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要素

管理学的要素

时间:2023-10-09 16:1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要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要素

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问题;建议

管理学的形成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由此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思潮。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其教学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影响管理学教学成效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单从教学层面上看,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将影响管理学教学的成效:

一、管理学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学、策略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型学科,科学管理的兴起、行为科学的产生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管理学教师,广阔的知识面,多学科背景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自身对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如果教师缺乏多学科背景或者知识面狭窄,会严重影响到对于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管理理论学派及研究对象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第一步。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随之产生,其中以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为代表。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之后,以西蒙的“管理即决策”的管理科学理论产生。直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涌现出了各种新的管理思潮,如学习型组织、公司再造等,我们将之统称为现代管理论。除了容易令学生混淆的管理理论和学派,管理学中的组织、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这几种要素包含的知识点复杂多样,仅一个“激励”就包含了三类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结果反馈型激励理论),三类理论又分别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观点,如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代表理论包含了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显示性需要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由此可以看出,管理理论学派复杂多样,管理各要素知识点复杂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各个理论学派之间存在的关联及先后顺序,除了让学生了解管理各要素,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三、案例教学法的不当运用影响教学的成效

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选取很困难,现有的案例资料大多较为陈旧且对于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单一、生硬,除此之外,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大小不一,形式化的案例教学时有发生。

四、传统授课方法的单一运用降低学生学习热情

部分管理学教师沿用过去传统的授课方法,填鸭式的教授学生管理学知识点,从定义到内涵,从特性到功能,从途径到作用,延续一贯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教学毫无创新,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管理学教学成效。

(一)梳理学科脉络体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由众多学科支撑的交叉型学科,涉及范围广,研究对象复杂,管理理论和学派多。因此清晰明确的学科脉络体系,贴近生活的学科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理清管理学的学科脉络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学习,所谓纲举目张,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该学科,这是有效开展管理学教学的第一步。

(二)有效利用案例教学,进行教学实践

科学的选取教学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针对现有案例陈旧、知识点涵盖单一和生硬的情况,一方面,学校应该尽可能的投入资金购买可用于管理学教学实践的管理案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每年都用大量的资金购买最新的管理学实际案例,将其用于管理学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现有案例进行慎重的筛选,力求案例教学落到实处,不能将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三)尝试新型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管理学教师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管理学中的头脑风暴法、圆桌会议、德尔菲法等讨论和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新的授课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提高其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的成效。

(四)引导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提高管理理论水平

通过管理实践活动,学生对于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思考。因此,管理学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第2篇

一、管理学及其方法论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或科学。〔1〕管理学方法即管理学所研究的管理工作普遍适用的基本方法,该基本方法在管理学中被抽象为管理原理。所谓原理,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基本的。管理原理,是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性质的各种管理工作所适用的共同性原理,是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科学与总结,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是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方法,它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四个方面的。

1.系统原理。管理学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本质是“过程的复合体”。在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组成要素的性质看,系统可以被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自然系统,如生态系统、气象系统等,是由自然组成的系统。人造系统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建立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系统、商业系统等。

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其集合性。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集合而成。构成系统的子系统也称为要素,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就是系统的集合性。系统的结构又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处于不同的地位,此即系统的层次性。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即系统的相关性。系统原理不仅为认识管理的本质和方法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它所提供的观点和方法广泛渗透到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来,在管理原理的有机体系中起着统帅的作用。

2.人本原理。世界上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一切社会生产力的,一切社会系统的运行,都离不开人的服务、人的劳动和人的管理。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该思想就是所谓的“人本原理”。人本原理认为:职工是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按此原理,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因此,任何一个高明的管理者都会以人为本,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

3.责任原理。管理学认为,管理是追求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力,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责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数量、质量、时间、效益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行动规范。表达责任的形式主要是工作规程、条例、范围、目标和计划等等。而有了分工,就会有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也就自然会明确。没有分工的共同负责,实际上是职责不清,要么,某一个人做事,大家闲着;要么无人负责,其结果必然是管理上的混乱。因此,任何高明的管理者都会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将职责具体化,并且使职责的界限清楚,职责的内容具体,职责中的横向联系得到落实,从而避免管理上的混乱。同时,做到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合理,奖惩分明,且公正而及时。

4.效益原理。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效益是管理的永恒的主题。效益与效果和效率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有用成果,其中,有的是有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只有那些为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实践中,效益与效率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其联系而言,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而社会效益又是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条件。就其区别而言,经济效益较社会效益直接、显见;经济效益可以运用若干个经济指标来和考核,而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核。管理应该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意义

我国法学研究相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一方面,传统法学同法制建设现代化的要求相去甚远,法学研究必须寻求新境界新途径;另一方面,法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和手段又难以逾越。所以尽管法学研究工作者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和艰苦的努力,在法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如“依法治国”的深入人心以及被党的文件所采纳和最终载入我国宪法,等等。然而,勿庸讳言,法学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求相较而言的滞后性却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理论上讲,方法是人们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从事各种活动包括理论研究而寻求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法学研究同其他一切理论研究一样,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人们以这些方法为工具进行理论研究,并使法学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行为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研究,研究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一个新的方法与手段。所以,有学者认为,行为法学的创立是对法学方法论的重要变革。〔2〕行为法学的产生是对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一种反思,它意味着在传统法学方法论中注入了行为科学的基因与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它以与传统法学研究方法不同的方式在法学领地上耕耘。行为法学在我国的崛起适应了我国法学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法学研究向前迈进。同时,行为法学要有所发展,也必须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与手段。而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运用便是促进行为法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它标志着行为法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标志着法学的繁荣与其方法论的开放,同时,预示着行为法学研究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管理学方法是对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大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指导一切管理行为,对做好管理工作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管理和人类行为的关系,管理学和行为法学的关系,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作了分析,二者虽然存在差别,但其联系也相当密切。实际上,行为法学所研究的就是一种管理,是法行为的管理。因此,管理学方法于行为法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1.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对行为法学研究有性指导意义,它有助于提高法行为研究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管理学方法是不可违背的管理的基本规律。实践反复证明,凡是遵循这些基本方法的管理,都是成功的管理,反之,都有失败的记录。例如,我国有很多企业存在管理混乱,职工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甚至大量亏损的情况。出现这种后果,其原因虽然复杂,但认真分析一下,都是与违背管理原理分不开的。认识管理原理之后,管理工作就有了指南,建立管理组织、进行管理决策、制定规章制度等就有了科学依据。行为法学研究也如此。行为法学借鉴管理学方法系统性原理研究法行为,可将法行为视为一大系统,视法行为为各要素的有机集合体,从而运用管理学上系统性原理对法行为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基于法行为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兼顾,以达到研究的整体上的最优化。其次,基于法行为系统的动态性特征,把握法行为稳定与变化的关系,并尽可能的预见法行为系统的发展趋势,使研究具有前瞻性。再次,基于法行为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充分估计到外部环境条件对法行为系统的诸多影响,使研究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如此等等,以达科学性而避免盲目性。

2.管在行为法学中的对行为法学具有突破性意义

在分类学意义上,行为法学又可以被分为行为法学或基础行为法学和应用行为法学,管理学方法的应用,对二者均有实质性意义。首先,在理论行为法学上,管理学方法的应用,对法学理论中的一些传统理论,如法的本质、法的分类、体系等问题的研究,将会带来一些新的启示。而对一些新的理论课题,如法的价值、法治国家等问题,也会带来新的发现。在应用行为法学上,管理学方法的应用,其价值也非常大。行为法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是指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方面。行为法学内部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对于法律行业的过程及主要要素的研究,它旨在弄清法行为过程的各个组成要素及行为过程的前后因果关系,了解法行为过程的各种个别差异、主客观因素和,把握法行为预测、调整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等等内容。行为法学外部系统的研究,主要对于法律行为的外在表现形态的研究。它旨在从个体的法律行为和法律意识出发,收集人们对法律和法制活动的反应和顺应情况,不同阶层的区位法律行为、不同部门的法律意识并树立正确的民主法制观念,对于搞好各行各业的依法管理,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体系,以及对社会实行综合治理,最终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具有直接的和重大价值。

3.管理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把握法行为的基本规律并迅速找到法行为控制的途径和手段

管理工作虽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类工作都有其共同的基本规律,管理者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就会泰然自若地面对纷繁杂乱的局面,将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法行为的研究也是如此。实践中,法行为有各种表现形式,为了有效的研究法行为并对实践以指导,可以借鉴管理学方法,包括系统性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管理者是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经历长期的积累过程,才一点一点逐渐领悟到管理的基本规律。管理学方法是在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因此,管理学方法的运用能加速人们掌握法行为基本规律的过程,使人们更快地形成自己的法行为,以达目的。同时,在管理学上,依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方式与方法,使管理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使管理的许多常规性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领导就能从事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进行对例外事项的管理;即使领导者更换,系统运作仍可照常顺利进行。〔3〕在行为法学上,依据法行为的基本状况,根据管理学各原理如系统原理,形成合理的系统的研究方式与方法,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法行为控制的途径和手段。

总之,管理学方法是指导一切管理行为的基本方法,也是行为法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其应用,有助于行为法学方法论上的突破,从而使行为法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应用

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应用,对行为法学研究以及对法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学方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即系统性、人本性、责任性和效益性原理不是各种繁琐概念和原则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和论点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管理现象本身的有机联系进行而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完整的统一体。管理学方法的实质,即管理原理的实质,简言之,就是在系统内部,以人为本,通过确定责任,以达到一定的效益。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应用,就是引进管理学方法,用管理学方法进行行为法学的研究,即以系统性、人本性、责任性和效益性原理为手段进行行为法学研究。为此,我们可以从立法行为、司法行为、执法行为等各方面研究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应用。我们也可以以管理学各原理为视角,分别研究其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的应用。本文对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分别就管理学方法在立法行为、司法行为、执法行为方面的应用作初步思考。

1.管理学方法在立法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立法行为研究是行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重视这项研究,并使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那么,行为法学的实践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在立法行为方面,行为法学研究立法工作全过程的领导行为,同时又研究作为法律主体的所有人的行为管理及其有关问题,使国家的法制需要与社会个体和群体的需要在行为取向上一致起来。管理学方法在该方面的应用,最主要的应该是系统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应用。应用系统原理研究立法行为,研究立法工作全过程的领导行为,就是要把立法工作看作一项大的社会工程,而不仅仅是作为一项法律的起草或是法律的通过等零散的事件来对待。应用效益原理研究立法行为,研究作为法律主体的所有人的行为管理及其有关问题,就是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同时,还要兼顾效益,将立法的经济效益放在它应该有的位置上。而立法的经济效益问题,是长时期以来,我国立法界包括立法学界注意得很不够的地方。

2.管理学方法在司法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在司法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行为科学的研究,对于解决依法司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善司法活动,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贯彻实施法律,搞好司法建设的关键。在此问题上,司法机关负有特殊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对审判行为、侦察行为、犯罪行为的研究,使司法审判人员的行为与国家司法需要相统一,并排除法律机制外一切干扰正常司法的行为,从而实现司法行为的法律化。同时,改善司法活动和强化司法职能,也有一个理顺司法机关和各个方面关系的问题,如果能通过行为研究全面把握影响依法办案的各种社会因素和行为规律,能针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心理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就一定能够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司法设置一道必要的保障。管理学方法在研究司法行为方面的运用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责任原理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应用责任原理研究司法行为管理,就是要研究如何充分挖掘每一个司法工作者个人的潜力,如何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所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适应的责任。长期以来,司法工作的不尽如人意甚至腐败,与合理的分工和责任的明确不无关系。所谓“司法独立”、“法官独立”的原则和制度,用管理学原理分析,其实就是一种分工负责的制度。西方社会的“法官独立”在他们那样一个社会里卓有成效,是有一定的管理学道理的。“司法独立”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在逐步的建立与完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成就,尽管如此,法学工作者仍然应该进一步研究之,尤其是引进管理学方法,应用责任原理对“司法独立”等分工负责的司法制度进行研究,以指导司法实践。

3.管理学方法在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在行政执法方面,适应新时期法律功能的新变化,最根本的是要把握政府职能这个主题,相应转变领导思想和领导方式,实现领导行为与法治目标的有机结合,自觉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认真解决行政行为、领导行为法律化的问题。管理学方法在研究行政执法行为方面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系统性、人本性、责任性、效益性原理均可用于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研究。而运用人本原理研究行政执法行为,这似乎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行为法学工作者在该方面进行新的探索。笔者认为,研究行政执法行为,就是研究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而研究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按人本原理,即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就必须研究行政执法者的个人的主体地位,研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对行政工作有效管理的真实的参与,研究如何使执法者个人的个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研究行政执法服务于人的根本目的,等等。

管理学方法在行为法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以上分析仅涉及管理学方法在合法行为中的应用,且仅仅是研究的开始。

〔〕

第3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关系

正确认识是进行科学实践的前提。若不能正确地把握不同理论问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文拟就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澄清某些认识误区,使相关实践活动获得正确的导向。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

比较优势的思想发端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第四篇第二章中提到不同国家生产商品的固有的或后天获取的“自然优势”(naturaladvantages)和交换的合理性。--之后,李嘉图将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思想发展为相对比较优势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理论化和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初步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比较优势,即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源自各国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双方均可获利。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诸多局限性。其中最令人不满的有两点:一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仅涉及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二是该理论难以解释多种要素存在情形下的比较优势来源。对李嘉图理论的不满导致了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倍受关注的是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份额理论”。该理论构造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该模型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及其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的角度探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得出了一个国家应出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富有要素的产品,进口哪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的结论。并指出,通过国际自由贸易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可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并影响产业布局。

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之后,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进展,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贸易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可能性。里昂惕夫发现,美国进口资本密集产品与出口劳动密集产品的状况,与美国资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现实不符。这就是所谓的“里昂惕夫难题”。该难题的提出,使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为了对现实作出新的解释,一些研究者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改进,在更广泛的基础上揭示不同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来构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从以下两个方向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方向之一,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一国的企业或者行业可能仅仅由于历史或偶然的原因较早地进入某个产业,从而可以较早地扩大生产的规模,并利用规模经济形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发展方向之二,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或产业获得不同水平或内容的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可获得性差异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发达国家而言,即便两个发达国家在开发技术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由于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开发出来的具体技术也是存在差异的,且不同国家还可能专业化地开发不同产品或生产技术,因而,两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相同并不意味着最终产品相同,具有相同技术能力的国家仍然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研究结果是导致著名的产品或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该理论认为,新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在发达国家首先开发成功的。当产品和技术趋向成熟并进入标准化阶段时,产品的生产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与产品和技术的这种生命周期相适应,首先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产品,其后则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成熟的标准化的产品。至于为什么新的技术和产品总是首先在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研究者则一般从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角度予以解释,认为,只有富裕国家才有可能支付得起昂贵且具有高失败概率的研究和发展费用。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处于创新期的产品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发展期的产品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成熟期的产品为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的产地也从技术创新的国家向其他国家转移,由此决定了国际贸易的走向。研究者们还得出了以下结论: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最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消费者偏好与市场需求特征,当一国的厂商计划进行跨国经营时,他们最有可能进行开发的市场首先应当是与本国收入水平相当的市场,从这个角度讲,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的贸易量应当是比较大的。

贸易理论的上述新进展与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国际贸易应当主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间进行。然而,20世纪中期以来的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却是要素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地区)间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占有国际贸易的主要份额。新贸易理论为国际贸易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解释。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的系统构筑者是迈克尔·波特。波特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相继出版了其著名的竞争3部曲:《竞争战略》(CompetitiveStrategy)、《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和《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0fNations)。三部著作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成为现代管理学界的权威论著。《竞争战略》,运用作用于一个产业的5种竞争力模型。确定了分析产业及其对手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获取竞争优势的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标集中战略(Focus)。《竞争优势》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论述了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和途径。《国家竞争优势》,利用所构建的“钻石体系”模型,探讨了国家、州(省)与其他地理区域如何取得持久竞争力的问题。波特认为自己所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后者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预算赤字、货币政策、市场开放或民营化)或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前者则突出强调主要根植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认为劳工、资本和自然资源并不能决定繁荣,因为取得这些资源并非难事,竞争力来自企业以当地的资源生产出更具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则离不开国家和区域的竞争环境。他所构筑的“钻石体系”模型,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战略与竞争背景”、“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等4个方面探索了竞争力的来源、变化及其对政府与企业的意义。

三、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关系辨析

目前,有关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关系的认识存在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相容,只能择其一。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是采用了不同称谓。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均有片面性,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分别隶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二者既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

1、两种理论相对独立波特明确指出,其研究的领域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给自己的定位是管理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经济学致力于解释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是一门认识世界的学科;管理学致力于提供实现预期经济目的的途径和方法,是一门改造世界的学科。虽然经济学和管理学呈现出交织发展的特点,但仍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

第一,理论基点不同。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点是交换和贸易,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点是竞争。尽管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先于竞争优势理论,但二者在逻辑上并不存在严格的前后相继的关系。波特虽然提及比较优势理论在探讨竞争力问题中的应用,但并未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竞争优势理论,而是另辟蹊径,对比较优势理论所未涉及到的植根于商业环境的地点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

第二,作用目标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对已经发生的国际贸易及相关的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分析和判断,为预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选择合理的国际贸易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致力于为经济行为主体做出合乎价值取向的决策、设计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作用目标不同,理论体系框架及其应用范围也必然有所不同。

第三,发展路径不同。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绝对比较优势”到“相对比较优势”、从“外生变量”到“内生变量”、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历程。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则经历了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产业中观层面乃至国家宏观层面的历程。

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逻辑起点

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其根基和结构框架都需要革新。因此,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创立科学合理、结构严谨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已是我国财务界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理论是人类在长期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财务管理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或者说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排列和组合形式。同其他系统的结构一样,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结构也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可变性、相对性等特性。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是界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展示其整体框架,使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和层次化;揭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指明其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梳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脉路,指导和促进财务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指南;推演出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有效地改进财务管理实务,促进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

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一些财务理论研究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密切联系实际,并大胆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有用成果,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财务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扬弃,对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步履仍然十分迟缓,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广度,都还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和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至今仍处于朦胧状态。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还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和发展。

一是内容不完整。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的实质、财务管理的对象、职能、任务、原则和方法等部分问题上。而对其他理论问题,如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等则研究不够。从财务管理主体与客观看,对财务管理客体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全面;而对财务管理主体理论,如财务人员的管理、财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观念,长期以来则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更谈不上将其纳入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之中,这种人为地把财务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的现象,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本质性的阐述。

二是层次不清楚。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中,一般都是将财务管理的现象及理论诸要素无序地加以罗列,没有按各要素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进行科学的归类,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加以排列组合,也没有确立各要素在体系中的方位,因而难以确认其层次结构。这种状况致使人们对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对象、任务、功能等认识不清,有时往往把两个层次理论研究目的相混淆。

三是逻辑不严谨。完整、科学的理论结构应该首尾一贯,协调一致,做到前后呼应,逻辑自治。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由于没有对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的归类,缺乏必要的勾稽关系,没有明确的主线,因而前后不能贯通,首尾不能一致,不能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紧密相联的有机整体。

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构

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首先要解决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从何处着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演的出发点,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理论范畴,它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逻辑起点对理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因此,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首先必须正确择定逻辑起点。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界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进而阐述财务管理概念、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任务、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等理论问题。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来看,对财务本质进行比较科学的规范是必要的。但是,以财务本质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则显得有些牵强。这是因为:第一,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缺乏与实践的直接联系,以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容易导致财务管理理论脱离实践,使一些理论争鸣难以受到实践检验。第二,财务本质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根源是理财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财务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财务本质并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以其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无法揭示财务管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第三,理论结构是一个逻辑系统,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推理,以财务本质作为逻辑点,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第四,在财务管理教学中,以财务本质为起点建立的财务管理学教材内容体系,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规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缺陷促使我们重新择定逻辑起点。近年来,有人提出以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其理由是:“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它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和最高层次,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本质起点论”脱离实践的缺陷,突出了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功能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使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保持同一性,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但是,“目标起点论”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同财务本质一样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因而难以担当逻辑起点的重任。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论是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的能动思维的产物。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财务管理目标显然不具备这一特性,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且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将会有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以此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将是一种基础不稳固的理论结构。再次,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受理财环境的影响,而且受财务管理职能的制约。财务管理目标不能超越财务管理职能,而只能限于财务管理职能范围之内。此外,财务管理目标还受财务管理对象等因素的约束。因此,以财务管理目标作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全面揭示财务管理理论系统中各构成要素的内容,最终将会导致财务管理理论的贫乏和理论结构层次的低下。

笔者认为,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无论是财务本质,还是财务管理目标,它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财务管理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必须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论。理财环境决定了财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对象和职能,进一步决定着财务管理程序与方法。理财环境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从而决定了财务管理假设和财务管理原则,进而决定着财务管理程序与方法。财务本质和财务管理目标最终都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是空条件下的理财环境中。因此,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必须从理财环境入手,只有对理财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中发现其实质及精华所在,才能揭示财务管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总之,理财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从此点出发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符合推理逻辑。而且,理财环境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财务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以此为起点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可以揭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而是全面的、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四、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想

关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造,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企业、事业等单位资金运动规律性及其运用方式的科学,它的基本概念是资金运动,它的基本规律是资金运动规律,它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则是对资金运动规律的应用。从财务的本质资金运动看应包括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理论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看应包括管理目标、原则、体制等理论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的应用出发,应研究管理环节与方法。

第二种观点是按逻辑的规定性将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内涵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体系,可称之为基本理论体系;另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外延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方法体系等,可称之为具体管理形态。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是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以财务管理原则为中间环节,以财务管理方法为归宿的一个结构体系。

上述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它们都存在结构不完整、内容不全面、起点不明确或不恰当等缺陷。根据前面对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内涵的分析,结合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信守的原则及研究起点,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由起点理论、基础理论、目标理论和行为理论四个层次组成。

财务管理起点理论即理财环境理论,它主要研究理财环境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制约及要求等问题。财务管理内外环境息息相通,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研究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发展的整体环境,即理财环境,或称财务管理环境。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理财环境,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规律,塑造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确定一套与理财环境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制定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财原则、程序与方法;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对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的构造具有质的规定性,即具有决定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本质属性功能的理论。它是构建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的根本,是其他财务管理理论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包括定性理论、定位理论、定责理论三个层次。其中,定性理论层次包括财务本质、财务管理性质、财务管理特点等理论元素;定位理论层次包括财务管理实践地位和财务管理学科地位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定责理论层次由财务管理主体、财务管理客体、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等理论元素所构成。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是研究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形成、表现和实现的理论。它主要揭示财务管理职能如何具体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在规定性,为财务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框架。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层次包括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观念要求两个分层次,后者又包括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原则等内容。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是联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运行理论的“桥梁”,有了该层次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才具有整体性和目的性。

财务管理运行理论是一套有关财务管理操作的应用性理论,其内容涵盖财务管理的程序、方法、组织管理、权责关系以及各要素、环节的耦合方式及其内在机能等方面。它与财务管理实务密切相关,直接指导财务管理实务的运作和操作,是财务管理实践机制的理论。从财务管理运行的内在要求看,该理论层次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程序理论、财务管理方法理论、财务管理体制理论、财务管理机制理论和财务管理组织理论等。

「参考文献

[1]王化成 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a] 中青年会计名人名作全书[c]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第5篇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创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管理的先河,标志着人类从经验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

二、科学管理理论回顾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针对传统的经验管理而提出的,其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使劳资对立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泰罗指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按照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泰罗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主要有:(1)工作定额原理。(2)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建立专门计划层。(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只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研究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基层管理与生产管理,属于管理的微观层面。它虽然解决了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却没有涉及企业宏观层面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影响与启示

(一)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范式的影响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n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在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这就是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

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W.泰罗为代表,人们往往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即将操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然后将它们最有效地加以组合。泰罗范式的核心是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

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各种管理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可以说,科学主义范式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企业组织参照采用。另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辨识性和可重复型,其直接后果是带来了组织及其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企业管理的实践

泰罗结合他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科学管理进行了探索,如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运实验以及金属切割实验等。这三项实验从最基本的到最复杂的,都取得了成功,为科学管理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这些实验将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科学管理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去,是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它为现代实验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分析与设计。泰罗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调查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拟定计划并指示和命令等工作。至于现场的工人,则从事执行的职能。(2)员工招聘、甄选和培训。泰罗认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和工作相配合,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它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3)薪酬和激励。为了鼓励员工努力工作,泰罗提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劳资关系。科学管理理论正是为了实现劳资对立向劳资两利的转化而提出的。泰罗主张,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力,有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延伸――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甚至是更早的巴贝奇等人。20世纪以后,运用数学来研究管理的学者日益增多。泰罗首先提出了最优化的管理思想,主张对工厂内的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和个人意见。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学派都摈弃凭经验、直觉和主观判断来进行管理,主张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但管理科学学派已不局限于作业管理、操作方法的研究范围,而是扩展到整个组织的管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科学学派是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科学管理理论与流程再造的对比

科学管理与流程再造的区别在于,首先,二者考察和研究的主体不同。科学管理侧重研究的是组织中单个人的行为,是管理的微观层面,而流程再造考察的是组织层面的业务流程。其次,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科学管理是基于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斯密的分工理论,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化、分解,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而流程再造则是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改造,从而建立完整和高效率的新流程。

科学管理和流程再造的思想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都曾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有各自的局限。鉴于此,现代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应该把对企业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考察结合起来,把流程细化与系统整合的理念更好地应用于运营管理实践中。

(六)泰罗主义的复兴――新现代泰罗主义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管理学出现了一股对科学主义理想追求的思潮,力图对人本主义和后现代管理学的“非理性”进行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F.德鲁克(Drucker,1991)的《新生产力的挑战》一文标志着泰罗主义的复兴倾向。我们把20世纪90年代的这种管理学复兴视为泰罗主义在当代的重新复苏,将其称为新现代泰罗主义。

第6篇

1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中的生态平衡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应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使其能够养成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这些未来卫生事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生态学的多样性和主导性原理认为,一个成熟的体系要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要素,才能增加稳定性;务必有优势的要素主导,才有发展潜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教师的多元角色定位,同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了教学活动,二者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生个体、整个班级、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各个因子形成了一个相互依托又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动往往都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对整体的教学结果产生影响。根据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定性因子定律原理”:在教育生态环境中,近乎全部的生态因子均可能成为限制的因素。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分析每一种限制因子。

2教育生态学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创新

教育生态学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创新,是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多种教学共存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创建动态平衡的教学系统。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2.1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育生态学体系下的教学观念创新,首先要考虑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相辅相成,相互尊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依存,共同进步。平等的生态地位是师生的平等和互动,因此,教学观念创新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该是平等师生关系。

2.2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方面,提高知识、能力、素质三点不可或缺,课程内容的调整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授依然是授课重点,同时应精选教学内容,将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概念和技术、方法等及时引入教学当中,减少陈腐、繁杂、琐碎的内容,充分显示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培养专业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卫生事业管理的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课时安排应灵活、科学。

2.3教学方法的创新

从生态学的视角,应当将竞争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三种教学理念相结合,提倡融合性教学方法。答辩式的教学方法是竞争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教师主持下,以卫生事业管理学中的主要内容为中心,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小组陈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以及研究中遇见的问题等,然后老师回答问题,并且和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对整个答辩的准备、陈述和讨论等环节进行评价。合作学习主要是小组讨论或案例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在案例提出前,教师首先要表明案例剖析法的意义、步骤和案例中主要体现出的内容,并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以案例为中心,发散思维,进独立的行思考分析。自主学习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培养学生独立猎取知识的能力,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教科书、期刊文献、写论文、项目报告,并将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等自我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

2.4考核方式的创新

第7篇

1《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1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高校专业划分亦是如此。目前的中药学包含众多专业,其中《中药药事管理学》是中药类众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各专业职称晋升及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所涉人数众多[3]。因网络课程具开放性、共享性特征,故《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中药类不同专业众多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需求,也有利于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效率。1.2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已面向中药类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专科、成人教育本科、成人教育专科等不同层次的众多学生授课。通过《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可为高校内外相关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尤其对于成人在职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职人员因平时工作繁忙,无法进行正常在校学习,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可以弥补缺憾。1.3适应时政性强的课程特征《中药药事管理学》是一门时政性、实践性强的课程[4]。由于中药生产、研发、流通、注册、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而中药药事管理一直处于动态变化或调整之中。相对而言,《中药药事管理学》教材建设滞后,内容显得陈旧。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现时政策、法规同步更新,便于学生及时了解中药药事管理政策、法规的更新、修订情况。另外,在课程网络论坛中开设药政新规动态网页,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内容。

2《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目标

2.1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转变《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将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新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通过《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按相应程序通过网络获取所需学习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由于网络教学强调学习过程的跟踪管理、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综合评定的形成性考核评价指标,这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综合评定,因而《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有助于教学理念的转变。2.2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认识网络教学规律与特征,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深化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因此,网络课程建设将有力推动《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例如,通过邀约中药学行业资深人士参与相关视频录制,介绍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状况,能够提升《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的网络教学效果。此外,网络课程建设有助于推进案例教学、模拟实践教学、讲座教学、辩论教学等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丰富网络教学资源。2.3实现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转变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5]。与此相适应,应对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加以改革,即实行学分累积、弹性学制。就《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而言,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平台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教学管理,依据教学安排,对教与学的情况、进度进行跟踪、记录后形成动态教学信息,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另外,《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通过网络进行注册,而试卷、成绩等可由系统自动生成。

3《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思路

3.1紧扣大纲制定课程标准《中药药事管理学》课程标准应以提高中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为该课程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与学的考核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络课程标准,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讨论和修订,使教学大纲充分反映中药学实践各个环节的特征,体现中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卓越性和创新性。《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标准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2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重要素材。因此,能否提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是衡量《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网络教学资源素材通常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电子讲稿、教学视频、电子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包括图片素材、动画素材、音效素材)、相关学习资源网址链接、课程考核办法等内容。因此,《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资源素材库应是一个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和方便性的知识库,能够有效服务于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3.3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新技术与手段以网络信息与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新技术是当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其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状态。因此,将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应用于《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可以使抽象理论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3.4设置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模块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由功能不同的模块组成。《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模块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教师各自需求以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网上互动效果。教师可以随时对教学情况进行管理,如查看所授班级学生信息、课程信息、编辑课件、布置作业、审批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考试、统计学生学习情况等,学生可以适时查看课程内容、安排学习计划、提交作业、在线交流、查看考试成绩等。《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教学平台各个模块及功能如下: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员、教师、学生等不同用户注册、登录;课程概况模块提供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内容;教学资源模块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模块的功能是在线阅读或下载电子教材、各种案例、相关资源链接、习题库;互动模块的功能是开辟公共论坛,以利于网上答疑、留言与讨论;考核、评价模块的功能是创建实时测验、生成在线成绩簿以跟踪、统计学习过程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及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传统教学过程不同相比,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即由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熟悉网络教学规律、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以及具有统筹各种网络教学素材的能力。因此,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发展规划,通过定期培训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此外,邀请专家做有关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进修学习等方式也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有效途径。3.6制定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网络课程教与学的活动在时空上分离。为了保证《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质量,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基于网络教学规律与特点,在制定《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应对网络教学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充分论证和评估,从学生、教师、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学习支持与服务等方面入手,筛选出适于网络教学评价的指标与要素,由此建立一套符合《中药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规律的质量评价体系。

作者:黄和平 孔成诚 冯鑫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103~109.

[2]石睿,王亮,邓居英.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智能化设计与实现[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1,32(4):44~47.

[3]黄和平,陈卫东,黄鹏,等.安徽中医药大学药事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71~73.

第8篇

关键词:管理学 回顾 评价 创业管理

管理学理论发展简述

管理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丛林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一)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核心是提高劳动效率。亨利・法约尔提出古典组织理论,该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组织效率。并第一个提出了管理的四项管理职能与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其他组织理论还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模型;切斯特・巴纳德的权力接受理论等。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提高了劳动和工作效率,以管理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提炼了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缺陷在于忽略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并且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变化。

(二)行为科学理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的过分重视“理性”使得工人的抵触情绪加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深,在此背景下,重视人际关系的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行为科学理论核心是研究人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突出了人在工作中的作用。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于“社会人”的假定认为工人是有价值的资源,挑战了传统的“经济人”假设;重视组织的动态性、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观点;需求与激励理论将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并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如参与管理、面谈制、目标管理等。局限性在于:个人行为的复杂性使对行为的判断变得十分困难;行为科学理论中的许多观点由于得不到管理者的支持而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三)管理理论丛林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于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他们为了各种目的,标新立异,导致管理理论的丛林蔓生滋长,使人们难以通过。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理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过程学派、数学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这一段时间以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 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四)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基本方向:动态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柔性化。动态化意味着持续不变地非线性式变革环境。像权变理论、复杂性管理、超强竞争、混沌管理和创业管理理论等都属于动态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全球化意味着管理者必须把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的位置,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特定国界去考虑如何造就组织的竞争优势。“全球化不但表现在全球性贸易的繁荣和活跃,还表现在 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思想观点的频繁碰撞,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的交融、渗透和整合”。信息化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个基本方向。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地球村”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计划模式、组织结 构设计、领导方法、控制手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电子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电子商务等理论成为了管理者指导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一种强调“软性”管理因素的柔性化管理理论成为第四个基本发展方向。能够体现出柔性化发展方向的管理理论包括:人本管理、团队管理、文化多元化、管理 伦理、社会公正等。

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评述

(一)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管理理论的发展从一开始追求纯粹理性的科学管理到重视非理性主义的行为科学,再到理性与非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企业文化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科学代替随意,理性代替经验,管理学也作为一门科学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行为科学是以泰罗制“纠偏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它过分强调非理性主义和感情逻辑,忽视了工人作为决策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行为科学所强调的“社会人”也不是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个人,而是“人的类”――小群体组织,结果将团体提升到个人之上,是个人创造能力受到组织的制约,使行为科学不能理性地分析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现代管理科学并没有解决“理性”与“人性”的矛盾。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该理论即吸取了泰罗科学管理理性的一面,又注重了行为科学感性的一面,通过树立企业的整体价值观,以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从而在管理中将理性精神与人本主义结合起来,管理思想由“物本管理”演变为“人本管理”。

(二)管理理论演变的人性假设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理论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管理理论是在不同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经济人”假设,泰罗就不会提出科学管理理论,没有“社会人”假设,梅奥就不会提出人际关系理论。人性观是管理理论的依据,也是构建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管理思想的发展,清晰地展示了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必然联系。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道德人”的历史演变。

早期的管理思想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认为一切人的行为的动机是追求经济利益,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因此,在工作中只要进行适当的经济刺激,就会取得很好的管理效果。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该思想认为人决不是受金钱驱使的“经济人”,社会地位对其行为方式起着决定作用。马斯洛基于社会中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人都有发挥自己潜力,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除了利己等特性外,在做出经济行为时,会有道德的自我约束,越来越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对管理学理论的思考

(一)管理理论的动态性

管理理论的动态性不仅体现在纵向管理理论的发展,从横向角度,不同的组织形态也具有不同的管理理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管理学也同样如此。先从最早成熟的经济组织中总结出一般的管理学原理,再来指导其他社会组织,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如此不断循环往复。

管理的动态性对管理学理论的启发是,没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组织都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总是随着管理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管理实践主要体现人、组织和社会三个要素,当人的需求、组织形态和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发生变化时,管理的理论也相应发生变化。人作为管理最重要的要素,与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充分重视人,培养人,挖掘人的资本的潜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管理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个体与组织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待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组织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组织形态必须具有灵活性、核心能力、学习型等特征;同时,快速变化的环境催生了很多创业型组织的产生,对创业型组织和中小企业的管理也是未来管理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管理理论中分工与协作的演变

两个世纪前,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理论,成为了管理学理论的重要基础理论。以机械论思想指导的分工理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分工的局限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分工使得企业的整体协调越来越困难,结果使得效率低下。

然而,人并不是原子或质点,组织也不是质点的结合点,管理活动具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因此,管理实践在呼唤新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把系统观作为管理理论基础就顺理成章了。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最早用系统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管理问题,他把企业看成一个“协作系统”,主张用系统方法来揭示其本质。

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工与协作都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缺点。分工不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却能够提高局部效率;协作能提高整体效率,却降低了局部效率。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的背景下,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角度来看,分工与协作将表现为新的形势。第一,分工与协作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分工不是孤立的分工,分工是在协作基础上的更加细致的分工;协作不是纯粹的协作,是在更加细致分工基础上的协作。第二,分工与协作的范围在扩大。古典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分工是在企业内部的分工,而未来企业的分工表现为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已经模糊,企业为了应付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承担具体的功能,这也要求企业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管理新方法:创业管理的探讨

在新经济时代,组织要面临快速变化的环境,这种快速变化环境给组织更多的不确定习惯和风险,如何应对不确定和风险已经成为组织在新经济时代下的重要任务。组织也必须探讨新的管理方法,创业管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环境从确定到相对稳定,再发展为动荡和不确定时,企业需要做出更加及时和快速的反应。Richard A. Bettis和 MichaelA. Hitt认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企业为了重新建立竞争优势而放弃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寻找一种能在剧烈环境中生存的经营模式。需要响应顾客,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 布朗和艾森哈特主张在结构和时间的边缘开展快速和密集的战略实施计划,从而使公司能够在新的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单纯靠传统的一般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用创业管理改进传统管理势在必行。

对于创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围绕机会、资源、企业家与团队、组织方式、时间、环境等提出了不同的创业管理的概念模型。例如Gartner(1985)提出了创业管理包含个人、组织、环境及创业过程四个要素,创业管理就是如何有效管理四个要素;威廉提出创业管理模式结构包括人、机会、环境、风险与回报,创业管理就是对这五个要素的管理;最典型的是蒂蒙斯对创业管理的定义,任务创业管理是对机会、团队和资源三个要素的有效管理。综合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创业管理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创业管理就是对创业组织的管理,具体是对于新创组织相关要素的管理,如机会、团队、资源、风险等;而广义的创业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思维,即组织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发现并充分开发创业机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广义的创业管理不仅仅适合新创组织,实际上,创业管理的思维方式适合任何组织,大型组织同样需要面临环境的变化,并通过创新,组织团队,把机会转变为价值。创业管理不仅仅适合组织,也同样适合组织中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必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管理能力,善于创新,发现新的机会,并把机会转变为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杰.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凡禹.管理三杰:德鲁克、韦尔奇、巴菲特的思想精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君之.世界管理大师智慧精要.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4.文祺.一次读完8本管理学经典.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5.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9篇

关键词:劳动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劳动经济学;学科;

作者简介:江永众,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地方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例如2010年南海本田工人罢工事件、富士康事件等。如何正确处理劳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急迫政治任务。[1]劳动关系在西方通常称为劳资关系或产业关系。劳动关系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都对其进行了解释,而这些学科在价值观、基本前提假定、信念、方法论等方面存在差异,远未达成共识。劳动关系学在我国属于“舶来品”,尚处于创设阶段,理论界对于该学科基本概念、学科性质认识模糊,研究非常缺乏。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都将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作为其研究核心,是与劳动关系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但是人们对这些学科关于劳动关系的研究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严重制约了劳动关系理论对我国劳资实践的指导作用。[2]因此,厘清这些学科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对于我国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

一、西方劳资关系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假定

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的学科范式理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在其早期发展阶段,不同的人对同一领域的现象———尽管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具体现象,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描述和解释”。[3]劳动关系学的学派抗争和方法论的多样性恰好折射了这门学科的不成熟性,因此劳动关系学尚处于常规学科的前科学阶段。但是西方劳资关系学通常采用正统多元论,属于狭义的劳动关系学。相对于学派林立的广义劳动关系学而言,西方劳资关系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为解释劳资问题提供了研究的参照框架和起点。基本概念和核心假定是其理论发展和衍生的基础。

(一)基本概念

作为一门成熟的理论研究学科,西方劳资关系学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劳资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者、雇主、劳动合同、劳动就业、工资、集体协商、集体行动、三方机制、劳动争议与冲突、劳动权利等是劳动关系学科的基本概念。[4]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劳资关系的基本概念,例如工作场所规则,规则网络,劳工标准,工会,集体谈判,雇佣关系的公平、效率和发言权目标,[5]结构化对立的雇佣关系,政府规制等。[6]其中,工作场所规则是最基本的概念,是由劳资双方谈判来决定,是劳资关系的焦点,因为工作场所规则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方的组织战略实施,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7]

(二)核心假定

劳动力附属于人类身上,不是简单的商品,这一思想是西方劳资关系理论产生的动因和基础,是西方劳资关系学的核心前提。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劳工与产业关系学院院长Katz看来,西方劳资关系学的基本假定包括以下方面:[8]

1.劳动力不是商品。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资关系的研究缺陷是将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土地、技术等)等同起来,缺少伦理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关怀,很难解释和解决社会劳动问题。劳资关系学科的前提假定是劳动力不是商品,具有与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不同的性质。劳动者在企业中是雇员,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人力资源或者生产要素。劳动者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成员,必须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这些角色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因此,劳资关系学认为劳动力不是简单的商品,劳动者通过劳资关系来满足社会公正、平等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来实现劳资关系的社会福利功能。这一命题是劳资关系政策和制度制定的依据。

2.冲突是劳资关系的本质特征。

从劳资关系的性质来看,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基本社会经济关系。雇员为企业提供劳动,服从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安排和权威,并且以此作为获得薪酬和社会利益,他们要求参与管理决策,得到公平的工资,权益受到保障。雇主雇佣劳动者来进行生产,通过为社会提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经济利润。雇主追求的目标包括管理控制、生产效率、灵活使用劳动力、工人不罢工、经济利润等。显然,由于企业利润等于企业收入减去劳动者工资等成本,员工的工资与雇主的利润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劳动者和雇主在经济利益上存在根本的冲突。

3.劳资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

劳资双方通过契约共同组成了一个组织,因此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组织目标和共同利益,例如组织的生存发展、竞争力、经济效益等。[9]因为组织是由个体、群体等组成,当组织目标实现时,个体和群体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例如当企业的总收入增加时,通常员工的收入也会得到提高;反之,当企业总收入下降甚至破产时,员工的收入必然会减少,严重时员工还会失业。劳资关系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在解决劳资冲突的基础上,实现劳资双方的共同目标。因此,劳资双方虽然存在固有的利益冲突,但是双方也存在一些共同利益(见图1)。

4.劳动者有自由选择工会作为其利益代表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

根据西方产业民主理论,产业民主要求建立一种劳动者能够表达其所关注事务的有效代表制度,劳动者应该拥有集体发言权。因此,自由的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制度是劳资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和雇主可以不通过第三方的干预自行解决双方的争议和冲突。政府的目标就是为劳动者和雇主创造公平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保障劳动者权益,使得劳动者可以自由决定是否选择工会作为其代表,并且通过集体谈判来解决劳资争议和冲突。

5.政策制定者必须权衡利益相关者的目标。

劳资关系是一个社会子系统,其涉及雇员、工会、雇主、政府、公众等诸多社会成员。劳资关系政策将影响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劳资关系政策的目标至少应该兼顾效率、公平和发言权的平衡。[10]效率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是雇主最重要的经济目标。公平由一系列就业的最低标准、程序性公平和分配性公平等标准构成,这些标准与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待遇相关,而且标准的制定要体现对劳动者人性尊严和人性自由的尊重。发言权是劳动者在雇佣关系中参与工作决策的能力,它强调对劳动者的人性尊严和民主参与,包括个人发言权和集体发言权两个方面。因此,劳资关系研究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在这些带有冲突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

二、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的比较

由于劳动关系领域研究的目标是要解决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具有综合性,因此劳动关系领域的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这一点可以从西方劳资关系学科的创始人康芒斯身上得到体现。康芒斯既是西方劳资关系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奠基者。在早期,劳资关系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工会、集体谈判、人事管理、劳动法等内容。二战后,西方劳资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工会和集体谈判。近年来,劳资关系学科主要研究与工作有关的雇佣关系,其研究范围又逐渐扩大化,与早期的研究范围相似。因此,劳动关系的研究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其中,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是与西方劳资关系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这些学科都试图对雇佣关系和劳动问题进行解释(见图2),但是这些学科在基本假定、概念、研究目标和解决途径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11]

(一)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学

劳动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主要研究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其理论前提包括企业、劳动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人,他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劳动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劳动是同质的商品以及一般均衡等。为了研究劳动资源的最优配置,新古典劳动经济学家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生产函数,劳动是与资本、土地相似的生产要素,主张由供求力量来决定劳动的价格———即工资,他们反对最低工资制度。当劳动的价格等于企业雇佣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时,劳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效率。近年来,劳动经济学开始关注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在现实世界中,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并不是全部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进行配置的,相反,许多劳动力资源是通过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配置的,因此劳动经济学试图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特征、方式等进行解释。例如Lazear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市场竞争会迫使企业采取一种富有效率的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但他不赞成对企业内部雇佣关系进行制度干预。[12]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劳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释。传统劳动经济学将劳动视为商品,这必然带来资方单边主导劳资关系,以及劳资关系冲突的紧张状态,因此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问题。

根据西方劳资关系理论的前提假定,劳动不是商品,因此将不能将劳动视为同质商品,这样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模型就不能成立。劳动者的工资———即劳动的价格就不能仅仅由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虽然劳动市场力量对个人和企业存在影响,但是劳动者的工资取决于劳动合同,需要通过劳资双方的个别和集体协商来实现。劳资关系理论摒弃了劳动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以及工资和工作条件能够达到公平和效率兼顾的理想假说。

劳资关系学不是将劳动视为简单的商品以及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同质生产要素,而是将劳动看成是雇佣关系中人类劳动力的交换和使用,这种雇佣关系是嵌入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层级制企业之中的。劳资关系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道德规范、历史文化和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显然,西方劳资关系理论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实用主义思想,主张通过在资本主义体制内进行增量改革,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进行改良和重组,以建立充满效率、公平、人性的雇佣关系,从而为资本主义体制进行辩护。基于劳资关系学的基本假定,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学在劳动的性质、生产效率的决定机制、工资决定机制、劳动契约的完备性、交易成本假定、外部性、政府或者制度的角色以及是否存在雇佣关系和劳动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见表1)。

(二)人力资源管理学与劳资关系学

人力资源管理学发端于科学管理时代。科学管理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将劳动者视为由雇主操纵的机器,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劳动,因此主张通过工作标准化以实现工厂生产效率最优,通过为工人提供计件工资来对劳动者进行经济激励。但是,EltonMayo的霍桑实验发现工人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还有社会需求,由此导致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人际关系学派强调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要素,认为雇佣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学派后来发展成为西方劳资关系学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个分支。随后的行为科学理论从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工作、技术等方面对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二战后,人力资源被视为有助于国家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力资源管理学从劳资关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与劳资关系学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独立学科。[13]

人力资源管理学关于员工与管理者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14]和诱因—贡献理论。[15]这些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管理权威来协调员工关系,促进员工的合作和竞争,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劳动力资源配置最大化。根据企业资源基础理论(RBV),[16]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优势资源,而不是外部优势资源或者环境,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基本命题是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越完善,企业绩效就越高。[17]一些学者的研究检验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8]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派的基本逻辑,企业应该不断扩大规模,取代市场。显然这个推论与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性质和边界的解释相矛盾。在现代企业理论学者看来,企业边界是由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共同决定,存在一个最优的企业边界。

人力资源管理学和西方劳资关系学从产生之初就联系紧密。在二战之前两者都研究雇佣关系,以及与工作相关的领域。二战后,劳资关系研究范围缩小,主要聚焦工会和集体谈判。而人力资源管理学派则转向组织内部,将员工视为人力资本,以积极的方式进行管理和开发。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工会运动的衰败,劳资关系理论研究也明显进入衰退期。到了21世纪,劳资关系学将员工关系、市场、制度、组织策略和公共政策都纳入其研究范围,试图扩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联系,以建立一个包括劳资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人力资源与劳资关系(HRIR)领域,实现建立基于市场的人性化雇佣关系的目标。[21]这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都赞同“劳动力不是简单的商品”的基本假定,并且寻求解决工作场所的劳动和雇佣问题。但是,两者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性程度、冲突的性质、研究目标、研究视角以及管理者、工会和政府的角色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的比较

劳动关系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个中性术语,这避免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论战。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4]在不同国家或不同情景下,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常用术语还包括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员工关系和产业关系等。人们对这些术语的含义和使用存在许多分歧。从学科性质来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关于“劳动关系”相关术语的使用具有其特定的内涵,体现了不同学科对于劳动问题的理论分析差异。

1.劳资关系学。

西方劳资关系学或者产业关系学是以劳动者受雇于资本的所有者,即雇佣关系为前提。狭义的产业关系就是集体雇佣关系,是劳动者集体与雇主之间发生的与劳动条件有关的关系。广义的产业关系可以使用公式来表示:产业关系=雇佣关系+工会和政府干预,即强调工会和政府对雇佣关系的调节和治理。[25]劳资关系学否定劳动者是商品的简单假设,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认为劳动力市场和雇佣关系是一种政治性的结构安排,它决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于雇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资强劳弱),劳动者需要工会或其他组织的力量来维护其权益,而政府作为任何社会必须具备的一个主体,需要通过立法、政策来指导、规制、平衡劳资双方的关系,以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劳资关系理论本质上是社会劳动经济学,[26]强调社会和制度的因素。劳资关系学认为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企业组织特征、劳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因素影响经济效率。经济效率因劳动关系不同而存在差异。经济系统与劳动关系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整体的社会系统。

2.人力资源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学认为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可以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且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当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合作程度高时,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流动性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灵活雇佣实践,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人力资源管理学一般使用“雇佣关系”术语,雇佣关系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建立的与劳动有关的法律关系。(1)雇佣关系包括市场关系和管理关系。市场关系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管理关系是指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直接沟通和管理权威来进行工作场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更关注雇佣关系的内部管理关系。[27]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学通常也使用雇员关系一词,这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关系,从一体化视角出发,将雇员视为一个整体,并将其整合到一个雇佣组织中,主张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来调整雇佣关系。

3.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家通常使用“劳资关系”术语,例如劳资关系具有超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内涵的广义含义,是各类盈利(营利)性企业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以劳动合同为纽带所形成的基本经济关系。[28]劳动经济学认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扭曲了市场机制,必然带来降低经济效率,因此主张应该尽量实行市场化,即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竞争越充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由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劳资关系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劳动和工作场所的雇佣关系,因此这三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交叉发展,相互影响,但是这三门学科在通常使用的术语、研究对象、基本观点、资源配置方式和效率、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性质、人性假设、契约的性质、交易成本和追求的目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3)。

三、结论与启示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正是劳资双方充满合作与冲突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为解释和治理因劳动关系运动而产生的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作出了不同视角的贡献。其中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西方劳资关系学是与劳动关系问题研究最密切的学科。

(一)基本结论

劳动经济学从劳动力是商品的基本假设出发,主张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机制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往往导致资方单边控制的劳资对立状态。人力资源管理学意识到劳动者需求的层次性,认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完善程度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因此主张企业应该不断改进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扩大规模,但是这种观点的逻辑延伸是整个经济将合并成为一个企业,这显然与现实和现代企业理论相悖。

针对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不足,西方劳资关系学从“劳动力不是商品”的基本信念出发,以劳动问题和雇佣关系问题的解决为学科目标,兼收并蓄多学科的理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嬗变,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劳资关系学的范围突破了工会与管理方之间的集体雇佣关系界限,涵盖了所有与劳动、雇佣关系和工作场所有关的各个方面,以及由劳动关系而带来的相关行为和结果,例如工作生活质量等问题。

劳动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所以具有商品性质;但是劳动与其他商品不同之处在于劳动有灵魂,劳动关系具有人性化特征、具有社会福利功能,这是劳动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劳动关系的人性化特征决定了劳动关系学的多学科和多目标性质。劳动关系首先必须关注雇主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率;劳动关系也要追求劳动者的利益,强调社会和人文价值关怀。劳动关系政策的目标需要包括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管理的程序和分配公平、工作场所的民主参与、禁止使用童工、劳动歧视、强制性劳动、重视劳动者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机会等,必须平衡企业、劳动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二)政策含义

首先,政府需要用公权力介入劳动关系调整。劳资关系学的基本预设是“劳动力不是商品”,这要求建立人性化的雇佣关系。由于我国政治体制决定了工人是领导阶级,是主人翁。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特点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转型,企业劳资冲突日益增加。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重新反思和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地位。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商品,其在与资方的谈判中天生地处于不平等地位。为了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政府公权力必须介入其中。另外,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应该通过工会的民主化和群众化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劳动者的集体代表,逐步建立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通过工作场所规则网络的制定和完善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第10篇

一个合格的企业最高领导者,必须研究企业如何生存的战略性大问题,也就是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来改进企业。要有“改”的精神和很强的进取心,必要时敢于冒险,当然还要加上科学的决策。那些只会按常规办事的优柔寡断的领导者,只能是二流企业家。——[美]F·奥斯本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72.91C93关键词:管理学企业家信息时代领导者精神冒险

工商管理学(二)

要明确企业的任务,首先要了解企业任务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一般说企业任务由五个关键性的要素形成。企业的历史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它记载着企业的辉煌业绩,也反映它的经验教训。现实和未来是历史的续篇,不了解过去,就无法规划未来。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75关键词:管理学企业历史业绩

工商管理学(三)

产品别具一格基础上的价值相等,详情请点湘爱网使成本领先的企业得以将其优势直接转化为高于竞争厂商的利润;产品别具一格基础上的价值近似意味着为取得令人满意的市场占有率所必需的降低幅度还不至于冲销成本领先企业的成本优势,因此,成本领先企业能赚取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70关键词:管理学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直接转化企业低幅度价值基础产品利润

工商管理学(四)

在1991年初事态有发生了急剧变化,卡斯柯公司外汇交易连续出现亏损,而且亏损额越来越大。1991年4月16日,建行上海市分行致函卡斯柯公司,称该分行受卡斯柯公司委托代办的外汇买卖中除已赔进90万美元存款并发生严重透支外,截至同年8月30日,尚共有敞口头寸3100万美元。除去卡斯柯公司在该分行的90万美元存款和卡斯柯公司在其下属机构上海县支行的650万元人民币存款已全部作为抵押外,要求卡斯柯公司立即解入外汇买卖保证金166万美元。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830.9关键词:管理学外汇买卖外汇交易上海市公司美元存款人民币保证金亏损

工商管理学(五)

1.4.7精干高效无论任何一种组织结构形式,都必须将精干高效原理放在重要地位。精干高效原理可表述为:在服从由组织目标所决定的业务活动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一个组织只有机构精简,队伍精干,工作效率才会提高;如果组织层次繁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则势必导致浪费人力,滋长作风,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70关键词:管理学组织成员管理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效率机构精简工作效率组织层次管理层

工商管理学(六)

1.3,3职能职权职能职权是指参谋人员或某部门的管理人员所拥有的原属直线管理人员的那部分权力。在纯粹参谋的情形下,参谋人员所具有的仅仅是辅助眭职权,并无指挥权,但是,随着管理活动的日益复杂,管理人员不可能是完人,也不可能通晓所有的专业知识,仅仅依靠参谋的建议还很难作出最后的决定,这时,为了改善和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就可能将职权关系作某些变动,把一部分本属自己的直线职权授予参谋人员或某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便产生了职能职权。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03关键词:管理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管理效率职权职能直线部门

工商管理学(七)

第三章人力资源开发最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并不是紧盯着部属,不断地下达大大小小指令的人,而是只给部属概括性的方针,培养部属的信心,帮助他们圆满完成工作的领导者。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72.92关键词: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管理者概括性领导者方针

工商管理学(八)

采用以上一种或几种方法收集到有关材料后,管理部门就可着手拟订职务说明书和职务规范。前者是对任职者需做些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做的书面说明,它通常能反映职务的内容、环境和从业条件。职务规范则指明任职者要成功地开展某项工作必须拥有何种最低限度可以接受的资格标准,具体包括知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为有效地承担职务所必需具备的起码条件。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03.9关键词:管理学管理部门说明书职务规范

工商管理学(九)

1企业主管人员的选拔与培养1.1选拔主管人员的系统方法主管人员的质量是企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主管人员的选拔在整个人本管理中也就必然成为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没有人能够否认厂房、设备、原材料、人员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但另一个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优秀的主管人员。

作者:无刊名:种子世界机构:不详分类:F273.2关键词:管理学系统方法定性因素人本管理主管企业原材料

工商管理学(十)

第11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管理学基础 应用

案例教学是以客观事件为基础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需教师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对客观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并要求学生理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客观理性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的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到高职的《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把理论基础知识运用到管理实践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的方法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增强学生配合课堂讲授的积极性,接受课程理论知识的主动性。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多个切入点对案例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基础性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突出体现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教学的革新作用

案例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一次至关革新。传统教学是让学生刻板接受理论概念和知识,然后用客观实例演绎论证课堂中的基础理论,这种方法对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滞后性明显。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将在客观实践中得到的经验问题渗入课堂教学讲授中,把诸多经典案例运用到课堂知识概念中,并要求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这样使学生主动把接受的理论知识融入客观案例问题中,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真正对知识进行记忆和提高解决客观实践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颠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轴的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有效新型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教学在具体实践中的作用

在《管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前提是使教学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在管理实践中得以应用,在实践中让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但是学生用于管理实践的时间是有限的,在真正意义上从实践中得到理论基础巩固的机会也是有限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有效解决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实践中巩固基础的问题,因为案例教学是把客观的管理实践案例和管理活动情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解决客观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为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提供真实的经验途径条件,做到在客观案例实践中巩固基础知识。

二、《管理学基础》的案例形式

(一)用客观案例引出问题

案例:讲述阿里巴巴公司提出未来五年对淘宝线上商品的假货率降低的质疑和材料,引出质疑问题和制定措施目标的要求,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并制定对策。

(二)用案例巩固基础知识

案例:三鹿企业的衰亡,证明管理决策的错误给全局带来的消极后果及给整体格局带来的重大损失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到决策者的决策必须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三、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基础》中的实施

(一)课前案例整辑

客观案例在《管理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占有核心地位,课前教师必须对相关管理案例进行搜集,筛选与本堂课程相关度最高的案例进行素材整合,提前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整理出自己或小组的独到见解和分析思路。

客观管理实践案例的选择不仅要与需要教授的《管理学基础》中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相吻合,还要考虑到学生接受分析问题的能力程度和教师的知识储备、问题处理能力。管理案例所传达的内容应有其真实背景,不能编造和虚构。最后案例的选择应与课堂时间相结合,所以案例篇幅应简洁精准、信息合理,否则不利于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二)课中案例讨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组织学生对课堂管理实践案例的讨论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所以首先需要把课堂理论基础知识用传统讲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也是进行案例讨论分析的基础。如果是没有理论知识的超纲案例,则不仅不能使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反而会使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案例所述,误入歧途。分组是案例讨论的核心要素,分组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合作分析,这样使课堂讨论分析更加深入和多元。最后在讨论发言中,教师的配合和支持是课堂气氛组织的决定性因素,不能草率否定学生的讨论分析成果,因为案例没有限定答案标准。

(三)课后分析检验

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需要进行量化考核,这是衡量教学方法是否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进步的依据。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考核,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上是否进步及能够确立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认识到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不能刻板认知案例教学或者坚持传统教学拒绝教学方法革新。其次教师素质在案例教学中有很高要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最后教学手段决定案例教学质量,应多以多媒体为讲授手段,避免一味地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

把案例教学这种现代教学的手段应用到教学课程当中,是管理类专业教学的一种重要事件教学方法。但是高职《管理学基础》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必须紧密吻合教学目标和任务,灵活应用案例教学,真正提高《管理学基础》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等等。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几个角度来诠释旅游管理的内容。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2]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5] 颜醒华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旅游专刊.1999(09):4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