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神病人长期托管

精神病人长期托管

时间:2023-10-10 10:42: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神病人长期托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精神病人长期托管

第1篇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让养老院具有社会责任和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福利院儿童拼接组成“老少院子”,定期定人结对,常态性地开展互助关爱和教育活动,弥补福利院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以此成为“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幼有所教”互惠互利的互助关爱群体。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少结对;家庭教育

一、目前养老院及儿童福利院在互助关爱方面的困境

在国家的长期重视下,我国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院服务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看,服务仍有待提高。根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双双达到峰值。[1]同时我国的独生子女面临“上有老、下有小,单位有领导、工作离不了”等多方矛盾,无法长时间地陪伴老人,未来中国的养老服务缺口巨大。另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全国共有705个儿童收养救助服务机构,共有7858个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服务机构。[2]以上数据体现了我国两大群体的基数庞大,而我国现有的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服务虽能基本满足入院人员的物质方面需求,但存在着难点和“痛点”——该如何更全面地关注、弥补老年人及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也是这两类服务的深层发展方向。理想的养老服务包括满足物质方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供养和生活照料需要的基础上,老年人群体尤其需要精神的和心理的慰藉。中国传统所谓的“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指的就是老人身心两方面的愉悦。同时,儿童福利院也无法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家庭教育是儿童人生的重要课堂,但在福利院生活,却让家庭亲情依恋关系不容易建立,易导致儿童出现沟通、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成年后难以融入社会。目前社会上推行的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事业等,多数偏重解决生活照料、物质需求,疏忽关爱及情感交流等精神需求。

二、构建互助关爱型(教育型)“老少院子”的可能

“老少院子”的主体是以自愿进入养老院生活、能自我照料、富有公益慈善心的老年人和儿童福利院中的失依、低残少儿为主要结对人群的互助社群组织。旨在通过相对固定的“老少搭配”结对方式,扶老携幼,保持互助,满足双方迫切需要的家庭关爱感。未来“老少院子”可逐步吸纳社会上陆续“变老”的公益人士、志愿人士作为“老”方,以及“老少院子”中的“少”方在成长后成为院子的管理和工作人员,让“老少院子”不断成长。构建“老少院子”,实现互惠互利,也能让福利院儿童感受爱的教育。就养老院老年人和福利院儿童两种特殊群体而言,相同问题是精神慰藉的需求满足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并不同程度存有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他们渴望家庭的温暖和来自亲情的特殊关爱和家庭教育,而这种关爱并不是保障了物质和基本生理需求就可以随之解决的。如果能基于相对稳定的结对基础上形成互相关爱,久而久之,将可能达到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著名的“格兰特研究”(TheGrantStudy)持续了整整76年,作为研究计划的第四任负责人Robert在TED演讲中指出:爱、温暖和亲密关系,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应对机制”,爱能迅速帮人进入健康振奋的良性循环。一个人哪怕躯体存在残障,但只要精神心理健康,就能摆脱痛苦,活得有价值、有意义。[3]尤其对于有公益慈善心的老人而言,可以通过结对互助引导他们践行积极老龄观。“老年人继续成长是抵抗衰老的唯一有效的办法。”研究与实践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自我身心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要积极鼓励老年人追求、梦想和规划。[4]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缺乏相应的社会参与机制,通过“老少院子”,可以让很多感觉人生失去意义、自我失去存在感的老人,通过帮助需要教育和帮助的儿童,变“被动养老”为“主动养老”获得尊重,重新发现并肯定自我价值。老人和孙辈隔代天生自带的亲近感,会在孩子的陪伴和交往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欢笑。对于福利院儿童来说,通过“老少院子”的结对经历,能更清楚人生的成长经过,感受到无私的关爱,接受类似正常儿童所受的家庭“爱的教育”。他们可以从对应的老人处收获无条件付出的爱,感受家人的陪伴,接受健康的交际,收获宝贵的人生经验,同时意识到“我是有能力去帮助他人的”“我是被需要的”“家庭的温暖也是可以靠自己创造出来的”。和老人们的结对沟通,儿童们受到教育和激励,扩大了交际范围,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随着感情加深、儿童们自身年龄增长,在不断帮助老人做好一项又一项力所能及的事情后,儿童们不知不觉在成长中完成中国传统的“反哺式”回报。这个互助过程,弥补了原先缺失的家庭教育,塑造了自身价值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意识,并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供了一种判断,令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欧美发达国家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高质量的早期照顾与家庭服务对于儿童入学后的学习、成年后的就业、社会融合表现具有正面作用,尤其是对于弱势家庭的儿童,具有减少社会劣势促进平等的作用。

三、建设互助关爱型(教育型)“老少院子”的现实路径

1.政策扶持,突出关爱型(教育型)品牌特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现有的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政策基础上,对于类似“老少院子”等互助型(教育型)的福利供给模式,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比如设置“老少院子”服务的规范化模式——院落的空间设置、老少人员的准入标准、共性结对测试、老少全天互动计划、互助积分积攒、成长少儿的回馈、监督机制保障等具体管理办法。突出“互助关爱”(教育型)的品牌特性,加强慈善与志愿服务法、慈善与志愿累计时间等,加强家庭教育培训等管理办法,如“老少”方均能够获得互助时间并存入“时间银行”,“老”方可以将互助时间作为下一步无行动力养老时的服务申请置换;“少”方可以将互动时间作为成长后如进入福利机构工作的重要优先依据等。通过多重手段,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慈善自愿与专业服务的介入。

2.着眼未来,布局“老少院子”网络空间互联网已然成为时展的基础环境,未来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院服务必然更加“智慧”和“网络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服务。有意识地提前布局,创建“老少院子”的网络虚拟空间,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并存,互相作用共促发展。如开发“老少院子”APP,提供网络版的“老少院子”。通过网上申请的人群数据,结合现实人群资料,进行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地域、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性的“结对测试”;采用类网络游戏房间的方式,结对人群双方先在网络版“老少院子”中沟通感情、互相陪伴、完成任务,从线上的前期结对体验,过渡到现实生活的实际陪伴。通过网络版“老少院子”的数据分析,提高现实版“老少院子”的服务管理效率;通过现实版“老少院子”的专业评估,完善网络版“老少院子”的软件升级开发。所有线上线下的数据积累,将为今后智慧型的老少院子管理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3.配备专业型管理人员,提高“老少院子”专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的研究将受到更大重视,社会福利服务将越来越专业化,“老少院子”二合一的管理人才将要面对更高的要求。拓宽思路,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创办社会福利服务设施的情况,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投资,推动“老少院子”模式走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之路。在管理人员选择上,可以扩宽选择范围,注重管理人员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比如教师、酒店餐饮管理、情绪疏导、医疗卫生、媒体宣传等综合性人才,运用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及价值观,整合形成老少院子的专业化运营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促进“老少院子”的运营管理,使得“老少院子”的服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改善原先存在的人员不专业、服务不完备等问题。在此条件下,老少人群在“老少院子”中就能感受到较为完整舒适的身心综合服务。与此同时,及时发现“老少院子”现实生活中的“老”“少”方的优秀人员,作为“老少院子”行政管理的“顾问”或者管理员,也能够带来服务质量的提升。鼓励采用社会化购买服务的方式,促进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形成品牌力量。进而通过品牌效应,提高“老少院子”的社会影响力,加大群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加强市民对互助精神的深入理解,形成社会上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

4.广泛宣传,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理念做好网上线下的正面宣传,大力宣传人与人之间互助关爱、社会需要共建共享的理念。改变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入住养老院是家庭养老的失败、是子女不孝的传统观念,转变为进入“老少院子”是新时代老人积极实践老龄观,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的一种继续为时代奉献的崇高表现。宣传中充分调动社会精英和网络红人的积极性,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对“老少院子”进行宣传展示。如运用抖音、直播软件、微信朋友圈等社交新媒体拍摄活动视频,让“老少院子”的日常生活和网民线上互动、和民众线下活动,使其成为大众易接受的养老方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总体看来,“老少院子”因其较为固定的“结对互助关爱”,具有良好的关爱性和教育性,使其明显有别于国内正在实施的在全国部分县、县级市、市辖区建设集养护、康复、托管于一体,以提供养老服务为重点,兼顾为孤儿、精神病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5]“老少院子”的模式基本可以解决养老院老年人及儿童福利院特殊儿童的精神需求和家庭教育需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可复制、可持续。在构建“老少院子”中,需要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使其成为“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幼有所教”美好社会的一种现实可能。