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1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的功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群众文化;民俗文化;关系
民俗文化一直都是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其创造了民族性格,提高了民族精神,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当创建谐和群众文化的时候,民族文化也是很有重要意义的。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融通的,如果在纵向看,现在的民俗文化就似从前的文化;如果在横向看,那么现在的群众文化也就包括着民俗文化。
一、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关系
人们的情感、生活、信仰、习惯所产生的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历史性的,比如说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腊八节、中秋节、春季等。而人们在职业以外,所自我开发、娱乐、参与所产生的就是群众文化,是有集体性的。在我国历史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所长时间沉淀出来的一种的文化,也是就是群众文化包括着民俗文化,二者之间是有天然联系的,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的关系。人民大众是群众文化、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创造者,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是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其次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有同样社会功能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凝聚的,同时形成相同的民族感情、价值观。在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起着相同作用,人们通过这两者不但可以改造、认识世界,还能不断的改造、认识自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是有社会整合作用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内聚力的。在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自我满足、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发挥着充分的启迪心智、道德教化、调节人际关系这些功能,因此二者的社会性、群体性特点都是很突出的。根据表现形式来说,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就是民俗文化,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里,是离不开利用当地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的,所有群众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和民俗文化资源密切相连的,在继承民族文化的时候创新群众文化。
发展群众文化就要利用到文化资源,这是和其他的资源有所不同的,其要求文化资源要有精神、物质双重属性。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文化面貌发展前途除了要有经济要素,同时也要有高质量的民族文化,特别是要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水平、能力。比如说,这是一个汉学文化和草原文化想交融的地区,在这里人们创造出了繁多的民族文化,从而让内蒙古地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民俗文化遗产,而这样特有文化资源在世界上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这也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珍贵财富。这几年很多地区都利用了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出了很多群众文化,将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结合在了一起,而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捷径。
二、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功能
1.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功能
(1)社会认知功能:群众文化也很有社会性、大众性的,民俗文化则是长时间所形成的文化,其本是就是群众创造出来的,因此也就被群众所利用,是有社会认知功能的,比如说春节年画都是将蛟龙、鲤鱼、彩凤、莲花来作为素材的,这也是符合人们祈求富裕昌盛、吉祥如意心理的。(2)道德规范功能:群众文化的产生是因为其符合人们的需要,是有道德规范功能的,像是我国民俗文化极力追求真善美,而反对假丑恶,如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父慈子孝、知恩图报、富且爱这都是群众文化精髓。
2.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作用
民俗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着其功能如何,作用在在群众文化中所体现的,而发展群众重要的途径就是传承民俗文化。不管什么样的文化都不是自然天成的,群众文化的产生是来源过去、现在的,是有时代烙印的,民俗文化则是源于本民族的祖先,是有明显民族色彩的。现在如果我们想创新、发展群众文化,那么就一定要展现民俗文化,比如说民间传唱、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族服饰等。像是丹东地区没年前的正月十五就会举行“灯谜擂台赛”;在农历二月二的时候,壮族人民会开展对个活动的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群众文化,究其根本也就是展示了民俗文化。
总结:
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密切相连的,也是人们需求的体现,比如说团体文化、广场文化、馆类文化这些都属于群众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群众文化也就渐渐形成民俗文化。因此就要充分的将民俗文化、群众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艳锋 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探析[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对策
我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二、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条件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民族之间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有些民俗则是由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不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三、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即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俄国在沙俄时代,上层社会中以讲法语为荣,而平民大众则没有这种习惯;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西方国家流行的狂欢节即是在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为消除紧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形成为一种民俗。
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变异性,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民俗。可以说,没有承传性与变异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发展。
四、民俗的功能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应充分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纽带。具体而言,我国的民俗文化有以下四大社会功能:
第一,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每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他从周围人群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模仿人们生活,从交往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然后按照特定的风俗生活一辈子。
第二,民俗文化的规范功能。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而且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民俗不同于法律,它不是强制实施的,而是一种不成文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它在无形中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这是一种无形的控制,却是一种最有力的精神的控制。
第三,民俗文化的维系功能。民俗文化是长期以来,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无形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认同感。所以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该民俗文化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而且,在社会生活的世代繁衍中,民俗文化一直被无意识的传承下来,不断被后代所复制,从而保持着社会的持续性。就算社会有大的变革,民俗文化发生的变化也只是局部的、缓慢的,这样就维护的文化的持续和稳定,从而也维系了社会生活的稳定。进一步讲,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因而民俗文化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集体的标志。
第四,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人类创造民俗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娱乐,为了能在劳作之余,适当的进行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有时也为了庆祝或者婚配等活动。而且,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受到自然的或者社会的约束,民俗活动有时就是为了能宣泄这种心理压力。比如葬礼中的哭丧。同时,民俗活动也是为了补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与压抑,从而使生活充满希望。所以民俗文化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调节着人们的心理。
总之,民俗文化有以上四种社会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全部功能,由此可充分证明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五、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具体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陲地区,与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大力开发,我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别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稳定性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渐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于我国某些地区民俗文化别具特色,这就成了旅游开发的巨大商机。就是把我国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然后出售给游客。这样,我国的民俗文化就变成了一种商品,变成了赚钱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义,也阻碍了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当作旅游资源开发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往往夸大其词、大肆渲染,甚至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的游客,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把握,表现形式简单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现民俗文化的淳朴性和民族性,进而导致我国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代相传得以发展的。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朴性。而且,在旅游开发时,原著居民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搬迁,导致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坏,从而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认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该文化的认同,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众受外来风气的影响,加上商品意识和货币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弱化,甚至消失。这就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意识和没落,必然严重影响我国民俗文化的继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六、推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宏观上对我国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这就为我们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提供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我们在复兴、保护、发展、繁荣我国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党的战略部署,把握好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又符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的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党和国家要制定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政策。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就是党和国家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让全国人民都把对文化、对民族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和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次全会引起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样就引导了大众的舆论,引领大众重视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化。同时,我认为党和国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法律法规,比如关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我国文化发展的行为和途径,使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走上法制的轨道。而且,我国民俗文化的维护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同时还应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需要国家的引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大众要树立保护、弘扬民俗文化的价值观。全会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目前,我国民俗文化逐渐被遗失和没落,现状堪忧。而且,人民大众对于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民俗文化的责任感还有所欠缺,甚至是漠不关心,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以,我们要首先对人民大众进行各种形式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摒弃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蚀,深刻认识到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在精神上保持凝聚力,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捍卫、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
3.社会各界要大力扶持民俗文化产业。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民俗文化产业还很有限,除了国有的民俗文化产业,大部分是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我们应该在壮大国有民俗文化产业、规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多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的政策。这样就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俗文化发展氛围。
4.国家教育部门要大力培养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在目前,我国民俗文化不断遗失和没落,来传承民俗文化的人才也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层。比如我国的皮影,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皮影戏面临濒危。所以,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民俗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和民俗文化相关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同时,我们还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应该保护民间艺人,发挥他们传承民俗文化和培养民俗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作用。
总之,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民俗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应该站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起点上,制定各种对策,复兴、保护、传承、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步伐,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旅游开发与保护;宝山石头城;纳西族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转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繁荣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仍然有其极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
(一)传承中华文化,是传统文化载体
传统民俗是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综合载体。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戏曲、民间美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等,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无一不在传统民俗中得到存活和赓续。我们弘扬了民俗文化,也就使它们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得到了延续。
(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民间,深藏着博大雄沉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链,无所不包地传递着中华民族心理的密码,它们是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精神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彰明的昭示和有益的启迪。其中,文化信息承载最为密集、情感色彩最为浓烈、道德教化作用最为深刻、记忆传承最为有力的,当属中华民俗文化。
(三)维系民族团结,团结中华民族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寄托民众情感,调节大众心情
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如教化人心、匡正风气等功能。
(五)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变迁总的状况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一)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四、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即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味道淡化和洋节越过越热闹。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来无人。
(二)民俗文化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
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2.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
很多地方民俗文化被注册成商标并运用于商业操作。例如被称为“铜鼓之乡”的河池没有注册铜鼓商标,但远在北京、上海、广州就纷纷有人抢着注册铜鼓商标。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3.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
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4.粗俗文化遗毒未尽
有些地区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宝山石头城纳西族民俗文化资源
宝山石头城是全国不多见的建在石头上的城市,也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纳西族的男人一般是汉人打扮,只是脚上穿的是马靴,但女人们穿的都是纳西族的典型服式――“披星戴月”。所谓“披星戴月”,就是头上带着七个手工缝制圆形垫子,代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后背披一块羊皮,前面系围裙,加上各种颜色的花边修饰,华丽但不张扬。
宝山石头城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就东巴文化而言,东巴教有“四大派”之说,其中的一派就是“宝山派”,指如今丽江宝山、奉科、鸣音、大具这几个乡的东巴文化,因上述地区在历史上属于宝山州,因此称为“宝山派”。在这些区域里,很少受到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保留得比较完整,因此,“宝山派”对纳西族东巴教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1950年以前,仅宝山行政村(今宝山村民委员会)就有40多个东巴祭司。
石头城的居民十分重视祭祖,一年祭祀两次,在农历六月的祭祀称为“塔补”,农历七月半举行的祭祀称为“波敬”。
除了祭天、祭大自然神“署”等这些纳西族传统的节日外,宝山石头城的纳西人还保留着一些丰富多彩的节庆,如“洗牛角”, “喊谷魂”等。
在石头城的夜晚,经常听到歌声,那是一种舞蹈伴奏音,而这种舞蹈,纳西语叫“打跳”,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舞蹈,以前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而纳西族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是通过“打跳”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甚至私定终生。现在有游客到村子观光旅游了,所以村民不定期地会自发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作为一个旅游项目。
一块0.5平方公里的巨石承载着纳西族1300多年的历史。在风雨洗刷后,更清晰地表达着纳西族的点点滴滴。自纳西族先民在石头城聚居,完成了从游牧到畜牧农耕文化的转变,到经济发达、信息畅通的今天,石头城依然以它原始的面貌屹立于此。
五、宝山石头城纳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宝山石头城拥有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将成为政府重要的任务。
政府应该将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实施总体规划时又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一落实,政府更加注重通过政策和立法手段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迅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尊重民间文化传人,加强培训,建设好队伍,建立人才库。面对濒临失转的民俗文化,文化传人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被世界公认“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面临着使用人数越来越少的尴尬境界,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创建双语教学班并创建纳西东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纳西于东巴文化。
关注生态建设,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应在石头城周边建立宝山石头城纳西文化民族博物馆,建成以后成为云南纳西人民文化中心。建议在宝山石头城、丽江、玉龙等纳西人民聚居的地方建立“纳西族自然生态保护区”,对纳西族民俗文化进行集中式保护。
政府应该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宝山石头城实地考查,参加民俗文化发展规划,为石头城开发保护民俗文化献策献计。与大专院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基地,一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挖掘和记录,另一方面也对当地文化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扩大环江民俗文化在外界的影响。
结论
民俗文化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民俗文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跟应该注重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注重经济效应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效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好我国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保护有法可依,让民俗文化健康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及努力,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保护肯定做得很好!(沈阳师范大学2008级旅游英语;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 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年12月4日.总893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百度百科
[4] 冯骥才《关于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要通过专家审定的提案》.穿墙网
[5] 国家民委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6] 马树春《论民歌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模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9卷第2期
[7] 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年12月15日.总896期
[8] 大河网-河南日报――《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之根》
[9]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29卷第5期
[10] 南国早报――《警惕“民俗”被“低俗”化》
[11] 天添资源网――《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新疆高校 民俗文化课 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01-03
民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并被称为“人民学”(Volkskunde),在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或“大众文学”(popular literature)。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 J. Thomas)首次提出民俗学(folklore)一词,从此之后,这一学科风靡欧洲。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先进的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的输入,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讲,民俗学是一门关于传统文化的学问,是关于发生在人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的学问。而民俗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并在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它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逐步形成的并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从新疆各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出发,探讨了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教学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一 开设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有利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其面积构成我国领土的1/6。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官方资料显示,2012年年底新疆的总人口为2232.7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85.49万,占新疆总人口的62.05%。新疆是自古以来多民族居住,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俗文化作出了贡献。多源生成、多元并存与多元发展是新疆的文化特色,新疆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完全能被高校文化环境所反射。新疆高校是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根据其民族构成特点,在学校构建多元文化环境,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此外,无论是国家教育政策还是国际环境,无论是新疆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是师资力量都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
1.政策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要在充分尊重多元化的情况下,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这关系到人类生存问题”。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某些问题。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新疆高校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完全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另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让新疆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的口号,让世界了解新疆,也要通过有关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来宣传新疆。
2.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新疆不仅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有瑰丽的山川、神奇的地貌、丰富的物产、辽阔的草原,而且有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文化、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新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新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开设民族民俗文化课程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有关农耕、游牧、宗教的节日文化、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体育文化、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民间手工艺、民间宗教的麻扎文化等,它们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仅仅以新疆各民族的居住民俗为例,我们可以介绍维吾尔族农民的庭院民宅、哈萨克族牧民的毡房等。虽然都是游牧民族的毡房,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毡房装饰各有区别。要说新疆本身就是个开放的、没有城墙的民俗博物馆一点也不过分。从“节日”上看,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都是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的传统节日,它们凝结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民间音乐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同样能成为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重要成分。加上2000年6月建立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也可发挥教学实验实践场所的功能。
3.丰硕的研究成果
新疆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但直到改革开放才获得健康发展的机会。1978年开
――――――――――――――――――――――――――
* 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民族文化冲突与适应”(编号:XJEDU010213C01)
始,由王堡、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等老一辈教授为新疆大学中文系学生开设民间文学课程,为之后的民俗学学科发展铺平了道路。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在1981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间文学概论》,1986年用维吾尔文出版教材《民俗学概论》。在他们的带领下,民俗学专业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学队伍,并编写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教材,课程建设趋向成熟。民俗学专业从专业设立初期就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有计划地组织采风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自1979年开始便与民间文学课程同步安排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安排学生利用实习的机会到全疆各地收集少数民族民俗物品,通过学院师生多年的努力,2000年6月建立了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目前存放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500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民俗和历史文物。2005年,新疆大学民族民俗博物馆的介绍图书以三种语言出版发行。近年来申请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新疆喀什地域文化研究”(2011)、“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2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以民间麦西来甫为例”(2005)、“维吾尔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审美观念研究”(2008)、“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2005)等诸多课题研究为民俗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实例。
4.足够的师资力量
新疆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培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新疆大学中文系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下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方向,并从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获得批准,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教授被聘为首位博导并开始培养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学成归来,新疆民俗文化课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2003年民俗学硕士点获得批准,并根据新疆民族民俗研究的宗旨与任务设立“民俗文化学”、“新疆民俗文化研究”和“新疆民间文学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目前,毕业于该专业的8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各大中院校成为新疆民俗学教学科研的主力军。
二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课程在教育内容上更贴近新疆地区高校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利于新疆高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动有趣地介绍各民族民俗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院校区域的文化认同感。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有利于高校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为成为民族地区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尊重该课程的特殊性,它既不是理论课又不是实验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加上选修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分属不同民族,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课程设计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民俗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
教师讲述民俗文化课程时,不仅使用传统的“教师主讲”方式,而且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民俗文化课的教学模式不能停留在老师“满堂灌”的状态,要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展现生活场景,建立起生活与课堂的链接,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文化知识。通过观看有关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影片,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民俗的热情。选择影片时,要选比较短、教育性较浓、能展示诸多民俗文化类型的影片。另外,还要注意影片的拍摄效果、娱乐程度和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观看影片之后,应组织学生讨论影片的拍摄方法、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影片展示的各种民俗要素,还要把影片内容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一方面将会认识各种民俗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还学会怎样鉴赏影视资料。
2.提倡“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专业、民族成分不同,在上课期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各种优势。当讲述到具体民俗文化时,可以适当提问学生,让学生回忆和介绍本民族的相关民俗,充分倾听学生的讲述,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层意蕴,并在该生讲述过程中让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还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用演唱民歌、临摹民俗图案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和接受民俗文化。如在讲述民族服饰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给大家介绍其了解的相关服饰及其实际意义、价值;在讲述人生礼仪时,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介绍本地区、本民族的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再如,在讲述饮食民俗时,教师邀请各民族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主要饮食文化、饮食品种、代表性食物制作方法等,其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香馕、抓饭、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全羊、羊杂碎,哈萨克族的熏肉及马肠、阔兹、奶疙瘩、马,蒙古族的奶酒、烤饼、沙尔阔勒、宝扎,回族的粉汤等。在讲述民间音乐时,还可以让学生表演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演唱、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花儿会等。这样,学生不仅在娱乐中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
开展民俗文化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是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寨、社区进行民俗考察,访问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甚至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民俗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教师还可以安排民俗文化相关题目的作业,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找出相关资料做成课件并在课堂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教育功能,创造多源文化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持续而又渐进的,能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新疆各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疆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那达慕大会、西迁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虽然上述传统节日大部分是放假的,但是庆祝活动几乎限于本民族的现象较为普遍。各高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现象还不十分普遍,这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价值未能充分重视有关。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广
播、电视台、校园网、橱窗板报等新闻媒体把传统节日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节日期间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利用学生餐饮部门,制作各种节日食物,提供给学生“品尝”传统节日的机会。通过节庆活动,不仅增进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让那些未选民族民俗文化课的各族学生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认识并享受民族民俗文化。
总之,由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影响和各高校普遍忽视民俗文化教学等原因,新疆各民族民俗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退、变化的境地,民俗文化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弱。由于对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新疆高校学生中的习俗冲突是日常性的,随处可见的,虽琐碎细小,却在持续地、经常性地侵蚀着民族之间的感情。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应有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突出的主题之一。为此,首先要改变目前民俗文化课程在新疆高校中地位不明确、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明显、教学实践环节缺失的状态,合理利用新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民族文化,懂得民族习俗。这不仅能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民俗,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爱疆的热情。新疆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不少优秀的艺术、思想、道德精髓,它们是目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也是建立新疆精神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5]、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文明办〔2005〕11号
[6]热依拉・达吾提.新疆民族民俗学的学科建设[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王萍.论关于新疆民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创产品;转化
民俗,是指民间的一种文化,它是紧紧依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并且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中国博大而深厚的的中华文化中孕育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并且逐步演变发展代代相承。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徽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日益萎缩,有些已经逐步消亡。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各类饮食文化、服饰、节庆习俗、建筑文化、等铸成一幅色彩艳丽的民俗风情图画,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阜阳剪纸艺术、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这些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的积淀为各种创意设计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本文以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借助设计手法选取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徽文化作研究探讨。试图通过探究通过设计的方法对民俗文化提取进行创意设计。
一、开发徽州民俗对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文化是多样性的,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传统工艺等,都能够反应出徽州民间的审美情趣。民间舞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反应徽州独特魅力,传统戏曲影响深远,与祭祀、节庆联系很密切。传统工艺源于生活、工艺精巧。同时徽州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多而地少,四面环山,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间。在此地理环境中衍生出来的徽州民俗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成为了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已然成为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开发徽州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从而设计出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精品,继而以此来传承徽文化。其次面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民俗与现实传承的问题。以徽州民俗为例,尝试通过设计转化手法能够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与现实之间传承中搭建一个桥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一中消极的现状: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更多是以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时尚文化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得不到传承。例如传统祁门县的民俗活动中古老剧种目连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能够表演出来的人很少了。界首彩陶、霍邱柳编这些传统手工艺会的人就更少了。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传承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十分重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艺术或者设计的手法进行转化,将民俗文化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处处展现民俗文化。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
二、徽州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
民俗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着,是最贴近人民身心和生活一种文化。其涵盖内容也相当广泛,种类庞大。大致分为:物质生活与生产民俗、社会生活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想要通过设计手法在众多的民俗文化中进行提取转化,首先应对徽州民俗的分类和代表性民俗文化进行梳理,选取每类民俗种类中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较大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元素提取。(如图1所示)。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建筑民俗等。开秧门”、“祭门神”、“接财神”、“开张礼”等仪式活动。传统的建筑民俗:马头墙、小青瓦、徽州特色民居、徽州三雕等。服饰民俗有“长袍马褂”、“端午衣”、“襦衣”;饮食民俗有传统徽菜: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等特色饮食。2
(二)社会生活类民俗
社会生活类主要。社会组织民俗方面的代表:反映村落习俗的西递、宏村;反映宗族习俗的牌坊、祠堂。节日民俗有:渔灯会、叠罗汉、五月五“赛龙舟”等。徽州传统节日:传统庙会主要有九华山庙会、关帝会、阜阳火把节、徽州婚嫁、五猖会、放水灯节令习俗、凤阳花鼓节等。
(三)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徽州的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与禁忌、民间游艺、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民间信仰有皖南建筑“风水论”、“嬉钟馗”、歙县渔梁坝的傩舞和祁门县的目连戏、黟县的“金扁担”传说等。民间艺术有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霍邱柳编、杜氏刻铜、芜湖铁画。语言民俗有徽州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
三、徽州民俗文化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转化方法思路
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创意产品,既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精神产品,更不能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而是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物质产品,文创产品要考虑其适用性、产出和投入成本,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流行性等商业性因素;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情感,赋予故事性,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满足人民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传承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习俗的重任。3所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更应关注的是: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从外在变化和内在传达齐头并进,从具象到抽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传达的结合。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是具有独创性的,更应是蕴含丰富故事性和情感表达。本文由调查分析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通过挖掘和凝练“徽州民俗文化”元素与特色,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创新,从视觉符号元素提炼到文创产品设计,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开发一系列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新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继而起到传承徽州文化。
(一)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提取
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徽州民俗文化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从而由具象元素中提取探讨徽州民俗文化及其深层含义,进而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民俗文化符号。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提取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应用、传达文化内涵、进行再设计。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应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个方面构成(如图2所示)。外在表现从民俗资源搜集分类到具象元素的提取和转化,具象元素的提取可以从服饰、造型、色彩、纹样等进行抽象提取符号化,最终应用文创产品设计中。内在表现为寓意情感的传达,从岁月积淀的徽州民俗中传承情感、通过文创产品传达徽州民俗的历史故事。
(二)文创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创造
文创产品一定是个性的独特的创造,甚至是多文化交融的产物。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中的几个方面为例:徽派建筑、马头墙、牌坊和凤阳花鼓节日习俗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历史文化、形态、表现手法及寓意,结合现代文创产品的风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创产品,有环保袋、书架、杯子和杯垫等。通过对上述对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换思路,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元素符号提取转化传达文化内涵、再设计进行设计实践。例如西递胡光刺史牌坊书立设计(如图3所示)。胡光刺史牌坊:徽派建筑中牌坊多为士大夫阶层的寓所,胡光刺史牌坊是为了纪念胡文光于明代嘉靖建筑担任万载县的县令时筑城墙、修学校,做过的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一方面提取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进行抽取简化,另一方面也是徽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将其进行简化设计,形成书立,具有功能的同时也表达文化诉求和传达。
(三)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情感的传达
鉴于民俗文化历史性、传承性及富有故事性的特征,民俗承载着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设计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这样消费者才会有感动,如果没有感动,文创产品很容易就会像普通的商品一样。同时开发民俗文创产品必须要有附有产品说明卡,通过说明卡直接传达产品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对故事有了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故事。
四、结语
徽州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同时富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为设计元素挖掘提取赋予潜力和基础。当前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未引起重视,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只有极少的人认知,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有些甚至渐渐消失在生活之中。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开发或者开发仅停留在表层。因而唯有通过设计的方法来挖掘徽州民俗资源,把传统的元素用现代方式表现。提取其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抽象转化设计,将徽州的意像带进文化创意产品里,让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能够结合产品,通过产品的散播与流动性,不但能间接推广徽州地区,传承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与民俗特色之外,也能借由文创产品引发更多的互动感受,让更多人对徽州民俗文化有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打造本民族品牌,进而传承徽州文化。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4.
[2]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2.
[3]卞利.徽州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41.
[4]丁龙庆,雷若欣,叶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2(7):1-2.
[5]阮晨海.日本旅游市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分析[J].设计艺术理论期刊,2016(3):95
[6]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15-20
地方民俗文化与农村幼儿园的天然契合
地方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习惯和观念,具有地域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中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等[2]。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幼儿园提供了教育资源。首先,丰富的名胜古迹如宿北大战迹纪念馆、项王故里、陈墩遗址、下草湾遗址等,其中很多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可以作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旱船、高跷、花挑、舞龙、舞狮、琴书、柳琴戏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农村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是当地幼儿园独特的艺术教育资源;再次,以“六路周”为代表的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农村幼儿园的体育资源之一。此外,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名人等也都是农村幼儿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总之,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并且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民俗文化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是贴近幼儿生活、展现优秀文化背景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可行性[3]。
地方民俗文化对农村幼儿发展的价值
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对农村幼儿园具有重要价值,还对农村幼儿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方面,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文化认同感,树立其文化自信。如利用宿迁民俗文化,让幼儿在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大运河文化”“西楚文化”等文化精神内核,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将勤劳朴实、顽强豪迈的中华传统文化品格融入农村幼儿的生活中。另一方面,将民俗文化融入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如宿迁地区简单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跳格子”“跑驴”等,既能增强幼儿体质,又能培养幼儿勇敢合作的品质;通俗易懂的淮红戏等经典民间故事不仅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还可以使其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这些民俗文化有些是幼儿的日常经历,有些是幼儿不曾听说的,但通过教师的适宜开发均可发挥其教育功能,进而充分融入到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地方民俗文化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应用地方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民俗文化内容不熟悉、活动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脱离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特提出以下应用策略:多方合作,建立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库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村教师只是略微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两方面:1.增强教师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目前,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已逐渐淡出大众的生活,而农村幼儿教师日常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导致教师大多只是依据惯性和已有认识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创新较少。对此,教师的自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第一,自觉学习。农村教师要提高自身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讲座咨询、实地参观等途径,增进自己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第二,平台保障。很多教师想要学习民俗文化知识,但却没有“门路”。因此,教师的自觉行为还需要有力的平台支持。一方面,园方应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组织民俗文化学习小组,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我爱手工”等沙龙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园方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聘请民俗文化专家、课程名师,根据主题内容及教师兴趣安排讲座。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自觉且善于将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2.争取多方支持,系统梳理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幼儿园单方的责任,而是各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解决民俗文化资源库的问题,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方合作,对其开展相关研究[4]。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牵头组织的责任,形成一支地区民俗文化研究的专业团队。如邀请地方文化研究者与幼儿园合作,利用各自专业优势,系统梳理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民俗文化资源库。目前关于宿迁民俗文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研究内容整体较为零散。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课程之前,有必要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对宿迁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全面梳理。第二,可由区政府牵头,开展专题研究,如宿迁地区“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第三,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做好协调工作。一方面,明确如城市老街、老酒厂等相关地区的负责人,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组建一支民间艺人团队,如皮影戏、剪纸、大鼓等手艺的传承人团队,使民俗文化的人员资源更加丰富。精心设计,形成地方民俗文化课程1.准确把握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目标开展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开发民俗文化课程的第一步。首先,要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制订课程总目标。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把宿迁民俗文化课程的总目标制订为:能说出家乡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力目标),了解宿迁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认知目标),建立热爱宿迁民俗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情感态度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农村幼儿园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层层分解,最终确定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车轮饼是宿迁人家餐桌上少不了的点心,因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为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美食,某一农村幼儿园设计了相关教育活动,活动目标为:(1)了解车轮饼的制作过程,知道车轮饼是家乡特产;(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画一画、做一做车轮饼;(3)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萌发对家乡的归属感,在制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这一目标的设定既体现了民俗文化课程的特色,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2.精心选择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适合作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以下几点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判断并筛选:一是内容要典型正向。所选择的民俗文化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更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二是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民俗文化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有探知欲的。三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四是要考虑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即要在内容上考虑与五大领域的融合,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的整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创新[5]。
多途径组织,保证课程实施效果
1.以实践感知、发现探索为主要方法地方民俗文化课程的实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常用方法包括:第一,直观经验法。教师通过提供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如在幼儿园的走廊大厅用剪纸等艺术品进行装饰,张贴介绍本地区民俗文化故事的图片,这样既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又能使其直观地与民俗文化互动。第二,实践操作法。即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实践的机会。例如,在扎染活动中,某幼儿园一改原先直接提供染料的做法,引导幼儿从日常用品中提取色素,如从菠菜、油麦菜中提取绿色,从番茄中提取红色,并鼓励幼儿理解染色与水量的配比关系。第三,探索发现法。面对幼儿不熟悉的民俗文化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幼儿自主探索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也可以与家长合作,例如,在“拜大年”的主题活动中,请幼儿与家长完成调查表“过年做什么”,并与同伴共同制作贺卡、水饺等,让幼儿逐渐探索、感受过年的习俗和内涵。2.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为了提高民俗文化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宜性,教师在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时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第一,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既有集体活动,也有小组合作,还有个别探索等形式。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集体学习的民俗文化内容,如民俗文化小故事、民俗体育运动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学习;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打破班级限制,为幼儿提供小社团的活动形式,如成立剪纸社团、传统美食社团,向幼儿提供社团活动材料,并及时参与指导,进而做到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灵活。第二,民俗文化教育活动途径多样化。地区民俗文化课程要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进行整合。首先,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俗文化。例如,在走廊墙壁上张贴饮食习俗的图画,用具有民俗特色的剪纸等艺术品装饰环境,让幼儿沉浸在民俗文化的氛围中。其次,开展民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有机整合起来,形成适宜的主题活动,例如,基于自然地理开展“家乡好风光”主题活动,下设“运河风光”“骆马湖”等具体教育活动;基于民间艺术开展“小小传承人”主题活动,下设“热闹的庙会”“柳琴戏”“桃雕”等教育活动;基于语言历史开展“家乡故事会”主题活动,下设“家乡名人”“传说童谣”等教育活动。再次,将民俗文化融入区域游戏活动中。例如,在手工区设置“桃雕”“烙画”,在表演区放置锣鼓、服装、面具等,以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不断调整,优化课程方案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活动 城市多元文化
一个国家或民族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差异性,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民俗文化的不同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魅力价值或者说生命力所在,即在于它的优秀的民族个性。民俗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质,这是由于他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所决定的。因此如何对待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和促进民俗文化,不是夜郎自大,而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中华民族的文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一往直前,说明它是合乎“天理”和顺应“人道”的。流传自今的民俗文化,大都具有健康向上、求善趋美的共同特点。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一座具有建城2222周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的民俗与内地无异,最古老、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当数“祭祀”。(祭祀使人们的精神寄托于信仰,祭祀的是祖先、天地与崇拜的对象。)祭祀对于华夏文明度和广州的民俗与文化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本文仅以广州的南海神庙“波罗诞”为例。
南海神庙位于广州黄埔,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49年),距今已有141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最大、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海神庙,它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海神祈求平安的场所,也是民间拜祭南海神祈福求安之所。每年的农历2月11日至13日,南海神庙都会举办“波罗诞” 庙会,广州本地市民和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村民和善男信女便结伴从四面八方来到南海神庙,祈福、观光、购物。这一民俗历史悠久,自有南海神庙以来就已有之,千年历史延续至今。为把这一民俗发扬光大,把“波罗诞”千年庙会这一广州最大的民间庙会办好,广州市人民政府从二00五年开始,在每年的农历2月11日至13日即南海神庙“波罗诞”期间,以“波罗诞”庙会为载体举行一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时间可顺期延长。活动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大巡游、南海神庙祭海仪式等。这一有力举措自从二00五年举办首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以来至二00八年已举办了四届,活动的延续性令这一民间盛事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赶庙人,政府行为的组织和运作,既保护和促进“波罗诞”庙会这一民俗文化的弘扬,丰富了庙会的活动,又为广州城市的多元文化增添了光彩。
二.民俗的社会规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有着天然的约束性,人们也会自觉不自觉的遵守这种不成文的民俗规则。民俗包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范围甚为广泛,它的伦理教化功能、情感培育功能和审美创造功能都是值得重视的。
民俗活动既是民间百姓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又是对远古遗留下来信仰、风俗和传统的传承。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自从二00五年举办首届以来,十分注意在“波罗诞”这一民俗的社会规范作用方面进行组织和引导,尤其在保护、传承我省的民间民俗传统和民间艺术方面既有保护又有创新。如:首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史无前例地将广州地区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民俗集中起来,用巡游的形式进行展示,广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番禺沙湾飘色、沙坑舞狮、舞龙、沙涌鳌鱼、黄阁麒麟、增城舞马、舞春牛、舞貔貅、从化鳌头醒狮、白云同和腰鼓队、荔湾区的鸡公榄和龙舟说唱等近300人的精彩民俗巡游,这在广州民间文化近代史上还是首次,大大地丰富了“波罗诞”庙会活动的内涵,令这个传统民间节日在城市的多元文化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继续将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市政府专门发文,决定将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从2006年起永久落户黄埔,这一文化盛事与当时发现不久的南海神庙古码头,都将显著提升南海神庙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彰显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的突出地位,对继承弘扬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民间文化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第二届广州民俗文化艺术节不仅继续举办了民俗文化大巡游。除了来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番禺区的沙湾飘色、番禺区的沙涌鳌鱼和黄阁麒麟、独具西关风情的鸡公榄和龙舟说唱等再次惊艳现场外,还增加了不少新的民间艺术,打头阵的是成立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的从化市棠下醒狮队,巡游队伍中还有扇舞方阵、腰鼓方阵、木偶方队、礼仪乐团方阵等。此外,还在庙会期间还一连五天组织了一天两场、共9台民俗文化艺术精品节目展演,参演节目近百个,观众达数万人。精彩的民俗文艺表演有利的烘托了这一民间节庆的氛围,与热闹的庙会相得益彰。
第三届广州民俗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是在开幕式上恢复了仿古祭海仪式表演,它以南海神庙周边地区乡民代表为祭祀主体,以莲花灯、波罗鸡等民俗方阵表演为依托,以人龙参拜、交替唱颂为亮点,融合了广东特色吹打乐的精华,再现民间朝拜南海神盛况,传达虔诚祈福之音、营造天地谐和之境、切合和谐社会之意。
除了在上两届的基础上继续将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传承和发扬光大外,特别在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和大胆创新。本届庙会五天庙会的主题分别为:“万众同欢”、“洪圣祈福”、“喜庆满堂”、“诗书雅会”、“四乡会景”尤其在民间民俗艺术表演上,继续弘扬广东的民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广州地区优秀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还吸收了具有珠三角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项目加盟,同时还加入了国际文化元素,大胆进行国内、外民间民俗艺术资源整合的尝试, 专门邀请长隆集团艺术团表演了丝绸之路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民间艺术。整个庙会期间,30支国内外文艺表演同台竞技,千年庙会变身民俗盛典,广州番禺沙坑龙狮团表演的《龙凤呈祥》让我们看到了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美好祝福和欢乐场景。佛山的民间艺术奇葩——《南海十番》、《舞花龙》、《划彩船》,把本届庙会装点得更加争奇斗艳。来自中山的《醉龙》同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万千观众,令大家与龙同痴,与龙同醉。 除了佛山、中山两地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外,我们还看到了来自粤北山区连南的瑶族原生态舞蹈《长鼓舞》和《八排刀韵》。以及由广东京剧促进会文苑剧社表演的《梨园春秋》,领略了京剧的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服装、脸谱、造型,以及唱、念、做、打的功夫,除了热热闹闹的《梨园春秋》,我们还在庙会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中看到了脍炙人口的粤剧传统例戏之一的《六国大封相》的身影,强大的阵容、雄厚的实力、盛大的场景再次将本届庙会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推向,让围观者赞叹不已。昔日烟雾缭绕的庙会活动,今天成了国际、国内和岭南民俗民间艺术展示的大舞台。仅开幕式当天就吸引了七万多市民冒雨赶庙会,盛况为历年之最。
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注重保护、传承我省的民间民俗传统和艺术,庙会期间分别组织的“万众同欢”、“洪圣祈福”、“喜庆满堂”、“诗书雅会”、“四乡会景”、“百花闹春”、“花朝盛会”等7个主题日,内容包括大型综艺演出、民俗文化艺术精品展演、五子朝王四乡会景、古代女仕化妆创意秀、民间女艺人及妇女手工艺术展、集体婚礼、动漫展览、旅游商贸推介及文化旅游研讨会等活动让这一广州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人气鼎盛,气象万千。尤其在开幕式民间民俗艺术表演上,继续弘扬广东的民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广州地区优秀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还吸收了有鲜明广东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艺术表演项目加盟,民俗特色更加明显,令波罗诞的开幕式异彩纷呈。
由此可见,政府行为的正确引导和组织对民俗的社会规范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力、有效地促进和传承了民俗活动的进步和发展。
三.优秀的民俗文化活动的展开,必然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
民俗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共同享用、共同认同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自发地参与,自然会被一种社会和谐、祥和的氛围所感染,良好的民俗无不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民众的审美情操。
广州民俗艺术节以黄埔波罗诞庙会为平台,令庙会活动有序地进行,成为广州市民俗活动的一个品牌,“波罗诞”庙会期间彰显的是一种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美好祝福和欢乐场景,宣传的是一种无烟的环保意识,既为民众提供了参加活动的各种便利,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让“波罗诞”这一民俗活动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各地丰富的民俗活动将会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健康有序地发展,它不仅会大大地丰富城市的多元文化,也必定会为城市的多元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为城市的多元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注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章耀明.南海神庙:千年古庙的历史诉说 ——岭南文化之都——世纪广州.西苑出版社,2007年12月;
[2]宋丽佳.赶千年庙会 看四乡民俗.神州民俗,2005年第52期;
[3]宋丽佳.梅开二度的民俗文化盛会.神州民俗》2006年第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
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
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
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
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一学前教育机构一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采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关键词:民间民俗;群众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
在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徜徉在科技的海洋。人们不再像以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娱乐全靠看演员面对面表演,或者只有上集市上才能看到杂技表演者的表演。现在许多娱乐都可以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实现,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变得多样起来。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些文化宝藏来不及登上时代的大船,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该文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探究,呼吁大家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
1民间民俗文化不断地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就体现了当时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文化和经济基本上是挂钩的。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如何,完全能够从文化发展水平看得出来。比如,在和平年代,文化发展水平基本比较高,因为和平年代大家都吃饱穿暖,温饱问题解决了,就会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了,那就是会想着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再比如,在战乱的年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个时候天天打仗,饭都吃不饱命随时可能会没有,谁有闲余时间去提高文化呢?由此可见,了解了前人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基本上就可以窥探过去古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把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1.1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共有的文化。有文化的产生就必须要有传承,要不然这个文化就会失传。而群众就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只有通过群众的口耳相传,代代流传,有许多古时候的民间民俗文化才能够被传承下来,呈现在当代人的眼前。群众文化大多都是大家共有的文化,而传承民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作用,但是传承也有失误的时候,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但出现误差的传承依然能够让我们窥见当时年代的辉煌。
1.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
中华上下五千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人们不知道给我们积累了多少文化的精华,可是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快餐文化,对古人留下来的民间民俗逐渐遗忘。中国好好的传统节日不去过,反而要去过外国的节日。还有多少人记得“小年”这个节日?大多数“00后”估计只知道外国的平安夜、圣诞节。而我们中国有许多像节日一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渐渐被人遗忘。说起中国画、工笔画,又有多少人了解,大家现在所熟知的大概都是水粉画、油画之类的绘画技巧吧。还有关于技艺方面的,有许多民间老艺人,因为找不到静下心来学习技艺的弟子,而导致手艺失传。大家也许看过“变脸”的杂技,只觉得好看精彩,又有谁知道这个技艺也快要失传?还有用复杂手法制作出来的油纸伞,古朴又美丽,但是又有多少个人关注过它复杂的制作过程?现在民间民俗文化在渐渐没落,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先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传承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的确很艰难,但是万事开头难,做好第一步之后接下来的就都容易了。而发展群众文化的第一步其实就是开展娱乐文化活动。毕竟娱乐文化活动最接地气,最容易将群众聚集在一起。而且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活动估计也是娱乐文化活动。可以先从老年人入手,可以以广场舞或者打太极的活动将老年人聚集起来,然后慢慢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渐渐渗透到老年人当中,老年人应该会更容易接受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毕竟许多老年人也是从封建社会走过来的,对许多民间民俗文化可能会了解得更加全面。然后再由点到面,再慢慢向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儿童传播民间民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的思想。娱乐文化是最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彼此熟悉起来。所以开展娱乐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打入群众内部的切入点,是一个发展群众文化的绝佳办法。娱乐文化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将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思想渗透到群众中去。
1.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群众文化也不例外,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即民族性和民主性。因此,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切不可将这两大特征丢失,否则将不再具有文化意义。且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使其快速地传承下去,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
1.3.1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从字面上也不难理解,群众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群众文化来源于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寓于群众文化之中。因此,群众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传承性。受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传统的群众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或者说举步不前,甚至可以说呈现出倒退趋势。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还有一个相对的特征就是独立性,简单理解为即使经济体制瓦解甚至灭亡,群众文化中优秀、突出的部分仍然可以被传承下去。由于人们过度的依赖于电子科技产品的使用,导致民间民俗艺术文化严重缺失,久而久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就会变得很淡薄,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未来的每一代人,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科技产品的味道,民俗文化的发展将更加困难。且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式又过于单一,对两者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完全融入进去。再者我们在传承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文化衍生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淘汰,也要适当的做些借鉴。例如,在商周时期,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虽然现在这种文化已经不存在了,但也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态度去看待这种问题,做出正确的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3.2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是无数的积累、创新和扬弃的过程。因此,群众文化的创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方面是内容的创新。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也是容易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组成元素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是形式的更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同时是思想交流和表达的渠道,要求我们要学会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更新。而无论是从本质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要保证两者的辩证统一性。
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方式
2.1通过旅游业来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娱乐项目的建设。不难发现,旅游业在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必备的娱乐项目了。尤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乡镇旅游是一项高度放松的活动,让他们在身体得到享受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很大满足。笔者想绝大多数人喜欢旅游的原因无外乎是欣赏美景,而这恰好为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渠道,所以,民间民俗艺术文化相对浓厚的地方就更适合发展旅游业来传播当地的文化了。但是,凡事都要掌握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虽然要发展商业化,但是也不能过于商业化。要在保证当地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更加地注重文化的传播,而不是商业的发展。
2.2适度整理、加工及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和群众文化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看它相似的、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其缺陷的一面。而对于两者文化,我们不仅要了解其精髓所在,还要了解其缺陷所在,然后通过合理地挖掘、整理,将其发展传承下去。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民间民俗文化中优质的部分,要进一步整理和挖掘,而那些不太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则可以淘汰,推陈出新,将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2.3依靠民俗文化资源,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所谓民俗文化也就是蕴含着传统的文化,是对过去精神和文明的一种别称。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飞快,如果想要将这些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首先要保证它能与时俱进,因此,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创新,加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元素。不难发现,在近些年,我国的GDP总值上升得很快,也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改变都将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向低谷,使它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创新才能让其继续传承下去。民俗文化既然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其创新当然也不只是简单的加入一些新元素就可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将现代工艺和技术融入进去,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接轨,变成一种群众文化,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随后才能延绵不断地被传承下去。例如,我们可以将民间艺术品发展为工艺品、在乡俗风情较浓重的地方开发旅游景区、将民间文化列入世界文化范围内以及利用网络来发展民俗文化等。虽然群众文化是财富的源泉和保障,但民间民俗文明才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将民间民俗文化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将群众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此来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关键词:民俗体育;高校教学;原则
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健身、娱乐和教学等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高校之中引入民族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中教学的内容,同时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了文化的种子,使学生对于民族体育产生呢过更大的兴趣。
一、民俗体育的现状
民俗体育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健身方式,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特点,拥有自己的规定与运动方式。民族体育也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这都是我国民俗体育多样性、地域性、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根据运动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民族体育划分为娱乐类、锻炼类与表演类三类。目前情况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对于民俗体育教学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为了促进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部甚至颁布了专门的文件。这些都是保证民俗体育长久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事业的重要依据。纵观目前的实际情况,各地高校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举办相关的体育比赛和授课活动,但是尽管对于民俗体育有着众多的保护措施,在实际中仍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比如说民俗教学的教学比例太小,主动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也不多,就算是在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发展不错的地区,民俗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俗体育在我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各个高校在校内积极开发利用民俗体育,将会促使民俗体育的发展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
二、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意义
1、促进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之下,任何国家都会把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作为首要问题。怎么样才可以使文化多样化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持续发展,这将是多民族国家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有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据专家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现在的地位可以与濒危物种相等,都迫切需要我们的保护。在民俗文化之中,最容易被我们接受的便是民族体育活动,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面对着重大的生存危机,因为现代的生活方式更新过快,导致民俗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甚至彻底消失在人们的眼中。因此为了继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活动,防止民俗文化的彻底消失,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便是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
2、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校中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出来的良好美德与综合能力可以迁移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之中。民俗体育与传统的体育相比,拥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教材方法,更加灵活多变的体育形式。一些项目可以体现出个人能力中的坚毅与勇敢,例如摔跤、搏击等;一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如团队跳绳、舞龙舞狮等。大学生在接受完民俗体育的教学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你具备良好的技能与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加需要学生拥有可以迅速融入社会之中的能力。
3、塑造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这些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学科都是源自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发展源泉便是民俗文化。无论现代社会之中的何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在民俗文化中找到它的鼻祖。例如说交响乐,它的初始形态便是民俗音乐,高贵典雅的芭蕾舞,则是来源于民俗舞蹈。换句话说,没有民俗文化,便没有现代的人类文明,民俗文化是现代文明大厦的基础。如果失去了民俗文化,我们就是去了文化的根本。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可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导致人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民俗体育锻炼,也就导致民俗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保护民俗体育之中。作为传统体育文化源头的民俗体育,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对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三、进行民俗体育教学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是以发源地的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同时与本地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相结合,才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民俗体育文化,因此高校在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学校的客观条件考虑在内,避免民俗体育教学内容与已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重复,争取形成拥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独特教学方式。
2、科学性原则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科学性原则,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教学同样如此。在把民俗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把握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可以盲目引入,不然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影响。会打乱高校体育应有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将民俗体育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丰富高校的体育课堂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是体育教学中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与创新,这样做增强了体育课堂的实用性、趣味性,也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与此同时,将民俗体育教学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学指导思想,对于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单一的局面,最终使体育教学实现了体育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功能。
作者:曾昭婷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若光,孙庆祝,刘旻航等.民俗体育研究的方法论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3):224-228.
关键词:民俗文化;休闲农业;运用
一、乡村民俗文化及其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反映其经济活动和精神面貌的文化形态。严格说来,民俗文化不仅存在于乡村,而是产生和存在于任何人类社会的聚落形态之中。应当说,民俗文化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反应,具有传承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次文化现乡。[1](P68)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工业化和城镇化造就的新型文化形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故而传统民俗文化一般存在于受现代社会影响较小的乡村地区。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具有其他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资源价值。具体来说,在休闲农业发展中,乡村民俗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赋予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助推发展方式升级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态,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资源,对农村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乡村聚落形态和民俗风情等物质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吸引城市游客前来游览、认知和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农村有别于城市的特殊人文、经济和地理风貌,对于城市市民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是休闲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香醋民俗作为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增强乡村旅游资源差异性和感染力的重要功能,也让市民在欣赏田园优美的农家风光和品味乡村特色美食的同时,能够感受乡村民俗文化的质朴之美,让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参与下朝着文化产业的方向升级发展。[2](P12)因而,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和提高文化品质的人文价值所在,更是实现文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塑造休闲农业差异特色,有助产生品牌效应
休闲农业的参观对象,无外乎乡村的现代农业景观、农村自然风光、乡村聚落形态和不同于城市的乡土民俗。在一定区域内,围绕一个中心城市二兴起的休闲农业必定不止一处,尤其在乡村振兴推进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各地助推农村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导向。如何在区域休闲农业大量上马的情形下实现对目标消费市场的成功定位营销,关键在于能否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培育特色,塑造品牌。显然,现代农业、自然风光和聚落形态在一定区域内不排除有所区别,然变化不大,只是大同小异,除个别农村外很难形成休闲农业的差异性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则不同,其不仅在不同村落之间存在一定区别,而且即便在民俗文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某个村落也可以围绕一到两个民俗形成有别于其他村庄的特殊风格,并给游客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因而,乡村休闲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有助塑造其差异特色,也有利于培育其针对目标市场的品牌形象。
(三)有助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品质,优化休闲农业要素基础
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是对传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进行符合旅游文化行业发展需要的升级。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市民参观、游览和认知的对象为现代农业、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等自然或人文景观要素,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自然风光的维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精神文化品质的提高。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乡土精神世界的反映,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原始质朴、天然本真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内容,是值得传承和弘扬并有助对村民进行人文熏陶和精神文化素质提升的文化精华。因而,乡村休闲农业发展中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品质的提升和休闲农业发展要素的优化存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3](P105)休闲农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有利于调动其维护乡村休闲农业发展的景观要素的积极性,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过程中村民的精神文化品质也将获得提高。
二、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引导、鼓励和扶持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精神和政策下,乡村休闲农业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人激发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因,应当在休闲农业发展中予以充分利用。然而,我国各地休闲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仍有待加强,尤其是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与休闲农业发展的脱离不仅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升级发展,而且不利于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具体来说,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运用中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乡村民俗文化资源闲置,开发利用不足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通过不断整合乡村生产要素和持续构建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实现乡村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应当属于旅游文化产业范畴,在产业结构当中档次更高,收益也应当更好。然而,将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纳入休闲农业发展中需要投入更多资金,需要拥有专业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人才,也需要建立更为健全而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4](P183)显然,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来说,具备如上条件并不容易,由此导致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成为畏途,一些乡村在发展休闲农业时情愿因陋就简,更愿意选择投入低、风险小的开发模式,使得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甚至因产业化的休闲农业发展而受到冲击侵蚀。
(二)民俗文化运用成本高,融资困难,风险大
文化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涉及到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民俗文化创意设计、物质载体建设、农村景观格调协调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等,同时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还需要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以上因素决定了将民俗文化运用到休闲农业中需要投入比传统休闲农业更多的资金。休闲农业发展所在的农村,一般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和较少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或集体组织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且金融资源分配本身便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商业银行也往往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融资设置更多门槛。以上情况使得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面对更大的融资难题,且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如果存在创意匮乏或重复建设问题的话,即便花费绝大资金建成运营,其所面对的经营风险也很大。
(三)民俗文化保护不力,开发应用缺乏创新
传统与现代是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一个基本矛盾。从哲学角度看,凡是没有受到商品经济影响并采用现代技术的领域都属于传统范畴,反之则属于现代范畴。因而,乡村民俗文化虽不能被完全解读为传统文化,然其更加倾向于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在全球化背景下,乡村民俗文化不仅正在遭受现代性的全面冲击,而且在农村的存在也更多是零星的、碎片的,而很难是系统的。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运用乡村民俗文化,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然而,我国休闲农业在发展中因对民俗文化开发重视不足,故在其产业化的经营中不仅很难起到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作用,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对民俗文化的二次侵蚀。同时,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应当坚持保护与开发平衡发展的原则,而其能否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创造可观效益,还离不开针对目标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新。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简单粗糙,缺乏打磨,挖掘整理不足,文化创新匮乏,都是缺乏文化创新的表现。
三、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运用策略
我国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其在新时代将表现得更为明显。众所周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塑造了较为明晰的城乡二元结构,故乡村民俗文化更多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而城市文化更多代表着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基本形态。乡村民俗文化应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形态,是华人群体追寻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之根,也是我们在激发文化自觉中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载体。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融入乡村休闲文化,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而且拥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民俗文化运用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一)出台系统扶持政策,构建政府引导机制
休闲农业发展和乡村民俗文化运用属于高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是对传统农村产业经营形态的转型升级,单纯依靠农民和集体组织难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同时,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开发适宜集中连片进行,其亦非一村、几村能够协调解决的事情。加之,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国各地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其中出现的盲目上马和重复建设问题也需要政府通过建立信息统计机制予以规避。对此,政府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的各个层面尚都要出台系统的扶持政策,在土地流转、融资协调、税收优惠、信息沟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构建起系统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5](P88)政府要在休闲农业发展和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大潮中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将村镇休闲农业发展以及民俗文化运用纳入区域整体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之中,避免在区域内出现重复建设,将休闲农业开发控制在市场需求的限度之内,在鼓励和扶持的同事要通过政策机制对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开发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
(二)因地制宜,探索民俗文化和休闲农业的融合方式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现代表现,是在区域经济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带有乡土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不同领域,也可以展示为不同的形式,如房屋建筑、娱乐项目、农家饮食、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民俗节目都可以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而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现则需要各地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资金、人才、场地等因素予以统筹考量。因而,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民俗文化的运用既要考虑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实际,也要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人才储备等要素情况量力而行,同事还要针对目标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选取吸引力强、普适性高的民俗文化承载形式。[6](P126)在民俗文化项目建设前,休闲农业开发企业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市场调研,也要对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俗文化传承等人文背景进行调查分析,尽量探索出民俗文化传承和休闲农业经营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融合模式。
(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建立民俗文化保护长效机制
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悖论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一直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与现代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固然是学界早已意识到的基本现象,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民俗文化若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存在,只有融入其中进行适应性的调适,舍此别无他途。显然,休闲农业的文化产业化为民俗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寻求存在和发展之路开辟了新径。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不仅赋予其要素资源的经济价值,而且是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之路。为此,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各地区文化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村民、村集体组织、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中来,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保障,以休闲农业的民俗文化参与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各种条件,形成各方参与、创造效益、趣味调动、精神激发和长期有效的民俗文化良性互动保护机制。[7](P)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