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1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工商管理;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31-02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和各大民营经济企业对产品和产业的质量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质量管理水平也都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越,这也促进了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1]。就我国现在发展前景的规划而言,已经把提高质量水平放在了一个更高的地位,质量的发展已经成了国家的一个战略问题[2]。现阶段高校基本上属于人才的发源地,科研成果也成为促进国家进步的动力,得到国家的重视。为增强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我们进行了在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增设“质量管理”专业的研究。
一、质量管理专业设置的理论来源
希腊预言家伊索曾说过:“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因此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关于质量管理的“革命”。20世纪初由泰勒发起的科学管理运动在美国一触即发,目的是通过优胜劣汰对产品质量进行筛选,并严格把关,自此后质量管理开始受人关注。随后的革命得追溯到20世纪30―60年代,现代质量管理奠基者休哈特开启了将统计与质量融会贯通的先河,这促进质量管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而20世纪60―90年代开始孕育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重视行为科学的发展,提倡人全方面参与到管理的活动中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空想基本落实到行动中。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陆续颁布了面向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ISO 9000系列国际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强化了质量管理在本国的重视程度。此外,国内对于质量管理这一研究也在不断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著名国有企业海尔也正是运用了质量管理体系当中的六西格玛管理将原本陷入破产危机的海尔引入正轨,并实现如今的辉煌。
如今,质量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已远不像早期那么微乎其微。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专业质量管理人才,因此如何培养质量管理方面专业人才成为了当前高校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质量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别,我国许多高校已逐步开始重视质量管理专业。此外,大型跨国公司很注重QA的培养管理。质量于产品而言是根基,其重要程度无可非议,但熟知其相关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相关理论进行管理的人才则远远满足不了企业需求。
二、质量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实践方向
当前我们通过对现代企业对质量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行调研,获知现代企业对各类质量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并结合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特色,归纳总结出质量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各项专业素质和能力。对我校在质量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软硬件设施以及相关教学文案进行调查,结合质量管理课程特点,从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对质量管理课程进行设计和研究。
(二)创新特色
建立质量管理专业是一项建立在国外成熟的教育基础之上,并符合国内主流的教育改革大潮的创新活动,且当前我国正需要大量针对质量改革与质量管理的全方位人才。质量是推动国民生产力的奠基石,而重视质量则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决定性因素。质量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在南京邮电大学增设质量管理专业,既可借鉴南京邮电大学为邮电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又可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设有专门的管理学院科研室与管理学院机房,更加方便学生们对质量管理课程的学习与资料的查找。
此外,南京邮电大学作为邮电大学,在通信方面的领先优势也能为质量管理专业的开设增添不少优势特色,在学校工商管理系下增设质量管理专业可以紧密结合社会信息化尤其是信息与通信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学院核心竞争力,努力创建信息与通信行业中管理学院的强势品牌。
三、质量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策略
质量管理专业是应对社会需求在工商管理系下产生的新专业。设置这一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能够从事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的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优秀的组织才能的适应市场需要的公司管理人才,因此,我们对“质量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质量管理相关业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质量管理各环节实际运作的能力,能够适应当今市场和企业对质量管理人才的要求、了解并熟悉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应用及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的一线实用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结构
在进行质量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上,继而可以再带领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和业余知识面,条件允许的话还应提供实习机会,以检验学习成果。
第一阶段应首先进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如“哲学原理”,通过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主要学习方法论,提高道德修养,加强法律观念,为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之后,可以安排通识教育类的学习。比如可以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第二阶段则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坚实的基础是以后顺利进行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石,是根本,包括例如“统计学”、“概率论”、“企业管理学”、“质量经济学”等的学习。除此之外,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也必不可少,至少要熟悉计算机相关应用“试验设计”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而扎实的基础条件。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要学会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评价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接下来就要进入第三阶段专业方向的学习了,例如“质量规划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课程学习,通过对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现有的质量管理课程群的参考、补充和修改,并结合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教育特色,例如“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等开设质量管理专业课。
(三)强化专业学习指导
质量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把握知识的关键点,在考试的时候把所学的能很好地答出来,要鞭策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考试之外能通过对课本内容阅读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把课本中条条框框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并能够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最后能通过团队的合作解决问题。南京邮电大学还会在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周的学习活动,可以趁此机会提升学生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查阅一些课本书之外的书籍、论文、报刊等,掌握质量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弥补现有质量管理学科相关知识的不足,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时代和市场变化对质量管理人才的最新需求。
四、质量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
为构建经济发展的质量管理思想素材和分析工具,需要有明确清晰的理论观点和决策主张,也要有检验这些发展理论的客观条件。因而在我国高校进行质量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市场和企业也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关键性,只有企业和高校结合起来,相互配合,才能促进质量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所以在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下开设“质量管理”专业,培养高质量的质量管理人才已成为一种适应市场发展的主流以及必然趋势。只有打好理论基础,才有可能培养出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创新质量管理发展理论的优秀人才。
就像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所说的那样:“要有勇气抛弃那些庞大的、没有意义的、不相干的、有时显然是不适当的教条结构和理论方法, 通过研究自己的需要和问题产生新思想。”开设质量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已不是先例,但在国内将其发展得出众的高校则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将其发展开来,根据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需要,在我国大力开展相关教改和教学工作,共同描绘质量管理学科发展壮大的蓝图。当前南京邮电大学开办质量管理课程体系,应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奠基,教学硬软件设备为辅助,强化其更好的发展。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针对现阶段国内质量管理专业的稀缺,从点滴做起,首先逐步完善该专业的教学体系,其次需将南京邮电大学通信特色和质量管理更好地融合起来,比如设置相关通信基础课程,并在该专业中设置手动实验项目,类似于机器人质量评定大赛等,于此我们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将通信特色与质量管理融会贯通。
科技时代,相信将类似的科技项目投标参赛,南京邮电大学能更好地将该专业在国内发展成为特色专业。国家及省市也可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从而支持鼓励学校更好地实行质量管理教育。将构建质量管理教育视作学校中高等教育努力的方向之一,培育更多的质量管理专业人才,促使我国的质量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一、构建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工程依托机械工程学科开展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强调机械制造工程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理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思路。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面向生产制造业,主要是机械制造业,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及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生产制造过程运作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在此前提下,三峡大学研究实践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3.5+0.5”的培养模式改为“3+1”模式,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完成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时期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验实训实践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学习;第四年进行模块化、实践化教学,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里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工业工程专业目前已经完成2006版、2007版、2008版、2010版及2012版培养方案的编制及修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体系
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向制造业需求为指导,以知识培养为基础、能力增强为核心、素质提升为宗旨,以工业工程师专业认证为参考依据,进行课程体系建设。首先确定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机械制造为背景。由此,课程体系设计的宗旨是:突出机械能力培养,强化管理工程课程的学习,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3]按照“通识课程+专业核心”方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制定的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合格工业工程师应具备的7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提出了要求在大学阶段必须学习的主要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必须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依据工业工程师认证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工业工程学会指定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5+4”的基本设置,本专业确定了以“5+4”课程为核心,适当增加机械制造类课程为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思路。专业课分为三大部分:机械工程类课程、工业工程核心课程、管理工程类课程。核心课程主要由“5+4”组成,包括4门核心课(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工程经济学)、5门专业课(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工业工程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控制、运筹学、建模与仿真、系统工程等。机械工程类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物流机械与应用等。管理工程类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学等。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在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定了多种形式和性质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三峡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面向工业工程专业的“人因工程”、“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自动化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验。[4]目前投入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包括人因工程实验室、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制造系统实验室、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室等。
二、校企合作,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业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外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科学研究等技能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5]实践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操作能力为目标,注意实践技能的综合化训练。高校与企业合作互助、共建实习、科研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拓展教师教学科研领域的有效途径。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满足了学生课外实习实践的要求,而且典型企业的典型生产实例也成为理论课程案例、实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素材及教师科研活动的对象。在实践环节中,本学科鼓励老师们带着学生去企业,学生带着实习任务、设计课题进车间,以IE的专业意识、熟悉企业的运作情况,寻找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回学校,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运用专业知识加以探索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认识实习、现代制造系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都基本做到课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如:进行“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时先将学生带到知名企业——枝江酒厂的车间里,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方法和手段观察生产线,发现问题,测取数据,在课程设计中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达到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在第四学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倡导分散独立进行,一方面帮助学生积极联系实习单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自己寻找实习企业,在实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应用能力,也积极寻找设计课题,通过与导师交流沟通确定设计内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校企联合完成实习和设计。“把课上到企业里,把设计做到车间里”正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真实写照。本专业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如洛阳东方红拖拉机集团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工程机械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稻花香、枝江酒厂等多家知名制造企业达成实践教学及科研基地合作协议,教学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使企业真正成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稳定的课外实践基地。
三、结语
经过几年建设,三峡大学明确了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和特色,构建了依托机械制造方向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在提高教师素质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富有特色的面向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之路。
作者:李浩平 思海兵 瞿夔
针对“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存在的数据收集困难、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成绩评定不符实际等问题,本文探索并构建了以数据来源多元化、指导教师和方式多元化、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为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年实践效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课程设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
1引言
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桥梁”,同时也是实践教学和大学本科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1-3]一种好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实施好课程设计环节,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并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4]可靠性工程作为一门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延长产品寿命的新兴学科,对于我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的战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作为“可靠性工程”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实践内容,是“中国质造”关键群体——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从事质量管理方面工作与研究的必修课程,其在加深学生对可靠性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可靠性工程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进探索。
2“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具体产品或事件系统为设计对象,以产品或事件系统的故障数据资料为设计依据,综合运用“可靠性工程”课程理论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可靠性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系统可靠性的改进和优化对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数据收集困难
可靠性一般是通过寿命的概率度量来测定的,因此在评定和分析产品可靠性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寿命数据。[5]也就是说,单元寿命数据的获取是进行可靠性分析和设计等所有工作的基础,这也是进行“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的基础。但是,产品寿命数据的获取并非易事。寿命数据收集困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获取产品寿命数据的时间周期可能会比较长甚至难以忍受,二是对于破坏性产品而言获取寿命数据的成本代价可能较大甚至难以承受。一类单元的寿命数据收集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于“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来说,其分析对象往往是包含多种单元的系统,寿命数据的收集工作可谓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寿命数据无法收集或者数量不够,那么整个设计工作便无法开展。为此,有些学校和专业便采取统一给出所有单元的寿命数据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但这势必给指导教师带来抄袭、雷同现象甑别和判定的困难,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独立收集数据能力训练的缺失,更为重要的是,原始数据的统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结果数据、设计所需分析问题的一致性甚至整个方案和结论的无差异性,这给部分学生创造了不去积极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条件和土壤,不利于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2教学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
虽然课程设计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或缺,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工作。以一个两周的课程设计为例,假设平均每个学生需要3次指导,每次指导耗时30分钟,那么一个教师两周的所有工作时间都用上最多也只能指导54个学生。但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届修学“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的学生规模远超这个数字;再加上如果存在新老校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耗费,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对任课教师而言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教师的指导供给不充分,势必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课程设计最终的教学质量。
2.3成绩评定的实际符合性问题
课程设计是一个包含了实践分析和形成报告的综合过程,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成绩评定的重点和核心也在于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然而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承担的只是指导功能,并非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对于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所展现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指导教师难以全部亲历全面掌握,因而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评定成绩,大多只是根据课程设计报告来评定成绩。但由于学生在叙述表达、分析总结等文字表达和图形展现方面的能力差异,课程设计报告的表现结果和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实际表现情况有时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果仅根据课程设计报告来评定成绩,势必会造成和培养目标的实际符合性差异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不公平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多元化模式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的多元化模式,主要表现为数据来源多元化、指导教师和方式多元化、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
3.1数据来源多元化
数据来源多元化是指将课程设计所需的基础数据设定为来源于多种渠道,即其中大部分由任务书给定、少部分由学生自行收集。以《手机持续通话保证功能可靠性评价与优化设计》选题为例,任务是要求学生在分析手机通话系统持续通话保证功能可靠性基础上基于最优成本对通话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行可靠性增长分配的优化设计,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应用处理器、传声器、音频解码器、耳机、扬声器等十几种部件单元的可靠性数据,以及应用处理器和电池的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数据,如果所有这些数据都要学生自行收集,且不说存在搜集渠道的困难,即使没有搜集渠道的障碍,要在短短两周时间内也不可能将所有数据搜集齐全,更不用说计算、分析、总结和整理成报告了。为此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学生只需收集不少于50组个人使用手机电池的续航寿命数据样本作为课程设计对象的电池可靠性续航寿命收据,其它所需数据一律采用任务书给定的统一数据。由于现在的手机使用非常普遍,对于学生来说收集50组个人使用手机电池的续航寿命数据并非难事。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数据来源处理方式,既有效克服了课程设计搜集数据的困难问题,又避免了所有学生的基础数据都完全一致导致的抄袭和相关培养训练环节缺失的问题。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可靠性寿命数据要求量一般都比较大(一般越大越好),因此数据搜集工作布置的越早越好,最好是在理论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把课程设计任务和数据搜集工作布置下去。
3.2指导教师和方式多元化
指导教师多元化是指指导教师不仅限于课程理论授课教师,而是根据指导需要由多位相关专业教师组成,所有参与指导的教师在经过课程设计总负责教师(一般为课程理论授课教师或课程设计任务的编写者)的培训后组成一个指导团队,整个团队在事前制定的指导安排下根据计划共同完成学生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这种以指导团队为结构组成的指导教师多元化模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一个学生一个指导教师、一个教师指导所有学生的指导格局,更为显著的效果就是由于其可以根据实际指导需求来确定指导教师团队的规模,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课程设计教学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问题。此外,这种模式还为相关课程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指导方式多元化是指在原有师生面对面以纸质材料为介质的传统指导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微信、QQ等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指导,实现远程指导和面对面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更好的满足学生的指导需求。从这几年的指导实施结果看,以现代信息手段为补充的指导方式多元化模式,不仅由于其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优势在教师层面进一步解决了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问题,而且由于其便捷性和非直面性带来的轻松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寻求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3.3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
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是指成绩评定不再根据单一维度表现结果形成结论,而是由过程表现、报告内容、答辩表现三个维度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比重综合构成。其中,过程表现成绩考核的是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的思想态度、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情况,报告内容成绩考核的是学生在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结构层次安排、叙述表达、计算分析、推理总结等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情况,答辩表现成绩考核的是学生基础理论、逻辑表达尤其是对课程设计的真实领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情况。由于这种多元化成绩评定模式考核的内容全面而系统,学生很难以点代面蒙混过关,因此实施以来大部分学生都能高度重视课程设计,并认真地对待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问题,课程设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4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多元化、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的新形势下,根据“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探索形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以往“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存在的数据收集困难、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成绩评定不符实际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课程设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洪根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连江,王德明,陈开岩.“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63-167.
[2]刘敦文,杨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5):157-161.
[3]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关键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设置;影响
工程管理专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传统的工业工程教育只注重车间内部的效率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其毕业生成为技术员后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和运营知识。另外,根据美国工业工程学会的调查,发现多数技术人员在40岁之后都要承担管理工作。因此,产生了工程管理这个新的学科领域。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委对高等教育专业重新进行调整时成立的专业。
工程管理是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之初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寻找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初步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把工程管理归入到管理学院下的,如天津大学,吉林省有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工商学院。有把该专业作为土木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里的一个专业方向的,如中南大学、武汉大学,有直接把该专业独立为下属院系的,如东北财经大学。有工程与管理兼容的,如国内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著名院校之一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每个学校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侧重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有的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有的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或者偏重管理或者偏重技术,各有特色。吉林工商学院把工程管理专业开设在工商管理学院,侧重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偏管理。四到六年弹性毕业制度,毕业工作两年,可以利用所学考取相关的资格考证: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建筑内审员、国际工程管理认证(EMCI)等。
近年来,吉林省地方城市面貌巨大变化与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休戚相关,省内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对各类专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工程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项目管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将有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
为了全面适应吉林省地方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吉林省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研究重点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地方针对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支持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目标和规格是作为所有合格本科生需达到的标准,杜绝以偏概全。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突出“三个体现”:一是体现全面发展,强化素质教育;二是体现应用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三是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差异性,突出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以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为主线进行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注重以专业为导向,体现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专业改革思路清晰,以学科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贯穿到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中。
注意课程间逻辑关系:一是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二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三是选修课和必修课关系,四是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五是相近专业课程间差异程度,六是注意课程间的递进关系。
(1)优化课程结构。依据学科门类整合学科基础课程,同一学科各专业间设定统一的学科基础课,面向同一学科群各专业学生开设(同一学科门类学科基础课程要统一学时、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授课时间、统一内容),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设置要体现本专业特色,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领域,专业主干课程要突出专业特色,注意课程归属类别的调整。
(2)注意不同类型课程之间,不同课程之间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浓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公共选修和专业选修),加强选修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综合性,杜绝因人设课的情况。
(3)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考研课程、职业资格课程。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创业就业需要,符合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设定选修方向,注意选修课的可操作性。
(4)注意专业课数量
(5)每学期考试课程不超过5门。
3、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不低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相关规定;二是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群课程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逐步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符合专业方向,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试验项目,要达到计划实验学时的50%~60%,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要与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相结合,专业实习要科学设计方案,明确目标和要求,注意内容的具体性和总结性,要聘请业内专家开设讲座,参与指导。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综上所述,本着高校培养人才要考虑服务于地方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势在必行。吉林省内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专业知识驾驭的能力: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特别是能够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后项目的经营和管理。建议在学生专业课的设置上能够与时俱进,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31-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食品质量管理集科学性与应用性于一体,对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极为重要。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自开设食品质量管理课程以来,教学效果良好,与此同时任课教师期望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与直观的企业和市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校级优质课程的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考核形式,以企业为平台,校企联合培养产业型应用型人才。
1 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质量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大胆革新,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食品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根据食品工业生产全过程对品质的高要求,突出重点,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联合“武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黄冈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优秀校外实习基地品质管理部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企业专职专业人员走进课堂,针对食品质量管理和控制相关联知识体系进行讲授、教学和座谈,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单位,使更多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队伍中。
充分利用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相应的教材却出现滞后现象,因此必须及时改革教学内容。本课程现选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周东梅主编食品质量管理作为教材,同时整合卢兆新主编的《食品质量管理学》等4本教材内容,课程内容章节划分恰当,重点、难点突出,关键环节明确,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因材施教,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应用特色,教学主体主要涉及品质、品质管理概念的引入,介绍品质检验的相关程序,分析统计品管过程中的数据特性、质量分布规律以及抽样检验基础,7种常用品管工具的重点讲解,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5S、品管圈、试验设计综合应用等。食品质量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理论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 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只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有限的学时中传递更丰富的信息。
2.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学生大量接触实际案例,引导分析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案例的选择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国内外最新食品案例,体现普遍规律,同时呈现现阶段食品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荣华鸡与肯德基”的案例对比增强学生品质意识,了解品质的重要性;“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引入,使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我国畜禽业的安全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品质管理相关工具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化对食品质量控制重要性的意识。
2.2 网络教学
通过互联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可以随时通过微信、QQ、邮箱等方式共同探讨质量管理相关资料;同时教师利用在线答疑或直接通过网络资料布置作业、讨论话题,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所需及动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其次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学习其他高等院校相关优质课程的教学经验,并制作更多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使教学内容更易懂、更直观[3]。
2.3 实战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高校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针对食品质量管理的实际应用的特性,通过实战教学使学生加强相关品质管理原理和技术的现场运用。本课程开展过程中借助每一年度学校组织的“食堂后厨房参观活动”,选出每个学生兴趣小组的学生代表,进入食堂厨房第一现场观察、调研,发现问题并记录,通过与小组同学讨论、与教师交流,针对所发现的实际问题给予评价并提出相关解决和改进的措施。在完善学校食堂厨房环境的同时,增强了食堂的食品质量管理力度,也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实现了现场品管现场控制的实战性教学。
3 建立综合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考核方式的革新与突破势在必行。食品质量管理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理论课程,更加强调学生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而不单纯要求记忆概念掌握原理,因此课程考核除了基本的课堂出勤、作业之外,针对教师布置的话题、案例,课堂分小组互动讨论以及课后讨论表现占据很大的比例,每次讨论都会给出相应的表现分数,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如果不积极参与,平时成绩就会大打折扣,从而直接影响最终评分。同时,针对企业专业人员进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试卷考核摒弃了常规的名词解释等题型,增加更多综合分析和实例讨论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主观题比例。
4 改革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 课程 实践教学体系 协同
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理想的教育方法不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助其发现潜在的真理,这正是笔者研究目的所在。
1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背景分析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环节之一,是特定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转换为实践、书本知识转换为动手能力的关键步骤。
1.1 企业质量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质量管理人才,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满足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需求。近年来,企业质量管理成为关键因素[1],其生存手段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体现在市场竞争加剧质量竞争;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在经历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认证后,质量理念更加全面、精确;分析、设计、制造以及改进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质量管理已经具有项目管理等特征。因此,企业质量管理岗位员工要掌握理论知识,具备专业质量组织、管理的技能,以提高专业团队质量改进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3]。
1.2 已有研究成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实践教学定义上,顾明远[4]定义为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在技能培养方面,有学者认为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生产技能的教学活动”;魏克湘(《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期)把实践教学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本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巧)的实际操作活动。综上所述,从其实践性和目的性考虑,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应用性的学习,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创新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方面,赵红梅(《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实践体系构建的设想;洪燕云(《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阐明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和内容等。截至目前,未见专门以“课程”为对象的专门成果,对质量管理实践教学的研究尚不完整。
1.3 工科高校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一部分院校将质量管理设为选修课,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还有一部分院校将其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目前该课程教学大纲缺少实践技术应用训练,即缺少对检验指导书、质量标准等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注重理论知识点的学习,缺少综合运用的训练;教学与实际需求不适应,知识、手段方法应用不全。
综上所述,以质量管理课程为对象研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保障。
2 构建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管理源自教学体系设计。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先将质量管理设为必修课程;再依据“理论与实践并重”“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和课程特性,运用哈肯协同学原理,强调教学过程和教学诸因素的协同效应,注重从系统、结构、动态的角度来把握协同运作,消除内耗,而产生一种1+1>2具有内在驱动力的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它是以课程为对象的人才培养多元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和高校及其内部两种或多种分立的资源调配在一起所产生增效作用的过程。是实习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有机整体。
2.1 确定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掌握将质量管理理论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具有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完成工作技能和大学后进入岗位角色,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和激情。其具体目标包括:
通过质量管理统计工具的实训,培养使用计算机进行质量问题调查、分析的实践技能。
通过单项仿真模拟训练,将质量统计工具与企业试验设计、研发、加工、制造相结合,培养使用云服务系统解决质量问题的就业技能。
通过综合岗位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在质量检验及管理部门承担质量改进、审核与认证等创新技能。
2.2 质量管理实践教学培养形式
质量管理实践教学培养形式既包括实习也包括实训,即全真社会实践,高校实验室内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全真社会实践,即依据培养目标,到企业生产现场调查撰写报告的过程。高校实验室内仿真性模拟实训,即依据培养目标,在专业实验室做现场模拟撰写报告的过程。单项实训依据核心内容设三个方面:(1)统计工具实训[5],(2)质量检验实训,(3)质量认证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依据目标,企业实习与高校撰写毕业论文的综合过程。
2.3 质量管理实践教学培养流程
在校四年期间,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内容角度观察,是由验证到应用;从技能养成方式看,是由单一到综合技能、循序渐进、多阶段的实践教学。
3 质量管理课实践教学体系资源协同
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之间始终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调动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6]。依据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过程要求,针对“技能实训”多元资源协同分析,归纳质量管理教学实践体系资源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其中,硬件资源是由实习基地、实验室、设备、软件平台等构成;其规范文件包括:①课程实践教学大纲,②课程实践教学基础资料,③课程实训程序性文件。质量管理实践课程资源的协同分析即主讲教师是项目牵头人,将现有无序的软、硬件资源有机协调,形成技能训练的教学系统。
3.1 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协同
任课主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组成课程组是实训的核心。课程组教师具备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主讲教师要对整个项目深入了解、全盘掌握,才能立足全局、指导局部[10]。
3.2 企业实习基地资源协同
实习基地是学校教育在空间上的延伸,企业实习基地除了生产经营的主要功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功能[7]。企业规模、体制和氛围使其具备了职业性、实践性、专业性强和灵敏性高的育人功能。
3.3 实验室、设备、软件平台协同
在高等教育中,模拟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训练技能、培养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8]。高校以实验室为依托,实训中心为主导,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设适应质量管理的实习基地。其作用是充分发挥校内师资力量,开展实习课题研究与应用,要求学生将企业实习的见解、收获与先进技术等集成,作为综合实习任务完成,部分项目延续为毕业设计。实训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将以课堂和网络资源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校企合作直接获取实际能力为主的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使职业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9]。
4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更新质量观念、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实践体系,是工科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4]。为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应用能力的专业理论认知、专业操作技能和技术适应能力三个层次构成,将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全过程。
4.1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由四年的教学完成,实践内容包括:
(1)基于理论认知的实践教学在假期于企业进行,包括在第一和第六个假期开设的全真社会实践。
(2)基于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在三年级于校内实验室进行。
(3)综合模拟实训在四年级开展,它是依据目标,企业现场与高校毕业论文撰写的综合实训过程。要求调查企业现场质量管理问题、确定论文题目的基本过程;毕业论文要求有充分的选题依据;分析质量管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支撑;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方法措施等。
4.2 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措施
为保证课程实践的完成。按新版培养计划制定标准化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在实施中调整并完善该课程实践。
5 结束语
为形成岗位职业能力而开展的质量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旨在提升质量管理课程教育教学水平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最终形成既传授知识,又提升人的智能,形成分析、解决问题多元能力的质量管理人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静.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冯天瑜,周积明.中国古文化的奥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3] 肖万明,孙卫华.合资企业的管理―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分析[J].管理现代化,1998(5):15-18.
[4] 罗乐,刘成岳,尹锡荣.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41-43.
[5] 张涛,郝,段生海.质量管理统计技术实训软件设计与开发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186-188.
[6] 蒋辉,肖旭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2):133-136.
[7] 侯明贤.实习基地教育功能评价体系构建[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71-75.
[8] 张永明,徐树英,孙中亮.设备资源整合与实验室开放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92-193.
1.创新管理制度,改变管理习惯
高等职业院校应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合理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树立全面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的四方三层管理模式简要概括为四方监控、三层管理。该模式的主要思想是吸收包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部门、企业或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四方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同时由学校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面从各环节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实施。全过程形成闭环,强化预防管理意识是关键。四方三层管理模式如图1。上述的四方三层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以顾客导向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将学生置于服务的中心,在全校范围营造了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要从传统的“教育管理”转向到“为学生服务”和引导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从管理制度、专业、课程、教师教学教法、实验实训实习、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方面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学生顾客的满意程度和忠诚程度,形成健康运行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对生源市场详细的需求分析前提下,高职院校明确其产品策略,制定适当的高职教育服务价格;再以适当方式向生源市场的消费者提供适当的高职教育产品和服务。这即是高职院校对生源市场的营销过程。
2.注重过程管理、合理划分管理权限
高职院校在质量全程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原理,形成“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阶段的闭环管理,注重过程管理,做到工作有策划、有标准、有监管、有反馈、有改进。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教育服务的策划阶段即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合理专业。这个阶段由学校决策层根据市场调研,进行社会相关部门的需求分析,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质量目标定位。为保证教育服务质量,必须大量采集顾客需求信息。对顾客需求了解得越多,服务质量定位就越合理,服务质量就越高。因此,学校应建立顾客需求采集系统,信息来源有国家、区域人才需求信息,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学生、家长求学需求信息,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信息等。根据外界信息、实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新的社会需求来动态调整学校的宏观方针政策。在管理过程中,学校职能部门要实行分层管理,避免大包大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层面的指导、组织、调控方面;院系身处教学管理一线,其主要职责是将决策层政策落到实处,并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及持续改进。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3.关注学生顾客满意度,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营销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及了解顾客,以使产品或服务能适合顾客的需要。营销的核心就在于追求顾客的满意。学生是教育的首要顾客、关键顾客,高职院校的顾客满意度即学生满意度。对影响学生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改进是改善校生关系的关键。顾客满意度是忠诚度的前因变量,而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可使顾客未来的忠诚度增加,进而再次提高消费意愿,因此顾客满意是留住顾客的关键。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综合考虑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之后对其所获的利益的主观感受。而顾客感知的服务价值越高,其满意程度越高。顾客抱怨即顾客对服务不满。在教育服务营销中,一定要及时处理学生的抱怨,持续改进服务,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否则学校的形象、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都会受损。
以教师为本的教育质量管理
“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质量观”并非不以教师为本,服务营销理论中的内部营销方法可为教师的地位准确定位。内部营销是指服务机构向内部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加强与内部人员的互动关系,以便一致对外开展外部营销的关系营销。因此内部营销是将员工视为顾客的管理哲学,是从营销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哲学。高职院校的教师可视为“内部顾客”。
1.重视人文因素,创造良好的教育服务环境
高职院校要加强人本管理,创造良好的教育服务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服务质量。学校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教职工这些“内部员工”真正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在学校地位的提高,激发起他们爱校重教的热情和积极性;要为教职工创造宽松和谐、民主舒畅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让教职工快乐工作、愉快生活;制定有利于教职员工全心投入教学、科研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给他们减轻负担,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各项待遇,让广大教职工能有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心。
2.教学因素要与非教学因素优化结合
影响教育服务质量的因素分为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两大类。教学因素主要是具体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验实训指导、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教学评价等与教学过程直接发生关系的直接教学因素和“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选用标准、教学管理的实施、学生的学风与管理、教学环境与设施条件等辅教学因素;非教学因素是非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如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文环境等。要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必须充分发挥非教学因素对教学因素的服务作用,考虑两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特性,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互动营销视角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
互动营销也称为实时营销,它是一种在服务的实时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关系营销,在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相互接触中产生。与之对应的服务质量即为顾客对服务的“真实的瞬间”的感知,顾客对服务质量的实际感知同时来自于自身对服务过程的参与和与服务人员的互动。高职院校的互动营销过程,是由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接触的每一个“真实瞬间”所组成的,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1.重塑师生角色,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当前,高职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的高职课堂。课改的深入决定了高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从由教师主导的“主从”模式向“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转变。教师要从单纯知识讲授者向职业规划和教学指导者、课程整体设计者、课程设计与项目训练指导的辅助者转变;学生则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者向学习主体、教学目标的贯彻者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学生要求教师、教管人员提供的教育服务更加多样化。学生的大学生活就是不断消费所购买的服务过程,要让学生顾客满意、愿意消费,就必须提供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最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教育服务。这就要求教师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推进全方位的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对于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学团队更要时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吸纳企业、行业的专家充实到教学团队中来。还要吸引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服务,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合力打造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2.实行开放的信息管理系统,改进交互服务质量
关键词:PDCA理论;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高职工商管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理论知识,在用人单位以实习生身份进行顶岗实习[1];二是订单式培养,用人单位与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参与人才培养与管理,最后按照协议安排学生就业[2]。然而,两种模式下高职工商管理学生都存在管理能力不落实、职业精神不饱满和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职业能力培养缺乏整合性,二是缺乏重复性,三是缺乏标准。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PDCA管理环理论,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以上四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法则,PDCA循环作为管理方法,不仅适用于项目管理,也适应于团队管理个人管理。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PDCA职业能力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表现为个人在职场的综合状态,如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和专注度、领导力或者合作的能力等。利用PDCA管理环理论,将以上四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对不同年级、课程,实施不同项目,反复训练考评,将管理的思维以及管理的能力融入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中,真正实现工商管理学生职业能力整体提升。
(二)PDCA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流程
PDCA培养模式要求将职业能力融入专业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重新进行设计,对除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之外的其他三项职业能力:职业精神、职业素质、管理能力等同于岗位技能来看待,引导学生均衡全面发展[3]。按照PDCA管理环原理,教师需要完成以下四个步骤的工作。1)设计环节(PLAN):教师在这一环节须将职业能力各要素设计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明确职业能力标准和考核指标,为方便管理,应同时制订教师和学生的标准化工作手册。2)实施环节(DO):在这个环节重点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养成。按照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布置实训任务,赋予小组内学生不同的身份与角色,按照任务目标和工作职责,依照标准化工作手册具体施行。教师在这个环节主要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3)验收环节(CHEACK):这个环节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结果。判断学生的综合表现是否符合当初设定的职业能力目标和质量标准。4)处理环节(ACTION):对前面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搜集整理实施验收环节呈现的新问题,从验收的结果是否符合设定目标倒推实施环节的问题,如果实施环节没有问题,倒推计划设计环节的问题,针对性地修订以上步骤的相关内容,并将修订带入下一个阶段的任务中。
(三)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检验本模式下的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经过为期2年的教学实践,课题组采用问卷统计法,结合深度访谈法,对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2个年级7个班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状况对比研究,其中2013级4个班作为实验组在课程教学中实施PDCA培养模式,2014级3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施培养,通过网上问卷结合访谈的方式检验培养效果,共采集到电子问卷278份,调查覆盖率90%以上。1.指标的评测数据统计与分析此次教学实验研究的结果利用SPSS18.0for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即两组数据资料的T检验,对采用PDCA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和传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职业能力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其是否有显著差异。最后,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核验学生职业能力变化的深层原因。(1)职业精神从“职业精神”的指标看,第一项的均值1.78﹤1.97,第二项均值1.55﹤1.73,第三项均值1.52﹤1.81,总体看,实验组数据﹤对照组数据,排除少量对指标的理解误差,实验组﹤对照组,显示PDCA培养模型下的学生职业精神普遍好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职业精神。(2)职业素养从“职业素养”的指标看,第4项的均值1.68﹤1.69,第5项均值1.47﹤1.66,第6项均值1.50﹤1.74,排除少量对指标的理解和拥有程度误差,仍然是实验组﹤对照组,显示PDCA培养模型下的学生职业素养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职业素养。(3)岗位技能(岗位认知、基本操作、任务执行、改进与创新)从“岗位技能”的指标看,第7项的均值1.63﹤1.80,第8项均值1.77﹤1.84,第9项均值1.40﹤1.41,排除少量对指标的理解和拥有程度误差,仍然是实验组﹤对照组,显示PDCA培养模型下的学生岗位技能普遍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岗位技能。(4)管理能力(自我管理、团队管理)从“自我管理”的指标看,第10项的均值1.62﹤1.69,第11项均值1.46﹤1.50,第12项均值1.81﹤1.83,排除对指标的理解和拥有程度误差,仍然是实验组﹤对照组,显示PDCA培养模型下的学生管理能力高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能力。2.调查结果分析(1)PDCA模式下学生的职业能力各项指标测评数值高于传统模式数据结果显示,对应的指标均值基本上实验组﹤对照组,说明2013级实验组学生职业能力高于对照组2014级的学生,尤其在专注度、工作责任,卓越、沟通合作、岗位认知和基本操作方面差异明显,证明在这些指标上,实施PDCA的培养模式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礼仪、任务执行和团队管理方面,数据递增的表现没有力度,表明这些指标在教学培养方面有待深入。(2)学生访谈结果分析为了更好地掌握实验组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状况,了解他们对PDCA教学模式的看法,课题组在实验后期与部分实验班学生深度访谈,了解其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探讨其职业能力提升的原因,被访学生一致认为PDCA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管理的内涵,并能实时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课程学习中,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以及能力都得到加强;另外PDCA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管理,增加了团队沟通的强度与深度,使得相互间协调与合作的能力增强。
四、研究结论
(一)以实训任务为驱动
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模拟出未来职场的一般情形,假定一些职场的职位,让学生以角色参与到类似的工作场景中,进行自我探索学习。设计仿真的工作目标、责任分配、人员岗位和技能标准是实施职业能力培养的出发点,而将这一系列职场工作流程融入到课程的实训任务中进行指导训练,并加入成为考核内容是引导学生均衡发展职业能力的源动力。
(二)以PDCA操作手册为核心
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以实训任务为驱动,而实训任务的施行不能简单照搬原来不区分角色,不明确责任目标,学生“单打独斗”的实训方式。需要按照PDCA原则,从实训的设计开始,直至评价都制订详细的任务目标、标准化操作手册、分步细化的评分标准,以小组为单位,严格按照PDCA的流程开展各自工作,通过不同实训任务的重复与总结,在反复训练中逐级提高职业能力。(三)以管理能力的训练为基础高职工商管理类学生的管理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也是职业核心能力。为了不让管理能力的培养落入知识点考试的片面记忆中,应将管理能力的训练作为培养模式的关键,实训活动以小组团队为单位,将管理要素中的计划、组织、监控和反馈作为工作内容,在实训操作手册进行详细记录,反复强化与训练,让管理的理念与操作训练融为一体,既强化学生的管理思维,又提高运用能力。五、结果讨论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应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式进行,但是定性难以标准化,定量研究也面临取样困难。本研究样本量小,没有学生入职后的职场表现作为参照,在定量评估PDCA培养模式方面稍显不足,因此,模型的有效性评价还需要从更长时间的观测、多维度数据采集以及评价方法上的改进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庆武,匡水发.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2009,(6):132-134.
[2]李爱香.基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管理类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2,(2):21-23.
摘 要:对设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体验式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加强学生创造能力为实现方向,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设计管理学课程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设计沟通的能力。这是设计管理培养既有深厚的设计专业素养和又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尝试。
关键词:设计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078-01
目前设计管理培养在设计艺术教育中还比较匮乏,甚至还有些还是设计教育的盲区,这种情况亟待解决,因为随着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趋势是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群化的发展态势,产业链的延长带来了复杂的分工体系,势必对产业集群整合提出更高的要求,势必将有一批复合型设计管理人才参与到产业的发展中,并取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必须运用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以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设计管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设计管理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架框的显性特征,打破了简单意义上的设计和管理的知识结构,设计管理是以管理学为理论依据,结合设计的特性所形成的新型的交叉学科,由于设计和管理是相互需要,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才能在管理组织运行中出现管理和设计的结合,逐步形成新的设计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为达到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业务,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拓广设计管理的重要职责和途径,摸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感受、体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内化和强化,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设计管理知识并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即体验式教学模式。
2、设计管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2.1、在整个设计管理体验式教学中遵循,学习过程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流程。以学生主动性为原则、直观性的感受、情景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方式,在此体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诸多因素加以思考、判断、组织实施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管理理念和设计创新,这个过程单靠教师理论灌输难以实现的对学生的设计教育目标,他需要经过体验式的积累,了解设计管理理论的整体建立和系统化设计任务管理。
2.2、设计管理体验式教学增强教学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是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设计的视觉化实现又是纷繁复杂的多环节发生关系的演进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考虑到市场、艺术、技术、营销等因素相互作用、彼此互动才能有效地完成设计目标,只有这样设计才能最终实现其设计管理价值,体验式互动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主体的提高,以便发挥学生能动思维,通过主动积极参与、分析、实践的探究,与教学目标的高效融合。因此“设计管理学”体验式互动模式是设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必不或缺的重要环节。
2.3、设计管理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升课程的系统性目标。在信息时代的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成功的设计源于创新的管理过程,这一理念得到广泛重视和认可,并指导着设计的方向,就必须对设计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让学生情景体验设计组织的管理,还包括设计协调与沟通之间的关系,因此,体验式系统教学强调设计管理不同的层次特征、注重系统目的性的设计管理、注重实效的设计管理、注重过程的设计管理、注重控管性的设计管理。
3、设计管理学体验式教学的课程模式的应用
3.1、目标准备阶段
这个体验阶段主要是针对课程设计准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内容
的性质,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的关于设计战略管理、设计目标管理、设计程序管理、设计系统管理、设计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设计管理资料。以此作为设计管理的设计体验情境和学生需要完成的目标。
3.2、时效性原则阶段
设计管理引导学生将设计创意的构想采用多维的管理创新完成组织设计目标。设计管理的时效性有助于拓展设计策略和管理计划的实施,是艺术符号与科学技术的协调统一的载体。以社会需求设计为主体,正确调整设计创意与管理资源内在联系,创造出越来越具体化的可实施设计管理形式,从而逐渐形成设计思想与管理理念的高度统一。
3.3、情景模式阶段
要实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的、良好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生能否把设计与管理知识的有效整合。基于此共识,在情境体验环节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保持一种让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设计创意上产生某种激情和愿望,教师就需要设计一种情景。创建一种情景氛围,去感知,去体验,去思考,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3.4、过程实践阶段
设计管理体验式过程是让学生感受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以有效的计划、规划、设计流程、对设计目标的体验过程进行体验式的管理规范,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的实施目标分阶段地进行,以达到预期目标,注重体验过程的设计管理教学模式强调将设计创意或计划转化成具有创造性详细的管理流程,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的思维改造过程。
3.5、拓展训练阶段
通过创设情景,开展具有富有目的性、创新性和时效性为一体的设计管理教学活动,通过细致调查研究的方式展开,积极培养学生设计创意定位和团队协调精神,这也正是现代设计教育较为倡导和推广的学习训练方式。通过有针对性地设计管理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的情感,运用设计管理理论去体会、去解决设计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4、建立设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完整教学评估
教学评价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得到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体验式教学作为设计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评价中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改变以往评价方式中以分数作为评价手段、体现不出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评价方式。
结论 设计管理学在体验式教学将在设计教育层面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在高等教育中变更加普及。我们不仅要建立一套具有设计管理特色的专业学科,同时也要建立一个能够把设计管理提升到教育管理高度的管理机制,让设计管理成为设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以保证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创新能力。高校的设计管理目前在国内还是刚刚起步,作为设计管理课程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环节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仇新忠“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9,(1).
[2]、陈 圻.设计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1).
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依托教育改革实行的,靠的是对教育核心理念的转变,也是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方向。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旅游业也随着变得火热起来,大多数人每年都会进行定期的旅游和出访,这对于旅游也的工作者们来说,既带动了相关的岗位就业,也对旅游也的工作者提出了更好的素质要求,面对大量的旅游人口,也会面临大量的相关问题出现,因此对于高校旅游管理的专业来说,进行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根本上的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知识经济;高效旅游管理教育;核心理念;教学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高校的旅游专业的教学也应进行相当的改变,现代的旅游也对于旅游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的要求,他们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并且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也有着大量的缺口,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必须针对现有的高效旅游管理进行理念上的转变和教学上的改革。
一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
专业的素质教育是为了迎合社会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有效的旅游管理教育理念,能推动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发展和提高,从而更好的服务我国日益蓬勃的旅游业,同时提高我国的旅游人口素质。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业人才,并且根据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充分的迎合市场环境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核心理念需要的是实际的教学改革的配合,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根据市场环境针对性提出战略核理念,并以此理念为基础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把理念和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最终的理念目标。在目前的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中,存在这诸多的教育、教学的问题,学生专业性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检验少,自主性差,素质偏低等等的状况。要想使学生和能有更全面的发展,并且能被旅游行业所接受,就必须进行根本上的教学创新和改革,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符合型人才,来面对如今的旅游行业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充分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素质培养
这里的素质既包括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其中的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发展的关键,道德素质是根本,身体素质是所有的保障,拥有这些全部素质的才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修养不断学习的时代,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要保持一颗能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心,每天都会面临新的挑战,高素质的人才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旅游管理的教育核心理念应是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任,应对素质人才的培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创造出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环境以及方法,以满足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能力培养
这里的能力包括了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传播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这些都高素质旅游业从业者所必须的,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并且能从容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游客,在陌生的区域有能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这些都需要高校也针对学生的教学中让学生们有足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能力是不断累计的过程,因此近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们来说相当的重要,并且要充分的利用和学习好每一次的实践机会。
(三)知识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当然强调的是知识,这里的知识不但包含了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为适应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对知识面和知识结构的广泛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宽广的知识面能带来更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应对各种实际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能更好的被行业和社会所接受,并且能让学生们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能发挥所长。
二高校旅游管理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创新教材
随着旅游业的越来越国际化和旅游也的日益发展,对旅游管理来说困难也随之变大,而传统的旅游管理教材已经很难应对现代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创新和改变旅游管理教材是迫在眉睫,创新的教材应充分的迎合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保证和国际旅游业的接轨性,避免严重脱节的现象,给学生造成就业压力和与市场脱轨的现象。所以创新的教材投入是加速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
(二)改变教学观念
根据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依据旅游管理的教育核心理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充分的迎合知识经济时展,市场风云莫测,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改变教学观念,来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旅游管理人才。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结合大的市场环境,来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以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改革教学质量管理
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借鉴工业质量管理发展而来的质量管理理论。为了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就必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教学质量为核心,落实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因此实行学分制制度,不但能够使通过考试成绩衡量人才的情况得到改变,还能够将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结合为综合素质质量观。学分制改革的初步思路如下:(1)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制为四年,可以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一年或者延迟两年毕业。(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180学分。(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修满必修课学分和总学分,达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并且德、体均合格后,准许毕业并且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改变狭隘的教育观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教育过多地强调专业,使得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在多次调整之后,已经由最多时的1039种专业降到249种,但是依然远远超出俄罗斯(80多种)和日本(70多种),若我国高校旅游专业依然深陷于以往“三层楼”(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的教学结构,专业能够用到什么学校就讲授什么,那么学生的所能得到的知识就越来越少,只能够对于对口就业起到帮助,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革新就必须从淡化专业、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入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必修课的学习以外,其余时间可以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采取模块组合,增强选修课的比例。在教学安排上,需要对通识教育进行加强。
(五)转变封闭的教学观
基于当今社会对开放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和旅游管理教育的国际化趋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对外的合作与交流,例如:(1)积极邀请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者和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积极与旅游企业结合,构建综合人才培养体系;聘请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到担任讲师,运用各项资源带领学生进行旅游实践。(2)构建国家化的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使学生具备适应环境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储备和应急能力。(3)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课程安排,各高校应该增设国际旅游教育、酒店管理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介绍国外先进的旅游管理理论加入到课程设计中。
(六)构建共同平台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旅游管理系的旅游管理和地理教育两个专业应该设置共同的平台课程,第一是学校的文理科大平台课,第二是旅游管理系的小平台课,课程考核按照学分制来进行,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完成基础课程学习之后,三四年级可以自行选择专业,如此一来,学生进系时可能选择的是管理方向,但是在毕业时可能拿到的地理学学位;进系时是地理生,但是毕业时可能拿到的是管理学位。由此构建一个“宽基础、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三年级时设置主干课、专修课,学生能够在全系选课,使得地理和旅游不同专业的平台课在一二年级修完,如此一来能够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课程的必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教学改革,都应是围绕着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来进行的,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具有更有的社会适应性和更强的专业能力,来更好的服务旅游业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在针对教学改革时需要充分的研究市场环境,制定正确的教育核心理念,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针对性。
作者:王瑞军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冰清,陈国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教学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1:71-73+8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2-03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2009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济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给水排水专业是第一批试点专业。为适应改革的需要,我院给水排水专业在本科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课程体系上形成了鲜明的工程特点,产学研结合紧密,积极开展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在人才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二、专业背景简介
(一)历史沿革
我院给水排水专业成立于1952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上下水道专业本科和专科生,195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准国内第一批“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1985年获准建立国内首批“市政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于1998年改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4年首批通过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评估,2007年成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二)师资
承担给水排水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是市政工程系的22位老师,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均有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进取及敬业的品质。其中两位老师分别于2009年、2011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二等奖和一等奖,一位老师获得2011年学校本科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专业基础课的大部分教学任务由我院环境工程系和环境科学系的相关教学团队承担,化学类、力学类教学任务分由学校化学系、航空和航天力学和土木工程等学院承担。
(三)学科方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给水排水专业已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水资源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运行最优化、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含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技术)、污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三个学科方向,是我国水处理工程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一。
三、特色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即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给水排水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有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管理、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市政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这目标下设置的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人文与社会科学(哲学、社会学、法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军事学、思想道德等)、经济管理(经济学、管理学)、工具性知识(英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专业核心知识(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力学、环境微生物学、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工程施工、环境监测、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等)与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通过四年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发现和解决给水排水工程问题的能力,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管理及系统思维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建设
1.卓越课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落实同济大学“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学校依托“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本科卓越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经学院(系)推荐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共有150门专业核心课程立项为同济大学本科卓越课程(专业核心课)。给水排水专业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环境微生物学》于2011年被立项为本科卓越课程,参与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同时接受学校的教学监督,进行课程自查、学生评教、督导检查等,以检查改革的实施及落实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多维或多系统的评价,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卓越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为严煦世、刘遂庆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范瑾初、金兆丰的《水质工程》、李树平、刘遂庆的《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等。编者均为学院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资深的给水排水专家、教授。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了理论传授和实践展示,使学生更能理解后续实践教学内容。
与课程相对应的是一系列的课程设计,如《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周群英、王士芬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和章非娟、徐竟成的《环境工程实验》等,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接受动手能力的训练,理论充分联系实际,强化所学。
2.实践课程。
(1)实验教学。依托我院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水处理实验技术》等实验教学任务都由该示范中心承担。实验示范中心规范的管理、科学的内容选择和设计、严谨的教学态度,很好地保证了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质量。
(2)校企联合培养。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落实教学安排。为了加强校企联系,我院与知名企业签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协议,如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并成为国家第一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其他协作单位还有吉博力(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设计研究分院等,以落实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规划的认知。
2012年,我院首次聘请15名工程实践经历丰富的企业工程师为校外导师,传授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要求一人一题。2012年,由学院外聘导师或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合作带毕业设计的学生多达15人,占总毕业设计人数的近20%,使受训的学生能真正了解实际工作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3)创新实验。我院2004年起,通过《环境科技创新实验》课程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整合起来,规定本科生在第六学期初,由学院集中动员、系里组织,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进入教师的课题组和实验室,观摩老师的科研活动,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最后完成课题实习报告,使学生能近距离与专业教师接触,无论在科学研究思维方面还是动手能力上得到切实的锻练,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在试行二年后,该课程即纳入培养计划,作为每个在校生的必修课程,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质量保证
同济大学对所入选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和管理措施,对入选计划的专业在国际交流上予以优先考虑,增加研究生的录取名额,在毕业设计的优良率上,提高了5%,对核心课程可以申请立项成为卓越课程加以重点建设。同时参与学校每个学期的质量监督和评估,以检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分析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共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对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所有课程,由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进行一学期一次的教学质量检查,由学生参与全部课程的评价,校、院二级领导和督导不定期听课,学生毕业前还须对所有课程进行问卷调查,以监测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完善培养体系。
(四)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学生的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学院还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专业培养计划每四年进行一次修订。修订前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和企业的意见反馈,由系提出修订意见或方案,经学院教务指导委员会讨论审核后定稿,报学校审批,以确保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并能适应社会需要。
教学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又一重要环节。除学校常规的教学监督外,学院和系领导不定期地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进行课堂检查。对教学效果好的,尤其是在学校每年举行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在全院大会上进行表扬,并鼓励青年教师前去观摩学习;对所呈现的问题予以交流,以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都拥有很高的学历,其中有些人是毕业后就来学校工作的,他们的工程经验需要得到提高。为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学院决定由党委书记领衔,对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和水平进行研讨,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与相关企业签订青年教师的培养协议,每年选派若干名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带薪、全职到协议单位进修,保证他们在企业的学习时间、质量及经济收入。同时,学院每年举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由师生公认的资深教授现场点评,共同探讨教学教法。通过这些措施,任课教师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上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体。学生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强的,可以被推荐保送免试研究生或出国交流,有机会获得学校、学院和企业设立的各类奖学金,优先获得推荐给用人单位的机会。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经验丰富、负责任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全面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每二周一次班会课,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院对班主任进行工作量补贴。
四、卓越人才培养
(一)生源
我院生源质量较好,近几年来入学新生高考分数超过生源地重点本科分数线50分以上的均达到83%。这些学生大都毕业于当地的重点高中,其中很多同学在高中阶段也获得了众多奖项,如2011级学生高中阶段获得国家级比赛名次的有11人共获奖13项,占到11级总人数的8.4%。
我院实行环境科学类招生,2010年以后,将原来大类学习时间由一年半改为一年,旨在强化专业学习和指导。大类分专业(给水排水、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由学生自主选择,各专业人数历年保持基本稳定,给水排水专业学生人数略多。
(二)毕业情况
四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高。07级给水排水工程五位同学获得“立升杯”全国高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
给水排水专业近五年共毕业338人,仅有5人没有取得毕业资格,毕业率达98.5%。
给水排水专业的就业情况历年较好,但随着社会和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就业的去向也呈多元发展的趋势,由原来的以直接就业占优、少量出国的状况,逐渐改变为以直接工作、考研和出国齐头并进的态势,在2012年,出国人数占优,也有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近三年来的就业形势见图1。
(三)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进入21世纪后,以本科国际合作办学为重要特色的国际化战略步入快车道。我院先后与美国波特兰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法国多芬大学和图卢兹国立科学应用研究院等签订了学生交流的合作协议。项目有短期、中期、3+2和双学位等种类,交流人数逐年上升。自2008年开展国际交流项目以来,给水排水专业出国交流学生已有11人,占学院总交流学生人数的30%。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知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在实施过程中,培养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有待于继续探索,尤其是结合“90后”青年人的个性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另外,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切实满足社会需要,还有待于社会、企业的检验。
作者简介:韩英爱(1969-),女,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研究,(e-mail)yingai69@163.com。
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特色进行了探讨,并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校企深层合作及订单式人才培养、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专业协会认可制度等的结合、与emci的标准要求相结合等方面,提出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的途径,指出不同高校应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走个性鲜明的办学之路。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2605一、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 320多所,其中90%的高校都是在1999 年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由于新开设该专业的很多高校不能立足于工程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知识杂而不精,人才特色不鲜明,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特色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已成为工程管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1]。
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就业指向不明确,易被相近专业所替代。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专业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解决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由于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教育思路,又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培养的人才“宽而不专”,往往缺少特色,也缺乏市场竞争力[2]。
(二) 工程管理专业师资力量总体薄弱,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队伍尤其如此。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如建筑工程计价课的教师要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房屋构造等知识,才能够真正讲透建筑工程计价知识。另外,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师来说,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工程实践经验。如果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限,将直接影响实践环节的指导质量。(三)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前景认知模糊,缺乏对专业的信心。通过调查发现,有较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清楚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觉得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强。如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学生总觉得搞技术不如学土木专业,搞造价不如学造价专业,大学毕业也很难直接进入管理层。由于对专业前景的认知模糊,导致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不足。
(四)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国际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知识储备。中国加入wto后,建筑业市场面临国外同行的竞争。要在国际市场求生存、求发展,需要一大批懂国际惯例,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经营、技术管理人才。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韩英爱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探讨
(五)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略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有的实践环节设置得也不够合理,以致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尽快地适应工作。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特色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的强调“专”和“精”,到后来提倡“通”和“广”,提倡“宽口径、厚基础”,而目前工程管理人才到底应具备什么特色,如何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这是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直在认真思考和梳理的问题。尤其是对应用型大学本科生来说,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要找准定位,要以特色和质量取胜。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特色,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在特定岗位上“上手快”,并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
由于工
节奏的加快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希望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上能“上手快”,在招聘时大多要求毕业生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合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关键。工程管理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即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型高技能人才。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瞄准行业内对接的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群和实践环节,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工程专业知识基础上重点学习岗位技能。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在就业时就处于竞争劣势,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以笔者所在的长春工程学院为例,与工程管理专业形成就业竞争的专业主要有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其中工程造价专业是在2006年从工程管理专业分出来后设置的独立专业。2010年在修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素质,并掌握过硬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广泛调研,并结合学校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如工程识图能力(包括土建、水暖、电气专业)、计价能力(包括土建、水暖、电气专业)、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工程测量与放线能力、国际工程口语与交际能力、国际工程招投标与项目管理能力等。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管理者的必要素质和能力 工程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并具有战略眼光的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具有工程背景的管理人才,这也是该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相比最主要的专业特色。对项目经理尤其是对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来说,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领导决策能力。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外向型、开放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不断扩大,中国国际工程承包量不断增长,迫切需要既懂国际惯例又具备国际工程公关能力的外向型人才。外向型、开放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加强跨文化语言及国际工程管理惯例操作实务相关能力的训练,要具有参与国际工程招投标,并直接与国外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能力。
各学校的办学背景、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确定培养人才的岗位能力和技能方面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组合,自成一派,形成各自独有的特色。
三、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途径
打造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提升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不可替代性,是深化工程管理专业改革,保持和提升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生命力的关键。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培养目标特色鲜明,专业人才竞争优势明显
工程管理专业不应是纯粹的软学科,应强化专业的可塑性,专业人才在核心技能上一定要过硬。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学生要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否则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将失去立足点。长春工程学院在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测量等方面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因此在专业化技能方面主要强化土建、水暖电工程的识图和计价能力、工程测量与放线能力、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此外,鉴于现代社会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对学生增加了国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聘请有国外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教师讲授国际工程口语与交际课程,并外聘具有丰富国际工程管理经验的外籍教师讲授国际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并增加国际工程合同分析课程设计等,以强化学生国际工程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除过硬的专业技能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还要具备必要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修养和管理素质,要成为既能和“物”打交道的“专才”,又能和“人”打交道的“通才”,这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3],这样的人才也才是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近年来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2010年达到100%,这充分说明用人单位对专业特色人才的认可。
(二)设置以关键技能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群,凝练
特色,提高效率
在美国,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设置在土木、建筑设计学院以及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置中建筑技术类课程比较全面,开设的科目广泛而详细,内容涉及建筑技术以及施工的各个方面,可见技术类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根基。
工程管理专业既有技术类的课程,又有管理类的课程,所以该专业开设的课程要比其他专业的多。有专家曾提出可考虑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或延长学制,由四年制变为五年制。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好采用针对就业岗位,以关键技能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群设置模式,做到思路清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保证课程设置的高效率,也便于根据市场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动态调整。如计价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主要通过建筑工程计价、建筑设备计价、建筑装饰工程与计价、工程计价软件应用、工程管理综合课程设计、工程计价软件应用课程设计等理论课和实践课来支撑;施工现场与质量管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主要通过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工程管理综合课程设计、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设计等理论课和实践课来支撑;国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主要通过工程管理专业英语、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英语口语交际、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工程合同分析课程设计等理论课和实践课来支撑。
针对不同岗位进行课程群设置时,要特别注意对不同岗位技能之间交叉重叠部分的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训练,要给予充分保证。比如工程识图能力及技术规范、标准图集的应用能力,既是工程计价能力的基础,也是施工现场工程技术管理能力的基础,因此此部分内容要保证足够的学时和必要的训练,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工程管理应是基于技术之上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应用型本科的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技术课程应贯穿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并尽量以必修课和考试课的形式设置。人文和管理类必修课程尽量浓缩,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并通过其他教学环节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管理素质。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是美国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从做中学”、“劳教结合”的合作教育实践观点,解决了教育与社会、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并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作为美国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以及区域性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竞赛活动,对于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应由感性认识到单项技能的学习,再到结合工程实践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分层次的训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长春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总周数为79周,占教学活动总周数的48.8%,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将毕业设计设置不同的方向,供学生选择,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模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毕业设计的不同方向主要有施工项目管理方向、造价方向和国际工程管理方向等,学生可以根据已签约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自身发展取向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向。每个方向一般分阶段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负责,这样可以发挥各专业教师的强项。有的方向也聘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图1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以及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等等,需要学校与专业教师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四)校企深层合作,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学特色
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与互动,对于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这一做法既保障了学生实习实践的质量,也强化了办学特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一种良好模式。在与企业深层次的良性互动中,学校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帮助并
引导学生就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在此过程中也能够逐渐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如长春工程学院与中交二航局合作,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满足日益增多的对海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在合作过程中根据中交二航局提出的具体培训目标和要求,双方协商确定培训班应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内容。对已经和中交二航局签定就业协议的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分阶段强化培训。学校2010年修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把国际工程管理培训班开设的一些核心课程纳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多渠道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
英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兼顾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优秀管理者不可或缺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育并重。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重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提前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入学专业介绍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老教师来讲解,通过与相关专业的比较,说明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强调人文素养和管理素质对专业人才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在重视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来增强人文素养和管理素质[5];二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和锻炼的平台。比如专业实习前为学生布置实习内容并做好动员,强调实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举行实习经验交流会,为学生提供总结提高、相互借鉴学习的机会;三是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良好的人格。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英语口语竞赛、辩论大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开阔眼界,展现自我,充满活力。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具有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将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专业协会认可制度相结合,提高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英国高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接受教育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双重评估。教育部门主要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学校软硬件条件进行评估,而行业协会则主要对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等进行评价。英国开设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必须通过行业协会,如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 rics)和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 (ciob) 等的评估,否则学校毕业生将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难以进入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工作。高等学校和专业协会共同完成建筑管理人员从初级人才到业内高级人才的培养,真正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
中国在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把专业协会认可制度与高校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另外,在课程内容上尽量和国家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七)国际工程管理教育与国际工程管理认证(emci)标准要求相结合
中国的工程管理教育要和国际接轨,就必须按国际规范操作。国际工程管理认证是验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专业工程管理资质和能力的国际认证,是衡量和评价工程师管理人员的标准。emci 所基于的工程管理认证知识体系(emc-bok),代表了优秀工程经理所需要的关键知识与技能。在中国推行 emci,是中国工程管理教育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措施,能够促进工程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的国际化,增强中国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2005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引入了“国际工程管理认证”。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应放远眼光,在人才教育中尽量与emci的标准要求相结合,培养国际认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四、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体系,需要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资源优势、专业定位、市场需求、生源质量等因素。 不同学校应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学科优势、师资条件、科研实力等情况,凝练特色,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风格,开创自身独特的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杜艳华.工程
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44-48.
[2] 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2):39-41.
[3] 王进,王冬梅.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范式的转型策略[j].高等建筑教育,2008(3):11-15.
[4] 李兴苏.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设置的思考.项目管理技术[j].2008(10):11-16.
[5] 戴兆华,杨平.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3):38-42.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han yingai
(college of management, changchun engineering school, changchun 130021, p. r. china)
abstract: problems in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were presente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s were analyze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were proposed by sett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target and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deep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corporations, focusing on orderingform personnel training, develop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ombining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approval systems and emci standards. differen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build their own style and way of running a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