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英语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农村英语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时间:2023-10-10 10:4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英语教学的困惑及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英语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农村 高中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稳步推进。至此,全由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英语教育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但现实状况不容乐观。随着高中课改的启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暴露出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师对新教材的困惑

新教材给我们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生机,它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操作起来难度大,要求高,广大教师没有领悟新教材的意图,走老路了,这就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同时,广大教师也有很多困惑:1.词汇量大,如何解决单词问题?课前老师得花大量时间解决生词教法问题;对学生来说,也要进行足够的预习。2.教材都用英文编写,学生阅读起来困难,直接影响效果。3.新教材信息量大,现代化程度高。4.教学的方式、方法改变特别难,有些教师使用过几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还用传统的方法去授课,不符合新课改。

对策略:

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多组织培训活动,多请外地有经验的教师上示范课,以供参考。教师要多花时间读透新课标,同时进行校本教研,认真钻研教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争让英语课堂气氛活跃,收到最佳效果。

二、初高中英语衔接方面

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在教材、教法、学法和测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是由于绝大部分高中教师在上新教材之前忽视了这些差异的存在,而是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按部就班地直接进入新教材的授课,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对教师的不适应,对新课本不了解的障碍,导致很多学生到了高中英语成绩一路下滑。有些自认为学习很努力的学生,成绩也总是不理想。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成绩一落再落,最终放弃英语。

应对策略:

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领悟大纲,掌握教材,活化课堂流程。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习JEFC和SEFC大纲,领悟两大纲的立意和内涵,明确各自的教学目的及具体要求,找出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差异。同时,教师要下大力气研究教材,明确新教材“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编排模式,做到以旧带新,以新温故。只有在充分明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把握好起点和课堂容量,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英语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实现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充分应用。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

目前的农村英语课堂上仍然是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属于“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整个过程主要还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教师把自己当成知识的传授者,很少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发现、总结和归纳。这样,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很难学会实际运用。

应对策略:

教师要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构建能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和谐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着。当然,也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了,老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恰恰相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反而是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即化授“鱼”为授“渔”。

四、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缺乏灵活性

笔者所在地区各高中的教学硬件设施在逐步完善,很多教室配有先进的投影设备,这为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但教师仅是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单一地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一堂课下来除了展示课件,黑板上空无一字,完全用多媒体代替常规课,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机灌”。课件的操作也缺乏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应对策略:

广大教师要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的教学相结合,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

五、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现在的英语教学仍旧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在转,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高考服务。所以考试形式一切以高考的形式为准。虽然国家已经推行了新课改,要求给学生减负,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但是面对高考的压力,新课改成为了一纸空文,大部分学校依旧以升学率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在对英语科目平时的考核中,也将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考查改为了对听、读、写模式的考查,使得英语学习的评价体制化。

应对策略:

平时的考试测验中,广大教师要把考试题型多样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高考的形式与标准只适合高考,不一定适合其他评价目的。高考主要考查综合语言能力,平时的检测主要检查阶段性的学习结果和某一方面的学习结果。所以,考试题型多样化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评价方式也应当多样化,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重语言知识讲解,轻语言和文化输入

一些教师把课文看作知识点的载体。通过讲解课文来教授语法和词汇,这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堂活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点。为此,他们还跳过教材中的一些听说活动内容。学生在学习时也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文中的语言点上,当教师处理语言点和语法知识时,学生便高度重视,不敢含糊,而轻视了听说表达的重要性。

应对策略: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影响因素;对策

笔者是县城实验中学任教多年的一位英语教师,去年九月份我被县教育局分派到我县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支教一年。在上学期的支教生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影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影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原因

1.英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我所支教的这所小学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包括我在内的教师总共才11人,其中还有三个是代课教师。我除了教五、六年级的英语,还教五年级的数学。我一个星期十七节课,别的教师平均都是二十多节课。该校没有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英语教师大部分是由该校年轻一点、英语基础好一点的教师兼任。三年级英语课是一位刚上班的语文教师教的,她还教三年级语文。四年级英语是由校长教的,他还教二年级数学,并且学校的事情主要是校长来负责,校长还经常到镇上或县里开会,每天都非常忙。可见,小学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英语教师更是匮乏。

2.英语课时不够

每个班一周只有两节英语课。有些内容不能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去讲、去操练。有些游戏、歌曲也没有时间去做、去演唱。学生只能跟教师读一些单词,理解一些主要的句子和对话。小学英语学习必须具备的听、说、读、写、演、唱过程很难有时间去实施。就这每周仅有的两节英语课有时还会被数学、语文课所占用。

3.英语教学资源贫乏

英语教学以情景教学为主,因此,需要一定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投影仪、挂图、实物等等。利用这些教具进行教学能为学生创设情景,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但是农村小学很少有这些教具。我所支教的这所学校也没有这些教具,英语教学资源非常贫乏。

4.缺乏英语学习的氛围

农村小学教学主要以语文和数学为主,英语是名副其实的副科,不被重视。虽然从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但两年前该县农村小学英语课几乎不上,也没有专业教师上。这两年由于小学毕业要进行英语考试,并且和语文、数学一样也进行全县评比。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才勉强开展起来。但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师缺乏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发音不标准,课堂用语表达不流畅,使学生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英语学习的氛围。学生放学后回到家更没有学英语的氛围。农村小学生的父母绝大多数对英语知之甚少,并且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爷爷奶奶连数学、语文都很难去辅导,对英语更是一窍不通,更别谈在家用英语去交流了。

二、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这些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善和提高。

1.加大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多招聘一些英语专业的教师去农村小学任教,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以便留住人才。加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其业务水平,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2.提升小学英语的地位

应该使英语上升到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地位,课时也要增加,一周至少四节课。

3.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

要为农村小学配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挂图、磁带、实物等必要的教学设备。尽量每个教室都安装“班班通”。这些设备能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营造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的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去教学,并且要针对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征,将40分钟的教学时间分割为2~3部分,每个部分的长度为15~20分钟不等。将教学时间片段化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一项任务;当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时,教学则进入下一个任务,新的任务又会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和班级可以举办一些英语学习的活动。例如,举行唱英语歌比赛、英语朗诵比赛、做与英语有关的游戏、观看英语影视片段等内容。说、唱、看、听等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会语言学习的快乐,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这些都能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的氛围。农村小学生的家一般都距离比较近,放学后他们喜欢到同学家去玩、做作业。教师可以调查一下哪些学生经常放学后还在一起,然后布置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使他们在家也能练习英语。

以上是笔者这一学年以来英语教学的困惑和反思。虽然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有许多困难,但是笔者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争取在支教的时间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钻研教材,和其他英语教师进行研讨,竭尽全力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听、说、读、写、演、唱能力。笔者相信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未来会更好。

第3篇

关键词:农村 初中英语 问题

一、前言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引发了一系列变化,诸如,常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情景、教师工作方式和对教师评价的变化都对教学模式和教师本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它所营造的课堂模式会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和激励的状态,这无疑是更大的挑战。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问题成为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障碍,农村英语教学环境的改善问题也愈加突出地反映出来。因此,为了解新形势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所面临的困惑,作者对恩施地区所辖农村初级中学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并试图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二、农村初中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师层次低

英语教师的学历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的英语教学质量。数据显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严重偏低,48%的英语教师是大专学历,36%只有中专学历,非英语本科学历占13%,而这13%的英语教师实际上只有英语专科学历,后通过省自学考试或函授取得其他专业的本科证书。调查中还发现,除镇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科毕业外,其他初中英语教师多是中专学历,甚至也有本来担任其他课程教学的老师转行教英语的,兼课、代课现象严重。事实上,这批老师有的只有高中英语水平,甚至初中英语水平,他们在专业方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其语言能力和教学技能根本无法保证英语教学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农村初中所在地偏僻,条件艰苦,专业英语教师严重缺乏,这势必影响36%只有中专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监控和科研能力弱

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不断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较弱,面对变化的环境不能自如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能自如地克服各种困难。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缺乏经验,疏于反思,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弱,一是缺乏理论指导,教师平时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积极,对学科前沿知识更是不关心;二是缺乏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意识和能力,论文很少获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则更少;三是大部分教师虽然都比较重视计划、教案的编写,但很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更不会总结。

3.英语教学设施短缺,难以跟上现代化教学的步伐

从调查结果看,12所中学共有4问语音室,一半的学校建有简易的多媒体教室,但许多设备已经陈旧老化,无法使用,再加上多数老师对电化教学手段知之甚少,只会进行简单的操作。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注重电化教学的几所中学使用外,其他中学只在考试时使用。图书资料是学生汲取“营养”的来源,学校的图书馆便是“营养”的仓库。然而,农村中学里由于场地及资金问题,无法配备图书馆,图书资料音像资料严重缺乏。教学设备是教学过程控制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对英语这门实践性和互动性强的学科教学来说,教学基础

设施的紧缺和简陋,无疑对英语教学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农村初中教学的对策

1.借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针对农村英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硬件的投资力度,为农村学校提供可供英语学习的参考书,基本解决农村英语中最基础且重要

的问题。例如为农村购置英语教学资料,修建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等,使学生的听力及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办学,吸收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投资农村教育。

2.师资问题成为初中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主要表现在:学历严重偏低,专业基础不扎实,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观念严重滞后,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没有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自我提高意识低,知识更新和专业能力发展缓慢。在全球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增强农村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职前培养。各大专、师范院校要着重培养高质量的、适合现代英语教学的优秀英语毕业生。2)急需加强对农村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抓好教师在职培训。英语新《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使用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更新知识。需要加强语言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能演、会唱、会画、能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教材,掌握现代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技能,改变沉闷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实施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

3.着眼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实质就在于培养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培养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自我评估的能力,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与技能,培养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具备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就可以面对变化的环境自如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应对各种困难。另外,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把研究和解决问题提到继续教育课程的核心地位上,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师研究农村初中英语教材教法问题;遵循“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农村英语教师参与农村英语教材教法的研究性学习的继续教育活动。

四、结束语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素质问题的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因此,客观上,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方式,加强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观上,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给自身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敢于面对压力和接受挑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巩子坤,李森.论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3]温爱英.江西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素质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8).

第4篇

关键词:基本理念 困惑 应对 要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使教育工作者焕发了极大的热情,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逐渐形成,融知识、趣味、合作、探究为一炉的高效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作为负责全县英语教学的教研员,深感责任重大、工作艰辛,为使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本文将从新课改的原因、基本理念来探讨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及应对、新课改对师生教与学要求,进一步探讨新课改下中学英语高效课堂如何在全县各校进行推广,并将自己在新课改中的几点体会概括如下,与同仁共勉。

一、深悟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中学英语课程要面向所有的在校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天分,他们的数理基础、理科悟性的高低,也不管他们民族、地方经济的差异,他们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等等,教师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英语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并在《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指引的方向上有所进步。

新课程理念之二: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

二、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困惑及教师对策

1.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2.教参、教具、学具缺乏,教师只能依靠自己制作课件。3.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4.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

三、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要求

1.推崇新的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传统的大纲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大量的知识灌输,使课堂变成了“一言堂”,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制;而新课程强调老师不仅要教英语,而且要育人,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不是学生配合老师上课,而是老师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要给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学习。教师要面对全体,因材施教,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反思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方面的综合发展。而传统英语教育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把学生当作容器,大量灌输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的只是一些机械呆板的语法条款、词汇、句型和语言点,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语言交际运用能力低下,外语教学始终未能摆脱“老师教,学生记,学生背”的怪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感、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德育、美育等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既强调英语知识技能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又关注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等。

3.追求教学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

新课程强调实现课内知识的理解到课外知识及教育资源的广泛运用的转变,从而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学中,学生除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强调学生课外多收听和观看英语节目,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朗读、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坚持用英语交际;搞好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指导学生利用机会勤于练笔,如写英语日记、英语小作文,办英语板报,写明信片等,以加强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等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体验、实践、参与,注重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的形成,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应达到的学习策略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也相应地带来了学生学习反应的变化,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反应转为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总之,课程改革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变化,它的核心思想是:英语教学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为纲,做到“All for students,for all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all”。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 英语教学 挑战与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9亿人口的农村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地道从农村走出,又回到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多年的乡村教学经历使我深刻体验到新农村这几年取得的可喜变化,也多了一份责任和反思。如何给新农村培养出一代高素质的人才,便成为我们扎根在这广阔田野上的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村英语教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设备差,思想守旧,教法单一等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农村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反思,探究适合新农村的英语教学之路。为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乃至他们的终身学习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一、农村英语教学的挑战

在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教学工作的艰辛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1)教学任务重,自身素质差

农村师资严重不足,教师队伍过于老龄化,青年教师既要担任班主任,又要教全年级的英语课,还要管理学生的生活。加之,乡村的大部分英语教师是转岗培训出来的,发音不够规范,怎样要求学生开口讲英语呢?虽然这几年工资有所升高,但相比医疗、银行等其他事业单位差的很远,部分优秀英语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纷纷改行或下海经商。教学及管理负担重,英语专业教师少,农村基础建设水平差,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好的教师,学生怎么会学好英语。

(2)教学方法单一,缺少教研氛围

乡村教学条件差,信息闭塞,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找不到解决的途径,没有教研小组,没有在一起学习的机会,教学方法得不到改善,教学手段单一。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还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因此,英语便成了英译汉,写又背,陷入了“纯应试教育”的误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学生方面

(1)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相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受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第二,受老师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特别是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新的语言应有新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农村英语教师还是采用“应试性”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学活动死板,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上课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下课后又没能把不懂的地方弄懂。这样不懂的知识点越积越多,听不懂就不愿学,不愿学就更听不懂。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出现自暴自弃、厌学的情绪。学习兴趣不高,老师提问时一问三不知,甚至干脆不作声,教师的上课热情也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气氛和教学的积极性。

(2)撤乡并镇合校,生源流失严重

为了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撤乡并镇合校工作开始。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在同一地区不同师资教育,合校后学生、教师的英语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外,农民越来越富裕及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有条件的家庭便将孩子送到抢生源的城市学校上学。留下的学生一种是学习差,另一种是家长文化低、经济条件差,只好就近上学。就算有几个尖子生,部分受环境及家庭所迫,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这样农村学校因为生源差,优秀学生少,教学效果差。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3.教育管理及投入

(1)教学设施简陋,培训短缺

我国新大纲规定,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按照新大纲要求,英语教学需要配备一定的电教设备。如电脑,收录机,教学磁带,幻灯机,投影仪,教学图片等等。但由于学校及教育部门财政困难等原因,教师不得不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台录音机的教学时代,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即使有许多学校配置了一定数量的英语教学设备设施。但有些教师担心浪费时间,或教学方式不灵活,不会操作使用多媒体设备.以及学校出于经济原因的考虑,许多英语教学设备设施长期闲置不用,设备利用率很低,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2)新教材脱离农村现实

新教材理念的前卫,现行中学英语教材内容编写走城市化道路,淡化了乡土意识,背离农村需要,在内容的选择上大多以城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农村学生对此较为生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对英语知识感到费力,那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生活知识也成了学习的障碍,人为地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和学习的难度,遭遇尴尬。农村虽说这几年在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对照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时还跟不上新课程的要求。目前许多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设备仅限于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图片、卡片、简笔画以及不成套的教学挂图和教学磁带,无法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3)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单一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只关心教师的活动对学生最后学习的结果,而且通常是简单的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使得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仅限于考试和升学。导致学生只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而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如交际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评价甚少。尤为严重的是这种评价也容易造成学生被动、消极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活动,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不利于英语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4)现代化教育技术推广应用欠缺

农村现代技术英语教学推广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大多数学校学术书刊少,“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机会也少,教师进修提高的环境不佳。许多农村小学三年级还未开设英语,即使开设多数也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学校信息技术网络化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比较滞后,导致教师资料采集困难,备课时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精力过大,未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作用。从而在教师中形成畏难情绪,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推广。也剥夺了学生接受科技发展带给教育改革的成功。

4.家长观念陈旧,重视不够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尤其体现在孩子的教育上。在农村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大多数持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都不怕”观念。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没用,再加上外出打工者的增加,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督促和教育。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关心和温暖,所以生活学习上更是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久而久之在英语学习上就脱节了。

二、解决农村英语教学的策略

1.提高认识,解放观念

新农村学校各级领导要及时转变观念,重视英语教学。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这是英语学科发展的基础。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给教师订阅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报刊杂志、音像资料,丰富教师的备课资源。要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观摩的条件和机会。另外,要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家长接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从思想上转变家长的传统看法,确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发挥二者的教育合力。

2.引进人才,加强培训,提高师资力量

农村师资现状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取得突出的成效,我认为现阶段要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大农村英语教师培训力度,形成强大的英语培训系统,为英语课程实施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做到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培训相结合;名师培育与整体提高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打造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合格的英语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②积极开展农村英语教研活动。在教师之间营造一种积极的互帮互助的学研氛围,共同探索适合新农村英语教学的好方法,使得农村英语教学稳步发展。③国家要鼓励那些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到农村去任教。另外。还可以从城镇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去支教,让这些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农村,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水平。

3.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类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对活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起到促进发展作用。在转变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同时,也要丰富教学活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做游戏,情景对话,猜单词,生活表演,模拟秀等。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要耐心地解释,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以稳固其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4.加强教材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目标》教材中,图文并茂,内容涉及较多,但并非都适用农村地区的学生。建议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尽可能地在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努力创造条件更要上。同时,更希望教育部门的教材编写专家和机构,应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客观实际,编出适合农村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新教材应当降低现有的难度,多增加一些与农村实际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的经历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只有教学内容被学生理解和接纳方能转化为具体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乐趣。

5.建立多样化评价方法,推进农村现代化教学

从实际出发,因校而异,逐渐推进农村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和学生从中获益。政府还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英语教育差距。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学校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灵活多样的评价,与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甚至把家长参与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是目前每位教师的主要任务。

三、结语

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给广大的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英语教育差距凸显的更加明显。不仅在师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法存在问题,过快的农村城镇化推进也给农村教育带来挑战。尽管国家已经逐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但在新形势下要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得综合地考虑问题的实质,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农村英语教育才有望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胡瑾.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3):101-103.

[2]吕京,吴春梅,罗大珍.西部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遂宁市荷叶乡中学个案分析[J].科技信息,2007.11.

[3]范小平. 陕西铜川新区周边农村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农村,2011.11.

[4]杨伟宁,田彪.浅析农村学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1.11

第6篇

一、永宁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永宁县从2000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在各小学开设英语课,至今已有八年了。笔者在永宁县53所小学调研和教学视导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英语师资紧缺

目前全县承担小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共70多人,其中专业英语教师的比例不足20%,但如果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的要求,农村小学大多数英语教师岗位只能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有语文教师兼代英语课的,有数学教师兼代英语课的,还有的教师身兼数职,兼代英语课的同时还带微机课、兼后勤人员等职务。“教育的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如此的师资力量必然引发了下列种种问题。

1.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由于农村小学的大部分英语教师不是专业教师,他们自身的英语水平不高,所以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语音、语调及英语表达方面错误的出现率比较高。在笔者调研和视导中发现,有不少教师单词读音不准,不能正确读出单词的重读音节,教师读错单词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教师口语能力较差,甚至不会运用英语课堂常用语;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汉语记忆英语单词等等。“有其师必有其徒”,很多农村小学生学不好英语由此可略见一班。

2.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都很盲目,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非专业出身,他们对英语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改的要求缺乏理解,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仍然以传统的“灌输”为主,使英语教学失去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而应有的情境性、应用性等。久而久之,许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英语是知识,学习英语是为了掌握知识,是为了升学考试。

3.教师负担过重。永宁县英语教师除了县城和实验小学为专职英语教师外,其他乡镇小学英语教师均为兼职教师。教师课时量达每周33节课之多,几乎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要跨年级,跨学科代课,学生人数也过多,教师精力不够,往往出现顾此失彼,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迫局面。而新课程又注重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小学英语这门课程的特点,注定了它的教学形式应当活泼、生动、富有感染力。有的教师每天的课程安排是满满当当的,加之没有教学辅助设备(录影机和挂图等),一天下来,老师只能是筋疲力尽。这种现状既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指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要保证每周至少四次教学活动,学校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安排。永宁县自1995年秋起就在县城一小、二小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后来又逐年在有条件的其他小学开设。就目前情况来看,开课起始年级很不统一,课时安排也不尽合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评价,各小学的英语课程大都形同虚设。就笔者所知,在开设英语的小学中,没有一所学校遵循《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开课原则。多数学校只开设长课,周课时基本上安排3节,有少部分学校周课时只安排2节,而且一旦教学进度紧张,英语课就会被占用。教师在教学中普遍感到课时少,间隔时间长,语言知识复现率低,加之现在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语言容量大,知识点多,而且跨度较大,在如此紧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困难很大。

(三)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农村学校的经费本来就紧张,加之农村学校总体上对英语重视不够,所以,学校宁可把有限的经费用于其它“主课”教学设施设备上,也不会投入到英语课程上。如有的学校英语教学资源的配备不足,就连最近本的英语教学挂图、教师用书、课标、教学磁带都没有。由于条件限制,多媒体在农村还没有普及,有些学校连录音机还配置不全。众所周知,英语不是母语,我们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因此英语教学需要借助硬件设施,比如录音机、教学挂图、教师用书、课标、教学磁带等。通过录音机可以让学生听到纯正的英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毕竟英语教师的发音总存在着发音不纯正的问题。但是在农村,由于缺少必要的设备,使得英语教学很难开展,更谈不上说出标准的语音和语调了。

(四)农村家长对小学英语的重视不够

我们知道,学生的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要使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形成“合力”。但据笔者的了解,不少家长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有许多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学好语文、数学就可以了。有的家长既不懂英语,也不知道英语的重要性,还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小学里主要是语文和数学,英语主要是玩玩的”。甚至,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考大学,学习英语就没有一点用途。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这些学生家长自然就不愿意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上投资,不愿意为孩子购买英语磁带、图书等学习用品。

(五)小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

在农村,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学生英语水平整体偏低,且两极分化严重。小学生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刚刚开设英语的班级,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心情既兴奋又激动,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词、句能够较好的掌握,对于会话也会经常性地操练。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教材内容难度的加大,学生到了高年级英语水平两极分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一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英语语言能力,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英语语言能力几乎为零。

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家长对孩子英语学习的两极态度。我们发现,一般地来讲,越是家长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高,成绩好,反之,那些家长不重视的学生,一般越到高年级,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越低,成绩也越差。

从考试成绩来看,城镇与乡村之间、学区与学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出现两级分化现象。有的学区配备了专业英语教师,他们的整体水平比非专业的学区高的多。平均分有50多分的差距。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也是造成两级分化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农村小学英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教师创造有利条件

1.教育主管部门要更加关注小学英语课的开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师资需求,重视小学英语课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要创造条件使校内外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实物。除了教材出版单位为教材配备的直观教具以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作直观教具,收集可以用于教学的实物。同时要注意对教具和实物的保管和再利用。

2.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让小学英语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远程教育和网络等设施,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计算机多媒体资源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既是英语教学中非常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又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同时,计算机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技术又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计算机远程教育资源或互联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二)合理安排师资力量

1.各校在安排英语教学时,要尽量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既做到教师“定岗”(安排专职教师任教);又教学“定时”(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并保证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有研究与反思的时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2.招聘一批专业英语教师充实小学教师队伍,尽可能做到每个学校有一名专业英语教师。

(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为英语课程实施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1.要加大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力度,形成强大的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让英语教师从其它课程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地学好英语、教好英语、钻研英语课堂,给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另外,在培训教师的同时,学校也要做好家长观念的转变工作,只有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观念都得到更新,推进英语课程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开展丰富的农村英语教研活动。在农村,许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却找不到解决的途径,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思考。交流、碰撞会产生生命的火花,农村的英语教学无人关注,学校里没有教研小组,没有在一起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英语教学走得很难。作为教学研究的专职部门教研室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指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理论和业务辅导。一方面建议教研室都要到基层农村学校蹲点,帮助农村学校搞好英语教学工作,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决策,把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另一方面,县城的学校应开展与农村学校“接对子”活动,送课下乡,帮扶农村英语教学的稳步发展。

(四)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来教,只让学生去机械的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同时,恰当的语言实践运用训练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音教学 现状 策略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新课程对中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音教学。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一、农村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困惑

1.新课标淡化了语音教学,在内容编排上比较分散。新课标淡化了语音教学,致使有的教师在思想上有所疏忽,错误的认为音标教学不再是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是一带而过,这样对学生也是一个错误的引导,就不能够使他们顺利过单词的拼读记忆关。学习英语就像学习汉语一样,过单词的拼读记忆关是最起码的要求。语音教学内容从小学时就已经开始出现,而新课标在七年级时又再次呈现,历时二个学期,完成单音教学、读音规则、重音、连读和失去爆破等语流音变的教学。先用近两周的时间教完26个字母,其次是音素,最后是音标。48个音素和音标的教学分别编排在了两个学期。这种教学内容的编排,无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学不全48个音标,就无法进行正确的拼读和有效地记忆单词,弄不好又会煮成夹生饭。这无疑为学生的两极分化提供了一个机会。

2.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音素的重要性。如今的学生识记单词的模式是:读音标――看词义――死背字母顺序。不能按照音形义相结合的方法正确识记单词。字母是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而音素是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是连接字母与音标之间的桥梁,然而音标只不过是记录音素的书面符号。语音教学使学生明确字母、音标、音素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因而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音素这一要素,适时地发挥它的作用。

3.教师重视了字母和音标教学,但忽视了语篇和语流教学。新课标英语从七年级开始就编排了重音、语调、意群、连读等语流教学的内容。但是,多数教师对字母音标教学比较重视而对语调语流的教学往往比较忽视。对于课本中所出现的有关的语调语流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是一提而过。让学生听听录音,然后模仿一下即可。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单纯的语调语流的练习来说也还行得通。但问题的关键是部分教师不能把所学的单纯的语调语流的练习与以后的课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什么重音、语调、连读、失去爆破等语调语流现象早被师生抛至脑后,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时都差不多一个调。

二、提高语音教学水平的方法和对策

1.明确语音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附录中的语音项目表显示:语音教学必须涵盖以下的内容:(1)基本读音:26个字母读音;元音字母a, e, i(y),o, u 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如:th, sh, ch等;辅音连缀的读音;成节音的读音。(2)重音。(3)意群的读音。(4)语调与节奏。在初一阶段,要求学生必须掌握48个国际音标,特殊疑问句的语调,表达惊讶句子的语调,第三人称单数动词以及名词复数的结尾的发音,一般过去式结尾的发音。在初二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助动词的重读、弱读,Yes/No 疑问句的语调,展示礼貌句子的语调,单词的重读,句子的重读,用重读强调重要单词。在初三阶段,要求学生掌握重音,节奏,单词连读:元音声;辅音声,名词和动词的重读,举例的语调,单词连读:辅音与元音声。

2.抓住音素这一关键要素,突破拼读关。音素是字母和音标的桥梁。在单音的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住这一脉搏,进行字母、音素、音标同步教学。如学了字母f,l,m,n,s,x,就让学生识别出六个字母的名称音都含有一个共同音素[e],因此使学生识记元音字母e通常在单词中发[e],且该音素的音标与字母形同;同时指出取掉这六个字母的第一个音素[e],余下的音便是五个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且字母与其音标形同。接下来,让学生练习拼读下列单词:men,fell,mess,self,sell;从而建立拼读意识,发展拼读能力。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下面的字母b,c,d,p,t,v,z在单词中的读音,以及字母e的名称音[i:];还有像字母a,k,j,h也可如法进行。

第8篇

【关键词】英语;预习学案;设计;学生学习习惯

中国分类号:G633.41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述新课之前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预习作业的基本形式及操作方法

1、听说课的课前预习重在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在我们农村中,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却是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大量的单词,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故在七年级,对听说课预习作业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其形式如下:

a、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再听录音,将会读的单词的打钩(√),不会读打叉(×)。

b、请看书,并写出你认为本课时的重点句型。

c、根据你对本课时单词及句型的预习,请对他们进行分类并画出你的思维导图。(教师提供框架)

【操作方法】

建立学习小组,组内互查,由学习小组互相拼读单词,互相进行纠音,对重点句型进行问答。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查,组内每位同学既是检查者,也是被检查者。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确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得以养成。

让学生上交预习作业,进行批改,并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给予学生A+、A、A-、B等级,同时对集体也进行口头评定,表扬做得好的学生,以引导全班学生。

对于第三部分,除了书上出现的重要单词和句型,让基础好的学生把他们以前学过的关于这个话题的词汇和句子也写下来,这样可以做到知识的循环运用,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对这部分的预习作业有困难,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帮助他们,学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已学的知识梳理好。

2、读写课的课前预习重在对词语的运用及文字的表达

目前在我们学生的写作中,严重的存在着中文式英语,学生们有了一定词汇量,但还未养成用英语思维去写作的习惯,这种现象在八年级尤为严重,学生没有把所学的句型运用到写作中。故针对这一现象,我对读写课进行预习作业的设计,通过3a的文本及框架,以促进学生的仿写能力。形式如下:

a、预习本课时,将下列单词查阅字典,根据上下文情景,写出单词的意思;

b、预习课文3a完成下列任务(填写表格、回答问题、对错、排序等形式);

c、预习本课时,在文中找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及让你困惑的句子;

d、学习3a的写作思维导图(印发《话题思维导图》之写作思维导图),并画出本课时3a文章你

自己的写作提纲。如:Unit9(Section B 3a-Activity4)

【操作方法】

建立学习小组,组内互查,由学习小组互相朗读第一题的单词,互相进行纠音,对3a文章中的重点句型进行问答,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解决问题。

同第1点第2条操作方法。

教师上课时,要根据预习学案上的问题对3a文本进行处理,在处理文本前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组在预习过程中认为的好词好句及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教师上课时,学生拿出预习学案上的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进行写作,教师进行写作指导,最后布置作业:优化课堂作文,第二天上交批改。

3.泛读课的课前预习重在“理解别人,表达自己”

这几年,我们发现,中考对阅读文本的长度也在逐步的加长,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也逐步在增加。故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将泛读课进行预习作业设计,其形式如下:

a、预习课本,在字典找出该单词的多种意思,根据上下文写出在本课中的意思。

b、预习课文,回答问题(题目可以根据阅读课的Reading Strategy进行设置)

c、预习本课时,在文中找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及让你困惑的句子

【操作方法】:

建立学习小组,组内互查,由学习小组互相朗读第一题的单词,互相进行纠音,互相欣赏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解决问题。

同第1点第2条操作方法。

同第2点第3条操作方法。

上课抽查预习内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抽查方式,如缓进生要求的反馈预习信息

是生词的朗读与对课文的基本理解;发展生的要求是不仅实现缓进生的预习目标还得要求他们说

出对文章的困惑;而自主生的层次最高,抽查到的项目为对好词好句的运用。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英语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不以学到多少语言知识等为标准,而更重要的要看学习者是否能熟练地运用语言及是否掌握了学习策略。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运用英语的能力。预习作为培养自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给予更多的重视。学生的预习不是在课下随便翻翻书、看看课文就了事,教师应该教会他们掌握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学会发现和思考,为他们达到终生的主动学习架桥铺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愿我们的预习愈走愈远,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海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2

[2]陈薇蔚.初中英语长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10

第9篇

ESP 教学改革 问题研究

一、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后期,由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及经济的迅猛发展,英语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交流工具。“ESP”是指一个人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内为其工作表达之便而需要的词汇、句子和语言表达模式。由于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备受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的欢迎以及语言学家们的垂青。

《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我院于2009年9月为2008级的高职学生开设了行业英语,包括计算机英语、证券英语、会计税务英语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教材问题、师资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实现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自然衔接的愿望被现实所困惑和阻碍,如何突破阻碍促使我们深入研究ESP教学。

二、ESP教学所面临的阻碍

1.学生英语能力的实况

从客观而言,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由于我国高考制度,高职专科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而我院实际情况为:学生生源来自普通高中,且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城乡基础英语教学层次差异较大,导致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从主观而言,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都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失落感,所以普遍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对英语这类需要持之以恒的学科便产生了厌学甚至弃学心理。

2.行业英语教学模式与实践相脱节

高职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实践性和运用性,强调知识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实践和应用。学以致用也是学生最重要的检验成绩的方式和学习动力所在。但是在2008级的ESP教学中,由于初涉职业教育,对ESP认识模糊,我们外语系尊重各系选用的教材,多为专业英语教材,这些专业英语教材并未从工作流程出发,强调在工作场景中英语的运用,而是枯燥地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虽然学生已在前一学期学过了中文版的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但由于英语基础的薄弱,仍难以读懂课文,更别提用英语交流。而我们的教学模式也是EAP的传统教学,因而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认为ESP与今后从事的职业没有关联。关于ESP的作用,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对ESP教学的适用性有着自己的看法:只为考试,不为实践。

3.教材与岗位要求、职业特点相脱节

我们选用的ESP教材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和实际岗位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选用的教材大多属于EAP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兴趣小,难以运用到相应的初始岗位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初始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教材的更新无法满足岗位的更新和变化,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很强的实践性、实效性。

4.教师能力仍存在差距

我院教授ESP的教师毕业于外语院系,不熟悉、不了解各行业的基本常识,其教学能力还不能达到高职ESP的要求,在备课中要花大量时间了解完全陌生的专业知识,教学中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尤其面临多个职业方向的教学,更是画虎类犬,难以详细直观地介绍和解释专业术语和知识;而我院各专业的专业教师中既具备专业技术和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可谓“凤毛麟角”。因而,ESP课程依然由我院外语系教师承担,教师们只得用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来组织教学。

三、改进高职英语ESP教学的对策

1.探索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中所走的弯路,让我们认识到ESP教学不是专业英语教学,之前我们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遵循“听说领先”的原则,加强操作性,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英语语言能力应用和提高,让学生能够实际用英语去交流,完成任务,解决从业者今后日常工作中最棘手的英语交流难题,培养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所需的重要英语交流技能,着力培养从业者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

在ESP教学中,必须将EGP(基础英语)放在首位,作为教学重心。EGP为ESP的学习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生即使精通专业理论知识,也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不到与对方沟通的目的。因此,EGP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共128学时。进入第二学年,虽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基于工作流程的行业英语教材,但我们仍为2009级学生在第三学期开设EGP课程,共32课时,继续使用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特色的《点击职业英语基础模块第四册》,将行业英语自然渗透于基础英语教学中,待专业师资成熟后再开设更具专业内核的行业英语。

2.ESP教材的开发和更新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学原则、理念、策略、路径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高职英语教材应该强调其职业性的特点,以各个环节的要求来串接专业内容,使专业内容在各个环节能够得以即时地应用,为学生做好总结和实践。职业岗位的发展日新月异,岗位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岗位的流程也随之而更新,教材也应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深化、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教学反馈中、交流总结中不断地做好记录,形成笔记,归入教案,编入教材,及时更新。

3.英语教师专业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高职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的成败具有很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培养复合型英语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专业人员推荐专业期刊和书籍,共同或协助编写教材,完善英语教师对专业课的听课制度等;利用好假期,搞好教师下企业培训或调研。“工学结合”教改需要打造一支既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又具备行业常识,进而钻研专业知识,能适应相关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结构型”教师团队,更好地胜任ESP教学。

四、结论

ESP的研究在国外已卓有成就,在中国ESP也日益受到关注和研究。将ESP教学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跨学科合作教学,首要的是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优化课程结构,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推动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实用英语教学模式,确保专业建设符合市场需求,进而保证专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高中英语教学 教学衔接 现状和对策

今年,广西新课程全面实施以来,教师们为推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遇到的困难依然存在,甚至困难更大,教师们为之困惑,为此,笔者对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实践、调查和访谈,就如何处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

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一后感觉学习英语找不到方向,总认为:①高中考试题目太灵活,找不到规律;②高中英语的阅读量多了,单词和词组多了,语法难了,练习多而且活了;③高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初中老师有很大的不同;④初中学习英语的方法很不适应高中,在初中时多读多背就学好了,而高中多做练习也未必学好,所以在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适应。

二、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

初高中英语学习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和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可以说是全新的,新学校、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生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就没有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二是由于课标要求而产生内容难度上的差异。以词汇为例,初中阶段要求把握约1500个生词、200—300个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就可以了。而高中则要达到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语法结构也明显复杂起来。三是语言学习侧重点不同。语言技能上,初中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兼顾读写能力的训练,而高中在兼顾听说能力训练的同时,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英语学习与测试的重点已从初中的基础知识转向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四是教材结构不同。高中每个单元中除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外,适当加大了文化体验、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结与反思能力的训练。如各单元都有“Summing Up”和“Learning Tip”项目。五是学习方式的差异。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靠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对策

(一)正确引导高一学生的心理转变,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高一新生难免在各方面存在着不成熟,面对高中英语大量词汇、复杂抽象的语法以及一定篇幅的阅读训练等常感到迷茫,一旦落后,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或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有意识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其“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思想上的各种错误熟悉,消除他们头脑里的各种消极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高一年级虽然是起始年级,但却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一点也不能麻痹大意,应全身心地投入。对于那些想要“歇一歇”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懂得学习的规律,“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对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认识到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都是阶段性的,初中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是太大。其次要鼓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完全可以学好高中英语。再次,在打消顾虑、树立信心的同时,还应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消除隐患。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注重课堂教学

1. 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教育教学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学习是生存的必由之路,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才能享用终身。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要从备课做起,在备知识和教法的同时,要考虑到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讲,哪些知识需要学生练,给学生提供机会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教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蔼的态度、大方得体的教态,这样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使教与学密切配合。

3. 正确把握教学难度,循序渐进地教学过渡

初中教学内容、方法比较简单、浅显,高中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句子结构复杂。课标要求学生除了听懂课堂用语并能做出反应外,还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要把握新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学生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努力改进教法,才能顺利完成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4. 运用恰当的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初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发言时非常积极的,课堂气氛活跃,而高中英语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课堂气氛沉闷,这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与教师的教法有关。所以高中教师应注重课堂的导入和各环节的呈现,操练形式多种多样,善于运用具体的实物、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并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体验交流与合作,做到活学活用。

(三)指引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的教学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初高中英语衔接,如果解决得很好,对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以及今后从事工作都将大有裨益。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1. 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学生每天晨读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提问、勤于思考的习惯,课堂记笔记、课后小结的习惯,书写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收集并整理错题的习惯等等。

2. 指导记忆方法

相当部分学生到高中依旧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单词、短语。由于高中词汇量大,句型多,显然此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记忆和背诵。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推理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系统记忆法、多通道协同记忆法、朗读记忆法、笔记法、网络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复习记忆法、语音记忆法等,而且这些记忆方法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逐一举例介绍。

3. 指导阅读方法

初中的阅读材料,内容简单,选项直接。进入高中,许多高一新生不知道怎样阅读英语文章,甚至无从下手,文章读完后,对主题和内容一片模糊,文后提出的问题也是乱选。因此教师应教学生阅读的基本技巧。首先,浏览全文,初步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大意。其次,带着问题阅读分析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再次,略读自然段落的首句和尾句,绕过无关信息的干扰,以获取文章的要旨。最后要教会学生研读,研读时,必须细心,有时需要停下来重读或思考、记忆,体会言外之意,以便能完全地理解材料。

4. 指导思维方法

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不够敏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特征的变化,创新思维能力逐渐占据了优势。高一新生已经积累了不少英语语音知识,到了高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强化自身的联想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将大脑中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将新学知识作为思维活动的对象,经过信息加工形成一种活用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总结解题技巧,针对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综合思维、比较思维、归类思维和求异思维,把知识化为能力。

(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若能不断强化学习目的教育,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提高他们对学习英语的认识,鼓励他们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开拓进取,为学好英语奠定动力基础。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就要有毅力,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取得进步。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意学,学生只有乐意学,才有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不怕困难,把英语学好。因而,教学中我始终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作大事来抓,而且常抓不懈,并且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改变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就英语学科来说,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因此,要提倡对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每天所学到知识及学习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注重心理情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学习方法与策略等多方面的衔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帮助学生顺利走过初高中的过渡时期,避免学生过早产生两极分化,全面落实“知识和能力统一、过程和方法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三维新课程理念,最终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是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我们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在国内外都在广泛地研究,也是每一个初中一年级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从上世纪的90年代,在大城市就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到本世纪,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普及,这方面的研究更多。但已有的研究及成果也有局限性。我县自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中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中小学教师之间由于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现象,在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等方面相互脱节;县城和乡镇(小学英语教师70%为兼职非专业教师)师资水平差异较大,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

本文所指的衔接是指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和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的衔接,以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遵循“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主要从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语音教学、词汇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方面的衔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每学期只有100来个简单的、不作记忆要求的常用单词;而到了初中,仅初一上册单词量就增至400多个而且大多需要牢记。根据问卷调查,初中新生最怕的是记单词,小学时就掌握了记单词基本方法的学生很少。大家都知道地基对于建筑物的重要性,而构筑英语殿堂的基石我们认为则是英语音标。在初中阶段大多数英语单词的拼写和音标拼读非常遵循读音规则。我们将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小学三年级、四年级的教材为载体,渗透音标教学,在低年级、中年级引入phonics教学法,通过音、形、义相结合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英语拼写和读音的基本规律,通过把单词嵌入歌曲、歌谣、韵律诗中,配以图画、实物、情景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所学单词的音、形、义;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培养拼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做到听音—辨音—识词、识词—辨音—发音;初中阶段进行复习和加深。由此带动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基本形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

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县实现小学、初中教材“一条龙”,使用外研社的《新标准英语》,根据教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的自然衔接。小学教师适时地安排些看图说话、值日生汇报或free talk的一些话题,或布置一些必要的口头、笔头作业,注重音标、拼读规则训练和语感的培养。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在授新课的同时进行以学习方法、初中小学衔接复习为主的教学,从下半学期逐渐过渡到以初中教学内容与方式为主的教学,并随时注意把小学的相关内容作为引入新知识的铺垫。初中教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游戏、卡通图片人物、唱歌等有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采用活动途径,倡导参与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依托课后的教学反思和研讨,中小学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归纳和总结适合我县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教学方法。

三、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

明确目标,由浅入深,达成阅读教学的总目标,遵循学生的英语阅读心理规律。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阅读资源,设立班级阅读角,利用教室的板报、墙壁张贴英语单词卡片,分期、分批张贴小学阶段学过的运动、四季、食物、交通工具等专题内容,配以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卡通图片,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阅读英语,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录像、英语词典、图表、简笔画等帮助学生阅读英语故事或短文,结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中年级、高年级教材,传授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采用略读法(skimming)、寻读法(scanning),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同时注意阅读与写作结合, 以写作促进阅读。在年级段中开展制作英语单词卡片、英语板报比赛和英语朗读比赛,多渠道充实英语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抓好初一过渡阶段,在“渐变”中顺利完成衔接,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 。

通过泛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和能力。另外,师生之间增强心得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衔接

从语言学习的目的上看,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以书面形式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中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是语法和句型,而这些在小学阶段却并非重点,这就导致了初一新生学习困难。可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标准英语》一条龙教材, 找出初中第一册课本与小学课本内容的异同之处,有机地整合小学和初中的内容进行语法教学。在小学阶段,开展隐性语法教学,寓语法教学于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通过创设情景、创编儿歌,使语法教学形象化、趣味化;通过归纳整理,使语法教学系统化。在初中阶段,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优化语法教学,新授语法时让学生观察、发现,小组讨论并归纳语法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系列活动达到巩固和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我们将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活动,开展衔接教学观摩课、教学经验介绍等教研活动,开展校本教材的编写如衔接单词,衔接语法对照表、词汇读本,开展教学论文交流评比,不断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总结教学策略,深化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真正实现“师与生”的双向适应、“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6).

[2]蒋建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行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4).

[3]王茂礼.如何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7).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柴金红.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法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0).

第12篇

关键词: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一、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往中使用很普遍的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速,对人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基本的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阅读及写作相当不错的学生碰到说英语却难以启齿 ,在英语的应用上成了一个十足的哑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对此进行反思:

1.条件限制

1)缺乏必要语言环境。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 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现在绝大多数班级较大,一般在60人左右。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口语的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3)听英语的机会太少。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目前,学生由于电化教材设备和资源较差等种种原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少,这样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

2.心理障碍

英语课本上的语句并不深奥,学习中的主要困难源于它的外语特性 汉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 由于不受其他语言的干扰, 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对于英语,农村学生多是在初一年级才开始接触,早已习惯了母语思维,加之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学习起来往往举步维艰。许多学生在使用英语词句时总想着他们的汉语意思,习惯于靠翻译的办法推进,这种模式势必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想说说不出,说出来就错。于是多数学生宁可费事去写, 也不开口说, 背弃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对口语练习更是惟恐避之不及。

3.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良影响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1)轻视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应付英语等级考试,而目前英语等级考试还没有口语检测项目,学生便片面认为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事实上教师持这种态度的也不少。于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写作上,学生学习英语像学习古汉语那样: 阅读、背诵、默写、填词、翻译、 解释,口语训练普遍不被重视,本末倒置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英语课程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口语活动得不到落实,形成“哑巴”英语。

2)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积极性不高。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氛围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

二、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1.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谁越是敢说、多说,谁就越早学会说英语。学生开始说英语开始时,免不了会有些紧 张、害怕、害羞,教师应热情鼓励,及时帮助,适当引导,鼓励学生说下去。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鼓励、期待的眼神,都能帮助学生顺利说英语。

3.创设适当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英语课堂则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每人都到这个舞台上去尽情地表演,用所学过的英语知识表达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如,在进行“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时,教师让前后桌四个学生为一组,假设给其中一个组员过生日,让每个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词汇、句型表演生日聚会的短剧。教师可以把课堂当舞台,自己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故事情节生动的课文改编成短剧让学生登台表演。在教学中,可准备经典的英语演讲、电影对白、文章、新闻报道等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标准英语口语训练教材,学生以范例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对范例的内容稍加修改,加上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创造性的使用语言了。

4.布置背诵任务,强化积累和习惯形成。背诵是积累英语语言和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英语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的有效方法。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材料朗读背诵。选择的材料最好有录音,且语音语调纯正的文章。背诵能将一些英语句型、 语法材料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痕迹, 以便使用时脱口而出。

5.推行三种问答教学方式,增强交际运用的互动环节。提问具有“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思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提供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提问一般分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三种方式。“师问生答”主要用于教师将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执导编排成小品就其中的实物、情节、细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这样的问答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节奏紧凑,用时少,效率高。“生问师答”主要用于学生就英语学习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问题用英语向老师提问,老师也用英语进行回答。“生问生答”由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时引导学生间相互用英语问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互教、互学、互纠整体效应,促进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并且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开拓思路、形成能力、挖掘潜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6.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交际的场所。学生在学得一定科学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以后,就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地把注意力转向课外。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多看课外读物, 组织课外一帮一学习小组、英语角等,老师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到英语角与学生进行英文对话、交流。促使学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7.注意改错的艺术。学生说英语,出错是难免的,因此老师应注意改错的艺术性。有的教师习惯于一发现错误就立即打断学生,进行直接纠正,并要学生重复老师的正确句子。这种改错的方法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宜多用,因为它往往给学生造成思想压力,不利调动学生参与口语实践和积极性。教师的改错要有所选择,对一些小错,尤其是学生不熟练而造成的口误就不宜有错必纠,因为随普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错误会自行纠正的。即使需要纠正.也最好由学生自己纠正。

8.文化障碍的消除。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因此,英语口语教学是否成功,是某种意义上说是能否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障碍。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语言的基本功外,更要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 特定的文化观念等,努力扩大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弥合文化沟壑,才能在交际中随机应变,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随着口语的不断被重视,我们教育工作者,会在工作中总结更多提高英语口语的实用方法,我们的学生口语教学将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花.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3]辛咏梅. 中考英语口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