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谈谈生命的起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教育部通知,今年高考只考高中生物一本书(其中“光合作用过程”、“需氧呼吸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移过程”、“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部分不作为高考内容)。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是生命的本质问题,它主要是告诉我们:生命是由什么样的物质构成的,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生命是怎样起源的;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远景等。
下面我们试就课本内容按章节作些简要分析,也谈谈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供考生参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章是讲基础知识的,是为后面的学习内容作准备的,共有两部分:
“生命的物质基础”一节的内容,包括有机物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无机物中的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都是组成原生质的化合物,我们都应了解。但复习重点应该放在蛋白质这个部分(核酸也是重要的,但在后面还要谈到)。要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氨基酸是怎样组成蛋白质的?它们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哪些重要作用?不仅概念要清楚,而且要能灵活运用。又如,一个概念是“蛋白质是多肽化合物”,另一个概念是“多肽是具有链状结构的肽链”,能不能因此得出“肽链就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有一条或几条肽链,肽链还要按照不同形式进一步折叠和盘曲后,才形成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另外,在“物质基础”这一节中的概念很多,复习时要认真仔细,要善于捕捉其中的关键。例如,课文在蛋白质部分中有这样一段话:“从这个通式可以知道,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这里强调了“至少”二字。因为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有的是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有的是含有一个氨基两个羧基,有的是含有两个氨基一个羧基。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就会形成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错误概念。
“生命的结构基础”一节的内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繁殖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的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细胞核和后一部分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都要着重复习。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上,既要理解局部特点,又要注意整体观念。在细胞的繁殖中,要注意有丝分裂是个连续过程,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才人为地把它分为几个时期。还要注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目前对细胞质的变化所知甚少,因此,是以核变化为主来阐述有丝分裂过程的。此外,还有个识图画图的问题,对现成的图要会认。例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在未注明各部名称的图上,应能辨认出各部画的都是什么。又如,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课本上是按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顺序绘制的插图,但观察实物时,各相邻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很不一致。因此,如果给一个在显微镜下的真实图象,你应能注出各个细胞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对学过的知识,应该会画。例如,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要通过练习能准确地画出一个表示出它们主要结构的简图来。还有,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操作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
“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一章,是全书的中心环节,其中又要特别注意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问题。
“新陈代谢”一节内容相当庞杂,从生物的能源、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到光合作用、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新陈代谢与酶等等,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但仔细研究之后,即会发现每一个问题都是围绕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这样一条线索,从不同角度阐述新陈代谢这一问题。“新陈代谢”部分,以ATP与ADP的相互转变与能量的变化为
关键所在。因为能量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而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又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就象煤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必须转换成电能后,才能用于电灯照明一样。因此,葡萄糖氧化释放的能,被ADP捕捉储藏在ATP最后一个高能磷酸键里,就是个应该重点掌握的基础知识。另外,酶的特性也应该清楚,这是由于在新陈代谢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每一步骤的进行都需要酶的参与的缘故。
“遗传和变异”一节特别要掌握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例如,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成分及其空间结构,碱基配对原则,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一些关键性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弄懂。对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遗传规律的实质及其应用、核遗传与质遗传在遗传中的表现,也应该弄清楚,并学会应用。至于变异的原因,特别是变异的意义及其应用也需要掌握。
“关于生命的起源”一章,是介绍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知识,我们学习这一章应该对生命起源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物学研究的现代成就和展望”一章,是介绍一些常识性的生物学情况,以打开我们的眼界。我们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概要了解就可以了。
复习生物课也和复习其他各种课程一样,既要突出重点,又不能对其他内容放手不管。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用较多精力和时间复习重点内容,并整理出要点,以便记忆。
学校以培养“身心健康、成绩相当、行为阳光”的学生为育人目标,努力让学生“乐学、多思、好问、活用”。为了给学生完整的教育,实现学生发展的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以提质减负夯实学业基础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下,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成为我们的理想目标。因此,学校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可适量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五至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
学校加强评价的科学性,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批改、讲评”原则,课内外作业设计要斟酌推敲,有目的地布置作业、有效地批改作业、及时地反馈与矫正作业,不得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控量提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以戏曲教育提升艺术素养
评剧是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在京津冀一带流行。学校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把评剧定为学校的艺术特色,通过开展评剧教育,把小学音乐教育与戏曲艺术相结合,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形成校本课程。
学校要求每节音乐课都要进行5-10分钟的评剧教学。学校还成立京西北戍边评剧团,每周安排一天时间,邀请中国评剧院一线演员给学生上顶级专业课,让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特色,感受评剧的艺术魅力,受到民族艺术的感染。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民族艺术――评剧进校园对于弘扬民族艺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生命教育促进完整发展
生命教育不仅在于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更在于关注生命的完整发展、灵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我们重视在各个学科领域实施生命教育。科学、体育、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自然与科学,介绍生命的起源和构成;体育与健康,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身体,教会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方法,保证生命的物质基础;品德与生活讲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各学科教师凭借课堂教学主渠道“有意识,无痕迹”地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以体质测评提升身体素质
学校重点落实“一标两率、一升两降”,即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严格控制近视率和肥胖率;认真落实两操、大课间跑步活动和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学生课外活动的质量。
以生态教育唤醒环保意识
生态教育的核心是科学、人文、健康、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26001)
甲午年,冬。当珠媚古园再次迎来区语文学科基地展示活动时,我作为高年级教师的代表,“被要求”上一堂
课外阅读指导课。说是“被要求”,主要因为此前我的公开课以
课内阅读教学为主,依托教材。而这次为应和“研讨主题”,必须得拿出一堂像模像样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记得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一堂课,听课教师兴冲冲而来,你拿什么给别人看?你的理念、思想、底蕴在课堂中是都能传达出去的。
所以很“功利”地说,一开始选择课题时,我先想到的是:作为情境教学展示课例,我呈现什么?让别人来学习什么?
先过滤概念——“课外阅读指导课”,应该类似于“班级读书会”,很多学校,很多教室每天都在发声。的确,阅读也早已成为我课堂的常态,和学生经常聊书,聊我读的书,聊他们读的书。更多地,我们用笔交流,我和学生都有自己的读书札记,每周一固定时间一同分享读书感悟、阅读之得。
但既然展示,这种随性的读书交流势必是行不通的。当然,如果选择以一个主题如“动物小说”“魔幻小说”,或者关于某一个主题的散文、诗歌……按班级读书会的形式操作,的确方便,不是太难,可终究又是“走别人的路,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风景”。
指导什么呢?于是,在班级固定的交流时间里,我着重关注学生正在读什么书。我发现,他们的札记中很多内容涉及对生命、价值、追求的思考,他们用笔记录感受,试图在书中找寻答案,从而指向自身的成长。
这些都让我想到第一次读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作品的感觉——他给孩子们写了一本哲学启蒙书《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多少次,捧起它,我会在文字中回到自己的童年,继而感叹:相见恨晚。我不止一次地在阅读时想:要是在我小时候就读过这本书,听他和我这样娓娓讲述,我的成长过程会不会更加明白清晰?我以成年人的模样,蹲下来,回到我的童年,也就是我的学生的现在,此刻内心有股强烈的声音,它在告诉我:去吧,去和这些孩子谈谈自己,谈谈成长,谈谈生命……
我将这些声音罗列下来,发现我们想讨论的问题已经隶属儿童哲学的范畴了。
“哲学”,好大的帽子!
可以有吗?可以有吧!
一开始有了这样的念头,我是不太敢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和周围老师讨论的。我担心听到令人泄气的话语。诸如:好厉害!儿童哲学阅读指导,多高深,你也敢碰?抑或是:搞不懂,会比较难,我们无法给意见。或者,好操作吗?课能上得有趣、热闹,引人入胜吗?会是普遍定义中的一堂好课吗?……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最终证明,我是错的。越是人少碰触的问题,愿意加入研究的人就越多;问题越是神秘,越能激发人们的好奇。
在和大家一起备课的过程中,我开始越发地感到,有些话题是无法回避的,而曾经我们的课堂又是从不碰触的,比如生、死、幸福、价值。我们总是大而冠之地给予一些固定的概念,通过德育的形式,比如标语,比如口号,
学生接受就行,就是对的。其实对学生来说,连这些是什么都搞不懂,更不会有空间辨析、理解、消化,仅仅是知道
、记住、照做。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模式。于是,长久以来,思维的固化就形成了——等就好,在等中,一切都会有人来告诉我的;告诉便是对的,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质疑,更无力辩驳。可时代在向前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势在必行。很多问题摆在成人和儿童之间,我们必须一起面对,一起讨论,帮助学生有思考力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注意:是“有思考力地”,即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源于自己内心的,最终指向自己生活的。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才更符合人性,才能帮助人成为更好的人,才会在时间的长河里聚沙成塔,最终形成内心强大的自己,而不是让生命、生活变得极易因周遭人和事而改变。现代人太过脆弱,一切都因为思想太脆弱。
有了这样的理念,课也就有了方向,花爱民校长提议将课题定为“认识我自己”。因为这不仅是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庙柱上的箴言,更是对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著名“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呼应。而且《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整本书5辑37篇小文,就包括了如何面对生与死,如何认识自己和别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度过平凡和苦乐,如何培养高尚的品格……深入浅出,娓娓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备课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比较痛苦。我不断地追问:一本书能回答在时间的长河中回响了千万年的问题吗?一堂课能引导我和
学生专心地向内探索“自己”吗?原来浩瀚的宇宙就在“我”之中吗?
在追问中摸索着前行,经历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过程后,我也顿悟了:阅读、课堂或许永远都不能解决生命之问。但是在其中汲取到的思考和力量一定会带着我们看到生命的亮光,尽管微弱,可星星之火也能燎原!
最后,回到开头的“功利”,回答自己:不论何种内容,总能找到一种适合的方式,将它呈现给不同的人。
课堂回放
【环节1】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哲学吗?
(学生回答。)
师哲学是什么,其实它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我们学会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会有理有据地反驳他人,这些呢,也都属于哲学。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
【环节2】阅读小诗,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聊了聊什么是哲学,这堂课,就让我们开启一个小哲学家之旅。先来看一首小诗,自己轻声地读一读。
(出示小诗。)
我用谁的眼睛观看世界?
朋友的?亲人的?动物的?树木的?小鸟的?
我用谁的嘴唇捕捉露水,
当它从落叶上滑落小桥?
我用谁的双臂拥抱世界,
它是如此孤立无援,容易破碎?
我把自己的声音丢失在
森林、田野、大雨、暴雪、深夜的声音里……
那么我到底是谁?
在哪里我可以找到自己?
我该怎样回答这大自然的一切声音?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俄罗斯天才女诗人图尔宾娜。她写这首诗时还不到9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她对神秘世界的好奇。让我们带着好奇一齐读。
(学生读。)
师谁能给这首诗取个题目?
生童年的梦想。
生大自然的声音。
生我是谁。
师这首诗的原题就是——我是谁。
(出示诗题“我是谁”。)
师其实,“我是谁”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著名的“哲学三问”之一。
(出示:苏格拉底照片和“哲学三问”之“我是谁”。)
师其他两问是什么呢?想知道吗?
生想。
(出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指名读。)
师这三个永恒的问题跨越几千年,始终回响在时间的长河里。让我们带着沉思一起读这永恒的三问。
(学生齐读。)
师再让我们向着辽阔的大海,向着苍茫的大地,向着无边无际的宇宙高声追问。
(学生再次齐读。)
师人们追问着,思考着,无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却依然执着探索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这本书,从“认识我自己”开始,加入这探究的行列。
(出示课题“认识我自己”,学生齐读。)
【环节3】品悟“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课前,老师从这本书中选录了几篇文章印发给大家,已经请同学们读了读,想了想。都读了吗?我们先看文本一《生命的幸运》,能说说你在阅读之后想到了什么吗?
(出示:文本一《生命的命运》。)
生我们能活到现在真是太不容易了,生命的到来真是一个奇迹。
生生命那么不容易,站在人的角度去看,不要伤害任何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他们存在的道理。
生我想到了自己。当年我爸爸要去当兵,奶奶怎么也不同意。现在想想,如果爸爸真的当兵去了,就遇不到我妈妈了,遇不到妈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了,看来我的到来也很幸运的。
……
师从大家的讲述中,我们会深深感到每个生命的到来都很不容易。至今,生命的起源已经历了几十亿年,尽管最终我们的出生就在那一瞬间,但却储藏着这几十亿年所有的生命元素。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的爸爸妈妈,
哪怕有一点点最细微的偏差,我、你——就绝对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的生命真是一个奇迹啊!
(出示:“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请你骄傲地说——
生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请你自豪地说——
生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自己——
生(齐)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师记得哲学家卢梭曾对生命做过这样的描述——
(出示卢梭照片,指读:“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卢梭”。)
师谁来说说这一句话的意思?
生他想说,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生生命不可能重来,每个人都是唯一。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奇迹,但同时又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命运。所以,我们真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一次失去就不再来的旅行,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这两句话。
(出示:“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我们要珍惜生命”。)
【环节4】品悟“我的生命在成长中”
师生命的这趟旅行开始了。我们一起来欣赏班上一些同学生命成长的旅程。
(配乐出示班级学生的一组成长照。)
师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地长大——
(出示:“我的生命在成长中”。)
师同学们,成长的过程可不会一帆风顺,有快乐也有烦恼。你们的烦恼是什么呢,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生我喜欢出去玩,可是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我。
生马上就要毕业了,上中学后会到一个新的环境,就要和好朋友分别了。
生有时候我和妈妈的意见有分歧,妈妈总是仗着自己是大人,强词夺理把我压下去。
生我觉得自己很矛盾,上学时盼望着假期,放假了又盼望着上学。
生最近我们全家都在为我上哪所中学而烦恼,反复比较,拿不定主意。
师我们来看文本二《平凡的日子》文中的小女孩儿,和你们一样大,也遇到了烦恼,她的烦恼是什么呢?
(出示:文本二《平凡的日子》。)
生她感到星期天很无聊,没人陪她玩。
师那么,你们想过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吗?哲学家看问题喜欢追求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我们来看文本中引用哲学家罗素的一段话——
(出示罗素照片及罗素说的一段话。)
今天工业社会中的人排遣厌烦的手段则要比过去都多得多,但是他们也害怕厌烦。现在可以去看电影,人们家里都有了收音机。但是,对快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人们不停地从一处转向另一处,狂舞乱跳,饮酒作乐,而出于某种原因,他们总还是不满足,总希望到了新的地方会有更多的乐趣。
——罗素《走向幸福》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想一想,从他的这段话中你找到人会感到寂寞、无聊的原因了吗?
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得到了一些,还想得到更多,所以烦恼就来了。
生主要因为人们缺乏对单调生活的忍受能力。
生因为人们有太过强烈地追求兴奋的欲望,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生可能生活太过平淡了,在平淡的生活中人们缺少发现快乐的能力。
师到底是哲学家,看问题抓本质,一针见血,人烦恼的根本原因就是——
(课件标红:“对快乐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师问题的本质我们找到了,那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文章后半部分给我们道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应该劳逸结合,有苦才有乐。
生把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就不会感到无所事事了。
生做事前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事情做好后能给自己一点奖励,这样就更有动力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想,概括地说就是——张弛有度,有紧张、有轻松,有兴奋、有平静,有工作、有娱乐,让生活像歌一样富有旋律和节奏,有起有伏,有快有慢。
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出示故事,学生读。)
在一个加拿大电视短剧中,有一个女孩叫伊丽莎白,她长得很胖,容易逗人发笑,又在学校的演出中被派定了一个她很不情愿的角色——扮演男孩杰克。她感到十分委屈和伤心。
师让我们像刚才一样,用哲学家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这个小女孩儿感到委屈、伤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她不能接受自己胖的事实。
生她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是不如别人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生命运并不垂青她,她自己也感到丧气。
生别人的嘲笑让她完全丧失了自我。
师现在,我就是伊丽莎白,你来开导开导我,你会对我说什么?
生虽然你比较胖,但你也有可爱之处,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要爱自己。
生你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学会扬长避短;做好你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生你觉得你已经不如他人了吗?人的一生很长,我们得看谁笑到最后。
师谢谢你们,“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看来同学们已经学着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了。作者在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原文,学生齐读。)
你拿了一副好牌,但你不一定能赢;同样,你拿了一副糟糕的牌,但你不一定会输。
我们要坦然地接受一切已经给定、我们不可能再改变的东西:对自己的优势善加利用,小心地改进或者避开自己的缺陷,避不开时也不妨像第三者一样幽默地嘲笑嘲笑自己,并且宽慰地想到: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包括所有的伟人。
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好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优点,只要他有意识、不气馁地去善加发现。
师我们的生命就在这样的出现问题困扰,探求问题本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成长着。我们要不断成长,让明天比今天更好,让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朵。
(出示:“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
【环节5】品悟“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
师怎样才能做到呢?这本书为我们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忠告。
(出示目录,标红其中的“相信你自己”“把握你自己”“慎求完美”“永不放弃”。)
师有的忠告呢,粗读觉得不可思议,但细想之后又会觉得多么意味深长。我们来看文本三《慎求完美》。
(出示:文本三《慎求完美》。)
师文章告诉我们并不是不要追求完美,而是要慎求完美。生命有限,人的才能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度。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出示:“最好有时是好的敌人”)对这句简短而发人深思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人做事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要尽量做到让自己满意。
生如果凡事都要求做到最好,有时会破坏事物的本质。比如,要去参加一个宴会,总要挑选一件最好的衣服,挑来挑去,最终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生坏是一个极端,“最好”超过了“好”,绕了一个圈,说不定又达到另一个极端。所以是不是一定凡事都要“最好”,我们要想一想。
师你的回答令人深思啊!做到了“最好”,如果不再去努力的话,最终还不如那个“好”。
师的确,我们不是不追求完美,只是短暂的人生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但可以有选择地去尽力完美地做那么一两件事情,做好、做强。这样,我们的生命就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师我们再来看文本三中的另一个故事《义务的分量》。
(出示:文本三《义务的分量》。)
师文本中只截取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让我们继续思辨:最终好马和宝刀会给哪个孩子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4人小组先行交流。)
生我觉得应该给最小的儿子,因为他没有在背地里伤害他人,尽管这个人是他的仇人,他很了不起。
生我反驳,难道他要放了自己的仇人,然后再光明磊落地杀了仇人?
生我同意给最小的儿子,因为一个人能救他人于危难之中,这是最好的品德,更何况他还救了自己的仇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生可不可以分给三个儿子,因为三个人都在道德上超越了自己。
生我觉得应该给长子,因为他做到了人最重要的——诚信。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给第二个儿子,二儿子舍身救人,不求回报。
师其实,我们一直讨论的都是关于义务的问题。我们在道德上必须做的事情,
称之为义务。履行义务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三个儿子都尽了义务,只是三儿子履行义务时遇到的困难不同于他的哥哥,他得战胜自己。这种从精神上出发的道德义务是对人心灵最严峻的考验,你履行了,你的生命就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师这就如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的——
(出示:“义务和高尚的善行不一样,……而那些很难履行的义务,它们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果被履行,就与高尚的善行同样,甚至更加值得敬仰”。)
【环节6】介绍作者,总结全课
师(出示书的封面和作者照片)同学们,《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这本书的作者叫何怀宏,
他是一位专注研究哲学的教授,他专门为我们写下了这本哲学启蒙书。这本书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给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智慧的心灵。要真正读懂这本书,就应该像我们刚才那样,边读边悟,从而逐步认识到——
(出示:“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我的生命在成长中”“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学生齐读。)
师这堂课,我们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虽然只是浅浅地接近永恒的“哲学三问”,(再次出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不过,我们毕竟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窗外迷人的风景。希望同学们能继续认真阅读好这本书,边读边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都能用这样的问题追问自己,反思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教学评析
我们常说,儿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其中也含有他们是“天生的哲学家”的玄机。美国哲学家、儿童哲学教育的先驱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一书就认为,儿童天然地亲近哲学,具有独特的哲学思考能力。学者周国平也说:“我深信儿童与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大多数成人相比,孩子离哲学要近得多。”但我觉得,儿童只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哲学基因,他们要能真正形成哲学素养还需经过适切的教育。而学校和教师应自觉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这也是我曾在多篇评点文章中热切表明的一个观点。
现在,儿童哲学教育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国内有许多学校已开设了较为成熟的儿童哲学课程,也曾多次举办过相关研究活动予以推广。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空白。但令我感到欣喜的是,这次学校开展以“课外阅读指导”为主题的学科基地展示活动,吴鸽老师就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这一堂课以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何怀宏先生的《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为文本,首先通过俄罗斯天才女诗人妮卡·图尔宾娜9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我是谁》引出课题;接着,主要按三个环节“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我的生命在成长中”“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并相应地选择文本中的故事《生命的幸运》《平凡的日子》《慎求完美》《义务的分量》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阅读、思辨、交流和分享,从而在哲学层面上认识生命,认识自己。全课一如文本那样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渗透着哲学的思维和思想。我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堂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哲学课,必须具备这样三大元素:
一、要有哲学之魂作为教学的核心
哲学之魂就是哲学命题,它是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人类哲理智慧的结晶。哲学之魂都通过概念形式呈现。虽说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和积累了许多概念,但对概念意义的理解还局限于生活经验和词典解释,对一些有深刻内涵的概念,如爱、生命、自由、权利、真理等的理解
,还显得狭窄、肤浅和模糊。当然,这些概念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接近和感悟它的意义。而这些概念又往往会成为哲学之魂。
“认识我自己”这堂课即是如此。
“认识你自己”,这本来就是一句著名箴言,曾镌刻在古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前的石碑上,似乎是一个神谕。当年苏格拉底看到之后感慨地说,这才是人生的境界、哲学的至理。他将其作为自己的哲学原则,认为:“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尼采也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吴鸽老师从《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中凝炼出这句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话语,作为贯穿本课教学的哲学之魂,既有千古的厚重,又有现实的意义, 引导学生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之轴去读懂自己,发现自己。尽管人不可能完全认识自己,但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一步步深入,这个深入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而这正是执教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要有哲学之问作为教学的动力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在争论并将继续争论下去的问题。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哲学就是运用理性或经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集中体现在所提出的问题中,哲学永远在追求着、追问着有疑义、有疑问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帮助人类发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可以说,哲学就是“问”,就是上天入地地问,就是追根溯源地问。整个哲学史,就是问题史。当然,哲学之问应是“根本之问”,必须涉及世界的本源、问题的本质。
这堂课开始就提出三个哲学终极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让学生向着辽阔的大海,向着苍茫的大地,向着无边无际的宇宙高声追问;最后,又在总结中呼应:“虽然只是浅浅地接近这永恒的‘哲学三问’,不过,我们毕竟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窗外迷人的风景……”这就为教学构成了一个宏大而深远的背景,氤氲着浓浓的哲学意味。
同时,教学随着进程又不断提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哲学之问,比如在“我是一个生命的奇迹”环节,通过指导阅读《生命的幸运》篇章,在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和人类生命的比较中,追问生命的必然和偶然、永恒和短暂;在对卢梭所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的理解中,追问生命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深有感触地认识到:我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是独一无二的,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奇迹,因此必须珍惜生命。在“我的生命在成长中”环节,针对学生和《平凡的日子》《把握自己》篇章中反映的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如因生活无聊和受人嘲笑而感到烦恼等,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追问问题的本质,从而寻找到调适心态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哲学之问,为思考加动力,给思想添燃料,让学生在不断的追问中获得发现,获得真理。
三、要有哲学之辨作为教学的支撑
哲学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但它却能引发我们思考。哲学讨论的常是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大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比如自由与责任、幻想与现实、否定与肯定、普遍与特殊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思辨。思辨中有怀疑、有思考、有辨析、有批判,思辨就是哲学的本性。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也只有哲学的思辨,才能达到这样的理性。思辨是哲学的生命所在,哲学之美就美在思辨。儿童哲学就应引导儿童学会思辨,运用思辨,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堂课就有着精彩的思辨,教学也因有了思辨的支撑而充满了张力。比如,在品悟“我要让生命开出灿烂花朵”的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思辨点:
第一,出示学生已阅读过的书中篇章《慎求完美》中的一句话:“最好有时是好的敌人”,引发学生对这句简短而带点深奥的话进行思辨。学生各抒己见,基本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一是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二是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两个观点体现出矛盾的对立统一。如果此处顺势引用两位哲学伟人的话语总结提炼一下可能更好些:
(1) 帕拉图:“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2) 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三是走向完美。人的生命有限,人的才能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度,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但可以有选择地尽力完美地做那么一两件事情。“欲速则不达。”这含有量变到质变的意义。执教教师着重强调了这层意义,意在要坚持适度原则,做事情要把握分寸,还要重视量的积累,不断地尽力完美地做好该做的事。
第二,出示书中《义务的分量》的故事,让学生思辨:老人最终会将好马和宝刀给哪个孩子,为什么?
先分4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进行交流,教师作相机点评。故事告诉我们,长子是“完璧归赵”,次子是“救人性命”,而最小的儿子是“救助了本是自己仇人的病人”,因此老人奖赏了他。这个故事体现出平凡和高尚的对立关系。通过思辨,
学生知道了其实三个孩子都尽了义务,只是最小的儿子遇到的是精神上的严峻考验,超越了义务,成为一种 “高尚的善行”。但是,就如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的,“义务和高尚的善行不一样,……而那些很难履行的义务,它们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果被履行,就与高尚的善行同样,甚至更加值得敬仰。”在这个意义上,其他两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奖赏。因此,我们要坚持尽好义务,“勿以善小而不为”,汇细流以成大海,积垒土以成高山,从量变到质変,就会由一个平凡的人变成一个高尚的人,我们的生命就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思辨是一种有效的哲学讨论,需要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反证等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发展创造力和伦理理解力,而真善美等观念通过思辨也能更清晰地印刻在学生的心田,会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所以说,哲学会让心灵完善。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诗性精神 高中美术教学 运用方法
一、山水画起源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由此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了出来。
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的情景,将山水画和人物画及花鸟画的抒情性提升到了同一台阶。山水画就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二、魏晋山水诗
中国山水画是受山水诗启发而诞生的,其作者都是精通诗文的文人士大夫。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人们生活极不稳定。再加上这一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出世思想滋生。那些士子纷纷走进山林,抒情言志希望获得一种生活的宁静,以达到心理情绪的平和。“回归自然”成了人们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自然物便成了人们刻意追求、反复观照的生活对象。人们把这种生活内容用艺术表现出来,就是山水诗、山水画。于是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史上产生了山水诗,绘画史上则产生了山水画。山水画开始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纯粹的山水画开始出现。于是,山水诗、山水画就这样盛行开来,志士高仁们将个人恩怨、爱国热忱、悲愁与无奈寄托于山水之间,于山水中寻求解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生根发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人和自然互动的关系。把自然看做是无限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意义的发生处,感受自然和在自然互动中捕捉美,山水画和诗歌的关系是很一致的。山水诗歌的本身的表述方法是很符合人的生命本身的思想法则的。诗性本身的那种“比”、“兴”,对于山水画的体现都是有一种非常深的渊源。诗歌的这种推进和时空对山水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以某一自然景物有益于自己景象比拟的这种“比”,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偶然与自然景物出发的这种“兴”,我想这与山水画的表现的情志都是很一致的。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谢灵运长期游历名山胜境,写有大量山水诗。“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在不少的诗篇中,主动地刻画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高中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了解魏晋社会,而魏晋的社会状况导致山水诗在山水画的精神表象。从而导致独立的山水画正式起源,顺着这样的脉络来了解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最终学会欣赏山水画的诗性精神。
三、“画中有诗”与“画上题诗”
山水画的诗性精神还表现为一种以王维为典型的“画中有诗”,画面没有题诗,直接用绘画提供诗意化的视觉效果,让观者体味。一种是文人画流行以后普遍采用的“画上题诗”,直接结合文学形式,在画上题写诗歌,供观者品读。
在古代山水画中,“画中有诗”的山水画盛行于五代两宋。书写性介入绘画,增加了绘画的写意性。“意境”表现的物质基础受到削弱,不得不用直接题诗来补充。同时,文人画家也发现诗画的区别,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入画,也不是所有的诗意(例如声音美感)都可以用绘画形象来体现。例如李成最有代表性的《寒林图》,折射着道家对大自然与人类本身的生命体悟。寒林不是枯树,还有力量顽强地对抗肃杀季节,它比春夏葳蕤的树木更能显现生命力。由此再联系出世高士的人格,尽管处境苍凉,却很自在,因此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画上题诗”往往不是重述画中已有的形象和视觉效果,而是补充说明画外的或无法用绘画形象表达的抽象的精神性很强的东西。它们更贴近文学本身。为此西方学者注意到中国画这种题款的特殊性,认为它们像文学读本,由此构成中国画的最大特色。高中生在欣赏不同绘画作品的同时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从而在画面上感悟,这样就可以更加直接、具象地欣赏山水画,使山水画的诗化精神得到直接体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文风气的不同风格可以让学生一一学习体会。
四、“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
山水画自古以来便把自然当做是生命的一个整体,山水画是落实物化精神,从境界生发的角度来讲是“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它是相望而相化的,人与自然是通达相望相化互达互生的,因此历代山水画不仅仅是情愫、想象与感觉,乃是以诗境为本,带着含藏悠远的念想,是以学养为文心,一种包容内敛的精神,通过诗画语言物化山水来透视人格的气象。比如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概,入庐山得到磊落的情愫,这些情怀都是自然造化刺激主体联想和创作方法在生活景象中的呈现,是作者的身心合一的一种体验。这是由于隐含着不同历史文化内涵景观所引发的情感联想不同,也是为什么历代文人和山水画家,对这些具有浓厚人文色彩和对名山大川有着经久不衰的热情原因之所在。对于现代高中学生来说,这点是最难理解的,需要不断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体会,积累文学知识,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在古代,山水画的作者将山水作为精神寄托的工具,功能和写诗无别。
因此,高中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融入欣赏山水画,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以读诗的心情去理解和感怀。以现代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文字似乎容易让人的心境跨越时间的距离,帮助学生体会古人高古的情节,体会山水画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2]王微.叙画.
关键词: 模仿 表现 神性 人性 救赎与审美
柏拉图(Plato)对诗既爱又恨。他年轻时曾是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只是后来碰到了苏格拉底(Socrates),于是就成了哲人。但他后来又将诗人拒在了自己的理想国之外,因为在他看来传统诗人编造了一种虚假的神学不仅毒害了人的心灵,伤风败俗,更甚者亵渎了神明。然而,他从来没有完全摆脱诗的诱惑。他讨论诗和诗人,对诗的作用、产生和运作,以及对诗和心灵、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加以阐释,他的很多关于诗的论述已成经典。每当人们开始谈论诗的时候,总是最先提到他——柏拉图。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作家群中,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诗学理论开一代诗风,深刻影响了他同时代及后来的诗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①他的这句著名宣言竖起了一面新的旗帜,可以说是将自柏拉图以来直至整个十八世纪的诗学批评置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柏拉图和华兹华斯就像一条大路上的两个分叉路口,在诗学的道路上分别引出了不同的方向,为后来的诗人和批评家留下了选择和思考的空间。
一、“镜与灯”②
什么是诗?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这样写道:“诗这个词的意义是极广泛的。无论什么东西从无到有中间所经过的手续都是诗。所以一切技艺的制造都是诗,获得它们的一切手艺人都是诗人或制作家。可是你们知道,我们并不把一切手艺人都叫做诗人,却给他们各种不同的名称;我们在全部创造领域(在艺术的一般意义上)之中,单把有关音乐和音律的部分提出来,把它叫做诗,而且从事于这种创作的人才叫做诗人。”③
可以看出,在柏拉图的词汇中,音乐不仅指音乐,还指任何一类依靠缪斯的灵感的艺术门类。他发现所有美的艺术都处在“音乐”的领域内,都从属于诗,在这个词的严格意义上,它给绘画或建筑及诗以活力。
华兹华斯的《序言》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一个宣言,其中他对诗的定义为②:
(1)“诗歌是情感的表现或流露,或是情感起关键作用的想象过程的产物。”
(2)“诗歌是情感心境的传载工具,它的对立面不是散文,而是非情感性的事实断想,或称‘科学’。”
(3)“诗起源于原始的情感吐露,并因机体之故而自然地富于韵律和形象。”
(4)“诗歌能够主要地通过修辞手法和韵律来表现情感,语词也因此能自然地体现并传达作者的情感。”
(5)“诗歌的根本在于,它的语言必须是诗人心境的自然真挚的表现,绝不允许造作和虚伪。”
(6)“生就的诗人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尤其在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强烈情感,极易动情。”
(7)“诗歌最重要的功用,是凭借它令人愉快的各种手段,使读者的感受性,情感和同情心进一步发展并变得敏锐。”
两人对诗的不同定义进而引出了对诗歌起源大相经庭的看法。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最早提出自己的模仿说,即在这现实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神创造的,是真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念世界而来,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是“影子的影子”。接着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诗学》中正式把诗视为模仿。“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都是模仿。”④“模仿者模仿的对象是行动……”④在诗歌里,“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模仿,它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④。可以说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事实上整个十八世纪,“模仿”都一直是重要的批评术语。从古罗马时代的贺拉斯(Horace)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和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以及十七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布瓦洛(Nicolas Boileau Despreaux)等都提出了模仿的观点。尽管他们的观点有时接近柏拉图,有时候接近亚里士多德,但总的来说,他们都主张将艺术(包括诗)解释为是对世间万物的模仿。总之,诗就像一面镜子,将投射在自己其中的影像反映出来。
在华兹华斯生活的时代,一谈到诗歌的起源,一种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诗歌必然是从原始人那些充满激情的,有节奏的,形象的呼喊声发展而来的。用华兹华斯的话说:“一般来说,各民族最早的诗人都是由于真实事件所激发的热情而写作的;他们写得很自然,由于他们的感受十分强烈,他们的语言也就非常大胆,并充满形象。”①这一信念取代了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关于诗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的假说,也取代了实用主义者的观点,即认为诗歌是圣人为了使他们的礼节和道德教诲更有意味,更容易传诵而创造的。
接着许多英国批评家发现,由于媒介的差异,在诸多艺术种类里,除了极少数以外,大部分都不是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模仿,而是“表现”。华兹华斯在《序言》中所说的那句话则被认为是表现说取代模仿说的标志,他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雪莱(Percy Bysshe Shelly)在其《诗辩》中说,诗歌是“野蛮人表达周围事物所感发他的感情”,是一种“想象的表现”。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认为,诗歌发源于并不反映现实而又能自身完美的想象力。
表现说大致可以这样概括,即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因此,一首诗的本原和主题,是诗人心灵的属性和活动;诗的根本起因,既不是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主要由所模仿的人类活动和特性所决定的形式上的原因,又不是新古典主义批评所认为的那种意在打动欣赏者的终极原因;它是一种动因,是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或者说是像造物主那样具有内在动力的“创造性”想象的迫使。于是“灯”的隐喻出现了,即诗人所反映的世界,业已沐浴在他自己所放射出的情感光芒之中。
二、神性与人性
诗在柏拉图眼中从属于一个最高的目的即美;诗在这儿向下传达,并给躯体以美,美存在于一个无限优于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世界,而且是神的世界,在这个神的世界中,真善美智和谐地融于一体。美,人的艺术提供给我们的一种可领悟的参与或幻影,是一种绝对,一种神的品质。由于它的超然,它需要来自诗人的疯狂;柏拉图说诗人又清醒又疯狂,他们是被激情和疯狂所驱使的。而且,诗人的疯狂是来自上面而非来自下面的疯狂。柏拉图又说,神赋予人的非理性以灵感。这样诗人被带到与超然的神性的真正接触之中,通过迷狂,神与人之间的友谊便成为可能。
柏拉图进而发挥了希腊文化中的“灵感说”,阐明了灵感的来源,以及其在诗人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状态。柏拉图认为灵感的动力是诗神。所谓灵感,就是诗神凭附后的神力驱遣。灵感的源泉是神,诗人只是接受赐予,传达神的启示。“这类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最平庸的诗人有时也会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因此,柏拉图眼中的诗是对神性的“模仿”和颂扬。诗人只是一个模仿者,一个空洞的项或者说只是一个“持镜人”而已。因为他们写作的灵感完全来自于对神的直觉性感受。神性向诗人灵魂的深处发射出迷人的光芒,然后诗人的外部感觉的生命和活动性从神那里接受一切东西,感知所攫获的一切事物,然后开始进入径直奔向灵魂的中心区域。
华兹华斯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使世人的情感成为批评指向的中心,因此标志着文学理论上的一个转折点。在通篇序言中,华兹华斯一直以一个基本标准来确立他的合理性——超越时空的人性。这种思维方法依赖于这个假设,即人的本性,无论是热情、感受性还是理智,无论在什么地方,根本上总是一致的;人类的普遍情感必定是自然的情感,唯其自然,才是恰当的。华兹华斯对于“诗歌必须使什么人快乐?”问题的回答是:人性。过去的和将来的人性。“可是,我们从何处去找寻最佳做法呢?我的回答是:从心中;我们必须跳过绅士,富翁,专家,淑女的圈子,深入到下层去,到茅舍田野去,到孩子们中间去。”①
因此,在华兹华斯的理论中,下等人的基本热情和未经夸张的表现方法不仅被用作诗歌题材,而且被视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自身情感“自然流露”的榜样。至于诗人的本质问题,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他喜欢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内在的活力使他比别人快乐很多;他高兴观察宇宙现象中的相似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在没有找到它们的地方自己去创造。”①“诗人决不是单单为诗人而写诗,他是为人们而写诗。”①
华兹华斯认为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不管地域和气候的差别,不管语言和习俗的不同,不管法律和习惯的各异,不管事物会从人心里悄悄消逝,不管事物会遭到的破坏,诗人总以热情和知识团结着布满全球和包括古今的人类社会的伟大王国。这就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十八世纪的诗人大多是农民或无产者——斯蒂芬巴克,打谷诗人;玛丽科丽尔,做诗的洗衣工;还有写诗的村童,罗伯特彭斯。总之,浪漫主义大多数主要的诗篇,同几乎所有的主要批评一样,都是以人为圆心而画出来的圆。
三、救赎之路与审美之路
首先应当说明的是,柏拉图和华兹华斯绝不是救赎与审美的开创者,早在柏拉图之前旧约圣经就已经出现了,用诗的吟唱来涤荡灵魂的罪恶和呼求上帝的救恩;至于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则最早发端于德国,而后波及英国、法国和俄国。浪漫主义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开创运动,它的兴起是有着必然性的。两个历史事件或者说历史背景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英格兰的中部地区,主要是指从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一系列的技术革命引发的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人类从此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巧合的是华兹华斯的一生就正好(1770—1850)体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整个历程(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等国家。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在法国的启蒙运动时期就诞生了对近代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一般被认为是随着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的,即承认人的推理是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的。
然而随着理性、启蒙、文明、进步等现代观念的推进,人们发现生活并没有上升到一个更完满幸福的阶段,反而陷入到一种“普遍分裂”的困境中,即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存在与意识,必然与自由的分裂。这种普遍分裂是人类产生了不安的焦虑,造成人的心灵的根本匮乏与不和谐。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产生正是由于对这种普遍而巨大的分裂的痛苦体验和深刻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可以说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原因就在于在浪漫主义出现以前,虽然启蒙思想家们逐渐在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确立了理性/进步的现代性观念;然而,在文艺美学领域,新古典主义的摹仿论、三一律等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进步/无限等观念仅适用于直线发展的、以自然和真理为探索对象的科学和哲学,而艺术却始终处于一种盛衰更替的循环运动状态,其中古典艺术已臻于完美的极致,古希腊艺术是永远不可超越的完美范本。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诗人们喜欢用两个比喻说明希腊文化与浪漫主义精神的区别:“圆”和“直线”。“圆”是封闭的,它的每一个移动点都与中心保持相等的距离。圆从自身开始又回到它的起点的循环运动。因此,“圆”是完善的象征。“直线”是向着一个确定方向的延伸,它始终超越每一个点,而不是返回自身。因此,“直线”是变化,生成,是对目标的无限逼近。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把古希腊文化看做是一种“圆形”文化,而把“直线”看做是“浪漫心灵”的象征。在古希腊文化中,人与自然处于完善统一的循环往复中,不存在有限与无限的两极性,因为就无所谓“超越”的问题。但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确切地讲,自从以浪漫主义面目出现的审美现代性首次明确界定其反古典主义宗旨的基本立场,并宣称这一立场具有历史的合法性伊始,超时间的、普遍可理解的美的观念才开始告退。从此,美的评判标准从传统转到了现时,从模仿转到了表现,从有限转到了无限,从超验转到了此岸,从理性转到了情感,从外在转向了内心——一句话,自我的生命律动成了美和意义的唯一源泉。
当人感到身处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道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和已经分离了的世界聚合。一条是审美之路,它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道路就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和历史的不完满在一个超世的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歉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受不完美的生命。诗是存在的歌唱,是生命本身的言说。所以无论是救赎之路还是审美之路,诗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其载体,如果说文学是永恒真理的助产术的话,那么正是因为“诗是人世生活中的助产术”⑤成就了它的重要性和注定了它必须担当的角色。
救赎之路与人的灵魂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已涉及了灵魂的问题,提出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而柏拉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学说。他认为灵魂具有高低不同的三重性,即理性、激情与欲望。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所以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柏拉图认为,只有皈依天道并以正义和美德为标准,灵魂才能摆脱轮回转世,在天上与诗神一起永享福祉。
因此,人的灵魂只有在经过了神的大爱的净化之后才能得到救赎免于轮回之苦。由于神的缺席,人被抛弃在大地上,人类被迫选择诗人这位“使者”向神吁请——神性归来。神亦看重诗人这个“中介”,替神宣谕生存的尺度。诗人就意味着注视着诸神远逝的踪迹,在世界之夜歌唱神性。
在西方传统精神中,审美的地位一直较低,而超验的神性总是高高在上。从华兹华斯在英国举起浪漫主义诗歌的大旗,再经过晚期浪漫派再到尼采都可以归到审美主义派。可以说,自从审美主义在西方现代性思想中崛起,精神冲突的原初格局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启蒙理性摧毁了神性的根基,审美理性是启蒙理性的结果,因为浪漫主义其实也是产生于启蒙主义的。自此以后,审美精神开始独占诗的历史行动。狄尔泰还小心翼翼把诗(审美),哲学,宗教摆在平等的位置,在海德格尔,诗干脆成了思的源头。阿多尔诺看到,现代抒情诗发达,乃是由于神恩已经不能安慰人,个人不得不自己唱歌安慰自己。
审美态度依凭生命的各种感官,本能和情感诗化人生,使世界转化成形式图画,灵魂由此得到恬然逸乐,在超然之中享受生命的全部激情,无需担心因卷入激情造成的毁灭。反之救赎的态度则是坦然承受此世的苦楚,不幸乃至屈辱,因为上帝的救恩使人分享神的生命,把人的不完美的生命救护到神性的生命境界,感领到救赎之爱。在救赎的形式中,诗不再是缺憾生命本身的颂歌,而是祈告神恩和至爱的呢喃。
四、结语
很多平凡的人是不会写诗的,因为天分或懒惰等原因无法成为诗人。然而,我们可以吟诗,颂诗,可以感受诗;也许说不明道不清一首诗为什么好,好在哪儿,却莫名地被深深地触动。我想这正是诗的魅力所在。诗唱出了我们在世的幸与不幸,欢乐与忧伤,希望与绝望,唱出了生命本身的旋律。在那浅浅低声地吟唱中我们也许会更接近生命的原初。所以,无论柏拉图和华兹华斯眼中的诗有着怎样的不同,是为了救赎还是审美的目的,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能够在这日益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下谈谈诗,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注释:
①刘若瑞.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25,64,119.
②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42,86,156.
③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录:264.
④亚里士多德.诗学:32,47.
⑤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94.
参考文献:
[1]刘若瑞.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柏拉图,著.王晓明,译.理想国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第一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著.李永平,译.诗与宗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雅克·马利坦,著.刘有云,罗选民,等译.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9]张旭春.现代性:浪漫主义研究的新视角[J].国外文学,1990(04):12-21.
一、“拓展延伸”要合情合理地把握课文主题
要想“拓展延伸”运用得恰到好处,合情合理,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吃透课文,读准文义。
在教学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时,很多教师将这篇文章的主题囿于对“普通人”的关爱,因而,很自然地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让学生写一段话,如:谈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阿长这样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这和单元目标在一定层面上有一致的地方,但就这篇文章的主题仔细思考,难道阿长在鲁迅眼里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吗?其实,课文中的很多文字都透露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如文章开头“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还有文章中间那些贬义含褒、褒义含敬的事情的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明显突出主题的语言,都透露出鲁迅已经将阿长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对待、来怀念。显然,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写的就是别样的“母爱”。如果教师读懂了这一层面的意思,他(她)的“拓展延伸”设计就会有另一番精彩了,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会更准确,体验也会更加深刻。
二、“拓展延伸”要准确灵活地领会单元目标的意图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单元目标,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已经淡化了文体要求,因此,单从文体区别来设计教学活动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从三维目标的要求来看,有些单元目标设计大同小异,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单元目标,在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时,就很容易混淆。
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绿色蝈蝈》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珍珠鸟》,先撇开文体不谈,单就文章内容来说,都是写动物的佳作。两篇文章都将动物当作人类的朋友来描写,但两篇文章的单元教学目标不一样。前者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后者则主要是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作深入思考。因而,教师在设计这两篇课文的“拓展延伸”环节时,就不能仅从“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个层面去思考,而应该根据各自的单元目标构思出不同的“拓展延伸”来。譬如,前者的“拓展延伸”可以设计为“动物探秘”,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动物特殊的习性、有趣的故事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相互交流,或在班级通过板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激起更多同学探究动物的兴趣;后者的“拓展延伸”可以就“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来让学生将自己“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经历和感悟写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单元目标就更加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
三、“拓展延伸”要恰如其分地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主题往往和综合性学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有些课文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同册第五单元《爱莲说》的“拓展延伸”也可以和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等等。但这种结合要恰如其分,如将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月亮上的足迹》的“拓展延伸”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时,就要考虑到对课文结尾“登月意义”这一课文主题的处理,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论文摘要】如今,人们会思考,现在的孩子还会不会去爱,他们对同学、师长、父母,还保留着多少爱心。许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去关心别人,缺乏爱心。作为教育者如何去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呢?“人之初,性本善”,何以维护他们本性上的爱心,使他们的未来的人生道路充满爱心呢?笔者为此进行了探讨。
据燕赵都市报2008年10月12日报道:2008年10月9日晚11时30分许,衡水五中高一女生宿舍楼内发生一起暴力事件,多名女生殴打一名女生,参与殴打的女生人数有10名,暴力手段包括打耳光、罚跪等。事件起因就是因为在考试时,有一个女生借一块手表,被打女生没有答应,然后女生们回宿舍后就开始打她……
据燕赵都市报2008年10月21日报道:2008年10月15日深夜,河北医科大学成教部女生公寓发生暴力事件,一年级护理专业17岁女孩小青(化名),惨遭同伴数名女生殴打、用烟头烫。所有参加人员都是刚刚入学不久的新生——一年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起因大概是受伤女孩小青拒绝借钱给别人,于是,打人事件就开始了,先是推搡,后从宿舍打到楼道,又从楼道打到宿舍。
闻听许多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人们一定会思考,现在的孩子还会不会去爱,他们对同学、师长、父母,还保留着多少爱心。许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去关心别人,缺乏爱心,作为教育者如何去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呢?“人之初,性本善”,何以维护他们本性上的爱心,使他们的未来的人生道路充满爱心呢?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夏沔尊在《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序中,留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不应该只是一种情感,而应该是一种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独生子女教育的负面影响,现在的中学生爱的能力十分低下,以至于许多中学生还无法理解最基本的爱。他们往往只知道爱自己,而从不为别人着想,甚至无法表达最基本的爱,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心灵成长。若一个学生不知道爱、不会爱,就无法欣赏和表达爱,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弊之甚多。试问:这样的学生怎么能成为一个好学生?一个对人对事感情麻木,只关心自己不顾别人的人,如何成为合格公民?所以,在中学阶段来培养学生爱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爱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成了当务之急。在教学之初,我意识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及班级管理上做了很多尝试。
我经常利用学科之便,教会学生爱自然,爱万物。我所任教的生物学科,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讲起,在各个知识的传授中,我经常把这种爱与平等的理念渗透到知识中: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无论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讲到细胞,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我们人类、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类没有向我们自身想象的,比世间万物高级,同样都是蛋白质为肌、核酸为本。
比如,讲到蓝藻,我讲蓝藻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在距今30亿~20亿年以前,蓝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它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蓝藻,就没有今天形形的物种,也就没有物种之一的人类。此时,立刻就有学生说:“这么说,一直向前追溯,我们还算是蓝藻的后代了”。此时,学生思想升华了。讲到进化,我们人类只是地球的一分子,曾经有个时代是恐龙统治着地球,现在是我们人类。人类和花草树木,每一个物种一样,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种、一分子。在这些思想的渗透下,学生对待花草、动物都有了爱心,更何况同学、朋友、师长、父母。当别的班级盆花不久就枯萎时,我班的总能鲜艳如初,在我班里的一花一草,偶然进入的小生物,每时都能很好的生存和安置。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怀着这样的情怀一定会对自然、对万物都会怀有仁爱之心的。
由于担任班主任,我还利用“回家周”的时间,完成了对学生爱的教育。
在第一次“回家周”,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两个任务:(1)观察父母的容颜,看看父母脸上有没有皱纹,额边的白发有几根;(2)用心感受父母看自己的眼神,用心感受父母普通的话语。回来在班会上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我妈说让我多吃点,别打架;有的同学说:我妈就问我在学校冷不冷。有的同学发言说:我觉得仔细看父母,他们没我当初想的那样年轻,对我说的话也没大道理,但是却凝聚了他们对我们的爱。这个同学说完,大家都静默了,班级里的气氛达到。同学们开始认真思考父母亲给予他们的爱。
在第二次“回家周”,我给同学们布置的任务是:回家和父母谈谈心,问问父母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问父母在家累不累。回来的晚上,我没让大家讨论,只是让大家把“回家周”写成日记,教室里很静,只有簌簌的笔声,同学们思想升华了。
一、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展示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中学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方法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你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它概念的联系,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是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因此,数学内在的和谐自然也是增强数学课程亲和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选取那些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结论及其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二、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逻辑的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而不同内容的联系、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致性则是严谨的关键所在,利用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不同的数学内容相互沟通,既是使学生建立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水平的需要。
特别地,教学中应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应用,努力展示下面的逻辑思考方法:以使学生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学会借助数学符号和逻辑关系进行数学推理和探究,推求新的事实和论证猜想,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事物的“数”“形”属性和规律,处理相应的逻辑关系的悟性和潜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能够有条理地,符合逻辑地进行思考、推理、表达与交流。
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焕发生命的激情。 转贴于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让学生从做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使得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2】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样的过程中,客观的数学知识被赋予了学习者的智慧、情感,从而成为有生命力的、富有个性的数学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成功的喜悦,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了应用意识及创新精神。
四、欲擒故纵,让学生在争辩中提高。
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学中,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我故意装作不明白或寻求一些错误思路,而后,沿着这条路往前探究,结果“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发现此路不通。这时我会及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应冷静之后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我也在学生面前尽情流露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悦。
五、变幻习题,多层练习,品味数学的奥妙。
[关键词]后背跳舞 舞蹈 感受
好的舞蹈给人享受,不管是欣赏者亦或是表演者,都会被它感染陶醉其中。美,是舞蹈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可以说舞蹈离不开美,用美的动作、美的线条、美的造型、美的画面、美的旋律、美的服装,创造出美的形象,表现美的情操和美的生活内容,去触动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陶冶人们的道德品质,激励人们的生活热情。然而用后背跳舞更是一种高端的舞蹈表现形式,通过后背的舞姿展现出来的美,更能体现舞者的舞蹈功底和艺术修养。
一、用后背做动作
舞蹈里以后背触发或引导的各种舞步和动作,是通过后背的感受传达到头、颈部、腰跨以及四肢,从而引发出动作,舞者的身体化作万物,一棵柳树、一片羽毛、一阵清风、一株红梅等等。舞蹈作品中,用后背表现展翅的雄鹰,表现妖媚的青蛇,表现优雅的天鹅,表现婀娜的少女,表现年迈的老人,不管是拟人还是拟物,通过后背的形态、动作的塑造更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舞者的意图。后背的舞蹈语言让我们舞者得到观众的认可,获得共鸣,也得到台下阵阵掌声,柔美的后背是我们的青春和梦想,坚挺的后背是我们的自信和自强,后背是灵感,是激情,后背展现我们的执着,展现我们的勇敢,后背演绎的是一群向上的、充满生命力的、对生活充满感恩和爱的舞者的理想和梦。
二、用后背来展现情绪
几乎所有的舞蹈都和情感的表达息息相关,每个动作的演绎都可以是一种情绪的渲染,用后背来展现情绪更能让舞者感染观众,让观众心灵震撼,后背的动作更多的是对情绪的释放,对舞蹈的诠释。它所表达的情感都是由生活给我们带来的。
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舞动,像在体内有微微的风吹着,这种感觉是后背的动作带给我的。杨柳和春风是一对形影相随的姐妹,可以说无春风就不成杨柳,没杨柳也不见春风。后背的姿态和形态就是舞者的生命线。用后背跳舞真的很美,因为后背没有脂肪,有的是漂亮的肌肉线条,以身带脚,轻盈地舞动腰胯,带动后背的肌肉做出各种动作,以情绪引发后背带动出的动作可以是深刻的含蓄的打动人的,也可以是张扬的坚挺的富有爆发力的,所以舞起来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著名演员王晓棠,由她出演的经典剧目《野火春风斗古城》中丫鬟银环及《英雄虎胆》中阿兰这两个人物的身体形态给我印象深刻:丫鬟银环在剧中危急时刻奔跑的肢体动作,怎样的跑动,怎样的转身;扮演阿兰时所演绎的后背舞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各种姿势和后背和情绪存在着怎样的关联。虽然王晓棠不是一位舞蹈家,但她的后背会说话会演戏,看她的作品对我自己在舞剧别是塑造人物角色上有很大的启发。
后背引发出的动作和形态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有时候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态。一代医圣孙思邈隐居深山几十年,直到86岁高龄方走出深山,上书一代明君天可汗——唐太宗论述背部是人的五脏之源,由此李世民下令废除鞭笞后背的刑罚。叔本华曾经说过,单单观察一个人的后背就可以大体识别出他是天生聪慧还是蠢材一块。在舞蹈中后背的魅力就在于对人美感的一种引导,通过所谓的“肩引导”从而充分地展现那种蕴含的力学美及深藏着的情感美,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本质,也是头颈引导的起源。
在我的眼里,后背舞蹈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双手轻轻地挥舞着一条轻柔的丝绸,有着一种气质,一种无比饱满的活力,一种崭新的朝气。就像影剧《梅娘》中最后那个充满了“重力感”的结束舞步和《凄凄长亭》中那反复出现的依依不舍的婉尔一转,都是通过后背将情绪的那种张合力表现出来。大家熟悉的杨丽萍老师,她的众多作品中都大量运用了后背来展现她的美,长长的脖子,修长的四肢,扭动着纤细的身体,婉若流水般的身姿,无声无息地演绎着,通过后背带动整个身体抒绪展示蓬勃的生命力,让观众得到心灵的洗礼,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海洋,在那里尽情游动,用欢畅的舞姿表达满腔激情,这美丽舞姿的背后是杨丽萍对生命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悟,她的后背舞蹈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美,什么叫舞蹈文化,什么叫艺术舞蹈。杨丽萍是独一无二的,每次看她的作品都让我对后背跳舞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我也想向她学习,感悟生活捕捉细节,但我知道这是需要用时间和人生经历来沉淀的。用身体说话是骗不了人的,用后背来传情达意是最自然的情感表露,一切舞蹈的动作都由心境的感受来延伸,这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三、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来诠释舞蹈
古人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说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没有不服输的意志,没有虔诚的崇拜之心,是学不了舞蹈的,最起码其本质是永远接触不到的,我爱舞蹈,用后背跳舞是我的追求。
如果将人体比作一件复杂的机器,那人体做出的每一个经典的动作就可以说是世间最复杂的,排除我们生活中体育动作和武术等竞技活动外,一切不带有功利色彩的动作才是我们寻求的最健康的舞蹈。审美标准因人而异,可是经典的唯美,揭示的内在美往往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要研究舞蹈、研究艺术、研究内在的美学,那您需要的是打开审美的大门,去广泛地吸收美,研究美。
用后背跳舞是我的追求,我想把这一奇特的舞蹈艺术形态更好地诠释出来。我喜欢舞蹈是从我姗姗学步就开始了的,我伴随着舞蹈一路走来,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尝过,每一次成功都让我兴奋,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暗自流泪,但是不管舞蹈的路多难走,我从来没放弃过,我愿意用后背展现我的美丽舞姿,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人们常常说生活就是一门艺术,而这正是我们创作舞蹈的源泉,生活中的经典动作慢慢地就成为了舞蹈。所以说优秀的舞蹈创作者,往往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细致观察与揣摩生活中的无数素材,进而对有灵感的一些东西进行理智的筛选和分类,从而提取出经典的浓缩精华。正是因为有了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好的舞蹈作品才能出自其手,如梦如幻,成为经典。而在这舞蹈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后背跳舞这种舞蹈形态应该得以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刘健,《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M].民族出版社
[2]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开放;优化;素质教育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最具活力的课题,它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以及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基础”。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
2.科学教材是很好的素材
科学是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环保、人文科学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与实际的生产、生活密切相连,它以严谨的科学概念,有步骤的理论推导,丰富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科学知识,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虽然作为综合性的理科,但在学科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进而为学生学会学习与具有创新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3.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阶段考试制度的影响,许多教师仍在注重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的培养;注重结果的传授,忽略学习过程的引导;单纯强调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转变一下教学的观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从简单的机械记忆和纯理论知识的识记转向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课堂教学更适应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策略与探索
初中科学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开放性思维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开放教学观念,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谈谈具体的探索和操作。
1.教学目标的开放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按照他的思路,所谓“和谐的人”,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即我们的课堂目标不应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更应体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如学生的思维品质、心理感受能力、意志品质、情感交往等。以七年级上册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为例,教学参考中所确立的认知、技能、情感目标是:
①学生能了解胚胎的发育、胚胎的营养和青春期发育特点。
②学生能接受月经和遗精知识,并注意青春期卫生。
通过目标扩展,使学生能感受到:
①生命诞生之漫长、曲折。
②生命的伟大、美好,生命潜能的无穷、强大。
③爱护、珍惜生命,加强人身的自我保护。
④要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增强自控能力的训练。
⑤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2.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材是檠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规定而提供的一种素材,一个拐棍,并非完美无缺;而且与现实生活相比,教材内容始终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材,更不能局限于教师本身的知识视野,而应开放教学内容。如果说作者写出教材是一种创造,那么教师的教案设计就是二度创造,而课堂中,师生合作的教学活动则是三度创造。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能源及其应用”时,有学生对书上的两个概念(由自然界提供能源叫一次能源;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制取产生的能源叫二次能源)提出了异议。学生说:“我觉得,改为‘从自然界直接取来可以利用的能源是一次能源,需要一定原料制取才可以利用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更容易理解、接受。”这样的见解不是很好吗?说明我们的学生不迷信书本,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不但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向权威挑战。
开放科学的教学内容,要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如在教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吸收的过程,我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说一说:
①早餐或中餐吃的是什么?
②食物里有哪些成分?
③它们在你体内“旅行”的过程中到过哪几个“站”?
④在这些“站”与哪些合作者进行了合作?
⑤合作以后以什么“新的身份”出现?
⑥最后它们离开“消化国”,进入哪一个领域?
开放教学内容,还应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应用价值。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后,让学生说说常见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杠杆?区分哪些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等臂杠杆?
学生列举的杠杆:理发剪、裁缝剪、普通剪刀、使用的筷子、老虎钳、煤饼钳、道钉撬、瓶起子、扳手、铡刀、天平、钓鱼竿、挑担子等。
省力杠杆:普通剪刀、老虎钳、道钉撬、瓶起子、扳手、铡刀。
费力杠杆:理发剪、裁缝剪、使用的筷子、煤饼钳、钓鱼竿。
等臂杠杆:天平、挑担子。
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使学生从局部的相似中找出它们的共同规律,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3.教学时空的开放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注重将课堂设在有限的教室内,教学时间以45分钟为一个单元,一个最大的弱点是步调一致、规范有余,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品质培养。现在的教学思想则比较注重两点:一是个性化学习;二是学习的终生化。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获得开放,我们采用如下做法:保留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采用小班制授课,同时调整学习座位以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活动采用多样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创造一个适合学生主动探索的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思考、讨论、交流,力求知识目标和人格目标的统一。
教学时间的开放不但应改革课堂的组织形式,还应将学生从课堂带入社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在更宽松的时空中去探索、创造。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的教学完全可以用野炊、郊游等方式,让学生到学校周围的河塘去实地调查、观察、测试。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如下探索:
①观察河水的颜色、气味、浑浊状况、肉眼可见物等。
②用化学的方法检测河水的pH值、硬度、溶解氧等。
③分析河水受污染的原因,评估河水受污染的程度。
④控制河水免受污染而采取的措施,并设计出污水治理的简略方案,等等。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使学生在实践中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以增进了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和协作精神,又对课本知识加深了理解,更具有环保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4.师生关系的开放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交往的过程,也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因此,教师不应是课堂的主宰,而应当以一个学习者、服务者、参与者的身份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
开放的师生关系表现在课堂上的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的伙伴、挑战的对手。努力创设教育情境,用自己对学生的热情和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好奇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见解,勇于提出疑问。如在教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4节“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的制取时,当我说道“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能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时,有一位学生马上提出异议:为什么不可以?实验室制氢气时不是可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吗?然后有不少同学纷纷要求用实验来验证。当学生看到大理石与稀硫酸的反应只能进行极短时间时,我又提出问题:“为什么开始能反应,后来反应停止呢?”当我提醒他们用硫酸钙的溶解性来解释其中的原因时,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有的查溶解性表,有的取出大理石想看个究竟。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需求。
5.教学评价的开放
对教学评价的开放,表现在不追求唯一目标的实现,而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情感、意志的培养。可对学生的学习实行多元化的评价,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认知发展状况、课堂参与程度、解决问题的热情、提出问题的次数、对教师的挑战、思维品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责任心、关心时事的程度、意志品质、道德素养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使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荣耀。
对教师的评价也应进一步的开放,从对教师如何教的评价转移到对学生如何学的评价过程中来。譬如用下列一些参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单纯、简单传授知识还是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创设了哪些问题情境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对教材的再处理的把握程度如何?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学生喜欢上课的程度,学生在课堂中的“自由度”等。
三、运用教育原则,优化课堂教学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从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生学习的本质是认识的活动过程,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所以,在课堂上不能只仅仅演绎事先编好的教案,而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将知识学习融于探究活动过程之中,为他们的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可能。
1.运用整合原则
人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生理机制和丰富情感的人,是以一个整体出现并表现出来的。试想:假如把完整的一个人分解成头、躯体、四肢各个部分时,还能发挥什么功能?知识也是如此。当一个完整的概念或原理被分割得零零碎碎以后,W生能做的只能是死记硬背了。分析虽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科学方法,但分析过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将已理解的零碎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整合成知识模块是再度的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呈现、能力的训练、情感的培养都能以塑造完整的人格为落脚点。
同时,实现整合原则还应表现在现有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上,《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就是整合原则的最好体现。以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一节为例,它将物理学中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电能,将化学中的化学能,生物中生物质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利用“能量”这一科学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并科学地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系统化。又如,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有关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解释,就是对有关历史、地理、植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人文科学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
我在上一堂习题课时发生了这样一幕:
例题:把一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球将发生的变化是( )
A.质量、体积、比热都不变
B.质量、体积、比热都变大
C.质量、比热不变,体积变大
D.质量不变,体积、比热都变大
当我分析习题的答案,并解释其中的原因时,有位学生提出了异议,认为本题没有答案。原因是当铜球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过程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铜球的质量变大了。既然生成了新物质,则比热也不同了,但就是不知道比热是怎么变了。当我的思维还停留在物理概念上时,学生已经把物理和化学知识进行了整合。
2.提倡自主学习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幼苗破土而出自立成长,可能歪歪斜斜,却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后劲。只要有肥沃的土壤,丰润的水分,充足的阳光,它就能将先天的特质充分发挥出来,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设环境,创造适合于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怎么成长,能长成什么样,则由学生自己去发挥。
首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在位。如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中有几幅插图“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和发展”,面对这几幅图,学生的想法是各种各样的:这象征了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确出现过;地球上生命的出现要靠太阳的作用;地球本来是一个整体,当出现海洋后陆地开始漂移了;地球上确有过恐龙……面对学生的想法、见解、疑问,教师应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的环境。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如:对广告中的“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纯天然产品”“本产品无任何副作用”等用语进行剖析;对近几年世界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进行追踪;对“纳米技术”“IT”等高科技进行关注;对于我国北部的近几年出现的“沙尘暴”,我国中部、南部长时间出现的雾霾等现象进行聚焦、讨论,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治理的简略方案;对家庭燃气的种类,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进行专题研究;对市场上的矿泉水、天然水之争作出评价,等等。
3.充分体验过程
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知识的体验过程。人作为主体,吸收知识并非等于学习知识,只有当人类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时,才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设计实验或进行模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当初科学家发现原理的过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大气的压强”时,课堂上做了一个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两个气力较大的学生演示,他们拉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结果没有拉开,然后引出一个小故事。当时实验是用了八对马都没有将两个半球拉开,让学生充分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巨大。还可以引申到实际生活中去,贴在瓷砖上、手机上的塑料挂钩,是马德堡半球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典例。又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人是统一的整体”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走向操场,通过自身的运动亲身体验各大系统的变化,从而体验各系统的功能协调性。同时,不断设计问题,使学生运用已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人在用餐时,各大系统又是如何协调的?人在睡眠过程中,各大系统又是如何协调的?假如你现在情绪相当激动,你的哪些系统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四、效果与验证
1.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阅读、听讲、做书面练习、完成考试答案,而应该是在继承人类知识宝库财富的同时,还要利用所学知识,模仿前人进行科学探索研究活动,即进行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探索研究的尝试与锻炼。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求证、自己探索,让学生不断学习,自己选题、自己找资源、对疑难问题一钻到底,完全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
2.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成功需要不断刺激。综合素质比较好的人为什么能不断深入研究下去呢?这主要是学习、探索、研究上的成功刺激了他,而这种刺激来得更持久、实际。这种刺激足以弥补原先的不足之处,或引起新的联想、新的思索,产生新的认识,甚至可以找到具有重大价值的发现,这对学生今后的研究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在学习阶段就可能有成果产生。
3.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科学的知识内容庞大,知识的应用涉及生产、生活、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当今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可以说科学的发展是开启强国之门、实现中国梦的金钥匙。因此,我们要不断深化和拓展课堂教育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就,让学生的兴奋点和接触点同世界最新科技成果同步,养成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关注科技、探索奥秘的习惯,从而激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科学知识的学习、领会、贯彻,只有在彻底了解科技发展的现状,了解科W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将所思所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地参阅资料,了解科技发展动态,从而建立起科学知识体系,激发爱科学的积极性,加强爱国热情,使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同时,使人少些愚昧,多点科学知识,让青少年成为有文化、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新一代。
五、结语
国际教育界三句比较流行的名言:你听来的将忘记;你看来的将记住;你动手做的将学会。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式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由而安定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创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地精神愉快地投入学习,体验发现过程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将知识整合、归纳,将理论生活化、社会化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2年1月第一版.
2.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心理学,1990年2月.
3.张楚廷.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策略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因此,农村中学教育非常重要。我i一多年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根据教学实践和经验,就农村生物教学现状及如何优化农村生物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农村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化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不同。旧课程认为课程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新课程理念的转变,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特别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是一个漫长的转化历程。所以,“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但课堂教学依然“涛声依旧”。
2.师资的数量不稳定,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初中生物中考不考,长期以来得不到家长、学校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在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尤其严重。农村学校专业教师缺乏,就我校来讲,生物专业老师就很缺乏。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既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采取了系列措施来稳定师资,但在种种现实面前,效果仍不理想。就贵州而言,大部分农村中学生物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即大多数生物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现炒现卖的。教师本身生物知识积累就十分有限,要把这门课上好当然就很有难度。传统的所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变成了教师有一碗水就给学生一碗水。这种状况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实在有困难。
此外,从生源质量上看,农村初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由于身处农村,见识面窄,信息闭塞,农村初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能力、感悟能力相对较弱,总体上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带来了不少困难,使教师无法按统一的尺度来执行教学。要想教学效果好,就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实际。
虽然面临着以上问题,但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并非就此没有救了。相反,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至少农村可以随处找到很多可供观察的生物实体,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的最好的生物标本。如果利用得当,也一样可以提升生物教学效果。
二、结合农村实际,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1.利用农村资源优势,促进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农村学校器材相对短缺,许多实验根本无法做。但农村学校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很好的资源。黄瓜、丝瓜是农村学生随处可见的植物,可它们有的只开花,不结果,这是为什么?根据实际需要,我们适当调整了教学进度,当黄瓜、丝瓜开花时,安排观察花的结构。通过实验学生明白桃花是既有雌蕊又有雄蕊,这种花叫做两性花;黄瓜、丝瓜的花只有雄蕊或雌蕊,这种花叫做单性花,只有雄蕊的雄花是不会结果的。农村学生的家庭也是开展实验的一块好基地,一般家庭都饲养家禽,都有蔬菜地。平时实验课上的材料尽量让学生自带:油菜花、土豆、山芋、各种各样的种子、蚕豆叶……实验课形式也多样:周期短的实验在课堂做,周期长的变为家庭实验,如探究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等等;操作复杂的课堂做,调查和有的观察家庭做。通过自己动手参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2.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走进了课堂。2009年我校异地重建,现在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现代化教学能使学生感知传统教学方法中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使内容生动不枯燥,感染力强,提高学习兴趣,便于理解。例如:在《生命的起源》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录像,把学生带到了45亿年前。地球表面处于熔融状态,火山活动强烈,大量气体释放形成原始大气。由于火山喷发、闪电和太阳紫外线释放出大量能量,原始大气在这些能量作用卜,逐渐形成了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大量这类物质汇聚在原始海洋里,经过长期变化形成了原始生命。理h}的、抽象的科学回归到直观的、想象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由深变浅、由难变易、由抽象变具体,这比教师用语言讲述更容易为学生理解。
3.教学与社会结合,学以致用
1 迁移导入
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把新学的课程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建立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简要地说就是以旧引新,即温故知新的方法。
例如,在教"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教师可从复习生态系统知识入手: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请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几部分组成?请画出生态系统组成图解,说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起承上启下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如下导言:大家有没有想过,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这个生态系统能保持平衡吗?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充当消费者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2 观察导入
观察作为一种感知活动,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观察作为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教师演示:①取一勺白糖放进一杯水中,糖不见了。再尝尝水,水有甜味。②滴一滴红墨水在水杯中,观察水慢慢被染成红色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在不断运动中。展示一个橘子,请同学们谈论吃橘子时,有什么口感,推测一下橘子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这样可以使"细胞中的物质"的教学具体化,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3 实验导入
实验是学习生物知识,探索生物奥秘的主要方法,离开了实验,生物课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应用实验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先让某一学生在闭目的前提下,用手摸不同的物体,如:球、书、石块、冰块、热水杯等,每摸一样,说出一样。在这个小实验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人不用眼看,用手摸也能知道某一物体的形状、大小、凉热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于正常人来说,用眼一看都知道,这说明什么问题?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简明的语言导出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4 激疑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有所得,利用问题,激起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针对教材的关键点、重点及难点,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新的角度巧妙设疑导入,以疑激思,或触发灵感,或引起顿悟,或诱感,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得到启动并活跃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疑引入,如:大家知道,鸡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市场上或养鸡场里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鸡蛋能孵出小鸡?问题提出会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引出新课--鸟的生殖和发育。
5 故事导入
采用寓意深刻、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故事导入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说明问题,教师还需引导分析,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
例如,讲述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故事,前几年美国探索火星和土星的例子。学生对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到了故事中,从而导入生命起源的学习。
6 情境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情境导入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例如以几个学生演小品的形式导入新课,"患者得了疟疾,实习医生误诊为感冒,家属与医生发生争执,对医生不满,家属解释不清。提出问题疟疾的病因是什么?疟原虫是什么样的生物?"引出课题--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7 悬念导入
针对学生好奇心切的心理特点,上新课前教师设计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悬念,可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把学生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境地,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学生计算,引出课题:"一株玉米出苗到结实一生需吸收200kg水,保留在整株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约为2kg,玉米实际用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几?"学生通过计算得知仅占1%,教师接着设悬念:"那其余99%的水到哪里去了呢?"这样学生渴望知道水的去向,教师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开始研究"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8 谈话导入
通过教师与学生谈话的方法导入新课,是教学导入阶段经常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自然,可消除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