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时间:2023-10-09 10:59:43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1篇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摘 要: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点,以取得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运动,它是组成体育的重要元素.随着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和进步,竞技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也逐渐成熟,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喜爱.而高校竞技体育教学承担着为社会输送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责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育的发展和完善,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还存在着训练随意性大、训练经费不足、训练项目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以赛代练"增强训练效果、科学设置训练内容、有机结合技术战术训练、合理分配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等改革建议,希望以此推动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竞技体育;改革建议;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27-02

竞技体育训练作为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其特有的社会性运动特点受到普遍关注,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教师并不是专业团队,他们对经济训练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不能完全理解和把握,不能清晰的区分竞技体育训练与其他体育训练的差别,更无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和训练建议,致使许多院校参加经济体育训练的学生成绩不能有效提高,因此,如何在遵循竞技体育训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有效提高竞技体育训练效率,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现状

首先,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竞技体育训练中坚持训练的人数较少,调查显示,高校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人员中,坚持系统训练的高水平、高素质运动训练队员只占15%,为了应对比赛临时性集中训练的人员占25%,还有的虽是常年参加竞技体育训练,但并未参加系统训练,这部分人数占50%左右,因此,总体而言,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中参加系统性、规范化训练的人员太少.

其次,竞技体育训练随意性较大,训练时间难以保证.训练时间是保证训练效果,提高训练者水平的前提.但根据目前对高校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不能保证竞技体育训练的时间,在训练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主要是因为知道竞技体育的教师身兼数职,过于繁忙,无法保证训练时间.同时,学校运动场地不足,运动设备不够,运动项目较多,竞技体育训练的场地无法保证.此外,部分高校学生运动课程较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无法全身心的投入竞技体育训练.调查表明,大部分院校的体育场馆设置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部分高校体育馆和训练场设备陈旧、不配套,有的已经不符合当前省级或国家级比赛要求.高校对竞技体育训练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口较大,设备陈旧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导致训练无法正常进行,竞技体育训练效果不佳,学生成绩无法提高.

第三,竞技训练项目布局不够科学.部分高校不能从整体、长远的布局来设置和规划竞技训练项目,在训练中师生都容易出现急于求成、各自为战的心态.目前高校的体育训练主要集中在三大球类训练和田径训练上,学生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关注度较小.

最后,竞技训练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激增,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长,有些教师甚至身兼数职,不仅要教授体育理论课程、相关体育辅导课程,还要负责一些群体运动训练,工作量增加,使得体育教师在竞技体育训练中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另外,由于高校对竞技训练经费投入较少,给指导教师的津贴也不足,这无疑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大部分高校对竞技训练教练员的在职培训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进修机会,不能及时接触竞技训练的最新成果和要求.在实际的训练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手段和技巧,导致训练效果不佳,难以实现竞技体育训练的培养目标.还有部分竞技训练指导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缺乏耐性和责任心.不能发展成为当前高校竞技训练急需的,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人才.

2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改革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降低了我国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竞技体育训练水平,改善竞技体育训练现状,必须对之进行有效改革,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策略:

2.1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马特维耶夫周期论认为竞技训练要有三个阶段: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但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提出竞技训练应考虑个性化问题,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及训练项目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运动技能的获得、保持、消失都有一定的规律,但绝不是一个机械的周期性常态,僵化的安排训练准备时间、比赛时间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状态都不一样,运动后的恢复周期,运动期间的营养状态,对负荷刺激的适应能力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安排竞技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和特殊性,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要按照竞技项目的具体周期特征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计划,并且坚持每周落实.竞技训练教师要根据自身的运动经验,用心体会负荷秩序,充分掌控训练进程走向,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此外,在制定经济训练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板块理论训练规律,以及竞技体育的训练周期,这也是高校竞技训练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多数高校都是按照体育教材教法大纲安排训练进度的,这种传统框架式的训练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现代运动训练理念要求我们要在充分考虑,竞技训练教师经验和人体生物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运动训练逻辑原则,科学安排训练周期和课时计划.因此,当前竞技训练改革要充分考虑周计划与课时计划的内容目标是否统一,是否遵循训练者身体机能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板块逐步提高.由于每节课的训练项目和参与者身体机能都不一样,因此,竞技训练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经验,针对训练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攻克训练中的难题,按步骤、分阶段逐步加强训练中的薄弱环节,最终完成训练计划.

2.2 “以赛代练”增强训练效果

在竞技体育训练中,运动技术一般是靠运动员逐步练出来的,但比赛的能力却是靠运动员打出来的,运动训练可以塑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增强运动员的适应负荷刺激能力,这也是运动员在周期变化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运动训练其实可以视为生物学意义上的机体改造过程,但比赛则是运动员之间相互配合、调适的过程,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运动员,才懂得如何在竞技比赛中节省身体机能,最大程度的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最优异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以赛代练”并不是完全排斥基础训练,而是将比赛视为训练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也并不否认基础竞技训练,只是要求在准备期相应减少那些没有负荷要求的训练项目.这是因为在赛前的准备期中,负荷训练的强度需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这种负荷强度的变化应以比赛的强度需求为标准.比赛在竞技训练中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依靠长期单调的疲劳训练就能达到的,它要求运动员按照比赛需求不断调整身体机能.因此,只有经常参加各种比赛,才能在实践中发现训练中的问题,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不断改进,并根据自身竞技水平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比赛对手,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技术环节,针对自身缺陷进行相关的体能或技巧训练,进而取得下次比赛的胜利.

2.3 科学设置训练内容

在竞技训练中,教案可以显示指导教师的预期目标,同时,教案也是竞技训练进程的基本单位.指导教师按照教案制定的训练目标安排每天的训练计划,所以,教案设置要科学合理,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辅助诱导性训练、重量训练、准备活动和运动负荷强度等.每周至少要安排一到两次高强度大密度训练,其余时间要逐步减少训练密度,增加训练强度,并且要尽量使训练时间与竞技比赛时间一致.在某个训练项目的结束阶段,要注意逐步增加恢复练习的时间,恢复训练在体育竞技训练中至关重要,恢复训练做得好就可以减少队员的生病事故,强化训练效果,让队员可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下一轮训练或比赛,避免队员因过度疲劳产生无效训练.此外,在安排训练计划时要注意详细记录核心训练的进度和效果,主要包括重量、高度、力量、运度、负荷强度运动时间等,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训练后的对比分析,便于及时发现运动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队员的运动效果,挖掘不同队员身上的个性差异和潜力,进而合理安排下一步的训练和比赛.此外,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反思训练手段和内容,及时修改教学方法,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训练计划.

2.4 有机结合技术战术训练

技术战术训练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本功,也是所有训练中的核心主题.这是因为,运动员在竞技训练中高超的运动能力,有赖于瞬间完成的神经肌肉联系,并进一步形成条件反射,致使队员动作越来越娴熟,进而到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的缩短反应时间,节省运动机能,敏捷的应变赛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而技术战术训练正是针对赛场规则与需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通过训练增强队员的敏捷度,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但队员在进行了高难度的反复训练产生娴熟的训练刺激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指导教师要在战术技术训练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再次重复训练,同时,也要引导队员将以前的训练技术与新训练的项目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应变能力.所有的运动技术在停顿一段时间之后熟练程度都会出现消退,这是神经肌肉联系上暂时性的记忆中断,因此,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技术战术训练及时强化这种记忆,以求其能够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进而实现技能战术的阶梯式强化.

2.5 合理分配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

能否合理分配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是衡量一个体育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竞技体育训练的初期要尽量少安排战术训练,这主要是因为战术训练法不利于运动量和负荷强度的提升.战术训练要按照一定的战术原理,分小组训练,指导教师根据队员特长引导他们形成战术配合定式,并在此基础上定制多套全队配合战术,不断强化战术环节,挖掘所有队员的技术潜能,增强全队的战术能力.同时,战术训练的比重要随着队员水平的提高逐步降低,而体能训练的比重则要随之加强,尤其是在应对大机能超负荷极限比赛时,要注重增加体能训练.

参考文献:

〔1〕鲁长芬,等.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第2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第3篇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环境;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71-03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众多体育环境因素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多方位、多层面的影响,并面临众多矛盾,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与追求比赛成绩行为的短期性矛盾;青少年训练要求的系统性与功利主义的阶段性的矛盾;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与教学评价的片面性矛盾;学生需求多样性与家长、老师要求的单一性矛盾;体校培养目标的局限性与社会要求的多样性矛盾;运动员选才和训练要求的科学性与经费缺乏和知识落后的矛盾;以及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等。

本文力求通过对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因素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以便我们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与利用,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益。

一、体育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形式

体育环境涉及到“体育”和“环境”两个概念。“环境”的含义是“环绕的情况、物体和条件”。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中心事物的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随之不同。“体育是根据社会需要,以运动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命人的培养来达到社会的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根据以上“环境”和“体育”的概念和定义,体育环境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应是指:体育存在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从微观看,体育这一个实践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人,行为方式是运动,行为目的是身心健康。体育环境是指影响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运动能力提高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的总和。体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环境,其与自然、社会有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受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域、材料等等)和社会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等等)的影响和作用。体育环境因素也是由其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即体育环境的内环境因素和外环境因素所共同构成。所谓内环境是指对体育这一主体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是体育变化发展的依据。所谓外环境是指对体育这一主体产生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是体育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体育环境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体育这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

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因素分析

1.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体育环境因素及关系。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在身体、心理上具有运动能力,正在接受科学、系统的体育训练和参与运动竞赛,在体育项目上具有取得优异成绩可能性的个人”。根据“体育环境”概念,我们定义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为:“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训练和竞技能力提高的客观实在”。

运动员、教练员、物质条件、体育科研是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主体有直接作用的体育环境因素,它们构成了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内环境的主要内容。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外环境因素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包括几乎自然与社会的所有方面,如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精神环境、家庭、学校教育、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等。

2.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环境主要因素分析。(1)运动员因素。竞技体育的角逐实质上是竞技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后备人才的竞争。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地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一定高质量、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的储备,要保证体育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保证在人才输送、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运动员参训人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运动员质量高低主要体现在其具有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获得性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部分”。先天遗传竞技能力是体育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内容,其决定了运动员的发展潜质,是决定运动员成才的根本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实状态是一段训练后的训练获得,反映了当前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智能等方面的综合状况,是今后体育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应用的依据。运动员的现实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向高层次运动水平迈进的基础。运动员训练动机可以表明为对成功和地位的向往等。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是为一定动机所支配的,是直接推动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内部动力,决定了其训练的投入强度及其发展。训练态度是运动员对运动训练这一组织活动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是直接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运动员因素的构成主要有:运动员数量、运动员质量、训练动机和态度等。(2)教练员因素。教练员是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要素,在后备人才的选材和运动训练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起关键作用,直接影响运动训练的质量与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后备人才的未来。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是教练员完成运动训练任务必备的能力,是教练员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实际经验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其对训练理论、专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影响其对体育训练过程的组织、管理和调控。教练员的学历层次、运动经历是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具体体现。在运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教练员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总结,使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教练员自身执教能力的提升、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的促进和训练的效果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敬业精神,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事业责任心和对他人及社会的高度负责意识。教练员的敬业精神主要体现在运动员选材工作,运动员管理,多种训练文件的制定,训练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等。教练员敬业精神是保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保障。教练员的构成因素主要有:执教能力、科研能力、敬业精神等。(3)物质条件因素。体育场地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育竞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体育场地的质地如何,器材设备的先进与否,虽然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对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使用、训练的效果和质量、运动技术的形成和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因素主要指体育各项目训练所必需的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4)体育科研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体育科研因素主要是科研工作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结合程度。运动员选材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初始工作,需要对青少年个体进行包括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和心理的多方面考查并做出综合评价。选材中科研参与程度决定了选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今后后备人才竞技能力的培养。运动训练是对运动员施加运动负荷,使其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取得训练效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运动员一些生理化指标及心理的监控为及时了解运动员现实状态,给予运动员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获得最佳的训练效应提供了科学根据。“训练离不开负荷,没有负荷就不称其为训练;训练也离不开恢复,没有恢复负荷只会导致运动员机体能量的物质的消耗,导致运动员机能的下降”。恢复方法和手段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科研因素的构成为:科学选材,训练监督、恢复手段。

3.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外环境部分因素分析。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这一组织活动的外环境因素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本文根据中、初训练单位的运动训练任务和目标,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外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政策和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家庭因素:“家庭,不是学校却是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长不是老师却是主要的教育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与孩子成长的密切关系。家庭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其兴趣爱好、个体性格、意志品质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中初级训练单位所培养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均为在校的中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对事物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家庭对其影响较大。家长的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向对运动员的体育训练的参与、训练投入及发展方向起着主导性作用。家长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评价,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态度是其现实表现。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目前情况下仅仅依靠训练单位一方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运动员家庭共同完成对运动员培养的资金投入。家庭收入的状况也将对运动员的训练带来影响。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家长的价值取向等。(2)学校因素。学校的业余训练是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对那些具有一定体育运动天赋的青少年予以发现并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对本地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作用。然而学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和对学校考核评价方法及内容决定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决定了业余训练这一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决定了学校运动训练的开展情况。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和方向,即对学生发展的定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所有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学校的考核与评比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是学校领导的政绩体现,是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承认,考核评比的内容在很在程度上左右学校教学的内容与强度。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考核与评比。(3)政策和制度因素。政策是指政府用以规范、引导和协调有关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一个地区竞技体育发展制定的有关政策,影响着不同竞技项目的开展与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项目布局是一个地区体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地理、人力资源等等情况制定的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它决定了竞技运动各项目在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项目发展所必需的投入。对教练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是检验教练员工作完成情况和促进教练员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影响着教练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练员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考核与评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对提高教练员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一套完善的激励政策以及有针对性的措施,无疑是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体育竞赛是对体育业余训练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体育业余训练的促进。因此,体育竞赛办法与项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体育业余训练的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的方法、手段、内容和目的。

三、结语

研究和分析以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的主要内外环境因素以及它们的构成要素和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控、更新、优化内外环境,使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并获取最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当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各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体育环境因素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也可能会带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的巨大变化。因此,对那些起主导性作用的体育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断提高各种要素的功能,协调各要素的关系,改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环境,使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达到最佳效果,这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29.

[2]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6):11.

[3]王健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8-52.

[4]王健.新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阶段与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51-56.

[5]陈广.我国16―20岁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7]李建英,等.学生家长反对子女参加校队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02):18-21.

[8]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

[9]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第4篇

论文摘要: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卜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赌博、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3.5.3关于体育人才外流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

 

当前学校出现一种现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十分重视课余体育训练;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的必然十分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为何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焦点呢?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枪手”,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4结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对部分有运动天赋和运动特长的体育“尖子”实施的“精英”教育,以图实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功利性目标。而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其不具有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学校体育不能以课余体育训练主导体育师资的配备、经费分配;不能把把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工作的重点,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在次要的位置,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9.

第6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资源整合和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6-0080-04

1问题的提出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体育进入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新阶段。在新时期条件下,高校体育如何应奥运会后学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握奥运会举办后的有利契机,如何深入利用奥运会对北京地区竞技体育的影响,使北京高校竞技体育向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是北京市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亟待解决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北京市高校体育如何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以实现学校体育和区域体育互动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和网络资源收集、鉴别、整理有关高校体育资源整合和优化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论文的分析与讨论奠定基础。

2.2调查研究法

主要运用走访和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际调查。针对调查研究的需要及内容,设计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在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高校体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内涵

“整合”主要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的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北京市区域内高校体育的特点表现为内部的相对同质性,即高校体育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比较接近,教育活动的地理位置相同,教育资源禀赋相似,教育发展水平也比较相近。同时,区域内高校体育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协调机制,政策上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协调学校体育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比较容易。从此层面上来讲,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主要指在社会、经济和教育等要素相对同质性的条件下,北京市区域内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整体互动发展。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校体育要为区域体育发展提供服务,学校体育要与区域体育互动发展。在一定的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集合、综合、融合、结合为统一协调的整体,使之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功能,发挥整体效应,达到最佳教育效益,这就是高校体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整合过程需要遵循优化原则,追求优化效益,也将带米优化效益,因而整合与优化是互为因果关系,相互连带一起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整合与优化就是将体育资源优化组 合,使高校体育资源之间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又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从而促进区域体育效益的提高。

高校体育资源具有多种形式和多重特性,在整合与优化中应充分把握它们载体形式的不同特征,使物质环境的、人力、组织管理的和文化的等各类体育资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发挥优化效益。人力资源和物质环境方面的教育资源是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备资源,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比较直接和明显的,在整合与优化中应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更好地满足高校体育和区域竞技体育发展需求。

3.2北京市高校服务于北京市体育存在的问题

3.2.1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问题

外部机制是指体育行政部门对高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对高校体育为北京市竞技体育培养人才、参与科研服务等方面能力的认可度,这是高校体育能否为北京市竞技体育做贡献的重要前提条件。内部机制是指高等院校对自身优势的宣传与自我完善,高等院校应不失时机地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使外部了解高校体育的优势。要发挥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协调作用,促使高校体育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竞技体育。

3.2.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问题

竞技体育院校化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新探索,是一项开拓性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形势与任务,使竞技体育管理机制与普通教育管理机制有机结合。同时,借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契机,学习与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开展竞技体育训练,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训练网络。

3.2.3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的问题

北京市各高等院校必须打破现行的条块分割的格局和院校之间的界限,在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能。在项目布局上,要遵照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划,充分依据各高校的训练优势和科研特长以及生源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地避免各高校重叠设项,在人力资源培养上,各高校要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以优势项目为主,其它项目为辅。同时各高校之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做到资源的优势互补,又要实现资源的共享。

3.3北京市高校发展竞技体育的措施

3.3.1与北京市体育局达成共识,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学院化

根据北京市现有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特色,将其溶入具有特色项目的高等院校,借鉴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成功之路,结合北京市现有的经济条件、竞技水平,以及高校的有利环境,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体育局的领导应高瞻远瞩,革新思想,锐意进取,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投资力度,高度重视体育向高等院校发展,逐步增强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的竞争能力,突出办学特色。

3.3.2定位更高目标的办队宗旨,培养并发展特色项目

目前北京市许多高校都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但是发展较早,开展较好的运动队还是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近年来随着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的开展和赛事的增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见表1。如只清华大学就有30个项目,38个体育代表队,共有500多名学生运动员,其力量不可忽视。清华大学的重点项目是跳水、赛艇、射击、田径、篮球、击剑。

这些学校有良好的训练场馆,承接过许多大型的国内、国际性体育赛事,如北航是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会场,并且还承担了国际排球锦标赛的赛事,清华大学的跳水馆属于全国一流。高校的场地优势加上科研优势,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添补了强大的力量。各高等院校应将培养世界大学生体育明星,并参加世界体育大赛并能争金夺银定为最高目标,结合当前本校运动队实际情况,突出一个或多个竞技项目特色,制定适合本校的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按时间、分阶段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在清华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几所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较高的院校里,重点发展优势项目,努力创办成为代表全国水平的特色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并带动其他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逐步提高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北京市现有12所高校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占高校总数的19.6%。随着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的开展和赛事的增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的高校运队具有一定规模,如清华大学有30个运动项目,38个体育代表队,共有500多名学生运动员。近年来,北京市高校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国内大赛中相继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如清华大学培养中长跑运动员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中三夺分站赛冠军,清华大学跳水队也培养了不少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先后8次夺得全国橄榄球比赛冠军,获得第16、17届亚洲杯橄榄球锦标赛乙组第1名。但是,由于高校高水平教练员和优秀生源相对匮乏、训练竞赛经费紧张、参加比赛机会较少,以及缺乏与体育部门协同配合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竞技体育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3.3创新竞赛体制

运动竞赛是检验高校运动队训练效果的杠杆,运动竞赛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的发动机,运动竞赛是推动高校健身运动普及的催化剂。我国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年一般只能参加两次比赛,即省市级大学生(或单项)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或单项)运动会。而在发达国家,每年大学生赛事频繁,高校与高校之间比赛交流接连不断。以美国高校篮球赛为例,据资料显示:他们在一年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出场次数达52场之多。显然,我们现有的大学生赛制己经限制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体协的建设,发挥大学生体协的作用,健全与实施“奥运战略”协调统一的大学生竞赛制度。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与北京市体育局紧密合作,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存发展与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在北京市大体协在体育局、高校会员单位的会费保证下,积极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提高大学生体育协会的高效运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突出和实现协会的服务功能、咨询功能和桥梁功能。

北京市高校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的模式见图1。在此模式中,北京市体育局为各高校和北京市大体协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并根据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确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布局。北京市大体协通过为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训练提供资金和技术上支持,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注册来管理运动员的竞赛,根据需要可以确定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全运会、洲际和世界比赛等,也可以代表高校参加各种大学生运动会。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抓运动员的训练和科技服务等。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竞技体育服务:(1)理顺领导体制,政事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顺畅、科学规范的体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大体协的作用;(2)根据国家体育方针,本着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依据竞技规律,制订和完善各项法规、政策和竞赛计划,使大学生运动竞赛社会化、规范化、制度化、多样化,从而带动高校运动训练的发展与提高;(3)为各高校提供最新的训练与竞赛信息服务,制定教练员任职资格和定期培训计划,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发展;(4)制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注册制度,杜绝运动员比赛弄虚作假现象发生,维护赛场的纯洁性;同时,也便于教练员、裁判员分层次进行培训;(5)尽力为各高校创造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与国际竞争的机会;(6)积极为各高校开发体育市场、筹措资金服务。加强各运动队自我造血的机能,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3.4完善竞赛制度

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竞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而言,高质量、合理的、完善的运动竞赛可以促进运动训练的提高,而没有系统的、高水平的运动训练,便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竞赛。可以说,竞赛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和运动训练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是相互的、相辅相成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制度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我国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竞赛管理经验,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的竞赛制度,充分利用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契机,不断完善大学生比赛制度。

我们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管理体制,以实现北京市高校体育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的目标。(1)运用市场,依托社会,分层次大力推广大学生联赛制度。在总结国内外大学生体育赛事的成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划分多层次的竞赛体系。根据北京市各高校的运动水平、规模等,划分成甲、乙、丙组单独进行比赛,实行升降级;(2)缩短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周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是每两年举行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设置应两年举行一届并在当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前期举行更具有合理性,既可以增加高规格的比赛次数,检验训练成效,又可以为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队作好前期选拔工作;(3)建立一套由北京市、与其它省市、全国性和国际性四个层次的大学竞技体育竞赛新体制。由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大体协负责协调组织,广泛开展北京市高校之间或与其它省市之间的校际比赛,增加大学竞技体育的竞赛次数;还应该增加各种形式的单项体育竞赛。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与竞争,适时争取或创造机会增加国际比赛(包括邀请赛、对抗赛、友谊赛、锦标赛等),不断提高高校运动水平;(4)大学体育竞赛要进入北京市和国家体育竞赛的主渠道,鼓励各高校参加体育局系统举行的各种比赛。对于每四年举行一届的全国运动会,各高校应该以北京市为单位单独组队参入竞争;对于各单项比赛各高校应该单独组队参加比赛。

高校竞赛体制改革在学习国内外体育赛事的运作规律的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遵循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规律,制定具有特色的高校竞技体育的竞赛体制,确保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种赛事要突出“育人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并起到发挥以赛代练,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作用。突出“育人为本”的思想,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体育竞赛。

3.3.5充分利用北京市竞技体育资源,提高生源质量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主要来自省市高水平运动队、体校及部分传统优势运动项目的中学。处于竞技体育改革过渡时期,为避免优秀竞技运动人才流失,北京市高校应根据自身竞技体育发展的特色,与体工队、重点体校、传统优势运动项目中学等达成招生协议,保证生源数量与质量,从而避免北京市高水平运动员外流,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人才断层现象。

3.3.6外聘专职教练员,保证训练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从性质上与高校运动队训练工作要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多数教练员为本校体育教师,多数体育教师缺乏训练运动队指导重大比赛的经验,为避免少走弯路,早日成材,高等院校的竞赛训练机构应根据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外聘专职教练员,并加强对本校带队教练员的理论与实践的岗位培训,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保证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队竞技运动水平"

3.3.7增加训练经费,改善训练条件

普通高校运动队经费主要有上级拨款、学校体育经费拨款、企业赞助和体育部门自筹等几种来源;支出包括教练员费用、器材设备、运动员装备费、膳食费等费用。目前北京市绝大多数高校存在经费不足。除上级部门和学校拨款处,各高校应与北京市一些运动休闲企业、体育俱乐部,甚至其他行业达成互惠协议,借助企业赞助增加训练经费,增加经费来源,改善教练员的福利,运动员的补助及训练必备的硬件设施等训练条件。

3.3.8发挥高校优势,转移训练环境,走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之路

与科学教育事业一样,竞技训练作为以人为中心载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复杂的“树人”工程,我国原有竞技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竞技体育形式,使得目前举国上下竞技体育与教育严重脱节。实践表明,原有竞技体制培养出的竞技人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其的需求,审度奥运金牌,其科技含量日趋上升,科学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北京市竞技体育科研成果突出,由于多数成果出自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而体工队教练员科研能力不足,经验训练占据主导,观念陈旧,且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等,导致他们难以理解与接受科学训练的新方法,以上现状表明,转移运动队训练环境,改善原有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运动员科学文化水平,发挥高校人才集中、科学集中、文化集中的优势,走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之路迫在眉睫。

4结论

第7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 发展趋势

【Abstract】Athletic sports would have gain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modern Olympic movement rapidly carrying out. Aim to explore the issue of sports training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ill be better to promote the fast advancement of modern sports.

【Key words】Exercise training Development trend

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快速开展,竞技体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对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问题进行探索,无疑会更好促进现代竞技运动的快速发展。

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有:

1.现代运动训练的专项化

训练的专项化是指:在训练中,根据专项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和项目特征,积极发展与专项有关的各项身体素质、技术等运动能力的训练。

廖菲菲等人指出:“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运动素质之间的良性转移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各运动素质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要求,所需能量物质的种类、对器官系统功能的要求等相同时才有可能实现,并且各练习之间的动作结构及肌肉工作特征须相似,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训练发展了的运动素质才能相互促进。”可以看出,符合这些条件的身体联系已完全失去了一般训练的意义而转为真正的专项训练。也就是说,在专项训练的层面上实现相关运动能力的良好促进作用,而此时一般训练因素其远离专项要求而遭摈弃。

竞技体育是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现代竞技运动的竞争性和激烈对抗性,促使人们把提高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位置,运动训练的方法、手段及训练负荷都表现出专项化的趋势.因此,在各项运动训练中,加强专项素质训练内容的比重就显得尤为重要。

2.现代运动训练的实战化

训练的实战化是指:按照专项比赛活动的特征与要求进行的训练活动,随着体育竞赛制度的变化、商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与竞赛有机在一起,传统的训练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练为战”的表现日益突出。

机体对训练刺激具有选择性应答,接近实战化得训练可使机体产生实战性应答反应,现代竞技比赛大多是在比“强度”,所以日常训练理应朝此方向发展,尤其是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或速度力量为重点的训练。如短距离项目,即使在准备期高水平运动员也应强调训练的“强度”。因为“量”大而“强度”低的一般训练只能够对慢肌产生刺激,而那些对速度力量具有决定作用的快肌得不到锻炼。如果以低强度和一般训练内容为主,则不可能使机体得到应有刺激,也不会获得良好的机能适应。长期脱离实战要求的训练,不仅不会有效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且会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朝非专项的方向发展,导致与训练目标背道而驰。

3.现代运动训练的个体化特征

训练的个体化是指:要根据运动员个体特点的不同进行针对性训练。由于各人的遗传素质不同及后天的训练实践经历不同,在优秀运动群体中虽然运动成绩可能较为接近,但每个人在致力于发展的各项竞技能力上是有差异的。就体能中的运动素质而言,每一个人需致力于发展的方向也是不同的:有的速度较差,有的力量较差,而有的耐力较差。因此,训练方法、手段要因人而异,没有哪一种方法、手段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总之,无论是专业教练员、还是基层体育工作者,只有对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际训练工作,获得好的训练实效。

第8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队;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14-02

前言

竞技体育一直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促进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才能保持中国优势体育项目的竞争优势,一直是国家与体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运动队是竞技体育的载体,需要依附运动队进行日常训练和比赛,从运动队的角度入手,探索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组成,为中国高水平运动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源自企业理论,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一个企业(团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团体)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也称核心竞争优势,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总称。也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或优势。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核心竞争理论适用于一个组织或者团队,从这个角度讲同样适用于高水平运动队,因为运动队同企业具有相同特征:有主体参与、需要核心技术或者技能、需要团队协作、为占有市场或者赢得市场等,所以高水平运动队同样存在核心竞争力,同样可以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影响高水平运动队取得胜利、赢得市场的因素。

通过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剖析,结合竞技体育的特点、规律和高水平运动队的需要,运动队核心竞争力是运动队长期形成的、强于竞争对手、运动队特有的、具有持久力的资源的整合,这种资源应该分为无形的和有形的两种。无形资源主要有:管理机制、人力资源、指导思想;有形资源主要有:技、战术能力、教练员队伍建设。

二、影响高水平运动队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无形竞争力

1.管理机制。竞技体育管理就是在充分整合竞技体育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使竞技体育可以实现功能最大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竞技体育目标。要保持与增进竞技体育运动的核心竞争力,就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管理机制,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竞技体育无形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对运动队的管理包括资源型要素(人力、物力、财力等)和运筹型要素(制度、知识信息、文化、训练与比赛等)的管理,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研究开发适应运动项目自身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对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合理配置各资源型要素、优化各运筹性要素,才能使运动队与时俱进,不断跟进、创新世界竞技体育在管理上的竞争。

此外,还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用来增强整个运动队的凝聚力与团结协作。建立运动队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赏罚制度,建立教练员评价评价体系,把教练员的经济收入与运动队成绩相结合,激励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对运动队员进行必要的赏罚,对训练积极、比赛中表现良好的运动员进行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激发运动队员训练的积极性。

2.人力资源。知识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事业是以人为核心的事业,运动员不但是竞技体育竞争力中的重要因素,更是竞技场上参与比赛的主体,竞技体育事业中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后都要集中体现在运动员的参赛成绩之中。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靠后备人才作保证,竞技体育组织是否有人力资源优势,既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果后备人才不足,竞技体育将受到巨大影响。

运动队人力资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运动员和教练员,是组成运动队最主要的两大主体。运动员资源的优劣与运动队的训练方法、内容和比赛的胜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练员对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练员的训练理念、方法,对比赛的合理控制都与运动队的成绩密切相关。所以可以讲,人力资源的优劣与运动队成绩成正相关,是运动队取得良好成绩的决定性因素。

3.指导思想。运动队指导思想是指用来指导、引领和激励运动员、教练员进行积极训练,比赛中努力拼搏的理念。指导思想的优差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教练员的日常训练与工作,最终能够推动或者阻挡运动队前进的步伐。例如:中国女排在经历了2002年世界锦标赛第四名的失利之后,能够从压力中走出来站在2003年世界杯冠军的舞台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能够力克劲旅,勇夺阔别二十年的奥运冠军,与中国女排日常训练工作始终坚持“走全面快速多变的打法,技术上要求精细全面,整体上配合更加默契娴熟,快速多变的特点更加突出”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反之,20世纪80年代,中国男、女排运动成绩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指导思想跟不上世界排球运动形式的发展。先进的、正确的技、战术指导思想对项目的竞技水平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势必影响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

(二)有形竞争力

1.运动队技、战术能力。运动队能力的强与弱、运动员水平的高低、教练员能力的优劣最终都要比赛的成绩来说明。比赛的胜负还是要看运动队技、战术水平的高与低,运动队的技、战术水平是运动队的灵魂,是比赛胜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技术是比赛胜负的基础,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保证。在比赛中能够运用娴熟的技术和多变的战术,集体性项目同伴之间配合默契,是竞技体育比赛赢得胜利永恒的主题。比如:中国乒乓球队,无论是单打、双打,一直能够活跃于世界乒坛的冠军舞台,与运动员个人的技、战术,与同伴直接默契协作是分不开的。

2.教练员队伍建设。教练员作为一种专门人才、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必须具备与其职业相适应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竞技排球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关键比分暂停使用对比赛节奏的控制等等,更能充分发挥教练员作用,比赛结果与教练员的作用关系密切。因此,不断提高教练员素质就成为教练员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科学训练的实施者和赢得比赛的支撑,它不仅包括教练员个人,还有多种学科、多种专门技术人才所构成的团体,比如医疗团队、科研团队、后勤团队等。教练员和所有团队对运动员共同的作用,才能使得运动队的建设更加有序,赛前工作才能充分,集体比赛才能得到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茂卫.略论传统体育类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60-162.

[2]张加生,李思民.竞技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7):46-49.

第9篇

关键词 高科技运动器材 运动训练 促进作用

21世纪是科技发展迅速的世纪,发展之快,变化之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科技在飞速的发展,体育也在发展,最突出的就是高科技运用到训练过程中。从现代竞技体育来看,运动员要想在比赛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靠平时科学的合理的系统训练,还必须要借助高科技训练手段的帮助,促进运动员更好的训练和最大化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特别指出的是,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要靠运动项目自身的训练理论与训练手段的创新和不断提高,采用高科技的运动器材促进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很多的问题仅仅依靠经验是解决不了的,竞技运动已不是谁训练的多,谁体能开发的多,谁就能够取胜,而是在心理学家、营养学家、生理学家、材料检验学家、生物学家、运动训练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增加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改进仪器、设备,加强科学管理才能取胜[1]。因此,高科技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成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强大的推动力。

一、运动器材简述

(一)运动器材的概念

运动器材是竞技体育比赛和健身锻炼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装备及用品的总称。体育运动器材与体育运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体育运动的普及和运动项目的多样化使体育运动器材的种类、规格等得到广泛的发展。

(二)运动器材的分类

体育运动器材主要有四种分类方法:①依据体育运动的项目分类,这是将所有与同一运动项目有关的器材和装备等归为一类的方法,如田径器材、举重器材、冰雪器材等。②依据体育器材的性质分类,一般可分为指定器材、自备器材、场地器材和其他器材等4类。③依据体育器材的用途分类,分为竞技体育器材、国防军事体育器材、中国民间体育器材、健身健美体疗康复器材、儿童体育游艺器材、伤残人竞技器材、辅器材等等。④依据体育运动器材的作用分类,一般可分为发展体能型运动器材,改进运动技术型运动器材,提高战术能力型运动器材,改善饮食状态型运动器材。

二、高科技运用在运动器材方面

(一)发展体能型

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是由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因素组成[2],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这三个构成因素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运动训练过程中发展体能重在发展运动素质。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要突破传统的训练手段,使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高科技的训练手段必不可少。

体育科研人员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制了运动员血液综合分析系统,每周对优秀运动员的血样分析,确定下一周训练的量和强度,以及为了创造世界纪录要达到的训练水平,对运动训练实行严格的定量化分析和精确控制[3]。采用这一高科技训练手段,高水平运动员就可以根据每次训练的程度来确定下次训练的量和强度,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位运动员得到最大化的训练,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和发展运动素质。增强体能,为竞技比赛奠定训练基础。

据生物力学家测定表明,跑鞋的质量每增加100克,运动员的体能消耗就会增加1%[4]。因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为了减少体能的消耗,从理论上讲,跑鞋的重量越轻越好。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跑鞋的重量,1991年日本的美津浓公司专门为卡尔•刘易斯制作了一双重量只有115克的跑鞋,后来刘易斯打破世界纪录穿的就是这双跑鞋。

中国足球训练也采用了高科技的训练手段,高洪波采用这一高科技让每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都不敢懈怠,必须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完成训练任务。高洪波采用的是POLAR心率监测系统[5],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心率测试器材。通过这个高科技训练手段,高洪波对每位队员的训练情况都非常清楚,最大程度的开发运动员的体能。

(二)改进运动技术型

运动技术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6]。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完成不同的动作,动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运动成绩,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因此,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他们积极配合教练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然而,21世纪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运动员的训练不仅仅采用单纯的普通的训练手段,而要借助一定的科技手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这样能够更好的指导运动员训练。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巩固新动作,缩短运动员学习新技术的动作过程,为运动员能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在竞技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科技人员为了帮助其改进技术动作,在训练馆里放置了特殊的摄像设备,把拍下的素材经过电脑处理后制成三维动画,通过它全面客观地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解析和力学分析,总结出科学发力的规律,达到以有限的力量,举起最大重量这个目的[7]。通过此高科技设备对举重运动员进行指导训练,他们的成绩比没有高科技手段训练要好的多。1988年美国运动员在英联邦运动会上,首次使用了一种新式泳衣,这种泳衣可以使100米泳的成绩提高1秒,1999年国际泳联允许穿这种泳衣参赛[8]。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穿上这种泳衣,可以体会身体在水中高速前进的感觉,这样能够让运动员充分感知到参与运动的肌肉,长久这样训练,能让运动员更好的掌握动作技术。在1988年由我国国家体委电子中心成立了计算机辅助训练处,组建了计算机运动技术动作图像实验室,提供多种技术分析。国家体委使用了SGI计算机工作站和SUN-Vicom专用图像处理系统,为国家游泳队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25名运动员33套技术动作做了大量现场分析[3],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做出了贡献。可见,高科技的运动器材在训练过程的重要性。

(三)提高战术能力型

运动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在竞赛中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要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采取正确的战术观、正确制定战术方案、正确实施战术训练、在竞赛过程中正确运用战术,这样才能最大化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就要把各种战术训练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样在竞赛中就会运用自如,取得竞赛的胜利。

随着现代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战术也在向“高科技”方向发展,仅靠普通训练的战术制胜的局面已不复多见。现代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多采用高科技来指导队员进行了战术训练。拜仁在德甲甚至欧洲足坛长盛不衰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高科技甚至已经直接走上赛场[9],教练员把高科技引入训练中,教练员和分析师用电脑记录每位运动员训练情况,把所有数据录入笔记本,然后利用科技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每位运动员的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战术,这些战术被录入电脑,教练员只需要用手指轻轻一点,战术讲解就会呈现在每位运动员的面前。

(四)改善饮食状态型

非运动员每天都要用膳来维持体内能量的消耗,以保证当天身体的需要。运动员比那些非运动员每天要运动多的多,他们一般需要额外的热量来满足运动成绩的进步,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根据他们的体力活动水平,青少年运动员大概每天需要总共2000卡到5000卡的热量以适应他们的能量需求[10]。

只有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才能继续第二天的训练任务。然而每位运动员的体质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每位运动员消耗的能量和元素不一致,因此就要根据每位运动员的特殊情况进行能量补充,争取每位运动员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膳食。目前我国国家采用了一项高科技,专门了解运动员在训练结束后缺少哪些元素,然后根据情况进行膳食搭配。这项技术就是ICP[1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英文缩写),经过ICP光谱仪的分析,便能清楚地了解到每一名运动员究竟缺少哪些元素,能够恰如其分地使他们得到最好的膳食。特别是对那些体内矿物质失衡的运动员,这种方法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用高科技来改善运动员的营养状态,使运动员有了一个更加良好的训练环境。

三、小结

由此可知,高科技体育器材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改进运动员体能和运动技术,提高运动员战术能力,改善运动员的营养具有重要作用。百年奥运之路上,也是高科技进步之路,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的奥运会,我们可以发现变化极大,这些变化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就提出了“科技奥运”的理念,顺应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高科技的加入,使竞技体育更加精彩,运动员的竞技成绩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上越.现代科技与竞技体育[J].宁德师专学报.2001.13(1).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4.

[3] 王永盛.高科技在国内外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学报.

[4] 李少龙.高科技体育产品的风险问题[J].体育学刊.2003.10(4).

[5] .

[6]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3.

[7] 刘作俊,买素强,杜小男.论现代体育竞技与科技[J].兰州大学学报.2001,29:74-75.

[8] 杜冬铃.高新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8(5).

[9] .

第10篇

【关键词】核心力量;竞技跆拳道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Taekwondo

WANG Wen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and discuss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n competitive taekwondo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taekwondo. Conclusi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taekwondo, which should be boldly attempted in the taekwondo training.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taekwondo training has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training system, which needs to be groped further. We should syndrome differentiat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taekwondo special training and 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and fully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differentiate their quality situation and avoid blind imitation.

【Keywords】core strength; athletics taekwondo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王稳(1986―),男,江苏铜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武术文化与教育研究。

跆拳道运动于1994年传入我国,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运动员陈中获得一枚金牌之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达到了高潮。2001年跆拳道被列入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各省市也开始重视跆拳道项目,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专业队。全国各地的跆拳道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跆拳道在中国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由于发展迅速,跆拳道项目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女子项目,被列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

“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概念是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由中外教练员及体能训练专家互相交流而逐渐被认识到的。由于其先进的理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被国家、省专业队采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竞技跆拳道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对跆拳道项目专项特征的分析,可以借鉴“核心力量训练”的先进理念,有针对性地实施跆拳道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与效益,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完善和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并最终获得高水平竞技能力的目的。

1核心力量训练相关概念释义

1􀆰1核心力量概念

核心力量概念一词是伴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核心力量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力量的概念认识有一定差别,我国学者王卫星教授认为:核心力量是指核心肌群(肌肉)在稳定人体重心、产生和传递力量的基础上,以发展神经支配与控制能力、功能与协调性能力以及本体感受性能力等为主要目的而表现出来的力量能力。

1􀆰2核心力量训练概念

核心力量训练源于英语单词core strength training,指躯干及髋关节周围的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最初应用于医疗和康复领域的训练理念与方法,随着其在运动员体能训练实践中的引入、应用、创新与发展,无论其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还是方法均变得渐为成熟、丰富与完善。因其先进的训练理念,现已被国家田径、游泳、皮划艇、武术、拳击等所采用。

1􀆰3核心力量训练实质

核心力量训练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两部分。核心稳定性训练是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有静态稳定性训练、动态稳定性训练及关节养护性训练,动态稳定性又有屈伸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包括核心功能性力量训练和核心协调性力量训练。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应在稳定性和关节养护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专项技术动作的特殊需求,重点加强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加强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的衔接与转化,为专项技术动作水平的发挥提供专门性的支撑和保护。

2竞技跆拳道特点分析

2􀆰1技术特点分析

跆拳道项目隶属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竞技跆拳道主要是以腿法为得分手段的比赛项目,属于速度力量型,跆拳道项目的制胜因素是“快、高、变、控、准、稳、狠、难、连”〔1〕,高水平跆拳道比赛中,技战术的表现形式和得分手段趋于简单、精练、实用和有效,快速的攻防转换、灵活的技战术运用和频繁的步法调整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持续性肌肉爆发能力。

2􀆰2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特点分析

2􀆰2􀆰1竞技跆拳道核心力量生理学因素

竞技跆拳道技术以腿为主,以手为辅,腿法需要“起于脚、转于腰、发于脚”,可见腰、髋关节、骨盆是跆拳道力量核心部位,它是上下肢衔接的纽带和运动发力的起点,也被称为“动力源”,而腰、髋关节、骨盆包括的29对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跆拳道项目是以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通过分析跆拳道的生理学因素,技术的有效得分是建立在一个协调的、整体的肌肉组织群并使其形成完整的链条并发挥其巨大能效。所以,在对竞技跆拳道有效训练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哪些肌肉在做功,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上下肢的肌肉是怎样的一种配合状态,力量输出的效果如何,同时还必须考虑人体“核心力量”位置。

2􀆰2􀆰2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

腿法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高难度技术,还是连续进攻能力,甚至到最大的击打效果,都需要运动员具有快速启动速度、动作速度和准确把握空间感的移动速度,同时还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动作反应速度,只有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能力才能在瞬间实施有效一击。

2􀆰2􀆰3竞技跆拳道需具备充足的力量耐力

竞技跆拳道比赛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无氧代谢供能占主导的对抗性项目。其供能特点主要是磷酸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为辅的方式。从竞技跆拳道的供能特点来看,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力量耐力,同时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力量。

2􀆰2􀆰4竞技跆拳道需具有较好灵敏协调性力量

竞技跆拳道中主要得分腿法有横踢、下劈、后旋踢、后踢、双飞、侧踢等,腿法技术中有的需要在稳固支撑下进行连续击打(如:横踢),有的是在无稳固支撑下完成连续踢击技术(如:后旋踢、双飞踢),尤其是在多变、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多回合的攻防转换,这就对运动员协调性力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项目的运动都是由多个运动关节和肌肉群参与的全身运动。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及腿法是跆拳道技战术及制胜因素的载体,在这种运动中,如何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整合成与跆拳道专项技术动作相适应的“运动链”,使力量的产生和传递在专项运动环节中表达得更为顺畅和高效,来不断提高竞技跆拳道水平。

3􀆰1有效增强竞技跆拳道核心专门性力量分析

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突破的关键,核心专门性力量分为功能性力量和协调稳定性力量两类,在功能性力量中有效提高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协调性力量有效提高专项协调性力量和整体协调性力量,根据核心专门性力量的划分,利用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即可有效提高竞技跆拳道制胜因素。

3􀆰2核心功能性力量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核心功能性力量是在神经肌肉协调配合以及在多肌群间的协同配合作用下产生的力量,是介于核心稳定性(力量)和专项力量之间的桥梁,通过核心协调性力量的改造与整合,高效地向专项力量转化,从而实现和解决了以往在训练过程中无法将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专项力量相结合与转化的关键问题。

竞技跆拳道的核心功能性力量体现在腿法的启动力量(速度)、腿部的爆发力、身体的制动力量和反应力量(速度),同时还应具备强大的耐力,根据核心功能性力量的理论,可以找准切入点,利用核心力量训练中“闭锁式自由力量”练习法,提高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爆发力,具体方法:运动员利用杠铃,以腰部为中轴,在稳定情况下做起腿动作,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再进一步追求速度,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备极高的核心力量。也可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爆发力训练,在结合不稳定器械的基础上运用弹力带、滑轮、哑铃、杠铃等,使所练的力量接近竞技跆拳道各种腿法、拳法技术。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要器械颤动或抖动,这样既可以发展竞技跆拳道核心部位的爆发力,还可以发展核心部位的稳定性。

3􀆰3核心协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在竞技跆拳道中的应用

竞技跆拳道中,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表现在赛场的灵活运用上,而不是表现在训练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比赛中,运动员在对抗状态下,要依靠步法的移动来控制自身重心,同时又要抓住时机来进行有效踢击,在很多情况下,运动员踢击得分是在重心不稳,甚至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完成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自己摔倒的情况。运动员的重心不稳定,很多情况下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发挥,这就要求在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以确保在重心失去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有效踢击。

根据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徒手不利用任何器械辅助的练习,如:压低重心后蹬伸练习、单腿支持下行进间中高位变线练习、原地旋转后控制平衡练习等;再增加难度的话可以进行器械练习,如平衡盘行走中快速踢击练习,持瑞士球抗多方面击打力量练习、绳梯的练习等。

4结论

4􀆰1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跆拳道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核心力量训练作为比较先进的训练手段,在竞技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应大胆采用,但要注意不能够简单移植训练方法,要紧密结合跆拳道专项技术特点,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指导竞技跆拳道的训练和比赛。

4􀆰2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跆拳道训练中已开始应用,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摸索。

4􀆰3要辩证地处理传统专项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其优劣形势进行合理区分,切忌盲目模仿,全盘照搬。

参考文献

〔1〕李兰忠􀆰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

〔D〕􀆰北京体育大学􀆰2012:14-20.

〔2〕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20.

〔3〕韩春远,赵晓雯,王卫星,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9):112-116.

〔4〕张舒洁􀆰武汉体院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指标评

价体系构建〔D〕􀆰武汉体育学院􀆰2012:10-31.

〔5〕黄宝宏,王卫星􀆰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421.

〔6〕付宇超􀆰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12):168.

〔7〕李宁􀆰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核心力量训练

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9):46.

〔8〕龚循磊,龚循谦􀆰谈谈跆拳道训练中力量训练容易忽视的几个方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 92.

第11篇

>> 体育竞技的正当化事由及其诉讼证明 竞技状态的属性与发展 对大赛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周期安排的浅析 浅析中长跑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体育竞技的暗奏等 关于竞技状态相关问题的探讨 论竞技状态的复杂性 运动员竞技状态与训练的关系 体育竞技“斗地主”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及其启示 心理调整与最佳竞技状态 体育竞技运动在娱乐文化中的体现 农村体育竞技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体育竞技中的高科技 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体育竞技 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思考 提升大学体育竞技氛围的方案探讨 论体育竞技暴力的刑法适度干预 体育竞技教育的目标及任务 数学在体育竞技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 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孙立成")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竞技状态是运动员为取得优异成绩所处的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它包含了五种表现特征。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和疲劳阶段,只有充分地认识到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形成规律、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载,才能不断地促进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竞技状态;特征;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36-01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作为参赛运动员,如何持续、稳定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各项大赛中更好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竞技水平,为取得优秀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一个教练员和一个运动员,要深刻认识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对指导训练和比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处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它因训练水平不同而异就某一阶段的训练来说,竞技状态的形成,是运动员身体的一般技能水平、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技术和战术训练水平、智力水平、心理训练水平等因素有机和谐结合的结果,是一种综合的整体表现。随着训练过程的发展,训练水平的提高,竞技状态有以下几种表现特征:

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达到当时的最高程度,机动性、应激性和兴奋性大大提高,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从一种活动转变为另一种活动的能力更强。外部表现是机体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强度或极限强度的训练与比赛。

能够在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性具有较高水平的条件下完成特殊的肌肉活动,而这在非竞技状态时是不可能达到的。就是说,此时运动素质与专项运动技术已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机体已通过专项运动技术把提高了的运动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各器官系统的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外部表现为动作准确、熟练、协调、并具有高效的效果。

各种机能活动产生“节省化”现象,表现在做动作时能量消耗有所减少,为专项技术的发挥提供了保证。

训练中和训练后机体能量的恢复过程缩短。

运动员情绪高涨,精力旺盛,自我感觉良好,渴望参加训练和比赛;在训练和比赛中意志顽强,对完成任务、夺取胜利充满信心。

总之,竞技状态的集中表现就是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因此,通过对运动成绩变化过程的分析来判断竞技状态的水平及其形成情况,是目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

大量的研究证实,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有它客观的规律性,即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它又分为两小阶段,A段: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前提条件,它包括有机体机能能力的一般水平不断提高;运动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专项运动技术、战术得到较大的改善并初步完善。此时这些条件尚未很好地有机结合,还不能以优异的运动成绩表现出来。B段:是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述各种前提条件不仅明显地具有专项化的特点,而且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就是说竞技状态已基本形成了。

第二阶段:保持阶段(相对稳定阶段)

这个阶段竞技状态的所有特征都变现出来,并进一步巩固、提高,运动成绩处在增长和波动之中。此阶段要对组成竞技状态的各个部分再作根本性的改变(或改造)已不可能,因为那样的话就意味着破坏已形成的竞技状态。而运动成绩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方面训练要有所调节,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也会自然产生合理的调节;另一方面,有机体内部各种机能状况会产生周期性的变化,比赛中也会有偶然因素(如气候、场地、设施、心理状况、突发事件等)的影响。所以,这个阶段虽然竞技状态已经形成并得到保持,但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创造优异的成绩,成绩短时间的下降是相对现象,决不是竞技状态消失的标志。只要进行合理的训练,掌握好运动量,不仅能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还可以达到“超量恢复”的作用。

第三阶段:暂时消失阶段(疲劳阶段)

这个阶段,由于训练安排的变更而导致生物体个体适应过程目的改变,有机体的各种机能处在恢复过程,所形成的竞技状态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消弱,并局部受到破坏,原有的竞技状态开始消失。

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这种阶段性特点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有着一定生物学适应过程的物质基础,因为其变化过程的生理指标,乃至某些人体测量指标都可以测出来。

竞技状态在保持阶段会因项目、训练安排不同以及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国内外体育科学研究人员对田径、游泳、球类、举重等项目的运动成绩变化资料的分析来看,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大致有四种类型,即“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和“双峰型”。

“单峰型”――竞技状态的保持约两个月――三个月,“双峰型”――“三峰型”――竞技状态的保持一般为四个月――四个半月(累计),峰与峰之间的“衰退”阶段约为三周――六周。

最后一种双峰型之间的“衰退”现象?从目前科研解释,“衰退”可以说成竞技状态的一个特殊的“中间阶段”,此时竞技状态没有受到破坏,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这肯定无疑。至于大“衰退”是怎么回事,它的生理生化机械产生的原因,现在尚未能作出较详细的论述,故只能推测。一般认为,这种衰退是由于保持竞技状态的有关运动生理、心理、生物化学机能方面发生了暂时性的退行性改变。新的适应过程产生,为保持和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所必需的生物化学潜力进一步积累的结果。

第12篇

竞技体操蹦床项目动作竞技体育是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竞技体操的蹦床项目是竞技赛场上深受人们关注的项目,尤其是少年竞技组更为精彩。在对竞技体操的后备人才培养中,蹦床项目的规定动作、科学训练等方面都是竞技体育研究的重点。对于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来说,其动作的规范性是训练的关键所在。

一、竞技体操蹦床项目的概述

目前,我国竞技体操蹦床项目的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要缩短这一差距,就要提升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对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的训练是提升竞技体育的重要途径,其为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输送大量的后备力量。在竞技蹦床项目中,运动员通过身体动作与器械动作相互配合,呈现出来多样化的表演,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竞技性,更有较大的观赏性。同时,使得蹦床项目规定动作的规范化能够促使少年竞技蹦床项目更好的发展,并在赛场上取得高分成绩。因此,要强化少年竞技蹦床项目的训练,确保他们所做的动作规范、到位,为少年体操运动搭建一个良好的训练平台,并不断提升其动作水平,确保少年竞技体操项目能持续发展,最终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提高做出贡献。

二、少年竞技体操蹦床规定动作的分析

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一直都有着许多优秀的教练员,他们兢兢业业地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较高水平和实力的少年运动员。对少年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们严格根据相关动作规定来指导青少年进行训练,依据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训练计划,依据世界流行蹦床项目动作来指导少年运动员。但从实际角度出发,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规定动作的训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缺少统一、规范、科学的基础训练大纲,导致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不佳。同时,有些少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过于重视动作训练,并赋予其较高的期望,反而导致了他们会产生消极心理,而不利于竞技蹦床项目的动作训练。

竞技蹦床项目的固定动作是成套的,也就是说,一系列体操动作是由几十个简单动作组成的,其中每个动作也是依据一定的规则来设计和安排,依据不同的难度、作用及表现等编排成具有表演价值的蹦床动作。这些固定动作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但它们相互之间又能密切衔接,并构成了和谐、完整、优美的整套动作,以此来表现出一定的意义。一整套的蹦床动作的运动特征主要表现在动作和高飘上,动作之间需要有节奏连接,并不断的变换动作,比如双脚起跳、背叹、坐弹等,并且动作之间不会有过长的停顿和中间跳。同时,各类向前、向后空翻转体以及非转体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组合成了一套完整的动作。蹦床项目要求运动员的动作能展现出优美的身姿、动作准确、到位,达到理想的高度,并能有效控制身体。在比赛过程中,一套蹦床项目动作不能有重复的,更不能出现中断,中断后的动作是不予给分的。另外,蹦床项目的动作要有节奏感、富有表现力和造型优美。一方面,要表现出动作之间的自然衔接和律动,使得肢体的协调与音乐节奏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运动员动作要与器械相互配合,他们要熟练掌握器械,使得器械的抛接与成套动作相互贯穿和融合。同时,动作规定上,大抛的高度要达到运动员身高的两倍,而拉带抛、伸直的绳因绕水平轴旋转高度可稍低。

三、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的发展

目前,我国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的人才相对不足,因蹦床项目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训练过程比较辛苦,且要达到一定水平不容易。因此,近年来人数不断的减少,同时器械项目的技术存在差异、少年运动员身体与技能表现较差,桎梏了少年竞技蹦床项目的发展。另外,蹦床项目中转体和反跨跳等动作得分较少,编排规定动作的难度较大等因素也阻碍了少年蹦床项目的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体操运动的发展,相关部分颁布了体操等级规定动作,而这些规定动作则以规则为基础。因此,编排蹦床项目的规定动作要具有科学合理性,还有依据少年身体素质和实际水平,确保动作的变化多样,以此展现出最好的效果。面对当前形势,我们要不断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重视起少年竞技蹦床项目的训练。可采用学校培养、业余训练等多种模式。我们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少年蹦床项目的规定动作训练方案,构建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的局面。从学校培养专业少年蹦床人才来考虑,要与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相互沟通,认真选拔专业人才,鼓励有意愿的学生参与竞技体育训练。选拔少年蹦床人才,不仅要看身材比例是否协调,还有具有较好的肌肉弹性,初选的运动员要有柔软的肩部,双手进行上举时,使得手臂能和身材成为一条直线。同时,挑选少年蹦床人才,在身体符合基本条件下,还要测试其头脑的灵活性,要求反应灵敏、接受能力较强,因为蹦床动作对运动员头脑和肢体协调性、灵敏度都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少年蹦床项目动作的训练来说,要全面促使运动员的发展,强化其身体素质,提升器械使用的熟练度。因此,要针对少年身体素质进行不同部分的力量训练,合理搭配训练的负荷次数、负荷总量和持续时间等。蹦床项目的动作规定,难度动作要能反映出下肢力量、腰腹力量以及对身体的控制力,而要尽力表现出动作的难度特征、幅度大小、运动规律等,都需要身体肌肉有伸缩能力、控制能力和爆发力。目前,蹦床动作的发展趋势多为连续性的大幅度的飞跃、翻转等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多次进行转体,这样就要具有良好的肌肉收缩能力和控制力。因此,力量训练过程中要侧重对少年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腰背肌力量、大小肌肉群力量、腹肌力量、身体控制力。另外,还要不断提升少年蹦床项目的教练素质,可考虑聘请外国专业人员,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并通过在不断地摸索中制定适合各个少年运动员的最佳动作编排方式,以此来促进少年蹦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要把我国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提升到国际水平上,必须加大培养少年蹦床项目人才的力度。有效地分析蹦床项目的规定动作,并依据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编排最科学、合理、优美的动作套路,为其在竞技场上能有良好的表现奠定基础。对于蹦床项目的动作难度和柔韧度要与运动员身体相匹配,还要熟练地掌握器械技术,更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的变化,以充分体现出各项器械的特点,以配合新颖、巧妙的身体动作。

参考文献:

[1]韦继康,张虹,黄南和.全国少年竞技体操蹦床项目规定动作分析与设置意义的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