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时间:2023-10-09 10:5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1篇

摘 要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竞技体育重要影响因素的环境研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进行研究,探求其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终身教育园区 环境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在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内涵也不相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的环境,主要是指在教育园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关联的周围空间的总和。而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首先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管理运行机制、教练员队伍等因素来分析。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有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等培养模式。我们也可以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分为集中型和合作型。集中型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在一个制度的管理下,集中学习文化知识和训练。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或青少年俱乐部安排专职的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对后备人才进行训练指导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合作型的培养模式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文化知识分开,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国家的教育系统负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比重失调

于爱军在其研究中指出: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中96.35%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同龄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处于及格线以下,仅有3.65%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上;重点业余体校中91.19%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下,7.67%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上,1.14%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良好的水平[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是后备人才的薄弱环节,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竞技体育全运战略的实施,为了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必然导致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短,有时甚至全天候的训练和比赛,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再加上一些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这些运动员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也会比较狭窄。

(二)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

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一般需要6-10年,只有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能最终攀登上世界体坛的高峰,正如人们所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后备人才的遴选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后备人才的训练处于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竞技体校、运动学校都采取早操训练、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训练,这种训练体制不仅造成了运动员的身心疲惫,同时也让教练员缺乏足够的时间总结训练过程的不足,从而不能有效的调整训练计划,导致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2]。

(三)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和为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体现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3]。

我国运动员人才梯队培养金字塔结构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初级训练阶段、中级训练阶段和高级训练阶段。以体委系统为主的青少儿竞技训练积极构建全国性网络的基础塔座的同时,教育系统的业余训练也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业余训练发展为各类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等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常规模式[4]。

由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障碍,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分离的现象依然显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问题依然缺乏长远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余万斌的调查中300名教练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62.3%,中专学历以下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37.7%;王万莉的调查中: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队伍96%是本科以下学历,运动经历参差不齐,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不够,学校带队教练员约80%没有制定科学、详细的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强[5]。现实呈现出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文化水平和职称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的措施

(一)完善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要树立文化学习与技术训练并重的观念,思想上提高对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贯彻到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制定针对“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推动体教结合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给后备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帮助运动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训练,其总任务是围绕未来高水平专项技能的需要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同时通过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并相应的发展基本的运动素质,注重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配置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2]。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等方面保障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福利,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

教练员作为竟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是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者,是运动员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内客的制定与实施者[6]。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在教练员的选拔上要严格,不仅考虑教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参考教练员的实际训练经验,选择最优秀的专业训练教练承担培养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督促教练员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同时要制定对教练员进行科学管理、考核的制度,督促教练员队伍对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增加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确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爱军.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2] 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69-71.

[3] 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4]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5-9.

第2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体育的核心竞争力,当代体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体育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国家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的基础,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根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国家竞技体育的长期稳定。所以,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扎扎实实地搞好后备人才的培养。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国家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视。我们要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状况

从检索的文献资料中发现我国体育人才资源储备和开发数量不足,人才梯队基础建设薄弱,没有形成合理的后备人才梯队,缺乏优势群体。学校是发现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和必经的教育途径,是竞技运动发展的源头。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与输送状况

“成才率”是反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指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就竞技运动而言,其人才质量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数量的概念。因此,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成才问题,是目前全国及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研究焦点问题。在国内我们通常以输送人才的概率作为衡定培养单位教学训练水平的定量指标。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金字塔”的比例失衡,竞技体育的成材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10%,而二线向一线的输送率仅为1.96%。低成材率造成一些家长不支持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使部分体育后备人才流失。

(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状况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因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某些功能而造成发展失衡,因只顾眼前利益脱离可持续发展目标而造成缺乏发展动力和活力的自欺欺人现象,提出的一种发展竞技体育的科学思想。

建国后,我国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以“三级训练网”为标志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委系统自上而下贯彻“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方针。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由国家包办、包管,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群众实际,存在明显的封闭性和依附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这种体制给竞技体育本身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使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上层出现了运动员退役安置出路不畅的严重局面,一些退役运动员由于缺乏基本的劳动就业技能,就业时竞争能力不足,安置难度越来越大,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滞留于运动队,占据人事工资指标,致使新运动员不能及时入队,直接影响了优秀运动队的人员更新。有的虽已安置但很快又下岗、失业,安置效果很差,进而影响到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中间和底层出现了招生困难,导致青少年后备力量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

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消弱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而基层体育训练是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由于训练经费短缺,没有保证,生源受限,招生困难大,教练员自身素质等一系列问题使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削弱,严重影响了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管理体制单一

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尽管在这一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正处于一种转轨时期,“举国体制”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现有的发展情况下暴露出了其本身的局限性。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竞技体育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组织机构类型繁多、体育的法制化进程较为缓慢、社会化程度较低等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模式陈旧

“学、训”矛盾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是长期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后备人才文化科学知识明显欠缺;从事专业面窄,发展空间有限;后备人才培养理念落后,自我培养自我提高意识差。另外,该模式将竞技体育从教育体系中强行剥离出来,使后备人才的选材面大大减少,大量的竞技天才可能被埋没。

(四)独生子女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影响

1.独生子女数量对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影响。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独生子女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学需要重点,它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竞技体育的战略发展,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国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口数量迅速升高,客观上我国青少年人数正在不断减少,由此造成了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短缺。随着竞技体育人才数量减少,新一代独生子女生源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基础环节,是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塔基。

2.独生子女家长态度对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有很多家长无论层次、地位和籍贯如何,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发展的第一选择为高考,由于竞技体育容易受伤,退役后无法安置,淘汰率高,不容易出成绩等,从而大多数家长都反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使后备人才数量减少。即使一部分同意孩子从事体育的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也具有趋利性,如认为哪个项目能够获得高额收入就让其子女从事哪个项目,而忽略了子女的兴趣和特长,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和项目人口的分布不均衡。

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议

(一)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退役运动员的安置

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更为重要。因此应对运动员建立运动伤残制度、运动医疗保险制度等,同时要走“竞教结合”、“竞训结合”的培养之路。使运动员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退役后也能有一技之长,为安置减轻负担,从而解除家长对孩子从事竞技运动的担心。

(二)改革我国训练管理体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特点是把过去的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结合的培养体系,这种多轨制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利于调动全社会来发展竞技体育。各级领导部门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不要死抱着局部地区利益不放而贻误人才。要实行人才开放、人才交流政策,加强横向联系,努力创造一个团结信任和宽松和谐的人才培养环境。

(三)走“体教结合”的路子,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

体教结合是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的力度,争取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以教育为依托,挖掘、开发、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业余训练的社会化程度也会不断扩大,体教结合将呈现出大中小学课余训练一条龙模式与体育俱乐部社会化模式并存的局面。

(四)提高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的科学性

合理、科学的选材和训练是运动员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应该从运动员和教练员两方面抓起。一方面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关的各学科理论,促进运动员技战术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教练员的教研能力,采用最科学、最适宜的训练方法指导运动员,提高成材率,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五)提高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率

我国原有的以体校为基础三级训练网的培养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人才选择范围窄、培养模式单一、投入资金大、优秀运动员输送率低、国家负担重等弊端逐渐表露出来。因此可以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网络化运动员培养体制,调动全社会来发展竞技体育,拓宽优秀运动员输送渠道,同时应对较差项目予以经济扶持,以国家投入为主,扩大其项目人口和训练人口,协调各项目均衡发展,转变独生子女家长对竞技体育的态度,从而扩大后备人才的数量。

(六)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一直在困扰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和培养。由于业余训练是作为向专业培养的过渡阶段,在这中间,大多数青少年不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即使成为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也面临着走向社会再就业的问题。如果他们文化素质低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受训人员将来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从而打消家长们对自己孩子以后出路的顾虑,鼓励更多的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

【参考文献】

[1]徐开春,梁金娜.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

[2]汪敏,李忠堂.独生子女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5).

第3篇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竞技体育 现状 趋势

一、前言

运动生物力学以其多学科的交叉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指导体育运动实践;特别是竞技体育的科学训练的需要,运动生物力学在测量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改进和完善动作技术,选择和设计优化的动作技术方案等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运动生物力学在技术原理方面的研究为运动员的技术诊断和改进训练方法的理论依据。此外,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创伤的防治、康复器械的改进,仿生机械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运动员选材提供了依据。

二、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中的研究现状

(一)竞技体育中运动装备、训练器械、测试仪器的研究现状

在竞技体育中对运动装备、训练器械、测试仪器的研究是直接为提高运动成绩服务的,这就对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中的科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就目前的运动生物力学测试仪器来说,测试仪器越来越多样化、测试结果也越来越精确。而且,许多新的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也被应用到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上,如运动器械等的研究如运动鞋、训练器材等,近些年对运动器械、仪器设备的研发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这类研究有比较好的前景,若利用得当,将大大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对经济的增长也有很大作用[1]。

(二)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现状

运动员选材已从单一方面研究深入到全面展示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力学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综合的研究,这些学科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竞技体育选材的问题,要从多学科交叉研究才能完成。而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更加依赖高新技术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而当前竞技体育中相对缺乏高科技多学科的综合,测试方法上的局限于现有方法的应用,且缺乏较高水平的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员选材方面研究;在选材内容上偏重于以往的仪器测试,在选材项目上比较局限,展开的项目不多,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三)运动损伤及其康复的研究现状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竞技体育中运动训练引起损伤机制,了解与认识其病因、探讨预防、治疗及康复措施一直是运动医学与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研究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竞技体育中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研究运动损伤及康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与运动专项结合更加紧密。运动损伤相关研究包括对正常运动系统的研究,由于运动创伤中以韧带、软骨的损伤为主,故韧带与软骨成为研究的重点,尤其是软骨,此外对运动损伤相关研究还包括运动损伤及修复与重建后相关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运动损伤及修复与重建后关节的整体生物力学特性研究也是研究重点[2]。

(四)技术动作的研究现状

竞技体育项目动作的技术分析研究是目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成果最多的,这些研究成果为运动成绩的提高作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技术动作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田径、武术等项目研究得比较多,而技术稳定性差,对抗性及灵活性强的项目研究的比较少,这也许是由于像田径等稳定性强的动作技术容易进行分析研究,而技术稳定性弱的项目技术动作不易分析研究而造成的。运动生物力学在技术研究中目前最先要解决的是怎样将生物力学的有关理论尽快地运用到体育实践中解决技术训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五)人体运动模型研究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的模拟现状

经计算机实现对人体运动的模拟仿真,这类研究是目前处于人体运动研究的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它不仅能用电脑全过程模拟人体各种复杂运动并用三维动画方式完整地显示,而且能对人体尚未实现的运动预测其可能性和技术要点[3]。这一方法将是今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些方法在竞技体育中能得以应用将会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会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在这个方面研究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应用于高难度,高危险性的技术的方面的项目,如:跳水项目,郝卫平等建立了跳水运动的三维人体运动仿真与显示平台――数字化三维跳水专项运动仿真系统,这种系统的建立可以对运动技术与连接方式进行精确的分析研究,有效的指导技术训练。

(六)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测试结合的研究现状

目前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研究成果不够丰富,从而成为制约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中发展的瓶颈。测试报告复杂难懂: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我们提供给教练的测试报告大多数都是数字、曲线等比较抽象的材料,由于教练和运动员自身的生物力学知识水平受限,他们对科研人员提供的数据和材料难以理解,很难将科研成果吸收和消化、时间长就丧失了对科研的兴趣,科研训练实践严重脱节[4]。

三、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中的发展趋势

(一)运动装备、训练器械、测试仪器设备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

运动装备、训练器械、测试仪器设备是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竞技体育的发展对装备、器械、测试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运动生物力学与其它学科的指标进行交叉运用使测试仪器的功能、准确度等不断的提高。器材与测试仪器出现专项化,测试和训练的计算机化,专项技术的专用测试仪器以及运动员的服装,器械的研究不断的增强。随着科学训练的不断普及化,技术测试仪器专项化等在竞技体育研究中得到充分应用并不断向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运动生物力学在设计、研究、改进体育仪器、运动装备、训练器械等历来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运动生物力学在未来的竞技体育科研中应以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等的专家积极交流,在竞技体育的仪器、器材设备、和设施的科研、开发和应用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运动生物化学在运动员选材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运动生物力学中的许多测试仪器可用来收集、分析和评价运动员与器材运动的信息,高速摄影仪,测力台、肌电图、关节测角仪等这些仪器精确度高,效果好。且这些仪器是科研人员的在竞技体育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工具,运动员选材在竞技体育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学训练的普及化,有些仪器也被教练员及科研人员使用来进行运动员选材并且在选材过程中扮演中重要的作用

(三)运动损伤及康复的研究将更加的深入

预防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实践研究中找出导致损伤的因素及提出预防措施,使运动损伤的风险降至最低,为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打下了基础。近年来我国在运动损伤及康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且与运动专项结合不断加强。预防运动损伤与康复的研究要多方法、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所以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对预防运动员伤病与康复的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技术动作的分析研究增多

竞技体育动作技术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主要研究的领域之一。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优化的训练方法与技术动作应用在竞技体育中,可以有效延长运动寿命还可以预防运动的损伤,为运动员取得理想的成绩奠定了基础。目前研究技术动作最多的项目有田径、武术等技术稳定性的项目,而集体项目、对抗性项目等项目研究的较少。而今后竞技体育的动作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从几个运动项目的研究向众多运动项目的研究扩展;从单人项目向集体项目向对抗性项目发展;从单纯技术研究向战术研究发展;从单项指标的测试研究向多项指标的综合测试;从单一的运动学指标测试研究向运动学、动力学、生物学多项指标的综合测试研究发展;从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从单一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向生物力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心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测试研究方向迈进[5]。

(五)人体运动模型研究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计算机实现对人体运动模型的研究是目前处于人体运动研究的最前沿的理论方法,此种方法不仅能用电脑全过程模拟人体各种运动并用三维动画方式完整地显示出来,而且还能对人体尚未实现的运动预测其可能性和技术要点,这个方法是运动生物力学今后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普遍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很多困难已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建立各种运动模型进行模拟试验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又一发展趋势。在建立人体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对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与仿真是目前也是目前运动生物力学探索的难点及运动生物力学尖端研究课题。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郝卫亚等[6]研究并实现了一个适合于跳水运动的三维人体运动仿真与显示平台――数字化三维跳水专项运动仿真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竞技体育动作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的分析且利用三维动画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模拟仿真,进而促进科学化训练。

(六)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训练实验的结合不断加强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旨在更好的进行科学训练,目前最先要解决的是怎样将生物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测试方法等研究尽快地运用到竞技体育实践中解决运动训练的具体问题,为此根据目前训练的需要应将研究的报告简单化、形象化、实用化,以提高运动训练的实效性,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

四、小结

(一)对运动技术研究在今后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研究中仍然是研究的重点,竞技体育动作技术研究是今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运动装备、训练器械、测试仪器设备的研制增多,且运用高新技术研制生物力学的测试仪器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者不断研究的内容。

(三)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员的选才过程中将扮演中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训练的普及化,运动生物力学中的许多测试仪器经常应用于运动员的选材。

(四)运动损伤与康复的研究将更加得到重视,应广泛结合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共同解决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研究中的有关问题,而且与运动专项结合更加紧密的研究以期来减少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

(五)加强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与训练实践的更好结合,促进运动生物力学的科研更好地为训练服务,以提高运动训练的实效性,促进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六)人体运动模型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等高新技术使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得到大幅度提高,适时运用高新技术来研制测试仪器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路慧娟.我国近十年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0.2.2.

[2]刘平.生物力学在运动医学领域应用现状和展望[J].医用生物力学.2008.2(23):99.

[3]华立君.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4:41-42.

[4]华立君.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4:41-42.

第4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83-03

本文以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及其培养的现状入手,以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探讨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途径,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培养的现状

1.1传统的“金字塔”结构体系表现的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高投入低产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是“金字塔”式的,其的比例是塔基宽,塔身大,塔尖小。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一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的基础上。是以牺牲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的前途、学业为代价的。有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育队伍每年投入4000多名运动员才能产出一名世界冠军。[1]1980-1985年全国少年田径比赛前3名的770名运动员中,成年后进入国内大赛前10名的运动员的比例为14.1%,进入亚洲前10名的人数比例为2.2%,进入世界前10名的人数比例为0.26%。中国竞技体育强省 “山东省地、市体校中单项达一级运动员的人数仅为11.57%,达运动健将的仅为0.96%”。北京地区“九五”期间在对621名田径运动员的调查中,达一级运动员人数比例为7%,达运动健将运动员比例仅为1%。目前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成材率仅达6%,达不到人才培养最低成材率10%以上的要求标准。据刘永东等对广东省业余体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到省体工队的调查报告,仅有15%的运动员进入专业队。[2]在对我国90年代中后期5年来体校培养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才结果统计,进入专业队的人数仅为6.70%,如果加上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人数也仅为9.16%(表1)可见体校往上输送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也是比较低的。

1.2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已凸显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根基,也是影响国家竞技体育的长期稳定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又都是来自学校,因此,中小学课余训练是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培养的主要形式,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课余训练没有正常开展。[5]在对福建省130多所普通中小学的课余训练问卷调查中,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校平时基本上都不进行课余训练,只是到有比赛任务时进行3~5周的赛前训练。据方吉泉等对华东部分省市(江苏、安徽、浙江)100多所中小学课余训练开展现状研究结果,城市小学参加业余训练人数为1.3%,城市中学参加业余训练人数为2.1%,农村中学业余训练人数为0.8%,农村小学业余训练人数几乎空白[6]。我国竞技体育似乎在开始远离学校体育,正在游离于学校体育之外,在学校体育教学淡化竞技体育的一片呼声中,体育在中小学只能作为健康体育,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学校体育中逐渐被边沿化,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已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业余体育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生源也出现下滑。据张在宁的研究“在近13年中业余体校训练的规模下降了15%”。后备人才萎缩已在各省、市显现出来,许多地方的业余体校,特别是县级业余体校,后备人才数量与质量日益萎缩,已难以为继,我国竞技专业训练体制长期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了破坏。由于体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成才率低下,学生文化素质差,使体校失去了吸引力。在对福建省八个地市的体校教练问卷调查中,87.6%的教练员认为要找到一些有运动潜质的青少年运动员还比较容易,但要将其调往体校训练太难了,特别是那些文化课好的有天赋的青少年更不愿意进入体校接受训练。目前在体校就读的大部分是学习基础差读书无望的学生,这也无形中给体校带来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差的不好的名声。

随着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已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主要特征,我国少儿人口“比例”将逐年下降,体育人才“资源储备率”也随之下降。独身子女家庭愿意支持子女从事体育训练的家庭越来越少,据一些专家调查报告,仅有18~20%家庭愿意让自己孩子从事体育训练,而且大部分是以篮球和足球训练为目标,像田径等项目就更少。造成体育后备人才资源难以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家长反对自己的子女参加体育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据虞重干等对苏、闽、赣、皖等的不同阶层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运动训练态度的调查问卷中,将近80%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运动训练。家长们不愿意自己子女事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因(表2)。家长不愿意自己子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最主要的原因,排在前三位是学习占64.30%、训练成才率低占56.10%和没有出路占48.0%(表2)。

2用节约型社会理念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其“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 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16]

2.1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建立节约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教结合”是解决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素质提高的最有效的良方,但“体教结合”从1987年推出至今效果并非理想,根本原因是两套体系并行,体育、教育两套系统在推行体教结合上存在的矛盾,体教结合尚存体制,体制其实也是一种体制性浪费。“体制性浪费,是指由于政府体制不健全、不合理,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提高了行政运行、社会运行成本而造成的浪费”。[7]但目前的现状是体育部门关心的是“奥运战略、全运战略”,而教育部门关心的是拿来即能用,不愿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招收运动员只为了本单位拿分夺牌,并不关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等等,这些都降低了体教结合的整体效益。因此,体教结合要做到真正结合,政府部门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体制性浪费,将改革政府体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使体教结合真正发挥其造血功能作用。

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上,应改变当前这种以体校为主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应整合当前传统校、体校的两个不同系统各自为阵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形成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后备人才训练的最基础阶段放在小学和初中,使孩子们能够在浓厚文化气息的氛围之中学习、生活和训练,这样既有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从小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又有利于接受比较系统的运动训练。少儿阶段人才培养应以学习为主、训练为辅,因为少儿时期既是人的体力开发阶段,也是文化教育的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也正是体力与智力开发矛盾剧烈冲突的关键时期。人的身心发展的很多方面错过了特定的年龄阶段后,是难以凭主观努力加以弥补的。[5]所以在少儿文化教育基础的重要发展阶段,如果荒废了文化学习将是难以弥补的。在少儿阶段应注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氛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此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立足于重点体育传项目学校,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应更多地承担培养的任务。应办好和拓展县、市级的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小学和初级中学,完善其管理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和作用。

进入高中阶段进行人才分流,一部分运动潜力有限的体育后备人才分流往省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继续培养,今后将走体育高考或特招,报考体育院校成为未来的体育教师或基层教练等。省级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也应是在省重点中学或一级达标校,对此,可以在一级达标校评估过程中将竞技体育后备人培养作为一个硬件,使学校切实重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培养。把另一部分最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到省、市级体校继续培养成高水平运动员,将其输送往体工队、俱乐部、体育学院运动系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根据我国的国情,体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形式。“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近5年来,各级省、市级以上体校平均每年向优秀运动队输送3 000余人,约占优秀运动队招生人数的93%,在2001年至2004年奥运周期中,我国共获得391个世界冠军,其中95%的运动员来自于各级各类体校的培养输送”。[8]但此时的体校也应归并到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其高中阶段的体校的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多样化,除了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外,还可以尝试开设一些职业教育课程,使运动员退役后有一技之长,也有利于拓宽其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建立好可操作性的体教结合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资源库,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增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才率提供了基础保障。

2.2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率在于塑造一批高素质的教练队伍当前我国教练员的队伍绝大部分人员结构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即“运动员教练”,据国家体育总局对全国23个运动队(包括国家队)的227名教练员的统计表明,出身运动员的竟高达76%。[10]当然丰富的训练实践经验作为一名教练员是不可缺少的,但没有扎实的专业训练理论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而我国目前教练员知识结构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运动员出生的教练员多,他们的训练更多的是靠经验和以往教练所教的方法、手段执教,属专才型、仓库型和工具型的,同时“运动员教练”中相当部分的文化素质较低,训练高水平运动员的能力是有限的,培养运动员到了一定层次后就再也难以发挥作用,这也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才率,保持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基础知识广博、宽口径、智能型、通才型和具有创新潜质的高素质通才教练,可以说提高教练员整体素质是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才率低的关键。

2.3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结构模式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以学生主体,以提高学习兴趣选择体育项目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教育和独生子女的基本国情,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大金字塔式”基础结构模式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据上海市体校招生情况了解到,除足球、篮球等个别项目生源充足以外,其他体育项目招生都遇到很大困难”。[9]再之像过去具有广泛基础的田径项目,也因学生不喜欢(在学校体育中已被“体育游戏”所取而代之),愿意从事田径运动课余训练的学生已是越来越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量减少是客观事实。因此改革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已刻不容缓,体育主管部门必须顺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及时调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构,改变采用单一的一种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结构模式,根据不同项目发展规律、人才资源和经济条件等状况,选择不同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如具有广泛基础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可以采用“金字塔型”人才培养结构模式;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可以采用“塔式”人才培养结构模式;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可以采用“大厦型”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在人才资源减量化的基础上,应加强科学选材、科学训练与科学管理,切切实实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的成才率。

2.4建立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是指竞技体育人才进行流动和交流的场所,它的作用就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竞技人才的供需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11]自竞技体育人才交流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已进入人才市场,尽管国家已制定了有关运动员的注册与交流法规,但人才的仍归本地区和本部门所有,各地区、部门为本地区、部门利益,各地体育部门把为本地区夺取奖牌放在首位,对后备人才的输送排在次之。为追求锦标,不惜牺牲青少年的未来为代价,训练中“重训轻文”、“拔苗助长”、“虚报年龄以大打小”、“设置人才流动壁垒”,导致部分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另外由于体育市场化人才输送制度不完善,人才交流只是在优秀运动员人才层面上,这种人才交流只不过是在全运会或省运会上为争取好成绩的力量重新组合,而业余训练层面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没有作为要素进入市场,影响了业余训练的单位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的竞技体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增值”,从而及大影响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因此,认为应对现行的竞技体育人才交流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变优秀人才交流为业余训练层面上的后备人才交流,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现“存量节约”、资源共享,使各专业队根据需要得到高起点和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真正做到优化资源培配置。市场化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制度,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自动调节后备人才资源的配置。[13]节约型社会的市场经济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市场经济的滞后性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12]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也应以政府适度的介入,运用政策杠杆或经济手段调节供需矛盾和结构平衡。政府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调控应是:1) 以政府法规的形式建立全国统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强化后备人才市场中介机构。2) 政府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制定宏观的后备人才市场发展目标,避免后备人才市场发展的盲目性,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配置的浪费,保证重点运动项目得到充足的人力与物力资源。3) 体育、教育和经济等政府部门宏观协调,以保障后备人才资源的供给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动态平衡,拉动后备人才市场的发展。4) 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利益,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区域协作交流,使竞技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实现人才交流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魏冰,等.影响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基本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142-144.

[2] 刘永东,等.广东省业余体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20-23.

[3] 马克和,等.我国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56-58.

[4] 虞重干,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制指标及其人力资源研究[J].西安体院学报,2001(1):5-7.

[5] 金宗强,姜卫芬.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J].山东体育科技,2002(3):59-63.

[6] 方吉泉,等.我国中小学课余训练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9(1):34-35.

[7] 乔新生.节约型社会与健康的市场经济[J].中国经济周刊,2005(32).

[8] 中国体育报[N].2005-11-28.

[9] 李皑,刘璐.基础体校教练员面临的跳战及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2):22-23.

[1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J].1998:99.

[11] 赵桂银,王正欧.体育人才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4.

[12] 马志和,徐宏伟,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56-59.

[13] “十一五"规划建议解读[N].山西日报,2005-12-12.

[14] 周宏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N].天津日报-理论创新,2005-10-24第9版.

第5篇

关键词:竞技篮球;发展;对策

1. 明确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目标

1.1立足体育强国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竞技篮球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战略目标一般是在对国内竞技篮球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竞技篮球发展趋势,而制定的总体目标,以及各时间段内的阶段性目标。我国竞技篮球战略目标是一个由职业联赛、国家队建设、青少年训练、科研体系和教练员培养五个竞技篮球运动的构成要素各自具体的战略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1]。

在我国现有体育体制下,奥运战略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竞技篮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2016年夏季奥运会,竞技篮球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20年夏季奥运会,竞技篮球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先进国家行列”。

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目标是提高竞技篮球综合实力,进入世界竞技篮球强国行列,促进我国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而体育强国目标是通过各项竞技运动综合实力的提高来最终实现的。虽然我国目前的竞技篮球水平有所下滑,但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不能改变。只有坚定的立足体育强国目标,为竞技篮球的发展指明方向,才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与优化,促进我国竞技篮球综合实力的提高。

1.2继续实施奥运战略

战略指导思想是指对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体系。竞技篮球的发展不仅要符合全球篮球运动发展的规律,而且更要与各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虽然说,体育发展无国界,但是体育发展的形式受到实际环境的影响,其发展速度、形式与规模是有差别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各国实际国情出发,对于竞技篮球在国内的发展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经实践证明,奥运战略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更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强调:“整合全国竞技体育资源,发挥各地方的优势,调动全国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所以,我国现阶段竞技篮球的发展应该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指导,调动全国资源,健全各项体系,进而提高竞技篮球的综合实力。

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应立足体育强国目标,以奥运战略为依托,加大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推进竞技篮球基础建设,健全竞技篮球管理体制,最终提高我国竞技篮球的综合实力,缩小与世界篮球强国的差距。

2. 建立健全训练竞赛管理制度

2.1把握运动训练规律

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最终目的是产生优异的比赛成绩。所以,运动训练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可见,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是竞技篮球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所以,现阶段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运动训练的重要性,把握运动训练规律,创新运动训练方法,突破运动训练手段,不断提高运动训练质量。同时,还要加大科研力度,结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建立起符合我国运动员特点的竞技篮球训练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创新。

2.2完善篮球竞赛制度

体育运动无国界,但体育运动的发展会受到国家相关体育体制的影响。根据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历程来看,现阶段的体育体制在很多方面制约着我国经济篮球的发展。所以,要促进竞技篮球的快速发展,实现2020年我国竞技篮球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的奥运战略目标,就必须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遵循篮球发展规律,加大体育体制改革力度。

首先,要重点研究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现状,探寻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的体制性或机制性因素和障碍;

然后,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逐步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健全篮球竞赛管理以及国家队训练、竞赛管理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机制。

在此过程中,应该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相关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实行管办分离,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宏观管理,强化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3. 完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3.1明确后备人才发展战略

战略重点是指为保障竞技篮球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着重注意的环节。根据竞技篮球的构成要素划分,战略目标可分为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制度建设目标和成绩战略目标。那么,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的重点应该包含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和人力支撑。

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是以人才强体为支撑,以优化后备人才培养结构为重点,促进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发展,形成完备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等机制,为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

3.2落实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战略阶段是指将竞技篮球战略目标进行有机分解,细化各阶段的任务,促进总目标的实现。根据竞技篮球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战略目标可分为初期战略目标、中期战略目标和长期战略目标。那么,战略阶段可分为打基础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保持优势阶段。

在我国现有是举国体育体制下,奥运战略为我国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所以竞技篮球的发展战略阶段是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指导,以奥运会为周期,实施各战略阶段对竞技篮球的具体部署。

优秀的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所以,现阶段我国竞技篮球发展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竞技篮球发展水平,贯彻落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的奥运战略要求。

4. 加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力度

4.1推行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

国家体育总局的“双百计划”是分别于2012年至2014年、2015年至2017年、2018年至2020年,分三批共培养100名国家队以及省区市专业运动队教练员和100名业余训练单位教练员,培养期限为3年,重点支持教练员的训练研究、难点攻关、参赛调研、、出版专著、参加培训等工作。

所以,在竞技篮球方面要借助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的推行,健全我国本土教练的培训制度,全面提升教练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加大本土教练员到美国、欧洲等顶级篮球联赛的学习力度,使其学到先进的竞技篮球理念和战术思想体系,回来后加以整合,为我所用。还可以通过“引进来、用得上”的方式,聘请国外优秀教练员,将其先进的篮球理念用于训练和竞赛过程。

4.2加强裁判员管理

在竞技篮球运动中,裁判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篮球比赛中的执法者,公正有序比赛环境的营造者,裁判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进程,甚至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尤其是在攻防节奏变换飞快的现代篮球比赛中,裁判员的作用更加明显。

我国竞技篮球裁判员主要分布在学校教师、体育系统、在校学生等各个行业,其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裁判员的重要性以及裁判员现状,因此加大了对篮球裁判员的培训。2012年7月来自我国西部136名裁判员组成的西部地区篮球裁判员培训班圆满结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促进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就必须要严格把关裁判员准入措施,完善裁判员培养机制,健全裁判员奖惩制度。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引入到现代竞技篮球比赛中,使得裁判员在必要情况下,借助信息技术,做出更为准确的判罚。既可减轻裁判员因主观判断导致的判罚失误,也可营造更为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

5. 加快篮球职业化发展速度

5.1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篮球道路

职业体育是体育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体育运动发展历程中的必然产物。篮球的职业化是世界篮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现代社会,受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职业体育的全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

体育协会的实体化,项目管理中心的去行政化,不仅会给相关体育企业带来更多的权利,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使得企业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权力过度集中, 监督机制难以运行等弊端。更为重要的是,实体化与去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体育企业进行体育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活跃了体育市场的发展。多样的运营方式不仅会给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改变由先前国家单一投资发展体育事业的局面,扩大了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源,为政府财政的增加贡献力量。

所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篮球道路,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符合篮球运动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篮球发展实践的运作规律。

5.2促进篮球职业化与为国争光的和谐发展

纵观世界篮球强国,其篮球职业化程度非常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也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职业篮球的探索。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职业篮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所以,现阶段我国要积极探寻竞技篮球与职业篮球协调发展的模式,有效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首先,根据世界职业篮球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晰产权管理,界定运营范围,维护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市场调节作用,为我国职业篮球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序的环境。

其次,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重点,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协调好职业联赛与国家队备战的关系,调解好职业篮球运动员训练与国家队成员训练的关系,处理好篮球职业化与为国争光计划的关系,形成职业联赛为奥运战略服务的和谐发展关系。

再者,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原则,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借鉴NBA等世界高水平职业篮球的发展经验和管理模式,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做到“外为我用,学以致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化发展模式,提升我国竞技篮球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朱天明.构建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结构的理论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3,17(4):59.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3] 白喜林.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56.

[4] 张继忠.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

[5] 邹师.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必然途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2.

第6篇

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坚持业余体校、地方队、国家队“三级培训体制”,这样的举国体制在上个世纪末以前保证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进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日趋激化,尤其是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和运动员高淘汰率所引发的就业压力问题。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教结合”的理念。1987年,教育部和原国家体委联合下文,在高校中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开始实施“体教结合”战略,将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通过学校教育来弥补竞技体育体制的不足。笔者以“体教结合”的理论为基础,旨在解决我国当前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模式。

2.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一个常见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它既涉及对竞技体育性质“本原”的认识,关乎竞技体育可否持续发展的大事,又与优秀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形成全社会对竞技体育强力支持的良性循环有着直接的关系。解决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2.2运动员高淘汰率及退役后所引发的就业压力问题。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科技含量还较低,运动员的低成才率、高淘汰率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相反,退役运动员由于竞技训练体制的原因导致专业口径窄,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多退役运动员无法找到适应自己的工作机会。为了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等六部委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甚至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司长史康成列席2008年全国人代会时透露,今后运动员在退役后为期一年的“职业转换期”内,将能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但这些办法只能暂时帮助退役运动员解决生活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社会负担和提升退役运动员适应本科教育普及化社会的能力。

3.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3.1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区别。美国采用民办官助,主张体育自治。体制的基本形式为中小学、大学、职业队或俱乐部。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来培养后备人才,实施训练和学习的机构都是学校。学生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均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对他们在学业上的要求与普通学生无两样。日本采用业余与职业相结合,政府予以政策指导,社会经济体育组织享有完全自的松散型、社会化的体制,形成以中小学体育运动训练队为基础,以企业俱乐部和综合性大学、体育大学为中坚,以国家集训队为最高层次的三级训练网络。日本各大学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一般没有减免学分或免修课程。俄罗斯是政府与社会团体共同管理的多元化体制。竞技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高水平运动员集中组成国家队。国外竞技体育人才运动训练是谋求幸福的个人行为,竞赛周密而广泛,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化,有良好的人才循环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在体教结合方面对教有着极为具体的规定,以此来纠正“只体不教”的偏差。

3.2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业余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的“三级培养管理体制”。这种举国体制办体育具

有专业化程度高、力量集中的优势,确实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与之俱来的相对封闭独立、资金来源受制约、选拔运动员路子越来越窄、训练与文化学习脱节、运动员再就业难等问题也日渐凸显。

4.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战略的意义

“体教结合”战略为我国培养出智能水平和体育技能双优的人才探索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竞技体育体系与教育体系相结合,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既遵循训练规律,保证系统的业余训练,又遵循教育规律,保证系统的文化教育,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的优势,坚持走“体教结合”之路,把竞技体育与人才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我国从“金牌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5.体教结合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创新模式

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体教结合”的理念,同时在部分高校中进行实施,但是在应用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在“体教结合”上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1)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认识不统一;(2)教练配置问题;(3)竞赛体系问题;(4)重训轻学问题;(5)学校功利主义问题。

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将是两条主线(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相互融合与合作,将现有“三级培养管理体制”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结合,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把全面发展作为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促进每一个运动员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婕.“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

[2]王朝军.等.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J].体育学刊,2007,(4).

第7篇

1.1附属竞技体校成立之初:以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为目的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也有利于运动队教练员、领队和管理人员对训练、比赛以及教育等的交流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训练、竞赛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都会面临退役、就业、工作等人生诸多环节的挑战。如果现在忽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辉煌背后的凄惨将伴随着运动员的一生,这不但是对运动员个人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是竞技体校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人都应打破个人利益至上观,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学习激励机制,扭转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思想认识,这是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最基本的、最能够体现效果的工作。

第8篇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出路

1.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促进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实现竞技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离不开一支专业水平突出、敬岗爱业、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要培养一支事业心强、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掌握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掌握体育运动训练规律和项目制胜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练员队伍。体育训练的科学化关键在于教练员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应对现有的教练员队伍按照“调整、充实、提高”的原则加强建设。首先要在教练员的数量上进行必要的扩充,加强省市教练员的建设;加速完善与改革教练员的教育和培养体系,以结构调整带动质量与总量的提高,增加优秀教练员训练的数量和质量;建立科学的教练员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选拔和使用机制,做好教练员的引进聘用工作;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优胜劣汰实行竞争上岗;鼓励教练员以多种方式开展就业后的继续深造,强化他们的终身教育理念,提高教练员整体综合素质;制定和完善有关教练员选拔、考核、评比、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走向规范化。

2.加强竞技体育激励机制,完善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制度

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制度是各级体育部门对竞技体育发展实施宏观调控、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的有力杠杆。完善奖励制度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和实现奥运战略需要的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运动员、教练员激励有法、有序、有效进行。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处理好国家、地方政府、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各运动队(或俱乐部)、企事、社会团体及个人在制定和实施奖励制度中的关系;处理好传统奖励制度与有奖比赛的奖金、运动员广告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奖金分配关系。鼓励社会各界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奖励,大力支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运动员、教练员的奖励,制定竞技人才奖励的优惠政策。以奥运战略为中心,加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承担奥运重点项目任务的地方、单位及个人的奖励力度,建立国家发展竞技体育最高奖项。完善重奖奥运制度,有效地防止因奥运重奖而加剧的体育界贫富不均和内部不和现象的发生。应把体育比赛的出场费管理、有奖比赛的奖金分配制度、运动员的广告费的提成办法等纳入运动员奖励制度体系,使之成为奖励制度的有益补充。创新奖励手段和方法,设立政府竞技人才奖励基金或项目激励基金,可尝试不同项目激励上的力度差异,尝试奖励养老保险等。

3.鼓励科技创新,做强竞技体育发展科技支持平台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不仅仅是竞技实力的比拼,也是各国现代科技综合实力的较量。要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发挥我国的科技优势,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竞技体育实力增强的观念,充分发挥体育科技的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体育训练部门的科技意识,提高依靠体育科技促进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要面向运动训练实践,深入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从实践中发现不足,解决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训练、科研、医疗服务的紧密结合,对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科研攻关和空科技服务备战,采取“训、科、医”模式,研究制定训练科技保障计划,全面加强训练过程监控,切实提高训练质量。建立若干世界一流“科训一体化”的现代化训练基地,配备专职科技人员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促进运动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的不断提高。加强高水平竞技体育科技人才的培养,建设中国竞技体育信息网络通信,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体育科技工作,充分发挥各科研机构、体育院校、体育科学学会的作用,组建松散的或紧密的科研实体团队,逐渐形成跨学科、跨系统、跨行业的体育科技支撑系统。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加强反兴奋剂研究工作。

4.培育竞技体育资源市场,实现竞技体育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由于多年来竞技体育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明显,以及相对封闭的运动训练体系,导致系统内资源之间、系统内外资源之间流动性差,造成有限的竞技体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竞技体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首先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利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场的手段实现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和合理流动。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资源流动市场,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运动员交流市场、竞技体育赛事市场和运动员保障及就业市场等重要市场。运动员交流要打破制度壁垒、行政区域壁垒、人才封闭壁垒,可采用租借、互换、一次性买断(或转会)、共同培养、协议交流、签约代培和自主择业等多种形式,实现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要开放竞技体育竞赛市场,通过招标、申办、拍卖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承办各类赛事;要建立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采用统一保障基金、运动员伤残保险、运动员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形式,健全优秀运动员保障体系,建立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为运动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健全竞技体育资源流动机制和法制体系,改善竞技体育资源流动环境。

第9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市场化;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89 — 02

核心竞争力是让对手在短期内无法模仿,是竞技项目长期拥有的,使本国竞技体育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体育环境中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 齐齐哈尔市是我国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的主要训练基地之一,冬季竞技体育项目是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项目,他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先后涌现出宋丽、薛瑞红、王北星、付天宇、刘艳等世界名将。但近年来,我市的冬季项目竞赛成绩不理想,后备力量匮乏,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课题运用战略管理科学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我市冬季体育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进行细致研究,以及政府、社会如何支持我市冬季体育的发展等。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长期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加强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对于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竞赛水平,使冬季竞技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竞争力理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到竞技体育事业,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黄卓和兰续章学者认为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能力、认识和普及程度、学习交流意识三个一级指标。其中核心技术能力函括后备力量分额系数、名次成绩再现系数、队员成才周期优势系数、设备投资优势系数、成绩实现系数和专项技术绝招优势系数等指标;认识和普及程度函括领导满意程度、大众满意程度、名次占有额和项目普及份额等指标;学习交流意识函括创新学习机会和信息传递机制两项指标。〔2〕梁建平、常金栋、董德龙等学者认为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源于竞技体育之间的竞争,竞技体育事业的团体或组织要想在某些竞技项目上保持长期稳定(即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保持处于一流的水平,那么竞技体育事业核心竞争力必须由一流的竞技主体、先进的竞技科研和广泛的竞技基础三个方面构成。其中竞技主体函括运动员专项技术绝招系数、运动员先天优势系数、教练员专项技术战术创新系数、教练员调配综合能力系数、成绩实现系数、运动员成绩成长周期系数、后备队员培养系数和名次成绩再现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竞技科研函括科研队伍综合实力系数、科研设备综合实力系数、科研信息应用转化系数和科研信息传递交流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竞技基础函括项目普及程度系数、大众认可程度系数、项目成绩系数和领导决策满意程度系数等评价指标内容。〔3〕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充分结合竞技体育的本质和影响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相关要素,本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长期的科学管理、运动训练和竞赛、体育科学研究、竞技人才培养、后勤保障、政策支持、裁判员培养、体育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建立在竞技体育各单个运动项目竞争力基础之上,具有自身特色的超越竞争对手,能支撑运动项目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内在超常整体竞争能力。它包括三个层面上的竞争力,即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

二、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各要素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并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在研究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时,我们必须根据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仔细研究影响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各要素,依据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并结合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以及现实情况提出合理有效地对策。

(一)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加快竞技体育市场化

制度保障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又一根本来源之一。虽然“举国体制”一直是目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功的保障,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见的。齐齐哈尔市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在竞技体育管理上深化改革,加快冬季竞技体育市场化,逐步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资助为辅的竞技体育模式,发展转变为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并重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不断加强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走竞技体育产业化道路。齐齐哈尔市应当注重对竞技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开发,吸引社会资金对冬季竞技体育的投入,利用竞赛商业化运作,达到增加运动训练和竞赛管理的经济收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总之,只有建立健全冬季竞技体育的管理制度,加快冬季竞技体育的市场化运作,才能有效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二)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为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持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撑,特别在竞技体育方面,无论是运动器材、医疗水平还是训练手段等等,其科技含量已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现代奥运会的竞争,已经成为参赛国家科技发展的竞争,从运动器材、服装到竞技技术等等无不充分地体现出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形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团队,才能实现持续高效的竞技体育知识的创新和积累,而知识不断的的积累和创新是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之一。齐齐哈尔市应该将体育科研机构、学校、职业运动俱乐部和运动队的科研人员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团队,增加竞技体育科研经费,把冬季竞技体育训练中发现的难题进行立项研究,充分发挥体育科技人才的智慧,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去指导训练,强化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冬季竞技体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来提升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三)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经费投入是竞技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市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市财政投入来推动冬季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渠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很难保证冬季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因而,需要大胆的制度创新,多渠道增加体育经费来源,积极吸引和鼓励民间和企业资金投入到竞技体育之中,从而保障体育经费的充裕,为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提升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优秀人才引进

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着冬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确保冬季竞技体育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应当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加强本土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重视引进优秀的冬季竞技体育人才。其中包括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管理者、体育科技人员等等。以优秀冬季竞技体育人才的引进提升当前的冬季项目竞技能力,确保我市冬季项目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加强本市冬季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提升我市冬季竞技体育持久的竞争力。体育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运动员能通过专业训练取得好的竞赛成绩,更要他们自觉努力接受高等教育,确保他们将来不再从事竞技体育活动后,也能很好地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竞技体与文化教育分离造成的种种人才培养弊端,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办学,让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另外还要切实做好退役安置工作,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才积极参与到竞技体育事业当中。

(五)把齐齐哈尔市打造成我国重要的冬季体育竞赛举办地

通过举办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亚洲冰球对抗赛,全国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锦标赛等重大竞技体育竞赛活动,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赛事管理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通过举办各类重要竞赛活动,将对冬季竞技体育文化的培育,冬季竞技体育知识技能的交流,以及冬季竞技体育发展环境的营造等等,带来积极的影响。齐齐哈尔市已经具备了成为全国重要冬季体育项目比赛举办地的条件。

(六)积极参与各类冬季竞技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冬季项目竞技水平

竞赛活动不仅是检验成绩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竞技水平,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不仅要重视全运会、省运会等大赛,更要加强市内各类冬季项目竞赛活动的开展,通过增加参赛次数,达到锻炼运动员,提升冬季竞技体育竞争力的目标。因此,要争取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冬季项目的比赛,并以全运会和黑龙江省运动会为重点,制定竞赛、训练计划。通过多参赛,来检验、提高训练水平,促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脱颖而出,保证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七)找准突破口,积极打造冬季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核心人物

从齐齐哈尔市冬季竞技体育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运动员和教练员水平等等因素,以及潜在优势项目的内在规律,大力打造和发展适合现有冬季竞技体育实情的优势项目,加强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的整体布局研究,合理布局,确保优势项目优先发展,达到在省运会、全运会上增加金牌、奖牌增长点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要重点加强对优势项目核心人物的培养和保护,努力提高其竞技水平,达到以点带面。各项目领军人物的培养,可以在队伍中形成榜样效应,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队员看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使全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市冬季项目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重新科学界定我市冬季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潜在优势项目,在此基础上,强化优势项目,扩大潜在优势项目,合理进行布局,以达到增加齐齐哈尔市冬季项目在全运会、省运会上的夺金点。

〔参 考 文 献〕

〔1〕施兰平,白刚.后奥运时代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运动,2009,(02):51-53.

第10篇

关键词:游戏;体育;规训;异化;复归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6-0012-05

Abstract:[JP2]Body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sports, and it gradually turned into a tool in order to win the gam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games to sports, and then to competitive sports. The modern competitive sports has been out of the game’s category under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business and politics, the body's discipline and alienation was in flood, leading to the body lose the subject position, and the call about body return is more and more strong. Modern sports only under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t" and "self-determination" of the game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iscipline in order to show the true value of athletic body,and then reply the freedom nature of body.[JP]

Key words: game; sports; discipline ;alienation ;return

关于体育的起源,劳动说、祭祀说、军事说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体育是维系人类自身生命发展的一种内在客观需要,而游戏则是这种内在需要的一种鲜明表达” [1]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学者认同。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相当多的体育项目都是从民间传统游戏发展而来的,一直以来体育都有一种属于游戏的解释,尤其在古希腊体育运动就被定义为游戏。所有的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都必须借助身体才能得以实现,游戏活动和体育运动亦不例外,都是以身体作为基础的。在游戏与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身体从被贬损、驾驭的对象逐渐翻转成为它们存在的基础和准绳。人们对身体认识的深入,给予身体在游戏与体育中的展演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引发现代游戏与体育的快速发展。然而,与游戏相比,体育需要付出更大的身体努力,尤其是竞技体育,身体是其最基本的社会化平台和物质载体,没有身体的直接参与竞技体育社会化是无法完成的[2]。在从游戏到体育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体育社会实践载体的“身体”在被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其在游戏中的自由天性。

1体育:“身体”的“游戏”[HTSS]

游戏活动是人类社会极为古老、原始和普遍的文化活动与实践行为,它出于本能的行为,源自天性的表达,始于自然的纯真,是人类野蛮与文明的集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游戏活动就发展成为奥林匹克竞技运动,游戏活动与体育运动相互交融、嬗变,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游戏与体育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以致人类都无法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分辨。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对近似于体育运动的游戏有一种本能的倾向。“投身于体育运动,也就是为生存而斗争、狩猎,重新找回受人类基本需求约束的、真实的、动物的身子骨儿”[3]。游戏源自人类的天性、原始的野性和文化的幽默;体育始于身体的本能、运动的天赋和自然的冲动,这两者的相遇发生在远古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成为一种寻找快乐的手段。游戏活动是体育运动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帮助体育运动归纳和整理出自身的运行体系,原本体育运动只是一些与身体能力相关联的因素,是游戏让体育运动上升为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古希腊这种文化得到最为充分的证明。“体育是什么?体育是以既定的客观统一的规则进行的,以竞争为目的的游戏”[4]。

从游戏活动视角的解释就是:体育运动就是人类身体本能之中蕴涵的那些运动能力、行为方式、活动内容和能量发泄,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一种身体锻炼的手段,一种文化传承的途径和一种延缓种族衰退的努力。它是一种自愿的行为选择,是游戏活动消遣之余的竞争、决斗、比试的“正经”过程。体育运动就是游戏活动本身隐含的那些最为实在的、自然的文化和行为内容。阿伦・古特曼在其著作《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中通过班尼斯特的运动过程阐述了游戏与体育的基本理念,并形成了一个区分游戏(play)、有组织游戏(games)、竞赛(contests)和体育(sports)的基本模型(见图1)。

[TPZK2.TIF;%95%95,BP][TS(][HT5"K][JZ]图1游戏、有组织游戏、竞赛、体育[5]区分模型

从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体育是“游戏性的”身体竞赛这一结论。从游戏到体育,增加了有组织性、竞争性、身体性的限定。组织使人变得规训,竞争关系着胜败,而身体却是执行规训与竞争的本钱,三者共同作用才能达到人类从游戏向体育的转化。

身体是人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物质基础。没有身体,就没有人的一切,更没有人类迄今以来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游戏活动和体育运动都是以身体作为基础的,所有的游戏活动和体育运动都必须借助身体才能得以实现,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基本事实。从身体的视角看,游戏与体育之间没有明显的鸿沟,都是将身体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为工具。奥林匹克代表着西方的竞技体育,其形成之初,追求身体的强健,完美被认为是接近希腊众神的一条客观之路。但是,游戏毕竟不同于体育。尽管我们无法给游戏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康德开始,自由作为游戏的本质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康德认为,游戏的重要特征便是感到愉悦与没有目的。因此,游戏与艺术一样,其本质是自由。即,游戏是一种思想和活动在摆脱生存羁绊下而获得的一种愉悦状态。在游戏中,游戏者通过身体的自由舒展来表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宣泄身体的能量。身体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同时也往往是分散、杂乱的。但是,当游戏被体育化之后,作为“体育”的游戏则提出了将身体活动加以规范化、技能化的要求。而竞技体育的竞技性、规则性对人类身体能力提出了更多的专业化要求,加之商业与政治的影响,必然产生与竞技目的相适应的身体社会化改造。

[HTH]2体育中的身体[HTSS]

2.1身体的规训

在从游戏到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是一个关键的变革。“一村一寨各不相同的游戏被逐步标准化,制定规则,形成组织,组织大规模比赛等,游戏逐步和工业时代的一个新兴名词――体育(Physical Education/Sports/Competition等)变得不可分割”[6]。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有些人的身体适合跑步,而有些人则适合摔跤或者掷铁饼。在竞技体育中,为了实现“夺标”的目标,体育活动在基本身体练习的意义之上,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在身体层面上的比较。“这种比较不仅是一种游戏意义上的狂欢,更是一种争夺状态中对身体卓越的追求与体现,是有着明确胜负观念的身体竞争”[7]。为了比赛的胜利需要发挥身体卓越性的最大潜力,使之与专业性的运动项目规则相匹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运动员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练习”,更需要一种全面的身体“规训”。

[JP2]“规训”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福柯在其知识社会学研究中发掘并最先使用的概念,用以概括近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管理权力,即通过精确的计算与控制达到对人的生产与组织,这是一种技术性与肯定性的权力力量。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中提到,“规训权力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它不是为了减弱各种力量而把它联系起来。它用这种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是为了增强和使用它们”[8]。反观现代所有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一规训原则适应所有体育项目,在规训框架下无论是身体的集中式训练或分散式训练,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胜。身体在这种规则体系下“要通过‘训练’把大量混杂、无用、盲目流动的肉体和力量变成多样性的个别因素――小的独立细胞、有机的自治体、原生的连续统一体、结合性片断。”福柯指出,“规训是一种精心计算的、持久的运作机制”[8]。对于运动员来说,这种“运作机制”的主要外在表现就是运动训练,然“规训”亦不同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主要指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9]。也就是说,训练关注的是身体技术、身体素质、人体医学等范畴,是一种身体物理层面的练习;而“规训”是通过行使制度化和规训化的“身体管理”(body administration) ,创造出新型的、顺从的、训练有素的身体。在实施身体规训的同时某种规范和标准必须被引导进人的思想和意识之中,身体和灵魂统一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训主体,身体的细节姿态、身体的精力和时间,都被用于发挥最大的利润和价值[8]。[JP]

人的未特定化、不完善性与环境保持着非特定的开放性关系,使人通过身体获得教育(也就是体育)既成为可能,又显得必要。人类面对大自然弱肉强食的法则和不可抗拒的威胁,若不借助文化、身体教育(即体育)的力量,作为一个自然物种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作为遵循自然界竞技法则的竞技体育亦如此。纵观现代的竞技体育,处处都充满着“规训”:运动员为了赢取比赛的胜利,不仅需要反复练习技艺、强化体能、磨练心智,还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为了自身商业价值最大化,需要非常人般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可以说,正是规训促进了竞技体育职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使体育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别开来,也正是规训成就了天才运动员精湛的技艺,提升了人类的审美,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人类的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可以说是充满了随意性和自由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随意性和自由性逐步受到社会理性思维的规范和改造,而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规则体系对竞技体育的规训和改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规训与改造已经潜移默化到运动员的身体当中,成为一种内隐的行为指令,引导着运动员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在竞技运动中“人们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准备,才可以成长为成熟的、羽翼丰满的运动员。为此,运动员们不得不训练自身,不断重复整合自己,甚至惩罚自己” [10]。这一切的过程,都是人类在自我找寻那些原始记忆中的生命符号。身体运动是长久的过程,是一种保持身体健康的手段,必须学会坚持、忍耐、惩罚和克服,这是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竞技体育中的规则体系实质上就是社会体制对身体的规训与改造,其最终目的是使身体日渐适应这个社会,并最终为这个社会服务。

2.2身体的异化(危机)

竞技体育是运动员以竞技比赛为基本手段,满足人们审美享受及刺激等需要的社会实践,是现代体育的基本形式之一[11]。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是竞技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相对其他体育形态,它对身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色彩的不断加重,加之一些国家社会体制的影响,“冠军效应”日益明显。运动员为了名利双收,不断地开发竞技体育中夺取比赛胜利的物质载体――身体――的潜能,一些无节制的开发必然导致身体健康性、平等性的破坏。

[JP3]在身体选材方面,现代的教练员一般都借助科学的测试,首先选择那些具有所参与竞技项目特定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少年儿童;而一些天生羞怯的、身材与所参与竞技项目不符的选手即使再有兴趣也只能靠边站。在一些国家,在少体校中“业余训练”的孩子只要在某个项目中显现出一定的运动天赋,他们很可能成为长期集训名单上的一员并从此开始他们的运动生涯。年少的他们很少懂得自己享有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以及健康权、教育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不受歧视权等各种权利。现代的选材方式实质上就是竞技体育管理者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其参与者主体身体的控制来实现身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12]。在身体训练方面,竞技体育的“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成功论成为训练当中教练员激励运动员的主要手段。为了追求奖牌, 无视训练客观规律,过早地专项化训练、片面地加大训练负荷、盲目地增加训练的强度、难度,直接导致运动员训练伤病的事件层出不穷。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少儿开始投入专业训练的,常年超负荷训练和向极限挑战,致使绝大多数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病[12]。比较有影响的“王德显事件”中的艾冬梅由于长期超负荷训练,其脚部重度畸形,医生甚至称相当于 70 多岁人的脚,这是长期超负荷、不当训练的结果[18]。在兴奋剂方面,医用药品的发明一开始是为了治疗疾病、拯救病人,如利尿剂,它能排除心力衰竭者滞留的体液。但是在一些对体重有控制的项目中,运动员往往采用它降低体重以达到以“大”打“小”的目的,从而获得优异的成绩。在“邹春兰事件”中,早期 6 年的训练时间里,在“非主动”情况下每天一粒“大力补”,一共 2 000 多粒药物吃到了邹春兰的身体内。虽然这些“大力补”让邹春兰增强了肌肉力量,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但也使其出现了扁平,喉结增大,胡须、腋毛、体毛明显,声音粗重等男性体征,并且卵巢、肾上腺皮质、垂体、甲状腺等器官患有疾病,这种药物所带来的潜在威胁正在危害着邹春兰的生命[13]。标准体系下身体的平等化是竞技体育最显著的一个特点,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可以无限制地研究各种科技含量较高的运动器械,却不能容忍运动员服用一点点兴奋剂。因为它不仅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还破坏了运动员身体的平等性,使得竞技体育的上空缺少了公正、公平的标志性旗帜。[JP]

[JP2]一般认为,本能欲望是人类堕落之源。因此,竞技体育中为获胜而对身体不惜一切代价的开发也被认为是人类过度的物质贪欲造成的[14-15]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利益驱使仅是竞技体育异化的表层原因,竞技体育异化的根源在于运动员的身体成为精神、社会的奴隶,退化为夺取比赛胜利的纯粹工具[12-16]。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职业化发展,竞技体育运动早已与政治、经济等种种复杂的因素搅为一团而成为一种现实性的“工作”,起初纯粹的“游戏”内容逐渐丢失殆尽。因此,当竞技体育呈现出一种现实性的“工作”的情况下,也就违背了体育的本质性规定,表现出体育活动中运动者丧失主体地位,甚至被物化的体育所支配的异化现象[17]。[JP]

[HTH]3扬弃:竞技体育与游戏精神[HTSS]

竞技体育(competitive sport)是现代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让体育运动饱含激情,在丰富人们的体育文化生活、增强人民体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化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最高形式,它不仅使竞技体育的水平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还带来非凡的市场效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是以职业运动员的出现为标志的。在体育发展史上,最早的职业运动员出现在工业化水平最高的英国。1823 年,在英国牛津举行的划船比赛中首次出现了“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概念[18]。时至今日,职业化已经成为全球体育发展的普遍现象,奥运会已俨然成了职业运动员的舞台,那些没有经过专门特殊训练的业余运动员极难问鼎竞技体育的奖牌。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对身体的“规训”是胜任“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由于过度地追求运动成绩,正常的身体规训已经达不到人们的期望,问题(异化)自然就产生了。然而,问题不在于“规训”本身,而在于“如何”以及“为何”规训。这在深层次上涉及到我们对竞技体育本质的认识。

长期以来,体育理论界普遍将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在我国体育界存在着关于“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是否为同一个概念的争论,本文将二者视为同一个范畴)理解为一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11]。这种理解方式重在说明竞技体育与一般大众体育运动之间的区别,它在清晰地传达了竞技体育的“竞技性”的同时,未能为其固有的“游戏”属性留有余地。事实上,在ICSPE(国际竞技体育协会)的“竞技宣言”中,“凡是含有游戏的属性并与他人进行竞争以及向自然障碍进行挑战的运动,都是竞技运动”。尽管各国学者对“sport”一词的具体解释各不相同,但在强调“sport”的游戏基础和游戏特性方面却是一致的。从 play 到game 再到 sport,展现了人类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同规则下向对手或自身的极限挑战、超越自我的追求过程。比赛或竞争当然也是游戏的一般表现形式,但是,在富含“游戏”精神的体育竞赛中,运动员是自由的,他能够主宰并支配自己的身体,免于任何外在的强制和奴役,因为“在被命令之下所进行的游戏已经不能叫做游戏了”。人们在竞技中相互尊重、强健体魄、愉悦身心,尽情享受挑战人体生理、体能极限所带来的无限乐趣。然而,现代的竞技体育已不是从前的游戏体育,伴随着职业体育的发展,许多竞技项目成为人类社会万千职业中的一种,但是这一职业又不同于社会的一般性职业,往往夹杂着许多商业与政治因素。由于商业与政治的过度干预,“参与比获胜更重要”的箴言早已被“胜利就是一切”所取代,独立、自主、自由的游戏精神已荡然无存。为了在比赛中获胜,一切对于身体的有意或无意的损害往往被视为一种“必要的牺牲”,甚至可以为了取胜而不惜一切代价。体育的目的是人,人是体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作为体育一部分的竞技体育自然逃离不了这一本体论命题。社会是人的社会,因而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发展的起点和归宿都应是人自身。身体是人的社会存在、是人类精神的载体。因此,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身体和精神的完善,让人类生活积极健康而富有乐趣,而“竞技”应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当“手段”超越“目的”成为唯一、至上而追求时,体育必然会远离其“游戏”的本原。这是现代竞技体育中各种身体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

游戏状态是一种克服了人的片面和异化的最高的人性状态,是自由与解放的真实体现。胡伊青加[19]指出: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辉煌灿烂的结晶,产生于游戏,发展于游戏,并理应作为游戏而继续完善成熟下去。也有学者认为,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和过多的政治性干扰是对竞技体育游戏精神的践踏,也是导致竞技体育偏离游戏轨道的主要症结,要想遏制运动员身体的异化,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向游戏本原回归,摈弃目前虚假的价值观念和非理性的价值意识,重构竞技体育社会化的理论框架[20]。我们提倡让竞技体育向游戏“回归”,但这不是在形而上学的“回到原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竞技体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就之一,“回到原点”是文明倒退的表现。作为“游戏”的竞技体育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它不仅有着严格的规则性、组织性,有些项目对人的体能和技能都有特殊的要求。这些身体素质和技能必须要通过长期的专业化训练才能具备。此外,与最初更多强调的竞技参与相比,现代的竞技体育也是一种观赏服务。运动员在赛场上只有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才能给观众带来审美的享受。可见,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为了圆满完成比赛、展现高超的技艺,身体规训势在必行。如果像在日常游戏或一般体育运动中那样“自由”“任性”,竞技体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回归”不是“回到原点”,而是辩证地“扬弃”――既要保持游戏的精神,又要合乎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复归,是一种发展和进步。在这里,自主、自决的游戏精神是竞技体育的价值内核,科学、合理的身体规训是竞技体育自身的内在要求。这二者合一,才能展现身体竞技的真正价值。

[HTH]4结语[HTSS]

游戏活动是人类本能的宣泄、天性的放肆,是自由的回归。竞技体育是具有游戏精神的身体竞争,它是不能离开游戏而独立存在的,失去游戏保护的竞技体育也将丧失人类在心灵上的认可。科学合理的身体规训是竞技体育在游戏规则化发展方向上的行为标准,它意味着文明,意味着发展,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象征着人的自由权利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然而,当体育的“竞技”这一“手段”超越体育的“育人”这一“目标”时,体育就远离了“游戏”的本源,身体的异化也就产生了。为了复归竞技体育中身体的自由本性,现代的竞技体育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身体规训,同时需要自主、自决的游戏精神。只有二者合一,才能展现身体竞技的真正价值。

[HTH]参考文献:[HT5"SS]

[1]何维民,苏义民.关于体育原点的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8):14-19.

[2]常乃军,赵 岷.竞技体育场域下身体的社会化改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2):1-6.

[3]瓦诺耶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M].徐家顺,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

[4]吕予锋.什么是体育―― 一个适合进行法律分析的体育行为定义[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10-12.

[5]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纪录: 现代体育的本质[M].花勇民,译.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36.

[6]王广进.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与科学,2010,31(1):33-36.

[7]路云亭.竞技的本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461-464.

[8]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155,375.

[9][JP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12.[JP]

[10]马廉祯,谭华.追求卓越的竞技运动――《竞技运动:一个哲学的探究》评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7(5):18.

[11]肖林鹏.竞技体育本质及发展逻辑[J].体育学刊,2004,11(6):1-3.

[12]杨志敏.身体理论视域下的竞技体育异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5):55-58.

[13]陈淑奇,龚正伟.竞技体育异化与运动员权益保障问题之伦理审视[J].体育学刊,2009,16(1):19-23.

[14][JP3]卢元镇.竞技体育的强化、软化、弱化[J].体育文史,2001(3):20.[JP]

[15]刘一民.运动员异化行为简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07- 1309.

[16]张之沧.论身体的异化和复归[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2):19-24.

[17]谭华.体育本质论[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

[18]江明非.论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利与弊[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15(4):13-15.

第11篇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生运动员 教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03

Study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 of American College Athletes

CHE Xiaohui

(P. E. Sec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 The study starts from education,training managemen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college athletes, based on American Sports Management System and training competition mechanism, the paper analyses the growth and cultivation process of American college athlete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transi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issues. The research provide referential basis for university high level athletes training mechanism reform and improve.

Key words American; college athletes; education; training

1 美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分析

美国在竞技体育历史上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参加第1届奥运会开始美国所获奖牌总数始终保持在前三名。在奥运会历史上,美国共举办过4届奥运会,是举办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竞技体育管理采用的是社会主导型模式,美国政府对竞技体育事务的直接管理和介入都很少。在美国,奥委会、各单项体育联合会、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和职业体育联盟等社会组织承担着美国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美国《业余体育法》明确规定,奥委会是美国体育运动的国家级管理机构,在竞技体育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各单项体育联合会为下一级的体育事务管理者,美国的社会体育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自主开展各种竞赛体育活动。美国奥委会主要负责协调处理国内的各种竞技体育事务,并负责组织运动队参加奥运会和其它世界性大赛。美国充分利用并发挥市场在体育事务中的功效,促进美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动因就在于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①

在美国高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系统中,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是美国高校体育运动竞赛最主要的管理机构,英语缩写为NCAA。美国高校另外一个主要的管理机构是全美校际运动联合会,英语缩写为NAIA),该协会和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协调组织和管理美国高校的体育竞赛等活动。②由于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非常高,美国的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主要在高校培养成长,长期以来高校就形成了美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可以说美国高等学校是优秀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由之路。③由1200多所美国大学、联盟和单项协会组成的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目前是美国规模最大,会员最多的体育管理机构。美国奥运代表团的主要骨干力量均来自各高校,从大学中直接选的学生运动员占到美国奥运代表团的90%以上。

2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成才机制与培养模式

在美国,学校体育教育、校内外的体育俱乐部、企业体育俱乐部训练等训练形式共同承担了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由于美国的教育比较发达,学校有良好的体育场地设备。教育系统是美国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主阵地,美国依托完备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形成了小学、中学到大学“学训一体化”紧密衔接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是美国数以万计的大学生运动员成长的摇篮。美国50个州都有自己的中学校际体育协会,简称州中学体协,它对本州各运动项目的校际竞赛实行全面的负责与管理,每年都进行分层次和分项目级别的各州中学间校级体育竞赛。④美国的运动员培养机制把教育和体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体育成绩突出的高中生往往都能被包括常春藤联盟的大学破格录取,美国的许多大学也会为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减免学费或提供较高额度的奖学金。

大学时期是美国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在美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美国的高校可以通过提供优厚奖学金的方式,将那些运动成绩优异的高中生招收到大学。在美国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从事专业训练的时间、学籍管理与学习要求、赛季训练与参赛等事宜都规定得非常严格和详细,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负责进行监督和管理。例如,在校学习的大学生运动员每天参加训练的时间最多4个小时,每周的训练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若违反了这些规定,该校的运动员就会被取消赛季的参赛资格。⑤在这样的规定下,美国大学的学生运动员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其运动员身份而降低学习的要求和标准。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美国学生运动员在校学习的时间会高于普通学生完成学业所需要的年限,一般为5~6年,有的甚至长达8年之久。为了能够确保大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业不受影响,美国高校一般都会为这些优秀的学生运动员配备专门的文化课教师来指导他们的学习。学业指导老师会依据学生运动员专业特点、所选修的课程、入学时的文化水平以及训练比赛的时间,协助指导学生运动员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量身制定培养计划,保证这些大学生运动员能够不受运动训练的影响而顺利完成学业,获得相应的学位。大学毕业后这些特别优秀的学生运动员还可以参加选拔赛,获得机会进入国家代表队,或者加入职业体育俱乐部成为职业运动员,也有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大型比赛前进行赛前的短期集训,然后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完全可以被认为是“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的典范。⑥整体上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呈现出法制化、专业化、个性化和商业化的基本特征。对大学生运动员的管理行为受到严厉的法律约束,训练竞赛上具有专业的培养方案,管理上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大学生运动员按照个体目标追求和自我需要满足参与训练和竞赛,运动队采用商业化运作实现学校和竞技体育在功能上的优势互补。

3 以大学生运动员为核心的美国竞技体育竞赛机制

美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业联赛体制的关键作用。美国的职业联赛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持续发展的同时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各方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青少年联赛的基础作用。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所主导的校际间的各类竞赛组织体系,为美国竞技体育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运动员专业人才,保障了美国美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美国竞技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美国在派队参加重大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前,都会采用客观的相对固定和公开公正的选拔模式,即各级各类的选拔赛,依据比赛成绩挑选出优秀运动员组成奥运代表团参加世界比赛。

美国共有45个单项体育协会(National Gorerning Body,简称NGB),其会员身份由美国奥委会确认。各单项协会负责美国各个运动项目在美国的开展,与美国奥委会一起组织参加奥运会、泛美运动会以及各类国际体育竞赛,在整个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为鼓励大学生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美国采取奖励手段来激发参赛者的斗志。美国政府奖励优秀运动员的范围比较广泛,有奖励为本国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的“沙利文体育奖”、⑦1968年设立的体育精神奖、1974年实施的评选最佳男女运动员奖、1996年开始实施的团队奖、最佳教练员奖等各种形式的奖项。1979年,美国又设立了“杰出贡献奖”,表彰为体育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除此之外,为了对更多的优秀运动员进行资助和奖励,美国奥委会开始实施了五种形式的奖励计划。对符合美国奥委会代表队条件的高水平运动员和泛美运动会项目的优秀运动员等实施一级补助金计划;对具有特殊需要的优秀运动员给予二级补助金;对参加国际比赛进入前6名,或在淘汰赛中进入1/4决赛的个人或集体实施金牌奖励计划;对那些没有获得大学体育奖学金的学生运动员额外给予奖学金资助;对那些在队或已经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实行奥林匹克就业机会计划。⑧美国奥委会针对优秀运动员的奖励和资助行动,有力地解决了各类优秀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保障了美国优秀运动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美国竞技体育称霸全世界的重要力量之源。

4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的职业发展与职业转型

美国的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是学院化和职业化培养相结合,国家宏观指导、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训练和竞赛的运作模式。美国优秀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依托的培养机构是大学和俱乐部,以体育市场、体育产业保持其生存的活力,根据非常完善和健全的体育法律进行指导和监督。美国非常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适用人才。美国学生运动员虽然在训练时间和精力上不具有优势,但其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其它各方面的巨大优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美国的运动员保障法规,不仅使竞技体育训练体制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也使运动员较少受到退役后职业角色转换的困扰。

分析美国大学生运动员职业转换顺畅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三点。首先,职业体育发展比较成熟。美国的竞技体育体系分为中学、大学体育和职业体育,优秀运动员通过大学阶段的培养,毕业后可以成为职业运动员,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赚取高额的报酬,完全足以维持其后职业生涯期间的生活。其次,美国依托教育体系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运动员的全部不是竞技体育,而是个人的兴趣或爱好。运动员有着各自的专业,运动训练过程始终贯彻执行学习为主、训练为辅的原则,毕业后完全可以选择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最后,大学对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知识学习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学位教育的规定。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对优秀运动员各项具体事务的管理都有相应的明确条款,为确保优秀运动员学习质量和效果提供了法律依据。

5 结束语

美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是把体育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法律手段制定规章制度并依法进行管理和运作。这种体育和教育的高度融合,保证了大学生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可见,美国大学生运动员的人力资本积累不仅仅是在专项能力和竞技水平的积累,而是综合素质方面的全面积累,运动员退役后职业转型与发展良好。借鉴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我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育人理念。我们要借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良好契机,紧密结合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特点,全面梳理和重新制定包括招生机制、训练竞赛机制、文化教育机制、监督管理以及激励机制等在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大学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只有这样,目前我国大学生运动员培养模式下所存在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职业转型困难、就业率低、培养规模萎缩以及选材面过窄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有效得以解决。

注释

① 张晓琳.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44-45.

② 凌平.中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1.5:6.

③ 王波.中美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外部领导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7:26.

④ 潘前.美国奥运优势项目青少年竞赛体制主要特点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10:40-41.

⑤ 张晓琳.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86-87.

⑥ 贾佩丰.世界体育强国优秀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文,2009.5:16.

第12篇

【关键词】体教结合 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是当今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看似文字表述上的一点点差异,其内涵却迥然不同,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差异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模式,即:以体育系统为主通过体工队培养的“体教结合”模式;以教育系统为主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培养的“教体结合”模式。

一、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教育主体地位的回归

我国自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中央体训班”开始,建立了高度集中和封闭的从“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的运动员培养“三级训练体制”。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三级训练体制”造成的学训矛盾、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等诸多问题日渐显现。基于此,国家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方针政策,主要措施为:一是体工队学院化;二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三是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和在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四是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

由于现阶段竞技体育在凝聚社会力量、提升民族自信心方面的显性作用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体育部门为主建立的“体教结合”的目标取向不可避免地向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倾斜,其做法和观点是从竞技体育的目标价值观出发,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律,使运动训练效果最大化。学训矛盾得不到彻底解决,“体教结合”也因此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基本上成了口号。

其实,提出“体教结合”的初衷是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体教结合”被赋予的含义是“专业化的竞技运动和教育机构结合”,也就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结合。然而,近2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矛盾始终难以得到很好解决,“体教结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学校体育的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是构建竞技体育的基础,少年儿童是竞技体育人才发掘的唯一资源,学校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些可塑之才往往首先进入学校体育中的课余训练队伍接受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如果不依靠学校体育中的课余训练,就丢失了体育人才基础,也就丢失了尽可能早的竞技人才准备。换一个角度看,现代竞技体育必须有良好的场地、完善的设施、先进的科研手段等等,而这些条件除了体育系统外,在我国目前只有学校具备。

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系统开展课余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教体结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竞技体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教育对造就合格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教体结合”,把运动训练贯穿于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以健身娱乐为目的、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学校体育。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才能成为竞技与教育的结合部,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提升自己在整个教育界和学校中的地位,体现其在全社会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获得自然发展。

二、从“体教结合”到“教体结合”:教育性体育教学的纲领性意义

教育性体育教学的认知方面既体现在体育教学的目的层面上,又体现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层面上。“教体结合”的终极目的是育人,要求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大中小学校转变观念,消除功利思想,充分肯定运动员学生的学生身份,全面育人;学校体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传播体育文化,推动体育运动开展,而不应该演变为“金牌至上”的纯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

“体教结合”向“教体结合”转变,不仅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思想的嬗变与升华,也是学校体育功能的回归与完善。关于教育性体育教学过程层面上的认知要求,就是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进行运动性认知学习,最主要的功能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还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都是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因此,为完善学校体育的功能,教育系统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烨.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6(2):61-64.

[2] 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9-21.

[3] 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56-59.

[4] 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19-22.

[5] 钟秉枢.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