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1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计划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跨界思维;管理学;社会工作
跨界思维,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产生的,相对于“平面思维”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也叫空间思维、互联网思维,是运用于商业领域,改变商业模式、引起产业变革的一种潮流;特指能从多角度、多视野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跨界思维以交叉、共享、跨越为特点,对于课程的跨界嫁接,跨界思维强调通过学科交叉、实现课程融合,最终达到课程的跨越改革目的。在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跨界思维,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四方面研究如何对管理学课程进行应用性跨界改造。
1.教学思路的跨界改造:以教学思路的转变为切入口,注重学生的管理思维训练
传统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有关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相关管理思想,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内容。注重学生显性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和管理思维的训练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处于次要位置,甚至被忽略的状态,使得管理学课程不能适应社会工作专业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的需要。教学思路的跨界改造就是转变教学思路,从注重理论的学习转变为注重实践训练,从注重管理学课程显性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其隐性素质的开发,完成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素质的跨界转变。
2.教W内容的跨界改造:配合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计划,梳理管理学课程的关键知识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
传统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管理的职能来编排的,目前大多数教材都是按照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来安排篇章,再进一步细分知识点,大量介绍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追求大而全,整本教材知识容量大,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不仅在时间上没有教学保障,学生还特别容易感觉枯燥无味,并且体会不到课本内容与管理实践的直接联系。而社会工作专业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很多专业实训课程,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这些课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个管理项目,学生要成功实施该项目,不仅需要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的跨界改造就是以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计为依托,对成功实施这些项目涉及的管理知识和方法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提炼、转化,以这些关键知识点为主干来重新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项目实训提供管理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借助综合实训平台对相应的管理学知识进行实务模拟,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3.教学方法的跨界改造:以服务项目为驱动,以体验式教学为核心,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将基础平台类管理学课程跨界嫁接到社会工作专业,就应该结合跨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跨界改造。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课程的讲授方法可以以社会工作专业安排的实践教学计划为依托进行,以社会工作专业搭建的实践教学为平台,以社会实践项目为驱动,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进行管理学基本知识和原理的传授。通过社会实践项目中所呈现的真实管理情境进行迁移学习、实践实训,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自身体验机会,达到相应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内化目的。如下图所示。
4.考核方式的跨界改造:以全面衡量为准则,实行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
以往管理学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笔试为主,考核内容也以测试学生对教材及讲授的知识的识记为主,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对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特点,因此,要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与指挥棒作用,对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跨界改造,树立以应用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考核观念,建立新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和管理素质的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管理学课程的考核可以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全面衡量为准则,实行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由单一的笔试拓展到社会项目计划书的设计、策划方案的撰写;实训、服务项目的策划、执行等过程性环节的监控考核。实行“理论考核+方案考核+行为考核”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考核方式,体现了既考核结果又考核过程,既考核知识又考核技能,既考核认知又考核行为的全方位考核理念。
总之,管理学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的跨界嫁接,需要在充分考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等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应用性改造。秉持跨界思维的理念,配合社会工作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重新梳理和编排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应用型教学内容,再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以社会实践项目为抓手,进行管理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实务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目的,也达到提高教师管理素质,形成管理思维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管理学研究》 基本问题 教学策略
一、引言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活动的能力,即管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社会科学的一个专业领域。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定型都有三个关键性标志:明确的研究对象、独特的致思路径和完整的概念系统。弄清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对一门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还是对于该学科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学原理是从管理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具体研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生产力。这是由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管理,需要研究如何配置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相互统一。因此,怎样计划安排、合理组织及协调、控制这些资源的使用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管理学原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2.完善生产关系。这是由管理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一方面,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文化,会使管理呈现一定的差别,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应着重研究如何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立、人员安排以及各种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如何激发组织内部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另一方面,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得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一“印记”决定了管理学原理应该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和规章制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原理》的致思路径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解决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构造形如金字塔,其顶端是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底部是关于管理过程、管理对象以及相应职能的科学系统,中间则对应着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
那么,管理学原理在研究正式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致思的呢?管理学原理首先从管理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管理思想、理论和制度与方法的演变发展规律,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古为今用。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编撰《管理学原理》教材时,都考虑将“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放在著作的第一章或第二章;因为,大家的思考逻辑基本一致: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管理科学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其产生和发展是为了继往开来,继承发展和建设现代的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和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其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基本的原理,管理科学也不例外。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管理规律,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也是研究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管理工作的程序等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如:决策的制订、计划的编制、组织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和原则,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管理过程及相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这是管理学原理体系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它,做到活学活用。
再者,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活动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一方面,管理者的素质高低、领导方式、领导行为、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对管理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即研究“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三)《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是理论致思凝结而成的逻辑环扣,也是把握研究对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与上述致思路径相应,管理学原理有以下一些主要基本概念。
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组织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落实这一方针,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学生能实现就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对于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
1 基层管理岗位对高职学生能力的需求情况
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他们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为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观念、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满意度、对基础管理能力的评价和要求,对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的能力表现及基础管理能力向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院校经营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属于基层管理者,也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是一线从业人员与中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岗位职责要求其一般应具备如下能力:正确理解上级指令,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指导他人活动的能力;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的技术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励员工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严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注重学生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的相关能力及综合素质是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基本任务。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结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及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笔者认为,改进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管理信息收集及分析处理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领导及指挥能力。围绕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体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而开设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尤其对营销类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实践性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它是高职学生对所学课程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对经营管理类各专业基层管理工作岗位的分析,可以肯定管理学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能力形成、发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各专业后续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组织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顺利就业为目标,加强实训教学是社会发展、教学理念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高职教育对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一般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融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纯粹的技能型职业教育,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日常管理活动,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而高职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满足被动地接受,愿意并能主动地探求相关的知识。理论学习是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按精英教育的方法,则理论讲授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以培养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技术标准的执行者、创新力的思维者、凝聚力的实施者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专业基层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分析出胜任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并找到基本职业能力与管理学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结合点,设计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训练和指导意义的实训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实训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从而提升整合其职业素质。
3 管理学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作为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受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传授——接受——再传授——再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确定书本上本节课程的知识点,然后确定重点、难点,按照先后顺序将概念、理论讲解清楚,再配合一些习题或案例,最后布置作业。这种常规课堂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觉得学习管理学基础就是要进行专业理论研究,从而使教学内容忽视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不能突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现有教材内容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使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导致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的机会,缺乏系统的实训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训教学目标体系,只有导向性而可操作性不够。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违背认知与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结果是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能力止步不前,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这样的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根据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和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毕业生。
4 基于岗位要求的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设计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出发,针对基层管理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状况分析,就各种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应的实训方案。
4.1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的能力
理解并描述相关管理概念是基层管理者从事专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对基层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在每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能力,笔者设计课堂讨论、调查与访问、课堂辩论、多媒体教学、专题研究等5个实训项目。首先通过课堂讨论,认识什么是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些管理实践活动,认为哪些管理实践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等等,让学生明确管理无处不在,管理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课堂讨论对管理理论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调查与访谈,了解管理者、管理职务、管理层次及不同层次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后组织学生就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进行辩论,使学生明白管理思想源于管理实践、管理理论产生于管理思想,而管理实践又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反映管理理论发展不同阶段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管理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最后通过专题研究,探讨中、日、美三国企业文化的不同,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管理方法是各不同的。
4.2 信息收集及管理环境分析能力
这一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企业调研及小组讨论来实现。首先是划分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调查内容,设计调研方案;其次是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影响某一特定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并分别进行记录;每个小组运用五力分析法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方案;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分析报告;实训结束后各小组上交一份管理环境分析报告。
4.3 计划及决策能力
这项技能可以通过3个实训项目实现。首先通过测试评估每个形势的计划能力,使学生明白计划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其次通过为班级编写计划书的形式,训练学生计划书的撰写能力,为他们毕业后撰写各类计划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管理游戏衡量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与专家决策的异同,使学生基本掌握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优缺点,掌握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决策方式,提高决策能力。也可以结合管理环境分析能力训练的内容进行,让学生在五力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模拟写出一份创业计划书。
4.4 组织及创新能力
采用分组调查、讨论和模拟招聘的形式进行组织及创新能力的训练。首先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5~7人的学习小组,各小组讨论产生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然后可以自由选择比较熟悉的企业或到学校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该单位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掌握该单位的部门设置、各部门的职责和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提出改革部门设置和部门工作的创新意见,写成调查报告,并画出该单位的组织机构图。在这一项目的实施中,教师要对如何进行调查采访和撰写调查报告给予辅导,预先检查各组的调查提纲,并配合做好各单位的联络工作。
4.5 领导意识及指挥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不同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领导者的领导风格;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领导的实质及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和把握领导者拥有权力的过程,培养学生处理管理冲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现场模拟指挥,训练学生有效指挥的能力;最后通过领导方式倾向测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6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对待、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它既是一种生存能力,也是一种发展能力。通过管理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沟通体验,加深对双向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能重视双向沟通,提高个体的沟通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沟通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5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方式
5.1 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训教学体系
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1/3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这是管理学课程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发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中,教师不再以讲解为主,而是充分运用预习和复习环节使学生充分理解书本理论知识,指出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对重点、难点知识作扼要的说明,大部分时间则用于收集各种实际管理问题,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学生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讲解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避免单纯的课堂讲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课外收集资料,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就像其他各种技能一样,都要利用经过整理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
5.2 校内模拟实践活动
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经营管理类学科,要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实训确实很困难,因而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主要途径。在各种理论知识及单项技能训练结束后,利用学期末一周的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创建公司为主线,让学生小组设计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通过介绍公司主要业务和目标顾客定位、总经理就职演讲、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机构设计、招聘模拟、领导风格优缺点分析,激励、沟通等实训项目,再现实际管理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管理素质,增强学生管理技能。
5.3 深入企业的管理调研与岗位见习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氛围,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岗位能手、职业专家来校示范性教学,以烘托整个职教氛围。同时,组织学生到有先进管理理念、绩效显著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访问,聘请企业的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为学生做专题演讲,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见习等。
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方法初探,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定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尽可能向应用型和技能型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安万明.《管理学》实训方法初探[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3):83-85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运动”
关于西方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看法上的分歧暂且不谈,仅就中国学界的研究来说,我国早期历史文献中的“行政”是指管理国家政务。当20世纪80年代行政学在中国恢复时,学者们提出:行政管理是伴随着国家而出现的,有政府才有行政管理。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的管理活动,凡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便不属于行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把行政确定为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不仅更符合汉语中行政概念的本意,而且也符合我国宪法对行政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主流观点是把“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简称行政,是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一含义表明: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公共行政学又叫行政学、政府管理学”。(注:曾明德,罗德刚:《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
80年代前后的西方行政改革,使得公共管理主体的“划分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因为我们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理解大大地扩展了。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的三个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所以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成为所有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注: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的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博士访谈录”,《中国行政管理》,2000,(11):44.)人们今天所讲的公共管理,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有政府,而且还包括社会中那些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政府管理与公共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模式。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全社会开放式管理体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需若干配角。
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与之相伴随的“新公共管理”,其实践背景正是各国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运动。
正因为如此,台湾学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编的书中,加进十分醒目的副标题,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詹教授在书中写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一部分。”“无论就理论及实务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内涵。”(注: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1.)作为特定历史范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究其实质,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学的分支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讨论“公共管理”混为一谈。
二、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
既然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政府管理为基本内容的,那末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业管理(学),以此去研究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一样,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作为管理主体,人们都可以从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中,找出关于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内容。诚然,它也会包括政府管理学的内容。企业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作为研究所有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部分,但它们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而获得的特殊规律。探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性规律,实际上在传统的行政学中早已开始。不过人们误以为政府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它的全部内容,而这些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中心”所总结得到的。
作为独立的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框架有何异同?构成它的基础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回答,否则《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会无实质性区别。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但人们已从大量的《管理学》著作中对此非常熟悉。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旨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同样,公共管理学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它要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很强的新学科。”所以,公共管理要研究如下基本内容:
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公共管理系统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责任公共问题公共决策公共产品(服务)公共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公共监督公共道德法与公共秩序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对自身与社会两个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这确实是理念上的一场变革。从这个变化中,人们容易注重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主体从仅由政府发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多元化主体;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社会非政府组织,甚至部分公共产品允许私人企业生产。这些结论基本上属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们认为,推行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更大的意义是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们不能从“政府中心论”出发看待这场变革,而要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角度进行探索。具体地讲,现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动员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与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体系。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地是要认真考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政府权力太大,剥夺了大量应属于社会的权力,造成了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缩,使得在如何发挥政府功能与社会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对应目标,应该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社会化与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取向,人们对此已有了共识。而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上,更多地是从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政府职能定位很难跳出自身设定的圈子。不实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就不会彻底。
社会的共同事务应由社会自身来做。由政府独家包揽一切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由此所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否认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错误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质是政府管理,它与我们所讨论的公共管理是有区别的。而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把一级学科定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项目又把人们以往经常译为“行政管理”的一词改为“公共管理”,那末为了防止混乱,又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改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译为"PublicAdministration",与MPA的译法相同。
3.在中文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一词时,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而涉及到“公共管理”一词时,均译为"PublicAdministration"。
关键词:财务职能理论;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环境;财务模式
整理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研究成果在实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有利于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的思路在于:第一,简单论述了财务及财务职能的概念;第二,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学者关于财务职能基础理论的文献;第三对职能理论认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为理论研究、制度修订和实际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一、财务及财务职能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财务职能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要研究财务职能,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财务职能。职能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是每一经济个体借助于价值形式来优化所取得的资源进而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一种价值活动。财务职能是指财务本身所具有的特有功能,是财务本质的体现,是确定财务管理任务与作用的客观依据。财务究竟有哪些职能?除了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有关财务教材中对财务管理职能有正面的论述以外,其历年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其也没有进行正面、深入的探讨。有学者认为,财务职能是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还有学者认为,财务职能是企业理财人员在企业理财实施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
二、财务管理职能理论综述
(一)财务职能理论研究中的传统观点――引入产权理论前
这一类研究都是围绕“职能”的含义展开的研究,理论界关于财务职能的论述,有的偏重于从功能上来界定财务职能,有的偏重于从职责的行使上来界定财务职能,有的则从二者的结合上来界定财务职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郭复初(1997)认为,财务本质决定财务职能,财务的职能表现在: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等四个方面。耿汉斌、谷行素(1991)等认为,社会主义财务的职能有六个:筹集资金、垫支资金、增值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价值、财务监督。刘贵生、熊哲玲(1998)等认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一是财务筹资职能,二是财务分配职能,三是财务监督职能。吴水澎(1987)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可以表述为:科学地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正确地处理企业同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刘恩禄、汤谷良(1991)认为,财务管理的职能具体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
从以上可看出,理论界关于财务职能的论述,都没有离开对职能本身含义的理解。传统的观点虽然都着重于从“职能”角度看财务职能,但对财务职能的认识很不统一。共性是这些表述基本上围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展开,普遍认为,财务职能便是体现在通过上述功能的若干种控制财务资金的周转和活动,使经济活动正常运行,顺利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财务职能理论研究中的产权观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产权理论的产生,客观上促进了财务职能理论的研究,使财务职能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财务管理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我们提出的财务职能是指由财务本质所决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财务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从所有者角度来看,首先,所有者要对企业的长远计划和财务战略负责,所以具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重大财务决策)、财务计划(中长远计划)等职能;其次,所有者要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给经营者以激励和约束,所以具有组织职能;最后,所有者需要总揽全局监督经营者财务活动,所以具有监督职能。这样所有者财务职能就包括财务预测职能、财务决策(重大财务决策)职能、财务计划(中长远计划)职能、财务组织职能、财务监督职能等。
从经营者角度来看,经营者要对短期计划和日常财务决策负责。经营者具有财务预测职能、财务决策(日常财务决策)职能、财务计划(年度计划)职能、财务组织职能、财务指挥职能、财务协调职能、财务控制职能等。
综上所述,我国财务理论界在财务职能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大多研究都是基于法人财产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的,而法人财产权的提法正面临着来自理论界的广泛质疑,以其为理论基础所得出的财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难免有失偏颇。鉴于此,从企业所有权这一新的视角出发,研究在现代企业理论的框架内建立起产权与财务交叉研究的新的体系就相当必要。
三、财务职能发展展望
财务管理学在国内外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财务职能研究正不断深入,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规范研究范围内,这是由该理论自身的内在性质所决定的。产权理论的引入,使得对财务职能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且从这方面的研究正不断地深入和扩展,产权理论与财务职能理论的交叉结合已取得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理论成果。
考试大纲是针对某一门课程制定的,用以规定该门课程考试的方法、内容要求、考试题型及试卷结构的一种指导性和规约性文件。考试大纲应在该课程开设之前制定完毕,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渠道向学生。
考试大纲是规范考试方法和内容的重要教育文书,它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教育管理部门对考试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考试大纲一经管理部门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性质,不得任意更改和违反。第二,它是教师命题的基本依据。在什么范围内命题,命题的难度有多大,包括那些题型,各种题类所占的分数比例等,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命题必须按大纲的规定执行。第三,它是学生考前复习的指南。一门课程的内容浩如烟海,复习必须有一个重点范围,否则很难抓住要点,有了考试大纲,学生复习就避免了盲目性。
(二)考试大纲的特点
1.法规性
考试往往是决定人生道路的大事,必须做到科学、准确、公正,不可轻视,它需要法规予以规范。可以说,考试大纲就是考试的法规,如果没有它的约束,考试很可能出现随意化的情况,例如考试内容选择不当,考试难度把握不准,考试结构搭配有误等等。而考试大纲一旦颁布实施,就会对该门课程的考试起到长期的约束和指导作用。
2.指要性
考试大纲并不是教学大纲的重复,更不能照搬教材内容。它是根据教学大纲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提出的要求,专门针对该门课的考试制定的指要性文件。考试方法、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等,自然无需多话,三言两语便可说清。但有关考试的内容要点的提示,却涉及广泛,必须在详略上准确把握。原则上,只点出重点掌握哪些问题,一般掌握哪些问题,了解哪些问题即可,这就是所谓的指要性。
3.科学性
科学性体现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首先对考试内容的规定要科学,重点章节、重点内容把握要精准。其次对考试形式的规定要科学,采用哪些题型,主观性命题和客观性命题各占多大比例,试卷结构如何安排,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根据之上。
(三)考试大纲的写作
1.标题
一般由专业名称(或年级名称)、课程名称、文体名称三部分构成标题。
2.正文
第一部分是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具体包括考试是开卷还是闭卷,是笔试还是面试等。考试时间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
第二部分是考试的基本要求。概括写出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基本概念,系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利用所学的本课程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第三部分是考试内容和要求。这部分最为重要,篇幅也最长。要把课程主要内容分为若干单元,分别予以表达。就一个单元内部而言,要点出重点掌握哪些要点,一般掌握哪些问题。
第四部分是考试题型和试卷结构。题型常见的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词题、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证明题、计算题等,针对本课程特点选择若干类型。试卷结构是指各类题型所占的分数比例,用百分比加以表述。
3.颁布大纲的单位署名
颁布大纲的单位署名,可在标题之下居中,也可在正文之下偏右。
【 例 文 】
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管理学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利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企业与管理
重点掌握:组织及其要素、管理的概念及一般特征、企业管理的性质、系统理论的若干启示。
一般掌握:企业及其特征、企业管理的内容、系统的特征。
了解内容:系统及其类型、系统的结构的功能、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工业企业。
2.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重点掌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结论与人际关系学说、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
一般掌握: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从人际关系学说到行为科学、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了解内容:照明经验、梅奥的参与与继电器试验、访谈计划、绕线试验与非正式组织、工厂制度早期的管理思想。
3.经营条件研究
一般掌握:经营环境研究的必要性、内部条件分析的必要性、经营条件研究的作用、经营环境研究、内部条件分析、市场研究。
了解内容:经营条件研究的程序、市场调查、市场预测。
4.经营决策理论
重点掌握:经营决策的本质和内容、经营决策的特征、经营决策的制约因素。
一般掌握:确定经营方向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判断改变的必要性、明确企业目标、经营方案的拟定、经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了解内容:决策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5.经营决策实务
一般掌握:产品决策的任务、产品竞争战略、产品决策的分析方法、技术改造的内容、价格决策、促销决策、分销决策、财务决策的地位和内容、筹资决策、投资决策。
了解内容: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技术。
6.经营计划
重点掌握:计划管理的作用、计划管理的原则、长期经营计划的作用、年度经营计划的编制、计划的执行和调整。
一般掌握:经营计划的特点、长期经营计划的主要内容、长期经营计划的编制、年度经营计划的内容、年度经营计划的指标体系。
7.组织结构
设计重点掌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依据、组织设计的原则、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权力的性质与特征、组织中的集权倾向、分权及其实现途径。
一般掌握:区域部门化、综合标准与矩阵组织、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
8.人员配备
重点掌握:人员配备的任务、人员配备的原则、管理人员的来源、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管理人员培训方法。
一般掌握: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培训与管理队伍的稳定、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和方法、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
9.组织力量的整合
重点掌握: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有效利用非正式组织、直线和参谋及相互关系、运用委员会的理由、委员会的局限性、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一般掌握:正式组织的活动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直线与参谋的矛盾、正确发挥参谋作用。
………
关键词: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管理学,学科发展
最近十几年来,有关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一项分析表明,普拉哈拉德与哈默(Prahalad & Hamel)1990年“企业核心能力”论文引证率非常之高,在上世纪90年代被收录于SCI、SSCI & HCI中的533篇文献所引证。引证该文献的论文大多发表在战略管理、技术管理、管理评论、研究开发管理、计划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管理期刊上,这些期刊绝大多数被 SSCI列为核心管理期刊(张炜,2002)。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曾被《世界经理人文摘》杂志评为在过去10年中对有巨大的10大管理实践之首 (黄继刚,2002)。本文无意研究具体的核心能力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试图分析核心能力范畴的提出及其广泛深入的研究对于管理学自身发展的学科意义。
一、核心能力理论的背景与基本观点
长期以来,面对企业的兴衰更迭、大小变化,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企业学和管理学必须回答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常胜不衰、持续发展和壮大,而有的企业却在竞争中衰败和消亡。也就是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是什么,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背后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意义如此重大,以至于如果不能地解释这个问题,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就很难成为真正的科学;但这个问题又是如此复杂,以至于迄今为止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对此问题还没有特别令人满意的回答。
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企业竞争为前提的,这个问题可以具体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和决定因素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学术性表述,可以转化为围绕企业竞争优势的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什么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即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的问题。二是产生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联系,即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问题。三是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问题,即影响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因素有哪些,怎样获得企业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郭斌,2002)。这三方面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而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恰恰是要试图对上述重大主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正是由于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重大背景,使其必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分析逻辑,可以作如下的综述。
1.企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这种优势的持续性
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能力,它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对抗”能力。在资源稀缺、市场需求有限、企业异质和复杂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在企业是否具有在特定业务经营领域内能够向顾客提供超过竞争对手的价值,即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般意义的竞争优势只能保证企业短期具有竞争力,类似“百年老店”之类的企业长期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够在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日历时间概念,而是说明竞争对手没有能力复制相应的竞争优势。
2.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直接支撑,而持续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能力是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企业能力,但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在核心能力理论看来,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隐藏在企业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更进一步,企业所有能力中核心和根本的部分,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这部分被界定为核心能力。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看来,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如下特征:(1)稀缺性,是企业所特有的。(2)可延展性,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3)价值性,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4)难以模仿性,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
3.组织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
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也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企业核心能力也表现为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把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而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了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谢恩、李垣,2001)。也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的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
4.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组织学习的动力源泉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发现和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同义词,企业家的角色是制定创新决策,并进一步执行创新决策、产生所谓的新组合,从而保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家创新决策需要建立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未来发展的预见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创新决策还同时实现了对已有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破坏。从总体动态上看,由于众多企业家的创新决策的存在,已有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被破坏、新的竞争优势源泉的不断出现,这意味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基础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企业组织必须通过组织学习适应这种变化,支持自己企业的创新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源泉。因此,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在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利润。这是企业组织学习的原始动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二、企业核心能力范畴与理论对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特殊价值
核心能力理论的重要价值,不仅仅因为该理论的产生背景是试图回答企业竞争力本质和来源这个企业管理学重大问题。实际上,企业资源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等都试图从企业内生角度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等重大问题。例如,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特殊集合体,那些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资源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并能够与外部环境匹配得当的企业会具有竞争优势。企业资源中满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和替代性标准的企业资源被称为关键资源,只有基于这些关键资源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才是持久的竞争优势。然而,与其他企业竞争优势内生性理论相比,核心能力理论具有其独特性。核心能力理论在试图回答什么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或者说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这个问题时,赋予了这个“最根本因素”或“源泉”一个非常易于流传的专有名词——核心能力。而与“核心能力”这个“专用性”概念相比;“资源”、“知识”等概念就过于泛泛,因而这导致更多学者和企业家愿意接受企业持久优势的根源是核心能力(而不是关键资源或知识)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魅力在于“核心能力”概念本身。
从理论产生角度看,无论是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还是企业知识理论,更多地归属于企业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范围,都不属于企业管理学对关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的专门理论,只有核心能力理论是从企业管理学角度分析企业竞争力的,这进一步决定了核心能力理论对管理学学科具有特殊的价值。
1.核心能力范畴的提出为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管理学,虽然至今仍不存在一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解决管理问题、指导管理实践的学科。而所谓管理,则是指在一定组织中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等职能充分调动利用各种资源、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以尽量少的投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或过程。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方法,一般认为管理学具有多学科的移植交叉性,也就是将数学、经济学、学、心理学、工程学、系统论等学科的方法,单独或综合起来引入到管理学中,解决管理问题,从而构成管理学知识(崔援民、黄群慧,1998)。孔茨和韦里克(Koontz & Weihrich,第27~33页,1998)在其著名的《管理学》中曾归纳出12类管理分析模式或学派,包括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协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和情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经营理论学派、麦肯锡7S模式等等,基本上都是这类研究思路。然而,核心能力范畴的提出则为管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核心能力理论是从企业组织的本质和目标出发,研究管理问题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能力是对企业分析的基本单元,而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类管理职能都应该围绕企业核心能力而展开,生产、营销、财务等各个管理领域都应该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从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活动是依托组织而存在的,管理活动的目标不在于管理本身,而是作为管理对象——组织的目标的实现,因而,研究管理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组织的目标。以上述12类分析模式为代表的现有管理问题的研究视角,所强调的是提高管理活动本身效率,而不区分不同组织的目标差异,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大学、俱乐部、教会、等大小不一、行业不同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组织)的管理规律。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则是建立在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和目标的认识基础之上,演绎和发展管理学知识,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这个视角发展而来的管理学知识,并不缺少普遍适应性,这不仅因为企业是管理学关注的主要组织形式,还因为通过改变组织的假设条件可以将企业管理学知识到针对其他类型组织的管理学中,这种应用应该并不比从其他学科移植研究方法解决管理学问题更为困难。而且,如同经济学在理性人抽象假设前提下建立理论,进一步放松假设解释现实问题一样,核心能力理论在对企业本质的抽象认识基础上发展和演绎企业管理学知识,并进而推广到整个管理学中,这个研究视角相对更具有科学性。
2.核心能力范畴和提供了一个贯穿组织内外管知识的逻辑线路
企业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迄今已经形成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和诸多理论流派在内的庞大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基本上难以被归结于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中。尤其是企业管理学以企业组织边界为“分水岭”被分为企业外部经营和内部管理两大知识板块,而且这两大板块知识呈割裂状态,不存在一个内在统一逻辑。这体现在现实的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外部经营职能部门和内部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和矛盾。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源泉是企业核心能力,该理论从企业外部竞争需要入手,最终归结到企业组织内部能力的培育,提供了一个从企业外部到企业内部的“天然”理论逻辑。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逻辑的存在,就把整个企业管理学的知识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之上。如果理解了竞争对于学的重要意义,也就不难接受这一点对于企业管理学具有的重要价值。
3.核心能力为整个企业管理学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核心能力理论和范畴,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的其他企业管理学和技术不同(例如作业流程重组、型组织),它不仅仅是一个战略管理领域的创新,它涉及到企业管理学的各个领域、管理活动的始终以及对各类管理领域和活动的整合。一般认为,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二:传统途径和途径。传统途径就是产品经营,指企业为了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包括技术创新、供应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途径是资本运营,指企业为了有效整合外部资源而采取的更为复杂的管理行为,包括兼并、收购、分拆、上市、联营、破产等。因而核心能力的培育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活动。虽然企业核心能力一般强调的是整合能力,但是从研究视角,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核心能力进行层次分解,分解的最终结果会将核心能力落脚到企业各个管理职能领域和经营管理业务活动中。实际上,核心能力理论为企业管理学构成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和确定、培育和建立、积累和、保护和评价等动态过程,是有可能把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进行重新组合的。
根据上述,我们可以引伸一个初步判断: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可能构成了企业管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这个新的范式可以概括为:基于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本质和目标的认识,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共同的研究视角,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培育、应用、评价等过程,共同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进一步以这些理论和框架为基础发展、演绎和重组企业管理学以及整个企业管理学的知识,最终将企业管理学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中。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管理学的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方法多元性等特征,使得企业管理学从一门角度衡量,缺少统一的研究范式。与之相比,经济学由于存在一种有共同的视角(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参照系(例如阿罗—德布罗定理、科斯定理、M—M定理)和分析研究方法(例如供需曲线、所有权—控制权模型、不对称信息模型、萨缪尔森重叠带模型)组成的统一的研究范式,而发展迅速,在所有的科学中地位日益突出 (钱颖一,2002)。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是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是管理学的本身的学科特征,倒不如说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着一种“范式危机”。这种“范式危机”的存在,显然不利于作为一门真正科学而存在的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按照著名科学家库恩的观点,这种“范式危机”至少表明管理学学科作为一门科学还不成熟。从这个角度而言,核心能力范畴和理论如果能够在将来发展成为一种管理学范式,无疑对管理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心能力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作为上一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如上所述的重要意义,但他还存在许多缺陷,甚至于核心能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争议。有的学者曾将对核心能力的不同观点归纳为整合观、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8类观点(等,2000)。具体到中外企业,关于核心能力的表述就更为林林总总。例如,索尼公司的微型化技术、佳能公司的精密仪器研制、NEC公司的数字技术、松下公司的加工技术和分销能力、耐克公司的销售能力和设计能力、戴尔公司的直销能力、海尔公司的市场整合能力、长虹公司的技术吸收创新和低成本扩张能力,等等,都被研究者或企业家个人描述为相应公司的核心能力(范徵, 2001)。这种状况甚至被有的学者讽刺为“盲人摸象”(适闲,2002)。应该说,这种对核心能力概念理解的歧义性,无疑阻碍了核心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从企业管理学的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核心能力理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地创新和发展。
(1)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关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建立一套相对严密的由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对核心能力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把核心能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深入研究,探索将核心能力概念应用于除战略管理领域以外更为广阔的管理领域中。
(2)单纯从战略管理领域角度看,首先,需要发展一个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类似于波特建立的“五种力量分析模式”那样的操作性强的战略分析框架,使得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有一套科学的程序。其次,需要探讨产业特性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分析企业所处的产业差异对企业核心能力所具有的重大,分析产业规模、产品特点、技术进步、市场结构、竞争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等对企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形成进而对企业战略的制定的影响,寻求性的东西,指导企业根据所处的产业特性辨识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寻求经营战略的正确基点。再次,从企业核心能力角度解释现代企业的战略行为。现代企业的战略选择,如跨国经营战略、战略联盟,兼并战略、多角化经营战略、差异化战略等,可以从企业核心能力角度进行评定。对这些企业日常采用的战略行为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归纳出这些战略的适用条件,从而指导企业进行科学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已有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新的评价和判断。
(3)建立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体系与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这涉及到相互关联的两方面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是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识别、评价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有一套全面、科学的指标。没有这套指标的建立,就不能判断企业核心能力的差异,使基于核心能力制定经营战略无法操作。二是指标对企业绩效的衡量。这套指标用于测度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制定和选择企业战略行为的结果。现在财务管理中逐渐重视关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衡量、知识管理的衡量、无形资产的测量等,基本上反映了这种研究和发展趋势。
(4)大多数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仅仅集中于战略管理领域或企业经济学领域,有必要将核心能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深入研究,把核心能力的概念应用到其他管理领域中,并积极发展有关核心能力积累和使用的有效管理原则。
最后需指明的是,本文并不否认有这样一种可能,随着对核心能力理论的深入研究,也许人们会认识到核心能力的范畴无法承担上述如此重要的促进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角色。然而,即使如此,本文的分析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本文表明了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管理学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怎样的概念和理论创新。
:
崔援民、黄群慧:“21世纪企业管理学发展与现代管理方法论”,《软科学》,1998年第3期。
范徵:“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2期。
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识别”,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0期。
郭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
贺小刚:“企业可持久竞争优势”,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4期。
黄继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
蒋学伟:“动态环境中的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2期。
马昀:“资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载《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2期。
适闲:“核心竞争力——盲人摸象”,《中国经营报》,2002年7月8日。
谢恩、李垣:“组织内部要素与竞争优势获取”,《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第8期。
、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载《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9期。
许可、徐二明:“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载《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2期。
杨瑞龙、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载《中国经济》,2002年第1期
余光胜:“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上)(下)”,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3、第4期。
张炜:“核心竞争力辨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2期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5202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好《管理学原理》对其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老师讲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管理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评价学的效果?”等问题,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1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类型
《管理学原理》课程面向的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学科门类和管理学学科门类。经济学学科门类包括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管理学学科门类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3农业经济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7工业工程类、1208电子商务类、1209旅游管理类。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地位。哲学教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经济学教给学生如何解析问题,管理学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解决问题,《管理学原理》正是教给学生解决经济运行中一般操控和综合操控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管理学原理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精华,加上管理学的核心知识,从而形成专门管理的管理技术和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专业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行业管理学)、职能管理学(管理预测学、管理决策学、管理计划学、管理控制学)、综合管理学(管理体制学、管理方法学、管理艺术学)、基础管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历史学)。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看出,《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综合管理课程、部门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1.3《管理学原理》的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
前置课程:哲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数学。理由:哲学、经济学基础是认识问题、解析问题,是管理学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应用数学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
后置课程:综合性的管理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行业管理课程,如工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过程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由:《管理学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术和方法,是综合性的管理课程、行业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2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
2.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务。教学是64学时,4学分。
课程目标。《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计划知识、决策知识、组织设计和人事管理知识、领导和沟通知识、激励知识、控制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学原理》的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一般管理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2课程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两大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七大管理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两大理论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学脉络理论前提和管理理论形成与演变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是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和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2.3课时分配
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改革思考
3.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专业属性的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专业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学生知识架构的分析。大一学生具有较好的数理化或史地生理论素养,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的滞后或平行开设,造成前置课程的知识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学习管理学课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思维方式转换困难。同学们高中阶段多为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一下子转到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必定出现理解的困难。这表现为感觉《管理学原理》枯燥、单调、乏味。同时,知识底蕴、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造成对管理学理论理解的困难。
3.2教学方法的思考
《管理学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推理引证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课堂宣讲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证法又叫逻辑推理论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重要的逻辑分析法。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用推理引证法介绍量、本、利分析法,先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产量成本函数和产量收入函数,再进一步推导出保本点的公式、目标利润产量公式、产品定价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受训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对“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科学管理”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联合邮包公司是如何进行动作-时间研究制定劳动定额,如何应用标准化原理,如何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如何科学培养第一流的工人。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用问题讨论教学法讨论“谁能拯救红塔?”、讨论褚时健要不要复出?同学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既理解了管理的职能,又深刻认识了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宣讲教学法是结合课程知识围绕一个专题,学生上讲台宣讲。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堂中组织“沟通宣讲会”,让学生上讲台讲沟通理论,讲沟通故事,谈沟通经历,演沟通情景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章节组织学生撰写“开店计划书”,既让学生掌握了制定计划的技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3.3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学生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课程录像、开发精品课程让学生课后观摩,我们建立《管理学原理》课程QQ群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教学措施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配备管理游戏道具寓教于乐,我们可以请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法讲管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用管理。在学生实践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管理认知实训基地,见证管理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湖北新三友机床有限公司,见证铁块如何变成数控机床的流程,并认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机制。又如我们带领同学参观武汉量贩店和沃尔玛,了解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事管理。
4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4.2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种类型的组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复杂行为及其规律。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实验方法始终是管理科学创新和传播、研究和教学、形成和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实验方法在管理学科发展中的应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实验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管理实验与管理研究的发展同步,管理科学的理论在实验、试验和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此阶段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企业关注的焦点通常放在如何提高效率、增加产量、提高员工积极性、设计合理的工序等日常管理问题上。这一时期的管理实验主要是基于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人和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对比研究,找到提高工作效率、员工积极性、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从中归纳提炼出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理论。这一阶段比较著名的实验有:泰罗的铲掘实验和金属切屑实验、吉尔布雷斯夫人的动作分析实验、梅奥的霍桑实验等等。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在这一阶段,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加剧,环境复杂起来,同时管理领域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思想,管理研究开始注重企业管理的整体流程和具体的职能管理。此阶段管理实验所涉及的面进一步拓宽,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开始被运用起来。在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实验有:阿吉里斯的“成熟一不成熟人”实验;韦伯的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绩效研究比较实验;弗约的社会性动机比较实验;加拿大萨斯喀钦温大学C.C.Potter教授开发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系统(BusinessSimulation)等。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一阶段,竞争加剧与全球化成为时代特色,这迫使管理研究开始重视战略管理和跨国经营.而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一大批管理模拟软件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管理实验的中心由以人和工作为中心开始转向以组织和流程为中心。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不同模式
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是指在受控制的实验室环境下,有计划地设计特定的管理实验条件,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管理过程。在实验中,对其变化过程进行观察、测量、干预、操作,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模型的内在规律性。实验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演示型实验教学、案例型实验教学、情景模拟训练实验教学和探究型实验教学。
1.演示型实验教学
演示型实验教学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自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后,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
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
验证性实验通常采用“告诉一验证一应用”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用实验验证己学过的管理学基本原理、概念或重要知识点,这种“照方抓药’模式是高度固定化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需要验证的概念或科学结论,讨论实验步骤,提出实验注意事项,或针对学生普遍容易出现的实验操作错误进行示范。
2.案例型实验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属于讨论式或主体性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揭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开拓思路、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在管理类专业教育中引入大量的案例教学,将工商企业经营的背景和管理的资料引入课堂,通过结合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管理情景,产生丰富的设想和创意,树立管理权变的理念.
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原理、规则。它所解决的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不只是传授、讲座)获得这些知识。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虽然他不一定能把所学到的知识一一罗列出来,但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案例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学习世界的桥梁,促使学习者更快地适应工作情景的挑战。
但在案例教学的分析和讨论中,由于没法设定边界明确的企业及企业活动的范围,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角色不明,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能得到验证,使案例教学仍迀就于理论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满足管理类专业对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3.模拟型实验教学
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实验情境的创设实质上是一种背景设置,情景铺垫,追求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力图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情感强化、记忆强化。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当然,实验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历史的陈述,更重要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只有当演示实验情境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所要观察的现象、探索的规律、验证的结论,才能牢牢拴在原有认知结构的锚链上,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学,实验本身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创设实验情境,使实验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部分,赋予生硬的器材以勃勃生气,单调的实验具有丰富的色彩,从而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中,有两种类型的模拟型实验教学:情景模拟型实验教学和模拟软件应用型实验教学。
前者主要通过设计现实管理场景,如人际沟通场景、对抗性沟通场景、谈判场景、团队沟通场景、拓展训练场景等,实地训练学生的沟通谈判能力;后者则主要应用计算机系统仿真原理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模拟仿真,将企业管理经营决策的信息、流程、方法和理论架构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之上,创建了一个形象、直观的企业管理经营决策模拟环境,让学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事前的经营决策,适时的仿真出结果,并可互动性地调整决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改善经营决策效果。
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回答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的五个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科学型问题的探索中;)收集数据,学习者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解释,学习者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三、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培养计划中不同性质课程的组成及其所占的比重。课程体系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国内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都不一致。在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属于一级学科,下设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属于二级学科。本文为研究便利,以工商管理学科下属的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研究调点,调查了国内具有MBA学位授予权的、部分高校工商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各具特点。这种差异一般是由于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背景和成长环境差异所导致的。
为进一步把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本文对国内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进行了统计可以发现,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作业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8门课程,是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程。
2.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体系
从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看,工商管理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大致可遵循这样的原则:1)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系统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环境的实际需要,在实验中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3)使学生熟练掌握工商管理领域中的普及型管理软件和工商管理领域正在推广的管理方法;4)引导学生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研究素养和实践创新素养。
要保证实验教学面的拓展、质的提升,一个好的途径就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了解用人单位管理实践的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和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工商管理实验课程。从目前来看,可以围绕工商管理学科的主要课程,建立基于课程的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系统。表3是笔者设计的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主要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JamesSwain.SimulationSoftwareSurvey[J].OR/MSTodayAugust2003.
[2|王守茂,刘栋,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相合性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J报,2001,(6).
[3]郭道扬.中国管理教育事业的历史起点与初步演进[J].财会月刊,1997,(10).
关键词 :管理学 运筹学 数学 数学建模
1.管理学概述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管理的实质就是决策。
作为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管理学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连串的貌似高深的数学论证之下,得出的竟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社会理论。的确,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与数学的有机结合
人在活动之前,总要确立一个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决定做什么和确立如何做。面对着诸种可能的选择,管理者如何作出“最优”的选择? 的确,管理就是决策,就是决定做什么和如何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不同的管理实践者或管理学者所指出的诸如计划、组织、用人、指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1]。所以在众多由人类理性产生的产品中,数学无疑是人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管理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更加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科学的决策向来需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
3.数学的分支科学在管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作为数学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的产
物,诸如数学模型、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决策论、数理经济学等等许多近期产生的学科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且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成功得到运用,
这使得数学学科中的某些分支成为管理学发展与成长过程中不可缺乏的辅助学科和使用的工具。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无疑会为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这些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人们的重视,它们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的成功运用使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数学作为一个有益的工具是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所必不可少的。
3.1 数学模型的应用
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别是在经济管理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经济管理学科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利用数学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在语言、公式、图、表或符号等来模拟现实的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数学模型,从而可由模型出发,作出最优决策。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建立模型的危险在于问题解决者把模型看成问题本身,而忘记了这种模型只是观察问题的一种方法,并且一般来讲,是非常带局限性的方法,它只是决策的辅助工具[2]。再次,较之现实,有些模型也许不理想,甚至错误,也不应一概否认其意义,所以在我们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2 运筹学的应用
运筹学一门应用科学,我国出版的《管理百科全书》将运筹学定义为:“运筹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
效的管理。”运用数学的运筹学就是从管理实际出发把运筹学看作是一种解决
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运筹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多学科交叉性:它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并使它们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得到综合应用。(2)最优性:所谓最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空间上来讲,寻求整体最优;二是从时间上来讲,寻求全过程最优。(3)实用性:运筹学是研究各种优化模型的学科,它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有力工具之一,由于运筹学应用的广泛性、多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多分支性。由于这种思想,形成了运筹学独特的、科学的、严谨的工作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模型计算、数值的分析与评价,求出最优决策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就这样针对实际问题,运用运筹学知识使复杂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为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对其采取最优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人员在做决策时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也是运筹学在实际生活和管理中的完美运用。
4.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管理学为一门科学其实离不开数学这一门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只凭借数学是不够的,一方面不能忽视数学这一工具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夸大数学的作用,这才是我们在对待管理学中数学应用时应持有的态度[3]。也唯有如此,管理学才有望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一门有意义,有作用的学科。
其实,数学的思想在当今早有很多被引入到了管理学中去。现在比较普遍的有投入产出方法,最优化求解,矩阵的思想,数学规划理论,凸集理论,不动点理论,代数拓扑,微分拓扑,等等。当数学真正走进科学的时候,就意味着科学走向的成熟。数学之美的涵义,在于它的渗透性和内涵性。经济学在发展,而其也必将吸收更多更广的数学思想。
然而,数学方法提高的仅是理论依据,也不能完全根据数学分析得来的结论制定决策,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管理者根据数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制定计划策略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曼凯维奇(RichardMankiewicz)著,冯速等译.数学的故事[M].海南出版社, 2002
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1841——1925),法国科学管理专家,西方管理理论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从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在福尔尚布采矿冶金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矿长、经理、总经理。从1918年创立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开始,法约尔的晚年专门从事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他一生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其中《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代表作。在这本书里,法约尔系统阐述了他的管理思想。
(一)管理的本质及五大要素
通过对经营和管理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法约尔揭示了管理的定义和本质。他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和引导一个组织去达到一个目标”,经营行为包括六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这六种活动。而管理活动则只是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备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宏观活动。什么叫管理?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是主要的管理活动之一,是指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科学的管理首先必须对未来作出判断,并为未来的活动制定规则,而且计划必须保持统一、灵活、连续、精确和具有前瞻性等特点。组织是指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建立一种最有效的组织架构,从而使企业的计划得以很好的制定和完成。法约尔特别强调,企业组织的社会人员结构应遵守等级系列原则,1个工头管15名工人,1个上级领导4个下级,从而形成金字塔型的人员等级系列。管理的第三要素是指挥。指挥是指领导机构或个人运用领导艺术和手段指使企业组织和人员实施企业计划,达成企业目标。各种组织的组织工作要由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负责指挥的管理机构或个人必须遵循8种原则才能达到指挥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协调是组织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指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和谐统一。企业组织越庞大,企业经营活动越复杂,协调的必要性也越大。同时,企业与外部系统发生关系,也必须通过协调和沟通才能有效完成。控制是指保证企业进行的活动符合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即对各项工作能否按计划进行随时作出反应。控制的目的在于检验管理中其他四要素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否得当,企业行为发生偏差时及时得到调整。
(二)管理的14条原则
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里,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这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劳动专业化的客观要求,它不是仅仅只适用技术工作和基础岗位,而且应在管理和职能权限划分方面普遍采用。2、权利与责任。二者相辅相成,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3、纪律。“纪律实际上是以企业与雇员之间协定为依据的服从、勤勉、积极、规矩和尊重的表示”。4、统一指挥。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和指挥。5、统一领导。实际上是指统一的管理思维和计划。领导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注意克服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情绪。7、人员的报酬。付酬的方式很多,人员的报酬应该合理,并有一定的激励机制。8、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分权,降低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集权。9、等级序列。要确定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10、秩序。每件东西和每个人都应有恰当而合理的位置。11、公平。在对待所属人员时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善意与公道的结合。12、人员的稳定。有秩序地安排人员和补充人力资源,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13、首创精神。领导和员工都应该同时具备这种精神。14、集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在组织内部要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
(三)倡导研究管理理论,开展管理教育
在法约尔之前已经存在着一些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如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欧文的人事管理试验,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等,这些管理思想虽然相当可贵,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简单,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且在法约尔时代,各学校还没有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企业领导者、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只能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从事管理工作。由于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每个管理人员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行事,没有一种科学统一的、能为公众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原则,因而“在工厂、军队、家庭和国家机构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同一原则的名义下极为矛盾的做法”,这就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一种系统的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
不仅如此,法约尔还非常强调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他说在:“当人们有成效地尽最大努力推广和改进技术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工业学校在为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商业、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知识方面,却什么都没做”,“实际上,管理能力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然后在车间里得到”。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或学院开设管理课程,是研究和传授管理理论的绝好方法,因为“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由于管理是普及各个领域的,所以管理的一般知识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应该在各院校中传授”。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抽象和超越泰勒(frederik· w·taylor,1856——1915,美国)与法约尔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都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者
泰勒是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1、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提高效率既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包括提高一线工人的生产效率。他认为,提高效率既可以降低成本使资本家获利更丰,也可以使工人增加工资。为此应进行试验和工时研究,确定工人合理的工作量,科学制定工作定额标准。2、标准化。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在标准化的环境下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3、培训一流的工人,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配合。一流的工人就是有能力而且愿意干的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工人效率高低来支付工资,刺激工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比较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可以看出,前者的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工作效率,探讨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关注的是微观的、具体生产环节的、具体的操作过程。比如泰勒为了总结工作定额的标准化,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曾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前者是通过对单个工人搬运生铁块的姿势、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以及休息时间的长短等来考核其对搬运量的影响;后者通过用不同形状与规格的铁锹搬运铁矿石、煤粉、焦碳等,来考核不同工种工人的日工作量。差别计件工资制、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等,也是泰勒对工人的一些管理技巧。由此观之,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是微观的、具体的企业管理,或者可以叫企业管理术。
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向上延伸,他以大企业的整体运作作为研究对象,对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管理的职能和组织原则上,以更加概括的、系统的和理论化的形式从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关系上揭示了管理的本质,归纳了管理的普遍原则,使管理理论更加宏观化、系统化和理论化。也就是说,他既看重泰勒所关注的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环节、工具、效率、标准化和积极性,更看重企业宏观经营活动中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权利与责任、首创精神等,他的管理思想从具体的环节中、技巧中抽象出来,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职能和原则,既适合于一般的企业管理,也对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的管理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是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抽象和超越。
三、法约尔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起,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的一般管理的要素、原则自产生以来,不仅给实际管理人员以巨大的帮助,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使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很多人受益菲浅。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韦伯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管理学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穆尼和艾伦?赖莱提出的组织效率原理;美国管理学家、也是管理学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在其《管理学》中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说(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提出管理理论系统化以及他与古利克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说(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杰·艾伯特和埃弗雷特·伊·小亚当合写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提出管理三大职能说(计划、组织、控制);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洛宾斯的《管理学》将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等等,都是在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而且延伸到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等诸多领域。他的管理14原则和管理5要素说在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已经作为普遍遵循的准则而存在,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政府就曾将他的理论在邮政部门运用并推而广之。美国著名行政学家伦纳德·d·怀特运用一般管理理论研究政府行政管理,而且美国政府也将一般管理理论提供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的行政管理,精简政府,调整机构,促进了政府的工作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经过孔茨、纽曼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说。他的管理理论对于现代管理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行政管理都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教育思想为其后的管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接受和发扬,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行政学院都要开设管理学这门课,我国很多大学所编写的管理学教材,其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仍然与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基本一致。
当然,由于法约尔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得他和泰罗一样,避免不了其理论上的缺憾和不足。比如其管理理论的体系不够完整,管理学内容比较肤浅、简单,管理方法过于直观和单一,尤其是把人当作机器,忽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物质利益之外的各种复杂需求等,这都是他的管理理论的不足之处,这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家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即便如此,法约尔仍不失为世界管理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管理学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研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管理经验的同时,应立足于我国现状进行研究。
一、体育管理学的概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既管理活动,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治理”、“控制”三层含义。管辖,主要指管理者具有的权限;治理,指在规定的权限内行驶职权;控制,指如何使管理客体的活动符合指定的要求。简言之,管理就是管理者对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职能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①。
(二)体育管理的定义
体育管理是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②。
二、体育管理学的分类研究
(一)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
竞技体育是反映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是竞技体育管理研究的重点。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运动训练管理与运动竞赛管理。运动训练管理主要包括:运动项目的管理;运动训练过程的管理;运动员、教练员的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运动员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等。运动竞赛管理的研究主要涉及:运动竞赛体制;运动竞赛的组织;赛前、赛中、赛后管理;运动竞赛的效益评估等内容。对竞技体育管理的研究是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尤其是有关竞技体育的宏观管理方面,以及体制和机制的研究是体育管理学的研究难点。
(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
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从宏观层次看主要是针对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学校体育法规制度、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层次看,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学校内部的体育管理而言,即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提高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学校体育的教师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场地器材的管理、课余训练与竞赛的组织管理、体育科研与信息的管理等。由于学校体育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对其管理效果的评价判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学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也是当今体育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三)社会体育管理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参与体育意识的普遍增强,加之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社会体育管理也就成为体育管理的研究热点。对社会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一般理论的研究:如社会体育的宏观管理、社会体育的投资决策、社会体育的政策性法规等。②社会体育管理的特点、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社会体育管理的特点应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分散灵活管理为主和协调引导为主;社会体育管理原则有社会化原则、激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社会体育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宣传鼓励法、社会调查法、典型引导法和评比竞赛法等。③社会体育的分类研究:如社区体育管理、职工体育管理、农村体育管理、民族体育管理、军队体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④有关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如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体育协会的组建与管理等。由于社会体育管理的不确定性较大,管理研究的难度也较大,尤其是现阶段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有关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完善社会体育法规方面的研究还跟不上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当前体育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弱点。我国的体育如何走向市场,如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四)体育产业的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的研究,目前主要着重于理论的研究,如体育产业的分类、体育产业的法规体系、体育产业的组织与管理等,这方面的研究可操作性较差;而微观的可操作性研究则显得不够,如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研究,体育名人效应的研究,体育广告、体育彩票管理的研究,体育商品的设计、包装、促销等。从目前这方面研究来看,理论滞后于实践,理论研究缺乏超前性、预见性。有关体育产业的管理理论还存在一定争议,没有形成一定体系。从今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它将是体育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
三、结论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体育与国际的交往日益频繁,体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必然也给体育管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有关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以提高我国体育管理者的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体育管理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健全有关监督、反馈机制。
(二)近年来,我国体育管理专业在各高校纷纷组建,已逐步走向成熟,还有不断发展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管理人才将有一个大的需求。
(三)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应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稳定师资队伍,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师资队伍和理论研究者的层次结构。同时,还应加强教师和体育管理者自身的理论素质,尤其是体育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其次,应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对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管理学科健康有序的发展。
注释:
①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2.
②孙汉超.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5.
参考文献:
[l] 张瑞林.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J].体育学刊.200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