同探索发展特色农业和创立茶叶品牌的经验,著名经济学家和品牌理论权威艾丰也应邀出席,做一对一点评;2008国际名优茶评选以专家评审与大众评选相结合,甄选出消费者认可的真正的名优好特茶,以此扩大品牌和企业知名度,促进企业开拓市场;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继续坚持“改变、促进、提升中国茶叶包装整体水平”的宗旨,推动茶叶品牌的发展;中国国际茶艺表演大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品牌文化内涵,提升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无论是对参展企业还是专业参观商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参展商表示,茶博会上收获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效益,更是从管理、生产、加工、文化等环节给企业发展带来全新的理念。

安化黑茶香飘世界

益阳在京举办茶叶推介会

(本刊记者王贞扬报道)10月13日,湖南省益阳市人民政府借第五届国际茶博会召开之际,在京举办“安化黑茶”品牌推介会,向参会的客商、参展商和消费者推介安化黑茶。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叶协会名誉会长庞道沐、益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叶领导小组组长李稳石以及来自中粮集团、国际茶博会组委会、茶界各社团组织领导、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组织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推介会。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彬主持会议。

在“安化黑茶”品牌推介会上,庞道沐把益阳黑茶喻为“迟开的黑牡丹”。他希望益阳能够继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质量监管和品牌保护力度,加深产业开发力度,尽快让这朵迷人的“黑牡丹”走出全国、走向国际。

李稳石在推介会上表示,益阳市为了推进黑茶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对现有茶叶品牌进行整合,力争把“安化黑茶”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力推进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全面提升工艺水平和茶叶品质。拓展生产领域,引进和发展茶叶机械、包装、茶具等生产加工企业,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加强与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茶叶专业人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大良种培育、工艺改造和新茶品种的研发力度。建设湖南黑茶工程研究中心,完善茶叶良种繁育体系。全方位引导和支持茶叶生产企业直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销售网络和渠道。

益阳市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力争介绍了安化黑茶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及发展前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华作了“湖南安化黑茶,健康茶饮珍品”的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安化黑茶的保健功效、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已取得了的科技攻关成果。据研究表明,黑茶中独有的两种新的活性物质――茯茶素A和B具有显著的降脂减肥和降糖功效;长期高剂量饮用黑茶是安全的;在中国西部新疆、内蒙、青海等黑茶重点消费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饮用黑茶对人体的血脂、血糖、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体重、体形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并可显著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

益阳地处北纬25―30度,境内雪峰山脉和资水沿岸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气候十分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宜茶区域,且茶叶品质优良。茶叶是该市一大传统优势产业,安化、桃江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大县。安化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在全国享有“唯茶甲于诸州(县)”的美誉。安化黑茶历史以来畅销我国大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远销蒙古和俄罗斯已有600多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的安化茶马古道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益阳是全国边销茶的重要主产区,至今还承担国家50%以上的边销茶生产任务,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中国国际旅交会

11月20日上海举办

(本刊记者胡珊珊报道)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性国际旅游盛会――200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于11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旨在促进中国旅游业与各国旅游业界的深入交流与友好合作。本届国际旅交会展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展位数量比上届增长21%,展台设计更加新颖,参展商更加注重突出自身特色。参展商数量再创新高,使旅交会影响力更加深远。其中,国际展台及参展单位大比例提升,使交易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快。随着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多年连续举办,国际旅交会对中国发展入境旅游、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提升中国旅游业国际地位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中国南京(高淳)

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隆重开幕

(特约记者左连生、本刊记者孙介军报道)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的特殊日子,由中国老年报社、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南京(高淳)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于2008年10月28日上午在著名江南圣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个团队700余名中老年人欢聚一堂,展示才艺,起舞放歌。

生态文化放异彩 陶都高唱旅游歌

2008中国陶都(宜兴)生态休闲旅游节

(特约记者范双喜、本刊记者孙介军报道)2008年中国陶都(宜兴)生态休闲旅游节于10月21日隆重开幕。江苏省旅游局局长周乃翔、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立人、无锡市委常委、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以及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地区40多位旅游局长和各界旅游代表近300人出席了开幕式。

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隆重开幕

(特约记者魏方滔、许建梅报道)12月2日至4日,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国恩寺举行。此次文化节由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东省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佛教协会主办,今后,韶关市南华寺、广州市光孝寺等禅宗著名寺庙将轮流承办。

禅宗六祖惠能于公元638年诞生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在海内外影响巨大,被称为岭南杰出伟人。此次文化节紧紧国围绕“弘扬禅宗优秀文化,共建和谐美好社会”的主题开展活动,突出了禅宗文化和地方特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北京首届国际游艇及码头展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纪念建党100周年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紧密结合镇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讲好党建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引导全市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高质量建设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内容

(一)举办百场红色演出

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等时代重大主题,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职能和人才优势,精心编排创作红色文艺节目,通过全民艺术普及六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淘文化网”演出、“千场文化活动进农村”等形式,采用歌舞、戏曲、器乐演奏、小品、诗歌朗诵、音乐短剧、合唱等艺术表现手法,开展红色演出不少于100场,激励人民群众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砥砺奋进。(责任部门:公共服务处、艺术处、市文化馆、创研中心、各市区文体广旅局)

任务分配:市文化馆举办全民艺术普及“六进”红色演出不少于10场;各市区文体广旅局举办红色演出不少于12场,镇江高新区不少于5场,争取做到“一镇(街道)一场”;创研中心加大红色精品文艺节目创作打磨力度,创排红色主题小戏《革命媳妇》,开展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小戏剧本征集活动;举办“淘文化网”红色演出全年不少于10场。

(二)策划百场红色展览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强化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为代表的各级文化场馆宣传教育功能,以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为展览内容,全年开展送展览到农村、社区、学校、商场、景区、文化广场等人流密集地不少于100场,回顾红色历史记忆,重温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之情。(责任部门:公共服务处、资源开发处、镇江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各市区文体广旅局)

任务分配:镇江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全年开展红色展览不少于5场;各市区文体广旅局举办红色展览不少于10场,镇江高新区不少于5场。

(三)开展百场唱红歌艺术辅导

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群众文化组织和文艺志愿者的作用,结合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艺术普及“六进”活动、场馆社教活动等,深入开展唱红歌艺术辅导全年不少于100场,领悟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在音符中感受党的建设历程、国家的历史,为举办全市唱红歌大赛做准备。(责任部门:公共服务处、艺术处、市文化馆、创研中心、各市区文体广旅局)

任务分配:市文化馆结合艺术普及“六进”活动,开展唱红歌艺术辅导不少于20场;各市区文体广旅局结合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开展唱红歌艺术辅导不少于15场,镇江高新区不少于5场;创研中心加大原创歌曲《万山红遍》宣传力度,献礼建党100周年。

(四)组织百场红色旅游活动

活化传承红色文化,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为载体,撬动各辖市区红色旅游资源板块,深挖红色内涵,把红色旅游、深度体验游与生态旅游融合起来,打造红色研学游基地。将全市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红色故事“连点成线”,推出红色旅游精品游线,与旅行社对接宣传推广精品游线。开办茅山红色夏令营,着力打造文艺表演、寻访革命前辈等特色活动,全年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不少于100场,系统展示镇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宣传深厚的红色文化。(责任部门:资源开发处、旅游推广处、市场管理处、文物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镇江博物馆、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各市区文体广旅局)

任务分配: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不少于30场;资源开发处、旅游推广处、市场管理处负责指导协调红色景区,打造红色游线,做好与旅行社、旅游饭店对接,全年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不少于20场;各市区文体广旅局、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不少于10场,镇江高新区不少于5场。

三、工作要求

(一)统筹落实任务

各单位、各处室要充分认识开展“四百”红色系列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细化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加强统筹指导,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以不低于本方案明确的任务数量,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于2021年1月11日前完成各自细化工作方案,形成活动目录清单,包括活动名称、实施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场次、实施时间等内容。

(二)建立月报制度

各单位、各处室要积极落实月报制度,每月底报送本月活动完成情况表,年底前报送活动总结经验。同时,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坚持谁主办、谁负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纪念活动各个环节,确保“四百”红色系列主题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第8篇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遗产旅游 旅游灾害 恢复策略

一、引言

四川是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省份之一。在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35处遗产地中,四川有5处,居全国第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居全国第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省等各级自然保护区163个;世界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历史文化名镇(村)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凭借得天独厚的遗产资源优势,四川跻身于旅游大省之列,2007年全省旅游收入达1217.31亿元,是全国第9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的省市。遗产旅游始终是四川旅游最抢眼亮点。

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级汶川地震,其惨烈程度几十年不遇。灾情最为严重的四川省人员伤亡惨重,诸多遗产景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发生后,该省的旅游已全面停止。2007年四川的旅游总收入占到全省gdp的11.6%,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在灾难发生之初即着手启动应急措施,制定和实施旅游恢复策略,这对于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国际上对于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可能对四川遗产地旅游带来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就灾后旅游恢复提出建议。133229.COM

二、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带来的直接影响

1.旅游业务的全面暂停

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旅游局就发出通知,提示游客近期暂不要前往或途经灾区旅游;第二天下发《关于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通报》,要求各省市区旅游部门迅速通知所辖地区旅行社立即停止组织赴灾区或途经灾区的旅游业务。这对正步入旅游旺季的四川省旅游业无疑是迎头一击。

2.旅游基础设施的损毁

其中高速公路受影响轻微,5月14日已全部恢复畅通,但以汶川为中心的国省干线公路出现隧道塌方、大桥移位等较严重情况,通往九寨沟等重点遗产景区的道路损毁严重。灾区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3.自然文化遗产的损毁

四川地震灾区涉及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保单位225处。目前所知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鱼嘴裂缝,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截至16日,全省共有56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79处省级文保单位遭受损失,馆藏文物损失758件。

4.旅游业的人财物损失

包括旅游管理部门及景区、旅行社、饭店餐饮娱乐业等在内的旅游行业的人员伤亡、应急投入(包括搜救、疏散游客、取消预订团队等)、宾馆等接待设施损毁等。截至5月20日18时,全省旅游行业共遭受经济损失331.47亿元。

三、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近二三十年,世界范围内旅游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害,有关旅游危机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表明,灾害地旅游市场恢复受以下因素影响:灾害的性质:受单一、随机危机事件影响、后果可清晰预见的旅游市场易于恢复,后果不确定的危机事件(如美国9.11事件)将延缓恢复过程;旅游目的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处于成熟期的旅游目的地比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旅游目的地市场更难恢复;灾害地区地理范围的大小。据此分析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市场的预期影响如下:

1.汶川地震灾害的性质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汶川地震破坏力强,影响面大,但其性质仍属单一、随机的灾害事件,后果清晰。据现有报道,灾情最严重的都江堰遗产地虽然二王庙等古建筑垮塌,但堰体本身经受住了大震的考验,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几处重要设施无大碍,其遗产魅力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因为度过此次地震劫难而更添传奇色彩。省内其他世界遗产地除青城山道观受损严重、九寨沟交通暂时阻断外,大熊猫栖息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黄龙等处均无大碍,不可再生的遗产损失有限,灾后重建完全可以恢复各遗产景区的旅游。从心理因素上来讲,汶川地震非但没有像9.11事件那样撼动社会核心价值,相反震后中国政府积极作为的出色表现和全国人民、海外同胞万众一心共度难关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灾后遗产地旅游市场的恢复。

2.四川遗产地旅游发展态势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从宏观上看,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市场,2007旅游外汇收入4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国内旅游收入7771亿元,增长24%;旅游业总收入1.09万亿元,增长22.6%。微观上,四川省2007年国内旅游收入1179.9亿元,同比增长24.3%;旅游外汇收入5.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217.31亿元,增长24.3%,与全国旅游增长基本同步。省内主要遗产地景区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黄龙、九寨沟、恐龙博物馆、窦圌山、海螺沟等地的接待和门票收入都呈增长态势。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四川遗产地旅游具有快速复苏的巨大潜力。

3.灾害地区地理范围大小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灾后旅游者并没有放弃旅游,只是以“安全”的目的地取代了危机影响地区。极端的情况下,旅游者可能以国内旅游取代出境游。但对于地理范围狭小、且受到灾害影响的地区而言,旅游更可能全面停滞而不是导向其他地区。因此,对旅游业整体而言,地理范围狭小的灾害地区将面临更长的恢复过程。

四川省的情况需要做两面分析。一方面,受此次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仅限于四川等少数省份,国际游客和国内其他省市的游客有足够的替代选择,有消息表明各地旅行社已开始向游客重点推荐张家界、桂林、昆明、海南等热点长线旅游线路,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旅游不会像2003年sars流行那样受到重创,但这种强替代性对四川省旅游市场的恢复不是利好。另一方面,四川省面积广大,灾情存在差异,未受灾地区或轻灾区(包括省会成都及峨眉山等重要遗产景区)仍然保有旅游需求和接待能力,因此,只要措施得力,旅游市场可以较快恢复,并能起到带动全省旅游恢复的作用。

综上,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恢复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但总体而言有利因素更多,可以预见,随着灾后基础设施的重建与恢复,四川省的遗产地旅游将出现强有力的复苏。

四、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的市场恢复策略

综观国内外有关研究,旅游危机管理主要针对危机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进行。faulkne将灾难过程分为灾前、灾难逼近、紧急时期、中间阶段、长期(恢复)和解决6个阶段。沈和江、陈淑荣[1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分布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按照危机前的预防、危机期间的反应、危机后的策略的框架,构建了旅游业危机管理技术处理模式。借鉴这些理论与国内外旅游危机管理范例,结合当前四川情况,笔者认为,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的市场恢复应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快速反应,制定应对灾难及市场恢复战略

如前所述,危机管理应贯穿从危机前到危机后恢复的全过程。灾难发生后,旅游行业的第一要务必然是无条件地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用在救灾上。但救灾的同时也要把灾后市场恢复纳入全盘考虑,在灾情已迅速明朗的情况下制定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市场恢复战略。此为灾后尽快恢复旅游市场的要务,不可轻忽与拖延。

2.及时进行信息通报,进行恰当的媒体宣传

几乎所有有关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都强调了信息与媒体的重要性。流言的滋生、媒体对灾情的渲染将加重民众的恐慌心理。而旅游灾害的影响路径除通过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设施造成极大破坏,降低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旅游资源质量,进而影响旅游需求外,旅游灾害还通过损害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感知形象,从而改变旅游者心理预期和行为模式,直接导致旅游需求市场的波动。因此,灾情发生后,最大程度地缓解其对民众的负面心理影响,维护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极其重要。

四川拥有许多知名度极高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大灾之下其现存状况自然也令人瞩目。虽然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官方网站上陆续有文物损失及险情、旅游业损失情况的报道,但总的来说,四川各遗产旅游地灾后的真实状况仍是雾里看花,尚待有公信力的媒体加大报道力度,特别是要强调和澄清受灾轻微的遗产地。

信息时代,媒体的作用强大而微妙。此次震灾使四川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灾害的惨烈已经通过发达的新闻媒体传遍世界,灾难现场的视觉画面对公众会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对此次灾难的深刻印象很可能形成游客“四川是不安全地区”的心理定势,从而对未来四川旅游的恢复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从现在开始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要有意识地进行恰当的媒体宣传,以透明的报道和一定的导向尽快重塑四川安全、魅力旅游地的形象。

3.在灾难的不同阶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针对性营销

目前紧急阶段已近尾声,接下来将转入长期的灾后重建和恢复。对四川各遗产旅游地来说,在经过灾情盘点后,应立即放眼未来,启动市场复兴计划,开始有针对性的营销。近期应着手考虑分别不同情况,将未受影响的景区、受影响较轻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的景区逐步推向市场,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手段重新激活旅游业。中长期则应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主导下,对国际、国内各主客源市场进行目的地整体营销,塑造劫后遗产、活力四川的整体旅游形象。价格战略、节庆活动这些被事实证明卓有成效的危机后旅游恢复战略都适宜作为刺激四川遗产地旅游恢复的手段。同时一些已经成熟的新的遗产旅游产品,如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等也应尽快推出,为灾后遗产旅游增添新的活力。

灾难亦是契机,相信经受过灾难洗礼的四川遗产地,将以更加瑰丽、神奇、刚毅的面貌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2]/gzdt/2008-05/14/content_971928.htm

[3]/gzdt/2008-05/14/content_972106.htm

[4]faulkner, b. (2001).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tourism disaster management. tourism management, (22):135-147

[5]mansfeld, y. (1999). cycles of war, terror and peace: determinants and management of crisis and recovery on the israeli tourism industr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8(august), 30-36

[6]mckercher, b. & pine, r.(2005). privation as a stimulus to travel demand?. laws, e. & prideaux, b. tourism crises: management responses an theoretical insight. philadelphia:the haworth press. /web/jttm

[7]ta.com/newsdetail/ newsshow.asp?id =a2008521842243134455

[8]/lysc/200804/t20080425 _271860.shtml

[9]/lysc/lytj/tjbb/200801/ t20080116_243640.shtml

第9篇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取消指导各类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涉外定点工作的职责。

(三)划入原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市旅游局职责。

(四)加强旅游的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职责。

(五)加强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文物、旅游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拟订全市文物、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点文物旅游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申报、保护和管理全市世界文化遗产;协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市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审核、申报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审核、申报全市重点文物的保护、考古发掘等项目;管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并监督使用。

(三)负责全市文物和博物馆工作。负责全市文物、博物馆有关审核、申报工作;协调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协作;负责全市文物和博物馆公共服务工作。

(四)检查指导全市文物旅游安全工作。履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依法组织查处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文物犯罪的重大案件;负责全市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应急救援工作。

(五)负责全市旅游市场开发工作。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全市旅游产业;组织全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组织指导重要旅游产品的开发等工作;协调指导全市假日旅游工作;负责全市文物旅游统计及分析工作。

(六)指导全市旅游景区(点)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负责市级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组织指导全市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划分和审核、申报工作。

(七)负责和指导全市文物旅游资源调查、学术科研和相关保护工作。组织文物旅游资源普查和相关保护工作;负责流散文物的征集、文物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八)负责全市文物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管理、监督全市文物流通;负责文物复仿制品管理、文物鉴定工作;承担规范全市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负责全市旅行社的审报和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标准;组织指导全市宾馆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

(九)依法对文物旅游从业人员实施管理,制定全市文物旅游行业教育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文物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实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和等级资格认定。

(十)指导县区文物旅游工作;指导协调全市文物、博物馆社团和旅游协会工作。

(十一)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文物旅游局设8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负责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年报统计工作。

(二)人事教育科

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组织实施全市文物、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等级资格认定工作。

(三)监督管理科

负责全市文物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行业管理工作,制定全市文物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和行业服务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全市旅游宾馆饭店星级申报、评定工作;负责全市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各类旅游景区(点)、度假区的服务标准;负责全市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服务技能的检查、交流和评比工作;负责全市旅游行业统计工作;负责行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文物社团、旅游协会工作;做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有关工作。

(四)规划发展科

组织全市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拟订全市文物、旅游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组织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县区、景区点规划编制、评审工作;负责全市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评定、审核与申报工作;负责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库建设,申报、管理全市旅游投资项目;负责全市旅游专项资金的申报、监管工作;监督指导全市文物利用和旅游重点项目开发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负责全市文物、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指导全市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工作。

(五)市场促进科

拟订全市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规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调研和收集旅游市场动态信息,负责旅游新闻宣传工作;负责全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和国际、国内旅游推介活动;拟订全市旅游节庆活动方案,组织协调旅游节庆活动;负责全市旅游宣传品的审定和使用管理工作;负责旅游区域合作与交流工作;负责管理文物旅游网站工作;负责全市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和规范管理工作。

(六)文物保护与考古科

拟订全市文物保护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文管所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文物资源调查;承担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审核、申报工作;管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并监督使用;申报管理全市考古发掘项目;负责全市文物业务统计工作;组织、指导建设工程中的考古等文物保护工作。

(七)博物馆与社会文物科

指导全市博物馆工作,承担全市博物馆管理制度规范和业务指导工作;负责审核申报设立博物馆工作;负责全市博物馆藏品的管理、馆际交流协作及公共服务工作;负责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负责审核设立文物商店及销售文物工作;审核申报文物复制品生产资质证;负责文物流通管理工作;承担全市文物外展及交流工作;负责全市博物馆业务统计工作。

(八)督查与安全科

拟订文物旅游安全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规范性文件;负责文物旅游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文物违法行为,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文物犯罪重大案件;负责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博物馆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申报、审批和验收;负责文物旅游执法督查工作,对文物旅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指导旅游应急救援和保险工作;监管全市文物监管品市场,组织文物司法鉴定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全市假日旅游工作。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文物旅游局机关行政编制28名。其中:局长1名,党组书记1名,副局长3名,科级领导职数11名(含监察室主任职数1名)。

五、其他事项

(一)原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市旅游局所属的事业单位整建制划归市文物旅游局管理。

(二)撤销市旅游执法大队,组建市文物旅游综合执法大队,正科级建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三)机构改革过渡期结束后,部门领导职数按局长1名,副局长3名配备。

第10篇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监督实施。

(二)负责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和规划,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负责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推荐和评定工作;参与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以及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审核报批工作;负责全市旅游业的统计和信息、咨询工作;指导全市旅游信息网建设;指导旅游行业协会工作。

(三)负责编制申报全市旅游发展资金的投资计划,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利用外资和社会投资工作;负责旅游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

(四)负责组织实施全市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宣传工作和重大促销活动;组织指导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和重要旅游产品的开发。

(五)负责全市旅游行业管理,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国内旅行社的审批设立;负责导游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对旅游星级饭店的推荐和评定工作;指导规范旅游接待单位服务质量;协调旅游安全重大事故的处理;组织开展全市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

(六)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成果;指导全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负责旅游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七)指导全市旅游行业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考核和等级评定工作;指导和协调旅游行业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八)指导县、区旅游主管部门做好旅游发展工作。

(九)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旅游局设4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

协调局机关政务工作;负责文秘、会务、机要、档案、保密、安全、、对外联络、信息、咨询工作;负责局机关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工作;承担局机关后勤、财务等工作。

(二)规划建设处

负责拟订旅游业发展和分年度实施计划;负责旅游资源的普查、调研,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参与审核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负责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评定、审核和验收报批;引导、促进旅游业的社会投资和利用外资工作;对旅游区(点)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对市以下的各级旅游规划进行指导和论证。

(三)市场开发处

负责拟订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旅游市场的调研,汇总分析市场信息,统计旅游经济有关数据,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负责全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工作和重大的旅游促销活动;组织协调旅游区(点)的连线合作和特色品牌的推介;指导公益性旅游咨询服务和旅游信息网建设。

(四)行业管理处

贯彻执行国家、省各类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与服务标准,并组织实施;负责国内旅行社的审批和设立;负责旅游饭店、旅游商店的推荐确认工作;组织旅游企业的年检年审;负责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与执业资格的认定;指导规范接待单位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负责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对重大旅游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11篇

太极文化旅游对策

国内太极拳练习者已过亿人,尤其以杨式太极拳练习者居多,且人们对太极文化认识也在初步形成。太极文化旅游开发的历史机遇已经凸现,广府是杨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挖掘整理广府太极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太极文化、太极文化相关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将太极文化与旅游有机地结合开发,可以给双方带来双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广府太极文化旅游的开发

1、重点规划建设广府“太极城”世界品牌

目前,世界风靡太极风,可我们的文化产业还处于民间个体经营状态,极不适应太极拳这种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广府故城进行重点规划,设立专门的太极拳文化管理机构,投入专项经费,上项目、建阵地,多渠道发展文化产业。抓住机遇,振太极雄风,把永年广府“太极城”打造为世界品牌,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世界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之乡的期待与信任。

2、加大对太极拳文化的开发研究

据了解,目前国内惟一公开发行的《中国太极拳》杂志是陈氏太极拳大师陈正雷自己办的,刚刚出了创刊号。永年广府杨武氏太极拳研究会主办的《太极》杂志,发行量小,几乎只作内部交流用。太极拳作为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珍品,关于它的文化以及研究还处于人们的期待之中。世界上有人说:“敦煌在中国,研究在日本”,这已经是让中国人很痛心的事了,不能让太极拳文化研究再眼睁睁的痛一次了。另外,太极拳武术学校也都是私人经营,有的甚至是收徒性的教学,不成气候,不成规模。我们应当借鉴少林文化、武当文化的先进作法,建立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广府杨、武氏太极学院,真正让“太极拳之乡”成为太极拳的研究、开发、培训和旅游观光的圣地。

3、加强对太极文化相关产业的开发

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标准,太极拳文化市场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太极拳文化市场中的商品用途和特点,可以把太极拳市场划分为太极拳竞赛表演市场、太极拳健身娱乐市场、太极拳咨询培训市场、太极拳文化用品市场和太极拳文化中介市场等,针对太极文化相关产业市场不同需求,培育和开发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应加强对太极拳竞赛表演市场的培育。竞赛市场居于整个太极拳运动市场的核心地位,它的兴衰决定着整个太极拳市场的兴衰。竞赛表演市场发展可以派生和扩大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市场的发展,这类市场,以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太极拳锦标赛、邀请赛为主要形式,来打造中国邯郸广府太极拳品牌赛事,提高邯郸广府太极拳赛事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开发太极拳健身娱乐市场。主要包括太极拳健身市场、太极拳休闲娱乐市场等,由于我国在推广全民健身,发展群众体育,而这类市场主要根植于群众性体育活动之中,有极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市场消费形式以参与型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市场的社会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第三、培植太极拳咨询培训市场。主要包括太极拳运动的咨询服务市场、太极拳技术培训和辅导市场等。由于永年是杨、武氏太极拳发源地,有杨、武氏太极拳的传人和名家,众多的杨武氏太极拳爱好者闻讯而来,这就会对我市太极拳咨询、技术培训和输出市场带来生机和活力。

第四、大力挖掘太极拳用品市场。太极拳用品市场应结合邯郸文化、永年广府故城文化和杨、武氏太极文化的特征来开发。主要包括太极拳器材、太极拳术书籍、杂志、图画,太极拳运动服装、鞋、袜,太极拳音乐、音像制品等市场。

第五、培育太极拳文化中介市场。主要是培育我市的太极拳运动中介公司和经纪人,负责我市杨、武氏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宣传和对内、对外的交流服务工作。

另外,太极拳文化与其他产业还要共同开发。把太极拳文化与健身、餐饮、食宿、及土特产等联系在一起,通过太极保健节、太极拳国际交流大会、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垂钓园等等活动,满足广大游客对健身、观赏、娱乐的不同需要。并要在挖掘土特产上做文章,使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风景,还能够品尝到独特的地方风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到广府城旅游的可参与性。总之,要让游客真正感受太极城的魅力,领略太极拳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同时也能给地方和百姓带来实惠,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4、强化杨露禅、武禹襄故居的保护与开发

相关单位或部门制定维修方案,对故居进行保护和修复,对影响故居周边环境景观的房屋进行拆迁和绿化整治,收集整理有关杨式、武氏太极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设立故居陈列馆或太极文化博物馆;为扩大杨、武氏太极拳的影响,可考虑建立杨、武氏太极养生学院;做好与太极拳相关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并把杨、武氏太极文化元素融进产品中。

二、广府太极文化旅游的市场运作

1、把太极文化与技术相结合,向世界传播

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属性与特色。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要把太极拳推向世界,既要进行技术传播,更要注重文化传播。外国人学习太极拳,学的不仅是攻防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太极拳技术传播中,可派遣我市杨、武氏太极拳名家及运动员到国外传播太极拳技术、功法、对抗等同时,也应派遣杨、武氏太极拳方面的学者、专家对其文化进行传播,如武德、太极拳美学、技击理论、拳谚、影视、医学、哲学、史事等等,既要在技术传播的同时对其进行文化传播。把广府太极文化传遍世界,让更多的太极爱好者来广府故城参观学习。

2、精心打造金牌产品与积极推广普及相结合

旅游个性化的需求市场必将导致相应的市场开发,太极文化旅游是这种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作为即将兴起的太极文化旅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势,必须既要塑造出自己的金牌产品,同时又要积极做好普及产品开发。要像工业企业一样,生产一代产品,设计一代产品,想着一代产品,代代都要有金品意识。为了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生产,就必须有高度专业化和综合化的研究机构,作好研发工作。这种研究机构可由政府、旅游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多方面组成。整个运作可以按设计先行,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投资的原则进行。金牌产品一旦形成,就会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将广府太极文化旅游乃至整个邯郸地区的旅游业带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没有金牌产品的产业其市场是不活跃的,发展也是难以持续的。除了金牌产品的塑造工作外,普及与推广的工作也不能忽视,红花还要绿叶衬,没有广阔的市场基础,金牌产品也是难成气候的。只有在良好的大环境中,才能产生金牌产品,而金牌产品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我市太极文化旅游的发展,这是辨证的关系,把握得当,相得益彰。如美国,由于文化旅游的普及,使30多个州竞相开拓文化旅游项目,在美国人当中,每年有3000多万人专门为参加文化活动而旅游,其中27%的人每年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只有普及,才有市场,有了市场,也就有了金牌产品的用武之地。

3、加强与体育中介的合作,建立多渠道的分销方式

中介机构一般起着策划、宣传、提供咨询等市场推广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大量出现。他们在咨询、服务、谈判、赞助、推广等方面具备高超的技巧。我市广府太极文化旅游在市场化发展之初,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能顾此及彼,要把广府太极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国内外市场,这必须要有一些中介机构(武术联盟、旅游公司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作穿针引线的工作,其中最好的莫过于国内外的武术团体。加强与国内外武术团体的联系,可以借助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来邯郸学习太极文化,使他们成为武术我是太极文化旅游潜在的市场资源。此外,也可以通过国外的武术团体,组织国外太极拳爱好者来我市进行太极文化交流比赛、参观旅游等。总之,我们要有世界市场的整体意识。

4、借助新闻媒介进行推广宣传

“广告媒体就是广告信息的传递工具,体育广告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体向社会传播出去。媒体的现代科技含量及其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亲切感,决定着广告的成败,由于不同的广告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广告活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择优而行。”

(1)电视广告:电视是体育广告信息传播最佳的媒体,其优点是集声音、图像和情感于一身,表现形式丰富,感染力强、覆盖面广。同时,由于某些节目有特定的观众,厂商可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推出不同商品的广告。也可以利用体育明星和电影明星效应和体育专家效应,让他们直接面对观众,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信誉度。如邯郸广府在央视的旅游广告,《广府太极传奇》大型电视剧的播出,李连杰来永年广府拜祭太极宗师杨露禅大师等。

(2)报纸:报纸是一种与社会具有广泛联系的大众传播工具。选择报纸特别是体育类报纸做广告的主要优点是发行量大,传播范围广,覆盖面高,读者稳定,针对性强,信息传播快且制作简单,费用较低,缺点是缺乏形象和音响性,刺激性较小,注目率低,庞大的内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广告表现力有限。

(3)杂志:用杂志作宣传广告的优点是可信度和权威性较高,能增强体育广告的说服力,专门化程度高,能提高体育广告的针对性;图文精美、印制精良的杂志,能极大地提高和增强广告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另外,杂志的保存期长,读者相互传阅的次数和机会也多,无形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然而,杂志广告也有其缺点,如广告预约的时间较长,传播的范围较小,注目率较低等。

(4)广播:广播是利用电波传播信息的媒体,其优点是普及率高、覆盖面广,不受交通和路程的限制,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体育广告信息传送到各地,制作简单、费用低等。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建有自己的广播平台,CSARA在加强与各大广播电台合作的同时,也应重视与高校广播台的合作。其缺点是播出时间固定,表现手法较窄等。

(5)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是当今传播最快、最广、最有效,并且未来发展最具潜力的广告媒体。广府太极文化旅游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范围,提高知名度,力高太极文化旅游的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勇.体育市场营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41-143.

[2]岳岩.我国拳击赛事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10.

[3]金毅.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67-70.

[4]张卫星,艾佩.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战略.生态经济,2007,(4):112-118.

[5]沈伯俊.努力打造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中华文化论坛,2007,(4):74-78.

第12篇

承 办:旅游与管理系团总支 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团总支 洋庄乡政府

活动顾问单位:共青团武夷山市委 武夷山市旅游局

武夷山景区管理委员会 武夷山市青年文化研究所

关于举办武夷学院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

一.活动名称:

武夷学院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建设海峡西岸绿色强校为目标,以“三绿”“四会”“五开”“六为”的学校定位为行动指南,全面推进迎评促建工作。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 相约武夷 激情校园 魅力旅游”

四.活动意义:

本届旅游文化节继承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精心打造我校校园文化品牌,展现旅游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亲身感受旅游文化,树立正确旅游行业观,从而了解旅游、实践旅游。同时,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也本着高校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海西建设的精神,为把武夷山打造成国际旅游大都市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夷,热爱武夷。

五.启动时间:2010年04月08日(星期四) 15:00

六.活动对象:武夷山市高教园区全体师生

七.活动地点:图书馆前广场、校报告厅、瑞樟区多媒体教室等

八.活动内容概况: 本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

①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及开幕式晚会

(2010年4月8日 15:00,19:00—21:30)

②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导游大赛 (2010年4月17日—5月16日)

③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美文·摄影展 (2010年4月8日—4月16日)

④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自行车“低碳”环保游 (2010年5月15日9:00 )

⑤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武夷山”—旅游品牌营销策划大赛。 (2010年4月9日—5月10日)

⑥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闭幕式暨旅游与管理系毕业生欢送晚会 (2010年5月23日19:00)

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参赛项目均不收取报名费。详细内容见各活动策划书。本次活动于2010年4月8日15:00正式启动,2010年5月23日在校报告厅举办2010年武夷学院旅游与管理系毕业生欢送晚会暨武夷山第二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闭幕式。

九.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要高度重视本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根据相应的部分制定活动实施细则和活动方案,突出旅游文化节活动的宗旨和主题。

2、立足基层,务求实效。

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要拿出具体的可实施的方案出来,进一步探索新的模式扩大旅游文化节的参与面、突出旅游文化节的群众性和导向性,以便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更高要求。

3、突出重点,强化宣传。

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展板、宣传栏、广播台等,加强对旅游文化节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广泛发动和组织,充分调动广大在校生的参与热情,确保今年的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4、提高认识,统一组织。

参赛学生按规定填写报名表,由院团委存档。大赛及自愿者报名按规定注明报名者的系别、学号、姓名,获奖同学将参加复核,一经发现有舞弊行为,立即取消其成绩,所空奖项不再递补。具体比赛时间以宣传海报的通知为准,请务必提醒参赛学生注意信息。同时整个旅游文化节过程中各部门应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选手们能够更加专心的进行相关活动。

5、体系完善、分工明确

本次旅游文化节将由指导老师以及学生会主席团组成的领导小组为策划监督小组,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旅游文化节各项活动顺利的进行。

6、活动结束,认真总结。

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要将比赛的结果以及总结材料及时报送组委会,组委会将组织专人,将整个旅游文化节各流程的实施方案以及总结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承办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作为评选表彰的主要依据。

十.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武夷学院团委 武夷学院学生处

承办单位: 武夷学院旅游与管理系团总支学生会 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团总支 洋庄乡政府

协办单位: 武夷山市导游协会 武夷山市自行车运动协会

顾问单位:共青团武夷山市委 武夷山市旅游局 武夷山景区管理委员会 武夷山市青年文化研究所

青秀山风景区市场推广暨客源组织策划方案一、

前言

(一)在何种背景下进行策划

1、简单的行业背景介绍与描述

(二)青秀山风景区为什么要导入策划

1、简单介绍现状

2、青秀山风景区导入策划的意义

(三)青秀山风景区景区策划的大致思路及预期效果

1、策划重点方向及方式、手段

2、导入策划后的预期效果(知名度、美誉度、市场销售情况等)

二、青秀山风景区景区的优劣势分析

(一)青秀山风景区景区的优势与市场“卖点”

1、知名度高,首批国家4A景区

2、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场中心

3、景区资源、景观丰富(山•水•人文•园林)

4、政府重视与大力投入建设

5、有较高品牌效应的主题活动(桃花节和美食节举办)

6、有比较稳固的消费群体

(二)青秀山风景区的劣势与不足

1、景区资源相对单一,不利于游客互动

2、观念相对落后,市场开发意识欠缺,仍处于等客上门状态

3、主题活动设置过少

4、严重缺乏可参与的娱乐项目

5、对现有产品深度推广与开发不够

6、淡季市场开发不够优、劣势策划评析 (该部分详情请参阅《景区开发急需解决问题部分》)

三、竞争对手分析

(一)主要竞争对手的构成情况

(二)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劣势比较分析

1、×××景区主要优势比较主题活动设置丰富,吸引力度强可供游客参与互动活动多宣传力度更大滑草、野战、卡丁车、烧烤、垂钓主要劣势比较知名度相对较低离市区相对较远资源与景观相对较弱

2、×××景区主要优势比较主要劣势比较

3、×××景区主要优势比较主要劣势比较

(三)竞争对手分析总结与评析

三、青秀山风景区景区的定位

(一)青秀山风景区景区的功能、特色定位

1、南宁人的绿肺——巨肺

2、旅游观光的名胜景点

3、休闲娱乐风景区

4、科研科普基地

5、佛教(宗教)人士的聚集地

6、广西民族特色大型活动的举办地

(二)青秀山风景区景区的目标客源及市场定位

1、一级市场南宁市

2、二级市场除南宁外的区内各县市

3、三级市场区外及东南亚政务及游客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核心客源市场

人口多,经济条件好,消费能力强

到景区交通便利

相对独特的休闲资源,易于吸引消费者

作为广西的首府,科研机构众多及企事业单位林立

比较固定的休闲群体区内——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南宁进行商务及旅游的客源

各大旅行社及单位团体组织的客源

提供科研场所进行交流区外及东南亚各地——重要客源补充市场

来邕旅游游客

来邕进行科研(动植物)考查、实习的团队

进行交流访问的东南亚旅游客

(三)按消费群体划分,锁定城市休闲观光群体

1、家庭群体

2、青年(情侣)群体

3、旅行社及单位群体

4、大中专学生

5、中老年人群体(淡季开发重点——广西最大天然棋牌场所)

(四)青秀山风景区的季节市场定位

1、青秀山风景区季节市场定位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形成鲜明的季节特征,更好地吸引客源

有利于避免客源枯竭现象产生,更好地吸引回头客

有利打造景区品牌的亲合力度,改变景区景点单一现象

2、青秀山风景区四季的特色定位与“亮点”打造

景区的春季市场运作

(1)景区春季市场的定位

(2)景区主题活动的设置

景区的夏季市场运作

(1)景区夏季市场的定位

(2)景区夏季主题活动的设置

景区的秋季市场运作

(1)景区秋季市场的定位

(2)景区秋季主题活动的设置

景区的冬季市场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