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1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事管理制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思路
1.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为了保证整个农业科研单位的正常秩序,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原则,并在整个过程之中,受到这些基本原则的约束。因此,在进行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原则。第一个要考虑的原则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物质性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原则。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在基本职位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基本工资数目也是相差无几的,那么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所能够提供给的工作效率高的工作人员的额外金钱就成为了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追逐的方向,是可以极大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因此,要进行考虑的首要原则是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物质性人事管理原则。第二个要考虑的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地位性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原则。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在获得职位的晋升之后,不仅仅可以获得更加多的物质性收益,还可以收获来自各方的尊敬,这也是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积极工作的源动力之一。但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职位毕竟有限,没有物质性的人事管理的使用广泛。因此,其次考虑的是原则是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地位性人事管理原则。第三个要考虑的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公平性的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原则。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在农业科研单位之中,因为种种原因,总是难以得到自己应有的人事管理。除此之外,在竞争之中,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也难以避免拉客等恶意竞争行为的出现。例如在家族性农业科研单位之中,就很少有工作人员能够真正地晋升到管理层之中去,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机制的运行,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机制也难以激发出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公平性的人事管理原则。
2.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改革与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思路
进入新世纪,在信息化的时代下,传统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才的切实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农业科研单位推行人事管理机制的时候,一定不能够仅仅考虑到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经济方面的人事管理,还要注重对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全方位人事管理。例如,可以在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做出了对农业科研单位巨大的经济贡献的时候,可以考虑为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设立相应的职位,满足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未来发展。也可以为工作人员去报一些专业技能知识培训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以后的发展提供保证。在进行整个农业科研单位的人事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评判过程之中,可以随时进行变化,并使用相关的档案管理手段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并根据这些变化改变变量(例如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性别情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年龄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学历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婚姻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状况、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位状况等变量),就可以得出最合理的模型。通过对这些基本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变量的研究,可以得出各个变量改变之后,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所接收到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回报,以及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具体的满意程度,制定出符合农业科研单位长远利益、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基本制度,等等,这样就可以拉近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促进农业科研单位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具体地分析了一个农业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制作过程,以及这种人事管理制度的检测过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独立存在的个体,农业科研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运用和发展,必须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足。为了有效地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齐心合力,共同做好工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进步添砖加瓦。
作者:张英妹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人事管理 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人力管理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完成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立法调研工作,岗位设置的相关管理工作正在稳步进行,将会全方面落实并公开招聘制度。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这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将事业单位现有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资源管理的转变,在这个基础上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且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新型单位管理组织制度。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最显著的转变就是向资源管理过渡,更加全面、科学地进行单位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1.事业单位管理现状
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还是沿袭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其目标是完成组织任务,通过人和事的管理来实现相互配合,使单位能够正常运行。由于2006年税改后,交通部门的乡镇交管所出现职能缺失,大批人员闲置无事,在这个大背景下,现有人事管理制度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重视并及时解决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这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没有完整科学地现代管理理念,缺少成型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造成了单位事业人事管理效率低下,对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拥有人才就是要科学合理的拥有和运用,拥有人才就是拥有资源,人才的争夺也就关系到人才激励制度的构建。显然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薪酬和保险的激励效果较差,无法调动人才资源积极性。另外,在人才的选拔上,事业单位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人才选拔不公开,在实际选拔中由于权力集中,打击了原有人才的积极性,人才闲置和人才浪费现象严重,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同样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事业单位考核手段及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考核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看似民主,实际操作上还是偏离了民主的轨道,产生了反激励效果。
2.人事管理与资源管理区别
传统的人事管理与资源管理存在根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重心三个方面。在管理理念上,传统的人事管理将人力视为成本,将人力的投资算入生产成本中,这种理念存在的弊端就是事业单位会设法减少人力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用这种方式来提高竞争力。资源管理是将人力资源看作自然性资源,人力资源的投资高于其他资本性投资,这种方式在国外很多企业被视为根本,将人力资源看作是最宝贵的资源。
在管理模式方面,传统的人事管理大多是被动的反应型操作管理,在人事管理上是由上级进行任务分配和处理,是一种操作式管理模式。资源管理是一种主动式开放策略管理,是实现市场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式,其依据是科学公式: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来全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建立多维交叉的员工激励体系来改善员工生活质量,提高员工满意度。
在管理重心上,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围绕事情的发生来解决问题,这种管理讲究人员的组织调配,因事择人,造成人才闲置、人才压制或拥有而不重用现象。资源管理是将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以人为本,把人才的录用、培训、考核和使用有机联系起来,将全部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
在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向资源管理的过渡改革中,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这一论断表明,人才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中,首要关注重点就是重视员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思想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事单位改革。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资源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条件,要始终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事业单位资源管理的重点。除了要把握人才资源外,还要把握好信息资源,重点开发科技技能,掌握最新技术,了解最新信息,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掌握管理工作的核心,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人力资源是交通运输业的核心因素,客运管理安全是第一需要。传统的人事管理不能满足客运管理的需要,客运管理中,以事为本不能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以人为本才是需要改革的要点。在客运管理中,核心是管理,其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我国交通运输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客运的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不足,需要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因此不断完善客运管理,加强人才的流动,实现人事管理改革是交通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实施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是保障客运管理安全的重点,是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现实需求。行业部门必须依据现状建立符合实情的资源管理保障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4.事业单位管理趋势和转变
随着近几年事业单位人员准入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必须加快向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在交通运输行业,首先到做到的就是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将人作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制定可实行人才开发规划,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培养急需性人才,加强竞争的储备力量,让单位有人可用,不断增强竞争力。根据人才的特点,加强单位中层管理人才的开发,拟定职位要求,并根据不同职务的要求来选拔合适的人才,实行人才储备是当务之急。
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成资源管理,这并不是简单的概念名词上的转换,这更意味着从思想、方法以及理论上的根本转变。事业单位须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以法律为保障进行放权,在更加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中保证和规范人事操作,除此之外,还要搞好工作分析,从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改善用人制度,由国家用人转变为单位用人,扩大事业单位分配自。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任职,培养员工具有统一的思想、信仰、意识和价值观,提高员工个人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塑造优秀的单位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文化的塑造,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立足于单位发展的基础,根据环境情况的不同来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创造出独特的、适应发展需要的新文化。单位文化是涉及到各个层次的不同文化方面,这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还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单位氛围,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职工的理想信念,将价值观灌输到员工的工作行动中,更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转变。
5.强化资源管理培训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对于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员工培训是资源增值的重要途径,是事业单位提高组织效益的重要过程。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员工培训这一模块,结合单位工作的特点来加强员工的培训管理,对培训方式、培训人员、教导人员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发展,要求具有规划性和全面性。对于员工培训制度的确立,可以树立培训-实践-考核-总结-分配这一管理机制,实行上岗培训制度,将工作、学习、实践有机结合。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事业单位还要培养相关的高新技术人才,另外,员工培训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人员的角色尽快转换。
完善事业单位资源管理,深化绩效管理和改革薪酬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绩效管理无论是在内容方面、效果方面还是意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成果的总结考核,是一种静态的、平面的考核,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是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形式。薪酬管理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工作而实行的工资管理体制,一般将薪酬管理运用到绩效考核方面,以便更好的管理员工,促进员工工作效率,完成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
6.总结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要依据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进行实际分析,在交通运输业客运管理方面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提升员工满意度和敬业精神。用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用人和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最大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江颍.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09):106-110
[2]黄欢.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改革[J].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06)
关键词:高校 人事制度 改革 考核评价体系
近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包括高等学校)所实施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继国家行政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企业实行全员合同制改革后的一项干部人事制度上的重大改革[1]。
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与意义
200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2002)35号],明确提出“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以外, 都要逐步试行人员聘用制度”。2006年7月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要求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抓紧进行岗位设置, 实行聘用制度, 组织岗位聘用。
高校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客观需要[2]。长期以来,高校的人事管理一直沿用的是国家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办法。此次人事制度改革在定员定编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设置,全力推进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破除干部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终身制,建立一个灵活自主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高校的干部人事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促进搞活内部分配,增强工资的激励功能,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高校事业发展的能力[3]。
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
如何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
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维护高校稳定秩序,促进学校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实现的重要保证。它关乎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效果,若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估, 绩效工资实施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不能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潜在的能力, 改善不了教职工的组织行为, 实现不了组织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难以保障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公正, 无法发挥岗位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三、考核评价体系探析
1.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健全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指标不够完善,有定性说明,但缺少细化指标;用同样的标准评价不同类别人员,很容易出现厚此薄彼现象。结合高校实际,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考核难度大
高校专业分布广,各类工作人员多,他们可以分成教师岗职工、管理或教辅岗职工等几个类别,在人事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以及考核方式方法上需将他们区别对待。
2)考核周期长
高校人事考核的主体对象是教师。教师的劳动具有迟效性,其教学成果、科技成果不能立竿见影,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才能显现出来,人事考核是按年度实施的,这给人事考核中的绩效评估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3)考核参数多
人事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职工进行全面考核。高校的许多教师既从事教学科研又从事管理,集教学、管理、科研于一身,相对于其他行业,高校人事考核内容或指标体系上的各方面参数要多得多。
4)考核要求高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他们具备较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高校人事考核要求民主化程度高,考核过程要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考核结果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客观公正。
2.应对的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考核评价指标
首先,高校应引导教职工提高对考核重要性认识,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观,真正弄清考核的目的与意义,明确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并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进一步优化考核评价指标,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实事求是、注重实绩的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指标。
2)明确岗位责任,强化考核过程管理
制度是基础,落实是关键。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健章立制,明确岗位责任,强化考核过程管理。
关于岗位责任制,是指单位在定编、定员的前提下,根据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对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在管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完成工作的程序、标准和时限,应有的权力和应负的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的一种工作制度[4]。在以岗位责任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时,其前提是岗位责任制的内容必须全面、客观、科学和可操作。
关于考核过程管理,可以采取季度定量考核,学期定性考核,年终综合考核的方法进行,同时加大平时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真正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另外过程考核要坚持考真考实、简便易行的原则,并注重实效性。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考核工作效率
目前很多高校仍在采用表格打分,人工统计等方式进行考核工作,效率低下,直接影响考核的过程与效果。部分高校运用网络系统进行考核的经验值得借鉴。
4)坚持以人为本,增强考核结果运用
高校人事考核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目标管理,强化考核评价功能。要加强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工作,并将年度考核与教师奖惩、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培训进修等紧密挂钩。
四、总结
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高校健康蓬勃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万碧波,蔡静.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2010(4).
[2]高金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N].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
(一)中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受到以前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我国当前的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发展需要,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人事管理制度中的弊端。很多中职学校教职工还存在“吃大锅饭”、“碰铁饭碗”的思想,不思进取,拿着工资混日子。教师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教育水平也就没办法上升。只有解决了人事制度的矛盾,才能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输送更合适的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变化,深化改革,加快与世界接轨的速度。
(二)中职学校人事制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我党大力强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可见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中职学校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向国际学术发展前沿迈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我国的战略发展做出贡献。对此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加快体制内部的人事改革制度,以适应发展需要,提高中职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三)中职学校人事制度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近几年我国中职学校在认识改革制度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体制的矛盾。中职学校人事制度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问题,比如教职工存在“铁饭碗”的思想,将教师这个岗位当成一个养老的工作,不积极进取,研究学问,导致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进而影响到教育水平。另外学校“”思想流行,不仅是对于学校制度还是学生教育都有不利的影响,导致用人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发挥出优秀人才的作用,导致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改革实践对于教师队伍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完善,需要加快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的研究和探索。
二、中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探索
(一)精简机构,加强编制管理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人力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很多冗杂无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根据相关的国家规定,中职学校应该合理设置学校党政管理机构,明确各个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进行有效的职能划分,对于相似职能尽量设置一个岗位,或者合署办公,以减少资源浪费。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学校的管理机构和领导职数要在上级规定的限额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指定。在上级部门核定的数量内,坚持精干和高效的原则,对教职工采取定编、定岗,减少非教学科研专员,提高中职学校的人力使用效益。中职学校的编制主要分为五大类:本部编制、教师编制、教学辅助人员编制、专职科研编制、职员编制、附属单位编制。对于不同编制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实现人事匹配,提高人事管理的合理性。人事制度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采取固定编制和灵活编制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针,在保证学校体制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人员编制,提高人事制度的灵活性。
(二)改革用人制度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职学校仍然实行传统的专业技术职务和干部职务终身制,导致中职学校内部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不高。近几年各中职学校的这种人事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现阶段应该做的是打破传统的人事体制,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加强中职学校人事竞争程度。中职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人力岗位设置不同的管理制度,工勤服务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在双方自由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教师或者其他技术人员实行聘任制度。同时为了便于后期的管理,应该根据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建立完善的岗位考核评价体系。对上岗人员实行合理的考核,并做出相应的评价,为后期的人员调动提供依据。只有建立完善健全合理的人事考核制度才能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改革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各种制度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而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是管理者进行资源分配促使员工激发工作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是人事管理制度的核心。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员工更好地进行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并不合理,存在激励手段单一、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各中职学校的分配制度还是沿用以前计划经济设置的方案,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和教职工的绩效匹配不合理,挫伤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管理体制出现问题。对此人事改革应该着重进行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的改革,不仅使用经济手段还要关注教职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多方面多维度解决人事分配制度。另外也要以“绩效挂钩,奖勤罚懒”为原则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坚决将制度落到实处,让教职工的工作能力与工资水平相匹配,以发挥最大的效能。
(四)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
进行人事改革不可避免会出现人员调动、解聘等问题,对此应该成立专门的小组具体落实不同的制度,不同的人实行不同的制度。对于新人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法提高员工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实在不能胜任的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解聘。对于“老人”尽量通过培训、转岗等方式进行妥善安置,减少矛盾。对于快要退休的人则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办理校内退休制度或者提前办理退休手续,确保这些人的正常生活。流动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水平。
(五)建立人事争议调解小组
学校内部应该设立人事争议调解小组,集中受理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矛盾,对于教职工提出的投诉和申诉,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合理调解和处理,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在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损害少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引起一定的内部矛盾,建立人事争议调解小组可以调节双方矛盾,让矛盾双方更好地进行沟通,以促进后期人事改革的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三、结束语
关键词:和谐铁路;人事管理;创新;建设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铁路改革的跨越式推进,生产布局的进一步更新,铁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这一宗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也为铁路的人事管理带来了新的攻关课题。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运输生产规模和区域的变化等等,使得铁路人事工作正处于一个重大变革时期,不少情况需要去探索,不少经验教训也需要去总结。现行的很多人事部门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内容,整天的工作陷于具体的重复的程序性事务堆中,还没有对人事工作形成详细周全的规范性制度,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环节没能有效地管理,这就需要我们人事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摸索,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和新方法。
当前和谐铁路人事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日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事管理部门作为铁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铁路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效率,影响铁路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建设。当前,铁路人事管理存在一系列主客观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未得到应有的肯定。在铁路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普遍认为人事管理部门是一般的事务性部门,与铁路经营效益没有太大关系,对人事管理的工作缺乏系统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其在企业当中的作用缺少相应的认同。
人事管理制度未形成规范化。尽管从铁道部到各铁路局都在一直致力于人事管理的规范化,没然而并没有形成详细周全的规范性制度,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环节没有有效管理。
人事管理人员非专业化。人事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科目,想发挥出它的作用,需要一整套的知识体系。目前铁路人事管理人员很多是非专业人员,缺乏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其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之中。
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铁路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全路范围内推广使用的人事信息综合平台,由于此系统在开发初期的主要定位是人事档案管理,加之铁路部门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致使铁路部门人事信息管理仍处于数据收集的初级的阶段,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分析系统,难以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
实现铁路部门人事管理现代化转变的新思路
(一)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化建设。一是增强基层人事管理制度的系统性,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从零敲碎打”向“系统配套”的转变,建立人事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人事制度的进程。二是增强基层人事管理制度的针对性。人事部门不仅仅是上级政策的执行者,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多深入一线,勤于调查、善于研究、交流互动,贴合基层实际细化政策措施。
(二)加快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一是强化辅助决策功能,致力于形成集资源管理、业务操作、综合信息和研究分析功能为一体,具有数据集成、资源共享、功能完善的决策辅助平台。二是扩大应用范围,建立集政策宣传、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培养规划于一体的更加开放的人事管理互动平台;建立健全网上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公示等人事管理模块,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全员参与,最大程度的收集、掌握、完善干部德、能、勤、绩、廉各方面信息。
(三)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一是强化专业练硬功。基层人事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手段和相关法规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求得人与事的互相促进,保障人力这一重要资源在铁路建中发挥主体作用。二是提升自身软实力。基层人事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要着力提升文字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才能达到整体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协调发展的目的。
(四)人事管理职能转变到战略管理的高度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铁路人事管理部门将人事管理定位在企业战略性管理的平台之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各级部门真实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参与企业决策,从战略决策的高度发挥监督、控制、反馈和调整组织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
(五)人事管理内容结构化。
管理结构化、系统化是将管理内容按照人事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划分成独立的条块进行全面系统管理的管理方法。一个人事部门的管理,从时间上来看:人员的进、管理、人员的出;从工作性质上来看,可根据工种、岗位、年龄、身份等进行分类分层管理。所以可以将人事工作结构化;同时,有的工作可能又有交叉,形成网络结构。这样以便于工作职责明晰,更有利于人事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六)加强铁路干部考核、提拔任用、技术职称晋升管理
铁路人事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更多的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为了积极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信息化,也需要对各部门的干部进行考核、提拔任用、技术职称,加强干部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七)建立让人才自己主动发挥创造性的激励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对员工的激励和考核,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铁路部门,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铁路事业的良好、和谐发展。尤其铁路人事部门在大力引进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时候,应有一套完整的引得进、留得住的激励制度。
(八)强化干部职业伦理建设
铁路运输工作岗位虽小,但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事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其职业伦理,蕴藏着对社会负责的重大责任,也反映出铁路企业的文化形象,影响着铁路内部员工的成长。强化干部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求干部遵守社会和铁路系统的道德规范,承担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道德责任。作为铁路部门,只有不断强化干部伦理道德,才可以树立企业标杆,以干部的行为去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铁路内部崇尚伦理道德的企业文化,从而也可以促进铁路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作为铁路部门,也不应该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各铁路局要将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一系列人才战略的落脚点,铁路人事部门需要树立科学人才观、找准铁路人事管理工作在构建和谐铁路中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加快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中国现代化大规模铁路网建设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如果人事管理部门能及时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将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合理的运用到铁路现代化建设中,将会促进和谐铁路的加速发展和良性运营。
参考文献:
[1]姚玉炯. 铁路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思考[J]. 企业科技与
展,2012,21:30-32.
[2]王倩.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铁路基层人事管理工作的探索[J]. 企业研究,2013,04:133.
[3]董百芬. 关于铁路人事管理工作创新思路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0,15:221.
关键词:公立医院 人事管理 现状 改进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一词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推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了人事管理,将人事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人事管理是一个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事物,决定了单位整体的结构性和协调性。公立医院是我国社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医疗救治的重要任务。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不断受到合资医院、民营医院的挑战。如何保持医院的诊疗工作顺利开展,如何让公立医院处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做好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要从意识上体制上加以保障。要明确人事管理的重要性,改革传统的工作方式,建立现代医疗鼓励机制,形成医院社会保障和经营活动的共同发展。
一、现阶段公立医院人事管理的现状
1.公立医院缺少人事管理的制度保证。我国公立医院占有医疗机构中的重要份额。公立医院在医疗结构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市场占有率。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在医疗体制改革催促下,虽然有了重要进步,但是在制度建设上,还保持了传统的状态。人事管理缺乏制度约束,例如公立医院人事管理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平衡,人才选拔不公正,日常管理松懈等。没有必要健全的制度保证,人事管理就会缺乏有效配置,就会在实际操作中脱离政策要求。
2.公立医院在人事管理上缺乏深层次管理。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多流于表面。在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上,缺乏深层次的管理。比如人才的任用,人才培养的开创性,人事管理的纪律性,医疗人员心理状态的分析,医疗事故的纠纷处理等等。人力资源没有深层次管理,就会给医疗活动带来隐患,人事管理就会始终停留在方法单一、作用不明显的状态。建立深层次管理机制能从根本上保证医疗活动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在突发问题上,有规章制度的维护,保证医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就医环境。
二、做好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1.将人事管理与医院经营相结合。对于公立医院而言,营利性质决定了医院必须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我们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就是要从基础环节上促进公立医院的资源建设。人事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医院经营活动中的人力资源保障。在人事管理中,要以医院的经营为出发点,以人事管理的优良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从而在经营中,以优质的服务取胜。医疗服务要求具有学术性和技术性。在人事管理中,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是人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人事管理与医院的经营相结合就要在医院的制度和具体操作中,注重人的素质对医疗事件的作用。医护人员的日常行为要以医院经营为具体要求,但是,也不能把经营活动作为唯一目标,要保证医疗服务与医院发展的共同进步。
2.做好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对医疗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是一项重点工作。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素质是决定医疗水平的关键。医院要成为人力资源选拔与培养的基地。在人才利用和培养上,要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文化层次方面、身体素质方面、道德修养方面积极推进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建立培养步骤和培养计划。公立医院要持续进行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以开发人才为中心工作。医疗人才是医院价值的体现,优秀的医护人员可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3.建立专业的人事管理机构。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虽然相比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完善一项制度,必要要有必要的专业机构来负责。公立医院要把握好人事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一个高度专业的人事管理机构。该机构要具有人事管理素养、医学知识素养、制度制定素养、纪律严格素养,用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组织。在考核、激励与日常管理中,保持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把人事管理工作放在医院工作的重心,实现人事管理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总之,公立医院在社会主义医疗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人们对公立医院一直保持高度的信任。公立医院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人们健康发展的基础性环节。做好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是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医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立现代医疗制度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
1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人事档案是一个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人事文件组成的,其真实性、可靠性由该组织的领导及其人事管理部门负责。由于人事档案本身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医院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保证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考察了解、正确评价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1.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随着人事制度的
不断改革发展,人才流动,医疗卫生单位选拔和使用人才的手续不断简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终身”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正,阻碍了人才的流动。2000年,我院引进了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有两名国外留学博士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之后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了人事,但也不能取得其在国外的人事资料。更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原单位停薪留职出国留学而扣留了档案),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我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给新录用单位在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1.2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人事档案
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我院因办公用房紧张,虽然人事档案材料份数多,资料复杂,多年来档案室一直和人事办公室在一起。由于医院人事管理人员编制不足,人事管理工作量大,人事档案管理都是其他人事管理人员兼管,属于非专业人员管理。在档案管理手段上,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管理人员还一直采取手工编辑、检索,致使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及时归档整理,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
2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设想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分院和经济实体增加,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医院人事管理(含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2.1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都能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2.2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2.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医疗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2.3.1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建立卫生技术
人员档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特别是在职称晋升、干部选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卫生技术人员档案包括:①基础材料: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进修证明、证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参加支边、支农和卫生下乡等医疗、防疫工作。②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材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申报表、考核表和审批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③卫生技术成果材料:著作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分级),专业技术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等。④其它材料:“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证书、证明;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材料、证书和奖状;专业技术失误差错材料。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建立,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医院管理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
2.3.2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
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自1999年起,我院开始逐步实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将人事档案托管给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事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2.3.3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管理
系统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实现医院行政管理一体化川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信息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是保证信息准确可靠的基础,是有效服务的生命。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就是为了充分使用资源,达到一方收集,多方共享。以人事档案信息系统为中心,建立计算机网络分系统,如通过人事信息系统,完善财务工资系统,人事上的工资变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系统传发给财务科发放,医疗保健系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上读取职工基本信息,而其它的行政管理系统也可以直接从人事信息系统中收益,如院办、党办、工会、计划生育及后勤、医务、科研和教学更能因此得到众多的信息和帮助。
2.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新形式下要提高档
案管理的水平,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多素质人才。①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②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③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④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人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关心他们的职称晋升和工作业绩,使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公正回报。
2,5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图增加资金
投人,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部分,我们也相应制定了人事档案管理平衡计分卡。通过愿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的设定,使我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及业绩。总之,平衡计分卡通过指标分解让职工参与管理指标的设立,让员工都了解医院的战略规划,认识到自身工作对医院战略及整体业绩的作用,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绩效管理;医院;人力资源;应用
一、绩效管理手段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意义
目前,我国医院在卫生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下,对现有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很多地区的各级医院在现有政策的支持下,都完成了体制改革,医院的综合实力以及医疗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这个背景下,医院也要采取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适应新的医院管理体制。绩效管理手段在很多民营企业中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医院通过借鉴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理念,对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定,对于医护人员接受聘任、培训、评级、工作调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并促使医护人员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能力,为医护人员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可见,绩效管理手段打破了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给医院发展带来的限制,为新型医院的形成提供了助力。[1]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医疗技术研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有很多具有高水平医疗技术的人才参与到医疗服务工作中。但是由于我国医疗行业体制改革尚处于初级阶段,医院缺乏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导致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并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医护工作绩效管理工作定位模糊
由于很多医院的人事专员并没有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形成足够的认识,所以在确定绩效管理要求时,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推行开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受到影响。甚至很多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是由院长完成的,但是由于院长往往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工作以及管理工作,难以深入研究医院人事管理现状,所以医院内部很难形成定位清晰、条款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浮于表面。甚至很多医院的绩效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培训,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达不到医院的实际需求,即使制定了完善的绩效管理模式,也很难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降低医院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2]
(二)医院缺失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在民营企业中,绩效管理体系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尚有很多医院没有完成体制改革工作,所以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另外,也是由于医院人事专员对绩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简单统计医生的工作时间、接诊人数即为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导致绩效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因此要进行完善。很多医院在制定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会借鉴其他医院或行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只是闭门造车,这同样也导致医院无法建立起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得不到长足的发展。[3]
(三)医护人员绩效评价标准不健全
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必然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内容,所以医护人员绩效评价标准也要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制定。反之,则不能体现出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无法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这将对后期医护人员的聘用、评级、岗位调动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也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质疑,导致医护人员不配合人事专员的工作,为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平衡的绩效评价标准,也会导致员工关系的恶化,引起员工消极怠工的心态,起不到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作用。[4]
三、绩效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一)提升医院人事专员的专业能力
目前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混乱是医院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为了减轻“阵痛”给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医院应该积极组织人事专员学习先进医院的管理模式,或者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民营企业采取怎样的绩效管理模式,并了解其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从而让医院人事专员能够掌握制定制定绩效管理制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提高人事专员实施绩效管理制度的能力,加强医院整体对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认识。
(二)健全人事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
新型人事制度的推行需要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样也需要医院领导对提出的人事改革措施进行审核和分析。所以,健全的人事管理体系是保证绩效管理制度顺利制定、推行的重要前提。医院需要任命专人对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并为人事部门了解医院实际情况提供便利,辅助人事专员日常工作。另外,对于人事专员的日常工作也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考核,及时发现绩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促进医院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医院也要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让绩效管理模式能够真正成为促进部门及个人业绩提升的重要手段,让患者能够接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让具有高超医疗技术的医护人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5]
(三)深入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区别,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之前,需要人事专员提前了解不同科室的工作内容,并了解不同科室之间的区别,为制定考核内容提供基础资料。一般来说,医院由医生、护理、管理三个部分组成,人事专员也可以将绩效管理体系分为这三个种类。尤其是在医生和护理两个类别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科室工作难度的区别,了解其专业特点、技术难度、风险系数以及工作量,并将这些因素作为评价医生工作量的重要指标,力求制度的公平、公正。对于每周或每月的考核结果,要妥善保管,为后续调整医护人员工资、岗位、发放福利提供资料;也为后续开展培训工作提供素材
四、总结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大医院都主动借鉴民营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绩效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要及时发现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提升医院人事专员的专业能力,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深入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区别,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等方式提升绩效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莉,付鲲鹏.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策略的探究[J].经济师,2019(05):220-221+223.
[2]刘微,刘建超,冯丹,刘丽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数据集及数据元标准研究[J].中国医院,2019,23(05):70-72.
[3]郝永荣.探讨绩效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08):2.
xx年,我有幸进入公司独立优化部门负责人事行政工作,在这里感谢领导对我的精心培养, 给予我工作上的支持.我将更加认真的对待xx年的工作.目前所负责工作范围涉及部门各份数据分析与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以下总结了工作的几个方面及以后的工作计划.
人事行政工作复杂, 目前部门已配备了各种管理表,有员工纪律跟踪表、各组组员项目分配表、奖金分配表、月份就诊表、 转正试题表、员工面试、 入职、 转正、 离职表、
从人员招聘至任用,根据各组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员工,配备到各岗位,人事行政人员年终工作总结。较好完成各组人员的入职、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规范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作出补齐;确定员工劳动合同签定人数,配合人事部工作事宜对办公室日常纪律管理,不定期通知宣传消防知识并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对办公室清洁卫生,安全进行巡查;跟踪后勤安排员工人住宿,关注员工宿舍卫生安全等情况;排解员工之间的人和事矛盾.
对优化部门就诊各数据分析:在优化就诊表优化效果统计表进行跟踪发现问题进行周与周的对比和本月与上个月的对比从中找出原因,并进行跟优化工程师对接一起分析问题的所在处。
做好每个周的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的统计以极新闻源的就诊对比,从中检查看那个平台就诊人数比较多,积极告诉他们作出改整。
对于xx年需加强的方面:负责部门的人事行政工作、协调方面还有所的欠缺,对部门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待提高;积极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建设;
建议员工培训机制的待完善和加强;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渡;我将在xx年继续完善公司制度,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的正常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协助各部门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工作;
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组织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员工对企业有良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前言:事业单位是我国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资料管理在事业单位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关系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是领导考察,选拔干部的主要依据。但由于事业单位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档案管理技术水平不高,使如今,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遗留的问题,如何规范档案管理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工作重点。因此,事业单位要完善档案管理体系,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深刻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档案管理人员处理工作时存在的现象
1.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
现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事业单位领导足够充分的重视,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不重视,管理水平不到位。这造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在人事管理体系中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给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2.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强
由于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档案管理的忽视,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能力有限,没有专业,统一系统化的管理方法,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因此导致档案资料的丢失,整理混乱等问题。要健全事?I单位档案管理体制,需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总结,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1]。
3.档案管理体制缺乏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无法给单位带来直观的效益,同时,档案管理工作繁琐复杂,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得不到事业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导致管理体制不健全。要完善档案管理体制,需严格落实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分工合理,充分发挥利用各个职责人员将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个人头上,科学地布置任务,将管理进行网络化,将所涉及的各个资料进行准确的管理,严格遵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创新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应根据自身是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体系,要求管理人员严格地依据管理制度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不得擅自违背其规章制度,统一遵守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的任务,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实施高效的管理措施,全方位地健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能够合理,有效的开展今后的工作。
二、创新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管理
1.提高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由于事业单位现存条件有限,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设施,使得原有档案资料存在缺失,没有统一的归纳整理,资料分散。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档案资料逐渐体现其重要性,它记载着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主要事件,对以后工作的发展起到借鉴、促进和指导作用。事业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进度,因此,事业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引起必要的重视,才能够在时间和人力资源上得到充分的支持,激励人事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2.增化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升管理技能水平
为了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高效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势必成为重要条件。创建拥有高学历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力量,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档案管理者来说,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对资料进行整理封存,档案管理员应进行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能够结合本单位的自身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同时,需要加强经济投入,引进先进的设备,不断增强提高职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规划资料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强化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意识,充分了解档案资料现有的收集、记录和整理情况,进而能够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准确的沟通与交流[2]。
3.进一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专业化、系统化
全球一体化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的运用,有效避免了因纸张丢失,管理漏洞而引起的信息不完善,资料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加快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要想对现有的问题得以充分的改善,需要进行专业化、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现如今,电脑是实用性很高的工具设备,可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要加快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进程,需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增强档案信息化观念的意识。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积极发展的作用,加快档案管理建设的步伐使档案管理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是现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重点[3]。
一、20**年度年终工作总结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供人才保障,确保学院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人才,是学院的生命线,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学院要想取得健康、稳步、快速发展,无疑是一句空话,学院的发展,需要人才来支撑。本年度我们采用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我们共参加招聘52次,其中xxx现场招聘30次,xxx人才市场6次,中高级人才市场、大型招聘会7次,报纸媒体上招聘2次,橱窗招聘3次,同时在学院网站上常年招聘。
全年我们共引进各类人才xxx名,从岗位结构上看,专职教师xxx名,外籍教师xxx名,辅导员xxx名,行政人员xxx名,后勤服务和教学辅助人员xxx名;从人才层次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xxx名,中级职称xxx名,占总引进人数的xxx%,教学人员、行政人员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职工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各类人才的引进,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另外,我们在外聘教师的聘用上,注重聘用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今年,我们共增加聘用外聘教师xxx名,其中副高职称xxx人,占xxx%;讲师职称xxx人,占xxx%,外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逐步提高。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在员工培训方面,我们坚持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在内部培训上,我们侧重于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今年6、7月份,我们配合学院董事会对学院的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8月底管理制度下发后,我们一方面组织各部门自行开展相关管理制度培训,另一方面由我们人事处组织,先后3次对后勤服务和教学辅助人员、教学人员、行政人员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并对部分岗位人员进行了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外部培训上,我们侧重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本年度共组织了xxx名教师参加了教师资格认定岗前培训,xxx名教师参加了高校教师进修班,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等。
3、建立考核机制,强化考核职能,充分发挥人事决策作用
一是加强学年度和年终考核工作,今年5月份,组织开展了20**-20**学年度考核工作,为教职工职务晋升、工资调整、转岗、去留等人事决策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参照依据。今年12月份,我们又根据新修订的考核制度,创新考核办法,注重量化考核,从形式上分岗位进行考核,从内容上强化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力求考核更科学、公正。
二是加强新聘员工在试用期内的考核工作。在人才引进上,我们遵循“严进宽出”的原则,严把招聘关和试用关。我们及时跟踪了解新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状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我们更侧重于加强对关键岗位试用人员的考核力度,9月份,我们对新聘的几名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考核,为学院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参照依据。通过加强对试用人员的考核,确保了人才引进的质量,在今年下半年新引进的人才中,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率基本为0。
三是及时搜集员工的工作绩效信息,为员工考核提供参照资料。
4、完善教职工福利和奖励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在教职工福利方面,今年,除特殊工种和具有特殊劳动关系员工外,全部办理了社会“五险”。另外,我们及时做好员工福利的发放工作。
在教职工奖励方面,我们加大了奖励力度,延伸了奖励内容,创新了奖励方式,建立起一种长效激励机制。今年11月份,我们相继出台了《论文奖励办法》、《员工培训费用报销办法》等。
5、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完善学院内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聘用制度
今年下半年,我们共办理了xxx名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目前,已有xxx名教师取得助教任职资格;同时,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积极组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工作。
**月份,我们协同教务处开展学院内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经过个人申报,所在系(部)推荐,人事处审查,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今年共有xxx名教学人员获得我院内部讲师任职资格。根据“评聘分开”的原则,我们又对我院xxx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聘用,同时颁发聘书。
6、规范劳动关系管理,夯实人事基础工作
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劳动合同签订、员工档案管理、员工信息资料建立健全、离职手续办理等一系列人事工作,逐步规范和完善,人事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细致,本年度,未出现一起人事纠纷,投诉现象也很少发生。
在合同管理上,今年,我们共签订劳动合同xxx人,其中与学院续签合同xxx人,新签合同xxx人,与后勤服务公司新签合同xxx人,真正做到人人有合同,规范了劳动合同管理。同时,在非全日制用工、特殊劳动关系用工方面,也全部签订了协议。
在员工档案管理上,我们一方面与安徽省人才市场建立联系,做好新老员工原始档案托管工作,目前,已有xxx名员工档案关系转入我院;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内部档案的建立健全工作,丰富员工信息资料,提高员工内部档案的利用率,为人事管理做好服务。
七、努力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
**月份,配合完成民办高校和民办非学历高等学校教育机构20**年度检查工作;*月份,完成了20**年度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月份,完成了20**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和稽核工作;**月份,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报工作;**月份,配合完成高等院校档案检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
1、人才层次低,结构不合理
从整体来说,学院的人才层次低,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严重缺乏,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含辅导员)所占比例不到16%;从年龄结构上看,毕业2年以内的专任教师占了很大比例,整体趋于年轻化,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都严重不足。
2、缺少人力资源规划,在人才引进上疲于应付,人才储备不足
在人才引进上,我们总是在“救火”,一旦出现员工离职,立马需要组织招聘,往往在短时间内又招不到合适人选,缺少必要的人才储备。今年下半年,由于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对教师岗位人数的需求增大,为了能够保障教学正常运行,只能通过降低岗位要求的办法来招聘,造成新聘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
3、培训工作开展不深入
今年我们在员工培训方面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只是侧重于在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方面,在员工的执行力、团队意识、基本素养方面的培训较少,培训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
4、和各部门的沟通不够
由于过多地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平时和各部门的沟通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人事处的管理职能和人事管理的参谋作用。
5、人事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人事工作是一份非常精细的工作,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与教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今年下半年,由于审查不严,造成有2名员工提供虚假资料获得聘用,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另外,员工基本信息资料还不够完善和健全,人员进出流程还不够顺畅。
三、20**年工作重点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加强人才储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变被动为主动,变“救火”为“防火”,改变以往在人才引进上疲以应付的局面,提前做好岗位需求预测,加强人才储备工作。同时做好岗位分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加强培训工作,完善培训体系
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力求有所创新,从形式上,采用拓展训练、开展系列讲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工作;从内容上,增加执行力、团队精神、基本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
3、加强和各部门的沟通,建立沟通机制
建立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沟通顺畅,互通有无。多与教职工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发挥人事管理的参谋作用。
4、进一步夯实人事基础工作
人事基础工作是做好其他人事工作的前提,基础工作没做好,就像万丈高楼没打好地基,随时都可能有坍塌的危险。切实做好人事基础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减少工作中的误差,提高教职工的满意度。
四、几点体会
本人今年xxx月xxx日进入学院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学院的管理制度修订工作,8月中旬正式调入人事处任处长,在这半年多的时间内,感触很多
1、注重合作
部门整体绩效的提高得益于下属员工的支持,同样,下属良好的工作绩效也取决于领导的指导,两者相辅相成。部门内的合作主要是部门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合作,下属与下属之间的合作,部门的整体绩效取决于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的合作程度。我很感谢xxx、xxx两位同事,她们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很少需要我督促她们去做,平时交办的事也都能按质按量完成,正因为她们的努力,平时对我工作的支持,能让我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脱离出来,有了时间去思考,的时间去分析人事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她们本身的不足,反过来又给她们工作上的指导,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让我这个从没有高校人事管理经验的“门外汉”逐步成长起来。
2、注重思考
通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整天忙忙碌碌,可又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忙什么,工作绩效低,问题不断,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思考。缺少思考,部门工作就没有规划,工作缺少思路和方法,问题出现了,只是被动地解决问题,不去思考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治标不治本。作为一个处室负责人,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学会思考。
3、注重创新
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因此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具有公办院校的管理特征,另一方面具有民办企业的管理特征,民办高校近几年才发展起来,没多少成功的管理经验让我们借鉴,往往只能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开展工作。目前,学院的一些中层干部一部分来自公办院高校,一部分来自企业,管理理念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因此,注重创新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观念上、管理上、工作方法上都要进行创新。我一直在企业里从事行政、人事管理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对高校人事管理不熟悉,因此,创新对我而言对我显得尤其重要。
20**年,我有幸进入公司独立优化部门负责人事行政工作,在这里感谢领导对我的精心培养, 给予我工作上的支持.我将更加认真的对待20**年的工作.目前所负责工作范围涉及部门各份数据分析与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以下总结了工作的几个方面及以后的工作计划.
人事行政工作复杂, 目前部门已配备了各种管理表,有员工纪律跟踪表、各组组员项目分配表、奖金分配表、月份就诊表、 转正试题表、员工面试、 入职、 转正、 离职表、从人员招聘至任用,根据各组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地招聘员工,配备到各岗位。较好完成各组人员的入职、离职、调岗等人事审批工作;规范员工档案,对资料不齐全的作出补齐;确定员工劳动合同签定人数,配合人事部工作事宜。对办公室日常纪律管理,不定期通知宣传消防知识并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对办公室清洁卫生,安全进行巡查;跟踪后勤安排员工人住宿,关注员工宿舍卫生安全等情况;排解员工之间的人和事矛盾.
对优化部门就诊各数据分析:在优化就诊表优化效果统计表进行跟踪发现问题进行周与周的对比和本月与上个月的对比从中找出原因,并进行跟优化工程师对接一起分析问题的所在处。
做好每个周的新闻源外推效果跟踪的统计以极新闻源的就诊对比,从中检查看那个平台就诊人数比较多,积极告诉他们作出改整。
对于20**年需加强的方面:负责部门的人事行政工作、协调方面还有所的欠缺,对部门工作情况,人员纪律的检查力度待提高;积极对公司企业文化及工作氛围的建设;
建议,员工培训机制的待完善和加强;应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渡;我将在20**年继续完善公司制度,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管理制度的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的正常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能起到切实的效果;协助各部门工作,加强与员工沟通,加强团结,迅速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加强劳动人事管理工作
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过渡;
组织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员工对企业有良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年人事行政工作虽不算太理想,但我们会继续努力,加强学习,积极配合公司管理好部门人事行政工作,尽最大的努力使工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