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

时间:2022-09-11 20:03: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统计分析报告

第1篇

一、大春粮食产量分析

今年我县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111.1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0.4万亩,玉米24.6万亩,大豆3.1万亩,其它杂粮作物23万亩。今年的大春农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遭受了“6•18”等三次洪涝灾害侵袭,其产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以水稻受灾较重。但由于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4万亩。加之生长后期天气正常,其总产量与去年持平。总之,今年的大春粮食生产总量在大灾之年仍保持小幅度增收,为粮食购销经营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大春粮食购销情况

1、粮食收购:

截止今年9月30日,全县各收粮企业共收购粮食xxxx吨,占全年计划收购数xxxx吨的xxxx%。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xxxx吨。非国有粮食经营者收购xxxx吨,重点转化用粮企业收购xxxx吨,省级储备轮入xxxx吨。其收购总量与去年同期的xxxx吨相比,多收了xxxx吨。

2、粮食销售:

截止9月30日,全县共销售粮食xxxx吨,占全年任务数xxxx吨的xxxx%。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xxxx吨,非国有粮食经营者销售xxxx吨,重点转化企业用粮xxxx吨。其销售总量与去年同期的xxxx吨相比,多销粮食xxxx吨。

三、粮食购销两旺的成因

第三季度我县粮油呈现购销两旺,其主要原因:

一是县粮食局加大了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组织粮食流通执法人员深入到全县的64个乡、镇,张贴“*县人民政府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的通告”。查处无证照经营的非法粮商,为合法收粮者保驾护航,使他们大胆收购,放心经营。

二是今年的大春粮食收获过程中,天气晴朗,连晴近一个月。保证了收获粮食的晒干扬净。粮食质量较好,经抽样检测稻谷的出糙率为75.4%,杂质1.2%,水份13.2%。玉米容重687克/升,水份12.8%。

三是我县今年的省级储备粮轮换数量较大,*xxxx吨,目前已轮入xxxx吨。同时,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强化目标责任,把粮食购、销任务分解到责任人,促使购销人员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关系多购快销,从而保证了购、销两旺。

四是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收购形式多样或走村串户或赶集驻点或委托收购,以购促销,以销促购,经营方式灵活,购销活动旺盛。

第2篇

(一)美国经济继续复苏,欧元区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美国5月非农就业环比增加21.7万人,失业率维持在6.3%,好于预期。在欧元区方面,自今年以来,欧元区陷入通货紧缩的预期不断升温,相应的数据也持续走低。其中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欧洲央行制定的接近2%的目标相去甚远,一直在1.0%以下运行,其中3月CPI更是降至0.5%的近四年低点。

(二)国内经济总体企稳

2014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不均衡复苏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也经历了制造业动能不足、进出口数据一度双下滑、外汇占款大幅下降、房地产行业面临拐点以及年初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等诸多问题。在过去几个月,政策层面陆续出台一系列“微刺激”措施,宏观经济在经历了阶段性调整之后,开始呈现一定企稳特征。在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及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出现弱改善局面,经济增速、物价、就业、PMI等指标数据显示经济运行总体有所企稳。

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1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7.4%、二季度7.5%,经济增速有所企稳(见图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上涨0.2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均值0.5个百分点,连续2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见图2)。

图1 2013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12年以来制造业PMI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行间债券市场价格和收益率变动情况

(一)中债指数一路高升,收益率曲线大幅下行

2002年以来,债券市场呈现了三年周期性规律,并且在周期内基本形成了第一年上涨、第二年微跌、第三年探底的“一牛两熊”模式(见图3)。今年正好位于自2002年以来第五个债市周期的起始端,出现“小牛”走势为大概率事件,今年上半年的实际走势正在验证这种周期规律。

上半年,中债指数一路高升,收益率曲线大幅下行。截至2014年6月末,中债综合指数(净价)为99.48点,较2013年12月末的96.07点上升3.55%(见图4),中债综合指数(财富)为154.38点,较2013年12月末的145.89点上升了5.82%。另外,10年期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49BP至4.06%(见图5)。

图3 2002年至2013年中债-新综合净价指数走势及年回报率变化

编者注:将图例中的“右”改为“右轴”,“左”改为“左轴”。

数据来源:中央结算公司

图4 2014年1-6月中债综合净价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图5 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2013年12月31日与2014年6月30日)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二)期限利差先扩大后收窄

根据长周期实证研究结果,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10年期与2年期的期限利差可作为宏观经济波动的先行指标,并且具有12个月的领先性。从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10年期与2年期利差来看,自今年1月份以来,期限点差持续扩大,3月末扩大至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差109BP。而自4月份以来,国债10年期与2年期期限点差呈现收窄趋势(见图6),国债曲线平坦化趋势明显,而从历史经验看,期限利差较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及CPI有约12个月的领先性,反映了当前市场对宏观经济运行悲观预期在上升。

图6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CPI与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10年期-2年期)

利差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央结算公司

(三)货币市场利率震荡下行

2014年上半年,货币市场利率整体震荡下行。具体来看,隔夜、7天和14天回购利率较上年末分别下跌了31、140和82个基点至2.93%、4%和5.37%;Shibor隔夜、7天和14天利率较上年末分别下跌了24、138和57个基点至2.91%、3.87%和5.39%(见图7)。

图7 2013年以来回购利率变化趋势(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上半年,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除了在公开市场滚动开展正回购操作外,在4月份和6月份分别进行 “定向降准”,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及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的存准率,市场整体流动性较为平稳。

2014年上半年,央行在公开市场共开展44次正回购操作,其中14天正回购操作6740亿元, 28天正回购操作16540亿元。加上正回购到期21100亿元,央票到期630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共净回笼资金1550亿元。

上半年,央行并未如市场预期采取全面放松措施,而是通过对重点支持领域的定向投放进行结构性调整,以及在总量控制上精耕细作、预调微调,体现了央行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稳定、连贯的意图。

债券市场发展规模

(一)债券市场年度发行总量稳步增长

表1 2014年1-6月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发行量(亿元) 发行只数(只)

全市场 55321.66 3068

中央结算公司登记 29043.56 747

上海清算所登记 24741.08 1954

中证登登记 1537.02 367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海清算所网站和中证登网站

2014年1-6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53万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99%。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新发债券747只,发行量共计29043.56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52.5%;上海清算所登记新发债券1954只,发行量共计24741.08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44.72%。交易所登记新发债券共计367只,发行量1537.02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2.78%(见表1)。

从全国债券市场新增债券的券种结构来看,2014年1-6月国债发行6852亿元,同比下降9.73%;企业债券发行5453.3亿元,同比上升18.29%;政策性银行债发行13330亿元,同比上升36.31%;商业银行债发行225亿元,同比上升60%。政策性银行债和国债在发行规模中占据主要地位,二者发行量合计占发行总量的36.64%(见图8)。

图8 全国债券市场2014年1-6月各券种累计发行量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海清算所网站和中证登网站

从全国债券市场新增债券的期限结构来看,1年以下期限品种发行量占比最高,达38%;5~7年期品种发行量占比达到22%,3~5年期品种和1~3年期品种发行量占比分别为15%和12%(见图9)。

图9 全国债券市场2014年1-6月各期限债券发行量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Wind资讯

(二)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继续平稳增长

表2 2014年1-6月债券市场余额情况

余额(亿元) 托管只数(只)

全市场 333937.01 10288

中央结算公司登记 272371.05 4566

上海清算所登记 39835.66 3214

中证登登记 21730.30 2508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海清算所网站和中证登网站

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债券市场总托管量达到33.3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1万亿元,同比增幅为19.44%。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总量为27.24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81.56%;上海清算所托管总量为3.98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11.93%;交易所托管总量为2.17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6.51%(见表2)。

(三)债券市场交投活跃度稳步上升

表3 2014年1-6月债券市场现券和回购交易结算情况

结算量(亿元) 结算笔数(笔)

全市场 1535288.71 654158

中央结算公司小计 1056360.60 505973

现券交易 139591.87 203685

回购交易 916768.73 302288

上海清算所小计 88342.71 148185

现券交易 33523.66 47947

回购交易 54819.05 100238

交易所小计 390585.40

现券交易 4851.71

回购交易 385733.69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海清算所网站和中证登网站

2014年1-6月,债券市场现券和回购交易结算15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76%。其中,全市场现券结算量为17.8万亿元,同比下降47.17%;全市场的回购交易结算量为13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4.76%。

中央结算公司交易结算量为105.64万亿元,同比下降3.82%,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13.96万亿元,同比下降51.69%;回购交易结算量91.68万亿元,同比上涨13.28%。上海清算所交易结算量共计8.83万亿元,同比上涨22.06%,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3.35万亿元,同比下降21.56%;回购交易结算量5.48万亿元,同比上涨84.97%。交易所债券交易结算量共计39.06万亿元,同比上涨53.71%,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53%;回购交易结算量38.57万亿元,同比上涨54.93%(见表3)。

债券市场运行特点

(一)债券市场规范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加强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管理,对商业银行同业非标渠道进行规范。在非标理财渠道、同业非标渠道被规范以后,短期内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将更加依赖贷款业务、债券融资业务、自营非标业务及其他一些创新业务。

为规范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于4月24日《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暂行)》。该指引要求,将原来主承销商自行簿记建档改为主承销商在中央结算公司簿记建档。该指引对整个企业债的发行过程进行了规范,压缩并且杜绝了企业债发行过程中的寻租空间,并明确参与人不得进行不正当利益输送、破坏市场秩序。

(二)债券市场创新步伐加快

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正式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2月13日,央行了《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央行首次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范。该通知一方面放开理财产品开户,对于债券市场来说是一种创新;另一方面规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行为,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户流程。

2.柜台债券业务增加新品种

人民银行3月28日公告,从事柜台记账式国债业务的商业银行,其柜台债券业务品种可以在记账式国债基础上增加国家开发银行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政府机构债券。承办银行可以通过其营业网点、电子银行等渠道向投资者分销债券,与投资者进行债券买卖,并办理债券托管与结算。这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参与投资以上三类债券。

3.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始尝试做市业务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实施《银行间债券市场尝试做市业务规程》,强化对尝试做市商业务进行规范。尝试做市制度是指尝试做市机构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连续报出做市债券买卖双边报价,以及根据其他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报价请求合理报价,并按其报价与其他市场参与者达成交易的行为。此规程旨在明确规范尝试做市机构的做市行为,表明央行和相关监管部门正在强化对做市商制度的完善,对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试点启动

5月22日,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十省市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实行年度发行额管理,全年发行债券总量不得超过国务院批准的当年发债规模限额,并且剥离了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此次自发自还试点办法正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难的办法之一。一是明确了发债主体,二是降低了政府融资成本,三是融资方式更加便捷,四是权责更加清晰。

5.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互通互联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国务院会议精神和管理部门要求,经主管部门批准,由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发起机构、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担任受托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主承销商的“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于6月23日在中央结算公司完成簿记建档发行。6月24日,中央结算公司完成该债券的登记确权。6月25日,上交所公告该债券挂牌上市交易。这是中央结算公司首次为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的债券提供发行、登记、托管和结算服务,以集中统一的登记托管支持发行人和投资人自由选择交易场所,落实了国务院精神,推进了债券市场的互通互联。

6.中央结算公司推出“中债城投债收益率曲线”族系

近年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融资结构,地方政府直接融资比例不断上升,城投债的发行量和成交量大幅提高。由于城投债在企业债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其利率走势呈现出不同于一般产业债的特点。为满足市场成员的需求,中央结算公司于5月19日推出“中债城投债收益率曲线”族系,并对部分企业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更名和合并,从而为企业债特别是城投债提供更加完善的收益率曲线和估值服务。

(三)债券市场出现第一例实质性违约

第3篇

中国市场共披露28起投资案例,环比下降3.4%;投资金额30.04亿美元,环比上升21.4%;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07亿美元,环比上升25.8%。

其中,金融业、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分别为5起和4起;IT和医疗健康等行业次之,分别有4起和3起案例发生。

从投资金额角度分析,物流和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物流行业投资金额达14.79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

19起投资案例,23.45亿美元,Growth Capital投资成为本季度市场主流。

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居首位,共14起,涉及投资金额8.57亿美元。

北京地区投资案例数量占比上升,投资案例数量9起,占全国比例为32.1%,环比上升8个百分点。

中资机构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环比上升,案例数量达15起,投资金额18.92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占整体市场比例分别上升13个和45个百分点。政府背景的“航母级”中资基金对于中资基金投资金额起到拉动作用。

1.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综述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投资案例数量与2009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披露投资案例28起,环比下降3.4%;投资金额30.04亿美元,环比上升21.4%;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07亿美元,环比上升25.8%。

从行业角度分析,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8起案例涉及12个行业。

其中,金融业、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分别为5起和4起;IT和医疗健康等行业次之,分别有4起和3起案例发生。从投资金额角度分析,物流和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物流行业投资金额达14.79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

从投资类型角度分析,采用Growth Capital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19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67.9%;投资金额为23.45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78.1%。采用PIPE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7起,投资金额为6.48亿美元。采用Buyout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仅为2起,投资金额1146万美元。

从企业投资阶段上分析,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居首位,共14起,涉及投资金额8.57亿美元。扩张期投资案例数量10起,投资金额20.08亿美元。北京、江苏、上海等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

从资金来源分析,2010年第一季度中资机构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环比上升,案例数量达15起,投资金额18.92亿美元。具有政府背景的“航母级”中资基金在本季度投资活跃,对于中资基金投资金额起到拉动作用。

2.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规模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保持平稳发展,投资案例数量与2009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披露投资案例28起,环比下降3.4%;投资金额30.04亿美元,环比上升21.4%;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07亿美元,环比上升25.8%(见图2-1)。

PE投资的活跃凸显出全社会对于这一新兴行业的关注。创业板的开板越发凸显上市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上创业板”已经成为企业家谈论的热门话题。而这一过程背后所隐藏的投资机会也越发受到关注。截止4月28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仍高达68倍,大幅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而一级市场市盈率通常在4-10倍之间1。一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正不断吸引资金进入PE领域。

3.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行业分析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8起案例涉及12个行业。其中,金融业、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分别为5起和4起;IT和医疗健康等行业次之,分别有4起和3起案例发生(见表3-1)。从投资金额角度分析,物流和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5亿美元。其中,物流行业投资金额达14.79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

4.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类型统计分析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披露的28起案例中,采用Growth Capital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19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67.9%;投资金额为23.45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78.1%。采用PIPE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为7起,投资金额为6.48亿美元。采用Buyout投资类型的案例数量仅为2起,投资金额为1146万美元。

5.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阶段分析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居首位,共14起,涉及投资金额8.57亿美元(见表5-1)。扩张期投资案例数量10起,投资金额20.08亿美元。

6.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地区分析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仍然以北京、江苏、上海等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其中,北京地区投资案例数量占比上升,投资案例数量占全国比例为32.1%,环比上升8个百分点;投资金额10.73亿美元。

7.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外资投资分析

第4篇

【摘要】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到F在近10年,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我国也结束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经济新常态”。而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企业必须转型升级,以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企业要想应对危机,就离不开人才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提升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留住人才。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满意度 调查 统计分析 措施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大思想家孟子就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及其简明地阐释了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也就是说,如果能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这样就能催使员工团结奋进,乐于奉献,把企业当家,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就能有效地抵御风险,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现实当中,员工对企业抱怨多,工作满意度低,以至于工作效率低,离职率高,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就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制药行业属于传统生产制造行业。因为我国化学制药产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加上整个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全球制药产业的格局中,处于底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受土地、劳动力价格、环保等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增长过快,2016年传统制造行业的员工年收入的增加已达14%,远远超过GDP增加速度。加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提高,对收入有很高的预期,而民营和私营企业主要支撑的制造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因为竞争激烈、利润下降、转型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却不愿、不能较大幅度增加员工收入,以至于离职率较高。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招聘企业之一――前程无忧的《2016中国企业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整体离职率超过18%,其中民营企业离职率高达32.5%,传统制造业中的操作人员类离职率最高,达到31.5%;生产管理类其次,为27.1%。2016年医药行业的离职率总体为20.45%,本土医药企业的离职率达到四年来的高点,为17.9%,2015年这一数字是16.6%。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16的主动离职率将大幅度攀升,将达到15.1%。因此,如何提升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对于制药公司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满意度调查的背景

X制药公司最早成立于90年代的市属小型国企,2003年重新,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现代中药制剂、生物制剂、功能性保健食品。产品涵盖骨科、儿科、妇科、心血管科、内科、肿瘤科临床用药。

现有国家准字号药品29个,研发完成等待批文的药品17个,保健食品3个,正在研发的新药3个。至今已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超3亿元,且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发展模式,保证了企业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确切疗效,发展前景广阔。目前企业在职员工400余人。从长远看,居安思危,才得长久。企业也须不断地改造和提升,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现行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已跟不上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企业做诊断并进行变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而员工满意度调查体系,就是一个诊断组织管理现状最为重要的“温度计”和“晴雨表”。员工满意度调查是企业和员工进行正式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针对全员的满意度调查,能够使企业与员工进行正式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想法和建议,帮助企业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改进,为企业制订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利润提升可持续性发展。

二、员工满意度概念及其影响路径分析

员工满意度(Employee Satisfaction Degree),是指员工在企业中的经历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员工在企业中的经历越能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越满意。这种经历不仅是员工的一种职业经历,还包括员工在企业中所有的生活经历,这种需要也包括获得报酬、得到成就和价值、得到认同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利润链理论认为,企业的客户可以分为两种: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外部客户即客户或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内部客户即企业员工。一般的企业往往非常关注外部客户的满意度,却忽视了内部客户――员工的满意度。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兢兢业业地工作,做到对企业忠诚,只有敬业和忠诚的员工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更好地服务客户,使企业拥有忠诚的外部客户群,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其核心思想为:利润、增长、顾客忠诚度、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得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员工的能力、满意度、忠诚度、人均劳效之间存在着直接、牢固的关系。客户忠诚度是源于客户满意度,企业提供的服务价值决定了客户的满意度,而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决定了企业服务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员工满意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客户满意度,进而决定了企业获取利润的多寡与持续增长速度。

三、X制药企业员工满意度现状

按照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对工作背景的满意度、对工作群体的满意度、对企业管理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经营的满意度等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五个维度的因素进行设计调查问卷。[5]本次调查过程,接受调查的员工涉及X制药公司总部及两个生产厂区,发放问卷394份,回收问卷365份,其中总部厂区218份,两个生产厂区147份,有效样本为361份。

本次问卷统计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全盘录入,在分析中有部分关键性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并对该公司员工的一些开放式问题做了相应记录。

具体数据展示及分析如图:

从上图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在对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该公司员工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喜好比较明确,要么满意,要么不满意,仅有1%左右的员工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94.52%的员工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只占3.29%,该公司每个系统的员工对工作满意度均在90%以上,属于强指标。这说明绝大多数员工对自己工作的问题认识比较清晰和成熟。

在对该公司的满意度方面,总体而言,有95.07%的员工对公司感到满意,每个系统的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也均在90%以上,从该数据我们看到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情况很好。

经过对该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后,可以看出,员工对该公司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员工自身工作岗位、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某些关键性指标之间不能相互验证,甚至背离。管理层管理技能、管理艺术和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员工对公司制度缺乏敬畏之心。

四、满意度提升方案与改进措施

1.建立完善透明公正的管理制度

这一问题主要针对开放式记录中员工提到的管理公平性问题。根据公平理论,当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公平性时,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努力工作的员工倾向于减少工作投入,以减轻内心的不平衡感。因此,缺乏公平性的管理制度将无法保障企业的员工敬业度与忠诚度,从而无法保证企业的整体绩效。

建立奖励体系及年度奖励计划,比如重大贡献奖,超额利润分享计划。奖励应与晋升制度、考核结果相结合。薪酬制度的结构应公开化,说明薪资的结构,以消除员工的疑虑和不满情绪。明确薪资管理办法、考核办法、晋升及奖励办法。发挥薪酬体系和考核工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奖惩需及时、公开、公正,避免人情包袱,才能建立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管理环境。

2.设置结果导向的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体系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股东和员工的利润分成;二是员工队伍稳定及激励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薪酬问题属于满足第一层次生理需求的范畴,当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时,将会严重挫伤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并倾向到企业外部寻找职业机会。而在本次调查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公司薪酬不满意,该公司应慎重考虑薪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内部比较时,薪酬设计要公平合理,包括横向平等性和纵向的级差。与外界比较时,要明确公司的薪酬水平在行业中或地位相似的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其它企业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该公司在进行薪酬设计时,进行必要的位分析、职位胜任模型构建,设立职务贡献高低的统一标准和有说服力的度量模板,增加制定标准的透明度,使员工从心里认同内部分配是公平的,并为他们所广泛接受。可以实现灵活的薪酬和福利设计体系,使员工在对自己的薪酬和福利结构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这样不但能够更有效地针对员工个性和需求向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薪酬方案,也能减少他们的比较意识及不公平感。

3.让员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企业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人的激励与约束,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可能得不到极大发挥。管理者首先应当明确员工的职位升迁不应是企业对员工的酬谢或赏赐,而是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员工追求职业发展的必然。新一代的人力资本最大的特点为“人才化”和“员工觉醒化”,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健康、和谐的契约关系。人才需要成长,企业应为优秀人才提供足够的晋升空间,并制定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提升方案,让其拥有向前发展的希望。比如针对技术或管理方面的高潜质人才,千万别吝啬职位名称,比如技术人员,公司可以直接聘用其作为终身成就技术专家。

可以考虑对该公司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根据现有人员结构、人才需求及机构编制模型。启动人才梯队建设和管理培训生计划,培养计划可以包含两条路径:一条管理型人才,一条是技术型人才。这样做可以解决两个问个问题:第一,解决基层关键岗位人才队伍建设及骨干员工储备问题。第二,解决有职业追求、有潜力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给他们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奋斗目标。同时引进咨询机构,对公司进行职级体系再造,从机构编制的高度为员工晋升打开上升空间。

4.对员工工作成果进行积极地反馈,增加其精神回报

该公司应对各部门管理干部进行管理能力培训,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对下属的工作成果进行及时正强化,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建议和肯定,提高员工在工作方面的自信心、积极性,增加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使他们真正融入企业中去。另外,该公司还可以制定相应措施,从公司层次对下属的工作成果进行正强化,如公司开展评选月度、季度、年度优秀工作人员,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精神或适当物质奖励等等。并在整个企业中建设一种浓厚的勤奋、上进、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无形之中使员工形成对勤奋、敬业、上进的自我要求。

5.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该公司要提高员工组织认同感,首先应建立独有的特色企业文化,并大力加以宣传,形成特色企业文化,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前景和活力,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其次,还应将企业的战略与人性化管理思想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使员工明确知晓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感情,提高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最终提高其满意度。优秀企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要尊重员工,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更加从内心认同企业,愿意和企业结为共同体,把企业的目标视为个人的目标,把个人命运与企业的将来放在一起,提升对企业的满意度,强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前程无忧《2016中国企业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

[2]翰威特统计数据

第5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基层统计;分析报告;方法

1.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现状

我国基层统计人员数量较多,在统计人员中占有绝大的比重。基层统计员素质较以前也有所提高,由原来的兼职统计员转变为专职统计员了,但对统计分析工作开展的还不够活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材料掌握得少,对要反映的事物了解的不够透彻,很少能形成自己的看法;二是对统计专业知识还不够了解,对统计分析方法掌握得少,不会灵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动起笔来困难重重.以至于无法下手。由此可见,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迫在眉睫。

2.统计分析的意义

第一,统计分析是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重要阶段,是统计部门、统计人员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研究活动,包括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在进行一项统计调查工作后,一定要进行统计分析工作,把统计分析报告写好,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第二,统计分析是提高统计工作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有人认为,统计只是加加减减、填写报表的工作,甚至认为统计可有可无。要想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必须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写出好的统计分析报告,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望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第三,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统计分析报告.能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统计分析报告从数据入手,反映情况、问题,提出建议,比统计表更清楚、更系统地反映客观实际,又便于阅读、理解和利用,写出好的统计分析报告确实能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第四,统计分析的结果――统计分析报告,是反映统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评价一个统计部门、一个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高低,不仅要看统计数字的准确与否,重要的是要看有没有对统计数字进行分析研究、是否写出好的统计分析报告。第五,统计分析能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在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在写统计分析报告时,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就迫使自己努力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3.如何在开展基层统计分析工作

3.1 选题

如何选题是令很多统计人员头疼的事,众多基层统计工作者,在多年的统计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积累统计数据,从统计数据对比中发现的问题就是要我们选题的方向。第二,总结统计工作方法与经验,改革不完善的统计工作方法。这类题目与当前统计工作直接有关,对这类问题加以解决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仅有助于解决统计实际问题,还可以推动统计事业的发展。第三,了解掌握工作情况、生产动态,从工作情况及生产动态中选题。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了解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领导机关正在酝酿什么问题、将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就写什么,以便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写出分析报告,解决生产工作中的需要。第四,看新闻,以本单位的生产、生活大事件为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本单位是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抓住本单位的工作重点进行选题。使分析工作对准需要,明确目标,提高统计工作的政策水平。

3.2 搜集资料

统计分析是以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的。所以,要进行统计分析,就必须搜集大量与分析问题有关的统计资料。选题后,针对自己选定的题目搜集统计数据资料。这个工作很重要。如果搜集的原始数据不够准确或不够完整.就会使整个统计工作得出错误的结论。只有在大量详细地占有真实的统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观点正确、材料充实、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的分析报告。搜集统计资料要采用多种方法.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又要调查与分析问题有关的新资料。

第一,充分利用统计报表资料。统计报表具有全面性、连续性的特点。所以统计报表资料是统计分析的主要依据。第二,搜集与分析问题有关的业务部门的资料。业务部门的资料一般来说要比统计部门的资料详细全面。尤其是财务部门的核算资料往往是最原始的资料,对于我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很有帮助。第三,利用以前已整理过的争题资料。因为专题资料整理得比较详细,并附有文字说明,所以在搜集分析资料时,要充分利用与分析问题有关的专题资料。第四,搜集国内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资料。国内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可以当作标准进行横向比较,先进水平可以当作奋斗目标。第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亲自登门访问被调查户。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统计报表中无法反映的典型资料。

3.3 整理资料

统计调查的原始数据资料(或次级资料)一般不能直接进行汇总处理,应根据分析的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在计算机普及以前,统计人员使用算盘等手工计算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现在计算机已成为统计人员必备的工具。计算机的普及改变了以往整理统计资料的繁琐性,推进了统计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下面以Excel为例进行数据统计:第一,数据录入。将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录入计算机中,数据录入方法包括键盘录入法、语音识别法、光电输人法。第二,对调查的统计缺欠数据进行估计推算插补。常用的插补方法有推理插补、平衡推算法、因素推算法、比率插补和均值插补等。第三,根据分析需要,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排序、分类汇总、筛选、计算,建立统计图表。通过编制各种形式的分析表,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4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是指应用于统计分析活动,对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计量和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必须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等。日常统计工作中应根据分析需要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既可使用某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第一,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将有联系的经济量进行对比,以说明其数量联系和变动程度的统计分析方法,例如静态对比分析法、动态对比分析法。在动态对比分析中,当基期指标为负数时,发展速度=2+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的绝对值。第二,平均分析法。平均分析法是利用平均指标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二般水平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及其构成特点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三,分组分析法。分组分析法是借助统计分组理论,将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或组.进而分析其内部构成、分布特点、比例关系、变动情况和依存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第四,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来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趋势预测,例如时间序列分析法、移动平均分析法、最小平方法。第五,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客观经济联系,具体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动.并对由这些因素构成的复杂现象总变动的影响程度和量变规模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数量指标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时.要把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而分析质量指标因素对总变动的影响时,要把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

以上统计分析方法,在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中主要靠手工统计,现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Excel、Spss等)来完成,效率大大提升。

3.5 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通过上述分析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即得出自己的观点,但这个观点结论不仅自己认为正确可行,同时必须让别人认为是正确的、有用的,并以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统计分析报告是在对统计资料和有关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用简洁明确的文字对研究过程进行叙述,从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文章。撰写统计分析报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统计分析报告属于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应用文体。第二,统计分析报告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语言.并辅之以统计表和统计图.清晰明确地表述事物之间的各种复杂联系。第三,统计分析报告以大量统计调查材料为基础.既要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又要运用科学的抽象力进行综合和概括,达到用数据材料说明中心论点的目的。论点要有所创新,要经得住推敲、经得住论证。第四,统计分析报告除情况说明、原因说明外,还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是整个统计分析工作中关键性的一步。

4.总结

总之,基层统计人员要想搞好统计分析,日常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多学勤思。在材料充分、观点明确、论据完备、条理清楚的情况下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写好统计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冬青.浅谈基层统计员如何搞好统计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8).

[2]刘玉芳.对当前基层统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3(12).

[3]范宝良.解决基层统计工作的问题迫在眉睫[J].统计研究,2007(12).

[4]杨秀丽.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基层统计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0(6).

第6篇

一、煤炭企业中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作用

1.统计分析报告已经成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智囊。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人员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它把各项数据、问题、情况、建议以及措施融为一体,既有定性的说明,又有定量的分析,比一般的统计数据更直观、更有说服力,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正因为如此,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更喜欢统计分析报告。现在,许多企业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等不同时间节点,把企业本期的生产经营情况用统计分析的方式呈递给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使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从而正确指挥和调度生产。在很多煤炭企业中,统计分析报告已经成为企业领导撰写工作报告和会议讲话,拟定相关文件、调整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调度生产的重要资料来源。通过统计分析工作,使企业的统计由过去的参考作用逐渐转变为参谋作用,进而向企业的决策参与作用发展。

2.开展统计分析是企业对各项数据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企业拥有大量的统计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资料。如果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加工,就可以把枯燥的数据变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分析报告。目前,很多企业没有重视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把数据进行汇总,完成各级统计部门规定的统计报表报送任务。统计数据资料的较低利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闲置了这些资源。只有很好地进行统计分析工作,提高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才能为企业增加更多的效益。

3.开展好统计分析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是企业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由于统计分析的多样性,可以使统计数据变为更生动、更直观的图表或者曲线形式,也更容易被上级领导认可和接受。实践证明,越是统计分析搞得好的企业和单位,统计工作就越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大。统计分析经过其他专业部门的修改后,可以变成企业的新闻稿件来源,使企业的统计由以往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可以推进统计制度的创新和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往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可能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通过对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往往能在统计分析工作中找到这些问题,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创新提供线索,推动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统计分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统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的统计方法,学习国家的法规、政策,又要了解企业内部生产和经营的具体情况,还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图表制作能力。加强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可以促使统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二、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和建议

在煤炭市场疲软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统计分析工作越来越被企业的领导所重视。如何把企业统计数据资料制作成统计分析报告,以便企业能从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合理地指导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统计分析工作要做好,一是要明确企业的中心工作和战略目标,因为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着它进行的,统计分析工作当然也不能例外;二是要了解领导最关心的问题,把领导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统计数据的分析,报告也就越能获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三是要密切联系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和市场的结合分析出企业的盈利点在哪里,为企业领导制订阶段性的经营计划和营销计划提供依据;四是统计分析报告提出对策和建议时,要有侧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应结合发现的问题提出实施性强、有见解的建议,并能简要论述该建议的可行性,因为提建议的最好结果就是能被领导采纳。(本文来自于《市场研究》杂志。《市场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上官晓慧单位: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战略规划部

第7篇

关键词:档案;统计

说到档案统计,我们往往会联想到每年年终都要填报的档案工作统计年报,这固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档案统计贯穿于我们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帮助我们揭示馆藏,熟悉档案门类,数量,内容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我们了解现状,预测未来,发现规律,找出不足,更好地开展工作。

当前,我们的档案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档案统计意识淡薄,上至分管领导下至工作人员对档案统计工作都缺乏认识,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二是档案统计工作没有专人负责,人员变动较大,工作随意性较大,往往影响到统计数据的上下衔接,导致数据前后不附,有失真实准确。三是档案统计人员往往身兼多职,缺乏统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说参加统计工作培训了。四是所谓的档案统计大多只满足于数据的综合统计,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统计分析工作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笔者从事档案工作以来,每年都独立或参与完成本单位档案年报的统计上报工作,也承担了很多日常的档案统计工作,在此就如何做好档案统计工作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与各位同行共勉。

要搞好档案统计,应重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档案统计台账

应根据档案统计年报的指标体系和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统计台账制度。做好档案统计工作,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保证基本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一套完整翔实的档案统计台账,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原始最准确的基础数据。我们在开展档案的接收、整理、利用、保管、编研、销毁等工作时都会形成档案统计的原始材料,把这些材料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档案基本情况统计台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档案工作人员情况登记表,室存档案登记表,室存资料登记表,检索工具登记表,档案保管及保护设施登记表,档案利用情况登记表,档案编研情况登记表等等。档案统计台账要做在平时,要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和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不能拖延和积压。

二、加快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档案统计工作的对象大量的繁杂的数据,仅仅依靠人工来进行汇总计算是远远不够的,档案部门要全力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注重加强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保证档案统计与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同步发展。选择一个合适的,功能强大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但能帮助我们有效管理各门类档案,而且检索速度快,还能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统计,帮助我们摆脱从前人工管理,人工统计的诸多烦琐与不便,而且效率高,无差错。

三、建立全面,系统,完整的档案目录数据库

利用档案管理软件来进行统计工作,可以保证统计数据的有效,准确,但前提是要建立全面,系统,完善的档案目录数据库。这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它要求数据录入人员一是要熟悉档案分类,对每一条目的录入要求要有准确理解,二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要认真细致,在录入时不能出错,特别是文号,分类号,保管期限等条目不能出错,否则会影响到检索时的查全,查准率,更会影响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准确。

四、注重做好档案查阅利用情况登记

要坚持做好档案查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登记。它不仅是整个档案工作成果的一种反映,也是我们开展档案利用情况统计的重要依据,让我们对一年的档案利用工作有一个了解,在我们所整理归档的各类档案中,哪一类的档案利用率比较高,哪一类的档案基本没有得到利用,哪一类档案没有收集归档而又多次被人查找等等,从而使我们对整个档案管理工作有所思考,相应地在今后的收集,编研,检索等工作中有所完善和改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接待查阅利用时要多问,多记,登记的重点是利用档案的内容和目的。查得到的档案要登记,查不到的更要登记,上门查阅的要登记,电话或来函查询的也要登记。可以根据档案统计年报的六大利用目的把查阅登记簿进行简单分类,这样在年终进行分类统计时就可以省时省力,少走弯路。

五、重视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工作

我们常说档案统计工作重要,但是,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利用统计数据为本单位,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是实现档案价值的关键所在。当前,很多基层档案部门也都在按部就班地做着档案统计工作,但往往只停留在填报数据,汇总上报的层面,而忽略了对数据的合理分析和深入研究,档案统计分析工作基本没有开展。没有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也就找不到因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规律,就不可能用统计分析的成果去指导各项工作,档案统计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必须把档案统计工作的重点放在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上,并通过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档案统计分析报告。档案统计分析报告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综合分析报告,二是专题分析报告。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可由易到难,先从简单一些的专题分析报告入手,比如档案利用范围与频率分析,或归档率分析,或馆(室)藏门类分析等,再逐步着手撰写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为复杂的对单位档案工作全过程所作的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六、加强档案统计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统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统计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这是统计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也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二是“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这是对统计人员在业务素质上的基本要求。

档案统计人员多为兼职,大多缺乏档案统计的专业知识,而且更换频繁,这是影响档案统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必须要加强档案统计队伍建设,一方面在人员的配备上,要考虑文化程度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专职档案人员来负责档案统计工作,人选要稳定,不能经常更换,除了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外,还要为他们提供统计知识的培训学习机会,提高他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要重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统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档案统计人员也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统计业务知识,努力掌握档案统计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本着对每一个数据负责的态度,优质高效地做好档案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许爱香:试述档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西统计,2002年第8期,第28页

第8篇

    从现在来看,对经济的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认清现状,及时改正,通过对过去的数据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已经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就其中的联系进一步剖析和研究,发现问题真正的原因,对于没有收益或者收益日渐下滑的项目应该马上停止,把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部分剔除掉,保证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二是抓住机会,创造利润,大多数我们得到的都是数量上的,表面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将数量转化为质量。我们要通过对当前经济的分析来找到在当今社会大多数行业市场饱和的情况的商机,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创造更大的利润。

    2 经济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策略现存的问题

    2.1 经济调查中存在的困难

    在调查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地区,所有企业的经济都进行一遍盘查,那样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会使得到的调查数据太过冗杂,不便于分析,那么如何正确的进行抽样调查,保证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大多数的经济状况,而不具有特殊性就成为了经济调查的难点。而且调查得到的数据繁多,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有用的数据,成为了重点和难点,由于统计调查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统计数据的繁多,给统计调查工作带去了很大难度,在数据的统计调查上,如何保证调查得到的数据的正确性也是一个难点,经济的统计调查是一切数据分析的开始,如果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出现错误,将会影响接下来的工作。

    2.2 经济统计分析中存在的困难

    如果说统计是基础,那么对经济的分析就是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唯一手段,经济分析、就是运用当前所有的数据,把数量上的东西,把一些数字化的东西变成结论,变成指导下一步运作和计划的准则。如何根据现有的大量的数据,得出正确的,对企业,国家经济发展有力的分析结果,就要看分析人员的素质了,分析人员要有超前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才会真正地得出有用的结论。

    2.3 经济统计报告中存在的困难

    经济的变化是十分迅速的,上一秒还在盈利,也许下一秒就已经亏损,在得出经济分析的结论之后,有效,快速,及时的送达分析报告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怠慢等原因很有可能耽误信息的送达,导致不能对当前经济已经发生的错误做出及时的改正,造成亏损。

    3 经济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策略

    3.1 经济统计调查策略

    在经济统计调查中,要建立统一的机制,制定一套完整的调查程序,各个部门及时沟通在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根据国家的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自己的半年或季度统计报表制度。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培训制度,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调查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使调查工作更好更快地开展。还可以建立考核制度,对调查人员的工作进行及时考核,以监督和激励调查人员的工作。

    3.2 经济统计分析策略

    对于经济统计的分析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再强调了,那么如何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呢?首先要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由于统计分析的复杂性,所以在分析中要用到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现有的统计分析方法有静态经济分析,动态经济分析等多种方法,采用正确的,适合的分析方法是得出分析结果的首要保证。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分析体制,对于不同的经济体按照不同的分析体制进行分析,力求更快,更好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再次,要提高分析人员的素质,正因为分析工作的复杂和困难,对分析人员的素质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人员要了解当前局势,要了解各个学科方面的内容,要能够正确运用分析方法,能够变量分析,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很好的运用到一起去,才能统揽全局,得出最正确,最客观的分析结果。

    3.3 经济统计报告策略

    经济统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好解决的,但是我们也要引起重视,在得出了分析结果之后,要把它体现在报告书上。首先要规范报告内容,要严格按照报告书的格式,根据分析结果填写,要保证报告书将分析结果清晰明了的呈现出来,做到全面不丢失分析结果信息。其次,要提高报告人员的意识,要让他们做到及时的将报告送达到上一级领导手中,保证分析结果的不延误,以免影响下一步的进行。

第9篇

统计分析报告最忌报表搬家,数据堆砌,分析含量缺失;统计分析报告贵在探本溯源,数据支撑,析事明理深刻。而析事明理效果则表现在分析视角的宽窄深浅,依赖于统计数据的加工质量。

提高数据加工质量,学识深则技法强,辨析深则视角宽。而“关联”两个字则是提高数据加工质量和延展分析视角的重要技法。

技术关联:穿云破雾,探本溯源

分析视角:旅游收入增长,什么因素拉动?

原文摘录:我们用统计学原理的“因素分析法”测算(计算过程、具体公式略),在1998~1999年全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因素中,旅游人次增加的因素为77%;人均消费增加的因素为25%。这就是说,我县旅游收入的增长,主要是游客增加这个“量”的因素拉动,而让游客把更多的钱花在昌平这个“质”的因素则明显偏小。

技法提示①:运用“技术关联”,延展分析视角。上例分析视角是旅游收入增长因素探源,加工时把旅游收入、接待游人、游客人均消费两个年度的三组数据,进行了专业的技术关联(因素分析法),既得到了探本溯源的统计图像,又提高了分析文字的说理力度。

技法提示②:统计专业技法,应该用足、用活。这种情况在其他话题的分析报告中也非常普遍,其数据加工技法除了“同期对比”,还是“同期对比”。这种单调的“同比”,让统计学原理、统计实务中大量的专业技法束之高阁,既谈不上用足,更谈不上用活。不仅缩窄了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视角,而且还降低了统计产品的加工质量。

标准关联:长短横竖,界点鲜明

分析视角:旅游产业提供,多少就业机会?

原文摘录:目前,我县旅游从业人员约80lOo人,占全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11%。以国际惯例,旅游业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比例为1:5,这就意味着,昌平旅游业约为4万人提供了间接就业机会。

技法提示①

标准关联得当,分析视角独到。分析、评判事物(现象)的长短横竖、高低快慢、大小多少、好坏优劣时,如果把相关标准(包括临界点或区间尺度)与分析素材精恰地关联与嫁接,不仅会使分析视角深刻、独到,还会对事物做出“质”的评判。从而避免分析视角总是停滞在“数据变化简说、分析含量不高”的层面上。

技法提示②:相关标准尺度,需要用心积累。目前,没有哪一本教科书或学术载体,把测度事物(现象)的国际惯例,学术标准、理论尺度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梳理,整合。要想通过“标准关联”提升分析角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靠作者本人用心捕捉、用心积累。

逻辑关联:圆合照应,纠偏求全

分析视角:银行存贷增速,缘何距离拉大?

原文摘录: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源,由于经济下行、需求减弱,企业经营环境突变,股市、房市震荡,使企业和消费者投资(消费)信心受阻,预计2009年上半年,仍会延袭这种心理预期。目前,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速距离拉大,可以看出这种迹象(数据图、表略)。

技法提示①:注意逻辑关联,纠正以偏盖全。所谓“逻辑空间”,就是在不同环节、行业、领域、空间中具有内在关联关系的现象。无论分析数据,还是观察”情况”,都要注意逻辑空间,避免以偏盖全。如:大企业信心指数不能作为全部企业的信心指数(中小企业比重很大);分析生产领域的同时,还应观察消费、流通、就业等领域。

技法提示②:讲求空间照应,避免指标“单说”。统计人一定要培养“空间照应”的功夫:善于发现、分析区域空间内具有逻辑关联意义和价值的相关指标是同步趋势,还是此高彼低。是否有值得思考、关注的变化,动向。如:存款一贷款;产值一产量一库存量一销售量一实物量一能耗量;购进一销售一库存:竣工一销售一空置等等。尽量避免加工数据时就这个指标说这个指标,指标问不做任何关联,特别是不做逻辑关联。

延伸关联:小数变大,窄数联宽

分析视角①:就业“吸纳”作用,制造产业多大々

原文摘录: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昌平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计19.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8.4万人,在这部分人当中,制造业8.2万人,比重高达97.6%。这8.2万人的就业量,相当于全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45%;相当于企业从业人员(14.47万)的57%;相当于乡村从业人员的28%;相当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25%。

分析视角②:透视旅游产业,提供多少“商机”?

原文摘录:据统计,在去年××万元的旅游收入中,餐饮和购物收入为××万元,这部分成果相当于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其中,旅游餐饮收入××万元,相当于全县饮食业零售额的47%。全县接待游人992万人次,人均用于餐饮和购物的消费约17元,按每年100027的游人规模,今后若每人增加消费10元,一年就可增销1亿元。

技法提示:延伸数据关系,联宽分析视角。分析数据时,要善于延伸数据关系,扩大数据的关联视野,通过对数据的延伸关联,把“小”数点大。把“窄”数点宽,用点化后的数据生成说理文字,拓宽分析视角,强化说理效果。

例①在说明制造业从业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97.6%以后,用四个”相当于”延伸关联了相关数据,把制造业提供的就业吸纳作用,描述得非常到位。

例②不仅使用“相当于”对旅游业的餐饮和购物成果数据进行了延伸,还关联出“今后若每人增加消费10元,就可增销1亿元”。

请您注意:延伸关联的范围、角度、方法,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全凭作者的思辨能力和信息储备,如果不善延伸、不会延伸,那么数据使用拘谨,分析视角浅泛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纵横关联:远近兼顾,视角拉宽

分析视角:“09”第一季度,趋势如何研判?

原文摘录:2008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10.6%,是全年单季增速最高的;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6.8%,较上年同期增幅下降6.2个百分点;同比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较上年同期增幅下降4.5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四季度还低,似乎经济仍在继续走低;如果再看环比,即逐季观察同比增幅的下降幅度,便可以看出GDP增速下降的幅度已经缩小。表明经济减速渐趋放缓,回暖曙光初现。

第10篇

关键词:工业统计;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C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182-01

工业统计创新,是对工业统计活动的整体或者部分进行变革,对工业统计的不断拓展和提升过程。其本质不是复制,而是积极进取,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而工业统计创新能力是统计人在工业统计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潜在的心理品质。

1 统计数据处理能力创新

二十年前,县级工业统计还是“一支笔、一个计算器、一张报表”的手工汇总时代,工作效率低,误差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这一现象已不复存在。计算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再生误差。其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和现代化的网络传输手段为工业统计由逐级汇总到超级汇总,以至于联网直报和最近开展的“企业一套表”制度的建立推广提供了硬件保障。

2 统计制度创新

在一九九八年以前,工业统计调查实行是全面统计。隶属关系乡及乡以上工业全面上报报表,村及村以下工业不报表,仅在汇总表中体现。随着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原制度弊端逐步显现,一方面,规模较小的乡办企业统计机制不健全,难以完成报表任务;另一方面,一些大的民营企业游离于制度之外,其生产活动不能纳入国家统计调查。统计制度大胆创新,实行规模以上工业全面统计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有效整合现有统计资源,提高工业统计调查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其特有的数据库和网络功能,使得各级统计部门都可以掌握到各名录企业数据。这在“手工汇总,电话报表”时代是难以想象的。强大的网络功能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性。联网直报和“企业一套表”制度的实施推广突破了层级报送的弊端,使各级统计部门和直报企业在同一平台上见面。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统计信息化能力,开创了统计资源共享的可能。

3 统计人员素质创新

新制度的建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统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统计人员要适应这一变化,就要解放思想,不能因循守旧。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与工作实践并重,不断加强统计业务能力建设。只有业务能力提高了,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4 统计执法工作能力创新

在新报表制度实行初期,部分乡办企业和民营企业难以适应这种变化,甚至抵触新统计制度。针对这种情况,统计部门提出“一要数量,二要质量”的执法新思路。首先解决报表回收难问题,针对拒报和屡次迟报企业,专业人员配合执法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对正常报表的企业在提高数据质量上狠下功夫。经常性执法检查使报表回收率达100%,并大大提高数据质量。创造性开展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提高了统计执法工作能力和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了统计部门形象。

5 统计分析能力创新

在笔者所在的山西省临猗县,近几年,县域经济长足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时期。工业经济总量年增幅均在二成以上。经济越发展,统计越重要,统计工作对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断深化,不但要求描述经济社会现状,更要解释经济现象形成的原因,还要回答应对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政府和社会都要求统计部门给出客观合理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但由于我们工业统计工作者掌握的知识不够多,不能得心应手,拥有的信息太少,不能信手拈来,提供的数据量不够多,无法运用自如。工业专业统计工作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常常力不从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显得尤为迫切。笔者近几年写了不少统计分析报告,但大都是数字文字化,侧重理论研究,可操作性较差。

工业统计人员必须解放思想,提高驾驭统计数据的能力,提升分析经济形势的高度和深度。近几年,上级统计部门提出了“精品”工程建设,笔者有几篇统计分析报告得到统计界同行的认可,被评为优秀统计分析报告。在县政府提出的“抓经济、办实事、强管理”活动中,笔者对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得到该企业的好评。这说明,只有下大力气提高统计分析能力,延伸统计分析链条,拓宽统计分析领域,才能进一步创造性地开展工业统计工作。

6 统计服务能力创新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 统计分析 种类 作用

企业统计分析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为目的,通过敏锐的预见,根据统计资料,运用统计方法与技术,及时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揭示企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一、企业统计分析的种类

1.进度统计分析

进度分析是以定期报表的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以报表考核的主要指标为分析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指标的实绩与计划、本期与前期进行对比,得到计划完成百分比或动态相对数,进一步分析增长或降低的原因,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反映给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以便部署下一期工作。

2.专题统计分析

专题统计分析是利用统计资料,结合专题调查,对社会或企业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某—因素所作的专门的、深入的分析。它所研究的问题政策性较强,带有倾向性、典型性,多为决策者所关注,是统计工作跟踪政策、发挥服务和监督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

专题调研,就企业而言,是针对经营管理中一个影响较大的专门问题而进行的综合性调研。专题调研需要的资料既要求广度,又要求深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不仅有各种来源的二手资料的搜集,还可能有专门组织的抽样问卷调查、典型调查和深入访谈等。分析方法更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一般描述与倾向性研究、典型材料研究相结合。

3.综合统计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研究其供、产、销和人、财、物的总体平衡和比例关系,涉及的资料种类多、历史跨度大,不仅要使用手头现成资料,而且要搜集、整理大量历史资料、外部资料、行业资料。所用分析方法也较为复杂,有纵向研究,有横向对比;有综合平衡,也有比例推算。综合统计分析旨在说明分析单位的总体特征,揭示重要平衡关系或瓶颈问题,以便做出全局性决策。

二、企业统计分析的作用

1.统计分析是统计活动的最终成果

统计活动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主要环节。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明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制定出各种统计工作方案。统计调查的任务是使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原始的统计信息。统计整理的任务是运用汇总、分组等手段粗加工统计信息,把原始分散的统计信息整理为系统的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对统计信息做深加工处理,使统计工作者的认知得以深化,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通过书面形式把统计分析的结果表述出来,才能被人们所利用,使统计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活动的最终产品。

2.企业统计分析是企业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贯彻与执行党和国家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和检查企业工作计划,合理分配、利用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起到信息服务作用,而且起到咨询和监督作用。同时,成为了解本地区相关企业发展及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并解决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设备配置、技术引进等问题的主要依据。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和有关部门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和计划,以充分发挥统计促进企业管理、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3.企业统计分析是促进企业统计工作发展的保证

企业统计分析不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是企业统计活动的最终产品,而且还是企业统计活动的总关口。因为通过撰写分析报告,可以检验各个阶段的统计工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得到弥补和改进,从而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统计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变动方向、掌握企业活动发展情况,由被动变为主动,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和资料通过加工整理,找出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内在联系,探索其经济发展规律,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起到督促作用。

4、企业统计分析能及时纠偏统计数据的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数据间均有一定的相互联系, 如产量和质量、产量和成本、质量和材料单耗、成本和材料单耗等, 我们统计人员在写统计分析时, 首先要确保采集的数据正确, 否则将会产生误导, 作出错误的结论。而统计分析就是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查、监督, 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差错, 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比法、环比法等, 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验正单耗核算是否有误, 盘点是否有差错。我们还常用材料成本来核证单耗, 使企业能用正确的单耗数据, 深人分析, 找出真正影响生产材料单耗上升的原因, 采取措施, 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5、企业统计分析能为企业培养一大批有用的统计人才

统计人员必须在收集汇总、整理数据的同时要学会分析加工数据,只有在大量地收集、汇总、整理企业经营中各种数据基础上, 加以深入解析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才能从中找出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十分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能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还必定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思维敏捷, 逻辑性强, 分析有深度、有力度。因此通过写统计分析, 能锻炼我们统计队伍, 提高统计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可以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统计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总之,企业统计工作的影响力如何,地位如何,绝对要从统计工作者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服务和参与企业经济运行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程度,才能够充分看出。所以企业统计工作者应在充分掌握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基础上,深入实际,在占有丰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死的数据变成活的、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把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做好,这是更进一步提供统计优质服务的有力保障,它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统计产品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周静.对企业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及建设[J].辽宁经济,2006,(07).

第12篇

【关键词】公路小修;保养;统计分析

公路小修保养是对公路及其一切工程设施进行保养和修补轻微损坏部分,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它通常由道(渡)班在一年小修保养定额经费内,根据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按月安排计划,经常进行工作,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

一、小修保养的统计指标

在统计工作中常以小修保养工程量和小修保养工作量两个指标表示。(1)小修保养工程量是指用实物量计算的实际完成的小修保养工程数量;(2)小修保养工作量是指用价值计算的实际完成公路小修保养的工程数量,小修保养工作量中,包括从事小修保养工作的工人的全部工资、劳保福利、机具使用、修理、小型工具的购置及小修保养材料。

二、公路养护统计报表

为使统计数据准确反映公路基础设施和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更好的满足管理决策和信息服务的需要,需要对公路小修养护进行统计报表的分析,公路养护统计报表一般有四种,一是公路小修保养工程主要完成情况表,二是公路小修保养用工、用料统计表,三是养护质量统计表、四是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每种统计报表应用到不同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反应公路小修保养的状态。

三、公路小修保养统计分析

(一)面临的困难

(1)公路养护部门统计工作者的知识老化,导致统计分析报告质量不高、时效性差,目前,有些公路养护部门的统计人员大部分没有经过统计院校的专门培训,有的是从养护生产第一线经过简单地培训从事统计工作的,有的是通过自学和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统计岗位上干了多年的老同志。他们中有不少同志存在着理论知识面窄、知识老化、总结写作基础和分析能力较差的缺点,这样对很好地做好公路养护统计工作就有一定的困难,形成的统计分析报告就不可能有声有色,发挥出最佳作用。因此,提高统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是保证统计分析时效性的关键。

(2)法律的执法力度不严,统计数据有错误,导致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统计法》颁布之后,即使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公路养护部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养护基层单位的领导和统计工作者对《统计法》的内容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执行好《统计法》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公路小修养护统计数据的来源范围比较广,且搜集汇总上报数据的部门多,有工程技术人员、有统计人员、有财务、核算人员还有机械管理人员,有些数据的报送从养管站到公路段再到总段,对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报送有关报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这样形成的统计分析报告就很难说得上准确、全面和时效了。

(二)加强公路统计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1)引起领导的重视是公路统计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第一在思想上,各级领导要对其定义的认识,认识得越深,公路的建设工作才会开展得更加顺利。在现代经济发达的时代,公路建设加快了脚步,因此数据的统计变得相当重要。公路统计揭示的是公路发展的内在规律,它准确地反映了公路的实际建设情况,这项统计也是检测各施工单位施工是否达到要求的尺度。公路统计指标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为政府制定养护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在公路建设工作中的实用性很强。除此之外,在科学组织公路生产和公路经济的审核中,它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为公路建设的指导者,要改善公路的统计工作,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体系,并且要安排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有必要的话,聘请一定的专业人士是可行的办法,在公路的建设与管理中,其发挥了监督的职能,这样,公路养护建设服务将会更加周到、全面。公路统计工作是从社会经验里总结出来的,同时又为社会服务。同时,这充当了领导和政府的帮手,在管理数据资料的工作上,统计分析的参考价值相当高。

(2)建设好施工队伍,提高公路建设人员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公路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改善公路统计队伍的工作效率,提高统计数据的可靠性。针对当前公路统计工作巨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的领域大,对技术的标准也控制的相当严格。由于一些技术人员对机构的了解不够,调动的次数过多,所以要立足于整体来分配工作。一些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强,接待业务的能力强,所以领导机构要加强以下工作:一是要设立培训机构,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让统计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要让他们自觉树立敬业精神,为工作尽心尽力。二是要提高他们对业务的认识,只有不断加强工作人员接受业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三是对公路养护工程来说,统计完以后还要进行预测、估计。四是要与各界人士展开讨论与交流,要结合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状况,划分出重点来进行讨论。有些工程的建设难度大,解决问题困难,因此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是一种合理的办法,这对于工作人员环境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体系。制度是进行公路养护最好的物质保障,它有利于推动公路建设向前发展。首先,领导必须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制,这有利于提高统计质量。然后,要进行公路统计专项检查工作,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重点对基层原始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纠正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以防止领导利用私权误导工作人员填写各种报表的错误现象。最后一点相当重要,即强化统计工作的行政管理,这样有利于鼓励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与此同时,制定出统计工作的考核评比奖励制度,制订出公路统计工作标准和评比奖励办法,通过综合性的考核,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使公路统计工作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