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1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课程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尝试设计
以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打好专业基础,提高就业能力”为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初步设计教学方案。①确定学生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主要针对学生能做什么进行设计。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于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感性方面,拓展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是专业基础课程的首要任务。在素描、色彩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培养观察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在形态构成课中通过模型的制作,对建筑的空间、色彩等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建筑设计基础Ⅰ的学习中通过铅笔、针管笔、水彩渲染等抄绘练习,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表达能力;在建筑设计基础Ⅱ的学习中则通过小型的专题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与动手能力。通过每一个环节的练习,明确学生在其中都能做些什么,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②分析学习者特征,特别是先决知识和技能。在学生进入建筑学专业开始学习之前,教师都会对学生组织一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对建筑学专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专业图样表达的能力,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对学习者中存在的个体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尝试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设计教学过程,主要是知识传递的顺序。首先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主,通过一些经典的建筑实例和生活中所普遍关注的建筑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例如在形态构成课中对建筑中的色彩、光影等提出疑问,让同学进一步思考与建筑相关联的因素,开始自己分析与总结问题,寻找答案。在这一个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同学探讨、师生交流的环节进行知识的传递,还可以通过图样的抄绘练习、模型制作等练习,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知识,以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④资源制作,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PPT、实际的模型、视频等,以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2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结构化分析
把教学系统看作学习活动的序列,并将上述所完成的教学方案设计转化为活动序列,在活动内部将活动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而每一次教学包含一个学习活动。这个切分过程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知识建模。通过仔细阅读原有的教学设计、教材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对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知识进行建模。②精确化学习目标。对学习的知识点、学习到的层次进一步精确,例如在铅笔线条抄绘练习中,学生不仅要对绘图工具的运用熟练掌握,还要对铅笔表达的不同线型合理表达,教师通过示范、交流等方式与同学沟通,以利于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③精确化学习者特征。从学生模型中选择具体特征,所选择的学习者特征要有针对性。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④活动切分。将教学过程切分为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相对独立、可以重用的组成部分。可以重用是指这个学习活动不需要修改或者对任务和操作进行少量修改就可以在其他条件下使用。例如培养学生对专业图样的表达,可以通过铅笔线条抄绘、墨线条抄绘、水彩渲染练习等学习活动进行,而对于工具的运用以及图线的表达是可以重用的部分。⑤任务切分。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例如墨线条抄绘练习中的任务可以分解为图纸的张贴、铅笔工具的使用、图样的定位与布局、针管笔的使用,使整个学习活动有序进行。⑥完整性设计,按照学习活动的结构,补充设计所缺漏的所有成分。例如在水彩渲染练习前针对学生色彩方面的知识应进行适当地补充与加强,以整体提高教学的效果。
1.3教学方案的优化
通过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结构分析,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设计。①一致性检查。检查所设计的各个学习活动,确保它们的具体设计与所指向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通过修改或删除任务来达到一致。②使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例如在形态构成课程中平面构成的设计,先将具体的实物呈现出来,再抽象出形状和形态,最终设计出具体的新的形态。③思考是否可以增加或者更换学习外部形态;思考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任务类型,使得教学过程的任务类型更加丰富。例如在专题设计中增加一些实地调研部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提高学生对实际环境的认知能力。④思考如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产生外部的学习成果。通过对方案的介绍,增加学生的交流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对当地外部空间体验的认知练习,使学生在钢笔速写和加强地域特点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⑤提升动力。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护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比较关键的内容。把学习动力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通过引起学生兴趣、正面鼓励、利用认知冲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促使学生成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1.4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效果和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不断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在建筑设计基础Ⅱ课程中的第一个专题设计——食品亭设计,在大理学院(古城校区)校园内选取实际的地段供学生选择,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与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结合能力还需要提升,因此在第二个专题设计——品牌专卖店设计中,不仅强调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还突出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联系。第三个专题则是对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内的主要景点、大理学院(古城校区)校园内特色空间的分析,不仅对前两个专题设计的内容小结,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第四个专题设计——别墅设计,则以“承上启下”为主,选取海滨、山地、溪边等自然环境,供学生自由选择设计,不仅将前三个专题设计进行小结,并为建筑设计Ⅰ的学习做准备,培养学生在一个专题设计周期内的综合设计与表达能力。通过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任务分解与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本门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建筑学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5-12-10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1.教学体系未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具备更多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区域信息化发展存在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致使部分学生觉得教学课程过于简单,无法接受新的知识与技术;而部分学生也因之前接触计算机少,而学习过于吃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无法兼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需求。
2.实践课程学时设置不合理
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逐渐增多,课程安排也逐渐增多;但高校常用的教学模式为“机房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教学学时有限,学生需要自行熟练掌握,并在课外花不少时间进行自我巩固学习,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3.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高校课程大多是将期末统一考试作为教学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某门课程总体学习情况,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无法在成绩中体现。
二、微课程概念分析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际应用
1.微课程起源和制作理念
(1)微课程起源。“微课程”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创的。“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高校老师将原来的课程知识按学生掌握情况,分化成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微信课程体系。
(2)制作理念。“微课程”制作的基础是制作工具,制作关键则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微课程用户主体为学生,一个微课程只有一个知识点,10分钟为最佳时长。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提问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字幕点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记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程模式构建分析
(1)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对即将开展的学习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分析,保证向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资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知识掌握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要求与实施目标,以此满足各个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
(2)课中互动。微课程教学有利于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针对课堂知识点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课后巩固。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的具体化,包括知识内化与知识传授。知识内化是指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与实践练习而获取的知识,知识传授则是教师通过课堂传授实现的,因此,课后巩固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针对已结束的教学知识进行反思,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则通过学习知识测评、课后练习以及总结分析来实现知识内化。
(4)各阶段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微课程教学中实施要点主要为:①教师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导读设计,以围绕教学目的且能引起学生学生兴趣进行导读制作。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任务布置与问题设计,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也要具有一定挑战性,以满足高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③根据学生自我评价、个人讲述、学习报告、小组互评等综合表现,并结合学生统一考试中的测试情况,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微课程”教学属于新教学方式,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自主讨论能力与探索能力。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堂,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钟 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26-33.
关键词:课程 教学 会计学 非专业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相应,会计学课程被列入了大量非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而我国部分理工科院校,则已经在探索和试行将会计学教育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切入点(张健, 2010a;杨娜, 2010)。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渗透已是大势所趋。与此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因为起步较晚,还处在探索阶段,在较大程度上仍然难以摆脱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影响,并未能形成适宜于非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的会计学课程教学体系。这一缺陷严重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在设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时所意图实现的教育目的的达成。本文试图基于我国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以有效提高我国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文献数量庞大。从各种角度论述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其中大量的问题具有共性。部分文献主要采用问卷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提供了对这些问题的定量描述。调查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1年,调查对象包含了应用型研究生(MBA)、本科、应用型本科、高职和广播电视大学等不同类别的非专业学生,且包含了自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不同年级(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刘向, 2010;张健, 2010;赵莹和曹峥, 2006;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各文献基本状况如表(1)所示。从已有文献看,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的了解,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学生满意度普遍较低,且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不高。上述调查文献也支持这一结论:湖南大学调查显示,教学效果评价均值显著低于“一般”,说明教学效果还未达到基本要求(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调查显示,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和低于一般的学生占比达到82.45%(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其他文献尽管并未直接针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但所有文献均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各项目均不满意,显示出教学效果不好的事实。(2)教学内容和教材与学生偏好相差较大。根据上述文献的调查,大部分同学并不了解会计学与本专业之间的关系,绝大部分同学对课程教学内容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内容过于专业化,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关系不大,缺乏学习兴趣(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大部分学生对现行教材不满意(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现行教材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知识内容的需求取向相差甚远(陈敏等, 2009),学生反映教材理论性太强且会计业务处理太多,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和自己本专业没有关系(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调查研究发现,各类别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有着明确的偏好,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就共性而言,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在所有涉及该项调查的文献中均居于前三位,管理会计则除陈敏等(2009)的调查显示学生不感兴趣外,在其他研究中均进入前三位。就个性而言,上述文献均显示各专业学生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表现出强烈偏好。此外,财经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在偏好上存在明显差异——财经类专业由于专业学习和具体企业理财活动联系较为紧密,因而更倾向于会计学教学内容的直接学习,而工科类专业更倾向于间接了解财会信息(张健, 2010)。(3)教学与考核方法不科学。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满意(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赵莹等, 2006),对案例教学比较偏好(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等, 2009),对师生互动比较偏好(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目前,我国各高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基本开设了模拟实习课程。就笔者对部分高校教学实践的了解,会计专业教师与学生对模拟实习均持肯定态度,但将模拟实习移植到非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则绝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认为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上述文献调查也显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模拟实习基本持否定态度——7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因为内容以会计核算为主,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太难(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庄胡蝶和翟卫华, 2012;芳和万文军, 2009),只有一份研究显示90%以上学生认为有必要,可能跟调查对象的学习目的有关(张健, 2010);就考核方式而言,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及一般以下的学生占比达到75.98%(丁丽华和吕静静, 2012)。更有研究显示,尽管当前会计学课程考核形式尝试过一些变化,但实质上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倾向并未调整,造成学生对各类考核方式的认同度均不高(张健, 2010)。(4)目标无分歧落实却困难。自文献来看,调查时间跨度从2004年直至2011年,共计八年,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共性问题一直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改善教学效果、改进课程与教学设计,相关高校和教学人员实际上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甚至经验规则的指导。从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讲,目标决定设计。有关文献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进行过明确的阐述(王新红和师萍, 2005;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并得到了文献的广泛认可。但尽管目标无分歧,但如何落实却不得其法。
( 二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满意度低,原因不在于课程教学目标出现偏差,就在于课程与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因为无论教学内容与教材,还是教学与考核方法,都属于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必须考虑的内容。正如本文此前所言,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基本目标,文献中并无分歧。问题在于,如何进行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落实目标。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文献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可行性并不高。如文献中普遍赞同的教学内容丰富化建议,因为课时、知识体系、需求多样性和变化快等因素限制,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可行(赵莹和曹峥, 2006);而文献中普遍倾向的案例教学方法,即使在MBA课堂实践中,也存在因学生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而难以开展讨论的问题(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在课时有限、学生需求多样化而会计学又自有一套体系的客观情形下,对课程内容和教学与考核方法究竟应如何取舍与协调的问题,只能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解决。(2)对教学与考核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本文前述文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普遍仍以讲授法为主,学生普遍对教学方法不满意,但针对学生的不满意,文献中又一面倒地倾向于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选择与组合不得要领。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包括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乃至自学、自研以及其他方法,教学任务、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办学实力条件不同,都可能有不同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因此高校教师和高等教育中面向学生的一切教育者应该研究教学方法,这种研究别人很难替代,尤其是对方法艺术性的研究、实践和感受(杜作润和廖文武, 2003)。与教学方法相应,考核方法也存在显著的多样性,文献中即提及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小组分析报告、独立分析报告、小论文、作业、出勤、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和课堂表现等多种考核方法(张健, 2010;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从取向的角度,可将迄今为止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大类,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从模式的角度,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目标达成模式、差别模式、外貌模式和回应模式四种典型的评价模式(张华, 2001)。正如教学方法一样,考核方法也各有优缺点,且内涵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如果对此没有深入了解而强行引入某一考核方法,将难以扬长避短,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实现不了考核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如有文献调查显示学生并不喜欢团队案例考,且有理有据(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3)专业人员投入不足。在我国中,尽管有部分高校非会计专业院系保留了一定的会计学师资,但绝大部分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依赖于会计专业院系的师资。如在调查涉及的重庆四所高校中均无专门师资(张健, 2010)。当然,问题不在于非会计专业院系是否保留了会计学师资,而在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通常被会计学院系视为非主流的教学任务,往往被视为会计专业教师在本专业教学这一“主业”之外承担的“副业”工作。这一观念的主要缺陷在于,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仅仅是将会计学知识中与各专业相关的部分切割出来进行教学,相关内容是会计专业教师“主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子集,因此“主业”之外再无“副业”。但科学发展规律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却与此观念背道而驰——学科交叉融合是趋势,而大学讲台上分门别类、各自为政的课程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受到质疑,交叉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如美国的“群集课程”试验(杜作润和廖文武, 2003)。此外,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显著的约束——课时有限,且增加课时的可能性不大。本文前述文献提供的信息显示,非会计专业至多开设两三门会计相关课程,非经济管理专业通常只开设一门《会计学》,且单就《会计学》而言,其课时量最多为64课时,最少仅为32课时。与调查中显示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相比,上述总课时明显不足。如果跨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才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则必然面临先融合后教学还是先教学后融合的问题,且必然要求选择先融合后教学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只关注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师必然无法胜任。正因为专业人员投入不足,所以课程内容不可能先融合后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材不满意、对会计学与本专业深层关系不了解、对课程缺乏兴趣等一系列问题。而专业人员投入不足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则是导致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如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 )储备专门的师资队伍 非专业教学要求采用先融合后教学模式,客观上要求配备专职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师。相应师资应对专业交叉领域进行研究探索,融合相关知识。会计学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是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交叉教学是会计与教育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专职教师可以在授课专业所在院系工作,也可以在会计学专业所在院系工作,但应重点关注非专业会计教学。由于目前专门师资队伍缺乏,这就需要各高校加大培训与储备力度。
( 二 )明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在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体系中,课程教学目标居于核心地位。目标不明确,课程教学设计即为空谈。文献中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并不存在分歧: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应区别于会计专业,应以“懂会计”从而为其专业服务为目标,而不应以“如何做会计”为目标,可分解为两个具体目标:(1)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知识,即了解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并掌握如何使用这些信息;(2)学会进行财务分析,学会为组织决策获取必要的会计信息,并能据以进行预测和决策(王新红和师萍, 2005);MBA会计教育目标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其重心是管理,应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不强调会计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而更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更关注今后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会计问题(陈亚民和王天东, 2003)。但上述目标明显属于普遍性目标,缺乏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四种典型的目标取向,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从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教学领域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但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取向并不否认行为目标取向的合理性,而是基于更高的价值追求对行为目标取向的超越(张华, 2001)。为了开展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应结合具体专业,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开发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在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中,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借鉴布鲁姆(B. S. 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开发合适的行为目标,将来再逐步向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过渡。
( 三 )合理选择教学与考核方法 教学与考核方法选择,受特定教育价值观、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影响。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结合上述条件合理选择教学与考核方法。在我国现阶段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以讲授法为代表的提示型教学方法,而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模拟实习又不为学生认可,因此学生普遍对教学方法不满意,而更倾向于案例教学法,或者更为自主的其他教学方式。问题在于,调查显示非专业学生在课程之前对会计学甚至缺乏基本的了解,即使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MBA学生也是如此,而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都需要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讲授法必然居于基础性地位,绝对不能弃用。但教师可在采用提示型教学法建立一定基础后,灵活采用其他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文献研究中普遍倾向的案例教学法,不同类别学生的理解也并不一致,某些类别学生所偏好的结合案例教学可能更接近于实际案例的示范或展示,本质上仍属于提示型教学方法,因而与MBA教学中采用的案例讨论法存在本质区别。就考核方法而言,传统的考试方式较难测量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而非专业教学则更强调应用,因此应该予以改进。但在引入新的考核方式时应慎重——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则应慎用“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考核方式。
( 四 )赋予非专业会计教学意义 意义对教学的重要性绝不容忽视,在Yelon( 2003 )所列的十条有效教学原则中,意义性便居于首位。赋予非专业会计教学意义,意味着帮助学生在所学主题与其过去的经验、当前的情景(需求、兴趣、价值)和未来的目的之间建立系统而有意义的连结,以激发其学习并应用新知识的动机(Stephen L. Yelon著,单文经等译, 2003)。调查显示,辅助未来工作和了解财经知识以提高自我素养,是非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的主要目的,财经类专业更偏向前者,而工科类专业更偏好后者(张健, 2010;赵莹和曹峥, 2006;赵莹、许小建和曹峥, 2006;陈敏、徐梅和颜刘瑶, 2009)。专业学生因为就业的原因,本身赋予了会计教学以意义,而非专业学生则未必能建立这种系统而有意义的连结。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在设计时即考虑赋予其意义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非专业会计教学,必须能真正实现会计学与各专业知识的融合,或者能真正显著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意味着,如果该专业的会计学教学的确没有意义,就应该停开该课程。
参考文献:
[1]Stephen L. Yelon著,单文经等译:《教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庄胡蝶、翟卫华:《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杜作润、廖文武:《高等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当代经济》2009年第1期。
[5]张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差异化教学改革探讨》,《财会通讯·综合(下)》 2010年第10期。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杨娜:《通识教育平台下会计教学问题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第6期。
[8]赵莹、曹峥:《需求多样化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11期。
[9]赵莹、许小建、曹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分析》,《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10期。
[10]王新红、师萍:《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关键字:微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2—0026—08【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4.02.004
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最基本社会需求和学习需求。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运用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一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及教研工作,并不断地学习并尝试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工作中。随着信息化社会环境的逐步改善和学习者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现有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程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教学目标,作为一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的课程,如何开展最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实现对学习者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本学科教师面临的巨大问题。因此,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已成为现阶段最受关注的研究之一。我们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和教学效果分析,总结出几点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教学大纲及知识体系的设置不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该课程是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的教学目标,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普及以来,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已列入了基础教育的新课标,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不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现有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部分同学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并希望接触新的知识和技术;部分同学因没有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会感觉教学内容过多并且学习起来很吃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同时兼顾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课程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如何在兼顾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是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正面临的挑战。
2 有限的教学学时与超大课程容量存在着巨大的冲突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软件和新环境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中,无论从理论或实践层面,信息技术对其它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需承载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课程容量也越来越大。本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整个课程体系设置划分成四个层次,如表1所示。从表l可以看出:(1)本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均要开设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32+24学时);(2)同时根据各院系及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的技术类课程(32+32学时):3)根据当今时代特征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分类别开设了应用和拓展类选修课(不少于48学时);所有的课程设置的学时计划均达到教育部的最低要求。
从课程体系设置的多样化与课堂教学学时安排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有限的教学学时是当前所有高校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采用“理论教学+上机实践”或“机房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上机实践”中理论教学大多是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上机实践课则统一安排在机房;“机房教学”指教学活动统一在机房完成。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均有教师参与但教学学时非常有限,学生要熟练并掌握各模块的应用必须在课外花较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否则难以完成教学目标。
3 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没有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实施过程,将很难实现有效的教学,个性化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最有效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适应学生学习,从而全面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培养目标。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日益增多,高校并没有专门开展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教师培训活动,间接导致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设计单一,缺乏专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设计,不能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备针对不同学院及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也不足。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灵活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组织形式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瓶颈。
4 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的课程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较多还是采用期末统一测试的方式,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课程的水平大多都是通过该测试的结果来进行判定。但由于课程容量大且考试知识点较多等现状,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出学生对某门课程学体概况,课程中各知识模块的掌握情况并不能在成绩中体现。总分相同的学生,在不同模块的应用水平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且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单一,学生也易养成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学的问题,盲目的追求考试通过率,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课程综合能力的要求。
5 课程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和信息素养不相适应
数字时代背景下,各类高校都非常重视数字校园或智慧校园等的建设,且大多数课程也在此背景下完成了各自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但这部分资源大多重在形式,在教学中被实际应用的相对较少,主要存在监管部门较多,网站更新较慢和资源建设不足等现实问题。教师不能即时的对网站数据和教学资源进行更新是平台不能得以应用关键因素。且课程面对的学生群体也存在如:整体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习需求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围绕课程寻找或开发出一个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完善的课程教学支撑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或离线进行有效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网络平台才能起到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支撑作用。
二 “微课程”的概念与应用
1 “微课程”的源起及概念
“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出现的雏形是1993年由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及1995年英国(NapierUniversity)的T.R 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ture,OML)。McGrew教授将60秒的课程设计成三部分:问题引入,解释说明,列举实例,并推荐其它学科的专家也用这种方式来普及自己的专业。Kee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并要求演讲要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并讲解精炼,并认为演讲能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资料间的关系,以免所学知识片面孤立。
2008年美国学者David Penrose提出建设“微课程”五步骤:(1)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梳理,(2)为核心概念提供10~15秒的介绍或总结,(3)录制1~3分钟时间的包含以上内容的音频或视频,(4)设计指导学生探究的课后任务,(5)将教学视频及课程任务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在短时间内提炼出核心概念的微课程形式,也促使教师和相关研究者用一种新的角度研究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
所谓“微课程”,就是在云计算时代,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可与常规课堂教学整合,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所用,可整合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资源。或者说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即将原有课程按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从广义教学资源角度理解,“微课程”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上海师大的黎加厚教授给出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在10分钟左右,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2 “微课程”的制作理念
当前,全国微课程大赛、全国高校微课程比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的微课程比赛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从过去的课堂实录视频的“微课程”理念,走向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理念。“微课程”较常用的几种制作工具有:(1)手机,手机自带的录像功能适宜完成实验类课程的录制;(2)PowerPoint2013,PPT自带的录制功能,可完成录制课件、标记及添加制作简单的动画等功能;(3)IPAD,IPAD中的软件educreations、showme或explaineverything可方便录制微课程且文件格式是视频格式;(4)录制屏幕工具Camtasia Studio,这款工具软件很小安装方便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录制屏幕,录制后会自动生成视频格式、可实现字幕添加、局部录制屏幕、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放大等功能。“微课程”制作后期还要用到一些视频编辑、音频处理和动画合成技术等,常用的软件有:绘声绘色、Cooledit、QQ影音等。
“微课程”制作的好坏不仅限于制作工具的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立足知识点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才是制作关键。微课程的用户主体是学习者,一般建议一个微课程只对应一个知识点,时长在10分钟左右,设计恰当的提问促进学生思考,适当的字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愿意用,否则就成为了搁置的资源。
3 “微课程”的应用案例分析
自从国外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传入国内教育界,特别是部分省市开展电子书包、1对1项目、云计算辅助教育等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结构性变革实验,促使人们关注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如何从过去灌输式、被动式、以知识的传递和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新型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微课程”等概念和教学改革试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现有的微课程大多是借助网络平台呈现,以微视频为核心,结合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考核测试、教学反思、交流互动及教学反馈等教学辅助内容为一体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国外以可汗学院和TEDED为代表的微型网络教学视频和国内“微课网”为代表的中小学微课程设计评比等都为微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研究表明,微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都必须围绕教学、社会和技术这三个维度来开展,教学维度主要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社会维度主要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及师生与媒体间的交互,技术维度包括整体布局、操作界面、资源开发与再生等。微课程除了将微视频作为核心教学资源以外,还包括课前的情境引入、课后的归纳总结及相应的学习评价和社会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即一个完整的微课程体系要包含教学设计、微视频、辅助学习资源、社会往平台等。
三 基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视角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学、顺应时代要求,改革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我们对新入校的大学生进校前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如操作Windows系统、上网、简单应用各种媒体资源和社会性软件),少数同学由于原教学地域较偏僻进校前基本无数字化学习经历(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欲望)。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有能力在课堂之外借助数字化学习平成对教学知识点及概念的自主学习和相关操作练习,这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的教学方式是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微课程”教学模式力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并对课程教学时间安排重新规划,教师细分(确定)教学知识点,围绕知识点进行微教案设计、微练习设计及微课件制作,同时设计微教学活动和完成微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引导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微教学反思,整理形成微学习资源并上传到微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且微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评论、反馈及教师教研等功能。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学习不再单纯依赖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还包括自由选择空余时间对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因此,笔者在“微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移动学习理论及微视频播放特性,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基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框架。从图1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主线,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师生互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帮助学习者形成知识的内化,只有教师和学生两者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个性化“微课程”教学模式下协作学习环境的建构与再生。该教学模式主要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并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对要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化提供多种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实施目标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微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可在教师在学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和教学任务,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视频、PPT等素材并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前练习任务,同时借助学习交流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沟通和交流,从而系统的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2)课中(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最佳平台,师生都应有效的利用好该平成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教师在课前就应针对知识点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并及时掌握学习者课前自主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中就较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课前练习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也应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分层次分小组积极开展各种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和讨论探索活动,促进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提高教学效果。
(3)课后(复习巩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实现,知识内化是学生在课后作业和实践操作练习的过程中获取的。因此,课后的复习巩固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教师应针对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教学质量,学生在学生作业分享、学习测试评价和相互总结分析中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各阶段的实施要点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我们对该模式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细分,划分成学习内容导读设计、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综合评价测试设计等四个具体实施阶段,各阶段的实施要点如下:
(1)学习内容导读设计:“微课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向课外进行延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视频”是其中的核心教学资源,承担着课程引入、知识点的讲解、实践操作的演示、课后训练等多重任务;在教学每个知识点之前,学习内容导读的设置环节显得非常重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分析,并结合教学任务需求,确定分层次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教学设计中要灵活创设学习目标,构建的微课程资源应向学习者呈现应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核心概念,并能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力。设计时既要注意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递进性。教学设计者利用教学服务平台提供“学习内容导读”,明确知识要点、学习任务和操作步骤,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观看内容后,思考提出的问题并探究解决的方法,促使学习者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微视频”可以是教师自行录制的微影片,也可以是网络中搜索的借助视频处理软件剪辑处理后的资料,但都必须以围绕教学目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完成制作。
(2)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对于学习者课外学习的内容,
教师可制作PPT、HTML网页、“微视频”等多种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以满足不同认知风格、不同知识水平学习者的需求。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学习任务与问题,任务的设计应紧密联系知识点,并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密切相关,以实用性、全面性为主要设计原则,任务设计既要保证是大多数学习者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也要设计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以满足更高水平学习者的需求,且任务设计中要完成的内容不易过多以保障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3)协作学习活动设计:把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典型案例,录制成微视频,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使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并能够按照微视频的操作流程,按部就班地实施操作。学习者可根据不同主题任务,分组并依照事先给定的评价量规,反思总结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融入问题“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引导学习者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从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新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求学习者汇报分享解决问题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并接受其它学习者的质疑和共同讨论,在交流和争论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综合评价测试设计: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设计并提供多层次及难易度不同的操作练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操作练习,通过练习检测自己对各模块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应在结合评价中设计分组学习任务,学习者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反思总结等协作学习活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完成知识的内化,目的是将课堂外发生的学习和思考以报告或任务的形式呈现。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个人讲述、学习汇报、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等活动中的综合能力表现,以及学生在考试系统中完成测试的情况,综合评定出学生课程学习的最终考核结果。
四 结束语
“微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支持和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与自主探索能力。将课程教学从课堂内延展至课堂外,需要教师在构建教学网络服务平台、教学微视频制作、学习任务活动、有效学习资源整合等方面花足心思精心设计,提高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感和内在学习动力,这对教师和学习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依照设计思路,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并根据实践反馈不断改进更新,形成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2]王觅等.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3]钟晓流等.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4]马秀麟等.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5]刘小晶,张剑平.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0i.105.
[6]李红美等.虚实融合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及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3-29.
[7]张剑平等.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概念、特征与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9.
[关键词]微课程;高校教学;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3-0047-02[作者简介]王盛(1978―),女,浙江宁波人,硕士,宁波大红鹰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是指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的以在线学习为主要方式呈现实际教学内容的学习模式。
国外学术界认为,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可以自行构建一个微型课程,其课程时间为半小时或一小时(也有15分钟,甚至1分钟的微课程),重视学习的情境、资源及活动的创造,为学生建构一个有效的学习框架,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一个框架协助他们进行教学设计。微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需要教师把教学的内容与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产生一种“更紧密的学习体验”。国外微课程的研究是各自为战的,结构范围较广,不统一,主要运用于教学和培训方面,使用面较为狭窄。
而国内引进了微课程以后,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究和完善。国内的专家认为,把课堂上的重点片段录下来给教师借鉴和交流,录制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内。这种简短的视频,称其为微课程。微课程一般有很明确的教学目的,内容很精炼,集中地概括了一个问题。
关于微课程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国外。原先,微课程是应用微型媒体终端学习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现在的微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或学习模式,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范式。微课程的应用也从中小学推广至高校。微课程俨然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微课程的应用现状
现在微课程在高校的应用非常广泛。当今的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并且使用其他移动数码产品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多,这些都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微课程的诞生使学习变得更简单直接。微课程和传统学习模式相比,具有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依托网络平台、以视频形式为主的优点,这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简单方便。很多高校都利用微课程的优点开展应用微课程的教学研究。但是在具有诸多优点的同时,微课程在高校的应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微课程虽然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但是在难度系数较大的课程教学中,时间限制成为微课程教学的弊端。特别是教授一些逻辑复杂的知识时,微教学模式并不适用,它不能容纳足够的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其学习效果不如传统教学。
第二,目前高校的教学都是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整个教学设计,但是微课程的设计需要团队的力量。微课程设计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弊端,以集体参与的形式带领大家寻找解决办法,此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设计理念和措施,还需要大家合作进行课程研究。这与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出入,加上目前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成熟,所以微课程的设计存在很多问题。
第三,微课程在校本研究中很难落实。因为师生在面对新事物时,大多数人往往持观望的态度,实际参与研究的人较少。但微课程的有效开展必须建立在师生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的基础上。
三、微课程应用的改进措施
针对微课程在高校运用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以弥补微课程的不足。
针对微课程内容短小精炼,课时较短,不能有效地把复杂的逻辑知识融入其中的缺点,我们提出区分对待:对于知识结构相对简单的知识,可以使用微课程学习;而对于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并且不易阐述的知识,不宜使用微课程教学,而应该选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研室协商讨论,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灵活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和高效化。
微课程的设计不能仅凭一人的力量,而需要团队合作。微课程的设计要求教师发现一个值得去探究的教学难题后,找到解决方法,这个过程需要集体的参与。因为微课程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探究,而应该是具有合作的集体研究,所以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之中,对提出的难题要集体讨论,并且要经常与其他学校教授同类课程的教师交流和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
要促进微课程在高校的校本研究,就要形成微课程校本研究的氛围,让教师在这种每个人都在谈微课程、每个人在用微课程的氛围中研究微课程。笔者认为校方主管领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微课程校本研究氛围的形成。
首先,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提高对微课程的认识。对于新兴的微课程,首要的问题是要让大家去了解它的概念和意义,并且认识到它能够给课堂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收获,对微课程的校本研究是实现课堂高效标准的有效途径。
其次,开展教师运用微课程的专业培训,组建精英导师团队。在学校内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微课程设计的培训和研究活动,组建导师团队,培养精英教师,作为整个学校微课程校本设计的“先锋”。
最后,举办微课程的设计比赛,树立典范。由学校的各个系推荐,选择适用于微课程开发的科目,举行全校微课程设计比赛,对比赛优胜者予以表彰、奖励,树立典范。
四、结语
微课程是“微”时代的产物,是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教学理念的创新,它使高校教学课程安排目标得到细化,促进教师在开展微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其精致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习者向高效学习模式转换,同时也促进参与者加强合作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就目前微课程教学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微课程引进高校的时间并不长,许多教学技巧还不成熟。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需要国家对新技术大力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分析和教育实践不断探索与总结微课程教学技巧,同时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为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有效开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4).
[2] 林永谆.开展微课堂评选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8).
[3] 王胜.移动互联网技术助力职业院校 开创实习生管理新模式――来自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对“微课堂”的成功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4] 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9).
关键词:高校;版式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已经渐渐地成为具有灵活性及开放性的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在众多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一般情况下将课程划分为三大块,就是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而版式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而存在,处在由学科基础课向专业课程过渡转化的过程之中,同时又是综合性和交叉性非常强的独立课程。积极的探究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改革,能够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设计基础快速提升;能够促进教学体系改革;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1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创新性的缺失
传统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是以教师讲授加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只是一味地将自己所理解的版式设计思维方法经验传授给学生,就是一味地灌输,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丧失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高校在进行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难以达成。
1.2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实践和训练形式的脱节
在高校传统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其训练的要求只是版式形式的设计,却忽视了实际市场审美需求及版面内容的传播,使得版式设计只是机械的存在。学生在完成版式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对于需要传达的信息及版面的内容是不加考虑的,就是将各式各样机械的版式设计训练形式在作业中完全体现。甚至有些时候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也在逐渐降低,学生变成“形式主义”的奴隶,只是套用格式化形式,作业只仅仅是作业,蜕变为一种形式化主义倾向,和市场脱节,真正的价值难以发挥。
1.3 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内容设计的不一致性
高校往往因为教师的缺乏以及课时的限制,在其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不能完全充分地将具有规律性的设计教育体现,前置课程未能夯实基础教学内容,会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甚至有些时候,会出现课程与课程间的承接关系被打破。这样的情况自然也在高校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同样存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障碍了版式设计教育。
1.4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片面化及主观化的教学评价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评价模式,往往关注的是学生最后成绩,却将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积累以及经验积累得以忽略,对于学生学习的态度更是漠不关心,只仅仅凭最后考试的一张成绩单对学生进行整个教育的评价,未免有点太过片面化以及主观化。这种传统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就像走过场一样,将学生对于版式设计课程学习的态度和状态关注点发生偏差,学习课程的过程不重要,这样的学习心理,所以学生就只在课程结束阶段进行作品展示,希望可以在最终的几节课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学生可以将获得较好的成绩,但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持续发展下去的不竭动力,没有过程和认真学习态度的高校版式设计课程的学习所建立的不牢固框架迟早都要崩塌,将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影响,因为没有关注其学习中所产生的不良学习态度。
2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及研究
2.1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关于高校版式设计课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学习态度和风气,以及对于教学过程的忽视和最终成绩的过度重视,应该将正确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将全过程的实时评价系统实现。所以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就应该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给予评分,通过版式排列及版式设计创意来打分。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以及出勤率都纳入最终的成绩评估。对于分值比例分配,在课程结束时作品完成占70%的比例,平时的积极性和出勤率占30%,这样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就比较的公平公正,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都高度重视起来。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不会有投机取巧获取高分的错误心理状态存在,使得对于版式设计课程的学习具有其价值意义。
2.2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关于版式设计教学的内容,从其传统的形式而言,是以教师为主导,都是以教师讲授加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只是一味地将自己所理解的版式设计思维方法经验传授给学生。没有关注色彩、图形以及字体这些元素的运用,未能将真正生活中实践项目的需求得以重视。而且在进行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作业题目和教学设计相对而言是比较呆板的,将客户的实际需求忽略,教学上的针对性缺失,与实际严重的脱节,因此调整教学内容就成为了必要的选择,和实际紧紧地联系起来,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
2.3 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
在高校进行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虽然应该坚持理论教学,但是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项目式这样的生动教学方式,将高校版式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关于版式设计课程中的文字和图片创意运用,从视觉传达的角度而言,图片有着更高的关于易懂和直观的优势特色。除此之外,通过项目案例式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将之前大篇幅的文字表达通过一张图片或者是一个例子解决,将教学时间节省,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教师也可以在其中积极的指导,在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将学生学习技能得以提升。关于那些比较优秀的案例及版式形式开展互评,将良性的版式设计印象深深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将学生的设计素养提升,最终将学生自己的优秀排版习惯及版式风格培养。因此,优秀的案例项目式的结合,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更高的优势。
3 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设计教育的水平也在持续上升,因此高校在对版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紧紧地抓住现在的发展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应时展的需求,将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不断地更新和调整,使得在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发展,将学生自身的版式风格培养出来,并且养成优秀的排版习惯,提升学生版式设计的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6(16):250.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建;混合式教学
《应用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后续安全技术的基础[1]。另外,国家也提出了高校课堂教学和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创新性变革的需求[2]。因此,必须要研究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对《应用密码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1现状分析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比如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时新、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过程不重视及教学评价不多样等,这些导致了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与“学”相脱离。究其原因,本质就是没有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当前,我国正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资源逐渐呈现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形态[3]。而且,国家正在大力推动MOOC、SPOC和微课等新型课程形态建设[4]。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革命,利用翻转课堂等方式可以实现人才质量培养质的飞跃。因此,《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依托“线上MOOC视频”和“课程录制视频”的平台和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并在知识点中融入思政元素,采用重难点知识剖析和讲授、学生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师生协同构建课堂、重在设计教学过程,借助信息化技术跟踪学生课下、课上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最终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教学设计
《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设计包括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所依托的静态教学文本,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引领性纲要。本节首先说明设计依据,然后介绍教案设计的内容,重点阐述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最后分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新颖之处。
2.1设计依据
《应用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重在讲授解决问题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依据如下:(1)课程内容繁多且设计思路复杂,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自学更多的知识和内容。(2)课程设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3)课程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与创新思维能力。
2.2教案设计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章、每一学时、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所提问题等相关信息,编写了《应用密码学》教案。教案的编写以章为单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分配、教具准备、课前测验、课堂问题、课堂讨论、课后复习、参考资源等信息。
2.3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斟酌设计。(1)课前准备。首先,在每一堂课上课之前,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基于本堂课所授知识点必须完成以下两个任务:①观看“线上MOOC视频”,以及观看“课程录制视频”,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课堂知识点测试”,做摸底测试。然后,根据学生“线上MOOC视频”观看时长以及“知识点测试”结果,教师动态构建课堂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2)课堂教学设计。在学生了解了本堂课教学相关信息以及教师掌握了学生本堂课的知识点学习状态之后,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即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构建如下,如下图所示:①教师对“线上课堂知识点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②教师对每一知识点的重难点部分做详细讲解;③学生讲解知识点中的基本概念;④基于课程特点及团队分组情况,每一组学生协作讲解知识点中的设计思想及设计实现过程;⑤其他学生对讲解内容的学生团队打分评价,实现学生互评;⑥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针对知识点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简单汇报;⑦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随机测试,实现过程性评价;⑧教师总结。(3)课后测试和评价。针对每一知识点,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特别是密码学设计相关的实践性作业,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另外,教师根据每一知识点学生课前、课上及课后的综合表现,随时把握学生学习状态,记录评价,做到心中有数。
2.4创新之处
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协同构建课堂,教师重在课堂组织设计、学生重在主动参与评价,具体创新之处如下:(1)师生协同共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灵活建教学内容,做到目标明确、有张有弛。(2)师生协同共筑课堂过程。课程教学设计注重过程化教学,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做到身临其境,学而有获。(3)师生协同公设评价体系。课程考核采用过程化考核,所有学生参与的“教”与“学”的过程都量化成绩,实现课程评价的多样化和客观性。
3教学设计实践
分组密码是一种对称密码体制,是《应用密码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是理解和学习后续课程其他密码体制的根本,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但是,分组密码是学生第一次面对的密码体制类型,所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其设计和实现更加关注思路和方法的设计,对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本章节的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首先自学线上视频和课程视频资源,做到先入为主;然后以分组的方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实现自我学习、自我讲解、团队合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布置实验作业,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如下:(1)教师首先对重难点及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使得学生关注学习的侧重点。(2)基本概念一般比较简单,由学生进行讲解。(3)设计与实现部分较为复杂,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之上,教师进行补充,查漏补缺,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4)最后,教师布置习题,实现课堂巩固。以上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强调师生共建“课堂”,协同重构教学内容、共同实现教学过程、融合评价教学成果,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新颖之处如下:(1)教的特色:重在重构、设计和评价。设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修订教学内容(闭环)。(2)学的特色:重在参与、主动和实践。确立学习目标→实现主动学习→形成学习自评→提升学习目标(闭环)。(3)“教”与“学”之间的关联:师生之间从始至终的协同共建课程。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统一,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融合。
4结语
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在《应用密码学》课程具体章节上的实践。下一步,可以进一步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AI技术对教师的“教”的过程和学生的“学”的过程进行记录并实现行为分析,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光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密码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62-63.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张宁,谭示崇,傅晓彤,杜小刚,李晖.基于SPOC和翻转课堂的现代密码学课程改革总结与分析[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9(6):89-95.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其专业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过程。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构建途径,对于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高校教师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观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专业信念、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伴随教师一生的发展过程。[1]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同样在此范畴内。同时,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属性,还决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内涵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方面既要具有科研能力,又要具备专业化的教学能力,包括具备系统的教学理论知识,具有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熟练运用教学方法与策略(如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有效的表达与沟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等),科学地评估学习和绩效、评价教学效果,具有管理教学过程的能力等。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
1.教师信息素养养成是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技术层面,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二是人文层面,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到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内容。[2]现阶段教师对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应进一步掌握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利用新技术来组织、促进教学。这也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教师使用科学方法组织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设计,即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教学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并以此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学习、交流探讨等方式掌握知识内容。[3]目前,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也逐步成为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将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3.信息技术环境中高校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知识传授的主体角色转变为教学内容构建和学习活动组织的主导者。首先,教师成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设计教学活动并构建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自然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撑,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筛选、整合甚至于原创性教学资源的建设,都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再次,教师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活动必须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型教师逐渐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构建的途径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具备足够的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和基础,也是反思性教学的本质所在。[4]
信息技术为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与平台。现阶段,很多教师利用Blog或教学论坛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发表感悟与体会,通过基于WEB的教学论坛为教师的工作交流提供便捷的平台。高校教师因教学工作时间不统一集中开展教研室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利用教学论坛进行教学交流与研究使教研室活动成为常态化。教师既可以发起讨论主题让大家共同参与,各抒己见,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共同探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这种利用网络教学论坛开展的教师教学交流活动,形式上丰富多样,不受时空限制,教师可以自由灵活地安排时间参与讨论交流,从而不断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2.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另一层面的内容,即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与教学设计能力培养,需要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与实践。目前各类教育机构或学校组织的师资培训,因为时间短、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参差不齐等原因,大多培训效果不理想,反而容易使教师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既有共性的部分,也有差异的存在。通过校本培训的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制订细化的、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模式,使教师变被动培训为主动要求培训,从而真正意义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校本培训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师在其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新手期、成长期、成熟期直至专家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于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的培训要求也各不相同。[5]因此,考虑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确定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层级及发展需要,制订连续的、逐渐上升的发展计划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2)校本培训与不同学科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各有特点,其教学方法及内容呈现的方式也各有不同,研究各学科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符合各学科特色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制作培训,这种更加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培训内容细化的培训模式,也是校本培训的优势所在。同时,教师通过培训对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及教学技能的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培训,有条件使得教师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培训过程中,更加紧密地与本学科的教学实践密切结合,使得培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最优化。
结 语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更新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与途径。教师只有适应并掌握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将信息技术自觉地整合到课程教学之中,才能优质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目标。同时,高校应更加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通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培训基地与学习平台,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与保障机制,实现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化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4]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与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能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并最大化地实现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推进的教学背景下,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平台的构建,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他们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认识,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适应性;平台
应用文写作是非常实用的一门课程,对于提升学生公文写作能力和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学模式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来展开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用文教学效果。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于学生适应性对接的研究,不仅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能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实现。
一、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范式
目前,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分两种:一是“理论+文种范文”模式;另一种是“课堂教学+文笔训练”模式。首先“,理论+文种范文”模式是很多高校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方法。一般在教学时,教师先将理论和写作方法教给学生,再通过范文展示的方式来进行,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文笔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更多地倾向于应试教育,即在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复习之后,再通过测试和训练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考查。比较这两种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前者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感性认识,而后者则较多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于学生适应性原则
(一)学生的心理接受度及学习能力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的适应性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心理接受度及学习能力。学生的心理动机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度,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换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适应性,就必须要根据他们的心理动机、习惯特点、兴趣度等因素来进行合理化的教学设计,以便于使教学内容与他们的需求有效对接,从根本上提升应用文教学效果,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应用文写作是一门比较实用的学科,因此,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学生适应性还应体现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换言之,要从职场适应性这一角度出发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应用素质,从根本上促进素质教学改革。对职场要求进行准确定位和调查,以此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最大化地填充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
三、学生适应论视角下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研究
(一)打造高校应用文写作服务平台打造高校应用文写作服务平台,应不断提升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的适应性,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第一,可建立应用文教育专业网站,学生可通过网站来查阅下载学习资料;同时,学校还要结合社会现实需要来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为应用文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第二,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借助这一平台来实现应用文写作交流,并查找相关资源,不断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总之,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适应性,提升教学效果。
(二)开发校级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开发校级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是不断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与学生适应性的关键。首先,要善于大胆地打破教材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实际应用等要素进行课程创新,开发出适用于本校教学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体系。尽可能地让课程教学更加接近实际应用,实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此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
(三)以职业化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以职业化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是提升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与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第一,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从职业化的视角来进行,构建详实、丰富的教学体系,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将教学内容现实化,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成个人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应用文写作,从而不断地提升写作水平。总之,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与学生适应性是相辅相成的,既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更要使所学知识适用于实际需要。
四、结语
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而言,积极实现课程服务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对课程服务与学生适应性进行研究,不断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开发出一套合适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体系,通过打造应用文写作服务平台、开发校级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以职业化为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来提升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服务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海.浅谈“就业导向”下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4):4-5.
摘 要 在分析探讨翻转课堂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并设计出支撑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顺利实施的教学平台
>>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结构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财政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中学教学设计革新研究 基于高职翻转课堂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无线传感网教学设计研究 高校体育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构建与教学设计研究 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证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下《网页设计》教学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翻转课堂变革[EB/OL]..
[4]“翻转课堂”的本土实践[J].信息教研周刊,2012(15):5.
[5]McCroskey J C.课堂交流指南:交流在教学和培训中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19.
[6]德洛尔.学习:内在的财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7]董金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J].教书育人,2011(29).
[8]徐福荫,黄慕雄.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547-550.
[9]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10]龚雪琴.基于知识地图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电子世界,2012(5):88-89.
[11]曹艺珂.浅谈“翻转课堂”式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1):266.
事实上,即使招生规模减少,就业压力也不会减小,因为中国的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招生数量与质量也不是反方向的。现在的问题是,众多企业从该专业的毕业生中难以找到合适的管理人才。所以,问题的本质是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结构与市场接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必须深入分析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以求其生存与发展之道。
一、民办高校办学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的历史成因及所处生存环境,形成了以下特点:
1.应用性
与公办院校比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偏低,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录取的生源知识基础较差;二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如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少等;三是科研力量薄弱。尽管许多民办高校在科研上有大量投入,并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措施,但终因民办高校的这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教学科研底子薄,加之师资流动性强、知识资源存量少、社会支持性资源少等因素,使民办高校的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维艰。这些都决定了民办高校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办学将定位于“应用性”。
2.生源地方性
民办高校生源地方性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招生体制的限制,民办高校一般在本地招生;二是费用高阻挡了外地考生。如广东培正学院在2005年批准在全国招生后,在四川与重庆等地录取了6名学生,但其家长不辞辛劳与成本,亲自到学校取走档案,结果只报到了两名;三是即使招到了外地的学生,等这些学生毕业后也会有相当的同学留在当地工作。如海南财经大学2004年从内蒙古招了约120名学生,结果在2007年毕业后大部分在海南或广东工作。地方性特点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及就业定位。
3.就业面向中小企业
广东培正学院对多届毕业生就业的统计表明,约有9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广东中小企业。出现这种现象,表面上与民办高校办学层次有直接的关系,但更深层次的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趋向于大众化教育所致。这种趋势相对与传统观念来看,似乎更加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人才,但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与办学特点不够一致
民办院校在其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均存在模式单一和雷同现象。在实践中,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往往以全国著名大学为榜样,参照其办学模式和培养计划。这种做法使得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不出“地方”及“民办”的特色与优势,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与地方工商企业需要不吻合。
2.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不够吻合
当今经管类高校一方面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要突出“一技之长”,这就使工商管理的概念或专业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已经独立成为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这样形成了有“一技之长”的带有“方向性”的管理类专业群。狭义的工商管理则侧重强调的是计划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等职能管理。由此引起了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不明确。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作为一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了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而且还成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的核心课程,致使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自身专业特长。因此,出现了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看似很多人都认为“就业适应性广”的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变成了“工商管理无专业”的“万不能”专业。
3.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有差距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应用性现以达成共识,不论是培养哪一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无论怎么强调其“实践性”也不过分。但不得不承认,民办高校中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过程中“空对空”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课题教学中基本上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说教式”的方式,情景模拟操练少,忽视学生的参与;二是缺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概念或做法就是加重案例教学。大部分学生也呼吁多加一些案例。为此,许多教师也加大了应用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解释或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课堂上大部分案例教学形式一般停留在解析应用题层次上,表现为格式化与文本化。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有“隔靴挠痒”的感觉,缺乏亲身体验与操作练习的效果。
(2)实践教学环节不健全。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只设置了毕业实习,没有设置阶段性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这就使得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缺乏连续、渐进的过程;另外,专业课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的课程设计环节。对此,许多民办高校也建立了模拟实验室及相应的模拟实验软件,但大部分软件由软件开发商研制,与专业课程内容练习需要有相当的差距,使模拟实验设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它的社会性实践或教、学、研相结合的相关活动设计的目的性、效果评估及实施控制等工作也有待充实与提高。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思路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新的视角审视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
1.明确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内容。就民办高校中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而言,首先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这是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发挥实际作用的社会基础;其二是明确为工商企业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升工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其三是追求特色,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这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广东培正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在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时,就明确规定了办学要面向广东经济、重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针对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于民办高校来看,应用型的特点应体现在: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知识的掌握;第二,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管理技能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些特点正是管理专门人才职业生涯的起点。所谓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要区别于大专层次的技能应用性人才。首先应该具备应用能力,但同时必须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行探索研究,其使命是对应用的研究、对技术的创新和对各类技能进行有效组合和优化。
2.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市场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的课程体系是民办高校立足的保证。
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提倡建立“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不能体现专业的优势。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则根据办学特点及条件,其课程体系以“厚基础、重特色”为指导原则进行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优化组合的特征,实行了“模块-平台”的课程优化体系。
其中,厚基础表现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必备的通识性知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在课程中由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形成;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能够体现符合地方外向型经济特点的专业课。如设置了相当量的各类英语基础课与专业双语课程,以适应广东外贸型企业的特点;二是设置了组织行为学、中小企业管理、文案写作等职业特色课程,以适应中小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侧重整合职能管理的教学内容。应用能力上要开发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性课程,将实践教学课程化,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要配比一定量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设计、调研等)的内容,以形成办学特色。
当然,在保证了“厚基础”的同时,要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选修课的选择也应突出“特色”,如可以设置“家族企业管理”、“创业学”等课程,以适应家族企业学子及创业学子的需要。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拓宽知识与技能范围,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和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工商企业的实际要求,强化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习、模拟实验、课程实践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环节。
实习环节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实习教学环节,一是要健全实习内容,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二是要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建设投入。进入工商企业实习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的最佳途径。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通过与企业合作或契约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这种方式无可非仪,但问题是企校双方对毕业实习的认识和要求不是很一致,其任务与责任也不是很明确,往往是企业很少履行毕业实习课程教学的任务,而是把学生当成劳动力来对待,学校则认为是把学生委托给企业去“实习”了。这种情况使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学校应加大对实习基地的投入,要将实习基地纳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实施。另外,学校建立实习基地也需要投入,为学生实习时配备所需要的师资、设施与资料。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其它类型的实践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程教学、假期社会活动、校园活动中进行。当然,在组织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有周密的实施方案。如教学大纲、指导书、考核方式与标准等。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种实践性训练活动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其方案设计,既实现实践活动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策划与组织能力。
四、强化课程教学改革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是由课程教学“作业”过程形成的。所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职能与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不再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空中课堂”获取大量知识与信息。作为学校与任课教师首先要知道和理解当今的课程是什么,还必须应明白学生的期望是什么。
1.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
对于未来管理者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应置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因为当今的管理已经由“效率第一原则”,转变为提高相关关系人满意度的“人本第一”原则。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应体现为:一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关系问题。应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方式;二是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等技术将课程制作成“空中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灵活掌握自己的上课时间与地点,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改变教师的职能。在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化的信息化时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为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提供服务;四是改变以前那种交作业、记考勤、闭卷“背”、开卷“抄”的考评方式,要为学生提供方式灵活、能发掘学生的创意、体现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方式。
2.科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应体现管理过程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特点,要用系统的、开放的思维去分析课程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具体内容为:
首先,要在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任务。
其次,要确定教学过程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模式经历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现在要转到教学互动的模式上来,实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当今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设计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来驱动的教学策略。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综合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体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3.开发综合性课程[3]
综合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开设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内涵体现在:第一,实施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方案的制定,使培养目标与定位契合实际;第二,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要力争在真实环境中或仿真环境下实施综合性课程实践教学;第三,要开发反映企业实用管理技术和模式的典型综合性项目和相关教学方案,建设开发相应综合性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等系列教学资源;第四,尽量引入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实施项目式案例教学;第五,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4.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
社会需求的增大,为高校人才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去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过程中,仅具备专业知识技术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身心健康水平也成为当今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同时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全面发展的实现来说,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就其作用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身体机能。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旦失去身体这一资本,专业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达到市场的要求。基于这条件下,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与要求;不管是锻炼力度方面还是针对性方面,体育教学都较传统体育教学高一筹,因此,体育教学的有效应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提供情绪发泄途径,缓解压力。体育教学的竞技性和突破性能最大限度打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为整个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创造更为宽广的平台和空间,通过各个强度适宜的项目,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情挥洒汗水,缓解学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排解情绪的途径。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来说的确会发挥上述作用。但是体育教学本身发挥的也就是“外”的作用,即对学生的体能素质进行训练和提升。要想将外部积极作用转换为内在的力量,还需要人文教育的辅助与催化。我们都知道,情绪虽然受到身体机能水平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意志力抱恙时,他的情绪也会相应变得消极;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坚持乐观的情绪,配以适当运动,并且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话,他的情绪会相应变得更为积极。学生通过人文角度约束和引导自己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享受教学过程,不知不觉中,就会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并且受益无穷。世事无绝对,并不是说只要高校课程按照教学步骤一步步实施了,就一定能收到预计的效果。“人文教育”概念的应用,对学生人文关怀及引导的强化,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学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一部分的空白,对于课程教学活力及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及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有了了解与认识,但是从高校人文教育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认识不足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单单意味课程减负,降低学生的课程压力,它应该是一种与学生学习需求及学习态度高度契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在合理教学范围内,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学习的体验度与感受度,让学生享受整个教学过程,由衷的喜欢体育课程教学,并且在过程中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但是从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将课程人文教育的要求仅仅理解为从人文关怀角度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作为学生来说,心理及学习的“负担”究竟有没有减轻其实是个未知数。从高校学生具体特点来看,现阶段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压力和负担就是无兴趣却不得不接受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就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说,应从学生的特点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二)手段有效性待提高
除理念认识不足的问题外,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开展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手段有效性亟待提高。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落实,不仅能极大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所有工作的开展均需战术及战略的支撑,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开展人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走不出传统的框架与套路,要么重学生却轻了课程,要么顾课程又忽略了学生,难以把握二者关系的平衡。鉴于这一现状,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建议应从宏观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各个击破,一步步建立和形教育的氛围,让学生从心底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走上综合发展与成长的道路。
三、落实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有效对策
结合时展趋势及现代高校学生具体发展特点来说,要想提高体育人文教育质量,必须从时代潮流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着力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具体策略及措施来说,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特点
高校学生与过去高校学生的特点相比,多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如果始终按照人文教育的老套路开展教学的话,不会发挥太大作用。比如教师如果想将“减负”这一内容作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突破口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在施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解相应“减负”工作的意义。这一环节对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者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不严格把好关口,所有的工作都将会是徒劳。鉴于此,就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现状来说,应着力提高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多样化教学内容,结合时展潮流及趋势对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的课程张力,通过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享受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受益。
(二)与时俱进,充分融入时代性
除了对学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并且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设计中外,还应从时代特点入手,对新元素及要素进行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过程及内容,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及提升加入更多新的元素,激发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理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将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身心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延伸到更多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智慧与体质并重的综合型人才。时代性在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应与课程教材内容保持高度一致性,不能偏离高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从教育的角度对时代内容进行筛选。时代性的东西总是具有正反一,两面的,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高校学生去吸取。在这两点问题上,教师一定要提高警惕。
(三)创新模式,强化情感路线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应从模式创新入手,强化情感路线,让学生用心参与训练与教学,为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更多新的途径和模式,从体育人文教育教学传统教学目标转向更新的、更接近当代高校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争取最大化体育人文教育教学价值与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集智慧与高反应能力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人才。情感路线的强化并不代表体育课程性质的变化,只是将知识教学的途径从传统一板一眼的传授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放大学生的情感感受,可以是团队中合作精神的感受,也可以是与对手竞争的体验与感受,在体验这些情感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更新和调适,从而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并认识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